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官网

发布时间: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官网

一、 1 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邓红平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0-01 博士 2 网络环境下数据库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崔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05-01 硕士 3 论网络会计的影响和应用 周述梅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1-01 硕士 4 网络经济时代会计问题研究 常辉 山西财经大学 2010-05-30 硕士 5 网络技术对会计发展影响的研究 李秀丽 东北农业大学 2003-06-01 硕士 6 试论网络公司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雷光勇; 黄斌 会计研究 1999-01-15 期刊 7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影响及对策 许小满; 王乐园 经济师 2008-07-05 期刊 8 浅议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影响 李丽君 商业经济 2007-01-20 期刊 9 网络时代会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陈泰锋; 何光明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0-12-25 期刊 10 简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发展 董战辉 人力资源管理 2010-04-08 期刊 11 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宋世坤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11-28 期刊 12 网络会计对当前会计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 姜明 商业经济 2008-11-10 期刊 13 试论网络会计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吴克平 科技经济市场 2009-07-15 期刊 14 浅析网络会计的特征和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胡婷婷 新西部(下半月) 2007-05-25 期刊 15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 李明华; 何生棠 财会通讯 2003-08-15 期刊 16 浅谈网络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影响 田荣梅 现代经济信息 2010-06-23 期刊 17 网络会计及其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 万李 煤矿机械 2003-05-25 期刊 18 谈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王利花 新疆财经 2006-10-25 期刊 19 网络会计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王云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6-15 期刊 20 网络环境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影响分析 朱一妮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9-25 期刊 21 网络时代对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王霞 财经界 2010-05-01 期刊 22 网络会计初探 秦冬梅 西南农业大学 2001-04-01 硕士 23 网络技术对会计基本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曹惠民; 柴庆孚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6-01-01 期刊 24 论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刘红侠 现代商业 2010-06-25 期刊 25 浅析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网络会计的产生 张锋; 董德民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7-30 期刊 26 网络财务对会计领域的影响 马俊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9-30 期刊 27 我国网络会计的特点及其对传统财务会计实务的影响分析 袁伟 山东纺织经济 2009-05-20 期刊 28 网络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十大影响 程翠凤 经济师 2001-11-15 期刊 29 网络环境对传统会计模式影响的探讨 王允平; 杨庆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4-07-20 期刊 30 网络环境下会计假设探析 岳茂林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9-07-15 期刊 31 网络环境对会计假设的影响及发展对策 杜耀昌 现代商业 2010-03-25 期刊 32 网络财务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 赵改玲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10-30 期刊 33 网络会计发展探析 谈来英 商场现代化 2011-03-10 期刊 34 网络新环境下对传统会计假设的重新认识 丁健新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8-15 期刊 35 浅谈网络财务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 孙煜 新西部(下半月) 2007-12-30 期刊 36 浅谈网络会计 马瑞娟; 张书剑 中国集体经济 2011-02-05 期刊 37 浅谈网络会计 宋清梅 科学之友(B版) 2008-01-10 期刊 38 试析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及实务的影响 李复臣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15 期刊 39 网络环境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分析 赵素存 光盘技术 2008-08-08 期刊 40 简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秦丹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05-28 期刊 41 网络对传统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詹长征 巢湖学院学报 2007-05-25 期刊 42 计算机网络对会计工作的影响探讨 易美华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15 期刊 43 论网络会计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徐丽波 信息技术 2011-09-25 期刊 44 试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发展 武财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7-06-25 期刊 45 网络经济发展视角下的财务会计 王煜 中国集体经济 2010-02-05 期刊 46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杨守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9-30 期刊 47 网络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孟文艳; 白英华 黑龙江电力 2005-06-30 期刊 48 浅谈网络对会计的影响 李国强 山西科技 2005-05-25 期刊 二、1 网络会计信息安全的研究 李晋辉 山西财经大学 2012-03-01 硕士 2 基于电子商务网络财务会计发展研究 陈嘉莉 企业经济 2012-06-25 期刊 3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研究 杨晓红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2-02-15 期刊 4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会计的发展趋势 吴腾烽 商业会计 2012-02-20 期刊 5 谈网络会计的利弊及发展对策 刘东山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09-24 14:28 期刊 6 网络信息时代会计专业期刊品牌塑造与发展研究 李笑雪 孝感学院学报 2012-12-04 14:13 期刊 7 浅议网络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森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6-25 期刊 8 网络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王伟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7-08 期刊 9 网络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高想清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6-25 期刊 10 会计专业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刘波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12-02-28 期刊 11 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 华耀军 时代金融 2012-02-15 期刊 12 论网络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影响 赵婧 现代商贸工业 2012-02-15 期刊 13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控风险及防范 李晓宏 当代经济 2012-08-08 期刊 14 网络环境条件下会计档案管理初探 李业巍 办公室业务 2012-12-05 期刊 15 对企业网络会计信息安全的探讨 赵勇 商场现代化 2012-01-10 期刊 16 现代网络环境下高校会计考核与评价体系变革探究——以南京审计学院“会计网上作业与考核系统”为例 许汉友; 杨政 会计之友 2012-01-05 期刊 17 基于网络环境下会计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董春华; 张光照 职教论坛 2012-11-25 期刊 18 对信息时代下网络会计的探讨 牛瑞琴 商场现代化 2012-08-01 期刊 19 网络环境下的《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研究 毛远林 科技信息 2012-10-15 期刊 20 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实务的影响 侯泊寒 企业导报 2012-08-30 期刊 21 浅谈企业如何加强网络会计下内部控制 吕宁 商场现代化 2012-09-20 期刊 22 在网络环境下会计内部控制框架构建探讨 孙敏 现代商业 2012-09-28 期刊 23 网络会计发展的几点建议 陶桂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03-18 期刊 24 网络环境下会计核算流程的探讨 吕小凤; 王伟国 山东纺织经济 2012-11-20 期刊 25 浅谈网络时代会计的发展方向 杨阳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7-15 期刊 26 网络会计下的内部控制研究 冯雅妮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2-05-15 期刊 27 基于网络环境下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信息系统安全及对策 李先梅 信息系统工程 2012-01-20 期刊 28 信息时代对网络会计的探讨 江华 商 2012-02-25 期刊 29 浅议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 朱晖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3-08 期刊 30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系统——网络会计 肖云霞 科技信息 2012-05-05 期刊 31 试论传统会计在网络会计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发展 王瑛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8-23 期刊 32 浅谈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徐晓萍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8-25 期刊 33 网络时代的会计 李天海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2-04-18 期刊 34 网络会计安全问题及研究对策 马香兰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10-15 期刊 35 传统会计模式与网络会计模式会计目标的比较及评价 张桂欣 商场现代化 2012-03-10 期刊 36 浅析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赵丽娟 财经界(学术版) 2012-10-25 期刊 37 网络会计研究 孙海波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02-28 期刊 38 论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发展问题 李岩 财经界(学术版) 2012-11-25 期刊 39 网络会计特点的分析 李彦锐 绿色财会 2012-06-10 期刊 40 网络经济时代事项会计假设的新思考 万晓文; 赵静 新会计 2012-05-28 期刊 41 网络环境下财务会计模式探讨 宋琪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8-15 期刊 42 网络环境下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 马英娟; 郭莲 改革与战略 2012-04-20 期刊 43 信息时代网络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陶娜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9-25 期刊 44 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 华耀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05-16 期刊 45 网络时代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孙铁民 东方企业文化 2012-10-08 期刊 46 网络会计研究 唐翼锋 经济师 2012-07-05 期刊 47 浅论网络会计是会计电算化的必然趋势 蔡范丰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9-25 期刊 48 浅议网络环境下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 熊菁璇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2-25 期刊 49 基于网络技术的会计舞弊防范与治理研究 王淑玲 财会通讯 2012-01-25 期刊 50 网络信息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于明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06-25 期刊

