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物流配送论文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物流配送论文的参考文献

物流管理论拉拉

物流配送参考资料,其中包括:《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C2C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问题研究.pdfiResearch-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物流配送研究报告简版.pdf沃尔玛物流配送体系物流配送路径安排问题的混合蚁群算法.pdf物流配送作业中国物流配送研究报告全文下载地址:

[1]李璨. 我国中药材物流管理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2]蒋小会. S公司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杨海鹰. MD公司冷链物流管理的改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2. [4]王志珍. 物流企业精益物流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5]朱廷军. 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6]尹华龙. 基于WEB的超市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7]李亚静. 供电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8]周永鲁. 基于的烟草物流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云南大学,2013. [9]古奕端. 基于RFID的大宗货物物流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10]刘迪迪. 水产品批发市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11]程传喜. 郑州安利物流公司物流管理改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12]杨娜. 东莞市中小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13]董彩芬. S公司基于TOC的生产物流管理改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4]王楠. 三菱电机放电加工机售后服务物流管理流程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 [15]吕悦. 大连市物流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16]付浦君. 基于信息化的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17]杨波. 精益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 [18]米宁. 基于逆向物流管理的产品回收网络规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 [19]李引. 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影响研究[D].渤海大学,2014. [20]肖莹莹. RFID技术在国内零售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21]师经昊. 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物流管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 [22]谢沛欣. 基于SOA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西北大学,2009. [23]耿明岩.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管理系统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 [24]姜琼慧. 基于B/S模式的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7. [25]陆滢.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 [26]徐华. 中国现代物流管理与发达国家差距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27]陶宇.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及思考[J]. 企业经济,2011,01:58-60. [28]周新韶. 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 中国商贸,2012,15:125-126+128. [29]骆宏. 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 对外经贸,2012,05:108-110. [30]贺超,庄玉良. 基于物联网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构建[J]. 中国流通经济,2012,06:30-34. [31]张安平. 汽车企业逆向物流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32]周林. 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四川大学,2005. [33]王峰. 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34]杨爱霞.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业务流程重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 [35]刘志学,付国庆,许泽勇.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比较[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S1:126-130. [36]韦智伟. 供应链环境下我国工业企业物流管理模式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37]周海霞. 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38]邱均平,宋恩梅. 论电子商务中的物流管理创新[J]. 中国软科学,2002,04:108-111. [39]曾祥云,王强. 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内涵与特征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2002,02:15-17. [40]曾祥云,王强. 试论面向电子商务的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设计[J]. 系统工程,2002,01:60-65. [41]薄洪光. 钢铁行业集成生产物流管理方法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42]程琦. 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D].武汉理工大学,2010. [43]王海燕.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研究[J]. 物流技术,2007,10:34-36+48. [44]陈达.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及其策略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02:112-114. [45]刘俊兰,翟树悦,周裕法,李娅访,韩冬雪. 医院物流管理的框架模型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2008,07:29-32. [46]王小莉,李金伴.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探讨[J].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06:59-62. [47]王佐.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本源和创新[J]. 中国流通经济,2009,02:16-19. [48]程琦,云俊. 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8-22. [49]翁心刚. 供应链一体化时代的物流管理[J]. 中国流通经济,2005,06:12-15. [50]刘丽艳. 对“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辨析[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58-61. [51]李德库.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J]. 中国流通经济,2013,08:39-43. [52]王道平.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 价值工程,2003,02:23-26. [53]张林龙. 基于供应链管理(SCM)的物流管理[J]. 现代情报,2003,05:160-162. [54]尤建新,蔡依平,杨瑾. 工程项目物流管理框架模型[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06:49-52. 标准格式的,要多少有多少,随便拿去用。别问我是谁,请叫我雷锋。

物流配送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提供一些“传统储运如何向现代物流转移”论文的参考文献,供参考。[1] 方骥. 物流与商流融合:颇具活力的现代物流业态——兼谈传统储运业的发展趋向[J]. 中国储运, 2007,(02) . [2] 谭建华. 整合为手段 提升为目标——探索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J]. 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6,(01) . [3] 李宪春. 传统储运如何向现代物流转化[J]. 北京物资流通, 2006,(04) . [4] 华细玲,吴倩. 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几点思考[J]. 价格月刊, 2006,(03) . [5] 尹红璋,兰兴旺,魏正伟. 论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的转化[J]. 物流技术, 2004,(04) . [6] 杨华. 传统储运怎样向现代物流演变[J]. 中国储运, 2005,(02) . [7] 林琳,林海北. 传统储运企业的“二次创业”[J]. 商场现代化, 2007,(07) . [8] 慕寒. 传统储运企业的中国式转型[J]. 市场周刊(新物流), 2007,(10) . [9] 单正兵. 传统仓储业与现代物流[J]. 市场周刊(新物流), 2007,(01) . [10] 王奕俊. 传统储运企业的转型之路[J]. 市场周刊(新物流), 2006,(05) . [11] 刘飞燕. 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的实施问题探讨[J].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2006,(03) . [12] 单正兵. 传统仓储业与现代物流[J]. 市场周刊(新物流), 2007,(01) . [13]现代物流与传统储运的区别[J]. 水路运输文摘, 2006,(Z1) . [14] 梁娟. 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策略研究——基于资源整合和核心能力[J]. 物流科技, 2006,(03) . [15] 李兰冰,刘秉镰. 传统交通运输企业如何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J]. 物流技术, 2005,(04) . [16] 刘颖. 交通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战略思考[J]. 世界海运, 2003,(03) . [17] 程欣. 论传统仓储企业如何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J]. 中国储运, 2007,(09) .[18] 段李杰. 国有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的战略转型的思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12) .

