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关于对钢琴理解的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关于对钢琴理解的论文题目

之前也是为为论文苦恼了半天,网上的范文和能搜到的资料,大都不全面,一般能有个正文就不错了,而且抄袭的东西肯定不行的,关键是没有数据和分析部分,我好不容易搞出来一篇,结果还过不了审。 还好后来找到文方网,直接让专业人士帮忙,效率很高,核心的部分帮我搞定了,也给了很多参考文献资料。哎,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啊,建议有问题参考下文方网吧 下面是之前文方网王老师发给我的题目,分享给大家: 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实践探索 钢琴伴奏在高职艺术院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浅析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钢琴伴奏的差异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 浅析舒伯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魅力 巴洛克歌剧咏叹调钢琴伴奏教学研究 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 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探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和提升学生儿歌钢琴伴奏能力的方法 浅析管弦乐钢琴伴奏艺术 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创新模式探析 中职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有效分层教学分析 藏羌彝民间舞蹈钢琴伴奏编创论略 钢琴伴奏在合唱艺术中的作用 芭蕾舞基训课中钢琴伴奏音乐的再创作 浅论高师钢琴教学中对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即兴伴奏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改革思路和创新探索 高校声乐与钢琴伴奏一体化教学课程研究 初探“内心听觉”在演唱与钢琴伴奏中的运用 视唱练耳教学中钢琴伴奏的应用探究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分析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思考 浅析钢琴即兴伴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及应用 刘聪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创作技法解析 高校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教学的有效融合 论钢琴即兴伴奏中的模式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钢琴伴奏演奏技巧及风格分析 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分析 探究钢琴伴奏与芭蕾舞教学的关系 试论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协调性 论合唱艺术中的钢琴伴奏 学前教育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养成策略探究 钢琴即兴伴奏训练的几个关键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论合唱中钢琴伴奏策略 舞蹈艺术与钢琴伴奏关系探讨分析 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价值 钢琴即兴伴奏常用的和声语言类型研究与分析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的应用 谈芭蕾舞基础训练课对钢琴伴奏教师的能力要求 舞蹈钢琴伴奏教学中的二次创作 刍议钢琴伴奏在合唱练习中的运用技巧 蒙古族短调民歌钢琴伴奏音乐形态研究 高职舞蹈钢琴伴奏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研究 钢琴伴奏在合唱艺术中的运用研究 视唱练耳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探讨 钢琴伴奏的交响化思维研析 浅谈中国合唱作品中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力及风格变迁 中国民族歌剧作品《巴山蜀水要解放》钢琴伴奏解析 钢琴伴奏中触键技巧及音色效果分析 论钢琴伴奏推动歌曲情感的技法运用 民歌旋律特征在钢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探究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三位一体”中指挥、钢琴伴奏、合唱团队的角色、地位及相互关系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学生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性 钢琴伴奏在高校视唱练耳课节奏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论舞蹈钢琴伴奏在教学开展中的设计与实践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分析及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钢琴伴奏在舞蹈基础训练中的重要性探讨 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效应用钢琴即兴伴奏 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配合探讨 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生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 高校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教学的有机融合 论钢琴伴奏在音乐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舞蹈钢琴伴奏的教学路径 钢琴即兴伴奏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即兴伴奏能力提升策略 谈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关系 浅谈钢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高等师范院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之探究 钢琴即兴伴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舞蹈集训中的钢琴伴奏音乐 20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民歌中的钢琴伴奏特点 舞蹈钢琴伴奏教学中的二次创作方法研究

钢琴玛克的力学解析;钢琴键盘的力度调整;钢琴音色的统一和调整。

1、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2、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3、音乐意义存在方式并及真理自行置入艺术作品的形而上学研宄4、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5、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之文化阐释与建构6、音乐心理视角下的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7、西方指挥艺术风格类型研究8、隋唐宫廷音乐表演研究9、卡拉斯的薇奥列塔10、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11、论打击乐与电子音乐的结合12、基于元理论的音乐表演艺术组织战略管理研究13、19-20世纪中叶捷克音乐的社会学研究14、内地音乐资源对澳门当代音乐的影响15、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以上十五个音乐专业方向的毕业论文题目由学术堂提供

1. 试论莫扎特《g 小调弦乐五重奏》第一乐章中对中提琴地位与作用的提升 2. 优雅的男高音——论大提琴在乐队中的作用 3. 大提琴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几点探索 4. 大提琴演奏发音问题探讨 5. 论二胡演奏的内心感觉与艺术修养的提高 6. 古筝演奏与心理音色 7. 浅谈想像力与心理调控力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作用 8. 长笛演奏的基本技巧分析与实践 9. 关于借鉴西方作品分析法分析传统古琴曲的几点思考 10. 小议视唱练耳在乐器演奏中的重要性 11. 谈儿童学习乐器演奏的意义 12. 探析铜管乐器演奏的音准问题 13. 浅谈中小学铜管乐队的训练 14. 如何组织开展中小学小乐队的活动 15. (某器乐)演奏中的准确读谱与正确理解 16. 论(某器乐)作品的音乐风格与演奏 17. (某器乐)演奏右手技术问题之我见 18. 如何处理好(某器乐)教学中音乐表现与弹奏技术的关系 19. 浅谈(某器乐)考试、比赛前的心理的准备 20. 《二泉映月》的创作分析与演奏实践 21.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与现状之研究 22. 论杨琴演奏的思维 23. 浅析关于(某器乐)演奏的发音问题 24. 如何演奏好《莫扎特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K299 25. 小提琴的左手技巧 26. 浅析现代杨琴的演奏技巧及表现力 27. 简述萨克斯的气息 28. 浅谈琵琶演奏与教学心得 29. 论扬琴演奏中手臂运动与力度控制 30. 少年儿童古筝考级教学浅谈 31. 长笛演奏中的呼吸气息运用 32. 浅析二胡曲《洪湖人民的心愿》 33. 女子十二乐坊现象分析 钢琴 1. 怎样提高钢琴伴奏的演奏水平 2. 论钢琴演奏情和理的统一 3. 临场演奏中的心理因素 4. 浅谈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 5. 论钢琴演奏艺术中的想像力 6. 浅谈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 7. 浅谈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演奏 8. 试论钢琴表演艺术中的共性与个性关系 9. 试论钢琴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与实践 10. 论钢琴教育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11. 论钢琴教师的职业素养 12. 即兴伴奏与音乐表现 13. 论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与弹奏技术的关系 14. 论钢琴踏板的重要性及运用 15. 试论儿童钢琴教学的特殊性 16. 论钢琴教学中弱指的训练 17. 论钢琴演奏中的放松问题 18. 论巴赫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19. 论钢琴的指法艺术 20. 对钢琴演奏心理问题的研究 声乐 1. 当前适应中小学音乐新课程的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刍论 2. 民族声乐演唱中字正腔圆探究 3.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 4. 透过声乐套曲《冬之旅》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唱 5. 演唱中国作品的发声与吐字 6. 歌唱心理素质在演唱中的影响 7. 花腔技巧在古典歌剧演唱中的运用与表现 8. 论赵元任声乐作品的民族性与演唱表达 9.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与演唱表达 10. 试论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11. 释析巴罗克(古典/浪漫)时期声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12. 试论声乐教育的评价体系 13. 怎样运用歌声传达情感 14. 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演唱通俗歌曲 15. 歌唱艺术中的情感体验与表现 16. 论学校声乐人才培养方案如何适应社会要求 17. 中国古代声乐美学发展初探 18. 童声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19. 高师音乐专业声乐课改革之我见 20. 声乐教学中应注意民族问题 21. 歌唱心理调控在人声训练中的作用 22. 民族声乐歌唱方法探析 23. 通俗演唱方法探析 舞蹈 1. 浅谈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2. 论舞蹈的教育功能 3. 浅谈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4. 文化对舞者的重要性——浅谈舞蹈理论对舞蹈实践的指导作用 5. 儿童舞蹈教学中的寓教于乐原则 6. 舞蹈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7. 论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 8. 中小学音乐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创新发展探讨 9. 论普及性舞蹈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10. 论节奏在民间舞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1. 加强高师民间舞教学中“民俗”的渗透 12. 论中小学舞蹈教育 13. 浅谈中小学舞蹈课程设置 14. 浅谈幼儿师范学校的舞蹈教学 15. 谈儿童舞蹈教学的制作 16. 浅谈中国民间舞的表演 17. “鼓”在民间舞中的运用和发展 18. “道具”在中国民间舞教学与创作中的运用和发展 19. 论舞蹈作品与社会生活 20. 浅谈舞蹈表演形式的创新 21. 浅析现代舞动作的发展 22. 浅谈中国古典舞对戏曲舞蹈的借鉴 23. 新时期大学生校园舞蹈教育的思考 24. 浅谈中等师范学校的民间舞教学 25. 浅谈地域文化对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影响 音乐教育 1.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高师音乐教育 2. 从普通高校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现状所引发的思考 3. 浅议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4. 音乐素质的培养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5. 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6. 音乐新课程标准下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 7. 合唱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8. 论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9. 论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10. 美育与音乐教育 11. 试论童声合唱的训练方法 12. 音乐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13. 中小学音乐教育与合唱活动 14.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如何体现师范性的要求 作品分析 1. 析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唐·吉诃德》中的引子的主题内涵 2. 浅析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奏鸣曲——Scherzo》的写作特征 3. 浅析莫扎特钢琴作品的和声曲式结构特征 4. 现代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因素 5. 对某某作曲技法的分析 6. 简述车尔尼练习曲 7. 论肖邦夜曲 8. 肖邦第一叙事曲解析 其他 1. 关于现代大众审美的思考 2. 浅论音乐音调与基本情绪运动状态的关系 3. 胶片上流淌着的音乐篇章——有关电影音乐的综述 4. “文化融合”视野下的探戈音乐 5. 17世纪古式风格与新式风格 6. 试论前古典时期的情感风格对古典主义音乐的影响

