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想象力议论文的题目

发布时间:

想象力议论文的题目

月亮一日游大森林里的动物狂欢昆虫大作战

我飞翔,我快乐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就是爱因斯坦说的一句话。

青蛙和蚂蚁 有一天,蚂蚁到池塘边散步。走着走着,遇到了青蛙。 青蛙骄傲地说:“蚂蚁老弟,你干什么啊?” 蚂蚁说:“我正在散步呀,你有空吗?” 青蛙带着轻蔑的神情说:“有啊!”蚂蚁说:“我们赛跑吧。” 青蛙说:“我们从这个山头跑到那个山头,怎么样?” 蚂蚁说:“1、2、3开始。” 青蛙说:“你不可能得第一的。”说完,一蹦一跳地向终点冲去,不一会儿,就把蚂蚁远远抛到了后面。过了一会儿,青蛙看看后面,没见到蚂蚁的影子。“等等它吧!”青蛙说。青蛙走到了草地上坐着,不知不觉地睡着了。蚂蚁爬呀爬呀,突然看见青蛙在睡觉,就小心翼翼地爬过青蛙睡的地方,蚂蚁终于爬到了终点。醒了的青蛙说:“蚂蚁爬得真慢。”说完,冲到了终点。一到那里,青蛙就目瞪口呆,原来,蚂蚁早在终点等候着青蛙哩!(一共352个字) 上帝的红布袋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他开了爿店,虽然他对客人非常的热情,但不知什么原因,生意总是兴隆不起来。于是,他感到不公平,只想找上帝评理。上帝听了他的述说,就送给他一个红布袋,并告诉他:做生意,贵在诚实守信,当你不诚实守信时,这布袋就会缩小。他接受了上帝的建议,每当布袋变小时,他就及时检点自己的诚信,有了错误及时改正。后来,由于他的声誉越来越好,果然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兴隆,他还开了四家分店呢! 老师的故事告诉我们,“诚信”就是成功的关键。多少年来,“诚信”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家里爸爸妈妈也经常教育我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爸爸还曾经给我讲过许多他工作中诚实守信的故事呢! 有一次,爸爸的公司在卖货给国外的客人时,由于耽误了送货的船期,眼看不能按时发货给客人。爸爸心里十分着急,如果改为空运,那爸爸的公司就要亏损不少钱,但是爸爸做生意一向来讲信用,这样做有损公司的形象。爸爸最后还是通过空运,准时把货运给客户,得到了外国客人的赞许。 对比之下,我在“诚信”上做的还是不够的,有一次,我本来答应同学要借给他一本书,可一回到家,就把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同学几次提醒,我都没有记住。从这件小事看,我没有把“诚信”看得那么重要,以后要注意改正。 爸爸说得对:一个人只要能做到诚实守信,再加上勤奋努力,那么没有做不好得事业。(一共603个字)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想象力论文题目

想象力是创造发明的基础。有了大胆的创想,科学才不断发展,有了丰富的想象,时代才不断前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的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可见,想象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何等的重要。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创造性想象的培养,已成为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想象力的培养应从婴幼儿开始,针对幼儿想象的生理心理特征,探索幼儿想象力培养的最佳途径。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中的形象,并不是记忆表象的简单重现,而是对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幼儿在一岁之内是没有想象的,一至两岁出现想象的因素。二至三岁想象有所发展,还是处在初级阶段。三岁以后,幼儿的想象也没有预定目的,没有主题,常有外界刺激直接不自觉而产生,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有意性和创造性的想象初步发展。基于这些特点,笔者建议通过下述途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一、 扩大幼儿视野,丰富幼儿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想象虽然是新形象的形成过程,然而这种新形象的产生也是在过去已有的记忆表象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也就是说,想象的内容是否新颖,想象发展的水平如何,取决于原有的记忆表象是否丰富,而原有表象丰富与否又取决于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的多少。因此,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就是幼儿想象力发展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要指导孩子去感知客观世界,使其置身于大自然中,多让他们去看,去听,去模仿,去观察,通过参观、旅游等活动开阔幼儿的视野,积累感性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增加表象内容,为幼儿的想象增加素材。有一次我带领我班小朋友户外活动时,当看到蓝蓝的天上有片片白云时,有个小朋友不禁大声喊:“老师,我真想采下一片白云。”我问“为什么啊?”“我想吃啊,好甜。那是棉花糖啊!”我抬头望去,这片片白云蓬松、柔软,多象一块棉花糖!看来这个小朋友一定经常吃棉花糖。而另一个小朋友则说:“那不是棉花糖,那是我爷爷放的一群绵羊”,原来这个小朋友的爷爷在农村,养了一群羊,怪不得幼儿对羊的记忆表象特别清晰。可见,幼儿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幼儿的想象是很重要的。幼儿个体的经历不同,想象的内容也有区别。二、 充分利用文学艺术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幼儿园都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学艺术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想象力的培养。首先,幼儿想象力的发展离不开语言活动。想象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需要经过分析综合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和语言思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通过言语,幼儿得到间接知识,丰富想象的内容,幼儿也能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想象。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故事,诗歌等可以丰富幼儿的再造性想象,激发幼儿广泛的联想。比如在学习故事《小鼹鼠要回家》时,小鼹鼠克拉在外面蹦蹦跳跳的玩,迷路了,怎么办呐?教师可以通过诱导启发式的提问,开拓幼儿的想象,幼儿会争先恐后为小鼹鼠想办法,有的说小鼹鼠可以找警察叔叔啊?有的说小鼹鼠可以拔打110啊?有的则说,搭辆出租车吧,有的则说,雷锋叔叔就爱送迷路的孩子回家……幼儿各抒己见,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从而想象力也就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次,美术活动更为幼儿的想象插上理想的翅膀。特别是意愿画,可以无拘无束的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构思出奇特、新颖的作品。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幼儿的灵感,放飞幼儿的想象,点燃幼儿创造的火花,鼓励幼儿大胆做画,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来。要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也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更不能以“象不象”为标准。即使幼儿画的四不象,也要与幼儿交流,知道幼儿所想,有一次我们画意愿画《梦》,有个小朋友画上了月亮还有星星,并且画得月亮有个大缺口。说月亮不象月亮,说星星又没有棱角,我就问:“你怎么把月亮画成这样子啊?能告诉老师是为什么吗?”小朋友受到鼓励,表达了自己的想象:“我奶奶说,天狗吃月亮,这不是从这儿咬了一口。”小朋友边说边得意的指着缺口。我恍然大悟,及时表扬了这个幼儿,并用稚趣的故事讲述了月食的形成过程。再次,音乐舞蹈活动也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幼儿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去理解所塑造 的艺术形象,然后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去表达艺术形象。比如,音乐欣赏时老师放一段音乐,让幼儿去听、去想、去思考,当教师播放情绪激昂的进行曲时,孩子们会雄赳赳气昂昂的大踏步前进,还说自己是解放军,自己是小海军等,当你播放一段轻音乐时,孩子们会很安静,有的说:“老师,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个蝴蝶,在花丛中飞啊飞啊,我好美啊”在优美的音乐中,幼儿的情绪兴奋愉快,想象力得到尽情的发挥。因此说,音乐和舞蹈也为幼儿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三、 游戏可以推动幼儿的想象,使其处于活跃状态。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发展游戏情节,展开自己的想象。比如,在开火车的游戏中,幼儿会骑在小凳子上,嘴里边叫着“笛笛……嘟嘟……”边唱着儿歌:“一列火车长又长,运粮运煤忙又忙,钻山洞,过大桥,呜——到站了——”,你瞧,幼儿已经置身于自己的想象中去了,俨然就是一名列车员。幼儿园应当经常开展这样的游戏活动,把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充分调动起来,在轻轻松松的游戏氛围中,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四、 玩具在幼儿想象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玩具为幼儿的想象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能引起大脑皮层旧的暂时联系的复活和接通,使想象处于积极状态。玩具容易再现过去的经验,使幼儿触景生情,从而展开各种联想,启发幼儿去创造,促使幼儿去想象,有时幼儿可以长时间的沉湎于自己的玩具想象中。比如幼儿抱着布娃娃做游戏时,会把自己想象成“爸爸或者妈妈”还会自言自语的说“娃娃不哭,妈妈抱抱,娃娃睡觉”等,这些有趣的游戏,能够活跃幼儿的想象,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五、 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异想天开。给幼儿自由的空间,包括思想上的,行为上的,不要定格幼儿的思维,更不要扼杀幼儿的想象。让孩子们异想天开。传统的教育往往很死板,直接告诉幼儿天是蓝的,太阳是圆的。这样不好,没有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扼杀了孩子想象的天性。当今的素质教育,正是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想象。歌德的妈妈就很注重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歌德小时侯,妈妈给他讲述故事时,讲一段总是停下来,让歌德自己去想象故事的未来,也许正是基于这种想象力的培养,最终使歌德成为世界上著名大作家。可见,幼儿想象力的培养不仅很重要,还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们异想天开,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身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熟悉幼儿想象发展的生理机制,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愿各幼儿教育的研究机构和一线的幼儿教师们,携起手来,共同探讨幼儿想象力培养的最佳途径。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选题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1】

