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出版社

发布时间: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出版社

《博物》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子刊,被称为《中国国家地理》青春版;主要针对的人群就是学生,里面甚至还有“博物高考题”栏目,对于扩展视野丰富知识很有帮助。《中国国家地理》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主要针对中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华夏地理》是一本传播全球地理知识,报道科学最新发现以及展现多元文化交融的杂志,内容涉及地理、历史、考古、探险、自然、科技、文化。作为中学生,《博物》相对来说比较适合阅读,信息量和知识层次较浅较易吸收。

先说点题外话:

《博物》和《中国国家地理》都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出版社出版的杂志。《博物》相对《中国国家地理》来说是孙子辈。国家地理1950年最开始创刊叫《地理知识》,到今天一波三折,2000年才改名为《中国国家地理》,而《博物》是2004年才发行的。《华夏地理》是云南省社科院编辑发行的省级刊物,与《中国国家地理》都是专业性较强的刊物。

那么作为中学生,博物相对来说比较适合阅读,信息量和知识层次较浅较易吸收。不过我之所以会成为一个地理老师说真的是拜我初中时地理老师的《中国国家地理》所赐,当年和现在一样我都依然迷恋,我有2000年改名后的所有期刊,百读不厌!

所以,只要有一颗好学的心,什么书籍都是宝贵的粮食!祝你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勤奋刻苦,学得更多的有用的知识!

这些事我之前朋友托我买的国家地理,05-14年期刊

这你就问对人了,《中国国家地理》出版日期为每月1日,不过一般书店到期要晚点,大概6号左右可以买到。我建议你去邮局定一下,每期价格为16元。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月刊,是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编辑出版的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出版杂志

