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哲学智慧论文

发布时间:

哲学智慧论文

人是哲学的一个永恒主题,而 教育 的本质则是精神成人,由此,人成为了哲学与教育的契合点,是联系哲学和教育的重要媒介。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教育哲学3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教育哲学方面的论文3000字篇一 《浅析教育哲学视角下的生命教育》 摘 要:生命教育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不只是生理与心理教育,还是对意义与价值探究的教育,现今社会对生命教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本文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浅析生命教育,关注生命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探寻生命教育的哲学思考,寻求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力求对我国当前生命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教育哲学; 生命教育;生命 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生命教育思想首先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怀特在1968年首次提出的,杰•唐纳•华特士指出,生命教育是一套系统,它和生命本身有相同的目标:在心灵与心智、身体与精神的各个层面上逐渐进步,变成比较平衡、成熟、有效率、快乐、和谐的人。唐纳•华特士所指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对个体生命状态进行的教育,强调的是最终使个体能够追寻到终极信仰的愉悦和幸福。 生命教育不应该只是生理与心理教育,还是对意义与价值探究的教育,以引导学生去思考生命,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 一、生命教育的哲学思考 (一) 爱好 智慧与追求真理 智慧是思考的结晶,是哲学家对人、对生命、对世界、对所有问题思考的结晶。有了智慧,人的生命才有深度。学习哲学是一个获得智慧的有效途径,而真正的智慧,还是要透过生命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要把生命投入人生的价值体系中去实践,藉以安身立命。对生命与世界的好奇,探究与追求真实与真理是哲学最内在的动力。哲学追求真实的道理,追求人类共同的道路与理念,透过 理性思维 的分析,掌握事物的本性。哲学对人与世界作根源性、全盘性与深入性的反省与探究,进而寻求人类更真实的存在。 (二)重视生命教育的伦理价值 生命教育是与伦理与道德联系在一起的。古希腊的哲学家无不重视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从他们的伦理道德思想中我们得以追寻生命教育的踪迹。伦理具有普遍性,中国哲学家常将良心视为伦理价值的标准。因此, 良心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求我们要按真理的本质去生活。在实际的生命教育过程中,不以伦理道德为基础和核心的生命教育是无法正常和有效开展的。 (三)关注现实的思考与反省 当今的社会,科技与物质文明中强势的工具理性与科技理性的冲击,带给生命与生活前所未有的困惑。面对困惑和迷茫,作为现代人不该是自怨自艾,在迷茫中度过余生,而应不断对现实加以思考和反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式 方法 ,以积极的姿态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 二、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生命教育在我国历来已久,也日益受到全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但总体而言,教育系统中对生命教育的重视还很不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 (一)重视生命教育应当成为教育部门新的教育使命 作为教育行政当局,要成为生命教育的发动者和引领者,要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将之纳入学校教育目标中,并制订相应的教育政策加以推动。作为学校和各科教师,要成为生命教育的响应者,要把生命教育和自己所从事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去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二)拓宽 渠道 ,生动活泼地开展生命教育 现阶段,中国内地开展生命教育并非一定要另起炉灶,而是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生命教育可以和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校园 文化 建设、德育、心理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生命教育的积极性,增强生命教育的效果。 (三)重视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设一支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保证。台湾教育当局在开展生命教育的初期就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而也相当重视对师资的培育。他们的具体做法是:采取指派教师和自愿报名相结合的办法,通过集中教育培训、加强生命教育观念的宣导、举办读书会、现场观摩教学、观看视听教学资料、制定教师手册等方式组织教师进行培训。 (四)重视家庭、社会力量,形成生命教育合力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密切的配合,共同参与。我国的生命教育尚处于萌芽阶段,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家庭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生命教育的发展。 人生命的全过程就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动所组成。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这种关怀是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教育自身发展价值在“生命活动”实践中的统一,在此教育实践中教师的价值得到实现,生命质量得以提升。从教育哲学的视角关注生命教育,使我们得以开拓视野,从新的角度解释看待生命教育的贯彻和实施,更好的推动生命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吴亮奎.先秦道家生命教育哲学的特征及其当代意义[J].现代教育论坛,2008(10). [2]王明洲.新生命教育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南志涛.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J].当代教育论坛,2007(04). 教育哲学方面的论文3000字篇二 《教育哲学的必要性与价值》 摘要:石中英教授在《教育哲学》一书中为教育哲学存在之必要性做了辩护,并针对教育哲学的价值危机重估了教育哲学的价值。笔者受其启发,从人作为哲学和教育的契合点出发,认为教育哲学的独立开设极其必要,其价值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引领生命的境界提升,帮助人们澄清教育价值,促进对教育实践的 反思 。 关键词:教育哲学;必要性;价值性 石中英教授的《教育哲学》一书从发展史的角度探讨了教育在人的生存、发展中的意义,着重关注了人的自由、理智、权利的发展和教育的职能与价值,体现了教育的人文主义关怀。面对来自学术界和实际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哲学价值性的不断质疑,石教授为教育哲学存在之必要性做了辩护,重估了教育哲学的价值,并针对教育领域中的几个基本议题――知识、教学、民主、公正等,从哲学的高度给以清晰、具体、理性地阐释和论述。这本书让笔者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个概念,它使笔者在全新的视域里窥得了教育的全貌,加深了对教育的理解和信念,更引发了笔者对教育哲学存在之必要性和价值性的深思。 一、哲学和教育的契合点 哲学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它是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的结合,探索现实世界变得更好的可能性。哲学自产生之初,就以人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人们源于生存困境而提出哲学问题、进行哲学思考,不断对人类自身进行探究、追问、考察、批判和反省,以不断追求民主与自由、超越与解放、人生价值与意义。与此同时,教育就是力图使人向最真最善的方向发展的活动,人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最终追求应是“使人成为人”。无论教育者持有何种人性论,认为人性善也好人性恶也罢,或者认为人生而是块白板,其目的都是试图采用较好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来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人的思想和素养,完善人的性格,促使人全面和谐地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教育的根本精神和哲学是相通的,都关注人的发展,并体现出理性的精神。哲学和教育都以人、世界以及两者的关系为根本问题。 人是哲学的一个永恒主题,而教育的本质则是精神成人,由此,人成为了哲学与教育的契合点,是联系哲学和教育的重要媒介。在此意义上,教育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人活得更美好,它的本真追求应该是不断地回到教育的基本问题,回到教育初始的问题,其真义就是为了探询何谓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正如刘铁芳教授所言,“教育哲学就是这样一种给教育行动赋形的活动,即赋予纷繁的教育行动以和谐而优美的形式,使散乱的教育行动朝向对善好人性的促进”[1]。 二、教育哲学存在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受苏联的影响,教育哲学课程一度取消。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百废待兴,各行各业拨乱反正,教育哲学才迎来了复苏的机遇,并由此得以蓬勃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的教育哲学已经重构了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但是教育哲学研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中,教育哲学的价值不断地遭受来自学术界和实践教育工作者的质疑,人们为教育哲学与教育学如何区分、教育哲学是否有必要独立开设等问题困惑和争论不休。 对于这些困惑和问题,石教授给予的回应是清晰而明确的:教育活动需要哲学,教育哲学的独立开设极其必要。正如黄济先生所谈到的,重新开设教育哲学,首先是学科设置的需要,是培养视野开阔、理论思维水平高的师资的需要;其次是拨乱反正、有效审视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并得出合乎规律的结论的迫切需要;另外还是有效应对教育所不断面临的新挑战并完成未来赋予教育新使命的需要。总之,教育哲学的重新开设,是教育实际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教育科学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2]。 我们知道,教育目的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教育目的具体要回答的是理想的人的素质结构与规格。在这方面,虽然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心理学等都可以提供知识基础,却仍然不能满足界定和明晰教育目的的要求。只有当教师及教育研究者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才能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寻觅到教育的意义。此外,哲学对于教育活动之必要性还通过对教育理论的影响而间接地表现出来。众所周知,教育活动是蕴含着理论的,即使这些理论可能只是一些缄默的理论。教育理论的产生和辩护必然受制于一般的哲学,不同的教育思想流派往往有着不同的哲学基础,“一个时代哲学基础或立场的变化也必然会带来教育理论的革新,从而间接然而却是非常有力地影响到教育实践”[3]。 三、教育哲学存在的价值 高伟教授认为,“为教育哲学存在的价值进行辩护是一种不具有思想性的学术行为。作为学科的教育哲学不需要辩护,教育思想才需要辩护。教育哲学的意义就在于为时代所需要的教育思想给出理由”[4]。石教授对教育哲学的价值进行了新的认识和评价,并重估了教育哲学的价值。教育哲学可以帮助教育者思想的成熟,增进其理性并引导其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因为教育哲学就是对教育实践寻根究底的反思,教育者唯有在其帮助下才能在学习许多教育知识的同时获得教育的“真知灼见”。这一点正如奈勒所指出的:“无论你干哪一行业,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如果我们是一个教师或者教育领导人,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之信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茫茫然无所适从”[5]。除此以外,教育哲学还可以检验和引导公众的教育观念,对教育政策进行理性的分析,促使教育学者对教育知识进行批判与反思,为多学科知识的交流和对话提供思想平台。在这里,石教授特别指出,重估教育哲学的价值不是一个无立场的思考,而是从著作者自身的文化背景和学术信念出发,对教育哲学价值的主观阐释。 受到石教授思想的启发,笔者认为,教育哲学的价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命价值:引领生命的境界提升 时下最时髦的一句教育 口号 是“教育‘以人为本’”,而人是双重生命的存在,既具有和动物共有的种生命,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类生命――超自然生命的生命[6]。超越性――人的生命本质――对人来说,追求的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当今的教育只教人掌握“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引导受教育者对“为何而生”的思考。其结果是,在教育的作用下,现代人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生存能力,但是却越来越对存在的必要性发生怀疑,这种怀疑使得现代人的生活充满了无聊、空虚、寂寞和无意义感,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生的幸福与人类文明的进步[7]。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自杀问题的日益严重。自杀源于人生意义的匮乏,源于作为日常生活准则的价值合理性的丧失[8]。因此,我们的教育最基本的作用就应该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不断获得或重建价值的合理性,获得或重新体验生命的意义。 教育哲学的意义就在于揭开生命的困惑,引领生命的境界提升,把个体的自然生命引向超越性的类生命,使人的生命达到真善美、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教育哲学意味着不断把个体成长引导到最初的起点,以向自然的不断回归来甄定自我发展的方向,以热情与理智的培养来提升人性的境界。对教育哲学的理解,可以使得我们对教育、对人自身以及二者的关系获得更准确地把握,在研究教育问题时也有了一个根本的立足点。 (二)文化价值:帮助人们澄清教育价值 众所周知,教育的内容是文化,文化的传递又必然基于人生的理想和价值追求,价值追求直指个体的精神世界。精神的侏儒化正成为时代的精神状况,当前的教育已经越来越多地湮没在现实的功利主义欲求之中,成为了个人搏击世俗生活利益的工具。宗教关乎信仰,哲学追问本源和价值。教育学是带有人文性质的社会学科,它所要研究的教育现象或者教育问题,表面看起来是一个个属于教育事实的问题,当研究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时已内在地包含着自身价值的前提,体现着价值的追求。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渗透着价值、体现着价值、追求着价值,从而与更为宽广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借助于哲学思维来审视教育活动,以更高更广的视角来明晰各种教育价值、教育观念。从这个角度讲,教育哲学便优于教育原理,前者探求的是教育背后的深层东西,比如以什么方式、据什么观念来认识教育、教学等,已经不拘泥于就教育而论教育。所以,教育哲学能够帮助分析和辨明教育中隐含的价值观点的合理性,能帮助教育工作者发现那些未经反思而认同的价值观点,使他们通过不断地价值完善及反思以达到最终传播和传承价值的目的。 教育哲学的意义正在于帮助教育工作者澄清教育价值,激励教育实践者对教育价值的合理认同,唤起教师作为完整的教育人进入教育实践,促使教师的教育实践成为完整的实践,而非工具性的、技术性的教书匠的行动。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有更宽广的思维、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不平庸的追求。 (三)实践价值:促进对教育实践的反思 在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人类极易不计后果地拥抱一波接一波的变革,也极易盲目地抵制变革,保守传统的价值观念。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一直以来,哲学的功能之一是对当时一些争论进行批判性检验,并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哲学的另一功能是帮助人们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所使用的语言和逻辑问题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性。那么,教育哲学的学习就有助于批判思维的养成和正确教育观念的形成,它能够使人们用更宽阔的视野来看待教育和新时代的变革,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给以深入、理性地反思。 石教授提到,“教育哲学的研究从根本上说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是为那些在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校长、教育行政人员等服务的。”[3]35在教育实践工作者看来,教育哲学总是高高在上的形而上的知识,与教育实践相分离,因而造成了教育实践工作者对之不理不睬,也使得与之相关的著作被束之高阁。关于教育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也一度引发了教育者的热议,它到底是该哲学化还是实践化,似乎构成了教育哲学的两难处境。其实不然,哲学化取向或是实践化取向本身都无可厚非,都是教育哲学的发展路径之一。研究者由于学术背景不同必然有自己的偏好,只是最终都需在偏向的“度”和“量”上把握好,给实践以指导。此指导并非要告诉教育实践工作者什么是无可辩驳的教育真理,而是帮助他们思想上的成熟,增进他们教育思考和教育实践的理性水平。美国当代哲学家理查德・罗蒂在评价杜威时说,杜威的最大贡献就是告诫我们不要希望从哲学中得到任何普遍有效性或真理这样的东西。那么此刻,我们也不能希冀从教育哲学中寻求到一套完整的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案,我们所能得到的是理性的提升和反思品质的形成。正如高伟教授所言:“一种可能的好的教育哲学仅仅探索一种可能性,其意不在于取代,而在于希望通过它来发现我们思想当中的困难。事实上,无论是哲学还是教育,当然也包括教育哲学,都不会也不能拒绝那些关于人类幸福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价值。而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教育中安置这些价值”[4]。 总而言之,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哲学问题,教育与哲学的结合点是人。教育走向哲学是把人引向对人生最重要事情上的思考,引向对日常生活的超越。教育哲学使教育工作者以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解决教育中的基本问题,其存在必要而且极具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铁芳.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试论教育哲学的三重指向[J].教育研究,2010,(6):15-22. [2]黄济.教育哲学初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13. [3]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高伟.论一种可能的好的教育哲学[J].复旦教育论坛,2011,(2):5-9. [5]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35. [6]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1. [7]石中英.人作为人的存在及其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2):19-23. [8]石中英.自杀问题的教育哲学省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23. 教育哲学方面的论文3000字篇三 《试谈高等教育哲学对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大学使命的哲学观 所谓大学使命,描述了大学存在的意义和发展前景,是人们对大学应有价值的判断和要求,是人们对大学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种认定。《大学》中讲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事实上,这句话非常清晰地表述了“大学”的三重使命。大学的使命为大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不但能够让大学内部组成人员对大学实施的各种活动有了更好的理解,也确保了大学内部的组成人员对大学的发展目标达成共识,树立良好的大学形象,为大学的发展赢得很高的社会信誉和社会支持。因此,大学使命对于大学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著名哲学家布鲁贝克认为:在20世纪,高等教育哲学存在两种途径来确立它的地位,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1]坚持认识论观点的人,他们更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作为追求知识的最终目的。西方的中世纪大学以追求知识与传播知识为目的,调要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以进行真理的探究和人格心灵的陶冶。而坚持政治论观点的人认为,人们对深奥知识的探讨不仅是对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大学,那么,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们也就无法容易理解,当然也就更不用说解决问题。“大学不是独立于社会的空中楼阁”,伴随着大学逐渐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大学走出了“象牙塔”,它成为关系到个人生存和国家生存的“工具性”活动,高等教育价值观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由重认识论转向了中政治论;大学的最终目的由追求和传播知识转为紧密联系社会、为社会服务。 二、大学使命的定位 在社会的现代化的进程中,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也显得越来越密切。一方面,大学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对社会的依赖也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融入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大学作为现代社会系统结构中的一种实体机构,承担着自己的那份责任和使命:将对真理的追求、文化的传播为己任,引导社会行为方式和道德舆论,研究和传授科学,教育新人全面发展。[4]现代的大学,除了承担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责任,还要引领文化传承,承担起塑造大学生心灵的使命。 (一)大学固有的职能培养人才 潘懋元在对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论述中指出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产生,首先要发展的是培养人才的职能,高等教育最为基础的价值就是促进人的发展的价值。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主要任务救市是通过传递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来教育人、培养人。“就本源而言,人希望成为真正的人,而非异化的人。”除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习文化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的能力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来完成它指引科学和社会发展的使命。当今的大学不是太功利化就是太理想化,教育的改革也只有使教育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科技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就业的要求,来缓解学生就业、创业的心理压力和思想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的面对现实、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教育的目的要服务社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校由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轴心的位置,作用和目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把发展学术作为第一要务,而是着重培养实用人才,发展实用知识。“21世纪初是学术界发生重要转型的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是全球高等教育管理、方向和财政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发展紧密联系社会发展需要,直接和广泛的服务于社会。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将会从根本上破坏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学生学习和劳动的积极性也受到打击,因此新的历史时期向教育工作提出的巨大要求也就无法得到满足。 (三)大学教育要承担起塑造大学生心灵的使命 大学生并不愿意思想受到禁锢、自己的心灵受到侵犯,所渴望的而是教育者关注他们思想和心灵。如果教育者对学生只是一味的指责,并不帮助学生建立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只会让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感到迷茫和彷徨;如果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受到陈旧的思想观念禁锢,也只会让他们产生抵触的情绪。因此,要满足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能够适合社会的迅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育者对他们的关注,成功塑造大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灵。 高等教育哲学的认识论和政治论要么重视教育知识,要么重视社会价值,使得人的主体性被忽略。教育作为人的活动,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属。希腊人生哲学的精髓是“一己之修明”;我国儒家思想则在强调“学者为己”,主张通过教育达到“为众人与社会之福利”的目的。这就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辩证统一起来,阐释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揭示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个体与社会“安所遂生”。 所以,高等教育所追寻的最终目的不能局限于知识的传播和为社会服务,应该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协调统一;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更好的提高自身的修养,而不是单独的注重某一方面。因此,大学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个人的修养上,它是培养人的社会组织,必须通过为人类发展服务来达到最终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猜你喜欢: 1. 有关教育哲学的论文 2. 关于教育哲学的论文 3. 思考教育哲学的相关论文 4. 教育哲学的相关论文 5. 谈教育哲学的相关论文