我对钢琴的理解论文题目

钢琴艺术绝不单单是技巧,而心理、思想和艺术修养的造就训练,也是极为重要的学习内容。甚至可以说是技巧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与技巧训练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不可或缺,构成了技巧、艺术和谐统一的钢琴音乐艺术表现整体。

钢琴艺术是一门复杂而深奥的艺术,没有钢琴基础的学习可能会有些困难。学琴时,既要学习乐理,又要联系实际,在学钢琴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乐理知识,有了丰富的乐理知识,又能促进钢琴学习的进步。

扩展资料:

钢琴演奏应当以艺术为主,技术为次。但是在演奏过程中,听众总是从演奏者技术中,去揆度演奏者的艺术追求、艺术风格和艺术质量。一个钢琴演奏家,不论他设想多美,如果缺乏技术,演奏也会黯然失色。

演奏缺乏精彩的技术也得不到听众的喝彩,更谈不上与听众产生共鸣效果了。艺术追求的是表现作品的主题和灵魂,但这种“表现”必须掌握技术,因此,钢琴演奏者平常就要把钢琴表演艺术贯穿在技术训练的始终。无论钢琴艺术怎么发展,钢琴技术与钢琴艺术始终联系在一起,不可剥离。

钢琴,这件从十八世纪以来有着几百年历史的“乐器之王”,在它的发展历史上诞生了多少著名的音乐家、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也许你能说出一大串他们的名字和故事:巴赫、莫扎特、车尔尼、贝多芬、肖邦、德彪西等等,但是,它总是离人们那么遥远,神秘和高不可攀。笔者从小学习钢琴,在此想略谈一下自己对钢琴演奏方面的几点看法。 一、钢琴弹奏的技术问题 钢琴弹奏的技术主要是指:人的肢体经过训练后所具备的在钢琴上弹奏出构成乐曲乐音的能力。能力,可概括为局部的灵敏、灵活、独立、力量、速度、反应以及对所有这些方面的控制自如。整体上,则是完美地协调、配合的关系。技术的要求甚多,如触键、指法、踏板……要想成为好的钢琴家,首先要做到的是十个手指能够干净利索、坚挺有力地在钢琴上飞驰,十指乃演奏钢琴最直接最敏感的部位。因此,十指的力量、灵敏、速度,以及千变万化的触健方式和控制能力,是基础的基础。 触键是表达钢琴音乐极其重要的课题之一。触键的不同,会引起音色和音量的千变万化。触健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用单指、多指,甚至用整个拳头来弹奏的;还有由无声按键到发出多种不同力度的声音……等等。触键有垂直触键与水平触键,可称做手指动作的“阴、阳两法”。垂直触键为阳,为刚,以发力之结实、直接、迅捷、有力为根本。水平触键为阴,为柔,以触键之轻滑、推摸、水平柔美为要领。 另外,触键还有三种基本的方式:连音、非连音和跳音。触键速度的快慢与这三种基本触键有着密切的关系。弹连音时一般触键最慢,如肖邦的e大调练习曲,曲子的表情记号注有“legato”,要采用连音的触键法,手指触键的速度比较慢。弹非连音时速度就要快一点,如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的第三乐章的最后变奏,要求手指的触键速度要很快,力度集中在手指尖,要弹出漂亮的非连音来。弹跳音时速度是最快的,如维拉·罗伯斯的《小丑》,要轻巧的弹出调皮、滑稽的情绪。不同的触键法奏出来的音色和音量都是不同的。在钢琴作品中,有不少乐曲除了主题之外,还蕴藏着次要的旋律。演奏者要首先正确地掌握和运用不同的触键法,才能奏出乐曲中所需要的不同的音色,使乐曲的层次分明,风格突出。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要把钢琴这种没有文字的声音艺术语言化,让听众觉得生动易懂,就必须在触键上狠下功夫。音色和音量的种种变化,犹如朗诵诗歌时的抑、扬、顿、挫,它能恰如其分地抒发和传递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同时还可以起到文字所无法描述,但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弹奏技术占有关键性、提前性的地位。没有技术,音乐内容的表现只是一句空话。但钢琴演奏中技术的运用必须服从于音乐作品的风格和思想内容的需要,学习技术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音乐。 二、对钢琴音乐风格特点的把握 只要是音乐,它就有风格。 钢琴艺术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世界音乐发展史的缩影。从钢琴艺术发展的过程入手,即可通向对整个音乐思维发展的了解。透彻掌握钢琴艺术发展的历史,各种风格的创作特征,各个作曲家的思维方式,可最直接地领会到音乐的本质。按当前被普遍接受的西方音乐史的划分,钢琴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巴洛克风格时期、维也纳古典风格时期、浪漫主义风格时期、印象主义风格时期,20世纪现代音乐风格时期。某位作曲家的作品被定位在某个时代的某种风格中是有一定根据的,因为我们总是可以或多或少地从每一部作品中看到某种风格经典化了的特征,也就是风格中的“精髓”。比如:平衡、典雅、自然是古典风格的精髓;而浪漫风格则注重色彩,并含有许多主观情感因素。对于演奏者而言,掌握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需要相应地作出不同处理。 复调性是巴洛克钢琴音乐的重要特点,尽管每位作曲家复调性的程度不同,但不论演奏巴洛克时期哪一位作曲家的作品,严格的复调训练都是基础的基础。复调音乐由几个并行不悖的线条构成,一般不分主次。即使有突出,也仍保持几个声部的独立进行。在大多数巴赫的作品中,自由声部中暗藏着富有情感化的乐句。不容置疑,主题是集中的,凝练的,在短小精巧的乐句中包藏着最丰富的对比与信息量。因此,在演奏巴洛克风格的作品,尤其是巴赫的作品时,不宜孤立的强调其中某一个因素。而要致力于尽可能地解释每一个细节中有意义的方面。在他的作品中,除极少例外,巴赫几乎不在手稿上注明乐曲的速度、力度、表情等等记号。演奏家由此获得极大的自由,允许在总体风格的范畴内,作出种种创造性的解释。总之,演奏巴洛克音乐,应当树立起“使每个音符、每个线条都歌唱”的基本概念。要使每个声音典雅高贵,置于小心的控制之下;又使每个声音清晰连贯,纳入延绵的呼吸之中。 而弹奏古典时期海顿、莫扎特的作品时,个人感情应稍微收敛,触键以清新细腻为主,音乐充溢着健康、明快、幽默、热情和乐观的气氛;音乐语言通俗易懂,朴素亲切,不乏深邃的感情,力求营造一种彬彬有礼又不张扬的整体效果就十分符合人们对古典音乐的欣赏习惯。正像莫扎特1781年9月给他父亲的信中所说:“因为感情——无论是否激烈——永远不可以令人厌恶的方式表现,所以即使在最惊心动魄的场面中,音乐也永远不能引起耳朵的反感,而仍应当令人入迷,换句话说,要始终成为音乐。”这就是莫扎特的音乐。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们,更多地挖掘和发挥音乐更多方面的表现性能,在形式上无拘无束,从题材到具体表现手法都有革新。在曲调、节奏、和声等方面,都对古典主义音乐作了突破性发展。在旋律上,更富于歌唱性和抒情性,认为优美的长串旋律线条,比主题合乎逻辑的严格发展更重要。浪漫主义音乐带有强烈主观倾向的情感主义,所推崇的是个人情感最大限度的释放,所以作品更注重表情变化,因而大量使用术语,例如:pastorale(田园的),furioso(狂怒的),garbato(优美的),nobile(高贵的)等等。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众多伟大的音乐家,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和舒曼是浪漫时期的中心人物。门德尔松开辟独立的标题性交响曲的天地,创立了《无词歌》的形式,这是浪漫主义标题性、歌曲性器乐小品的代表作。舒曼的音乐语言比较主观,富有诗意和抒情性,虽具有随意性,但结构工整,节奏和织体的处理大胆而新颖。在他的作品中,一切都化成了纯粹的情感,没有任何装饰布景,这些决定了他的音乐创作风格以及音乐评论中的情感美学特征。人们称舒曼是“诗人音乐家”。 三、钢琴家所应具备的素质 成为一名真正的钢琴演奏家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这确是一个难以回答的复杂的问题。中国著名钢琴家傅聪的父亲在临别前曾赠给他四句话: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可以看得出,要想拥有好的音乐,首先心灵要纯净,做有爱心的人,拥有良好的修养和素质,是演奏一切音乐的前提。 赵晓声先生在《钢琴演奏之道》中提到一位钢琴家必须具备:1、“运动员”的素质,也就是速度、灵敏、力量与持久。2、“诗人”的气质、灵感、想象、梦幻。这些都是发自与内心深处的、自我血肉的一部分。一个真正的钢琴家,他所必须掌握的不仅仅是高超的技术,更主要的是他对音乐的理解和演示,而这就来自于对哲学、美术,文学,历史,戏剧等各种知识的积累和修养的凝聚。3、“建筑师”的形态、层次、线条、色彩。4、数与哲的抽象与升华。这些是赵先生对钢琴家所要具备的素质的最准确和最精辟的总结。 纵观古今中外享誉乐坛的钢琴演奏大师,无不自幼接受演技方面严格的训练,无不具有浓厚扎实的文学艺术修养。真正的美感是不分民族、不分国界的。笔者认为,以上提到的三点是在演奏艺术上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只要我们给钢琴注入表情、注入生命,钢琴演奏艺术将会在世界艺术与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枝叶茂盛,果实累累。参考资料“

