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有英语摘要的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有英语摘要的论文范文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 教育 、军事、经济、政治、文学等多个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极大地促进了这些领域的进步和快速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英文学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英美文学中的文学批评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论,不同理论学派所持有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每个学派之间都有其丰富的理论基础,从多维的角度去进行主客观的文学批评,正是因为文学批评有着其自身科学性、审美性、公信力等方面的特点,能够包容多种批评学派的存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客观、科学的批评。

关键词:英美文学;文学批评

一、文学批评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意义

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相应的文学教育理论课程,而在关于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文学批评与文学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学批评可以从其独特的视角关注和解读英美文学作品,得到与众不同的观点,从而充分了解了整部英美文学作品的历史意义和内涵。文学批评也为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一把打开其大门的钥匙,让学生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思想关注英美文学,更好地促进了英美文学的发展。以文学批评基本理论为依据,应用到英美文学教学中,将有助于在学习作品过程中,避免传统的、印象式的解读,使学生通过对原著的充分解读,仔细品味原著中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以及写作的手法,培养学生踏实阅读的学风,还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二、英美文学中文学批评的多方位表现形式

1.英美文学中新批评理论。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出现以兰色姆()、威姆塞特()等为代表,形成了英美文学中的“新批评”理论。他们认为一切从作者的原始写作动机与作者的阅读感受为出发点所进行的文学批评都是“错误的谬论”,脱离了文学批评的初衷,将文学批评的对象进行了根本的转移,即转移到了文学作品对阅读者心理影响方面上,脱离了被批评对象的本身,从而沦为了单一的印象论。英美文学中的新批评理论认为单纯依靠阅读者的感觉,会使阅读者产生相对的“阅读错觉”——即带入阅读者已有的自我认知来干扰对作品进行正确的、客观的文学批评。新批评理论强调的是以尊重和细读原著为基础,对原著进行客观、公正的、不带有固有主观意识的文学批评,形成踏实阅读的风气。在高校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新批评理论,也就是说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原著,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进行课上探讨,这样才能赋予学生机会去利用新批评理论认识英美文学、了解英美文学、发现英美文学的精髓所在,主动地去学习英美文学。

2.英美文学中读者反应批评理论。

在整个英美文学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来不缺少批评的新声音和新形式的产生于与发展,斯坦利.费希(StanleyFish)就对新批评理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单纯的从作品本身进行分析而忽略了读者的作用,是对整个阅读过程的误解。“读者反应批评”强调原著作品对于读者的影响,读者在阅读原著后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能够从中得到的感受为重点。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以读者为重,从读者的角度来诠释“文学批评”的过程。作品需要“留白”,这些留白的地方正是读者阅读完作品之后进行的“自我想象”,是对作品新的解读和延展,得到一种“作者——作品——读者”三者之间的交流。但是这种理论由于强调的是读者的作用,而每位读者都是不同的个体,即便对同一文学作品,也有着不同的解读方式和看法。这是“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所面对的最大的难题。

三、英美文学作品中文学批评的特点

1.文学批评与多种学科紧密相连。

在英美文学中文学批评几乎是文学研究的 同义词 ,文学批评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作家作品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和评价,这一整个过程不单单是一种文学行为,更是与多种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部分的文学批评都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多种学科。尤其是文学批评中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充分运用了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感受,来对文学作品进行文学批评,得到了相关作品的反馈。

2.英美文学中的文学批评具有审美性。

不论是以新批评理论为基础,还是以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为基础,大部分的文学批评都具有审美性。这里的审美性指的是它以文学作品为基础,关注做作品所传达的艺术性和美学性,批评者需要按照美的规律,从文学作品的美学方向出发对原著进行审美性分析,作出审美判断和评价,使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到作品,提升读者的审美情趣和阅读能力。

3.英美文学中的文学批评具有科学性。

任何形式的文学批评都不应该脱离科学发展的实际,正确的文学批评在批评者进行美学、艺术学批评的同时也要利用理性的 逻辑思维 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客观的批评。批评者需要具备科学的创造性,用科学的研究 方法 、研究思维、研究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客观公正的批评,并且能够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查阅大量丰富的文学资料来对原著进行周密的、系统的分析和判断,不可参杂大量的个人主观思想、狭隘偏见,以对原著进行科学的文学批评。

四、结束语

英美文学中的文学批评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论,不同理论学派所持有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每个学派之间都有其丰富的理论基础,从多维的角度去进行主客观的文学批评,正是因为文学批评有着其自身科学性、审美性、公信力等方面的特点,能够包容多种批评学派的存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客观、科学的批评。文学又有着其特殊的地方,不同于其他客观事物,不能用一般规律去对它进行解读和分析,正是因为有了文学批评的存在,才能够在不同读者角度,不同理论支持下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解读,探究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了解原著作者的真实意图, 总结 归纳英美文学发展特点,以便更好地学习。

参考文献

1、英美文学课的困境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刘仪华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0-3025

2、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类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鲁吉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2-0124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培养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结合的人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学生只注重科学知识而忽视其人文素质的培养,将会成为一个只拥有知识而没有智慧的人。

关键词: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英美文学导入作为一种新的导入模式,可以拓宽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符合《要求》中集多种教学模式的需要.另外,我国普通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大都是理科生,在高中阶段把注意力集中在数理化和生物的学习上,对英美文学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要求》中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要提高学生的综合 文化 素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融入英美文学导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英美文学知识和西方文化,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综合文化素养.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在学习期间都学习过英美文学,其中一些教师在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就是英美文学.教师掌握丰富的英美文学知识,有能力在导入中融入该方面的知识.所以,从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学生的求知欲和教师能力几方面来看,英美文学导入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受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单一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感、疲惫感和焦虑感,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而文学导入“可以减轻学习者的焦虑感,以利于语言习得”[2].英美文学导入可帮助学生摆脱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单一的负面影响,对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门学科感兴趣时,即使没有家长、教师的督促,学生也会对这一学科不断地探索和学习,从中获得学习这一学科的乐趣.目前,我国大多数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 学习英语 ,到大学一年级基本学习了十年英语,多数学生已经对英语产生厌倦感.所以,让学生继续学习英语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兴趣.英美文学方面的知识在高中阶段接触得较少或只接触一些浅显的内容,在导入中加入英美文学内容会使学生们觉得很新颖,从而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老师讲解并提高学习兴趣.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第七单元“FacetoFacewithGuns”中有一个 句子 :Turingthosepa-gesandstudyingtheirphotographsislikeflowingonthesadcurrentthat,likeBlake’sThames,seemsto“markineveryface,marksofweakness,marksofwoe[3]”.这句话实际上引用了美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著作《伦敦》中的诗句,教师可以通过对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特点对《伦敦》进行分析,可以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对课文中句子的准确理解.《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六单元中,SectionA部分的 文章 标题是“AsHisNameIs,SoIsHe!”,有的教师会根据文章标题从人名的角度进行导入,但如果从文学角度进行导入会更加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这个标题实际上出自《圣经》箴言第七章,原句是“Asamanthinkethinhisheart,soheis.”教师可以从《圣经》这个角度进行导入,学生基本都听说过《圣经》,但了解得不是很多,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介绍《圣经》中伊甸园、诺亚方舟、出埃及记等著名的 故事 .另外,《圣经》不仅是__的经典,也是西方文学的源头,许多英美文学中的著名作品都与《圣经》有关.综合考察这些受《圣经》影响的文学作品,我们会发现,文学作品对圣经 典故 的运用非常灵活多样.就圣经典故的类型而言,就有语典、人典、事典、意象、结构模式、观念等诸多种类[4].霍桑的《红字》、梅尔维尔的《白鲸》、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许多英美文学经典作品中的对白、典故和意象都源自《圣经》.通过从《圣经》角度进行导入,学生们可以了解《圣经》与文学作品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增加对英美文学和英语的学习兴趣.

2有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学生们可以从中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在国际交流中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中出现了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约翰•弥尔顿和美国作家大卫•梭罗,教师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作为切入点进行导入,用这些作品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教师也可从课文中出现的单词进行导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第四单元中出现了colony这个单词,学生们看注释都知道它是“殖民地”的意思,教师可以从文学角度进行导入,欧洲的清教徒移民在北美先后建立十三块殖民地,美国文学深受清教主义的影响,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就如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一样深远,历史学家巴斯认为,没有对美国清教思想的了解,就不可能理解美国社会[6].清教徒提倡的谦卑、诚实、勤奋、节俭以及在艰难环境下的乐观精神也对美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清教主义奠定了美国民主并塑造了美国人民的性格,美国人的勤奋、节俭和乐观与清教主义是分不开的.同时,很多美国作家在创作中深受清教主义的影响,这些作家的作品文风简朴,语言清新、直接.所以,通过对清教主义的讲解,有助于学生从根源上了解美国人的性格,有助于对西方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培养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结合的人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学生只注重科学知识而忽视其人文素质的培养,将会成为一个只拥有知识而没有智慧的人.人文素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精神方面的修养.《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七单元“LightenYourLoadandSaveYourLife”中出现了本•富兰克林,教师可以把富兰克林作为导入的对象.富兰克林不仅是政治家、科学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在他的《自传》中,富兰克林为自己规定了十三条需要培养的美德,包括节制、沉默寡言、生活秩序、决心、简朴、勤勉、诚恳、公正、适度、清洁、贞洁和谦虚等.这十三条美德对当今的大学生提高人文素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富兰克林为典范,在日常生活中以十三条美德要求自己.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对这些美德进行自由讨论,相互交流,并对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进行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所以,英美文学导入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

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美文学知识了解得相对匮乏,同时大学英语教学的导入方法也比较单一.所以,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英美文学知识进行导入,既可以解决课堂导入的单一问题,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英美文学知识的了解,有助于他们了解西方文化并提高其人文素质,这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全面人才的发展需要,满足21世纪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英美电影文学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周震,丁文英外语电化教学2002-02-2026

2、独白与交往,何去何从?——浅论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吕洪灵;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8-0126

英文学术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 英语学术论文范文

2. 编辑视野下的英文学术论文写作论文

3. 学术论文英文题名和英文摘要的写作

4. 关于学术论文中文摘要英语翻译的思考论文

5. 研究生中英文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的构建论文

英语教育论文

论文题目: 浅析游戏教学法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中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普遍存在着基础薄弱、学习动机不强等学习焦虑方面的问题,英语课堂教学因此存在着互动消极、教学反馈少、效果差的情况。游戏教学法从理论和实际效用上对于改善这种情况都是很好的应用。

关键词: 游戏教学法;中职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是当今世界通用语言,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地接触、使用到英语,学好英语对于当代中职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素质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

但是实际情况是,中职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存在不同程度的英语学习焦虑,有的中职生,由于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出现了对英语失去信心的现象,从而导致英语课堂教学开展困难,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为辅,学生参与度低。中职英语教学课时有限,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语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占据了大多数的课堂教学时间。

师生间互动教学以教师提问,学生作答为主,学生间生生互动以课文对话的替换练习为主,形式内容单调。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形成了“老师讲,学生听”的单调局面。有时上课还有学生玩手机、睡觉等现象,课堂效果非常不好。

教材设定的情景互动内容趣味性弱,学生参与度低下。现行教材中设定的情景练习以生活类英语会话为主,如购物、就餐、问路、看病等,缺乏趣味性。中职学生处于爱玩爱闹的青春期,此类会话练习难以触动学生的兴奋点。

学生基础薄弱,有不同程度的英语学习焦虑。在开展课堂互动时,中职生往往沉默应对,或是消极敷衍,鹦鹉学舌,应付了事。即使教师积极地鼓励学生,这种正面的评价也很难得到学生自己的认同。

