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岁月 Years Literature主办:大庆市文联周期:月刊出版地:黑龙江省大庆市语种:中文;开本:16开ISSN:1002-2791CN:23-1142/J邮发代号:14-171《岁月》 文学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文联主管、大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文学/学术半月刊,上半月为原创文学刊,下半月为文学学术刊,属国家二级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 23-1142/I;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2791。每月30日出版,国际大16开本精美印刷。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刊源期刊;国家二级优秀文学期刊;黑龙江省优秀文学类期刊。 《岁月》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共青团河北省委主管、主办的省级综合刊物。创刊于1982年4月。原名《河北青年》,1984年10月改为现名。本刊主要刊登教育、社科类论文,为中国期刊网;知网全文收录期刊。刊物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读者遍布全国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创刊以来,在团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岁月》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立足河北,面向全国,受到广大团员青年和各方面读者的欢迎。1985年,月发行量达54万份。除编辑出版杂志外,杂志社还于1983年创办了河北刊授学院,为四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岁月》是一家创刊较早,在省内外影响较大的期刊。曾两度被评为河北省优秀社科类期刊;先后有两任总编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优秀青年报刊工作者”。1982年4月创刊时,朱福奎任社长,祁淑英任总编;1984年9月,陈国涛任总编辑;1987年10月,张洪德任代总编辑;1989年7月,杨波任社长,张洪德任总编辑;现程维廉任社长兼主编。
纪宝成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教授闫克庆 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主席姚景源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丁俊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万典武 中国商业政策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陈文玲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研究员、博导范恒山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博士任兴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沈丹阳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王珏林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经济师裴长洪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研究员段若鹏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黄国雄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顾问、教授胡祖光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教授李朝鲜 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教授徐从才 南京财经大学校长、教授王德章 哈尔滨商业大学副校长、教授于淑华 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宋 则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流通室主任、研究员顾国建 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教授何明珂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支持单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中国饭店协会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指定合作: 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编委会名誉主任: 张世尧名誉社长: 蒙鼎铭编委会主任: 刘庆水社长: 刘建湖总编辑:王永平副社长: 郑传焮社长助理: 焦金平总编助理: 李晓红责任编辑: 贾辰豪理论编辑: 古 静王冠伟白俊霞沈昱流程编辑: 贾艳琳审读: 周贵良美术总监: 田华阙美术编辑: 陈卓夫排版制作: 熊顺林胡博发行主管: 毛连燕网站主管: 王光
