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植物补光灯论文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

植物补光灯论文文献综述

LED植物补光灯是一种以LED(发光二极管)为发光体,满足植物光合作用所需光照条件的人造光源。按类型分,属于第三代植物补光灯具!在缺少日光的环境,这种灯具可充当日光,使植物能够正常或者更好地生长发育。这种灯具有壮根,助长,调节花期、花色,促进果实成熟、上色,提升口感和品质的作用!(来源:广东伟照业)

植物补光灯是依照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根据植物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理,使用灯光代替太阳光来提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光源的一种灯具。 光照与作物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最大限度的捕捉光能,充分发挥植物光合作用的潜力。将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益。如果光照不够,会出现下列影响: 1、当光照强度低于其补偿点时有机物质的消耗多于积累,植物干质量下降,甚至会出现死亡。 2、影响开花结果 3、引起经济收益下降。 所以,随着温室大棚的兴起,植物补光灯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提高经济收益方面。

植物补光必要性光照与作物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最大限度的捕捉光能,充分发挥植物光合作用的潜力,将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益。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的推动,普遍采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花卉、瓜果、蔬菜等,由于冬春两季日照时间短,作物生长缓慢,产量低,因此急需进行补光。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处亚洲东部,属温带季风型气候。在冬春季节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的影响,有时由于冷暖气流的交汇融合而形成雨雪。出现少则1-3 天的低温寡照,多则7 至8 天连阴寡照天气。据近50年来北京地区资料统计,这种长期连阴寡照的天气出现几率为20%左右,近10年来为40%,近3年出现2次,为60% 以上。这就是说北京冬春连阴寡照灾害呈日趋严重之势,已成为冬春季保护地生产的重大灾害性天气。直接威胁以日光温室为代表的保护地生产,其表现为:(1) 光照强度低于其补偿点时有机物质的消耗多于积累,植株干质量下降,甚至死亡。即使在弱光的条件下植株的生长也表现衰弱、出现徒长现象。作物种类 温室茄子 倌溪蜜柑 福罗斯特脐橙 红豆杉 中育一号西瓜 黄瓜 桃 扁桃 光补偿点 20-70 20-40 65 80-150 120 20 23 55 (2) 影响开花结果。茄果类、瓜类蔬菜对光照时间与强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如西瓜光照时间少于11小时则幼果全部脱落。对光照强度要求中等的蔬菜如豌豆、菜豆、芹菜、萝卜、葱等。对光照强度要求较弱的蔬菜如莴苣、菠菜、茼蒿、姜等这类蔬菜要求光强较低。在北京地区日光温室内生产茄果类蔬菜,即使在晴天情况下,由于有塑料棚幕的削减作用其光照强度也不能达到光饱和点,但可达到光补偿点以上(这也是日光温室生产的茄果类蔬菜味道偏淡的原因)。若在多云和阴天情况下,光照则更显不足,光照强度不够,光照时间又短,达不到补偿点。因而出现光合效率急剧下降,干物质积累迅速减少,病害快速增加的情况,损失已成定局。(3) 对连阴寡照灾害程度的划分, 根据研究和生产实践的总结,一般我们将灾害划分为3级。1。轻级:连续3 天无日照; 或连阴4 天中有3 天无日照,此时黄瓜、番茄、大椒等疫病、霜霉病开始出现。2。中级:连续4-7 天无日照;或日照时数<3 h连续7 天以上;或1月内出现2次轻级寡照,此时黄瓜、番茄、大椒等病害普遍发生,但通过药剂防治等措施尚可控制。3。重级连续阴天≥8 天;或日照时数<3 h连续10 天以上; 或1月内出现2次中级寡照,此时已10% 一20% 病害难以控制,大部出现减产, 并继续发展。

LED植物补光灯是一种以LED(发光二极管)为发光体,满足植物光合作用所需光照条件的人造光源。按类型分,属于第三代植物补光灯具!在缺少日光的环境,这种灯具可充当日光,使植物能够正常或者更好地生长发育。这种灯具有壮根,助长,调节花期、花色,促进果实成熟、上色,提升口感和品质的作用!建议你去搜一搜广东伟照业的植物补光灯产品,他们是专业做植物灯研发生产的,淘宝也有他们的。

植物综述类杂志

这个太多了,有上百种!以下是根据影响因子结合引文量及“二八律”选出的18种核心期刊,其IF均高于,所占比率约20%。可供读者投稿和检索参考。(1)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ANNU REV PLANT BIOL)《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年评》创刊于1950年,全年1期,原版刊号588B0002;国际刊号:1040-2519;综论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影响因子为。(2)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TRENDS PLANT SCI)《植物科学趋势》创刊于1996年,全年12期。原版刊号:588C0008;国际刊号:1360-1385;为从分子生物学到生态学的基础植物科学研究提供跨学科论坛。影响因子为。(3) Plant Cell (Plant Cell)《植物细胞》创刊于1989年,全年12期。原版式刊号:588B0005*;国际刊号:1040-465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Plant Physiology, . Box 15501 Rockville, MD 20855-2768, :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 侧重于植物发育的基因表达的调节以及分子和遗传基础方面的研究。影响因子为。(4)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CURR OPIN PAANT BIOL)《植物生物学新见》全年6期,原版刊号:588C0084;国际刊号:1369-5266;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urrent Biology Ltd., 84 The Obalds Rd, London WC1X 8RR, England。影响因子为。(5)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ANNU REV PHYTOPAYHOL)《植物病理学年评》创刊于1963年,全年1期。原版刊号:588B0009;国际刊号:0066-4286;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nnual Reviews Inc,评论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影响因子为。(6) Plant Journal (PLANT J)《植物杂志》创刊于1991年,全年24期。原版刊号:588C0082;国际刊号:0960-741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Blackwell Science Ltd., Journal Subscriptions,刊载植物分子科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7) Plant Physiology (PLANT PHYSIOL)《植物生理学》由美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办,创刊于1926年,全年12期。原版刊号:588B0005;国际刊号:0032-0889;发行出版机构地址:Plant Physiology, . Box 15501 Rockville, MD 20855-2768, USA. ED: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刊载本学科以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成果。影响因子为。(8)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PLANT MOL BIOL)《植物分子生物学》创刊于1984年,全年18期,16开,每期80页。原版刊号:582LB071;国际刊号:0167-441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Journals Department, Distribution Centre刊载植物分子生物学与植物分子遗传学基础理论和遗传工程方面的研究论文和实验报告。影响因子为。(9) 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 (CRIT REV PLANT SCI)《植物科学评论》创刊于1983年,全年6期。原版刊号:588B0010;国际刊号:0735-2689;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RC Press Inc.,评论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影响因子为。(10)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PLANT CELL ENVIRON)《植物、细胞与环境》创刊于1978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84页。原版刊号:588C0072;国际刊号:0140-779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Blackwell Science Ltd.刊载绿色植物生理学,包括植物细胞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环境生理学、农作物生理学和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11) 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MOL PLANT MICROBE IN)《分子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创刊于1988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56页。原版刊号:582B0109;国际刊号:0897-028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刊载研究论文和评论,包括分子生物学、分子病理遗传学、微生物和植物的共生作用及其对栽培植物、野生植物和植物产品的影响。影响因子为。(12)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J EXP BOT)《实验植物学杂志》创刊于1950年,全年12期,18开,每期124页。原版刊号:588C0002;国际刊号:0022-0957;发行出版机构地址: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刊载植物生理、生化、生物物理、实验农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为植物学家、园艺学家、土壤学家、环境与海洋生物学家。影响因子为。(13)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PLANT CELL PHYSIOL)《植物和细胞生理学》创刊于1959年,全年12期,16开,每期250页。原版刊号588D0057;国际刊号:0032-078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日本植物病理学会,T170-8484日本东京都丰岛区驹ごめ1-43-11;发表高等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理与生化以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基础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14) New Phytologist (NEW PHYTOL)《新植物学家》创刊于1902年,全年12期,18开,每期156页。原版刊号588C0055;国际刊号:0028-646X;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刊载植物学各领域的研究论文、评论与书评,涉及生物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化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等学科。影响因子为。(15) Planta (PLANTA)《植物学》创刊于1925年,全年15期,12开,每期96页。原版刊号:588E0003;国际刊号:0032-0935;发行出版机构地址:Springer-Verlag,Heidelberger Platz3, D-14197 Berlin, Germany;刊载植物生物学原始论文,侧重分子细胞生物学、超微结构、生物化学、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形态发生、生态环境生理学、作物技术、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影响因子为。(16)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J PLANT GROWTH REGUL)《植物生长调节杂志》创刊于1982年,全年4期,18开,每期66页。原版刊号588E0008;国际刊号:0721-7595;发行出版机构地址:Springer-Verlag,Heidelberger 报道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生化学、林学、园艺学和农学中有助于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最新发现,侧重除莠剂在内的天然和全盛物质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影响因子为。(17) Phytopathology (PHYTOPATHOLOGY)《植物病理学》创刊于1911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126页。原版刊号:588B0006;国际刊号:0031-949X;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刊载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研究论文,图像精密。影响因子为。(18) Austral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AUST J PLANT PHYSIOL)《澳大利亚植物生理学杂志》创刊于1974年,全年8期,18开,每期100页。国际刊号:588UA002;国际刊号:0310-784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SIRO Publications, 刊载植物生理学领域的研究论文、评论、简报。涉及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等。影响因子为。

1环境保护 杂志2环境保护杂志社3环境保护科学 杂志4环境保护杂志 投稿5环境保护电子报刊47环境与健康杂志8环境杂志49环境科学杂志50环境工程杂志51生态环境杂志52中国环境科学杂志53环境经济杂志54世界环境杂志55材料保护 杂志56环境化学 杂志57应用环境微生物杂志58环境污染与防治杂志59劳动保护杂志社60四川环境杂志社61植物保护 杂志62环境科学 杂志社63环境杂志 目录64环境教育杂志65劳动保护杂志66北方环境杂志67环境经济杂志社68人口资源环境杂志69上海环境科学杂志社70电子杂志营销环境