【题 名】试谈企业税务会计的几个问题 【作 者】申延令 【刊 名】特区经济.2005(7): 266-267 2/100 【题 名】现代报业经营管理建立税务会计的几点思考 【作 者】林苹 【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5(08X): 201-201 3/100 【题 名】试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问题 【作 者】唐立群 【刊 名】林业科技情报.2005,37(2): 75-76 4/100 【题 名】浅析税务会计 【作 者】李新燕 【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5(09X): 156-157 5/100 【题 名】浅议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 【作 者】黄玲 【刊 名】江苏商业会计.2005(5): 42-44 6/100 【题 名】浅析税务会计 【作 者】李家华 【刊 名】会计之友.2005(06B): 45-46 7/100 【题 名】设置税务会计学科的依据与选择 【作 者】侯伟[1] 陈启英[2] 程风雷[3] 【刊 名】税务研究.2005(8): 96-97 8/100 【题 名】我国建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 【作 者】叶桦 【刊 名】事业财会.2005(4): 49-51 9/100 【题 名】企业设置专职税务会计的可行性探讨 【作 者】陈四平 【刊 名】电子财会.2005(8): 62-63 10/100 【题 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分析 【作 者】丁宏新 【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5(07X): 142-143 11/100 【题 名】试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 【作 者】夏继云 【刊 名】江苏企业管理.2005(7): 25-26 12/100 【题 名】建立税务会计制度的现实意义 【作 者】滕波 【刊 名】上海商学院学报.2005,6(2): 22-24,62 13/100 【题 名】《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作 者】李勤 【刊 名】南方农村.2005(3): 51-53 14/100 【题 名】对我国税务会计研究若干焦点问题的思考 【作 者】徐丽盈 【刊 名】莆田学院学报.2005,12(3): 20-23 15/100 【题 名】对建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的思考 【作 者】汪冰 【刊 名】经济师.2005(6): 240-241 16/100 【题 名】中日税务会计的比较及启示 【作 者】弓锋伟 段敏生 刘总理 【刊 名】现代企业.2005(5): 63-63 17/100 【题 名】税务会计教学内容改革初探 【作 者】刘海英 【刊 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1): 79-80 18/100 【题 名】企业建立和应用税务会计浅议 【作 者】庞少春 【刊 名】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3): 43-44 19/100 【题 名】我国建立税务会计的理性思考 【作 者】魏朱宝 【刊 名】税务研究.2005(5): 90-92 20/100 【题 名】《税务会计》拨开纳税“乌云” 【作 者】杨珺 【刊 名】中国总会计师.2005(1): 99-99 21/100 【题 名】也谈增值税转型和税务会计处理 【作 者】王东友 【刊 名】财会通讯.2005(3): 36-36 22/100 【题 名】构建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税务会计模式 【作 者】叶建芳[1] 夏晨华[2] 【刊 名】税务研究.2005(3): 90-92 23/100 【题 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统分与信息披露的客观性 【作 者】薛智慧[1] 张颖华[2] 【刊 名】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2): 33-35 24/100 【题 名】企业存货损失的税务会计处理 【作 者】徐意 【刊 名】天津经济.2005(3): 76-76 25/100 【题 名】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税务会计 【作 者】刘钟 【刊 名】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5(3): 6-7 26/100 【题 名】论建立税务会计的客观必然性 【作 者】吴晓冰 【刊 名】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40-42,51 27/100 【题 名】小企业更应重视税务会计 【作 者】钟宏涛 【刊 名】企业家信息.2005(3): 57-57 28/100 【题 名】有关税务会计的定义及纳税主体问题的探讨 【作 者】王新萍 【刊 名】事业财会.2005(1): 40-41 29/100 【题 名】税务会计模式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完善 【作 者】周仕雅[1] 刘凌雷[2] 【刊 名】涉外税务.2005(1): 55-58 30/100 【题 名】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在ERP系统中的实现 【作 者】陈敏 【刊 名】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 23-25 31/100 【题 名】谈企业建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 【作 者】曹姝[2] 李秀娟[1] 【刊 名】商贸与会计.2005(1): 22-24 32/100 【题 名】对税务会计兴起的思考之我见 【作 者】徐继红 【刊 名】财政监督.2005(1): 63-64 33/100 【题 名】浅谈电子商务对税务会计的影响 【作 者】蔡永灿 【刊 名】商业时代.2004(33): 68-69 34/100 【题 名】建立我国税务会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 者】曹设 汤斌 【刊 名】涉外税务.2004(10): 68-70 35/100 【题 名】企业税务会计可行性研究 【作 者】郭淑霞 【刊 名】创新科技.2004(2): 49-50 36/100 【题 名】对企业债务重组中的税务会计处理及其纳税筹划的思考 【作 者】毛夏鸾 【刊 名】商业会计.2004(6): 18-20 37/100 【题 名】企业税务会计探析 【作 者】王碧秀 【刊 名】经济师.2004(6): 200-200,202 38/100 【题 名】浅析电子商务对现行税务会计的影响 【作 者】阎伟 【刊 名】财政监督.2004(2): 51-52 39/100 【题 名】企业税务会计独立设置的思考 【作 者】姜霞 熊丰萍 【刊 名】税收征纳.2004(1): 33-34 40/100 【题 名】浅淡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必然性 【作 者】张煜钧 【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4(12): 34-34 41/100 【题 名】《税务会计》课程和《税法》课程的整合问题研究 【作 者】姚爱科 【刊 名】中国科学教育.2004(11): 44-45 42/100 【题 名】试论构建税务会计体系的重要意义 【作 者】耿琴 【刊 名】华夏星火.2004(8): 45-48 43/100 【题 名】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与税务会计模式的动态分析 【作 者】叶建芳 【刊 名】税务研究.2004(11): 60-62 44/100 【题 名】论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适度分离 【作 者】王华明 【刊 名】税务研究.2004(11): 62-64 45/100 【题 名】试论建立税务会计的客观必然性 【作 者】陈茸 【刊 名】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6): 38-40 46/100 【题 名】浅议企业税务会计的特点及作用 【作 者】钟勇 金道强 【刊 名】中国税务.2004(10): 20-20 47/100 【题 名】关于税务会计核算的几个问题 【作 者】杨家穆 【刊 名】财会通讯.2004(11): 53-53 48/100 【题 名】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初议 【作 者】白林 【刊 名】铁道财会.2004(0Z6): 94-97 49/100 【题 名】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特点浅见 【作 者】邓中华 【刊 名】财会月刊.2004(10A): 26-27 50/100 【题 名】浅析我国税务会计体系的发展 【作 者】金萍 何秧儿 王荷琴 【刊 名】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3): 21-22,92 51/100 【题 名】税务会计在税务筹划中的作用探析 【作 者】卢强 【刊 名】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9): 51-53 52/100 【题 名】税务会计刍议 【作 者】姚春红 【刊 名】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5): 115-117 53/100 【题 名】浅析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问题 【作 者】薛智军[1] 张继锋[2] 【刊 名】中国高教论丛.2004,26(2): 72-73 54/100 【题 名】谈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然性及现实意义 【作 者】周亚蕊 【刊 名】会计之友.2004(8): 68-69 55/100 【题 名】企业税务会计初探 【作 者】蒋惠萍[1] 陶瑗[2] 【刊 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3): 72-74 56/100 【题 名】浅议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 【作 者】余巍巍 【刊 名】建材财会.2004(3): 60-61 57/100 【题 名】论税务会计的定位及其发展 【作 者】田伟若 【刊 名】会计之友.2004(6): 61-61 58/100 【题 名】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初探 【作 者】于振亭 贾丽 【刊 名】财会月刊.2004(06A): 16-17 59/100 【题 名】税务会计案例教学法浅见 【作 者】姜雅净 【刊 名】职业技术.2004(2): 51-51 60/100 【题 名】浅谈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 【作 者】高红玉 【刊 名】会计之友.2004(4): 57-58 61/100 【题 名】企业会计与税务会计关系协调问题的探讨 【作 者】王庆保 【刊 名】中华会计学习.2004(3): 24-26 62/100 【题 名】浅析税务会计的学科特征 【作 者】徐淑杰 【刊 名】吉林会计.2003(12): 40-41 63/100 【题 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势在必然 【作 者】马洪刚 姜云峰 【刊 名】税务(辽宁).2003(6): 26-27 64/100 【题 名】从世界两大税务会计模式探析我国所得税会计——我国所得税会计与国际惯例的比较 【作 者】周萍华 【刊 名】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 12-15 65/100 【题 名】浅谈建立税务会计体系的必要性 【作 者】秦俊秀 【刊 名】内蒙古财会.2003(5): 35-35 66/100 【题 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比较 【作 者】周松 【刊 名】西部财会.2003(11): 54-55 67/100 【题 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立刍议 【作 者】魏秀琪 【刊 名】天津财会.2003(4): 25-26 68/100 【题 名】论税务会计的核算基础及其改进 【作 者】任坐田 【刊 名】税务与经济.2003(6): 62-65 69/100 【题 名】税务会计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作 者】蒋晓蕙 刘广洋 【刊 名】涉外税务.2003(11): 48-51 70/100 【题 名】售后回购的税务会计处理 【作 者】邢风云 【刊 名】财会研究(甘肃).2003(11): 32-32 71/100 【题 名】浅析我国企业建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 【作 者】程梅英 【刊 名】浙江统计.2003(3): 23-24 72/100 【题 名】企业设置税务会计岗位加强纳税筹划工作研究 【作 者】黄乃宽 【刊 名】广西会计.2003(8): 19-21 73/100 【题 名】刍议税务会计 【作 者】石海磊 【刊 名】四川会计.2003(1): 16-18 74/100 【题 名】企业税务会计独立的理论分析 【作 者】张皓[1] 张彩花[2] 【刊 名】生产力研究.2003(2): 289-290 75/100 【题 名】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确定所得方面的差异 【作 者】杜秋红 【刊 名】中国审计.2003(9): 53-54 76/100 【题 名】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 【作 者】柯树林 【刊 名】经济师.2003(6): 203-203 77/100 【题 名】税务会计的独立性思考 【作 者】周滟[1] 刘宇彤[2] 【刊 名】北京财会.2003(8): 23-25 78/100 【题 名】损益确认上财会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 【作 者】郑永佩 【刊 名】企业经济.2003(6): 66-68 79/100 【题 名】刍议税务会计 【作 者】石海磊 【刊 名】上海会计.2003(4): 35-37 80/100 【题 名】几个发达国家税务会计模式 【作 者】张建 付代红 【刊 名】上海会计.2003(1): 49-50 81/100 【题 名】浅议税收会计、纳税会计与税务会计 【作 者】梁杰 史淑芹 等 【刊 名】商业研究.2003(1): 49-51 82/100 【题 名】刍议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 【作 者】李雪征 【刊 名】经济论坛.2003(16): 80-80 83/100 【题 名】电子商务对税务会计的影响 【作 者】谢宇飞 【刊 名】鞍山社会科学.2003(4): 24-25 84/100 【题 名】对税务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作 者】符桂珍 【刊 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91-93 85/100 【题 名】对税务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作 者】符桂珍[1] 邓中华[2] 【刊 名】湖南社会科学.2003(3): 114-116 86/100 【题 名】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 【作 者】陈云珍 【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0(1): 77-79 87/100 【题 名】谈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 【作 者】郭郅琦[1] 司景丽[2] 邹军[2] 【刊 名】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3(8): 12-12 88/100 【题 名】西方税务会计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作 者】郄萌 【刊 名】天津财税.2003(3): 45-48 89/100 【题 名】浅析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问题 【作 者】杨华 张贵贞 【刊 名】税务纵横.2003(1): 45-45 90/100 【题 名】对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必然性的探讨 【作 者】郭冰 【刊 名】税收与企业.2003(4): 33-33,49 91/100 【题 名】税务会计呼唤分立 【作 者】潘辉 【刊 名】辽宁财税.2003(1): 28-29 92/100 【题 名】论企业单独设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 【作 者】杨爱芳[1] 彭曙峰[2] 【刊 名】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3): 31-32 93/100 【题 名】试论我国税务会计的建立 【作 者】周松[1] 王爱农[2] 【刊 名】贵州税务.2003(6): 27-29 94/100 【题 名】税务会计——税务与会计的博弈 【作 者】黄学民 【刊 名】上海财税.2003(10): 26-28 95/100 【题 名】从增值税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 【作 者】张全胜 【刊 名】财会月刊.2003(05B): 36-37 96/100 【题 名】税务会计要素探微 【作 者】盖地 【刊 名】财会月刊.2003(01B): 9-9 97/100 【题 名】目前我国建立税务会计学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 者】周京燕[1] 曹斌[2] 李彬[3] 【刊 名】经济研究参考.2003(64): 46-48 98/100 【题 名】关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确认的差异 【作 者】王笑梅 李艳丽 【刊 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35-36 99/100 【题 名】设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探析 【作 者】石中美 林楠 【刊 名】湖北审计.2002(9): 32-33 100/100 【题 名】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损益确定方面的区别 【作 者】梁伟祥 【刊 名】经济师.2002(12): 194-194,196