1.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2.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3.试论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4.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5.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6.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7.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8.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

9.幼儿提问的研究

10.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

11.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

12.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13.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14.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15.教师对幼儿游戏的参与与指导问题研究

16.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

17.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18.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

19.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

20.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21.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22.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

23.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

24.关于某某省编《幼儿计算用书(小班)》使用情况的调查

2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与《幼儿园教育大纲(1983)》的比较研究

26.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27.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

28. 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

29.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调查研究

30. 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1.幼儿园男教师若干个案调查研究

32.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33.某地区某园教师聘任制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34.某地学前教育的调查

35.某地混合班教育的调查

36. 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37.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38. 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

39.某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40.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

41.某地区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

42.中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研究

43.幼儿园婴小班幼儿进餐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44.幼儿心理理论发展与教育

45.家长对幼儿园满意度调查

46.农村幼儿园如何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形成自己的优势

47.男性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48.想像性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49.对激发幼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兴趣的思考

50.中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研究

51.男性幼儿教师专业意识访谈研究

52.幼儿母语习得对学习英语的思考

53.如何对幼儿实施合理有效的惩罚

54.农村地区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现状调查

地区幼儿园课程与当地文化资源联系

56.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方式调查及建议

57.大班幼儿主要吟唱歌曲来源.原因调查研究及问题对策

58.幼儿一日生活(活动)设计研究

59.新教师如何处理幼儿的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60.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61.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62.关于父母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3岁婴幼儿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策略的研究

64.学习型幼儿园构建策略研究

65.幼儿园公开课的功能分析

66.幼儿攀比行为及教育策略的研究

67.关于家园合作的策略考察与分析

68.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69.幼儿教师的暗示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70.关于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71.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2.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研究

73.幼儿审美与创造力的研究

74.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式与策略

75.男生选择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原因分析

76.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77.幼儿家庭闲暇教育的个案研究

78.中班、小班教师在与幼儿互动中使用言语的对比分析

79.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80.关于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81.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82.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83.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师幼对话教学研究

84.幼儿园意外事故处理的法律研究

85.亲子游戏现状与对策调研

86.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87.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对策研究

88.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89.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与策略

90.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

91.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岁幼儿撒谎行为研究

岁乳婴儿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策略的研究

94.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95.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96.幼儿园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策略研究

97.学前教育本(专)科院校的培养规格与模式的研究

98.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调查与分析

99.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成因及对策

100.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

101.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对策研究

102.亲子游戏现状与对策调研

103.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04.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研究

105.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影响的研究

106.幼儿园社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7.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选择、开发、利用情况调研

108.幼儿教师职前道德教育的影响及成因

109.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研究

110.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111.幼儿自我控制的早期表现与影响因素

112.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3.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114.幼儿“跳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2】

1.幼儿教师幽默语言对幼儿园小班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2.幼儿教师幽默语言在xx课中运用研究

3.教师幽默语言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4.试论幼儿教师教学幽默语言的作用

5.教学中幽默语言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作用研究

6.某某市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7.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某某市为例

8.某某市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9.某某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

10.某某市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分析

11.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师幼对话教学的研究

12.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13.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指导

14.某某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15.幼儿家庭闲暇教育的个案研究

16.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17.幼儿教师的暗示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研究

18.某某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19.某某区幼儿性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20.陕南文化与园本课程建设的研究

21.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学前教师评价

22.论游戏与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23.农村留守幼儿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村为例

24.农村留守幼儿认知发展问题及教育对策——以###幼儿园为例

25.农村留守幼儿的言语能力发展问题研究

26.城乡幼儿“前学习能力”的比较研究

27.农村3~6岁留守幼儿体质健康问题与对策

28.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农村幼儿园为例

29.幼儿园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研究

30.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31.基于传统民间文化传承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32.浅谈学前儿童绘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33.从学前儿童绘画作品中透析幼儿心理

34.浅谈幼儿园区角游戏的组织与实施

35.对建构幼儿园游戏课程的思考与探索

36.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的调查研究

37.学前儿童告状行为的研究

38.对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

39.探析幼儿入园适应问题

40.审美性阅读活动的实践研究

41.幼儿阅读活动中注意稳定性的培养

42.正确看待幼儿体育活动的“挑战”

43.教师语言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影响

44.陶行知艺友制教育思想的启示

45.生活中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方法与途径

46.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及实践

47.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48.关于幼儿教师幼儿心理健康观的研究

49.在家庭中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

50.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51.传统游戏的教育价值探新

52.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53.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54.当前陕南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

55.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56.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57.绘本阅读促进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研究

58.不同依恋类型幼儿入园适应性教育方案的研究

59.绘本阅读促进幼儿同情心(或移情能力)发展的研究

60.幼儿抗挫折能力培养的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61.幼儿安全概念的理解及其幼儿园主动的安全教育

62.缓解新生入园焦虑的教育方案研究

63.幼儿数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64.某某市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与有效策略的研究

65.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现状调查

66.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的调查研究

67.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68.某地区某园教师聘任制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69.某地学前教育的调查

70.某地混合班教育的调查

71.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72.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73.几例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

74.某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75.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

76.某地区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

77.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78.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79.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和能力的调查

80.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

81.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82.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

83.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

84.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85.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86.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

87.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

88.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89.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90.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91.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92.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幼儿教育中心

93.关于幼儿提问的研究

94.关于幼儿第二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95.儿童英语游戏教学法

96.英语特长带班教师进行幼儿园日常教学之模式及策略个案研究

97.幼儿园网页制作

98.幼师生人文素养调查

99.幼儿美育目标与途径

100.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

101.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102.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103.幼儿文学(中某体裁)研究的互文性视角

104.幼儿散文的符号转换功能研究

105.技术发展对幼儿戏剧/影视剧发展的影响(各项技术,如工业技术)

106.幼儿体质与健康研究

107.健康教育中的幼儿体育活动研究

108.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调查

109.幼儿园数学教育幼小衔接现状调查

ars of creativ

孩子的童真童趣,在大人眼里可能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允许孩子保留“不完美”,是保护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前提。 在孩子尚未具备阅读能力时,选一些品味高的科幻作品,定期有父母读给孩子听。在孩子具备阅读能力后,定期一道与孩子阅读科幻作品。 回忆孩子的一两个由于想象力丰富而“制造”出来的善意“谎言”。 孩子做游戏,玩耍的过程、就是一次次的发现、实现“完美”的过程。老师和家长不应该时时处处告诉孩子什么是“完美”,而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去发现“完美”。 允许孩子保持自己的特征,不要搞认为的整齐计划,不要单纯追求简单的一致。去掉了孩子的差异,就会去掉孩子的创造性。 大人要放下架子,常常和孩子玩“过家家”、“打野杖”一类的幻象游戏。 鼓励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自己的特性,鼓励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的长处。 如果孩子对闹钟有好奇心,和孩子一道拆闹钟,装闹钟。 为孩子保留一块相对独立的儿童天地。成人不要事事处处“参与”或“指导”孩子的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用自己的童心去感受世界,这会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展。 和孩子一道玩堆积木之类的玩具,在适当的时候,有意不按照说明和图样去“创造”自己的“建筑”,引导、鼓励孩子打破常规。 在游戏中,注意鼓励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发问,鼓励孩子不同一般。 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讲一两个想入非非的“童话”,鼓励孩子“构思”一两个异想天开的科幻故事。 家长同孩子一起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往往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理和探索精神。