钢琴玛克的力学解析;钢琴键盘的力度调整;钢琴音色的统一和调整。

二、解读《船歌》的艺术魅力《六月——船歌》是典型的复三部曲式,也正因为典型,才常常被人们选中作为结构解剖的实例。曲式结构是:引子+A(a+b+a’)+B(c+d)A’+(al+bl+al’)+尾声。音乐在从容和带有动感的节奏中响起,展示《船歌》碧波荡漾的宁静和悠闲的氛围,摇浆之声缓缓从静静的湖面传来,引出优美如歌的第一部分音乐。第一部分A(a+b+a’)为如歌、抒情的呈示段,g小调的曲调使音乐带了一些俄罗斯小调的哀伤,它一路直上,有一种微风拂面的淡雅,又如静静的湖水连绵地流淌,舒缓地抒发着作曲家对大自然美好的感叹。钢琴的音色分出i个层次——高、中、低声部,高声部的旋律唱到最高点的时候一降再降,伴随着渐弱的琴声,一抹淡淡的哀伤和怅惘悄然而至,音色从明亮逐渐过渡到柔和,一种细腻的柔情顺着旋律流人心底。低音线条则似一个低音乐器在演奏,始终保持着一个较长的歌唱线条,延续着淡淡的忧伤。中声部运用了优美的和声填充,还时时出现短小的伴唱(补充)旋律与高声部互相呼应,使音乐听起来非常亲切、舒适。中段的音乐移至大调将主题旋律展开,音乐的情绪变得略为明朗、肯定,旋律在降B大调和g小调中穿梭,更为抒展、宽阔,有一种俄罗斯小调引吭高歌时的舒畅感。最后引出再现段的主题,回到了音乐开始时的淡淡忧伤和静谧之中。在弹奏时,手指尽量贴键,弹奏出饱满且柔和的音色,双手的衔接亲切、自如。这一部分为全曲奠定了主要的基调和音乐氛围,我们可以立刻感觉到《六月——船歌》,没有其他作曲家《船歌》里的烂漫轻盈,反而透露着另一种特有的诗意。仿佛身临其境来到了俄罗斯某个清凉的别墅区的湖边,在湖光涟漪之间听着美妙乐音,音乐和时空交错在一起,让人分不出音乐内外的区别。正如柴科夫斯基自己所说:“你怎样能够表现当你在写一部器乐曲时掠过脑际的一些漠然的感觉呢?这纯粹是一种抒情的过程,是灵魂在音乐上的一种自白,而且充满了生活中所有的经验,通过乐音倾泻出来,恰如抒情诗人用诗句把它倾泻出来似的。”这种诗意表现着柴科夫斯基音乐另一种抒情、细腻的语言,同他其他大型作品中反映出的时代悲剧性相比,《船歌》的忧伤是淡淡的,在宁静与柔和中,柴科夫斯基展现着另一番感悟。中部音乐B(c+d)转到了明朗开阔的G大调上,音乐纯朴、明快,与前段的音乐情绪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将人们从宁静悠闲中带到了欢快的舞蹈气氛里,描绘出人们兴致勃勃、谈笑风生的欢快场面,仿佛桨叶拍打水面,泛起层层浪花。持续的切分和弦伴奏,将旋律陪衬得灵巧而欢快,随着旋律宽广、高亢的发展,气氛逐渐热烈开来,通过乐谱的分析与听觉的感观体验,我们不难判断出,音乐发展到了全曲的高潮乐段。在弹奏时,旋律需要表现得轻快且连贯,兴奋中又带有很强的歌唱性,犹如一支欢快的舞曲。表现出人们踏着轻盈的垫步随之摇曳的厕面。柴科夫斯基在这一段运用了平行三度、八度和弦、减七和弦琶音等音型构成旋律,使得音乐在不稳定中发展;而切分节奏的出现更加剧了音乐的急促,同时增加了力度渲染,制造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热闹欢腾的动态景象,直观的让人感觉到了高潮乐段的来临。演奏这部分音乐时,要抓住节奏的拍点,结合踏板的使用,让音乐在轻松、自如中,音色要丰满而且坚定,但又不能弹得太粗鲁、沉重,通过对音响的控制,逐渐推动出一种震撼的力量。如约,霍夫曼所说:“通过真正正确的研究,演奏者就能决定哪些地方应弹得恬静,哪些地方是乐曲的高潮,从而创造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的基础。”音乐发展到此,我们可以体会到,音乐已经有了鲜明的对比,高潮的热烈欢腾使人们暂时忘却了之前的宁静思绪,用动态的形象冲击静态的安宁,创造两种艺术形象的手法,经常被柴科夫斯基所使用,是“柴科夫斯基特色”之一。通过音乐语言调动起人的各种感知器官,在美感交集中给人以通透的愉悦,构成了《船歌》独具艺术魅力的主要原因。通过欢快的高潮乐段,我们可以看出,柴科夫斯基音乐的基调几乎都是建立在民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乐曲里呈现出的浓烈生活气息和俄罗斯民间舞蹈特色,贯穿着这一段的创作基调。他主张音乐的美,是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基础上的,因此他的作品以旋律优美,通俗易懂而著称,又不乏深刻性,他的音乐是社会的真实写照。乐段的最后,利用琶音和弦的延长音和声音的自然延长衰减,从容地将宁静的音乐再次引出,回到之前诗一般的意境中。最后是全曲的再现部分(A’),响应乐曲开始那静谧、诗意的氛围。“之前抒情、平静的初始状态,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基调保留在记忆中,而中段部分的新材料,使我们的心理可能产生了更多的运动和动荡——发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如今又再现了初始的音乐形象,立刻让人产生一种‘回归’感。”