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幼儿园主题式家长会论文

发布时间:

幼儿园主题式家长会论文

总结 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 经验 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家长会总结与 反思 5篇,以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家长会总结与反思1

我班召开了本学期的家长会,有27名幼儿的家长参加了此次会议,这些家长除了父母成员,有一部分家庭还让经常接送孩子的祖父母辈一起参加了本次会议,可以看出家长对这次会议的重视程度。会议时间还没到,大家都来了。

今天我们家长会活动的主题就是谈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一开始,我首先谈了我班幼儿的自理能力的现状,小朋友之间的差距,然后请家长结合自己孩子的状况进行讨论。从幼儿自理能力包括哪些?哪些是小朋友现阶段能掌握的,哪些有一定的难度?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对孩子成长有什么好处?对幼儿的整体发展又有什么影响?等等。家长积极讨论,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吕远爸爸和潘鹏宇妈妈分别在会上作了精彩发言,他们从自己孩子特点出发,谈了自己是怎样要求孩子的,发言得到了家长的阵阵掌声。

通过活动,家长们知道了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时期就是小班阶段,同时也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从 儿童 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 教育 ,此时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明确了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对孩子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也进一步地将以家长会方式进一步促进家园合作。

总之,这次活动成功地促进了家园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通过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我们对孩子及其生活的环境,其家长的教育观点有了更多的了解;家长通过 家庭教育 经验的交流,了解了幼儿间家长的教养情况和对家园合作的要求,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解决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可见,幼儿园教育要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指导,家庭教育资源的挖掘,以促进家园的互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更积极地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帮助家长增进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更新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从而使家长更好地与幼儿园同步教育好孩子。

幼儿园家长会总结与反思2

这次新生家长会校领导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大了指导力度,特别是对年轻教师。我们得到了中肯的指教,不断修正发言内容,在语气、声调、气场等方面也得以较快的提升,少了些稚气与生涩,多了些平稳与成熟,最后以一名专业化、有力道的教师风貌展现在新生家长面前,游刃有余地解答了各位家长的问题,消除了家长们的疑虑与不安,让家长们对学校、对教师多了份信任感,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家长会开得相当成功,值得反思之处如下:

一、家长会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新生家长会是班主任老师与家长们第一次大规模的集体会见,之前虽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班主任已经和别人家长进行过沟通,但个别沟通和集体沟通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个别沟通主要针对孩子的具体问题,与家长一起分析问题,找到症结所在,进而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孩子,以解决问题。而新生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全体家长的沟通交流,每位家长的关注点都有自己的出发点,有自己独特的关注范围,甚至有些家长是带着挑剔的眼光来参加家长会的。这就需要班主任统筹兼顾,既要找到家长们关注的共同点,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有效 方法 ,说到家长们的心坎里去,让家长们体会到教师是从自家孩子的实际问题出发,切实为孩子着想;又要充分展示作为一名班主任所具备的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的专业化品行,同时具有较为先进、合理的教育理念,并在操作层面能够把理念实践到教书育人中去。因此,新生家长会对班主任和学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要谨听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和学校一贯的教育理念保持一致,以谦虚谨慎的态度接受校领导和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指导。接到家长会召开的通知后,德育处张主任就召集我们一年级组的全体班主任开会,向我们传达了校领导对家长会的具体指示,以及工作流程和安排。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我们利用周末时间准备家长会发言的初稿,初稿由张主任统一审核,并做了极为详细的修改,给了我们明确的指导建议。年级组长谢老师及时开年级组会,我们坐在一起共同分析张主任的建议与意见,并统一了一年级四个班家长会召开的思路,商议建议具体化的方案,最后再从各班的具体情况出发准备发言第二稿,上交学校后形成定稿。

其次,作为班主任,要对开学以来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较为详尽的梳理,包括班级管理方法和成绩、学生习惯培养的方式以及成果、学生取得的进步以及需要提高的方向,特别是后者,作为刚入学的小学生,面临幼小衔接的问题,难免会呈现一些共同的现象,孩子们因年龄小、刚进入陌生的环境,尚未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书写习惯,在注意力集中方面存在待改进的地方。作为班主任,应充分掌握学情,把握学生共同面临的一些困难,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和对策,以便在家长会上和家长们沟通交流,不仅会提升为师底气,而且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与家长一起督促配合,一方面会取得家长的信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顺利快速的成长,避免多走弯路,让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

最后,多阅读一些如何成功开家长会方面的专业书籍,汲取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们在家学习和生活的状况,能更具针对性地给予指导,我制作了《一3班家长会调查问卷》,包括选择题和文字题两大部分,内容有:“您每天都会过问孩子的学习吗?”“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每天都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吗?”“您的孩子每天做作业的时间”“您的孩子在家做作业遇到困难一般是怎么解决的?”“您的孩子回家和您谈学校的事情吗?”“您觉得您的孩子的优点和的缺点分别是什么?”“您觉得您的孩子最需要得到老师帮助的是哪些地方?”“您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请简要概括您的家庭氛围和您的处世态度。”通过问卷调查,增强对学生家庭学习情况、家庭教育氛围和父母育人态度的了解,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找到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求班级全体学生共同成长进步。

二、注重与各任课教师的沟通

作为班主任,平日的一个工作重点是与其他各任课教师及时沟通,以较为全面地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习惯养成上的进展情况。与各科教师的沟通应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在家长会前夕,更为细致地与各科老师沟通,一方面能与老师们共同分析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一起商讨较为有效的对策,以便与家长们沟通,得到家长的配合;另一方面,班主任也因此掌握各科教学进度和教学情况,给家长们传达学科学习的具体要求,让家长较为容易地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力求各科学习均衡,不出现偏废现象。

三、与家长个别交流时的注意事项

家长会不管开得多么热闹成功,总会有时间限制,当家长会即将拉上帷幕时,总有些家长意犹未尽,感觉还有和班主任私下里沟通的必要。这时,主持家长会的班主任,从孩子发展的角度考量,应尽量满足家长们的需求。

这里的私下沟通还是有别于家长会召开前后的个别沟通,之前或之后的个别沟通均是班主任了解孩子具体情况后做了大量工作,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请家长一起来共同解决问题。而现在的私下沟通,家长是有备而来的,而且很可能会提出困惑他很长时间的教育难题,借此机会想得到班主任的指导。作为班主任,特别是像我这样的年轻班主任,工作时间有限,经验不足,困惑家长的教育难题也很可能同样是我们的困惑,因此这时候班主任应谨言慎行,不可贸然给家长具体的建议,以免误导家长,给孩子教育带来负面影响,也丧失了为师的威信。

作为班主任,不能以不懂装懂,可以巧妙地暂时搁置问题,待接下来寻求到较为合适的解决办法后再与家长单独沟通,已达到育人的效果。

四、家长会后应及时反思

反思是进步的前提,古代有“吾日三省吾身”,做事也常说“三思而后行”,足见反思的重要性。不管家长会准备得如何充分,开得如何成功,难免会落下些许遗憾。会后及时反思,包括反思成功之处和值得改进的地方,努力找到改进的方案,争取下次家长会不再犯类似的问题,以提高家长会的质量和家长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家长对教师和学校的信任,更好地加强学校、家庭间的联系沟通,为教育孩子这一共同目标迈进,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

幼儿园家长会总结与反思3

10月19日晚我班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家长会,有三十多名幼儿的家长参加了此次会议,可以看出家长对会议的重视程度。但也发现家长的时间观念不是很强。周二我们就发布了家长会通知,让家长提前知晓早做安排,可有十多名幼儿的家长推迟了10多分钟才到会场,导致会议没有按时开始。针对这一现象结合家长送幼儿入园时间,我强调了家长也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我们小二班新生多,所以问题也多。会议之前针对我们班的实际情况以及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我进行了分析、总结。力争让每位家长都能清楚了解幼儿的在园表现。把我们平常所做的工作详细的介绍给家长,让让家长对幼儿园,对老师的工作有所了解,家长们对于我们的情况介绍都很认可。从家长们赞许的目光,友好的微笑,以及认真的倾听中可以看出来,家长们确实有所触动,他们对我们的工作是认同的,支持的。会后好多家长留下来就孩子的问题逐一向我们咨询,我和王老师也一一向家长作了汇报和说明。会后几天,家园互动的话题明显多了起来,同时我们的家长会也引起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等诸多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架起了老师和家长,幼儿园和家庭之间沟通的桥梁。

回顾这次家长会,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家长们需要从老师这里了解更多的孩子在园表现,这是家长最为关注的,我们对孩子的关察以及在园情况的总经应该更细更具体。第二:针对孩子生活中,学习中的一些小问题,家长们应该从老师这里得到一些好的教育经验。作为老师,我应该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多读书多看资料,更应从日常工作中总经经验,为家长排忧解难。

总之,这是一次比较圆满的家长会,希望借助这次家长会的契机,让我们的家园互动越来越积极,越来越好。

幼儿园家长会总结与反思4

这学期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学期初,在具体了解了各个家长及幼儿的基础上开展了本学期的家长工作,具体是这样的:在紧紧环绕本园 工作计划 本园家长工作计划的基础上,认真实施班级家长工作计划。重视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切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活动,有效的丰富了家长的家教理论,提高了家长关注幼儿园生活的主动性,引发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有效的促进了幼儿园与家庭在教育上的同步同向进行。

一家长工作重点总结

1家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并为幼儿园的各类活动献计献策。

2家长非常肯定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对保教人员的工作满足度明显提高。

3家长活动形式丰富,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 元旦 活动等。

二加强沟通,转变家长观念

我们在本学期里通过各项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帮助家长提高家园共育的基础上,争取家长的支持理解和合作。家长半日公开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方法教育目标,了解自己孩子在群体中的表现。从家长反馈表可以看出,家长对我们的教学都非常满足,从心里感谢老师的辛勤劳动,同时也促使家长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三以家长开放日为契机,提高家长育儿水平。

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我园的全面工作情况及发展现状,了解幼儿学习生活及成长情况,参与幼儿教育。以进一步提高园所的质量,增进幼儿园和家长的联系与沟通。教师也可以通过开放日活动更好地了解家长。一方面,教师可观察家长在开放日的表现,引导他们采纳正确的方式参与活动,以提高活动质量,实现活动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根据家长在开放活动中与幼儿的互动方式,推测其家庭教育方式,从而赋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充分发挥[家长园地联系栏]的窗口作用

家长园地联系栏]是反映保教工作的一扇窗户,更是进行教育交流的一块园地。本学期我班老师结合本班实际,在家长园地联系栏的栏目设置上推陈出新,成为家长接受幼儿教育信息的主 渠道 ,开阔了家长的视野,丰富了家长的保教知识。经常看到家长驻足在那儿观看,使[家长园地联系栏]活了起来,产生了的互动效应。

五对个别幼儿情况,通过离园时电话等多种途径交流

幼儿平时在家在园的学习与活动情况,寻求家庭配合共同教育的途径,利用家长接送时间,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商讨教育方法。