关于想象力的议论文素材

我们小时候都画过太阳,老师通常会教:先画好一个圆圈,然后在它的周围添上代表光芒的短线,最后在圆圈里添上红颜色……这是成人的思维和经验在学生头脑中的再现。在优秀的美术老师那里,他会调动小朋友的想象力,画出各自心中的太阳。有圆的,有扁平的,有红色的,还有绿色的。表面上看,儿童的想象力显得可笑而幼稚,但这对他们思维能力的成长是非常珍贵的。 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歌德母亲教育孩子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她讲故事的方法很独特,总是讲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下来,余下的故事则让小歌德发挥。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自由发挥就是发散思维,就是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爱因斯坦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的60个外国人之一,他的事迹广为人知,他的一句话家喻户晓:“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本人就是实践这一句话的典范。他的广义相对论就是在头脑里做思想实验发现的,而后才被科学实验证实的。对于想象力的重要,科学巨匠们有着强烈的共鸣。杨振宁是当今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而他同时作为经受过中西方教育浸染、有着“读书教书四十年”经历的学者,他有关教育的一些观点,可谓真知灼见,对我们跨世纪的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杨振宁认为,从事文艺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从事科技工作同样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他以他的老师,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物理学家泰勒为例,说泰勒的头脑中每天都会产生很多古怪的念头,无论碰到什么人,他都跟人家谈,希望能讨论。正是这种“胡思乱想”,使他对20世纪的物理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杨振宁1995年底在成都为《科幻世界》题词:“幻想与梦想不同。”他解释说:“幻想、梦想,常常被人当作胡思乱想,不值一谈。其实,幻想与梦想不同。梦是无序的,无意识的,相当复杂,而幻想是有序的,有意识的思想活动。如果幻想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便更上一个台阶,成为科幻了。科幻,常常是创造发明的先导。钱学森认为:“形象思维是我们当前研究思维科学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而我们现在对它却不怎么了解。”军队总政围绕“影响军队自主创新能力的人因分析”,对我军两院院士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有关智商因素列出了9项,院士们将“想象力”排在了诸要素之首。 比如要盖一座高楼,想象力是要解决盖什么样的楼的问题,知识是要解决怎么盖楼的问题.你说哪个重要呢?

莱特兄弟想飞最终创造出飞机。

美国的莱特兄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动力飞机的设计师,他们为开创现代航空事业做出了不巧的贡献。他们的故事在全世界广为传颂。

哥哥威尔伯·莱特出生于1867年4月,4年后,弟弟奥维尔·莱特出世。年幼时,这对兄弟俩就已经显出对机械设计、维修的特殊能力。他们善于思考,富于幻想,每当他们闲暇时,兄弟俩要么讨论某一个机械的结构,要么就去看工匠们修理机器。他们手艺精巧,还经常做出好些有创新意义的小玩具,比如会自由转弯的雪撬等等。

一天,出差回来的父亲给莱特兄弟带来一件礼物:一个会飞的蝴蝶。父亲轻轻地给玩具上了上劲,小东西便在空中飞舞起来。小兄弟俩高兴得不得了,但是他们觉得它飞的不够远,于是仿造玩具的样子又做了几个更大一些的。这些仿制品有的能够飞越树稍,有的飞了几十米远,但兄弟俩的一个尺寸很大的仿制品却遭到了失败。但这没有让他们难过,反而激起了兄弟俩制造飞机的念头。

1894年,莱特兄弟在代顿市开了一家自行车辅。由于他们俩工作认真,手艺好,再加上价格公道,店铺的生意兴隆。富于创新精神的莱特兄弟当然不会满足于这些,他们不愿终生与这些自行车零件打交道,于是,他们决定开始去实现童年时的梦想。

莱特兄弟造飞机的想法得到了斯密森学会的赞赏。副会长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件,并寄来了好多参考书藉。兄弟俩大受鼓舞,一有时间,他们就钻入书堆内如饥似渴地饱读着航空基本知识。很快,他们有了造飞机的能力。

1900年10月,他们的第一架滑翔机试飞了,但是,试飞的结果不尽人意,飞机只能勉强升空而且很不稳定,问题出在哪儿呢?经过认真的分析才知道,原来他们所沿用的前人数据有理论上的错误。于是,他们制造了一个风洞,以便通过实验修正数据,设计飞机。

这个风洞仅仅是一个6尺长,每边12寸宽的木箱,箱子的一端,鼓风机以一定的速度向里吹气。与现代的高速风洞相比,它真是简陋至极,然而就是这个小小的辅助工具却帮了兄弟俩大忙,他们通过它得出了许多新的结论。根据它,兄弟俩设计出的第三架滑翔机获得了成功,无论是在强风还是微风的情况下,它都可以安全而平稳地飞行。

滑翔机的留空时间毕竟有限,但假如给飞机加装动力并带上足够的燃料,那么它就可以自由地飞翔、起降。于是,兄弟俩又开始了动力飞机的研制。

莱特兄弟废寝忘食地工作着,不久,他们便设计出一种性能优良的发动机和高效率的螺旋桨,然后成功以把各个部件组装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

戴尔在少年时期就想象力丰富,奇思妙想迭出。读高三时,戴尔经常听到同学们谈论想买电脑,但由于售价太高,许多人买不起。

但戴尔继续想到:“为什么不由制造商把电脑直接卖给用户呢?我如果把制造商的电脑比以商场上便宜的价格直接卖给用户,肯定会受欢迎。”

戴尔知道:IBM公司规定,经销商每月必须提取一定数额的个人电脑,而多数经销商都无法把这些货全部卖掉;而如果存货积压太多,经销商会损失很大。

于是他找到经销商,他们为了周转资金,当然是求之不得,于是按成本价把积压的电脑卖给了戴尔。

戴尔把电脑拉回宿舍,加装配件,改进性能。

这些经过改装的电脑,价格便宜,性能先进,很受欢迎。戴尔见到市场需求巨大,于是在当地刊登广告,以市场零售价的八五折推出他那些改装过的电脑。

经过和父母协商,父母同意戴尔在暑假试办一家电脑公司,如果办得不成功,到9月就要继续回学校读书。得到父亲的应允后,戴尔拿出全部积蓄创办了戴尔电脑公司。戴尔仍然专门直销经他改装的IBM个人电脑,第一个月营业额便达18万美元。

高中毕业的时候,戴尔公司每年营业额已达7000万美元。后来,戴尔停止出售改装电脑,转为自行设计、生产和销售自己的电脑。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当你说起汽车,我马上就想像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  想象力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

想象力重要:

1、“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打个比方。学习像用砖盖楼,每一块砖就像知识点。而想象力,就像让砖与砖结合的水泥。越能理解知识之间的逻辑,越能通过想象增加知识的应用。并不是说,知识没用。

3、很多新发现必须建立在现有知识基础之上。但,想象力在一定程度能打破既有思想的禁锢。

4、科学到了最后阶段,必然需要想象。再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家公司,都需要。失去想象,就会失去永续发展的生机。