中西方哲学的异同点分析论文

摘要: 一般认为,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的、分析的,而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是体验的、综合的。传统的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也是基于这个认识的,但对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应当从中西方哲学智慧,内容以及他们的相同之处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中西方哲学 智慧

哲学可谓博大精深,虽然这个学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西方哲学,但仍只是略懂皮毛,也可以说是只知道了一些大家都懂得的那些简单的哲学思想,对于那些复杂一点的哲学思想仍然是不理解。现在就我的那一点理解来谈谈对中西方哲学的看法。

中华民族的哲学。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而西方哲学是拥有相同历史传统和统一概念体系的统一的哲学体系。公元前5~3世纪,人类文化史上出现了一大奇观,中西方文明几乎同时达到了一个新高峰。中方哲学以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为标志,而西方哲学则以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昌盛为特征。中西方这一时期的哲学和科学传统对于后来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下面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中西方哲学的异同点。

一、中国哲学的神秘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

泰勒斯是西方自然哲学的开创者,也是第一个用理性的目光审视自然的先哲。他认为自然界的万物总是由某种最基本的东西构成的,它就是世界的基始或本原。泰勒斯对自然的解释是“水是生命的`源泉,万物的基始是水”。这个观点为人类认识自然开创了一条可贵的理性认识之路。它引导人们从自然本身去解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避免了用主观意志或凭个体好恶解释自然带来的任意性和神秘性。虽然古代西方人对构成自然界万物的本原的认识有各不相同的看法,但他们都是通过理性方法来解读自然。其意义在于人类对自然开始有了理性思考,推动了哲学思维和科学理性思维的发展,这对西方后来科学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基础意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西方理性主义。

中国的自然哲学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显然,在老子的道家学说中,“道”是构成万物的本原。老子的“道学”将人们从多元宇宙观发展为一元宇宙观,力图从自然自身解释自然的多变现象,这与泰勒斯是一致的。在老子那里是“道”带来了一个整体的一,即宇宙这个统一的大系统。中国人认识自然的视角,从老子开始就与西方的泰勒斯不同,米利都学派追求的本原是构成万物的分立体;而东方的“道”却是形成整体一的基础,它是抽象的。老子说过:“道,可道,非常道”,“道”的抽象特性,它将引导东方人论“虚”,并乐于思辨玄想,因而缺少微观实证分析的本性。中国的中医理论体系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由于泰勒斯的本原是构成万物的分立体,因此,它引导的是西方学者对具体事物的结构和形成规律的寻求。东方的中国人接受的是道家学说,它的抽象性和神秘性以及它的整体视角和运动本性,它引导的是东方学者用思辨和玄想及经验观察去对整体性质和物质的运动做出把握。

二、中西方哲学智慧的差异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是中国智慧发展的坚实基础。东方信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孔孟之道”一统天下,长达五千年之久,这种“伦理精神”和“价值理性”世代相传,沿袭至今,至使东方的科学技术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然而,这却成就了东方的文化发展。西方的智慧是理性的,有两千年的哲学、自然科学发展史,创造了完整的哲学、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有逻辑严谨的数学。西方人把他们的智慧用于对哲学、科学体系的探索与研究,利用他们已有的科技成果发展军事,进行殖民扩张。西方的科学体系推动了全世界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西方庞大的、具有系统性和体系化的欧氏理论与中国的认识论和多神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东方智慧以直觉思维为主体,西方智慧以逻辑思维为主体;东方与西方智慧的巨大差异,构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结果。

三、中西方哲学的相通之处

中西方哲学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他们的发展自始至终充满了激烈的斗争。就世界构成“本体”而言,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就认识论而言,是反映论与先验论之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辩证法。唯心主义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成为官方哲学和宗教哲学。 几千年来,唯物主义作为非官方的民间哲学,长期受到压抑,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就方法而言,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争。中西方哲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哲学倾向的贯彻,是为一定的阶级、为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务的。

中华传统思维早就了我们发现知识经验,西方思维造就了他们发现就形成了知识。中西方的哲学如果互相借鉴的话,那么西方也就不会有异教徒惨死这样的惨案发生,都尝试着去包容别人就不会觉得别人的信仰是错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自由,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权力。如果我们能够借鉴西方的公理化的思维方式,把我们的发现形成知识,再经过一代代人的完善,那么我们今天就不用去学习别人的知识,说不定现在世界上的大部分的高科技知识都是我们国家的,因为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是近三百年才开始落后的,在这之前,我们的水平都处在世界的前列,只是这短短的三百年就造成这样巨大的差别,不得不让我们反省一下。以上的这些有些是个人的想法,也有来自对他人的借鉴,尽管这门课的上课时间很短,但我已经在上这门课的时候感受到西方哲学的魅力并且让我对西方哲学增加了兴趣,希望以后可以更多地接触到西方哲学。

参考文献:

《浅析东西方哲学的分殊点及其影响》 沈佳强

《中西方哲学智慧的比较分析》 张志伟

在傈僳族的宗教观念中,和人具有灵魂一样, 自然 界的万物也无不具有灵魂,凡是日月、山川、星辰、河流、树木都是人们的崇拜对象,他们把那些认为在主宰一切自然现象的精灵称作“尼”,而且种类非常多,如:“白加尼”(天鬼)、“恒刮尼”(家鬼)、“山鬼”、“结林尼”(路鬼)等等。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傈僳族的万物有灵信仰和图腾崇拜,希望你喜欢。 傈僳族的万物有灵信仰和图腾崇拜 人们在开荒、盖房、狩猎之前,要请巫师卜卦问吉凶,同时为了免灾祛祸,不被 疾病 所侵扰,他们动辄就举行各种祭祀神和活动。最常祭奉的鬼灵有:天鬼、山鬼、家鬼、梦鬼、水井鬼等。 祭祀的形式和 办法 比较复杂多种,生什么病祭什么鬼,用什么祭品,都有一定的规定。一般是先杀鸡来祭,家里老人都会主持,如果疾病不见好转,就要杀猪、羊这类大的牲畜,还不行,最后就杀牛,数量也就不是一、两头的事了,到了这个程度还得请“尼扒”(巫师)。为了避邪驱灾,家里养的牲畜大半都是用来祭祀鬼。祭天鬼时杀牛,并杀一只鸡。牛是雌性的,那么鸡就是公的,反之就用母鸡。白杨、野竹各一枝,祭毕将“鬼魂”送上天云。 祭礼山鬼“米司尼”,往往为祈雨或避风灾、除病、械斗时杀鸡、羊或猪一只,艾和栗树一枝,祭时历数山、石、水、树等各种自然物的名称。祭祀鬼的祭品十二块粑粑、酒一碗,把鬼“送”到海里去。“祭梦鬼”时用猪一头、鸡一只,要求一公一母,相对应。把这个鬼“送”往太阳升起的东方。“水鬼”的祭礼用牛或猪一头,祭“触犯鬼”时用鸡或猪一只、一碗酒。祭祀“水鬼”时大呼此鬼的名字,祭物用鸡、猪各一只,用绳子串鸡鼻孔和猪的耳朵,牵到野外去祭。 傈僳族部分地区还有信奉叫“摆依鬼”的。这种鬼往往是某个女人带有,所以把这个女人就叫“摆依婆”。据说“摆依婆”能吃人。害人的主要手段是吸人血。一个人若是被它害上了就会生病,时间长了全身的血被“摆依鬼”吸干而致死。“摆依鬼”附在哪个妇女身上,就会处处维护这个妇人的家,谁要是侵犯了这个家的利益,它就加害于谁,谁很快就会染上重病。有的地区用水牛的油脂抹在嘴和肚脐上防“摆依鬼”,也有在门头上挂水牛角和桃柳枝,据说“摆依鬼”惧怕这几样东西。 傈僳族认为这些鬼灵主宰着世界,降祸福于人们。所以常常在开荒、盖房、狩猎等工作前,请巫师卜卦问凶吉。例如,他们认为山神和猎神是保佑自己狩猎 成功 的鬼灵,出猎前,猎人们总是杀牲献酒,让巫师或德高望重的老猎人主持祭祀山神和猎神的仪式,祈求神灵的保护,然后又用竹签、鸡骨等卜卦,求问凶吉。到了狩猎地点,又要向山神祭祀,祈求恩赐猎物。当捕获猎物满载而归时,猎人们还要鸣枪吹牛角号,向山神致谢,让猎神归神位。途中每到一处丫口岔道,都要吹响牛角号 傈僳族的巫师有尼扒和尼古扒,两者都被认为是神鬼之间的沟通者。所不同的尼扒能“直接看到”鬼,和鬼面对面打交道,用咒语来杀鬼,而尼古扒则不能。所以尼扒的社会地位较尼古扒高。但在卜卦方面两者都是同样的,能卜签卦、刀卦、鸡骨卦、贝壳卦、手卦、猪肝卦等十余种。 从前,傈僳族的每个部落、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怒江地区过去有虎、羊、蜂、鼠、猴、熊、雀、竹、荠菜、谷子等十几个氏族,以他们的图腾为他们的氏族名称。而且在这方面有很 历史 的 传说 故事 。他们中自称的“括扒”人,即荞麦人;自称是“拉扒”,即虎人,等等。傈僳人认为上述的动 植物 是他们自己的始祖。 傈僳族民族简介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傈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彝语支。原有文字是维西县旺忍波创造的音节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傈僳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创世纪》、《我们的祖先》等神话、传说,是研究傈僳族远古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其诗歌比较讲究韵律节奏和整齐仗。在一些双关语的诗句中,常巧妙地包含着意境清新的隐喻,这是傈僳族诗歌最突出的特点。 傈僳族主要从事农业,其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傈僳族的服饰很有特点,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 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傈僳族能歌善舞,每到收获、结婚、出猎和盖房等时节,他们都要尽情地歌舞。傈僳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光。 传统 节日 有阔什节(过年)、刀杆节、收获节等。傈僳族邮票人物。傈僳族非常喜爱 唱歌 对 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民歌朴素感人,曲调丰富,传统 舞蹈 多为集体舞,有模仿 动物 的,也有表现生产生活的。传统 乐器 有 琵琶 、口弦、四弦和芦笙等。 傈僳族以 从事农业为主, 种植 玉米、水稻、荞麦等。傈僳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有的也信仰__、天主教。 傈僳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原来居住在金沙江两岸。16世纪以后开始迁入怒江、德宏等地。族称唐代即已见诸史端。作为民族自称音译的“傈僳”二字,历史上曾有“栗粟”、“力苏”、“傈僳”、“力些”、“力梭”、“黎苏”、“俚苏”等不同写法。 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先后使用过三种文字。一种是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一种是维西县农民创造的音节文字,还有一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傈僳族历史由来 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或“栗蛮”及“施蛮”、“顺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元明时多受丽江诸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等的统治。16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战争的威胁,大批傈僳族在头人括木必帕的率领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区迁徙。在17-19世纪,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部份进入缅甸;一些人迁到老掴、泰国等。直至清代迁徙还在继续。在历史进程中,傈僳族溶进了不少其它民族的血缘。傈僳族的万物有灵信仰和图腾崇拜大全相关文章: 1. 怒江大峡谷自驾游攻略 2. 傈僳族饮食文化介绍 3. 傈僳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4. 对哲学智慧的感悟论文 5. 有关宗教信仰的论文

