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铜在各种环境中的腐蚀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铜在各种环境中的腐蚀研究论文

影响铜及其合金腐蚀的因素有材料因素(包括成分、杂质、第二相及热处理、表面状态、变形和应力等)和环境因素(包括腐蚀环境如大气、土壤、海水、工业酸碱盐有机溶剂等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介质的pH值、介质的成分和浓度、介质的温度和压力、介质流动速度、电偶、环境的细节和可变化的影响等)。铜的腐蚀按照其使用地点和腐蚀介质可分为大气腐蚀、水中腐蚀、土壤腐蚀,铜的腐蚀产物一般为氧化物、硫酸盐和氯化物。大气腐蚀 当铜暴露于大气之中,其表面通常形成绿棕色或者蓝绿色的腐蚀薄层,称为铜绿。铜在大气中的腐蚀主要受到气候条件、大气中有害气体及悬浮物的影响。气候条件包括大气相对湿度、气温及日光照射、风向、风速等。大气中有害气体及悬浮物主要指SO2、NH3、H2S等腐蚀性气体及盐的细小尘埃。Lobnig R E发现, 如果大气中只含SO2或只含水分,铜的腐蚀行为没有多大变化,但如果二者都存在,且相对湿度超过75%,腐蚀是显著的。这主要是因为在铜表面上吸附水膜下SO2增加了阳极的去钝化作用,在高湿度条件下,由于水膜凝结增厚,SO2参与了阴极的去极化作用,尤其是当SO2的质量分数>时,此作用明显增大,因而加速了腐蚀的进行。虽然大气中SO2含量很低,但它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大,SO2溶于水膜生成的H2SO3是强去极化剂,对大气腐蚀有加剧作用。 水中腐蚀 铜及铜合金在在水中的腐蚀可分为纯水腐蚀和海水腐蚀。铜及铜合金在含氧纯水中的腐蚀是吸氧腐蚀,在一定条件下,阳极反应产生的Cu2O可在铜表面形成完整的保护膜,其表层的Cu2O在水中溶解氧的作用下被部分氧化成CuO。因此,铜表面的氧化物保护膜具有双层结构,其内层为Cu2O,外层则由Cu2O和CuO组成。铜表面这种保护膜的形成防止了铜在水中的进一步腐蚀,其完整性和稳定性也就决定了铜在水中的腐蚀速度。铜及铜合金在海洋环境中以均匀腐蚀为主,其中全浸区最重,潮汐区次之,飞溅区最轻。通过铜及其合金的长期暴露试验[7]发现,随着暴露时间增加,铜及铜合金平均腐蚀速度降低,然而随着海水温度升高,多数铜及其合金在全浸区平均腐蚀速度会增加,在潮汐和飞溅区,腐蚀速度会下降。 土壤腐蚀 铜是一种耐土壤腐蚀的材料,一般情况发生均匀腐蚀。王永红等人[8]采用试件自然埋藏法对内陆盐土地铜的腐蚀进行了研究,发现Cl-、SO42-及土壤微生物使铜表面发生了严重的点蚀,经过一的实验,试件表面布满蚀坑,最大腐蚀孔深度为,平均腐蚀率为 g/(dm2・a)。铜在内陆盐土中呈局部斑点腐蚀,同时还注意到铜的土壤腐蚀具有季节周期性,其腐蚀率最小值发生在秋冬季(11月至1月)。

2Cu + CO2 + O2 + H2O ---> Cu2(OH)2CO3更高的温度下可直接产生CuO

会,铜在潮湿的环境中非常容易氧化生锈,逐渐被腐蚀。

碱性环境对铜的腐蚀研究论文

生成铜锈。有可能是置换反应,也可能是 氧化反应,要看反应条件的

某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是1S2 2S2 2P2 2P6 3S2 3P6 3d10 4S1,说明这个元素的原子核外有多少个电子?每个电子层有多少个轨道?有多少个电子?