5、没有一种心理机能,能比想象更能深化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1. 实验背景 (1)作文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从总体上看,目前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仍不尽如人意。传统的作文教学强调高立意、重技法,而比较忽视心智研究和训练。在心智领域内,相对说,又比较重视对观察、记忆、思维的研究和训练,而想象的研究和训练却长期以来排不上队。学生缺乏想象力,写作视野不够开阔,写作没有灵感,没有创造。各种“优秀作文选”中,“助人为乐”、“舍己为人”、“拾金不昧”是“有意义”的代名词,出现了“五子登科”(上街帮老奶奶拎篮子,公共汽车上让位子,星期天捡到了皮夹子,在家帮妈妈扫屋子,为邻居阿姨管孩子)的怪现象。开头结尾有套路,每篇作文读起来都似曾相识,没有个性,缺乏创意。在写作内容上,也总习惯于引导学生总结过去,局限于“难忘的”、“经历过的”、“熟悉的”等人和事,造成了学生思维的严重封闭性、同一性倾向。 (2)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民族。在我国,人们对想象和想象作文的认识很早。比如想象一词,大概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解老》中说:“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这是古老的“想象”的词语。我国古代文艺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正是想象作用的形象化描绘。在写作上,运用“想象”也源远流长。最早的是神话,是传说,是《诗经》,是屈原的《离骚》、《天问》,它们开了想象的先河。继而是老庄哲理散文奇峰突起:“瞑北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之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鲲,这鹏,也全是想象的产物,《逍遥游》遂成千古名篇。之后,又有唐宋传奇、宋人评话、明清小说,想象之作有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西晋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总结了想象作品的写作经验,他在论述构思时强调了想象的重要性,说写作之前,必“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级,心游万仞,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力浸”,这样才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随心所欲,挥笔而成。这是关于想象作品写作的经验总结。我们今天提倡想象作文,正是对优秀璀璨的民族文化的忠实传承。 (3)只会回头看、没有想象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要使我们的国家在21世纪傲然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江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想象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想象的注脚。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一切发明创造源于想象,一切文学作品成功于想象。黑格尔曾经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的想象活动。”想象力是创造力最显著的特征。忽视了学生爱想象的心理特点,就等于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4)最有想象力的就是孩子。文学巨匠鲁迅曾惊叹于儿童的想象,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在孩子的眼中,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们本身就生活在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中。我国著名作文教学专家吴立岗教授也认为:小学生的年龄是想象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用想象和幻想来观察和解释世界是他们的天性。其实,最有权利想象的也是孩子,只有孩子才最有无尽美好的未来可以去憧憬、去设计、去实现。想象作文就是要引导孩子向前看,向未来看,并在美丽的憧憬中描绘他们心中奇妙的真、善、美的精神世界,从而鼓舞他们不断前进。 (5)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地规定习作的任务:“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针对写作教学提出建议:“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阶段目标中对个学段都提出了想象方面的要求:第一段(1——2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段(3——4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段(5——6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由此可见,写想象性作文已成为我过语文教育目标之一,是作文教学的一种模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爱因斯坦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的60个外国人之一,他的事迹广为人知,他的一句话家喻户晓:“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本人就是实践这一句话的典范。他的广义相对论就是在头脑里做思想实验发现的,而后才被科学实验证实的 请采纳谢谢

想象力的重要性议论文素材

爱因斯坦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的60个外国人之一,他的事迹广为人知,他的一句话家喻户晓:“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本人就是实践这一句话的典范。他的广义相对论就是在头脑里做思想实验发现的,而后才被科学实验证实的。对于想象力的重要,科学巨匠们有着强烈的共鸣。杨振宁是当今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而他同时作为经受过中西方教育浸染、有着“读书教书四十年”经历的学者,他有关教育的一些观点,可谓真知灼见,对我们跨世纪的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杨振宁认为,从事文艺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从事科技工作同样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他以他的老师,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物理学家泰勒为例,说泰勒的头脑中每天都会产生很多古怪的念头,无论碰到什么人,他都跟人家谈,希望能讨论。正是这种“胡思乱想”,使他对20世纪的物理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杨振宁1995年底在成都为《科幻世界》题词:“幻想与梦想不同。”他解释说:“幻想、梦想,常常被人当作胡思乱想,不值一谈。其实,幻想与梦想不同。梦是无序的,无意识的,相当复杂,而幻想是有序的,有意识的思想活动。如果幻想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便更上一个台阶,成为科幻了。科幻,常常是创造发明的先导。钱学森认为:“形象思维是我们当前研究思维科学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而我们现在对它却不怎么了解。”军队总政围绕“影响军队自主创新能力的人因分析”,对我军两院院士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有关智商因素列出了9项,院士们将“想象力”排在了诸要素之首。

我们小时候都画过太阳,老师通常会教:先画好一个圆圈,然后在它的周围添上代表光芒的短线,最后在圆圈里添上红颜色……这是成人的思维和经验在学生头脑中的再现。在优秀的美术老师那里,他会调动小朋友的想象力,画出各自心中的太阳。有圆的,有扁平的,有红色的,还有绿色的。表面上看,儿童的想象力显得可笑而幼稚,但这对他们思维能力的成长是非常珍贵的。 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歌德母亲教育孩子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她讲故事的方法很独特,总是讲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下来,余下的故事则让小歌德发挥。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自由发挥就是发散思维,就是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爱因斯坦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的60个外国人之一,他的事迹广为人知,他的一句话家喻户晓:“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本人就是实践这一句话的典范。他的广义相对论就是在头脑里做思想实验发现的,而后才被科学实验证实的。对于想象力的重要,科学巨匠们有着强烈的共鸣。杨振宁是当今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而他同时作为经受过中西方教育浸染、有着“读书教书四十年”经历的学者,他有关教育的一些观点,可谓真知灼见,对我们跨世纪的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杨振宁认为,从事文艺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从事科技工作同样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他以他的老师,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物理学家泰勒为例,说泰勒的头脑中每天都会产生很多古怪的念头,无论碰到什么人,他都跟人家谈,希望能讨论。正是这种“胡思乱想”,使他对20世纪的物理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杨振宁1995年底在成都为《科幻世界》题词:“幻想与梦想不同。”他解释说:“幻想、梦想,常常被人当作胡思乱想,不值一谈。其实,幻想与梦想不同。梦是无序的,无意识的,相当复杂,而幻想是有序的,有意识的思想活动。如果幻想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便更上一个台阶,成为科幻了。科幻,常常是创造发明的先导。钱学森认为:“形象思维是我们当前研究思维科学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而我们现在对它却不怎么了解。”军队总政围绕“影响军队自主创新能力的人因分析”,对我军两院院士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有关智商因素列出了9项,院士们将“想象力”排在了诸要素之首。 比如要盖一座高楼,想象力是要解决盖什么样的楼的问题,知识是要解决怎么盖楼的问题.你说哪个重要呢?