参考文献如果是网页的话应该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书写。

网站类参考如下:

1、【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2、【21】中科院报告:我国现代物流2007年将保持快速发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7年2月24日,这里写具体网址。

3、【22】2006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中国仓储与物流网,2007年4月29日,这里写具体网址。

参考文献注意事项:

一、引用文献不宜过于陈旧。文后参考文献的标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学术造诣的程度及对同类文献的检索水平、利用能力。作者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引用的参考文献较新颖,能反映同行业最新科研动态和学术水平。

二、引用文献类型应呈一定比例。根据相关规定,文后参考文献的类型主要有: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连续出版物(期刊)、论文集析出文献、报纸、标准、专利及电子文献等。

菜鸟物流配送论文参考文献

物流黑科技——菜鸟AR智能物流适用课程:电子商务基础、电子商务物流、物流管理知识点:电商物流教学建议:在授课中先介绍电商物流的相关知识,以及电商物流领域中智慧物流的发展趋势,然后观看本视频并进行讨论。案例简介学生注意近年来,电商交易量多次创出新高,对于电商物流构成了很大的考验。因此,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都在致力于通过新技术提升物流管理效率。其中,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就将AR技术与物流管理结合了起来,让人感受到了黑科技的力量。请查看本案例的相关资料,并思考以下问题。讨论题1. 通过AR技术可以在物流分拣环节实现哪些智能操作?2. 未来AR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将对菜鸟物流配送产生什么影响?视频播放讨论题讨论题参考答案1.通过AR技术可以在物流分拣环节实现哪些智能操作?仓内工作人员可以快速核对入库商品的数量和质量,并快速分类,同时快速录入商品重量和体积。可视化的仓内导航与库区识别系统会推动商品快速精准上架。当订单产生后,机器会快速帮助工作人员找到商品,快速核对并进行质量检测,准确找到合适的包材,同时完成线上录入并出库。讨论题参考答案2. 未来AR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将对菜鸟物流配送产生什么影响?AR和大数据技术将帮助快递员轻松完成包裹分类,并让快递员结合自身服务的区域和消费者的喜好,按照菜鸟智能分析规划出的路线合理装车和高效配送,并智能通知消费者,给予消费者个性化的配送服务。

据介绍,菜鸟已经形成面向消费者的绿色回收和面向商家的绿色供应链两大模块,覆盖全国315个城市的近10万家菜鸟驿站、菜鸟绿色家园分别成为消费者线下线上参与绿色物流的主阵地,采购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比例和规范包装操作比例均达到90%。

创新推进包装减量

快递物流业是生态文明建设和落实“双碳”“限塑”目标的重要领域。全行业正以塑料污染治理为契机,加快推进行业绿色转型,让绿色发展成为行业共识。推动包装“瘦身”是菜鸟环保减排的重要方向。据测算,使用原箱发货、装箱算法、环保包材的单位减碳量分别可达358克、62克和22克。

——技术创新推动减量

在原箱发货环节下功夫。通过运营环节的设计和优化,采取大数据算法和智能化仓储来指导发货打包流程设计,菜鸟已在天猫超市、零售通两个电商平台的仓库发货环节实现约80%包裹利用货物原箱发货。其中,由菜鸟负责运营的天猫超市仓库已全面实现原箱发货和纸箱二次利用发货,包裹不再用新纸箱。菜鸟运营的上海嘉定天猫超市仓库,仅去年“双11”期间,节省塑料和纸箱包材30万份,杭州萧山天猫超市仓库每日纸箱二次利用发货可达5000个包裹。

在包裹装箱环节下功夫。菜鸟智能装箱算法能有效减少过度包装实现包裹“瘦身”,不仅可以推动电商平台的商家和快递公司节约使用包材,还能通过包裹瘦身助力干线运输载货业务降低碳排放。2018年,菜鸟通过开发智能切箱、装箱算法来减少包装用量,平均减少15%的包材使用,至2020年已“瘦身”超过亿个包裹。卖家只要输入商品的长宽高和 历史 订单数量,系统就能通过自动摄像机测算商品体积,并结合大数据算法模型优化和设计纸箱型号,推荐最佳尺寸箱型、装箱顺序及摆放样式,实现箱型更匹配、装箱更紧凑、资源配置效率更高,是业内最成熟的包装轻量化解决方案。目前,装箱算法已向全行业开放,每年助力全行业至少3亿个快递包裹实现“瘦身”,相当于减少8000万个纸箱。去年“双11”期间,菜鸟仓内“瘦身”包裹亿件。

在出口包裹环节下功夫。在跨境物流场景中,菜鸟应用了智能合单引擎,将多个包裹合单发货,实现前置分拣和集装运输,有效降低了国际航空物流线的碳排放,并将加大海外仓布局,减少对航空运输方式的依赖,降低单包裹碳排放量。菜鸟“合单引擎”通过大数据算法,精准识别使用同一海外收件地址在速卖通上不同店铺购物的海外消费者,经过智能合单,在集运仓将该客户在国内不同平台店家购买的多份订单集中打包成一个包裹,完成后续干线及末端配送;并由以往30天~50天的平邮线路升级到20天之内送达的航空直达线路,部分地区可以升级为10日达。预计在50个国家减少近2000万次末端配送。位于杭州空港新区的菜鸟华东集运仓,使用智能合单技术后,发往德国消费者的末端配送环节减少碳排放约80%。