。而这种对称平衡的形式美,带给了人们一种非常舒适的审美体验。回归之后,柴科夫斯基利用中声部呼应句的变化,对旋律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伸展,将原来的“独唱”,变成了有对应的“二重唱”,犹如两人倾心对话般地相互呼应,音乐内容更加饱满、精致,曲调韵味在一唱一和中此起彼落。较之音乐最初的宁静,此时充实、丰满的旋律,足以带给人们一种听觉的满足和心灵深处最向往的优美体验:因此弹奏时,中声部的吟唱就要更为强调,合理的安排好指法并贴键弹奏,使旋律连贯、平滑。同时,配合主旋律构成一个完整的长句子,使两者衔接流畅自如。在音符出现较多的时候,注意把握好情绪:旋律上扬时声音激昂,平静下来时声音降落;特别重要的句子说得慢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说得快一点。通过完美的触键技巧,将情深意长的韵味从指尖“流”出来,展现出音乐自然的起伏和依然甜美淡雅的意境。尾声部分仿佛一支细腻、美妙的晚安曲,用稀疏的主旋律配合色彩斑斓的和声,描绘出夜幕降临,人们余兴未尽,流连忘返的情景。主题音的深遂饱满和上方音明亮的质感,制造出两种音色一深一浅、一明一暗的相辅相成,与低音构成平稳的一个声部,交相呼应奏出,丰富的音响层次组成了一段迷人的告别曲调。一串低沉吟唱的旋律过后,音乐由低音区向上发展,连续的切分节奏将船歌的律动再一次浮现。最后,音乐结束在渐弱的琶音和弦上。弹奏琶音时,音色更要处理得越渐轻薄,在声音的消退中高低音的落差逐渐模糊,有一种梦境般的虚无感,模仿出波光粼粼的湖水回归宁静,将精致的处理延续到最后一个音符,最后结束的泛音,营造出微弱星光罩着美好夜空的音乐形象,仿佛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完美。此时,船儿仿佛在星光的伴随下已经离去,消失在浩淼、朦胧的远方,留下了一片静寂的湖面和美好的夜空,人们远去的同时,还恋恋不舍回头顾盼……在短短几分钟里,《船歌》始终徜徉在似有若无的景象和情绪之中,一种流水般的清凉之感贯穿全曲,它有时低回婉转,有时生机勃发,在高潮部分又给人阳光普照水面泛出波光粼粼的光芒,又或是大风吹过的浪花飞溅,推动船儿更快地往前走,感受到作曲家内心的波动。在钢琴特有的音色中,仿佛镶着银边的音符扑楞楞地挥动翅膀,灵动而不乏向上的激越之情一艺术形象的变化多姿,放纵着听者的神思自由地游移于琴弦勾勒出的无限空问,它唤起了人们心底深藏已久的默契,触动着心弦,使人忘却喧嚣和尘事的纷扰,享受超然物外、宠辱皆忘的极致体验。虽然,柴科夫斯基大部分的作品都抚切着历史与时代的脉动,充满了俄罗斯深沉凝重的民族气质和文化底蕴,抒写着人类理想与现实冲突交织中的深刻体验,尤其是他那部对后世最具影响力的《悲怆第六交响曲》,深刻揭露出他深沉又博大的气质,人们甚至将他称作为浪漫主义乐派中的“世界主义者”。但这首短巧精致的《船歌》却反映出了我们一般印象中的另一面,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了音乐巨匠细腻又敏感的诗人情怀。《船歌》虽然不属于那种炫技类的作品,但柴科夫斯基运用多声部音乐的和声进行与生动的节奏相结合,配上多样化的音色,为乐曲添上了色彩的魅力,使得它成为钢琴史上的经典。我们除了应该掌握多样的钢琴触键技术之外,还必须结合自身的音乐知识、情感、内在听觉以及音乐美学方面理性的理解力等一切东西融入钢琴表演中。将乐曲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的“部件”到整体的“组装”来诠释,从心底悠然地唱出旋律,“往往恰到好处的平衡显灵般地出现之时,正是演奏艺术达到顶峰之际”。

钢琴对幼儿的论文题目

近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钢琴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学习钢琴的儿童越来越多。家长们开始重视孩子的智力投资与启蒙教育。儿童学习钢琴,不仅能锻炼其动脑筋,勤思考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也可以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学习钢琴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对于儿童好玩的天性来说,弹钢琴是一件既枯燥无味又累人的事。那么如何在钢琴教学中用生动、准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儿童的音乐才能,带领他们走进音乐世界,使其自觉地探索和追求,确实是值得每一位钢琴启蒙教师深思的。