TOP .1《读者》《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1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原名《读者文摘》,1981年创刊时的《读者文摘》只有48页,而且是双月刊,新闻纸黑白印刷,售价三角。杂志创刊一年,发行量达到16万。1982年底,发行量达到42万。1983年,发行量突破136万。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1993年第七期,《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TOP .2《知音》《知音》杂志创刊于1985年。高举“人情美,人性美”的旗帜,坚持“篇篇可读、期期精彩”的精品办刊意识。 《知音》杂志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纪实类杂志,创刊以来,一直坚持真实、及时、生动、独家地报道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报刊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发行量一路攀升,不断创造出辉煌。 《知音》中国期刊界的知名品牌,发行量居世界综合性期刊最新排名第六位。1985年1月创刊时为月刊,1999年1月在全国同类期刊中率先改为半月刊。TOP .3《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国家地理》原名为《地理知识》。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性的关于地理的月刊杂志。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其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 此书无论是从收藏、观赏、阅读等诸多方面都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本书极具阅读性、观赏性、收藏性于一身。无论对于从事专业地理的研究人员还是普通的地理爱好者或者中小学生都是很值得看的一本书。作为旅游爱好者,你需要一本了解各地景观的杂志。作为收藏家,你需要珍藏具有权威性的地理杂志。作为人文爱好者,你可以不出远门就会了解到不同地方的风俗。作为一名摄影达人,你将需要专业并且美观的杂志。作为历史的爱好者,你将需要权威的历史发展途径的杂志,最为一名商业人士,需要一本可读性很强的杂志提高自身修养的杂志。那么《中国国家地理》将带您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一个你所看不到的世界。TOP .4《南风窗》《南风窗》杂志1985年创刊。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严肃的新闻理念,敏锐而深刻的新闻价值探索与判断,强调建设性与分寸感的务实新闻操作,形成了特有的品质和气质,形成了对社会问题特有的解读和视角,形成了特有的文采风格,因而,吸引了中国社会的主流人群,并得到读者认可,巳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南风窗》与共和国同行,深切关注中国社会的转型问题,以开放的心态透视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形势,紧密追踪中国政经领域和社会文化变革中的重大事件、热点难点、汇聚主流精英和人民大众的声音,提供有建设性的思考,形成推动中国社会前行的精神合力。TOP .5《新周刊》《新周刊》,“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创办于1996年8月18日,已形成包括《时代周报》、《香巴拉》、广州新锐贰千广告有限公司和广东飘壹代书刊发行有限公司在内的媒体方阵。创刊十五年来突飞猛进,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最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新周刊》是读者眼中畅快淋漓的“观点供应商”,它始终给读者带来新鲜的撞击与概念,引导读者关注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趋势。阅读着《新周刊》成长的新锐青年,如今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 《新周刊》所有特点中,到今天仍然有意义的一条,是具有收藏价值。你要问,为什么要具有收藏价值?这和中国人到现在买杂志不是买了就扔的消费习惯有关,所 谓“中国特色”,这就是在杂志市场的典型表现之一。所以我们以具备书的特征的形态给读者,首先是暗合这种消费心态。准确地说,我们在刊物和书之间找到了一 种合适的形态。 市场上可能有上百种影响产品形态的因素,剥离出来,一一分析,才能知道自己存在的市场逻辑。书的特征是上架子,《新周刊》目前仍是被收藏的同类杂志的老 大,我们完成了书都未必做得到的特点,如内容丰富,版式,图片及纸张等,表现形态超越了书。TOP .6《家庭》《家庭》原名《广东妇女》,创办于1982年,1983年1月起更名为《家庭》,1999年1月,增出下半月版,是中国国内第一家以恋爱、婚姻、家庭为报道和研究对象的综合月刊。 《家庭》本着在婚姻家庭领域里倡导精神文明、促进现代家庭生活方式的变革、竭诚帮助读者营造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一办刊宗旨,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和读者第一意识,注意刊物的思想力度和内容的厚实,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厚爱,《家庭》品牌日益深入人心,发行到海外27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一直稳居文化综合类期刊前茅。世界期刊联盟公布《家庭》的发行量在全球文化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八。TOP .7《财经》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财经》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对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成长变化更给予特别关注;对于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财经》亦经常派出记者现场专访,其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 《财经》杂志的领衔栏目“封面文章” 因深度报道堪称具有史实记录价值。其他重要栏目如“经济全局”、“资本市场”、“财经观察”、“观点评述”、“产业纵深”、“公司透视”等,每有真知灼见迸发,为业内好评。TOP .8《博物》《博物》是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出版的杂志,《博物》是《中国国家地理》青春版,是在CNG同一品牌下,依据读者定位不同而产生的两本杂志,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益的补充。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勇于实践、博学广纳、探索求实的世界。杂志是一本面向青少年学生的自然人文综合知识类刊物,它提倡博物学的复兴,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勇于实践、博学广纳、探索求知。它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身,图文并茂,紧跟时代。内容广泛涉猎天文、地理、生物、历史等诸多领域,具有科学性、权威性、趣味性,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良性的引导作用。博物学强调主体的情感渗透,要去亲身体悟自然之整体性和玄妙。博物学以宽广的视野把自然看成一种密切联系的有机体,而我们人类只是此有机体的一部分。博物学将导致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艺术。TOP .9《Vista看天下》《Vista看天下》创刊于2005年,短短四年中,成长为中国第一本发行量超50万的新闻周刊,创造了中国媒体的“看天下模式”。 在《Vista看天下》中,没有沉重的表达,没有板起的面孔,只有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言说,将过去10天发生在全球的最精彩故事呈送给读者。 《vista 看天下》主要以政治、历史、社会(包括财经)为主要内容,回顾精彩历史事件,报道和评论时政热点。也有关于文娱和日常生活常识及最新科技小发明介绍的文字,以及一些世界新闻趣图。《vista 看天下》的亮点主要是在于其对所陈诉的历史或政治事件十分客观,尽量让读者能以一个独立的观察者身份去省视一些事件,而不会受到撰稿者的主观感情左右,也就是说《vista 看天下》中所包含的撰稿者主观情绪很少。但对于一些主流道德观念所公认的事件评论,字词中也能感受到作者的讽刺,但仅仅只是一点,相较于一些报纸杂志不负责任地作一些偏激言论哗众取宠、不惜歪曲事实拿含混的字词误导读者来说,是相当难能可贵的。《vista 看天下》也不是一本因没有激烈言辞而显得很乏味的杂志,其向读者所展示的世界,正如其名字一样,能让人有透过这扇明窗一览天下的感觉。TOP .10《青年文摘》《青年文摘》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主办,创刊于1981年1月,自2000年起改为半月刊,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青年杂志,单期发行145-150万册。 《青年文摘》是一本面向全国、以青少年为核心读者群的文摘类综合刊物,刊物集萃来自报纸、期刊、图书等大众媒体的名篇佳作,旨在为青少年打造一个丰富生动、健康向上的精神空间。刊物分上下半月刊(上半月刊红版,下半月刊绿版)、彩版( 半月刊 )。