——模式创新实现循环

使用可循环快递箱减少包材。菜鸟网络联合平台商家客户,依托商品库存数据和智能算法,建立了B2B循环箱体系,为商家提供减碳包装、环保包材、循环箱、原箱发货等一系列减塑减碳的包装解决方案。同时,菜鸟通过在“物流详情”中对绿色包裹打标等形式,鼓励更多商家采用环保寄件袋、无胶带拉链箱等绿色包装。目前,已与雀巢、联合利华、飞利浦等多家品牌开展合作,进展和效果良好。“双11”期间,使用可循环拉链箱超过110余万个;单仓每日循环箱使用量超过5万个,已替代过去每天超过20万纸箱和塑料包材。

依托驿站构造包装回收闭环。目前,全国范围已有10万余家菜鸟驿站设置了绿色包装回收箱,鼓励消费者回收利用快递二次包装。截至2021年10月,菜鸟绿色回收箱已经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315个城市,每年可以回收上亿个快递纸箱。据研究机构测算,完成1次驿站回箱,平均可减少37克碳排放。

智慧驱动全程减排

——路径优化

菜鸟基于大规模邻域搜索和深度强化学习的路径规划算法方案,通过计算提高决策合理性,压缩线上时间,可以在小于秒的时间内得到98%~99%最优解,给线下留出更多操作时间,提高履约时效性,优化一线人员体验,节省巨额成本。比如,通过智能路径规划算法,创造了30分钟~2小时内送达的商业新业态。该算法综合计算了顾客下单动态、需求随机、仓内作业空间狭小、合单拣选、城市交通堵塞、末端小区登记流程、电梯等待等复杂的不确定性因素,在极短时间内给出决策建议,为工作人员线下操作争取足够时间。

菜鸟研发的物流路径规划算法入围2021年弗兰兹·厄德曼(Franz Edel man)杰出成就奖。这是全球运筹和管理科学界的最高工业应用奖,被称为运筹学的“奥斯卡”。奖项设立50年来,菜鸟是首个入围最终名单的中国物流供应链企业。这项技术应用广泛,在车辆配送环节可有效减少车辆数量和行驶距离,在仓库内部拣选作业中可减少拣选人员行走距离等。

——低碳运输

绿色运输。菜鸟在同城物流运输领域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方案,主要是通过物流运输工具的智能化研发末端配送自动驾驶车辆,推动智能化运输工具和电动化结合,提高运输效率、推动节能减碳。阿里巴巴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研发了一款电动无人物流车“小蛮驴”,续航里程超100公里,已在部分高校和社区菜鸟驿站投放350台,提供末端配送服务。

绿色电力。位于上海嘉定、武汉江夏和黄陂、东莞清溪、杭州下沙等地的6个菜鸟物流园区使用清洁能源发电,“双11”期间合计发电量达87000度。上海嘉定菜鸟物流园区“绿色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过去一年园区总发电量已达330万千瓦时,每年还能为上海市政电网输送100万千瓦时绿电。

绿色配送。这是菜鸟绿色物流的关键环节,2021年天猫“双11”期间,全国70城市200余所高校将落地350辆菜鸟无人车小蛮驴送货。相较于传统燃油车,菜鸟无人车小蛮驴采用电能,充4千瓦时电可跑100公里,菜鸟物流路径规划算法还可在配送中选择最优的配送路线,有效减少碳排放。一台无人车平均每天工作8小时,最多能送400个快递。

——带动上下游提升环保意识

推出碳资产管理体系。为了帮助商家作出更好的碳资产管理,菜鸟 探索 开发了碳资产管理系统,涵盖碳排放统计预测、碳等级行业报告、碳盘查统计,碳排量第三方认证等多种企业碳资产服务。菜鸟绿色家园还将接入浙江碳普惠,成为首个接入碳普惠的物流企业。

推出物流业首个绿色互动社区。今年3月,菜鸟在“回箱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绿色产品方案,推出中国物流行业第一个绿色互动社区——“菜鸟绿色家园”。消费者进入“菜鸟绿色家园”可参与、体验绿色物流行为,并积累个人减碳账单。

推出绿色低碳“6·18”。今年“6·18”期间,菜鸟将推出绿色减碳四大策略,包括升级快递行业首个线上绿色物流互动社区绿色家园,接入首批碳账户商家,成为首个接入碳普惠的物流企业,向消费者发放绿色能量。菜鸟将利用线上线下绿色物流阵地,与消费者、商家共创绿色“6·18”。

以物流环节带动全产业链绿色发展

2021年,菜鸟绿色物流全链路环节已产生亿次绿色物流行为,共减碳超25万吨。每一个涉及包裹的环节,都可以产生减碳效果:从打包发货、中转分拣再到运输送达,一条绿色物流全链路已经形成。

据菜鸟碳测算信息系统显示,2021年11月1日~14日期间,通过使用电子面单、原箱发货、装箱算法、驿站绿色回收和寄件等,基于菜鸟绿色物流全链路,菜鸟、商家和消费者合计产生18亿次绿色行为,为全 社会 减碳万吨。