我们充分利用家长接送时间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双方共同商讨教育方法,让家长与老师互相了解孩子在园在家的表现。为了提高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我们在园开设相应的课程,开设相应的活动。如放手让幼儿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有些对孩子来说虽然艰难,但我们还是坚持让孩子自己动手,教师只在旁观察帮助。家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家也激励孩子做些自己能做的小事儿,同时也坚持了“放手”的原则,竭力使自己“做个旁观者”,让孩子自己动手。在培养责任心这一方面,家长也竭力配合幼儿园,什么事都引导孩子自己去完成,为了让孩子更健康的发展成长,我们还利用家长会以及多种形式,与家长商议,共同解决问题,并请个别家长将自己的`教育经验介绍给大家,互相取经,共同教育好孩子,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以上是我们大〈2〉班,在201_年度的 工作总结 。相信我们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做的更好。

幼儿园家长会总结与反思5

本学期家长工作能紧紧环绕园务工作计划,认真实施家长工作计划。重视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切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活动,有效地丰富了家长的家教理论,提高了家长关注幼儿学校生活的主动性,引发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园与家庭在教育上的同步同向进行。

一主要成绩

1家长对幼儿园活动的参与率明显提高,参与率在80%以上。

2家长对幼儿园管理保教人员的工作满足度95%以上。

3家长活动形式丰富,亲子活动家教知识竞赛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授课等内容针对性强。

二主要做法

1加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

利用业务学习,组织教师研读[纲要]“组织与实施”。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当前家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变教师“教育家长”为目的单向活动,为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共商育儿方法的平等的双向活动,与家长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 相学 习互相支持的家园关系。

2加强沟通,转变家长的观念。

活动是家长了解幼儿园,丰富家教知识的载体。我们通过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技艺的同时,争取家长的支持理解和合作。

本学期邀请[东方娃娃]编辑部的专家来园为家长作“早期阅读的指导”讲座,让家长明确早期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向家长传授早期阅读指导技巧。开展了“大手牵小手读书活动”,架起理论到实践运用的桥梁。

本学期家长学校还分年龄组授课,根据幼儿的特点家长的需求,作了新生入园打算,幼儿自信心培养,寒假生活指导等讲座,丰富家长的科学 育儿知识 。

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幼儿的活动。以亲子活动的开放形式,提高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发主题告家长书,向家长宣传禽流感预防知识,推举优秀的幼儿杂志征订目录。以家长问卷的形式了解家长对幼儿园管理的满足度,征求家长对园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

班级家长园地创设添新意,增设“请您参与”家园互动栏目。引导家长讨论教育 热点 难点,交流育子心得。

组织家长参加全国“双合格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竞赛。以竞赛促家长学家教知识,拓宽家长的视野。

幼儿园家长会总结与反思相关 文章 :

★ 中班幼儿2022家长会总结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家长工作总结优秀范文5篇

★ 2021年幼儿园中班个人总结与反思5篇

★ 2021年幼儿园安全反思总结7篇

★ 幼儿园教学工作总结及反思范文5篇

★ 幼儿园大班第二学期家长工作总结

★ 家长会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

★ 幼儿园工作总结家长工作计划

★ 幼儿园教研总结与反思5篇

★ 幼儿园学期总结反思

如何做好幼儿园家长工作(一)真诚沟通,平等交流,是做好家长工作的基础1.换位思考,坦诚交流,与家长建立朋友关系。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换位思考,对家长产生的急躁情绪及冲动要冷静思考,学会体谅,并真诚地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想法。2.开好家长会,增进家园了解、促进沟通效果。开家长会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幼儿园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保育工作的有效形式。开好家长会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首先,从组织形式上,可由原来的教师一言堂模式变为百家争鸣式的讨论会,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家长在平等对话中产生共鸣,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其次,在家长会上可以树立家长榜样,让家长清楚如何来配合幼儿园工作。再次,让家长成为家长会的主角,讲自己的教育经验,大家共同交流学习。3.创新沟通方式,优化沟通效果。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方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是家园联系手册、家访、家长开放日及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机交谈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教师可以尝试利用网络与家长交流,如:设立班级邮箱,通过语音聊天等途径,打破空间和时间局限与家长进行交流。这样交流的方式既时尚又便捷,能更好地推动家长工作的开展。(二)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幼儿的爱,是家长支持幼儿园活动的保证1.教师和幼儿有身体上的接触,让家长看到教师对幼儿的爱。幼儿需要与教师有身体上的接触,这是幼儿感受爱最直接的一种方式。教师经常摸摸他们、亲亲他们,也让他们摸摸、亲亲自己,这种身体上的接触会拉进教师和幼儿的距离,会使幼儿产生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也更能获得家长的信任。当然,这种方式需要教师发自内心的爱,幼儿和家长在这方面的感觉是非常敏锐的。2.为幼儿穿衣打扮,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用心。根据幼儿的年龄、喜好,从幼儿的喜好出发穿衣打扮,不仅可以得到幼儿的喜爱,而且有助于教育活动的开展,还可以让家长感觉到教师对幼儿的爱。如教师在绘画瓢虫时,穿一件有黑色圆点的红衣服,带一个瓢虫造型的小发卡,幼儿的注意力会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一件有“三只熊”图案的小马甲,会让幼儿想到很多关于熊的故事。当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用心,自然会对教师产生好感和敬佩心理。3.给幼儿拍照和摄像,真实再现幼儿在园生活,让家长放心。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尤其是小班新入园时,总会有许多担心和惦念的,教师可以用相机记录下幼儿游戏、上课、进餐等一日生活的情况给家长看,当家长们从照片、录像中看到自己的孩子吃得很好、玩得很好、睡得很好时,就会更放心。