2022年杂志订阅排行榜是:环球少年地理、万物、好奇号、奇趣博物馆、博物等。

1、环球少年地理 1本/期

适合年龄:6-12岁

《环球少年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以自然和科学为主题。

2、万物 1本/期

适合年龄:8-15岁

《How it works》杂志的中文版。讲述万物背后运转的科学原理,横跨七大学科,涵盖环境生态、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太空探索、自然科学、历史人文、生物医学等各领域。瞄准国际上最热门的一些科普知识和现象。

3、好奇号 1本/期

适合年龄:7-16岁

《好奇号》摘取《Muse》,《ASK》,《Faces》,《Dig》,《Cricket》5本杂志的精华,涉及科学、历史、文化、文学等多个领域。

4、奇趣博物馆 1本/期

适合年龄:8-12岁

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这本杂志就像是一个孩子们的随身博物馆。每期一个专题,链接丰富的人文艺术知识以及科技、自然、社会等更多的信息,以跨学科、跨领域、跨时空、全球化的视角给孩子讲解古今中外的文博知识。

5、博物 1本/期

适合年龄:12-18岁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出版。面向青少年,涉及人文、自然、生物、地质的科学传播杂志,旨在向读者传播好看、有趣、正确、经过精心采访编辑的内容。

博物适合高中生看,《博物》是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出版的杂志,是在CNG同一品牌下,依据读者定位不同而产生的两本杂志,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益的补充。

《博物》是一本面向青少年,涉及人文、自然、生物、地质的科学传播杂志,旨在向读者传播好看、有趣、正确、经过精心采访编辑的内容。顾问均来自于中国科学院,作者绝大多数是活跃在各个科学领域一线的专家学者。

博物发展

随着《博物》杂志用户的成长,青少年时期的读者也已成年,或为人父母,使得《博物》读者的年龄层更加广泛,在网络上,博物以内容优势为根基进行的官微互动,吸引了互联网用户的关注。

为顺应新时代发展,《博物》杂志从栏目上进行内容的更新迭代,为服务于博物读者和粉丝,《博物》也开设了自己的子品牌。各子品牌遵循《博物》杂志走进自然、勇于实践、博学广纳、探索求知的精神,为传播博物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方式和途径。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地址

海淀区大屯路 奥体大道西

《中国国家地理》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6337,国内统一刊号:CN11-4542/p,邮发代号:2-806,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区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中国国家地理》原名为《地理知识》。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性的关于地理的月刊杂志。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其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 此书无论是从收藏、观赏、阅读等诸多方面都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本书极具阅读性、观赏性、收藏性于一身。无论对于从事专业地理的研究人员还是普通的地理爱好者或者中小学生都是很值得看的一本书。

社址:北京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地理科学馆

报刊名称: 中国国家地理 邮发代号: 2-806 全年价: 知道邮发代号就可以了,可以去邮局,也可以在网上订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

9月29日,承德围场,坝上层叠的金秋绵延天际。

“生态文旅与乡村振兴实践创新论坛”圆满举行,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承德市政府、华侨城全域 旅游 公司及中国国家地理·营地就“中国国家地理·承德自然生态营地” 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这一协议的签订, 标志着承德这个自然资源丰饶、人文资源丰厚的塞外名城,将迎来文旅迭代、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的多重创新,也将朝着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全新愿景推进。

横跨高原与山地、覆盖多种地貌的营地网络将如何构建?北方独一无二的绿色屏障,又当如何焕发人文、生态的积淀与能量?这个九月,让我们沿着金山岭长城的脊线和塞罕坝秋阳的光辉,在一场关于信念与期待的多方联动中,寻找答案。

签约嘉宾由左至右:

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倪明涛、承德市政府副市长张树国、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贾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栓科

