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蒙古族三弦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蒙古族三弦论文参考文献

马头琴在蒙古文化中的重要意义的研究

蒙古原生态音乐保护与开发蒙古呼麦国内现状蒙古长调与蒙古民族民族性格的关系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在人类文明起源前,舞蹈在仪式,礼仪,庆典和娱乐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国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舞蹈,它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汉之际已形成一定特色。下面是学术堂最新整理的关于舞蹈的论文题目:1. “不动行不成,形成仍在动”——试论中国古典舞的动感与艺术形象2. 朝鲜族舞蹈和韩国舞蹈风格比较浅析3. 川剧艺术中舞蹈语态的挖掘与继承4. 从生活到舞蹈创作——谈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5. 傣族舞蹈文化浅析6. 当代巴渝地区舞蹈创作中的巴渝舞文化意蕴7. 对非物质文化铜梁龙的体验式学习8. 汉代舞蹈风格研究9. 汉代袖舞的整理与研究10. 汉族秧歌队现代审美意识11. 龙舞艺术所表达的民族心理与审美意识12. 论群众舞蹈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13. 论文化修养和传统精神如何在舞蹈教学中渗透14. 论舞蹈教育中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作用15. 蒙古族舞蹈文化浅析16. 人类学视野中的民间舞蹈要素研究17. 试论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8. 试论赏识教育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19. 试论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的艺术审美20. 铜梁龙舞的舞蹈语态与审美风格

摘 要:由各民族发展出来的民族民间舞蹈丰富多彩,风格独特,一直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民族民间舞蹈受到本地区的环境、风俗、文化、宗教等的影响很大,在表演上有很大的技巧性,很值得不同民族间相互学习。 关键词:民族;舞蹈;技巧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149-01 一、民族民间舞蹈的概念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渊源文化的多民族国家,作为人们所喜爱的艺术之一的舞蹈在不同的民族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突出的表现就是民族舞蹈。民族舞蹈就是在不同的民族之间形成的流传于本民族之间的舞蹈,动作朴实无华,彰显本民族的特点。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苗族、哈尼族等舞蹈汇聚成了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民间舞蹈是受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影响的,不同的地区的舞蹈风格不同。 二、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 民族舞蹈是在本民族额杂技、戏曲、武术的基础上创新、演变过来的,而且很多民族舞蹈之间有很多动作是相同的。 1、藏族舞蹈。藏族舞蹈是受女子热巴舞的鼓舞,旋转、翻身技巧性很强,多出现在西藏、四川、云南、青海等地方。热巴舞是由迫于生活的压迫和现实的逼迫的流浪人所发明的,在表演时能够引起周围人的观看,通过它来挣钱。主要的表演形式是铃鼓舞,通过男艺人用牦牛尾和铃铛的不停摇动,女艺人手持长柄手鼓和长鼓槌,一同共舞。在这个舞蹈中,表演技巧集中在鼓上,跟着鼓,身体快速旋转,舞姿变化的很快,十分的豪迈十分的激动人心。 2、蒙古舞蹈。蒙古是能歌善舞的骑在马背上的在马背上飞奔的民族。蒙古舞蹈的突出他色就是节奏十分明朗,动作豪迈。蒙古舞的技巧就是快速的抖肩、柔臂、软手旋转,刚柔相济,技能表现出蒙古族女子的聪慧柔美,也能表现出蒙古族男子的刚劲硬朗,让人引人入胜。蒙古最流行的是盅碗舞,一般是由女子表演的。女子头上顶着瓷碗,双手持双盅在音乐中翩翩起舞,双臂缓缓的伸展与屈收,集旋转、抖肩、碎步等于一体,动作柔美含蓄。 3、维吾尔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丰富多彩,被称为“歌舞之乡”。维吾尔族舞蹈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受欢迎的是“麦西来甫”,是歌舞的海洋的意思。赛乃姆、纳孜尔库姆、手鼓舞、多郎等是维族舞蹈的主要表现形式。头、肩、腰、肘、膝、脚等部位在威武儿子舞蹈中的动作都有严格的要求和限制。而且传眼神是维吾尔族舞最重视的一个动作,最能准确表现维吾尔族人民内心的朴实的是看、眺、瞟、望、盯等眼神。另外,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特征还有动脖子、打指头、翻腕子、身体微颤、立腰、昂首挺胸等动作。 三、民族民间舞蹈的性质 民族民间舞蹈的性质就是多元性、多样性、复杂性。内涵和功能的大包容量是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变迁。在当今社会多文化的社会大背景下,民族舞蹈之间也逐渐的相互渗透、相互引进。民族舞蹈的种类是十分多样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人专注于民族舞蹈的创造和学习中去,使民族舞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不断的改进。另外民族民间舞蹈也有它们复杂的一面,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很多民族有其独特的不外传的舞蹈,仅仅只能本民族的人学习和表演,比如玉树的藏传佛教的法舞《羌姆》,严格的遵循传内不传外的原则。此舞带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宗教色彩,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民族民间舞蹈的技巧 1、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化技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审美风格的完全体现。古典舞中的技巧同身韵可以独立的额分开的,而民族民间舞蹈的技巧同舞蹈的风格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是风格化的技巧,是民间舞蹈中的各种道具性舞蹈技巧和各民族间的舞蹈中特有的技巧的统一。从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中可以挖掘出很多丰富多彩的道具舞蹈形式,汉族的手绢、扇子,藏族的热巴鼓、背鼓,蒙古族的筷子、盅,朝鲜族的长鼓、象帽,等等,都是民族舞蹈中的道具。民族舞蹈中的旋转、抖肩等也是风格性很强的技巧,在跳舞的同时还是分注意动作的速度和灵活性。 2、民族民间舞蹈的情感性的技巧。人们在跳舞时一般都是为了放松和发泄某种情感。民族舞也不例外。感情的投入在舞蹈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感情的衬托,也就变现不出舞蹈的光彩和风格。比如表演者在跳舞时面部表情都会丰富多彩,或喜或悲,特别注意的是用眼神来传达感情,使舞蹈变得更加有艺术表现力和艺术的感染力。 3、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化的技巧。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化主要表现在舞蹈的形象、人物的心理、舞台的意境等方面,跳舞的场地也逐渐从广场转向剧场。例如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千手观音》、《天鹅》、《雀之灵》等著名的舞蹈,是舞蹈中艺术技巧的完美体现,增强了舞蹈的感染力,给人的视觉和精神上同时都带来巨大的冲击力。 结语:随着我国不同民族间的相互融合,不同民族间的舞蹈也不再仅限于本地区,而在其他民族也开始广为流传。掌握了民族舞蹈的技巧,在表演时就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唐蓉.民族民间舞蹈表演技巧小谈[J].大众文艺,2010(23).