幼儿园园长主题论文

在《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记载着孔子“君子有九思”的一段话。“九思”即九项思考,前八项思考均为每项三个字,第九项为四个子,共用了二十八个字。这“九思”,从视听感官、面部表情、言谈举止等人的日常行为方面引发我们多方位的思考,让我们展开思维的翅膀,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超越自我的天空中翱翔。这“九思”,貌似平常,其实寓意深远,就像陈年的老酒,越品越香,今天读起来,仍然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深感受益匪浅。由此,我想到了从事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幼儿园园长,因为“九思”不仅对园长及园务会的为人处世有帮助,也有较高的领导管理艺术在里面,我觉得“君子有九思”对幼儿园管理者提升自身素质与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也是大有裨益的。一、视思明。“视”,可以看作为眼光、眼力和眼界。“思”其意为考虑,“明”,清楚。“视思明”,是说遇到问题要考虑清楚,眼界要开阔,要做到站得高,看得远,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眼光是知识的结晶,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眼光的长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储备量和志向的大小。眼光与成功常常是因果关系,眼光长远,往往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目光短浅者,往往是鼠目寸光:在处事上,只看眼前利益,追逐蝇头小利,无长远打算;在对人上,也是“近视眼”,谁有用就巴结谁,谁无权无势,就远离谁甚至就鄙视谁,常常表现得极其势利;在对待事业发展上,不能高瞻远瞩,把握机遇。实践证明,这样的人最终成不了什么大器。作为园长要想做到“视思明”,就得首先要具有广博知识和终生学习的本领,能做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其次,要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三,要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要做到全面地辩证地发展地看问题,善于用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科学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一般到特殊,由现象到本质。只有这才能做到眼观六路。二、听思聪。“视思明”是说目明,而“听思聪”讲的是耳聪。耳聪目明是21世纪职业园长必备的成功要素。刚才讲了达到目明的方法,那么幼儿园园长怎样才能达到耳聪?我想首先要学会倾听。唐太宗肯纳谏(就是肯于倾听),才有魏征敢直谏,有了纳谏和直谏,才有举世闻名的贞观之治和盛世唐朝。学会倾听就是先当学生,后当先生,既要礼贤下士又要虚心求教,听取来自不同角度的声音。事实证明,多渠道的信息是一个人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的前提条件。其次,要善于倾听。要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融入他们当中,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朋友知心,就会无话不谈,谈心就是最好的沟通和交流。那样随时都可能听到他们的肺腑之言,这样获得的信息就更直接,更具有可靠性。第三,要“听以致用”。不仅要善于倾听,还要做到博采众长。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人不论多高明,他的智慧也是有限的。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牢记兼听则明的古训,学会倾听,善于倾听,还要做到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第四,要懂得偏听则暗的道理。“听思聪”还要体现刚正大气,切不可苟苟且且,小里小气,也不可以以获取小道消息为乐,尤其不可以以那些望风扑影的市井闲话为据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耳聪就是要做到耳听八方。三、色思温。色指的是脸色;温,温和可亲,面带微笑。这也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外在形象。面带微笑看起来是小事,也容易做到,但如果能坚持经常,做到发自内心的微笑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但是如果当园长做到了,通常情况下,你就会赢得周围的人对你的好感,势必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众所周知: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由此推断微笑产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当领导的要力争做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这样可以增强亲和力,易于群众接触,往往就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机关工作人员面带微笑服务,可以一改长期以来在老百姓心目中的“门难进,脸难看”的形象,就会受到群众的好评;当教师的面带微笑,就能实现“亲其师,信其道”,就能大大改善师生关系,出色地完成教书育人任务;当服务员的面带微笑,热情服务,就有利于招引顾客,就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由此不难看出,“色思温”是职业园长必备的外在形象。四、貌思恭。貌,是外在形象;恭,谦恭,谦虚而又有礼貌。中华民族为礼仪之邦,温文尔雅,待人以礼,是国人千百年来的外在形象。可是,经历了“文革”之后,社会礼仪与家庭礼节很大程度上都遭到破坏,整个社会乃至于家庭仿佛已无长幼之分,无礼仪可谈。在许多家庭里已不再讲“守孝悌,次见闻”,也没有了“弟于长,宜先知”的顺序;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缺少相互尊敬与关爱,礼仪与文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好的东西就像背井离乡的亲人一样,久别思归啊!人们期盼着礼仪回归社会,社会需要文明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试想一个彬彬有礼、气质高雅的人,哪怕在场合上只见一面,也会给人留下一个美好和难忘的印象,可见礼仪之重要。在幼儿园管理者中提倡“貌思恭”,就是要使园长做到修身养德,为人师表,举止文雅大方,场合上礼节得体,交往中礼让周到,风度翩翩,不卑不亢。园长及园务会在自己讲礼仪的同时,也要在广大教职工之间大力提倡讲文明礼貌,树立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用心呵护孩子一生唯一的童年。西方把具有高雅气质的贵族男人称为绅士,西方的绅士是有阶层之分的,绅士是上流社会的标志,百姓是不能成为绅士的。这和对园长要求的“貌思恭”还不尽相同,但美好的礼仪应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我们也应力争做到气质高雅,彬彬有礼,文明大度,在场合上注重自身形象,在修养上注重个人品位提升,形成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社会和谐、家庭和睦、师幼和谐共处、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五、言思忠。“忠”在这里是信的意思。“言思忠”意思是要做到言而有信。孔子一直倡导言必信,行必果的思想。最典型的莫过于孔子对弟子子贡说的那段话:“子贡问:”怎样去治理政事?”孔子回答是:“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备和取信于民。”子贡又问:“迫不得已在三项中去掉一项去掉哪项?”孔子说:“先去掉军备。”子贡问:“再迫不得已在粮食和信义中去一项去哪项”孔子毫不犹豫地说:“粮食!”粮食关乎人的生命,信誉关乎国家的存亡啊!纵观古往今来成败例子,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国无信不存,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历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言而有信是做人做事之根本。由此可见,园长及园务会守住了信任就是守住了人品;守住了人格;守住了信用,就守住了事业。讲信用,总是以极其负责的态度对待别人的,用极其严格的要求对待自己。真正守信者不轻易许诺。是否许诺以能否践约为惟一的衡量标准,所以一旦应允,必定会履行诺言的。“言思忠”,则朋友如织;无信,则孤家寡人。墨子说:“言不信者行不果”,人之所以有人帮助,是信的力量,言而有信吧,这是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和修养。想要做点事,体现一点自身价值,言而无信肯定会无立锥之地的。因此,职业园长应是诚实守信的好园长。 六、事思敬。“敬”是指敬业的意思。“事思敬”是说要专心致志做所要做的事,即我们现在常说的敬业。在我们国家,社会上的职业千百种。各行各业劳动者之间的分工都是平等的关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们所从事的每一种职业,都是社会需要,都是光荣而崇高的事业。只有每一个人对本职工作恪尽职守,诚实劳动,整个社会生活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墨子说:“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而从事焉”,“五四”运动的先驱者李大钊也说过这样的话:“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务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事实证明,在平凡的岗位上,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迹,可以得到社会的尊敬;在比较艰苦的岗位上,可以做出超乎常人的贡献,会得到更高的荣誉。凡大取于小,凡难出于易,凡粗成于细。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有时细节决定成败。“事思敬”的观点提醒我们要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在工作和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就能做出优异的成绩。普通人尚且如此,何况幼儿园管理者乎?园长是幼儿园发展的旗帜,一言一行都应是教师和小朋友学习的榜样,因此,园长及园领导要处处以身作则,爱岗敬业,实事求是,突出工作重点,解决工作难点,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事思敬”,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七、疑思问。唐朝的教育家韩愈在《师说》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看来有疑惑是每个人的正常现象。有了疑惑怎么办?孔子说“不耻下问”,韩愈说一定要从师。不论孔子还是韩愈都主张求师或求助解疑。随着时代的发展,解疑方式也多了起来,如求助于计算机、因特网、各类电子图书、各类工具书、各类词典,也含电子词典,这些解疑的办法,孔子和韩愈恐怕就是连做梦也不会想到,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也是我们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求师往往还是我们用的最多一种方法。不管怎么说勤学好问仍然是人人必备的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幼儿园管理的日常工作中,疑问也一定是很多的。特别在学习中,作为园长及园领导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害己害人。要有“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态度,“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多实践,求真知,不耻下问,无论教育还是教学还是后勤管理,幼儿园园长都应成为行家里手。园长有这样的虚心好学精神,教师不但不会瞧不起你,反倒会肃然起敬,因为“术业有专攻”,谁也不可能什么都会,学问学问是学与问的结果。八、忿思难。“忿”是发怒的意思,“难”在这里是后患的意思。郭冬林有个喜剧小品叫《冲动是魔鬼》,小品情节表现的是妻子和邻居有了小小摩擦,犯了点口角,妻子执意让丈夫为她横刀立马,大打出手,替她出这口恶气,丈夫欲罢不能,苦不堪言,只得施了个“欲擒故纵”之计,最后教育了妻子。小品演得入情入理,把冲动的危害演得淋漓尽致,生动有趣,惹人发笑,叫人反思。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人们也常常发生情绪用事或感情用事的现象。如,1992年在武汉市就发生这样一个耸人听闻的事件,《中国教育报》以“一怒之下终身悔”为题报道了这一事件:夏礼汉因其子夏辉逃学,在盛怒之下将其子吊梁至死。人发怒时,是感情战胜了理智,难以自控,往往虑事不周,极易出错。因此人们要加强情感修养,提高自控能力,力争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要做到每日三省吾身,常怀律己之心,常想冲动之害。要待人以宽,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多换位思考,多在和平的氛围中处理纷繁复杂的问题。盛怒之下,要多想后果,缓冲一下,平息一下情绪,可能有些尖锐的问题就会平淡化,或许内心之结会自解。另外要时时刻刻做到心中有法,督促自己在法律的框架里做事或解决问题。幼儿园管理者如果懂得“忿思难”,也不失为一条重要的工作策略。在工作中触及园长神经,令园长发怒的事常有,假如园长情绪用事,那么,园长就会深深陷入烦恼的泥潭,难以自拔。盛怒之下也容易造成园长决策失误和说话离谱,常冲动更会降低园长威信。九、见得思义。“得”是可得的东西。“见得思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一直推崇“义”。例如,三国时期的关云长,就被历代统治者看作是“义”的化身。在《三国演义》里有赞扬他对刘备的甘、糜二位夫人的“二宅分居义气高”不好色的义、也有“关云长义释黄汉升”的英雄之义,更有对其死后评价的“神威能夺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的盖棺定论之义。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由此可见,义比生命还重要。古有“受人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的说法,讲的是不能忘恩负义;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是说对义应肩负的责任和实现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之大义;现代社会提倡感恩教育,旨在贯彻民族之大义。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中,就讲到了“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是对现代“义”最佳诠释。“见得思义”里边既有感恩的思想,又有为人处事之仗义。“君子喻其义,小人喻其利”,让我们都来做仗义之君子,不做见利忘义之小人。作为一个幼儿园的领航者,要以幼儿园的发展为己任,大公无私,廉洁自律,以幼儿园不断发展为大义,做一名让教师、孩子、家长满意的幼儿园园长。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学习“九思”,做高素质、21世纪创新型的职业园长吧!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园长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人们常常说:一个好园长就意味着一所好的幼儿园。园长在幼儿园就是最高长官,是ceo(最高执行官),幼儿园就是你说了算,是最有权威的,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园长的威信不能单纯靠权力去建立。所以,园长应注意培养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那么,作为园长,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计划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用人授权能力以及交际能力。修炼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如:高度的事业心、使命感、不懈的进取精神、坚强的意志、积极的情感、 豁达宽容的胸怀、广泛的兴趣 等等。园长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教师的认同、敬佩,进而凝聚园长的威信,使教师人人亲而近之。 由于时间关系,我仅仅择其重点,简要概诉。园长应具备素质和能力的第一个方面: 1、恪尽职守,爱园如家 。这是园长应具备的最起码最必要的条件,这一点,很多私立园园长会说,幼儿园是我的,我肯定会做到爱园如家 ,我们这里说到的“恪尽职守、爱园如家”除了这种对家的责任感之外,还特指对事业的追求,就是对教育的使命感。是的,幼儿园是你的,你会很爱她,从心底里去爱她,老师呢,有没有从心底里爱幼儿园的情感呢,只有调动教师爱事业,爱孩子的强烈的使命感,才能激活教师的奉献之情,做到爱幼儿园。而教师这种使命感是取决于园长的教育使命感,倘若园长的教育使命感非常强烈,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理想和抱负,兢兢业业工作,工作作风上精益求精。管理科学,评价公正,那么,全园就会是一个风气纯正,奋发向上的育人阵地,教师就会自觉的形成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教育使命感。2.公正豁达,尊师爱师。我们管理着的幼儿园这一群体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教师、且都是女教师,女教师有其自身的特点:自尊、清高、爱面子,但有时话多,心胸较陕窄;而一园之长,有时更象是一位大家长,园长如果没有公正豁达、尊师爱师的作风的话,是很难为幼儿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的。要求园长要有宽以待人的胸襟,遇事能心里换位,设身处地的为教师们着想,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摆脱困境,尤其对犯错误的教工,要有责人先责己的风度。平时工作再忙,园长都要深入到教师和员工中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做他们的知音,了解他们的疾苦,关心他们的生活与成长,尊重他们的人格,尽力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为教师创造用武之地,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例如:创造机会送出去学习等等。3.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座的大多数是女园长,性别决定了我们的园长都会具有感性的一面,遇到事情,都会把事情写在脸上。成功了我们快乐,失败了我们沮丧。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面对成功和失败,还是困难和挫折,我们都要有健康稳定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

幼儿园优秀家长家教论文

家庭 教育 在 儿童 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儿童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独特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儿童家庭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儿童家庭教育论文 范文 一: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质量提升路径

摘要:家庭教育是儿童所接受的最基础的教育。对于流动儿童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够提高其学业成绩,促进其学校融合。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进行家校合作,提升流动儿童的家庭 文化 资本,构建社会支持体系,是提高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有效途径

根据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 报告 》,我国处于6-14周岁的流动儿童已达1472万,比2005年增加了347万。流动儿童作为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尽管在接受学校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家庭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尤其对于流动儿童而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如何提高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促进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流动儿童是伴随着家庭融入城市的,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只能在家庭中寻找安慰与鼓励。家庭教育包括家庭气氛、家长素质、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等,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正向作用,这对于儿童的思想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提高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

流动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一般较低,其教育理念往往也比较落后。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往往寄托于学校,自身责任意识不高,并且往往会忽略了对孩子学习的鼓励。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发现孩子的优点,对其赞美、鼓励;同时对于孩子的不足,也会采取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其进行改正,增加孩子的自信心。积极自信的孩子也往往会在学校中积极表现,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流动儿童的学校融合

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及其家长融入城市的水平高低与其家庭教育质量呈显著正相关,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在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融入城市的水平越高,其家庭教育的质量就越高,反之亦然[1]。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家长的城市融入水平,还能够促进儿童的城市融入水平,进而提高流动儿童的自信心,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

二、提高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在于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改善家长的教育方式。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不仅能够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促进流动儿童家长的发展,还能够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保障流动儿童享受全面、平等的教育。有效地指导家庭教育,首先可以从建立家长学校入手,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切实保障家长学校的实际落实与运行,保证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数量;其次需要教师发挥专业优势,帮助流动儿童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最后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家长在活动过程中真正体会教育的意义。

(二)进行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2]。家校合作能够使家庭和学校之间取长补短,在运作过程中,发现并解决双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流动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有效进行家校合作,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投入,促使家校合作制度化、常规化。从双方主体来看,学校应该将家校合作常规化,使家长把家校合作看作是学校的常规性工作,使其习惯性地参与进来;学校应使家校合作制度化,使教师把家校合作看作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应敞开心扉、积极配合,使家校合作有序展开。

(三)提升家庭文化资本

法国社会学者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认为文化资本是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相关的有形与无形资产。从家庭教育的意义上来讲,家庭文化资本包括家庭的文化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家庭的书籍、音像、绘画、父母的文凭、职业资格等。布迪厄非常重视家庭文化资本对儿童学术成就的作用,他认为“教育行为中产生的学术型收益,依赖于家庭预先投资的文化资本”[3]。家庭文化资本对流动儿童尤为重要,提升流动儿童家庭文化资本能够直接增加流动儿童的文化自信。提升流动儿童家庭的文化资本,首先是政府和社会应该为流动儿童家长的城市化提供平台,尤其在就业方面,应该保证他们公平就业,帮助他们谋求更好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间接地增加流动儿童家长的文化资本;其次,流动儿童家长也应自身付出努力,平时多看书看报,学习更多、更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积累、提升自身的文化资本。

(四)构建社会支持体系

流动家庭在城市属于外来者,但是他们在城市中所作出的贡献却是不可低估的。面对流动家庭在教育中的困境,我们认为应该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为流动家庭提供服务与帮助,使其感受到城市的社会关怀,增加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促进流动家庭的社会融合,进而促进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流动儿童家庭构建社会支持体系,首先需要政府的力量,通过发挥统筹、引导的作用,制定政策文件,为社会支持体系的存在提供保障。其次需要社区和其他社会志愿力量发挥行动的作用,携手为流动家庭提供具体帮助。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不仅关乎流动儿童这一特定群体的健康成长,受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关系着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提高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及家庭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我们付出耐心和时间,共同为流动儿童的成长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广菊.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5):6-20.