鉴签嘉宾由左至右: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孙立良、华侨城华南集团副总经理、海南集团总经理赵小刚、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副书记高俊虎、生态环境部 科技 与财务司副司长余立风、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陈建英、中国国家地理·营地总经理郭颖谦、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书记安长明

01 不止常规

一处生态文明高地的全新赋能

这是继山东淄博、无锡阳山后,承德,成为中国国家地理·营地即将落地的第三站。

不同于之前,这一次的大美中国本土文旅IP打造不仅有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的智库支持,还将与华侨城等头部品牌合力共建,更将在营地规划上,以串点成线的思路,统筹考虑承德全境。因此,无论是 落位 还是营地辐射的区域面积,都将有新突破。 未来,将有一个大本营+多个不同类型的自然营地在承德策划落成。

中国的版图之上,山河胜景,不胜枚举。以一城一地之方寸,现江山之辽阔与多样,这样的创新设想, 为何这次选在承德落地?

或许,《中国国家地理》对承德的一段概述,可以作为答案的注脚:

在这里,中华大地上东南西北中五湖四海的景观汇聚一堂;在这里,清代满蒙汉藏回五个民族的精神圣殿矗立在一起。

为举办好此次论坛暨签约活动,会议前,承德市市长柴宝良及承德市政府诸位领导还与华侨城、中国国家地理·营地双方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介绍了承德作为民族团结重要代表区域和地理交汇区域的多重价值。

承德地处蒙古高原、冀北山地交接处,承德市张树国副市长生动介绍了承德的自然特点、生态实践成果,也对未来多方共建提出了期许和建议。

中国国家地理社长兼总编辑李栓科提到: 过渡和交汇产生的丰富和交融,正是自然界的魅力所在。 社长曾多次来到承德,他说:承德恰恰是中国境内极具特点的地理过渡、文化过渡地带。针叶林、阔叶林交织,火山岩、沉积岩变换,莽莽燕山上筑起巍巍长城;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交融,留下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恢弘 历史 、民族团结的佳话往事。

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倪明涛表示,华侨城愿在与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承德市委市政府、中国国家地理·营地的通力合作下,为国内生态文旅的有序发展提供借鉴和引导,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和样本。

既有自然万象可勘查,又有人文精华可昭示, 对于致力于挖掘本土地理文化内涵、唤醒属地自然人文生机的营地项目而言,承德,无疑是得天独厚的优选之地。

但在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贾峰主任看来,营地落地承德,除了看中紫塞明珠特有的地理文化沉淀,更与其长久以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又一代人所展现出的塞罕坝精神密不可分。

他还欣喜地与嘉宾分享自己对于中国国家地理·承德自然生态营地的选址建议、骑行线路、牧场景观等方面的畅想。

承德围场,本次论坛的所在地,正是塞罕坝精神发源的地方。承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孙雷带我们来到第一代造林人代表王尚海的纪念林,在如今已经静谧又灿烂的林中路上,颇爱地理自然的孙局长,讲述了当年的精彩故事。

承德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封捷然感慨道: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一代代塞罕坝人薪火相传,在茫茫荒原重现万亩人工林海,为京津地区筑起一道阻沙涵水绿色生态屏障。

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建设者,也因此被授予环保类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 从“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到“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塞罕坝的成功实践,是对“两山理论”的生动诠释,也是三代人用青春、热血与汗水,书写的一部生态文明建设史。

奋斗史与建设史,当被记载,也当被发扬。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宣教基地管理室主任李鹏辉希望中国国家地理·承德自然生态营地可以发挥这样的价值。

在未来营地的体验里,塞罕坝的故事作为承德人文新篇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交流与分享;塞罕坝精神,则将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瑰宝,与生态文明的故事一起,被创新讲述、继续传承。

02 不止营地

一场生态与文旅的精彩相遇

在一处自然禀赋独特、人文积淀深厚、精神力量富足的理想之地,究竟会建起一座怎样的自然生态营地?