杂志社的职位从高到低如下:
杂支的分类:
胡锡进,男,1982年毕业于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读研究生。1989年获前苏联硕士学位。现任《环球时报》总编辑。1993年至1996年任《人民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其间深入战火中的波黑,后写作《波黑战地采访手记》一书。2009年4月起任《环球时报》英文版总编辑,曾在美国、日本等国采访,采写过大量独家新闻,并参与策划了一系列重大新闻采访活动。更多关于胡锡进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胡锡进胡锡进,男,1960年4月出生,祖籍河南省平顶山汝州,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读研究生,1989年获苏联硕士学位。著有《波黑战地采访手记》一书。曾任《环球时报》总编辑。
1975.07-1978.03 高县红岩公社知青;1978.03-1981.12 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1982.01-1986.06 中共宜宾地委宣传部新闻干事;1986.07-1994.03 任宜宾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科员、科长、副主任(期间1992.3至1994.3下派宜宾县任副县长);1994.04-1996.10 任宜宾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宜宾地区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主任;1996.10——现在 任宜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书记、总编辑、社长、金江网总裁。2009.09——现在 任金江传媒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宜宾日报社简介】宜宾日报社是由中共宜宾市委主办主管的新闻媒体,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报社已有三个独立法人单位——宜宾日报、宜宾晚报社、宜宾日报印刷中心。此外还有四川日报宜宾记者站及恒讯传媒、新闻旅行社两家经营实体。宜宾日报社已初具报业集团雏形。报社现有正式职工80人,招聘人员近100人,退休人员16人;有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26人;硕士3人,大学本科66人。报社党委由9名委员组成,其中党委书记、社长1名,党委副书记、日报总编辑1名,副总编辑4名,纪委书记1名,晚报总编辑1名,常务副总编辑1名。《宜宾日报》是中共宜宾市委机关报,自1988年7月1日复刊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坚持党性原则,秉承政治家办报的宗旨,以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为己任,始终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党报的主流媒体作用,唱响主旋律,奏出时代最强音,为宜宾的改革、开放、发展、稳定谱写了绚丽诗篇。20年来,宜宾日报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突出主业、多元经营,报社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办报水平、报业规模、经营总额上位居全省市州报前列。《宜宾晚报》是宜宾日报社主办的一张都市类报纸,自2002年2月18日正式创刊以来,已经成为宜宾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行量、广告收入逐年稳步增长,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宜宾日报社印刷中心主要承担《宜宾日报》、《宜宾晚报》的印刷任务,并代印《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和其他报纸,报纸印刷质量多年来一直处于全省前列,同时也是全省市州报社中效益最好的印刷厂。报社未来目标是:继续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新路,以发展为主题,做大做强报社事业,把宜宾日报社建设成为全省市州报社中综合实力雄厚的报业集团。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刘高贵创立“作家富豪榜”引全国热议27岁吴怀尧退学闯出传奇人生由吴怀尧独创的《中国作家富豪榜》,自2006年至今,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关注度最高的文化盛事。2011年11月21日,“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由华西都市报全国独家发布。