[2]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儿童家庭教育论文范文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数以千万的农民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寻求生存,与此同时,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伴随而生。由于父母与孩子聚少离多,这种长期亲子分离的家庭模式暗藏着诸多问题。目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分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改善现状提出解决对策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解决对策

2013年5月全国妇联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000万,人数将继续上涨[1]。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万,占农村儿童的,占全国儿童[2]。长期亲子分离的家庭模式对儿童成长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期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引发的教育问题小则影响儿童的身心、人格、道德的发展,大则阻碍全国人口质量的提高,制约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非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

一个健全的家庭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与自己的父母共同生活、促膝谈心则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非一日之寒,首先,具体体现在几类非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当中。这一种家庭教育模式是孩子父母的其中一方外出打工。在农村,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的影响,母亲陪伴留守儿童的情况较为普遍,这样的家庭模式容易使孩子产生生活在“单亲家庭”的焦虑与不安之中。同时留守一方往往因为繁重的农耕与琐碎的家务根本无暇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因而导致孩子遇到问题经常欲言又止,久而久之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其次,这些家长通常文化素质偏低,对孩子的学习指导缺乏时效性和科学性。这一种家庭教育模式是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同时外出务工后将孩子留给其祖父祖母、外公外婆代管。这样的“隔代教育模式”则更加弱化了家庭教育的功能。在“隔代教育模式”的环境下,“代沟”的问题经常导致祖辈与孩子之间产生意见分歧,尤其是当孩子在性格与心理发展出现偏差时,年事已高的祖辈经常难以察觉,当孩子与他人产生争执时一味地偏袒并且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这种隔代溺爱心理不利于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容易导致儿童形成蛮横霸道、我行我素的性格特点。最后,在“上代教育模式”中成长的孩子得到的家庭教育则更加令人担忧。一方面近亲、朋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力度难以把握,过于严厉容易给孩子带来压抑感和抵触情绪;过于宽松则容易造成孩子的随波逐流,不利于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父母角色参与消极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与母亲的作用是同等重要、不可互相取代的。Hetherington等研究认为,父亲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其自我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父亲帮助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教他们控制自己的冲动,学习各种规范和规则,同时还能帮助母亲避免过度情绪化地处理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3]。家庭教育在要求母亲参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呼唤父亲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一个好父亲会把母亲生活领域之外的东西尽可能地展示在孩子面前,并成为孩子探索新领域的向导和力量的源泉[4]。现实情况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家庭教育意识淡薄。例如,一些母亲当孩子还在襁褓中时便离开家,一年或者两年才回家探望孩子一次,有些母亲甚至连 春节 都不与孩子团聚。又如,留守儿童家长认为外出打工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读书与生存环境,这些家长往往“重养轻教”,认为给钱就是养育和教导,更有人为了弥补不在孩子身边的亏欠感而盲目地满足孩子物质的需求,认为物质的满足可以换来对孩子亲情的抚慰。但“陪伴即是爱”,父母陪伴的缺失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伤害。一些长期在外打工的父母随着时间的流逝,将孩子的抚养寄希望于家里的祖辈、亲戚朋友和学校的老师。一方面从精神上缺乏与亲人间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从物质上,现实的生存状态与最初的理想生活背道而驰,这些人在陌生的城市无法找到归属感,而同样是进城务工的异性同伴便成为了他们寻找归属感的目标,因此一些“临时夫妻”现象有所抬头。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留守儿童的家长则更加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父母的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也更为消极。

3.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指导

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发展起基础性作用,学校教育对儿童成长发展起主导性作用。相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学校教育是更专业、更系统、更全面地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但现实情况是,一些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主要关注儿童的发展共性而非留守儿童的个性需求;对需要重点帮扶的留守儿童缺乏有针对性的重视。对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的忽视是导致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脱节的根源,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一方面是优秀且有责任心的教师资源匮乏,另一方面是由于留守儿童家长与学校老师缺乏对孩子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的了解与沟通,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

4.社会教育有效扶持的缺失

社会教育对儿童成长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有利于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与健全人格的形成。而现实状况是社会为留守儿童提供有效帮扶的系统机构较缺乏。另外,由于农村的经济建设落后、文化水平较低,农村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留守儿童社会教育的缺乏削弱了社会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应当发挥的决定性作用,甚至导致部分已经走上社会的留守儿童在面临人生各个阶段的选择时感到迷茫和无助,激化了他们自身的认知方式与处理问题之间的矛盾。

二、如何有效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

1.促进政策调整,减少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

各地区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因地制宜,努力增加本地劳动就业量,鼓励引导、帮助劳动者在本地自谋职业或创业办实体,发展本地经济;采取政治和经济双重手段,加大县域经济的发展力度,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自己的家乡也有好的工作选择,从而缩小城乡的实际收入差距,以此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5]。政府出台保护农民工在城市务工相关政策的同时,也应鼓励引导农民工回乡创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工就业选择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另外,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是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关键。例如,为留守儿童提供随父母在流入地正常上学的机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留守儿童创设新公立学校,减免留守儿童的借读费。只有解决了留守儿童的就学问题,才能让留守儿童结束留守生活回到父母的怀抱。

2.提高父母角色认同感

提高家长作为父母的角色认同感,使留守儿童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法国著名少年节目主持人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6]。一是留守儿童的家长应该转变“给钱便是养育和教导”的观念,只有和孩子经常进行通话交流培养情感,及时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动态,与孩子建立互信感,孩子才能将这种陪伴的爱转化成激励自身努力的动力,才能避免孩子在发展的关键期将父母的说教当成耳旁风。因此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以及学校老师保持稳定的联系,以便随时了解孩子的发展动态,共同分享科学合理的教育 方法 。二是在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时应注意避免时间间隔太久、采用多种沟通方式、重点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家长增强为人父母的意识,提高父母角色的认同感,才能有利于下一代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念。

3.整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成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可偏废”[7]。只有形成三大教育合力,才能促成儿童自身的社会化。因此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出现问题时,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应当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首先,在学校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儿童的道德素养,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其次,在学校日常管理当中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与关爱,如为留守儿童的家庭建立随时更新的人口流动档案;有效利用留守儿童家长回家探亲的机会,与家长交流留守儿童近期学习表现和心理发展动态,告诉家长家庭的关爱才是能够解开留守儿童心结的钥匙。在学校课程设置方面,设立有利于增强留守儿童家庭意识的课程,讲授如何与家庭成员友好相处的科学方法,培养儿童良好的待人接物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家庭意识,从心理上能够逐渐理解父母进城务工的行为,并将这种对父母的理解与对父母的思念化为学习的主动性和生活的自主性。良好的家庭意识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将推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最后,应增设农村社区教育咨询服务中心及留守儿童活动中心,使留守儿童与他人在进行互动的同时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广泛关注与支持。家庭教育的立法只是推进家庭教育的一个条件,只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全国妇联: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6000万

[2]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R].2013.

[3]杨丽珠,董光恒.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5(03):260—266.

[4]刘秀丽,赵娜.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6(11):13—18.

[5]周宇,余扬.社会管理创新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问题[J].科技创业月刊,2013(08):167—168.

[6]邹同文,罗春仙.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0(03).

[7]黄晓慧.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10).

儿童家庭教育论文相关 文章 :