生活哲学智慧论文

哲学与人生论文哲学家帕斯卡尔曾有一句名言:“对于人 没有什么比他自己的状态更为重要的了。”这也许可以说是哲学智慧关照,人生与关照自我具有内在同一性的又一证明。因而对人生进行哲学思考,首先必须对自我的人生存在进行哲学思考,于是,我们把人生哲学的旨归指向自我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境遇。 如果我们不满足于仅仅是生活着,那么,我们就必须学会思考人生。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样,世界上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自我。所以,每一个自我在展开自己人生历程的过程中无疑会显示其不同的个性风采。这似乎是对哲学思考所要求的普遍性原则的一个否定。但哲学的理性与智慧却可以舍弃这其中的个性而抽取其共性的东西进行思考,这其中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我们可以从逻辑上把自我人生作“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这样一个三阶段的划分,而哲学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则贯穿于其中。 1.认识自我 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认识你自己”,他的后继者柏拉图进一步发挥道:“我们知道许多外部世界的知识,但我们却很难认识自己。” 所以,千百年来,几乎所有的思想家们都在探究人类自身,企图认识自己。就在人类的理性迈过了无数沟壑,走过了无数夜路中的迷途之后,终于认识到自己是人,并在高举起大写的“人”的理性旗帜时,“斯芬克斯之迷”仿佛被破译了。然而,人类理性马上便又发觉,“斯芬克斯之迷”并未真正破译,而是在跨过了俄狄浦斯的悲剧之后以另一种形式提出这个迷。于是,“人是什么”便又重新困惑着人类。实现自我 古希腊的一座圣庙,一进门的门柱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警世之言:“发现你自己!” 当今社会,信息的充斥使人们失去了必要的思考能力,太平盛世的浮华使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白日里为各自的名利奋斗,夜晚被各种娱乐生活引诱,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自我,找不到自我,甚至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想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脑海荡不起一点涟漪。时代的变化太快,走着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跟着感觉跑吧!“不经思考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现在,信息时代的大潮正把社会推向一个“自我迷失”的时代。 看看你的周围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北了。电视电影看多了,在生活里就像是在表演;够档次的人见多了,也会在圈子里装装优雅做做秀,把自己扮得很清高;语言技巧学多了,说了一箩筐话却没有一点真实的感觉。很多人现在说话做事是在模仿别人中生活,而不是在做自己。很多年轻人自以为很个性、很叛逆,标榜自我,其实并不是做真实的自己,而是在追逐新潮,抄袭别人的生活。 现在就是一个做秀的时代,不仅名人会做秀,商家会做秀,官员也会做秀,老师也会做秀,据报道,在今年儿童节,在广州的一个六一庆典活动,领导、老师、嘉宾一个一个接着在台上长篇大论做报告,学生在台下个个眉头紧皱、酷热难耐,如受酷刑,大人们把儿童节变成了显示领导“重视”、实现宣传最优化、利益最大化的秀场,这哪是为儿童过节日!成人世界的“做秀文化”已经开始从娃娃抓起,不断熏陶,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秀才”。现在一个五岁的儿童上台表演节目,也会打出大人们惯用的手势,煽动台下观众“给我点掌声啦!”,每当看到这类情景,我脑子里就自问:这真是孩子真实的心声,还是大人教好的?在这种迎合心理下成长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他自己吗?现在大学校园里的杀人、自杀、跳楼、卖淫、包养等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其自身根源只有一个:迷失自我。要想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必须做真实的自己!这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步。只有达到自我实现的人生状态,才能获得生活的幸福、心灵的安宁和内心的丰富。自我实现意味着发现自己、超越自己,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的、活跃的、全神贯注的体验属于自己的生活。自我实现意味着知道自己人生的取舍。正如一首诗: “上帝在你我心扉轻语, 悄悄的却又可闻的, 他告诉我们: 什么应该把握,什么应该逃避。” 李嘉诚说:“人生自有其沉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忍受属于自己的那份悲伤,只有这样,你才能够体会到什么叫成功,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最有力量的,还是尼采的那句话:“成为你自己!”。 “我们不模仿,因为我们是他人的榜样”,如果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树立典范,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那就说明做人做事做到了一定的境界。即使达不到如此境界,“成为我自己”,则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基本体现。 如何成为 “我自己”呢?一个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人,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就是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尊需求等基本需要之后,追求自我实现的人。自我实现者才是完全心理健康的人,自我实现者就是做真正的自己。 自我实现既不是我行我素、孤芳自赏,也不是刻意追求完美、所谓完人。无论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一个追求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人,应该具备以下个人品质特点: 一、了解自己并接受自己。自卑的人看不起自己,自恋的人太看重自己,自狂的人不能正视自己,自满的人忽视潜在的自己,惟我独尊的人迷失了自己,自甘堕落的人抛弃了自己,自杀的人接受不了自己,这一切都是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受自我。 要想实现自我人生价值,首先要开展内心对话,自己向自己敞开心扉,倾听自己内在的冲动的声音,了解真实的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样的情绪倾向,我要向何处去,我的人生使命和责任是什么,我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等等。把自己看清楚弄明白,发现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无条件的接受属于你自己的一切,你才能够找到你的人生价值,然后再去实现你的人生价值。满意请采纳

】心里有春天,心花才能怒放;胸中有大海,胸怀才能开阔;腹中有良策,处事才能利落;眼睛有炯神,目光才能敏锐;臂膀有力量,出手才有重拳;脚步有节奏,步履才能轻盈。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佛曰:一切皆为虚幻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佛曰:为何不必?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容颜。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麽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我问佛:为嘛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我问佛:为嘛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明年才懂得珍惜。我问佛:你多大?佛说:我就算一岁,我也是佛;你就算100岁,如果固守自己的心灵,那也是人。我问佛:世事本无常是什么意思?佛说:无常便是有常,无知所以无畏。我问佛:为何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佛曰-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佛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 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佛曰- -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 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 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佛曰: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佛曰: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佛曰:刹那便是永恒。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有一个弟子问师傅:“世界上真的有佛祖吗?”师傅说“有的。”弟子问:“可是我为什么看不见呢?”于是师傅带着弟子到了一个漆黑的密室,师傅对弟子说:“你看那边墙角里有一把斧子,你看见吗?”弟子张大了眼睛,可是密室太黑了,什么也看不见。于是说:“没有啊。”师傅点亮了蜡烛,在密室的墙角确确实实放着一把斧子。你看不见的就一定没有吗?她讲完故事后说道:“同学们,我不想灌输任何东西给你们,请记住,在任何事情没有被证明之前,请千万不要相信;在任何事情没有被证伪之前,也请不要不相信。一切的一切最终都需要你自己找到那根蜡烛,点燃自己的智慧之光。否则你的人生就永远重复着自己的昨天,抑或是重复着别人的昨天。是啊,我在听了那些话之后真的很激动,我忽然发现,我一直是这个社会的奴隶,听着别人的话,唱着别人的歌,咀嚼着别人的思想,咽下别人的唾沫。面对社会上那么多不公平的现象,我的心灵被污浊,我痛苦的反省自己的罪恶,却无能无力。在后来这位出色的哲学老师的带领下,我进入了奇妙的哲学世界,其实说起来真正开始看哲学书,还是因为刘墉的一篇文章,那时的我处在成长的躁动期,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往极端想,于是有很多“有没有意义”的问题,“写那么多作业有没有意义,背那么多公式有没有意义,每天都要吃饭有没有意义,人反正是要死的,活着又有什么意义,这个世界存在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消沉的时候,忽然看到刘墉说,“其实你问那么多有无意义的问题前,早已经有了答案了,其实你只是在用那些问题不断打击自己而已。”我震惊了,不错,我就是这样,我只是因为无能无力,因为觉得没有意义,觉得没有信心,觉得没有能力,觉得没办法证明自己,所以在为自己找借口而已,只是在用这些“有没有意义”的问题慰藉自己而已。但是在这个社会面前,我没有勇气承认,因为在这个世俗的社会里,我必须保护自己,必须寻找自己的面具。但是,我痛恨自己,痛恨自己的虚伪,痛恨自己的罪恶,痛恨自己的无知。那些陌生的名字在那些空虚的夜里一遍一遍地游荡在眼前,从叔本华到尼采,从加缪到萨特,从胡塞儿到海德格尔,从弗洛伊德到拉康。我的注意力却无意识地集中到了形而上之的悲观主义、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上。记得第一个让我感动的是休谟,当时翻开书本看到的就是他的学说,他认为人只能停留在知觉的王国,知觉以外的实体是否存在,无法知道。他说:“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因为任何一种个别的动作或活动重复了多次之后,便会产生一种倾向,使我们并不凭借任何推理或理解过程,就重新进行同样的动作或活动。我们经常说,这种倾向就是习惯的结果”。我于是怀疑自己的认知,怀疑我的思想,怀疑一切可以怀疑的存在,我会这样思考完全是因为后天的习惯势力,怎么办,我已经不是纯粹的“我”了,我属于“我们”,我只是那么多我们中的渺小的一个而已。我又一次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是一个人,我真的是一个人吗?我渴望我活着只是为了我是一个人,而不是别的什么。在这五光十色的尘世,我很难保持自己,很难保持自己不受外界的诱惑,而我只要不由自主地睁开眼睛,即使是最高尚的诱惑,我也会立即成为“我们”之中的一个。我已经不属于自己。当我发现这点时,我觉得很生气,因为我被社会,被这个假装文明的社会,我的周围的虚伪的人只是在用他们的假慈悲在灌输他们的自以为仁义、道德的观念给我。于是我想改变点什么,虽然我也知道结果可能什么都不是,但是总该做些什么。当然我不是那种偏激的人,因为我还做不到那么绝对,毕竟我承认了自己的社会性。这是没法改变的事实,但我至少还可以拒绝,对,我可以拒绝我所不认同的东西,当我刚想雀跃时,忽然有一个声音沉重的打击了我,那是柏格森。我没有看过他的什么书,他写过什么《形而上学导言》,在《评述》里记了他关于认识论的理论,从近代以来,西方认识论一直高扬理性或理智,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所相信的东西都是理性。实体或实在性只能为理性所把握,形而上学是理性的产物。但是,柏格森反对西方哲学的这种理性主义传统,反对在哲学研究中应用理智,主张只有直觉才能达到形而上学,才能把握具有形而上学实在性的“生命冲动”和“绵延”。我对他的“生命冲动”、“绵延”不很理解,但我明确了一点:理性也是有缺陷的。既然如此,我又有什么理由去评判,别人的对与错呢?那么我的拒绝又有什么意义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似乎陷入了绝望的循环,也就是那个时候接触到了叔本华。这个名字像中国人的悲观主义哲学家,让我很着迷。不管他说什么,或许我无法理解,但是我却有共鸣,我想每个人对于共鸣的东西总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而像某些干瘪的说教只有讨厌。叔本华是一个悲观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世界既然被意志所驱策,那么,这世界就注定是一个痛苦的世界。而人生活于这样的世界里,他的一生只能是对痛苦的一种体验。人生之所以注定要痛苦,这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人是世界意志客体化的最高等级。所谓最高,就是说在这个阶段,生命意志中分化出自身的对立面——理智。理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生命意志,让人活得更好。但是,理智一出现,就发现人原来注定要死亡。死亡是威胁人类的最大灾祸;人生的最大恐惧来自对死亡的忧虑。那些达官巨贾们可以居则琼楼玉字,宴则通宵达旦,但毕竟也难免一死,在注定要到来的死亡面前,珠玉,珍宝、舞会、盛宴,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叔本华比喻说,人生好像在吹肥皂泡,明知迟早要破,可还是在吹。不但吹,还要比谁吹得大,吹得五光十色、富丽堂皇。为此,就免不了要挖空心思、费尽心力,然而心下却明白地知道这个肥皂泡迟早要破。人生如斯,岂不痛苦。(叔本华:《作为意志初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33页)