这个太多了,有上百种!以下是选出的18种较好期刊,其IF均高于,所占比率约20%。可供读者投稿和检索参考。(1)AnnualReviewofPlantBiology(ANNUREVPLANTBIOL)(2)TrendsinPlantScience(TRENDSPLANTSCI)(3)PlantCell(PlantCell)(4)CurrentOpinioninPlantBiology(CURROPINPAANTBIOL)(5)AnnualReviewofPhytopathology(ANNUREVPHYTOPAYHOL)(6)PlantJournal(PLANTJ)(7)PlantPhysiology(PLANTPHYSIOL)(8)PlantMolecularBiology(PLANTMOLBIOL)(9)CriticalReviewsinPlantSciences(CRITREVPLANTSCI)(10)PlantCellandEnvironment(PLANTCELLENVIRON)(11)MolecularPlant-MicrobeInteractions(MOLPLANTMICROBEIN)(12)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JEXPBOT)(13)PlantandCellPhysiology(PLANTCELLPHYSIOL)(14)NewPhytologist(NEWPHYTOL)(15)Planta(PLANTA)(16)JournalofPlantGrowthRegulation(JPLANTGROWTHREGUL)(17)Phytopathology(PHYTOPATHOLOGY)(18)AustralianJournalofPlantPhysiology(AUSTJPLANTPHYSIOL)

植物生物学方面的期刊基本定位以“综合性、高水平”为办刊方针,求新、求快,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植物科学领域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新发现和新方法等)、系统评述国际研究热点(新理论、新发展)。刊登内容主要以发表涵盖植物科学各领域(包括农学、林学和园艺学等)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研究快报、技术方法、特邀综述和专题论坛。这里推荐《植物学报》,它主要刊登植物学各学科有创新的原始研究论文和快讯,并发表植物科学重要领域的综述国际最新进展的文章;期刊的定位是以中文(英文摘要)及时、快速和全面地反映我国植物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植物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的中文版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128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表涵盖植物科学各领域(包括农学、林学和园艺学等)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服务对象为中国国内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中高级专业人员。《植物学报》是全国优秀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已被国内外多家著名检索系统收录,包括CAB、AGRIS、CSCD、CSTPCD、CNKI和CAJCED等。

关于补光灯论文范文写作

探头补光灯就像小太阳一样的,开车路过「sa」一下就闪瞎眼。

虽然对司机很不友好,但对于交通监控来说,又很有必要,不然晚上的摄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探头加补光灯的原因很简单,就和手机上面有个闪光灯不是一样的嘛,就是为了“拍照更清晰,照亮你的美”嘛,是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496-2014上面讲。

电子眼的图片记录是要能够清晰地辨别违章时间、指示灯信号、车牌号码、车辆类型等等信息的。

在晚上,车辆号牌的识别准确率应该不小于80%。

也就是说:取证照片的清晰度要求挺高的,所以说,晚上才需要补光灯来补的。

迎面而来的车灯「唰」一下,对摄像头来说,影响也是很大的,就是我们的车灯对摄像头,它在照我们,我们也在照它。

对摄像头本身来说的话,就是个逆光环境了,灯是从后脑勺照过来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有论文,《逆光条件下的视频监控》上讲:当被监控对象处于逆光环境下,被监控对象会变得很暗,就会导致无法清晰成像。

补光灯其实就是起到逆光补偿的作用,平衡光线,获得良好的拍照效果。

一句话就是:为了拍清楚,不然看不到。

司机要被补光灯“闪瞎眼”,是很现实存在的问题,我自己也经常「呱呱」,尤其晚上,很难受的。

探头补光灯其实有3种的:有常亮、频闪和爆闪,无论哪一种,都会对视觉造成影响,产生眩光效应的。

这种高强度光源就好比:你眼睛,今天中午,头「啪」朝上面,直接就对着太阳盯着看,很刺眼的。

周围的东西也根本看不清楚的,我有时候被闪得都感觉真的是要快瞎了。

《价值工程》期刊上有论文,《道路交通中眩光现象及解决策略》上面讲:道路照明眩光会使人产生失能眩光和不舒适眩光。

失能眩光会降低道路交通环境的视觉功效和可见度的。

不舒适眩光会使驾驶员产生烦躁、紧张、焦虑等等情绪,会短暂地出现,影响驾驶的安全,或者我们自己的状态。

从影响时间上来讲:从暗的环境到明亮的环境,适应时间大概是需要1分钟的。

频闪发光的物体小的时候,人的眼睛视网膜上的像,并不是立即消失的,还大约会保留的时间。

所以说,补光灯对行车安全还是有一点影响的,土话叫做“「cua」有残像”,是吧?

既然补光灯确实会影响驾驶,也是影响安全的,那为什么不换成不需要补光灯的摄像头呢?

人家军事纪录片,打仗不是一个绿的在那边,天黑了都能把人家瞄准的吗?

这主要是因为,从以前开始,基建就一直是采用有补光灯的摄像头配置的,基数实在太大了,想换换不过来了,成本太高了。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有一篇《红外摄像机在交通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上面讲。

新的红外摄像机无论在相同的环境下,还是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都有更好的成像效果。

但在产品价格上,红外摄像机系统比常用普通摄像机系统贵出一倍,甚至数倍。

当然了,也有些城市已经采取其他措施来应对补光灯影响驾驶的情况了。

比如说:宁波,在部分路段已经开始降低补光灯亮度值,把补光灯的方向从正对面糊在我们脸上,改成了背向来车方向,就在补光灯上面设置个柔光罩。

反正就是各种办法,让我们看起来好受一点。

有的朋友就会问了:“我们开车,它「bia」刚好闪了我一下,我因为被闪了一下发生了交通事故,能不能投诉有关部门啊?或者说有没有寻求赔偿的可能性啊?”

正常来说很难,因为补光灯都是依据《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上安装的,平均光照度都是有规范的,都是30到50勒克斯之间。

家用的5W小台灯,你还嫌暗的那种,差不多就这个亮度。

所以说,除非真的是碰到那些老旧设备,或者说真的就存在不规范的问题,我们才有可能去向交管部门投诉、维权,不过这个概率真的是很小。

不说概率,就是说补光灯的确就是不规范了,向交管部门投诉还真的没有用,怎么办?

我们就只有借助社会媒体的力量了。

有案例的:《厦门晚报》曾经帮助市民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最后不但事故得到了妥善解决,交警支队还表示:会对管辖的补光灯设备进行精细调整。这是有先例的。

总得来说,探头补光灯对驾驶员确实会造成视觉上的影响,但为了监控拍得清楚,就不得不用到这个东西。

如果说我们想要好受点,真的没有那么多钱换更好的东西,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冬季盆栽菊花的生产原理。 大多数菊花为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只有在短日照条件下(小于12小时光照,连续暗期12小时以上)才能开花,如秋菊的自然花期就在11-12月;在长日照条件下(日照17小时,连续暗期7小时)是不会开花的,如4-8月,菊花只进行营养生长,无法进行花芽分化和开花。菊花的营养生长期最好能处于日长夜短的长日照条件下完成,待长至一定高度后(如35CM以上),才进行短日照处理,以诱导花芽分化和开花。在秋冬季为了阻止花芽的形成,必须人工加光来延长日照,促进营养生长,抑制花芽分化。 中国的农历春节一般都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之间,这“反季节”栽培的菊花,即使营养生长未达到一定的大小,也会形成花芽开花,并不能达到商品化质量和满足使用要求。生产应节春节菊花的最好的办法是在晚上加光,以中断连续黑暗,使两个暗期都小于7小时,促进营养生长。等到用花前约70-80天,才停止补光,让菊花正常进行生殖生长,孕蕾和开花。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成长路上初三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蓬头稚子

“来,慢慢登上脚踏板”妈妈在后面扶持着自行车,温柔的对我说“妈妈,我怕”我看着两边的辅助轮心里还是七上八下,妈妈把手放在我头上慈爱的说“孩子,未来的路妈妈不可能永远陪你走下去,你一定要勇敢面对困难”我才五六岁,懵懂的点了点头,妈妈放开了手,我尝试人生中第一次骑自行车,有辅助轮在两边,我骑着并不费劲,当我转头时,我看见妈妈在后面笑了

豆蔻年华

月亮孤单的挂在天上,光芒撒向了黑黑的夜。我看着面前小山般的作业,叹了口气,这时,门开了,妈妈走了进来,她递给我一杯奶茶,说“先喝杯奶茶吧,一会再写作业”我“嗯”了一声,放下笔,开始抱着奶茶喝起来,突然看到妈妈的头上有了一根白发,自从我上初中后,好像有很久没跟妈妈聊天了,想着想着,眼睛就模糊了,我立刻转过头去,不让她看到。是的我长大了,妈妈,却老了。

成熟稳重

“咳咳,咳咳”每咳一声,嗓子就疼一下,马上就要期末考了,却在这时候感冒了,我找出感冒药,服用温水喝下,在床上睡着了,恍惚间,听到了妈妈的声音,我艰难的睁开眼,看见妈妈正在看我体温计的数,我对妈妈说“妈,你回来了”妈妈责怪我说“你这孩子,生病也不说一声,要不是我回来拿东西,你就烧坏了”“妈,我长大了,会照顾好自己的”“再大你也是我女儿,我也是你妈妈”就这一句话,我泪奔了,抱住妈妈哭了起来。

她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一个家,给了我世界上最幸福的怀抱,妈妈,成长路上,有你真好!

