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玻璃产品论文研究方向

发布时间:

玻璃产品论文研究方向

关于热熔玻璃艺术创作的论文

一、从偏重具象转向偏重抽象

传统热熔玻璃工艺偏重于具象题材的表达,强调栩栩如生,形态逼真。而现代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特征是越来越抽象,与具体世界保持必要张力。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提供并维持这种基本的幻象,使其明显地摆脱周围的现实世界,并且明晰地表达出它的形式,直至使它准确无误地与情感和生命的形式相一致。”可以说,抽象的幻象,也是玻璃艺术的当代风格。作品《黑线之多角度视觉体验》中的黑线是作者创作玻璃艺术的一个常用符号,这个符号体现了一种直观的意象,呈现创作生命感觉的抽象幻象,表现出多个维度看黑线的视觉体验。作品《交错的节奏》创意灵感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校园内百岁泉的喷泉造型设计,在百岁泉造型上联想到曲线变化的梯田,梯田错落有致、气韵生动,作者进一步把梯田这个概念抽象化、模糊化,在灯光效果下产生纵横交错、深浅变化的梯田视觉效果。

二、从偏重有序转向偏重无序

传统热熔玻璃工艺力图真实、完整再现有序的客观世界,是传统理性主义把握世界的认识模式。而在这次热熔玻璃艺术创作中,有序的观念被有意识地分解、重构,甚至故意创作出与真实世界不同的无序,以使人们体验到在正常心理状态下难以体会到的美学感受,从而从另一角度对事物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作品《花非花》,用椭圆造型和横竖排列的彩色玻璃条高温下熔融而成,突破了日常所见之花的圆形、辐射状排列,表现了日常与反常、有序与无序、人工与天然的结合。

作品《梦游症》从一个梦游者的视角,表现了一个错误的、奇幻的梦中世界,以及那个沉睡中的行走着的梦中人的碎片化影像。从偏重叙事转向偏重抒情。传统热熔玻璃工艺品注重对事物存在状态的`再现,作品往往具有某种叙事功能,述说曾经的故事和人物。而在热熔玻璃艺术创作中,则偏重于表现人类生命中一种深层的抽象情感,并通过艺术符号使极度抽象的内心情感具有了一种具体的形式,观众能够感受到这种情感。作品《线与面的实验》用极简风格的面具形态与缠绕成型的线圈的对视,表达了对于朋友和人世变迁的无奈:“纵使我用了十年的光阴,努力地将我的线升华成面,如此那般地想和你重叠,但十年之后,我们终将还是成了陌生人。”作品《心情故事(系列)》表现火、色、光线三者结合交融的感觉,有了光线及色彩的玻璃刹那间变得五彩绚丽,这种交融与对比带给了我们最美好的感觉。从偏重共性转向偏重个性。由于要面向大众市场,传统热熔玻璃工艺更加偏重于具有共性特征的美学符号模具化生产,如花鸟人物、山水风光等等。在热熔玻璃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的创作面对自己,身兼作者、观众、评论家多重身份,创作因此更加自由,更能表达自己在某一时刻对某种事物、某种现象刹那间的个性觉悟。作品《MYLOVE》,突破了把爱情和爱人看成紫色的审美“潜规则”,表达了沉浸于多彩爱情的创作心境:我的世界,我们的世界,一如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品《心中的安.沃尔夫》通过蒙太奇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安.沃尔夫的独特认知,这种有意或无意的因爱而生的审美选择,构建了关于其人其事的充满阳光及友爱的符号世界。

1、单层玻璃的保温效果:此种情况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此时玻璃两侧的温度T1和T2,在这里我们为了方便计算把T1设为20℃T2设为-10℃,还要考虑玻璃的厚度d和此时玻璃的热传导系数K1,同样我们设玻璃厚度d为1cm,因为玻璃的热传导系数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此时玻璃的热传导系数我们取20℃和-10℃的中间温度5℃,通过查表知在温度为5℃时玻璃的热传导系数为5×10-3J/.℃,还有就是玻璃的面积S,也就是热量通过玻璃的横截面面积,我们设S为5000cm2,时间t设为100s,热传导方向是从T1向T2方向传导(如图1所示),所以在单位时间100s内通过面积为5000cm2的玻璃窗的热量Q就很容易计算出来,利用公式Q=StK1 =5000cm2×100s×5×10-3 J/.℃× =75000J单层玻璃在温差30℃面积是5000cm2时间为100s的情况下通过热传导传导过的热量为75000J2、双层玻璃的保温效果: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建立模型要考虑到热传导的路径,首先是先通过内侧玻璃也就是温度高一侧的玻璃传导至空气部分,再通过空气传导到外侧玻璃最终传导出所要求的热量。根据单层玻璃的求解一样我们还设T1为20℃,T2为-10℃,面积S为5000cm2,时间是100s,两层玻璃的厚度均为1cm,在此种情况下我们还把玻璃的热传导系数视为5℃下的值即5×10-3 J/.℃,又查表知此时干燥不流动空气的热传导系数为×10-4 J/.℃,同时设空气的厚度l为5cm,热传导示意图如图2所示:又根据热量守恒定律得出由于T1和Ta温度差所发生的热传导产生是热量Q与Ta和Tb,Tb和T2温度差所发生的热传导产生的热量是相等的,用公式表达为:Q= StK1 = StK2 = StK1 (1)由(1)式可得出T1+T2=Ta+Tb (2)(1)(2)式结合可得方程如下:Q=5000cm2×100s×5×10-3 J/.℃× =5000cm2×100s××10-4J/.℃× =5000cm2×100s×5×10-3 J/.℃×又Ta+Tb=T1+T2=-10℃+20℃=10℃综合(1)(2)结合具体数据得出Ta=℃,Tb=℃,从而求得此时热传导传导的热量值为:Q=5000cm2×100s×5×10-3 J/.℃× =5000cm2×100s×5×10-3 J/.℃× =750 J。此种情况下的Ta和Tb的值的大小取决于两层玻璃间的空气夹层的厚度l,当l取不同值的时候Ta和Tb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Q的值也发生变化,通过计算我们对不同l值下Ta,Tb和Q值进行了比较,如下表所示:空气厚度l(cm) 2 3 4 5 6 7 8 ….内层玻璃外侧温度Ta(℃) ….外层玻璃内侧温度Tb(℃) ….最终传导的热量Q(J) 16250 1250 1000 750 17000 1250 500 ….根据表格内数据可以看出双层玻璃传导的热量大小是随着玻璃之间距离大小改变而改变的,具体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该图所表述的是双层玻璃传导热量的规律是先减少接着增加最后又逐渐减少的,也就是说当玻璃之间的距离是玻璃厚度2倍到4倍时热量的散失逐渐减少,就是说其保温效果逐渐增高,但当双层玻璃之间的距离是玻璃厚度的5倍开始热量散失会增加,说明保温效果开始下降,但到双层玻璃间距离是玻璃厚度的7倍时开始,热量散失再次下降,说明保温效果增加,而且是一直增加下去。综合实际考虑人们如果选择双层玻璃只会选择玻璃之间距离是玻璃的4到4倍,而不会选择7倍以上,因为中间距离过大不符合现实中墙的厚度,而且造价过高,所以还是4到5倍的距离时双层玻璃的保温效果较好。

