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在一个企事业单位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固定资产业务对于公司中的领导和决策者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使得设备利用率的增加得以有效的提高,通过优化安排维修资源得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强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公司资产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能。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 固定资产管理的电算化 固定资产效 益分析体系
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目标是提高固定资产的可利用率以及降低企业运行维护成本,使得企业维修资源为核心得以优化,通过各种信息手段,来合理的安排维修计划以及相关的资源与活动。企业通过提高设备可利用率来实现收益的增加,通过优化安排维修资源得以降低成本,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和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企业对资产的管理不但要进行静态核算外,而且还要现资产的动态管理,比如从资产的申购、资产领用、资产维护一直到资产的报废,整个资产生命周期的管理。
在日益竞争的商业时代,对于拥有高价值资产的企业来说,对于设备的维护已经不再局限于成本范畴了,资产的管理更成为获取利润的战略工具,加强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公司资产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能。
一、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公司领导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理念
根据我国《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负责人必须对本企业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所以,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好《会计法》,固定资产的管理的关键是,公司领导必须真正做到并且担任起对资产管理的相关责任。一个企业的负责人重视企业的资产管理,应当成立专门的委员会来管理固定资产,应当设有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杜绝思想意识上的“重进轻管”、“重资金、轻实物”。
(二)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责任意识
对于职责不明,有些企业在出借出租固定资产时没有办理相关的手续,致使企业固定资产流失毁损;有的固定资产由于长期使用达到报废状态,但是没有办理报废手续,账面上仍大量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存在;在对房屋改造、修建应增强建筑物面积和金额的情况下,由于疏忽没有及时管理等情况,使得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能力弱,不能定期清查、盘点,造成企业资产状况不清。
(三)加强固定资产使用人员和固定资产维修人员的责任心
固定资产管理是实物形态的管理。企业的主要资产组成大部分来自生产设备,生产设备使用寿命包括有物质寿命、技术寿命、经济寿命。生产设备的自身质量及运行以及生产设备的保养和正常维修,决定着物质生命的长短。首先,要对生产设备注重日常维护,以确保延长其物质寿命。否则,固定资产会提前报废,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给企业增加了支出,导致固定资产总值的减少。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技术上更先进、经济上更合理、更好的生产设备,从而造成原有生产设备的贬值。有些设备虽然能继续使用,但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是从经济效益角度看设备最否达到合理的使用期限。在最适宜的使用年限内使用固定资产,出现年均总成本的最低值,而能使年均总成本最低的年数,这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技术更新处于相对于缓慢阶段的设备,其更新主要以经济寿命为主,同时兼顾技术寿命。
从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上应该对固定资产采购、固定资产发放、固定资产登记与转移、固定资产验收、固定资产报废、固定资产盘点、检查制度,应该严格要求以确保固定资产在各个环节中保证账实相符,避免造成损失。
二、管理好固定资产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固定资产的预算制度
企业应当每年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及资金情况,合理进行固定资产预算,预算得以批准后,一般情况下不予突破,对于“紧急需求”固定资产的情况,应当上报。在制度上有所规定,并从严掌握固定资产的采购。公司应根据各部门提出固定资产采购要求,报公司指定指定部门或专人进行审核,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根据现有资产情况,判断是否同意购置新固定资产或直接从 其它 部门调拨固定资产。如需采购,由报相关领导审批后,由负责人员采购。
(二)固定资产的授权批准制度
明确审批人对固定资产购置的审批权限和批准方式以及程序和责任。审批人不得越权审批。未经审批,不得采购。
(三)组织责任制度
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接收、使用等环节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明确其相应的责任、对工作作出具体要求,并相互监督、职权分离。采购的资产由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办理固定资产验收。如发现固定资产与采购要求不符,或者固定资产质量存在明显问题,须立即 报告 负责人,并进行固定资产更换,否则不予入库。由指定部门发放固定资产时,领用人须分别在《出库单》和《固定资产领用明细表》中签字确认。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因保管不善或其它人为因素造成固定资产丢失、被盗或毁损的,使用人应当按照规定赔偿。固定资产使用人 离职 时,须归还所有办公资产,经相关负责部门进行清点核实、确认无误后方可办理离职手续。由指定部门负责查核、统计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经领导签字确认后,填写《固定资产登记表》,明确部门对固定资产看管责任。固定资产出现丢失、毁损的,须到由指定部门进行备案,及时填写《固定资产登记表》;固定资产发生转移的,须经转出部门和转入部门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转移。由指定部门库管员根据《固定资产登记表》的变更情况及时更改资产管理台帐记录,并将相关情况备案至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经专业人员确认无法维修或维修费用超过资产原值时,需申请报废并办理相应报废手续。由指定部门相关人员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的自查和盘点,每季度协助进行资产检查及盘点,并做出资产清查盘点情况表。由指定部门进行资产的登记、检查以及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不定期抽查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情况。每季度,由指定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对各部门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盘点,并出具书面报告。对各部门资产盘盈盘亏的情况,找出原因及责任人,报公司领导批后处理。如果属于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应当追究当事人和管理者的责任,并且视具体情况进行赔偿损失。 (四)记录固定资产的账簿制度