关于蒙古族论文参考文献

蒙古族穆斯林的饮食习俗更是丰富多采,他们取各民族的饮食之长,精做出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这些食品根本用不着去格外表现,历史上的饮食习惯已使之必然。他们大量吸收了蒙古族的饮食文化,牛羊肉、奶食品是他们的主流食品,也是他们特别喜食和不可或缺的食品。“羊乌叉”(蒙语全羊席译名)手扒肉、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羊血肠,“古勒岱”等,都是风味食品。客从他乡来,他们定会倾其全部技艺,盛情款待,让您大饱口福,乐不思蜀。 “羊乌叉”是蒙古族宴宾待客的特色大菜,在牧区属最高规格。阿訇完成宰牲仪式后,男女主人便大显身手分解全羊。观看蒙古人分解羊体时的用刀准确和敏捷,无异于观看一场才艺表演,蒙古刀在他们手中简直能玩出各种花样。锋利的刀刃能直接插入羊体的各个关节。在我们看来羊关节到他们手中,缝隙似乎宽了许多,刀尖在肥厚的羊肉中翻转几下,一侧肋条就齐刷刷的被切割下来。主人告诉我们,最难卸块的是羊脖子,原因是骨骼结构复杂。尽管这样,您大可不必担心羊肉中出现碎骨头,哪怕是豆粒大的碎骨也不会有。分解能手可以做到关节上不留刀痕,我们着实为此惊叹了许久。煮“羊乌叉”时掌握火候十分重要,否则羊肉将会不合口,出现咬不动或太黏糊的现象。标准是要脆而不硬,软而不烂。煮羊肉很少添加其他的调料,只是在肉色变白后加适量盐就可以,能充分体现出原汁原味。“羊乌叉”既是最高待客规格,因此在食用时也就有了很多讲究,当然这些讲究主要是为了表达喜悦之情,崇敬之意,烘托气氛,把客人的地位推向更高,把胃口调至更好。“羊乌叉”上桌后,主人要在肥大的羊尾上划出刀痕,以示客人可开刀品尝了。由于“羊乌叉”是把全羊都献给客人食用的,主人一块也不留,因此客人在食用之前,要由长者代表客人取出颈椎和软肋部分,回赠主人食用。客人食用时,主人不在现场,以示让客人不必客气,不受拘束,尽情吃喝。盘中的全羊肉由主要贵客和德高望重者逐人分赐,拿到客人手中的肉块大小,已经可以直接入口了。在吃羊肉时,忌讳双手抱着骨头,用牙齿撕咬。除赐肉者手中执刀外,餐桌上还分摆着很多利刀,自己切割羊肉也很轻松。吃“羊乌叉”时,有两样肉上必须要吃,即先板肉(肩胛骨,蒙语叫“达楞亚苏”),有不可独食的意思。因此必须(大亚勒)分而食之,不分老幼每人一块,不得有漏。吸羊尾最有讲究,吸食者不可咀嚼,要把切成一指宽的羊尾条,长短不限,吸入咽喉,囫囵吞咽下去,吸食成功者可得赏酒。在宴席上,唱歌祝酒是十分热烈而欢快的场面。据阿拉善民歌协会普查,蒙古族穆斯林自己的祝酒歌就有100多首,而且还在继续搜集整理中,他们男女老幼几乎都是民歌手,人人都能唱,而且不重复。唱歌敬酒一般都用银碗,敬酒者手捧哈达,斟满银碗,高唱着充满友好和祝赞内容的劝酒歌,定让您仰颈痛饮后才认为您豪爽真诚,否则他们的歌声是不会停下来的。蒙古人的豪爽和友情在这种场合是能感染人的。即使您平时很少饮酒,此时您喝下去,醉意也会姗姗迟来或不来,甚至连您自己也会怀疑,为什么自己的酒量会陡然猛增?其实,欢快轻松的场面和兴奋激昂的情绪,早已把酒精绑在歌声中,飞出了身体外,撒向空中……有时的酒宴上,还喝自己酿制的奶酒,这种酒是用鲜酸奶酿制的,酒精度较低,口感醇绵,酸甜中略带酒香,您可以视作饮料,尽情畅饮。除传统饮食外,生活在蒙古族地区的穆斯林还结合当地食物原料,制出许多独特风味食品。“古勒岱”既是羊杂的新鲜吃法,又是储存吃法。它很象广东,四川的腊肉汤,味道鲜美,口感劲道。古勒岱的制作采用刚宰杀的羊内脏,用洗净的油肠做包装,将胸膈肌肉,羊肺先切割成长条,同小肠一起装入油肠内,装至一半时顺势将油肠翻套过来,整个填充物就包裹在油肠之中,最长的可达2米以上。新鲜古勒岱,现做现煮,味道十分鲜美,油而不腻,绵软适口,余香持久。古勒岱还可以风干,熏干,储存食用,也别具风味。 奶食品是草原牧民的饮食特点,在奶上也吃出了许多花样,以羊奶为原料作成的民族特色食品非常多。最简单的是煮奶茶,加工而成的有酥油,奶皮,奶酪,奶饼以及奶酒,酸奶,毫里麻格(蒙语译)等,食用方便,充饥解渴。仅奶酪就有几十种形状和口味。方便食品中值得一提的还有一种面食叫“棋旦子”,蒙语叫豪日海包布,它是用羊油、羊奶和成的面团,切成手指头大小的颗粒或条状,放进油锅炸成。吃起来干脆酥香。久放不变味,加上炒米、奶酪,切一些煮熟的羊肉,用奶茶冲泡,是牧民日常必备食品