在全球化时代,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增多,中国对高质量英语人才的要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英语教学在中国高等 教育 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肩负着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任。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 毕业 英语论文 范文 大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毕业英语论文范文大全篇1 浅谈老水手的心理历程——《苦舟子咏》 读后感 [摘要]:《苦舟子咏》是英国19世纪湖畔派诗人柯勒律治的一首长诗。全诗是一个充满了奇幻之美的的航海 故事 。全诗探索人生的罪与罚问题,诗人把热爱宇宙的万物泛神论思想和____思想结合起来,宣传仁爱和基督____罪思想。诗中的水手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水手杀掉信天翁表示他拒绝社会给他的礼物,他除掉了深爱自己并代表超自然的事物,也就除掉了对这个世界的感情,最后水手内心发生转变,以新的态度对待自然,为此他才得以解脱出来。 [关键词]:老水手;道德;内疚;痛苦;赎罪 Abstract: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is one of Samuel Taylor Coleridge’s masterpieces. It is a long poem, telling a story in the form of ballads .The poem can be approached as a dream voyage to another realm, as a story of sin and expatiation, or as the quiet essenti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alienated isolated modern individual. 一、作者简介 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年10月21日生于英格兰西南部德文郡一个乡镇牧师的家庭。9岁丧父,被送往伦敦基督慈幼学校上学,熟读希腊、罗马文学。19岁入剑桥大学,与骚塞相识。当时两人都同情法国革命,但又都害怕革命暴力,于是设想去美洲建立乌托邦社会。计划失败后柯尔律治移居英格兰部西部湖区,致力于写诗,并与华兹华斯结成密友。他憎恶资本主义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于是远离城市,隐居于昆布兰湖区,寄情山水或缅怀中世纪的宗法社会。他们创作出歌颂大自然的或美化宗法制农村生活方式的诗篇,以抵制丑恶的资本主义现实。因此被称为“湖畔派诗人”。1798年,两人合作出版著名的《抒情歌谣集》。同年他与华兹华斯兄妹到德国 留学 ,被康德的哲学和耶拿派的诗歌理论和创作所吸引。回国后继续居住于湖区,与华兹华斯保持往来。柯尔律治年青时代即患有风湿痛等多种疾病。为求镇痛他长期服食鸦片竟至上瘾,故健康大受损害。晚年他贫病交加,1834年7月25日逝世于海格特。柯尔律治的作品以真的细节描绘超自然的神秘事物,令人甘愿暂时不去考虑普通情理而信以为真,并在领略到一种怪异的美的同时获得教益或良知的觉醒。柯尔律治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建设,不仅影响过他的同时代人,也影响了包括和他政治态度相左的拜伦、雪莱和济慈,而且,对于时至今日的诗歌艺术探索者,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他在英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是浪漫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 二、《苦舟子咏》简介 《苦舟子咏》是柯尔律治唯一一部完整的长诗。这部长625行的叙事谣曲是一个神秘恐怖的浪漫故事:一名老水手对一个赴结婚宴的客人讲述了他自己的可怕的故事。客人想走开,赶快去赴宴,却为老水手眼中的特殊表情所吸引住,不得不站在那里把这个故事听完了。老水手和同伴们坐了一艘船出海去。一路上很平安。然后遇到了一阵暴风,暴风过后,这位水手却无端地射杀一只了航海者认为好运象征的信天翁。因此,厄运又降临了。船驶进静海中,那里没有风也没有浪;太阳如火如荼地照耀着。海水绿绿地满载着腐物。船停在那里不动,老水手被视为这次厄运的造因者。水手们都渴得要死去,仿佛有一只船要驶进救他们却又消失不见了。那是一只幻船,水手们一个个都死在甲板上,每个死者的眼光都注定在这位杀死信天翁的水手身上。全船的人,只有他没有死。后来,他对于自所做的恶罪觉得悔恨。于是天使们可怜他的悲苦,使死尸们站了起来,仍去做水手们的职务。他们开上了帆。虽然没有风,船却渐渐地移动。于是,这船一直驶到了老水手的故乡。一个领航者离了海岸,出来迎接。但在他到这船之前,它却突然地沉下了,留下了这位老水手在海波中与死神挣扎着。他被领航者所救。后来,他一想起那时受的言之不尽的痛苦,便不能忍。他的心在体内烧着,一直到了把这可怕的故事说了出来,方才觉得舒服。 三、分析老水手的心理历程 “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道德重要规范。“自由、平等、博爱”的 口号 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来的。它既是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又是资产阶级道德的重要内容。这一口号的提出不仅在政治上曾经起过推动历史进步的作用,而且在人类道德发展史上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它否定了人身依附关系,肯定了人身自由;否定了等级特权,肯定了人的平等;否定了把人不当人的非人道主义的博爱思想。一句话,肯定了人的尊严、价值以及个人对幸福的追求。所以,它对个性的张扬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人们挣脱禁欲主义、蒙昧主义、等级主义的枷锁都起到了巨大的革命作用。 西方____的万物泛神论主张神无处不在,万物都是神的表象。这种主张认为:上帝就等于万事万物;任何个别事物就是上帝;世上的事物实际上都是虚无的。 在这两种思想的支配下,作者把信天翁认为是基督____徒。老水手无端地射死了信天翁,表示他拒绝社会给他的礼物,他除掉了深爱自己并代表超自然的事物,也就除掉了对这个世界的感情。老水手违反上天的指意,违反自然规律,射死了无辜的信天翁,必然要受到惩罚。于是,灾难来了:风停了,船无法前进,阳光酷热,水手们口干舌燥。这时候,有人指责老水手——“你怎敢放肆,将神鸟射死!是它引来了南风。”此时,老水手开始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于是,他开始不断地感到内疚。心理学认为,在道德情感系统中,羞耻感是其中的一个元素。毕达哥拉斯要求人们对自己言行进行反省以后,就应该在内心里对卑劣的行为感到羞耻、悲哀和恐惧;对善良行为感到欣喜。沙莆慈伯利认为,道德上的善恶主要取决于感情系统中的羞耻感。他说:“凡出自不公正的情感所作的,就是不义恶行和过失;如果情感公正、健全、良好,并且情感的内容有益于社会,而且还是以有益于社会方式施行,或有所感动,这就必定在任何行动中构成我们所说的公平和正直。”不义、恶行和过失将引起人们的羞耻感。羞耻感是个人的自我道德意识的一种表现,表示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动机和道德品质的谴责时的内心体验。良心是羞耻感的的主要作用机制,常表现出焦虑、羞愧和内疚等情绪。道德焦虑是一种复合情绪。其中,痛苦和畏惧是主要构成“因子”。但它仅以避免外在处罚为目的,是低级形式的羞耻感,可又是羞耻感发生的基础。那么,羞耻感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是内疚,只有内疚才是高度的主体意识的产物,它激活潜在的思维和力量,专注与对过失的懊悔和追悔的行为,促进个体的心理成熟。如果个体内疚匮乏,那他将对道德不屑一顾,达不到“有羞知格”的认识。同时,羞耻感要以自尊为前提,一个没有自尊的人是不会知耻的,更不会自责。自尊体现了对自我社会话的切近,没有自尊的防卫,就不可能有自责的意识和行为的发生。老水手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知耻,惭愧和悔恨。老水手真是由于良心发现才深感自己行为的错误,于是惶惶终日,不断自责自己。 事态进一步发展,在他忏悔和祈祷下挂在脖子下的鸟掉下来了,但是同行的水手都因为缺水而一个个地死去,只有老水手一个人活着。这似乎是上帝对他的又一个惩罚。他一方面觉得自己的罪行深重,导致了其他水手的死亡——痛苦;另一方面在茫茫大海中,一条船上就他孤零零的一个人——恐惧。于是他的内心又经历了一场痛苦与恐惧的考验。良心是每个人自身内部的道德评析,是自己对自己行为道德价值的认识、认知、判断、态度、感情、体验、意向、意志、动机等一切心理反应活动。老水手不断对自己惊醒良心谴责。良心的基本因素是感情,感情是对需要的体验,是心理的动力因素。它一方面产生良心的认知因素,推动自己去判断自己行为的道德价值;另一方面则产生良心意志因素,推动自己做出改过迁善的选择。在行为过后,良心对行为的后果有影响和评价作用。对于履行了道德义务并产生了好后果的影响和行为,它便于进行自我谴责,使人感到内疚、惭愧和悔恨。这种自我谴责,往往能形成一种力量,促使人们改正自己的行为。 后来,老水手虔诚地祈求海蛇破开魔法,他才获救得以回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生在生活中不免发生道德过失。道德反省就是通过对道德过失的追悔,从而激励人们采用新的道德行为去补救已经酿成的道德不幸,并且通过对道德过失的觉醒为将要开始的道德行为提供罗盘。道德反省的实质在于主体对自己已作的道德选择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是在主体已经体验到自己的道德行为存在着过失的情况下,从而进行的对自己内心的深刻 反思 。通过反思,要为今后的行为提供新的路线和方案,明白来者可追,逝者可补。在今后的行动过程中,要用千倍的补偿替代原有的损失;通过反思,主体对自我发展和自我需要与社会道德的系统会领悟得更加深刻。 故事的最后,老水手回到了家。于是出现了开篇的那一幕:他极力拉住去赴婚宴的人,让他们听他讲这个离奇的故事——他想寻找听众,承认自己的错误,说出自己的故事,解除内心的痛苦——赎罪。尽管老水手已经虔诚忏悔,但还是有种负罪感难以释怀,于是他渴望被人理解,宣泄出来以排除内心的痛苦。生活也是这样,当我们遇到困难、痛苦的时候,不要封闭自己,找一个忠实的听众,把自己的苦恼说给他听。这是一种释放压力的好 方法 。 总之,柯尔律治的这首诗歌以神秘、怪诞著称,其中的心理描写可谓是典范!诗歌探讨了罪与罚、善与恶,生与死等哲学问题,宣传了一切生物皆上帝听造的教义。但诗歌的真正价值并不在故事本身或它所包含的哲理上,而在以造型艺术的精确性和音乐的流动感为读者创造了一幅幅神奇的海洋画面:时而风平浪静,沉寂安宁;时而风暴骤起,一片喧嚣。在写作此诗时,柯尔律治并不熟悉大海,但他能凭借想象,使真实的情形与幻想的景象互相交织,把平凡的细节与诗意的象征融为一体,充分显示了瑰丽奇特的想象能力。在诗艺上,长诗将英国民歌的自由与古典文人诗的谨严冶于一炉,炼就出适合表达浪漫主义情绪的活泼自然的诗体,而长诗的音韵与节奏之美,也表现了诗人能让文字进行歌唱的本领。 [参考文献]: 《英美文学选读》 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英国文学简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道德心理学》 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毕业英语论文范文大全篇2 浅谈东西方数字九的 文化 对比分析与翻译 一、前言 "数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在符号的帮 助下产生的。"(苏金智,19 91)"数字是语言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领域。在科 学的数字世界里,它的功能是计算,秩序严谨,职司分明,是 实数;而在人类 心灵的数字世界中,它的功能是表义,许多数字经过“神化”后成为“玄数”、 “虚数”、“ 天数"。它们有着极其丰富的外延和内涵。"(王秉钦,1998) 由于受东西方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语言崇拜、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数 字的神化存在着东西方的差异 ,但也存在着共性,有着共同的规律。在"数的 灵物崇拜"上各民族都有普通性。东方人有自己心目中的"天 数",而西方人 也有自己心目中的"神数"。神秘数字的演化规律一般经过"神化—泛化—虚 化"的过程。( 王秉钦,1998) 东西方已有不少有关数字科学的专著和论文, 如毕达哥拉斯(phythagoras) 学派的T·丹齐克的《数 科学语言》(商务印书馆,1998),英国人伦拉德·法 拉的《七的探源》;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就数字写过著作 和论文,并开展过学术探 讨。如,王秉钦教授在其《语言与翻译新论》的中篇第六章就以"数的语义范围 比较 与翻译"为专题;苏金智曾写过《数的灵物崇拜》(载〈语言、社会、文化》 440页, 语文出版社,1991,1) 等。在1998 年南昌大学主办的"中国英汉语 比较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上,英汉文化对比专 业委员会会 员曾就中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吴玲英老师的《中西文学中"以三为法”的文化模 式》展开了激烈的 讨论。本人认为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自己心目中的天数 是"九"而不是"三",也并非完全是因为"九" 是"三"的倍数。 二、东西方数字"九"的文化对比分析 在我国,人们之所以把"九"看成是自己心目中的"天数"和最富有神奇色 彩的数字, 是因为"九" 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symbolicmeaning),在我国可 以说历时最久,涉及面也最广。 "九"作为数不同于一 般数字,在中国古代被 认为是一种神秘的数字,它起初是龙形(或蛇形)图腾化之文字,继而演化出"神 圣" 之意,于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为天赐神赋,便竭 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如天 分九层,极言其高,天证/诞日为正月初 九,天子祭天一年九次。更有趣的是连皇宫建筑都与"九"有关。例 如,北京 城有九门,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问,门上饰有九路钉(即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九排)。 汉语词汇中也常 用"九"来形容帝王将相的称谓,如"九五之尊"(imperial throne);称官位仅次于皇帝的王爷为"九千岁 "等。 根据阴阳五行与数的关系,万物之根均为数,宇宙也是数。数始于1而终于 10,五行也是数,按传统的五行 理论来划分,则1、2为木:1为阳木,2为阴 木。以3、4为火:3为阳火,4为阴火。以5、6为土:5为阳土,6为 阴土。 以7、8为金:7为阳金,8为阴金。以9、10为水:9 为阳水,10为阴水。这 就是将"象"、"数"与五行 结合起来推演变化,用以显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 在联系。由此看来,"九"是最大的阳数,象征着天。 传说 古 代中国人把天分 为九层,九层天是天的最高处,汉语中有关词汇有"九重霄"(指极高的天空, "九霄云外" ,"九天揽月","九天九地"等。另外,天坛,这个明清两代 祭天的场所,其建筑无处不体现着“九”的象 征意义。 民间传说中还有"九头 鸟"(nine-headed bird: a fabulous bird whose appearance was f ormerlyregarded as a bad omcn)的故事。 中国人以"九"为大数,刘师培在《古书疑义举例补》一书中写道:"凡数 指其极者,皆得称之为'九' ;"《素问》中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 九。"因此,汉语中有"九九归一"或"九九归原"之说。因 从"九"为数之 极而引出人生之限,故"明九"或"暗九"均为人生之"坎",避讳有“九”之 岁。例如:“ 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岁,是个暗九。"(《红楼梦》)。日本人一般 认为"九"是"苦命和痛苦"的象征,因 为"九"与"苦"同音,因此忌讳 "九"。然而,《外语与外语教学》曾报道过国内一位学者曾为考证这一点 ,采 用"全选法"将日本某地电话号码其中的几千个姓和名分别进行统计,结果发现 将"九"作为姓的只占极 少数(约占),而将"九"作为名的却不少(约 占35%)。看来,日本人忌讳"九"也并非绝对。 此外,《词源》中说:"九:虚指多数。""九"作虚数解时,是数的一种 语义模糊现象。《现代汉语词 典》中,"九"的意思有三个:(1)数目,八加一 后所得;(2)从 冬至 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 数起,二"九"、三 "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3)表示多数或多次: 九泉,三 弯九转等。因此, 汉语中有不少和"九"有关的 成语 。如:"九牛一 毛"、"九死一生"、"九牛二虎之力" 、"九流宾客"等等。 在我国,数字"九"涉及面在所有数字中最广。含有数字"九"的词汇也十 分丰富。如,"九州"是指传 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用作"中国"的代 称。因此,有的全国性的电视节目就取名为“九州方圆”;“ 九族"(the nine degrees of kindred: either thenine generations from one's great-great-gr andfather down toone's great-great-grandson;or four generations of one'spatemal relations, three generations of one's matemalrelations, and two generations of noe's wife's relatio ns),古代有一种残酷的刑法叫"诛灭九族";古代传说 "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因此,《红楼梦》第九回 中用"一龙生九种,种种各 别"来比喻贾氏家族族大人多,龙蛇混杂,好坏不一,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还有 " 九龙杯"等。此外,在文娱、体育等词汇中,数字"九"也比比皆是。如, 许多歌名都以"九"开头:"九妹 "、"九九艳阳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等;乐器中也有"九音锣";在体育活动中,"九柱戏"(nine pins),兵器中 有"九节鞭"[但这与西方文化中的"九尾鞭”(cat-o '-nine- tails: an instrurnent of punishment so calledfrom the nine pieces of leather or cord which compose it)意义不大一样]。 地名中也有一些以"九"开头的,如"九 寨沟"、"九华山"、"九江"和"九龙"等。此外,中国人常把" 九"看成 为吉祥数字之一。在申请电话号码时,人们宁愿多出 钱去买一个尾数为"8"或 "9"的吉祥号码。比 如,湖南有线电视台的"欢乐热线"号码为"16899919"。 在西方,数字"九"也是人们心目中的"神数"之一。对西方人来说, "九"的象征意义是"神性"、 "神圣之至"。 英语权威字典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and Webster's ThirdIntema tional Dictionary 中 对"九"所解释的意义比《现代汉语词典》所解释的意义还多,分别有: 1)one more than eight, three threes, the square of three;2) nine units of objects (a tota l of nine) ; 3) a: thenumerable quantity symbolized by the arabic numeral 9; b: thefigure 9 ; 4) nine o'clock——compared Bell table, timeillustration; 5) the ninth size in a set series: as a; aplaying team of nine members, baseball team; b:the firstor last 9 hol es of an 18-hole golf course…。 其中收入与"九"有关词语和成语多达近二十条。常用的有: a nine-day's wonder (an object or event that creates ashort-lived sensation) ____Those political expositions…that make a nine day'snine wonder till something fresh c omes alone——Mary Deasy. nine times out of ten(very often) be dressed up to the nines(elaborately dressed, as for aformal occasion) ____She dressed herself up to the nines and went to theparty. in the nineholes:in the difficult situation nine-men's morris: morris played with nine counters A cat has nine lives: A cat can move so fast and jump sowell that he seems to escape being killed many times. 从以上的解释还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数字"九"及其倍数在西方也被广泛运 用于文娱和体育活动中。如, 保龄球(bowling )中的瓶状木柱数(ninepins) 为"九"; 高尔夫球 球场有一十八个洞:跳子棋的棋板上各 方均为九个孔; 古 时英国还有一种九个男人一起跳的舞蹈(morrisdance)等。由此看来,数字"九" 也倍 受西方人的青睐。 总之,在东西方文化中,数字"九"含有以下主要共性: 1)东西方大多数人把数字"九"看成神秘的数字, 其象征意义均有"神 圣"之意。 2)在东西方文化中,数字"九"均可虚指多数。 3)数字"九"被广泛运用于文体项目中。 数字“九”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个性恐怕主要在于:对中国人来说,其神奇色 彩要比西方人更浓;其象征意 义的历史在东方文化中比西方文化中更悠久;其 涉及面在东方文化中比西方文化中更广泛。 三、数字"九"的翻译问题 罗马西塞罗说过:"翻译不是字当句对,而是保留语言的总风格和力 量。""按分量而不是按数量译词" 。此处所说的数字是指经过神化、泛化、 虚化了的"虚数","实数"的翻译不在此例。根据这一理论,结合 东西方文 化的共性与个性,可采用如下的翻译方法,并遵循以下的翻译原则。 可采取的翻译方法主要有: (一)保留原数字 . We thought our cat would be killed when he fell fromthe roof of the house. He was not, he used up one of his ninelives. 我们以为我们的猫从屋顶掉下来会死了,它并没死,只失掉九条命中的一条。 这样翻译过来,人们很容易接受,因为人们已熟悉"猫有九命"这个成语, 并能够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 (二)转换成各民族喜爱的数字 out of ten——十之八九 nine days' wonder———可翻译为"昙花一现", 这样翻译可以加深对奈 达的"对等"和纽马克的"转 换"翻译理论的理解。 (三)增舍数字 比如,"九死一生"可翻译成"a narrow escape from death;survival after many hazards";又如 ,"九九归一,还是他说的话对。"可翻译成"All things considered,what he says is right."其译文均 舍弃了数字,转译其 形象意义。 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一)民族性原则 比如,汉语中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汉英词典》(外研社,1996)的译 文有三个:"strain onese lf to the limit; use everyounce of one's strength; make herculean efforts"。笔者认为第二种译文 "use every ounce of one's strength "更符合"民族性原则”,成功地将东方文化中该成语的比喻意义转 化成了西方文化语言中的形象意义。 (二)习语性原则 比如:"匡超人此时恍若亲见瑶宫仙子,月下嫦娥,那魂灵都飘到九霄云外 去了。"(《儒林外史》), 其译文为"Kuang felt that he was gazing at a goddess and his spirit had flown to heaven."这种译 文因遵循了"习语性原则", 充分地体现了人类交际行为的一个最根本原则——语言——符号的经济原则。 (三)形象性原则 数字用于模糊意义时,一般都失去了其数量意义而具有形象意义。翻译时, 必须越出其理性意义而捕捉其 与 其它 的词结合后所产生的形象意义。 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此句诗中的"九天" 的形象意义为"极高的天空 ",因此,可翻译成"Down itcascades a sheer three thousand feet—As if the Silver River [. the Milky. Way]were falling from heaven!"猜你喜欢: 1. 毕业英语论文范文 2. 英美文学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3.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4. 大学英语毕业论文范文 5. 英语专业论文范文 6. 本科英语专业论文范文

