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哲学与生活论文

发布时间:

哲学与生活论文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当前学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参与到讨论中,诸如哲学与时代、哲学与生活世界、哲学与现实、哲学与人的生存等话题,其实都是这一讨论的部分。然而,任何讨论都必须首先确立自身存在的合法性,所讨论的问题应当是具有“现实”针对性的真问题,否则,就是无病呻吟或胡言乱语。那么,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否是一个真问题?为什么它现在成了问题?是追逐西方哲学谈论回归生活世界的“时髦”? 是在哲学被边缘化之后,学者们不甘寂寞,试图重新回到社会关注的中心,使哲学成为像“经济学帝国主义”一样的“显学”?是学者们不愿清贫,试图通过关注现实,充当“工业的宦官”,勾引消费者皇帝的最下流的欲念、迎合皇帝们的最肮脏的欲望,然后从他们的口袋里套钱?是出于某种“民族主义的心理”,即对中国至今尚未产生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的哲学家的忧虑?还是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真的出了问题:哲学远离了生活? 其实,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一个永恒话题。一方面,哲学的历史就是一个愈来愈贴近人的现实生活的过程。古代哲学关注的是客体、对象世界,近代哲学以人的认识为对象,现代哲学讨论的是科学的发展和人对生活的体验、感受。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越来越生活化、哲学的地位越来越“平民化”的过程。另一方面,生活之树常青,生活的生成性必然使前一个时代的哲学与后一个时代的生活发生断裂,这时就要求哲学回归生活世界。所以,每当时代发生变迁,既有哲学的解释力无法包容生活或者说生活越出了哲学的解释框架时,就会产生哲学回归生活的呼声。而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状况正是哲学与生活之间出现了断裂。 从“论坛哲学”的角度(按照高清海教授的说法,现今马哲在国内有三种存在状态:讲坛哲学——存在于讲话、官方文件报告、公共政治课讲坛上的哲学,论坛哲学——学者们讨论的哲学,应用哲学——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哲学),马克思哲学在新中国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前实践唯物主义(1978年前),实践唯物主义(1978-1990年)和后实践唯物主义(1990年后)(这里的实践唯物主义是广义的,即指所有主张凸显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的观念,而不是仅指把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冠之以“实践唯物主义”这个名称的观点)。改革开放前,哲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当然也是扭曲的,那时哲学作为无所不能的指导者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哲学的地位、作用以及与生活的关系并未受到质疑。20世纪80年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也没有成为问题,因为那时哲学与生活是同步的,从真理标准问题到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再到主体性问题,最后到实践唯物主义问题,所有这些讨论都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是现实问题,并且首先是作为现实问题粉墨登场的。比如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针对的是“两个凡是”的极“左”路线;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是对“文化大革命”时期肆意践踏人、侵犯人的反动;主体性问题的讨论是为了给市场经济的发展清除障碍,等等。可以这样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时期,是中国的启蒙运动时期,哲学不仅见证了这一过程,而且是这次启蒙运动的“始作俑者”和生力军。也是由于哲学问题与现实息息相关,所以,8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是乐观的、朝气蓬勃的,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哲学家们并没有被边缘化和失落之感。而到90年代后,恰如在西方19世纪上半叶的哲学与科学之间所发生的一切一样,哲学与生活的姻亲关系解体了。事实上,在90年代末的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中,就已有解体的趋向。因为实践唯物主义要求体系化,试图建构取代旧教科书体系的新体系,这样一种学术上的诉求就蕴含着脱离现实的种子。有的学者曾用“学术凸显,思想淡出”来概括90年代中国学术界的状况,这一概括虽然不是十分贴切,但也反映了部分真实。的确,90年后,一部分学者专注于学术,甚至以纯学术自居,沉迷于史的挖掘,耻于谈论现实,把学术性和现实性对立起来。这当然与建国后马克思哲学与政治过于紧密、与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不强、与90年后学术界日渐浓重的商业气息有关,是对它们的反拨,是对学者的自身操守或职业意识和具有学术底蕴的学术研究的呼唤。但是,对于哲学、特别是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说,“史”的研究并不能以“论”的牺牲为代价,对学术性的强调不应排斥对现实的关注。另有一部分学者转向庸俗,学术的崇高感、神圣感、使命感荡然无存,学术研究成为挣钱的工具、谋生的手段,写文章是为了评职称、挣稿费。对于这部分人而言,那种旧有的在理论上毫无顾忌的精神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没有头脑的折衷主义,是对职位和收入的担忧,直到极其卑劣的向上爬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版第258页)诚然,上述两种倾向是90年后学术界的两种极端现象,并不代表学术界的全部,但这两种倾向的存在却真切表明,90年后马克思哲学的研究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时代感和生活气息,成为象牙塔里的学问,成为学者们自娱自乐、自产自销的学问,哲学与生活的关联断裂了。这正是哲学贫困化或思想淡出的原因,也是哲学被边缘化的原因。