聚焦重点举措——激励消费者。菜鸟首推“个人减碳账单”,为每个消费者生成了“个人绿色物流足迹”。消费者可在手淘、菜鸟App搜索“快递包装回收”进入绿色互动页,可查看2020年11月1日以来的个人减碳量,晒出自己的“绿色物流足迹”,成为“绿色合伙人”。该活动有效促进了消费者主动参与包装回收和循环使用寄件,实现快递末端绿色自循环,引领了绿色消费新风尚。

下一步,菜鸟将持续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对行业节能减碳工作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进一步推动减碳限塑;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带动供应链、上下游和消费者,共同推动快递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本文由菜鸟汇总提供)

自审论文稿确定投稿期刊后,准备投稿前,作者要反复推敲、自审论文稿件。比如,有没有雷同的文章发表;可以和该刊物已经发表过的优秀论文比较,看看自己的论文处于什么档次,记住,不要和刊物中那些稍差的文章比。一般可以进行如下思考:1、扪心自问是否做到诚实、真实、有诚信。2、考量选题是否具有学术前沿性。指论文的内容或所研究的课题处于学科前端,能反映学术研究的现状、新动向和新趋势,具有新颖性、开创性、超前性的特征。3、尝试能否简明地概括出论文的创新点。这样可以检验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了没有,是否鲜明、突出;自己的文章是否有新意,是否站得住,是否适合所投刊物的胃口、趣味4、检查论文材料的表述是否准确、简明、圆满。比如,图表制作是否规范、数字是否精确,参考文献、引文出处是否查对核实,等等,都要争取做到无懈可击。5、分析论文结构是否严谨。6、辨别语言是否规范。语言规范指正确地使用语言文字,恰当的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做到条理分明,表述清楚,文笔流畅。具体点说,语言做到准确、鲜明、生动、流畅,没有错别字,没有病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随意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词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议论、说明、叙述、描写乃至多媒体等表达方式,正确运用各种科学公式、计量单位,数字准确,图表清晰;此外,书写格式、参考文献和注释符合规范体例。等等。7、论文形式是否符合期刊体例8、发现问题及时修改或重写选择合适的投稿方式1、稿件直接寄发刊物编辑部。要根据刊物的要求决定发电子邮件,还是投打印稿。根据刊物的要求决定投稿论文的体例,按要求写摘要、关键词,编好注释、选用刊物认可的字体、字号等。2、稿件寄发刊物的主编、副主编或编辑。稿件附上一封简短的信函,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和学术研究方向,说明自己的要求、希望,不要对收件人和刊物奉送过分的溢美之词。3、稿件直接送到编辑部。这种方式近似于毛遂自荐,作者带着稿子到编辑部,向编辑推销自己,具有亲切感。稿件上注明作者自己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以便联系与交流、沟通。刊物一般都希望作者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如职务、职称、学历、学位、已发表过的论著等,以增进了解。不过,这种介绍必须客观、诚实、平和,不要言过其实。4、请导师或他人推荐。尽可能求得国内外知名专家,或领导者、知名人士的推荐,这样的稿件更能引起编辑们的注意。把稿件修改润色并推荐给杂志发表,是付出心血的合法的脑力劳动,是值得鼓励的劳动。推荐稿件一方面可以为作者推荐到合适的杂志,避免了投稿的盲目性(有的作者不了解杂志用稿取向,往往是投了很多地方也没有发表,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同时有不少杂志则因为名气不大而难以吸引优质稿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推荐发表既可以为作者服务,也有利于帮助杂志获得更多的优质稿源,是一举多赢的、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劳动。不管采取什么投稿方式,稿件上都要注明作者自己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以便联系与交流、沟通。刊物一般都希望作者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如职务、职称、学历、学位、已发表过的论著等,以增进了解。不过,这种介绍必须诚实、平和,不要言过其实。在投稿前可以先去早检测检测一下,结果合格了就可以投稿了。

圆通物流配送论文参考文献

交给我来做吧

物流管理论文精选参考文献

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一:

[1]Hotelling H. Stability in competition[J]. Economic Journal, 1929,39( 1 ):41 -57

[2]钟娜娜.竞争选址与非竞争选址比较研究[J].管理观察:2012(477):191-196.

[3] new facilities in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83(12): 29-35.

[4]张同全.具有距离限制的最大竞争能力选址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20(5):438-440.

[5]于宏涛,高立群,李丽霞.基于多消费群体的竞争选址模型与求解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30(7):2024-2028.

[6]杨丰梅,华国伟,黎建强.一个竞争选址问题的新模型及其求解算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7):18-24.

[7]李江华,王金亭.具有二次多选择服务的M/G/1可修重试排队系统[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31(6):93-95.

[8]程凤,霍佳震.水平穿越发在带有不耐烦顾客的呼叫中心中的建模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5):1247-1254.

[9]彭懿,杨向群,吴锦标.带负顾客和不耐烦顾客的离散时间Geo/G/1重试排队[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1(12):2373-2379.

[10]李娜,贾博,江志斌,谢梦德.考虑顾客体验的排队系统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2012,17(3):36-46.

[11]张曦,杨超,胡丹丹.考虑市场扩张和吞并的新设施竞争选址模型[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2):43-47.

[12]尹小玲,邓永禄,刘国柱.具有第二次多选择服务的M[x]/G/1排队系统[J].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2003,17⑴:41-53.