浅析蒙古族餐饮业摘要:蒙古族是生活在北方草原的少数民族。由于生活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等不同,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饮食文化。本文主要对蒙餐业进行界定、探讨蒙餐业与蒙古族饮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蒙餐的特点及优势。 关键词:蒙餐蒙餐业蒙餐店蒙古族饮食文化摘要:蒙古族是生活在北方草原的少数民族。由于生活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等不同,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饮食文化。本文主要对蒙餐业进行界定、探讨蒙餐业与蒙古族饮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蒙餐的特点及优势。关键词:蒙餐蒙餐业蒙餐店蒙古族饮食文化蒙餐业是蒙古族饮食方式进入市场后,形成的烹饪技术、饮食器具、风味菜肴、年节美食、楼店装饰、服务礼仪、酒茶文化等产业体系。蒙餐业以蒙古族饮食文化为基础,继承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进行再造创新,进入市场,服务大众。随着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市场繁荣、旅游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展势头越来越好。蒙餐业作为面向社会大众的市场产物,正在成为蒙古族特色经济的一部分,展示蒙古族饮食文化的最好窗口。蒙餐业以其丰厚独特的蒙古族饮食文化为背景,将在现代饮食业中独领风骚。一、蒙古族餐饮业(简称蒙餐业)的界定及特点(一)蒙古族餐饮业的界定蒙古族餐饮业,简称蒙餐业,是指以提供蒙餐为主的餐厅、酒楼、饭庄、饭店的总称。蒙餐业具备餐饮企业的一般属性,它的突出特点表现在其文化属性上。蒙餐业最基本的特点是蒙古民族在草原生态环境中形成的饮食品类以及由此衍生的饮食文化。(二)蒙餐业的特点除了在饮食内容上体现蒙古族饮食文化,蒙餐业还表现出以下特点:1经营蒙餐的饭店、餐厅、酒楼等在名称上体现蒙古族特色,突出蒙古族饮食文化。我们常常从一个人的名字基本可以判断其民族。同样。一个餐饮企业如果是以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名称命名,那么将更加突出蒙古族饮食文化主题。如巴彦浩日娲、查哈尔、草原牧居等。2菜品名称及内容体现民族特色。如达尔罕羊肚、昂钦焖牛排、浩特烤羊腿、草原盛会等。3就餐环境具有蒙古民族特色。主要体现在门面的设计、标志、装修风格、主体颜色、菜单设计、饰品、桌椅、摆设等方面。根据饭店规模和档次的不同。讲究程度也有区别。一般来讲,装修色调以蓝、白、红、黄为主。白色和蓝色是蒙古族自古崇尚的颜色。蒙古族信奉黄教,因此有的也把黄色和红色搭配起来进行装饰。墙壁上挂蒙古族特色饰物比较普遍,如羊毛挂毯、图画、书法作品,或挂一些民族挂饰。如蒙古刀、皮囊、弓箭、马头琴等。除了提供蒙古族风味菜点外,还有中餐类。菜单设计多是把蒙古族特色饮食列在前面。4服务礼仪体现蒙古族特色。经营蒙餐的饭店服务人员着装大都是蒙古袍,尤其是门口迎宾,一些小饭店服务员的着装或是短款蒙古服或是蒙古马甲。规模较大的还在服务礼节、操作程序等方面体现民族特色。如客人入座先倒茶;上手扒肉刀柄朝向客人摆放等。一些高档蒙餐店推出马队迎接,由优秀的蒙古骑手穿着民族特色服装,骑着编排有序的骏马、浩浩荡荡在前面开路,迎接客人的到来,歌手唱着祝酒歌,由艺术团列队,手捧洁白的哈达,高唱祝酒歌,为尊贵的客人敬酒、献哈达,迎接客人步人蒙古包餐厅。虽然服务人员大部分为蒙古族,但能提供蒙汉双语服务。5档次较高的蒙古族餐饮店有配套的蒙古族音乐歌舞节目,以娱顾客。二、蒙餐业的优势(一)营养优势以肉、奶为主的蒙古族传统饮食有很多优质营养成分和合理的食谱结构。蒙古族饮食以羊肉为主,现代蒙餐中的很多菜肴也主要用羊肉制作。如绿袍羊排、香府烤半只羊、可汗宫廷羊脑、牧人一绝烤羊肝等。与其他肉类相比,羊肉的营养价值高,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至于奶子,其营养价值已经得到世界认可,以五畜奶为原料制成的各种奶制品更是提取奶子精华的产物。如今,各式的新蒙餐在传统蒙古族饮食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烹饪方法,去膻除腻,提高蒙餐的营养价值。如新蒙餐里的“扒驼掌”,驼掌营养价值高。还具有特殊的滋补作用,可与熊掌齐名。无论是传统蒙餐还是新蒙餐都更加符合现代人饮食对营养、健康的要求。以蒙古族传统饮品马乳为例,它所包含的蛋白质、糖、维他命非常丰富,其营养功能接近人乳。研究表明,喝马奶不仅能预防各种疾病,还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养颜益寿佳品。蒙古族饮食非常符合现代人追求营养、保健、绿色的观念,这些合理因素正在不断被研究证明,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接受和认可。(二)纯天然优势蒙餐中的肉食、奶食,是牲畜所产,而牲畜是在天然草原上放牧饲养的,也有可以说是“半野生”饲养。辽阔草原,没有化肥农药的集中使用,蒙古族传统观念也历来反对破坏自然。从大草原拿来的野生动物、山野菜都是远离污染,纯天然纯绿色。(三)快餐优势蒙餐中的许多菜肴、食品都是蒙古族牧民在游牧生活中形成的,像炒米、油炸果子、奶茶,以及涮羊肉、手扒羊肉等,都能适应现代快速节奏的生活,稍做加工便可成为蒙古快餐。因此,也可以引入自助餐形式,办成蒙古自助餐。(四)特色优势随着餐饮业的迅猛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经营者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在营造主题、产品、服务、环境、宣传等方面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树立自己的餐饮形象,形成独特的风味和特色。就特色而言,蒙餐业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蒙餐以传统蒙古族饮食为基础,从原料到制作方法传承了蒙古族以肉奶为主的饮食习俗,其独具特色的奶茶、奶酒等也都明显区别于农耕饮食。其次,蒙餐业的环境设施表现蒙古族文化,让人们从饭店名称到饭店装饰特色便能够意识到它的与众不同。再次,身着蒙古族服饰的服务人员提供的蒙古族礼仪、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也都是其区别于一般饮食的特色所在。总之,这些以蒙古族文化为底蕴的特色优势是得天独厚的,能够成为蒙餐业有力的竞争手段。(五)市场优势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社会经济价值。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蒙古族饮食文化的魅力也再度显现。人们开始加大了对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开发:一方面,蒙古族部分饮食精华被重新开发,如一些高档蒙餐店重新挖掘蒙古族宫廷宴席“诈马宴”,满足了游客和大众饮宴的富贵取向和品尝的体验心理,其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得以再次展现:另一方面,蒙古族现有饮食也得到不断升华和改良。一些蒙餐店推出“新蒙餐”系列,研发制作出各色新式蒙餐。内蒙古饭店推出的新蒙餐系列,就是在传统蒙餐基础上,借鉴其他菜系先进科学的烹饪手法和工具。利用内蒙古大草原纯天然、无污染的奶、肉、蔬菜及粮食等原料,继承和发展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格调,融食、饮、乐、礼、歌、境、情、器于一身的民族特色浓郁、文化氛围浓厚的全新餐饮文化。奶皇风干肉、铁板羊肝、啤酒焖羊肉、敖特尔六结义、茄汁奶豆腐饼、人参当归煨羊蹄、酸奶芦荟沙拉、鲍汁驼掌、蒙古沙拉等都属于创新蒙古菜肴。蒙餐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对传统蒙古族饮食的挖掘和在此基础上进行再造的工作也处于初级阶段。蒙古族文化源源流长,并且各个地区之间又有一些差别,对此进行整理开发的空间很大。随着蒙餐业的进一步发展参与的人会更多。人们通过丰富原料、改进烹调技艺,使蒙古族饮食更加符合人们的要求。在内蒙古地区,蒙餐业作为一项产业还只是刚刚起步,而对本地区的旅游市场、餐饮市场。蒙餐业还不到“半壁江山”,而对沿海发达城市、国外市场还很少涉足,可以说,市场空间还很大。