爱因斯坦的奇迹诞生本身就是对中国式教育的最大讽刺来自:山东济宁英才国学培训学校100年前的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在《物理学年鉴》上连续发表了五篇论文,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光量子假说、光电效应的三篇论文。爱因斯坦同时在这三个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使物理学界改变了对运动、能量、光和力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震动了整个物理学界,进而引发了物理学的革命。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它们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从微观夸克到宏观宇宙的物质和运动的图像和规律,丰富了人类的物质观和宇宙观,而且为二十世纪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爱因斯坦当时没有与世界第一流科学家接触的机会,也缺乏良好的科学研究条件,他的职业身份只是一个专利局的小职员,但他全凭业余研究在一年内连续取得了多项震动世界并影响深远的科研成果,直到100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人能超越他,这堪称科学史上的惊人奇迹!爱因斯坦从事的是基础研究,他当时也无法预料自己的研究成果对人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今天,在光电子、激光、原子能、GPS、传感器、加速器、信息保密等等广泛应用的技术中,都可以看到爱因斯坦研究成果的影响。我们今天使用的电脑、半导体产品、电视、遥控器、数码相机、大部分家用电器,都可以从爱因斯坦的研究成果中找到理论基础。对人类现代生活产生了如此之大的影响,科学史上只有创立了经典物理学体系的牛顿能与爱因斯坦媲美。1935年,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这样赞扬她:“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其实,这个评价也正是他自己辉煌一生的写照。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品德高尚,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的人。他一贯反战,崇尚和平。他曾经和一批世界著名人士一起联名发表声明,抗议日本对中国的侵略。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造成20多万人伤亡。当爱因斯坦从广播中听到这个消息时惊呆了,他只说了一句话:“我真痛心。”后来过了很长时间,他还为此自责:“是的,我按的按钮……”。1948年,爱因斯坦在《致知识分子的信》中写道:“我们肩负着神圣的义务,必须全力制止为残酷目的而发明的武器去用于残杀。”他一再强调,科学家应当对人类滥用科学技术而负责。当他成为万众瞩目的名人后,面对媒体铺天盖地的赞美,他表现得极其冷静,仿佛这一切与他本人没多大关系。他说:“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主义。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崇拜的偶像。我自己受到了人们过分的赞扬和尊敬,这不是由于我自己的过错,也不是由于我自己的功劳,而实在是一种命运的嘲弄。”1955年4月18日,他临终前最后一次谈话,仍然关心的是公民自由和世界和平。爱因斯坦学识渊博,在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他文笔优美睿智,尤其热爱音乐,小提琴拉得极好。他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我将一事无成”。在教育方面,爱因斯坦的许多见解都在教育家之上。他富有生活情趣,生性风趣幽默,具有强烈的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如此全面和谐发展、充满人格魅力、又贡献巨大的伟人,是人类历史上极其罕见的。爱因斯坦的出现,本身就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他已成为人类智慧的象征,成为医学和教育研究的永恒之迷。培养出爱因斯坦式的杰出人物,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共同理想。为了纪念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联合国大会于2004年6月10日通过决议,正式宣布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现在,世界各国都在隆重纪念这位伟人,期待着第二个爱因斯坦的出现。2005年恰好是我国废除封建科举制度100周年,我国现代教育正是从1905年萌芽的。在这样的时刻纪念爱因斯坦,对我国教育界有特殊的意义。爱因斯坦创造的奇迹促使我们全面思考我国当今的教育现状,思考怎样避免现代科举回潮,更加明确教育改革的方向。我国教育界应当深刻反思:爱因斯坦是怎样成长起来的?爱因斯坦奇迹是怎样产生的?爱因斯坦的贡献是纯粹靠天才还是另有原因?我们当今的教育还能培养出爱因斯坦式的人物吗?爱因斯坦奇迹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我们的教育是否在努力提供这些条件?我们的教育是否在设计最好的梯子,使学生能迈到爱因斯坦这位巨人的肩上?纪念爱因斯坦最好的方式是探讨他成功的原因,找出其中规律性的因素。爱因斯坦的童年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当他四岁时第一次看到指南针总是指向南方便非常惊奇,他认为指针的背后一定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起作用,他一定要弄清这股神秘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这种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寻根究底的精神,爱因斯坦一直保持终身,这正是他科学精神的最初来源。他一再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他早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大胆想象了人以光速运动会产生什么现象,这种想象成为相对论思想的最初萌芽。爱因斯坦从小就渴望自由的时空,喜欢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他在学校里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非常厌恶那些不尊重学生主动性和独立人格的灌输式教育。由于他的独立思考和特立独行,他在中学和大学都不为老师所看重。他很少听课,经常利用同学的笔记来对付强制的考试。他说:“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搞坏的,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 爱因斯坦晚年在回顾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时谈到:“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他一方面讨厌为考试而学习,另一方面他又对自学和独立思考情有独钟。他在高中最后一年,就已经自学了当时大学还未讲授的电动力学,对一些根本性的物理问题开始了深入思考。他进入苏黎世工业大学后,很快发现自己不具备做一个“好学生”所需要的一切特性,诸如专心于功课,遵守课堂纪律,认真记笔记和做作业,等等。因此,他便始终满足于做一个有中等成绩的学生,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上,“以极大的热忱在家里向理论物理学的大师们学习”。正是这种长期主动的自学和思考,使他在1905年终于爆发式地取得了多项奇迹。爱因斯坦对教育有深刻独到的见解。他在自述中写道:“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个性应当消灭,而个人只变成像一只蜜蜂或蚂蚁那样仅仅是社会的一种工具。因为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相反地,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他一再强调:“应当反对把个人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那些培养将来从事较确定的职业的技术学校也适用。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变化。”“自由行动和自我负责的教育,比起那种依赖训练、外界权威和追求名利的教育来,是多么的优越呀。真正的民主决不是虚幻的空想。” “事实上,现代的教学方法还没有把神圣的求知欲完全扼杀掉,这差不多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之外,首先需要自由——没有自由它将不可避免地会夭折。”爱因斯坦本人就是自己教育观念的实践者,他是追求自由、独立思考和自我负责的典范,他非常自觉地朝全面和谐发展的方向努力。他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只好当家教。后来好不容易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找到了一个职员的工作。爱因斯坦在伯尔尼结交了几位青年朋友,他们有共同的爱好,工作之余经常在一起散步、聊天、阅读、思考、讨论,很像一个自发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一起研读当时哲学和科学的名著,其中有:哲学家斯宾诺莎、休谟、马赫、阿芬那留斯、毕尔生的著作;物理学家安培的著作《科学的哲学经验》、亥姆霍兹的物理论文;数学家黎曼的著名演讲《论作为几何学基础的假设》、戴德金、克利福德的数学论文;彭加勒的《科学和假设》,等等。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虽然都是学理工科出身,但并不重理轻文,尤其喜欢文学艺术。他们一起读过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法国悲剧作家拉辛的作品、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圣诞故事》、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以及世界文学中许多其它经典作品。他们都是全面和谐发展观念的信徒,认为在一起阅读讨论的乐趣在于思想的交流。他们被这种乐趣迷住了,虽然清贫,但是他们充实而幸福,感到“欢乐的贫困是最美好的事”。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命名为“不朽的奥林匹亚学院”。正是在“奥林匹亚学院”里自主、自由、宽松、闲暇、交流、文理兼容、非功利的研究生活,激发出了爱因斯坦无穷的创造力,成为产生“爱因斯坦奇迹”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从爱因斯坦的成长道路中发现,为学生提供自由、自主、自学和全面和谐发展的环境是多么重要!珍视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自我负责、学会自学和研究性学习、营造奥林匹亚学院式的非功利和宽松的研究氛围、提供文理艺术兼容的学习环境等等,是“爱因斯坦奇迹”给中国教育的重大启示。爱因斯坦奇迹已经过去一百周年了,科举制度也已经废除了一百周年,世界正快速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变,可是我国的教育改革进展极其缓慢,有些方面甚至和爱因斯坦倡导的教育观念和做法背道而驰。中国教育陷在大一统的僵化教育体制里难以自拔,学生在学校里自由、自主、独立思考的空间越来越小。过多而又呆板的标准化考试,使许多学生成为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考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成为学生追求的唯一目标,而且考试内容灵活性很小,近期还看不出有改善的迹象。中学里推行的新课程改革,虽然把研究性学习提到了超越数理化的高度,但遭到了高考制度的阻碍,面临夭折的危险。功利性的考试文化已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中国每天有多少人在忙着对付各种各样的考试,把宝贵的青春抛洒在没有多大价值的考题上,以换取能带来个人利益的文凭,俨然现代科举。而奥林匹亚学院式的自发、自主、自由、宽松、非功利、文理兼容的研究却少而又少。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不但产生不了爱因斯坦式的人物,就是有了爱因斯坦精神的萌芽,也难以茁壮成长。21世纪将是人类创造力大发展的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将是创造力的竞争,而创造力的萌芽就在童年和中小学阶段。爱因斯坦奇迹正是创造力的奇迹,我们的教育必须加速改革,尽力营造能产生爱因斯坦式人物的校园环境,这是当今我国教育最迫切、最重大的课题。当今社会,高新科技迅猛发展,国际互联网飞速普及,科学研究的条件大大超过爱因斯坦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读到最新最多的科研材料,利用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也可以在全世界找到兴趣相近的研究伙伴和导师进行网上交流,可以在网上任意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建立自己的网站。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现象,人人都可能成为爱因斯坦式的人物,问题是我们有没有爱因斯坦式的好奇心、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全面和谐发展的能力?我们有没有他那样自由、自主、非功利的研究精神?我们怎样自觉地培养这些心态和能力?超越考试和各种条条框框,尽早进入自发、自由和自主的研究,是爱因斯坦奇迹给我们的另一启示。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正道教授说过:“因为爱因斯坦在我们小小的地球上生活过,我们这颗蓝色的地球就比宇宙的其他部分有特色、有智慧、有人的道德。”我国的教育工作者能否做到:因为学生在我们的校园里生活过,我们的学生就比其他国家的学生更有特色、更有智慧、更有人的道德?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想象也许有时候看起来,有些可笑和不切实际,但是作为成人的我们是否想过,瓦特正是有了“为什么蒸汽能把壶盖顶起来”的思考,才有了后来蒸汽时代的到来;莱特兄弟正是有了“人能否长上翅膀,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的异想,才有了人类飞翔天空的现实……可是看看当今的孩子们,他们的想象力究竟还有多少呢?标准答案:磨掉孩子想象力的锉刀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某个学校的考试中,有这么一个问题:“雪化了是什么?”这个问题对于稍微有点常识的人来说,是很简单的,但是老师在后来的阅卷中发现,有一个孩子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雪化了是春天。 ”然而,这个别出心裁的答案被打上了一个鲜红的“叉”号,至于原因,自然是因为跟标准答案不符。好一个跟标准答案不符!它如同一把坚硬的锉刀,毫不留情地磨掉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但判卷的老师也是言之凿凿:我们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孩子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雪化了当然就是水,虽然这个学生的答案非常有想象力,也很有诗意,但是他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符,不管他的想象力何等丰富,我们也只能给他判错。对于这个故事,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小学老师对记者说:“其实我们也是一肚子的苦水,毕竟分数是检验我们教学质量的标准,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也曾经尝试过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可是结果却不很理想,因为阅卷的时候标准答案只有一个,谁也无法改变它。”记者可以理解这位老师的苦衷。我们这些成年人,谁不曾有过充满想象力的童年呢?最后不都是被一次次的考试给束缚住了手脚?定性思维:孩子想象力的杀手其实,社会上已经有许多有识之士开始着手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了,哈尔滨市少儿活动中心就曾经创办了一个想象绘画班,然而最后的结果,却叫主办者哭笑不得。在想象绘画班开办了一段时间后,主办方为家长们开了一个绘画成果展,然而没想到的是,看着孩子们把马画成蓝色、绿色,家长们生气了,这是咋教的?这不是误人子弟吗?尽管校方再三解释这是要给孩子一个想象的创作空间,可班上80%的家长还是让孩子退了学。这不由得叫人想起一个故事:世界著名作家歌德小时候,他母亲常给他讲故事,但他母亲讲故事的方法比较独特,总是在讲到中途的时候停下来,留下一个让小歌德想象的余地,让他自己发挥想象,继续说下去,这就很好地激发和保护了孩子的想象力,使歌德后来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大作家。事实上,我们现在许多家长和老师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往往喜欢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引起孩子的兴趣,那么我们何不试着像歌德的母亲那样,把我们的故事,换一种方式来表达出来呢?“1+1”:究竟有几个答案“1+1=?”答案真的只有一个吗?不,答案其实最少有三个。第一个答案是2。第二个答案是“王”字,把1+1这个公式转过来看看,不正是一个“王”字吗?第三个答案是“田”字,等号分别加在公式的上下两边,不正是一个“田”字吗?由此可见,许多问题不止有一个答案。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应该多用开放式的方法提问,提出答案丰富的问题让自己的孩子去寻找。在这种寻找的过程中,孩子的想象力会得到足够的发展。而且,孩子越小,他的想象力培养的空间越大。举一个例子:从2001年起,江苏“金钥匙”竞赛开始增设“科幻作文”,其目的是考察学生的想象力。比赛结束后,主办方有人进行过统计,发现平均每10篇科幻佳作里,就有6篇出自小学生之手,用主办方专家的话说:“学生年龄越大,想象力却越差,有的高中孩子语言尽管优美流畅,但写得像议论文。”增加孩子的表象储备和思维能力想象力的培养并非凭空而来,家长与教师要指导孩子多接触事物、多观察事物,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丰富知识,增加表象储备,为想象力的发展作好准备。想象的内容尽管可以千奇百怪,但知识的储备必不可少,以已有表象为基础。有人曾作过这样的实验,让幼儿园的孩子想象人类祖先的形象,结果孩子们都把现代老爷爷的样子当成了人类祖先的形象。这就说明缺乏表象储备,是难以有正确的想象力的。想象总是在思维的参与和调节下进行的,而创造想象总是在创造思维的参与下进行的,而想象又必须用语言等来表达。因此,虽然有了丰富的知识和表象的储备,如果无一定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想象就难以形成。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让孩子想象故事的时代背景,主人公的形象,再用语言作多方位的表述;在游戏中让孩子想象角色的表情,再用形体或语言表达出来。