一、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准确定位

家长送孩子学琴的时候总会先问老师,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学琴,有没有这个天赋,手指够不够长,能不能坚持下去。事实上,大部分的学生再音乐上是没有超人的天赋的,手指条件也一般,对钢琴的兴趣不大。这样的孩子,弹钢琴只能作为他们的一种娱乐,作为业余爱好,成名成家的希望很渺茫。因此,对待这类学生,从一开始,就应竭力避免过多的枯燥的手指练习,而应尽量选一些简单、优美、有儿童情趣的小作品来练习,课后也不需要做长时间的练习,只要巩固下所学的知识即可。对于少数极具天赋的孩子来说,稳扎稳打的技术训练尤为重要,如果过分满足于演奏几首动听的曲子,不能安心练习,将来也很难继续攀登钢琴演奏的高峰。

评价一个好的钢琴启蒙教师并不是看他能否按学院派的方法去教,而是看他是否具有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否准确的给学生定位,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教师对学生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所谓教师的态度,是指教师再授课时对学生的语气、态度以及自身情绪的好坏所带来的影响。老师授课时的面部表情、情绪状态、演奏气质、演奏风格以及艺术修养等,都会影响着学生。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的性情中最强烈的是渴望受人认同的情绪。”林肯曾说:“人人都喜欢受到称赞。”要学生获得信心,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

如果教师十分重视教学质量、备课认真,那么学生就会有一定的压力和动力,在完成作业时态度也相应比较认真,并且认为老师很负责任、关注自己而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如果老师对教学的态度时好时坏,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依赖和侥幸心理,认为有时可以钻空子,学习状况也极具不稳定性。如果老师对教学的态度表现得不认真,那么大多数学生也会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或是认为自己能力不行,得不到老师的赏识,所以不认真上课而产生自卑感,从而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的动力。甚至有些学生因此而对学习钢琴失去兴趣,产生厌烦等逆反心理。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良师益友。由于钢琴教学是一对一进行,孩子在钢琴教师面前会有一种“群体失助感”,他们的表现会比平常要老实的多。虽然教师的威严有让孩子集中精力的作用,但作为教师,策略上应该使学生愿意与教师见面,愿意听教师讲话,而不是因惧怕而听话。

每个学生在初上钢琴课的时候都带着极大的好奇心,他们想知道钢琴课怎么上,老师凶不凶,弹琴难不难,如果老师总是一副老夫子的样子,不苟言笑,天真的孩子们肯定不敢提问问题,也不敢随心弹奏,甚至从心理上产生弹奏的紧张感。因此,作为启蒙老师,为了把孩子引进音乐世界的大门,首要的问题就是从第一节课就开始给学生一种亲切感,让孩子尽快喜欢上老师,愿意再来上课。一个好的钢琴教师的教学艺术不仅仅在于清晰的讲解,准确的示范,还表现在能用多种体态、语调、情感来表达,使孩子产生一种愿意跟这个教师学习的愿望,进而使孩子产生一种良好的学习动机。

在孩子学琴过程中,遇到回课效果不太令人满意时,老师要耐心地讲解示范,少说些伤孩子自尊的话,多多鼓励孩子,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让孩子随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上不仅能及时纠正孩子在技术上的毛病,在教孩子钢琴技巧的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细心、耐心和爱心的品格。给年幼的孩子上课时,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无拘无束的愉快气氛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可以使孩子保持一种玩耍的情绪,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情感,孩子才能从心里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课,才有可能引起他们对弹钢琴的兴趣。

三、因材施教

学生是多样的,他们性格各异,才能、心理素质都不同,有的学生比较热情,性格外向;有的比较安静,性格内向。性格热情外向的学生在演奏作品中情绪激昂,速度快,爱赶节奏,对音乐缺乏控制,容易造成声音上的混乱。而性格安静内向的学生演奏时往往比较规范,控制力好,但确缺乏热情,音乐比较死板,缺乏表现力。这两种学生各有优缺点,那么就可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取长补短,相对得到改善。

四、幼儿练琴的原则

对于儿童练琴的安排,一般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将练琴时间固定安排在孩子精力充沛的时候,且时间不宜过长,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保证质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每次练琴要有明确的要求,不要简单规定弹几遍,弹几个小时,要有质有量。

(三)坚持天天练琴不间断。钢琴学习要靠积累,好的学习习惯要在持之以恒中养成。

五、对儿童授课六忌

(一)忌形式单调,每次上课总是从手指练习开始,然后到练习曲、乐曲,令孩子感受到单调,乏味。实际上,课上完全可以让孩子先弹最喜欢最自信的'曲子,让他们充满信心地面对教师,认真表演。课中穿插一些用故事讲解乐曲,跟琴歌唱,使上课变得多样化,趣味化。

(二)忌一味批评训斥,对于幼童的心理,一味的批评训斥只会使他们产生恐惧感,失去自信心,把教师放到对立面去。与其说:~“怎么搞得,复习的功课还弹错?”不如说: “今天比上次有进步,如果把这些错改过来就更好了。”后者会让孩子感到教师是和他站在一起,鼓励他进步的,产生亲近感。

(三)忌只讲不练,对于学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教师除了及时,明确地指出外,还应当让孩子当场练一练,在实践中体会和认识错误与正确的不同之处。对于课后的具体练习方法、也应当让孩子在课堂上做一做,基本掌握之后才能保证一周练习的效率。

(四)忌填鸭式灌注,当发现错误后,教师应当指出在某一段落,某一声部或某一只手弹奏的部分有某一类的错误。然后启发学生再弹一遍,认真看谱,仔细倾听,自己去找出错误来。或者采取比较的方法,教师弹正确和错误的两种,让孩子在比较中找出问题对于新授课题,也应当以巧妙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去推理,寻找答案。在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培养和发展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极为得要。

(五)忌布置作业简单化,对于启蒙教学阶段的幼儿,不但要范奏,而且要指出新课的学习重点、难点以及练习方法。教师的范奏应当以练习和演奏两种不同的速度来进行,既能让学生听到新课弹好以后是什么样的,又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慢速范奏中真正了解新课,消除畏难的心理。

(六)忌长时间授课,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很有限,4岁左右的孩子约10分钟,5岁左右约20分钟,6岁左右防半小时。对幼儿授课的时间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

钢琴教学的启蒙阶段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和家长是一条纽带,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想要真正学好钢琴,需要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三方面融洽结合才能实现共同目标!