《民俗文化与宗教信仰》,由色音主编,收入了在中国昆明举行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上发表的关于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的论文,包括《元代蒙古族萨满教探析》《当代语境下的满族萨满教美术》《试析节日祭祀中的宗教文化内涵——以春节祭祀为例》《南岳信仰民俗初探》等。 民俗文化网 《民俗文化研究》,共收录论文12篇,从理论视野、器具民俗和民俗生活三方面对中外民俗文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其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民俗研究》,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中国目前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民俗学理论刊物。 《民俗研究》杂志向国内外读者全面介绍中国民俗和民俗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是国家确认的人文与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被认为是“能够代表中国民俗学最高学术水平的杂志。 季刊,每期272页,每季末月出版,全国邮局发行。

蒙古旅游禁忌*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水忌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病忌牧民家有重病号或病危的人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说明家里有重患者,不待客。*产忌蒙古族妇女生孩子时的忌讳。各地习俗大同小异。蒙古族妇女生孩子不让外人进产房。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一个明显的标志。生男孩子挂弓箭,生女孩则挂红布条。客人见标志即不再进入产房。*忌蹬门槛到牧民家作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牧区的蒙古人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蒙古可汗宫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忌摸头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摸小孩的头部。旧观念认为生人的手不清洁,如果模孩子的头,会对孩子的健康发育不利。*忌打狗到牧民家作客时,要在蒙古包附近勒马慢行,待主人出包迎接,并看住狗后再下马,以免狗扑过来咬伤人。千万不能打狗、骂狗,闯入蒙古包。*作客忌讳牧民虽好客,但作客的忌讳也比较多。客人进蒙古包时,要注意整装,切勿挽着袖子,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也不可提着马鞭子进去,要把鞭子放在蒙古包门的右方,并且要立着放。进蒙古包后,忌坐佛龛前面。否则主人就会冷待客人,并认为客人不懂礼俗,不尊重民族习惯。

蒙古族舞蹈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Roman字体。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民族民间舞教学方法论文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包括自然传承和教育传承。自然传承是指通过民间老艺人进行直接传承的方式,所传承的舞蹈完全是来自于生产劳动、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元素,更加贴近和符合人们日常的生活习俗,完全没有被修饰过的舞蹈动作。但是这种原生态传统的舞蹈传承方式也有它不足的地方,因为他们缺少舞蹈性和观赏性。要求我们必须将原生态的民间舞蹈作为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基础,这样才能使原生态的舞蹈不断的丰富发展。只有对其进行加工和技艺上的提高,才能使之更有舞蹈性和更高的观赏性。

而教育的传承是指教育工作者深入基层进行挖掘、整理、搜集等一些原生态的舞蹈及资料然后在进行加工,编排出适合教学的舞蹈组合和舞蹈作品,在这基础上在进行加工创新,也就逐渐形成了一些比较科学系统的课堂教学的教材,从而使民间舞从生活中走入课堂,走上舞台。在我国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中一般都用的是北京舞蹈学院潘志涛老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与教学法”以及罗雄岩老师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并在这些舞蹈教材的基础上还结合了一些中央民族大学的舞蹈教材一直沿用至今。我们现在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中同样也存在这一些不足的地方。

首先在民间舞蹈教学中一直沿用着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的教材,教材中没有太多的创新。没能跟上时代步伐和教学的特点。在民族民间舞的教学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断挖掘、创新、融入新的元素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有兴趣去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才能与时俱进跟的上时代的步伐。其次教学模式的死板。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口传身授”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动作的示范以及通过口头的讲解来传授给学生的,虽然口传身授这种在高校中必须用到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学生们会去一味地模仿老师的动作学习,并没有真正了解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背景和不同民族地域文化及风俗习惯等。从而使学生变得知识面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再次对学生的教学中的针对性不足。现在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一个集体的形式,在这当中存在这缺点对教学的针对性不足。没有顾忌到每个学生的心理和自我个性,从而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民族文化和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才能使民族民间舞蹈有更好的发展和不断的去创新突破。