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今年,吴怀尧在推出“中国作家富豪榜”时,同步推出了“外国作家富豪榜”和“漫画作家富豪榜”。三大榜单和年度特刊揭示:经典文学作品更容易成为超级畅销书,中国原创漫画正在复苏,青少年群体还是阅读主体,官场文学异军突起。作为中国作家富豪榜创始人,吴怀尧又一次给读者带来了巨大的惊喜。高二时选择退学到北京当上了图书编辑从外貌上看,身型清瘦的吴怀尧还像个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实际上,今年27岁的他,早在17岁那年就告别了校园生活。吴怀尧是在高二下学期快结束时主动退的学,起因则是他贴出的一张“大字报”。那是2003年6月的事。那一年,吴怀尧还是湖北省红安县某高中二年级文科班的一名中学生。一天早上早操时,校长竟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对其中一位学生大打出手。校长的举动,让吴怀尧倍感震惊,酷爱阅读写作的吴怀尧,当天即在校园公告栏里贴了一张“大字报”,要求校长:“既然有当众打学生的决心,就应该有当众向学生道歉的勇气和担当。”结果,校长没有道歉,吴怀尧却一下子成了“刺儿头”,受到了老师的冷嘲热讽。这让吴怀尧对学校失望到顶,早就对填鸭式校园生活心有不满的他,于是想到了逃离。听说儿子要退学,吴怀尧的父亲非常意外,但他并没有强迫儿子返校上课,而是一遍又一遍地给吴怀尧讲道理,希望他 “迷途知返”。父子俩僵持十多天时间,爸爸急了,就跟吴怀尧立了个“军令状”:“这个暑假,你小子可以不参加补课,如果你能不借助家里的帮助,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我今后就不再干涉你的生活,怎么样?”第二天,吴怀尧只身去了武汉。那是他第一次出远门。到武汉的第三天,他就找到了一份推销工作,同事中很多人都是武汉高校的大学生。一个半月后,吴怀尧带着自己的“第一桶金”回到红安。当他把近一千块钱掏出来时,爸爸兑现了承诺,不过还是加了一个“附加条件”:“你可以先出去闯闯,要是闯不出路子,那就回来继续上学!”2003年9月上旬,吴怀尧再次来到武汉,住在姐姐家里,当起了“专业作家”,写诗歌、写小说、写评论,剩下的时间就是泡书店,校园外的生活让他感到新鲜又自由。那年12月下旬的一天晚上,在姐姐家楼下的小书摊前,吴怀尧碰上了正在武汉修改小说《亲爱的苦难》的作家沙漠舟。经过一番长谈,在看了吴怀尧近20多万字的作品后,沙漠舟对这个“特有主见”的小家伙欣赏,当即鼓励他到北京去历练历练。吴怀尧动了心。2004年农历正月初八,刚刚18岁的吴怀尧,怀着一种“天下任我行”的冲动,哼着周杰伦的歌,踏上北上的列车。到北京后,吴怀尧先在表哥和沙漠舟家分别住了几天,便带着自己的文学作品,到一家文化公司去应聘。因为一无学历、二无实际工作经验,刚踏进公司大门时,吴怀尧心里一点都没底。没想到,在粗略浏览了吴怀尧的文章之后,所谓的面试便变成了朋友似的倾谈,总编辑很快便笑着伸出手来,欢迎吴怀尧成为该公司最年轻的编辑。一个连高中都没读完的毛头小子,一进门就做图书编辑,能胜任吗?面对一些人质疑的目光,吴怀尧知道该如何证明自己。吴怀尧所在的公司,当时是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合作伙伴,联手出版有100多卷本的百花散文书系。吴怀尧每天泡在书海里,古今中外最为优秀的经典名篇伴随他一路成长,进公司的第二年,吴怀尧就成了“当家编辑”,敲响了自己的人生第一锣。没上过一天新闻学却凭一篇文章当上记者2006年暑假期间,吴怀尧想写一本全面反映中国学生现状的《中国学生调查报告》。选题顺利通过之后,他兴冲冲地跑回家乡,花费了一个多月时间,深入到村镇县市,跑到大中小学校园,对学生们的所思所想和真实现状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掌握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采访归来,吴怀尧很快就写了20多万字,写着写着他却发现,怎么都无法将那些鲜活生动的素材变成“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一位京城作家看着吴怀尧为此苦苦思索,就建议他去做记者,学习调查报告的写作。2006年8月底,没有上过一天新闻学的吴怀尧,以实习生的名义,走进了著名财经媒体《财经时报》的大门。相比社会上那些讲究论资排辈的单位而言,媒体似乎更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吴怀尧将目光盯在了同龄人中的商业新贵身上,并做好了充分地案头准备工作。以前从未写过新闻调查类的东西,第一次写稿子之前,吴怀尧买来一份《南方周末》,“很认真地从第一版读到最后一版,知道该怎么写这类调查文章了”。进报社实习不到半个月,吴怀尧就交上了一篇长达5200字的新闻处女作,主标题为《80后新贵开始商业起跑》,内容是调查80后新贵财富现状,“没想到主编基本上没有改动一个字,就作为封面文章重磅推了出来”。文章发表后轰动一时,奇迹般引发130多家网站疯狂转载。这是吴怀尧的第一篇新闻作品,发表于2006年9月16日。它像一块沉甸甸的敲门砖,让没有文凭、没有学历、没有资历的吴怀尧,轻而易举成了《财经时报》最年轻的正式记者,让报社其他20多位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实习生目瞪口呆。创立“中国作家富豪榜”吸引全国读者热议作家群体2006年金秋时节,先锋作家洪峰上街乞讨的事情被媒体报道,报社里有人便跟吴怀尧开玩笑:“吴怀尧,写作没前途,趁早放弃哈!”