由于铜不会与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弱碱性水的碱性不会造成铜管腐蚀。但如有二氧化碳存在,铜会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其反应方程式为2Cu+H2O+CO2+O2==Cu2(OH)2CO3

2Cu+H2O+CO2+O2==Cu2(OH)2CO3

铜在南方土壤中的腐蚀研究论文

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问题与防治路径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问题与防治路径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当今环境问题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中危害最大、影响面积最广的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倡导下,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土壤环境保护与污染的防治修复的重要程度。本文通过对我国重金属污染的现状、造成污染的原因以及危害的简要分析,结合全国各地治理土壤污染的基本措施,总结出了防治土壤污染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土壤污染;危害;防治对策;

1、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现状与污染成因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土壤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存资源。人类从土壤中获得足以休养生息的物质财富,没有土地,人类难以生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土壤环境资源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造成土壤污染状况日趋严重。近些年,我国工农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土壤环境污染程度越来越高,污染物的含量不断增加,种类也不断增多。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或其化合物侵入土壤造成的污染,目前人们已发现包括镉(Cd)、镍(Ni)、铬(Cr)、锰(Mn)、砷(As)、汞(Hg)、锌(Zn)等大约45种重金属元素。我国受砷、镉、铅、铬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大约占全部耕地面积的1/5。据我国2016年农业部监测系统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因为重金属污染土壤而使粮食产量降低1000万t以上。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污水灌溉区统计数据得出,我国有大约140万hm2的污水灌溉区,而有的土地面积遭受重金属污染。污水里的重金属污染物使土壤中的植物遭受二次污染。生物体吸收了这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汞、铅、锌、镉、铜等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等渠道进入到人身体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埋下巨大隐患,甚至会损害人体的生理器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

土壤重金属污染原因广泛,主要有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工业和生活污染、交通污染等。化肥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物资,农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危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科学选用农药品种和使用方法的指导,造成土壤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化肥可以大幅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农民为了追求高产,长期施用过量的化肥,造成土壤酸化板结,不但降低了土壤肥力,还严重破坏了土壤耕地层的质量;长期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严重的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的累积污染问题。工业和生活污染是指工业及生活污水和垃圾,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将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直接灌溉农田,造成部分农田严重污染,破坏了土壤生态环境;凡以重金属和含有重金属的材料为原料的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将未经严格处理的废液、废渣、废水排放,都会造成重金属地污染。

2、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土壤能够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元素,当土壤中重金属超标时,将会影响植物对氮、磷的吸收,改变钾的形态,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引起植物生理特征的改变,高浓度的重金属会引起植物营养不足,降低酶的有效性。有的农作物可以富集重金属,造成农作物本身重金属超标,甚至有的逐渐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以有害的浓度通过食物链的方式在人类体内蓄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人体摄入过多的重金属会引起免疫力降低,呼吸系统紊乱等病变。铅能通过破坏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儿童的智力和行为障碍,也能对成人的神经、消化、心血管等系统产生危害。摄入过量的`镉,可使骨折发生几率增加和骨密度降低,能够对人体的肾、肝、肺、骨骼,以及血液和免疫系统产生伤害。Pb、Hg能够通过影响人的妊娠,引发胎儿的流产、畸形、死亡等。砷能够造成肝脾肿大、肝腹水、抑制儿童智力发育,还能引发黑脚病、糖尿病、肾病、脑血管等方面的疾病。人体内积蓄过多的铜元素,会引起铜中毒,造成机体代谢紊乱,严重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三者中,土壤重金属污染很难得到有效治理。土壤中汇聚的多种重金属会对土壤环境、动物、植物、微生物都产生严重伤害。

3、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

、制定管理和监督的法律法规

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应当建立和完善保障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工作顺利进行的政策和法律法规。2016年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项法规都是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严格防治工矿企业、农业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重金属污染,进行土壤污染法规标准的制定与问责。土壤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严控新增污染,分阶段分类别管理,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保护土壤质量,防治土壤污染是每一个公民和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紧抓源头,防控土壤重金属污染源