音乐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很多,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论题,供大家参考:1、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2、高校音乐专业合唱训练与视唱练耳的关联互动3、公民社会塑造过程中的高校职能研究4、冷爵士的艺术风格研究5、论歌唱中“声”与“情”的关系6、论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7、论声乐学习和演唱中心理调适的作用8、论西方音乐剧的发展脉络9、论中国传统音乐中“和”的审美内涵10、论中国近现代声乐演唱发展的多元化11、论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及演唱特点12、浅述抗战时期在重庆创作的音乐13、浅谈“微笑”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14、浅谈西方民族音乐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15、如何将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教学相互渗透16、如何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17、印度宝莱坞电影音乐的特点18、由中国好声音引发的思考19、《试论民歌演唱方法训练与民歌地域风格把握——以陕北民歌为例》20、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中减七和弦的使用技法及其审美

如果同学想让自己的论文题目变得更加新颖,可以试着将两个主题结合在一起。例如:

1、人的身心不断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声音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论文与生物学或心理学有关,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探索音乐:

2、从人类文明的早期开始,音乐文化就是其发展不可替代的一个方面。如果你对音乐史或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感兴趣,可以研究:

3、技术对音乐创作、发展和传播的贡献。如果技术是你感兴趣的领域,可以选择下列主题:

之前也是为为论文苦恼了半天,网上的范文和能搜到的资料,大都不全面,一般能有个正文就不错了,而且抄袭的东西肯定不行的,关键是没有数据和分析部分,我好不容易搞出来一篇,结果还过不了审。 还好后来找到文方网,直接让专业人士帮忙,效率很高,核心的部分帮我搞定了,也给了很多参考文献资料。哎,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啊,建议有问题参考下文方网吧 下面是之前文方网王老师发给我的题目,分享给大家: 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实践探索 钢琴伴奏在高职艺术院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浅析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钢琴伴奏的差异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 浅析舒伯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魅力 巴洛克歌剧咏叹调钢琴伴奏教学研究 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 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探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和提升学生儿歌钢琴伴奏能力的方法 浅析管弦乐钢琴伴奏艺术 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创新模式探析 中职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有效分层教学分析 藏羌彝民间舞蹈钢琴伴奏编创论略 钢琴伴奏在合唱艺术中的作用 芭蕾舞基训课中钢琴伴奏音乐的再创作 浅论高师钢琴教学中对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即兴伴奏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改革思路和创新探索 高校声乐与钢琴伴奏一体化教学课程研究 初探“内心听觉”在演唱与钢琴伴奏中的运用 视唱练耳教学中钢琴伴奏的应用探究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分析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思考 浅析钢琴即兴伴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及应用 刘聪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创作技法解析 高校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教学的有效融合 论钢琴即兴伴奏中的模式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钢琴伴奏演奏技巧及风格分析 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分析 探究钢琴伴奏与芭蕾舞教学的关系 试论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协调性 论合唱艺术中的钢琴伴奏 学前教育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养成策略探究 钢琴即兴伴奏训练的几个关键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论合唱中钢琴伴奏策略 舞蹈艺术与钢琴伴奏关系探讨分析 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价值 钢琴即兴伴奏常用的和声语言类型研究与分析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的应用 谈芭蕾舞基础训练课对钢琴伴奏教师的能力要求 舞蹈钢琴伴奏教学中的二次创作 刍议钢琴伴奏在合唱练习中的运用技巧 蒙古族短调民歌钢琴伴奏音乐形态研究 高职舞蹈钢琴伴奏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研究 钢琴伴奏在合唱艺术中的运用研究 视唱练耳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探讨 钢琴伴奏的交响化思维研析 浅谈中国合唱作品中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力及风格变迁 中国民族歌剧作品《巴山蜀水要解放》钢琴伴奏解析 钢琴伴奏中触键技巧及音色效果分析 论钢琴伴奏推动歌曲情感的技法运用 民歌旋律特征在钢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探究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三位一体”中指挥、钢琴伴奏、合唱团队的角色、地位及相互关系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学生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性 钢琴伴奏在高校视唱练耳课节奏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论舞蹈钢琴伴奏在教学开展中的设计与实践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分析及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钢琴伴奏在舞蹈基础训练中的重要性探讨 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效应用钢琴即兴伴奏 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配合探讨 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生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 高校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教学的有机融合 论钢琴伴奏在音乐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舞蹈钢琴伴奏的教学路径 钢琴即兴伴奏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即兴伴奏能力提升策略 谈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关系 浅谈钢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高等师范院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之探究 钢琴即兴伴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舞蹈集训中的钢琴伴奏音乐 20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民歌中的钢琴伴奏特点 舞蹈钢琴伴奏教学中的二次创作方法研究

钢琴有关的论文题目

之前也是为为论文苦恼了半天,网上的范文和能搜到的资料,大都不全面,一般能有个正文就不错了,而且抄袭的东西肯定不行的,关键是没有数据和分析部分,我好不容易搞出来一篇,结果还过不了审。 还好后来找到文方网,直接让专业人士帮忙,效率很高,核心的部分帮我搞定了,也给了很多参考文献资料。哎,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啊,建议有问题参考下文方网吧 下面是之前文方网王老师发给我的题目,分享给大家: 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实践探索 钢琴伴奏在高职艺术院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浅析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钢琴伴奏的差异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 浅析舒伯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魅力 巴洛克歌剧咏叹调钢琴伴奏教学研究 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 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探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和提升学生儿歌钢琴伴奏能力的方法 浅析管弦乐钢琴伴奏艺术 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创新模式探析 中职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有效分层教学分析 藏羌彝民间舞蹈钢琴伴奏编创论略 钢琴伴奏在合唱艺术中的作用 芭蕾舞基训课中钢琴伴奏音乐的再创作 浅论高师钢琴教学中对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即兴伴奏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改革思路和创新探索 高校声乐与钢琴伴奏一体化教学课程研究 初探“内心听觉”在演唱与钢琴伴奏中的运用 视唱练耳教学中钢琴伴奏的应用探究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分析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思考 浅析钢琴即兴伴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及应用 刘聪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创作技法解析 高校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教学的有效融合 论钢琴即兴伴奏中的模式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钢琴伴奏演奏技巧及风格分析 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分析 探究钢琴伴奏与芭蕾舞教学的关系 试论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协调性 论合唱艺术中的钢琴伴奏 学前教育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养成策略探究 钢琴即兴伴奏训练的几个关键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论合唱中钢琴伴奏策略 舞蹈艺术与钢琴伴奏关系探讨分析 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价值 钢琴即兴伴奏常用的和声语言类型研究与分析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的应用 谈芭蕾舞基础训练课对钢琴伴奏教师的能力要求 舞蹈钢琴伴奏教学中的二次创作 刍议钢琴伴奏在合唱练习中的运用技巧 蒙古族短调民歌钢琴伴奏音乐形态研究 高职舞蹈钢琴伴奏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研究 钢琴伴奏在合唱艺术中的运用研究 视唱练耳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探讨 钢琴伴奏的交响化思维研析 浅谈中国合唱作品中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力及风格变迁 中国民族歌剧作品《巴山蜀水要解放》钢琴伴奏解析 钢琴伴奏中触键技巧及音色效果分析 论钢琴伴奏推动歌曲情感的技法运用 民歌旋律特征在钢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探究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三位一体”中指挥、钢琴伴奏、合唱团队的角色、地位及相互关系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学生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性 钢琴伴奏在高校视唱练耳课节奏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论舞蹈钢琴伴奏在教学开展中的设计与实践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分析及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钢琴伴奏在舞蹈基础训练中的重要性探讨 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效应用钢琴即兴伴奏 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配合探讨 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生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 高校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教学的有机融合 论钢琴伴奏在音乐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舞蹈钢琴伴奏的教学路径 钢琴即兴伴奏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即兴伴奏能力提升策略 谈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关系 浅谈钢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高等师范院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之探究 钢琴即兴伴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舞蹈集训中的钢琴伴奏音乐 20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民歌中的钢琴伴奏特点 舞蹈钢琴伴奏教学中的二次创作方法研究