摘要:本文叙述了陶瓷泥浆成形用五水偏硅酸钠制造工艺和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其在陶瓷行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五水偏硅酸钠,陶瓷,注浆成形 注浆成形是陶瓷坯料加工所采用的传统方法,对己固定的成形设备和模具,坯体的质量主要由泥浆性质所决定。满足工艺要求的泥浆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一定的稳定性、适当的触变性、过滤性好、含水量适中、形成的坯体具有足够的强度便于脱模和不含气泡等,流动性好的泥浆使用时既要保证能在管道中顺畅流动又容易分布到模具各部份,并且不易聚沉,使坯体各部份组成均匀。泥浆中加入电解质是改善其流动性的主要方法,常用的电解质(又名稀释剂、解胶剂)是水玻璃、碳酸钠、磷酸盐、腐植酸钠、单宁酸钠和聚丙烯酸钠等[1],水玻璃是用量最大的物质,但使用时存在着成份波动大,不便计量和贮运等问题。偏硅酸钠是由水玻璃和烧碱深加工而成的模数为1(nSi02/nNa20,下同)的白色粉未状结晶体,分于内含5个结晶水,熔点℃,易溶于水中,l%水溶液pH值为,显碱性。它具有稀释作用的原回是它能增大泥浆中胶团的表面电荷密度,从而增加双电层厚度和乏电位,使粒于之间的排斥力加大;同时,偏硅酸钠所含的硅酸根阴离子能同泥浆中的Ca2+\Mg2+有害离于生成难溶物,促进Na+的交换作用,使泥浆的粘度减小,而流动性增加。1 工艺选择偏硅酸钠合成方法有喷雾干燥法、熔固结次造粒法和溶液结晶法,其中,溶液结晶法工艺具有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质量稳定的特点[2],产品特别适合于陶瓷泥浆注浆成形添加剂,对自度、水不溶物等指标要求低,售价低廉的使用要求,其工艺流程如图所不。2 结果讨论 结晶浓度影响采用溶液结晶法工艺制五水偏硅酸钠从相图[3]上分析,其结晶液浓度(Na20+Si02)%只要控制在25%~28%间均可生成五水偏硅酸钠。但是,溶液中Na20、Si02含量是相互影响的,Si02含量高,结晶周期长,直接用nNa2O/nSi02比值为1、含固量58%的溶液结晶,加入晶种,结晶周期需72~120h;Na20含量高,结晶速度则快,但较快的结晶速度易造成结晶颗粒细,晶体生长夹带Na20多,产品模数难以达到要求。表1 不同nNa2O/nSiO2比结晶溶液与结晶时间有关 nNa2O/nSiO2 结晶时间h 不结晶 大于72 15~20 4~6 晶种影响在偏硅酸钠结晶过程中,为了控制晶体质量,获得粒度均匀的产品,采用向结晶溶液加入合适粒度及数量的晶种,整个过程选用温和搅拌,使晶种较均匀地悬浮在整个溶液中,减少二次成核数量,使被结晶的物质只在晶种表向上生长。晶种的加入量取决于整个结晶过程可被结晶出来的物质量、晶种粒度和所希望得到产品的粒度。假设过程中无初级成核晶种生成,则成品粒于数等于新加入晶种粒子数式中:Ms、Mp—晶种、成品质量Ls、Lp—晶种、成品平均粒度kv、p—偏硅酸钠物性常数对于偏硅酸钠自水溶液的结晶过程,按结晶相变分析,由于其介稳区的宽度较窄,容易进入不稳区,一般采用加粒度的晶种。如要求成品粒度平均1mm,考虑到不可避免溶液自身成核数量,实际加入晶种为理论量的40%~60%。 温度控制影响五水偏硅酸钠结晶过程对温度比较敏感,其晶体生长需经过诱导过程,采用在50℃~60℃间向溶液加晶种方法控制晶核总量,之后使晶体在相对恒定的温度和过饱和度下使晶体均速增长。结晶后期,以每分钟1℃度降温,使晶体快速长人,至阴38~8℃趁热分离出料。表2 偏硅酸钠主要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 指标值 外观 白色结晶粉未 碱含量(Na20)% 二氧化硅(SiO2)% 铁(Fe)含量% ≤ 水不溶物% ≤ 其它助剂影响为了便于分离操作时游离水同晶体分禹,在降温结束前按总量%~比例一次性加入十二烷基磺酸类表面活性剂,可降低晶体与水之间的表面张力,能使湿样游离水降到4%以下,便于干燥和贮存。3 应用利用溶液结晶法制备五水偏硅酸钠,产品上要指标如表2。偏硅酸钠对泥浆的pH值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其所含的硅酸根阴离子除增大粘土粒于带电荷密度外,还易同泥浆中的有害ca2+\Mg2+离子作用生成难溶盐,促进Na+离于的交换作用,能生成更多的Na一粘土,也会改善泥浆的流动性.当这种泥浆加入模具中成形时,易同石膏起反应,能快速地发生絮凝、硬化反应,缩短成坯时间。偏硅酸钠一般按粘土量的加入,不仅适于普通注浆成形,也适于压力注浆成形,具有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稀释性能好的特点。同时,偏硅酸钠便于同其它常用稀释剂如纯碱、磷酸盐、腐植酸钠等调配成复合稀释解胶剂,比单一解胶剂有更好的解胶性能。目前,各种市售复合解胶剂大多是以偏硅酸钠为上要成份配制的。此外,偏硅酸钠对脂肪类物质有较强的润湿、乳化和皂化作用,具有较强的去油污性能,广泛用于配制各种洗涤剂。另外,在纺织、造纸和采油等行业也有广泛应参考文献1 西北轻工业学院等。陶瓷工艺学,轻工业出版社:1985,199~2012 丽秀等。无机盐工业。1994(4),6~93 戴志成等,硅化合物生产与应用。1994,90~92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光伏玻璃玻璃行业研究论文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信义光能();福莱特(601865);亚玛顿(002623)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光伏玻璃生产企业数量、光伏玻璃在产产能、光伏玻璃产量等

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及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20年以来我国光伏玻璃生产企业数量快速增长。2018年中国光伏玻璃行业在产企业数为20家,到2020年增长至22家,2021年开始,中国光伏玻璃行业在产企业数量开始快速增加,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到2022年2月,中国光伏玻璃行业在产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36家,到2022年6月增长至38家。

两年内在产产能大幅提升

2021年以来,随着我国光伏玻璃产能置换政策的放开,我国光伏玻璃行业产能开始快速扩张,2020年底,我国光伏玻璃行业日熔量约为30000吨/天,到2021年底这一数字增长到45950吨/天,增幅达到50%;截至2022年6月初,我国光伏玻璃日熔量约为56300吨/天。

规划产能远超在产产能

2022年3至6月全国各省市陆续召开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听证会共计106场,涉及窑炉288座,产能314700吨/天。2022至2026年逐年新增产能分别为64870吨/天、120800吨/天、76480吨/天、38550吨/天和14000吨/天,2026年全国产能将达360070吨/天,与2021年相比增长。总体来看,我国光伏玻璃规划产能已经远超目前在产产能,未来产能过剩风险较大。

产量超过15亿平方米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受下游需求不断增长和相关产能置换政策逐渐放开的影响,2018-2020年中国光伏玻璃产量从亿平方米增长至亿平方米,前瞻结合中国光伏玻璃行业产能情况估算,2021年中国光伏玻璃产量约为亿平方米。

产能利用率较高

2022年七月,工信部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压延玻璃行业运行情况,前瞻根据计算得出2022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压延玻璃行业玻璃窑利用率为,生产线利用率为,产能利用率为,总体来看行业产能利用率较高。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光伏玻璃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目前基于光伏发电内容的教学存在知识偏难、理论过多等现状。下面是我整理了光伏发电技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

摘要:太阳能光伏发电固然有其独特的优势所在,但是在经济利益复杂和多重能源并存的局面下,我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机遇和挑战是共存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K511文献标识码: A

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缺点

1、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点

与火力发电系统相比,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点主要是:从环境效益上说,太阳能光伏发电污染排放少,不会有资源枯竭的危险,使用者心理上更容易接受,符合现代人绿色环保的能源理念。从经济效益上说,太阳能光伏发电能源质量,不需要消耗燃料、不受地域限制,设施一旦投放,即可就地发电,经济效益显著。从技术角度而言,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已经日趋成熟,无机械传动部件,操作、维护简单,运行稳定可靠,一套光伏发电系统只要有太阳能电池组件就能发电,加之自动控制技术的广泛采用,维护成本低。