谁不是一边受着伤一边学会坚强,成长的路上我们痛并快乐着,走在成长的路上,像鸟一样,张开金色的翅膀,扬帆远航。

当你躲在被窝里细数梦的香甜的时候,时间就伴着寒冷被驱散了,当你冲一杯咖啡细细品尝的时候,时间就随着香气飘走了;当你倚在爷爷怀里听故事的时候,时间就跟着传说远去了。我们还是孩子,还不到享受的时候,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而时间是我们的筹码。花谢花会开,幸福去了会再来,惟有时间,错过就错过了,永不倒流。

用心去牵时间老人的手,在这有限的三年里,以坚实的脚印踩在成长的路上。

世界上没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打破生活的平静是另一番景致,成长的路上,我们要把握年轻。

韶华易逝,青春易失,我们要把年轻的心,挥洒在成长的每一个日子。因为年轻,我们有“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的坚定,不惧怕失败;因为年轻,我们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信念,不逃避困难;因为年轻,我们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不轻言放弃;因为年轻,我们有无尽的热情,把握年轻,在阳光灿烂的午后,一个人跌跌撞撞的笑,也痛痛快快的哭。

太深的留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成长的路上,我们要拥有梦想。

梦想是花朵,让我们闻着芬芳,坚定地走在路上;梦想就是阳光,让我们伴着温暖在拼搏中徜徉;梦想是翅膀,让我们拥有勇气振翅翱翔。梦想是力量,让我们无所畏惧,快乐成长。

走在成长的路上,我们跌倒过,但学会了勇敢,我们迷茫过,但又重新找到了方向;我们彷徨过,但明白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上。

走在成长的路上,我们一直坚强。

可否知道,我为时光画了张像,就取名为成长路上。

————题记

渲染。

渲染的笔法,最能描绘那些纯粹而轻柔的时光,就像幼时。那时的路,就像是种着花草的公园石子路,芬芳而馥郁,仰望天空,是广阔而清澈的蓝色。那时,最爱折纸飞机,洁白的纸,几条简单的折痕,便能让它在天空中飞翔,多么神奇!兴奋之余,却一不小心扑在土里,飞机碎了,好不容易揉开,上面的土渣,就你那时的时光,渲染于干净的白色之上。

水彩。

水彩的色泽鲜艳,绘画效果极佳,却难以把握。就你童年的时光,总有许多瑕疵。但是,那些瑕疵,就像是青石上金色的斑点,更为青石增添了几分光彩,而那时的童年时光,是那样天真。是淘气吗?尽在那干干净净的书本上乱涂乱抹。我想,那些时光,就和校园里的瓷砖一样,艳丽着,却多了些条条框框。

素描。

或灰或黑的素描线条,交错,重叠。线条张扬,却还是缺了色彩,但多了的,却是真实。现在的时光,就是柏油路上的影子,分不出色彩的斑斓。那些纷杂花朵,在我们拾起的瞬间,是放飞,还是揉碎?青春的时光,却是有许多色彩,但之于我们,便是素描着那衬布上的静物,多明艳,最终记为黑白,框于素描。

成长路上,时光亦转。

本来,时光不该被白纸静止的,可是那些时光,不过是由无数静止的画面拼凑而成,像路,由一个又一个脚步印下,才会成长。

成长路上的时光,静静地流淌。

时光流淌,我们依旧成长。

我们从妈妈十月怀胎,到出生,到开始慢慢学说话,再到上幼儿园、小学、初中。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感动、鼓励、喜悦、激动,偶尔也会遭到流泪、伤感,我们的成长有喜、怒、哀、乐陪伴着。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我渐渐长大了,变成熟,和小时候也有不同了,小时候的那种任性、调皮都没有了。小时候,爸爸、妈妈送我学跳舞,现在才知道原来是想培养我的气质。上幼儿园的时候在学校里和小朋友比赛吃饭,看谁吃的又快又好;上课时和小朋友们玩抢答,一起拨算珠;睡中午觉时,听老师讲故事。小学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一起放学回家……

走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收获青春的果实,收获知识,有同学和老师的陪伴,有爸爸、妈妈的关心、呵护,有哥哥、姐姐们的照顾。有欢笑、有喜悦、有泪水。我感到很幸福!

在小的时候,我摔倒了,爸爸、妈妈都是希望我自己爬起来,要有一种不怕困难,有信心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教我怎么拿筷子,手要扶着碗;玩过的玩具都必须整齐放好。现在,长大后,自己可以做的事情都自己做,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学会了独立和安排。

有时候,一个人走在树底下,坐在椅子上,听着鸟儿的叫声,抬着头望着天空,回想着我的成长道路上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回到家有时候会翻翻小时候的照片看一看,那时候的自己笑的多么灿烂、阳光、可爱,如今的我是一个会认字、会写文章、会算数的初中生了,也许在过几年我就成了一名大学生了吧!

我走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我感到幸福、开心、高兴,学会和懂得了很多,让我知道了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是丰富多彩的,有阳光的照射,有小鸟的歌唱、有照顾、关心、呵护。幸福围绕着我!

漫步校园,听见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闻到小道上淡淡的花香,走近一看校园里都是美丽的'鲜花。杜鹃花、菊花、黄花风铃木……长满了校园,使校园变得更加生气勃勃了。

花朵们争相开放、争奇斗艳,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我觉得其中杜鹃花们开得最娇艳,最美丽。因为整个校园都有它们的身影。

在每班教室门前都是它们,池塘旁边是它们,操场旁边还是它们似乎都在说:“全场我最美,全场我最艳!”看起来似乎不只是它们现在是如此,每一天都是如此。一年四季,它们每日每夜都一直只管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把校园打扮的更美,装饰的更漂亮。杜鹃花们不论风沙还是雨雪;不论干旱还是洪水;不论暴风、暴雪还是暴雨,它们总是那么美丽,那么挺拔,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它们不怕风也不怕雨。

记得有一次,下午天上下起了狂风暴雨。菊花们东摇西摆唱起了狂想曲;小草们也东摇西摆唱起了下雨歌;万年青也慢慢地跳起了摇头舞。虽然杜鹃花们差点被吹得七零八落,但是杜鹃花们就是不屈服,还在顽强拼搏把根扎稳,不跳摇头舞。似乎在跟风雨们说:“我们是不会投降的!你们再下大点,吹大力点,我们也不会屈服的!”过了许久,雨停了出现了阳光,那阳光是那么刺眼,似乎在给杜鹃花们一个代表着胜利、成功和喜悦的微笑。

成长路上,花香满径!在我们身边有多少令人难以忘怀的事情啊,又有多少伴随在我们身边的精彩一刻,那小道上五彩缤纷,美丽动人的鲜花带给了我们多少坚强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多少道理?那美丽的鲜花啊,那美丽的鲜花啊,永远都散发着那淡淡的清香!

成长路上无捷径,只有坚实走好每一步,才不会在春华年少时过早步履蹒跚。

文明一次又一次地创造物质的飞跃,我们幼小的精神习惯于退守家园享受安逸。而苦难,作为过去记忆的涓涓细流,似乎已经汇入洋洋大河,湮灭于历史的洪荒,我们追求成长的捷径,我们常常拒绝苦难。

有幸生在这个时代,苦难不必再是安身立命的归宿。然而,沉世科技成就无数新生,文明亦使我们的四肢退化;科技和文明本身还不能使我们脱离苦难,只是使我们地了解世界,更快地开始成长,亦无法化解困境。

成长路上无捷径。

所以,逃避困难是一种不智。苦难中成长,能使我们瘦弱的四肢变得有力;苦难中成长,能使我们薄弱的意志变得坚定;苦难中成长,能使我们孱弱的羽翼变得丰满;苦难中成长,更能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崇高。

成长需要困难,需要随时陷入联袂而来的困境,更需要在理解了苦难的真正内涵后能够使灵魂高踞于人类所有的苦难之上,能够找到非自己莫属的精神哲学。

这时,成长起来的不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者,而是一位站在精神山巅上俯视一切苦难和现世文明的智者;到那时,陋室也似宫阙,而领受者,更如一位千年帝王。

成长路上无捷径。

人生旅途,谁都希望欣赏一路风景,然而,我们不能拒绝苦难。面对成长的苦难,我们应有一颗如常态下一掬流水般的心灵,有升腾的愿望,不与苦难的顽石争辩,只是从缝隙间轻轻地绕过险滩,继续向着真理奔赴。这样,即使成长路上无捷径,亦处处都是通途。

踏入初中门槛的那一瞬间,一股莫名的不真实感蜂拥而上。昔日的事儿还历历在目,还没来得及回忆,周围的人就告诉你:你长大了。这仿佛是一场深沉的梦。

小时候,一有空便拉着妈妈上街买东西。我总是疯狂地购物,随后疯狂地奔跑。总是妈妈一回头,我的身影就消失在她的眼球里了。她总是不让我吃棒棒糖,而那粘乎乎甜滋滋的东西就是那时我生命的一部分,缺了它可不行。我总是扯着妈妈的衣角,撒娇地缠着妈妈,到没有力气时,就哇哇大哭,那哭声定能让全世界崩溃。她总是拿我没撤,微笑地说:“你呀,你呀!”

童年的风铃随风摇曳着,时间一点一滴地流失,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一点点地成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丢掉了几分稚气,增添了几分成熟,丢掉了几分依赖,增添了几分自觉……

刚入初中,一切还是那么生疏。在所有人的目光中走进教室。看着已打闹成一片的他们自己竟束手无策。目光扫定,前方二米远处有一位可爱的小姑娘呆愣地站在那。不知哪来的勇气,走上前去。“嘿,你好!我们一起坐吧”。就这样我俩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让初来乍到的我变得不再形单影只。渐渐地,我在变化。

开学一个月了。不知不觉中,我已完全融入了这个班级。每天“无限循环”做相同的、事情,发现上了初中烦恼增多,但我的斗志好像更昂扬了。一堆堆如山的作业,不断在我眼前消逝;一张张的作息安排,让我的日子过得更加充实;一阵阵匆忙的脚步声,是我追逐梦想的声音……

成长过程中,从儿时到现在,发现自己懂事了许多,自觉了许多,安分了许多……也不再是那个天真的小姑娘了。我的童年已逝去,迎来的是积极奋发的青春。

我行走在成长的路上。

时光如水流,一去不复返。在死者似水的绵长时光中,成长足迹了这种时光中的一点一滴的的开心这种快乐是偷乐。不清楚为何,如今觉得,那时候的偷乐是一种没法叙述的开心,是开心中夹杂着焦虑不安,焦虑不安中夹杂着激动,激动中又夹杂着忧虑。这时用心去感受,感觉偷乐,甘之若饴。

在我长大的路上,玩乐的时间是在一个小花园里。

幼年的暑期,我还在父母的所在单位上渡过。那边有一件卧室,是特供吃住日常生活的。早上一觉睡到天亮,父母早就去分别的公司办公室工作,我也在这一件屋子里消遣自身的绵长时光。脑中灵光一闪,便为自己造出许多 鲜为人知的快乐为何不种点物品?所以,我也在这里的房间后面种了花草植物的田地,毁坏了自己的小田地,然后我也变成了自己耕龙亩的农家。

说起来,这好像不是被容许的罢。但我却仍未考虑到是多少要求不平等条约,如火如荼的美食起来。在哪小小农田上,我拥有 自身的一腔期冀,悄悄的种下带著我心里盼望的种子它是一些大豆种子。自此,我便已不长期地呆在屋子里,只是精心照料这种种子,就算大下午头,烈日当空,也一样想要呆在外边,而且乐在其中。

我的父母,对于此事并不知道,而因为我在她们不知道的状况下偷着累成狗,偷着开心。种子萌发了,我心里燃烧起一种不知名的开心,我乃至俯下身子,去嗅闻那绿色生命的清香,去聆听那强健性命出芽的韵律。这针对一个懵懂无知天确实小孩而言,是何其的意外惊喜啊!