1.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2. 小学家庭教育论文

3. 基于家庭教育功能对儿童社会化的研究论文

4. 3到6岁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论文

5. 试论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 教育 ,给孩子的家教辅导也越来越广泛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教的论文,供大家参考。家教的论文 范文 篇一:《浅谈小学生家教利弊》 摘要:面对目前日益流行,并逐渐影响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家教风,笔者就该方面的问题对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部分家长和教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座谈,在此基础上 总结 了小学生请家教的利与弊,笔者认为请或不请家教,以及请哪方面的家教,必须因人而异,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家庭条件和小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水平来决定。 关键词:家教 小学生 老师 家教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家教之风愈吹愈热。家教的盛行与现在日渐严峻的就业形式有关,与家长的期望分不开。笔者就相关方面的问题对某小学的小学生作了一些调查,并与部分学生家长与教师交流,在此基础上对小学生请家教的原因、目的和效果进行简单分析。 一、对小学生的调查――家教有利有弊 1、家教在小学生中日益流行 在笔者的调查中约有的学生是三年级开始请家教,占主要地位。五年级开始请家教的学生有,二年级和四年级开始家教的学生都占了,而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开始请家教的情况几乎没有。 2、父母为孩子请家教,大多是为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的小学生说,请家教是父母的要求,并不是自己的意愿,认为家教占去了自己大量休息和玩乐的时间。其中也有小学生表示是自己想要请家教,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能达到理想。有也些小学生请家教是由老师建议的,学校老师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建议家长可以请家教为学生帮忙。 而在调查家教原因的时候,有的小学生认为是自己学习上有了困难才请家教的,家教主要是为他们补习学习上的内容,也有一些小学生说自己成绩不差,家教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成绩,将来能上个好的学校。 此外,在请家教这一问题上,多数家长还有一个跟风心理,求心理安慰,看到别的孩子学这样学那样,自己的孩子也要学,惟恐自己的孩子落于人后,可是这样强迫学生补习的结果往往是使学生反感学习。 可见大多小学生请家教的原因是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够好,所以家教的内容主要是围绕语,数,外三门主要科目进行的,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补习 文化 课的内容。当然也有部分是为了发展小学生的 兴趣 爱好 ,例如小提琴,书法,跳舞等,但其数量远不及前者。 3、家教效果显著,但同时也存在着隐患 超过一半的小学生说自己的家教老师是其他学校或自己学校的老师,可见家长也比较重视家教的质量,其中有些家庭教师是已退休在家的老教师。多数家长表示,有教学 经验 的老师能更好的辅导学生,让他们比较放心。而调查结果也确实表明超过70%中等及中等成绩以下的学生接受家教之后成绩有了提高,23%的小学生觉得家教之后再听老师的课比之前轻松很多,可见家教在一定程度上是帮助了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然后却有近10%的小学生觉得家教之后效果很好,觉得没必要再听老师讲课,上课不需要认真听讲,只要课后让家教补习一下就可以了。 调查显示一般小学生放学后和双休日是家教补习的主要时间,家教为他们复习已经教过的内容,讲解他们理解不够透彻的知识点,辅导他们做家庭作业,或者陪他们一起预习新的课文,使他们更容易的听懂学校老师的讲课.寒暑假虽然也有学生补习,但数量明显比前两种情况少。但补习往往占据了小学生大量游戏玩乐的时间,使一些学生心不甘情不愿的,自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从大量数据看出家教也要布置小学生一些作业,而这些作业往往也要花去半小时以上,大量的作业确实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但对于在学校已有一份作业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作业量是大了些,花去学生太多的时间,对于正处于发展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不太有利的。 二、家长感悟――为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培养特长,家教必不可少 笔者也采访了一些家长,有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白天要在学校学习,放学之后直接去补习班或者进行家教补习,为完成学校和家教的作业,甚至晚上到10点多还不熄灯,自己看着心疼。但自己的孩子本来学习成绩就不是拔尖,自己也没有能力去辅导孩子,眼看着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距越来越大,心里着急,也只能给小孩请家教提提成绩。还有家长表示工作很忙,没有时间时刻照顾孩子,请了个家教学习之余能照看小孩,自己也能放心。另一位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学习也还说得过去,但眼看着其他孩子都利用课余时间上各种补习班补习,为避免与其他孩子产生差距,当然也要为自己的孩子清家教。而且也希望他们将来面对升级试能有更大的把握。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表明自己的孩子成绩还是可以的,想要发展他们各方面能力,为他们请家教学习小提琴,书法,美术等艺术方面的内容,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在社会能有一技之长。 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家长觉得不应该给小学生请家教,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过多的负担会影响他们的心理,有可能会造成部分学生厌学的坏习惯。 三、教师感言――作为课堂知识的补充,家教作用很大,且效果显著 有老师对此情况表示理解,觉得对于部分上课没有完全理解的学生,家教能够针对他们薄弱的部分进行辅导,使他们的学习不至于落后。但同时有些学生认为有了家教的帮助,上课就不那么用功了,造成上课不听,课后恶补的恶性循环。另外有老师认为为孩子请家教或参加辅导班,关键还是要看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像小学生的话,可以试着参加一些兴趣类的辅导,既培养学生兴趣,也能缓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但盲目的跟风请家教是得不偿失的,应该留给孩子自由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认为学生在接受心的知识的时候,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都不相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很快,但过段时间就遗忘了;有些学生理解得较慢,但一旦理解就不容易忘记。教师虽然深知这点,但在授课时却无法做到各个兼顾,只能按照大多数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教学。长此以往有些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家长就应该针对自己孩子的在自身情况,来请适合他们的家教。 四、笔者感慨――请家教利大于弊,但仍需谨慎而为 家庭教师的市场在慢慢扩大,这无疑说明了这样一点,这种现象是让许多人认可的,对于请家庭教师,家长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为他们找家教,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意愿,不要盲目跟风,为孩子加重学习负担,造成他们厌学,偏学的坏习惯,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家教的论文范文篇二:《试谈家教在中学教学中角色分析》 一、“家教”的定义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家教”对于当前社会来说不再是一个陌生名词,反之、无数家庭都与之有渊源。“家教”所谓是家庭教师的简称,随着社会对之的需要慢慢的演变成了一种职业,即被以一定的报酬聘请为私人教师的从业者。主要由在职任教的教师和专职家教构成。通常负责功课的补习或是教授某些技能。 二、“家教”扮演的正面角色 (一)家长的合作者 为了让孩子更优秀、或者弥补家长自己在教育子女时间上的空缺等原因,为孩子请“家教”的家长越来越多。“家教”很多时候也充当了家长一个合作者的角色。主要的目的:(1)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学生在日常行为上的管理和督促。常理下,家教主要工作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的技能。更多的时候家教又被家长赋予了很多新的角色,如保姆、陪读、及心理辅导等,此原因主要源自,很多家长为了扩大自己的诉求,而从中获得一种满足感和优越感。 另外提到的是一个单亲家庭 单亲的家庭 对子 女的教育相比正常家庭往往有着不自信,而把对子女的人格教育和学习的辅导,更多的寄托在了其他因素上面,也给活跃在家教市场上的“家教”提供“从业”机会。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日益增加,留守学生也随之增多,在其教育和成长的过程中很多问题随之体现出来,也让家长对其引起重视。很多家长就把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学校教育上,然而教职工的精力是有限的,无法辅导好每个学生,就不能百分百的满足家长对学校的一个寄托。必然“家教”也就成为家长们的救命稻草,家长们也意识到家教这种独特的辅导方式更有利于他们子女的成长。 综合上述:家长请家教虽出于种种不同原因、目的,却浮现了一个共识。家教所体现出来的作用受到家长们的关注和重视。 (二)学生的辅导者 家教对学生的辅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点。 家教可以一对一的进行辅导,相对学校教师,更有力度的教授学生知识和更具有针对性的对疑难问题的解答,这种情况下接受能力比较弱的同学也能具体详细的分解、消化疑难和困惑。也就加大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反之,大课堂的教学模式,由于受到教师精力有限等方面的因素制约。让上诉类型的学生在学习上感觉很吃力,久而久之也就降低了其对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家教也为此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也就增加了对学习的信心。家教不仅让学生和家长对之的一个重视,也间接填补了学生因在学校学习中被教师忽略所带来的心灵空洞,并且资深的家教还懂的如何用自己巧妙、幽默的风格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也因此受到提升。 (三)家教是学校教师的补充 家教和学校教师所处的位置是完全不同的。教师是国家正统的教育模式下对学生进行授业的职业。学校教师是在固定的教育办学场所,对学生进行授教。这样的教学模式,是统一的固定的。是几千年来我国教育的模式。不论从小学还是中学大学,都是这样的传统模式。学校教师的授课方式很单调,不能而家教却是一对一的模式, 这样, 一个教师可以将分散在多个学生身上的精力集中到一个学生身上, 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现在这个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要求教育趋向个性化, 学校教育以班级制授课的模式已经很难完全适应教育个性化的需求 。学校大班教学是针对大都数学生进行的共性教学, 因而不能很好地照顾到每个个体的个性。在这个里与之完全不同的是家教,家教充当的角色是与学校教师完全不同的,他可以一对一的进行教学,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传教。所以家教可以培养出个性化的人才,如 学习态度 、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心理特点等方面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和 方法 。并且这些方案方法在一对一的形式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 其特长和潜质得到表现和发挥, 这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家教”扮演的负面角色 以上三点我们分析的都是“家教”的正面角色,但是家教也同样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和弊端。下面我们详细的对弊端进行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认为高学历的家教老师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尤其在一些经济生活条件很不错的家庭中,从小就开始给孩子请家教,而且家教老师的学历都非常高。在一个报道中,一名小学家长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成绩,竟然聘请了一名清华大学的教授,这真可谓是大材小用,聘请了这样的家教,非但没有给孩子带来有效的教育,反而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聘请家教需要因人而异,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和爱好,以及所需要补充的知识来进行家教培训,不能只根据老师的名气或者学历来聘用。 还有一部分的家长认为只要有了家教就万事大吉了,因此他们忽视了正规的高校教育。他们认为家教是一切的保障,在学校,孩子成绩不好也没有关系,只需要有家教就可以了,这样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依赖,也找到一种学校成绩不好的理由和借口,他们会上课不认真听讲,给老师也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要避免这样的想法。 当然在现实中,有一部分的“家教”纯粹就是为了家教而生,他们没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只为了经济目的而进行上课。他们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在社会上更缺乏一定力度的监督。 因此对于“家教”这个特殊的社会角色,我们应该公正的认识,要扬长避短,发挥“家教”的长处,给需要“家教”的人,带来他们有效的用处。另外“家教”在促进整体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 它是教学研究应当考虑的因素之一。但要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还需要众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雷红,张晓红.幼儿家教经验谈[J].山西教育科研, 1999, (4). [2]杨泽平. 家庭教育 的现状及对策[M].上海: 上海出版社, 1986. [3]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M].北京: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5. 家教的论文范文篇三:《浅谈大学生家教问题及对策》 [摘要]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在校兼职做家教具有重要意义:个人角度――多赢;家庭角度――多爱;社会角度――多才;但当前大学生家教存在诸问多题:体系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教育衔接“断层”,进退两难;重“绩”轻情,急功近利;“包办”式教育,心理被动。针对这种现状,笔者提出了相应对策:政府出台并落实相关政策,规范家教服务体系:各高校加强合理培养、管理、引导:大学生要努力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家长主动从“心”与子女有效沟通。 [关键词]大学生;家教;问题;对策 一、高校家教市场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也跟着在不断的发展与提高。家教问题成了家长学生乃至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 热点 话题。而大学生家教作为家庭教育的一个补充,大学生勤工助学的一个重要形式,是我国广泛大学生参与的重要活动,基于这种双方互利的关系,目前高校的家教市场正不断壮大且成上升发展趋势。 当前大学生家教的形式主要有几种主要的途径通过张贴 广告 举家教牌子;网上求职家教信息中介公司介绍;通过熟人介绍等。总的来说,大学生家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大学生家教的重要意义 (一)个人角度一一多赢 从孩子的角度看,学习上,有一个人能够分担他们的学习任务和压力,自然很好。生活心理上,小老师可以给他们带来很多新奇事物及信息,开阔其眼界,甚至有些不想问学校老师也不想对父母启齿的问题及困惑也可以向其交流,一定程度上,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帮助。从家长的角度看,请大学生做家教一方面可以带动孩子的成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大学生口中了解子女的想法,并且和大学生探讨育子方法。从大学生角度看,首先是可以有经济保障,更好地独立生活;其次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强化所学的专业知识方法技能,及早了解当前社会再次,大学生可以在家教中找到意义感,增强自信心,继而保持对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家庭角度――多爱 从家庭角度看,大学生家教本身虽然只是家庭教育的一个补充,但由于现代社会步伐的加快,家庭成员真正沟通交流的时间不多,而大学生家教挤出的时间一部分也是调和家庭成员关系的时间,是家长与子女双方表达爱的一种愿望和方式的润滑剂。家庭中相互关爱的成分表露得更多,再加上高校大学生可以灵活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协调家长与孩子关系,成为家长与孩子良好关系的润滑剂,多给予爱的供养。 (三)社会角度――多才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只有细胞生命力旺盛起来了,社会这个整体才能发挥好。人才的培养本身就是为适应社会而服务。而人才的增多对社会的蓬勃发展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大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帮助中小学生解决成长中的诸多烦恼,为社会培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是社会心灵的窗户。社会人才的增多继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 从长远意义上看,尽管大学生家教对个人、家庭、社会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当前日益扩大的高校家教市场仍存在诸多问题及隐患。 三、当前大学生家教现状及问题 (一)体系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高校家教市场尽管在日益壮大,但目前仍然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在家教的质量、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均存在诸多隐患。一方面很多不合格的高校大学生误人子弟造成家长不信任,以至于家长只相信熟人介绍,范围缩小了,家长们可能找不到真正最适合孩子的优秀家教小老师。另一方面,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在校大学生渴望求职的心里,建立所谓的中介公司,钱色,致使大学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都得不到保证。而且由于没有这方面正规的法律出台,双方的合同意识也不强,造成了很多的“哑巴亏”。出现了家长认为找不到好的高校大学生家教,高校大学生也不敢轻易做家教,即使家教交易成功,双方也会有不信任的尴尬局面。 (二)重“绩”轻情,急功近利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学生的学习也演变成了一种竞争手段。考试成了判定一切的指挥棒。在这个指挥棒下,为了迎合竞争需求,家长也只注重成绩分数,忽视了孩子心理成长与生活成长同步发展的需求,只以分数变动、成绩排名来断定孩子学习的好坏,出现了死读书,读死书的情况。好心请来的家教也是为“分数”奋斗,知识经济变成了经济与分数的交易。这种思想怪圈的影响下,学习演变成了一种机械竞争手段,学生自然也拒绝知识和学问,而这对学生的更好的发展正是巨大的绊脚石,而且为其今后的高等教育埋下了诸多隐患,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是卓越人才的巨大损失。 (三)教育衔接“断层”,进退两难 一方面,由于各种升学等压力聚焦在学校教育中知识的吸收,在这个指挥棒的引导下中学生几乎所有时间都花在功课上面。父母们也忙于生计,投入竞争同样激烈的工作中。子女与父母接触的时间都很少,家庭教育更是极少甚至没有,造成正常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衔接严重断层。另一方面,系统教育内容上,小、中、大学教育衔接也出现“断层”,基础教育阶段缺少职业生涯教育,很多中学生到了填高考志愿时都不知如何选择。这不仅让成长中的中学生身心倍感困惑及疲惫,已有的学习兴趣也变得机械化。同时让做家教的高校大学生也进退两难。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高校大学生既不能完全替代其应受的家庭教育,也不能在短期内彻底将小、中、大学教育做到有机衔接。这种恶性循环下,很容易让家教的“绩”效处于尴尬局面。 (四)“包办”式教育,心理被动 中国家长根深蒂固的“望子成龙”,往往是真的“毁人不倦”,请家教也自然成为了一厢情愿的’包办’式教育之一。家长们越俎代庖,为孩子设置的目标多数是一种“身份期待”,是想让孩子做人中龙凤的迫切心愿。这种揠苗助长的激进愿望氛围下下,孩子和家教高校大学生甚至是家长本身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心里状态孩子们需要的是具体化、形象化、能震动心弦、有乐趣、能催人奋进的人生目标,却因为家长的心愿没有机会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学习动力,高校大学生作为自主教育的实践者,却要极力帮助孩子达到家长对子女的“身份期待”,快速提高其分数;家长以经济作为代价,想要寻求等价交换,认为请了家教孩子成绩就一定要有所大的变化,这样才能物有所值。然而,好的教育与诸多因素有关,很多时候,若没有真正的对症下药,家教很难凑效。整个家教过程中,行为的主动夹杂着心理的被动。 四、建议及对策 (一)政府出台并落实相关政策,规范家教服务体系 政府始终是建设教育事业的主体,针对家教市场体系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政府要出台并落实相关政策,规范家教服务体系。对家教双方的人生安全、财产安全及综合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保障;对各个阶段的家教情况设立统一的家教收费标准,必要时,可以设置家教证等。同时,政府要将政策具体落实到各个高校及地方政府,不能够“雷声大雨点小”,把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做实 事为规范家教市场,并顺利发展扫清障碍。 另外,各级政府要通过至上而下的宣传,以海报 标语 、书籍报刊、 社会实践 活动等多种形式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和社会氛围。知识经济不是简单的知识与经济的交换,而是通过知识培养能力,运用能力发展经济。广大家长学生要正确认识家教的意义;加强社会的治安综合管理,真正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各高校加强合理培养、管理及引导 各级高校要相应政府的号召,一方面要加强高校本身的人才培养,即大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设立家教互联网等多提供大学生实践的机会,鼓励支持在校大学生家教勤工俭学,同时要狠抓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另一方面,各高校要正面管理及引导在校大学生做好家教,增强其人身安全意识,合同意识,职业道德意识等。尤其是女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意识教育,谨防社会上不法分子以花言巧语、小恩小惠引诱大学生上当。保证家教的高质量,真正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三)大学生要提升自我综合素质 长期作为学生而言,高校大学生要做到师生角色的灵活转换,需要品质储备、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教育的本质是学会做人,而品质对人来说,是一切之本。由于中小学生可塑性很强,易受环境影响,高校大学生尤其要注重自我品质的储备,以期树立好的榜样并正确引导。第一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及态度,认真对待家教,并施以积极正面的教育。第二,做到教育与心理同时辅导,多了解家教对象的想法,真正对症下药,事半功倍。第三,多与家长沟通,通过已有知识经验委婉改变家长某些不好的育子观念。真正具备以人为本的师德在知识储备的过程中,大学生首先要认真夯实专业知识,同时要辅以了解较为广泛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其次通过书籍资料了解中小学学生心理的变化及家长心理。并遵循教学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做到因材施教,饯行“教有学法,教无定法,’,在能力储备中,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沟通交流的技巧、语言的浅显易懂,还要达到一个思维高度,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思想解决和看待问题,再对家教对象训练这种思维模式,从根本上教会他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做好高校大学生家教,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及个人的多方面的努力和完善,相信大学生家教市场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腊月梅.浅谈对家教大学生的管理[J].南部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5). [2]杨映霞陈勇,大学生家教活动现状分析及思考[J].云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5). [3]佛朝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多维视角U1,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 [4l初梓豪.李力豪.张萌.北京地区大学生家教市场现状及问题对策2010[11]. [5]杨海.魏甲亮.大学生家教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初探[J].海南师范大学学抿2007(5). [6]骆风.成才与家教[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 [7]周蓉靖.导致家教失败的68个漏洞[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8(6). 猜你喜欢: 1. 爱心家教论文 2. 关于家长教育的论文 3. 关于儿童教育的论文 4. 关于隔代教育的论文 5. 儿童家庭教育论文 6.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家庭教育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摘 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作者针对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081-01