“洪峰乞讨事件”和同事那些善意的玩笑,深深地刺痛了吴怀尧年轻而敏感的心:曾经高高在上的作家们,如今被拉下了神坛,有些甚至成了市井取笑、鄙视的对象,这,究竟是社会评价标准的进步,还是沦落?吴怀尧想到了整个作家群体,他们在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自身的物资生活水平究竟如何?他们在创造精神财富的同时,难道就不能同时成为物资上的富翁吗?带着这个疑问,他开始着手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没想到各种平面和网络媒体上,几乎都没有关于中国作家生存现状的深度报道。在一番慨叹之后,吴怀尧生出了一个非常强烈的念头,他要用一篇文章的力量,扭转公众对作家“穷酸”的固有印象,吸引全国读者关注作家群体,关注本土原创!选题敲定之后,吴怀尧开始进行浩繁而又仔细的调查工作,到出版社库房调查销售数据,跑书店收集第一手数据,蹲点采访不同年龄段的读者,与出版人面对面沟通,与作家彻夜长谈……刚开始调查那会儿,吴怀尧曾想,此事涉及出版社的商业机密和作家隐私,调查起来可能会遇到阻力。等到深入其中他才发现,就因为他“做了一件拓荒性工作”,书店和出版社竟然都非常支持。比如作家出版社,甚至打开库房电脑,让他浏览本社的图书出库量。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由吴怀尧独立调查一手制作的“2006中国作家富豪榜”终于定稿,千辛万苦调查来的全中国最有钱的25位作家财富排名,很快将引爆全国热议的浪潮。2006年12月15日,《财经时报》头版头条重磅发布“中国作家富豪榜”。当天,几乎全国所有网站都在首页显著位置推荐中国作家富豪榜。第二天,全国报纸纷纷热炒,转载铺天盖地。第三天,中央电视台和港澳台媒体开始跟进报道。后来,连海外知名媒体都对此展开了讨论。一时间,“中国作家富豪榜”几乎无处不在,自古以来的“文人固穷”观点被它改写,作家的生存现场成了最热门的新闻话题,并被评为当年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事件。推出“吴怀尧访谈录”获中国新媒体贡献奖“中国作家富豪榜”的推出,不仅第一次把作家们变成了全社会热议的话题人物,也让吴怀尧本人一夜爆红。2006年年底,也就是中国作家富豪榜推出后三个月,吴怀尧一跃成为报社的封面报道记者,开始深入报道各种重大选题,撰写报纸的封面文章。这时,吴怀尧又有了新的念头:有没有一种可能,开创一档前所未有的文化访谈录,以独立记者身份,深入对话文化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全方位呈现文化名家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对于年轻读者来说,这样的访谈更能给他们有益的启示。《怀尧访谈录》开篇对话人物是著名文化批评家何三坡。由于视角新奇独特,访谈录一经推出,就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传。在接下来的三个多月时间里,吴怀尧先后与朱大可、李银河、陈丹青、于坚和阎连科等13位文化领域最具代表性人物对话。有读者看过后评论:“这是在其他媒体无法见到的访谈,仅阅读文本访谈录就能让人潸然泪下,若对面聆听更不知内心澎湃至何种程度!”2008年6月17日,《吴怀尧访谈录》获得 “中国新媒体贡献奖”。2009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将《吴怀尧访谈录》结集出版,书名定为《贡献者:怀尧访谈录》。搅局出版界致力发掘无名天才作家2009年2月,吴怀尧决定与出版《怀尧访谈录》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联手,出一本专门给大学生看的杂志,邀请《怀尧访谈录》采访过的名家开专栏,朱大可、陈丹青、何三坡等人知道吴怀尧的想法后,都鼎力支持。凭借吴怀尧的在文化界积累的人脉,创刊号的组稿和编辑工作进展顺利,出版方甚至都已打出广告,要在当年的“五四”前后“强力推出”,后因故“流产”。因为结集出版《怀尧访谈录》和筹办杂志的经历,加之连续几年做作家富豪榜的调查,让吴怀尧对出版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情,于是躬身入局,开始发掘那些“被埋没的好书”,推举那些“默默无闻但才华横溢的作家”。2011年下半年,一本名为《卑鄙的圣人:曹操》的历史类新书横空出世,上市29天就紧急加印6次,成为今年最抢眼的历史类畅销书。该书作者王晓磊也成为炙手可热的畅销书作家。翻开这本超级畅销书,有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吴怀尧的名字,作为“特约编辑”,吴怀尧又成功地做了一次“幕后推手”,据悉,这是吴怀尧秉烛夜读从1万3千多部原创作品中发现的原创神作……从17岁到27岁,十年时间,吴怀尧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也给那些怀揣着硕士、博士文凭却找不到饭碗的人带来一些启发,给那些未能考上大学、深感前途无望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励志的案例。
应该没有吧!
经济学家并非一个职业,而是一个行业对有所贡献的人的认可.我个人认为,我们把专家和学家这个概念搞混了,不是经济学理论学的很好的人就可以称为家...经济学家至少应该对这个领域的发展有所贡献,特别是专业知识上的贡献.如果按照我个人的这个愚见,恐怕大多数国内学者,都难称学家.可担学者之名的确有人在,比如...我们众所周知的人物...现实如此,不必太在意媒体宣传.