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二:

[1]鲍卫东:《上市物流企业成长因素分析》[J],《物流参术[装备版]》,2013年第6卷第4期,82-85页.

[2]李晨、王璐:《我国上市航运企业经营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泰于Tobit模型》[J],《经营管理》,2014年第28卷第1期,21-24页.

[3]李大元:《企业动态能力及其功效: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第17卷第6期,60-68页.

[4]李晓蓉:《西方不同流派学者论企业多元化经营》[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25卷第12期,7-11页.

[5]梁剑、丁洁:《宏观经济发展对上市公司.企耸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第29卷第6期,16-19页.

[6]邓新明:《我国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多元化战略与公司绩效》》[J],《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第11卷第4期,4-15页.

[7]傅俊元、丁慧平:《物流企业成长能力的逻辑演进研究》[J],《物流技术》,2008年第27卷第1期,28-30页

[8]刘丹、印曼:《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J],《技术经济》,2012年第31卷第11期,104-109页.

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三:

[1]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3年中国零售连锁企业统计年鉴》[M].2013

[2]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屮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R].2013

[3]汝宜红,宋伯慧.《配送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4]罗纳德科斯.《企业的性质》[M].经济出版社.2007

[5]曾中文.配送中心的库存控制系统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0)

[6]周涛,程钧谟,乔忠.多品种配送的库存优化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2003,9,19-23

[7]黄丽珍,李旭,王其藩.超市配送中心订货策略优化研宄[J].同济大学学报.2006(2)278-279

[8]Koulamas. Single-item and multi-item inventory system with deterministic, continuous,time-dependent demand [J]. Computer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1):57-68.

[9]Ben-Daya. Inventory models involving lead time as a decision variable [J].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4):579-582.

[10]Rao. Properties of the periodic review (R,T) inventory control policy for stationary, stochastic demand[J].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1):37-53.

[11]Silver, Robb. Some insights regarding the optimal reorder period in periodic review inventory system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8,112(1): 354-366