中国国家地理·营地总经理郭颖谦,描画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承德地区内, 将呈现出一个大本营为主体、多个特色营地相串联的整体效果。 串点成线,交织的科学 探索 网络,会覆盖承德的森林、草原、湿地、山地等多种地形地貌,完整呈现自然意义上的丰富承德。

华侨城全域 旅游 公司副总经理陈维民就华侨城文旅项目生态发展理念、环保理念进行阐述,同时将华侨城在生态营地产品发展类型思考内容进行分享,展现华侨城在创想中 探索 打造创新型文旅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塞罕坝的森林公园区域, 是本次选址的重点区域之一。平均海拔1500米的国家森林公园,有着上百万亩的森林景观,丰富的动植物种群,更是人们修复自然、重建生态的生动展示。

凭借独特的山地特色, 金山岭长城所在地 也成了选址专家团队的心仪目标,崇山峻岭的起伏赋予植被以不同样貌,并且随着海拔渐升,栖息其间的植物种群和鸟兽亦次第变化。

狍子、马鹿、黑琴鸡、松鼠,抑或是云杉、落叶松、小白蘑、沙棘……充满自然奇趣的动物与植物,将会一一出现在营地的 自然学堂 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成为营地一环。

在多样 科技 手段助力之下,承德作为温带生物多样性保留地的故事,将与时光隧道里 历史 的记忆共同呈现。

那么,如何更好地呈现?中华少年儿童慈善基金会办公室主任卫中、黑弓运营总监冀翼······分别提出了 社会 力量参与和技术赋能的具体建议。曾深度考察美国、英国等地的科考站中科院动物所博士、石探记创始人陈睿提到: “自然科学是教育里非常纯粹的一种,乡村又是自然教育极佳的场所” ,对于承德营地的未来,他也充满期待。

体验与习得,在营地之中,更在营地之外。 一条条主题 探索 线路, 从水草丰美的草原,延伸到繁茂丰润的湿地,专家引领之下,每一次出行,都是一场科考之旅。

山地或森林夜游 也将在气候适宜时展开,旷野上观星,与宇宙对话,听长城低语,人文与科学的星火,必将点燃夜色中求知的眼眸。

在地主题区域,会将承德特有民族特色汇集一地, 多元灿烂的文化之美将以多种形式逐一展现。

中国国家地理·营地背后的多位中科院院士、科普大v等各领域权威专家,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派驻合作的环保、科教领域专业人士,以及承德当地的专家、学者,都将成为 营地独一无二的智库资源, 他们不仅将针对在地特色协助研发营地课程、打造研学基地,还将与青少年共同徒步山野、共赴自然与人文知识的殿堂。

有营地之内的丰盈,也有营地之外的广阔;有 历史 积淀的深沉,也有联通世界的豁达;有在地特有的本真淳朴,也有接轨国际的先进现代…… 从“观自然”到“自然观”,从“发现美”到“体验美”, 交错于华北大地上的自然营地和线路网络,充满想象,值得期待。

03 不止文旅

一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一个自然生态营地,是一群人探寻自然人文之美的平台,是一座城开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落脚点,也是一方水土、一方民众重绘乡村美景、实践乡村振兴、再次开启创业的宝贵契机。

这里,将实现一种联动。 生态文旅是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环节。生态环境部 科技 与财务司余立风副司长表示:在有效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动绿色生态同文化 旅游 有机结合、共同提升,促进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转变。

在地政府的政策赋能、部委机构的战略引领、品牌和企业的深入参与,将带来协同效应和势能。多方助力下生态文明推广活动将次第展开,新型文旅形态将在这其中生根萌芽。

这里,将见证一种回归。 作为首批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承德拥有着悠远的 历史 印记,记载着满韵清风的皇家文化,也书写着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示范营地的建成,将为激活、保留在地文化提供优质平台,独特的民族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将在一次次生态之旅中被体验、被传承。

这里,将激活一种创新。 全域 旅游 的实践,并不局限于一时一地游览,而将被赋予自然、人文等科学而有趣的内容;中国生态文明思想论坛、生物多样性摄影节、国家公路骑行大赛、中国越野大会、森林自然低碳音乐节、草原国际环保电影节等多个重量级IP,也将作为文旅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方位提升承德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国际性、引领性。

文创衍生的开发、科普平台的产业化,都将为林场工人、当地民众新增就业机会;营地作为一个文旅、生态、科普平台,也将持续吸引合作方入驻、IP活动落地承德,不仅将有效激活当地特色餐饮、民宿、民俗文化等经济发展,还将在相关产业上逐步产生聚合效应。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结语

承德这片土地上水源交汇,地形交汇、民族交汇、语言交汇、文化交汇。这种交汇,正是包容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 中国国家地理·营地所倡导的“大自然观”,正是希望更多呈现壮阔之自然、科学之自然、艺术之自然。

这样一方辽阔天地之上,串点成线,如何不令人期待?