含英语摘要论文范文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英语在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里和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 影响下发展状况自然不尽相同甚至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本科英文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本科英文论文篇1 浅谈英汉文化差异和习语翻译 摘 要: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而习语作为语言精华更是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充满了人类文化活动痕迹,沉积了浓厚的民族文化。因为自然环境、历史渊源、宗教、文化、风俗民情等方面的差异,习语也就承载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所以英汉习语的翻译常常会遇到许多困难。译者应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找到适当的翻译 方法 ,保留原有独特味道,又使读者明确其表达意义。 关键词:文化 习语 差异 翻译方法 习语与本民族的社会风俗、历史和文化一脉相连。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传统观念、 思维方式 都得以在其习语中反映出来。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长久远,其中更是包含了大量习语,它们活灵活现,典雅含蓄给人不同感受。然而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更不用说准确翻译。 一、习语的含义及来源 习语的含义 习语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而固定的表达方式。习语是固定的惯用 短语 ,包括 成语 、俗语、 谚语 等。习语即是语言中重要修辞手段,同时他们本身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习语大多以比喻为衬托,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浓重的民族色彩,其寓意丰富,联想翩翩,经常用在文艺作品中,在政论 文章 中与常见到。 习语的来历 首先,自然环境影响着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居住在亚洲东北部北温带,平原辽阔,气候温和,逐渐形成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并且相信人和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因此与土地和农业有关的习语也就很多。如Every potter praises his pot. 指“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 大雪 兆丰年”、 “苗要好,虫除早”等。而英国因为是个岛国,其渔业和航海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常年受天气影响。大量自然有关的习语便形成了。如in deep water 比喻“陷入困境”; spend money like water 比喻“花钱如流水”; to miss the boat 比喻“错失良机”。 其次,习语源自寓言、神话 传说 。古希腊传说和 故事 对英语有着深远影响,许多习语源于其中并得以广泛使用。如希腊寓言中kill the goose to get the eggs,讲述一个乡下人,急于发财杀死了一只能够下金蛋的鹅,认为这样就能一次获得想象中全部金子,最终一无所获;十七世纪英国因为没有排水口,一旦下起暴雨来街道就会水流成河,许多无家可归的流浪猫狗因为淹死而漂浮在水中,居民以为这些尸体是从天而降,从此to rain cats and dogs 就表示“下倾盆大雨”。 再次,文学作品与历史 典故 也是产生习语重要来源之一。“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comes. “说曹操,曹操就到”出自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再如be seized with imaginary fears表示“风声鹤唳”。Life is but an empty dream. “人生如梦”,源于美国诗人Longfellow的诗文。The Heel of Achilles直译是“阿基里斯的脚踵”,常用来表示“致命弱点”。 最后,宗教亦是习语的重要来源之一。Don’t you see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难道你没有看出大难临头了吗?其中writing on the wall意为“不详之兆”,出自《旧约全书》。 二、英汉习语文化差异 风俗习惯差异 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狗是一种卑微的动物。常常用来比喻恶行,含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如lead a dog’s life表示“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在西方英语国家中,则常常视狗为伴侣,认为狗是忠实、聪敏的象征,常用狗比喻人的行为。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as faithful as a dog用来表示“忠诚”。 自古以来,龙在中国人心中就是象征着吉祥的一种瑞兽,古代多以龙代表天子以及权威。在汉语习语中龙一般表示褒义。如“望子成龙”、“龙腾虎跃”、“龙凤呈祥”、“乘龙快婿”等。但是在西方神话中的“dragon”,多是一种长着翅膀和利爪,拖着一根长长的蛇尾,带着满身鳞片并口吐烈火的猛兽。西方人认为龙凶残暴虐,让人感觉恐怖,多用来形容凶悍的人,含有贬义。 由于习惯不同,不同颜色在中英文中便有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比如红色,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红色象征着温暖、喜庆、吉利,过年的时候会贴红 对联 、送红包,而对别人表示祝福的习语有“红红火火”、“走红运”。但在英语国家中,红色多和灾难、激进、暴力、危险、流血等坏事联系在一起,如on red alert就表示“处于紧急戒备状态”;catch someone red-handed原意指抓到杀人凶手的时候罪犯手上还带有血迹,现比喻“做坏事被当场抓住”。 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宗教习语中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特色。中国人信奉佛教和道教,而英语国家多数信奉____。这使得习语在汉英文化中有着各自的色彩。在汉语中与佛教有关的习语有很多,如“三生有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尘不染”、“临时抱佛脚”、“六根清净”等等。道教中的习语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灵丹妙药”等。《圣经》在基督____有重要地位,因此大量习语都与之有关。例如Judas kiss“犹大之吻”;eye for eye, tooth for tooth “牙还牙,以眼还眼”,出自《旧约?出埃及记》;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形容“根本做不到的事”;ask for bread and be given a stone直译为想要面包,反而给石头,比喻“得非所求”。God在西方人的心中无所不能,与其有关的习语也有很多。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 God sends fortune to fools.“傻人有傻福”; God damn you.则表示诅咒一个人。 死亡对于人类是个可怕又神秘的字眼,为了消除人类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各宗教都对死亡作出了解释,对死后的世界进行了描述。中国的佛教称其为“圆寂”、“归真”、“成佛”、“坐化”等等。道教追求得道成仙,对于死亡的描述有如“仙逝”、“羽化”、“得道”、“回光返照”等。____中认为人是上帝用泥照自己的样子捏出来的,有to return to dust/earth一说,意思是人最终会回归尘土,用以来表达死亡。to be called to God“应上帝之召”。再如to join the angelic choirs“与天使同在”都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表示死亡。 自然环境差异 中西方地理环境迥异,中英文中便存在着大量与地理环境有关的习语。英国地处西半球,中国地处东半球,对于风的态度他们与中国人不同,我们所说的eastwind“东风”是温暖的春风,然而在英国eastwind是寒冷的风,让人感到不舒服,因此biting eastwind就指“刺骨东风”。对英国人来说west wind才是春天里温暖而又和煦的风,英国诗人雪莱就著有闻名世界的Ode to the West Wind《西风颂》。在中国热对于东风还有不同喻意。如All is ready except for the east wind.“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英国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渔业十分发达,英语中与航海有关的习语数不胜数。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 、in deep water“陷入严重困境”、 as weak as water “弱不禁风”。中国土地广袤肥沃,多名山大川,与农业和山有关的习语有很多。如“开门见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瑞雪兆丰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等。 因为地域不同,语言就会存在明显差异。汉语中有“不到长城非好汉”、“有眼不识泰山”、“不到黄河心不死”等。英语则有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Take a French leave.“不辞而别”、Carry Coals to Newcastle.直译为把煤送到纽卡斯尔,因为纽卡斯尔盛产煤,因此喻意为“多此一举”等等。 历史典故差异 中英两个国家都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两种语言中有着大量由历史典故而来的习语。如英文中swang song“绝唱”;castle in the air“空中楼阁”源于神话传说;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 cat’s paw源自《伊索寓言》比喻“受人愚弄的人”; meet one’s waterloo源自拿破仑滑铁卢兵败,比喻“一败涂地”。汉语中有 “名落孙山”、“ 完璧归赵” 、“四面楚歌”、“拔苗助长”、 “卧薪尝胆”等等。 三、英汉习语互译主要方法 直译法 英语中有些习语和汉语的表达方法完全或基本相同,这个时候照译即可。如as easy as turning one’s hand“易如反掌”; as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 Love money as one love one’s life.“爱财如命”; sharpen one’s spear only before going into battle“临阵磨枪”; New wine in old bottles.“旧瓶装新酒”; draw water in a bamboo basket“竹篮打水一场空”; The cat weeps over the mouse.“猫哭耗子”; a stone dropped into the sea“石沉大海”;golden age “黄金时代”; as clear as crystal直译为“清澈如水晶”; as proud as a peacock “像孔雀一样骄傲”。 意译法 由于文化差异有些习语不能够直译,读者对其原本形象不够了解,这个时候可保留原文意思而丢弃其原文形象和修辞,避开原有文化背景,采用意译法。例如,to volunteer one’s service“毛遂自荐”; A fish out of water.“很不自在”; You can’t achieve the goal without a risk.“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in a frantic rush“手忙脚乱”; run the source of supply “涸泽而渔”; trust to chance and stroke of luck“守株待兔”; keep one’s nose down to the grindstone“埋头苦干”; what is done cannot be undone“覆水难收”。 增补法 有时根据读者需要,翻译时为了使译文更加明确易懂,文字更加通达,会结合上下文需要和原文内涵,增添原文字面上本没有但是意思上包含的词汇。例如,a bull in a china shop“公牛闯进瓷器店──肆意捣乱/一动就闯祸”; to shed crocodile tears“流鳄鱼眼泪──假慈悲”; Judas kiss “犹大之吻,背叛行为”; 盲人瞎马“A blind man on a blind horse―rushing headlong to disaster.”; preparation may quicken the process “磨刀不误砍柴工”。 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灾难根源”。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习语被人们频繁地使用,它生动形象,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习语有着本民族的文化色彩,传达本族文化信息,不同民族文化有一定文化差异,因此习语的翻译比较困难。但是根据不同方法,灵活处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就可使译文再现原文之美,更好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文化知识,帮助人类沟通思想感情。 参考文献: [1]方楚之.英汉翻译基础教程[J].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宋天锡.翻译新概念:英汉互译实用教程[J].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3]刘重德.英汉语比较与翻译[J].青岛出版社,1988. [4]王德军等.实用英汉翻译教程[J].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本科英文论文篇2 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差异浅析 【摘要】 “英国英语”在美国特有的地理环境里受美国历史文化的影响,随着国家的兴盛发达和其在国际社会中政治地位的迅速提高渐渐产生地区性的变异,形成了“美国英语”。两者在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里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长期影响下,发展状况自然不尽相同、甚至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 美国英语 英国 英语 差异 美国独立300多年后的今天,很多美国人(包括那些根本没有英国人血统的)仍把英国英语当作自己的母语――事实上,英国英语确可称为一切英语的基础;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英语在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里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影响下发展状况自然不尽相同甚至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英美国英语虽然同根但它们分别在一个历史较短而又较开放的多民族移民国家和一个有着1500多年的相对闭塞的岛国发展了约400年后自然会产生或多或少的不同。总的说来,美国英语简单适用,同时词意丰富具有幽默感和独创性;英国英语纯正、规范。两者具体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法方面 美国英语起源于17世纪已进入早期现代英语的英国英语,当代语法在那时已趋稳定。近400年来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虽因隔着大西洋而各自在水一方,但由于语法属于语言内在要素,基本上不受外在的自然地理、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语音的语法体系也就不会在短时期内产生多大的差异;另一方面,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传播工具为英美两地人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创造了可能,使两者之间少许的语法差异逐渐淡化。因而准确地说,英美国英语在语法上并不存在本质差异,只是一些语法形式在两者的使用中频率有高低之分,并无明显规律。常见情况如下:1. 在动词使用上,英美两地人在使用动词have时会出现少许不同。美国人说:Do you have a pen ? 而英国人往往说:Have you got a pen? 还有一些动词,如burn,dream, learn, smell, spell, spill 和spoil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形式在美国英语中都是规则的,而在英国英语中这些动词更常被用作不规则动词;与此同时,也有些动词如fit,quit,wet,dive等在英国英语中都是规则的,而在美国英语中这些动词更常被用作不规则动词。此外,must 一词在美国英语中都可用于肯定的推测,但 must not 表否定推测只见于美国英语且不可缩写成must’t 而英国人一般用can’t或 can not;又如used to, dare, need 既可作实义动词也可用作情态动词,但美国人喜欢把它们用作实义动词,英国人却更愿意把它们用作助动词。2. 在代词使用上,英国人用one’s而美国人有时用his 指代不同性别。 (二)词汇方面 提到英美国英语词汇差异,不同的人对此认识差别很大。其实,英美国英语既然属于同一语言,它们用于表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词汇当然是相同的,英美国英语并不存在各自独立的词汇系统。尽管如此,这两者由于所服务的对象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了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词汇上。其中差异主要表现在同词异义,同义异词和特有词三种形式上:如,表达同样的意思“人行道”美国人用sidewalk 而英国人却用pavement; 有时,同一单词或词组在英美国英语意义却大相径庭,如 wash up 美国人取“洗手”之义而英国人用它表达“洗碟子”的意思。独有词属一国特有词汇,它用于表现一个国家社会政治、生活、文化等鲜明特征。既然英美两国已各自独立发展了近400年,它们的语言自然会带上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烙印。如filibuster 一词只在美语中使用,用来指美国国会中的故意拖延议事现象。 (三)拼写方面 美国人注重实效。在他们看来语言既然是为人类服务的交际工具就应该便于人们使用,因此在美国英语的发展过程中在拼写方面也出现过类似我国简化汉字的运动以求得拼写形式与发音相一致,从而使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比原先更简单也更实用。这项运动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使得美语中一些单词中不发音的某些字母被删除,这也正是造成英美国英语拼写差异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这个差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 在美国英语中词尾为l但不是重读音节的动词分词形式不双写l,如travel, signal, dial, equal等,而在英国英语中却并非如此。2. 许多在美国英语中以ze结尾的动词如realize, organize, analyze, civilize, memorize, recognize等在英国英语却往往被拼作se. 3. 还有几组在美国英语中拼写形式被根据发音规则简化了的常见单词,如本以our结尾的单词labour, favour, honour, colour, 在美国英语中都简化成了以or 结尾;原先拼作centre, theatre的单词在美国英语中也被变了形,成了音形一致的拼法er. 4. 更有简化得更彻底的一些单词如catalogue, dialogue, analogue, gramme, programme, kilogramme等在美国英语都被去掉了不发音的字母成了 catalog, dialog, analog, gram, program,kilogram. (四)发音方面 英国语言学家曾在其书中指出英美国英语上的发音差异要比两者之间的语法差异有规律得多。这就是等于告诉我们:英美国英语之间的最大的差别在于发音。美国英语发音具有不同于英国英语的两大特点:一是在vast, cast, last, laugh 一类词中英国英语发的/a:/音美国人却发成/ ?/;二是在英国英语中元音后的r不发音而在美国英语中只要拼写中出现字母r 就发音,这也正是卷舌音“ r ”能成为美音最为明显的特征的原因。这两个发音特点正好体现了美国英语守旧的一面,因为它们真实地再现了伊利莎白时代这两类词的发音。概括地说,美国英语发音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也是优点就是发音与拼写的高度一致性,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越来越多的 英语学习 者更愿意接受美国英语。 参考文献 [1] 侯维瑞.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1990年7月. [2] 英语的发展和英美语的比较.1995年1月. [3] R.穆斯曼.美国背景 (Background to the USA).世界图书出版社(北京);1995,2. [4] R.穆斯曼.英语国家背景(Background to English-speakingcountries ).世界图书出版社(北京);1995,2 .