严控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必须从源头抓起,针对污染源头分类分级管理严控污染源。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与治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对工农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的污染排放进行严格控制。采取有效措施,以削减、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大力推广清洁无毒工艺,减少或消除工矿企业重金属污染物的随意排放,对工业“废水、废液、废渣”必须进行回收和处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与浓度,避免重金属对土壤环境的二次污染。在农业生产化肥、农药的控制方面,要增强广大农民群体保护耕地质量的意识,加大土壤污染防治的宣传和教育;执法部门和农药监测部门定期对市场上流通的农药产品进行监测,禁止或限制使用剧毒农药,积极推广如除虫菊酯、烟碱等植物体天然成分的毒性小、效果好、残留低的农药;推广开展天敌防治法,既要消除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威胁,又要把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4、做好污染土壤的防治修复工作

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要充分认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4大特点———不可逆性、治理难且周期长、累积与地域性、隐蔽性,积极采取各种各样的修复治理措施,缓解土壤污染的程度,营造安全、美丽、幸福的生态环境。针对目前我国各地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采取的措施,一般有工程治理措施、化学治理措施、生物治理措施和农业生态治理措施4种方法。

、工程治理措施

工程治理措施作为一种比较具有权威性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重金属的污染问题,但是实施起来工程量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和资金,而且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同时也需要处理置换出来的污染土壤。工程治理一般是通过客土、换土和深耕翻土等措施来治理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污染比较严重、面积较小的农业大棚的土壤污染适用客土法,把由别处移来的未被污染的洁净土壤加入到受污染的土壤里面,大多会选用质地好的人工土或沙壤土,降低土壤耕作层的重金属浓度,减少重金属对植物根系的毒害,加快土壤生态修复的速度。换土法是把受污染的土壤转移出来,更换没有被污染的洁净土壤。这种方法可以很快修复受损土壤,效果明显,但是换土法费时费力,成本较高。对于具有放射性污染物或含有难分解易扩散污染物的污染严重的景区花园和科研场所等面积较小的土壤可以采用换土法。污染较轻、耕作层较厚的土壤污染可采用深耕翻土法,翻土法是通过深耕技术,拌匀、翻动、混合耕作层土壤来降低土壤耕作层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

、化学治理措施

化学治理就是向污染土壤投入抑制剂、改良剂,以降低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度。化学方法治理效果明显,周期短、投资适中,但是不能确保治理效果的长期稳定性。

、生物治理措施

生物技术治理污染土壤是一种正在被广泛推广的新型治理措施。是通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某些特有习性抑制、削减和改良吸收、降解土壤中污染物,降低重金属毒性。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超富集植物吸收土壤中的过量重金属,投资小和维护成本低,具有较高美化环境的价值、二次污染小的特点,是一种新兴的、很有潜力的绿色安全修复技术,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微生物修复是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大自然中天然存在的或人工培养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群的微生物代谢功能,达到将其降解成无毒物质或降低有毒污染物活性的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实际就是生物降解,是利用微生物群具有繁殖快、个体小、易变异、适应性强的特点来达到对环境污染的分解作用,还可以降解和转化那些“陌生”的化合物。

、农业生态治理措施

农业生态治理方法是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采用一些因地制宜的土壤耕作管理制度,种植合适的植物品种,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减轻或阻断重金属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合理规划农业种植区域,把高富集重金属的经济作物或树、花、草种植在重金属污染严重区域,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土壤;将低富集重金属作物品种植在基本适宜区,这样能够减少重金属在作物中的累积,提高土壤的质量。农业生态治理方法循环周期长、效果不明显。

5、结束语

土壤中过高重金属含量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对整个自然界地理环境都造成负面影响。采用单一的修复技术无法完全修复土壤,必须要以植物修复为主,优化特定微生物的筛选,建立相关基因库,培养超强工程菌,多种治理措施相辅相成,从而彻底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做好土壤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引导和宣传,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土壤生态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婧,杜阿朋.桉树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土壤生物修复应用前景[J].桉树科技,2010(02):43-47.

[2]何容,杜佳佳,许波峰,等.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概况[J].山东林业科技,2008(01):85-87.

[3]王雪.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治理对策[J].速度(上旬),2015(09):290.

[4]何明清.土壤与固化废物监测技术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唐会娟.浅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技术[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06):128.