我 一直很喜欢哲学,尽管一开始对哲学的了解不深刻。后来到了大学,学习了中国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西方哲学史,才对哲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有了自己的心得。柏拉图指出:“惊奇是哲学家的标志,是哲学的开端。”在《苏菲的世界》一书中也强调:“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的唯一条件是要有好奇心。”我觉得这句话应该将“唯一条件”改为“必要条件”更准确一些。人都是由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但是要想达到哲学家的高度还需要很多其他因素。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黑格尔在《小逻辑》中强调:“哲学以绝对为对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提出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思想。”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文章阅读网: )古往今来,纵观中西,很多哲学家都对哲学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哲学都和思维、思考、知识、思想有关。 有人也许会问:“学习哲学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的确,学哲学是不能当饭吃,但学了哲学以后,你会知道“吃饭是为了什么?”,“活着又是为了什么?”首先,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学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的社会科学。哲学不是一般人能够吃透的但是我们也许可以学会如何用哲学的方式去思考。简单举一个例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辩证法包含了发展观、矛盾观、联系观和辩证否定观,这四种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同时也为我们提出相应的方法论指导,这使我们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少走很多弯路。智慧是命运的一部分,一个人所遭遇的外界环境是会影响他的头脑的,反过来他所用的思维方式也会反作用于他的幸福与快乐的程度。一个人如果用消极的思维方式去面对他遇到的苦难,那么往往容易失败甚至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但是一个人倘若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同样的苦难,往往会更容易摆脱困境,走向成功。其次,哲学对世界的关于终极意义的解释,它在解释中使我们了解了世界,使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中合理化,从而为我们提供心灵的慰藉。在学习西方哲学史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哲学会思考神、自然(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不同的哲学家对世界本源的探索以及人类本身的探索等都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其实我们关注的焦点不是内容本身,而是我们去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思考的。在《苏菲的世界》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比一千个答案更具有爆炸性。”也就是说我们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主动去思考而不是把这个世界看作理所当然的存在。思考什么?思考一些现象背后的本质,思考这件事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现象与现象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等,而不是不假思索的去接受别人的观点甚至是一些所谓“砖家”的观点。这样你在遇到生活中有关一些批判的言论时你会有自己的判断和取舍而不是全盘吸收并把它奉作真理。我们的思想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态度以及快乐与否而不仅仅是物质。再者,哲学还是人对自我定位的一种工具。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和“认识你自己。” 在《马克思箴言》一书中,马克思说:“人并不是跪在世界之外的抽象的存在。人意味着世界,意味着国家,意味着社会。”哲学让我们学会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存在,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认识到“人应当是精神性的存在。” 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选自《论语》 ),人认识了自己,就会达到身心和谐的境界,得失坦然,生活洒脱超然,不苛求他人也不苛求自己的内心,明白自己的方向和活着的意义,生活自然轻松快乐,正所谓“道法自然。”从人的一生对文化选择的向度也可以看出哲学对于人生发展过程所起的作用,这里就不一一叙说。最后,哲学最终的目的在于“善的智慧”。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并没有任何一种明确固定的方式,重要的是任何一种方式中都需要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智慧的精神,而这也是人类追求知识的跟班精神。曾经讨论过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什么?冯友兰说:“中国这虚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命题。求解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我们都知道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那么哲学的发展也是永无止境的。倘若一个人不明白自己活着的意义(即理解的可能性),无目标无追求、不思进取,那么就无法发挥自己的价值,注定是平庸的一生,是碌碌无为饱食终日的一生。哲学让我们哦那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我们所处的世界,哲学让我们认识自己,诶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哲学让我们不断追求,有思想的活着,即使物质上可以贫困,但是精神上却可以很富足。热爱哲学吧,让我们与哲学相伴一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问题及未来走向 [摘要]:从研究格局、研究路径、研究视野、研究内容等方面来描述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的现状,可以看出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从四个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与政 治意识形态的关系;相对主义的危险;对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的态度;缺乏组织性 、计划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有必要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作 出预见性判断。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现状/问题/未来走向 在中国哲学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鼎足三分而有其一,而且 由于其国家哲学的地位在整个哲学的研究中占住了主导、主流的位置。因此,中国马克 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水平就决定和代表着中国哲学研究的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这20多年的研究可以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属于思想解放后提出 问题的阶段,主要是围绕真理标准、人道主义与异化等问题进行的,它为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研究找到了突破口,扩展了视野,确定了基本的问题域。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 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属于问题走向凝练,逐渐形成鲜明的理论增长点的阶段。在这个 阶段,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人学、社会发展哲学等都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第三个阶段就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本文旨在对第三阶段即中国马克思主义哲 学研究的现状做一个宏观的描述,并试图揭明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 题,在此基础上预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走向。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 文革时期全民学哲学、全民研究哲学的狂热使得哲学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 时代矫枉过正式地倍受冷落。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人们开始注意提升 自己的文化素质与品位;一些棘手的现实问题也呼唤着哲学的出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人敏锐地注意到这一动向,多次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因此,在世纪之初的 中国,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哲学研究并非一如既往的贫困,而是进入了初步繁荣 的阶段。我们可以从研究格局、研究路径、研究视野、研究内容等方面来描述当前初步 繁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 从研究格局来看。现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形成了多元、分散的格局。以往,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少数几个重点大学,论题也比较 集中,往往形成全国一起讨论某个问题的态势。目前这种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从马克思 主义哲学研究的群体来看,出现了高等学校(包括综合性大学、专科性院校、军队院校) 、各级社会科学院、党校,甚至还有民间学术组织的多层次体系。高等学校作为马克思 主义哲学研究的主导力量,其目前格局可以成为全国研究格局的说明和缩影。就高校而 言,一是从地理格局上比以往更趋分散。全国不同高校已经拥有7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重 点学科、19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 、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成为各地马克思 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心,很多大学之间的水平已在伯仲之间,以往一两所大学号令天下的 时代结束了。二是理工科院校异军突起。在过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话语权主要把 握在综合性大学或文科型院校手中,理工科院校更多是上好哲学公共课。现在许多理工 科院校已经成长为足以与老牌院校抗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地。例如清华大学、华 中科技大学等。三是许多大学都形成了自己比较集中的兴趣点和相对稳定的学术共同体 ,围绕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持续的研究。例如北京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的研究、 人民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的价值与文化的研究、复旦大学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南京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的生 存哲学研究、黑龙江大学的日常生活哲学研究,等等。而且很多高校还按照自己学术共 同体的理解出版了系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专著和教科书(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 ,甚至自学、学历考生的教科书)。可见,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已经真正打破了 天下一统的局面,全方位地进入百花争艳、“诸侯割据”的时代。 从研究路径上看,目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修补。所谓原理的修补就是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 和哲学界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业已归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 补充和修订。具体说来包括: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说过的,但由于种种原因被忽 略的补充出来,例如价值论和人学的一些观点;根据现实的发展把原来原理中提到的思 想强调、突显出来,例如实践、世界历史等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近似思想中 强调更为具有普遍解释力的思想,例如,逐渐强调人类发展的三大形态说,而淡化社会 五大形态说;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中有所蕴涵,但没有明确指出,而其他学科发 展已取得成果的思想提炼出来,例如系统论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修补的 工作主要体现在不断更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这种工作十分重要,一方面是因 为它直接影响到年轻一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印象与理解,这是一个决定到中国马克思 主义哲学研究后继有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的意义在于,这种工作使得多元 、分散的研究相对具有“形散神不散”的保证,能够较有组织地把零散的研究成果凝练 成为一块“整钢”。当然,正如有学者批评指出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患有某种 程度的“原理病”,系统与严密往往以牺牲灵性为代价,而尾随于实践仅仅做黄昏的猫 头鹰也有削弱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超越与预见功能的危险。 二是走向分支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运用。所谓运用研究 ,其实是包含着这样一种假设的,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是清晰的,相对稳定的,问 题只在于如何把这一普遍的原理与具体问题相结合,从而得出启示。从这个意义上说, 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错,国内有相当一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在从事这一工作。 无论是现实中出现的新事物,还是理论上出现的新热点,我们都可以见到诸如“关于… …的哲学思考”之类的触角不速而至。全球化、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转型、市 场经济、WTO、素质教育、政治文明等等时髦的话题都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研究的对 象。与整个哲学出现应用分支相伴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研究目前最为理论化的成 果就体现在各门分支哲学中,如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科技哲学、教育哲学 、艺术哲学,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领域化和具体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引 向 深入与关注现实的必要途径。 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文本解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有不少学者不 满意于目前源于前苏联的教科书体系,认为在很大程度上,目前人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 义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误读,进而对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研究 和运用都是以讹传讹,从错误走向错误。所以当务之急是正本清源。在“重读马克思” 、“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走进马克思”、“亲近马克思”口号下,一批 学者以现象学还原的方式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种研 究路径其实也具有一种道德的震慑力量,因为它包含着对当前浮躁的学术气氛的不信任 和不屑。不过,他们令人肃然起敬的努力背后也树立一种霸权,因为它假定了自己对马 克思文本的唯一真实解读。另一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的解读就显得更为机敏,那就 是以当下的热点哲学(主要是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进行重新的理解。在这里,正如后 现代哲学家德里达所揭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尤其是马克思的哲学文本的歧义性 成为其生命力的源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生态主义的马克 思主义,总之,有什么哲学流行,就有这种哲学的马克思主义,他们都能从马克思主义 哲学经典著作中找到依据。 四是进行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个哲学流派是与其他哲学流派比较而存在 的,这是历史的真实,这一真实在理论上的反映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自觉地进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进行比较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比较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中各流派的比较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谱系内部也 有比较研究,例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自身思想发展的纵向比较研究,马克思主 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具体的如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一些哲学观点的 比较研究,等等。 从研究视野上看。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历史与世界的视野上都得到了很大的 扩展,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立体研究的态势。具体来说,从历史的角度看,马克思、恩 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人的哲学思想,还有 一些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如普列汉诺夫、李大钊、李达的哲学思想都有人进行研 究。但研究的重点还是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前史的研究,德国 古典哲学和法国启蒙哲学、历史哲学等也一直受到重视。但重点还是对黑格尔、费尔巴 哈哲学思想的研究。从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关注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代表人物,包括卢卡奇、葛兰西、阿尔都塞、阿多诺、霍克海默、萨特、马尔库塞、哈 贝马斯等人的哲学著作在中国被广泛译介,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参照和 养分。在现阶段,哈贝马斯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学界影响最大。所谓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者 ,如詹姆逊、德里达的思想在中国也有广泛的影响。一些受马克思主义学术思想影响的 西方著名学者如吉登斯、华勒斯坦等人关于社会结构、现代性、全球性的观点与研究方 法也正日益进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视野。 从哲学研究的自身内容上看,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形成了诸多热点:(1)关于本 体论研究。很多学者指出马克思所拒斥的只是形而上学的本体论,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 学也有自己的本体论,有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就是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的理论,而目前更多的学者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角度认为,实践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 体,并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实践的生成性、历史性和作为人的类存在特征。(2)认识论 的研究。相对而言,认识论的研究在当代没有了以往的热度,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 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社会认识、文本的理解与诠释、 知识社会学、科学哲学等方面的研究。从中可以看出,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研 究已经超越了纯粹认识论的范围,而与解释学、语言哲学、价值学融汇在一起了。(3) 价值学研究。价值学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目前的马克 思主义价值学研究一方面是继续深化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以价值学作为一 种视野和方法,对具体的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4)人学研究。2002年中国人学 学会正式成立及其连续出版的论文集《人学与现代化》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 的共识性、组织性、系统性。不少学者认为人学是哲学的当代形态或哲学的当代热点。 应该说,中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进展是近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的最为显著的 成绩。(5)世界历史理论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倍受关注, 尤其是其关于世界交往、东方道路与跨越“卡夫丁峡谷”等内容最为引人注目。(6)关 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依据、内涵的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走过了冬天,在危机中得以逐渐重建,就其内 部来说是相当繁荣的,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也存 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是根本性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哲学与意识形态始终存在着一种紧张的关系:一方面 ,任何政治意识形态都试图将哲学意识形态化,以为统治者做出深层的辩护;任何哲学 也都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从来不存在超阶级、超意识形态的哲学。另一方面,真正 的哲学的功能恰恰不在于为现实做辩护,而在于批判现实世界,做国家、民族的“牛虻 ”。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觉表明自己的无产阶级的性质的同时,反对虚假的意识 形态,要求“改变世界”,认为全部的活动就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然而我们却发现,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出现了两个背立的向度:一是日益学术 化、中性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蜕化为一种学术的传统,研究的目的只在于如何解释文本 ,只关心马克思“说了什么”和“如何说”,现实世界逐渐退隐到他们的视野之外,更 不用说“改变世界”了。另一种态度是对现实政治意识形态作亦步亦趋的辩护,虽然注 意了现实世界但也丧失了批判的功能。这两者事实上都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 质。 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是非常必要的,但这种努力不能导致在精神实质上 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所反对的,即丧失实践性和革命性。因为那样马克思主义哲学 就会失去生命力,最终会断送马克思主义。我们也不是一味地反对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辩 护,而是反对一味的辩护,反对简单的图解意识形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为 现实政治意识形态服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但是,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意识形态进行简单的图解恰恰是帮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倒忙,使它裹 足不前,也往往为人们所误解。其实,最好的辩护恰恰不是直接的辩护,有所批判才是 长远的、可持续的、真正的辩护。所以,在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如何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与现实政治意识形态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批判的武 器始终成为推动我们改造世界的源头活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深入细致的 分析与把握。 2.相对主义的危险。包括哲学在内的任何理论,其后来者对它的阐发总是存在着教条 主义与相对主义的两种危险。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理解中,教条主义的 错误十分严重。但是,在今天,我们发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虽然仍然存在教条 主义的危险,但更为迫切的,也是目前不为很多人所意识到的可能是相对主义的危险, 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一个变动不居,无所不包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丧 失其独特规定性的危险。究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长期对教条主义的批判和思想解放 运动达致了一种矫枉过正的历史结果;二是出于现实需要强调当下理论的正确性总是倾 向于以批判过去的方式进行,往往给人一种厚今薄古的错觉,理论的阐发丧失了根基就 呈现出一种表面的异彩纷呈;三是强调差异与多元的后现代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的冲击加剧了相对主义的倾向。 任何理论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都必须在实践的发展中做有生命的变动。马克思 主义哲学不仅认为世界是永恒运动变化的,而且把自身也看成是不断生成、开放的。这 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所在。确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把握不在于具体 的结论,而是立场、观点和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品质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工作者的应有精神状态。但是,理论的变化并不是天然合理的 ,变化是否是发展不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沉淀是音调难定的。作为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哲学,其精髓首先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前提。离 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胡思乱想;离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失去规范;离开实事 求是,开拓创新就成了“怎么都行”。当一切理论都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法性外衣 时,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胜利,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被彻底庸俗化了。长此以往, 在中国,主要不是教条主义,而是相对主义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真正敌人。 3.对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态度。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体系,既指它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也指它以开放的胸襟对待其他哲学传统、哲学思潮。就中国的 现实情况而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存的哲学传统与思潮可以归结为中国传统哲学和西 方哲学两方面。应该说,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近年来在吸取和融会中、西、马 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总的来说还远远不够。从知识结构上看,相当 一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工作者对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西方哲学知之 不多,研究更少(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者外语水平普遍不高是一个佐证),经常 满足于自得其乐的独白,却往往发生贻笑大方的尴尬。从精神状态上看,不少马克思主 义哲学研究者利用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利,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对中国传统哲学、西方 哲学十分轻视,甚至任加挞伐。实际上是外强中干,偷懒取巧。这是一种非常恶劣的学 风。加之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也因为种种原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一定的误解, 最终造成彼此之间缺乏交流。这既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中国哲 学的发展与繁荣。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真诚面对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开放本质决定的,更是在21世纪初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任务所要求的。马克 思主义在新世纪中国的历史任务从理论的层面来说就是要实现中国化和时代化,在中国 化的过程中体现时代性,在时代化的过程中体现民族性。同样,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内 容之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须中国化和时代化。所谓中国化也就是民族化,就是要使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融汇在一起,这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方 法的指导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观点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双重超越;所谓时代化就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始终站在世界哲学发展的最前沿,始终能吸纳同时代最优秀的文明成 果,始终保证自己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不抱成见,平等而主 动地与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进行交流,才可能完成它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 4.缺乏组织性、计划性。中国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在很大方面是得益于多元、分散格局的形成,不同的学术共同体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按照自己 的传统进行深入研究。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尽管有国家社会规划、教育部社科规划等 宏观的调控,以及一些全国性学术组织的横向协调,但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的马克思主 义哲学研究缺乏组织性、计划性,或者说存在这样一个矛盾:各个学术共同体的有组织 性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无组织性之间的矛盾。这至少有如下害处:一是山头林 立已经导致了很多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力量分散。很多直接能感受到的问题大家都在 花大力气进行研究,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有千万种却大同小异。有一些需要集 一批,甚至全国的优秀专家才能完成的重大课题总是雷声大、雨点小,究其原因是各忙 一摊,很少能进行实质性的合作。这种力量分散的状况很难想象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 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能拿出足以与世界哲学对话的东西来。二是不同学术共同体的趣味 差异性的极度增长导致的是自恋与封闭。很多某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共同体的人惟我 独尊、孤芳自赏,轻视别人的工作和成绩,不同“圈子”里的学者彼此之间缺乏真诚的 交流。 可能有不少人接受了这样一种舶来的知识社会学观点:知识是以分立的方式存在的, 任何人都不可能拥有全部的知识,每个人,每个团体都处于不可避免的无知状态。所以 ,科学研究的宏观计划是不可能的,那只是狂妄的自负,科学研究只能是自生自发地演 进。确实,任何理论的进展在历史的效果上都是演进,但决不能放弃有组织的活动。对 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而言尤其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始终能站在时代精神的制高点 上“一览众山小”,要始终正确地指导人们“改变世界”,要始终保持其在中国的国家 哲学地位,对它的研究就必须是有组织、有计划、周密地进行的。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在新世纪纵览各派哲学,如下的断语依然有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 的哲学!开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它的过去,有它的现在,也必然有它的未来。从目前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潜在可能性和中国现实的需要两方面来看,我们觉得中国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可能表现在如下方面: 1.继续进行返本开新和吸收借鉴的工作,逐步展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新成 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尤其是马克思本人的经典著作还将不断有人进行新 的解读,“重读”、“走进”、“走近”等类似的口号还会此起彼伏。而且,在对文本 本身的研究过程中,解释学、语言学的方法会更为自觉地得以运用,不同版本,例如中 文、英文、俄文、德文之间的细小差异都会被放大而掀起郑重其事的讨论;关于文本某 一问题的“商榷”会络绎不绝;从现实问题或新潮理论出发关于马克思某一观点的“新 解”还将大行其道。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对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的 吸收借鉴的工作仍将继续。随着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学科、重大项目的进展,各研 究单位,尤其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高校在不久将来大多会以集中书系的方 式系统展示各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理解。 2.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政治性将进一步分离。一方面是对文本的解读走向 深入,把人们对现实进行改变的注意力转移到主观与文本真实的是否符合上;另一方面 受西方对马克思学术化定位的影响;再一方面是对复杂现实问题厌倦后的逃避。三方面 的原因都可能使得一部分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者注重的是马克思说了什么或马 克思的治学、治思路径。极有可能出现一批这样的学者,他们不一定信仰马克思主义, 但潜心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他们会非常自觉地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严格区分 开来,以视自律。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事实上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或马克思 学的研究。与此同时,有两拨学者可能依然强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政治意识形态的 理解。一批学者是从执政党和官方意识形态的立场出发,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地以正统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之作合法性的辩护,其研究的原则,甚至说法都有统一的政治口径 ;还将有一批多少有点愤世嫉俗的学者自认为代表着社会的下层,从马克思的革命、战 斗精神中直接获得灵感,以马克思的文本观点和方法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 。总之,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这种分离还将加剧。 3.建构学理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第一、第二点的未来不过是从目前马克 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出发就可以预见的,而从规范的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 未来还有其应该的向度。在应该的向度中,建构学理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 很紧迫的任务。无论是返本开新还是吸收借鉴,无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化还是政 治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多元格局都需要一个总体上的超越。或者说需要在可预见 的时间内很好地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时代化的任务,建构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 义哲学新形态。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必须是学理意义上的,即系统化的、理论 化的,是真正的哲学。就目前的研究基础来看,建构学理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 态极有可能是在人学研究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得以最后形成的。 根据目前整个哲学发展的趋势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规定性来看,未来建构的马克 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从内容上来说可能有三个词是十分关键的:历史、人、实践。