名人想象力议论文素材

导语:人人都有想象力,但我们的想象力却一点一点离我们而去。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想象力作文的素材,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一个人,永远不能丧失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就象现在,我坐在这里,在当下的生活中,已经驾轻就熟的生活中,一个小市民的生活中。对世界认识的越清楚就越禁忌,生活成为一种公式和服从。但是,就像杰克伦敦描写的那样,在心中最深沉的角落却有着最彻底的呼唤,那就是,还有想象,还想创造、还期待着改变。

想象力的突围能力,才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当一个人连想象力都没有的时候,生命连张力都没有的时候,作为万物之灵,又灵在哪里。

这不是无谓的感慨,而是有谓的对比。譬如米国科幻大片之于《黄金甲》:一个是对外的扩张,一个是对内的压抑;一个是对人类的关怀,一个是对人性丑恶的描写。有这样的感慨也并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为了称颂美国的月亮很圆,而是感叹我们这些第某代巨导们想象力的匮乏,你们除了浪费资财来营建已过去、已知的大场面、大隆重;已知的莎氏的剧情、斯皮的场景,还有什么呢?

当然,这个感慨还来自昨天我在优酷看的一个关于开发火星的影片,说的是地球的环境问题已无法解决,人类移民火星前的努力。影片的剧情比较粗糙,但是有几个细节很值得注意。比如,人与机器人的相处问题。在昨天(3月1日)国内一些媒体转载了这样的消息:“美军专家警告:机器人程序可能发生变异,建议为军事机器人设定道德规范,否则全人类将付出生命代价。”这一点,让人想到了施瓦辛格的《毁灭者》以及茶水博士的《阿童木》,机器人对国人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遥远的话题,但是,既然美国人把它提上了道德议事日程,这就让人对《毁灭者》描述的世界末日、《骇客帝国》描述的数字化生存产生了那么迫近的感觉。人类不可避免的要与自己生产的智能“生物”共存,但真正能和谐共处吗?还有《后天》,还有《未来水世界》,还有等等对环境恶化后人类生存的反思,大气污染、温室效应、两级融化、物种毁灭,人类该何去何从?人类的道德体系、人类的文明究竟意义何在?

恕我孤陋寡闻,这些人文关怀,哪怕是假惺惺的悲悯情怀,我在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中是一点没看到。

我们坐在电影院里欢呼:看!美国人面临毁灭咧!我们坐在电影院里郁闷:看!咱们的大导演又在铺张挥霍咧。在热热闹闹过了眼瘾之后,谁还费心想这些影片说明了什么呢。

那个影片还有一个细节,就是美国的宇航员在利用一个俄国废弃的飞船时,还不忘揶揄俄国货的粗糙。当着一个人生与死的临界点,他还记得这一点,能够说明什么呢?何止是“狭隘的”爱国主义?而是科技和智能上的优势。那一刻,我多么希望,那个人是一个中国人。甚至,就是我。

《黄金甲》开场白不可谓不热闹:脂泥香河、六宫粉黛、丰乳肥臀、钟鼎赫赫。排场啊。不比外国人场面差啊。咱中国有的你外国人有么?咱这叫文化!丫的!