财务会计创新方法与措施

1997年出版长篇小说处女作《缘分的天空》(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0年完成并出版长篇小说《人世圣贤》,散文随笔集《欲辨已忘言》入选天津文联选编的文艺丛书《艺林荟萃》(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新诗《清角吹寒》荣获“中华八喜杯”诗歌大奖。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塞外明珠》(中国文联出版社)。我国四大文学巨擘季羡林、王学仲、文怀沙和贺敬之分别为该书题写书名和题词。同年九月24日,《作家文摘》第十三版“新书导读”整版宣传温皓然的长篇小说《塞外明珠》,其中刊发了谭五昌的《古典爱情的现代版——简评温皓然长篇小说,〈塞外明珠〉》,陈旭光的《主体超越与历史的重新书写》,释迦馨的《温皓然的世外桃源——略评长篇小说〈塞外明珠〉》和谯达摩的《想象中的历史——读温皓然长篇小说〈塞外明珠〉》等文章。引起广泛关注。同年十月辽宁省沈阳市文联主办的《诗潮》封二,刊登介绍了温皓然的长篇小说《塞外明珠》2003年温皓然的长篇小说《花魂鸟魂》由北京出版社隆重出版,首印10000册。《作家文摘》、《中国图书商报》、《中华读书报》、《中国文化报》、《珠江晚报》等新闻媒介相继刊登大量报道。同年八月5日,《作家文摘》“新书导读”栏目同时刊登了王代生对温皓然的长篇小说《花魂鸟魂》的名为《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读温皓然长篇小说,〈花魂鸟魂〉》的评论文章,和莫言的《四十一炮》的节选文章,引起文坛广泛关注。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主编的《中国图书在版编目快报》第32期(总第238期)封二隆重刊登推出了温皓然的长篇小说《花魂鸟魂》的介绍。22日,《中华读书报》刊登著名书评家姚仰生先生对温皓然的长篇小说《花魂鸟魂》的名为《最后的灵魂膜拜者》的评论文章,引起广泛关注。九月15日——20日,谯达摩、温皓然应邀出席参加“第八届(珠海)国际诗人笔会”,参与笔会的国内外著名诗人有:贺敬之、李瑛、向明、张默、施善继、詹澈、张国治、犁青、张诗剑、野曼、郑玲、张同吾、李青松、臧棣、汪国真、李少君、傅天虹、王伟明、史英(新加坡)、云鹤(菲律宾)、岭南人(泰国)、非马(美国)、黄河浪(美国)、王性初(美国)、郭南斯(英国)、林祈(日本)、陈扶助(新西兰)、西彤(澳洲)等。23日,《中华读书报》刊登了谭五昌对温皓然的长篇小说《花魂鸟魂》的名为《假如林黛玉活在今天》的评论文章,引起广泛关注。十月10日——24日,《购书指南》A10版连续三期长篇连载温皓然的长篇小说《花魂鸟魂》。2004年三月长篇小说《般若飘香》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四月9日,《作家文摘》新书导读栏目刊登了林默对温皓然的长篇小说《般若飘香》的名为《妙想托莲花,艳才惊古佛》的评论文章,影响巨大。五月由谯达摩担任第一主编的大型诗歌与诗学丛刊《第三条道路》第一卷,由九州出版。这部“21世纪中国第一个新诗流派”的版本在文学界引起巨大反响。该书编选了温皓然的《滴水观音》等诗作。六月温皓然的长篇小说《凤兮凰兮》由九州出版社出版。九月 温皓然的长篇小说《凤兮凰兮》由九州出版社再版。十月20日,谯达摩、温晧然应辽宁鞍山师范学院邀请,前往讲学。温皓然写出了著名散文《鞍山散记》,在“诗江湖”网站引发混战。十二月温晧然应邀参加“春晖行动——忘不了你呀妈妈”新闻发布会,同时出席的有博鏊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著名诗人谯达摩、著名作曲家印青、杜兴成,著名歌唱家李双江、谭晶等近百人,温晧然当场捐赠自己的诗话小说《凤兮凰兮》若干,全国各大新闻媒体(40余家)进行了现场采访。2005年一月温皓然应邀参加中国人民大学青年读书社举办的“人大诗歌节·第三条道路诗歌朗诵会”,二月由谯达摩、刘生龙主编的《第三条道路》第二卷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其中选编了温皓然的诗歌作品和散文《鞍山散记》。该书一经过出版,即被《作家文摘》、《文学自由谈》、《南方周末》和《南方日报》等新闻媒体广泛关注宣传。三月温皓然正式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为天津市目前为止最为年轻的中国作家。六月温皓然的长篇小说《箜篌引》由文化艺术出版社隆重出版,首印60000册。八月30日,《作家文摘》新书导读栏目刊登了学者雷震对温皓然的长篇小说《箜篌引》的名为《新思维与新结构:小说中的魔幻浪漫主义——读70后作家温皓然的长篇小说〈箜篌引〉》的评论文章,同一版面共同刊登了作家冯骥才的《南乡三十六村》一书的节选和贾平凹的评论文章,引起文学界广泛关注。《箜篌引》的出版,一举奠定温皓然在文坛的“70后逆创作潮流代表作家”和“后现代古典主义文学流派的奠基人之一”位置。九月温皓然的长篇小说《箜篌引》由文化艺术出版社隆重再版 100000册。各大新闻媒介相继报道。十一月17日,《天津日报》刊登天津北辰区文联主席华富强对温皓然的长篇小说《箜篌引》的名为《奇异变换,笔锋犀利》的评论文章,引起文学界强烈反响。十一月29日,《文艺报》刊登温皓然的长篇小说《箜篌引》出版消息。十二月6日,温皓然应邀出席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三条道路”诗歌专场朗诵会“诗歌走在第三条道路上”。2006年一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全国新书目》第2期(总第679期)刊登了著名作家、评论家滑富强的文章《奇异变换 笔锋犀利——介绍温皓然后长篇小说〈箜篌引〉》。八月谯达摩、温皓然联袂主编21世纪第一个诗歌流派《第三条道路》(第三卷)的编务工作。九月谯达摩、温皓然主编的《第三条道路》(第三卷)由九州出版社隆重推出。温皓然接受中国顶级高尚会员《珍珑》杂志的跟踪采访,不久,该杂志刊出题名为《温皓然,新诞生的古典写作女王》的报道文章。十月《作家文摘》、《中华读书报》等新闻媒体对谯达摩、温皓然主编的《第三条道路》(第三卷)进行了宣传介绍,影响广泛。十一月温皓然长篇小说《箜篌引》第三次再版。在文学界影响强烈。2007年四月 温皓然的新诗《阳光下的残雪》、《画堂春春我们叫它词牌名》、《木卡姆》、《达摩面壁图》、《雾锁西山》等作品入选《第三条道路代表诗人作品集——穿旅游鞋的舞神们》一书。九月 《箜篌引》第四次再版(在第三版的基础上又增删近10万字,总字数达50万字)。被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孔庆东先生誉为当今文坛的女文豪。十月《箜篌引》第五次再版。2007年10月21日上午10:00——12:00,中央电视台“精彩中国”栏目在其演播厅隆重举行“聚焦温皓然,解读《箜篌引》”节目,温皓然应邀出席并接受主持人许敬晗小姐和嘉宾主持人欧德顺先生的现场采访。2008年一月 温皓然成为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新闻与文化研究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刊物《农村新闻与文化》的封面人物。该刊同时刊登了北大中文系博士后王中的评论文章《歌齐舞韵,舞乱行纷——评温皓然长篇小说〈箜篌引〉》和天津社科院闫立飞博士的《在玄思与镜像之间——读温皓然长篇小说〈箜篌引〉》。六月《中国人物报道》、《中国周刊》分别刊登了《温皓然:中国最年轻的女文豪》、《〈箜篌引〉:形而上的声响》。七月《中国周刊》刊登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先生为温皓然的长篇小说《箜篌引》第六版作的序:《从传统中汲取写作的资源》2009年三月 出版长篇小说《陪嫁山庄》(中国文联出版社)首印60000册。诗歌作品:《秋声小赋》、《蝴蝶敲门》、《母亲》、《蝉鸣心更幽》、《照破山河万朵》等作品入选:《在路上:第三条道路10周年作品集》。十一月 出版长篇小说《凤鸣台》(九州出版社)著名作家朱秀海(《乔家大院》作者)作序。《作家文摘、《焦作日报》等媒体先后刊登了河南大学博士后张延文的评论文章《〈凤鸣台〉:浩然的东方精神与东方气派》和文学博士刘卫东的评论文章《一则“精神朝圣”的现代寓言——读温皓然的〈凤鸣台〉》。十二月新诗《蝉鸣心更幽》等入选台湾《创世纪》诗刊第161期。21日,长篇小说《凤鸣台》在北京民族大学召开朗诵会。2010年三月 与谯达摩联袂主编《世界文坛》。4月24日,在北京大学举办“智慧之书:著名作家温皓然长篇小说专场朗诵会”。开长篇小说朗诵先河。六月 长篇小说《凤鸣台》再版12000册。谯达摩、温皓然主编的《世界文坛》出版 。2011年五月 出版长篇小说《红楼梦续》(九州出版社) 杰出随笔作家、著名学者、北大醉侠孔庆东先生作序。27日,《作家文摘》刊登了孔庆东先生的评论文章《〈红楼梦续〉:温续自成一梦》。六月 曹雪芹纪念馆举办温皓然《红楼梦续》朗诵会。《河北电大学报》名家论坛 发表孔庆东先生为温皓然《红楼 梦续》所作的序《红楼梦的文化意义》。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文学研究文摘》2011年第3期、上海师大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5期也分别摘编了此文。七月 《天津日报》发表滑富强先生对温皓然《红楼梦续》的评论文章《浓浓的诗意之美》。《河北电大学报》2011年第5期名家论坛发表红学家赵建忠先生对温皓然《红楼梦续》的评论文章《古典唯美,深闳简约》,称温续是两百年来《红楼梦》续书史上最优秀的一部续书。2012年五月 长篇小说《红楼梦续》由九州出版社再版80万册。七月 长篇小说《凤鸣台》第三次再版。九月 《天津日报》连续100期连载温皓然长篇小说《红楼梦续》。十月——十一月 《作家文摘》连续八期连载温皓然长篇小说《红楼梦续》。2013年八月 长篇小说《红楼梦续》与曹雪芹《红楼梦》原著前80回出版豪华合订版。2014年五月曹雪芹温皓然百回本《红楼梦》增订版再版20000册。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官网