殊不知暑期之后,我便没有那里了,我还在一阵金光下创建的小世界,也便没有人看光了罢。可是,那里确是我非常非常值得怀恋的地区,由于那边,有我偷乐的时光,那就是这么多年以后,细细地回忆,最能给与我温暖、打动与宽慰的偷乐的时光

“哎,怎么总是没有灵感呢?”我皱着眉头,烦躁的向一起出来写生的朋友倒苦水,朋友淡淡的瞥了我一眼,十分不走心的说“心静自然能画出好的作品了。”说着顺便装作不经意的把她刚刚被老师夸过的小桥流水人家图在我面前拂过,我冷冷看了一眼,撇了撇嘴,没有说什么。嘴上不说什么,其实心里很在意,一路上无言。

碰巧是阴天,灰蒙蒙的天映衬着我低迷的心情,好不般配。“我……”我欲言又止,“怎么,还没想开?周老师这人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他了,脾气倔的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刚好又碰到你这头初生的牛犊,啧啧……”“我本来就是按的他的意思画啊!补光交界明明很好啊,为什么还要批评我?”我顿时失控了,生气的蛮头跑向了花园,任凭朋友怎样呼我,也没再回头。不知跑了多久,只觉得有些累了,便找了一处没人的地方坐了下来,百无聊赖的拿出画具,画着画着,顿时没了头绪,烦躁的把画笔扔在了一棵树下,可有恍惚之间想到这笔很贵,有十分现实的跑了过去。捡起笔来,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这颗树吸引了我……阳光滑在他的伤口上,翘起的树条下,是触目惊心的伤痕,突兀的颜色,闲的是那样的的不和谐,最上方的枝条,挂着几片零散的枯叶,一点生气都没有。我不由得感到一阵心痛,我轻轻的抚摸着树干,那些凹凸不平的沟壑,磨疼了我的手,我也仿佛听到了小树微微的叹息,我的心随着他的叹息平静下来。

忽的,一个灵光闪在我的脑中,我激动的拿起画具,把这一幕记录了下来。阳光恣意的洒在大地,照在这颗枯树上,我深吸一口气,感受到与小树一样的脉搏与呼吸,似乎一路上追逐梦想的艰辛也不过如此,我张开双臂,对着枯树,对着天空,享受着属于我一路走来的阳光的温暖。

别以为她的头发开不出蔷薇。

是夜,妈妈检查我是否盖好被子,却突兀地看到我嘴角溢出的血。霎时,妈妈的声音带着颤吵醒了我,她扳过我的身子,颤抖着背起我,来不及为我穿鞋,来不及为自己换衣,一路奔出了家门。路上,一派静谧,迷茫中只能听到妈妈的脚步声,匆匆而凌乱。我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眼里瞬间模糊一片,透着莹莹水光,我的心狠狠一颤,妈妈的发迹,不是银丝,而是一朵朵蔷薇,淡淡的粉色,一簇一簇地依偎在一起,甚至飘着缠绵的香气。

这条走过无数次的路,却让我明白了妈妈那发上的蔷薇,那是她爱我,那是我爱她。

因为爱情本来就不公平啊。

秋风起,秋叶落。那条路,却有碧云天,黄叶地的萧瑟。他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仿佛一直,便是我在追逐。

他说:“嘿,我要走了,不过放心,我会回来的,我回来后记得请我吃饭。”然后自己扑哧一声笑出来,跟他说慢走不送。尔后又是满满的伤感。到后来,也没机会去请他吃饭。到后来,也就慢慢的不联系了。终于还是没有将以前的感情说出口。如果有一天,他重新走过那条路,踩过我曾踩过的落叶,他也许会注意到那灿烂的金黄。但他不会知道,我曾默默跟在他身后,对着落叶,轻声安慰自己说:因为爱情本来就不公平啊。

后来的后来,成长路上的风景,被锁进了回忆的匣子。我是一个没有勇气的人,我不敢吹开上面的灰尘,打开它。因为我害怕看到那一点一滴的温暖,一丝一毫的执着,一分一秒美好的时光,害怕自己泪流满面。于是我只能带着它,走在成长的路上。

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在成长的道路上,总有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前进的方向。这个朴实无华却又光芒万丈的明灯,就是我们的老师。

一个寒冷的晚上,我坐在书桌前写作业,有一道题难住了我。我试着用老师教的方法解答,可就是接不出来。恰巧爸爸妈妈也都有事不在家。这可怎么办呢?我想不出办法,焦急万分。

我的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去找老师吧?可是,我的心情却更焦急了:这么晚,老师会不会睡了呀?老师会不会还在忙呀?一连串的问题困扰这我,使我心烦意乱。

终于我下定决心,迈出了家门,向老师家走去。屋外狂风怒吼,树叶纷飞,刺骨的寒风穿过拿层层衣服,使我感到深深的寒气。我的步子很慢,很慢。不知是由于严寒,还是由于我的紧张。

不知过了多久,我到了老师家中。“老师,这……这一道题……我不会做,您……您能教教我……吗?”不知是因为什么,我说话变得吞吞吐吐。

老师立马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对我关切地说:“来,我看看,哪一道题?”

我战战兢兢地拿给老师看,老师和蔼地让我坐下,开始仔细地讲解:“这一题的关键在于……”

老师仔细地讲解着,我也仔细地倾听着。不知多久以后,我不经意间看到了老师那干裂的嘴唇。对呀,在这些时间里,老师还从没喝过一滴水呢!我的心里,涌动起了一股感激的热浪,这个寒冷的夜晚里,我依然感不到一丝寒冷,只有无尽的感激与无尽的爱。

老师,就像那一盏默默无闻的灯,照亮我们美好的希望。可能他们并不耀眼,但也正是他们,陪伴我们度过一个个拼搏、艰苦的岁月。

人生的成长之路很长,但是这条漫长的成长之路会有什么捷径吗?我个人不这么认为,因为成长之路需要一步一步“踩”!

事实上,我曾经是个不守规矩的孩子。我一直以为成长的路上有捷径。我一直以为只要投机取巧我就会逃避,但是听了很多遍父母的教导,我终于明白了。我记得父亲曾经这样跟我说过:一只蚂蚁,一只小蚂蚁,在地上爬行,走过一条弯弯曲曲的路,绕过一条看似很大的小沟,不屈不挠地活着。蚂蚁虽然小,但蚂蚁家族很大;一只毛毛虫,一只不起眼的毛毛虫,顽强地生存在危险的环境中,最终变成果实,化成蝴蝶。是的,人也是如此。他们学习工作,参加无数考试,经历各种挫折,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换来的是一步步的成长。没有人因为父母的照顾而没有任何挫折就成功了。成长的路上没有捷径,就像学唐三藏一样。可以说“取经之路无捷径”。要得到真经必须经历八十一难,再难也不可能少一难,人生也是!

从这件事开始,我深刻理解到“成长”不等于“成功”。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成功,也有走弯路,甚至失败。“没有捷径”,告诉我们的无非是,无论谁要成长,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即使波折坎坷,山有险阻,也要勇往直前;对别人来说,想走“捷径”就是“拔苗助长”;对自己来说,就是“碰碰运气”。人生在世,不劳无获,不欺。

时光匆匆流过,转眼间,十四年过去了。我,已经十四岁了。

十四年前,我呱呱落地,用嘹亮的哭声向世界宣告我的来临。可是我似乎注定要接受磨难,出生不久,母亲就抛下了父亲和年幼的我。我成了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但是我从不缺少母爱。

幼年,在老家与奶奶一起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她对我这个可怜的孙子无比关爱,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她让年幼的我感受到了温暖,而我也在温暖中快速成长。

小学,我在离姑姑家不远的学校就读,为了方便,也就在姑姑家住。在那里,表哥不欢迎我,同学也不喜欢我,我就像一只孤独的狼,蹲在角落里默不作声。但姑姑待我如对待亲儿子一般,她给我和表哥同等的待遇,她使我沐浴在爱的光辉下,使我感受到母爱般的温暖。

中学,我本以为这种温暖将离我不去,可命运使我遇到了她——我的班主任。她是一位毕业不久的女教师,开学不久她就因我的成绩而关注起我来。生活上,她关心我,照顾我;学习上,她教导我,辅导我;心理上,她开导我,鼓励我。在我的心里,她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善良的大姐姐,知心的朋友;同时她又像一位母亲,使我感受到母爱般的温暖。