2、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缺点

从环境效益上来说,光伏生产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多晶硅的生产。多晶硅行业是个重污染的行业,国内尾气回收工艺不尽完善,晶硅副产品是四化硅是高毒物质,倾倒或掩埋四氯化硅将造成寸草不生土地几百年都无法使用等巨大的环境风险。

从经济效益上来说,虽然太阳能光伏一点投入使用后便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前期投入上,投入成本仍然是巨大的。他能量密度低、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且受气候因素和地理位置的影响较大。再者,太阳能电池组件成本高昂,目前仍然达不到将其进行民用普及的水平。

从技术角度来说,目前太阳能光伏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但是目前太阳能电池生产成本迟迟不能降下来也可以说是一个技术难度。为了降低成本,现在普遍采用多晶硅代替电池中的单晶硅。多晶硅材料制备的新技术、快速掺杂表面处理技术、提高硅片质量等是当前的主要技术问题。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1、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问题

未来太阳能能源肯定是重要的能源供应来源,当光伏发电在电网电源中的比例达到一定规模时,必须考虑其对电网电压频率控制的影响,必须对光伏电站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运行控制。光伏发电的大规模接入增加了电网的安全稳定控制难度,如何利用光伏发电并网智能化技术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是突破的重点之一。

2、光伏产业盲目扩张,产业和市场不对等,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过去几年内,我国光伏产业界抓住欧美国家光伏市场的快速增长的机遇,利用国内人力和资源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实现了迅速起步与发展壮大。但受全球光伏产业的产能迅速扩张以及金融危机影响,未来世界光伏市场将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使光伏产业面临大规模洗牌。最近我国光伏企业已普遍停止扩产、削减产量。在这个洗牌过程中,利润率最高的环节也将逐渐转向下游的光伏发电运营业,使得出售光伏电力比出售光伏组件和系统具有更长远稳定的回报,这也是传统光伏产业界(光伏设备制造业)日益重视、极力呼吁启动国内光伏市场的根本原因。光伏产业没有形成一个权威机构管制,缺少长远发展规划实践,相关技术人才匮乏,研究力量薄弱,高端实验设施落后。

三、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具体应用

1、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建立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由于不与公共电网相连接,因此其建设地点一般选在与电网隔离的偏远地区,比如海岛、移动通讯站及边防哨所等。储能元件是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这是由于太阳能发电一般选择在白天,然而负荷用电是全天24h实施,这就需要在光伏系统中设置必要的储能元件。在气象环境影响下,其供电可靠性很难得到保障,然而对于偏远无电地区而言这一系统的建立已然产生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

2、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

关于光伏建筑的一体化应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通过在建筑物屋顶安装光伏器件的方式实现电网与光伏阵列的并联,进而构成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通过建筑和光伏器件集成化的方式于屋顶位置设置光伏电池板,利用光伏玻璃幕墙替代原有幕墙,提高墙面积屋顶的太阳能吸收量,这就同时实现了建材功能与发电功能,是对光伏发电成本的有效控制。与此同时,在墙体外饰材料研究方面也出现了全新的彩色光伏模块,这在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的同时也使得建筑物外观更具美学欣赏价值。

3、混合型光伏发电系统的构建

所谓的混合型光伏发电系统是将多种发电方式相互融合并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过程,混合型光伏发电系统的构建旨在发挥不同发电模式的技术优势,扬长避短,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电能的利用率。例如光伏发电经常会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在冬季风力较大地区,就可通过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混合模式,尽可能减少天气变化对发电系统的影响,进而达到控制负载发电率的目的。

4、光伏发电在LED照明中的应用

作为半导体材料制作而成的组件,LED与光伏发电的结合可实现电能至光能的转化。这一半导体照明技术不仅有着环保、节能、高效的技术优势,并且照明周期较长,且易于维护。光伏发电在LED照明系统中的应用突出了光生伏特效应的技术原理,通过太阳能电池实现对太阳能至电能的转化,再借助LED照明系统将其转化为最终的光能。由于LED照明和光伏发电技术同是直流电,因此转化过程并不需要借助变频器,这明显提高了整个过程的执行效率。除此之外,在可充放蓄电池的辅助下,光伏发电在LED照明中的技术优势必将更加突出。

四、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1、未来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一定会成本,使之普及开来

太阳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绿色能在未来一定会得到光伏的应用。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和企业的创新研发力度,一定能够降低光伏发电系统成本。现阶段光伏技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提高电池效率和降低成本。通过采用更先进的电子器件及高效模块降低特定系统平衡成本;通过高效的生产方案、通用型材料的增用以及新蓄电池的观念等手段降低电池成本;通过引进先进封装技术及提高电池工作效率来降低特定模块的生产成本。最后,通过降低电池成本一定会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整体成本。

2、未来民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大行其道

当太阳能光伏生产的整体成本降低之后,未来的民用太阳能产业一定会大行其道,将在通信和工业应用、农村和偏远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亦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对于城市而言可以有效节约土地资源,提升高层建筑利用率。西部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农村光伏发电站的建设可以与风能发电系统互补满足农村基本用电要求。另外太阳能庭院灯,太阳能路灯等都将为家庭和市政建设节约能源。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零排放、无污染,且其技术日趋成熟、成本不断下降,已经适合规模应用,今后,太阳能光伏发电必将在公共建筑或民用建筑中广泛应用,光伏发电也将成为我国的一种常规能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生产企业必须深入的加快研发节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政府方面更加需要推进绿色能源普及使用的进程,制定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和法规条文,保障光伏产业的发展。伴随着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我们相信在市场改革和政府政策的联动作用下,我国的光伏发产业必定能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柴亚盼.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效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2]熊静.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

[3]胡云岩,张瑞英,王军.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4,01:69-72.

[4]许志军.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交通运输业的应用[J].青海交通科技,2014,01:10-1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光伏发电技术论文

产能产量不断上升 完成国产替代

伴随着光伏发电行业的蓬勃发展,光伏玻璃产业景气度回升。多年来,国内厂商不断进行技术引进和研发,逐渐打破国外企业在光伏玻璃行业的垄断,同时国内厂商充分利用国内成本优势,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替代进口的转变。2019年我国光伏玻璃产量达到百万平方米,同比上涨,增速较2018年下降4个百分点。

2011-2019年,我国光伏玻璃的有效产能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2019年我国光伏玻璃有效产能达到万吨,同比增长。

随着组件轻量化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光伏组件盖板玻璃会逐渐减薄

随着组件轻量化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光伏组件盖板玻璃会逐渐减薄,目前亚玛顿已成功研发出使用光伏玻璃基板的超薄(4mm厚)双玻BIPV组件,并正在更进一步研发3毫米厚超薄双玻组件。目前光伏组件前盖板玻璃厚度的规格主要有、、、,2018年市面上最广为流通的是厚度为的前盖板玻璃,其市场占有率高达。未来的前盖板玻璃的市占率将会被不断压缩,预计到2025年,前盖板玻璃将成为市占率第一;厚度以下的前盖板玻璃的市占率也将快速提升。

——更多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光伏玻璃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微晶玻璃研究论文