校长、党支部书记:林祖浮男,1966年11月出生于陆丰市潭西镇。1985年6月在陆丰师范学校中师毕业。1989年7月在华南师范大学函授大专政治专业毕业。1992年6月在广东教育学院进修全日制二年制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1997至10月-1999年业余进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结业。中专政治高级讲师。1992年8月年至1996年8月在陆丰市林启恩纪念中学任高中政治教师、团委副书记、团委书记,1996年9月至2000年6月在陆丰市教师进修学校任教导处主任,2000年7月至2005年12月在陆丰市广播电视大学任教务处主任、副校长。2006年1月在陆丰市东海中学任校长。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1995年被评为广东省“二五普法”先进个人。1999年获得广东省中师政治教师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1992年以来,在广东省教育厅《教育创新》、《广东教育学院学报》、《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太原教育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1篇。副校长、党支部副书记:蔡炳钦分工:分管学校财务后勤工作副校长:王跃沛分工:分管人事工作,负责高中教学副校长:林俊侨分工:分管初中教学工作副校长、工会主席:施展翎分工:分管德育工作,主持工会工作

论接受美学的文学史观(2008-10-09 23:44:21)转载标签: 接受美学重写文学史文化 【良人按】是文发表在《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摘 要:自1980代以来,“重写文学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对作品传播、接受过程的考察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这种研究方法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接受美学”的影响。不过就“接受美学”这一理论本身而言,过去人们往往更多地注意到了其对于阅读与读者的重视,而对其文学史观却重视不足。重写文学史,本质上是要重新建立一种社会历史观,所以在精读“接受美学”经典文献的基础上,着力呈现其共时态与历时态相结合的文学史观,或许对于今后文学史的撰写有所启发。关键词:接受美学;文学史观;共时态;历时态;“重写文学史” 1980年代兴起的“重写文学史”乃是要着力颠覆社会阶级意识对文学评价的统治,而高度重视文本自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理论资源上来,这种转变体现了对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的借鉴。的确,自1915年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以来,整个二十世纪的西方文论经历了一场“语言学的革命”,从俄国形式主义到英美新批评,都集中显现了对语言、文本分析的高度重视。然而,1960年代后期兴起的接受美学却恰恰是针对“在生产美学和描绘美学的封闭圈子里理解文学事实”[1]P141应运而生的。接受美学明确反对“文本至上”式的纯文本主义和纯结构语言运动,他们认为把符号系统封闭起来,进而把文本结构绝对化,必然会把人的历时经验排斥在外,而这样做造成的恶果必然是忽视接受者的特殊角色,忽视接受者在文学活动中的特殊作用。但是正如刘晓枫所说“望文生义地以为接受美学就只是重视读者,是一个严重的误解。”[2]P4事实上,正是在文学史观这一点上,接受美学与新批评,甚至与二三十年代梁实秋、周作人的文学史观点体现出某些相似①。重写文学史,本质上是要重新建立一种社会历史观,而近年来,对作品传播史、接受史的考察已经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体现出一种文本阅读与文本评价相结合的努力。而在这种努力当中,不难看到接受美学文学史观的影子。一 接受美学的意图并不只是单纯地倡导从读者的角度来解读作品、研究读者的心理情状,而是一方面诉诸于对艺术经验、文本宏阔地、历史地阅读和把握,并在读者的接受和解释活动中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在我看来也是最根本的一方面,就是对文学的社会功能,即“塑造社会的功能”的重视。而这一点恰恰是接受美学兴起的现实动因。简单地说,1960年代国际、国内一系列的重大转折促使联邦德国的社会生活趋势朝着强烈关注现实政治事件、抨击怀疑以往制度、激烈批判社会现实的方向发展。这种转折给联邦德国的意识形态诸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就哲学领域来看,当时新崛起的伽达默尔的阐释学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分别对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的“接受理论”和沃尔夫冈·伊泽尔(Wolfgang Iser)的“文本-读者相互作用”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因为和现实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接受美学的理论家特别强调“每一个认真研究文学作品效果问题的人,在这方面都有义务,不仅要对历史性的问题,而且也要对社会性的问题,进行真正的反省。”[3]P188 出于对“文学的美学特点和社会功能”[1]P141的强调,以姚斯为代表的接受美学理论家首先予以批评的是文学研究中对“文学的接受和作用这一维”[1]P141的忽视与削弱。在他们看来,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方法与形式主义方法两个学派的缺陷所在。他们认为形式主义的不足在于把主体完全当成了分析文本这项工作的工具,强调主体的理解力而忽视了感受力;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虽然跳出了文本分析,但是却偏重于文学对现实的模仿,基本上是一种接近实证主义文学史观的类型学研究。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就在于“没有抓住读者对美学认识和历史认识一样不可或缺的接收者这个天然角色,文学作品首先是为接受者而写的。”[1]P142因为接受者具有双重的沟通作用,一方面可以沟通“消极的吸收和积极的理解、形成准则的经验和新的生产”之间的隔阂,另一方面还可以打通“文学的美学和历史方面的对立”[1]P143。所谓“美学的关联”即“读者对一部作品的最初接收已经包含了通过比较读过的作品对美学价值的检验。”“历史的关联”指的是“第一批读者的理解力能够在接受的长链中一代一代传递下去,并不断丰富起来,因此也决定了一部作品的历史意义,显示了它的美学地位。”[1]P143有的学者依据类似的表述将其概括为“水平接受”与“垂直接受”。立足于接受者的视角在横和纵的两个方向上把美学经验融会在历史视野中,其目的就在于“运用美学经验积极地参与对历史持续不断的总结。”[1]P143 值得注意的是,在如何看待传统这一点上,接受美学与其着重针对的新批评有相似之处。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指出“历史的意识又含有一种领悟,不但要理解过去的过去性,而且还要理解过去的现在性”,“现存的艺术经典本身就构成一个理想的秩序,这个秩序由于新的(真正新的)作品被介绍进来而发生变化。这个已成的秩序在新作品出现以前本是完整的,加入新花样以后要继续保持完整,整个的秩序就必须改变一下,即使改变得很小,因此每件艺术作品对于整体的关系、比例和价值就重新调整了,这就是新与旧的适应。”[4]P2艾略特强调的“过去的过去性和过去的现在性”,在我看来同样也是立意于沟通不同层面的历史经验,把传统和现代视为两个并存的实体,互相影响,不断变化。只不过接受美学站在接受者的角度,不仅注重同时代的阅读经验,同时兼顾到了历时态的历史经验的累积,其理论构架显得更加立体化。但二者的指向却是基本相同的,既要汲取历史养分,同样更要参与历史的建构,实现创新。二 站在这样的理论起点上,接受美学认为文学史更应该被看作是文学的效果史、读者的接受史。在接受美学经典性的《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Literary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ry Theory)(1967)一文中,姚斯首先对文学史的基本形态进行了颠覆,“文学作品不是一个为自身而存在、并在任何时候为任何观察者提供同样面貌的客体。”[1]P144在这一点上,姚斯注意到了修史的主观性,历史本身虽然是客观不变的,但是对于历史的感知却是各不相同的,因而每个人所看到的了历史也就都因人而异了。这似乎有点唯心主义的色彩,但是接受美学的理论家们并不是要用个体的偏见扭曲历史的面貌。实际上如果把他们意图理解为唯心主义的话,也就误解了接受美学理论家们的主旨所在。“对唯我主义的恐惧担心会受到由于自我本身的偏见而失却控制的自我所强加的压力都是多虑,因为自我绝不可能脱离群体的或习惯的思维范畴而存在,正是思维范畴使自我的运作(思考、观察、阅读)得以进行。”[5]P263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接受美学是要把自我的经验放在社会习惯中,用社会性和习惯性来制衡个体的理解,“解释策略的根源并不在我们本身而是存在于一个适用于公众的理解系统中。”[5]P262接受美学认为必须用文学的接受史和效果史去代替文学的创作史和表现史,而接受跟效果又必须放在历史的联系当中去看待,要看到社会和文化思想模式的作用,而不能单独的抽取出来。