[6]王海慧,郇恒福,罗瑛,等.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修复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2009(11):210-214.

[7]杨苏才,南忠仁,曾静静.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治理途径探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03):549-552.

[8]何凤鹏,谷雨,冯光辉,吴海勇,刘琼峰,李明德.不同类型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6(05):31-34.

[9]郭培俊,杨菁.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的修复与防治[J].科技资讯,2019(03):93-94.

[10]廖健.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化学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4):28,30.

[11]黄成敏.环境地学导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2]岳永德.环境保护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13]李学林.农田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分析[J].南方农业,2018(24):161-162.

会,土壤有水分和其他物质啊

很慢。铜丝腐蚀快慢,要看土质如何,一般的普通土壤中,铜会形成一种保护自身的氧化层,几千年都没有问题。黄铜在大气中腐蚀很慢,在纯净的淡水中腐蚀速率也不大(年),在海水中腐蚀稍快(年)。

影响铜及其合金腐蚀的因素有材料因素(包括成分、杂质、第二相及热处理、表面状态、变形和应力等)和环境因素(包括腐蚀环境如大气、土壤、海水、工业酸碱盐有机溶剂等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介质的pH值、介质的成分和浓度、介质的温度和压力、介质流动速度、电偶、环境的细节和可变化的影响等)。铜的腐蚀按照其使用地点和腐蚀介质可分为大气腐蚀、水中腐蚀、土壤腐蚀,铜的腐蚀产物一般为氧化物、硫酸盐和氯化物。大气腐蚀 当铜暴露于大气之中,其表面通常形成绿棕色或者蓝绿色的腐蚀薄层,称为铜绿。铜在大气中的腐蚀主要受到气候条件、大气中有害气体及悬浮物的影响。气候条件包括大气相对湿度、气温及日光照射、风向、风速等。大气中有害气体及悬浮物主要指SO2、NH3、H2S等腐蚀性气体及盐的细小尘埃。Lobnig R E发现, 如果大气中只含SO2或只含水分,铜的腐蚀行为没有多大变化,但如果二者都存在,且相对湿度超过75%,腐蚀是显著的。这主要是因为在铜表面上吸附水膜下SO2增加了阳极的去钝化作用,在高湿度条件下,由于水膜凝结增厚,SO2参与了阴极的去极化作用,尤其是当SO2的质量分数>时,此作用明显增大,因而加速了腐蚀的进行。虽然大气中SO2含量很低,但它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大,SO2溶于水膜生成的H2SO3是强去极化剂,对大气腐蚀有加剧作用。 水中腐蚀 铜及铜合金在在水中的腐蚀可分为纯水腐蚀和海水腐蚀。铜及铜合金在含氧纯水中的腐蚀是吸氧腐蚀,在一定条件下,阳极反应产生的Cu2O可在铜表面形成完整的保护膜,其表层的Cu2O在水中溶解氧的作用下被部分氧化成CuO。因此,铜表面的氧化物保护膜具有双层结构,其内层为Cu2O,外层则由Cu2O和CuO组成。铜表面这种保护膜的形成防止了铜在水中的进一步腐蚀,其完整性和稳定性也就决定了铜在水中的腐蚀速度。铜及铜合金在海洋环境中以均匀腐蚀为主,其中全浸区最重,潮汐区次之,飞溅区最轻。通过铜及其合金的长期暴露试验[7]发现,随着暴露时间增加,铜及铜合金平均腐蚀速度降低,然而随着海水温度升高,多数铜及其合金在全浸区平均腐蚀速度会增加,在潮汐和飞溅区,腐蚀速度会下降。 土壤腐蚀 铜是一种耐土壤腐蚀的材料,一般情况发生均匀腐蚀。王永红等人[8]采用试件自然埋藏法对内陆盐土地铜的腐蚀进行了研究,发现Cl-、SO42-及土壤微生物使铜表面发生了严重的点蚀,经过一的实验,试件表面布满蚀坑,最大腐蚀孔深度为,平均腐蚀率为 g/(dm2?a)。铜在内陆盐土中呈局部斑点腐蚀,同时还注意到铜的土壤腐蚀具有季节周期性,其腐蚀率最小值发生在秋冬季(11月至1月)。