微晶玻璃的初始原料矩阵 (标记)3S0粉煤灰Liepajas钢工厂” metalurgs”(拉脱维亚)和泥炭脱灰里加煤炭发电 站,以及limeless粘土,据其他地方 [1]10]。黏土增加一条,作为一个夹具提高焊接等 粒子之间的性能在紧迫的过程。 这些废料含有同样的主要化学元素:是的, 钙、铝、铁、锌、镁、铅以及微量的狭义相对论、锰、 镍、铜、镉和锡[11]。在过去的研究报道 [11、12),粉煤灰包含尖晶石(ZnAl2O4)闪锌矿中 (ZnS)、赤铁矿(2)和palmerite(K2Pb(SO4)2),而 泥炭灰分包含方解石(碳酸钙),硬石膏(CaSO4), 刚玉(氧化铝)、钠长石((钠、钾)AlSi3O8)和石英 二氧化硅)。生态相容元素领先, 储存在粉煤灰、已经发现包括在吗 palmerite阶段。二氧化矽含量相对较高的泥炭 灰表明应用的可行性,使用这种浪费成分 发展玻璃矩阵,在复合材料 名义上的最优微晶玻璃的化学成分 矩阵已经决定了在过去的研究[1、第十条、第十一条]。作为 另外,chamotte加固的提及 黏土使用。Limeless泥土存款Liepa(拉脱维亚) 治疗是900暖热在时间中,持续1(h和研磨使用吗 球磨机24小时平均粒度10毫米。 微粉的密度矩阵和 chamotte:由他pycnometry号, cm3 和克/ cm3,分别。从开始glassceramic 作文(3S0)上两批 复合混合物加20进行了 30 wt. % chamotte,这些都是标记的成分 3S2和3S3,分别。结合10成分 20 wt. % chamotte和增加10 wt. % 废玻璃(从Valmiera玻璃纤维植物、拉脱维亚

2010[1] The tetragonal structure of nanocrystals in rare-earth doped oxyfluoride glass ceramicsNan Hu, Hua Yu, Ming Zhang, Pan Zhang, Yazhou Wang and Lijuan Zhao*Phys. Chem. Chem. Phys., 2011, 13, 1499-1505[2] Cooperative Quantum Cutting in Er3+/Yb3+ Codoped Oxyfluoride Glass CeramicsLuo Shiqiang, Zhao Lijuan*, Hu Nan, Zhang Ming, Zhang Pan, Wang Yazhou, Yu Hua*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011, 28(3), 034207(1-3)2009[1] Optical and magnetooptical properties of Ho3+:YGGUygun V. Valiev, Romano A. Rupp, Lijuan Zhao, Zhenhua Wang, ZhaoYang ZhaiPhys. Status Solidi B, 2009,1–7[2] Ho3+/Yb3+ 共掺玻璃和玻璃陶瓷中蓝色上转换发光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张铭,余华,张明浩,侯春霄,赵丽娟发光学报,2009,30,1232008[1] The fabrication of nano-particles in aqueous solution from oxyfluoride glass ceramics by thermal induction and corrosion treatmentHua Yu, Nan Hu, Yanan Wang, Zilan Wang, Zongsong Gan, Ljuan Zhao*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2008, 3, 516-520[2] Investigation of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in oxyfluoride glass ceramics codoped with Er3+/Yb3+Hua Yu, Kaidi Zhuo, Kai Chen, Jie Song, Chunxiao Hou, Lijuan Zhao*J. Non-crystal. Solids,2008,354,3649–3652[3] Tm3+/Yb3+共掺氟氧硅铝酸盐玻璃陶瓷蓝色上转换发光研究甘棕松,余华,李妍明,王亚楠,陈晖,赵丽娟*物理学报,2008,57(9),5699-57042007[1] Broadband and High Efficient 1530nm Emission from Oxyfluoride Glass Ceramics Codoped with Er3+ and Yb3+ ionsLiu Bao-rong, Zhao Li-juan, Sun Jian, Yu Hua, Song Jie, Xu Jingjun,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007, 24(2), 527-5292006[1] Large Dynamic Stokes Shift of DNA Intercalation Dye Thiazole Orange has Contribution from a High-Frequency ModeKarunakaran, V., Perez Lustres, J. L., Zhao, L., Ernsting, N. P., Seitz, . Am. Chem. Soc. 2006,128(9), 2954-2962[4] Eu3+离子在微晶玻璃研究中的探针作用余华,梁沁,孙健,刘宝荣,宋杰,赵丽娟*, 许京军物理学报,2006, 55(11),6152-61562005[1] Effect of nanocrystals on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of Er3+, Yb3+ co-doped glass-ceramicsHa Yu, Lijuan Zhao*, Jie Meng, Qin Liang, Xuanyi Yu, Baiquan Tang, and Jingjun Xu,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05, 3(8), 469-471[2] Red up-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process in oxyfluoride glass ceramics doped with Er3+/Yb3+Yu Hua, Zhao Li-juan*, Liang Qin, Meng Jie, Yu Xuan-yi, Tang Bai-quan, Tang Li-qin, Xu Jing-jun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005, 22(6), 1500-1503[3] Femtoseco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by upconversion with titled gate pulsesLijuan Zhao, J. Luis Pérez Lustres, Vadim Farztdinov and Nikolaus P. ErnstingPhys. Chem. Chem. Phys., 2005, 7(8), 1716-1725[4] 微晶结构对氟氧化物玻璃陶瓷发光特性的影响孟婕,赵丽娟*,余华,唐莉勤,梁沁,禹宣伊,唐柏权,苏静,许京军物理学报,2005, 54(3), 1442-1446[5] Luminescent Enhancement in Mg- and Er- Codoped LiNbO3 CrystalsTang Li-qin, Zhao Li-jian*, Zhang Xin-zheng, Yu Hua, Meng Jie, Liang Qin, Xu Jing-jun, Kong Yong-fa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005, 22(3), 588-589[6] Nanocrystal formation and structure oxyfluoride glass ceramicsYu Hua, Zhao Li-juan*, Meng Jie, Liang Qin, Yu Xuan-yi, Tang Bai-quan, Xu Jing-junChinese Physics, 2005, 14(9), 1799-18042004[1] Upconversion emission of a Er3+ -doped glass microsphere under 633nm excitationJiyou Wang, Guorui Ji, Peng Jin, Lijuan Zhao, Cunzhou ZhangMicroelectronics Journal , 2004, 35, 353-355[2] 掺Nd2O3高折射率玻璃微球的制备与光学微腔效应研究王吉有,郝伟,侯碧辉,赵丽娟,林志明,宋广智功能材料, 2004, 35(4), 483-484[3] 氟氧化物玻璃陶瓷微晶结构的研究余华,赵丽娟*,孟婕,梁沁,禹宣伊,唐柏权,许京军第十二届全国凝聚态光学性质会议论文集, , 新疆,乌鲁木齐[4] 用J-O理论分析微晶结构对氟氧化物玻璃陶瓷发光特性的影响孟婕,赵丽娟*,余华,唐莉勤,梁沁,禹宣伊,唐柏权,许京军第十二届全国凝聚态光学性质会议论文集, , 新疆,乌鲁木齐[5] Eu3+在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研究中的作用梁沁,赵丽娟*,余华,唐莉勤,孟婕,禹宣伊,唐柏权,许京军第十二届全国凝聚态光学性质会议论文集, , 新疆,乌鲁木齐2003[1] Fanning scattering in LiNbO3 at 750–850 nm induced by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Qiang Wu, Jingjun Xu, Guoquan Zhang, Lijuan Zhao, Guangyin Zhang and Tatyana R. VolkOptical Materials, 2003, 23(1-2), 277-2802002[1] 介电微球对Oxazine溶液荧光的调制王吉有,王立普,李乙钢,黄榜才,徐晓轩,张存洲,赵丽娟发光学报,2002, 23(1), 53-56[2] 633nm激发下掺Er3+ TiBa玻璃微球上转换发光的形貌共振国伟林,王吉有,林志明,宋广智,赵丽娟,张存洲发光学报, 2002,? 