一、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 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设备陈旧,损失率大、效率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形成了“瓶颈”,制约了物流的发展,物流配送明显滞后。商流与物流分割,严重影响了商品经营和规模效益。实践证明,市场经济需要更高程度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系统化,迫切需要尽快加强建设具有信息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发展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流通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利用现代化的设施,但目前还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只能从国情、地区情况、企业情况出发,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中国的物流配送业一定会按照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的方向发展。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全国还计划兴建100个物流中心,以及7个主要交易中心,由此看来,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和民航总局六部委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已把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列为重点鼓励发展的项目。在中国政府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宏观政策引导下,各地纷纷出台了自己的物流发展规划,把发展现代物流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二、现阶段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主要问题1.配送中心设施利用率低,发展缓慢长期以来,我国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投入较少,发展比较缓慢,尽管近几年也新建了一些较先进的仓储物流设施,但总体上看,我国物流仓储设施仍较陈旧落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仓库还有较多仍在使用,而且仓储物流设施结构不合理,货场、低档通用库多,适合当前社会要求的冷藏、调温等专用库少。应当加快我国物流配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技术改造,鼓励和吸引社会各方投资物流行业,国家也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对物流配送设施的建设给予一些低息或贴息贷款支持。2.配送中心总体配送比率较低,采购成本难以降低从我国现有商业零售企业来看,除了一些中大型、知名的商业企业以外,一般的商业“连锁”企业大多没有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或利用第三方物流中心。这些企业虽然也建立了一些自己的“连锁”分店,但实际上商店经营的商品并没有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这使得部分商业零售企业的“连锁经营”显得有名无实!而在其他已经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或利用第三方物流中心实现商品配送的商业企业中,配送中心的效用也未能得到有效发挥,这进而影响到了连锁企业综合采购成本优势的发挥,导致配送中心配送的比率非常低,采购成本难以降低。3.物流的社会化、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不高我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水平低,还表现在物流配送企业的小和散,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低,在物流配送的各环节上衔接配套差,服务功能不完善,能做到“一站式”服务的企业少。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物流储运企业中的“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仍然存在。物流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缺乏覆盖面较广的物流配送服务网络。4.现代化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不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国内各种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多。例如目前采用较多的信息管理技术包括产品识别条码(BC)、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管理信息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地理信息系统(GIS)、自动分拣系统(ASS)、柔性物流系统(AGV)、全球定位系统(GPS)、仓库管理系统(WMS)等。从国际国内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化程度来看,美国的连锁商业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机械化、自动化配合信息系统的整合作业模式,例如电动叉车、传送带、装卸搬运、吊车等机械设施配合各种信息系统的使用,就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节约了人员成本。美国立体化的商业物流中心很多都建有专业通讯网,货物的入库、移动、配装等都通过计算机控制托盘、货架铲车和吊车进行。日本采用的计算机机器人进行物流作业的模式已经广泛存在。相比而言,我国商业物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就相对落后了。据零点研究集团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实行物流配送的商业企业中,有超过58%的企业至今几乎没有采用过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来进行物流作业,而在已经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物流管理的企业中,72%的企业仍然以传统手工作业为主,信息技术只作为其辅助性的管理手段,例如配送中心内部基本上是手工辅以叉车和托盘作业;到货分拣、商品组配、商品盘点等无专业电子扫描装置;计算机应用仅限于配送中心的事务性管理(例如商品进、销、存、配、送信息的记录与存档等);商业物流信息技术的采用仍然以互联网、仓库管理系统(WMS)、管理信息系统(MIS)等为主,对于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三、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基本对策1、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体物流配送能力国家实施“八五”、“九五”计划以来,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开始得到显著的发展,例如政府对铁路、公路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强;各地物流园区建设数量和规模的增加;中重型卡车产销量的上升;现代化物流营运设备的逐渐采用等,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的物流配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相对于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要求来说,目前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还显得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例如我国当前进行西部大开发,这对于我国以及外资商业零售企业来说都是一大发展契机,而西部地区目前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显然不能满足连锁企业在当地的物流配送,因此从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配送能力的角度出发,当前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主要是西部地区以及其它物流业发展相对缓慢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高速铁路建设;提高城市内部交通的通畅性,减少交通“堵塞”现象;同时加快开发和引进高科技的物流设备,例如集装箱、散装专用船、各种装卸器具、移动运输器具等的进口或生产等,提高商业企业本身物流现代化管理水平,进而从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运营硬件方面为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创造条件。2、 大力推动“共同配送中心”的发展目前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多集中在百货公司、超级市场、大型卖场、折扣店等业态领域。每个商业连锁企业由于各自的主营业态差异较大,因此他们建设配送中心的思路也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百货公司由于自营商品比重较低,采用第三方物流的可能性较大;超级市场以企业经销或代销商品为主,因此它们选择自建配送中心的可能性较大;当然其它不同业态的物流配送模式都会存在一定差异,但不管是何种零售业态,随着企业门店的不断增加,他们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利用第三方物流还是与其它零售企业共建配送中心?在进行配送中心规划决策中,企业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企业的连锁门店数量较少,如果自建配送中心投资成本太大,资金流量出现困难;如果利用第三方物流,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也并非一种特别有效的战略,而且会分流企业的利润。从这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共建配送中心便是一种既经济能实现利润共享的选择思路!共同配送中心不仅能有效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通过不同零售企业之间的联合增强企业联盟的集团竞争力,对于中小型投资主体而言都是非常有利的一种物流配送模式。3.提高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网络化程度。一是大力发展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化物流企业的发展,提高物流配送的规模化效益。二是提高物流网络化、组织化程度,通过适当方式将物流相关企业组织起来,形成较为完善的物流服务网络。物流企业更要注意网络建设,不断完善网络服务功能。三是充分利用全社会物流配送设施资源,鼓励兼并、重组、联合,优先进行技术改造,尽量避免物流设施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4、更新传统观念,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在推动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物流配送中心不够重视,因此,多年来我国物流尤其是物流配送中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发展较慢。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发展的瓶颈,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更新,同时也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引起社会各界对物流配送中心的重视,鼓励社会化物流管理培训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学习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行业协会可以组织国内中大型物流配送企业、商业连锁企业的有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和实地考察等,各地区政府部门应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增强全民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意识,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各种教育途径,建立高素质、专业配套、层次合理的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人才队伍。通过高素质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快对我国物流配送中心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探索,从而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璨. 我国中药材物流管理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2]蒋小会. S公司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杨海鹰. MD公司冷链物流管理的改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2. [4]王志珍. 物流企业精益物流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5]朱廷军. 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6]尹华龙. 基于WEB的超市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7]李亚静. 供电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8]周永鲁. 基于的烟草物流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云南大学,2013. [9]古奕端. 基于RFID的大宗货物物流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10]刘迪迪. 水产品批发市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11]程传喜. 郑州安利物流公司物流管理改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12]杨娜. 东莞市中小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13]董彩芬. S公司基于TOC的生产物流管理改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4]王楠. 三菱电机放电加工机售后服务物流管理流程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 [15]吕悦. 大连市物流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16]付浦君. 基于信息化的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17]杨波. 精益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 [18]米宁. 基于逆向物流管理的产品回收网络规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 [19]李引. 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影响研究[D].渤海大学,2014. [20]肖莹莹. RFID技术在国内零售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21]师经昊. 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物流管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 [22]谢沛欣. 基于SOA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西北大学,2009. [23]耿明岩.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管理系统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 [24]姜琼慧. 基于B/S模式的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7. [25]陆滢.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 [26]徐华. 中国现代物流管理与发达国家差距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27]陶宇.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及思考[J]. 企业经济,2011,01:58-60. [28]周新韶. 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 中国商贸,2012,15:125-126+128. [29]骆宏. 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 对外经贸,2012,05:108-110. [30]贺超,庄玉良. 基于物联网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构建[J]. 中国流通经济,2012,06:30-34. [31]张安平. 汽车企业逆向物流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32]周林. 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四川大学,2005. [33]王峰. 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34]杨爱霞.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业务流程重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 [35]刘志学,付国庆,许泽勇.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比较[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S1:126-130. [36]韦智伟. 供应链环境下我国工业企业物流管理模式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37]周海霞. 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38]邱均平,宋恩梅. 论电子商务中的物流管理创新[J]. 中国软科学,2002,04:108-111. [39]曾祥云,王强. 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内涵与特征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2002,02:15-17. [40]曾祥云,王强. 试论面向电子商务的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设计[J]. 系统工程,2002,01:60-65. [41]薄洪光. 钢铁行业集成生产物流管理方法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42]程琦. 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D].武汉理工大学,2010. [43]王海燕.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研究[J]. 物流技术,2007,10:34-36+48. [44]陈达.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及其策略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02:112-114. [45]刘俊兰,翟树悦,周裕法,李娅访,韩冬雪. 医院物流管理的框架模型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2008,07:29-32. [46]王小莉,李金伴.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探讨[J].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06:59-62. [47]王佐.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本源和创新[J]. 中国流通经济,2009,02:16-19. [48]程琦,云俊. 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8-22. [49]翁心刚. 供应链一体化时代的物流管理[J]. 中国流通经济,2005,06:12-15. [50]刘丽艳. 对“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辨析[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58-61. [51]李德库.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J]. 中国流通经济,2013,08:39-43. [52]王道平.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 价值工程,2003,02:23-26. [53]张林龙. 基于供应链管理(SCM)的物流管理[J]. 现代情报,2003,05:160-162. [54]尤建新,蔡依平,杨瑾. 工程项目物流管理框架模型[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06:49-52. 标准格式的,要多少有多少,随便拿去用。别问我是谁,请叫我雷锋。