哲学与智慧3000字论文

人是哲学的一个永恒主题,而 教育 的本质则是精神成人,由此,人成为了哲学与教育的契合点,是联系哲学和教育的重要媒介。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教育哲学3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教育哲学方面的论文3000字篇一 《浅析教育哲学视角下的生命教育》 摘 要:生命教育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不只是生理与心理教育,还是对意义与价值探究的教育,现今社会对生命教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本文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浅析生命教育,关注生命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探寻生命教育的哲学思考,寻求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力求对我国当前生命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教育哲学; 生命教育;生命 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生命教育思想首先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怀特在1968年首次提出的,杰•唐纳•华特士指出,生命教育是一套系统,它和生命本身有相同的目标:在心灵与心智、身体与精神的各个层面上逐渐进步,变成比较平衡、成熟、有效率、快乐、和谐的人。唐纳•华特士所指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对个体生命状态进行的教育,强调的是最终使个体能够追寻到终极信仰的愉悦和幸福。 生命教育不应该只是生理与心理教育,还是对意义与价值探究的教育,以引导学生去思考生命,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 一、生命教育的哲学思考 (一) 爱好 智慧与追求真理 智慧是思考的结晶,是哲学家对人、对生命、对世界、对所有问题思考的结晶。有了智慧,人的生命才有深度。学习哲学是一个获得智慧的有效途径,而真正的智慧,还是要透过生命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要把生命投入人生的价值体系中去实践,藉以安身立命。对生命与世界的好奇,探究与追求真实与真理是哲学最内在的动力。哲学追求真实的道理,追求人类共同的道路与理念,透过 理性思维 的分析,掌握事物的本性。哲学对人与世界作根源性、全盘性与深入性的反省与探究,进而寻求人类更真实的存在。 (二)重视生命教育的伦理价值 生命教育是与伦理与道德联系在一起的。古希腊的哲学家无不重视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从他们的伦理道德思想中我们得以追寻生命教育的踪迹。伦理具有普遍性,中国哲学家常将良心视为伦理价值的标准。因此, 良心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求我们要按真理的本质去生活。在实际的生命教育过程中,不以伦理道德为基础和核心的生命教育是无法正常和有效开展的。 (三)关注现实的思考与反省 当今的社会,科技与物质文明中强势的工具理性与科技理性的冲击,带给生命与生活前所未有的困惑。面对困惑和迷茫,作为现代人不该是自怨自艾,在迷茫中度过余生,而应不断对现实加以思考和反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式 方法 ,以积极的姿态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 二、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生命教育在我国历来已久,也日益受到全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但总体而言,教育系统中对生命教育的重视还很不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 (一)重视生命教育应当成为教育部门新的教育使命 作为教育行政当局,要成为生命教育的发动者和引领者,要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将之纳入学校教育目标中,并制订相应的教育政策加以推动。作为学校和各科教师,要成为生命教育的响应者,要把生命教育和自己所从事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去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二)拓宽 渠道 ,生动活泼地开展生命教育 现阶段,中国内地开展生命教育并非一定要另起炉灶,而是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生命教育可以和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校园 文化 建设、德育、心理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生命教育的积极性,增强生命教育的效果。 (三)重视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设一支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保证。台湾教育当局在开展生命教育的初期就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而也相当重视对师资的培育。他们的具体做法是:采取指派教师和自愿报名相结合的办法,通过集中教育培训、加强生命教育观念的宣导、举办读书会、现场观摩教学、观看视听教学资料、制定教师手册等方式组织教师进行培训。 (四)重视家庭、社会力量,形成生命教育合力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密切的配合,共同参与。我国的生命教育尚处于萌芽阶段,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家庭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生命教育的发展。 人生命的全过程就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动所组成。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这种关怀是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教育自身发展价值在“生命活动”实践中的统一,在此教育实践中教师的价值得到实现,生命质量得以提升。从教育哲学的视角关注生命教育,使我们得以开拓视野,从新的角度解释看待生命教育的贯彻和实施,更好的推动生命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吴亮奎.先秦道家生命教育哲学的特征及其当代意义[J].现代教育论坛,2008(10). [2]王明洲.新生命教育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南志涛.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J].当代教育论坛,2007(04). 教育哲学方面的论文3000字篇二 《教育哲学的必要性与价值》 摘要:石中英教授在《教育哲学》一书中为教育哲学存在之必要性做了辩护,并针对教育哲学的价值危机重估了教育哲学的价值。笔者受其启发,从人作为哲学和教育的契合点出发,认为教育哲学的独立开设极其必要,其价值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引领生命的境界提升,帮助人们澄清教育价值,促进对教育实践的 反思 。 关键词:教育哲学;必要性;价值性 石中英教授的《教育哲学》一书从发展史的角度探讨了教育在人的生存、发展中的意义,着重关注了人的自由、理智、权利的发展和教育的职能与价值,体现了教育的人文主义关怀。面对来自学术界和实际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哲学价值性的不断质疑,石教授为教育哲学存在之必要性做了辩护,重估了教育哲学的价值,并针对教育领域中的几个基本议题――知识、教学、民主、公正等,从哲学的高度给以清晰、具体、理性地阐释和论述。这本书让笔者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个概念,它使笔者在全新的视域里窥得了教育的全貌,加深了对教育的理解和信念,更引发了笔者对教育哲学存在之必要性和价值性的深思。 一、哲学和教育的契合点 哲学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它是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的结合,探索现实世界变得更好的可能性。哲学自产生之初,就以人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人们源于生存困境而提出哲学问题、进行哲学思考,不断对人类自身进行探究、追问、考察、批判和反省,以不断追求民主与自由、超越与解放、人生价值与意义。与此同时,教育就是力图使人向最真最善的方向发展的活动,人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最终追求应是“使人成为人”。无论教育者持有何种人性论,认为人性善也好人性恶也罢,或者认为人生而是块白板,其目的都是试图采用较好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来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人的思想和素养,完善人的性格,促使人全面和谐地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教育的根本精神和哲学是相通的,都关注人的发展,并体现出理性的精神。哲学和教育都以人、世界以及两者的关系为根本问题。 人是哲学的一个永恒主题,而教育的本质则是精神成人,由此,人成为了哲学与教育的契合点,是联系哲学和教育的重要媒介。在此意义上,教育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人活得更美好,它的本真追求应该是不断地回到教育的基本问题,回到教育初始的问题,其真义就是为了探询何谓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正如刘铁芳教授所言,“教育哲学就是这样一种给教育行动赋形的活动,即赋予纷繁的教育行动以和谐而优美的形式,使散乱的教育行动朝向对善好人性的促进”[1]。 二、教育哲学存在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受苏联的影响,教育哲学课程一度取消。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百废待兴,各行各业拨乱反正,教育哲学才迎来了复苏的机遇,并由此得以蓬勃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的教育哲学已经重构了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但是教育哲学研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中,教育哲学的价值不断地遭受来自学术界和实践教育工作者的质疑,人们为教育哲学与教育学如何区分、教育哲学是否有必要独立开设等问题困惑和争论不休。 对于这些困惑和问题,石教授给予的回应是清晰而明确的:教育活动需要哲学,教育哲学的独立开设极其必要。正如黄济先生所谈到的,重新开设教育哲学,首先是学科设置的需要,是培养视野开阔、理论思维水平高的师资的需要;其次是拨乱反正、有效审视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并得出合乎规律的结论的迫切需要;另外还是有效应对教育所不断面临的新挑战并完成未来赋予教育新使命的需要。总之,教育哲学的重新开设,是教育实际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教育科学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2]。 我们知道,教育目的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教育目的具体要回答的是理想的人的素质结构与规格。在这方面,虽然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心理学等都可以提供知识基础,却仍然不能满足界定和明晰教育目的的要求。只有当教师及教育研究者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才能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寻觅到教育的意义。此外,哲学对于教育活动之必要性还通过对教育理论的影响而间接地表现出来。众所周知,教育活动是蕴含着理论的,即使这些理论可能只是一些缄默的理论。教育理论的产生和辩护必然受制于一般的哲学,不同的教育思想流派往往有着不同的哲学基础,“一个时代哲学基础或立场的变化也必然会带来教育理论的革新,从而间接然而却是非常有力地影响到教育实践”[3]。 三、教育哲学存在的价值 高伟教授认为,“为教育哲学存在的价值进行辩护是一种不具有思想性的学术行为。作为学科的教育哲学不需要辩护,教育思想才需要辩护。教育哲学的意义就在于为时代所需要的教育思想给出理由”[4]。石教授对教育哲学的价值进行了新的认识和评价,并重估了教育哲学的价值。教育哲学可以帮助教育者思想的成熟,增进其理性并引导其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因为教育哲学就是对教育实践寻根究底的反思,教育者唯有在其帮助下才能在学习许多教育知识的同时获得教育的“真知灼见”。这一点正如奈勒所指出的:“无论你干哪一行业,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如果我们是一个教师或者教育领导人,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之信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茫茫然无所适从”[5]。除此以外,教育哲学还可以检验和引导公众的教育观念,对教育政策进行理性的分析,促使教育学者对教育知识进行批判与反思,为多学科知识的交流和对话提供思想平台。在这里,石教授特别指出,重估教育哲学的价值不是一个无立场的思考,而是从著作者自身的文化背景和学术信念出发,对教育哲学价值的主观阐释。 受到石教授思想的启发,笔者认为,教育哲学的价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命价值:引领生命的境界提升 时下最时髦的一句教育 口号 是“教育‘以人为本’”,而人是双重生命的存在,既具有和动物共有的种生命,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类生命――超自然生命的生命[6]。超越性――人的生命本质――对人来说,追求的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当今的教育只教人掌握“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引导受教育者对“为何而生”的思考。其结果是,在教育的作用下,现代人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生存能力,但是却越来越对存在的必要性发生怀疑,这种怀疑使得现代人的生活充满了无聊、空虚、寂寞和无意义感,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生的幸福与人类文明的进步[7]。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自杀问题的日益严重。自杀源于人生意义的匮乏,源于作为日常生活准则的价值合理性的丧失[8]。因此,我们的教育最基本的作用就应该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不断获得或重建价值的合理性,获得或重新体验生命的意义。 教育哲学的意义就在于揭开生命的困惑,引领生命的境界提升,把个体的自然生命引向超越性的类生命,使人的生命达到真善美、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教育哲学意味着不断把个体成长引导到最初的起点,以向自然的不断回归来甄定自我发展的方向,以热情与理智的培养来提升人性的境界。对教育哲学的理解,可以使得我们对教育、对人自身以及二者的关系获得更准确地把握,在研究教育问题时也有了一个根本的立足点。 (二)文化价值:帮助人们澄清教育价值 众所周知,教育的内容是文化,文化的传递又必然基于人生的理想和价值追求,价值追求直指个体的精神世界。精神的侏儒化正成为时代的精神状况,当前的教育已经越来越多地湮没在现实的功利主义欲求之中,成为了个人搏击世俗生活利益的工具。宗教关乎信仰,哲学追问本源和价值。教育学是带有人文性质的社会学科,它所要研究的教育现象或者教育问题,表面看起来是一个个属于教育事实的问题,当研究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时已内在地包含着自身价值的前提,体现着价值的追求。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渗透着价值、体现着价值、追求着价值,从而与更为宽广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借助于哲学思维来审视教育活动,以更高更广的视角来明晰各种教育价值、教育观念。从这个角度讲,教育哲学便优于教育原理,前者探求的是教育背后的深层东西,比如以什么方式、据什么观念来认识教育、教学等,已经不拘泥于就教育而论教育。所以,教育哲学能够帮助分析和辨明教育中隐含的价值观点的合理性,能帮助教育工作者发现那些未经反思而认同的价值观点,使他们通过不断地价值完善及反思以达到最终传播和传承价值的目的。 教育哲学的意义正在于帮助教育工作者澄清教育价值,激励教育实践者对教育价值的合理认同,唤起教师作为完整的教育人进入教育实践,促使教师的教育实践成为完整的实践,而非工具性的、技术性的教书匠的行动。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有更宽广的思维、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不平庸的追求。 (三)实践价值:促进对教育实践的反思 在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人类极易不计后果地拥抱一波接一波的变革,也极易盲目地抵制变革,保守传统的价值观念。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一直以来,哲学的功能之一是对当时一些争论进行批判性检验,并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哲学的另一功能是帮助人们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所使用的语言和逻辑问题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性。那么,教育哲学的学习就有助于批判思维的养成和正确教育观念的形成,它能够使人们用更宽阔的视野来看待教育和新时代的变革,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给以深入、理性地反思。 石教授提到,“教育哲学的研究从根本上说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是为那些在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校长、教育行政人员等服务的。”[3]35在教育实践工作者看来,教育哲学总是高高在上的形而上的知识,与教育实践相分离,因而造成了教育实践工作者对之不理不睬,也使得与之相关的著作被束之高阁。关于教育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也一度引发了教育者的热议,它到底是该哲学化还是实践化,似乎构成了教育哲学的两难处境。其实不然,哲学化取向或是实践化取向本身都无可厚非,都是教育哲学的发展路径之一。研究者由于学术背景不同必然有自己的偏好,只是最终都需在偏向的“度”和“量”上把握好,给实践以指导。此指导并非要告诉教育实践工作者什么是无可辩驳的教育真理,而是帮助他们思想上的成熟,增进他们教育思考和教育实践的理性水平。美国当代哲学家理查德・罗蒂在评价杜威时说,杜威的最大贡献就是告诫我们不要希望从哲学中得到任何普遍有效性或真理这样的东西。那么此刻,我们也不能希冀从教育哲学中寻求到一套完整的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案,我们所能得到的是理性的提升和反思品质的形成。正如高伟教授所言:“一种可能的好的教育哲学仅仅探索一种可能性,其意不在于取代,而在于希望通过它来发现我们思想当中的困难。事实上,无论是哲学还是教育,当然也包括教育哲学,都不会也不能拒绝那些关于人类幸福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价值。而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教育中安置这些价值”[4]。 总而言之,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哲学问题,教育与哲学的结合点是人。教育走向哲学是把人引向对人生最重要事情上的思考,引向对日常生活的超越。教育哲学使教育工作者以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解决教育中的基本问题,其存在必要而且极具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铁芳.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试论教育哲学的三重指向[J].教育研究,2010,(6):15-22. [2]黄济.教育哲学初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13. [3]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高伟.论一种可能的好的教育哲学[J].复旦教育论坛,2011,(2):5-9. [5]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35. [6]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1. [7]石中英.人作为人的存在及其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2):19-23. [8]石中英.自杀问题的教育哲学省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23. 教育哲学方面的论文3000字篇三 《试谈高等教育哲学对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大学使命的哲学观 所谓大学使命,描述了大学存在的意义和发展前景,是人们对大学应有价值的判断和要求,是人们对大学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种认定。《大学》中讲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事实上,这句话非常清晰地表述了“大学”的三重使命。大学的使命为大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不但能够让大学内部组成人员对大学实施的各种活动有了更好的理解,也确保了大学内部的组成人员对大学的发展目标达成共识,树立良好的大学形象,为大学的发展赢得很高的社会信誉和社会支持。因此,大学使命对于大学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著名哲学家布鲁贝克认为:在20世纪,高等教育哲学存在两种途径来确立它的地位,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1]坚持认识论观点的人,他们更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作为追求知识的最终目的。西方的中世纪大学以追求知识与传播知识为目的,调要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以进行真理的探究和人格心灵的陶冶。而坚持政治论观点的人认为,人们对深奥知识的探讨不仅是对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大学,那么,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们也就无法容易理解,当然也就更不用说解决问题。“大学不是独立于社会的空中楼阁”,伴随着大学逐渐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大学走出了“象牙塔”,它成为关系到个人生存和国家生存的“工具性”活动,高等教育价值观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由重认识论转向了中政治论;大学的最终目的由追求和传播知识转为紧密联系社会、为社会服务。 二、大学使命的定位 在社会的现代化的进程中,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也显得越来越密切。一方面,大学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对社会的依赖也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融入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大学作为现代社会系统结构中的一种实体机构,承担着自己的那份责任和使命:将对真理的追求、文化的传播为己任,引导社会行为方式和道德舆论,研究和传授科学,教育新人全面发展。[4]现代的大学,除了承担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责任,还要引领文化传承,承担起塑造大学生心灵的使命。 (一)大学固有的职能培养人才 潘懋元在对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论述中指出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产生,首先要发展的是培养人才的职能,高等教育最为基础的价值就是促进人的发展的价值。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主要任务救市是通过传递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来教育人、培养人。“就本源而言,人希望成为真正的人,而非异化的人。”除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习文化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的能力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来完成它指引科学和社会发展的使命。当今的大学不是太功利化就是太理想化,教育的改革也只有使教育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科技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就业的要求,来缓解学生就业、创业的心理压力和思想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的面对现实、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教育的目的要服务社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校由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轴心的位置,作用和目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把发展学术作为第一要务,而是着重培养实用人才,发展实用知识。“21世纪初是学术界发生重要转型的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是全球高等教育管理、方向和财政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发展紧密联系社会发展需要,直接和广泛的服务于社会。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将会从根本上破坏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学生学习和劳动的积极性也受到打击,因此新的历史时期向教育工作提出的巨大要求也就无法得到满足。 (三)大学教育要承担起塑造大学生心灵的使命 大学生并不愿意思想受到禁锢、自己的心灵受到侵犯,所渴望的而是教育者关注他们思想和心灵。如果教育者对学生只是一味的指责,并不帮助学生建立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只会让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感到迷茫和彷徨;如果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受到陈旧的思想观念禁锢,也只会让他们产生抵触的情绪。因此,要满足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能够适合社会的迅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育者对他们的关注,成功塑造大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灵。 高等教育哲学的认识论和政治论要么重视教育知识,要么重视社会价值,使得人的主体性被忽略。教育作为人的活动,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属。希腊人生哲学的精髓是“一己之修明”;我国儒家思想则在强调“学者为己”,主张通过教育达到“为众人与社会之福利”的目的。这就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辩证统一起来,阐释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揭示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个体与社会“安所遂生”。 所以,高等教育所追寻的最终目的不能局限于知识的传播和为社会服务,应该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协调统一;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更好的提高自身的修养,而不是单独的注重某一方面。因此,大学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个人的修养上,它是培养人的社会组织,必须通过为人类发展服务来达到最终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猜你喜欢: 1. 有关教育哲学的论文 2. 关于教育哲学的论文 3. 思考教育哲学的相关论文 4. 教育哲学的相关论文 5. 谈教育哲学的相关论文

哲学具有一种乐趣,哪怕是形而上学的海市蜃楼也有它引人入胜的魅力,这是每一个学者都领略到的。虽然物质生活会把从思辨的天堂拉回到经济上利害冲突,患得患失,熙来攘往的生活中来,但哲学事实上是柏拉图称之为的“那种可爱的娱乐”,无可比执地比肉欲的享受和世俗的追求要高尚。 哲学承担着艰难困苦的任务,要处理科学方法迄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秩序与自由、生与死等;一旦有一个研究领域产生了可以具有精确的系统知识的时候,它就立即被人称之为科学。每门科学都始于哲学而终于艺术;它起源于假说,结果却大有成就。哲学是对款知事物的假说性解释(如形而上学),或者是对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说性解释(如伦理学或政治哲学);它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 科学是分析性说明,哲学则是综合性解释。科学总是把整体分解成部分,把机体分解成器官,把朦胧的转化为明确的。它不问事物的价值。也不问它们的总体和作用,它只是一心一意侧重观察事物原来的性质和运动过程。科学家,正如屠格涅夫诗中的大自然,是无所偏爱的;他对跳蚤的腿和天才创作的阵痛都有同样的兴趣。可是哲学有却并不满足于描写事实;他还想探求它与经验的普遍联系,从而把握它的意义与价值;他将事物联系在解释性的综合之中;他千方百计将科学家所分拆开了的那座伟大的生物钟比以前更好地安装在一起。科学家告诉我们如何治疗,如何杀戮;它精打细算地减速低死亡率,却又在战争中杀死我们;惟独智慧——按照全部经验通力使用的愿望——才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要救,什么时候要杀。观察事物的运动过程并构想出解决手段来的是科学;评议协调目的是哲学。失去哲学的科学缺少前景,没有价值的事实不能合我们免于劫难和绝望。科学赋予我们知识,只有哲学赋予我们智慧。 具体地说,哲学与五个领域的联系最紧密:逻辑学、美学、伦理学、政治学和形而上学。逻辑学思维和研究的理想方法:观察和反思,演绎和归纳,假设和实验,分析和综合—这些人类思维活动的形式是逻辑学企图理解和引导的;美学是研究理想形式或美的科学;它是艺术的哲学。伦理学研究人类理想的行为,苏格拉底曾说,最高的知识是关于善与恶知识,是关于生活智慧的知识。政治学是研究理想的社会体制。最后,形而上学研究所有事物的“终极实体”研究“物质”的根本属性(本体论),研究“意识”的根本属性(哲学心理学),研究咸知和思维过程中“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认识论)。这此就是哲学 的重要内容,哲学的作用也体现在其中。