在这温暖中,我快乐地成长,学会坚强,学会感恩。

感恩欺辱我的人,是他们激发了我的斗志;感恩鼓励我的人,是他们给予了我自信;感恩养育、照顾我的人,是他们让我拥有美好的未来。

感恩的花,开在成长的路上。

我认为有必要。因为这种探头补光灯,能帮助驾驶员看到前方车辆,所以是很有必要的。

植物学论文综述范文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3)大致的进度安排;(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6)经费概算;(7)预期研究结果;(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2]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2.国内外研究现状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4.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1 总述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2 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3 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4 要求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开 题 报 告学 生:一、 选题意义1、 理论意义2、 现实意义二、 论文综述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3、 国内研究的综述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三、论文提纲前言、一、1、2、3、··· ···二、1、2、3、··· ···三、1、2、3、结论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五、预期的结果六、进度安排[4]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本文综述了蔬菜硝酸盐含量过高对人体的危害,影响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因素,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措施及其效果,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关键词:蔬菜;硝酸盐;影响因素;栽培措施1前言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但蔬菜又是易于富集硝酸盐的作物,人体吸收的硝酸盐80% 以上来自于蔬菜[1]。故硝酸盐含量是评价蔬菜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虽然硝酸盐对人体没有直接的毒害作用,但进入人体后,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还原为有毒的亚硝酸盐,它可与人体血红蛋白反应,使之失去载氧功能,造成高铁血红蛋白症。长期摄入亚硝酸盐会造成智力迟钝[2]。另一方面。亚硝酸盐还可间接与人类摄取的其它食品、医药品、残留农药等成分中的次级胺反应,在胃腔中(pH=3)形成强致癌物—— 亚硝胺,从而诱发消化系统癌变[3]。因此,硝酸盐污染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世界各国学者对蔬菜硝酸盐积累及其控制途径进行了日益广泛和深入的研究。近年来许多研究单位对蔬菜中的硝酸盐污染以及如何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影响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因素很多,与蔬菜的种类品种有关,与水分、温度、光照有关,也与施氮量、氮肥种类、施氮方法等因素有关,但施肥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要减少蔬菜硝酸盐含量,一是要进行合理施肥,控制施肥种类、数量,掌握好施肥方法等。二是调节水、温、光等环境条件,从而达到控制植株根系对NO3-的吸收速率,降低其吸收量,进而加速硝酸盐在植物体内的代谢的目的。2 影响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因素2.1内部因素影响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内部因子主要包括:蔬菜种类、品种、部位和生育期,这些因子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控制[4]。2.2.1 蔬菜种类不同其硝酸盐含量差异明显。现在研究证实,不同蔬菜种类的硝酸盐含量从大到小的次序为根菜类> 叶菜类> 瓜类> 茄果类。2.2.2 同一种类蔬菜不同品种硝酸盐含量也不相同,如莴苣Bellone品种叶片中硝酸盐含量为2878mg/kg,而Tornade品种硝酸盐含量仅为123mg/kg,2个品种间硝酸盐含量差异十分悬殊。2.2.3 蔬菜不同部位的硝酸盐含量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而言,根>茎>叶>果;叶柄>叶片;外叶(下部叶)>内叶(上部叶)。2.2.4 生育期对于菠菜而言,其体内硝酸盐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降低,这可能是由于随菠菜生育期推进其吸收土壤硝酸盐能力下降,或随植株增大硝酸盐相对量降低造成的。因此菠菜不宜提早收获。2.2外部因素蔬菜积累硝酸盐的过程也受外部其他环境因素如土壤水分、光照、温度、栽培措施等显著影响[5]。2.2.1光 光照对植物体内的硝酸盐代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决定植株硝酸盐含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光照强度、光周期和光照持续时间均影响植株硝酸盐含量。在低光照强度下,植株积累大量的硝酸盐, 而在较高的光强下,硝酸盐的积累减少[6]。光照影响植株硝酸盐含量的主要原因是硝酸还原酶活性受光照强度的调节,而且光照正常条件下, 光合作用良好,植株生长量大,吸入的硝酸盐被稀释而不致累积很多,同时光合作用可提供硝酸还原的能量,使之转化为铵态氮,因此也有利于减少硝酸盐的累积[7]。2.2.2 温度 温度高低影响植物对硝酸盐的吸收速率。在适温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植物生长速度加快,根系对硝酸盐的吸收也加快,促进植株地上部生长,NRA也随之提高使植株体内硝酸盐积累减少。温度降低,根系吸收硝酸盐能力减弱,同时,NRA也因温度降低而减弱,以致硝酸盐积累增加[8]。2.2.3 水分 硝态氮的吸收、运输与水分运动密切相关。质流是水分驱动的物质运动,而质流对作物吸收硝态氮的贡献率达70%-90%。蒸腾作用的持续进行,使溶解于水中的硝态氮向植物体内各处移动,分布于不同器官的组织内部及外部空间的水分中。另外,硝态氮的代谢也离不开水分[9]。2.2.4 氮肥供应 大部分蔬菜为喜硝态氮作物,于是人们为追求高产而盲目追施硝态氮肥,而NO3-含量却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不断升高,不能及时被还原。另一方面,施肥方法不当,基肥不足,追肥次数偏多,导致硝酸盐积累增加。3 降低硝酸盐含量的控制途径和措施综上所述,有关影响植物体内硝酸盐积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作物之间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因此要有效降低硝酸盐的积累首先要分析研究对象所特有的影响因子,针对主要因子通过明确的调控措施,达到降低硝酸盐积累的目的。3.1 施肥措施蔬菜硝酸盐严重超标,除了与蔬菜的种类、品种、遗传特性不同有关外,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施用化肥,超量施肥,重施氮肥,没有均衡的控制和调节土壤肥力。控制蔬菜硝酸盐过量残留的措施是,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少施化学氮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因为有机肥矿化速度慢,不会导致硝酸盐在植株体内明显积累,并能提高蔬菜的产品质量和口感度[10]。3.1.1 合理施用氮肥⑴搭配施用不同形态的氮肥邱孝煊等报道,每公顷氮素用量450Kg,空心菜中硝酸盐含量,氯化铵<硫酸铵<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铵.施氯化铵的空心菜硝酸盐比其它化学氮肥低10%以上,这与氯化铵中的Cl-能抑制硝化作用有关。李海云等报道,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比例不同影响硝酸盐的积累量,经多种蔬菜试验表明,NH4+-N所占比例越大,NO3-含量降低越明显。其原因在于NH4+被植物吸收后立即参加含氮有机物的形成,而NO3-则要先还原,后一过程需消耗额外能量并在相应酶系参与下进行。因此,施铵态氮肥可使蔬菜硝酸盐含量减低。朱祝军等研究的结果是,对不结球生长的营养液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mmol/L)比例以1:1为最佳。[11]⑵适宜的氮肥施用量氮素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必需养分,且需要量在各元素中居首位。任祖金等报道,偏施和滥用氮肥,是造成蔬菜硝酸盐积累的重要原因,提出300Kg/hm2为氮肥用量的临界值。在保证产量的同时,适当降低氮肥施用量能降低硝酸盐的富集。⑶严格掌握氮肥的施用方法氮肥要深施、早施。深施可以减少氮素挥发,延长供肥时间,提高氮肥利用率。早施则利于蔬菜植株早发快长,延长肥效,减少硝酸盐积累。还应根据蔬菜种类、栽培条件、气候条件等灵活施肥。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其硝酸盐含量是不断变化的。据研究,随着氮肥追肥时间的推移,蔬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对蔬菜来讲,追肥的时间应安排在采收前30天,追肥的原则为“少量多次”[12]。⑷控制氮肥施用时间研究结果表明,追氮后8天是蔬菜收获上市的安全始期,随着时间延长,硝酸盐累积具有明显下降趋势,至追氮后18天,蔬菜体内硝酸盐分别比始期下降% ~% 。因此,得出蔬菜“攻头控尾”的施氮技术模式[13]。3.1.1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菜田施用有机肥是一项降低蔬菜硝酸盐积累,提高产品营养价值的有益的农业措施。这是因为生物降解有机质是个渐进过程,养分释放缓慢,适合于蔬菜对养分吸收;土壤中有机质能促进土壤反硝化过程,从而有效降低土壤中硝态氮浓度。和氮肥相比,施有机肥能降低蔬菜50% 的NO3-的积累量 。据此,要广辟肥料,确保蔬菜生产对有机肥的需求。但有机肥施用量过大,也会引起蔬菜中硝酸盐的大量积累,菜田有机肥施用量最大限量为60t·hm2。化学氮肥与厩肥、土杂肥配合施用,能有效控制和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积累。通常无机氮与有机氮的比为l:1;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100天以内的短季节蔬菜为l:,长季节蔬菜为l:。[14]3.1.2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是控制蔬菜硝酸盐积累的重要措施之一。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与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呈正相关,磷、钾肥的施用量则与之呈负相关。这是由于:钾在植物体内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钾的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从而提高了氮的利用率,蔬菜中K含量每递增% ,NO3-量下降% ;磷是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NO3-的还原和同化。高祖明等指出,N、K比过大是造成叶菜NO3-积累的重要原因,且缺磷比增氮更易引起叶菜组织内NO3-积累。因此,在蔬菜生产上应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达到平衡施肥。这样,不仅能降低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而且增产效果十分显著[15]。3.1.4 叶面喷施微肥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对于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有一定的效果。蔬菜收获前lO天,叶面喷施微肥,能提高产量和品质,收获前1天用草酸、甘氨酸等喷洒,可明显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钼、锰等微肥,对降低蔬菜硝酸盐积累有良好的效果。这是因为钼和锰元素在植物体内参与硝态氮的还原过程,钼是硝酸还原酶的组成部分,锰是多种代谢酶的活化剂。对蔬菜叶面喷施钼肥和锰肥,能激活蔬菜体内的硝酸还原酶,从而使蔬菜体内硝态氮的还原同化量超过其吸收量,降低蔬菜硝酸盐的含量。叶菜类不能叶面施氮肥。叶面喷施直接与空气接触,铵离子易变成硝酸根离子被叶片吸收,硝酸盐积累增加,又不耐贮存[16]。3.2 改善生态条件3.2.1 改善光照条件,增加光照时间保证正常光照,是硝酸盐在植物体内同化并降低其浓度的决定条件之一。露地和保护地条件下光照强度降低20% ,蔬菜硝酸盐含量增加150%; 强光照下可使菠菜的硝酸盐含量较之弱光照来得低。正常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良好,植株生长量大,吸入的硝酸盐可被稀释而不致积累太多,同时还促进硝酸还原酶的合成,程高其活性,并为硝酸还原提供能量,因此有利于硝酸盐含量的下降[17]。3.2.2 改善土壤水分供应状况研究表明,土壤水分充足时,蔬菜的生长量可提高%~% ,而硝酸盐含量却降低%~ %,硝酸盐还原酶活性也明显降低。因此,在蔬菜生产中应注意水分管理,避免由于缺水造成水分胁迫[17]。在干旱情况下,蔬菜的硝酸还原酶的合成受阻,分解加快,硝态氮积累显著增加。因此,在收获前几天进行灌水,可使硝酸盐含量下降。3.3 配合使用氮肥抑制剂为降低和控制蔬菜硝酸盐的含量,目前国外普遍采用氮抑制剂来抑制土壤硝化细菌的活性,从而达到减少土壤和蔬菜中硝酸盐积累的目的。在现有的氮抑制剂中,使用效果较好的首推双氰胺(DCD)。在氮肥中,添加10~20%的双氰胺与单施尿素相比,可使青菜茎叶中的硝酸盐含量降低10~30%。将双氰铵与碳铵一起施用效果更佳,可使叶柄和叶片中的硝酸盐含量减少25~45%。[18] 因此,蔬菜在施用氮肥时,应按纯氮量的10~20%添加双氰胺,与化肥拌匀后施用,控制硝酸盐积累的效果最佳。3.4 选育低富集硝酸盐的品种由于硝酸盐积累存在遗传差异,所以选育低积累的品种被认为是控制蔬菜硝酸盐含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低硝酸盐含量已成为育种的1个重要目标。国外有育成硝酸盐富集力弱的菠菜新品种的报道,但国内目前还没有选育成功低积累的蔬菜品种。随着对蔬菜硝酸盐积累的遗传规律的进一步认识,特别是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基因工程选育低富集硝酸盐品种必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3.5 调整收获时期和时间由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蔬菜硝酸盐含量不同,一些蔬菜生长前期大于后期,所以,适当晚收有利于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降低幅度可达数倍甚至数十倍。另外,光照、温度等外部因素对蔬菜硝酸盐积累也有明显影响。因此,生产中应根据1d内温度和光照变化的节奏确定适宜的收获时间,同时应根据光、温等条件的季节变化以及蔬菜生长发育进程确定适宜的收获时期。[20]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目前,蔬菜体内硝酸盐的积累问题已引起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而且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尚缺乏控制效果好、简单易行的方法。一些控制硝酸盐积累的措施目前还很难用于生产实践,另外一些方法控制效果不太明显,还有一些方法或观点虽在理论上成立,但目前还没有取得应用成果。我国目前蔬菜生产条件及农民的科技水平,特别是目前国内生产者对产量的追求以及消费市场对供应量的要求决定了在短期内难以显著降低氮肥的施用量(氮肥是蔬菜体内硝酸盐的主要来源),因此,不降低氮素投人,如何控制蔬菜硝酸盐积累就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针对这一研究目标,从营养互作,水氮互作等营养生理以及代谢方面出发进行NO3-的转化的基础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另外,由于蔬菜种类繁多,遗传基础及适宜生长条件、同化利用硝酸盐能力差异较大,所以,无论是关于硝酸盐积累过程的基础研究还是控制措施的探讨均要有明确针对性。5 小结综上所述,通过调整施肥措施、改善生态条件、使用抑制剂、选育低富集硝酸盐的蔬菜品种、调整收获时期和时间等,对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累积量有很大的作用,应该对菜农加强宣传,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来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累积,既使菜农节约肥料成本、增产增收,又减小对消费者的危害。