23(5),? 510-512[3] 高光强激发下Er3+/Yb3+共掺TiBa玻璃的绿光上转换发光王吉有,国伟林,林志明,宋广智,赵丽娟,张存洲,张光寅物理学报, 2002, 51(8), 1861-1864[4] A new channel of energy transfer in oxyfluoride glass doped with Er3+/Yb3+Zhao Lijuan, Yang Jian, Xu Xiaoxuan, Xu Jingjun, and Zhang Guangyin,南开大学学报 2002, 35(3), 60-65[5] Novel lanthanide(III) coordination polymers with 1,4-bis(phenylsulfinyl)butane forming unique lamellarsquare array: syntheses, crystal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X. H. Bu, W. Weng, M. Du, W. Chen, J. R. Li, R. H. Zhang and L. J. ZhaoInorg. Chem., 2002, 41, 1007-10102001[1] 976nm激发下Tm3+/Yb3+共掺TiBa玻璃微球上转换发光的形貌共振王吉有,徐晓轩,国伟林,林志明,宋广智,赵丽娟,张存洲中国稀土学报, 2001, 19(6), 515-517[2] Novel organic crystals as candidates for frequency up-converted materials: synthese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two Troger’s basesXian-He Bu, Miao Du, Li-juan Zhao, Kentaro Tanaka, Mitsuhiko Shionoya and Motoo Shiro,J. Chem. Res., 2001, 243-245[3] 用转移函数方法研究铒离子上转换发光与泵浦功率的关系赵丽娟,孙聆东,许京军,张光寅物理学报,2001, 50(1), 64-67[4] Er3+ 在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的荧光衰减特性赵丽娟,吕少哲,孙聆东,许京军,宋峰,张光寅光电子激光,2001, 12(2),158-160[5] LD抽运Nd:YVO4晶体中的上转换及其影响冯衍,宋峰,赵丽娟,张潮波,郭红沧,张光寅物理学报,2001, 50(2), 335-340[6] 铒离子在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的上转换发光特性研究赵丽娟,吕少哲,孙聆东,许京军,宋峰,张光寅发光学报,2001, 22(1), 51-54[7] Er玻璃近红外区上转换发光的研究宋峰,王虹,张潮波,赵丽娟,许京军,张光寅,姚建铨发光学报,2001, 22(1), 48-50[8] The saturation of the green up-conversion intensity in oxyfluoride glass-ceramicsZhao Li-juan, Yang Jian, Sun Ling-dong*, Xu Jing-jun, Jin Jie, and Zhang Guang-yin光电子激光,2001, 12(12), 1236-1240[9] Enhancement of Er3+ luminescece in LiNbO3:Mg crystalsZhao Lijuan, Yang Jian, Xu Jingjun, Huang Hui, and Zhang Guangyin,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001, 18(9), 1205-1207[10] 透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杨建,赵丽娟*,张开银,许京军光电子激光 2001, 12(10), 1095-1098[11] 量子物理的基础及其光学实验张开银,王树春,赵丽娟,黄晖,张光寅,许京军激光技术 2001, 25(3), 232-237[12] 光速减慢及光学非线性效应赵丽娟,唐莉勤,许京军,张光寅物理学进展,2001, 21(4), 385-3912000及更早[1] Enhancement of Ultraviolet photorefraction in highly magnesium-doped lithium niobate crystalsJingjun Xu, Guangyin Zhang, Feifei Li, Xinzheng Zhang, Qian Sun, Simin Liu, Feng Song, Yongfa Kong, Xiaojun Chen, Haijun Qiao, Jianghong Yao and Lijuan ZhaoOpt. Lett., 2000, 25(2), 129-131[2] The strong cross relaxation of Er3+ and Yb3+ ions in the oxyfluoride glass ceramicsZhang Guangyin, Zhao Lijuan, Hou Yanbing, Xu Jingjun and Shang Meiru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0, 45(10), 882-884[3] SrS:HoF3薄膜的电致发光机制赵丽娟,钟国柱,张光寅物理学报, 1999, 48(7), 1381-1388[4] Effect of substrate temperature on electroluminescence of SrS:HoF3 thin filmZhao Lijuan, Zhong Guozhu, Fan Xiwu, Li Changhua, and Lin JianhuaRare Metals,1999, 18(1), 11-15[5] 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Yb3+和Er3+的强交叉弛豫过程张光寅,赵丽娟,侯延冰,许京军,商美茹科学通报,1999, 44(23), 2489-2492[6] 无机材料的薄膜电致发光赵丽娟,张光寅,钟国柱,物理, 1999, 28(7), 398-403[7] Ho3+离子在SrS和ZnS基质中的电致发光赵丽娟,钟国柱,郑陈玮,范希武,林建华光电子激光,1998, 9(4), 31[8] White electroluminescence in SrS:HoF3 thin filmZhao Lijuan, Zhong Guozhu, Fan Xiwu, and Li ChanghuaRare Metals,1998, 17(4), 302-306[9] 用MOCVD方法制备ZnS:Mn交流薄膜电致发光显示器赵丽娟,钟国柱,杨宝钧,郑陈卫,赵国璋光电子·激光,1996, 7(5), 263-267[10] MOCVD技术制备ZnS:Mn ACTFEL的研究现状和前景赵丽娟, 钟国柱,杨宝钧稀有金属,1996, 20(3), 222-227[11] MOCVD法制备的ZnS:Mn薄膜中锰掺杂浓度的实验研究赵丽娟,钟国柱,杨宝钧稀有金属,1996, 20(4), 280-284[12] MOCVD法制备的ZnS:Mn电致发光薄膜的结晶性与光学特性赵丽娟,钟国柱,杨宝钧稀有金属,1996, 20(5), 326-329[13] MOCVD技术制备的ZnS:Mn电致发光薄膜结晶性及Mn2+分布赵丽娟,杨宝钧,钟国柱,郑陈玮,赵国璋发光学报,1996, 17(2), 122-127[14] Characteristics of ZnS:Mn Electroluminescent Thin Film Prepared by 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Lijuan Zhao, Guozhu Zhong, Baojun Yang, XiWu FanProceedings of 8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lectroluminescence, 柏林, 德国, 1996.