在全球化时代,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增多,中国对高质量英语人才的要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英语教学在中国高等 教育 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肩负着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任。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 毕业 英语论文 范文 大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毕业英语论文范文大全篇1 浅谈老水手的心理历程——《苦舟子咏》 读后感 [摘要]:《苦舟子咏》是英国19世纪湖畔派诗人柯勒律治的一首长诗。全诗是一个充满了奇幻之美的的航海 故事 。全诗探索人生的罪与罚问题,诗人把热爱宇宙的万物泛神论思想和____思想结合起来,宣传仁爱和基督____罪思想。诗中的水手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水手杀掉信天翁表示他拒绝社会给他的礼物,他除掉了深爱自己并代表超自然的事物,也就除掉了对这个世界的感情,最后水手内心发生转变,以新的态度对待自然,为此他才得以解脱出来。 [关键词]:老水手;道德;内疚;痛苦;赎罪 Abstract: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is one of Samuel Taylor Coleridge’s masterpieces. It is a long poem, telling a story in the form of ballads .The poem can be approached as a dream voyage to another realm, as a story of sin and expatiation, or as the quiet essenti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alienated isolated modern individual. 一、作者简介 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年10月21日生于英格兰西南部德文郡一个乡镇牧师的家庭。9岁丧父,被送往伦敦基督慈幼学校上学,熟读希腊、罗马文学。19岁入剑桥大学,与骚塞相识。当时两人都同情法国革命,但又都害怕革命暴力,于是设想去美洲建立乌托邦社会。计划失败后柯尔律治移居英格兰部西部湖区,致力于写诗,并与华兹华斯结成密友。他憎恶资本主义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于是远离城市,隐居于昆布兰湖区,寄情山水或缅怀中世纪的宗法社会。他们创作出歌颂大自然的或美化宗法制农村生活方式的诗篇,以抵制丑恶的资本主义现实。因此被称为“湖畔派诗人”。1798年,两人合作出版著名的《抒情歌谣集》。同年他与华兹华斯兄妹到德国 留学 ,被康德的哲学和耶拿派的诗歌理论和创作所吸引。回国后继续居住于湖区,与华兹华斯保持往来。柯尔律治年青时代即患有风湿痛等多种疾病。为求镇痛他长期服食鸦片竟至上瘾,故健康大受损害。晚年他贫病交加,1834年7月25日逝世于海格特。柯尔律治的作品以真的细节描绘超自然的神秘事物,令人甘愿暂时不去考虑普通情理而信以为真,并在领略到一种怪异的美的同时获得教益或良知的觉醒。柯尔律治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建设,不仅影响过他的同时代人,也影响了包括和他政治态度相左的拜伦、雪莱和济慈,而且,对于时至今日的诗歌艺术探索者,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他在英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是浪漫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 二、《苦舟子咏》简介 《苦舟子咏》是柯尔律治唯一一部完整的长诗。这部长625行的叙事谣曲是一个神秘恐怖的浪漫故事:一名老水手对一个赴结婚宴的客人讲述了他自己的可怕的故事。客人想走开,赶快去赴宴,却为老水手眼中的特殊表情所吸引住,不得不站在那里把这个故事听完了。老水手和同伴们坐了一艘船出海去。一路上很平安。然后遇到了一阵暴风,暴风过后,这位水手却无端地射杀一只了航海者认为好运象征的信天翁。因此,厄运又降临了。船驶进静海中,那里没有风也没有浪;太阳如火如荼地照耀着。海水绿绿地满载着腐物。船停在那里不动,老水手被视为这次厄运的造因者。水手们都渴得要死去,仿佛有一只船要驶进救他们却又消失不见了。那是一只幻船,水手们一个个都死在甲板上,每个死者的眼光都注定在这位杀死信天翁的水手身上。全船的人,只有他没有死。后来,他对于自所做的恶罪觉得悔恨。于是天使们可怜他的悲苦,使死尸们站了起来,仍去做水手们的职务。他们开上了帆。虽然没有风,船却渐渐地移动。于是,这船一直驶到了老水手的故乡。一个领航者离了海岸,出来迎接。但在他到这船之前,它却突然地沉下了,留下了这位老水手在海波中与死神挣扎着。他被领航者所救。后来,他一想起那时受的言之不尽的痛苦,便不能忍。他的心在体内烧着,一直到了把这可怕的故事说了出来,方才觉得舒服。 三、分析老水手的心理历程 “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道德重要规范。“自由、平等、博爱”的 口号 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来的。它既是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又是资产阶级道德的重要内容。这一口号的提出不仅在政治上曾经起过推动历史进步的作用,而且在人类道德发展史上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它否定了人身依附关系,肯定了人身自由;否定了等级特权,肯定了人的平等;否定了把人不当人的非人道主义的博爱思想。一句话,肯定了人的尊严、价值以及个人对幸福的追求。所以,它对个性的张扬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人们挣脱禁欲主义、蒙昧主义、等级主义的枷锁都起到了巨大的革命作用。 西方____的万物泛神论主张神无处不在,万物都是神的表象。这种主张认为:上帝就等于万事万物;任何个别事物就是上帝;世上的事物实际上都是虚无的。 在这两种思想的支配下,作者把信天翁认为是基督____徒。老水手无端地射死了信天翁,表示他拒绝社会给他的礼物,他除掉了深爱自己并代表超自然的事物,也就除掉了对这个世界的感情。老水手违反上天的指意,违反自然规律,射死了无辜的信天翁,必然要受到惩罚。于是,灾难来了:风停了,船无法前进,阳光酷热,水手们口干舌燥。这时候,有人指责老水手——“你怎敢放肆,将神鸟射死!是它引来了南风。”此时,老水手开始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于是,他开始不断地感到内疚。心理学认为,在道德情感系统中,羞耻感是其中的一个元素。毕达哥拉斯要求人们对自己言行进行反省以后,就应该在内心里对卑劣的行为感到羞耻、悲哀和恐惧;对善良行为感到欣喜。沙莆慈伯利认为,道德上的善恶主要取决于感情系统中的羞耻感。他说:“凡出自不公正的情感所作的,就是不义恶行和过失;如果情感公正、健全、良好,并且情感的内容有益于社会,而且还是以有益于社会方式施行,或有所感动,这就必定在任何行动中构成我们所说的公平和正直。”不义、恶行和过失将引起人们的羞耻感。羞耻感是个人的自我道德意识的一种表现,表示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动机和道德品质的谴责时的内心体验。良心是羞耻感的的主要作用机制,常表现出焦虑、羞愧和内疚等情绪。道德焦虑是一种复合情绪。其中,痛苦和畏惧是主要构成“因子”。但它仅以避免外在处罚为目的,是低级形式的羞耻感,可又是羞耻感发生的基础。那么,羞耻感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是内疚,只有内疚才是高度的主体意识的产物,它激活潜在的思维和力量,专注与对过失的懊悔和追悔的行为,促进个体的心理成熟。如果个体内疚匮乏,那他将对道德不屑一顾,达不到“有羞知格”的认识。同时,羞耻感要以自尊为前提,一个没有自尊的人是不会知耻的,更不会自责。自尊体现了对自我社会话的切近,没有自尊的防卫,就不可能有自责的意识和行为的发生。老水手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知耻,惭愧和悔恨。老水手真是由于良心发现才深感自己行为的错误,于是惶惶终日,不断自责自己。 事态进一步发展,在他忏悔和祈祷下挂在脖子下的鸟掉下来了,但是同行的水手都因为缺水而一个个地死去,只有老水手一个人活着。这似乎是上帝对他的又一个惩罚。他一方面觉得自己的罪行深重,导致了其他水手的死亡——痛苦;另一方面在茫茫大海中,一条船上就他孤零零的一个人——恐惧。于是他的内心又经历了一场痛苦与恐惧的考验。良心是每个人自身内部的道德评析,是自己对自己行为道德价值的认识、认知、判断、态度、感情、体验、意向、意志、动机等一切心理反应活动。老水手不断对自己惊醒良心谴责。良心的基本因素是感情,感情是对需要的体验,是心理的动力因素。它一方面产生良心的认知因素,推动自己去判断自己行为的道德价值;另一方面则产生良心意志因素,推动自己做出改过迁善的选择。在行为过后,良心对行为的后果有影响和评价作用。对于履行了道德义务并产生了好后果的影响和行为,它便于进行自我谴责,使人感到内疚、惭愧和悔恨。这种自我谴责,往往能形成一种力量,促使人们改正自己的行为。 后来,老水手虔诚地祈求海蛇破开魔法,他才获救得以回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生在生活中不免发生道德过失。道德反省就是通过对道德过失的追悔,从而激励人们采用新的道德行为去补救已经酿成的道德不幸,并且通过对道德过失的觉醒为将要开始的道德行为提供罗盘。道德反省的实质在于主体对自己已作的道德选择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是在主体已经体验到自己的道德行为存在着过失的情况下,从而进行的对自己内心的深刻 反思 。通过反思,要为今后的行为提供新的路线和方案,明白来者可追,逝者可补。在今后的行动过程中,要用千倍的补偿替代原有的损失;通过反思,主体对自我发展和自我需要与社会道德的系统会领悟得更加深刻。 故事的最后,老水手回到了家。于是出现了开篇的那一幕:他极力拉住去赴婚宴的人,让他们听他讲这个离奇的故事——他想寻找听众,承认自己的错误,说出自己的故事,解除内心的痛苦——赎罪。尽管老水手已经虔诚忏悔,但还是有种负罪感难以释怀,于是他渴望被人理解,宣泄出来以排除内心的痛苦。生活也是这样,当我们遇到困难、痛苦的时候,不要封闭自己,找一个忠实的听众,把自己的苦恼说给他听。这是一种释放压力的好 方法 。 总之,柯尔律治的这首诗歌以神秘、怪诞著称,其中的心理描写可谓是典范!诗歌探讨了罪与罚、善与恶,生与死等哲学问题,宣传了一切生物皆上帝听造的教义。但诗歌的真正价值并不在故事本身或它所包含的哲理上,而在以造型艺术的精确性和音乐的流动感为读者创造了一幅幅神奇的海洋画面:时而风平浪静,沉寂安宁;时而风暴骤起,一片喧嚣。在写作此诗时,柯尔律治并不熟悉大海,但他能凭借想象,使真实的情形与幻想的景象互相交织,把平凡的细节与诗意的象征融为一体,充分显示了瑰丽奇特的想象能力。在诗艺上,长诗将英国民歌的自由与古典文人诗的谨严冶于一炉,炼就出适合表达浪漫主义情绪的活泼自然的诗体,而长诗的音韵与节奏之美,也表现了诗人能让文字进行歌唱的本领。 [参考文献]: 《英美文学选读》 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英国文学简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道德心理学》 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毕业英语论文范文大全篇2 浅谈东西方数字九的 文化 对比分析与翻译 一、前言 "数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在符号的帮 助下产生的。"(苏金智,19 91)"数字是语言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领域。在科 学的数字世界里,它的功能是计算,秩序严谨,职司分明,是 实数;而在人类 心灵的数字世界中,它的功能是表义,许多数字经过“神化”后成为“玄数”、 “虚数”、“ 天数"。它们有着极其丰富的外延和内涵。"(王秉钦,1998) 由于受东西方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语言崇拜、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数 字的神化存在着东西方的差异 ,但也存在着共性,有着共同的规律。在"数的 灵物崇拜"上各民族都有普通性。东方人有自己心目中的"天 数",而西方人 也有自己心目中的"神数"。神秘数字的演化规律一般经过"神化—泛化—虚 化"的过程。( 王秉钦,1998) 东西方已有不少有关数字科学的专著和论文, 如毕达哥拉斯(phythagoras) 学派的T·丹齐克的《数 科学语言》(商务印书馆,1998),英国人伦拉德·法 拉的《七的探源》;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就数字写过著作 和论文,并开展过学术探 讨。如,王秉钦教授在其《语言与翻译新论》的中篇第六章就以"数的语义范围 比较 与翻译"为专题;苏金智曾写过《数的灵物崇拜》(载〈语言、社会、文化》 440页, 语文出版社,1991,1) 等。在1998 年南昌大学主办的"中国英汉语 比较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上,英汉文化对比专 业委员会会 员曾就中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吴玲英老师的《中西文学中"以三为法”的文化模 式》展开了激烈的 讨论。本人认为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自己心目中的天数 是"九"而不是"三",也并非完全是因为"九" 是"三"的倍数。 二、东西方数字"九"的文化对比分析 在我国,人们之所以把"九"看成是自己心目中的"天数"和最富有神奇色 彩的数字, 是因为"九" 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symbolicmeaning),在我国可 以说历时最久,涉及面也最广。 "九"作为数不同于一 般数字,在中国古代被 认为是一种神秘的数字,它起初是龙形(或蛇形)图腾化之文字,继而演化出"神 圣" 之意,于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为天赐神赋,便竭 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如天 分九层,极言其高,天证/诞日为正月初 九,天子祭天一年九次。更有趣的是连皇宫建筑都与"九"有关。例 如,北京 城有九门,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问,门上饰有九路钉(即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九排)。 汉语词汇中也常 用"九"来形容帝王将相的称谓,如"九五之尊"(imperial throne);称官位仅次于皇帝的王爷为"九千岁 "等。 根据阴阳五行与数的关系,万物之根均为数,宇宙也是数。数始于1而终于 10,五行也是数,按传统的五行 理论来划分,则1、2为木:1为阳木,2为阴 木。以3、4为火:3为阳火,4为阴火。以5、6为土:5为阳土,6为 阴土。 以7、8为金:7为阳金,8为阴金。以9、10为水:9 为阳水,10为阴水。这 就是将"象"、"数"与五行 结合起来推演变化,用以显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 在联系。由此看来,"九"是最大的阳数,象征着天。 传说 古 代中国人把天分 为九层,九层天是天的最高处,汉语中有关词汇有"九重霄"(指极高的天空, "九霄云外" ,"九天揽月","九天九地"等。另外,天坛,这个明清两代 祭天的场所,其建筑无处不体现着“九”的象 征意义。 民间传说中还有"九头 鸟"(nine-headed bird: a fabulous bird whose appearance was f ormerlyregarded as a bad omcn)的故事。 中国人以"九"为大数,刘师培在《古书疑义举例补》一书中写道:"凡数 指其极者,皆得称之为'九' ;"《素问》中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 九。"因此,汉语中有"九九归一"或"九九归原"之说。因 从"九"为数之 极而引出人生之限,故"明九"或"暗九"均为人生之"坎",避讳有“九”之 岁。例如:“ 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岁,是个暗九。"(《红楼梦》)。日本人一般 认为"九"是"苦命和痛苦"的象征,因 为"九"与"苦"同音,因此忌讳 "九"。然而,《外语与外语教学》曾报道过国内一位学者曾为考证这一点 ,采 用"全选法"将日本某地电话号码其中的几千个姓和名分别进行统计,结果发现 将"九"作为姓的只占极 少数(约占),而将"九"作为名的却不少(约 占35%)。看来,日本人忌讳"九"也并非绝对。 此外,《词源》中说:"九:虚指多数。""九"作虚数解时,是数的一种 语义模糊现象。《现代汉语词 典》中,"九"的意思有三个:(1)数目,八加一 后所得;(2)从 冬至 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 数起,二"九"、三 "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3)表示多数或多次: 九泉,三 弯九转等。因此, 汉语中有不少和"九"有关的 成语 。如:"九牛一 毛"、"九死一生"、"九牛二虎之力" 、"九流宾客"等等。 在我国,数字"九"涉及面在所有数字中最广。含有数字"九"的词汇也十 分丰富。如,"九州"是指传 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用作"中国"的代 称。因此,有的全国性的电视节目就取名为“九州方圆”;“ 九族"(the nine degrees of kindred: either thenine generations from one's great-great-gr andfather down toone's great-great-grandson;or four generations of one'spatemal relations, three generations of one's matemalrelations, and two generations of noe's wife's relatio ns),古代有一种残酷的刑法叫"诛灭九族";古代传说 "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因此,《红楼梦》第九回 中用"一龙生九种,种种各 别"来比喻贾氏家族族大人多,龙蛇混杂,好坏不一,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还有 " 九龙杯"等。此外,在文娱、体育等词汇中,数字"九"也比比皆是。如, 许多歌名都以"九"开头:"九妹 "、"九九艳阳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等;乐器中也有"九音锣";在体育活动中,"九柱戏"(nine pins),兵器中 有"九节鞭"[但这与西方文化中的"九尾鞭”(cat-o '-nine- tails: an instrurnent of punishment so calledfrom the nine pieces of leather or cord which compose it)意义不大一样]。 地名中也有一些以"九"开头的,如"九 寨沟"、"九华山"、"九江"和"九龙"等。此外,中国人常把" 九"看成 为吉祥数字之一。在申请电话号码时,人们宁愿多出 钱去买一个尾数为"8"或 "9"的吉祥号码。比 如,湖南有线电视台的"欢乐热线"号码为"16899919"。 在西方,数字"九"也是人们心目中的"神数"之一。对西方人来说, "九"的象征意义是"神性"、 "神圣之至"。 英语权威字典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and Webster's ThirdIntema tional Dictionary 中 对"九"所解释的意义比《现代汉语词典》所解释的意义还多,分别有: 1)one more than eight, three threes, the square of three;2) nine units of objects (a tota l of nine) ; 3) a: thenumerable quantity symbolized by the arabic numeral 9; b: thefigure 9 ; 4) nine o'clock——compared Bell table, timeillustration; 5) the ninth size in a set series: as a; aplaying team of nine members, baseball team; b:the firstor last 9 hol es of an 18-hole golf course…。 其中收入与"九"有关词语和成语多达近二十条。常用的有: a nine-day's wonder (an object or event that creates ashort-lived sensation) ____Those political expositions…that make a nine day'snine wonder till something fresh c omes alone——Mary Deasy. nine times out of ten(very often) be dressed up to the nines(elaborately dressed, as for aformal occasion) ____She dressed herself up to the nines and went to theparty. in the nineholes:in the difficult situation nine-men's morris: morris played with nine counters A cat has nine lives: A cat can move so fast and jump sowell that he seems to escape being killed many times. 从以上的解释还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数字"九"及其倍数在西方也被广泛运 用于文娱和体育活动中。如, 保龄球(bowling )中的瓶状木柱数(ninepins) 为"九"; 高尔夫球 球场有一十八个洞:跳子棋的棋板上各 方均为九个孔; 古 时英国还有一种九个男人一起跳的舞蹈(morrisdance)等。由此看来,数字"九" 也倍 受西方人的青睐。 总之,在东西方文化中,数字"九"含有以下主要共性: 1)东西方大多数人把数字"九"看成神秘的数字, 其象征意义均有"神 圣"之意。 2)在东西方文化中,数字"九"均可虚指多数。 3)数字"九"被广泛运用于文体项目中。 数字“九”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个性恐怕主要在于:对中国人来说,其神奇色 彩要比西方人更浓;其象征意 义的历史在东方文化中比西方文化中更悠久;其 涉及面在东方文化中比西方文化中更广泛。 三、数字"九"的翻译问题 罗马西塞罗说过:"翻译不是字当句对,而是保留语言的总风格和力 量。""按分量而不是按数量译词" 。此处所说的数字是指经过神化、泛化、 虚化了的"虚数","实数"的翻译不在此例。根据这一理论,结合 东西方文 化的共性与个性,可采用如下的翻译方法,并遵循以下的翻译原则。 可采取的翻译方法主要有: (一)保留原数字 . We thought our cat would be killed when he fell fromthe roof of the house. He was not, he used up one of his ninelives. 我们以为我们的猫从屋顶掉下来会死了,它并没死,只失掉九条命中的一条。 这样翻译过来,人们很容易接受,因为人们已熟悉"猫有九命"这个成语, 并能够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 (二)转换成各民族喜爱的数字 out of ten——十之八九 nine days' wonder———可翻译为"昙花一现", 这样翻译可以加深对奈 达的"对等"和纽马克的"转 换"翻译理论的理解。 (三)增舍数字 比如,"九死一生"可翻译成"a narrow escape from death;survival after many hazards";又如 ,"九九归一,还是他说的话对。"可翻译成"All things considered,what he says is right."其译文均 舍弃了数字,转译其 形象意义。 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一)民族性原则 比如,汉语中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汉英词典》(外研社,1996)的译 文有三个:"strain onese lf to the limit; use everyounce of one's strength; make herculean efforts"。笔者认为第二种译文 "use every ounce of one's strength "更符合"民族性原则”,成功地将东方文化中该成语的比喻意义转 化成了西方文化语言中的形象意义。 (二)习语性原则 比如:"匡超人此时恍若亲见瑶宫仙子,月下嫦娥,那魂灵都飘到九霄云外 去了。"(《儒林外史》), 其译文为"Kuang felt that he was gazing at a goddess and his spirit had flown to heaven."这种译 文因遵循了"习语性原则", 充分地体现了人类交际行为的一个最根本原则——语言——符号的经济原则。 (三)形象性原则 数字用于模糊意义时,一般都失去了其数量意义而具有形象意义。翻译时, 必须越出其理性意义而捕捉其 与 其它 的词结合后所产生的形象意义。 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此句诗中的"九天" 的形象意义为"极高的天空 ",因此,可翻译成"Down itcascades a sheer three thousand feet—As if the Silver River [. the Milky. Way]were falling from heaven!"猜你喜欢: 1. 毕业英语论文范文 2. 英美文学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3.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4. 大学英语毕业论文范文 5. 英语专业论文范文 6. 本科英语专业论文范文