二、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蒙古族舞蹈课堂教学方法探析

(一)激发学生对蒙古族舞蹈的学习兴趣

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民族民间舞种类风格繁多,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是以汉、藏、蒙、维、朝为主体的民间舞蹈。目前,“口传身授”民间的教学模式中,大部分学生缺少对民族民间舞内容、意义、目的、的认识度。怎样使学生更好的去学习和掌握这些民族民间舞这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考验。以蒙古族舞蹈为例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兴趣。首先,教师应在教授蒙古舞的动作之前,先要让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有正确的认识。在学生学习蒙古族民间舞蹈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蒙古族舞蹈让学生去听、去看、让学生有一个直接的感性认识,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讲述一些蒙古族历史、文化、地理、宗教、习俗等以及形成舞蹈风格的独特特点。其次、教师在教授蒙古族舞蹈基本动作时,要详细的给学生分析和讲解蒙古族舞蹈动作的动态语汇及风格韵律。要让学生知道哪些是学习的`重点。从而之前让学生观看视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蒙古族舞蹈之前了解它,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即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有培养的学生的积极性。再次、教师教授蒙古族舞蹈时动作示范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对学生最直观的,也是美感和风格特点的体现。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蒙古族舞蹈的沉稳、端庄、潇洒自如、刚柔相济的舞蹈特点。

(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完善

教师按照传统的蒙古族舞教材进行授课看似合理,但是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就属于强加式的学习。学生一味的去死记蒙古族民间舞动作的组合,风格,动作韵律等。这样只会让学生只知道模仿老师的动作儿不去想民间舞蹈的内涵,因而不能很好地掌握民间舞蹈的精髓。因此,我们要完善民族民间舞教材提高质量就应该在传统民族民间舞汉、藏、蒙、维、朝等这些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其他的教学方法尝试,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足以让大多数的学生接受,也能达到教学效果。在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更多的去了解蒙古族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到当地进行采风从而挖掘和编排出更多更好的蒙古族民间舞组合。以丰富的材料的内容,推进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改进和完善,使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三)提高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师在民族民间舞授课的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多听、多看、多想。这三点是极为重要的这是辨别美与丑,错与对的准则。然而模仿在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模仿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强与弱,对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观察,学会用“意识”动脑子来舞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有利于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在对学生的表现力的培养也很重要,我国的民族民间舞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应该要求教师利用民族民间舞教学内容丰富的特点去培养学生对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内心的表现力和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力。很多的学生虽然在民族民间舞蹈中能够很好的表现出舞蹈的风格特征,但是舞蹈中缺少思想感情。难以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突出内涵,这就的要求学生应该去体验生活和感受生活从中去观察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只有自己切身的体会到人物的心理及思想中去,才有可能跳出不一样的民族民间舞蹈,从而使自己的舞蹈富有表现力。

揭示蒙古族宗教舞蹈的文化意义蒙古族舞蹈本身具有深厚的宗教意蕴,正是蒙古族人民心灵深处那对于生命、对于自然的折射和独白,而这种意蕴由于蒙古民族能歌善舞的天性得到了充分发展,使得许多与宗教有关的蒙古族舞蹈在其流传的过程中渐渐淡化为民间舞蹈。萨满教在草原游牧民族中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蒙古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信奉萨满教的痕迹。民间舞蹈自然也要体现萨满教的内容。作者以实证调研为手段,对萨满舞蹈的社会功能、表现特征与审美属性作了详尽的阐述。作者还通过多次实地考察,详细考证查玛宗教舞蹈的传承嬗变,从神话传说到人物演绎,从内容情节到表演手法,从表现特征到社会功能,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对蕴含其中的艺术元素和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挖掘。为了解蒙古族舞蹈的宗教意蕴,了解舞蹈与宗教的关系,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历史信息和形象佐证。从舞蹈的角度研究宗教的文化特征,从宗教的角度看舞蹈的发生演变正是该成果颇具匠心之所在,是在宗教研究领域作出的一次成功而崭新的尝试。《中国蒙古族舞蹈艺术论》自觉地把蒙古族舞蹈放在草原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研究,对中国北方原始社会舞蹈的发生、发展、嬗变进行了深入的考证,对我国北方游牧民族舞蹈的源流沿革、历史演进、文化内涵、基本形态、功能价值、时代特质、美学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详实而有益的探索,阐明由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先民共同创造的独具草原文化特质的原始舞蹈形态及舞蹈艺术,犹如一道道流淌不息的血脉,既给中华民族的舞蹈艺术在不同历史时代的发展输送了新鲜的文化血液,同时也促进了北方游牧民族舞蹈此起彼伏的可持续发展。

蒙古族的舞蹈文化,同蒙古民族的社会发展历史一样长久。早在12世纪以前蒙古民族便已使用自己的语言确定了许多民族艺术的称谓。尔后,在继承发展,兼融并蓄的基础上,伴随着狩猎、畜牧生产生活,渐趋形成了富有纵深历史性和鲜明民族性的舞蹈美学特征。关于12世纪前后蒙古族舞蹈情况,蒙古史籍、诗词多有记载。其中,《蒙古秘史》所载:“蒙古之庆典,则舞蹈筵宴也,既举忽图剌为合罕,于豁尔豁纳黑川,绕蓬松茂树而舞蹈,直踏出没肋之蹊,没膝之尘矣。”是对蒙古民族在“俗无文籍,或约之以言,或刻木为契。”的古代,对全民性舞蹈现象的真实记载。在此之后,诗人的辞以情发,也为我们了解昔曰舞蹈的风采,提供了形象的依据。例如,“马乳新桶玉满瓶,沙羊黄鼠割来腥,踏歌尽醉营盘晚,鞭鼓声中按海青。”元朝建立后,蒙古族舞蹈得到进一步发展。除民间舞蹈依然在草原上呈现出活跃的姿态外,宫廷乐舞更显勃勃生机。 蒙古族舞蹈除了具备中国古典舞的形、神、劲、律四个要点外,由于蒙古族图腾多是凶猛的飞禽走兽,崇拜白颜色,所以蒙古族舞蹈更具有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古文

刊名: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s)主办: 内蒙古民族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1-0185CN: 15-1220/N邮发代号: 16-123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曾用刊名: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哲里木畜牧学院学报》与《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合并 创刊时间:1979