呃,太专业了 == 头大了

杜绝机译,保证质量,请楼主审阅。The starting materials for the glass-ceramic matrix(labelled 3S0) are fly ash from the steel plant ‘‘Liepajasmetalurgs’’ (Latvia) and peat ash from the Riga coal powerstation, as well as limeless clay, as reported elsewhere[1,10]. 如在其他地方报道的那样,微晶玻璃基体(玻璃陶瓷基体)的初始材料(标号3S0)就是来自拉脱维亚“Liepajas Metalurgs”钢铁厂的飞灰和来自里加煤电站的泥炭灰,以及无石灰粘土[1,10]。“Clay was added as a binder to improve the bondingproperties between particles during the pressing waste materials contain as main chemical elements: Si,Ca, Al, Fe, Zn, Mg, Pb as well as trace amounts of Sr, Mn,Ni, Cu, Cd and Sn [11]. “添加粘土是作为结合剂来改善加工过程中颗粒之间的粘结性能。废料所含的主要化学元素为:Si,Ca, Al, Fe, Zn, Mg, Pb,还有痕量的Sr, Mn,Ni, Cu, Cd and Sn [11]. As reported in previous studies[11,12], the fly ash contains spinel (ZnAl2O4), sphalerite(ZnS), hematite (Fe2O3) and palmerite (K2Pb(SO4)2), whilepeat ash contains calcite (CaCO3), anhydrite (CaSO4),corundum (Al2O3), albite ((Na,K)AlSi3O8) and quartz(SiO2). 如在以前的研究中所报道的[11,12],飞灰含有尖晶石(ZnAl2O4), 闪锌矿(ZnS), 赤铁矿(Fe2O3) 和磷钾铝石 (K2Pb(SO4)2), 而泥炭灰则含有方解石 (CaCO3), 硬石膏(硫酸钙) (CaSO4), 金刚砂(Al2O3), 钠长石((Na,K)AlSi3O8) 和石英 (SiO2). The ecologically incompatible element lead, whichis contained in the fly ash, has been found included in thepalmerite phase. 在飞灰中含有的生态上不相容的元素铅已经发现是包含在磷钾铝石相中。The relatively high SiO2 content in the peatash indicates the feasibility to use this waste composition todevelop glass matrices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thenominal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optimal glass-ceramicmatrix has been determined in previous studies [1,10,11]. 在泥炭灰中相对较高的SiO2含量表明了采用这种废组分来开发玻璃基质用于复合材料的可行性,而且最佳微晶玻璃基体的标称化学组分已经在以前的研究中有了确定[1,10,11]。As reinforcing addition, chamotte made from the mentionedclay was used. Limeless clay from deposit Liepa (Latvia)was thermally treated at 900 8C for 1 h and milled using aball mill for 24 h up to an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10 mm.由所提及的粘土制得的粘土熟料被用作为增强添加物。来自拉脱维亚Liepa矿床的无石灰粘土,在900 ℃下热处理1小时,并用一台球磨机研磨24小时,直至颗粒尺寸达到10mm。The density of the powdered glass-ceramic matrix and thechamotte, determined by He pycnometry, are g/cm3and g/cm3, respectively. From the starting glassceramiccomposition (labelled 3S0) two batches ofcomposite mixtures were prepared by adding 20 and30 wt.% of chamotte, these were labelled compositions3S2 and 3S3, respectively. 粉末状微晶玻璃基体和粘土熟料的密度用He测比重术确定,分别为 g/cm3和 g/cm3。从初始微晶玻璃组分(标号3S0),通过添加20和30质量分数(wt%)的粘土熟料制备了两批复合混合物,它们分别标示为组分3S2 and 3S3。Combined compositions with 10 and 20 wt.% of chamotte and the addition of 10 wt.% ofwaste glass (from Valmiera Glass Fibre Plant, Latvia) werealso investigated, these samples are labelled 3SVand 3SV2,respectively. 对由10和20质量分数粘土熟料和添加10质量分数废玻璃(来自拉脱维亚Valmiera玻璃纤维厂)的组合的组分也进行了研究,这些样品分别标号为3SV和 3SV2。The density of the waste glass was determinedto be g/cm3. Mixtures in dry state were milled usingagate mills for 20 min and subsequently water was added (8–12 wt.%). 废玻璃的密度确定为 g/cm3。在干燥状态下的混合物用一台gate研磨机(不知有没有打错,如果是grate mill,那是格子模)研磨20分钟,然后加水(8-10质量分数)。The humid powders were screened (screenaperture: 3 mm) by keeping the moisture content at a levelof 12–14%. 潮湿的粉末被保持在12-14%的湿度含量下进行过筛(筛孔径:3mm)。The sintering behaviour and thermal changes ofthe mix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heating microscopy (LeicaWetzlar 38818)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STA 409C)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20–1300 8C.混合物的烧结性状和热变化通过加热显微镜(Leica Wetzlar 38818)和差热分析(DTA)(STA409C)在20-1300℃的温度范围内确定。Cylindrical samples (diameter = 20 mm; height = 4 mm)were uniaxially pressed at room temperature using pressures of 50 MPa. The powder compacts were sintered in air, the heating rate was 8 8C/min and sintering time was 60 min.圆柱型的样品(直径=20mm;高度=4mm)在室温下用50MPa的压力被单轴压缩。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was varied between 1000 and1120 8C. Rectangular test bars (25 mm 5 mm 5 mm)were also fabricated by sintering at the optimum temperaturefor each composition. The sintered bars were used forbending strength tests, as described below.烧结温度在1000和 1120 ℃之间变化。矩形的试验棒(25 mm 5 mm 5 mm)也是通过在每种组分的最佳温度下烧结而制造的。烧结后的棒用于进行如下所述的弯曲强度试验。

玻璃配方研究前景分析论文

在中国,绝大多数货车是略微向后倾斜的。其实这是中国车辆种类少的原因,少见多怪这个很容易理解吧?在美国,如同轿车那么斜的货车很常见, 他们还有直立的甚至向前倾斜的。中国向前倾斜的也有,比如仿制俄罗斯的火箭炮拖车就是这样的。早期的轿车也是直立的,有时出于美观向后略微倾斜。随着汽车的发展,出于减少空气阻力的考虑,高速的轿车挡风玻璃都变成向后倾斜以获得更好的空气动力性。货车一般车速比较慢,而且货车因为重载,风阻占整个行驶阻力的份额比较少,再者货车驾驶舱占整个车的尺寸很小,风挡形状对整个车没多少影响。所以货车对挡风玻璃的倾斜没那么多考虑。通常,玻璃略微向前倾斜会有最好的观察性能,但这样会造成重量增加,所以一般这种形状的很少见到。略微向后倾斜在结构重量、使用空间和观察性能方面得到了最好的统一,所以大多数汽车都这样布置包括一些轿车。大角度向后倾斜因为玻璃的反光和阳光对司机的干扰,因此观察性能很差,另外空间利用上也差,结构重量变大,这是为了获得高速性能而做出的妥协。这种结构对前下方的视线也被阻挡了,所以对于驾驶员高高在上的货车来说完全不可取,即使轿车中也用得不是很多。

浅谈光栅玻璃在汽车上的应用

摘要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功能、安全玻璃在汽车行业己经广泛的应用,作为高科技的玻璃产品,光栅玻璃应

用于汽车挡风玻璃,必将为玻璃行业和汽车工业带来更为广阔的生机。

Abstract Function glass(varieties of safety glas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has beenw

idely

in used in automobile Industrial,as High—tech glass production,Raster glass has

been in used in automobileI

ndustrial,

丽ll bring a broader 1ife in the glass industry and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关键词光栅玻璃汽车玻璃挡风玻璃应用

Key words Raster glass Autoglass Windsereens Application

汽车作为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象征,已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而汽车玻璃的革新亦在不断变化。作为高

科技的玻璃产品,光栅玻璃应用于汽车挡风玻璃,可使夜间相向而行的汽车,在会车的时候,省去复杂的打会

车灯的步骤,避免夜闯会车时,汽车大灯造成的司机暂时性目眩,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1光的偏振原理

为了理解汽车安全玻璃避光的原理,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光波的特性。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见到的光大

部分都是自然光,我们知道光波是横波,横波可以发生偏振现象。从普通光源直接发生的天然光是无数偏振光

的无规则集合,所以当我们直接观察光的时候,不可能发生光强偏于某一方向的事情.这种沿着各个方向振动

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的光叫自然光: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发出的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沿一

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强度都相同,这些光都是自然光。

让太阳光或灯光通过一块用晶体薄片作成的偏振片Pl(如下图),在Pl的另-N观察,可以看到它是透明的.以

入射光线为轴旋转偏振片Pl,这时看到透射光的强度并不发生变化. 再取一块同样的偏振片P2,放在偏振片Pl的后面,通过它去观察从偏振片Pl透射过来的光,就会发现

从偏振片P1透射过来的光的强度跟两偏振片P1、P2的相对方向有关.

把晶片P1固定,以入射光线为轴旋转偏振片P2时,从P2透射过来的光的强度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当Pl与P2的透振方向平行时,透射光的强度最大,当Pl与P2的透振方向垂直时,透射光的强度最弱

几乎等于零

其透射光的强度可由下式求得:

(式中a为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偏振片的偏振方向的夹角),

上式就是著名的马吕斯定律。

从马吕斯定律可以看出,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后,光强随入射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和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

之间的夹角q的改变而改变.当a=O时,I=I。,透过偏振片的光强最大;当n--90。时,I=0,没有光透过偏

振片。

根据以上原理可知,如果在所有的汽车前挡风玻璃和车灯玻璃上镀一层偏振膜,而保持这两种偏振膜的偏

振方向互相垂直,就能达到在夜间会车时避免车灯强光透过,而眩目的目的。

2偏振片的分类形式

目前的玻璃镀膜技术已十分成熟。从最初的化学镀膜到真空蒸镀以至发展到现在的真空磁溅射镀膜。国外

很早就在玻璃镀膜的技术上开发了车灯防护产品。早在1995年,BOCCT公司取得氧化硅阻挡膜专利;德国

Leybold公司把这一技术用于汽车车灯的在线团束溅射镀膜上。而我国的玻璃镀膜技术发展比较缓慢。1990

年以后才迅速发展。根据我国目前汽车和玻璃市场的发展趋势,应该开发这种偏振膜产品(也就是车灯阻挡膜)。

上文提到的偏振片就可以用在玻璃上镀覆偏振膜的方法得到。一般较常用的偏振片种类有以下数种:

2.1反射型

当光线斜射入玻璃表面时,其反射光将被部分偏振化。利用多层玻璃的连续反射效果即可将非偏振光转为线性

偏振光。

2.2复屈折型

将两片方解石晶体接合,入射光线会被分解为两道偏振光,称为平常光与非常光。

2.3二色性微晶型

将具有二色性的微小晶体有规则地吸附排列在透明的薄片上,这是人工第~次做出偏光膜的方法。

2.4高分子二色性型

利用透光性良好的高分子薄膜,将膜内分子加以定向。再吸着具有二色性的物质,此为现今生产偏光膜最主要

的方法。这类吸收式的起偏器都是以膜(Film)或是板Ⅱ1ate

or

Sheet)的形式存在,因此,通常又称之为偏光膜

(Polarizing Film)或偏光板(Polarizmg Plate orSheet)。英文上另外一个更通俗的称呼是Polarizing Filter。

3偏振膜的发展过程

为了更好地了解偏振玻璃的功能,我们有必要再来了解一下偏振膜的发展过程和它的分类方法:

3.1偏光膜的起源

偏光膜是由美国拍立得公(Polaroid)iilJ始人兰特(Edwin H.Land)于1938年所发明。六十年后的今天,虽然

偏光膜在生产技巧和设备上有了许多的改进,但在制程的基本原理和使用的材料上仍和六十年前完全一样。因

此,在说明偏光膜的制作过程的原理之前,先简单的叙述一下兰特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褥到灵感,相信这有助

于全面了解偏光膜的制作过程。

兰特于1926年在哈佛大学念书时看了一篇由英国的一位医生Dr.Herapath在1852年发表的论文,内容提到

Dr.Herapach的一位学生Mr.Phelps曾不小心把碘掉入the solution disulfate of quinine,他发现立即就有许多小的

绿色晶体产生,Dr.Herapath于是将这些晶体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当两片晶体相重叠时,其光的透过度会

随晶体相交的角度而改变,当它们是相互垂直时,光则被完全吸收;相互平行时,光可完全透过。

这些碘化合物的晶体非常小,所以在实际应用上有了很大的限制,Dr.Hempath花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来研究

如何才能做出较大的偏光晶体,可是他并没有成功。因此,兰特认为这条路可能是不可行的,于是他采用了以

下的方式:

t

●兰特把大颗粒晶体研磨(ball mln)成微小晶体,并使这些小晶体悬浮在液体中。

●将一塑料片放A上述的悬浮液中,然后再放入磁场或电场中定向。

●将此塑料片从悬浮液中取出,偏光晶体就会附盖在塑料片的表面上。

●将此塑料片留在磁场或电场中,干燥后就成为偏光膜。

兰特的方法是将许多小的偏光晶体,有规则的排列好,这就相当于一个大的偏光晶体。他应用上述的方法,

在1928年成功的做出了最早问世的偏光膜J片。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费对、成本高和模糊不透明。但兰特已经

发现了制造偏光膜的几个重要因素:(1)碘(2)高分子(3)定向(Orientation)。经过不断的研究改进,兰特终于在1938年发明了到现在还在沿用的制造方法,其制法如下:首先把一张柔软富化学活性的透明塑料板(通常用PVA

浸渍在12/KI的水溶液中,几秒之内许多碘离子扩散渗入内层的PVA,微热后用人工或机械拉伸,直到数倍长

度,PVA板变长同时也变得又窄又薄,PVA分子本来是任意角度无规则性分布的,受力拉伸后就逐渐一致地偏

转于作用力的方向,附着在PVA上的碘离子也跟随着有方向性,形成了碘离子的长链。因为碘离子有很好的

起偏性,它可以吸收平行于其排列方向的光束电场分量,只让垂直方向的光束电场分量通过,利用这样的原理

就可制造偏光膜。时下最通用的偏光膜是兰特在1938年所发明的H片,一直沿用至今。

3.2偏光膜的种类及发展:

偏光膜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但能使用在LCD做为偏光材料,亦可用于太阳眼镜、防眩护目镜、摄影器材

之滤光镜、汽车头灯防眩处理及光量调整器,其它尚有偏光显微镜与特殊医疗用眼镜。为了满足轻量化及使用

容易的要求,偏光膜的选择以高分子二色性型为主,这类起偏材料的种类有四:

3.2.1金属偏光膜

将金、银、铁等金属盐吸附在高分子薄膜上,再加以还原,使棒状金属有起偏的能力,现在已不使用这种方法

生产。

3.2.2碘系偏光膜

PVA与碘分子所组成,为现今生产偏光膜最主要的方法。

3.2.3染料系偏光膜

将具有二色性的有机染料吸着在PVA上,并加以延伸定向,使之具有偏旋光性能。

3.2.4聚乙烯偏光膜

用酸为触媒,将PVA脱水,使PVA分子中含一定量乙烯结构,再加以延伸定向,使之具有偏旋光性能。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知,一直以来偏光膜均是将具有二色性的有机染料涂覆在聚乙稀醇上进行拉伸定

向而成。在玻璃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能否借助在线沉积镀膜技术生产出玻璃偏振产品,这有待于玻璃行

业的科技工作者的进一步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有更多更好的技术面世,为推动我国的汽车工业和玻

璃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三慧编《大学物理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黄士萍编《玻璃与玻璃制品生产加工技术及质量检验标准规范实务全书》2003年版,三秦出版社

3.鲁云编《先进复合材料》,机械工业出版社

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具体一些[1]刘智伟,孙业新,种振宇,李志峰,. 利用高炉矿渣生产微晶玻璃的研究应用[J]. 莱钢科技,2006,(3). [2]韩立国,卢安贤,李秀英,. 锂离子玻璃及微晶玻璃固体电解质的发展及应用[J]. 材料导报,2009,(7). [3]陈福,桑磊,高淑兰,赵恩录,李军明,. Sol-Gel法制备LAS微晶玻璃的研究现状与应用进展[J]. 玻璃,2009,(9). [4]杨玮,. 工业废渣和尾矿在微晶玻璃方面的应用[J]. 金属矿山,2009,(12). [5]俞平利,马拴锁,. 山西翼城高炉渣在微晶玻璃中的应用[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6]张光磊,高辉,刘海涛,朱文尚,. 生物微晶玻璃的制备和性能及其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 [7]黄志国,. 金矿尾矿在微晶玻璃建材方面的应用[J]. 广东建材,2008,(4). [8]殷海荣,吕承珍,李阳,李慧,. 零膨胀锂铝硅透明微晶玻璃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 硅酸盐通报,2008,(3). [9]肖家乐,冯有利,丁生祥,郝珺,徐永艳,. 微晶玻璃相分析的应用[J]. 矿业快报,2008,(8). [10]梁铁山,. 煤炭固体废物在微晶玻璃中的应用[J]. 中国煤炭,2008,(11). [11]刘金彩,. 微晶玻璃饰面材料的应用与发展[J]. 上海建材,2007,(2). [12]吴建锋,丁培,徐晓虹,张亚涛,. 矿渣微晶玻璃的应用及发展[J]. 佛山陶瓷,2007,(6). [13]丽江望远镜盛大揭幕 肖特天文应用光学玻璃突显光芒由肖特集团“Zerodur”微晶玻璃制成主镜镜坯[J]. 光机电信息,2007,(6). [14]韩滨,周嶅,祖成奎,朱宝京,陈江,赵慧峰,刘永华,. 微晶玻璃在电子封接中的应用[J]. 中国建材科技,2007,(3). [15]芦玉峰,堵永国,肖加余,张为军,胡君遂,唐珍兰,吴剑锋,王跃然,. Ba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的研究进展和应用[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4). [16]王倩,王丽萍,王承东,. 建筑微晶玻璃的发展概况及应用前景[J].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17]王传彬,沈强,裘慧广,张联盟,. 低膨胀微晶玻璃在动高压物理中的应用[J]. 材料导报,2007,(S3). [18]陈福,赵恩录,张文玲,李军明,曾雄伟,. 装饰用CaO-Al_2O_3-SiO_2系统微晶玻璃板材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 陶瓷,2007,(12). [19]侯朝霞,苏春辉,. 光功能微晶玻璃应用与研究进展[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6,(2). [20]石成利,梁忠友,. 硬盘用基板微晶玻璃的研究与应用[J]. 陶瓷,2006,(3). [21]石成利,梁忠友,. 硬盘用基板微晶玻璃的研究与应用[J]. 山东陶瓷,2006,(1). [22]王立久,任启芳,. 工业废渣在微晶玻璃中的应用[J]. 粉煤灰,2006,(2). [23]林杰,. 高温液态矿渣在微晶玻璃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 南方金属,2006,(2). [24]梁晓娟,周永强,刘海涛,. 废玻璃在建筑微晶玻璃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陶瓷,2006,(5). [25]柯尊斌,卢安贤,刘树江,黄光锋,鲁飞,. 可机械加工微晶玻璃应用研究的新进展[J]. 硅酸盐通报,2006,(1). [26]姜玉丹,张一麟,李秋义,. 应用增钙液态渣制备微晶玻璃的热处理工艺研究[J]. 中国建材科技,2006,(3). [27]杨东辉,. 微晶玻璃在牙齿修复材料上的应用[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28]张红霞,张小福,卢安贤,. 微晶玻璃在立方氮化硼砂轮结合剂中的应用研究[J]. 新技术新工艺,2006,(5). [29]吴茂,沈卓身,. 微晶玻璃的特性、种类及其应用[J]. 中国陶瓷,2006,(6). [30]李克庆,许永,刘保顺,. 尾矿微晶玻璃配料优化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 建筑材料学报,2006,(5).