物流配送论文参考文献汇总

物流管理论拉拉

一、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 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设备陈旧,损失率大、效率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形成了“瓶颈”,制约了物流的发展,物流配送明显滞后。商流与物流分割,严重影响了商品经营和规模效益。实践证明,市场经济需要更高程度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系统化,迫切需要尽快加强建设具有信息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发展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流通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利用现代化的设施,但目前还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只能从国情、地区情况、企业情况出发,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中国的物流配送业一定会按照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的方向发展。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全国还计划兴建100个物流中心,以及7个主要交易中心,由此看来,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和民航总局六部委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已把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列为重点鼓励发展的项目。在中国政府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宏观政策引导下,各地纷纷出台了自己的物流发展规划,把发展现代物流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二、现阶段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主要问题1.配送中心设施利用率低,发展缓慢长期以来,我国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投入较少,发展比较缓慢,尽管近几年也新建了一些较先进的仓储物流设施,但总体上看,我国物流仓储设施仍较陈旧落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仓库还有较多仍在使用,而且仓储物流设施结构不合理,货场、低档通用库多,适合当前社会要求的冷藏、调温等专用库少。应当加快我国物流配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技术改造,鼓励和吸引社会各方投资物流行业,国家也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对物流配送设施的建设给予一些低息或贴息贷款支持。2.配送中心总体配送比率较低,采购成本难以降低从我国现有商业零售企业来看,除了一些中大型、知名的商业企业以外,一般的商业“连锁”企业大多没有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或利用第三方物流中心。这些企业虽然也建立了一些自己的“连锁”分店,但实际上商店经营的商品并没有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这使得部分商业零售企业的“连锁经营”显得有名无实!而在其他已经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或利用第三方物流中心实现商品配送的商业企业中,配送中心的效用也未能得到有效发挥,这进而影响到了连锁企业综合采购成本优势的发挥,导致配送中心配送的比率非常低,采购成本难以降低。3.物流的社会化、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不高我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水平低,还表现在物流配送企业的小和散,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低,在物流配送的各环节上衔接配套差,服务功能不完善,能做到“一站式”服务的企业少。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物流储运企业中的“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仍然存在。物流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缺乏覆盖面较广的物流配送服务网络。4.现代化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不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国内各种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多。例如目前采用较多的信息管理技术包括产品识别条码(BC)、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管理信息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地理信息系统(GIS)、自动分拣系统(ASS)、柔性物流系统(AGV)、全球定位系统(GPS)、仓库管理系统(WMS)等。从国际国内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化程度来看,美国的连锁商业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机械化、自动化配合信息系统的整合作业模式,例如电动叉车、传送带、装卸搬运、吊车等机械设施配合各种信息系统的使用,就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节约了人员成本。美国立体化的商业物流中心很多都建有专业通讯网,货物的入库、移动、配装等都通过计算机控制托盘、货架铲车和吊车进行。日本采用的计算机机器人进行物流作业的模式已经广泛存在。相比而言,我国商业物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就相对落后了。据零点研究集团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实行物流配送的商业企业中,有超过58%的企业至今几乎没有采用过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来进行物流作业,而在已经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物流管理的企业中,72%的企业仍然以传统手工作业为主,信息技术只作为其辅助性的管理手段,例如配送中心内部基本上是手工辅以叉车和托盘作业;到货分拣、商品组配、商品盘点等无专业电子扫描装置;计算机应用仅限于配送中心的事务性管理(例如商品进、销、存、配、送信息的记录与存档等);商业物流信息技术的采用仍然以互联网、仓库管理系统(WMS)、管理信息系统(MIS)等为主,对于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三、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基本对策1、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体物流配送能力国家实施“八五”、“九五”计划以来,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开始得到显著的发展,例如政府对铁路、公路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强;各地物流园区建设数量和规模的增加;中重型卡车产销量的上升;现代化物流营运设备的逐渐采用等,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的物流配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相对于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要求来说,目前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还显得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例如我国当前进行西部大开发,这对于我国以及外资商业零售企业来说都是一大发展契机,而西部地区目前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显然不能满足连锁企业在当地的物流配送,因此从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配送能力的角度出发,当前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主要是西部地区以及其它物流业发展相对缓慢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高速铁路建设;提高城市内部交通的通畅性,减少交通“堵塞”现象;同时加快开发和引进高科技的物流设备,例如集装箱、散装专用船、各种装卸器具、移动运输器具等的进口或生产等,提高商业企业本身物流现代化管理水平,进而从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运营硬件方面为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创造条件。2、 大力推动“共同配送中心”的发展目前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多集中在百货公司、超级市场、大型卖场、折扣店等业态领域。每个商业连锁企业由于各自的主营业态差异较大,因此他们建设配送中心的思路也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百货公司由于自营商品比重较低,采用第三方物流的可能性较大;超级市场以企业经销或代销商品为主,因此它们选择自建配送中心的可能性较大;当然其它不同业态的物流配送模式都会存在一定差异,但不管是何种零售业态,随着企业门店的不断增加,他们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利用第三方物流还是与其它零售企业共建配送中心?在进行配送中心规划决策中,企业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企业的连锁门店数量较少,如果自建配送中心投资成本太大,资金流量出现困难;如果利用第三方物流,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也并非一种特别有效的战略,而且会分流企业的利润。从这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共建配送中心便是一种既经济能实现利润共享的选择思路!共同配送中心不仅能有效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通过不同零售企业之间的联合增强企业联盟的集团竞争力,对于中小型投资主体而言都是非常有利的一种物流配送模式。3.提高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网络化程度。一是大力发展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化物流企业的发展,提高物流配送的规模化效益。二是提高物流网络化、组织化程度,通过适当方式将物流相关企业组织起来,形成较为完善的物流服务网络。物流企业更要注意网络建设,不断完善网络服务功能。三是充分利用全社会物流配送设施资源,鼓励兼并、重组、联合,优先进行技术改造,尽量避免物流设施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4、更新传统观念,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在推动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物流配送中心不够重视,因此,多年来我国物流尤其是物流配送中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发展较慢。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发展的瓶颈,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更新,同时也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引起社会各界对物流配送中心的重视,鼓励社会化物流管理培训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学习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行业协会可以组织国内中大型物流配送企业、商业连锁企业的有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和实地考察等,各地区政府部门应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增强全民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意识,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各种教育途径,建立高素质、专业配套、层次合理的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人才队伍。通过高素质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快对我国物流配送中心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探索,从而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物流管理论文精选参考文献