这位朋友这样做是等于害了自己``做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才是硬道理`

中国哲学智慧毕业论文

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点看法(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以为最重要的还是把视线投向新领域,研究新问题。不要以为研究经典作家没有研究过的问题就是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不错,经典作家论述过的问题我们还有很多并没有吃透,有的论述还需要深入发掘,重新理解,这当然是一项重要工作。但是更重要更迫切的还是研究经典作家没有研究或者没有深入研究过的问题。在政治和经济问题上,我们常常明确地指出哪些问题是经典作家没有研究过的,为什么惟独在哲学问题上就不可以这样说呢?列宁正因为研究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研究过的问题,毛泽东正因为研究了马、恩、列没有研究过的问题,邓小平正因为研究了马、恩、列、毛没有研究过的问题,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难道不是事实吗?当然,我们不能轻率地断言某某问题经典作家没有研究过。例如有的论者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研究过“人”,我看这是活天冤枉。全部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哲学)就是为了彻底改变使人不成其为人的处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而创立的,怎么能说它没有研究过人呢?但是确有经典作家没有研究过或者没有深入地系统地研究过的问题,却是事实。这是因为当时的时代还没有提出、或者没有尖锐地提出这些问题。现在时代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的实践、科学和哲学本身都提出了大量的新问题,而且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论著已经汗牛充栋,正在影响着全世界。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在经典作家研究过的问题范围内翻来覆去地做文章,认为这些新问题不属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不予理睬,不提出自己的看法,那就会大大削弱甚至丧失自己的解释力,变成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的褊狭理论,变成落后的哲学,就说不上发展,也说不上坚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大拓宽了研究的领域,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二)当前世界哲学研究的问题多如牛毛,我们都不能不关注,不能没有发言权。但是,哲学问题的最深刻的根源毕竟还是社会的实际生活,不管哲学家本人是否意识到了都一样。有些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是非常迫切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却未必那么迫切,甚至还不到提上日程的时候。例如后现代、后工业社会的许多问题就是如此。我不是说不可以作超前的研究,但总还要有轻重缓急之分,不必跟着人家亦步亦趋,人家“热”什么我们就“热”什么。我以为当前最需要花气力去研究的还是对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振兴有重大关系的哲学问题。我仍然相信理论的生命之源在于社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并且不是局部的表层的需要,而是普遍的深层的需要。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无一不与哲学有关,无一不需要从哲学的层面提供理论的向导。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就未免轻重倒置了。例如,在世界格局大变动、我国社会大转型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人、特别是我们的广大干部和青年学生被弄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他们有那么多的疑团、困惑和苦闷,那么希望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希望得到一种合理解释这些矛盾现象的方法,他们求助于哲学,我们这些以哲学为职业的人能够没有一种责任感,不想或多或少尽一点微薄之力吗?我看近年来许多同志的研究就是在这种强烈的社会需要的驱动下开展起来的。人学和价值哲学的研究就是如此。研究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会不会降低哲学的水平?很可能会,但不是必然会。这第一取决于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哲学问题的精度如何,第二取决于解决这些问题的高度和深度如何,第三取决于宣传的方式如何。过去多年来把哲学当作具体政策的辩护工具,弄成政策图解,搞得极其简单化、绝对化、庸俗化,以至于造成全民学哲学而又全国主观主义大泛滥的荒谬局面,这段惨痛历史要引为子孙万代的教训,再也不能重演了。我们不会再走这样的路。我们要走的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路。我们会以世界的眼光和时代的眼光来解决生活提出的哲学问题,磨练出既高瞻远瞩又精细严密的理论,为中国、也为世界哲学作出自己的一份独特的贡献。(三)我觉得我们搞哲学的同志对科学的负面作用似乎讲得多了一些。毫无疑问,科学万能论是错误的。科学有它的局限性,并不能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科学的思维方法也决不是唯一合理的思维方法;科学的不合理的应用已经给人类带来了不少的灾难。这都是事实。哲学指出这一点是完全必要的。但是科学毕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是为人类造福的有力武器。它的功能也是无可替代的。西方某些学者把科学说成灾难之源的怪论千万不可附和。在中国尤其如此。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血迹斑斑,并不是由于科学太先进,而是由于科学太落后。现在我们的祖国站起来了,可是数以亿计的人还迫切需要科学启蒙;我国科学与西方的巨大差距不仅使我们还处在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而且连安全都受到威胁。我们现在应当着力强调的还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而不是大讲科学的“缺点”。在大家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时候去讲吃得过饱、身体太胖的危害性,提出“减肥”的办法,自然也并无不可,因为这种理论如果确实符合实际,也是一项有价值的成果;但恐怕毕竟不是当务之急,而且有点文不对题。哲学当然不应当是科学的侍从和跟班,但也不应当是科学的训导员;它应当是科学的朋友。过去苏联和我国都发生过哲学硬充科学的“指导者”和“裁判者”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事,再也不能重复了。(四)哲学对人类、对民族确实太重要。它既是民族精神的升华物,又是民族精神的铸造者。一个没有哲学思想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没有脊梁的民族,是不能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伟大足迹的侏儒。轻视哲学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但是哲学和科学一样,也不是万能的,也要把自己摆在适当的位置。哲学有自己的崇高使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必因为受到冷遇而自惭形秽或愤愤不平;但也不必把自己抬得至高无上。研究哲学的人不可无“为万世开太平”的气度和胸襟,但不可真以为有“为万世开太平”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可能“为万世开太平”。能够回答时代提出的哲学问题,把人类的智慧向前推进一步,为人类留下一些有永恒价值的思想财富,这就已经是了不起的功绩了。哲学是反思的学问,这种性质注定了它难免做黄昏起飞的枭鸟,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做高鸣报晓的雄鸡,做“事前诸葛亮”。要做好“事前诸葛亮”,先得老老实实地做好“事后诸葛亮”,否则高谈不免流于空谈,热闹一阵也就烟消云散了。(五)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如何?我实在没有能力说清楚。我想这也不是哪一位高手提出一套精密的方案,或者开一个会议作出一个权威性的决议,大家就会一体遵循,齐步向前的。而且如果真是这样,倒又成了死水一潭,毫无生气的局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活力又被窒息了。在哲学这个最需要个性和灵感的精神世界里搞“计划经济”是行不通的。事实上还是只能各人按自己的理解去“走”,在许多不同的领域里去探索问题。这些看似不大整齐的足迹汇集起来,“路”也就踩出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也就逐渐成形了。不过,从大家的发言看来,立足本土,放眼世界,融会中外,自创新局,似乎还是一种共识。也许大家将来踩出来的就是这样的“路”。

注意事项一、选择材料脱离论文的主题选择材料必须紧紧围绕主题,为表现和论证主题服务。凡是能有力地说明、突出、烘托主题的就选用,否则就舍弃,这是选择材料的一个基本原则。有些毕业论文在运用材料时常常犯不忍割爱的毛病,将一些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写进文章里,材料与主题脱节,影响了主题的表达。例如有一篇论述“办好业余教育”的文章,文中插入一位老科学家的一段故事。文章写道:“1908年,慈僖、光绪都死了,那时要一天举一次哀,在我上学的那个小学校里,举哀下跪时,小学生都嘻嘻哈哈,监学也看不过来,但骂我骂得最厉害。后来我头一个剪的辫子,引起风潮,结果记我一大过,所以,我根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时,我也几次想离开唐山,跟我的同学杨杏佛等人回到南京参加总统府的工作,但是妈妈来信说:革命是对的,但要先有学问才能革命。我觉得也对,因此发愤苦学,在唐山路矿学堂五年,我年年考试都是第一名。”这段材料是感动人的,但它与“办好余务教育,为国家多培养人才”这个主题无关,作者使用这个材料,便违背了围绕主题选材的原则,犯了材料脱离主题的毛病,应该删去。二、选择材料不够典型所谓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最有特征、最有代表性,能有力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能集中地表现论文主题的材料。围绕主题选材,但没有必要,事实上也不可能把与主题有关的材料都写进去,必须精选典型材料。魏巍在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之前,曾写了一篇《自豪吧,祖国》的通讯,里边用了二十多个生动的例子,以后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只从中选择了五个事例,后来又删掉了两个,只精选了三个事例,分别表现中国人民志愿军对待敌人、对待朝鲜人民和对待自己的不同态度,从而揭示了“最可爱的人”的本质特征。所以魏巍说:“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会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写毕业论文也是同样的道理。恩格斯的《论权威》选择了纺纱厂、铁路、航海三个例子作为论据。第一个论据阐述最详细,第二个论据比较概括,第三个论据只是轻轻一笔。他没有用更多的阐述,就把问题说明白了:“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不管社会组织怎样,在产品的生产流通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下,都是我们所必须的。”材料不多,却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产生这样的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材料选得十分精悍典型。而有些学生在写毕业论文时,往往不注意选择典型材料,把有关的材料不分粗细的一齐都写进去,这样就会造成材料堆积,文章冗长,主题反而不能清楚明白地表现出来。三、选择的材料不够真实论文中用的材料只有真实,才有力量。所谓真实,是指材料确是客观存在的,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论文中所运用的材料真实,论点才站得住,才有说服力。而有些学生的毕业论文选材不准,没有鉴别真伪,引用的历史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引文等等没有认真地核对,出现误差。这样,文章不能叫人信服。造成材料不真实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观察不细和调查不实造成的。写文章在选用材料的时候,没有调查核实,有的人云亦云,有的用第二手材料并且没有核实,前者失实,照搬套用也出现失实。二是为了文章丰富感人,搞所谓的“合理推理”,给事实材料添校加叶。有一个学生在写一篇关于农村赌博风方面的文章,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就推理“在农村干部赌群众赌,男人防女人赌,白天赌晚上赌,老年赌小孩赌,可以说无处不赌,无人不赔”,这种结论显然是夸大其词,很难让人信服。四、选择材料不新颖撰写论文,选择材料要新颖。新颖,就是新鲜,引人注目。写文章选择新颖的材料,能增强论文的现实性,使入耳目一新。这就要求在写论文时,要注意发现新生事物,选择这方面的材料。要写别人没有写过,或很少写到的人和事。要从不同的角度选材,给人新鲜的感觉。要注意选择新出现的有特色的材料。有的毕业论文,选择不新颖,而是用一些过时的陈旧的事例,看上去是老面孔、老腔调,摆出的材料是“陈年烂谷子”,没有新鲜感和现实性,文章就显得没有说服力。如有一篇关于农村改革的文章,写作时间是1995年,文中运用的数字事例都是1990年,显然是调查不到家,用了一些过时的数字。五、选择的材料与主题关系不大论文中的材料,是用来阐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什么材料可以用,什么材料不能用,都要根据论文的中心论点来决定。中心论点一经确定之后,就成了统帅一切的东西。材料必须服从于中心论点的统帅。不能把一些不能充分说明问题的材料搬来作牵强附会的解释,也不能将所有材料统统塞进文章,搞得文章臃肿庞杂,中心不突出。这里面有一个剪裁的功夫。在材料的剪裁时,与主题有关的材料要详写,无关的材料不要写;主要材料要详写,次要的材料要略写;典型的精彩材料要详写,其他的则略写。有的论文,选用材料贪多求全,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把一些与论点无关的材料都用上。有的论文中的小论点和用以说明的材料不一致,这样虽然扩大了文章的篇幅,但逻辑性不严密,说服力不强。六、表达材料的语言不精当一篇优秀的论文,不仅观点要正确,材料要新鲜,而且表达观点和材料的语言也必须准确、流畅、精当。而有些论文在语言表达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1.用词不准确。如,“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最可怕的、难以弥补的破坏和损失”,这是定语和中心词语搭配不当,应改为:“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最可怕的破坏,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又如:“我们于第一学期就着手选题”。这里实际是指即将毕业的那一个学年的上学期开始着手选题,用“第一学期”就很容易让人理解为刚入学的那个学期,属于语言含糊不清。2.语意空泛难懂。有人喜欢自造一些别人不懂的语言。如,“在写作过程中,‘内孕飞跃’的结果是文章的内言语形态,‘外化飞跃’的结果是文章的外言语形态”。句中“内孕飞跃“外化飞跃”是自造的空泛之词,使人捉摸不透,不知其真实含义。3.用词不符合规范。如,在一些文章中,“级”和“届”分不清,两个概念混淆。其实,两字的含义十分明确,“级”是指入学的年份,如“八七级”即1987年入学的年级;“届”是指毕业的年份,如“八七届”即1987年毕业的年级。如果搞混了,则出现很大的差错。4.誊写标点不规范。乱用标点符号,错别字多,誊写不符合格式等。例如,有的每段开头顶格写,有的抬头只空一格,标题分层序码不合规范,外文字母不用印刷体书写,誊抄后不再审查,出现错字、漏字、笔误等等。还有论文中图表方面的毛病也较多,主要是:一是图表过多,安排不适当,有的互相重复,有的不能说明问题,有的太复杂和零乱;二是不合规范,制作粗糙,如,图中文字十分潦草,表格设计不合理,反映事物不准确、不完整,表达不够清楚等。这些也要影响论文的质量。因此,论文中图表必须精心设计和制作,要符合要求。这里有一些哲学方面的论文,请参考一下

拯救哲学

摘要:哲学原本是指导具体科学的,但因历史发展的原因,使得当今的哲学严重滞后。具体科学在没有哲学的制约下,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肆意地发展。它不仅肢解了哲学还抢占了哲学的位置,逼得哲学无路可走,使之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不仅如此,具体科学的肆意发展还造成了地球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能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人为的争夺战此起彼伏等凶险恶劣局面。为了改变现状,必须先拯救哲学。只有哲学得到拯救和振兴,具体科学才会规范有序地发展,恶劣的环境才会得到遏制,人类才能持续发展。反之,人类将走向衰败和灭亡。

关键词:哲学 具体科学 环境污染 拯救哲学 哲学创新

现今,很多哲学人士不明白哲学的含义,也不知道哲学应该如何发展,怎样发展,只能是偏解和糊弄。有的教授说,哲学研究的是超越了我们经验的东西,一些纯粹的东西。比如,研究纯粹的“红”,这就是哲学的工作。这种观点是分解了具体的实物和抽象的概念后产生的。还有教授说,我们只能解读伟人的哲学理论,不能创新。只解读不创新哲学能得到发展吗?更叫人不可理解的是一些教授竟然说,我们无法回答什么是哲学,哲学无法定义。既然不明白哲学的概念,不清楚哲学研究的是什么,如何教授学生哲学?如何研究和创新哲学?这种混乱的局面说明哲学在当今的处境很尴尬,很弱势。为了拯救哲学,就让我们务必弄清楚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作用及其创新和发展。

一 哲学在当代的困境

现今,哲学被人们称为是无用的“糊涂学”。认为它什么都解释不清,什么都做不了,是无用的。因为哲学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不能创造任何财富。那些晦涩、抽象难懂的概念只能使人头痛,不能给人带来任何帮助和经济利益,所以哲学应该被具体科学替代或淘汰。

具体科学则正好相反,它“如日中天”的发展着。不仅抢占了哲学的位子,还把哲学撕成碎片,溶进每门学科中,使得每门具体科学后面都可以挂上哲学两个字,像物理哲学、化学哲学、数学哲学、生物哲学、分析哲学、系统哲学、科学技术哲学、语言哲学……这些学科把哲学分吃殆尽后,哲学就只剩下一具空壳。这些现象表面看起来哲学似乎无处不在,任何具体科学中都有哲学的影子,好像是哲学渗透和覆盖了所有的具体科学,在所有具体科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不可缺的指导作用。实则不然,这种发展情形等于把哲学撕成碎片撒到具体科学中,成为调剂和美化具体科学的调料和脂粉,使哲学成为具体科学的附庸,使哲学彻底失去自我,迷失自己的发展方向,无力创新和发展,无法解释清楚很多社会发展急待解决的问题,使之处于现今的“无用”尴尬状态,成为被人冷落的“糊涂学”。

其实,哲学应该研究的是宇宙的整体本质和规律,要回答的是本原问题。具体科学应该研究的是宇宙具体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回答的是具体事物生灭的问题。但现在的情形是,具体科学研究和解释哲学的本原问题(比如大爆炸学说),哲学研究和说明具体科学的特性问题,哲学和具体科学调换了研究对象。在这里,具体科学抢了哲学的道,跑在社会发展的最前端,支配和左右着哲学的发展。哲学被具体科学压制的无路可走,只能是委屈自己,研究点具体科学的残羹剩饭。