太高难度你应该发表到大学的论坛上去

植物学综述论文模板

6 稿件格式 单位 使用 SI 或派生于 SI 的单位系统。 时间单位:天、秒、分钟、小时 ( 正文中用中文,表格中用 d 、 s 、 min 、 h) 缩写 为了使读者轻松阅读,减少重复,请在词语首次出现时,给出全称,圆括号中列出其缩写,其后均用缩写。 商业名 化学物质均用普通名,不用商业名。 拉丁名 除常用名(如水稻、拟南芥等)在题目中出现可以省略拉丁名外,其他用名首次出现时(题目、摘要、正文),均应写出英文名,圆括号中正确书写拉丁学名 ( 应包括属名、种加词 ) ,如: tobocco ( Nicotiana tabacum ) 。如无英文名,则只写拉丁名。 如出现品种名,请用单引号标示并在括号中注明其品种名全称(栽培品种的品种名全称表示为:种名 + 雅名)。 遗传学术语 应使用标准的遗传学术语。请参见 Trends in Genetics (Elsevier Science, 1998) 。 7 稿件组成 提交稿件时应按如下顺序:( 1 )标题页,( 2 )摘要和关键词,( 3 )正文,( 4 )致谢,( 5 )参考文献,( 6 )附录,( 7 )表(含表头和注释),( 8 )图和图注。 标题页 含( 1 )文章标题,( 2 )全部作者名,( 3 )完成单位名称,( 4 )通讯作者和写作作者的地址、电话、传真、和 E-mail 等联系方式。标题应短小精悍,含主要关键词,不含缩写词。 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中要概述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特别要突出创新的结果。摘要中不要用缩写和标引参考文献。关键词 4-5 个,按英文关键词的字母排序,中文关键词调整为与英文关键词对应排序。 中文摘要 研究论文要求写成报道性摘要(突出论文的创新点);综述建议写成报道 — 指示性摘要;理论类论文和论坛摘要可以根据论文内容需要调整写作结构。研究论文中文摘要 400 字以内,其他栏目文章根据篇幅相应调整。 英文摘要 要求突出论文的主题和应用范围,充分反映并突出该研究的创新之处 , 字数 300 - 400 字。摘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和结论,不使用引文、图表和公式。 基金 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请注明基金名称及项目编号。 正文 一般应分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四个部分写作。 致谢 含对研究者和机构的感谢。 参考文献 本刊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只列出与本文有关的近期主要文献。作者应对所引文献的准确性负责。具体格式请参照网站介绍。 附录 置于正文后,以罗马数字编号并于文中提到,如果其不是由本文作者所做,请将附录作者名加在附录标题下。 表 表不是文章内容的简单复制,应力求准确完整和具有自明性,即在没有正文提示的情况下,读者单见此表即可理解其含义。表应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采用三线表,表中字号为 8 磅 。表题和表注中英文双释,单位括在圆括号中,表格内容仅用英文。所有缩写和所定义符号应在表注中予以说明,注解内容应用“;”隔开。 p 差异性检验应以 * 、 ** 和 *** 标注,统计指标如 SD 或 SEM 应在表头中写明。 图 图力求准确完整并有自明性。图应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图号在正文中也应连续出现。照片图应使用清晰的原照片,多个照片应制成图版。 图的大小分单栏 ( ≤ cm ) 和通栏 ( ≤ 14 cm ) ,低于 300 dpi 的图片不能用于出版。多个照片应制成图版,图版内小图用大写英文字母连续编号,字号为 10 磅 。图版宽不超过 14 cm ,高 ( 包括图版说明 ) 不超过 21 cm ,图版在文中的位置用方框表示。线条图请用计算机绘制并请提供激光样,分辨率≥ 600dpi 。坐标图主线 ( 函数线 ) 粗 ~ 0 .50 mm ,辅线 ( 坐标轴 ) 为主线的一半。图表中的文字以及图注的字号为 8 磅 。放大倍数应以 bar 的形式在图和图注中标明。调整后的图分辨率应在 300 ~ 396(pixels/inch) 之间,并存为 .tif 格式文件,彩色图以蓝绿、紫红、黄、黑为宜,不宜用红、绿、蓝,以更接近于印刷后的效果。 综述类文章图表中内容请用中文表述,化学合成途径中间产物以及不能用中文表达的情况例外;研究类文章图表中内容用英文表述。 2007 年《植物学通报》参考文献规范 一、关于标点符号的格式 所有中、英文文献中(包括文中对文献的引用)涉及的标点符号都使用英文标点符号。逗号、分号和圆点后加一个英文空格;年代的前括号前加一个英文空格。中文用宋体,英文用Arial字体。二、文中参考文献引用标准规范 1. 文献引用格式为著者年代制。2. 中英文文献中只有一位作者的文献在文中的引用格式如下: (王晓刚, 2000), (Smale,2001) 或王晓刚(2000), Smale(2001) ;两位作者的文献在文中引用格式:如:(于江川和武维华, 1999),(Clough and Bent, 1998) 或于江川和武维华(1999), Clough 和 Bent(1998) ;有 3 位或 3 位以上作者的文献在文中的引用格式如:(王晓刚等, 2000), (Moore et al., 2001) 或王晓刚等(1999),Moore 等(2001) 。 3. 同一作者文献在文中同一处引用,不同的年代用逗号分开,并按年代由远及近的顺序排列,如 : ( 王晓刚, 1999, 2000, 2001) 。 4. 不同作者文献在文中同一处引用,按年代由远及近的顺序排列,文献之间用分号隔开,如: ( 李荣等, 1985; 刘珈, 1990)。 5. 未出版的会议论文 ( 集 ) 不能作为正式文献引用。未出版数据及个人信息的相关文献,请勿在文后列出。 6. 博士学位论文不能作为正式文献引用,但可以脚注形式在其引用页面下方标出,引用处用 ①② 等以上标形式标出;硕士论文不作为正式文献引用,也不列在脚注中 。 三、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正文及图表中所有正式引用的文献,必须在文后列出;且文后参考文献必须与文中的引用一一 对应 ,准确性请作者负责。 2. 文后文献排列顺序应按中、中文译著、日、西文编排。 3. 中文按第一作者姓氏的字母排序,日文按第一作者的姓氏笔画、西文按第一作者的姓氏字母排序。 4. 请列出全部著者、作者姓名。西文期刊名缩写 ( 请登录我刊网站:友情链接( NCBI )查询 ) ,斜体。 5. 西文作者的姓名写法:姓全拼,名首字母大写并连写。 6. 连续编码期刊,不标注期号;非连续编码的期刊,需标注期号。 7. 段落格式为悬挂缩进,缩进度量值为一个中文字符(两个英文字符)。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而且还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同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A.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B.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C.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包括关键词)、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D.译文及原文复印件;E.图纸、软盘等。二、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填写及有关资料的装订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稿纸(在教务处网上下载用,学校统一纸面格式,使用A4打印纸)。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字体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黑或蓝黑墨水;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签字,经院长(系主任)签字后发出。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要按顺序装订: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包括关键词)、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装订在一起,然后与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译文及原文复印件(订在一起)、工程图纸(按国家标准折叠装订)、软盘等一起放入填写好的资料袋内交指导教师查收,经审阅评定后归档。三、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标题标题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2.论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关键词一般以3~5个为妥。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要在1500~2000字以内,外文字数以1000个左右实词为宜,关键词一般以5个左右为妥。3.目录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4.正文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正文主体与结论,其内容分别如下:绪论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性质,一般仅涉及上述一部分内容。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5.谢辞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6.参考文献与附录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可向读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一般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但应列入主要的文献可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等;如果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过大,若附录篇幅超过正文,会让人产生头轻脚重的感觉。四、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大致有设计类、理论研究类(理科)、实验研究类、计算机软件设计类、经济、管理及文科类、综合类等,具体要求如下:1.设计类(包括机械、建筑、土建工程等):学生必须独立绘制完成一定数量的图纸,工程图除了用计算机绘图外必须要有1~2张(2号以上含2号图)是手工绘图;一份15000字以上的设计说明书(包括计算书、调研报告);参考文献不低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2篇以上。2.理论研究类(理科):对该类课题工科学生一般不提倡,各院系要慎重选题,除非题目确实有实际意义。该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字数要在20000字以上;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进行建模、仿真和设计计算等;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4篇以上。3.实验研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取得足够的实验数据,实验要有探索性,而不是简单重复已有的工作;要完成15000字以上的论文,其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的讨论与结论等内容;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4.计算机软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要写出10000字以上的软件说明书和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中如涉及到有关电路方面的内容时,必须完成调试工作,要有完整的测试结果和给出各种参数指标;当涉及到有关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内容时,要进行计算机演示程序运行和给出运行结果。5.经济、管理及文科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撰写一篇20000字以上的有一定水平的专题论文(外国语专业论文篇幅为5000个词以上。);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1-2篇外文文献。6.综合类:综合类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至少包括以上三类内容,如有工程设计内容时,在图纸工作量上可酌情减少,完成10000字以上的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每位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要求:(1)翻译2万外文印刷字符或译出5000汉字以上的有关技术资料或专业文献(外语专业学生翻译6000~8000字符的专业外文文献或写出10000字符的外文文献的中文读书报告),内容要尽量结合课题(译文连同原文单独装订成册)。(2)使用计算机进行绘图,或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或进行文献检索、论文编辑等。绘图是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毕业设计中学生应用计算机绘图,但作为绘图基本训练可要求一定量的墨线和铅笔线图。毕业设计图纸应符合制图标准,学生应参照教务处2004年3月印制的《毕业设计制图规范》进行绘图。五、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细则1.书写毕业设计(论文)要用学校规定的文稿纸书写或打印(手写时必须用黑或蓝墨水),文稿纸背面不得书写正文和图表,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文稿纸边框以外,文稿纸不得随意接长或截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2.标点符号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3.名词、名称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4.量和单位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5.数字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如"他发现两颗小行星"、"三力作用于一点",不宜写成"他发现2颗小行星"、"3力作用于1点"。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五十人",也可写成"约150人"。6.标题层次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等,第三级为""、""、""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第一级标题居中书写;第二级标题序数顶格书写,后空一格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第三级和第四级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书写标题。第四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顺序采用.…和.两层,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写标题。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⑴、⑵、⑶…单独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②、③…的序号或数字加半括号,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7.