负责管理固定资产的部门和公司的财务会计部门要全套保管好固定资产的申请单、固定资产审批资料、固定资产购买计划等各项会计记录,相关责任人禁止对固定资产的材料进行更换、丢失以及损坏,随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实施固定资产卡片,确保固定资产的情况及时反映。设立固定资产台账,更好地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建立固定资产档案,固定资产从初始规划到固定资产结束的全过程所形成文字描述、会计账务等相关资料。对固定资产进行归类划分建立相应的动态系统资料。
(五)固定资产处置、报废制度
按相关规定,企业各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调配要以固定资产的充分利用为原则,以来办理内部的调拨手续,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的变更登记。
三、要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电算化
由于固定资产规模越来越大并且种类繁多,各项管理工作仅靠手工管理、手工统计不再适应工作要求,所以必须实现管理工作的电算化,建立起对固定资产的计划管理和核算管理等功能齐备的信息化系统,将固定资产的购建、预决算、固定资产的处置、固定资产的报废、固定资产的核算等各项业务全部通过系统加以反映。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助于公司管理机构实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情况,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在实现核算电算化的前提下,可以取消手工固定资产明细账和总账,有利于减少手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四、固定资产效益分析体系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应当充分对效益进行分析。一是固定资产购置前,应对固定资产进行相关的预测和有效的分析。二是统计各部门固定资产使用率,发挥固定资产效能,该报废的固定资产报废,该维修的要及时进行维修。三是预算固定资产的盈亏平衡点,分析固定资产的工作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四是对企业固定资产全部实行电算化核算,分析每件固定资产的收入、支出、毛利和毛利率,明确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教科文司编,2006年8月第一版
[2]董定芳.浅议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经济师,2006年第6期
[3]王丽姿.经济寿命在医疗设备经济管理中应用初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年7月第23卷第7期
【摘要】本文针对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账、卡、物不符等现象,对固定资产的购建管理、日常管理、处置管理、效率管理等,提出了相应的改进 方法 与对策。
【关键词】固定资产 购建管理 日常管理 处置管理 效率管理
一、引言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现代公司战略部署及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公司系统应加强资产管理,着眼未来,推进资产管理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资产管理风险,盘活存量资产,改善公司资产运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有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账、卡、物不符的现象;2.个别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3.固定资产营运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4.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定资产管理改进方法或对策
(一)固定资产购建管理
1.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固定资产购建
根据《河南省电力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按照预算管理程序,严格按照经过总经理办公会和省公司批准的年度资本性收支预算安排固定资产购建,对于不可预见的固定资产购建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2.设备物资采购及工程施工款项结算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充分发挥招投标管理中心在物资采购方面的优势,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严格工程施工款项结算管理,提高工程资金使用效益。将设备物资采购和工程款项结算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满足工程进度需要的前提下,积极进行资金运作,降低资金综合成本。
3.及时编制竣工决算报告
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工程竣工决算管理办法》等制度的要求,加强工程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编制的管理工作,定期对竣工决算报告编制情况进行清理,及时督促上报审查,保证竣工决算的及时审批,有效解决固定资产长期以暂估价值入账带来的问题。
(二)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1.狠抓固定资产基础管理工作
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包括:1)在资产发生变动时,要求各职能管理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传递变动信息,确保帐、卡、物一致;2)建立管理责任追究制度;3)提出资产出租和委托经营管理的程序及职责;4)严格控制以固定资产进行担保的行为;5)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6)建立固定资产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制度。
2.制定定期清查盘点制度