截至2013年9月,学校有本科专业65个,职业技术教育专业7个,国家特殊需求人才项目博士点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自治区重点学科5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8个。国家特殊需求人才项目博士点(1个):蒙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蒙药学(生药)、蒙医学、蒙西医结合临床(附属医院)、蒙西医结合临床(第二临床医学院)自治区重点学科(5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世界史、理论物理、民族医学(蒙医学)、中药学(蒙药学)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3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族)、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预防兽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民族学、中国史、作物学、草学、临床医学、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蒙药学、蒙西医结合医学、化学、兽医学截至2013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1723人(少数民族教师占),专任教师1064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795人(博士16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教师中,有来自国内138所其他高校和国外10所高校的教师546人,已占教师总数的。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教学团队6个,自治区劳动模范和自治区优秀教师3人,自治区高校名师2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和高等学校“11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以上人员1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世界史教学团队自治区教学团队(6个):世界史教学团队、现代蒙古语教学团队、蒙医基础理论教学团队、无机化学教学团队、蒙古文学教学团队、分析化学教学团队质量工程截至2013年9月,学校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精品课程33门,自治区品牌专业1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1个):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化学、药物制剂、农学自治区精品课程(33门):世界近代史、蒙医方剂学、家畜病理学、现代蒙古语、量子力学、数据结构、政治经济学、药理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病理学、植物生理学、蒙医理论基础、蒙医内科学、蒙药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教育学、土壤肥科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数学分析、生物化学、中国古代文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世界现代史、蒙药化学、草坪学、数据库系统概论、蒙医温病学、蒙医传统疗术学、生理学、蒙古族现当代文学自治区品牌专业(17个)序号专业名称负责人所在学院类别(本科/高职高专)评审时间1历史学姚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本科2005年2蒙医学巴根那蒙医药学院本科3化学刘宗瑞化学化工学院本科2006年4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王顶柱蒙古学学院本科5农学杨恒山农学院本科2007年6汉语言文学李明军文学院本科2008年7物理学赵翠兰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本科8动物医学高原动物科技学院本科9生物技术张昕源生命科学学院本科10草业科学张永亮农学院本科2009年11药物制剂奥·乌力吉蒙医药学院本科12英语张巨外国语学院本科13护理学赵宏林护理学院高职高专2010年14农业资源与环境范富农学院本科2011年15数学与应用数学韩海山数学学院本科2011年16汉语言文学(蒙授)王顶柱蒙古学学院本科2012年17材料化学段莉梅化学化工学院本科2012年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序号示范中心名称负责人所在学院审批时间1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赵玉英化学化工学院2006年2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布日额生命科学学院2007年3蒙医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王秀兰蒙医药学院2007年4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杨恒山农学院2008年5动物生产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王思珍动物科技学院2009年截至2013年9月,内蒙古民族大学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厅局级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研究中心(基地)6个,校级研究所1个。国家民委、教育部研发工程重点实验室:蒙医药重点实验室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蒙医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高校毒物与动物疾病监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厅局级重点实验室:内蒙古高校蒙医药研发工程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自治区研究中心(基地):内蒙古东部经济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内蒙古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蒙古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内蒙古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训基地、内蒙古高校蓖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高校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校级科研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0年4项,2011年8项,2012年达到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年8项,2011年11项,2012年21项;科研经费总量2010年2000万元,2011年4000万元,2012年达到6000万元。2013年科研经费到账6600万元。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4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全国民族院校连续三年排名第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连续三年位列自治区高校前三名。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自治区重大科技攻关专项蒙药专项1项,自治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1项,学校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人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自治区社科政府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学校教师发表论文2353篇,其中SCI检索论文89篇,EI检索论文26篇,出版著作44部。获批结题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来源年度课题名称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带电粒子与表面/界面电子气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李春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多孔导电陶瓷负载纳米金属催化剂作为H2O2基燃料电池阴极研究孙丽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负载型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段莉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蓖麻矮秆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陈永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2b蛋白稳定表达细胞株的建立及其作为离子通道蛋白的研究马德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sip及pgk基因B细胞表位蛋白的免疫特性研究布日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基于蒙古族家系的缺血性脑卒中研究吴柒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蒙药复方三子汤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对减毒增效影响的研究包玉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第五届图论组合及其应用国际会议吉日木图图书馆截至2013年1月,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馆有藏书1394570册(包括各资料室图书149570册),其中,蒙文图书10万册,中文古籍1000余种,蒙、藏文古籍600余种,中文期刊1400余种,外文期刊(英语、日语、俄语)近30种,蒙文期刊40余种;图书馆有各类数据库及数据资源10余种,电子图书2万册,电子期刊1万余种。学术期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蒙古文版)1978年创刊,1987年公开发行,季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5年创刊,1987年公开发行,双月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古文版)1988年创刊,1991年公开发行,半年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创刊,1988年公开发行,双月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医药学蒙古文版)1989年创刊,1999年公开发行,半年刊。《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创刊,汉文,大16开,月刊。

1.《<尸语故事>研究概况》,《西北民族研究》1993年第1期。日本《比较民俗学会报》1993年9月号译成日文转载,译者:西胁隆夫。2.《英雄史诗与古代蒙古人的语言崇拜》(蒙古文),《蒙古语文》1993年第6期。3.《蒙藏<尸语故事>比较研究》,《民族文学研究》1994年第1期。4.《英雄史诗与蒙古人的烟文化》(蒙古文),《蒙古语文》1994年第4期。5.《<尸语故事>:东亚民间故事的一大原型》,《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995年第12期全文转载。6.《流传于蒙古族的目连救母故事》,《民族艺术》1996年第3期。7.《论蒙古族的独眼巨人故事》,《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8.《试论蒙古族现代民俗学的形成》,《民俗研究》1996年第2期。9.《蒙古族民间咒语研究》(与满都呼合著),《民族艺术》1997年第2期。10.《鄂尔多斯史诗和喀尔喀、巴尔虎史诗的共性》,《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第1期。11.《蒙古萨满神话简论》,《东方研究》1999年论文集,蓝天出版社1999年。12.《蒙古族潜水神话研究》,《民族艺术》2000年第2期。13.《蒙古文绘图本〈目连救母经〉研究》,《东方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第2-18页。14.《马头琴的传说与象征》,《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37-854页。15.《蒙古族识宝传说研究》,《民俗研究》2001年第2期。16.《论葛隆道尔吉的〈保留妇人穿戴的古老习俗及禁止破俗行为〉》(蒙古文),《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17.《钟敬文先生与〈歌谣周刊〉》,《民族艺术》2002年第2期。18.《钟敬文先生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事业》,《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19.《本子故事的史诗化》,《中国民俗学年刊》(2000-2001年合刊),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142-156页。20.《蒙古民间目连嘛呢颂研究》,《东方研究》2001年论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337-356页。21.《蒙古诗歌〈我的祖国〉旧译文评价及重译》,《东方文学研究通讯》总第3期。22.《评<格萨尔史诗与说唱艺人的研究>》,《中国藏学》1996年第2期。《格萨尔学集成》第五卷收入,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年。23.《1995—1996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与乌日古木勒合著),《中国文学年鉴1995-1996》 , 作家出版社1999年11月,第599-603页。24.《蒙古文学研究的新发展》,《蒙古语言文学》1996年第1期。