范文1. 碧绿的大海里,鱼儿在自由自在地遨游;蔚蓝的天空下,鸟儿在无拘无束地鸣唱,青翠的草地上,花儿在争先恐后地开放……整个世界,显得那么生机盎然!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风的轻盈岁月,生命是雨的淋漓尽致,生命是有着许多合音的交响,生命是有着一颗感恩而快乐的心,生命是能够每日快乐洋溢的幸福。生命给予了我们无限多的东西,我们唯一能回报生命的只有珍爱生命。我们要学会珍惜生命,理解生存的意义,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现代社会中,各种各样不珍惜生命的行为很多,比如犯罪,吸毒等等,许多同学对于毒品的危害认识不足,只是表面上知道毒品不好,但是会有多大危害呢?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不是很清楚。现在许多同学对于生命没有一个完整正确的认识,不知道生命的含义,对于死亡没有基本的恐惧和严肃的态度。往往因为一点小事,动不动就拿死来威胁,产生轻生的想法,甚至有一些同学真的去做,这种行为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生命是多么可贵、活着是多么美好!每天清晨醒来,我就想我要好好地把握每一天,真心真意地对待每一天。 当朝霞映红了我的双颊,当树上的小鸟叫醒了我的梦想,我知道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我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是他们赋予了我宝贵的生命,是他们让我感受这美丽的地球、鲜亮的世界、可爱的生活。 是啊,生命就像一朵花,生命之花是绚烂的,也是脆弱的,稍不珍惜就会枯萎,凋零。 范文2.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有着太多的理由,它们一片一片和在一起,成为一丝长线,牵住生命,让我们的生命成为多彩、永悦的春天! 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开。然而,生命只有一次,它不仅仅是自己的,更属于所有关心、呵护、爱着我们的人。因此,我们不仅要为自己坚强地活,更应该为爱我们的人努力地活着。 不要当人去楼空时,再懊悔、惋惜时,还来得及吗?生命诚可贵呀!其实,珍爱自己的生命,健康地成长是一种责任,那是对自己、对爱自己的人负责。你可曾想过,爱自己的人有多少?他们为自己付出多少?他们给予了自己多少?当我们不爱惜自己时,可明白这束缚了多少人的快乐,牵动了多少人的心,要让多少人为自己流泪? 有一件真实的事情发生在我的身边:今年暑假里,我的一个学生的父亲在工地上干活时不小心摔死了,因为这个开学那几日,他变得非常的孤单,神情恍惚,仿佛失去了自己,整日沉默不语,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里,常常看到他落泪的样子、哀伤的神情。是啊,他的家庭失去了支柱,漫长的人生路他将如何走下去?遇到挫折,他能否坚定地站起来?谁来给他的生命延续给予保证?……我不敢想,真的不也想。但值得欣慰的是,在亲人、老师、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下,他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收拾悲痛重新站了起来。这个逝去了生命的家庭故事让我明白了生命如此的重要。我要庆幸,我们都要庆幸:拥有一个完整的生命,还有这么多爱自己的人。生命,牵系着太多的灵魂和血肉,包涵着太多、太沉重的爱,我们要在风雨中坚定信念,才能做到“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一个人这一辈子难免有些小病小痛:上火,多喝水也就过去了;牙疼可能是因为上火;打鼾也就是个人生活习惯的问题;痔疮不过是小毛病罢了。这些在大多数人看来无大碍的小病小痛,也许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再也引不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和兴趣,很多人甚至任由它去,只要不妨碍正常的生活,就由它自生自灭吧。但是,这些在您看来“理所当然”的现象中往往隐藏着极大的健康危机,只有珍爱生命者才能让这些隐藏着的烦恼离我们远去。 一次的偶然的机会,我在医院里曾看到一个生命的落幕,一位奄奄一息,弥留于世的病人。当时,她躺在床上,寂静得如同一颗夜幕里的星星。她的双唇微微张动,却说不出一句希望的话语,目光中流露出的渴望挡住了病态的呆滞,她慢慢伸出双手想要抓住什么,却实然一下子像吊着什么重物似的滑落下去了……她要死了。那一刻我的心猛然间一凉,那时那刻各种耳语她已不再闻,一张张亲人的面孔也已看不清了,然而她还是努力挽留住自己的生命,即便已经是虚幻、孱弱了的生命。 从这种生与死的临界点,我领悟到了生命的可贵。由此,我想到了秋风中飘落的黄叶,在它们经历了春的萌发、夏的旺盛,却走向了归根的季节,然后在冬的泥泞中,结成了坚硬的壳,守护着曾经有过的美丽,以等待明年的绿意从容。 朱自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啊!落叶可以重获新生,但人生的四季却是在希望与失望中穿梭,却不能像落叶那样等待绿意,是不能周而复始的。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是追求破茧成蝶的过程,而不是守侯翩翩起舞的美丽;是流星划过后的辉煌,而不是星空闪烁的浪漫。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是凡琐的城市中闪动的灵魂,是热闹生活中的一曲阳春白雪。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是要有两颗心,一颗化成顽石,拒绝生活中的伤悲,一颗化成爱心,珍惜身边的一切。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是要为理想而执着地奋斗,而不是为了享受而去抱怨生活,而去放弃生活! 当我们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时——便拥有整个世界…… 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您生命中的一点一滴,让我们活得更健康、更有质量! 范文3. 每天清晨,我们都会背起书包,在爸爸妈妈的期望和叮咛中快快乐乐地去上学。可是,有一组数据却震撼了我。据统计,2004年全国平均每小时就有11人在交通事故中失去生命,其中至少有一名儿童。一小时一个欢蹦乱跳生的生命就会离我们而去,这是多么可怕,又令人担忧的数据呀!交通意外伤害已成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第一杀手。生命之花,瞬间凋谢;警钟在耳,声声惊心。 在我记事时,爸爸妈妈经常对我说:“干什么事,安全第一”。在我识字以后,常在工地、路口等危险地方看到“请注意安全”;在我成为低年级孩子眼中的哥哥时,我常常会说:“小妹妹,注意安全。”从此,“安全”在我幼小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安全”真的如此重要吗? 我曾听姐姐说:“有个叫玲玲的小姑娘,她长得胖乎乎的,红朴朴的脸上有一双笑咪咪的大眼睛,可爱极了。有一天,她跟着奶奶去买菜,突然看见对面正在清扫街道的妈妈,她高兴极了,挣脱了奶奶的手,嘴里叫着‘妈妈’,像一只可爱的蝴蝶飞向妈妈。可是,不幸就在这时发生了,只听到一声惊叫,小玲玲被一辆疾驶而来的摩托车撞倒。鲜血染红了她那条白色的太阳裙,红朴朴的脸一下子变得好苍白,好苍白……”。 从此,“交通安全”便让我铭记在心。在课堂上、在队会中、在电视里,“交通安全”知识成了我关注的热点。于是在我们携手相伴外出春游时,在我们迎着明媚的阳光上学、放学时,在我们快乐地在绿茵场上活动时,安全意识和组织纪律性便成了我必须遵守的原则,遵守交通规则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样成为我——一名小学生时刻牢记的做事原则。 从此,“上下学,眼要明,一路纵队靠右行。车辆靠近早躲开,边走边玩有险情。过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横道线。等公车时不越线,挤撞抢坐很危险”的儿歌一直萦绕在我的耳旁。因为我知道,只有安全了,才能更快乐。 又是一个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季节,我随手翻阅着旧报纸,一行大字引起了我的注意“生命可贵 安全出行”,我迫不急待地读起来。2002年的一天,小红和小芳在马路边一起玩耍时,被一辆货车撞倒,小芳当场死亡,小红被送往医院。经过50多个小时的抢救,命保住了,但两条腿被车轮碾断了。几年来,小红就靠双手撑着一步步走着,生活难以自理,在全社会的关心下,小红经过长时间的治疗,终于可以走路了。当听到小红能走路的消息时,我却怎么高兴不起来,我在想:假如她们不在马路边玩耍,假如她们能注意过往的车辆,那么,小芳依然能和我们在一起,小红也不需要用假肢走路。那该有多好啊! 亲爱的同学们,岁月如歌,生命如花。愿你、愿我、愿他、愿我们每一个人从此都走“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之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时刻遵守交通规则,在点滴小事中学会安全自护的方法,让我们呼吁全社会的人都铭记“安全第一”,让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之花都美丽绽放

毕业论文摘要范文英语

英语文学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英语学生的自身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英语文学方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从多方面注重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同时大学生也要积极进行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文学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英语文学;大学生

一、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培养的现状

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然而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视不够,并且学生自身没有较强的意识注重文学素养的培养。大学的英语教学,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第一,大学英语的教学主要以学生语言技巧为主,以英语词汇、知识点、语法等为主要讲授内容,教师很少讲授到英美文学的知识,也较少布置有关文学阅读的任务,对于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培养非常不利。第二,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作为国家级考试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主要为英语语言自身的应用,但是对于英语文学方面没有很多的要求,影响着全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从学生角度来说,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兴趣不高,很少学生去阅读英语文学的相关资料,或者有兴趣但是英语能力不足,慢慢失去了对于英语文学的喜爱

二、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培养的策略

针对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现状,我们必须注重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从多方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英语课堂上教师注意培养学生对于英语文学的兴趣。大学的英语课,多是大学英语的课程,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不感兴趣,对于英语文学的兴趣就更小。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注意学生文学的兴趣培养。在讲授教学内容时,继续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喜爱,恰当地为学生介绍文学作品,联系更多的文学信息,将教学内容与英美的文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引起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兴趣。

第二,教学内容多介绍英语文学的相关知识,带领学生学会文学赏析、评论等。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教师讲授教学内容时比较偏重与英语语言的应用,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文学作品的赏析进行地很少。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教师可以讲课时注意突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学知识,在为学生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带领学生去学习如何赏析文学作品,对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论,为学生推荐适合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也获得更多的关于世界、人生的思考。

第三,课上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英语文学的熏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引导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文学的敏感度,促进学生的文学积累。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文学学习与电影结合起来。很多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的文学作品都被后人拍成电影或者电视,而电影、电视是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而且对于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在电影中学生对于文学作品有所了解,对于英语语言的应用也更清晰。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英语文学知识和作品。在当今时代,接触文学不仅靠书籍,还可以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在信息飞速的时代,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文学阅读和文学思考。

第四,布置课下文学的延伸任务,定期检验学生的完成情况。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布置恰当的文学阅读任务和文学赏析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英语文学作品,要求学生完成文学作品的相关任务,鼓励学生在进行文学阅读和赏析的任务过程中,进行思考分析,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思考。对于布置的文学任务,可以定期进行检查,通过写阅读反思、影评等来检验学生对于文学作业的完成情况。

第五,学生自身要转变观念,变被动培养为主动提高。大学生为了就业,更多的人都选择学习实用性强的课程,对于短期内实用效果较小的文学学习却很忽略。要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学生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以前的观念,意识到文学学习和提高文学素养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重视自身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其次在课堂上和课下主动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配合教师的文学学习的教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文学相关作业将文学素养的培养当成一项长期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从多方面注重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同时大学生也要积极进行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文学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基于思维过程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教学架构兰春寿课程.教材.教法2015-12-01期刊1

2、 英语专业体裁文本依托文学课程体系改革效果分析景婧外语界2015-08-25期刊

摘要:总之,动词汉译英的过程就是由“动态”向“静态”转化、由展开型句法结构向浓缩型句法结构转化的过程,也体现了由汉民族思维方式向英民族思维方式转化的过程。

关键词:英语文学;研究生

一、汉语的“动态”与英语的“静态”

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是最复杂、最活跃的一种词类。英、汉两种语言对动词的概括意义是一样的,但动词的数量及使用频率与方式却并不一样。从总体修辞效果来看,英语呈“静态”,汉语呈“动态”,亦即,英语有一种少用(谓语)动词而用其他手段;而汉语则有一种多用动词的固有习惯。英语每个句子中只能使用一个限定式动词(并列谓语除外);而汉语中却存在着“连动式”和“兼语式”,如“他到了火车站发现火车已经开走了”,及紧缩句,如“我们下雨也去”。英语的限定动词只能做谓语,而汉语中的动词(包括动宾词组、主谓词组等)不仅做谓语,也可做主语,如“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宾语,如“鲁迅主张打落水狗”,定语,如“讨论的问题很重要”,状语,如“一定要批判地继承我国的文学艺术遗产”和补语,如“小溪旁那些女人们听得笑起来了”。汉语是一种离不开动词的语言,除了部分句子(即名词谓语句如“今天星期六”和形容词谓语句如“他这几天心情很好”)以外,大量的句子都不止使用一个动词,有的句子几乎全句都是动词,如“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怕没办法”。汉语的动词还可以重叠和组合构成新的动词,如“走走”、“商量商量”、“看一看”、“打打闹闹”,而英语的动词却不能。另外汉语中为数不多的介词,也大都是从古代汉语动词演变而来的,有些还具备动词的一般特点,称为“半动词”,“副动词”,“汉语中的绝大多数的‘介词’,应该划归动词的范畴,只是入句时,表现了相当于英语介词的作用”,如“他在家”中的“在”为动词,而“他在家看书”中的“在”则为介词。

二、“动态”与“静态”的思维根源

汉语“动态”与英语“静态”之差异,其深层原因在于汉、英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即汉民族重形象思维、重悟性,而西方人重抽象思维、重理性。汉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尚象”,汉民族习惯于“观物取像”,即取万物之象,加工成为象征意义的符号来反映、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形成了偏重形象,即偏重具体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尚思”,注重逻辑与形式论证,形成了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思维形式,偏重抽象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形式的不同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语言常常使用大量的涵义概括、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因而显得“虚”和“静”;而汉语则习惯于形象语言,用形象的方法来表达抽象的事物,动词的形象性即满足了中文的需求,由于大量地使用动词,汉语言因而显得“实”和“动”。另外,汉民族相比于西方人更倾向于注重悟性,汉语由意念贯通,行文造句不需要严格的语法规则来规范,词的用法也非常灵活,动词的使用即非常灵活。汉语的动词由于没有形态变化的约束,使用起来十分自由、灵活,可以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也可以连用形成连动式和兼语式,还可以重叠和组合构成新的动词,动词的大量使用使汉语的表达呈现“动态”的倾向。与之相反,西方人更注重理性,注重形式论证,在语言上表现为形态的外漏和形式上的完整,因此行文造句需要严格的语法规则来规范。英语句子有严谨的主谓结构,一个句子结构通常只使用一个谓语动词,大量本应该用动词表达的概念,只能用非谓语动词来表达,或借助于动词以外的词类,主要是由动词派生而来的名词,有时还要借助于介词、副词及由动词转化而来的形容词,这样便产生了动词的虚化和弱化,使得英语的表达呈现“静态”的倾向。

三、汉译英中动词的处理

鉴于学生动态英译文的问题,从“动态”与“静态”这一修辞差异入手来探讨汉译英中汉语动词(不包括判断动词和能愿动词)的处理,应是汉译英教学中的非常重要的一讲。

(一)单动词汉语句子中动词的处理

“英语的静态修辞的实质是名词优势和介词优势,而介词优势又是名词优势的必然结果。因为名词与名词之间要借助介词来联结”。英语倾向于用名词(词组)来表达汉语用动词所表达的概念,即动作、行为、状态等,尤其在科技、法律、政治等正式文体中更是如此。这不仅使英语句子简洁紧凑,也避免了将人牵涉进来,从而使语句意义更加含蓄、间接,符合英民族表达习惯,因而句子优美。因此,在有些情况下,汉语动词并不是译成英语动词,而是要遵循英语的这一修辞特点,进行必要的词性转换,即动词向名词和介词的转化(如a和b),有时也转化成副词和形容词(如c和d)等,使译文符合英语的句法规律,因而更加地道、更显文采。a.他很贪嘴。.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政策.ThisisnotinkeepingwithourParty’.桌布铺上了吗?Istheclothon?d.他怀疑我的动机。Heissuspiciousofmyintentions.

(二)多动词汉语句子中动词的处理

汉语注重“动态”描写,一个句子中往往会涌现大量的动词,但并不会引起句子的臃肿和混乱.汉语的动词可以作句子的不同成分;一个句子中可以连用两个或更多的动词作谓语,有时一个句子中会集结异常大量的动词,按照各动作实际上的时间顺序或逻辑上的因果次序,将事件一一如实说出,甚至尽量省略关系词以达到动词集中、动词突出的效果。因此在将汉语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宾补的动词译成英语时,有的可以省译,有的要进行词性转换或译成非限定动词;在将汉语的连动式结构译成英文时,首先要确定一个主要动词,作为谓语动词,与主语形成SV主干,构成全句中心,其他动词有的可以省译,有的作为次要动词进行词性转换或译成非限定动词、独立主格结构,打破汉语的时间或事理顺序,运用英语所富有的各种关系词或关系手段,适当地将它们嫁接到句子的中心主干上,形成空间立体布局,使句子语义层次分明。当然,在将连动式结构译成英文时,若有两个或以上动词都该是英译文中的谓语动词,则应将其译成并列谓语。但译文谓语动词如果铺排过多,就会显得很累赘,语义层次很不分明,带有浓厚的汉语色彩,这时,应首先采取断句处理。

总之,动词汉译英的过程就是由“动态”向“静态”转化、由展开型句法结构向浓缩型句法结构转化的过程,也体现了由汉民族思维方式向英民族思维方式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完成得好,译文就符合英语语言的规范,这个过程完成得不好,译文就会汉化,妨碍了原文内容的确切表达。我们的学生动辄用动词写英语句子,而且多是小短句或简单的复合句,带有浓厚的汉语气息,主要是受汉语“动态”修辞的影响。因此在汉译英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用英语的“静态”修辞进行思维,克服汉语“动态”修辞的影响,为汉译英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加拿大英语文学在中国的译介(1949—2009)——兼论社会文化对文学翻译的制约朱振武; 綦亮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Human resource plays the pivotal role in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increasingly. 5P model is regarded as a very important model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while it delivers the huge purpose and instant effect. But we have to realize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5P needs to one environment that cooperation of every department and plan the relevant policies, therefore enterprises utilize 5P model depending on practical situation. This anticle tries to realize the huge effect of 5P model very well through both discussing the content of 5P model and 洛北春酒业集团`s suessful experience.

是翻成英文吗 Civil service system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regularity, is promoting the modern govern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anization design, it is perfect with innovation, related to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China in 1993 adopted the national civil service system, began to enter the modern government personnel management track. But overall, pared with foreign countries,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of our country is still relatively primitive, theoretical research is still relatively weak, and there are many aspects need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erefore, the reform of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in China has bee an important task. This paper will be based on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study, through to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civil servants system recorded in the annealing preferred, incentive coordination, the protection mechani *** of the three major aspects of the public servant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to reveal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o draw lessons from foreign civil servant system beneficial experience to perfect our civil servant system design. 我只把你摘要的发来了

Abstract The core 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s the basi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and the source of petitive advatages. As a growth poi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Real Estate directly affects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 estate enterprises'core petitive ability should be paid profound attention. Depending on a bination of core petence theory, this paper is in view of the status quo of the estate enterprise'core petitive ability in China,then bines the author's opinion under the help of the related books,documents and the teacher, and finally turn out the mean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s'core petitive ability . Keywords The Core Competiveness of Enterprises Brand Strategy Enterpise Culture

Urban vulnerable groups is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economic system transformation relative damage, marginalized groups, with social transformation,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social factors such as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urban vulnerable groups is be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has affected our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equity.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vulnerable groups of urban studies, that the size of the vulnerable groups in recent years in increasing the survival of the city status of vulnerable groups have not been effective improvement, therefore, an urgent need for government-led,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various policies and mechani *** s to protect the basic rights of vulnerable group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a well.

Along with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intensive structural reform of publish industry, financial management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publishing enterprise. Publishing enterprises must change their concepts and pay attention to financial management, building and insisting on the sense of innovation and human-oriented financial management, actively exploring and building a sound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s adaptive to market economic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 mechani *** . Publishing enterprises must try a variety of ways and means to resolve the outstanding issues in financial management, making effort to improve the qualities of financial workers, strengthening the informational 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realizing continuous innovation on financial centralized management and a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so as to promote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develop in a healthy and good direction.

Abstract: The woman known as half of the sky in an era of growing concern in the feminist context, hold up half the sky in other men - their pressure, their difficulties, their sad, seems to have been used to And even taken for granted. But Chili 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women writers, she works in many men have expressed the concern of this group. Loss of life, questions of love, of self-worth of confusion, as the mon challenge facing the hero. Thus, character. environment. the fate of one man without the image of the intersection in question to the reality: our way is, Where is tomorrow? 摘要还必须包括关键词的。

英文摘要可以用百度翻译,然后复制上去,目录设定很简单,在word或者wps里面有目录设定,选中目录点选那个目录设定可以来设定是一级目录还是二级目录的。

[Abstract] In the 1980s and 1990s last century, the economy developed at a high speed with the sacrifice of damaging the environments which caused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social problems. Gov and society began to think about it,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should take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system, many enterprises have realized the problem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find that it is not contradicted beeen achieving the individual economic goal and fulfilling the social goal. To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and initiative of fulfilling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nterprises should fulfill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convey related information to the society. It plays a key role to develop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vestments because it can better bring in the public opinion pressure and Gov supervision. High moral standards aord with the enterprises’ long-term benefit which will help gain reputation and trust in the daily operation and long-term cooperation. Enterprises can really catch the advantage of taking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policy and regulation that push the enterprises to fulfill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o that to find appropriate conduct system. Key Word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rporate obligation, significanc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thesis presents a detailed *** 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of Chaoshan, gave emphasized *** ysis on both the advantage of its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 lied in, and found out the advantages as well as limitations of the district of Chaoshan. On the basis of this, this thesis also studied on the New Wenzhou Mode, while in the meantime proposed advice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of Chaoshan district in view of strategy.