也就是说接受者始终是处在各种联系中的感受着的人。 为了避免“陷入心理学至上论的泥淖”,接受美学提出建立一种“可以客观化的参照系统”[1]P146,以描述对一部作品的接受和一部作品产生的影响,即“期望视野”(Erwartungshorizont),这也成为接受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所谓“期望视野”,即接受者以往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记忆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使接受者进入特定的感情状态。“接收一个文本的心理过程在美学经验的基本视野中绝不只是纯粹主观印象的随意序列,而是在一个受到引导的感知过程中对某些指示的执行。”[1]P147而阅读的快感就正在于这些期望在阅读进展中“保持不变或者有所变更,改变方向或者不无讽刺地遭到破灭。”[1]P147也就是说“期望视野”不是一个恒量而是一个变量。按照这种理解,姚斯认为优秀的作品应该能够首先唤出、迎合读者的期望视野,首先应当能够满足对类似的风格、类型、形式传统的想象。但这远不是目的所在。唤出期望视野的目的在于逐步的破坏、摧毁它,即促成“视野转变”的结果。这样,接受美学就把阅读和创作联系了起来,接受美学的理论十分强调创造。姚斯在文章中把“事先确立的期望视野和一部新作的出现之间所产生的差距离称为美学距离”[1]P149,他认为当一部新的作品由于缺乏创新,而只是对已经被打破的期望视野的重复时,“当作品原来的否定性成为理所当然,甚至作为现在熟悉的期望进入未来美学经验的视野时,对后来的读者来说这个距离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1]P150,这种失败的结果他称之为“第二次视野转变”,也就是说不能把古典的视为是一成不变的。由此,姚斯提出了自己对于传统的观点,他认为文本和时代之间是一种张力关系,“历史问题不可能独立存在,它必然转入‘对我们来说已成为传统’的问题”[1]P155,但“即便是艺术的传统也取决于现时同以往的对话关系。”[1]P157-158如果仍旧用古典的概念去理解和考察传统和现在之间的沟通的话,那么“文学的作用史正好被削去了经验过程中的这个潜在意义和创造功能。”[1]P157姚斯不是把传统和现代视为对立的关系,相反他试图建立一种非常宏观的历史视野,不仅仅是类似于新批评的共时态的观察,并且要在历时和共时的二维方向上同时展开文学史的观察视野。三 以上述理论作为基础,以姚斯为主要代表的接受美学理论家建构起了他们的文学史理论。在姚斯看来,历史应当是一种不断进行着、发展着的理解,同时这种理解应当具备一种创造功能。因此,文学史应当考虑到“文学作品的接受关联中的历时方面,同时代文学的参照系统中和这个系统的次序中的共时方面,以及最后在文学的内在发展同历史的一般进程的关系方面”[1]P158。 首先在历时的维度上,姚斯要求把单个的作品放入文学系列的进程中去把握,但他旗帜鲜明的反对形式主义类似进化论的“文学进化”理论。他认为文学进化理论注重的是文学的变化与斗争,但却忽视了变化之间的沟通,而形式和内容的变化问题实际是内化在它们的沟通之中的。所以接受美学告诫人们要重视作品的“现实意义和潜在意义之间变化不定的距离”[1]P161,作品的潜在意义、它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往往不是很快就被透彻地领会到的,它需要一个很长的接受过程,因而“作品的潜在意义是在很久以后,直到‘文学进化’随着一个较新形式的现实化而达到一种视野时才被认识”[1]P161。所以,文学史家必须看到文学经验的“时间深度”。所以在垂直方向的历时观察中,所谓“古典的”和“传统的”,它们的作用不是要在艺术作品里显示永恒不变的真理,相反,“过去的文学都要靠一种新的接受将其拉回当代才能回归。” 其次,在共时的维度上,姚斯提出设置一个共时截面,“把同时代作品的丰富多彩、参差不齐划分成等值的、相反的和具有等级的结构。”[1]P163也就是说研究一个时代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状况。在这种基础上,“在以前和以后的历时方法中进一步设置截面,以至这些截面能把文学结构的变化在这个变化的划时代瞬间中历时地清晰地显示出来。”[1]P163这就好比把一个一个的圆盘重叠的放置在一起。每一个圆盘就好比是一个时代的截面,把这些圆盘、这些截面连贯起来所形成的圆柱体就是整个的历史。所以我认为接受美学的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过程。这类似于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所提出的“透视主义”(Perspectivism)的观点,把所有的文学作品看成一个可以互相比较、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整体,“不是一系列独特的,没有相通性的作品,也不是被某个时期的观念所完全束缚的一长串作品。”②时间是一个容器,历史和文学都是在时间中展开的,但是接受美学的文学史观却力图要打破历史进程的时间神话,他们所要建立的是一个纵横交错的时空体系网,把文学的历史性落实在纵和横的交汇点上,既可以用历时的方法看待同时出现的作品,也可以把作品放在时间序列中,视之为“现实的或者非现实的,时兴的、过时的或者历久不衰的,问世过早或者太晚的”[1]P164,从而把文学史研究的线性思维或者平面思维转变为一种立体思维。应当承认这是很富创见的。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文学和社会的功能性关系。姚斯指出要把文学生产看作是一种特殊历史,要参与到生活实践当中,“只有当读者的文学经验进入他生活实践的期望视野、孕育出他理解世界的能力,从而反作用于他的社会行为,才能清楚地看到文学天生具备的社会功能。”[1]P166这就意味着要突出接受和效果的作用,并且这种接受和效果并不仅仅局限在文学阅读和创作范围内,而是要深入客观世界的改造。“文学和读者的关系既可以在感觉领域通过引动美学感知,也可以在伦理领域通过要求道德反思而实现自己。”[1]P169姚斯通过围绕《包法利夫人》而展开的诉讼案件,力求说明“一部文学作品就可以用一种不同寻常的美学形式来打破读者的期望,同时把问题摆到他们的面前”。[1]P172这种理论指向是和前面谈及的接受美学诞生的现实境域有着深刻联系的。在姚斯看来,接受美学的历史任务就是要站在历史的角度,改变反映论指导下的文学史研究,在文学进化的过程中揭示那种受到蒙蔽的社会塑造功能,填平“文学和历史、美学认识和历史认识之间的鸿沟”。四 曾经有论者指出,以姚斯为代表的接受美学把文学活动的历时性归结为共时性,从而取消了文学史,“姚斯与其说是要建立一种新的文学史理论,不如说是要建立一种新的取消文学史的理论。”[6]P6但是在我看来,这实际上正是接受美学文学史观的特点所在。接受美学是立足于接受者的特殊角度,站在共时和历时,站在历史和美学双重视野的交汇点上来观察文学现象。因而它不同于线性思维、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文学史观,“这种文学史不以作家、影响和文学潮流为中心。这并不是说文学作品自身保持不变而它们的解释发生变化:作品和文学传统本身按照它们在其中被接受的各种历史‘视野’积极地改变。”[7]P92宏观地说,接受美学所要取消的不是文学史的理论,而是试图取代僵化的“进化论”、“作家、作品论”的文学史思维模式,取代单一的观察视角和研究方法,尤其是将传统和现代对立起来的思维定式。这些对于我们的文学史研究以及诸多文类史的研究都是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的。微观上说,接受美学把文学的历史看作是一部接受史和效果史,突出了以往被忽视的读者的作用和地位。而这也正是当下在不断重写、不断修订的文学史写作当中最应当引起史家瞩意的。 对于文学史的编写而言,史料的收集、甄别、整理固然直接影响着史书能否成为一部“信史”,但占有了材料却未必就一定能够撰写出一部“良史”。文学史的编撰归根到底是一种人为的写作活动,所以史家对于材料的取舍、编排、评价,或者说史家的文学观念、历史态度在更大程度上制约着笔下史书的面貌。陶东风教授所提出的“文学史哲学”③的思考,以及学界对于文学史编写史进行考察的论著,都是在引入对于更具指向性的历史观念、历史秩序的思考。现在看来,肇始于80年代末期的“重写文学史”不仅仅是对于个别作家、作品的重新品定,其内在的挑衅性实际上是在于对于文学史秩序的冲击。这种冲击的效能近年来已经被学界做了较好的吸收、转化,而在这种吸收、转化过程中,也不难看出对于接受美学文学史观的借鉴。例如在对赵树理的研究处理上,在钱理群等先生著的《现代文学三十年》里仍比较侧重于对作家、作品的介绍和评价,而在洪子诚先生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却通过作家的“评价史”还原了历史语境。我并无意对两部史书的高下妄加评断,只不过我非常叹服洪子诚先生把赵树理处理为一个“问题”的方式,这种处理方式更加突出了历史的连续性和动态感。而在贺桂梅的研究中,则更加放大了作为“问题”的赵树理,在其《转折的年代》④一书中,再现了赵树理的“经典化”过程,而这实际已经触及到了“当代文学”的发生问题。而所谓“评价史”、“经典化”实际上就是“接受史”、“传播史”,都可归入“文学接受”的范畴。对“评价史”、“经典化”的研究,不仅凸显了问题的完整性和整体性,同时也在一定削弱了史家价值判断的主观性,既建立了历史逻辑,也敞开了问题内涵,应当说,这种处理方式与接受美学共时态、历时态相交织的历史观是颇有几分相似之处的。 其实,无论是透过历史来看文学,还是透过文学来看历史,都是不够完美的。史学、社会学和文学彼此之间固然可以借鉴,然而它们毕竟又是不同的研究领域,具有不同的学科特点,彼此之间在相互支援的同时又难免造成遮蔽。不同的文学史观的意义也就在于从不同的角度扩展观察视域,拓宽思考空间。而究竟是应当以集体、读者的名义来规范文学,还是应当以文化想像和语言实践的胸怀来阅读社会和现实,或许这正是文学史的魅力所在,也是其吊诡所在吧。