可以打印。1、《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是一本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2、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外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3、是中国大陆较为出名的一本有关地理的杂志,现任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为李栓科社长1997年至今,总编辑2000年10月至今,杂志社地址北京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4、《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创刊于1950年,当时整本杂志祗有8页,一年后增至16页。当时的内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国地理、自然地理、地图及地理调查法、地理教学、地理资料等。

链接:

孙陶然详解《创业36条军规》。拉卡拉控股董事长孙陶然先生结合二十余年成功创业经历,用108讲从不同视角重新详解《创业36条军规》。创业者在造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将被逐一解答,讲述创业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把经过复盘得出的实战感悟,毫无保留地传递给每个人。如果你正在酝酿创业,你将对创业有更深刻的认知。如果你正在渴望升职进阶,能为你提供管理技巧与智慧。如果你正在创业路上,能让你未来少走点弯路。

课程目录:

孙陶然:给梦想者的“路书”

创业成功需要十年么?

你的创业机会成本有多大?

创业和打工的差别有多大?

创业者要准备好过非人的生活

你的创业理由正确吗?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全版

21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是科学传媒,是一本提供科学话题和谈资的杂志,截至2022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21版,用精准、精彩、精炼的图文语言讲述社会热点、难点、疑点话题背后的地理科学。

要求文章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把读者带入现场,设立编辑规范,做好每篇文章的大标题、小标题、引言、抽言等;要求把知识融于话题中,提出了“由头+知识”、“事件+知识”、“人物+知识”的模式和“记者+学者+诗人+哲学家”的文体。突出图片和地图独立语言的作用,图片与文字并重,版面达到1︰1。要求精心选取图片并大量选取大尺度的航拍片,写好每张图片说明,充分表达图片信息,保证有足够的文字量和空间。地图是杂志的地理特色,除常用的平面图和晕渲图外,大量采用三维地形图、卫星影像图和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以及手绘图等。2000年第8期首次在专辑中赠送大幅单张地图 区域综合性原则:以自然为核心的选题必须揭示其对人类的影响,而人文类选题的命脉则是梳理其兴衰传承的自然背景;差异演替性原则:所有自然的更替、人文的盛衰都是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无论是“以今证古”还是“以古喻今”的地理思维,都需要展示大尺度的时空变化;原创首发原则:研究性的选题制度以及专家型的制作队伍,确保杂志内容的原创性;而互联网检查制度,又保证了发表内容的独家性。 一是要求杂志整体视觉设计风格的完整一致,保证杂志视觉形象的协调统一。二是强调信息传达的直接、有效。要求版面设计要有信息的切入点,要第一时间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自改版以来,逐步引入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网格设计理念,遵循视觉规律,通过理性的设计将大量信息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梳理,从而使编辑意图表现更加充分,读者阅读过程更加流畅。三是版面设计追求简约、灵性,有意味的设计形式,强调设计形式对内容的依附性,注重信息传达与阅读趣味之间的平衡,通过设计阅读的延展,拓展想象的空间,丰富阅读的体验。 2005年10月号选美中国特辑:“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厚达550页,专辑累积发行突破300万册,国家外文局将该期翻译成英、法、德、俄、日、韩、意、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字,由外文出版社出版,面向全世界发售。2006年10月号“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专辑410页,中文简体字发行突破100万册;英文版版权由境外公司取得,并以上下卷的形式在全球发行超过20万册;2007年10月号“塞北西域珍藏版”专辑366页;2008年10月号“东北专辑”386页;2009年10月“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400页。 “中国最美的地方”专刊2008年7月成为北京奥组委特选礼品 能否被公众认可和接受是决定传媒存亡兴衰的关键,而这又要以获得关注为前提。《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以来期平均发行量稳定在100万册以上。