庹震
庹 读音: tuǒ
庹震,男,汉族,1959年9月生,河南方城人,1982年6月入党,1976年6月参加工作,武汉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记者。
1976年河南省南阳县溧河公社插队知青
1978年 武汉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
1982年 经济日报社总编室编辑
1986年 经济日报社工交部副主任
1988年 经济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其间:挂任河北省保定地区涿州市副市长)
1992年 经济日报社记者部代主任
1993年 经济日报社记者部主任
1996年 历任经济日报社编委会委员、记者部主任、副总编辑(其间: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5年 经济日报社总编辑
2011年 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
2012年 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中宣部副部长
第十届、十一届广东省委委员。
1976-1978年,河南省南阳县溧河公社插队知青1978-1982年,武汉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1982-1986年,经济日报社总编室编辑1986-1988年,经济日报社工交部副主任1988-1992年,经济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其间:挂任河北省保定地区涿州市副市长)1992-1993年,经济日报社记者部代主任1993-1996年,经济日报社记者部主任1996-1996年,经济日报社编委会委员、记者部主任1996-2005年06月,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其间: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05年06月-2011年07月,经济日报社总编辑 2011年07月-2012年05月,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 2012年05月-2015年07月,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015年07月-,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第十届、十一届广东省委委员。
男 理由这里有他的照片,一看就知道男女了。
陈祖德(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你厂生产的“云子”很好地继承了我国悠久的传统工艺特点,并且在质量上(包括色泽、特别是牢固程度)胜过以前的老云子。大家都喜欢你厂生产的云子,而且我们每次参加国际比赛,也均使用这种棋子,得到中外棋手的好评。马晓春(九段棋手)、曹大元(九段棋手)、江铸久(八段棋手)、邵震中(七段棋手)、陈明川(七段棋手):你厂产的云子是我国围棋子中最佳之子,它具有手感好、美观、大方等优点,如能在全国围棋爱好者中普及,必能领导围棋子生产的新潮流。芮乃伟(女,九段棋手)、张璇(女,八段棋手):云南围棋厂生产的云子的色泽、质地和形状都是我们喜欢的,和日本子相比,我们更愿使用云子。郝克强(《新体育》杂志社总编辑、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云南围棋厂生产的云子,继承了中国传统云子的特色,又有创新,色泽、重量、硬度、手感、外形等方面的质量不断提高,较之日本的围棋子,更坚、更沉,色雅而不耀眼。云子是当代世界文化体育用品中值得中华儿女自豪的一种珍品,应当爱护并使之发扬光大。齐鲁矩(国家围棋队教练):云子系中国特产,多年来早已驰名中外,被誉为高雅之珍品。近年来在质量、强度等方面不断改进,深望此业得到大力发展,为国家争取更多荣誉。
叶圣陶(1894.10..16)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绍钩,字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 圣陶、桂山等。江苏苏州人。 叶圣陶原名时绍钩,生于江苏苏州。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17年应聘到吴县用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更多…… 作品目录: ·稻草人 ·潘先生在难中 ·生活 ·昆曲 ·三种船 ·记游洞庭西山 ·驾长 ·桡夫子 ·牛 ·没有秋虫的地方 ·藕与莼菜 ·客语 ·“良辰入奇怀” ·两法师 ·牵牛花 ·看月 ·说书 ·一个少年的笔记 ·《苏州园林》序 ·倪焕之(长) ·“今天天气好呵!” ·从焚书到读书 ·我们与绅士 肖复兴资料(较详细,还有肖复兴自序) 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作者语:“人其实是很脆弱的,伤怀往事,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心里的感受无可言说。我知道,无论过去是对是错,是可以伤感,还是可以悔恨,都是不可追回的了。人可以回过头往后看,但路却总是要往前走。过去的路是一张弓,只能弹射得我们向前飞奔,这就是我们无法逃避又不可选择的命运。” 我开始学习写小说是在20多年前70年代初,那时,我刚刚从北大荒插队回到北京,在郊区的一所中学里教书。我学小说最好的老师是书,只是那时找一本好书太不容易,现在想想简直有些像天方夜谭,说起来孩子都有点儿不太相信。是我的中学老师好不容易帮助我找到一些书,其中有这样几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帮助最大: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雨果的《九三年》、乔·治桑的《安吉堡的磨工》,还有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当时边看边做了大量的笔记。但以当时的年龄、阅历和思想,我想其实我只是饥不择食看着激动莫名,并未真正看懂。但那种对小说新鲜的感觉、真挚的感情、质朴的感悟,以及纯洁的冲动,是只有那个时候才会拥有的,现在,很难再找回来了。人的长大,就跟狗熊掰棒子一样,总是掰下这个丢掉那个。 