哲学与生活论文1000字

哲学,即是 方法 论。哲学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对于哲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一直有很多的论文加以描述。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摘要:哲学,即是方法论。它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它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永不过时。它指导人们由已知的,去了解、认识未知的。它的矛盾囊括宇宙万象,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懂得这些后,就应该把它应用于生活,从而减少生活中少犯错误的次数。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爱上智慧,并运用智慧来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哲学,生活

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与 总结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科,它能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幸福的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由哲学的定义可以知道,哲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抽象出来的理论体系。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哲学观点都是由人提炼出来的,而人都是在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的哲学观点也是生活作用于他们的大脑的主观印象,都是生活的烙印。 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17、18世纪,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是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所达到的对物质结构最深层次的认识,因而,人们就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转化。哲学家用这一理论来研究世界的本原于是得出了:物质就是原子,原子就是世界的本质的结论。例如伽森狄和霍尔巴赫,他们关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哲学家从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中研究出了世界的本源,这足以说明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

哲学的思想是随着生活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例如原子论,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徳谟克尼特是第一个提出原子论的,当然在当时的古希腊并没有近代的科学仪器来发现原子,所以他说的原子并不是现在我们现在经常所提到的原子。徳谟克尼特认为“真正的存在由无数微粒构成,这些微粒在虚空中运动”,而这种物质微粒就是原子。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物质粒子,是不可分得;在时间上是永恒存在的;数量上是无限存在的;从空间上说,这无数的原子在虚空中运动着。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物理学上的原子,当时的哲学家用这一自然发现来研究世界的本原于是得出了:物质就是原子,原子

就是世界的本质的结论。从古代的原子论到近代的原子论,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哲学思想也在不断进步。

哲学对生活具有指导作用。哲学是照亮人们生活路途的明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我个人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能够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有意义的指导,他提出一下几个观点:第一,幸福是终极目的。他认为只有幸福才有资格称作绝对最后的,我们永远只是为了它本身而选择它,而绝不是为了其他别的什么。第二,幸福是心灵合于完全德性的现实活动。 第三,德行非生于天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包括理智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如智慧、理解、明智是理智德行;宽大和节制是道德的德性。第四,要获得幸福,必须奉行中庸之道。第五,幸福是实践的果实。亚里斯多德认为,一个人光有德性还不够,还必须要把德性付诸现实活动。第六,幸福不是一时一事的事,终身幸福才能算作真正的幸福。第七,幸福还需要好的外在条件为助。亚里士多德认为许多高尚的事情,需要朋友、财富、政治权力才能做到,借助这些条件比较容易获得幸福。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赞成以外在的好处作为追求幸福的目的。他强调财富、名誉、门第、闲暇等外在好处并不是幸福的原因。他还明确表达了一种利他主义的道德准则。在他看来,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是那种为了朋友和国家尽其所能,在必要时甚至献出生命的人;是抛弃财富、名誉和人们普遍争夺利的利益,保持着自身高尚的人;是宁可要短暂的强烈的快乐,也不要长期的平和的快乐,宁可高尚地生活一年,也不要庸庸碌碌生活多年的快乐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告诉了我们要在德性的指导下追求幸福,在生活中要通过学习来增长智慧、加深理解、使自己明智,要用德行来调适情感和行为的,因为情感和行为都存在着过度与不及的可能,只有德行才能使情感和行为保持适中。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为人们追求幸福指明了道路,这体现了哲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 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上看,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还可以遇见和知名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同时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现在我们中国遵循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它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哲学的思想库作用,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利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参考文献:

[1]杨敏姣,万小龙.伽利略的原子论思想——近代科学革命的形而上学基础[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05期

[2]赵敦华.西方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9—90

[3]周华.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4]罗洪铁,徳谟克尼特的原子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1,02期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一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 哲学源自、适用于生活

三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结论

一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根本看法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哪个是第一性,哪个是第二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标准。在哲学史上,凡是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是有物质派生的,是对的,属于唯物主义派别。凡事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即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源,物质是有意识派生的,是错误的,属于唯心主义派别。

二 哲学源自、适用于生活

由哲学的定义可以知道,哲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抽象出来的理论体系。

就拿伏羲氏的《连山》来说,据曾仕强教授的观点:“当年伏羲氏看到了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就仔细思考啊,通过各种推理假设,虽然不怎么科学,但是是哲学的概括,提炼出了阴阳---太极。一个作用力把太阳拉上去---阳;一个作用力把太阳拉下来---阴。一上一下,一阴一阳,才能是太阳东升西落。上下组合、阴阳组合才能使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万物正常生长繁衍,生生不息”。阴阳融合极为太极,太极---象征着每个正常运行的“小宇宙”,在生活中推而广之,“小宇宙”可以是一个人的心情,喜(阳)和忧(阴)组合才能形成一个正常人的心情(太极);“小宇宙”可以是一个人身体的成长、衰老过程,同化作用(阳)和异化作用(阴)相互作用,使人的身体呈现出成长、衰老的外在形态(太极);“小宇宙”可以是逻辑判断,真(阳)和假(阴)的组合,才会出现精彩的逻辑世界(太极)。“小宇宙”也可以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可以是数学里面的一对互逆运算、可以是一个人的思想、可以是一对恋人、可以是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其本质就是0和1)、可以是阶级斗争、可以是敌对国家…你说他是什么他就是什么,因为他是矛盾的统一体。