根据该刊总编李栓科先生提供的官方解释,这是因为他们始终践行了“内容为王”的原则,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销售。所谓重构常识也就是用新的观念来替代既有观念的常识地位。由于常识在公众知识的体系架构中具有这样的独特地位,使得对它的重构尝试必然会同时遇到双重境遇:在引来关注的同时也会遭来质疑。重构必然意味着要有所颠覆,而公开地试图对既有常识加以颠覆,本身就足以引来公众的关注。对于《中国国家地理》而言,以颠覆常识来吸引公众目光是它的常规战术。例如在它隆重举荐的“中国十大最美名山”中,不仅五岳有四座落选,而且高居榜首的是此前名头并不是特别响亮的南迦巴瓦峰。再如,2003年出刊的四川专号明确表示峨嵋青城并非是典型的蜀山,它们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当期销量明显上升。 “编辑部和经营部门是完全独立的,还是那句老话,内容为王。我们很少就一个内容去进行营销,而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我们的销售。”社长李栓科说。“景观大道”专辑带来的成功,印证了李栓科的话。而用编辑们的话来说,为了这个计划中的发行量,整个9月,他们就跟上了发条一样。说及“景观大道”的策划,李栓科介绍:“我们希望找到能代表我国辽阔国土、壮丽山河的象征物,而寻找的结果是,发现大致沿着北纬30度线延伸的长达5000多公里的318国道是最佳选择。”而为了这个发现,杂志社不但派出了专门的考察队,还邀请了众多著名的作家、学者,分头探访。“对于一本杂志来讲,最重要的是编辑部,包括背后的专家支持。如果没有打不烂、揉不碎的编辑部,市场运营就是缺少根基的。”李栓科表示。伴随着内容的提升,是发行量和广告价格的增长。这一路走来,不能不提及杂志创刊55周年之际,持续一年之久的“中国最美的地方”的评选与报道。“其影响力远超我们的预想。”回顾那段经历,李栓科仍然很感慨。据介绍,杂志社首先组织了一个专家协会组、一个媒体组。专家协会组负责制定详尽的评选标准,跟媒体的合作则是希望在每一个省市都进行评选,“比如广东的一些媒体,组织当地的专家合作,并调动读者参与评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会员俱乐部组织了首次“青藏线龙脊行”会员户外科学考察活动,从此,参与会员户外科考的人数每年成倍递增。10月,《地理知识》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她以更大的气魄和胆识来展示中华的博大。 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在台湾及大陆以外的其他地区发行,成为大陆地区惟一原创并由出版人购买版权发行他种文本的杂志。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组建新的发行团队。 1月,《中国国家地理》日文版以《中国地理纪行》为刊名在日本上市发行,这是中国第一家在发达国家完整落地的媒体。1月,第一届发行年会召开,发行渠道由原来的40多家增长到70多家,发行市场数量比01年翻了两番。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网正式开通,网站功能为每期杂志的内容介绍;地理论坛同时开放,简单的留言板功能。年底,《中国国家地理》首次广告客户答谢会在北京京城大厦举办。 6月,推出“典藏三峡”专辑,9月推出“四川专辑”,10月推出“青藏高原科考50年”不仅是CNG“认识中国”的高潮,也为以后10月特辑的推出奠定了基础。8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联合举办“回望阿尔金山20年”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开启CNG联合国内著名主流媒体共同关注原生态保护区的媒体联盟报道。杂志每月拥有固定会员人数达到1万。 1月,《中国国家地理》青少版《博物》创刊,她的宗旨是:博学成就梦想,知识改变人生。2月,《中国国家地理》发行量经bpa国际媒体公司认证7月,推出“大香格里拉”专辑,开始了CNG圈点中国的里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川藏线培训。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青藏线培训。2-9月,联合全国31个省份的主流媒体开始“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3月,读者见面会南京站。4月,读者见面会西安站。5月,读者见面会广州站。6月,读者见面会上海站。7月,读者见面会北京站。10月,出版的纪念特刊“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选美中国”特辑创造了传媒界的奇迹,现已被翻译十种外文版本全球发行。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庆典在北京嘉里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及500多位嘉宾共飨盛典。 每月固定会员人数激增到2万6。《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南疆培训。3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杂志广东移动全线推出。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专辑,打造了一条属于国人的景观之路。此专辑也创造了高档杂志单期发行100万册的传媒界奇迹。10月10日,《中国国家地理》单期发行100万册庆典在北京华联印刷厂举行。启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校园基金”项目,支持高校环保社团的公益活动。