东海中学简介芳草芬菲,木棉参天,书声朗朗,和气融融。东海中学的校园是质朴的校园、青春的校园,民主的校园,和谐的校园,开放的校园。东海中学一九八一年创办,是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的普通完全中学,市一级学校。二十多年来,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进步、科学民主、兼容并包”的优良传统,秉承“厚德、博学、强能、笃行”的校训,经过一代代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形成了“团结、拼搏、求实、奋进”的优良校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的学术氛围。我校曾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体育锻炼达标先进单位,广东省中学共青团建设先进单位,广东省中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广东省巾帼文明岗,汕尾市文明岗,多次被市县镇评为文明单位,先进集体。春风化雨,郁李抽枝,28年来,我校为社会培养了二万多名合格人才。我校教学设施设备比较齐全,现建有办公楼1幢,教学楼2幢,实验楼1幢,配套有实验室、语音室、电脑室、图书阅览室等功能室,以及标准篮球场、排球场。高中部各班已装备多媒体设备,实现教学电教化。初中部已开始逐步实现教学电教化。2009年秋季新学期,我校设高中部、初中部51个教学班,在校生近3800人。我校师资力量雄厚,逐步造就了一支层次高、业务精、结构合理、经验丰富、充满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现有职教工240人,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90%以上,初中教师学历达标100%,中专高级讲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26人,中学一级教师92人。先后有90多人次被省、市、县授予南粤优秀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有120多篇教师的论文、作品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2006年春,以林袓浮校长为首的新的学校领导班子组建后,提出“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校长是学校管理者,更是教学领导者”的治校理念,坚持“以德育为首位,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重点”的指导思想,逐步建立起制度化、多样化、立体式的德育体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网络,强化以教学监控体系为重点的教学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管理,开展以市级以上课题和校本课题相结合为重点的全方位学术研究,拓展教育教学科研纵深发展。积极构建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突显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现代科学与儒家思想相交融的校园文化。大力加强校本培训,积极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式和个性化教学,大力倡导激励教育,阳光教学,启发教学,有效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挖掘潜能,弘扬个性,发展特长。新的领导班子决心:“咬定发展不放松,勇立潮头不退却”,以和谐理念推进优质教育,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力争上游,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竞赛、师资建设、校园文化的全方位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高质量、有特色、影响辐射力较强的完全中学。我们坚信,东海中学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学校班子校长、支*部书*记:林祖浮男,1966年11月出生于陆丰市潭西镇。1985年6月在陆丰师范学校中师毕业。1989年7月在华南师范大学函授大专政*治专业毕业。1992年6月在广东教育学院进修全日制二年制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1997至10月-1999年业余进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结业。中专政治高级讲师。1992年8月年至1996年8月在陆丰市林启恩纪念中学任高中政治教师、团*委副*书*记、团*委书*记,1996年9月至2000年6月在陆丰市教师进修学校任教导处主任,2000年7月至2005年12月在陆丰市广播电视大学任教务处主任、副校长。2006年1月在陆丰市东海中学任校长。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1995年被评为广东省“二五普法”先进个人。1999年获得广东省中师政治教师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1992年以来,在广东省教育厅《教育创新》、《广东教育学院学报》、《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太原教育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1篇。副校长、支*部*副*书*记:蔡炳钦分工:分管学校财务后勤工作副校长:王跃沛分工:分管人事工作,负责高中教学副校长:林俊侨分工:分管初中教学工作副校长、工*会主席:施展翎分工:分管德育工作,主持工会工作知名校友黄岳坛, 男,25岁,我校高中2005届毕业生,清华大学EMBA硕士、防腐工程研究员、高级生化技术员。担任北京佳影公司CEO 、技术研究员及产品开发负责人。2011年,前往美国学习深造和进行技术交流。个人成就:2008年6月,他的标本礼品的处理技术及药品配方获国家新型技术发明专利。同年12月部分技术编入山西生物学院《生物制药综合应用技术课程》并成为指导毕业生创业的典型案例。2008年起,先后获得多个科学技术奖、优秀企业领导模范奖等荣誉。创业历程:在读大学期间,利用自己技术专利创办了北京佳影公司。后来,与北京富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强力联合,借助美国奥海资本集团的优势,并充分利用清华大学尖端科研平台和高端智力资源,积极进军依托科研支撑企业发展,以企业发展推进技术创新,实现科研和企业互动双赢的发展道路。

党委书记:方健壮 方健壮,男,1958年3月出生,广东省惠来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广州外国语学院毕业。分别于广州外国语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华威大学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文学文体学硕士及英国学硕士学位。于1980年7月至 2002年7月在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工作,历任英语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英文学院院长、教务处长、校长助理,兼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 报》常务副主编。2002年7月至2011年3月任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2011年4月至2014年6月,任广东理工职业学院院 长、党委副书记。现任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英语教学”全国顾问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广 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小学(学前)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委员会委员、广东现代远程教育协会会长、广东省成人教育协会 会长。长期从事英语语言文学、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英语教育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多项省级科研教研课题,出版著作、教材18部,先后四次获得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分管思想教育与宣传工作,广东电大报,组织宣传部(统战部合署)。联系文化与传播学院、外语系。院长、党委副书记:刘文清刘文清,女,1966年11月出生,广东理工职业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博士研究生,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986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6月入党,曾任广东英德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副市长。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在清远市人民政府工作,历任驻北京联络处副主任、主任。2002年9月至2007年1月任省委办公厅“省委新一号楼”筹建办副主任。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任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现任广东理工职业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全国秘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协作会副会长、广东省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秘书学会常务副会长。先后获得优秀公务员、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十二五”时期广东高职教育发展的思考》、《构建利益驱动的校企合作运营机制研究》等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2部。主持12个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能力提升》、《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实践报告》分别获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一等奖、全国“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主持学校行政与学科发展全面工作。分管校园综合治理工作,审计工作,广东开放大学校长办公室(校友工作办公室挂靠),发展规划办公室(系统建设办公室合署),督导室(高职教育研究室合署)。联系信息与工程学院,数码设计与制作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海燕李海燕,女,1964年1月出生,广东潮阳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任工会主席,副研究员。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分别于华南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85年7月至1990年9月,在华南师范大学 电化教育系任教师。1990年至今,在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工作,先后在人事处、远研室、教务处等部门工作,历任副主任科员、科长等职。1999年6月,任开 放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2001年6月,任组织人事处副处长。2003年6月至2008年7月,任组织人事处处长。2008年7月至今,任广东理工职业学 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长期从事高校教育管理与研究工作,主持多项省、校级科研课题,参与多项调研工作,公开发表论文等十多篇。主持纪委和教代会。分管干部和人才工作,纪委办(监察处合署),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离退休人员办公室挂靠),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合署),招生与就业指导办公室,工会,团委,关工委。联系管理工程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院长、党委委员 :李江李江,女,1962年10月出生,广西上林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主编,研究员。 北京大学和国家行政学院联合培养公共管理硕士(MPA)。1982年7月至1984年11月在广西大学工作。1984年11月至1989年6月在广西工学院工作。1989年6月至今在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工作,历任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教学部主任助理、教务处副处长、教务处长、校长助理。2001年11月至今任学校党委委员。2005年至今任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副院长。 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广东现代远程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标准化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价格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曾任广东现代远程教育协会会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标准化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长期高等教育和公共管理研究以及机械工程教学和研究,主持省级和校级课题10项,出版专著3部、教材2本,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学术委员会。分管科技处(学报编辑部、终身教育研究院挂靠),网络信息服务中心,学分银行管理中心,终身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合署),图书馆(学习资源中心)。联系经济管理与标准化学院,财经系,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副院长:孙平孙平,男,1964年3月生,陕西韩城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副院长,法学博士,教授,三级警监警衔。中山大学毕业。分别于西北政法大学、中山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1985年 9月至1991年 7月在西北政法大学任教。1991年 7月至2003年3 月,任广东司法警察学校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副校长。2000年7月至2001年7月,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做国内高级访问学者。2003年3月至2008年10月,任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院长。2004年7月至12月,被广东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委派到揭阳市挂职锻炼,任榕城区区长助理。2008年10月至今,任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副院长。现为政协广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监狱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法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法学会医药食品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知识界人士联谊会常务理事。曾荣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全国司法系统警察学校优秀教师称号、广东省司法厅优秀教师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主要从事刑罚执行、法律文化、教育人类学的研究。主编、参编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30余篇。分管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综合办公室,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教务处(评建工作办公室合署),基建与后勤管理处,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办公室合署),直属学院(附属职业技术学校合署),教材中心。联系计算机系,工程技术系(物联网工程系),文法系。副院长、党委委员:陈显强 陈显强,男 ,1962年3月出生 ,湖南省新化县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教授,理学博士。中山大学毕业。分别于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获得理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2年7月至1994年8月,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原湖南娄底师专)数学系工作,曾任分析教研室主任和副系主任、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学报编委。1997年7月至今, 在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工作,历任教学指导中心副主任、教务处处长,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学报编委。2008年7月起任学校党委委员。2010年7月至今任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副院长。现为广东省数学会理事,中国数量经济学会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数学教学和研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参与教育部和教育厅立项的多项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并执笔撰写研究报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分管广东开放大学教务处(督导办公室合署),教育技术中心,财务处,资产与设备管理处(学校招标与采购中心挂靠)。联系法律与行政管理学院,基础教学部。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版面费

我认为这些刊物有企业活力,江海纵横,当代经济管理,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学生学院学报等等,这些都是不收版面费的,而且里面的知识内容对于我们后续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可以多看一些这些学术杂志。

财务会计创新方法与措施

谈到学术期刊的发表,就需要先看先期刊的分类了。

一般来说,我们将期刊分四大类:

一、A类学术期刊

1、《国外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总览》(按对应版本)所列国外学术刊物;