接下来用“小宇宙”来分析一下人类的繁衍。

精子(阳)和卵细胞(阴)相遇、互动,就形成了受精卵(太极),“小宇宙”形成,就往下发展,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两个,两个变四个…最后就形成了婴儿(新太极)。

婴儿体内的同化作用(阳)大于异化作用(阴),所以婴儿呈现出来的是生长和发育;发展到青年或中年的时候,同化作用基本上等于异化作用,停在生长;人到老年时,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呈现出衰老,最后死亡。

这个世界上的所以哲学观点都是由人提炼出来的,而人都是在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

的哲学观点也是生活作用于他们的大脑的主观印象,都是生活的烙印。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

三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当你爱上智慧,并懂得运用智慧来提高你的生活质量。本人对生活的体味太浅,加上现阶段的同龄人对恋爱比较感兴趣,所以只能拿生活中的爱情的某一方面来开始说事。

一对恋人是一个“小宇宙”,他们是相互作用的一对矛盾,但都统一于爱情这一主题下。现在大部分的人啊,只要一谈恋爱,都爱分分秒秒,时时刻刻地黏在一起,或者是熬电话粥既影响生活,又影响学习。他们无原则地黏在一起或者太深地介入了对方的生活,本是想与对方亲近,舍不得对方的离去,但实际上他们是适得其反的。我曾在火车上问过一些人,他们都不喜欢熬电话粥,但是迫于形势或者不好向对方说明,他们的感觉是累的。我也见过一对恋人由于没有了私人空间,最后选择了分手。 累的感觉、分手的结果,都是他们不懂得物极必反的哲学思想,要懂得控制矛盾的发展。一旦两个人成为了恋人关系,他们间就少了很多顾虑,为了对方他们可以做某些牺牲,影响了个人生活,最终导致了分手。问题的症结就出在少了顾虑,为了对方可以做出某些影响生活的让步。懂哲学的人大概都知道,这就为事物向相反方向发展提供了条件,潜在的分手结果在孕育着。明智的人就不会那样,他们知道“掉线的风筝是飞不高的”所以他们还是有所顾虑的,而对于自己不想做的事也敢大声地说出来,他们看似无情、不懂恋爱的规则,但是他们的恋爱会更长久,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没有隐藏疙瘩。物极了,就容易反;两个人异性的关系太好了,好到了恋人关系的程度上来了,这时就容易反、出问题(无顾虑是关系太好造成的),所以要特别小心,注意控制矛盾互化的条件,从而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

大部分人的人生轨迹也是如此。通过不断地努力,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后便开始自翊、飞扬跋扈起来,自以为已获得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是他骄傲的资本,殊不知,正是这些他的个人成就,才使他的人生向反的方向发展,最终跌入人生低谷。 你自翊、飞扬跋扈的时候,是目中无人的,自然就会得罪你身边的人,当然对于忠告你根本听不进去,因为你正被光环所包围,更不用说“吾日三省吾身”、注意个人修养和能力的不断提升。这样,能力被限制了,承担不起大事;关系弄僵了,承担不到大事。很自然,跌入人生低谷。

问题同样是出在“极”了。物极(相对于以前没有获得地位和财富来说)后,必然导致心理变化(正常人来说),行为变化,反向发展,跌入低谷。我还是那句话,看清事物的本质,控制矛盾互化的条件,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才能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 结论

哲学,即是方法论。它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它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永不过时。它指导人们由已知的,去了解、认识未知的。它的矛盾囊括宇宙万象,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懂得这些后,就应该把它应用于生活,从而减少生活中少犯错误的次数。哲学,爱智慧,才会爱生活。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理论特征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论与问题是可以被批判并最终超越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这一原则是无法超越的,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思考和研究的方式,其并不会随着内容而改变。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们生活的关系也是密切而复杂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生活 联系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2095-3089(2016)11-0033-0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于上个世纪初期根据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事实基础上,结合了自然科学的成果,吸取了历史上优秀有价值的思想成果而创建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基础与理论源泉。单纯的理论与概念只是一种抽象的概括,即使这理论与实践是来源于实践的积累。理论如果脱离了现实的实践就会变得空洞而无内涵,当然也就没有了实际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实践的科学,不仅在于其理论的论述,同时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这足以体现出其实践的价值与作用。

首先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显著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核心的,这既体现在理论的阐述中,也能够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历史过程得到验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注与实践的,而实践的最直接参与者就是人,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关注的显然即是人的活动。但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人的活动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所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强调了的是现实存在的,现实的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活动。人类的历史源远流长,这段历史的早就则是归功于一代又一代的人的不断付出与劳动,是人们的不断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历史,创造了社会与文明,纵观人类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唯物主力理论,是以物质为独享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必然会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过程的各个方面。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一门严肃的实践的理论,但其不局限于理论的研究,其哲学范畴放大了。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并且其自称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这是一种底层的理论与方法,这一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得其能够适用于人的日常生活,这也恰恰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因此,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研究时,不仅仅需要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经典理论开始,同时还要充分结合新时代的现象、问题与矛盾,只有不脱离现实的研究与阐释,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得到新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理论,也是科学,同时更是方法,其显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性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的生活中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生活中会遇到的矛盾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问题。对于生活中问题的复杂性,则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和批判性方法,这样能够尽可能的严谨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本质现象,从而为做出做正确的决定提供最为正确的支持;而对于问题的多样性来说,则要运用理论联系实践来帮助解决,通常认为,生活中虽然有许多的问题,但是,很多问题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和相似性,通过对这部分联系与相似性的考量与把握,人们能够将多样的问题归类化简,是的负责多样的问题群类得到简化,更加便于人们的实际生活。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是通过指导人们理想信念体现出来的。可以说,哲学发展的历史即是具有 反思 精神的人类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的历史。正是在不断地追问和反思的旅途中人类创造着自己的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也就主要通过给人们提供理想信念体现出来的,但这绝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为人们提供有关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其趋向基础上的,因此,它在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实际和行动。但是,由于人们的任何行为和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都离不开人们的思想和精神。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法。人们也许永远不可能像技术那样使哲学直接实用,但是,它对于人们精神上的助益已足以使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哲学的应用,绝不是哲学的庸俗化和功利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对我们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 ,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崇高理想信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活中的问题会显著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运用则能够提供有力的帮助。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并不是简单的提上理论的标签,而是需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底层性,做出相应的理论支撑与指导作用,这样在我们面对新问题新环境时,能够在生活中获取巨大的帮助;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也能够在这个时间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完善与丰富。

参考文献

[1] 李昕桐. 施密茨身体现象学视域下的马克思感性活动思想[J]. 学术交流,2014(03) .

[2] 罗许成. 马克思对自由的感性活动理解[J]. 浙江社会科学,2013(12) .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当前学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参与到讨论中,诸如哲学与时代、哲学与生活世界、哲学与现实、哲学与人的生存等话题,其实都是这一讨论的部分。然而,任何讨论都必须首先确立自身存在的合法性,所讨论的问题应当是具有“现实”针对性的真问题,否则,就是无病呻吟或胡言乱语。那么,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否是一个真问题?为什么它现在成了问题?是追逐西方哲学谈论回归生活世界的“时髦”? 是在哲学被边缘化之后,学者们不甘寂寞,试图重新回到社会关注的中心,使哲学成为像“经济学帝国主义”一样的“显学”?是学者们不愿清贫,试图通过关注现实,充当“工业的宦官”,勾引消费者皇帝的最下流的欲念、迎合皇帝们的最肮脏的欲望,然后从他们的口袋里套钱?是出于某种“民族主义的心理”,即对中国至今尚未产生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的哲学家的忧虑?还是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真的出了问题:哲学远离了生活? 其实,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一个永恒话题。一方面,哲学的历史就是一个愈来愈贴近人的现实生活的过程。古代哲学关注的是客体、对象世界,近代哲学以人的认识为对象,现代哲学讨论的是科学的发展和人对生活的体验、感受。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越来越生活化、哲学的地位越来越“平民化”的过程。另一方面,生活之树常青,生活的生成性必然使前一个时代的哲学与后一个时代的生活发生断裂,这时就要求哲学回归生活世界。所以,每当时代发生变迁,既有哲学的解释力无法包容生活或者说生活越出了哲学的解释框架时,就会产生哲学回归生活的呼声。而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状况正是哲学与生活之间出现了断裂。 从“论坛哲学”的角度(按照高清海教授的说法,现今马哲在国内有三种存在状态:讲坛哲学——存在于讲话、官方文件报告、公共政治课讲坛上的哲学,论坛哲学——学者们讨论的哲学,应用哲学——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哲学),马克思哲学在新中国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前实践唯物主义(1978年前),实践唯物主义(1978-1990年)和后实践唯物主义(1990年后)(这里的实践唯物主义是广义的,即指所有主张凸显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的观念,而不是仅指把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冠之以“实践唯物主义”这个名称的观点)。改革开放前,哲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当然也是扭曲的,那时哲学作为无所不能的指导者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哲学的地位、作用以及与生活的关系并未受到质疑。20世纪80年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也没有成为问题,因为那时哲学与生活是同步的,从真理标准问题到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再到主体性问题,最后到实践唯物主义问题,所有这些讨论都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是现实问题,并且首先是作为现实问题粉墨登场的。比如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针对的是“两个凡是”的极“左”路线;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是对“文化大革命”时期肆意践踏人、侵犯人的反动;主体性问题的讨论是为了给市场经济的发展清除障碍,等等。可以这样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时期,是中国的启蒙运动时期,哲学不仅见证了这一过程,而且是这次启蒙运动的“始作俑者”和生力军。也是由于哲学问题与现实息息相关,所以,8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是乐观的、朝气蓬勃的,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哲学家们并没有被边缘化和失落之感。而到90年代后,恰如在西方19世纪上半叶的哲学与科学之间所发生的一切一样,哲学与生活的姻亲关系解体了。事实上,在90年代末的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中,就已有解体的趋向。因为实践唯物主义要求体系化,试图建构取代旧教科书体系的新体系,这样一种学术上的诉求就蕴含着脱离现实的种子。有的学者曾用“学术凸显,思想淡出”来概括90年代中国学术界的状况,这一概括虽然不是十分贴切,但也反映了部分真实。的确,90年后,一部分学者专注于学术,甚至以纯学术自居,沉迷于史的挖掘,耻于谈论现实,把学术性和现实性对立起来。这当然与建国后马克思哲学与政治过于紧密、与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不强、与90年后学术界日渐浓重的商业气息有关,是对它们的反拨,是对学者的自身操守或职业意识和具有学术底蕴的学术研究的呼唤。但是,对于哲学、特别是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说,“史”的研究并不能以“论”的牺牲为代价,对学术性的强调不应排斥对现实的关注。另有一部分学者转向庸俗,学术的崇高感、神圣感、使命感荡然无存,学术研究成为挣钱的工具、谋生的手段,写文章是为了评职称、挣稿费。对于这部分人而言,那种旧有的在理论上毫无顾忌的精神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没有头脑的折衷主义,是对职位和收入的担忧,直到极其卑劣的向上爬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版第258页)诚然,上述两种倾向是90年后学术界的两种极端现象,并不代表学术界的全部,但这两种倾向的存在却真切表明,90年后马克思哲学的研究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时代感和生活气息,成为象牙塔里的学问,成为学者们自娱自乐、自产自销的学问,哲学与生活的关联断裂了。这正是哲学贫困化或思想淡出的原因,也是哲学被边缘化的原因。