在全球化时代,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增多,中国对高质量英语人才的要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英语教学在中国高等 教育 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肩负着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任。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 毕业 英语论文 范文 大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毕业英语论文范文大全篇1 浅谈老水手的心理历程——《苦舟子咏》 读后感 [摘要]:《苦舟子咏》是英国19世纪湖畔派诗人柯勒律治的一首长诗。全诗是一个充满了奇幻之美的的航海 故事 。全诗探索人生的罪与罚问题,诗人把热爱宇宙的万物泛神论思想和____思想结合起来,宣传仁爱和基督____罪思想。诗中的水手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水手杀掉信天翁表示他拒绝社会给他的礼物,他除掉了深爱自己并代表超自然的事物,也就除掉了对这个世界的感情,最后水手内心发生转变,以新的态度对待自然,为此他才得以解脱出来。 [关键词]:老水手;道德;内疚;痛苦;赎罪 Abstract: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is one of Samuel Taylor Coleridge’s masterpieces. It is a long poem, telling a story in the form of ballads .The poem can be approached as a dream voyage to another realm, as a story of sin and expatiation, or as the quiet essenti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alienated isolated modern individual. 一、作者简介 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年10月21日生于英格兰西南部德文郡一个乡镇牧师的家庭。9岁丧父,被送往伦敦基督慈幼学校上学,熟读希腊、罗马文学。19岁入剑桥大学,与骚塞相识。当时两人都同情法国革命,但又都害怕革命暴力,于是设想去美洲建立乌托邦社会。计划失败后柯尔律治移居英格兰部西部湖区,致力于写诗,并与华兹华斯结成密友。他憎恶资本主义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于是远离城市,隐居于昆布兰湖区,寄情山水或缅怀中世纪的宗法社会。他们创作出歌颂大自然的或美化宗法制农村生活方式的诗篇,以抵制丑恶的资本主义现实。因此被称为“湖畔派诗人”。1798年,两人合作出版著名的《抒情歌谣集》。同年他与华兹华斯兄妹到德国 留学 ,被康德的哲学和耶拿派的诗歌理论和创作所吸引。回国后继续居住于湖区,与华兹华斯保持往来。柯尔律治年青时代即患有风湿痛等多种疾病。为求镇痛他长期服食鸦片竟至上瘾,故健康大受损害。晚年他贫病交加,1834年7月25日逝世于海格特。柯尔律治的作品以真的细节描绘超自然的神秘事物,令人甘愿暂时不去考虑普通情理而信以为真,并在领略到一种怪异的美的同时获得教益或良知的觉醒。柯尔律治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建设,不仅影响过他的同时代人,也影响了包括和他政治态度相左的拜伦、雪莱和济慈,而且,对于时至今日的诗歌艺术探索者,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他在英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是浪漫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 二、《苦舟子咏》简介 《苦舟子咏》是柯尔律治唯一一部完整的长诗。这部长625行的叙事谣曲是一个神秘恐怖的浪漫故事:一名老水手对一个赴结婚宴的客人讲述了他自己的可怕的故事。客人想走开,赶快去赴宴,却为老水手眼中的特殊表情所吸引住,不得不站在那里把这个故事听完了。老水手和同伴们坐了一艘船出海去。一路上很平安。然后遇到了一阵暴风,暴风过后,这位水手却无端地射杀一只了航海者认为好运象征的信天翁。因此,厄运又降临了。船驶进静海中,那里没有风也没有浪;太阳如火如荼地照耀着。海水绿绿地满载着腐物。船停在那里不动,老水手被视为这次厄运的造因者。水手们都渴得要死去,仿佛有一只船要驶进救他们却又消失不见了。那是一只幻船,水手们一个个都死在甲板上,每个死者的眼光都注定在这位杀死信天翁的水手身上。全船的人,只有他没有死。后来,他对于自所做的恶罪觉得悔恨。于是天使们可怜他的悲苦,使死尸们站了起来,仍去做水手们的职务。他们开上了帆。虽然没有风,船却渐渐地移动。于是,这船一直驶到了老水手的故乡。一个领航者离了海岸,出来迎接。但在他到这船之前,它却突然地沉下了,留下了这位老水手在海波中与死神挣扎着。他被领航者所救。后来,他一想起那时受的言之不尽的痛苦,便不能忍。他的心在体内烧着,一直到了把这可怕的故事说了出来,方才觉得舒服。 三、分析老水手的心理历程 “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道德重要规范。“自由、平等、博爱”的 口号 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来的。它既是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又是资产阶级道德的重要内容。这一口号的提出不仅在政治上曾经起过推动历史进步的作用,而且在人类道德发展史上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它否定了人身依附关系,肯定了人身自由;否定了等级特权,肯定了人的平等;否定了把人不当人的非人道主义的博爱思想。一句话,肯定了人的尊严、价值以及个人对幸福的追求。所以,它对个性的张扬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人们挣脱禁欲主义、蒙昧主义、等级主义的枷锁都起到了巨大的革命作用。 西方____的万物泛神论主张神无处不在,万物都是神的表象。这种主张认为:上帝就等于万事万物;任何个别事物就是上帝;世上的事物实际上都是虚无的。 在这两种思想的支配下,作者把信天翁认为是基督____徒。老水手无端地射死了信天翁,表示他拒绝社会给他的礼物,他除掉了深爱自己并代表超自然的事物,也就除掉了对这个世界的感情。老水手违反上天的指意,违反自然规律,射死了无辜的信天翁,必然要受到惩罚。于是,灾难来了:风停了,船无法前进,阳光酷热,水手们口干舌燥。这时候,有人指责老水手——“你怎敢放肆,将神鸟射死!是它引来了南风。”此时,老水手开始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于是,他开始不断地感到内疚。心理学认为,在道德情感系统中,羞耻感是其中的一个元素。毕达哥拉斯要求人们对自己言行进行反省以后,就应该在内心里对卑劣的行为感到羞耻、悲哀和恐惧;对善良行为感到欣喜。沙莆慈伯利认为,道德上的善恶主要取决于感情系统中的羞耻感。他说:“凡出自不公正的情感所作的,就是不义恶行和过失;如果情感公正、健全、良好,并且情感的内容有益于社会,而且还是以有益于社会方式施行,或有所感动,这就必定在任何行动中构成我们所说的公平和正直。”不义、恶行和过失将引起人们的羞耻感。羞耻感是个人的自我道德意识的一种表现,表示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动机和道德品质的谴责时的内心体验。良心是羞耻感的的主要作用机制,常表现出焦虑、羞愧和内疚等情绪。道德焦虑是一种复合情绪。其中,痛苦和畏惧是主要构成“因子”。但它仅以避免外在处罚为目的,是低级形式的羞耻感,可又是羞耻感发生的基础。那么,羞耻感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是内疚,只有内疚才是高度的主体意识的产物,它激活潜在的思维和力量,专注与对过失的懊悔和追悔的行为,促进个体的心理成熟。如果个体内疚匮乏,那他将对道德不屑一顾,达不到“有羞知格”的认识。同时,羞耻感要以自尊为前提,一个没有自尊的人是不会知耻的,更不会自责。自尊体现了对自我社会话的切近,没有自尊的防卫,就不可能有自责的意识和行为的发生。老水手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知耻,惭愧和悔恨。老水手真是由于良心发现才深感自己行为的错误,于是惶惶终日,不断自责自己。 事态进一步发展,在他忏悔和祈祷下挂在脖子下的鸟掉下来了,但是同行的水手都因为缺水而一个个地死去,只有老水手一个人活着。这似乎是上帝对他的又一个惩罚。他一方面觉得自己的罪行深重,导致了其他水手的死亡——痛苦;另一方面在茫茫大海中,一条船上就他孤零零的一个人——恐惧。于是他的内心又经历了一场痛苦与恐惧的考验。良心是每个人自身内部的道德评析,是自己对自己行为道德价值的认识、认知、判断、态度、感情、体验、意向、意志、动机等一切心理反应活动。老水手不断对自己惊醒良心谴责。良心的基本因素是感情,感情是对需要的体验,是心理的动力因素。它一方面产生良心的认知因素,推动自己去判断自己行为的道德价值;另一方面则产生良心意志因素,推动自己做出改过迁善的选择。在行为过后,良心对行为的后果有影响和评价作用。对于履行了道德义务并产生了好后果的影响和行为,它便于进行自我谴责,使人感到内疚、惭愧和悔恨。这种自我谴责,往往能形成一种力量,促使人们改正自己的行为。 后来,老水手虔诚地祈求海蛇破开魔法,他才获救得以回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生在生活中不免发生道德过失。道德反省就是通过对道德过失的追悔,从而激励人们采用新的道德行为去补救已经酿成的道德不幸,并且通过对道德过失的觉醒为将要开始的道德行为提供罗盘。道德反省的实质在于主体对自己已作的道德选择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是在主体已经体验到自己的道德行为存在着过失的情况下,从而进行的对自己内心的深刻 反思 。通过反思,要为今后的行为提供新的路线和方案,明白来者可追,逝者可补。在今后的行动过程中,要用千倍的补偿替代原有的损失;通过反思,主体对自我发展和自我需要与社会道德的系统会领悟得更加深刻。 故事的最后,老水手回到了家。于是出现了开篇的那一幕:他极力拉住去赴婚宴的人,让他们听他讲这个离奇的故事——他想寻找听众,承认自己的错误,说出自己的故事,解除内心的痛苦——赎罪。尽管老水手已经虔诚忏悔,但还是有种负罪感难以释怀,于是他渴望被人理解,宣泄出来以排除内心的痛苦。生活也是这样,当我们遇到困难、痛苦的时候,不要封闭自己,找一个忠实的听众,把自己的苦恼说给他听。这是一种释放压力的好 方法 。 总之,柯尔律治的这首诗歌以神秘、怪诞著称,其中的心理描写可谓是典范!诗歌探讨了罪与罚、善与恶,生与死等哲学问题,宣传了一切生物皆上帝听造的教义。但诗歌的真正价值并不在故事本身或它所包含的哲理上,而在以造型艺术的精确性和音乐的流动感为读者创造了一幅幅神奇的海洋画面:时而风平浪静,沉寂安宁;时而风暴骤起,一片喧嚣。在写作此诗时,柯尔律治并不熟悉大海,但他能凭借想象,使真实的情形与幻想的景象互相交织,把平凡的细节与诗意的象征融为一体,充分显示了瑰丽奇特的想象能力。在诗艺上,长诗将英国民歌的自由与古典文人诗的谨严冶于一炉,炼就出适合表达浪漫主义情绪的活泼自然的诗体,而长诗的音韵与节奏之美,也表现了诗人能让文字进行歌唱的本领。 [参考文献]: 《英美文学选读》 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英国文学简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道德心理学》 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毕业英语论文范文大全篇2 浅谈东西方数字九的 文化 对比分析与翻译 一、前言 "数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在符号的帮 助下产生的。"(苏金智,19 91)"数字是语言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领域。在科 学的数字世界里,它的功能是计算,秩序严谨,职司分明,是 实数;而在人类 心灵的数字世界中,它的功能是表义,许多数字经过“神化”后成为“玄数”、 “虚数”、“ 天数"。它们有着极其丰富的外延和内涵。"(王秉钦,1998) 由于受东西方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语言崇拜、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数 字的神化存在着东西方的差异 ,但也存在着共性,有着共同的规律。在"数的 灵物崇拜"上各民族都有普通性。东方人有自己心目中的"天 数",而西方人 也有自己心目中的"神数"。神秘数字的演化规律一般经过"神化—泛化—虚 化"的过程。( 王秉钦,1998) 东西方已有不少有关数字科学的专著和论文, 如毕达哥拉斯(phythagoras) 学派的T·丹齐克的《数 科学语言》(商务印书馆,1998),英国人伦拉德·法 拉的《七的探源》;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就数字写过著作 和论文,并开展过学术探 讨。如,王秉钦教授在其《语言与翻译新论》的中篇第六章就以"数的语义范围 比较 与翻译"为专题;苏金智曾写过《数的灵物崇拜》(载〈语言、社会、文化》 440页, 语文出版社,1991,1) 等。在1998 年南昌大学主办的"中国英汉语 比较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上,英汉文化对比专 业委员会会 员曾就中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吴玲英老师的《中西文学中"以三为法”的文化模 式》展开了激烈的 讨论。本人认为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自己心目中的天数 是"九"而不是"三",也并非完全是因为"九" 是"三"的倍数。 二、东西方数字"九"的文化对比分析 在我国,人们之所以把"九"看成是自己心目中的"天数"和最富有神奇色 彩的数字, 是因为"九" 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symbolicmeaning),在我国可 以说历时最久,涉及面也最广。 "九"作为数不同于一 般数字,在中国古代被 认为是一种神秘的数字,它起初是龙形(或蛇形)图腾化之文字,继而演化出"神 圣" 之意,于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为天赐神赋,便竭 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如天 分九层,极言其高,天证/诞日为正月初 九,天子祭天一年九次。更有趣的是连皇宫建筑都与"九"有关。例 如,北京 城有九门,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问,门上饰有九路钉(即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九排)。 汉语词汇中也常 用"九"来形容帝王将相的称谓,如"九五之尊"(imperial throne);称官位仅次于皇帝的王爷为"九千岁 "等。 根据阴阳五行与数的关系,万物之根均为数,宇宙也是数。数始于1而终于 10,五行也是数,按传统的五行 理论来划分,则1、2为木:1为阳木,2为阴 木。以3、4为火:3为阳火,4为阴火。以5、6为土:5为阳土,6为 阴土。 以7、8为金:7为阳金,8为阴金。以9、10为水:9 为阳水,10为阴水。这 就是将"象"、"数"与五行 结合起来推演变化,用以显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 在联系。由此看来,"九"是最大的阳数,象征着天。 传说 古 代中国人把天分 为九层,九层天是天的最高处,汉语中有关词汇有"九重霄"(指极高的天空, "九霄云外" ,"九天揽月","九天九地"等。另外,天坛,这个明清两代 祭天的场所,其建筑无处不体现着“九”的象 征意义。 民间传说中还有"九头 鸟"(nine-headed bird: a fabulous bird whose appearance was f ormerlyregarded as a bad omcn)的故事。 中国人以"九"为大数,刘师培在《古书疑义举例补》一书中写道:"凡数 指其极者,皆得称之为'九' ;"《素问》中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 九。"因此,汉语中有"九九归一"或"九九归原"之说。因 从"九"为数之 极而引出人生之限,故"明九"或"暗九"均为人生之"坎",避讳有“九”之 岁。例如:“ 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岁,是个暗九。"(《红楼梦》)。日本人一般 认为"九"是"苦命和痛苦"的象征,因 为"九"与"苦"同音,因此忌讳 "九"。然而,《外语与外语教学》曾报道过国内一位学者曾为考证这一点 ,采 用"全选法"将日本某地电话号码其中的几千个姓和名分别进行统计,结果发现 将"九"作为姓的只占极 少数(约占),而将"九"作为名的却不少(约 占35%)。看来,日本人忌讳"九"也并非绝对。 此外,《词源》中说:"九:虚指多数。""九"作虚数解时,是数的一种 语义模糊现象。《现代汉语词 典》中,"九"的意思有三个:(1)数目,八加一 后所得;(2)从 冬至 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 数起,二"九"、三 "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3)表示多数或多次: 九泉,三 弯九转等。因此, 汉语中有不少和"九"有关的 成语 。如:"九牛一 毛"、"九死一生"、"九牛二虎之力" 、"九流宾客"等等。 在我国,数字"九"涉及面在所有数字中最广。含有数字"九"的词汇也十 分丰富。如,"九州"是指传 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用作"中国"的代 称。因此,有的全国性的电视节目就取名为“九州方圆”;“ 九族"(the nine degrees of kindred: either thenine generations from one's great-great-gr andfather down toone's great-great-grandson;or four generations of one'spatemal relations, three generations of one's matemalrelations, and two generations of noe's wife's relatio ns),古代有一种残酷的刑法叫"诛灭九族";古代传说 "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因此,《红楼梦》第九回 中用"一龙生九种,种种各 别"来比喻贾氏家族族大人多,龙蛇混杂,好坏不一,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还有 " 九龙杯"等。此外,在文娱、体育等词汇中,数字"九"也比比皆是。如, 许多歌名都以"九"开头:"九妹 "、"九九艳阳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等;乐器中也有"九音锣";在体育活动中,"九柱戏"(nine pins),兵器中 有"九节鞭"[但这与西方文化中的"九尾鞭”(cat-o '-nine- tails: an instrurnent of punishment so calledfrom the nine pieces of leather or cord which compose it)意义不大一样]。 地名中也有一些以"九"开头的,如"九 寨沟"、"九华山"、"九江"和"九龙"等。此外,中国人常把" 九"看成 为吉祥数字之一。在申请电话号码时,人们宁愿多出 钱去买一个尾数为"8"或 "9"的吉祥号码。比 如,湖南有线电视台的"欢乐热线"号码为"16899919"。 在西方,数字"九"也是人们心目中的"神数"之一。对西方人来说, "九"的象征意义是"神性"、 "神圣之至"。 英语权威字典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and Webster's ThirdIntema tional Dictionary 中 对"九"所解释的意义比《现代汉语词典》所解释的意义还多,分别有: 1)one more than eight, three threes, the square of three;2) nine units of objects (a tota l of nine) ; 3) a: thenumerable quantity symbolized by the arabic numeral 9; b: thefigure 9 ; 4) nine o'clock——compared Bell table, timeillustration; 5) the ninth size in a set series: as a; aplaying team of nine members, baseball team; b:the firstor last 9 hol es of an 18-hole golf course…。 其中收入与"九"有关词语和成语多达近二十条。常用的有: a nine-day's wonder (an object or event that creates ashort-lived sensation) ____Those political expositions…that make a nine day'snine wonder till something fresh c omes alone——Mary Deasy. nine times out of ten(very often) be dressed up to the nines(elaborately dressed, as for aformal occasion) ____She dressed herself up to the nines and went to theparty. in the nineholes:in the difficult situation nine-men's morris: morris played with nine counters A cat has nine lives: A cat can move so fast and jump sowell that he seems to escape being killed many times. 从以上的解释还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数字"九"及其倍数在西方也被广泛运 用于文娱和体育活动中。如, 保龄球(bowling )中的瓶状木柱数(ninepins) 为"九"; 高尔夫球 球场有一十八个洞:跳子棋的棋板上各 方均为九个孔; 古 时英国还有一种九个男人一起跳的舞蹈(morrisdance)等。由此看来,数字"九" 也倍 受西方人的青睐。 总之,在东西方文化中,数字"九"含有以下主要共性: 1)东西方大多数人把数字"九"看成神秘的数字, 其象征意义均有"神 圣"之意。 2)在东西方文化中,数字"九"均可虚指多数。 3)数字"九"被广泛运用于文体项目中。 数字“九”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个性恐怕主要在于:对中国人来说,其神奇色 彩要比西方人更浓;其象征意 义的历史在东方文化中比西方文化中更悠久;其 涉及面在东方文化中比西方文化中更广泛。 三、数字"九"的翻译问题 罗马西塞罗说过:"翻译不是字当句对,而是保留语言的总风格和力 量。""按分量而不是按数量译词" 。此处所说的数字是指经过神化、泛化、 虚化了的"虚数","实数"的翻译不在此例。根据这一理论,结合 东西方文 化的共性与个性,可采用如下的翻译方法,并遵循以下的翻译原则。 可采取的翻译方法主要有: (一)保留原数字 . We thought our cat would be killed when he fell fromthe roof of the house. He was not, he used up one of his ninelives. 我们以为我们的猫从屋顶掉下来会死了,它并没死,只失掉九条命中的一条。 这样翻译过来,人们很容易接受,因为人们已熟悉"猫有九命"这个成语, 并能够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 (二)转换成各民族喜爱的数字 out of ten——十之八九 nine days' wonder———可翻译为"昙花一现", 这样翻译可以加深对奈 达的"对等"和纽马克的"转 换"翻译理论的理解。 (三)增舍数字 比如,"九死一生"可翻译成"a narrow escape from death;survival after many hazards";又如 ,"九九归一,还是他说的话对。"可翻译成"All things considered,what he says is right."其译文均 舍弃了数字,转译其 形象意义。 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一)民族性原则 比如,汉语中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汉英词典》(外研社,1996)的译 文有三个:"strain onese lf to the limit; use everyounce of one's strength; make herculean efforts"。笔者认为第二种译文 "use every ounce of one's strength "更符合"民族性原则”,成功地将东方文化中该成语的比喻意义转 化成了西方文化语言中的形象意义。 (二)习语性原则 比如:"匡超人此时恍若亲见瑶宫仙子,月下嫦娥,那魂灵都飘到九霄云外 去了。"(《儒林外史》), 其译文为"Kuang felt that he was gazing at a goddess and his spirit had flown to heaven."这种译 文因遵循了"习语性原则", 充分地体现了人类交际行为的一个最根本原则——语言——符号的经济原则。 (三)形象性原则 数字用于模糊意义时,一般都失去了其数量意义而具有形象意义。翻译时, 必须越出其理性意义而捕捉其 与 其它 的词结合后所产生的形象意义。 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此句诗中的"九天" 的形象意义为"极高的天空 ",因此,可翻译成"Down itcascades a sheer three thousand feet—As if the Silver River [. the Milky. Way]were falling from heaven!"猜你喜欢: 1. 毕业英语论文范文 2. 英美文学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3.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4. 大学英语毕业论文范文 5. 英语专业论文范文 6. 本科英语专业论文范文