一、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教育的影响

儿童自出生之始,就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规范的包围、洗礼。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由于我国古代社会政治体制、教育体制及人才选拔方式的影响,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及光宗耀祖的文化心理在今天的父母身上依旧体现。重视孩子的教育投资已成为了普遍现象,其表现就是父母们往往无视儿童的兴趣爱好与能力,逼着孩子学钢琴、美术、舞蹈等,甚至不惜耗费大量的人、财、物力全力培养“神童”,毫不留情地扼杀儿童的天性,剥夺儿童童年的自由。父母们凭自己的个人意愿设计孩子的未来,孩子只是父母的隶属物,没有独立的人格与个性,没有作为独立生存价值的个体应受的尊重。另一方面,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拼命驱赶着他们向着既定的目标奔跑,由此带来就是孩子天性的压制,尊严的践踏以及需要的忽视等等。

(二)家庭教育的偏差

一是关注过度。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使得其对孩子过分关注并逐渐形成了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如让孩子过度参加名目繁多的课外班、对孩子过度干涉、保护和过度期望等。对于孩子而言,适度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过度的教育却会导致孩子产生各种身心问题。例如,学习上的过度教育易造成孩子对学习丧失兴趣出现厌学现象;生活上的过度教育会使父母过分干涉、保护、溺爱孩子,剥夺孩子的参与权或体验真知的机会,剥夺孩子的兴趣爱好,阻碍孩子良好个性的养成,甚至会压抑儿童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发展。真正的教育应是儿童自我教育与主动发展的过程,关注过度只会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是重智轻德。如今,父母期盼孩子将来成才的愿望之焦点已从追求德才兼备偏向单纯的智力开发,宁愿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智力水平上,而极少关心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如传统美德教育、情感教育等。日本儿童教育专家井深大曾提到“迄今的教育仅把焦点集中在智力方面,只追求了‘一半的教育’,而忘却了培养人的精神或树人的‘另一半的教育’。……智力的发达可以通过事后的努力来实现。但是精神问题一旦丧失时机,事后就无法弥补。”[1]且幼儿的家庭德育多停滞在观念、知识的灌输与说教层面致使德育难彰其效。如生活中家长们会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对与错的准则,但却往往忽略践行的过程。

(三)家园教育的失谐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幼儿逐渐成为家庭的小祖宗、小太阳,成为家长们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而家长对幼儿的过分控制或过分娇惯放纵却极易让幼儿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懒惰、依赖等不良品质。例如在幼儿园中,教师教育孩子要懂得珍惜、爱护公物,但某些家长却教孩子在幼儿园里任意拿取玩具、独占玩具,或对倒在地上的椅子、流水的龙头等情况熟视无睹,在家更是放任孩子为所欲为;许多孩子在幼儿园是个“乖宝宝”,在家里却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熟知《孔融让梨》故事的幼儿,在现实中并不懂得尊重父母等等。类似这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不一致的现象,在部分程度上有可能削弱甚至抵消了教师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上所做的努力,甚至由于缺少沟通等原因,二者间还可能存在着某些抵触,幼儿园教育效果起不到应有的积极作用自然大打折扣。

二、应对策略

(一)家庭教育的前提:尊重儿童

家长要尊重幼儿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风格,甚至是幼儿所特有的稚气、调皮和不成熟产生的“错误”;要相信幼儿有自己的见解,相信幼儿具有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尊重儿童,意味着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宽松的环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要用太多的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尽量把自己对孩子的要求转化成对孩子的建议。但宽松的环境并不意味着放任,父母履行适当的约束权也是必要的。当孩子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家长可适时地提供建议和指导,进行良好的沟通,让幼儿自觉体验家庭教育带来的和谐与自由。唯有使儿童成为自身行为规范的真正主体,使“他律”变为“自律”,儿童才能在一种有限却又相对有序的环境中得到自由的发展。陶行知先生早就呼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口,解放儿童的空间及时间。”这六个解放在今天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家长适度地“放”,也许会放出一个好孩子。

(二)家庭教育的方法:言传身教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注重言传与身教的结合是我国历代家教卓有成效的法宝之一。榜样是无声的语言,它可以提供正确的范型让幼儿模仿、学习抽象的行为规范与标准,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同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对儿童幼小的心灵来说,榜样与范例的作用就像太阳光一样重要。”[2]《老子・四十三章》云:“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所谓“不言之教”即以自身的行为进行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尤其是家长自身的言传身教,从小事小节到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都会对幼儿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家长除了给孩子语言上的要求与期待,更要做做行动上的楷模。要让孩子爱学习,家长就要经常阅读或是与孩子进行有助于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活动加深幼儿的印象;要让孩子讲卫生,家长就要有洗漱的好习惯;要让孩子懂礼貌,家长就要待人和善、大方。而言行不一的家长,是难以收到教育效果甚至会使以往的教育成果毁于一旦。同时,家长也要给幼儿提供大量行为实践的机会,引导孩子将所学的知识、所模仿的行为迁移到相似的生活情境中,将外在的要求和约束逐步内化为幼儿自觉的要求,才能实现幼儿的自律、自控和自主。

(三)家庭教育的保障:家园共育

首先,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由于文化水平、成长背景、性格特征的差异,家长在教育观念、方法上也存在差异。家长间互相抵制、相互矛盾的结果往往是让孩子无所适从,其教育结果也可想而知。因此,家庭教育也要讲究整体配合,相互协调,让父母及长辈们都参与其中,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交流,达成共识,给孩子一个和谐整体的家庭教育。其次,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也要通力合作,成为好搭档,共同承担起幼儿的教育任务,共同发挥家园共建、家园互动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作用。很多时候幼儿家园表现的不一致往往是由于教师与家长之间缺少交流沟通而造成的,孩子身处在社会开放的生态环境中,仅靠家庭教育是不能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的。家庭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使教师之间、家园之间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影响和教育好孩子。例如,教师可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从而找到相应的教育对策,在教育上尽可能做到有的放矢和因材施教;通过“家园联系簿”把每个时期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的重点及教育方式告诉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同时也及时听取家长的要求,采纳家长的合理意见等。

参考文献:

[1] 郝士艳.当前家庭教育的主要误区及对策[J].教育导刊,2009(10):59-60.