论文模板范文哲学与生活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当前学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参与到讨论中,诸如哲学与时代、哲学与生活世界、哲学与现实、哲学与人的生存等话题,其实都是这一讨论的部分。然而,任何讨论都必须首先确立自身存在的合法性,所讨论的问题应当是具有“现实”针对性的真问题,否则,就是无病呻吟或胡言乱语。那么,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否是一个真问题?为什么它现在成了问题?是追逐西方哲学谈论回归生活世界的“时髦”? 是在哲学被边缘化之后,学者们不甘寂寞,试图重新回到社会关注的中心,使哲学成为像“经济学帝国主义”一样的“显学”?是学者们不愿清贫,试图通过关注现实,充当“工业的宦官”,勾引消费者皇帝的最下流的欲念、迎合皇帝们的最肮脏的欲望,然后从他们的口袋里套钱?是出于某种“民族主义的心理”,即对中国至今尚未产生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的哲学家的忧虑?还是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真的出了问题:哲学远离了生活? 其实,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一个永恒话题。一方面,哲学的历史就是一个愈来愈贴近人的现实生活的过程。古代哲学关注的是客体、对象世界,近代哲学以人的认识为对象,现代哲学讨论的是科学的发展和人对生活的体验、感受。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越来越生活化、哲学的地位越来越“平民化”的过程。另一方面,生活之树常青,生活的生成性必然使前一个时代的哲学与后一个时代的生活发生断裂,这时就要求哲学回归生活世界。所以,每当时代发生变迁,既有哲学的解释力无法包容生活或者说生活越出了哲学的解释框架时,就会产生哲学回归生活的呼声。而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状况正是哲学与生活之间出现了断裂。 从“论坛哲学”的角度(按照高清海教授的说法,现今马哲在国内有三种存在状态:讲坛哲学——存在于讲话、官方文件报告、公共政治课讲坛上的哲学,论坛哲学——学者们讨论的哲学,应用哲学——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哲学),马克思哲学在新中国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前实践唯物主义(1978年前),实践唯物主义(1978-1990年)和后实践唯物主义(1990年后)(这里的实践唯物主义是广义的,即指所有主张凸显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的观念,而不是仅指把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冠之以“实践唯物主义”这个名称的观点)。改革开放前,哲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当然也是扭曲的,那时哲学作为无所不能的指导者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哲学的地位、作用以及与生活的关系并未受到质疑。20世纪80年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也没有成为问题,因为那时哲学与生活是同步的,从真理标准问题到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再到主体性问题,最后到实践唯物主义问题,所有这些讨论都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是现实问题,并且首先是作为现实问题粉墨登场的。比如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针对的是“两个凡是”的极“左”路线;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是对“文化大革命”时期肆意践踏人、侵犯人的反动;主体性问题的讨论是为了给市场经济的发展清除障碍,等等。可以这样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时期,是中国的启蒙运动时期,哲学不仅见证了这一过程,而且是这次启蒙运动的“始作俑者”和生力军。也是由于哲学问题与现实息息相关,所以,8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是乐观的、朝气蓬勃的,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哲学家们并没有被边缘化和失落之感。而到90年代后,恰如在西方19世纪上半叶的哲学与科学之间所发生的一切一样,哲学与生活的姻亲关系解体了。事实上,在90年代末的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中,就已有解体的趋向。因为实践唯物主义要求体系化,试图建构取代旧教科书体系的新体系,这样一种学术上的诉求就蕴含着脱离现实的种子。有的学者曾用“学术凸显,思想淡出”来概括90年代中国学术界的状况,这一概括虽然不是十分贴切,但也反映了部分真实。的确,90年后,一部分学者专注于学术,甚至以纯学术自居,沉迷于史的挖掘,耻于谈论现实,把学术性和现实性对立起来。这当然与建国后马克思哲学与政治过于紧密、与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不强、与90年后学术界日渐浓重的商业气息有关,是对它们的反拨,是对学者的自身操守或职业意识和具有学术底蕴的学术研究的呼唤。但是,对于哲学、特别是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说,“史”的研究并不能以“论”的牺牲为代价,对学术性的强调不应排斥对现实的关注。另有一部分学者转向庸俗,学术的崇高感、神圣感、使命感荡然无存,学术研究成为挣钱的工具、谋生的手段,写文章是为了评职称、挣稿费。对于这部分人而言,那种旧有的在理论上毫无顾忌的精神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没有头脑的折衷主义,是对职位和收入的担忧,直到极其卑劣的向上爬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版第258页)诚然,上述两种倾向是90年后学术界的两种极端现象,并不代表学术界的全部,但这两种倾向的存在却真切表明,90年后马克思哲学的研究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时代感和生活气息,成为象牙塔里的学问,成为学者们自娱自乐、自产自销的学问,哲学与生活的关联断裂了。这正是哲学贫困化或思想淡出的原因,也是哲学被边缘化的原因。

我 一直很喜欢哲学,尽管一开始对哲学的了解不深刻。后来到了大学,学习了中国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西方哲学史,才对哲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有了自己的心得。柏拉图指出:“惊奇是哲学家的标志,是哲学的开端。”在《苏菲的世界》一书中也强调:“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的唯一条件是要有好奇心。”我觉得这句话应该将“唯一条件”改为“必要条件”更准确一些。人都是由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但是要想达到哲学家的高度还需要很多其他因素。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黑格尔在《小逻辑》中强调:“哲学以绝对为对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提出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思想。”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文章阅读网: )古往今来,纵观中西,很多哲学家都对哲学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哲学都和思维、思考、知识、思想有关。 有人也许会问:“学习哲学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的确,学哲学是不能当饭吃,但学了哲学以后,你会知道“吃饭是为了什么?”,“活着又是为了什么?”首先,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学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的社会科学。哲学不是一般人能够吃透的但是我们也许可以学会如何用哲学的方式去思考。简单举一个例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辩证法包含了发展观、矛盾观、联系观和辩证否定观,这四种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同时也为我们提出相应的方法论指导,这使我们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少走很多弯路。智慧是命运的一部分,一个人所遭遇的外界环境是会影响他的头脑的,反过来他所用的思维方式也会反作用于他的幸福与快乐的程度。一个人如果用消极的思维方式去面对他遇到的苦难,那么往往容易失败甚至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但是一个人倘若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同样的苦难,往往会更容易摆脱困境,走向成功。其次,哲学对世界的关于终极意义的解释,它在解释中使我们了解了世界,使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中合理化,从而为我们提供心灵的慰藉。在学习西方哲学史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哲学会思考神、自然(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不同的哲学家对世界本源的探索以及人类本身的探索等都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其实我们关注的焦点不是内容本身,而是我们去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思考的。在《苏菲的世界》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比一千个答案更具有爆炸性。”也就是说我们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主动去思考而不是把这个世界看作理所当然的存在。思考什么?思考一些现象背后的本质,思考这件事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现象与现象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等,而不是不假思索的去接受别人的观点甚至是一些所谓“砖家”的观点。这样你在遇到生活中有关一些批判的言论时你会有自己的判断和取舍而不是全盘吸收并把它奉作真理。我们的思想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态度以及快乐与否而不仅仅是物质。再者,哲学还是人对自我定位的一种工具。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和“认识你自己。” 在《马克思箴言》一书中,马克思说:“人并不是跪在世界之外的抽象的存在。人意味着世界,意味着国家,意味着社会。”哲学让我们学会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存在,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认识到“人应当是精神性的存在。” 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选自《论语》 ),人认识了自己,就会达到身心和谐的境界,得失坦然,生活洒脱超然,不苛求他人也不苛求自己的内心,明白自己的方向和活着的意义,生活自然轻松快乐,正所谓“道法自然。”从人的一生对文化选择的向度也可以看出哲学对于人生发展过程所起的作用,这里就不一一叙说。最后,哲学最终的目的在于“善的智慧”。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并没有任何一种明确固定的方式,重要的是任何一种方式中都需要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智慧的精神,而这也是人类追求知识的跟班精神。曾经讨论过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什么?冯友兰说:“中国这虚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命题。求解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我们都知道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那么哲学的发展也是永无止境的。倘若一个人不明白自己活着的意义(即理解的可能性),无目标无追求、不思进取,那么就无法发挥自己的价值,注定是平庸的一生,是碌碌无为饱食终日的一生。哲学让我们哦那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我们所处的世界,哲学让我们认识自己,诶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哲学让我们不断追求,有思想的活着,即使物质上可以贫困,但是精神上却可以很富足。热爱哲学吧,让我们与哲学相伴一生。