英语论文摘要范文5篇

英语论文摘要

一篇合格的英语硕士论文不仅要按要求规范撰写,还必须是内容完整的,每一部分都不可或缺。论文摘要是英语硕士论文写作必不可少的写作环节,具有高度概括性,独立完整性,自明自含性等特点,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加以重视。那么英语硕士论文摘要怎么写?有哪些写作要点?下面笔者具体来讲讲,大家继续往下看。

英语论文摘要写作内容须知

一般来说,英语论文对摘要主要包括了论文所研究的目的和范围、方法和过程、结果和结论三个方面。

就目的和范围而言,主要是简明扼要地陈述撰写论文的原因,常用名词短语前置的句型表示,把重点部分置于最显著的位置加以强调,但同时要兼顾平衡,避免头重脚轻。

就其方法和过程而言。主要源于实践性的论文摘要,能简约地叙述其基本原理、操作程序,使用了哪些新方法,采用了哪些新手段,如词汇手段、语法手段和逻辑承接语等,论文不宜繁琐、沉长。

就其结果和结论而言。是英语论文的核心和焦点,需要在摘要中清楚地表述出来,能直观地表达读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也同时反映论文所研究的价值、用途以及意义。

英语论文摘要写作文体要求

英语论文摘要与其他论文摘要在叙述方法上相同,能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用词质朴无华,按照英语论文摘要的标准,一般在200——250个单词左右,要求用语准确,语法规范,句子完整,信息准确,文字精练,逻辑性强,通俗易懂,要避免带感情色彩或广告宣传的词语,不用口语体和非规范缩写词,语句中尽量使用动词靠近主语和重要事实开头,(不得用短语和从句开头),要减少或取消不必要的背景信息,使之缩小摘要的篇幅。

英语硕士论文摘要写作疑问解答

1. 怎样写英文摘要?

可以按照论文的逻辑结构撰写摘要,如概述、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展望的顺序。

概述(30词左右):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论文内容。例如:This paper is… 或 This study focuses on…

目的'(30词左右):用To…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使用 in order to 或者 for the purpose of 等较长的表述。

方法(50词左右):尽可能具体地说明操作的步骤,其中注意时态的使用。常用的词汇有:test, study, investigate, examine, analyze, measure, application 等。

结果(50词左右):直入主题地摆出结果,如 This paper shows… 或 The results are…

结论(60词左右):删去类似于“The result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的赘语,逐条罗列出结论。

展望(20词左右):指出研究对未来的意义,如 This pape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或指出不足。

2. 英文摘要有多长?

一般情况下用一段的篇幅完成英文摘要,特殊情况可以分成两到三段,但最好不要超过三段。长度一般为200字到300字之间。

3. 英文摘要用什么语态和人称?

规范的学术文章通常采用被动语态,突出信息。但由于主动语态的表述更为清楚,现在有些地方也要求采用主动语态。

4. 英文摘要用什么人称?

最好不要出现I,we等第一人称代词,而是使用第三人称,如the author等。

5. 英文摘要用什么时态?

摘要的时态以一般现在时为主,表示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般过去时或现在完成时,用来表明一定范围内的结论或是某一过程的延续性。描述具体的动作时通常用一般过去时,总结主要的结果时通常用一般现在时。

注意:用paper 做主语来描述论文概况时后面常用一般现在时:This paper aims to focus on… 而采用study 来描述相同的内容时则常用一般过去时:This study investigated…

英语论文摘要写作六大要点

1.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撰写。摘要是从论文中提炼而成,是一篇论文的骨干和核心,所以又高于论文,这是运用论文的新境界,让读者能一目了然地领会作者对问题的认识和见解,所以,不能在原文词语的基础上简单堆砌和重新编排,需要重新运用语言来写,形成文字上的再创造。

2.要遵循论文的写作顺序来写。对于摘要的撰写要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应按照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上下连贯,互相呼应。只要不是特殊情况,比如倒序,就不得随意更改论文的内容顺序,这样更能体现论文条理清晰。

3.要突出撰写的全面性。一篇摘要应保证内容的完整,作者要慎重恰当地处理,合理加以吸收、集中做到没有大的遗漏,能让读者直观地获取信息。摘要不同于引言,引言往往可以是文章内容的一个方面。

4.要注重撰写的高度概括。摘要是论文的“眼睛”,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所以要用全面的、理性的、辩证的分析提炼和升华总结出带有总概括性的观点,学会压缩文字,英语论文就要学会压缩词组词汇,只取要点,删去细枝末节,省去例子,简化描述,避免重复,慎用长句,努力压缩一些繁沉的句子,力争把短语改成字词。如下面的例子:

(1)将His courage; in battle might withoutexaggeration be called lion-like压缩为:

He Was very brave in battle.

(2)将They acted in a manner that rendered them liable toprosecution .压缩为:

They acted illegally.

(3)将John fell into the river and,beforehelp could reach him,he sank.压缩为:

John was drowned in the river.

(4)习惯用but,then,thus,yet,for等最简短的过渡词语,禁止用at,the,Same,time,on the other hand等。

5.要慎重摘要的架构选词。一方面,在针对同一个汉语词对应的英语单词可能会有几个的情况下,要选择专业领域的常用词汇,凸显论文的专业度,同时,对词汇的选择要与句型、语法对应;另一方面,在选择句型上,在不曲解汉语摘要的愿意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复合句,这样,更符合母语使用的阅读习惯。

6.摘要需要反复修改。要对照论文再次疏理,在时态运用上也以简练为佳,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少用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进行时态和其他复合时态基本不用,做到该压缩的压缩,该删减的删减,该充实的充实,该补失的补失,使之形成一篇完整的短文。

综上所述,英语硕士论文摘要对于整篇论文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就是论文的精华所在。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该部分的撰写,笔者以上分享了英语硕士论文摘要的写作的相关内容和要点细节,希望对大家有所指导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写好教学教案是很重要的,也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范文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摘要】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课堂教学在吸收了传统教学的优点的同时,还应融入任务型小组合作教学活动,来进一步完善英语学科教学体系,使英语课堂教学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快乐;学习兴趣;英语课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兴趣,他才会乐于学、主动学,学习过程才会轻松。所以,教师应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课堂活动教学在吸收了传统教学的优点的同时,还应融入任务型教学活动来进一步完善英语学科教学体系,使英语学科课堂教学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并且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新课程理念。如何做到让学生轻松、快乐、主动、有效地 学习英语 ,笔者认为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营造快乐氛围,让课堂充满爱

任何一种 教育 都应该是渗透着爱的教育,在充满爱的氛围里,学生们才能快乐地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努力创设一种平等、和谐、快乐的氛围。因此,我们不妨这样去做: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如在进行口语训练时,不能只关注优等生,应面向全体学生,要给后进生更多的锻炼机会。其次教师的语言要自然亲切,眉宇间发自内心地流露出对学生的喜爱,这样学生情绪自然活跃,能最大限度地表现出积极主动的乐学精神。

2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

新课程带给学生的是全新的面孔与 思维方式 ,而带给教师的是全新的挑战。教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的过程。面对素质教育的今天,这就势必要求我们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高效率的教学课堂,从而使学生学有所获,形成学习英语的学习能力,兴致勃勃地学习英语。

逐步使课堂教学英语化,教学表情化、动作化、合作化。

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尽量用英语组织和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每节课,笔者都使用英语教学,从简单的课堂用语开始,并逐渐增加句数。经过日积月累,学生基本上适应了英语授课,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觉得听说英语并不难,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值日演讲及每日一句等常规活动。

每天,笔者让学生坚持做值日演讲,内容从简单到复杂,话题广泛,形式多样,有猜谜、讲 故事 、 唱歌 、笑话、小品等等。生动形象又具有趣味性。久而久之,学生通过上台演讲体验到交际目的后的成功感和愉快感,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学英语的兴趣,逐步能够轻松愉快地进行表达,增强了自信心和毅力。

采用探究式合作型 学习 方法 , 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

学生在课堂中不只是倾听者、接受者、被训练者,还是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实验者、探索者加入进来的。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成为课堂活动中的真正一员,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关键。

例如,笔者指导学生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 通过开展小组活动积极合作,相互学习,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来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一切可利用的 渠道 查找、制作并讲解自己的研究成果或作品。通过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创设情景,“授之以渔”,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这样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同时,每个人又都是出色的。我们的教育应多方面、多角度,以多种方式去发现学生、培养学生,视学生为教学中的真正主人。这样,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缩短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在类似生活的情景中学习英语轻松愉快,学生听说英语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较快的提高。

3课堂设趣,寓教于乐

古人云:“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是学生认识的需要,也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越浓,注意力越集中,观察也就越细致,反应越清晰,思维、记忆等各种智力活动也最有成效。

快乐——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很注意课堂纪律,课堂上学生静静地坐在那儿,人云亦云,这样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好动、好玩、好胜的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如做游戏、讲故事、 绕口令 、猜 谜语 、唱歌、跳舞等形式,特别是游戏,因为游戏是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90%以上的小学生喜欢课堂教学游戏,使他们的身心达到完全的投入,而且游戏会使枯燥、机械的句型操练变的生动、活泼、趣味无穷。

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如教一组颜色的单词,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种游戏。每个学生拿一种不同颜色的纸牌,教师发出指令:red , red , red , sit? down? please ; yellow ,yellow, yellow,? touch? your? nose ; white , white , white , open? your? book。拿出相应颜色纸牌的学生就根据指令完成动作。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各种颜色的单词,又避免了反复诵读记忆单词的枯燥无味,又运用这些词汇进行了交际练习。

快乐——物

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知识和 经验 , 抽象思维 不够发达,但形象思维占优势。所以,要经常利用图片、实物、录音机、多媒体等多种辅助工具和设置情景进行教学,这样就能使英语课堂形象化和趣味化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快乐地接受知识。

如教apple、banana、orange等实物单词时,可以把实物带进课堂。虽然这些实物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但教师把它们带进课堂教学,学生会产生一种新鲜感,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在 英语单词 与实物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生词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记住并说出,但对于一些不便于带入教室的实物,我们可以用相应的图片、卡片、多媒体展示,用玩具代替等。用实物激活学生言语活动的兴趣,学生充满好奇兴奋,快乐地学习英语单词。

快乐——想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 想象力 ,教师可利用实物、图片、 简笔画 和教师的形体语言等不同形式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例如在练习Do you like……? Yes, I do.( No, I don’t)句型时,教师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一个餐厅,里面画有各种食物和饮料,让学生想象他们去餐厅,两人一问一答:Do you like chicken curry? Yes, I do .I like spicy food. Do you like pineapple juice? No, I don’t. I don’t like pineapple. 或者让一个学生充当小记者,去采访 其它 同学都喜欢什么味道的食物,这时学生们都非常高兴,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要做小记者,去了解其他同学的喜好。

快乐——评

学习最大的快乐在于经过艰苦努力而获得成功。成功的学习再受到教师的表扬,能推动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因此,在对任何一个学生进行评价时,切不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在评价中老师应用深情的赞许或是热情的鼓励,以巩固提高学习兴趣。根据学生表现的优劣,可以依次运用程度不一的话语:Ok / Good / Wonderful /Great等。当学生有了精彩的表演,我们可以说:”“ Great ! Boys and girls, Clap your hands !|接着引导全班同学鼓掌对其表扬,集体喊:“XXX, Very good ! ”有时教师也可以奖励他们一些贴纸,或者送一些小礼物等。如果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说好,则说:“Try again!”这样的评价不会挫伤他的积极性,使他有勇气,有兴趣再试一次。

4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学英语

处理好语言知识与交际能力的关系。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知识,更是为了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能学以致用课堂上的知识到真实生活中,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会与日俱增,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学习英语,从而可以轻松快乐地学习英语。

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在听说方面的交际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也促进了读写交际能力的发展,取得了学习英语的较好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以前被动的听讲者转变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他们的主体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强化,从而增强了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造能力。这些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例如,学习了“天气预报”后,笔者让学生用所学句型自由对话,同时还找来China Daily和其他日报,让学生参阅天气预报这一版进行对话。学习和练习中要始终用英语进行思维,这样学生在自由交谈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扩大吸收了书本以外的相关知识。这样,不仅在交际活动中提高了他们听、说、读、写和语言的交际能力,达到了多元培养目标,而且还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轻松、自如,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培养了用 英语学习 英语的学习习惯,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

实践证明,教师设计与所教内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情景,提供一些有用词组和句型, 通过交际训练,即培养学生用英语学英语,能够帮助学生摆脱无从开口或无话可说的尴尬,从而迅速进入角色,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交际训练。交际性练习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最高形式,设计得当,学生乐于参与,其语言交际能力的发挥达到高潮,课堂气氛的活跃达到顶点。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快乐地练习,培养了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是最理想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效果。

教学中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轻松快乐、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强化,从而增强了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造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教师应运用各种 教学方法 ,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英语的快乐,让学生在“乐”学,“乐”中练,变苦学为乐学,真正做到“乐而好学”。 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会深入探索,并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实现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1.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无论是备课还是具体的教学活动,教师都需要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考虑与设计,要基于学生基础、认知规律与接受水平,考虑到学生的兴趣、 爱好 等来综合设计教学活动,真正做到贴近学生的学情,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

2.给予学生主体参与的时间。

在教学时教师要合理分配教师讲解与学生练思的时间,要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使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成为师生的“群言堂”。

3.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

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并不是单一地体现在时间上,还体现在自主选择的权利上。在教学中我们要坚持扶放有度,既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同时又要加强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在最恰当的时机进行自主选择。

二、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实现从教材转向多种资源的优化

以往的教学中视教材为经典、权威,教师在教学时不敢越雷池半步,严格地执行教材,这是典型的以教材为中心、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教材观。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视野完全集中在教材上。现代教学提出生活即教育,这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活”的教育,学生所学到的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以教材为中心,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以教材为全部教学内容的教学观,要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富有生活气息,更加具有趣味性,以此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以达到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见识的效果。

1.立足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对教材进行全面掌握,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掌控教材,而不是沦为教材的“奴隶”,要对教材的各个知识,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具体学情来合理调整,以使教材更加符合学生的学情。

2.整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对于英语学科来说,只有与生活场景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语言的真谛。我们要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将教学与学生具体的学情结合起来,及时补充一些图片、音频与视频资料,让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这样教学内容才能更丰富,才能真正将英语学习与 文化 背景结合起来,才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实现从单一到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1.形象教学法。

小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形象直观、新颖有趣的事物更为感兴趣。传统的教学手段枯燥无味,无法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形象教学法,这样更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更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图片、简笔画、多媒体、实物等形象事物来进行教学,这样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与趣味性,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热情更高涨,整个课堂教学异常活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单词时,针对名词类如apple、banana、ruler、desk等采用实物、图片或简笔画,动词类如jump、run、drink、eat等用多媒体来动态模拟或用简笔画来展现等。这样的教学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更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角色扮演法。