[2] 卢乐珍主编.幼儿道德启蒙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53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家庭教育论文2000字

幼儿园像我家主题论文

进一步产生爱幼儿园、爱老师的情感。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教案《幼儿园像我家》,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歌词内容,尝试跟着歌曲旋律打节奏,并跟唱歌曲。

2、进一步产生爱幼儿园、爱老师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幼儿已经会打语言节奏。

2、歌曲录音磁带

【教学重点】 在学念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拍手打旋律节奏。

【教学过程】

一、复习舞蹈:摇篮曲。

注意身体姿态。

二、熟悉歌曲旋律。

1、第一次欣赏旋律。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听完后告诉我你想跟着音乐做什么?

2、拍手打节拍节奏。

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拍拍手好吗?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小手都会跟着音乐的快慢一起做游戏,每一首音乐都有自己的不变的有规律的快或是慢,这就是音乐的节拍。

三、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想不想知道歌曲里说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你听到歌曲里在说什么?”(在说老师和小朋友的事情)

2、再次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幼儿园像什么?幼儿园这个家里有些什么呀?”

老师叫我什么?

我说老师像谁?你觉得老师像妈妈吗?

老师哪些地方像妈妈?(教师自我介绍像妈妈的地方)

(教师用歌词小结)

3、跟着伴奏,教师拍手打节奏,幼儿跟着教师念儿歌。(纠正翘舌音:“师”“说”)

四、完整跟唱歌曲。

幼儿轻声跟老师唱歌。

——“你们觉得这首歌好不好听啊?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唱唱看?”

结束语:“小朋友唱得真棒,连老师都感动了,老师叫你们好娃娃,你们说老师是好妈妈,下次邀请小朋友到我们的音乐厅表演这首歌曲好吗?”

幼儿园像我家,像呀像我家。

老师爱我我爱她,我爱她。

老师叫我好娃娃,叫我好娃娃。

我说老师像妈妈,老师像妈妈。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 教育 观念的不断提高,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园教育方面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对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狭隘的幼儿教师技能观已日益为人们所摈弃。为促进自身教育技能的完善与提高,幼儿教师应善于抓住情、趣、恒、细、诚等关键点,用无私的爱与付出赢得幼儿的充分信任与尊重;用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教育活动吸引幼儿;用坚持不懈的常规教育引导幼儿做事做人;用深入细致的成长档案记录幼儿的点滴进步;用诚心诚意的交流与沟通打动家长,形成家园合力。

[关键词]教育技能;专业发展;幼儿教师。

过去,人们衡量一位幼儿教师教育水平的标准就是看这位教师弹琴、 唱歌 、跳舞、说普通话、绘画的技能如何。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种教育技能观越来越为实践所淘汰。人们对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能有了更深入与开阔的理解。[1]总的来说,幼儿教师应善于抓住情、趣、恒、细、诚等关键点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才能不断适应社会飞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一、在建立师幼关系上应善于抓住一个“情”字。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师幼关系是 儿童 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重要前提,[2]而要建立起良好的师幼关系,就需要教师像父母那样付出真诚的爱,才能赢得孩子的信赖与尊重。为此,教师每天都应高高兴兴地、面带微笑地接待每一个孩子,蹲下身来摸摸孩子的头,亲亲、抱抱他们,平时用温和、亲切的语气对孩子们说话,即使孩子们做错了事,也不大声责备、训斥,而是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自己找找错误的原因。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教师更要给予加倍的关心与照顾。如入园前,力邀家长带孩子到幼儿园来试读,参加亲子活动,开展游戏活动,玩玩具等;正式入园编班后,教师应特别注意观察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和各种需要,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给他们擦鼻涕,帮他们提裤子,为他们梳头发,替他们剪指甲,午睡时拍拍那些难入睡的幼儿,并来回不停地巡视,给他们盖被子等,让孩子们真实而充分地感受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以此改变孩子们不安的心理状态,稳定情绪,因为依恋教师而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二、在组织教育活动上应善于抓住一个“趣”字。

教育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教师选择和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将对幼儿的兴趣与教育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在选择和组织教育活动时应多采用游戏的形式,营造充满趣味的环境,[3]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如数学活动对孩子们来说通常是很枯燥、抽象的,如果教师善于运用游戏的形式,使之变得生动有趣,比如用找伙伴的游戏学习比较数的大小,用图形娃娃找家的游戏学习区分各种图形,用小猫钓鱼的游戏学习数的组成与分解,孩子们就能很快掌握基本的数概念,并形成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数概念体系。

为给予孩子们轻松、自主发展的空间与机会,教师还应善于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征,激发幼儿参与,共同创设适宜的富有趣味的活动区。如小班孩子恋家,教师就可以为他们设置“电话亭”“娃娃家”等活动区,满足他们与家庭联系的心理需要。大班幼儿的生活比较丰富,教师可以为他们设置“小超市”的活动区,根据孩子能力和水平为他们提供具有不同难度的趣味操作材料,并鼓励幼儿自主分配角色,以促使所有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在培养儿童常规上应善于抓住一个“恒”字。

幼儿每天在园时间通常比较长,要使幼儿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生活得充实、愉快,并且各个环节都能充分地发挥教育作用,除内容的安排要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外,良好的常规是有力的保证。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具有好模仿、易学、易忘等特点,为此教师首先应对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引导幼儿理解这些要求的具体内涵与意义;其次,教师应不厌其烦地时时提醒幼儿遵守各项规则,对常规教育常抓不懈,使幼儿知道什么时侯做什么,什么事情该怎样做,从而保证各项活动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再次,教师应促进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与独立性的发展,使常规内化为幼儿的自觉要求与行为,最终帮助幼儿逐步建立起一系列的良好常规,并发展独立做事、与人和睦相处的能力。特别在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应在争取家长理解与配合的前提下,坚持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让幼儿从小坚持自己吃饭、擦嘴、漱口,自己穿、脱衣服和鞋、袜,自己喝水、盥洗、大小便等,以促进幼儿独立自主性的良好发展,同时懂得如何照顾自己,如何保护自己。

四、在观察评估上应善于抓住一个“细”字。

观察评估幼儿的目的,在于为幼儿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教育,促进幼儿均衡发展。由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其内心想法常常通过外部动作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的观察记录必须是深入细致的,才有可能是准确的。为此,教师应重视每天的观察记录,建立幼儿个人成长档案,随时系统地记录幼儿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观察结果,不断变化教育对策,以有效促进每一位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重视天天观察记录。

为了如实地记录幼儿成长中有价值的事件,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老师可随身携带照相机,以便随时拍下幼儿精彩的瞬间和有趣的现象,下班后再追记为文字。由于班上幼儿人数多,不可能同时对每一位幼儿做详细记录,教师可以每个月选择6名有代表性的幼儿作为重点观察对象,并保证每月对这6名儿童分别记录4次,其他幼儿做一般记录。

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师都应随时观察幼儿的反应和表现,如他们在活动中的兴趣、情绪如何,对教师的引导有何反应等,同时对幼儿的各种表现做出评价,以此分析和判断教育活动的效果。

在记录幼儿活动的同时,教师也可记下自己的 反思 或与幼儿的讨论,以改进自己的教育 方法 、途径或策略等。 (二)为每个幼儿建立“小天使档案”。

为确保对所有幼儿都进行了一定量的观察与评估,教师应为每个幼儿建立“小天使档案”。为此,教师首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拟定观察目标及评判标准,设计观察记录表格,并印刷成册。观察评估的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即学习、生活、生长发育,然后再确定每个领域的具体指标,及每项指标的水平等级,从而方便教师确定幼儿在某一阶段的发展状况,并采取富有针对性的补救 措施 或补充策略,促进每一位幼儿的均衡全面发展。这种高度个别化的、内容丰富综合的幼儿成长档案也有助于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在园的发展变化,从而促进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更好地开展家园合作。

五、在家长工作上应善于抓住一个“诚”字。

只有家庭与幼儿园在教育上取得共识,形成合力,才能取得高效而高质的教育效果。为此,在开展家长工作时,教师应特别注重一个“诚”字,即用诚心打动家长,赢得家长的信赖和支持。当今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在入园之前通常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备受祖辈与父辈的宠爱与呵护,因此大大加剧了当今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难度,他们在入园初期通常都有着强烈的情绪反应,对上幼儿园很抵触,有的幼儿甚至会出现一上幼儿园就生病,一回家就好了的怪现象。不知其根源的家长,特别是祖父母通常难以接受这种局面,甚至会将幼儿的生病归罪于教师照顾不周。此时,教师就必须能换位思考,不计较家长的猜疑与不信任,一如既往地无私细致地照顾幼儿,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与方式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向家长及时反映孩子在园的点滴进步,同时鼓励孩子坚持上幼儿园。通过这样诚心诚意的交流与沟通,绝大部分家长都会逐渐认可和支持教师与幼儿园的工作,并愿意配合教师的要求,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为更好地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教师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如在幼儿园的家园合作园地里设立“育儿妙招”的小栏目,由教师根据家长们普遍存在的育儿困惑,给予解答。一封又一封说理而又传情的书信一定会深深打动家长们的心;在教室门口,教师可以设立家长信箱,鼓励家长向教师反馈有关儿童成长与发展方面的任何意见与建议;每学期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开办家长座谈会,举办家教讲坛;通过《家园联系册》建立日常性家园联系等。无论何时何地采取何种方式与家长沟通,教师都应态度诚恳,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以心交心,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总之,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技能,改善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教育技能作为教师顺利完成教育任务的行为方式,只有在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在实践的磨练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幼儿园应根据本园条件与教师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多样化的研讨方式与途径,[4]促进全园教师对教育技能的深刻认识,在相互交流成功 经验 中促进自身教育技能的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幸军。幼儿园教师教育技能。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6

[2]黄慧兰。要加强对幼儿教师教育技能的培训。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9,(1)

[3]金艳。幼儿园有效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途径与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10,(9)

[4]石艳,潘虹岚,于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园本教研管理。学前教育研究,2010,(4)

摘要:幼儿素质发展代表着未来国民的整体水平,要以幼儿的生活内容为中心,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安排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并通过“张扬儿童心理”的游戏 童谣 法、“看得见、学得上”的榜样示范法、“源于生活”的情境体验法、“示范——演习——指导”的行为训练法、“潜移默化”的标记提示法,有力促进对幼儿进行产生一生影响的品质培养,为幼儿的后续学习、生活和未来走向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实施教育活动,才能使幼儿养成好习惯,提升未来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幼儿园礼仪教育内容有效方法

礼仪是教养的重要标志之一,它能反映个体的知识和教养水平、人们的行为习惯如何,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幼儿素质的提高与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抽样调查显示,多数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缺乏了解,缺乏幼儿礼仪教育的方法。因此我们针对幼儿生活礼仪培养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一、幼儿园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