玻璃熔块配方设计研究论文

第一次回答可获2分,答案被采纳可获得悬赏分和额外20分奖励。将配方优化设计的方法应用到生产用透明熔块和透明熔块釉的配方设计和配方调整上,关键在于杜绝或减少釉中的液相分相现象,研究了一些氧化物对溶块和熔块釉的透明度,光泽度和熔融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熔块配方中Al2O3、ZnO对釉层中的液相分相产生明显影响。而B2O3、CaO、ZnO则对釉的光泽度影响较大,通过配方优化设计数据的分析。可获得使釉中液相分相倾向最低的优质熔块配方。 (共5页)

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具体一些[1]刘智伟,孙业新,种振宇,李志峰,. 利用高炉矿渣生产微晶玻璃的研究应用[J]. 莱钢科技,2006,(3). [2]韩立国,卢安贤,李秀英,. 锂离子玻璃及微晶玻璃固体电解质的发展及应用[J]. 材料导报,2009,(7). [3]陈福,桑磊,高淑兰,赵恩录,李军明,. Sol-Gel法制备LAS微晶玻璃的研究现状与应用进展[J]. 玻璃,2009,(9). [4]杨玮,. 工业废渣和尾矿在微晶玻璃方面的应用[J]. 金属矿山,2009,(12). [5]俞平利,马拴锁,. 山西翼城高炉渣在微晶玻璃中的应用[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6]张光磊,高辉,刘海涛,朱文尚,. 生物微晶玻璃的制备和性能及其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 [7]黄志国,. 金矿尾矿在微晶玻璃建材方面的应用[J]. 广东建材,2008,(4). [8]殷海荣,吕承珍,李阳,李慧,. 零膨胀锂铝硅透明微晶玻璃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 硅酸盐通报,2008,(3). [9]肖家乐,冯有利,丁生祥,郝珺,徐永艳,. 微晶玻璃相分析的应用[J]. 矿业快报,2008,(8). [10]梁铁山,. 煤炭固体废物在微晶玻璃中的应用[J]. 中国煤炭,2008,(11). [11]刘金彩,. 微晶玻璃饰面材料的应用与发展[J]. 上海建材,2007,(2). [12]吴建锋,丁培,徐晓虹,张亚涛,. 矿渣微晶玻璃的应用及发展[J]. 佛山陶瓷,2007,(6). [13]丽江望远镜盛大揭幕 肖特天文应用光学玻璃突显光芒由肖特集团“Zerodur”微晶玻璃制成主镜镜坯[J]. 光机电信息,2007,(6). [14]韩滨,周嶅,祖成奎,朱宝京,陈江,赵慧峰,刘永华,. 微晶玻璃在电子封接中的应用[J]. 中国建材科技,2007,(3). [15]芦玉峰,堵永国,肖加余,张为军,胡君遂,唐珍兰,吴剑锋,王跃然,. Ba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的研究进展和应用[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4). [16]王倩,王丽萍,王承东,. 建筑微晶玻璃的发展概况及应用前景[J].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17]王传彬,沈强,裘慧广,张联盟,. 低膨胀微晶玻璃在动高压物理中的应用[J]. 材料导报,2007,(S3). [18]陈福,赵恩录,张文玲,李军明,曾雄伟,. 装饰用CaO-Al_2O_3-SiO_2系统微晶玻璃板材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 陶瓷,2007,(12). [19]侯朝霞,苏春辉,. 光功能微晶玻璃应用与研究进展[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6,(2). [20]石成利,梁忠友,. 硬盘用基板微晶玻璃的研究与应用[J]. 陶瓷,2006,(3). [21]石成利,梁忠友,. 硬盘用基板微晶玻璃的研究与应用[J]. 山东陶瓷,2006,(1). [22]王立久,任启芳,. 工业废渣在微晶玻璃中的应用[J]. 粉煤灰,2006,(2). [23]林杰,. 高温液态矿渣在微晶玻璃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 南方金属,2006,(2). [24]梁晓娟,周永强,刘海涛,. 废玻璃在建筑微晶玻璃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陶瓷,2006,(5). [25]柯尊斌,卢安贤,刘树江,黄光锋,鲁飞,. 可机械加工微晶玻璃应用研究的新进展[J]. 硅酸盐通报,2006,(1). [26]姜玉丹,张一麟,李秋义,. 应用增钙液态渣制备微晶玻璃的热处理工艺研究[J]. 中国建材科技,2006,(3). [27]杨东辉,. 微晶玻璃在牙齿修复材料上的应用[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28]张红霞,张小福,卢安贤,. 微晶玻璃在立方氮化硼砂轮结合剂中的应用研究[J]. 新技术新工艺,2006,(5). [29]吴茂,沈卓身,. 微晶玻璃的特性、种类及其应用[J]. 中国陶瓷,2006,(6). [30]李克庆,许永,刘保顺,. 尾矿微晶玻璃配料优化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 建筑材料学报,2006,(5).

陶瓷熔块熔制过程中,因制作方法不一样而有粒状及片状之外观。因熔块釉具有不行溶性,所以安全性高,可独自运用,也可添加于通常生料釉中作为熔剂运用。激烈地下降釉的熔融温度,铅及铅硼釉的最大长处是光泽度强,陶瓷熔块弹性好能适用于多种坯体,并能加强色釉的呈色,但考虑到铅毒的损害,当前应尽量少用。除长石外,含的原料,均需引入熔块中,含硼化合物亦如此。熔块釉中熔块与生料之间的比例十分重要,两者的比例适合与否,关系到坯釉之间的反应能否同时达到完全。一般来说,釉中熔块的含量应在50%以上,生料的含量最高不要超过20%。

橄榄绿色透明釉配方熔剂 70%石英 9%长石 9%高岭土 3%白垩 3%氢氧化铁 3%氧化铁 2%氧化铜 1% 注:熔剂配方铜丹 34%石英 24%硼砂 18%长石 12%石灰石 7%高岭土 5%该釉烧成温度1000℃~1050℃透明釉是通过釉层可以看见釉下坯体的颜色以及各种雕刻和彩饰的釉。透明釉的种类较多,如日用瓷和卫生瓷上用的石灰釉、长石釉以及釉面砖上使用的铅硼釉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