关于蒙古族民族学论文文献

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大致有四类,即面食、肉食、奶食、茶食。通常,蒙古族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称奶食为“白食”,蒙语叫“查干伊德”(纯洁、吉祥、崇高之意)。而农区多以谷物蔬菜为主食,以肉食为辅。 砖茶:蒙古族视砖茶为饮食之上品,一日三餐均不能没有茶。若有客人到家中,主人首先斟上一碗香喷喷的奶茶,表示对客人的热情欢迎。客人光临家中,而不斟茶,被视为草原上最不礼貌的事情。若有朋友到家中作客或赴重大的喜庆活动,带去一块或几块砖茶,被认为是最上等的礼物。 他们用砖茶熬制成茶水,蒙古语称“哈日茄”;奶茶,蒙古语称“苏台茄”;酥油茶,蒙古语称“希日陶斯台茄”;面茶,蒙古语称“珠通茄”。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他们还摸索出丰富的熬茶技术。熬红茶是将无杂质的水,用铜质器具煮沸,然后把捣成粉状的茶放入,再放入少许食盐即可饮用。这样的茶,有助于消化。煮奶茶是将在已经熬成的红茶里,放入适量的鲜奶,使茶色由红变为乳白色即可。奶茶有浓郁的奶香味,可口绵甜,增加食欲。酥油茶是在已经配制好的奶茶里,再适量放入奶油、红糖即成。这种茶在隆重的场合上饮用的较多,民间一般不多熬制。面茶的熬制方法较为复杂,即先将青棵面或麦面用油炒熟,再把事先熬好的红茶澄清倒入,搅动就可作成。面茶既当茶又可当饭,是牧民冬季食用的茶食。 蒙古族饮用砖茶之习俗,究竟源于何时,无法考证。据记载,清朝康熙时代,内地一些商人携带砖茶、米面、布帛杂物到蒙古腹地,换易蒙地各种物产。其中除以米面、布帛直接易皮毛外,其余杂物均以砖茶定其价值。砖茶有“二四”、“二七”、“三九”之别。所谓“二四”者,即每箱可装二十四块砖茶,价值约三十三银元,每块砖茶重五斤半,价值一元二、三角。“三九”茶则每块约价值六角左右,亦当做一元币通行。有时,砖茶价值急剧提高,一些商人深入偏辟地区以较少的茶,换取较多的畜产品。以一块砖茶,换一只羊或一头牛的事屡见不鲜。 蒙古族在饮茶时有很多习俗。即斟茶时,茶碗不能有裂纹,一定要完整无缺,有了豁子认为不吉利;倒茶时,壶嘴或勺头要向北向里,不能向南(朝门)向外、因为向里福从里来,向外福朝外流。 茶不可倒得太满,也不能只倒一半;用手献茶的时候,手指不能蘸进茶里;给老人或贵客添茶的时候,要把茶碗接过来再添,不能让客人把碗拿在手里;新熬的茶在未喝之前,不管什么时候,都要首先向天地、山水、火神等分别作为“德吉”敬献,之后才能开始倒茶等等。 马奶酒: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 曾为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忽必烈还常把它盛在珍贵的金碗里,犒赏有功之臣。随着科学的发达,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因而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也是蒙古族日常生活中肉食的主要吃法。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去蹄,洗净,卸成若干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手拿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此名。 奶制品:蒙古族的奶制品可为多种多样。有黄油、奶皮子、奶酪、奶豆腐、奶油、酸奶、奶渣、奶糕等。奶豆腐,也称奶干。做法是把鲜奶放置发酵后,撇取上层白奶油后,倒入锅里煮熬。等奶子呈老豆腐状,装入刻有各种图案的木模,放通风处晾干即成。白色透明有油性的为上品,发黄较硬的次之。奶皮子的做法是将新鲜牛奶放入铁锅中,用文火熬,待牛奶稍微滚起后,用勺子不断翻扬,至泛起泡沫为止,停火后,冷却到第二天,一层奶脂凝结于表面,像蜂窝状麻面圆饼,用筷子挑放在案板上,折成半圆形,在通风处晾干。放入茶中或跟炒米拌在一起吃均可,香甜可口,营养价值极高。秋季是制作奶皮子的最佳季节。 炒米:又称“蒙古米”。 是用糜子米炒制而成的脆炒米和硬炒米。脆炒米的做法是把糜子浸泡,也有的用温火煮到一定程度,使米泡胀。之后拿出晾干,再倒入锅中翻炒。有的在铁锅里放入细沙,待沙子烧红后放入适量的泡胀的糜子,用特制的搅拌棒快速搅拌,待米迸出花且水分蒸发完毕,火速出锅并过筛子。这样炒制的米呈黄色,米粒看似坚硬,实则吃时干脆,色黄而不焦,带有特殊的香味。硬炒米的做法更为简单,不放沙子,也不用泡水,干炒到半生不熟即可。炒米主要的吃法是脆炒米用于泡奶茶喝,硬炒米可以煮肉粥或干饭。此外,还可以直接食用。用奶茶泡着吃时,加黄油、奶豆腐,味道则更佳。还可用酸奶或鲜牛奶,加上奶油、白糖等泡食。由于炒米具有味美,食用方便且耐饥的特点,因而成为蒙古族生活、生产、旅行中不可或缺的食品。蒙古族有“暖穿皮子,饱吃糜子”的俗语。 典型食品: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奶皮子;煺毛整羊宴;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苏饼;烘干大米饭。