音乐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很多,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论题,供大家参考:1、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2、高校音乐专业合唱训练与视唱练耳的关联互动3、公民社会塑造过程中的高校职能研究4、冷爵士的艺术风格研究5、论歌唱中“声”与“情”的关系6、论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7、论声乐学习和演唱中心理调适的作用8、论西方音乐剧的发展脉络9、论中国传统音乐中“和”的审美内涵10、论中国近现代声乐演唱发展的多元化11、论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及演唱特点12、浅述抗战时期在重庆创作的音乐13、浅谈“微笑”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14、浅谈西方民族音乐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15、如何将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教学相互渗透16、如何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17、印度宝莱坞电影音乐的特点18、由中国好声音引发的思考19、《试论民歌演唱方法训练与民歌地域风格把握——以陕北民歌为例》20、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中减七和弦的使用技法及其审美

1、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2、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3、音乐意义存在方式并及真理自行置入艺术作品的形而上学研宄4、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5、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之文化阐释与建构6、音乐心理视角下的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7、西方指挥艺术风格类型研究8、隋唐宫廷音乐表演研究9、卡拉斯的薇奥列塔10、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11、论打击乐与电子音乐的结合12、基于元理论的音乐表演艺术组织战略管理研究13、19-20世纪中叶捷克音乐的社会学研究14、内地音乐资源对澳门当代音乐的影响15、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以上十五个音乐专业方向的毕业论文题目由学术堂提供

选题是音乐学 毕业 论文的基础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音乐毕业论文的质量。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音乐学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音乐学毕业论文题目(一) 1. 浅谈初中 音乐欣赏 教育 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2.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 3. 浅谈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 4. 浅谈音乐教育中创造能力的培养 5. 如何开发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创新能力 6. 浅议音乐教学中的课堂语言美 7. 让民族音乐之花在学生心中开放 8. 音乐表演中的美学原则 9. 音乐创作中的灵感与审美 10. 深化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之我见 11. 中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育探索 12. 浅谈少儿钢琴教学 13. 谈音乐记忆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14. 唐代燕乐繁荣之原因 15. 早期音乐教育与 儿童 思维发展 16.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 17. 我国戏曲音乐的发展 18. 如何搞活音乐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19. 论音乐与情感 20. 试论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 音乐学毕业论文题目(二) 1. 谈乐曲的节奏美 2. 浅谈合唱训练 3. 谈合唱指挥的教学原则 4. 论怎样提高中学音乐教师的钢琴即兴能力 5. 如何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的表现力 6. 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 7. 试论舞蹈中人体动作的造型性 8. 谈声乐教学中的呼吸训练 9. 论呼吸在歌唱发声的运用 10. 声乐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1. 浅谈美声唱法 12. 浅谈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13. 论歌唱中的咬字吐字 14. 多媒体技术与音乐教学 15. 西洋唱法与民族唱法 16. 歌唱与情感 17. 声乐教学中真假声结合的混合声训练 18. 谈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的研究范围 19. 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 方法 20. 心理学与儿童音乐教育 21. 音乐才能的形成、结构、测试 22. 美声唱法的学派与风格 23. 歌唱的呼吸与发声 音乐学毕业论文题目(三) 1. 歌唱的共鸣与语言 2. 论儿童发展与音乐学习 3. 儿童音乐趣味的培养 4. 儿童歌唱技能的培养 5. 儿童表演技能与音乐运动觉能力的培养 6. 歌唱心理状态的重要性 7. 浅谈合唱指挥对歌词主题思想的研究 8. 歌词声韵的研究 9. 歌词形式特点的研究 10. 科学的发声状态在歌唱中的作用 11. 关于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 12. 真声位置在歌唱中的运用 13. 歌唱的吐字与发声 14. 哈欠状态在歌唱中的运用 15. 混合声在歌唱中的运用 16. 歌唱语言中字音之间的衔接 17. 歌唱中气息的控制与功能的发挥 18. 母音在歌唱练习中的运用 19. 混合共鸣在不同声区中的运用 20. 生活语言与歌唱语言 21. 歌唱语言的艺术特征 22. 歌唱的艺术表现对声乐作品的再创作 23. 歌唱的艺术中声与情的关系 24. 儿童的早期音乐创作能力的开发 25. 儿童音感训练的时践与方法 26. 儿童的绝对音感的训练方法 27. 歌唱与声音控制 猜你喜欢: 1. 音乐学毕业论文 2. 音乐学毕业论文范文 3. 音乐学毕业论文获奖范文 4. 音乐系毕业论文参考 5. 本科音乐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钢琴的论文题目

如何发给你?

钢琴玛克的力学解析;钢琴键盘的力度调整;钢琴音色的统一和调整。

1、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2、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3、音乐意义存在方式并及真理自行置入艺术作品的形而上学研宄4、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5、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之文化阐释与建构6、音乐心理视角下的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7、西方指挥艺术风格类型研究8、隋唐宫廷音乐表演研究9、卡拉斯的薇奥列塔10、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11、论打击乐与电子音乐的结合12、基于元理论的音乐表演艺术组织战略管理研究13、19-20世纪中叶捷克音乐的社会学研究14、内地音乐资源对澳门当代音乐的影响15、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以上十五个音乐专业方向的毕业论文题目由学术堂提供