哲学,即是 方法 论。哲学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对于哲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一直有很多的论文加以描述。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摘要:哲学,即是方法论。它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它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永不过时。它指导人们由已知的,去了解、认识未知的。它的矛盾囊括宇宙万象,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懂得这些后,就应该把它应用于生活,从而减少生活中少犯错误的次数。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爱上智慧,并运用智慧来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哲学,生活

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与 总结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科,它能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幸福的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由哲学的定义可以知道,哲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抽象出来的理论体系。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哲学观点都是由人提炼出来的,而人都是在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的哲学观点也是生活作用于他们的大脑的主观印象,都是生活的烙印。 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17、18世纪,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是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所达到的对物质结构最深层次的认识,因而,人们就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转化。哲学家用这一理论来研究世界的本原于是得出了:物质就是原子,原子就是世界的本质的结论。例如伽森狄和霍尔巴赫,他们关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哲学家从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中研究出了世界的本源,这足以说明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

哲学的思想是随着生活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例如原子论,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徳谟克尼特是第一个提出原子论的,当然在当时的古希腊并没有近代的科学仪器来发现原子,所以他说的原子并不是现在我们现在经常所提到的原子。徳谟克尼特认为“真正的存在由无数微粒构成,这些微粒在虚空中运动”,而这种物质微粒就是原子。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物质粒子,是不可分得;在时间上是永恒存在的;数量上是无限存在的;从空间上说,这无数的原子在虚空中运动着。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物理学上的原子,当时的哲学家用这一自然发现来研究世界的本原于是得出了:物质就是原子,原子

就是世界的本质的结论。从古代的原子论到近代的原子论,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哲学思想也在不断进步。

哲学对生活具有指导作用。哲学是照亮人们生活路途的明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我个人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能够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有意义的指导,他提出一下几个观点:第一,幸福是终极目的。他认为只有幸福才有资格称作绝对最后的,我们永远只是为了它本身而选择它,而绝不是为了其他别的什么。第二,幸福是心灵合于完全德性的现实活动。 第三,德行非生于天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包括理智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如智慧、理解、明智是理智德行;宽大和节制是道德的德性。第四,要获得幸福,必须奉行中庸之道。第五,幸福是实践的果实。亚里斯多德认为,一个人光有德性还不够,还必须要把德性付诸现实活动。第六,幸福不是一时一事的事,终身幸福才能算作真正的幸福。第七,幸福还需要好的外在条件为助。亚里士多德认为许多高尚的事情,需要朋友、财富、政治权力才能做到,借助这些条件比较容易获得幸福。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赞成以外在的好处作为追求幸福的目的。他强调财富、名誉、门第、闲暇等外在好处并不是幸福的原因。他还明确表达了一种利他主义的道德准则。在他看来,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是那种为了朋友和国家尽其所能,在必要时甚至献出生命的人;是抛弃财富、名誉和人们普遍争夺利的利益,保持着自身高尚的人;是宁可要短暂的强烈的快乐,也不要长期的平和的快乐,宁可高尚地生活一年,也不要庸庸碌碌生活多年的快乐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告诉了我们要在德性的指导下追求幸福,在生活中要通过学习来增长智慧、加深理解、使自己明智,要用德行来调适情感和行为的,因为情感和行为都存在着过度与不及的可能,只有德行才能使情感和行为保持适中。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为人们追求幸福指明了道路,这体现了哲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 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上看,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还可以遇见和知名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同时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现在我们中国遵循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它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哲学的思想库作用,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利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参考文献:

[1]杨敏姣,万小龙.伽利略的原子论思想——近代科学革命的形而上学基础[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05期

[2]赵敦华.西方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9—90

[3]周华.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4]罗洪铁,徳谟克尼特的原子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1,02期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一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 哲学源自、适用于生活

三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结论

一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根本看法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哪个是第一性,哪个是第二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标准。在哲学史上,凡是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是有物质派生的,是对的,属于唯物主义派别。凡事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即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源,物质是有意识派生的,是错误的,属于唯心主义派别。

二 哲学源自、适用于生活

由哲学的定义可以知道,哲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抽象出来的理论体系。

就拿伏羲氏的《连山》来说,据曾仕强教授的观点:“当年伏羲氏看到了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就仔细思考啊,通过各种推理假设,虽然不怎么科学,但是是哲学的概括,提炼出了阴阳---太极。一个作用力把太阳拉上去---阳;一个作用力把太阳拉下来---阴。一上一下,一阴一阳,才能是太阳东升西落。上下组合、阴阳组合才能使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万物正常生长繁衍,生生不息”。阴阳融合极为太极,太极---象征着每个正常运行的“小宇宙”,在生活中推而广之,“小宇宙”可以是一个人的心情,喜(阳)和忧(阴)组合才能形成一个正常人的心情(太极);“小宇宙”可以是一个人身体的成长、衰老过程,同化作用(阳)和异化作用(阴)相互作用,使人的身体呈现出成长、衰老的外在形态(太极);“小宇宙”可以是逻辑判断,真(阳)和假(阴)的组合,才会出现精彩的逻辑世界(太极)。“小宇宙”也可以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可以是数学里面的一对互逆运算、可以是一个人的思想、可以是一对恋人、可以是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其本质就是0和1)、可以是阶级斗争、可以是敌对国家…你说他是什么他就是什么,因为他是矛盾的统一体。

接下来用“小宇宙”来分析一下人类的繁衍。

精子(阳)和卵细胞(阴)相遇、互动,就形成了受精卵(太极),“小宇宙”形成,就往下发展,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两个,两个变四个…最后就形成了婴儿(新太极)。

婴儿体内的同化作用(阳)大于异化作用(阴),所以婴儿呈现出来的是生长和发育;发展到青年或中年的时候,同化作用基本上等于异化作用,停在生长;人到老年时,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呈现出衰老,最后死亡。

这个世界上的所以哲学观点都是由人提炼出来的,而人都是在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

的哲学观点也是生活作用于他们的大脑的主观印象,都是生活的烙印。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

三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当你爱上智慧,并懂得运用智慧来提高你的生活质量。本人对生活的体味太浅,加上现阶段的同龄人对恋爱比较感兴趣,所以只能拿生活中的爱情的某一方面来开始说事。

一对恋人是一个“小宇宙”,他们是相互作用的一对矛盾,但都统一于爱情这一主题下。现在大部分的人啊,只要一谈恋爱,都爱分分秒秒,时时刻刻地黏在一起,或者是熬电话粥既影响生活,又影响学习。他们无原则地黏在一起或者太深地介入了对方的生活,本是想与对方亲近,舍不得对方的离去,但实际上他们是适得其反的。我曾在火车上问过一些人,他们都不喜欢熬电话粥,但是迫于形势或者不好向对方说明,他们的感觉是累的。我也见过一对恋人由于没有了私人空间,最后选择了分手。 累的感觉、分手的结果,都是他们不懂得物极必反的哲学思想,要懂得控制矛盾的发展。一旦两个人成为了恋人关系,他们间就少了很多顾虑,为了对方他们可以做某些牺牲,影响了个人生活,最终导致了分手。问题的症结就出在少了顾虑,为了对方可以做出某些影响生活的让步。懂哲学的人大概都知道,这就为事物向相反方向发展提供了条件,潜在的分手结果在孕育着。明智的人就不会那样,他们知道“掉线的风筝是飞不高的”所以他们还是有所顾虑的,而对于自己不想做的事也敢大声地说出来,他们看似无情、不懂恋爱的规则,但是他们的恋爱会更长久,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没有隐藏疙瘩。物极了,就容易反;两个人异性的关系太好了,好到了恋人关系的程度上来了,这时就容易反、出问题(无顾虑是关系太好造成的),所以要特别小心,注意控制矛盾互化的条件,从而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

大部分人的人生轨迹也是如此。通过不断地努力,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后便开始自翊、飞扬跋扈起来,自以为已获得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是他骄傲的资本,殊不知,正是这些他的个人成就,才使他的人生向反的方向发展,最终跌入人生低谷。 你自翊、飞扬跋扈的时候,是目中无人的,自然就会得罪你身边的人,当然对于忠告你根本听不进去,因为你正被光环所包围,更不用说“吾日三省吾身”、注意个人修养和能力的不断提升。这样,能力被限制了,承担不起大事;关系弄僵了,承担不到大事。很自然,跌入人生低谷。

问题同样是出在“极”了。物极(相对于以前没有获得地位和财富来说)后,必然导致心理变化(正常人来说),行为变化,反向发展,跌入低谷。我还是那句话,看清事物的本质,控制矛盾互化的条件,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才能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 结论

哲学,即是方法论。它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它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永不过时。它指导人们由已知的,去了解、认识未知的。它的矛盾囊括宇宙万象,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懂得这些后,就应该把它应用于生活,从而减少生活中少犯错误的次数。哲学,爱智慧,才会爱生活。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理论特征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论与问题是可以被批判并最终超越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这一原则是无法超越的,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思考和研究的方式,其并不会随着内容而改变。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们生活的关系也是密切而复杂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生活 联系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2095-3089(2016)11-0033-0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于上个世纪初期根据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事实基础上,结合了自然科学的成果,吸取了历史上优秀有价值的思想成果而创建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基础与理论源泉。单纯的理论与概念只是一种抽象的概括,即使这理论与实践是来源于实践的积累。理论如果脱离了现实的实践就会变得空洞而无内涵,当然也就没有了实际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实践的科学,不仅在于其理论的论述,同时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这足以体现出其实践的价值与作用。

首先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显著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核心的,这既体现在理论的阐述中,也能够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历史过程得到验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注与实践的,而实践的最直接参与者就是人,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关注的显然即是人的活动。但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人的活动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所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强调了的是现实存在的,现实的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活动。人类的历史源远流长,这段历史的早就则是归功于一代又一代的人的不断付出与劳动,是人们的不断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历史,创造了社会与文明,纵观人类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唯物主力理论,是以物质为独享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必然会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过程的各个方面。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一门严肃的实践的理论,但其不局限于理论的研究,其哲学范畴放大了。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并且其自称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这是一种底层的理论与方法,这一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得其能够适用于人的日常生活,这也恰恰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因此,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研究时,不仅仅需要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经典理论开始,同时还要充分结合新时代的现象、问题与矛盾,只有不脱离现实的研究与阐释,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得到新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理论,也是科学,同时更是方法,其显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性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的生活中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生活中会遇到的矛盾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问题。对于生活中问题的复杂性,则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和批判性方法,这样能够尽可能的严谨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本质现象,从而为做出做正确的决定提供最为正确的支持;而对于问题的多样性来说,则要运用理论联系实践来帮助解决,通常认为,生活中虽然有许多的问题,但是,很多问题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和相似性,通过对这部分联系与相似性的考量与把握,人们能够将多样的问题归类化简,是的负责多样的问题群类得到简化,更加便于人们的实际生活。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是通过指导人们理想信念体现出来的。可以说,哲学发展的历史即是具有 反思 精神的人类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的历史。正是在不断地追问和反思的旅途中人类创造着自己的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也就主要通过给人们提供理想信念体现出来的,但这绝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为人们提供有关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其趋向基础上的,因此,它在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实际和行动。但是,由于人们的任何行为和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都离不开人们的思想和精神。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法。人们也许永远不可能像技术那样使哲学直接实用,但是,它对于人们精神上的助益已足以使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哲学的应用,绝不是哲学的庸俗化和功利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对我们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 ,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崇高理想信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活中的问题会显著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运用则能够提供有力的帮助。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并不是简单的提上理论的标签,而是需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底层性,做出相应的理论支撑与指导作用,这样在我们面对新问题新环境时,能够在生活中获取巨大的帮助;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也能够在这个时间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完善与丰富。

参考文献

[1] 李昕桐. 施密茨身体现象学视域下的马克思感性活动思想[J]. 学术交流,2014(03) .