很多哲学研究者在这样的情形下很迷茫,竟不知道什么是哲学,也不明白哲学研究的是什么。要么研究东西方哲学比较,要么研究东西方哲学的融合,要么把中国传统的思想同哲学结合着研究,要么跟着西方的某些思潮混混,要么始终坚持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搞的再丰润一些,然后穿上一件新潮的衣服粉饰一下,要么拼命在具体科学里寻找哲学能够栖身的一席之地,卑微地想着与具体科学合作祈求发展,但这也只是蹭饭吃,遭白眼,找不到真正属于哲学的位置。基于这种状况,一些外国哲学家竟然说,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不过,在全球哲学都处于弱势的情况下,西方的哲学光景也不是太好,他们要么把先哲们的观点翻新一下,要么流行一些哲学思潮,要么也把哲学溶入具体科学中来研究。总之,西方的哲学也没有实质性的创新和发展。既然哲学得不到创新,就不能求得发展,不能发展就会被具体科学压制和替代,形成一边倒的弱势状态。哲学的弱势必然造成具体科学的疯狂和强势,具体科学的强势又从某种程度上形成对哲学的挤兑,这样的情形使得哲学既尴尬又无奈,形同虚设。

哲学滞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控的具体科学的肆意发展把地球环境搞的一塌糊涂。人类面临的是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能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信仰迷失、人为的争夺战此起彼伏……的凶险恶劣局面。如果这种局面继续发展下去得不到控制,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人类整体的衰败和灭亡。这种情形要求,哲学必须要发展,而且要正确揭示宇宙的真实面目,以用来遏制具体科学的疯狂和肆意妄为。只有这样,环境才能得到治理,人类才可能持续发展。

二 哲学滞后的原因

哲学滞后首先是自身发展的原因造成的。我们知道,宇宙只有一个,正确的宇宙发展规律也只有一个。但由于人类发展的局限性,使人不能一下就能正确认识宇宙的全貌,只能是“盲人摸象”般的众口不一的认识宇宙。这样就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众宇宙观平起共存的混乱繁杂的发展局面。每一种宇宙观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别人是错误的,但由于自身所存在的局限性,又都不能全面正确地解释宇宙的真实面目,以彻底否定对方,这就形成了唯物观和唯心观、认识论和本体论、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等宇宙观的对立和抗衡。众宇宙观的这种绝对对立和莫衷一是就造成了哲学无法发展下去的境地。又因为现今具体科学的迅猛发展,和具体科学的实用性,更是把哲学逼到了死胡同。具体科学以他强大迅猛的发展态势,几乎覆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哲学失去了用武之地,致使人们觉得哲学已死,哲学无用,哲学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哲学不能创造任何财富……

其次,哲学的滞后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哲学所具有的政治属性。由于各国的国情不一样,宗教信仰不一样,发展速度不一样,使得哲学在很多方面不同程度地受阻。在中国,哲学与政治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出于对政治的堤防,哲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阻碍。那些发达国家虽然不像中国这样,但他们为了争霸和扩张,都大力发展高科技和军事武器,很少把精力用到发展哲学上,这从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哲学的发展。

除去以上原因,哲学自身众多抽象的概念和以往哲学家晦涩难懂的语言,以及哲学高智慧的特性等,也从某种意义上阻碍了哲学的发展。如果哲学简单易学一点,如果哲学语言通俗一点,恐怕也会对哲学的发展有益处。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哲学的普遍性属性和规律给人的混乱感觉。因为哲学是人们对宇宙整体把握和认识的知识,是关于整个宇宙的普遍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是对宇宙万物共性属性和规律的概括和总结。表面看起来好像哲学无处不在,但落实到具体层面上又不能准确把握和界定。这就使一些人认为,哲学无法定义。还因为人们对有限和无限、概念和实物等矛盾的分解,也使很多人无法看清哲学的真实面目。这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哲学的发展,导致了哲学的滞后。

三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定义及关系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概念是什么?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很迷惑,包括罗素和黑格尔这样的哲学大家都感到什么是哲学难以回答,难以定义。这真让人不可理解,这真是对哲学家的讽刺!如果说对哲学是什么都搞不明白,弄不清楚,很难想像他们能正确地研究哲学,正确地研究宇宙的规律性,正确地回答宇宙的很多疑难问题。

要想正确地定义哲学,就得明白哲学是研究什么的。我们知道,人类生存在宇宙间,想要看清楚宇宙的真实面目,想要弄明白宇宙是怎么来的,它的边际和中心在哪里,它有没有始终,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是什么,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宇宙中有没有外星人,人类能否认识宇宙的全貌,宇宙是谁创造的?宇宙之外有没有“上帝”和“神灵”?……人们对宇宙的这么多问题的研究就形成了人类的科学知识。人类的科学知识包括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哲学是人们对宇宙整体的把握和认识,是对宇宙万物的共性属性和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它研究的是整个宇宙产生——发展——灭亡更替的规律性,想要回答的是宇宙的本原问题。即是说,哲学是关于整个宇宙的普遍本质及其规律的学问,它不是关于宇宙具体事物的特殊本质及其规律的学问。各门具体科学是人们对宇宙具体事物的把握和认识,是对具体事物的属性和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它研究的是宇宙具体事物生灭更替的规律性。就是说,具体科学是关于宇宙具体事物的特殊本质及其规律的学问,而不是关于宇宙整体的普遍本质及其规律的学问。具体科学无法把握和全面正确地回答宇宙整体的规律性,更是无能为力解释清楚宇宙的本原问题。如果认为只有具体科学才是获得真理的最好方法,只有具体科学才能最终解释宇宙的本原,只有具体科学才能找到宇宙的开端,只有具体科学才能正确引导人类走向未来……这些都是极其谬误的观点。因为各门具体科学都存在着自身无法逾越的障碍和不能超出的局限,这些局限性限制了具体科学的发展,使得它们只能在自己的范围内有所创造和发挥作用。这就说明,具体科学无论怎样迅猛火热地发展,无论怎样具有实用性,它也不能替代哲学和包揽哲学,去完成哲学所能完成的任务,去发挥哲学所能发挥的作用。

以上看出,哲学和具体科学各自都有自己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也都有自己的任务和作用。哲学不能替代具体科学,具体科学也不能替代哲学。哲学具有理论指导性,具体科学具有实用性,两者既有差异又有统一,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两者的统一构成人类整体的科学知识。

通常,具体科学必须以哲学为指导,通过一定的哲学观来研究宇宙具体事物的特殊本质及其规律。而哲学也需要从各门具体科学中概括宇宙的普遍本质及其规律,以高瞻的姿态来指导具体科学的发展。哲学不能脱离具体科学,具体科学也必须以哲学为指导,两者是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但如今,具体科学则处于主导地位,左右着哲学的发展,使哲学处于尴尬淘汰的局面。这种情形非常危险,需要人们高度警惕和反思。

四 哲学的作用和解释宇宙的方法

很多人认为,具体科学可以用具体的公式、定义、公理和算式等来证明、计算、验证和解释宇宙万物的规律性,因此,只有具体科学才能正确解释宇宙。哲学全是抽象的概念,它无法用某种具体的手段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和理论,更无法确切地说明和解释宇宙,只有具体科学才能正确科学地解释宇宙。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哲学解释宇宙的方法与具体科学解释宇宙的方法不同,哲学需要从所有具体科学中概括总结宇宙的普遍本质和规律,再把这些普遍本质和规律高度概括成一些抽象的概念,然后,再用这些概念说明和解释宇宙存在的始因及生灭的规律,还有万物存在的始因、生灭规律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等。由于抽象的哲学概念很难使人一下明白其中的道理,还由于混乱繁杂的宇宙观所导致的人们的错乱认识,都使人们无法正确认识宇宙,也造成一些人的哲学无法证明和解释宇宙,哲学是无用的观点。

其实。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属性,哲学既可以教人们如何认识宇宙,也可以引导人们正确地进行具体科学的研究。比如,哲学如果把宇宙是一个矛盾体,宇宙的始终是统一在一起的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告诉科学家,科学家在进行具体科学研究时就不会徒劳地寻找宇宙的开端。像物理学家为了证明宇宙起始于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的大爆炸,曾经进行了很多次的科学研究和实验,这些研究和实验既浪费人力也浪费物力,到最后还是无法正确说明宇宙的起始原因。这说明如果没有正确的哲学理论的指导,具体科学会走很多弯路。

当然,正确的宇宙观会正确地引导具体科学的发展,谬误的宇宙观也会错误地引导具体科学的发展。就像现在的一元论的宇宙观,这种观点认为,矛盾的一个方面可以独自派生另一个方面,单纯的物质或意识就能独自派生意识、精神或物质。在这样的宇宙观的引导下,一些科学家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纯正物质世界,这个正物质世界一定是由它的对立面(反物质)派生出来的,所以,如果找到了反物质也就找到宇宙产生的终极原因了。我国的物理学家就花大力气和高额的科研经费,组织很多人甚至与外国科学家联合研究,进行多次的科学实验,力求寻找到宇宙中的反物质,使之解答宇宙的生成原因。这其实也是徒劳的,因为宇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宇宙万物的存在原本都有正反的两种统一存在形式,

宇宙根本不是一个纯正物质世界,它是正物质和反物质统一起来的矛盾世界,而不是说单纯的反物质可以独自派生正物质世界,就像单纯的一个男人不能独自派生出一个女人一样。如果科学家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徒劳地进行这方面的科学研究了。这说明,正确的哲学观点对人类的发展和人类的科学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谬误的宇宙观会错误地引导具体科学的研究和发展。这种情形要求哲学必须正确地认识宇宙,正确地解释宇宙,正确地创新和发展,然后,正确地引导具体科学的发展。

五 哲学的创新和发展

综观当今的社会环境和地球自然环境的状况,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很多现实的社会问题急待解决,但具体科学因为自身的局限性使它不能一手遮天的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这就使哲学的作用凸显出来。为了充分发挥哲学的作用,哲学的创新和发展就势在必行,是当务之急。

为了拯救哲学使哲学得到创新和发展,更是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哲学和具体科学必须各就各位。具体科学不能再肆无忌惮地欺辱哲学了,哲学应该回到它原来的位置上,恢复自己应有的指导职责,让自己正确的观点渗透到各门具体科学中,用强有力的先进的思想来指导和制约具体科学的发展。具体科学也要回到它自己的位置上,在哲学的指导下,收敛自己的行为,有计划地科学规范地发展。

那么,怎样拯救哲学呢?要想拯救哲学,必须创新哲学,哲学得到创新才能得到拯救。对于哲学的创新和发展很多人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创新。有人认为,哲学与具体科学结合起来研究就是哲学的创新和发展。这种观点是非常谬误的。因为,哲学和具体科学结合起来就会形成哲学的具体科学化,这样的话,哲学就会失去自我,失去存在的意义。

其实要发展哲学首先要解决哲学自身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要明确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的是什么,只有明确了这些问题,才能很好地发展哲学。当然,要解决哲学自身的问题,还要正确地回答宇宙的本原和终结问题、中心和边际问题等,还要搞清宇宙的属性和发展规律,更要把物质和意识两个绝对对立的概念统一起来,不要在认识论和本体论、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存在主义和思辨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有神论和物活论……之间徘徊和纠缠,因为这些对立的观点会混乱人们的思想,误导人们的认识。就是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不是小问题,人们千万不要小视了物质和意识的绝对对立,就是因为两者的长期对立才形成了诸多谬误的不全面的宇宙观,才造成了当今哲学发展的困境,才产生了有限的人类无法认识无限的宇宙的“难题”,和抽象的苹果无法食用的困难,以及普遍的哲学概念无法界定的尴尬局面。这说明,物质和意识的确切概念及其正确的关系对哲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质和意识原本是一对矛盾,是宇宙的两个基本组成方面,两者始终共存于一个宇宙矛盾体中。物质是宇宙的组成元素,意识是宇宙的组成规定,两者的关系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而不是派生关系。但通常人们总是把人类的思维认为是纯意识,具体的实物认为是纯物质,这就从根本上分解了物质和意识这样一对最基本的概念,也彻底把一个宇宙分成了自然和超自然的两个世界,致使人们无法正确认识宇宙。这里看出,要发展哲学,就要正确而全面地揭示宇宙存在的真实面目,正确回答人们无法解答的宇宙“难题”,建立一套科学正确的反映宇宙生灭规律的哲学体系,给人们一个认识宇宙,拯救环境,拯救自我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方法论、思想武器和科学工具。

宇宙原本是一个矛盾体,这个矛盾体的基本载体是物质和意识的统一体,简称物意体,物意体承载了宇宙间所有的矛盾属性,是各种矛盾的统一体。这个矛盾统一体在对立统一的矛盾作用中,时刻都处在新和旧、始和终、产生和消亡、运动和静止、有限和无限……的矛盾更替中,没有哪一瞬间是绝对单纯的新世界运动的开始,也没有哪一瞬间是绝对单纯的旧世界静止的终结,整个宇宙就是在这种矛盾更替中永恒地发展着的。

从整个矛盾着的宇宙来看,物意体是宇宙的基本载体,矛盾性是宇宙的根本属性,辩证法是宇宙的存在法则,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只是因为人类发展的局限性,才分解了它所有的矛盾,致使一个宇宙整体人为的分成了两个(一个客观自然的物质世界,一个主观超自然的意识、精神世界),人们陷在两个世界之间始终无法认识宇宙的真实面目,也人为地给自己制造很多无法解答的宇宙“难题”。像宇宙的始终问题,中心和边际问题,物质和意识的统一难问题等等,这些所谓的“难题”其实很简单,只要人们真正认识宇宙是个矛盾体这个最简单的事实,这些问题就不解而自答。

为了说明这些“难题”很简单,我解答两个题就能说明问题。1、有限的人为什么无法认识无限的宇宙?2、具体的人为什么无法吃到抽象的苹果?我们知道,有限和无限是一对矛盾,两者始终共存于一个宇宙矛盾体中,两者的关系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而不是派生关系。无数个有限组成了无限,无限是有限的集合体,有限是无限的组成和发展瞬间。没有有限就没有无限,没有无限同样没有有限,两者不能分解开独自存在,也不能分解开独立来看。而宇宙(人类是宇宙的一部分)的存在就是有限和无限的矛盾统一存在形式。如果把有限和无限分解开,宇宙不能存在,人类也不能存在。但通常,人们总是把无限和有限分开来看,把人视为单纯的有限,把宇宙视为单纯的无限,让有限的人去认识无限的宇宙,这就出现了有限的人类无法认识无限的宇宙的难题,这个命题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因为,宇宙不是单纯绝对的无限,它是无限和有限相统一的矛盾体,人在其中“花开花落”生灭不止,也不是绝对单纯的有限。所以,只要人们正确认识无限和有限的矛盾性,正确认识宇宙这个矛盾体的矛盾存在规律也就认识了宇宙。之所以会出现有限的人无法认识无限的宇宙的“难题”,那是因为人们分解了有限和无限这样一对矛盾。

同样的道理,抽象和具体也是一对矛盾,两者也始终共存于一个宇宙矛盾体中,两者的关系也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两个矛盾方面也是无法分解开独立来看的。就是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体,都包含了实物和概念两方面的东西。当我们在吃实物苹果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在吃概念苹果;当我们在乘实物火车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在乘概念火车。就是说,事物的规定和组成元素是统一在一起的,概念和实物也是统一在一起的,概念不是脱离实物独立存在的,它是隐藏在具体实物中的。如不然,人就不能用思维把实物中的概念抽出来形成知识而认识事物的规律了。所以,如果把具体的实物组成和抽象的概念规定分解开,形成单纯具体的人和单纯抽象的概念,那我们就吃不到苹果,乘不上火车了。可以这么说,宇宙中所有的矛盾都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而不是派生关系,且都不能分解开独立看待。如果分解了它们,人们永远无法认识宇宙的真实面目,永远无法找到宇宙的开端和末端,永远不知道人类生存的意义,永远在自然界和超自然界之间徘徊,永远无法正确界定哲学的概念……