2、《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按对应版本)所列国外学术刊物;

3、《中国科学》和《中国社会科学》。

二、B类学术期刊

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刊物(按对应版本,见附件一);

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库刊物(按对应版本,见附件二);

3、国外一般性学术期刊。

三、C类学术期刊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列国内学术期刊(按对应版本,见附件三);

2、国际会议论文集(具有正式出版号)。

四、D类学术期刊

1、省级以上(含省级)一般性学术期刊;

2、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集(具有正式出版号)。

说完了期刊分类,就不得不说,目前国内的期刊市场了。

不管是国内刊还是国外刊,总的来说级别就是普刊和核心的区别,一般普通期刊的费用比较低,大概在几百到几千左右,就是在800-3000之间。省级刊物的版面费一般为一个版面800元。一个版面也就能刊登2000字符左右,还不算图片、表格之类的。国家级的刊物和这个相差不大,普刊方面的话需要注意收录的问题,版面越多价格越高,以这个问题和字数、等级、收录都有关系。

核心期刊的版面费自己投稿一般也就在2000-4000之间,当然也有很多核心不收取版面费,如果通过中介,基本上就是妥妥的上万了。

根据网络信息,整理出来很多不收审稿费和版面费的期刊,这里汇总给大家:

电子技术应用、《高教探索》(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广东教育》月刊综合版、《电子信息对抗技术》、《电子对抗》、《航天电子对抗》、《电声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电力自动化设备、高压电气:核心、《燃气轮机》、《河北农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核心刊物、鞍山师范学院学报、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石河子大学学报、中国铁路、综合运输、探索、天府新论、江苏省盐业信息、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 英文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计算机科学、现代通信、《系统工程学报》、《现代通信》《重庆通信学院学报》

还有一些计算机学科上非核心,比较好中的期刊推荐给大家:《计算机安全》  、《计算机与现代化》 、《现代通信》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中国雷达》、《西安通信学院学报》、《重庆通信学院学报》

EI检索:《软件学报》 《计算机学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

高职院校教师发表论文还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不收版面费的期刊,对文章质量要求更高一些。

很多职业院校(高职、中职)教师抱怨,发论文特别是核心期刊论文太难了。

以北大核心期刊为例,职业教育方向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职教论坛》等几本专业的北大核心期刊。同时,还有《现代教育管理》《教育理论与实践》《黑龙江高教研究》等一些大教育类核心期刊也会发表职业教育类论文。

还是按照值得尊敬的期刊来说,现在这些期刊大多都是有稿费的:

中国高教研究(有稿酬,千字50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国劳动(有稿酬,千字40元)、中国人才(有稿酬,千字40元)、职教论坛(有稿酬,千字30元)、班主任(有稿酬,千字50元)、人力资源(有稿酬,千字40元左右)、浙江统计、经营与管理(有稿酬,数额不祥)、中国改革(有稿酬,数额不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有稿酬,数额不祥)、企业管理(有稿酬,千字50元)、石油教育(可能有稿酬)、演讲与口才(稿酬很高,不同栏目有差别)、包装世界(可能有稿酬)、中外管理(可能有稿酬)、人力资本(不收费,可能有稿酬)

一、 1 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邓红平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0-01 博士 2 网络环境下数据库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崔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05-01 硕士 3 论网络会计的影响和应用 周述梅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1-01 硕士 4 网络经济时代会计问题研究 常辉 山西财经大学 2010-05-30 硕士 5 网络技术对会计发展影响的研究 李秀丽 东北农业大学 2003-06-01 硕士 6 试论网络公司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雷光勇; 黄斌 会计研究 1999-01-15 期刊 7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影响及对策 许小满; 王乐园 经济师 2008-07-05 期刊 8 浅议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影响 李丽君 商业经济 2007-01-20 期刊 9 网络时代会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陈泰锋; 何光明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0-12-25 期刊 10 简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发展 董战辉 人力资源管理 2010-04-08 期刊 11 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宋世坤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11-28 期刊 12 网络会计对当前会计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 姜明 商业经济 2008-11-10 期刊 13 试论网络会计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吴克平 科技经济市场 2009-07-15 期刊 14 浅析网络会计的特征和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胡婷婷 新西部(下半月) 2007-05-25 期刊 15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 李明华; 何生棠 财会通讯 2003-08-15 期刊 16 浅谈网络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影响 田荣梅 现代经济信息 2010-06-23 期刊 17 网络会计及其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 万李 煤矿机械 2003-05-25 期刊 18 谈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王利花 新疆财经 2006-10-25 期刊 19 网络会计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王云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6-15 期刊 20 网络环境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影响分析 朱一妮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9-25 期刊 21 网络时代对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王霞 财经界 2010-05-01 期刊 22 网络会计初探 秦冬梅 西南农业大学 2001-04-01 硕士 23 网络技术对会计基本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曹惠民; 柴庆孚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6-01-01 期刊 24 论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刘红侠 现代商业 2010-06-25 期刊 25 浅析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网络会计的产生 张锋; 董德民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7-30 期刊 26 网络财务对会计领域的影响 马俊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9-30 期刊 27 我国网络会计的特点及其对传统财务会计实务的影响分析 袁伟 山东纺织经济 2009-05-20 期刊 28 网络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十大影响 程翠凤 经济师 2001-11-15 期刊 29 网络环境对传统会计模式影响的探讨 王允平; 杨庆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4-07-20 期刊 30 网络环境下会计假设探析 岳茂林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9-07-15 期刊 31 网络环境对会计假设的影响及发展对策 杜耀昌 现代商业 2010-03-25 期刊 32 网络财务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 赵改玲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10-30 期刊 33 网络会计发展探析 谈来英 商场现代化 2011-03-10 期刊 34 网络新环境下对传统会计假设的重新认识 丁健新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8-15 期刊 35 浅谈网络财务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 孙煜 新西部(下半月) 2007-12-30 期刊 36 浅谈网络会计 马瑞娟; 张书剑 中国集体经济 2011-02-05 期刊 37 浅谈网络会计 宋清梅 科学之友(B版) 2008-01-10 期刊 38 试析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及实务的影响 李复臣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15 期刊 39 网络环境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分析 赵素存 光盘技术 2008-08-08 期刊 40 简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秦丹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05-28 期刊 41 网络对传统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詹长征 巢湖学院学报 2007-05-25 期刊 42 计算机网络对会计工作的影响探讨 易美华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15 期刊 43 论网络会计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徐丽波 信息技术 2011-09-25 期刊 44 试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发展 武财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7-06-25 期刊 45 网络经济发展视角下的财务会计 王煜 中国集体经济 2010-02-05 期刊 46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杨守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9-30 期刊 47 网络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孟文艳; 白英华 黑龙江电力 2005-06-30 期刊 48 浅谈网络对会计的影响 李国强 山西科技 2005-05-25 期刊 二、1 网络会计信息安全的研究 李晋辉 山西财经大学 2012-03-01 硕士 2 基于电子商务网络财务会计发展研究 陈嘉莉 企业经济 2012-06-25 期刊 3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研究 杨晓红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2-02-15 期刊 4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会计的发展趋势 吴腾烽 商业会计 2012-02-20 期刊 5 谈网络会计的利弊及发展对策 刘东山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09-24 14:28 期刊 6 网络信息时代会计专业期刊品牌塑造与发展研究 李笑雪 孝感学院学报 2012-12-04 14:13 期刊 7 浅议网络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森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6-25 期刊 8 网络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王伟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7-08 期刊 9 网络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高想清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6-25 期刊 10 会计专业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刘波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12-02-28 期刊 11 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 华耀军 时代金融 2012-02-15 期刊 12 论网络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影响 赵婧 现代商贸工业 2012-02-15 期刊 13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控风险及防范 李晓宏 当代经济 2012-08-08 期刊 14 网络环境条件下会计档案管理初探 李业巍 办公室业务 2012-12-05 期刊 15 对企业网络会计信息安全的探讨 赵勇 商场现代化 2012-01-10 期刊 16 现代网络环境下高校会计考核与评价体系变革探究——以南京审计学院“会计网上作业与考核系统”为例 许汉友; 杨政 会计之友 2012-01-05 期刊 17 基于网络环境下会计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董春华; 张光照 职教论坛 2012-11-25 期刊 18 对信息时代下网络会计的探讨 牛瑞琴 商场现代化 2012-08-01 期刊 19 网络环境下的《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研究 毛远林 科技信息 2012-10-15 期刊 20 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实务的影响 侯泊寒 企业导报 2012-08-30 期刊 21 浅谈企业如何加强网络会计下内部控制 吕宁 商场现代化 2012-09-20 期刊 22 在网络环境下会计内部控制框架构建探讨 孙敏 现代商业 2012-09-28 期刊 23 网络会计发展的几点建议 陶桂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03-18 期刊 24 网络环境下会计核算流程的探讨 吕小凤; 王伟国 山东纺织经济 2012-11-20 期刊 25 浅谈网络时代会计的发展方向 杨阳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7-15 期刊 26 网络会计下的内部控制研究 冯雅妮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2-05-15 期刊 27 基于网络环境下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信息系统安全及对策 李先梅 信息系统工程 2012-01-20 期刊 28 信息时代对网络会计的探讨 江华 商 2012-02-25 期刊 29 浅议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 朱晖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3-08 期刊 30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系统——网络会计 肖云霞 科技信息 2012-05-05 期刊 31 试论传统会计在网络会计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发展 王瑛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8-23 期刊 32 浅谈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徐晓萍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8-25 期刊 33 网络时代的会计 李天海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2-04-18 期刊 34 网络会计安全问题及研究对策 马香兰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10-15 期刊 35 传统会计模式与网络会计模式会计目标的比较及评价 张桂欣 商场现代化 2012-03-10 期刊 36 浅析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赵丽娟 财经界(学术版) 2012-10-25 期刊 37 网络会计研究 孙海波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02-28 期刊 38 论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发展问题 李岩 财经界(学术版) 2012-11-25 期刊 39 网络会计特点的分析 李彦锐 绿色财会 2012-06-10 期刊 40 网络经济时代事项会计假设的新思考 万晓文; 赵静 新会计 2012-05-28 期刊 41 网络环境下财务会计模式探讨 宋琪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8-15 期刊 42 网络环境下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 马英娟; 郭莲 改革与战略 2012-04-20 期刊 43 信息时代网络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陶娜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9-25 期刊 44 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 华耀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05-16 期刊 45 网络时代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孙铁民 东方企业文化 2012-10-08 期刊 46 网络会计研究 唐翼锋 经济师 2012-07-05 期刊 47 浅论网络会计是会计电算化的必然趋势 蔡范丰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9-25 期刊 48 浅议网络环境下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 熊菁璇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2-25 期刊 49 基于网络技术的会计舞弊防范与治理研究 王淑玲 财会通讯 2012-01-25 期刊 50 网络信息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于明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06-25 期刊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报名官网