[2] 罗许成. 马克思对自由的感性活动理解[J]. 浙江社会科学,2013(12) .

生活哲学智慧论文

哲学与人生论文哲学家帕斯卡尔曾有一句名言:“对于人 没有什么比他自己的状态更为重要的了。”这也许可以说是哲学智慧关照,人生与关照自我具有内在同一性的又一证明。因而对人生进行哲学思考,首先必须对自我的人生存在进行哲学思考,于是,我们把人生哲学的旨归指向自我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境遇。 如果我们不满足于仅仅是生活着,那么,我们就必须学会思考人生。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样,世界上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自我。所以,每一个自我在展开自己人生历程的过程中无疑会显示其不同的个性风采。这似乎是对哲学思考所要求的普遍性原则的一个否定。但哲学的理性与智慧却可以舍弃这其中的个性而抽取其共性的东西进行思考,这其中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我们可以从逻辑上把自我人生作“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这样一个三阶段的划分,而哲学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则贯穿于其中。 1.认识自我 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认识你自己”,他的后继者柏拉图进一步发挥道:“我们知道许多外部世界的知识,但我们却很难认识自己。” 所以,千百年来,几乎所有的思想家们都在探究人类自身,企图认识自己。就在人类的理性迈过了无数沟壑,走过了无数夜路中的迷途之后,终于认识到自己是人,并在高举起大写的“人”的理性旗帜时,“斯芬克斯之迷”仿佛被破译了。然而,人类理性马上便又发觉,“斯芬克斯之迷”并未真正破译,而是在跨过了俄狄浦斯的悲剧之后以另一种形式提出这个迷。于是,“人是什么”便又重新困惑着人类。实现自我 古希腊的一座圣庙,一进门的门柱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警世之言:“发现你自己!” 当今社会,信息的充斥使人们失去了必要的思考能力,太平盛世的浮华使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白日里为各自的名利奋斗,夜晚被各种娱乐生活引诱,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自我,找不到自我,甚至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想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脑海荡不起一点涟漪。时代的变化太快,走着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跟着感觉跑吧!“不经思考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现在,信息时代的大潮正把社会推向一个“自我迷失”的时代。 看看你的周围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北了。电视电影看多了,在生活里就像是在表演;够档次的人见多了,也会在圈子里装装优雅做做秀,把自己扮得很清高;语言技巧学多了,说了一箩筐话却没有一点真实的感觉。很多人现在说话做事是在模仿别人中生活,而不是在做自己。很多年轻人自以为很个性、很叛逆,标榜自我,其实并不是做真实的自己,而是在追逐新潮,抄袭别人的生活。 现在就是一个做秀的时代,不仅名人会做秀,商家会做秀,官员也会做秀,老师也会做秀,据报道,在今年儿童节,在广州的一个六一庆典活动,领导、老师、嘉宾一个一个接着在台上长篇大论做报告,学生在台下个个眉头紧皱、酷热难耐,如受酷刑,大人们把儿童节变成了显示领导“重视”、实现宣传最优化、利益最大化的秀场,这哪是为儿童过节日!成人世界的“做秀文化”已经开始从娃娃抓起,不断熏陶,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秀才”。现在一个五岁的儿童上台表演节目,也会打出大人们惯用的手势,煽动台下观众“给我点掌声啦!”,每当看到这类情景,我脑子里就自问:这真是孩子真实的心声,还是大人教好的?在这种迎合心理下成长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他自己吗?现在大学校园里的杀人、自杀、跳楼、卖淫、包养等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其自身根源只有一个:迷失自我。要想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必须做真实的自己!这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步。只有达到自我实现的人生状态,才能获得生活的幸福、心灵的安宁和内心的丰富。自我实现意味着发现自己、超越自己,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的、活跃的、全神贯注的体验属于自己的生活。自我实现意味着知道自己人生的取舍。正如一首诗: “上帝在你我心扉轻语, 悄悄的却又可闻的, 他告诉我们: 什么应该把握,什么应该逃避。” 李嘉诚说:“人生自有其沉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忍受属于自己的那份悲伤,只有这样,你才能够体会到什么叫成功,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最有力量的,还是尼采的那句话:“成为你自己!”。 “我们不模仿,因为我们是他人的榜样”,如果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树立典范,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那就说明做人做事做到了一定的境界。即使达不到如此境界,“成为我自己”,则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基本体现。 如何成为 “我自己”呢?一个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人,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就是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尊需求等基本需要之后,追求自我实现的人。自我实现者才是完全心理健康的人,自我实现者就是做真正的自己。 自我实现既不是我行我素、孤芳自赏,也不是刻意追求完美、所谓完人。无论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一个追求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人,应该具备以下个人品质特点: 一、了解自己并接受自己。自卑的人看不起自己,自恋的人太看重自己,自狂的人不能正视自己,自满的人忽视潜在的自己,惟我独尊的人迷失了自己,自甘堕落的人抛弃了自己,自杀的人接受不了自己,这一切都是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受自我。 要想实现自我人生价值,首先要开展内心对话,自己向自己敞开心扉,倾听自己内在的冲动的声音,了解真实的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样的情绪倾向,我要向何处去,我的人生使命和责任是什么,我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等等。把自己看清楚弄明白,发现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无条件的接受属于你自己的一切,你才能够找到你的人生价值,然后再去实现你的人生价值。满意请采纳

】心里有春天,心花才能怒放;胸中有大海,胸怀才能开阔;腹中有良策,处事才能利落;眼睛有炯神,目光才能敏锐;臂膀有力量,出手才有重拳;脚步有节奏,步履才能轻盈。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佛曰:一切皆为虚幻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佛曰:为何不必?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容颜。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麽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我问佛:为嘛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我问佛:为嘛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明年才懂得珍惜。我问佛:你多大?佛说:我就算一岁,我也是佛;你就算100岁,如果固守自己的心灵,那也是人。我问佛:世事本无常是什么意思?佛说:无常便是有常,无知所以无畏。我问佛:为何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佛曰-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佛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 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佛曰- -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 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 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佛曰: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佛曰: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佛曰:刹那便是永恒。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有一个弟子问师傅:“世界上真的有佛祖吗?”师傅说“有的。”弟子问:“可是我为什么看不见呢?”于是师傅带着弟子到了一个漆黑的密室,师傅对弟子说:“你看那边墙角里有一把斧子,你看见吗?”弟子张大了眼睛,可是密室太黑了,什么也看不见。于是说:“没有啊。”师傅点亮了蜡烛,在密室的墙角确确实实放着一把斧子。你看不见的就一定没有吗?她讲完故事后说道:“同学们,我不想灌输任何东西给你们,请记住,在任何事情没有被证明之前,请千万不要相信;在任何事情没有被证伪之前,也请不要不相信。一切的一切最终都需要你自己找到那根蜡烛,点燃自己的智慧之光。否则你的人生就永远重复着自己的昨天,抑或是重复着别人的昨天。是啊,我在听了那些话之后真的很激动,我忽然发现,我一直是这个社会的奴隶,听着别人的话,唱着别人的歌,咀嚼着别人的思想,咽下别人的唾沫。面对社会上那么多不公平的现象,我的心灵被污浊,我痛苦的反省自己的罪恶,却无能无力。在后来这位出色的哲学老师的带领下,我进入了奇妙的哲学世界,其实说起来真正开始看哲学书,还是因为刘墉的一篇文章,那时的我处在成长的躁动期,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往极端想,于是有很多“有没有意义”的问题,“写那么多作业有没有意义,背那么多公式有没有意义,每天都要吃饭有没有意义,人反正是要死的,活着又有什么意义,这个世界存在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消沉的时候,忽然看到刘墉说,“其实你问那么多有无意义的问题前,早已经有了答案了,其实你只是在用那些问题不断打击自己而已。”我震惊了,不错,我就是这样,我只是因为无能无力,因为觉得没有意义,觉得没有信心,觉得没有能力,觉得没办法证明自己,所以在为自己找借口而已,只是在用这些“有没有意义”的问题慰藉自己而已。但是在这个社会面前,我没有勇气承认,因为在这个世俗的社会里,我必须保护自己,必须寻找自己的面具。但是,我痛恨自己,痛恨自己的虚伪,痛恨自己的罪恶,痛恨自己的无知。那些陌生的名字在那些空虚的夜里一遍一遍地游荡在眼前,从叔本华到尼采,从加缪到萨特,从胡塞儿到海德格尔,从弗洛伊德到拉康。我的注意力却无意识地集中到了形而上之的悲观主义、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上。记得第一个让我感动的是休谟,当时翻开书本看到的就是他的学说,他认为人只能停留在知觉的王国,知觉以外的实体是否存在,无法知道。他说:“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因为任何一种个别的动作或活动重复了多次之后,便会产生一种倾向,使我们并不凭借任何推理或理解过程,就重新进行同样的动作或活动。我们经常说,这种倾向就是习惯的结果”。我于是怀疑自己的认知,怀疑我的思想,怀疑一切可以怀疑的存在,我会这样思考完全是因为后天的习惯势力,怎么办,我已经不是纯粹的“我”了,我属于“我们”,我只是那么多我们中的渺小的一个而已。我又一次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是一个人,我真的是一个人吗?我渴望我活着只是为了我是一个人,而不是别的什么。在这五光十色的尘世,我很难保持自己,很难保持自己不受外界的诱惑,而我只要不由自主地睁开眼睛,即使是最高尚的诱惑,我也会立即成为“我们”之中的一个。我已经不属于自己。当我发现这点时,我觉得很生气,因为我被社会,被这个假装文明的社会,我的周围的虚伪的人只是在用他们的假慈悲在灌输他们的自以为仁义、道德的观念给我。于是我想改变点什么,虽然我也知道结果可能什么都不是,但是总该做些什么。当然我不是那种偏激的人,因为我还做不到那么绝对,毕竟我承认了自己的社会性。这是没法改变的事实,但我至少还可以拒绝,对,我可以拒绝我所不认同的东西,当我刚想雀跃时,忽然有一个声音沉重的打击了我,那是柏格森。我没有看过他的什么书,他写过什么《形而上学导言》,在《评述》里记了他关于认识论的理论,从近代以来,西方认识论一直高扬理性或理智,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所相信的东西都是理性。实体或实在性只能为理性所把握,形而上学是理性的产物。但是,柏格森反对西方哲学的这种理性主义传统,反对在哲学研究中应用理智,主张只有直觉才能达到形而上学,才能把握具有形而上学实在性的“生命冲动”和“绵延”。我对他的“生命冲动”、“绵延”不很理解,但我明确了一点:理性也是有缺陷的。既然如此,我又有什么理由去评判,别人的对与错呢?那么我的拒绝又有什么意义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似乎陷入了绝望的循环,也就是那个时候接触到了叔本华。这个名字像中国人的悲观主义哲学家,让我很着迷。不管他说什么,或许我无法理解,但是我却有共鸣,我想每个人对于共鸣的东西总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而像某些干瘪的说教只有讨厌。叔本华是一个悲观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世界既然被意志所驱策,那么,这世界就注定是一个痛苦的世界。而人生活于这样的世界里,他的一生只能是对痛苦的一种体验。人生之所以注定要痛苦,这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人是世界意志客体化的最高等级。所谓最高,就是说在这个阶段,生命意志中分化出自身的对立面——理智。理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生命意志,让人活得更好。但是,理智一出现,就发现人原来注定要死亡。死亡是威胁人类的最大灾祸;人生的最大恐惧来自对死亡的忧虑。那些达官巨贾们可以居则琼楼玉字,宴则通宵达旦,但毕竟也难免一死,在注定要到来的死亡面前,珠玉,珍宝、舞会、盛宴,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叔本华比喻说,人生好像在吹肥皂泡,明知迟早要破,可还是在吹。不但吹,还要比谁吹得大,吹得五光十色、富丽堂皇。为此,就免不了要挖空心思、费尽心力,然而心下却明白地知道这个肥皂泡迟早要破。人生如斯,岂不痛苦。(叔本华:《作为意志初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33页)