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一:

[1]Hotelling H. Stability in competition[J]. Economic Journal, 1929,39( 1 ):41 -57

[2]钟娜娜.竞争选址与非竞争选址比较研究[J].管理观察:2012(477):191-196.

[3] new facilities in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83(12): 29-35.

[4]张同全.具有距离限制的最大竞争能力选址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20(5):438-440.

[5]于宏涛,高立群,李丽霞.基于多消费群体的竞争选址模型与求解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30(7):2024-2028.

[6]杨丰梅,华国伟,黎建强.一个竞争选址问题的新模型及其求解算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7):18-24.

[7]李江华,王金亭.具有二次多选择服务的M/G/1可修重试排队系统[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31(6):93-95.

[8]程凤,霍佳震.水平穿越发在带有不耐烦顾客的呼叫中心中的建模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5):1247-1254.

[9]彭懿,杨向群,吴锦标.带负顾客和不耐烦顾客的离散时间Geo/G/1重试排队[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1(12):2373-2379.

[10]李娜,贾博,江志斌,谢梦德.考虑顾客体验的排队系统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2012,17(3):36-46.

[11]张曦,杨超,胡丹丹.考虑市场扩张和吞并的新设施竞争选址模型[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2):43-47.

[12]尹小玲,邓永禄,刘国柱.具有第二次多选择服务的M[x]/G/1排队系统[J].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2003,17⑴:41-53.

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二:

[1]鲍卫东:《上市物流企业成长因素分析》[J],《物流参术[装备版]》,2013年第6卷第4期,82-85页.

[2]李晨、王璐:《我国上市航运企业经营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泰于Tobit模型》[J],《经营管理》,2014年第28卷第1期,21-24页.

[3]李大元:《企业动态能力及其功效: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第17卷第6期,60-68页.

[4]李晓蓉:《西方不同流派学者论企业多元化经营》[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25卷第12期,7-11页.

[5]梁剑、丁洁:《宏观经济发展对上市公司.企耸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第29卷第6期,16-19页.

[6]邓新明:《我国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多元化战略与公司绩效》》[J],《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第11卷第4期,4-15页.

[7]傅俊元、丁慧平:《物流企业成长能力的逻辑演进研究》[J],《物流技术》,2008年第27卷第1期,28-30页

[8]刘丹、印曼:《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J],《技术经济》,2012年第31卷第11期,104-109页.

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三:

[1]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3年中国零售连锁企业统计年鉴》[M].2013

[2]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屮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R].2013

[3]汝宜红,宋伯慧.《配送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4]罗纳德科斯.《企业的性质》[M].经济出版社.2007

[5]曾中文.配送中心的库存控制系统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0)

[6]周涛,程钧谟,乔忠.多品种配送的库存优化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2003,9,19-23

[7]黄丽珍,李旭,王其藩.超市配送中心订货策略优化研宄[J].同济大学学报.2006(2)278-279

[8]Koulamas. Single-item and multi-item inventory system with deterministic, continuous,time-dependent demand [J]. Computer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1):57-68.

[9]Ben-Daya. Inventory models involving lead time as a decision variable [J].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4):579-582.

[10]Rao. Properties of the periodic review (R,T) inventory control policy for stationary, stochastic demand[J].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1):37-53.

[11]Silver, Robb. Some insights regarding the optimal reorder period in periodic review inventory system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8,112(1): 354-366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