小学生有着极强的表演与模仿天赋,为学生提供剧本,让学生进行表演,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从而使学生在表演中学到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将语言真正与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学习语言,将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口语表达与交流能力。如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购物,扮演医生和患者等等,从而将教室变成舞台,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主角,充分地展现着自己,从而使教室成为学生展现自我、展现个性的舞台,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

3.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实现了由无形到有形、由静止到动态、由抽象到形象的转变,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教学世界,更能吸引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进入学习与思维的最佳状态。事实证明,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时进行教学,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整个学习过程也是愉悦而快乐的。

4.任务驱动教学法。

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引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促进学生积极地调用所学知识来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性学习。当学生个体无法解决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展开合作交流,发挥小组成员的集体力量,在小组间进行积极的交流与讨论,从而掌握知识,学到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与能力。

总之,教无止境,我们要紧跟教育形势的发展,认真学习新理念,研究新教法,树立新观念,加快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富有活力与趣味性的课堂,让学生愉悦学习、主动学习,让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激情,学有成效。

一、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缺乏语境。

语言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创设相关语言的语境,从小到大我们生活在汉语普通话的语境下,即便没有人对我们进行专业汉语的教学,我们也能够用普通话和他人进行交流,这就是语境的作用。语境对于英语语法知识的学习也很重要,不过现阶段,小学英语语法知识的教学中,老师并没有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很多英语老师只采用汉语进行英语语法的教学,对于英语单词也是让学生记住汉语意思,而不注重英语单词的运用,造成学生听写单词时,老师负责报中文学生写英文,很多学生却写不出相应的英文单词。

2.老师不善于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

语法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密切注意学生动态,很多时候,老师在英语上的学习已经达到了十几年,然而,小学生在英语方面却是刚刚起步的阶段。在英语语法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产生许多疑问,老师应该耐心细致地作出回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要因为学生的问题比较幼稚就随意应付学生。同时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不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学生的朋友,也没有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反应,师生交流太少,英语语法教学气氛沉闷。

二、英语语法教学理念和实践

1.隐性原则的运用。

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教学方法,一种是显性语法教学,主要侧重于在课堂上直接讲述语法规则,另外一种是隐性语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则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的语法规则,而是创造相关的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接着通过对语言的使用归纳出语法规则。英语课堂的枯燥性往往是因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而通过隐性原则的运用,则可以帮助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

2.语法教学与多媒体结合。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显得比较乏味的原因,主要是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只运用课堂的口头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的要求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多媒体设备开始进入现在的中小学课堂,英语语法教学除了采用一般的教学方式,还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特别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3.故事学习法。

英语语法教学中通过故事的引用,可以让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过程,听故事的兴趣较为浓厚,在讲解语法的同时,如果穿插进一两个故事,学生会很乐意认真听讲的。

4.创设语境进行语法教学。

创设语境对于语言的学习十分重要,它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由于小学生的能力有限,不可能做到课堂教学全程英语,但是也应该采用双语教学,帮助学生在英语的语境下学习英语语法知识。还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英语兴趣小组,类似于大学“英语角”的模式,采用英语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 相学 习,这种做法也弥补了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的弊端,使英语语法教学更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更浓。

三、结束语

随着英语在我国的普及,已经在小学开设了英语课程,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也被人们意识到,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更是受到人们的关注,英语老师在小学英语语法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故事的模式展开教学。善于利用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注意创设相关的语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不断地实践,把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猜你喜欢:

1. 小学英语老师新学期计划书范文6篇

2. 英语教案范文

3. 关于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4.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

5. 小学英语教师学术论文范文

英语语言学论文摘要

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3]。摘要的规范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关键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随着对 英语 文化 学习的不断深入,随着英语重要地位的不断确立,英语语言学的研究工作也越来越深入。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学论文 范文 参考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参考篇1 浅探英语语言学中的幽默话语 幽默是指在人类交际的过程中,能够引人发笑的话语、动作和表情等,其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例幽默话语、幽默动作、幽默音乐等等。因为人们的交际活动多依赖于语言,所以幽默也多来源于话语当中。 一、英语语言学中的幽默话语 在繁忙的生活中,幽默是一剂强力润滑剂。幽默话语是借助于语言手段来表述幽默的。它是以语言为媒介,根据特定的情境下,以轻松诙谐的语调,机智、风趣、戏谑的话语风格,通过讽刺、夸张、映射、双关等手法,来表达话语者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使受话者不知不觉地接受,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和境界。幽默话语往往带有一些意味深长的色彩,对揭露生活中的丑恶或不公平现象,还可以起到发人深省的作用。而对于受话者来说,要把话语和当时具体的语境线索结合起来,利用自己既有的语言知识和社会认知,去发现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和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才能真正的理解幽默,并从中获得愉悦。 例如,“Mr Zhou have a sharp tongue,look out,it doesn’t cut your throat.”这句话看起来是像是在说舌头,但是,我们把这句话放到语境中,就可以想到,这里的“a sharp tongue”并不是什么锋利的舌头,而是牙尖嘴利、毒舌的意思,是发话者幽默、含蓄、间接的表达方式。 二、幽默话语与合作原则 (一)合作原则 胡范畴认为,所谓幽默话语是语言的各要素通过变异和创造而出来的。而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则认为,幽默话语的作用是为了确保交际活动顺利进行。Grice认为,在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交际的双方(发话者和受话者)还要遵守一些先决条件和原则,例如使用双方都能熟练运用的语言、交谈内容是双方都熟悉的话题,还有最重要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CP)。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在合作原则下,要求发话者和受话者者要端正态度,在谈话中做到“一唱一和”,避免造成“鸡同鸭讲”“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情况。 (二)合作原则与幽默话语的关系 如果说要遵循“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的合作原则是一位西装革履、步态稳健的中年人,那么幽默话语就是一位穿着休闲时尚、语态随意轻松的新新人类。合作原则与幽默话语的结合,就是传统沉稳美与时尚活力没的结合,在这种结合中,传统的合作原则难免要接受新的挑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以下,本文以数量准则和质量准则为例,对合作原则与幽默话语进行举例分析。 (1)幽默话语与数量准则 合作原则之质量准则要求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交谈的内容要包含适当的信息量。但是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常常需要打破这一数量原则,来起到幽默话语的喜剧效果。例如: Jack:I saw Mr Green having lunch with a woman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Eason:Oh my god!Is she beautiful? Jack:Yes,she is not only beautiful,but also young. Eason:Dose Mrs Green know about it? Jack:Of was the young and beautiful woman. 在这段对话中,Eason理解的和Mr Green共进午餐的年轻貌美的女人应该是除了Mrs Green以外的其他女人,同时也不是Mr Green家里的其他女性亲戚。而Jack如果不想引起误会的话,应该直接说他前天看到Mr Green和Mrs Green共进午餐,但是为了引起Eason的好奇心,促使他进一步追问,就在第一句话中只说看到Mr Green与一位女性共进午餐,这虽然是违反了数量准则的,但也就此产生体现了幽默话语的有趣、逗乐原则。而Eason心理期待与实际情况之间的落差导致其认知的突然重构,给交谈双方带来乐趣,达到愉悦和反讽的效果。 (2)幽默话语与质量准则 合作原则之质量准则要求说话者不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说无稽之谈,但是在幽默话语中,说话者经常会采用诸如反语、夸张的休息手法。这样虽然会打破“质量准则”,但是带来的幽默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在上世纪90年代即被引入中国并风靡十几年的美国NBC情景剧《老友记》中就存在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 Phoebe:You do not want to wine the lottery? Rose:Uh surely I do,and I want to be the king of my own country. 通过思考并分析这段对话,我们得出Phoebe问Rose,你是否对有意买彩票,有没有兴趣去试一下自己的运气,通过片中的特点情景和人物关系,我们可以看出Rose对彩票不感兴趣,但是她没有直接了当的说“没兴趣”,而是采用了幽默话语说“想啊,我当然想,我还想当国家元首呢。”因为一个平民是几乎没有可能成为国家元首的,所以Rose的话语是违背了质量准则的。但是,这种“有意违背”和“夸大其词”正是这段对话的笑点所在。 三、幽默话语与指称语 指称语(indexicals)就是具有指称功能的语言结构形式,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言现象。是发话人与受话人,在共同的知识环境、语言环境下,可以彼此理解的,映射出话语的,潜在的指称义和指称关系。当指称语所指示的信息不明确或者出现谬误,发话人的意思就是变得令人费解,幽默话语很可能就此产生。同时,指称语还受到人文背景、社会文化、交际距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指称语可以分为人称指称语、时间指称语、地点指称语等等,其中以人称指称语最为常见。我本文就以人称指称语为例,幽默话语和指称语之间的关系。 人称指称语可以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是对话参与者角色关系的客观体现。第一人称是发话人、第二人称是受话人、第三人称是话语谈及的对象。在话语中,如果这种规则被打破,就会出现人称指称语不相对应的现象,可能会起到幽默效果。例如: Jim was down the local pub with his mate Mark. Jim:Do you know,Mark,I never kissed my wife before we were about you?” Mark:I don’t know,What was her maiden name?” 这段对话是Jim与Mark之间的酒后之言。Jim的提问,真正的意思是“Have you ever kissed your wife before you were married?” 在指称语中,第二人称是针对受话人而言的,谈及的是隐私或伤痛,所以受话人Mark就采用了幽默话语来回避问题,轻描淡写地将这一问题带过去了,其机智幽默值得我们参照和学习。 四、关联理论与幽默话语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受话者会故意曲解发话者的意图,到处与发话者截然相反的信息,产生意外的幽默效果。例如: Teacher:Tom,there were three peaches,ate one,how many would you have? Tom:Three,tow outside and one inside. Tom作为孩子,其对事物的思考方式不同于成人,因为无法认清老师出题的意图,而给出出人意料的答案,起到了幽默的效果。 结语: 从上述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语境中,人们会对对话意义、指称语、 语言意义等的理解产生偏差或者错位。幽默话语具有深层次的、含蓄的、深沉的、巧妙的作用,避免交际中的尴尬或难堪,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可以起到愉悦交流、点缀生活的作用。 关于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参考篇2 浅谈从建构主义角度探析英语语言学教学 21 世纪 教育 的基点是终身学习,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是敢于打破狭隘的专业界限面向真实复杂任务的学习。在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英语语言学这门课更加的枯燥,无味和吃力。英语语言学课程涉及面广、内容多、概念多、理论多,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同时英语语言学课时少,而语言学的发展引起的教学内容不断扩充,暴露出和教学时数有限之间日益严重的矛盾。因而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过程,必须用一种更好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和老师尽快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提出了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倡导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引入到英语语言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建构主义的四大要素 在 学习 方法 上建构主义提倡的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在学习环境上要求是开放的、充满意义解释和建构性的,理想的学习环境主要有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构成。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意味着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要把为学生创设建构意义的情境问题看作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播放有助于理解教学内容的录像、录音、参与 社会实践 、向学生提供网络的丰富的学习资源等等,凡是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境,都属于情境创设的范畴。”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在一定意义上是协商的意思。协商主要有自我协商和相互协商。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会话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地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推进学习进程。在会话的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2 建构主义环境下对英语语言学教学启示 强调以学为中心的设计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师生的地位、作用与传统的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知识的管理者,是学生的学术顾问。因此,教师要从前台退到幕后,从“演员”转变为“导演”。在建构主义的语言学教学中,学习环境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具体来说,英语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应该激发教学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教学任务的适合性和针对性,注重教学环境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重心便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这里的学习环境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者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场所。学习环境的设计应围绕支持学习者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来创设支持条件。它主要包括基于问题的学习环境的设计、合作学习环境的设计、真实情境的设计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的宗旨是通过支持学习者的有意义学习,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例如,在讲授语言的任意性时,不少学生对于语言中音和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一属性存在疑惑,原因是在语言中的确存在一些音和义有一定联系的语言现象,如拟声词,对于这种问题,教师可以在深入讲解之前,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让他们课前收集英语中的拟声词,并让其与汉语中对应的拟声词相比较,然后以 报告 的形式在课上做出来,教师则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引导、监督、组织的作用,在学生做完报告后,教师做出归纳 总结 。 教学任务的适合性和针对性 语言教学中任务的设置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前提,任务太困难或太容易都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选择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内容时,应适当减少课堂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所选课堂教学内容如下:语言、语言学、语音学、音系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二语习得、语言与文化。明确学习任务,选择训练方式,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进行练习。教师应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通过积极的语言来激励学生。应及时地对正确回答问题,出色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进行表扬。如:Well done!Very good!Good job! Excel lent!这些词语看似简单,却能给学生以信心和动力。同时,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要多指导,少批评少责备。 3 建构主义的教学评价 建构主义评价观具有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诊断性和 反思 性是建构主义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学习者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他们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置的目标。其次,建构主义评价观认为评价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评价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所支配。因此,建构主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再次,建构主义认为,评价是学习者活动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而不是教学后的评价,它是一个持续性和实时性的镶嵌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强调过程性评价,倡导“质性”的方法。所谓过程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可见,建构主义评价观提倡以学为中心的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 4 结束语 建构主义教学观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模式,为习惯于被动式接受的学生阐释了学习的新理念,从而为英语语言学课堂的教与学带来了新的启示和体验。在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中教授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及改进 教学方法 。这些方面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形成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莉.社会建构主义与外语教学[J].外语论坛, 2003(1). [2]胡壮麟.对中国英语教育的若干思考[J].外语研究, 2002(3). [3]盛群力、__强.现代教学设计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英语语言学论文提纲

提纲,是一种概括地叙述纲目、要点的`公文。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英语语言学论文提纲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I. Introduction

Ⅱ. Euphemism

The Definition of Euphemism

The Features of Euphemism

III.,Pragmatic Failures in English Euphemism

Pragmatic Linguistic Failures

Socio-pragmatic Failures

IV.,The Reasons for the Pragmatic Failure in English Euphemism

The Reasons of Pragmatic Linguistic Failures

The Difference of the Context

The Difference of Expression Patterns

The reasons of Socio-pragmatic failures

The Difference of Customs

The Difference of Social Values

V. The Reflection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Euphemism

Chapter 1 Gatsby's American Dream and Its Distortion

What is the American Dream

Gatsby's American Dream in Different Phases

Chapter 2 Disillusionment of Gatsby's Distorted Dream

Gatsby's Efforts in Achieving His American Dream

Gatsby's Disillusionment

Chapter 3 New Interpretation of Gatsby's American Dream

The External Factors of the Disillusionment

The Hierarchy System

The Jazz Age

The Internal Factors of the Disillusionment

The Essential Factor of the Disillusionment

Some Hypotheses

The American Dream in the Present Age

Conclusion

This conclusion

F. Scott Fitzgerald's The Great Gatsby is a novel that deals with American dreamto a great extent. In a relatively short novel of nine chapters, Fitzgerald tells the tragicstory of Jay Gatsby's quest for the rich and shallow Daisy. Through the first-personnarrator, Nick Carraway, the emptiness of the materialistic American dream isrevealed and the novel ultimately manifests the failure of this American dream.

The American dream concerns politics as in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military affairs as in the participation of America in the World War Ⅰ, economy asabout the matter of material success, moral conventions as about spiritual goodnessand religious freedom, literature as reflected in novels, sports as in the principle“competing fairly, openly and aboveboard”, aesthetics as in the appreciation of thebeauty of happiness, and many other fields. It comes from the old colonist's time,through the Westward Expansion, the Independence War, the Civil War, two worldwars, to the present highly developed society and goes on for ever. It is a method ofcommunication in the way that success is used to show off and that the invisibleuntouchable inner virtues and abilities are to be proved to the society in the form ofvisible success. It is a history of struggle in the sense that people take efforts to makewhat is said and what is done meet. It is the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growth ofindividuals as well as material and spiritual growth of the nation.

The Great Gatsby not only expresses the theme of the disillusioned materialisticAmerican dream, it also constantly urged the society to seek a new cultural insightoutlet---the spiritual American dream, which undoubtedly provides a patch to mendthe already distorted and imperfect American dream culture. So the point is to find abalance between the spiritual and the material. We have experienced and willexperience a lot of adventures or frustrations in our life, we constantly face differenttemptations and moral shortcuts, sometimes we may even vacillate, but what makesus persist and keep striving is the right values and solid faiths, thus bringing usspiritual liberation and inner freedom to live a happy life. That is the power of dream.

The roaring twent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ideal setting for Gatsby's story,but it is only the setting. The story itself is as great as ever. To some degree, theAmerican dream in this story is sublimed to a universal sense which breaks thelimitation of time and space. So any research on the novel and its profound meaningof the American dream will never be outdated.

1 Introduction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2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es on monolingual mental lexicon

Definition of mental lexicon

Models of mental lexicon: a developing on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bilingual mental lexicon

Word association paradigm

Word translation task

Cross-language priming paradigm

Theories on bilingual mental lexicon

Weinreich’s three hypotheses: the ancestor of bilingual

mental lexicon models

Paivio’s bilingual dual-coding theory

Kroll & Stewart’s revised hierarchical model

De Groot’s distributed representation model

3 Extended Bilingual Distributed Representation Model

Setting and characteristic of L2 word acquisition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L2 word acquisition

Coactivation pattern: L2 word representation manner

Simultaneous formation of semantic memory and episodic memory

Semantic restructuring in L2 vocabulary development

4 Implications for L2 Word Meaning Acquisition

Unbalanced performance on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

Receptive vs. productive vocabulary: imbalance on

acquisition difficulty

Positive effect of episodic memory

Negative semantic transfer

Episodic memory: the primary cause of negative semantic transfer

Negative effect of episodic memory

Episodic memory and L2 word meaning acquisition

Applying episodic memory: when and how

Strengthening semantic memory: why and how

5 Conclusion

contents

introduction………………………………………………………………1

common historical background……………………………………1

international………………………………………………………1

national…………………………………………………………1

common beliefs of beats and rockers……………………………2

rebellion against conventions……………………………………2

beats in literature………………………………………………2

rockers in music circles………………………………………3

ideologies in between……………………………………………4

beatniks were fed up with their government about

the explanations of why things happened……………………4

their same destiny……………………………………………4

beat culture and rock culture were not accepted by

both capitalist and socialist ideologies………………………5

belief in oriental religion…………………………………………5

beatniks study on chinese buddhism…………………………6

rockers belief in indian buddhism……………………………6

identical lifestyles………………………………………………6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