哲学与生活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现实中的哲学 道这些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将理论具体化、简单化。毛泽东在这方面可称得上是全能的大师。搞社会主义,前人研究了一百多年,只有马克思才系统的总结了一套革命理论。拿到中国来完全对号入座,那是机械的教条主义。陈独秀吃的就是这个亏。然毛泽东通晓中国历史体察民情,在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上,知国情、知自己、知国民党、知民众。这几个“知”字,正好是兵法“知己知彼”的原则,针对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半封建、半殖民地,敌强我弱,要将无产阶级的理论变成现实,最重要的就是客观的分析敌我双方的客观实际,用自己的长处克制敌人的短处,这样革命才不至于空谈。结合革命理论,具体化到现实生活中的各个细节上,那样,理论也就成了具体的生活常识,谁都能看的懂,也会用,这样胜利就有了起码的保证了。 回想一下我们几十岁的生涯,其实也是从生活到工作很多地方结合自我实际走过来的,只是在每个细节上,过多的认识了自己的优点,忽略了或少看了他人的优点,时间长了也就形成了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以为自己是一盏明灯,总想照亮他人,却忘了我以外的东西闪光的地方很耀眼。这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只知自己,不知他人。我们虽然不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中厮杀,但人生之路也到处充满了火药味,兵法上说,知自己,知对方,才能百战不殆,联系到我们的人生,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地步,正是不知己,也不知彼的结果。 社会是一个动态环境,其中每个人都在运动之中,所以我们的认识论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活的,行为的方法论也应该多样化。拿着真理,最好不要视为“纯金”的,因为我们面前的诸事、诸人都是在变化之中,今天你用“真理”对上号了,那么“真理”就有价值;明天对不上号了,那“真理”也就成了谬误。战争的形式有两种:一是,阵地战;一是,运动战。在征战中究竟用那种形式,最后的胜利者往往取决于根据客观实际,采取最有效的策略。我们的人生大体也是如此:今天的成就,说明“知和行”统一在一条线上了,但不能预示明天的结果,明天是什么样子,还要待以后去验证。 很多时候,对诸事、诸人,常常用既有的“模式”套着来认识,这是常人的认识论。正如同你自己的一顶帽子,逢人便拿将出来,不去看人家脑袋的大小,楞往上戴,肯定合适的成分少,不合适的成分多,这叫什么?“唯心主义”吗!认识问题总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忘了在我之外,还有许多和我一样的人。战争中很多失败者,往往不在装备的好赖,不在兵少将寡,而在“发动战争的人”,是否充分的认识了所面临的客观实际,在于那些运作的人,如何把握时机,去争取胜利。若无视客观实际,用一种虚幻来指导行动,不打败仗才怪呢? 我们学任何东西,不要“精益求精”,应该是“知其大略”即可,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我们已不可能成为专家,学者了,我们应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很多琐碎的生活小事缠绕自身,想超越自我,重心应放在客观实际上来,在一言一行中能做到闪闪发光,实际也就是超越了自我。生活中的很多人,之所以不成功,恐怕都是那个“唯心主义”在做怪。有些时候,我们拿一种理论,一个知识去认识某一事物或某一个人,常常会发现那事物,那人很多地方不合于那个理论,那个常识,于是会得出:错、错、错的结论,这个结论是不是表面化了。 黑格尔讲,存在即为合理。也就是大千全世界,你存在我也存在,都有其合理之成分。这种既定的存在构成了大千世界的多彩性,若让人家用你的模式去思维、去办事,最关键的是,让人家都用你的模式去生存必须有个先天的条件,你必须掌握他人的生命线,如果这个条件不具备,我就是我,你还是你。 这些不正是哲学在我们生活之中吗?那深奥的理论一旦变成现实其光彩将照耀着人们前进。

可以去参考傅佩荣教授的《哲学与人生》第十一章和第十三章。

近年来,中国文化哲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成为哲学领域的显学,那关于哲学的论文题目有哪些呢?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哲学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哲学毕业论文题目(一) 1. 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成就及与其哲学的关 2. 希腊化时代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对希腊古典哲学的超越 3. 斯多亚派哲学、伊壁鸠鲁哲学与怀疑论精神的同一性及差异 4. 斯多亚派的道德哲学、其意义及局限 5. 斯多亚派哲学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 6. 斯多亚派自然哲学的本质及缺陷 7. 伊壁鸠鲁原子论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差异及其缘由 8. 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本质 9. 希腊化时代的怀疑论与古典时期类似思想的本质差异及其缘由 10. 菲洛对希腊哲学和犹太教思想的综合 11. 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 12. 新柏拉图主义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13. 新柏拉图主义对斯多亚派哲学、伊壁鸠鲁哲学与怀疑论的超越 14. 新柏拉图主义对基督教哲学的影响 15. 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与基督教创世说的差异及其缘由 16. 新柏拉图主义的神秘主义与东方神秘主义的本质区别 17. 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及其对犹太教的超越 哲学毕业论文题目(二) 1. 柏拉图论感性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关系 2. 柏拉图的二元论与巴门尼德二元论的关系和差异 3. 柏拉图的自然哲学及其历史意义和影响 4. 柏拉图的伦理学和国家哲学 5. 柏拉图哲学对基督教神学的影响和意义 6. 亚里士多德的“本体”概念 7. 亚里士多德本体论对巴门尼德存在论思想的发展 8.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9. 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及与其本体论的关系 10. 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与逻辑学的关系 11. 亚里士多德第一本体思想的矛盾及其缘由 12. 亚里士多德的理性神概念 13. 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与神学的关系 14.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15. 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质料”概念 16. 亚里士多德的“潜能”与“现实”概念 17. 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思想 18.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及其局限 19.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20.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及其意义 21.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 22. 亚里士多德论悲剧 23. 保罗思想及其在基督教思想史上的意义 24. 基督教的世界历史意义 25. 奥利金的神学思想 哲学毕业论文题目(三) 1、希腊宗教与希腊哲学的关系 2、爱奥尼亚自然哲学 3、毕达哥拉斯数的哲学及其意义 4、拉克利特的流变观念与“逻各斯”概念 5、巴门尼德的存在论思想 6、芝诺悖论及其意义 7、爱利亚派之后的各家自然哲学与爱利亚派哲学的关系 8、论四根说、种子说和原子论各自的优劣得失 9、阿那克萨戈拉的“努斯”概念及其意义 10、“努斯”概念与“逻各斯”概念的关系 11、智者派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12、比较智者派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与康德的命题:人为自然立法 13、苏格拉底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14、苏格拉底“善”的理念的意义 15、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它的意义及局限 16、论苏格拉底的“美德是知识” 17、柏拉图哲学对苏格拉底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18、柏拉图的理念论与辩证法 19、柏拉图的“灵魂”不朽思想 20、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性神概念 猜你喜欢: 1. 哲学毕业论文 2. 哲学毕业论文 3. 哲学的论文选题 4. 哲学毕业论文模版范文 5. 哲学方面的毕业论文

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