那天,为了给《小说选刊》写编后记,我偶然翻出当时读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记的笔记。在这个笔记中,我列下了安娜、卡列宁,杜丽、奥布朗斯基,吉提、列文,渥伦斯基之间的人物关系表格;还列了安娜与涯伦斯基、列文与吉提两条爱情线的线索表格,现在想想真是怪好笑也怪好玩的。但那确实是我最初学习小说的笨办法。重新看这样两个表格,能看出我的幼稚和笨拙,也能看也托尔斯态是如何处理两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又是如何面对俄国1861年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时代。托尔斯泰使自己的笔大开大会,将这两条爱情线平行发展又相互交织,抖擞得如同鱼一般既游于时代的江河中,又游于家庭的小溪里。 将小说写得好看,也许容易,但将小说同时具有时代深意而不那么轻飘飘,就不那么容易。将小说写得仅仅具有社论那样充沛的意义,也许也并不难,但同时具有艺术的魅力而将小说写得读者爱看、耐看,值得去思索回味,也不那么容易。托尔斯泰的伟大,就在于他能够在这两者游刃有余的有机结合当中使作品具有艺术的魅力。 托尔斯泰和罗曼·罗兰他们一起让我学到许多。我的第一篇小说《玉雕记》就是在这些学习之后才写出来的,它后来发表在1978年的《人民文学》里。那是我在小说这条羊肠小径上迈出的第一步。 我写中篇小说是在80年代初期,我还在中央戏剧学院上学以及刚刚毕业的时候。那时,书已经很好找了,书便也杂七杂八读了不少,但也许我是太爱怀旧的人,总还是怀念以前读托尔斯泰和罗曼·罗兰他们的时光,读书的效果也不如那时好,进步也就不快。 最初几个中篇小说《一路平安》、《苹果绿的颜色》,都是那时写的,是我趴在天津海河边一家仓库里的木板床上写出来的,仓库里到处弥漫着浓重的染料气味,也飘来河水污染的腥味。奇怪的是,那几篇小说却写得格外天真,颜色也苹果绿般过于明快。写小说时的心境,和小说之外的情境,有时就是这样的矛盾而无法平衡。但小说正是在这种矛盾和不平衡之中给予我们心的快乐和精神上的平衡。 收在这本集子里的这几个中篇小说,分别是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我30多岁和40多岁时写的。年龄的分野,使得小说的内容和作法都有一些变化。后来的小说如《长发》、《面的司机》、《绿月季》、《春秋》,让我看到我自己渐渐苍老的影子,不是指小说写得苍老,那样当然就好了,而是指自己的心态。一个人学习写小说,最好的年华是年轻的时候,年轻的时候错过了,便容易苍老。年轻的时候,托尔斯泰和罗曼·罗兰他们给予了我青春季节的营养,但毕竟受那时时代的制约,我只受到他们的影响而显得单薄。 小说,在我看来是文学门类中最得天独厚的了。诗歌缺少叙事的能力,戏剧宥于时空的限制,散文只能抒写自己……只有小说可以最大限度地展开想象的空间,创造出与我们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更为广阔的小说世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小说,在我看来是文学门类中最为丰富多彩的了。它最能允许十八般武艺在这里一显身手。诗歌、戏剧、散文,当然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实验,但它们毕竟受自身文体的局限,小说却可以容纳它们吸收它们而演变自己。以前,说起捷克的小说家,我只知道有米兰·昆德拉,前不久有机会见到了捷克,我才知道还有霍拉巴尔,是和米兰·昆德拉齐名甚至比米兰·昆德拉更有名的小说家。他们的小说作法和小说所关注的问题都不尽相同,但并不妨碍他们都是优秀的作家。我所要做的是不要人为的自以为是,画地为牢,而是要兼收并蓄。小说不是一块铁板自以为坚硬得能抵挡一切,而是一块海绵吸收无论来自大河还是小溪里的水才会使得自己永远湿润。 能够坐下来写小说,感觉和写别的文体是不一样的。我虽然近年来因公务关系时间紧张,大多是写了一些散文随笔,但心里的愿望是希望有一天真能静下心来,好好写自己的小说,总觉得还有好多是要写小说的东西没有写出来。 最后,要感谢海峡文艺出版社和本书的责编施群先生,是他们的关爱才使此书得以出版。他们对我的创造一直给予深挚的关心。 同时,还想对读者说的其实也是对自己说的是,在这部中篇小说集付梓之际,恰巧是我结束了两年多之久的《小说选刊》工作生涯,而奉命调往《人民文学》。而且,今年我整整是50岁,天命知那非耶?这部分也是对我自己此时此刻的一种纪念吧。 谢谢所有曾经给予我帮助、关心的师长、朋友,也谢谢所有愿意掏钱买这本并读完这本小说的读者诸君。 1997年12月14日于北京
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肖复兴是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作家之一。作者的作品朴实无华,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看上去颇为平常的故事。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似乎谁都可能经历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写出了人的处境,人的精神渴求,写出了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肖复兴的散文创作涉猎范围很广,有有关风土人情、自然境界及音乐艺术的记述作品。在作品中,作者文笔细腻,意味隽永,写出了水之经典、山之精魂、音乐之永恒,引导读者漫游于自由广阔的艺术天地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父亲在地主家做账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闲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17年应聘到吴县角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他称角直为自己的第二故乡。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曾与夏丏尊合作出版了《阅读与写作》、《文心》、《文章讲话》等。解放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并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和民进中央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