酸对铜的腐蚀研究论文

根据我的了解,水含酸在通电状态下确实会对铜产生腐蚀作用。这是由于酸能够溶解铜表面的氧化物和碱式盐,而电流则会促进这种化学反应的进行。当酸和电流共同作用于铜表面时,铜会逐渐被腐蚀、溶解,形成铜离子和气体。这种腐蚀作用也被称为电化学腐蚀。

铜质文物纹饰造型精美,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铜质文物长期埋藏于地下,出土后暴露于大气环境中,会不断发生腐蚀,影响铭文、纹饰和外观。研究表明,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文物的腐蚀受损过程。在博物馆环境中,一些装修建筑材料、木质地板、展柜、黏合剂等会挥发有机酸性气体和甲醛等污染物,此外,以木材、纸张为原料的藏品会释放有机酸,纤维素中醛类物质水解也会产生有机酸性气体,这些污染物在封闭的保存环境中不断富集,与温度、湿度、光照等物理因素协同作用,会使铜质文物发生缓慢而严重的腐蚀。当保存环境的空气流通性较差时,有机酸含量可高达几千μg/m3。在甲酸蒸汽含量为100 mg/m3的环境中暴露一周,铜试块会以 ng/(cm2·d)的速率吸附甲酸,这足以对其产生严重的腐蚀和损害。有机酸的存在会对铜的腐蚀产生极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铜在含有机酸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腐蚀科学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研究人员采用薄层液膜法,得到了纯铜试样在含甲酸或乙酸大气模拟腐蚀液中的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试样在含甲酸或乙酸大气模拟腐蚀液中的腐蚀行为。通过模拟暴露试验,结合表面分析技术,分析了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初步探讨了纯铜试样在含有机酸大气环境中的腐蚀机理。

强氧化性酸对铜产生较大的腐蚀;强碱对铜有一定的腐蚀。纯铜比较耐腐蚀而不纯的铜,即使在弱的非氧化性酸中也会逐渐氧化

酸性物质对铜基催化剂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铜基催化剂是一种常用的催化剂,它能够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提高反应的效率。但是,如果铜基催化剂接触到酸性物质,则可能会破坏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首先,酸性物质会使铜基催化剂中的铜金属氧化,导致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其次,酸性物质还会使催化剂中的有机配位物质解离,从而破坏催化剂的结构和活性中心。最后,酸性物质还会与催化剂中的有机配位物质发生反应,形成不稳定的有机物质,使催化剂的活性进一步降

硫酸铵腐蚀铜研究论文

过硫酸铵是强氧化剂可以氧化铜称为氧化铜在和酸反应变成铜盐。

能形成铜铵离子,络合物。温度很难说,温度不能太高,不然会分解。还有用碳酸氢铵也可以,三氯化铁也可以,三氯化铁是三价铁离子氧化铜

实验中证明硫酸四氨合铜的组成:四氨合铜离子【由二价铜离子作为形成体,氨分子作为配位体】构成内界,硫酸根为外界。

用盐酸溶解硫酸四氨合铜,转化成铜离子,加氢氧化钠把铜离子转化成氢氧化铜沉淀,从而根据氢氧化铜的质量求出铜的质量,由于硫酸四氨合铜在加热时易失氨,所以其晶体的制备不宜选用蒸发浓缩等常规的方法,硫酸四氨合铜溶于水但不溶于乙醇,因此在硫酸四氨合铜溶液中加入乙醇。

物质简介

硫酸四氨合铜(copper sulfate-ammonia complex),属于络盐,俗称络氨铜、硫酸四氨络合铜,化学式为[Cu(NH3)4]SO4,式量为。在空气中硫酸四氨合铜会水解,放出氨气。当黄铜及铜合金受到氨腐蚀时,会出现深蓝色的四氨合铜络合物,后续会产生材料的龟裂。此问题首次发现是因为弹壳储存场所附近有量的动物粪便。这种腐蚀现象称为龟裂。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