21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在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想象力是一种无形的利器,开创技术文明与创造无限可能的未来。

说到想象力,很容易就联想到创造力。想象力的行动化模式,将它从无形变成有形的就是通过创造力。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姐妹双生的。灵感的激发源于想象出各种无限可能,包括各种各样的主意点子,无论好坏。而想象力将灵感图像化、生动化,更加深其印象。创造力就在想象力把灵感具象化之后,将由此发明一个新事物或者在原有事物上进行新的改进。而想象力、灵感的激发、创造力,三者是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并可持续性的循环发展。

想象力如此的重要,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自己树立一个新的意识,就是相信这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相互联系的,某种事物经过一定的条件都有可能成为另一种事物。我们成长过程中,一直在接受自己的世界观审美观等,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认知事物的系统,这个认知系统往往能让我们更快速地更有经验性地在生活总辨别事物发展形态及规律。但也正因为这个认知系统的教条化、限制性地磨灭我们想象除了常规之外的其他无限种可能。

而我们恰恰就是需要这些其他无限种可能,让大脑想象边界无垠,思维无限扩展开来,思考现下如何做出创造性的行动去改变生活,从而带来全新的有活力、富有内容的多元人生。

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 想象力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下面是我为你们整理的关于想象力的名人事迹有哪些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关于想象力的名人名事

莱特兄弟想飞最终创造出飞机

美国的莱特兄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动力飞机的设计师,他们为开创现代航空事业做出了不巧的贡献。他们的故事在全世界广为传颂。

哥哥威尔伯·莱特出生于1867年4月,4年后,弟弟奥维尔·莱特出世。年幼时,这对兄弟俩就已经显出对机械设计、维修的特殊能力。他们善于思考,富于幻想,每当他们闲暇时,兄弟俩要么讨论某一个机械的结构,要么就去看工匠们修理机器。他们手艺精巧,还经常做出好些有创新意义的小玩具,比如会自由转弯的雪撬等等。

一天,出差回来的父亲给莱特兄弟带来一件礼物:一个会飞的蝴蝶。父亲轻轻地给玩具上了上劲,小东西便在空中飞舞起来。小兄弟俩高兴得不得了,但是他们觉得它飞的不够远,于是仿造玩具的样子又做了几个更大一些的。这些仿制品有的能够飞越树稍,有的飞了几十米远,但兄弟俩的一个尺寸很大的仿制品却遭到了失败。但这没有让他们难过,反而激起了兄弟俩制造飞机的念头。

1894年,莱特兄弟在代顿市开了一家自行车辅。由于他们俩工作认真,手艺好,再加上价格公道,店铺的生意兴隆。富于创新精神的莱特兄弟当然不会满足于这些,他们不愿终生与这些自行车零件打交道,于是,他们决定开始去实现童年时的梦想。

莱特兄弟造飞机的想法得到了斯密森学会的赞赏。副会长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件,并寄来了好多参考书藉。兄弟俩大受鼓舞,一有时间,他们就钻入书堆内如饥似渴地饱读着航空基本知识。很快,他们有了造飞机的能力。

1900年10月,他们的第一架滑翔机试飞了,但是,试飞的结果不尽人意,飞机只能勉强升空而且很不稳定,问题出在哪儿呢?经过认真的分析才知道,原来他们所沿用的前人数据有理论上的错误。于是,他们制造了一个风洞,以便通过实验修正数据,设计飞机。

这个风洞仅仅是一个6尺长,每边12寸宽的木箱,箱子的一端,鼓风机以一定的速度向里吹气。与现代的高速风洞相比,它真是简陋至极,然而就是这个小小的辅助工具却帮了兄弟俩大忙,他们通过它得出了许多新的结论。根据它,兄弟俩设计出的第三架滑翔机获得了成功,无论是在强风还是微风的情况下,它都可以安全而平稳地飞行。

滑翔机的留空时间毕竟有限,但假如给飞机加装动力并带上足够的燃料,那么它就可以自由地飞翔、起降。于是,兄弟俩又开始了动力飞机的研制。

莱特兄弟废寝忘食地工作着,不久,他们便设计出一种性能优良的发动机和高效率的螺旋桨,然后成功以把各个部件组装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

戴尔在少年时期就想象力丰富,奇思妙想迭出。读高三时,戴尔经常听到同学们谈论想买电脑,但由于售价太高,许多人买不起。

但戴尔继续想到:“为什么不由制造商把电脑直接卖给用户呢?我如果把制造商的电脑比以商场上便宜的价格直接卖给用户,肯定会受欢迎。”

戴尔知道:IBM公司规定,经销商每月必须提取一定数额的个人电脑,而多数经销商都无法把这些货全部卖掉;而如果存货积压太多,经销商会损失很大。

于是他找到经销商,他们为了周转资金,当然是求之不得,于是按成本价把积压的电脑卖给了戴尔。

戴尔把电脑拉回宿舍,加装配件,改进性能。

这些经过改装的电脑,价格便宜,性能先进,很受欢迎。戴尔见到市场需求巨大,于是在当地刊登广告,以市场零售价的八五折推出他那些改装过的电脑。

经过和父母协商,父母同意戴尔在暑假试办一家电脑公司,如果办得不成功,到9月就要继续回学校读书。得到父亲的应允后,戴尔拿出全部积蓄创办了戴尔电脑公司。戴尔仍然专门直销经他改装的IBM个人电脑,第一个月营业额便达18万美元。

高中毕业的时候,戴尔公司每年营业额已达7000万美元。后来,戴尔停止出售改装电脑,转为自行设计、生产和销售自己的电脑。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当你说起汽车,我马上就想像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 想象力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

想象力重要吗

1、“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打个比方。学习像用砖盖楼,每一块砖就像知识点。而想象力,就像让砖与砖结合的水泥。越能理解知识之间的逻辑,越能通过想象增加知识的应用。并不是说,知识没用。

3、很多新发现必须建立在现有知识基础之上。但,想象力在一定程度能打破既有思想的禁锢。

4、科学到了最后阶段,必然需要想象。再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家公司,都需要。失去想象,就会失去永续发展的生机。