注释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可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8.公式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9.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放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10.插图毕业设计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粗细要合适,图面要整洁美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11.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要按国家标准GB7714-87规定。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一般序码宜用方括号括起,不用园括号括起。各院系根据本《规范》可进一步补充或细化适合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要求,但不得降低学校所提出的基本要求。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但蔬菜又是易于富集硝酸盐的作物,人体吸收的硝酸盐80% 以上来自于蔬菜[1]。故硝酸盐含量是评价蔬菜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虽然硝酸盐对人体没有直接的毒害作用,但进入人体后,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还原为有毒的亚硝酸盐,它可与人体血红蛋白反应,使之失去载氧功能,造成高铁血红蛋白症。长期摄入亚硝酸盐会造成智力迟钝[2]。另一方面。亚硝酸盐还可间接与人类摄取的其它食品、医药品、残留农药等成分中的次级胺反应,在胃腔中(pH=3)形成强致癌物—— 亚硝胺,从而诱发消化系统癌变[3]。因此,硝酸盐污染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世界各国学者对蔬菜硝酸盐积累及其控制途径进行了日益广泛和深入的研究。近年来许多研究单位对蔬菜中的硝酸盐污染以及如何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影响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因素很多,与蔬菜的种类品种有关,与水分、温度、光照有关,也与施氮量、氮肥种类、施氮方法等因素有关,但施肥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要减少蔬菜硝酸盐含量,一是要进行合理施肥,控制施肥种类、数量,掌握好施肥方法等。二是调节水、温、光等环境条件,从而达到控制植株根系对NO3-的吸收速率,降低其吸收量,进而加速硝酸盐在植物体内的代谢的目的。 2 影响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因素 2.1内部因素 影响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内部因子主要包括:蔬菜种类、品种、部位和生育期,这些因子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控制[4]。 2.2.1 蔬菜种类不同其硝酸盐含量差异明显。现在研究证实,不同蔬菜种类的硝酸盐含量从大到小的次序为根菜类> 叶菜类> 瓜类> 茄果类。 2.2.2 同一种类蔬菜不同品种硝酸盐含量也不相同,如莴苣Bellone品种叶片中硝酸盐含量为2878mg/kg,而Tornade品种硝酸盐含量仅为123mg/kg,2个品种间硝酸盐含量差异十分悬殊。 2.2.3 蔬菜不同部位的硝酸盐含量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而言,根>茎>叶>果;叶柄>叶片;外叶(下部叶)>内叶(上部叶)。 2.2.4 生育期对于菠菜而言,其体内硝酸盐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降低,这可能是由于随菠菜生育期推进其吸收土壤硝酸盐能力下降,或随植株增大硝酸盐相对量降低造成的。因此菠菜不宜提早收获。 2.2外部因素 蔬菜积累硝酸盐的过程也受外部其他环境因素如土壤水分、光照、温度、栽培措施等显著影响[5]。 2.2.1光 光照对植物体内的硝酸盐代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决定植株硝酸盐含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光照强度、光周期和光照持续时间均影响植株硝酸盐含量。在低光照强度下,植株积累大量的硝酸盐, 而在较高的光强下,硝酸盐的积累减少[6]。光照影响植株硝酸盐含量的主要原因是硝酸还原酶活性受光照强度的调节,而且光照正常条件下, 光合作用良好,植株生长量大,吸入的硝酸盐被稀释而不致累积很多,同时光合作用可提供硝酸还原的能量,使之转化为铵态氮,因此也有利于减少硝酸盐的累积[7]。 2.2.2 温度 温度高低影响植物对硝酸盐的吸收速率。在适温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植物生长速度加快,根系对硝酸盐的吸收也加快,促进植株地上部生长,NRA也随之提高使植株体内硝酸盐积累减少。温度降低,根系吸收硝酸盐能力减弱,同时,NRA也因温度降低而减弱,以致硝酸盐积累增加[8]。 2.2.3 水分 硝态氮的吸收、运输与水分运动密切相关。质流是水分驱动的物质运动,而质流对作物吸收硝态氮的贡献率达70%-90%。蒸腾作用的持续进行,使溶解于水中的硝态氮向植物体内各处移动,分布于不同器官的组织内部及外部空间的水分中。另外,硝态氮的代谢也离不开水分[9]。 2.2.4 氮肥供应 大部分蔬菜为喜硝态氮作物,于是人们为追求高产而盲目追施硝态氮肥,而NO3-含量却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不断升高,不能及时被还原。另一方面,施肥方法不当,基肥不足,追肥次数偏多,导致硝酸盐积累增加。 3 降低硝酸盐含量的控制途径和措施 综上所述,有关影响植物体内硝酸盐积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作物之间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因此要有效降低硝酸盐的积累首先要分析研究对象所特有的影响因子,针对主要因子通过明确的调控措施,达到降低硝酸盐积累的目的。 3.1 施肥措施 蔬菜硝酸盐严重超标,除了与蔬菜的种类、品种、遗传特性不同有关外,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施用化肥,超量施肥,重施氮肥,没有均衡的控制和调节土壤肥力。控制蔬菜硝酸盐过量残留的措施是,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少施化学氮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因为有机肥矿化速度慢,不会导致硝酸盐在植株体内明显积累,并能提高蔬菜的产品质量和口感度[10]。 3.1.1 合理施用氮肥 ⑴搭配施用不同形态的氮肥 邱孝煊等报道,每公顷氮素用量450Kg,空心菜中硝酸盐含量,氯化铵<硫酸铵<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铵.施氯化铵的空心菜硝酸盐比其它化学氮肥低10%以上,这与氯化铵中的Cl-能抑制硝化作用有关。李海云等报道,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比例不同影响硝酸盐的积累量,经多种蔬菜试验表明,NH4+-N所占比例越大,NO3-含量降低越明显。其原因在于NH4+被植物吸收后立即参加含氮有机物的形成,而NO3-则要先还原,后一过程需消耗额外能量并在相应酶系参与下进行。因此,施铵态氮肥可使蔬菜硝酸盐含量减低。朱祝军等研究的结果是,对不结球生长的营养液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mmol/L)比例以1:1为最佳。[11] ⑵适宜的氮肥施用量 氮素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必需养分,且需要量在各元素中居首位。任祖金等报道,偏施和滥用氮肥,是造成蔬菜硝酸盐积累的重要原因,提出300Kg/hm2为氮肥用量的临界值。在保证产量的同时,适当降低氮肥施用量能降低硝酸盐的富集。 ⑶严格掌握氮肥的施用方法 氮肥要深施、早施。深施可以减少氮素挥发,延长供肥时间,提高氮肥利用率。早施则利于蔬菜植株早发快长,延长肥效,减少硝酸盐积累。还应根据蔬菜种类、栽培条件、气候条件等灵活施肥。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其硝酸盐含量是不断变化的。据研究,随着氮肥追肥时间的推移,蔬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对蔬菜来讲,追肥的时间应安排在采收前30天,追肥的原则为“少量多次”[12]。 ⑷控制氮肥施用时间 研究结果表明,追氮后8天是蔬菜收获上市的安全始期,随着时间延长,硝酸盐累积具有明显下降趋势,至追氮后18天,蔬菜体内硝酸盐分别比始期下降% ~% 。因此,得出蔬菜“攻头控尾”的施氮技术模式[13]。 3.1.1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 菜田施用有机肥是一项降低蔬菜硝酸盐积累,提高产品营养价值的有益的农业措施。这是因为生物降解有机质是个渐进过程,养分释放缓慢,适合于蔬菜对养分吸收;土壤中有机质能促进土壤反硝化过程,从而有效降低土壤中硝态氮浓度。和氮肥相比,施有机肥能降低蔬菜50% 的NO3-的积累量 。据此,要广辟肥料,确保蔬菜生产对有机肥的需求。但有机肥施用量过大,也会引起蔬菜中硝酸盐的大量积累,菜田有机肥施用量最大限量为60t·hm2。 化学氮肥与厩肥、土杂肥配合施用,能有效控制和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积累。通常无机氮与有机氮的比为l:1;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100天以内的短季节蔬菜为l:,长季节蔬菜为l:。[14] 3.1.2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是控制蔬菜硝酸盐积累的重要措施之一。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与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呈正相关,磷、钾肥的施用量则与之呈负相关。这是由于:钾在植物体内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钾的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从而提高了氮的利用率,蔬菜中K含量每递增% ,NO3-量下降% ;磷是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NO3-的还原和同化。高祖明等指出,N、K比过大是造成叶菜NO3-积累的重要原因,且缺磷比增氮更易引起叶菜组织内NO3-积累。因此,在蔬菜生产上应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达到平衡施肥。这样,不仅能降低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而且增产效果十分显著[15]。 3.1.4 叶面喷施微肥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对于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有一定的效果。蔬菜收获前lO天,叶面喷施微肥,能提高产量和品质,收获前1天用草酸、甘氨酸等喷洒,可明显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钼、锰等微肥,对降低蔬菜硝酸盐积累有良好的效果。这是因为钼和锰元素在植物体内参与硝态氮的还原过程,钼是硝酸还原酶的组成部分,锰是多种代谢酶的活化剂。对蔬菜叶面喷施钼肥和锰肥,能激活蔬菜体内的硝酸还原酶,从而使蔬菜体内硝态氮的还原同化量超过其吸收量,降低蔬菜硝酸盐的含量。 叶菜类不能叶面施氮肥。叶面喷施直接与空气接触,铵离子易变成硝酸根离子被叶片吸收,硝酸盐积累增加,又不耐贮存[16]。 3.2 改善生态条件 3.2.1 改善光照条件,增加光照时间 保证正常光照,是硝酸盐在植物体内同化并降低其浓度的决定条件之一。露地和保护地条件下光照强度降低20% ,蔬菜硝酸盐含量增加150%; 强光照下可使菠菜的硝酸盐含量较之弱光照来得低。正常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良好,植株生长量大,吸入的硝酸盐可被稀释而不致积累太多,同时还促进硝酸还原酶的合成,程高其活性,并为硝酸还原提供能量,因此有利于硝酸盐含量的下降[17]。 3.2.2 改善土壤水分供应状况 研究表明,土壤水分充足时,蔬菜的生长量可提高%~% ,而硝酸盐含量却降低%~ %,硝酸盐还原酶活性也明显降低。因此,在蔬菜生产中应注意水分管理,避免由于缺水造成水分胁迫[17]。 在干旱情况下,蔬菜的硝酸还原酶的合成受阻,分解加快,硝态氮积累显著增加。因此,在收获前几天进行灌水,可使硝酸盐含量下降。 3.3 配合使用氮肥抑制剂 为降低和控制蔬菜硝酸盐的含量,目前国外普遍采用氮抑制剂来抑制土壤硝化细菌的活性,从而达到减少土壤和蔬菜中硝酸盐积累的目的。在现有的氮抑制剂中,使用效果较好的首推双氰胺(DCD)。在氮肥中,添加10~20%的双氰胺与单施尿素相比,可使青菜茎叶中的硝酸盐含量降低10~30%。将双氰铵与碳铵一起施用效果更佳,可使叶柄和叶片中的硝酸盐含量减少25~45%。[18] 因此,蔬菜在施用氮肥时,应按纯氮量的10~20%添加双氰胺,与化肥拌匀后施用,控制硝酸盐积累的效果最佳。 3.4 选育低富集硝酸盐的品种 由于硝酸盐积累存在遗传差异,所以选育低积累的品种被认为是控制蔬菜硝酸盐含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低硝酸盐含量已成为育种的1个重要目标。国外有育成硝酸盐富集力弱的菠菜新品种的报道,但国内目前还没有选育成功低积累的蔬菜品种。随着对蔬菜硝酸盐积累的遗传规律的进一步认识,特别是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基因工程选育低富集硝酸盐品种必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3.5 调整收获时期和时间 由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蔬菜硝酸盐含量不同,一些蔬菜生长前期大于后期,所以,适当晚收有利于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降低幅度可达数倍甚至数十倍。另外,光照、温度等外部因素对蔬菜硝酸盐积累也有明显影响。因此,生产中应根据1d内温度和光照变化的节奏确定适宜的收获时间,同时应根据光、温等条件的季节变化以及蔬菜生长发育进程确定适宜的收获时期。[20] 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目前,蔬菜体内硝酸盐的积累问题已引起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而且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尚缺乏控制效果好、简单易行的方法。一些控制硝酸盐积累的措施目前还很难用于生产实践,另外一些方法控制效果不太明显,还有一些方法或观点虽在理论上成立,但目前还没有取得应用成果。我国目前蔬菜生产条件及农民的科技水平,特别是目前国内生产者对产量的追求以及消费市场对供应量的要求决定了在短期内难以显著降低氮肥的施用量(氮肥是蔬菜体内硝酸盐的主要来源),因此,不降低氮素投人,如何控制蔬菜硝酸盐积累就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针对这一研究目标,从营养互作,水氮互作等营养生理以及代谢方面出发进行NO3-的转化的基础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另外,由于蔬菜种类繁多,遗传基础及适宜生长条件、同化利用硝酸盐能力差异较大,所以,无论是关于硝酸盐积累过程的基础研究还是控制措施的探讨均要有明确针对性。 5 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调整施肥措施、改善生态条件、使用抑制剂、选育低富集硝酸盐的蔬菜品种、调整收获时期和时间等,对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累积量有很大的作用,应该对菜农加强宣传,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来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累积,既使菜农节约肥料成本、增产增收,又减小对消费者的危害。