蒙古旅游禁忌*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水忌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病忌牧民家有重病号或病危的人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说明家里有重患者,不待客。*产忌蒙古族妇女生孩子时的忌讳。各地习俗大同小异。蒙古族妇女生孩子不让外人进产房。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一个明显的标志。生男孩子挂弓箭,生女孩则挂红布条。客人见标志即不再进入产房。*忌蹬门槛到牧民家作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牧区的蒙古人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蒙古可汗宫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忌摸头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摸小孩的头部。旧观念认为生人的手不清洁,如果模孩子的头,会对孩子的健康发育不利。*忌打狗到牧民家作客时,要在蒙古包附近勒马慢行,待主人出包迎接,并看住狗后再下马,以免狗扑过来咬伤人。千万不能打狗、骂狗,闯入蒙古包。*作客忌讳牧民虽好客,但作客的忌讳也比较多。客人进蒙古包时,要注意整装,切勿挽着袖子,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也不可提着马鞭子进去,要把鞭子放在蒙古包门的右方,并且要立着放。进蒙古包后,忌坐佛龛前面。否则主人就会冷待客人,并认为客人不懂礼俗,不尊重民族习惯。

蒙古族穆斯林的饮食习俗更是丰富多采,他们取各民族的饮食之长,精做出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这些食品根本用不着去格外表现,历史上的饮食习惯已使之必然。他们大量吸收了蒙古族的饮食文化,牛羊肉、奶食品是他们的主流食品,也是他们特别喜食和不可或缺的食品。“羊乌叉”(蒙语全羊席译名)手扒肉、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羊血肠,“古勒岱”等,都是风味食品。客从他乡来,他们定会倾其全部技艺,盛情款待,让您大饱口福,乐不思蜀。 “羊乌叉”是蒙古族宴宾待客的特色大菜,在牧区属最高规格。阿訇完成宰牲仪式后,男女主人便大显身手分解全羊。观看蒙古人分解羊体时的用刀准确和敏捷,无异于观看一场才艺表演,蒙古刀在他们手中简直能玩出各种花样。锋利的刀刃能直接插入羊体的各个关节。在我们看来羊关节到他们手中,缝隙似乎宽了许多,刀尖在肥厚的羊肉中翻转几下,一侧肋条就齐刷刷的被切割下来。主人告诉我们,最难卸块的是羊脖子,原因是骨骼结构复杂。尽管这样,您大可不必担心羊肉中出现碎骨头,哪怕是豆粒大的碎骨也不会有。分解能手可以做到关节上不留刀痕,我们着实为此惊叹了许久。煮“羊乌叉”时掌握火候十分重要,否则羊肉将会不合口,出现咬不动或太黏糊的现象。标准是要脆而不硬,软而不烂。煮羊肉很少添加其他的调料,只是在肉色变白后加适量盐就可以,能充分体现出原汁原味。“羊乌叉”既是最高待客规格,因此在食用时也就有了很多讲究,当然这些讲究主要是为了表达喜悦之情,崇敬之意,烘托气氛,把客人的地位推向更高,把胃口调至更好。“羊乌叉”上桌后,主人要在肥大的羊尾上划出刀痕,以示客人可开刀品尝了。由于“羊乌叉”是把全羊都献给客人食用的,主人一块也不留,因此客人在食用之前,要由长者代表客人取出颈椎和软肋部分,回赠主人食用。客人食用时,主人不在现场,以示让客人不必客气,不受拘束,尽情吃喝。盘中的全羊肉由主要贵客和德高望重者逐人分赐,拿到客人手中的肉块大小,已经可以直接入口了。在吃羊肉时,忌讳双手抱着骨头,用牙齿撕咬。除赐肉者手中执刀外,餐桌上还分摆着很多利刀,自己切割羊肉也很轻松。吃“羊乌叉”时,有两样肉上必须要吃,即先板肉(肩胛骨,蒙语叫“达楞亚苏”),有不可独食的意思。因此必须(大亚勒)分而食之,不分老幼每人一块,不得有漏。吸羊尾最有讲究,吸食者不可咀嚼,要把切成一指宽的羊尾条,长短不限,吸入咽喉,囫囵吞咽下去,吸食成功者可得赏酒。在宴席上,唱歌祝酒是十分热烈而欢快的场面。据阿拉善民歌协会普查,蒙古族穆斯林自己的祝酒歌就有100多首,而且还在继续搜集整理中,他们男女老幼几乎都是民歌手,人人都能唱,而且不重复。唱歌敬酒一般都用银碗,敬酒者手捧哈达,斟满银碗,高唱着充满友好和祝赞内容的劝酒歌,定让您仰颈痛饮后才认为您豪爽真诚,否则他们的歌声是不会停下来的。蒙古人的豪爽和友情在这种场合是能感染人的。即使您平时很少饮酒,此时您喝下去,醉意也会姗姗迟来或不来,甚至连您自己也会怀疑,为什么自己的酒量会陡然猛增?其实,欢快轻松的场面和兴奋激昂的情绪,早已把酒精绑在歌声中,飞出了身体外,撒向空中……有时的酒宴上,还喝自己酿制的奶酒,这种酒是用鲜酸奶酿制的,酒精度较低,口感醇绵,酸甜中略带酒香,您可以视作饮料,尽情畅饮。除传统饮食外,生活在蒙古族地区的穆斯林还结合当地食物原料,制出许多独特风味食品。“古勒岱”既是羊杂的新鲜吃法,又是储存吃法。它很象广东,四川的腊肉汤,味道鲜美,口感劲道。古勒岱的制作采用刚宰杀的羊内脏,用洗净的油肠做包装,将胸膈肌肉,羊肺先切割成长条,同小肠一起装入油肠内,装至一半时顺势将油肠翻套过来,整个填充物就包裹在油肠之中,最长的可达2米以上。新鲜古勒岱,现做现煮,味道十分鲜美,油而不腻,绵软适口,余香持久。古勒岱还可以风干,熏干,储存食用,也别具风味。 奶食品是草原牧民的饮食特点,在奶上也吃出了许多花样,以羊奶为原料作成的民族特色食品非常多。最简单的是煮奶茶,加工而成的有酥油,奶皮,奶酪,奶饼以及奶酒,酸奶,毫里麻格(蒙语译)等,食用方便,充饥解渴。仅奶酪就有几十种形状和口味。方便食品中值得一提的还有一种面食叫“棋旦子”,蒙语叫豪日海包布,它是用羊油、羊奶和成的面团,切成手指头大小的颗粒或条状,放进油锅炸成。吃起来干脆酥香。久放不变味,加上炒米、奶酪,切一些煮熟的羊肉,用奶茶冲泡,是牧民日常必备食品

马头琴在蒙古文化中的重要意义的研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