其次,要发展哲学还要摆脱旧哲学的牵绊和脱离政治的束缚。在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代都会产生不同时代的哲学知识。这些哲学知识的存在一方面是新时代哲学知识产生的基础,一方面也是新时代哲学知识发展的绊脚石。就像现时代,哲学的创新总是走不出旧哲学的圈子,总是受着旧哲学极深刻的影响和制约。如果不能摆脱旧哲学的牵绊,哲学的创新肯定是艰难的。另外,哲学由于自身所具有的指导性,总是被阶级所占有,被党派所利用,被国家所推崇。当哲学具有了政治色彩,拥有了权威性,哲学的发展和创新就注定受政治的束缚和左右。如果新哲学的出现与原有哲学相冲突或不一致,那么,就会被认为是反叛的思想而受压制。这说明,哲学的创新和发展如果不能脱离政治的束缚,也是很难得到发展的。

除去以上的限制和束缚,哲学的发展还要挣脱社会环境的限制才能得到创新和发展。这种限制是指某一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同样有限的知识和见解的限制,以及该社会发展阶段的现状对哲学的需求度。就是说,一个社会发展阶段必定产生相对应的科学知识和哲学知识,在这个社会发展阶段有限的知识和见解的限制下,科学的发展和哲学的发展都会受到相应的制约。比如,古时候,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就局限在很浅很简单的层面上,因此,那时候哲学的发展也就只有一些朴素的宇宙观。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也逐步深入,这种环境下就出现了很多理论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宇宙观,哲学在其中就得到了很大发展。现时代,具体科学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这时候,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哲学的需求度不大,这必然阻碍哲学的发展。但由于具体科学的肆意发展又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们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这时候,社会发展现状对哲学的需求度就非常大。因为人们信仰的缺失,道德的沦丧,环境的污染等等,都需要正确的哲学知识来引导和整治,这就要求哲学一定要发展,要创新,要正确解释宇宙和人类的关系,正确揭示宇宙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性,以用来正确指导具体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达到治理环境、拯救人类的目的。在这里,创新哲学就是拯救哲学,拯救哲学就是拯救人类自己。

西方哲学智慧论文格式

西方哲学传入中国的百年历程,既对中国学术 文化 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也使西方哲学在中国形成了研究和发展的独特风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西方哲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西方哲学的论文 范文 一:柏拉图式的爱情——看柏拉图哲学

爱情,只有情,可以使人敢于为所爱的人献出生命;这一点,不但男人能做到,而且女人也能做到。

—— 柏拉图

哲学,一门很深奥的学科,往往使我们望而却步,但是,哲学又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最平凡的事的抽象,是最现实的理论的 总结 。经过对哲学的学习,让我更加了解生活,懂得在生活中寻找真理,也学到了一种思维,一种总结与体会的能力,学着在生活中寻找哲学,升华生活。这门课是西方哲学,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千百年来,东西方互通互惠,进行着哲学和思想的交流。但是西方哲学又有着独特的神秘感,许多西方哲学家的思想理论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们的哲学观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只要我们细心体会,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柏拉图,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了解,为了更好地接触他,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他的生平简介,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时势造英雄,柏拉图一定有他超越常人的不平凡,才成就了他不凡的一生。

我们都听说过也向往着这浪漫的词语-----柏拉图式的爱情,在我们心中那是最完美爱情的象征,是超越世俗的爱的力量。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呢,就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词语,走进伟大的西方哲学家柏拉图的世界,听柏拉图是如何为我们描述这美妙的爱情。了解柏拉图的爱情观就需要我们了解他的思想,解读他的世界观,探究他的哲学理念。相信,每一位哲学家都有自己的理念,都有超乎常人的思想成就,让我们用心聆听他们的心声,体会哲学家的伟大。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其哲学思想影响了欧洲的哲学乃至整个文化的发展,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

柏拉图没有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但是他的教学思想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同时他又认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他特别强调早期 教育 和环境对 儿童 的作用。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至此,形成了柏拉图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的教学体系。

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Republic)和《法律篇》中。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柏拉图的《理想国》还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他的理想国要求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但是在这个国家中,女人和男人有着同样的权利,存在着完全的性平等。柏拉图在其最后的作品《法律篇》中进一步发挥了关于法律的作用的思想。他强调,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从理想出发,他推崇哲学王的统治,“没有任何法律或条例比知识更有威力”;从现实出发,他强调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如同最野蛮的兽类。

了解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我们就不难理解他的爱情观。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所以,柏拉图式的爱情,就是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柏拉图的爱情是一种理想式的爱情观,是一种极其浪漫但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是一种我们现代社会所缺少的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柏拉图这样说,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这是一种完美的男女平等的爱情观,是很难达到的一种状态,虽然我们总是能够坚持着这种信念,在爱情的道路上继续,但是往往现实并不总是随人愿,我们在苦苦寻找那个在世界某个角落等待我们的人,然而这个过程有时是那么漫长痛苦,所以说柏拉图的爱情是理想中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梦寐以求有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的由来有一个富有哲理的 故事 :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微笑着说:“你去麦田里摘一株最大最好的麦穗回来,在这过程当中,只允许摘一次,并且只能往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按照苏格拉底的话去做,很久才回来。

苏格拉底问他摘到没有?

柏拉图摇摇头说:“开始我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但是最后空手而归!”

苏格拉底继续问道:“什么原因呢?”

柏拉图叹了口起气说:“很难得看见一株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无奈只好放弃;于是,再往前走,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可是我越往前走,越发觉不如以前见到的好,所以我没有摘;当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原来最大的最饱满的麦穗早已错过了,只好空手而归咯!”

这个时候,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就产生了柏拉图式的爱情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一种精神恋爱,是一种包含着深刻哲学思想在内的爱情,诚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都能理解的爱情。这种超越肉欲的爱情也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紧密相关,这充分体现了他的唯心理论,他提倡政治上的平等和自由,强调教学上的因材施教,因时施教。从柏拉图的思想来看,他的所有理论都体现了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这也与他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相关,他在青年时期热政治,希望能参加政治事务,公正地治理城邦,但是实际 经验 告诉他,包括雅典在内的所有城邦都不能做到这一点。最后,他认为只有在正确的哲学指导下才能分辨正义和非正义,只有当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或者当政治家成为真正的哲学家时,城邦治理才能是真正公正的。

学习了西方哲学,让我懂得了哲学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而且,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就像我们身边的爱情,我们向往柏拉图式的爱情,虽然我们无法达到如此纯洁的精神恋爱,但是可以把它作为自己的目标。哲学与生活是我们最好的学习的 方法 ,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哲学,更加细致的体会生活的真谛。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更多的运用哲学,与实践相结合。

关于西方哲学的论文范文二:浅谈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其哲学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西方古典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因为他的出现,哲学变得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

一.生平

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 雕刻 匠,母亲是助产妇。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自己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当过重装步兵,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并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 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并进人五百人会议。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 辩论 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然而,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终年70岁。

二.主要的哲学思想

1. 知识论

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通过彼此谈话洁难,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寻求真理的方法。基本内容分为三步。(1)出发点是“自知其无知”,事先不提出任何独断的原则。驳斥自然哲学家就重要间题提出的论证是彼此分歧的,其思辨超出人类知识的限度,批评智者派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放弃求知的原则。(2)手段是通过对知识的爱(爱洛斯)和彼此的谈话、诘难以寻求真知识,同时也推进了问答者彼此的友谊。(3)目的是形成概念,求得真知识。集中种种对立的例证,通过归纳的方法,从个别具体的事例,寻求一般概念或永恒本质。一方而起到积极作用,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另一方面由于强调“自知其无知”和“认识你自己”,从自我意识中去寻求真理。 苏格拉底的知识论把知识建立在理性基础上,认为一切知识都是经由概念的。概念是撇开具体事物的特殊属性而形成的,是普遍的、不变的。所以知识也是普遍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他“自知自己无知”,认为人们一般所谓的知识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因为它们都是变化的、没有永恒价值的;但他们还自以为有知识。而苏格拉底认为自己还没有达到那种绝对的、永恒的、真正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认为自己是无知的。苏格拉底提出的这一命题包含有价值的思想,那就是不应该停留于个别、具体,而应提高到一般。这种看法是人类认识史上的进步。苏格拉底认为,人们不能认识外部世界,也不应该认识外部世界。因为他认为自然界是神创的,由神支配,受神管理的,人的理性不可能认识神所创造的东西。只有放弃的自然的认识,承认自己是无知的人,才是聪明人。可见,苏格拉底的“自知自己无知”又是反对人们从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出发去获得知识。

2. 目的论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研究自然本身转到注重研究社会伦理和人。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在反对自然哲学中提出了自己关于原因的主张,即目的论。在苏格拉底看来,世界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是其中有一种支配力量,它使万物成为如此的样子,并且是最好的,这个支配力量就是“好”(“善”)。善是他的哲学思想的一个基本概念,是说明事物“为什么”的原因。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中,善或目的具有相同的意思。他认为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追求一种完满性原则,整个世界的万物都具有这样的目的性。这样,苏格拉底就把目的论当成了他的世界观。 用目的论来说明世界,这是苏格拉底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古希腊哲学正是从苏格拉底开始,自然哲学中决定论的宇宙观为目的论的宇宙观所代替。目的论的提出,在于对世界的统一性,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程,及自然中谐调的现象等作出哲学上的解释。这种解释力图克服自然哲学中的机械决定论,宇宙运动的循环论,和把精神、意识现象统统归结为物质的组成方式不同的片面性观点,同时也力图克服智者们不重视研究原因,把一切都看成相对的、主观的、可怀疑的错误观点,这在认识史上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3. 美德论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命题,他的“美德即知识”著名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关于理性的人的品质的论述,也是关于道德伦理的论述。美德即知识”作为苏格拉底伦理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一种关心人的灵魂的普遍的道德真理。这一命题跟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和“善是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分不开的。“认识你自己”就是关心自己的灵魂,也就是追求关于美德的知识;追求善,把“善”作为人生的最高目的,这才是高尚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而且他认为人都是向善的,不可能自愿从恶,把这归于人的本性。有些人之所以作恶,就是没有关于美德的正确的知识。只要人的理智追求知识,就不会犯错。

4.方法论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

三.意义

苏格拉底可以说是古代希腊哲学的一个分水岭。在他之前,古代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体的研究,对于人生并不多加注意。苏格拉底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他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他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知识问题。这些问题和人息息相关。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神喻来呼吁世人:“认识自己”旨在希望人们能通过对心灵的思考关怀而追求德行。可以说,苏格拉底把哲学的领域扩展了,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和宗教、乃至社会和民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为____的欧洲化奠定了人文基础。几百年后的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

关于西方哲学的论文相关 文章 :

1. 哲学论文

2. 中国哲学论文

3. 大学选修哲学论文

4. 高二政治哲学论文

5. 论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内涵论文

哲学家帕斯卡尔曾有一句名言:“对于人 没有什么比他自己的状态更为重要的了。”这也许可以说是哲学智慧关照,人生与关照自我具有内在同一性的又一证明。因而对人生进行哲学思考,首先必须对自我的人生存在进行哲学思考,于是,我们把人生哲学的旨归指向自我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境遇。如果我们不满足于仅仅是生活着,那么,我们就必须学会思考人生。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样,世界上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自我。所以,每一个自我在展开自己人生历程的过程中无疑会显示其不同的个性风采。这似乎是对哲学思考所要求的普遍性原则的一个否定。但哲学的理性与智慧却可以舍弃这其中的个性而抽取其共性的东西进行思考,这其中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我们可以从逻辑上把自我人生作“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这样一个三阶段的划分,而哲学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则贯穿于其中。1.认识自我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认识你自己”,他的后继者柏拉图进一步发挥道:“我们知道许多外部世界的知识,但我们却很难认识自己。”所以,千百年来,几乎所有的思想家们都在探究人类自身,企图认识自己。就在人类的理性迈过了无数沟壑,走过了无数夜路中的迷途之后,终于认识到自己是人,并在高举起大写的“人”的理性旗帜时,“斯芬克斯之迷”仿佛被破译了。然而,人类理性马上便又发觉,“斯芬克斯之迷”并未真正破译,而是在跨过了俄狄浦斯的悲剧之后以另一种形式提出这个迷。于是,“人是什么”便又重新困惑着人类。古希腊的一座圣庙,一进门的门柱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警世之言:“发现你自己!”当今社会,信息的充斥使人们失去了必要的思考能力,太平盛世的浮华使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白日里为各自的名利奋斗,夜晚被各种娱乐生活引诱,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自我,找不到自我,甚至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想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脑海荡不起一点涟漪。时代的变化太快,走着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跟着感觉跑吧!“不经思考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现在,信息时代的大潮正把社会推向一个“自我迷失”的时代。看看你的周围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北了。电视电影看多了,在生活里就像是在表演;够档次的人见多了,也会在圈子里装装优雅做做秀,把自己扮得很清高;语言技巧学多了,说了一箩筐话却没有一点真实的感觉。很多人现在说话做事是在模仿别人中生活,而不是在做自己。很多年轻人自以为很个性、很叛逆,标榜自我,其实并不是做真实的自己,而是在追逐新潮,抄袭别人的生活。现在就是一个做秀的时代,不仅名人会做秀,商家会做秀,官员也会做秀,老师也会做秀,据报道,在今年儿童节,在广州的一个六一庆典活动,领导、老师、嘉宾一个一个接着在台上长篇大论做报告,学生在台下个个眉头紧皱、酷热难耐,如受酷刑,大人们把儿童节变成了显示领导“重视”、实现宣传最优化、利益最大化的秀场,这哪是为儿童过节日!成人世界的“做秀文化”已经开始从娃娃抓起,不断熏陶,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秀才”。现在一个五岁的儿童上台表演节目,也会打出大人们惯用的手势,煽动台下观众“给我点掌声啦!”,每当看到这类情景,我脑子里就自问:这真是孩子真实的心声,还是大人教好的?在这种迎合心理下成长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他自己吗?现在大学校园里的杀人、自杀、跳楼、卖淫、包养等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其自身根源只有一个:迷失自我。

西方哲学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西方哲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进入哲学之门,首先面对的就是哲学史。按黑格尔在其《哲学史讲演录》导言中所说:“哲学史本身就应当是哲学的”。由此而言,探讨所谓的哲学史研究1而且,哲学史应该由哲学导出,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哲学就有什么样的哲学史。

因此,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探索,其核心自然应当集中在对哲学本身的探索上来。但就“哲学就是哲学史”而言,其另一意义则是哲学本身的发展过程中,推动其发展的哲学家们对于之前哲学的探索与创作,又在构成着哲学本身和哲学史的演进。由此,对于哲学史演进方法论的探索,我们自然当以对哲学本身的探讨作为哲学史方法论之所以然,另一方面,则以哲学史的发展演进作为方法论所以之显现。

一、中西哲学之差异略论

我们在探讨哲学史研究方法论之时,毫无疑问地,首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即是中西哲学之间的差异。这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且也正是应该深刻面对的问题。就中国哲学学科领域本身在当下所处的境状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如果没有对此问题——即中西哲学之间的学科性质及其差异有所发明和区别,那毫无疑问就真的要引用德里达对于中国哲学的所谓“合法性”

问题加以衡量了。因为含混不清、不中不西的所谓哲学的创作和发展,在缺乏一个主线之下,很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而不排除这正是两不相像、两不讨好的重要原因。因此,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于中西哲学有一个理性和客观的对照和区别,是探讨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大前提。否则,可以断言的是,所谓的“合法性”问题确实是存在的。

在关于中西哲学的差异性上,身处中西文化哲学交融和冲突最为激烈时期的海外新儒家,由于他们在具备了深刻的中国文化和哲学体认的基础上,又兼通西学、尤其是身处中西学交融最为激烈的场域,其感知无疑具有代表性。下面以牟宗三先生为例,来谈谈他对于中西哲学的差异性的界定。他是最为注重中西哲学的实质性差异的。按他所提出的“通孔”说,正是在中西哲学的发源处找出差异。他是基本上将中国哲学的开端性的所谓通孔定位为是对于“生命”的关注,而西方哲学源头性的通孔则是所谓的“自然”,即以外在的自然作为哲学家们关注的主线。这就决定了中西哲学两千多年以来的发展和走向的差异性。“中国哲学,从它那个通孔发展出来的主要课题是生命,就是我们所说的生命的学问。它是以生命为它的对象,主要的用心在于如何来调节我们的生命,来运转我们的`生命、安顿我们的生命。”