电视大学是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承认学历,也可以上人才网站查询学历信息,你不需要担心

可以去户籍所在地教育局咨询报名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创办于1979年1月, 学校在全区共设立有14所市级和行业电大分校、80个学习中心和教学点,形成了基本覆盖全区城乡的远程教育办学网络。学校拥有两个校区——东宝校区和五象校区,分别位于南宁市青秀区东宝路和邕宁区龙岗片区龙祥路。那么,广西广播电视大学什么时候报名?招生专业有哪些? 报名时间 每年都有两次报名的机会,春季一次,秋季一次,春季的报名时间是在3月份,秋季的报名时间是在9月份,有时候也会有补考的机会,春季的报名时间会延长到4月份,秋季的报名时间会延长到10月份。 招生专业 1.本科(专升本)专业(12个) 法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工商管理、会计学、行政管理、土木工程、软件工程、工程管理。 2.本科(高起本)专业(5个) 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会计学、软件工程、学前教育。 3.专科专业(23个) 金融管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管理方向)、计算机信息管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药学、会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健康管理、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法律事务、护理、工商企业管理。 4.“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专业(专科)(6个) 林业技术、园艺技术、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村镇管理方向)、农业经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乡镇企业管理方向)。 报名方法及需持材料 1.原学历毕业证和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须复印在一张A4纸的正反面),报读本科(专升本)专业还需要提供学历证明材料(学历证明材料须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下载的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2.持本人身份证原件、近期免冠一寸彩色蓝底照片3张,以及电子照片(格式为“jpg”,背景为蓝色,衣着白色或浅色系,像素为150*210,文件大小不超过40K。) 3.凡符合入学条件者通过入学资格审核及广西电大组织的入学水平测试即可入读。也可以通过广西电大招生官方网上报名,并须在报名结束前持报名材料就近到当地电大学习中心进行现场确认。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成人继续教育每年9月份教育考试院报名,带上需要的材料去教育部报名即可。1、身份证明。身份证及相应复印件,如果身份证遗失,应及时到派出所办理带有本人照片的户籍证明,同时标明身份证号码,并应迅速补办身份证,以不耽误考试。2、学历证明。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官网

1.一种面向多服务的抗共谋的非对称公钥叛逆者追踪方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EI,A2类),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2. 一种新的面向多服务抗共谋非对称公钥叛逆者追踪方案.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EI,A2类), 2006年第4期,第一作者。3. 一种支持多频道服务的抗共谋的非对称公钥叛逆者追踪方案.电子与信息学报(EI,A2类), 2006年第11期,第一作者。4. 一种新的基于大整数分解困难问题的叛逆者追踪方案.计算机科学(B类),2006年第7期,第一作者。5. 一种抗共谋的非对称公钥叛逆者追踪方案.计算机科学(B类),2006年第8期,第一作者。6. 一种新的无第三方参与的买方卖方水印协议.计算机应用(B类),2006年第7期,第一作者。7. 面向多服务的可灵活撤销的非对称公钥叛逆者追踪方案.计算机应用(B类),2006年第8期,第一作者。8. 基于身份无可信中心的盲签名和代理签名. 计算机应用(B类),2006年第10期,第一作者。9. 两个叛逆者追踪方案的密码学分析.计算机工程与应用(B类),2006年第15期,第一作者。10. 一种新的基于身份的代理盲签名.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一作者。11. 一种新的叛逆者追踪方案.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12. 一种面向多服务的抗共谋公钥叛逆者追踪方案.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一作者。13. 抗共谋的非对称公钥叛逆者追踪方案.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6年第1期,第一作者。14. 叛逆者追踪方案的密钥盲化攻击模型.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5年第12期,第一作者。15. 在课件制作中调用应用程序的通用方法.中小学电教,2003年第9期,独立完成。16. 教育信息网站建设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电化教育研究(CSSCI检索源期刊,B类),2002年第10期,第一作者。17. 基于ASP的网站动态布局的数据库化管理.微型电脑应用,2002年第5期,独立完成。18. 递归程序探讨.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一作者。19. 关于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计算机程序设计核心课有关问题的探讨.电化教育研究(CSSCI检索源期刊,B类),2001年第5期,独立完成。20. 用ASP技术开发网上考试程序.计算机系统应用(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类的国家核心期刊),2001年第6期,第一作者。21. 基于WWW技术的课件探讨.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独立完成。22. 关于提高教育软件创作质量的探讨.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第二作者。23. 快速小波熵在图像检索中的应用.红外技术(B类),2005年第6期,第二作者。24. 基于显著兴趣点颜色及空间分布的图像检索新方法.光子学报(EI),2006年第2期,第二作者。25.基于显著封闭边界的图像检索算法.计算机科学(B类),2006年第8期,第二作者。

1. 曾维刚《宋孝宗与南宋中兴诗坛》,《文学遗产》(权威期刊,CSSCI),2013年第6期。2. 曾维刚《张镃<南湖集>成书考》,《文学遗产》(权威期刊,CSSCI),2011年第5期。3. 铁爱花、曾维刚《旅者与精魅:宋人行旅中情色精魅故事论析——以<夷坚志>为中心的探讨》,《中国史研究》(权威期刊,CSSCI),2012年第1期。4. 曾维刚、王兆鹏《王齐愈及其七首<菩萨蛮>回文词考论》,《中华文史论丛》,总第80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5. 曾维刚、铁爱花《洪迈<野处类稿>辨伪》,《文献》(CSSCI),2006年第3期。6. 曾维刚《<全宋文>张镃残文一篇补正》,《文献》(CSSCI),2009年第1期。7. 曾维刚《张镃诗文著作系年》,《国学研究》,第26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8. 曾维刚《论许棐及其诗》,《文学遗产》网络版,2010年第2期。9. 曾维刚《宋元笔记方志等文献所见宋代作家及诗文辑考》,《历史文献研究》(CSSCI),2015年第1期。10. 曾维刚《典范确立:论陆游的当世接受》,《江海学刊》(CSSCI),2014年第3期。(该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14年第8期全文转载)11. 曾维刚《吴芾、王十朋诗辑佚二首》,《江海学刊》(CSSCI),2013年第3期。12. 曾维刚《史浩诗辑佚四首》,《江海学刊》(CSSCI),2012年第3期。13. 曾维刚《王钦若诗辑补一首》,《江海学刊》(CSSCI),2012年第5期。14. 曾维刚、铁爱花《园林别业与宋人休闲雅集和文学活动——以杭州张镃南湖别业为中心的考察》,《浙江学刊》(CSSCI),2012年第5期。15. 曾维刚《从游赏娱乐、慷慨励志到黍离悲歌——两宋时期多景楼登临诗词的历时态考察》,《东南大学学报》(CSSCI),2007年第6期。16. 曾维刚、王兆鹏《南宋中兴诗坛的师承与文学史演进》,《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17. 曾维刚《南宋中兴诗人群体论纲》,《兰州大学学报》(CSSCI),2012年第2期。18. 曾维刚《论南宋中兴时期江湖诗人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兰州大学学报》(CSSCI),2010年第4期。19. 曾维刚《论张镃的诗学活动及其诗歌创作》,《兰州大学学报》(CSSCI),2008年第4期。20. 曾维刚《论南宋中兴时期道学发展与道学诗人群体的形成》,《西北师大学报》(CSSCI),2012年第4期。21. 曾维刚《南宋中兴诗坛的建构》,《长江学术》,2006年第4期。22. 曾维刚《宋孝宗佚诗二首考录》,《社科纵横》,2008年第11期。23. 曾维刚《<全宋诗>虞俦佚诗二首考录》,《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24. 曾维刚《李白一生的“西顾”情结》,《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25. 曾维刚《沉潜与高明的结晶,典范到普适的学问——评王兆鹏先生<词学研究方法十讲>》,《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26. 铁爱花、曾维刚《平常表象背后的历史意蕴——读<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书品》,2011年第3辑。27. 曾维刚《妇女史研究的新视野——评铁爱花<宋代士人阶层女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43期,2011年12月1日。28. 曾维刚、张鹏《宋代文化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崔际银教授<文化构建与宋代文士及文学>评介》,《宁波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29. 曾维刚《系统揭示曲词起源发生的历史图景——评木斋先生〈曲词发生史〉》,《中国韵文学刊》,2012年第4期。30. 曾维刚《<宋会要辑稿>张宗元资料辨误》,《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31. 曾维刚《评<宋才子传笺证>》,《书品》,2013年第2辑。32. 曾维刚《文学传播的沉实探索》,《中华读书报》,2014年1月15日(11版)。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主管单位:甘肃省教育厅主办单位: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快捷分类:教育教育综合出版地区:甘肃国际刊号:1008-4630国内刊号:62-1140/G4创刊时间:1987发行周期:季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个月内所在栏目:社会科学II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