接上面没有记录的标本是没有科学价值的。2. 4培养学生的标本制作能力2. 4. 1保证压制标本的质量要指导学生做好药用植物标本,最初压制时,必须使标本舒展,叶片应有正面和反面两种叶子,为今后制作药用植物的腊叶标本做好准备。2. 4. 2开展标本展评在实习阶段,应组织学生随时进行采集制作标本的讲评话动,指导学生科学采集标本。野外实习结束后,可以进行以学生、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的标本展评话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2. 4. 3留存优秀标本把学生野外实习作为教学科研的一部分。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采集、制作一批高质量药用植物标本,也可以选择学生制作精良的标本,充实学校的标本室和教学科研素材。3建立自由开放型实验室,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药用植物学的主要培教学目标是讲授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通过反复实践是很难掌握的。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有限的课堂教授和实践时间内达不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为此,根据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我们进行实验改革,提出了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教学理念,在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的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含义:其一是指一个单元的实验内容在一段时间内向学生自由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学习、实践,给学生提供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其二是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自由,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验项目、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实施开放式探究,促使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自由开放型实验主要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一般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向学生开放两个星期,指定一位教师或实验员在实验室值班。这段时间主要是让学生进行自由探究学习,教师一般不给予辅导,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设计、操作、得出结果。但实验准备所需用的仪器、药材标本、试剂要有充分的余地,比教学目标要求所规定的内容尽可能多,让学生自由选择,为学生特长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7, 8]。总之,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药用植物学试验教学、野外实习和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实施,有利于本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乃至他们今后的发展均有促进作用。只有教会求学者会学,求学者能学,才能开拓,才能创新。参考文献:[ 1 ]孙敏,邓洪平,王明书,等.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8(5): 812.[ 2 ]孙敏,王彦涵,王明书,等.高师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科学索质教育探讨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J].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0.[ 3 ]郁达,卢祥云,吴金男,等.加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2, 21(1): 15.[ 4 ]黄宝康,张朝晖.药用植物学野外教学的几点体会[J].药学教育,2001, 17(1): 37.[ 5 ]王丽红,刘娟,郑淑琴.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综述[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4, 27(5): 69.[ 6 ]叶创兴,廖家遗,廖文波,等.从严要求,提高生物学野外实习的质量,打好生物学专业学生宽广的基础[ 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 21(5): 24.[ 7 ]周效思,孙毅东,李明娟,等.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构思与实践[J].高教研究, 2006, 24(15): 15.[ 8 ]张济生.对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认识[J].高等教育工程研究,2001(2): 37.我这是从CAJ上复制下来的,又把附件发你QQ邮箱里了,你下载CAJ软件就可以看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