而对于西方哲学,它则直言其通孔性的特点在于“他们的对象是自然,是以自然界作为主要课题。因此就决定后来的西方哲学家有cosmology,有ontology,合起来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metaphysics。这个metaphysics就是后来康德所说的theo—reticalmetaphysics。希腊就是成这一套。”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牟先生特别强调的是一者“重德”、一者“重知”,即中国哲学从其一开始便以“德性”为最鲜明的主题,按他所说即“中国文化在开端出的着眼点是在生命,由于重视生命、关心自己的生命,所以重德。德性这个观念只有在关心我们的生命的时候才会出现。”

而西方哲学的主题在于“自然”,所发展出来的主要对象自然也就是“知识”。由此导致的是概念的推演和理性的分析,而对于以“生命”为主要对象的认知,却不得不随大流而走向概念推理和探讨的误区。牟先生特别以在西方哲学家中相对比较注重“生命”或者说“德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作为代表,将其与中国哲学中的儒家进行对比。平心而论,应该说牟先生所做的比较研究才是较为切实和具有本根性的。前面我们说过苏格拉底是身在江湖也不得不随大流,将“生命”也推入了“知识”的误区。牟先生认为:“就是像苏格拉底那样重视道德,但是当他说德性即知识的时候,它还是以知识的态度来界定(define)德性,还是用知识的态度来了解德性。所谓知识的态度,就是从概念的思考(conceptualthinking)来了解德性。”

牟先生还特别例证:“比如说,什么是公道(justice)呢?苏格拉底认为公道是个概念,他说来说去,这个公道不是属于我们感觉世界(sensibleworld)里面的东西,而是属于我们智思世界(intelligibleworld),所以我们首先要对它有个明确的定义。……比如说,什么是仁爱?你假如说仁爱就是不应当杀人,好,那么打仗的时候,你是不是要杀人呢?所以要是从现实上举例子,常常是相冲突,不一定一致的。所以你要了解公道,你不能从例子上看,而必须了解它的定义。那么它的定义如何成立呢?它必须有一个公道的idea。苏格拉底说来说去,最后说了一句空话,说到最后公道要有个idea。这个在我们看来是空洞的很呀,尽管苏格拉底思考的那样精密,后来柏拉图也是顺着这条路来发展。尽管苏格拉底重视德性,但是他这个态度不恰当。”

引述如此长篇大论,意在从中西哲学的开端和源头处区别中西哲学本身存在的巨大差异性。笔者相当赞成牟先生对于中西哲学差异性的阐述,他将为我们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时下,关于中西哲学的各种比较研究可谓异彩纷呈。然而,不得不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如果没有对于中西哲学各自自身的特点和差异性有相应明晰的了解和把握,那么由此出发的一切研究和创作毫无疑问将大打折扣。对于中西哲学的自源至流的把握,抓住其主题,将是一切可能性的比较研究的前提。而就中国哲学学科自身的发展而言,即使是在全球化、多元化的现时代,立本立根,抓住自身的生命主线依然是根本,而且越是所谓的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融合场景,恰恰更加凸显了寻找自身成立的根本性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一个伴随西方哲学走向后现代的所谓“碎片化”时代场景里,如果中国哲学自身不找回自己的“真性”,加之各种有意无意的错谬和诋毁,不仅关系中国哲学的发展前景和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的建立,毫不夸张地说也是全人类的遗憾和悲哀。

二、中西哲学方法论略论

众所周知,西方哲学中心自古希腊源头发展至今,其问题意识较为显着,也就是说整个西方哲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流派众多、大家辈出,但其始终有通贯性的这些问题或者说哲学命题作为流变之主线。无论是古希腊哲学,亦或是后来的欧陆哲学,其哲学命题发展都凸显了明确的内在逻辑理路,以及前后推进的明显层级和演变,也许更多的时候呈现的是一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或者说否定之否定的扬弃发展过程。苏格拉底对于“德性即知识”从而引发的论辩和定义,由此在对事实和个例的不断超越和归纳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牟宗三先生所说的“知识”,这种“知识”显然不是中国哲学回归和落实到个体为本位,彰显主体的所谓“生命”的哲学,它势必要走向“知识”,因为其“通孔”处就决定不得不如此,而且不断思索和定义此种“知识”的结果,别无可能的就是走向所谓“idea”。因为思索和辩论的中低层次永远不可能使人满意,为了要使辩论者心服口服,必须不断地设问,从而又不断地回答。在看似简单的问答、设问、追问、诱导等等方式中,“哲学模式”自然形成。苏格拉底的所有对话无不如此,难怪其有“助产婆”之说,也不难理解为何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竟然死于不信神灵以及蛊惑青年,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没有辩论就没有西方哲学。苏格拉底的这套辩论术被柏拉图继承,并发扬光大。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柏拉图在继承其师在辩论中所形成的定义,追求概念的明晰和准确,由此而形成的对“idea”的追求,在柏拉图处才可谓真正的发扬光大。正是这种基于在辩论或思辨中形成“idea”的传统,才是真正形成了以后整个西方哲学的主要形式,几乎没有一个西方哲学家能跳出这一模式和路数。而这正是柏拉图的真正影响所在。这也是自巴门尼德试图以“理念”定义世界以来真正的“idea”之路。若在此意义上而言,怀特海所说的“一切哲学都是柏拉图的注脚”确属其然。不管是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黑格尔亦不例外。

然而,怀特海之言却只适用于西方哲学。显然地,就限于《论语》中,孔子在回答或是谈论某一问题时,虽然常常是涉及更深的哲学大问题,但是越是高深,却被孔子以越是平凡之言道之。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说法,因材施教,从来是中国哲人的风范和特长。相比之下,如果将孔子的言论对比于苏格拉底,决然两样。可以戏言,如若孔子与苏格拉底并非圣哲,也许一者会说对方“巧言令色,鲜已仁”,而一者会说对方不够“勇敢”,没有理论或者说没有对于真理探索的勇气。一者是“辞达而已矣”,一者是千方百计的“助产”和“诱导”;一者是“予欲无言”,一者是蛊惑辩论。这样的情形却如实地发生在轴心时期的两位圣哲身上,这也许就是中西方哲学之所以差异的滥觞吧。至于二位圣哲各自的继承者,如柏拉图,则将对于“idea”的思考和追问推行极致,以致形成“理念世界”,而相比较而言,东方的亚圣孟子却道出“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相比较柏拉图的漫步学院而言,孟子或许只是在攻其异端时才“予非好辩”,自称其为“不得已。”

至于相比较于构建庞大的理念世界而言,孟子却只想“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换一个角度而言,自孟子以后,直到千余年后的唐代,韩愈仍然为从来没有孟子的真正继承者而以继承者自居。可是,在西方,情形就大不相同了,或许还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自柏拉图以后,亚里士多德作为踢其母亲的小马驹,在“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中不但剖析了柏拉图,而且又重新建立起了自己的庞大哲学体系,形成整个西方几乎所有学科的摇篮,其思辨性的实体哲学以及完备的知识论体系,更是成为其后整个西方哲学家争相效仿的榜样。仅此做一简单的对比,我们就已不难看出,中西方哲学的巨大的差异性。

也许我们可以简而言之,当我们在无限的思辨和激发我们的思索细胞之时,常常会有无限的遐想,如果是所谓具有一定的哲学天赋者,这些无限的思索加以整理,大大小小的“体系”也不是不可能建立的,而且如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则往往愈来愈“深邃”。而东方的孔子却道出了他自己也曾经终日而思、终夜而虑,但却“无益”,所以不如学习,也就是去具体的学习和践履。原因何来?

正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也就是对于“天”、“天道”的效仿,形成了由天地而来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统续。也正是这种“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的传统,使中国的圣哲们形成归简、规约,直指天地良知的“生命”,并进而将个体小生命和宇宙大生命打通为一,才有“生生之德”、“生生不息”的洞彻和通达。牟宗三先生曾说,哲学之进路,以“文字”、“逻辑”以及“见”为三要素,且具有层次之别。由此看来,孔子“辞达而已矣”、“欲无言”、孟子“不得已”,正是源自对于“天”、“天道”之“见”。按郭齐勇教授而言即“中国哲学中有人”,即中国哲学中有“生命”,正是地地道道的“见”,这种“insight”毫无疑问是天地万物生化通同的体现。这种性通天道之“见”,孔子也“罕言”,也许正是“中人以下,不可与言上也”之故。由此,简约之对比,中西哲学无论是在本体论,亦或是认知论上,显然差异卓然显现。不言已自明。而这正是为何中西哲学对比研究所必须要高度注意之所在。无明者使含混日增。

三、对于中国哲学及史研究方法论略论

众所周知,由于近代以来中国出现了在历史上千年未有之剧变,仁人志士、前辈先贤们自器物至典章度数及其文明哲学,无不在自与不自觉、介乎原不愿之间进行了艰难而漫长的探求学习和引进。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形势和船坚炮利之下,中国可谓一则慌忙应对、仓促拿来。然而船大难调头,数千年积淀形成之文明一时难以撼动。由此,中西之争愈演愈烈。而这一切的根本性之所在,无不最为深刻地体现在了作为文明内核的哲学上。难怪乎中国时贤有“师夷长技”,进而到“中体西用”,以至于将西学推到极端的“全盘西化”论。时至今日,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应该可以以事实说明许多东西。转而面对中西之间差异由来的内核,中西文化哲学之交往时间不可谓不长,然而事实上,中西文化哲学之间交往之效果却同样不可谓理想。最典型的是中国哲学在西方文明的冲击敲打之下创建一个世纪以来,其所取得的成绩依然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这其中最具典型性的便是所谓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这毫无疑问是一切中西哲学交往融合的是非得失的集中反映。这难道不是所谓哲学史或者说是哲学研究的败笔吗?长久以来,不但所谓一流大家的西方哲学家不懂所谓中国的哲学,恐怕就连中国本土所谓的一流哲学家是否真懂中国哲学也还是个问题。

取一家一派之“研究方法”作为格义乃至于“梳妆打扮”中国哲学自中国哲学学科自觉地产生以来从来如此。这其中就更不用说“五四”以降无数偏激者对于中国哲学的诋毁和无知,时间已经愈来愈证明了其中的原委曲直。可以说,时至今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作为文明内核的中国哲学已“一阳来复”、“贞下起元”。这不得不令人感慨“君子恶居下流”之状。

“我们对于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的特性及治中国哲学史的方法学,仍在摸索之中。”可以想象,在中国有多少治哲学史的同仁会发出多少不同的感慨。中国哲学发展到今天,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开启专门治史的胡适以实用主义进行的格义梳理,还是冯友兰由实用主义转到新实用主义及逻辑实证主义,以及梁漱溟所借助的西方所谓的生命哲学,亦或是任继愈、张岱年借助于马克思主义,对于以上诸般治中国哲学的所谓方法论,平心而论,都是中国哲学自身发展在特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至少存在的时至当下是存在中的合理。然而,按牟宗三先生所言,我们在了解以上诸贤的中国哲学时,能否“相应”上,抑或说通过他们的特点,中国哲学,能否和肯定是有其存在一惯性和生命存在的原本中国哲学“相应”,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们承认西方哲学有其自身的优长和发展的内在逻辑性,而且在许多层面是需要借鉴和交流的,然而我们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哲学亦复如是。按照郭齐勇教授所言,“目前我们特别要强调中国哲学学科的自立性或自主性。时至今日,中国哲学靠依傍、移植、临摹西方哲学或以西方哲学的某家门派的理论与方法对中国哲学的史料任意地梳妆打扮、削足适履的状况已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那么,中国哲学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显然是要以另外的方式继续下去。我想,冯友兰、萧萐父所强调的“辩同异”仍然不过时。只有知道自己有什么,才能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只有知道自己之所在,才能知道自己之所不在。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哲学经过近现代的曲折历程,到当下,才正式开始“贞下起元”,才真正掀开找回自我的大幕。正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呼声愈发响起。“学中国哲学的必须懂西方哲学,否则就叫不懂哲学,或没有资格研究中国哲学,但学西方哲学的完全不必学中国哲学,不必懂孔孟老庄。正如学中医的必须懂西医,但学西医的不必学中医。为什么这样?这里恐怕的确有某种文化特权和崇拜西方的问题,……但就短期来看,这种不平衡的文化交流还难以改变。我相信,无论何人、何方、出于何种原因,盲目傲视他人或崇拜他人,都是非理性和非健康的态度,不仅于己无利,而且有害于人。”

这便是中国本土走出的第一问取得中国哲学博士学位的学者刘笑敢教授,而且也算是在自己本土香港的感受。刘笑敢教授所提到的中医,现如今带“中国”头号的事物恐怕都难免以上境况。可以说,中国哲学和中医有极其类似的境遇,比如还未有一点中国哲学的根底,也许一不小心诸如“自封”、“保守”、“狭隘”、“排拒”等等感受难免上身。这是中国哲学的名实极为不符之处。郭齐勇教授反复强调中国哲学不但一点不逊于西方哲学,而且还拥有西方哲学所没有的许多属于全人类的最为深邃通达之原发性智慧,这是毋庸置疑的。

建立在“生命”体验之上的中国哲学,其中有人、其中有道。就这些而言,如果离开了这一基本点,无论外向型的“思辨”如何发达,不但难以通同大道,而且最终会舍本逐末、所谓“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易·文言》)的境地。康德不是体道者,他是哲学家,却并非圣之者,他可以构建空前庞大的体系,但他无法取代孔孟老庄而成为具有原发性源头活水智慧的信仰之所在,离开了上帝,他也和凡夫同为无能儿。这就是为何西方要么“实证”一切而解掉一切所谓空洞的“形而上学”,要么宣布“上帝死了”,要么走向非理性主义,或是解构、后现代主义又宰制灵魂。也许一个有道者不会轻易“创作”和“完成了哲学”,所以才相对地不那么流派众多、“大家辈出”、异彩纷呈,也许这些对于圣哲而言都是浮光掠影,所谓“人类一思考,上帝便发笑”之情形。有所破方有所立,同时也有所立才方能具能破之能,恐怕后者更具有可靠性。市面所谓“真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中国哲学在自身民族性、即本性未立之时,便过分追求世界性,西方视域,恐怕既难免丢了自己真性,又误传一通,不但自损,也是在损灭全人类的慧根。朱熹的哲学易于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西方哲学家相比较,也恰恰是新儒家牟宗三先生所谓的“别子为宗”,因为这个哲学“道问学”之功始终具有根本性地位。在中国哲学之中,“中庸”之前是有限定的,即《中庸》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如果一定要对中国哲学之所谓研究方法论做一根本定义对话,那么可勉强名之曰“极高明而道中庸”。可勉强而分“极高明”为体,“道中庸”为用,前为本,后为用。但这也是西方哲学式的二分,二分法、非此即彼、排中律、主客对立、三段论等等在中国哲学这里是在根本上“不合法”的。如果仅仅在此意义上说,现代新儒家开山的熊十力先生之大着《体用论》也是违背了中国哲学儒释道之本意的。

那么,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论竟是何为呢?如若在原始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哲学而言,离开了孔子答仁式的智慧,那再拿“philosophy”而言之,已经离真正的“智慧”远矣。正老子所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哲学,离开了“其中有人”、“生命”、“道”之域,已不成其为真正之哲学,因为其已远离了真正之智慧。这也许正是西方哲学发展史所昭然若见的,这也许也正是中国哲学之世界性“大事因缘”之所在。这正是中国哲学根本上之研究方法论。

参考文献:

[1][2][3][4][5]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吉林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14,14,41,42,42-43页.

[6]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7]郭齐勇:《“中国哲学”及其自主性》[J],《“重写中国哲学史”三人谈》,《文史哲》2005年第3期.

[8]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修订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18页.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