5、没有一种心理机能,能比想象更能深化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爱因斯坦的奇迹诞生本身就是对中国式教育的最大讽刺来自:山东济宁英才国学培训学校100年前的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在《物理学年鉴》上连续发表了五篇论文,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光量子假说、光电效应的三篇论文。爱因斯坦同时在这三个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使物理学界改变了对运动、能量、光和力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震动了整个物理学界,进而引发了物理学的革命。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它们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从微观夸克到宏观宇宙的物质和运动的图像和规律,丰富了人类的物质观和宇宙观,而且为二十世纪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爱因斯坦当时没有与世界第一流科学家接触的机会,也缺乏良好的科学研究条件,他的职业身份只是一个专利局的小职员,但他全凭业余研究在一年内连续取得了多项震动世界并影响深远的科研成果,直到100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人能超越他,这堪称科学史上的惊人奇迹!爱因斯坦从事的是基础研究,他当时也无法预料自己的研究成果对人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今天,在光电子、激光、原子能、GPS、传感器、加速器、信息保密等等广泛应用的技术中,都可以看到爱因斯坦研究成果的影响。我们今天使用的电脑、半导体产品、电视、遥控器、数码相机、大部分家用电器,都可以从爱因斯坦的研究成果中找到理论基础。对人类现代生活产生了如此之大的影响,科学史上只有创立了经典物理学体系的牛顿能与爱因斯坦媲美。1935年,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这样赞扬她:“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其实,这个评价也正是他自己辉煌一生的写照。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品德高尚,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的人。他一贯反战,崇尚和平。他曾经和一批世界著名人士一起联名发表声明,抗议日本对中国的侵略。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造成20多万人伤亡。当爱因斯坦从广播中听到这个消息时惊呆了,他只说了一句话:“我真痛心。”后来过了很长时间,他还为此自责:“是的,我按的按钮……”。1948年,爱因斯坦在《致知识分子的信》中写道:“我们肩负着神圣的义务,必须全力制止为残酷目的而发明的武器去用于残杀。”他一再强调,科学家应当对人类滥用科学技术而负责。当他成为万众瞩目的名人后,面对媒体铺天盖地的赞美,他表现得极其冷静,仿佛这一切与他本人没多大关系。他说:“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主义。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崇拜的偶像。我自己受到了人们过分的赞扬和尊敬,这不是由于我自己的过错,也不是由于我自己的功劳,而实在是一种命运的嘲弄。”1955年4月18日,他临终前最后一次谈话,仍然关心的是公民自由和世界和平。爱因斯坦学识渊博,在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他文笔优美睿智,尤其热爱音乐,小提琴拉得极好。他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我将一事无成”。在教育方面,爱因斯坦的许多见解都在教育家之上。他富有生活情趣,生性风趣幽默,具有强烈的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如此全面和谐发展、充满人格魅力、又贡献巨大的伟人,是人类历史上极其罕见的。爱因斯坦的出现,本身就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他已成为人类智慧的象征,成为医学和教育研究的永恒之迷。培养出爱因斯坦式的杰出人物,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共同理想。为了纪念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联合国大会于2004年6月10日通过决议,正式宣布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现在,世界各国都在隆重纪念这位伟人,期待着第二个爱因斯坦的出现。2005年恰好是我国废除封建科举制度100周年,我国现代教育正是从1905年萌芽的。在这样的时刻纪念爱因斯坦,对我国教育界有特殊的意义。爱因斯坦创造的奇迹促使我们全面思考我国当今的教育现状,思考怎样避免现代科举回潮,更加明确教育改革的方向。我国教育界应当深刻反思:爱因斯坦是怎样成长起来的?爱因斯坦奇迹是怎样产生的?爱因斯坦的贡献是纯粹靠天才还是另有原因?我们当今的教育还能培养出爱因斯坦式的人物吗?爱因斯坦奇迹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我们的教育是否在努力提供这些条件?我们的教育是否在设计最好的梯子,使学生能迈到爱因斯坦这位巨人的肩上?纪念爱因斯坦最好的方式是探讨他成功的原因,找出其中规律性的因素。爱因斯坦的童年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当他四岁时第一次看到指南针总是指向南方便非常惊奇,他认为指针的背后一定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起作用,他一定要弄清这股神秘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这种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寻根究底的精神,爱因斯坦一直保持终身,这正是他科学精神的最初来源。他一再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他早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大胆想象了人以光速运动会产生什么现象,这种想象成为相对论思想的最初萌芽。爱因斯坦从小就渴望自由的时空,喜欢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他在学校里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非常厌恶那些不尊重学生主动性和独立人格的灌输式教育。由于他的独立思考和特立独行,他在中学和大学都不为老师所看重。他很少听课,经常利用同学的笔记来对付强制的考试。他说:“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搞坏的,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 爱因斯坦晚年在回顾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时谈到:“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他一方面讨厌为考试而学习,另一方面他又对自学和独立思考情有独钟。他在高中最后一年,就已经自学了当时大学还未讲授的电动力学,对一些根本性的物理问题开始了深入思考。他进入苏黎世工业大学后,很快发现自己不具备做一个“好学生”所需要的一切特性,诸如专心于功课,遵守课堂纪律,认真记笔记和做作业,等等。因此,他便始终满足于做一个有中等成绩的学生,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上,“以极大的热忱在家里向理论物理学的大师们学习”。正是这种长期主动的自学和思考,使他在1905年终于爆发式地取得了多项奇迹。爱因斯坦对教育有深刻独到的见解。他在自述中写道:“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个性应当消灭,而个人只变成像一只蜜蜂或蚂蚁那样仅仅是社会的一种工具。因为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相反地,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他一再强调:“应当反对把个人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那些培养将来从事较确定的职业的技术学校也适用。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变化。”“自由行动和自我负责的教育,比起那种依赖训练、外界权威和追求名利的教育来,是多么的优越呀。真正的民主决不是虚幻的空想。” “事实上,现代的教学方法还没有把神圣的求知欲完全扼杀掉,这差不多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之外,首先需要自由——没有自由它将不可避免地会夭折。”爱因斯坦本人就是自己教育观念的实践者,他是追求自由、独立思考和自我负责的典范,他非常自觉地朝全面和谐发展的方向努力。他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只好当家教。后来好不容易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找到了一个职员的工作。爱因斯坦在伯尔尼结交了几位青年朋友,他们有共同的爱好,工作之余经常在一起散步、聊天、阅读、思考、讨论,很像一个自发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一起研读当时哲学和科学的名著,其中有:哲学家斯宾诺莎、休谟、马赫、阿芬那留斯、毕尔生的著作;物理学家安培的著作《科学的哲学经验》、亥姆霍兹的物理论文;数学家黎曼的著名演讲《论作为几何学基础的假设》、戴德金、克利福德的数学论文;彭加勒的《科学和假设》,等等。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虽然都是学理工科出身,但并不重理轻文,尤其喜欢文学艺术。他们一起读过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法国悲剧作家拉辛的作品、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圣诞故事》、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以及世界文学中许多其它经典作品。他们都是全面和谐发展观念的信徒,认为在一起阅读讨论的乐趣在于思想的交流。他们被这种乐趣迷住了,虽然清贫,但是他们充实而幸福,感到“欢乐的贫困是最美好的事”。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命名为“不朽的奥林匹亚学院”。正是在“奥林匹亚学院”里自主、自由、宽松、闲暇、交流、文理兼容、非功利的研究生活,激发出了爱因斯坦无穷的创造力,成为产生“爱因斯坦奇迹”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从爱因斯坦的成长道路中发现,为学生提供自由、自主、自学和全面和谐发展的环境是多么重要!珍视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自我负责、学会自学和研究性学习、营造奥林匹亚学院式的非功利和宽松的研究氛围、提供文理艺术兼容的学习环境等等,是“爱因斯坦奇迹”给中国教育的重大启示。爱因斯坦奇迹已经过去一百周年了,科举制度也已经废除了一百周年,世界正快速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变,可是我国的教育改革进展极其缓慢,有些方面甚至和爱因斯坦倡导的教育观念和做法背道而驰。中国教育陷在大一统的僵化教育体制里难以自拔,学生在学校里自由、自主、独立思考的空间越来越小。过多而又呆板的标准化考试,使许多学生成为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考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成为学生追求的唯一目标,而且考试内容灵活性很小,近期还看不出有改善的迹象。中学里推行的新课程改革,虽然把研究性学习提到了超越数理化的高度,但遭到了高考制度的阻碍,面临夭折的危险。功利性的考试文化已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中国每天有多少人在忙着对付各种各样的考试,把宝贵的青春抛洒在没有多大价值的考题上,以换取能带来个人利益的文凭,俨然现代科举。而奥林匹亚学院式的自发、自主、自由、宽松、非功利、文理兼容的研究却少而又少。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不但产生不了爱因斯坦式的人物,就是有了爱因斯坦精神的萌芽,也难以茁壮成长。21世纪将是人类创造力大发展的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将是创造力的竞争,而创造力的萌芽就在童年和中小学阶段。爱因斯坦奇迹正是创造力的奇迹,我们的教育必须加速改革,尽力营造能产生爱因斯坦式人物的校园环境,这是当今我国教育最迫切、最重大的课题。当今社会,高新科技迅猛发展,国际互联网飞速普及,科学研究的条件大大超过爱因斯坦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读到最新最多的科研材料,利用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也可以在全世界找到兴趣相近的研究伙伴和导师进行网上交流,可以在网上任意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建立自己的网站。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现象,人人都可能成为爱因斯坦式的人物,问题是我们有没有爱因斯坦式的好奇心、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全面和谐发展的能力?我们有没有他那样自由、自主、非功利的研究精神?我们怎样自觉地培养这些心态和能力?超越考试和各种条条框框,尽早进入自发、自由和自主的研究,是爱因斯坦奇迹给我们的另一启示。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正道教授说过:“因为爱因斯坦在我们小小的地球上生活过,我们这颗蓝色的地球就比宇宙的其他部分有特色、有智慧、有人的道德。”我国的教育工作者能否做到:因为学生在我们的校园里生活过,我们的学生就比其他国家的学生更有特色、更有智慧、更有人的道德?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