11月,对公众免费开放的“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开讲。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北疆培训。1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报作为中国移动惟一人文类手机报全国重点推出。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圈点大西北”专辑,用干旱半干旱区的地理概念带领国人重新认识西北。10月,圈点大西北图片展在北京东方新天地及上海正大广场巡回展出。 3月,与中华书局合作发行《中华遗产》杂志。5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电视在中国移动平台上线。6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内蒙徒步培训。6月,开启“触摸中国”之旅,对中国的八大极限进行全方位考察。推出《地震专辑》7月,港澳繁体字版创刊号上市。7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长李栓科先生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参与奥运火炬传递活动。《选美中国》作为北京奥组委特选礼品。8月,中国国家地理网全新改版,域名正式变更。9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创刊号上市。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东北专辑”特刊。12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庆典活动。12月,《中国国家地理》与《辽沈晚报》、《生活报》发起了征集最佳旅游线路的活动 1月 非著名山峰颁奖典礼在贵州举行,并得到了贵州日报社的大力支持,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出席了颁奖典礼。3月,中国国家地理与致远协创达成合作 共同推行“绿色工作”4个月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LAMER海蓝之谜共同主办了“珍爱海洋”摄影展。4月 举办第二届“飞羽瞬间”摄影大赛。6月 杂志社与Jeep共同完成“极致之旅”之“2010重返冰河时代”,对中国的冰川现状做了一次大规模的系统考察。7月 《中国国家地理》创刊60周年庆系列活动启动:收藏创刊号 寻找传读世家重温最有影响力的观点征集改变最大的地方首届“校园行知客”挑战赛10月 推出杂志社耗时1年制作的“海洋中国”专辑聚焦海洋。该期也是杂志总第600期。12月,中国国家地理IPAD全新客户端上线,用户可看到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博物杂志、行天下、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报(地理周报)等产品,《行天下》还增加了中国国家地理影视公司提供的视频延展内容。 1月9日 举办《中国国家地理》创刊60周年庆典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在北京国贸大酒店隆重举行“中国国家地理六十周年庆典典礼”。与来自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学院及京城各大媒体的领导、院士专家、摄影师作者以及常年支持这本刊物的读者、广告商、发行商等近400位嘉宾共度60华诞。马艳丽和胡海泉出现在盛典现场。他们不仅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忠实粉丝,也是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保、提倡绿色出行的积极倡导者。此次他们接受邀请成为“中国国家地理荣誉会员”,将以更多的实际行动影响公众,共同珍爱我们的家园。2月,该刊刊发的关于千岛湖水下古城的报道引起各方关注。3月,社长李栓科获第一届优秀出版人物;杂志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3-4月,该刊推出上下两辑《盐专辑》,用精美的大图片展示了“盐是一种景观”和“盐与健康”的主题,其间恰逢日本地震海啸引发抢购盐的风潮,该专辑选题被网友赞誉为“未卜先知,想不火都不行。”6月,联手Jeep,完成“非凡故事路”的年度品牌活动。9月16日,举办最美山河水60年经典摄影作品展。12月荣获“全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先进单位”称号。 4月,中国国家地理“百年追寻”图片展在伦敦举行5月,在香港举办“四川最美的地方”大型图片展11月,“中国国家地理号”首航南极 1月8日 举办“我们的2012”嘉年华6月6日“中国国家地理号”首航北极

很不错的,且值得收藏,有精美且经典的图片。不过比美国国家地理还差一点。对本国介绍比较多。如果对世界地理感兴趣,可以看看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同样对美国介绍要多,不过内容更丰富

《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是中国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该刊的文章和图片经常被中央及地方媒体转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国内外很多家图书馆已经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较为出名的有关地理的杂志。因该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