二、解读《船歌》的艺术魅力《六月——船歌》是典型的复三部曲式,也正因为典型,才常常被人们选中作为结构解剖的实例。曲式结构是:引子+A(a+b+a’)+B(c+d)A’+(al+bl+al’)+尾声。音乐在从容和带有动感的节奏中响起,展示《船歌》碧波荡漾的宁静和悠闲的氛围,摇浆之声缓缓从静静的湖面传来,引出优美如歌的第一部分音乐。第一部分A(a+b+a’)为如歌、抒情的呈示段,g小调的曲调使音乐带了一些俄罗斯小调的哀伤,它一路直上,有一种微风拂面的淡雅,又如静静的湖水连绵地流淌,舒缓地抒发着作曲家对大自然美好的感叹。钢琴的音色分出i个层次——高、中、低声部,高声部的旋律唱到最高点的时候一降再降,伴随着渐弱的琴声,一抹淡淡的哀伤和怅惘悄然而至,音色从明亮逐渐过渡到柔和,一种细腻的柔情顺着旋律流人心底。低音线条则似一个低音乐器在演奏,始终保持着一个较长的歌唱线条,延续着淡淡的忧伤。中声部运用了优美的和声填充,还时时出现短小的伴唱(补充)旋律与高声部互相呼应,使音乐听起来非常亲切、舒适。中段的音乐移至大调将主题旋律展开,音乐的情绪变得略为明朗、肯定,旋律在降B大调和g小调中穿梭,更为抒展、宽阔,有一种俄罗斯小调引吭高歌时的舒畅感。最后引出再现段的主题,回到了音乐开始时的淡淡忧伤和静谧之中。在弹奏时,手指尽量贴键,弹奏出饱满且柔和的音色,双手的衔接亲切、自如。这一部分为全曲奠定了主要的基调和音乐氛围,我们可以立刻感觉到《六月——船歌》,没有其他作曲家《船歌》里的烂漫轻盈,反而透露着另一种特有的诗意。仿佛身临其境来到了俄罗斯某个清凉的别墅区的湖边,在湖光涟漪之间听着美妙乐音,音乐和时空交错在一起,让人分不出音乐内外的区别。正如柴科夫斯基自己所说:“你怎样能够表现当你在写一部器乐曲时掠过脑际的一些漠然的感觉呢?这纯粹是一种抒情的过程,是灵魂在音乐上的一种自白,而且充满了生活中所有的经验,通过乐音倾泻出来,恰如抒情诗人用诗句把它倾泻出来似的。”这种诗意表现着柴科夫斯基音乐另一种抒情、细腻的语言,同他其他大型作品中反映出的时代悲剧性相比,《船歌》的忧伤是淡淡的,在宁静与柔和中,柴科夫斯基展现着另一番感悟。中部音乐B(c+d)转到了明朗开阔的G大调上,音乐纯朴、明快,与前段的音乐情绪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将人们从宁静悠闲中带到了欢快的舞蹈气氛里,描绘出人们兴致勃勃、谈笑风生的欢快场面,仿佛桨叶拍打水面,泛起层层浪花。持续的切分和弦伴奏,将旋律陪衬得灵巧而欢快,随着旋律宽广、高亢的发展,气氛逐渐热烈开来,通过乐谱的分析与听觉的感观体验,我们不难判断出,音乐发展到了全曲的高潮乐段。在弹奏时,旋律需要表现得轻快且连贯,兴奋中又带有很强的歌唱性,犹如一支欢快的舞曲。表现出人们踏着轻盈的垫步随之摇曳的厕面。柴科夫斯基在这一段运用了平行三度、八度和弦、减七和弦琶音等音型构成旋律,使得音乐在不稳定中发展;而切分节奏的出现更加剧了音乐的急促,同时增加了力度渲染,制造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热闹欢腾的动态景象,直观的让人感觉到了高潮乐段的来临。演奏这部分音乐时,要抓住节奏的拍点,结合踏板的使用,让音乐在轻松、自如中,音色要丰满而且坚定,但又不能弹得太粗鲁、沉重,通过对音响的控制,逐渐推动出一种震撼的力量。如约,霍夫曼所说:“通过真正正确的研究,演奏者就能决定哪些地方应弹得恬静,哪些地方是乐曲的高潮,从而创造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的基础。”音乐发展到此,我们可以体会到,音乐已经有了鲜明的对比,高潮的热烈欢腾使人们暂时忘却了之前的宁静思绪,用动态的形象冲击静态的安宁,创造两种艺术形象的手法,经常被柴科夫斯基所使用,是“柴科夫斯基特色”之一。通过音乐语言调动起人的各种感知器官,在美感交集中给人以通透的愉悦,构成了《船歌》独具艺术魅力的主要原因。通过欢快的高潮乐段,我们可以看出,柴科夫斯基音乐的基调几乎都是建立在民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乐曲里呈现出的浓烈生活气息和俄罗斯民间舞蹈特色,贯穿着这一段的创作基调。他主张音乐的美,是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基础上的,因此他的作品以旋律优美,通俗易懂而著称,又不乏深刻性,他的音乐是社会的真实写照。乐段的最后,利用琶音和弦的延长音和声音的自然延长衰减,从容地将宁静的音乐再次引出,回到之前诗一般的意境中。最后是全曲的再现部分(A’),响应乐曲开始那静谧、诗意的氛围。“之前抒情、平静的初始状态,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基调保留在记忆中,而中段部分的新材料,使我们的心理可能产生了更多的运动和动荡——发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如今又再现了初始的音乐形象,立刻让人产生一种‘回归’感。”。而这种对称平衡的形式美,带给了人们一种非常舒适的审美体验。回归之后,柴科夫斯基利用中声部呼应句的变化,对旋律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伸展,将原来的“独唱”,变成了有对应的“二重唱”,犹如两人倾心对话般地相互呼应,音乐内容更加饱满、精致,曲调韵味在一唱一和中此起彼落。较之音乐最初的宁静,此时充实、丰满的旋律,足以带给人们一种听觉的满足和心灵深处最向往的优美体验:因此弹奏时,中声部的吟唱就要更为强调,合理的安排好指法并贴键弹奏,使旋律连贯、平滑。同时,配合主旋律构成一个完整的长句子,使两者衔接流畅自如。在音符出现较多的时候,注意把握好情绪:旋律上扬时声音激昂,平静下来时声音降落;特别重要的句子说得慢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说得快一点。通过完美的触键技巧,将情深意长的韵味从指尖“流”出来,展现出音乐自然的起伏和依然甜美淡雅的意境。尾声部分仿佛一支细腻、美妙的晚安曲,用稀疏的主旋律配合色彩斑斓的和声,描绘出夜幕降临,人们余兴未尽,流连忘返的情景。主题音的深遂饱满和上方音明亮的质感,制造出两种音色一深一浅、一明一暗的相辅相成,与低音构成平稳的一个声部,交相呼应奏出,丰富的音响层次组成了一段迷人的告别曲调。一串低沉吟唱的旋律过后,音乐由低音区向上发展,连续的切分节奏将船歌的律动再一次浮现。最后,音乐结束在渐弱的琶音和弦上。弹奏琶音时,音色更要处理得越渐轻薄,在声音的消退中高低音的落差逐渐模糊,有一种梦境般的虚无感,模仿出波光粼粼的湖水回归宁静,将精致的处理延续到最后一个音符,最后结束的泛音,营造出微弱星光罩着美好夜空的音乐形象,仿佛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完美。此时,船儿仿佛在星光的伴随下已经离去,消失在浩淼、朦胧的远方,留下了一片静寂的湖面和美好的夜空,人们远去的同时,还恋恋不舍回头顾盼……在短短几分钟里,《船歌》始终徜徉在似有若无的景象和情绪之中,一种流水般的清凉之感贯穿全曲,它有时低回婉转,有时生机勃发,在高潮部分又给人阳光普照水面泛出波光粼粼的光芒,又或是大风吹过的浪花飞溅,推动船儿更快地往前走,感受到作曲家内心的波动。在钢琴特有的音色中,仿佛镶着银边的音符扑楞楞地挥动翅膀,灵动而不乏向上的激越之情一艺术形象的变化多姿,放纵着听者的神思自由地游移于琴弦勾勒出的无限空问,它唤起了人们心底深藏已久的默契,触动着心弦,使人忘却喧嚣和尘事的纷扰,享受超然物外、宠辱皆忘的极致体验。虽然,柴科夫斯基大部分的作品都抚切着历史与时代的脉动,充满了俄罗斯深沉凝重的民族气质和文化底蕴,抒写着人类理想与现实冲突交织中的深刻体验,尤其是他那部对后世最具影响力的《悲怆第六交响曲》,深刻揭露出他深沉又博大的气质,人们甚至将他称作为浪漫主义乐派中的“世界主义者”。但这首短巧精致的《船歌》却反映出了我们一般印象中的另一面,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了音乐巨匠细腻又敏感的诗人情怀。《船歌》虽然不属于那种炫技类的作品,但柴科夫斯基运用多声部音乐的和声进行与生动的节奏相结合,配上多样化的音色,为乐曲添上了色彩的魅力,使得它成为钢琴史上的经典。我们除了应该掌握多样的钢琴触键技术之外,还必须结合自身的音乐知识、情感、内在听觉以及音乐美学方面理性的理解力等一切东西融入钢琴表演中。将乐曲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的“部件”到整体的“组装”来诠释,从心底悠然地唱出旋律,“往往恰到好处的平衡显灵般地出现之时,正是演奏艺术达到顶峰之际”。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