1.小班礼仪的教育内容以幼儿园礼仪为主,以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为主线,其中包括:入园、阅读、倾听、排队、盥洗、进餐、睡眠与起床、户外活动、离园,学习基本的仪容仪态,以及家庭的出入、开关门、敲门、就餐、尊敬长辈的礼仪,结合社会活动的节日礼仪,如 三八妇女节 、 五一劳动节 、 元旦 、六一 儿童节 等节日礼仪。

2.中班内容在小班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相应增加交往礼仪的学习,其中包括:分享(物质层面)、 自我介绍 、递接物品;基本礼仪:行走、蹲姿、自我介绍、值日生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升旗、交通、游园、乘车、安全;以及传统节日礼仪教育内容,如重阳、中秋、 春节 等节日礼仪教育。

3.大班幼儿随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自控能力有所增强,为了更好地与小学生活衔接,在中班礼仪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礼仪、欣赏与阅读礼仪、分享礼仪(精神分享)、基本礼仪中的 电话礼仪 、介绍他人、着装、与他人沟通、 拜访 做客与待客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增加了在外用餐、购物、交通乘车、参观、安全(突发事件),结合社会活动扩展了 教师节 、 重阳节 、 中秋节 、春节、 元宵节 、 清明 节、 母亲节 、 端午节 、 父亲节 等节日礼仪内容。

二、“张扬儿童心理”的游戏童谣法

童谣语言明快、生动,琅琅上口,易于背诵,对于孩子有着挡不住的诱惑。如:小班的“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搓出许多小泡泡;手心冲冲,手背冲冲,冲出干净小小手”;中班的“有来客,说请坐,端茶倒水摆糖果。

客人走,说再见,挥手目送到外面”;大班的“交通规则要牢记,从小养成好习惯。不在路上玩游戏,行走应走人行道;没有行道往右靠,横穿马路离不了“……琅琅上口的童谣配上适当的体态动作,能让幼儿在游戏童谣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在行为习惯教育方面具有现实操作性,成了幼儿园礼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看得见、学得上”的榜样示范法

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榜样放在他们跟前,说出它们为什么漂亮或为什么丑恶,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的。”因而榜样示范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榜样示范包括教师示范、家长示范和礼仪之星示范。在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请”、“您好”、“谢谢”,促进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

四、“源于生活”的情境体验法

情境演练能让幼儿获得并强化第一情感体验,复习、运用和内化所学的礼仪教育内容,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幼儿园的礼仪教育中,情境体验法通常融进情境再现和情境表演。如:中班开展“接打电话礼仪”的活动,大班幼儿表演正确的接打电话礼仪后,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接、打电话才是懂礼仪的,当幼儿了解之后组织“打电话游戏”的情境表演,最后在再现幼儿的表演中引导幼儿进行辨析与评价,进一步巩固“铃声不过三”、“礼貌问候”、“对方挂了电话才能挂电话”等接打电话礼仪的学习。

五、“示范——演习——指导”的行为训练法

人的行为是学习得来的,不良的行为可以通过行为训练来纠正。如:小班幼儿搬动椅子有时喜欢拖着走或将椅子高举过头,这些行为既不安全也不文明。我们在“小椅子笑了”的活动中,通过 故事 的形式,教师正确示范,幼儿模仿练习,反复提醒操作,让幼儿了解了正确搬动椅子的方法,促进了幼儿轻拿轻放椅子的良好行为的养成。

六、“潜移默化”的标记提示法

标记是为了规范幼儿的行为,让幼儿在共同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规范,不影响和干扰他人;提示图是为了帮助幼儿获得某些能力和技能。如:活动室的玩具柜和筐都贴上图形或编号等对应的整理标签,让幼儿懂得物归原处,从而规范幼儿整理的习惯。幼儿一旦在幼儿园生活中形成了看标记和提示做事情的习惯,他们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寻找便捷的生活方法。

开展 文明礼仪 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寻求礼仪教育的有效方法,将有力促进对幼儿进行产生一生影响的品质培养,为幼儿的后续学习、生活和未来走向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幼儿园的教育是在细节中进行的,对幼儿的教育是在每一个细小的活动中进行的。所以培养幼儿的良好品格应该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接受的最为早期的系统教育,学前教育中除了要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和语言活动能力,还有要培养幼儿的德育修养和良好品格。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现场,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第二现场。这两个生活的场所中的德育教育都是一样的重要。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德育教育;良好品质

幼儿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幼儿园良好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接受的最为早期的系统教育,学前教育中除了要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和语言活动能力,还有要培养幼儿的德育修养和良好品格。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中,要把德育教育作为首要任务,使幼儿从小就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这是幼儿园教育的大事,也是我们要承担的重要使命。怎样实施幼儿园的德育教育,怎样培养幼儿使其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这是幼儿园教育的关键。

1利用一切日常活动的机会进行德育教育

幼儿园的教育是在细节中进行的,对幼儿的教育是在每一个细小的活动中进行的。所以培养幼儿的良好品格应该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在纷繁琐碎的互动中,老师要抓住机会及时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将良好的品德教育及时 种植 在幼儿的心田中。比如站队,教师要和幼儿说清楚,这是遵守秩序的体现,也是一个人的修养的体现。坚持站队就是坚持秩序,就是为未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做努力。在每一个细节中坚持德育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必须要遵守的关键。在午餐前,要让幼儿学会感恩,感谢农民的辛苦劳动,感谢食堂阿姨的辛苦劳动。体会到别人的劳动和付出是不容易的。学会感恩就是学会做人。我们针对孩子的品德教育,采取了一个最为便捷的方法,将幼儿带入到食堂进行参观,亲历午餐的形成过程,体会其中食堂工作人员的劳动和辛苦。孩子们在参观后,理解了食堂工作人员的劳动的辛苦,再吃饭的时候,他们不挑食,不随便丢饭粒。这样在细小的环节中,就培养了孩子的感恩的心。还比如教育幼儿保持室内卫生,这是一个人的修养的表现。让幼儿观察保育员老师拖地的辛苦,一遍又一遍地拖地,幼儿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之后就再也没有随意丢垃圾的现象发生了。孩子们内心的爱自然就形成了。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

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的幼儿都是在两代人的爱中生活,他们自小就享受到了无边无际的爱,这样极容易导致他们的自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的教育要培养孩子具有爱心,孝敬父母、友爱小朋友。学会关心他人,是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基础内容。培养幼儿的爱心可以从爱护身边的小植物和小动物入手,这样可以逐渐培养幼儿具有爱心。比如我们建立的植物角,让幼儿自己种植小植物,每天给植物浇水施肥,让幼儿感受生命的伟大,在关心植物和小动物的过程中幼儿的爱心自然就形成了。幼儿园里的一切物品都应该受到幼儿的爱护,老师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引导幼儿珍惜物品,珍惜别人的辛勤劳动。

这样长久的坚持,那么幼儿的爱心自然会形成。比如在三八节到来的时候,我们幼儿园开展“我帮妈妈洗一次脚”的活动,幼儿还小,他们甚至要妈妈为他们洗脚,但是我们针对中、大班孩子年龄的特点,开展这样的活动,目的是要培养幼儿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爱父母是一个人做人的最基本修养。一个孩子从小养成的爱父母的习惯和品质,将会影响他的一生。在父亲节到来时,我们开展“给爸爸写一张爱心 贺卡 ”活动。幼儿在这样的活动深刻地反省了自己对父亲的爱,反省了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对待父爱的。、幼儿在贺卡上写了自己的心里话,他们的每一个字都写的那么样认真,抒发的情感是那样的真挚。很多家长都反映看到孩子给自己写的贺卡,都感动的掉泪了。这样的活动可以很好的激发幼儿孝心,促进他们学会爱父母,关心父母。再比如,我们提倡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的小手帕、自己的小袜子,都要自己洗。为此,我们要求家长配合我们的活动,在家里监督孩子完成以上这些活动。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就可以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好习惯,提高自立能力。

3实施家园共建进行幼儿的德育教育

家园共建是幼儿成长的最有效的教育途径。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现场,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第二现场。这两个生活的场所中的德育教育都是一样的重要。所以对幼儿的教育要实施家园共建的形式,赢得家长的信任,赢得家长的支持。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便提高教学的效果。建立家园联系卡,建立家长微信群,及时将孩子在家的情况和在园的情况互相交流,使孩子的成长过程透明化,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把握教育的最佳时机。对幼儿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有很多,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幼儿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能及时矫正幼儿的德育问题。这是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该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何苗,徐远火.我国幼儿园德育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品牌.2015(06)

[2]林敏.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4)

[3]池玉萍.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06)

1. 有关幼儿园教育论文

2. 有关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3. 幼儿园教育经验论文

4. 论幼儿教育与儿童天性论文

5.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为什么说幼儿园像我家呢?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解释:一,从幼儿园自身的用途或作用来讲,幼儿园是一个儿童生活的地方,这是幼儿离开家庭进入的第一个集体,包括了儿童的吃,喝,玩,睡等一切生活活动,嫣然是一个大家庭。二,从幼儿园的老师来说,幼儿老师就像家长一样,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贯穿与一日生活之中。所以说幼儿园就像我们的家,老师像妈妈。

幼儿园家长助教的论文题目

幼师毕业论文题目

导语:教育市场的形成、择校潮流的涌动, 对优质的小学教师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在小学教育专业市场领域谁先胜出, 就看谁拥有更加专业化的知识基础。所以, 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只有揭示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知识基础, 才能具备核心竞争力。以下是我整理幼师毕业论文题目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1、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2、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3、试论张雪门幼儿

4、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5、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7、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8、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幼儿教育中心

9、关于幼儿提问的研究

10、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

11、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 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

12、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13、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14、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15、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和能力的调查

16、自由游戏 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

17、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类活动时间的调查

18、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

19、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

20、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21、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22、利用农村自然环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

24、关于某某省编《幼儿计算用 书(小班)》使用情况的调查

2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与《幼儿园教育大纲(1983)》的比较 研究

26、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27、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

28、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

29、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调查研究

30、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1、幼 儿园男教师若干个案调查研究

32、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33、某地区某园教师聘任制实 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34、某地学前教育的调查

35、某地混合班教育的调查

36、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 与研究

37、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38、几例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

39、某地区儿童 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40、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

41、某地区幼儿园办园 成本的调查研究

42、论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43、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幼儿教育中心

幼儿阶段是人一生成长的最重要的阶段,你要好好看下(教育进展)这类的期刊吧~好好学习参考学习下呗

可以,如何 提供你?

1、对幼儿园实施家园合作共育模式的思考2、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现状与策略3、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是提高幼儿教育水平的有效形式4、幼儿养成教育初探5、浅谈提高幼儿语言教学有效性的策略6、乡镇中心园保育队伍建设的探索7、幼儿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8、如何引导幼儿快乐地学习数学9、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0、浅谈绘本故事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11、浅析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提问策略12、传统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日常活动的策略分析13、幼儿数学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14、对幼儿教学中利用插图优化课堂教学的探究15、刍议有效矫正幼儿任性行为实践与研究(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