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是完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基础,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原则上每年至少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清查盘点结束后,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及时提交清查盘点报告,对盘盈、盘亏固定资产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提出整改 措施 并会同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及时处理,资产清查发现重大资产损失情况的,及时上报省公司。
3.动态监控资产增减变动
设计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变动情况月度报表,要求填报月度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按月份对固定资产变动进行监控,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并更正,防患于未然,避免重大差错的发生。
4.会同生产部门做好更新改造支出管理
财务部配合运维检修等部门提出公司年度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计划,并纳入年度资本性支出预算管理。在制定更新改造支出计划时,综合考虑各单位固定资产规模、成新程度等因素。不定期对更新改造资金的使用进行监控,更改支出得到有效控制。按照有关规定调整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将技改形成的新增资产调整原有固定资产卡片,避免出现一项固定资产对应多张卡片的情况。
5.严格运行维护支出管理
固定资产运行维护支出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的使用及质量处于良好状态。在下达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支出预算时,充分考虑固定资产规模、成新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合理分配,提高固定资产维护效益。
(三)固定资产处置管理
1.固定资产处置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河南省电力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的处置根据不同的管理层面,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规定程序办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资产损失核销管理办法》及《河南省电力公司账销案存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对有关固定资产损失及时进行核销、账销案存资产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管理。
2.固定资产转让、盈亏、毁损及报废审批情况
固定资产转让、盈亏、毁损及报废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办理,由使用保管部门提出申请,说明理由,并提出处理意见,填制相关申请单据,经实物管理部门和价值管理部门审核后,报经主管领导审批,手续完备后进行处置,并及时报价值管理部门进行账务处理,做好残值回收工作,在未获批准前,不得擅自处置。
(四)固定资产效率管理
对于无效低效资产,积极盘活、收回资金。对于非生产用资产,积极按市场化方式出售变现。对于账销案存资产,进一步清理核实,制定专门机构,明确工作机制,积极清理追索。
1.推行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努力提高投入产出水平;2.制定固定资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切实提高管理水平;3.加强固定资产基础管理,落实固定资产定期维护保养制度,保证 安全生产 ;4.建立固定资产使用评价制度,动态掌握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管理总体思路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控制购建成本,严格处置程序,优化固定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资产管理风险,盘活存量资产,改善公司资产运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根臣.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2] 马桂荣.在实施新财务制度中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
[3] 胡蓓蓓.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经济师,2011.
[4] 王彦宽.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中国建材报,2009 .
[5]宋凯芳.浅谈企业改制后固定资产管理[N].中华建筑报,2011.
目前我国企业虽然基本实现了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电算化信息化,但是在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工作仍然存有问题,主要是制度和主观因素上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一、企业固定资产概念及加强意义
企业固定资产主要是指持有和使用时间超过一年,资产价值超过一千元,且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其原物质形态的资产。
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一方面能够提高单位资产合理利用率。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能够更好适应单位业务发展和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资产的状态、使用及流通等信息,全面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实现企业资产的集中化管理与控制。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资产分布和应用情况,合理化分配和协调资产运作,避免和降低资产浪费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明确固定资产操作和应用规划,制定科学资产管理计划,确保固定资产安全性和完整性,能够全面提升企业固定管理效率和资金效益,保证企业各方面工作顺得开展。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核算不及时且计价不够准确
我国很多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核算不及时和计价不准确现象。首先,有些企业固定资产调拨、转出、报废等流程较为复杂,需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其固定资产处理可能存在不及时现象;其次,当前固定资产填报软件对资产信息要求较为全面,不但需要填写固定资产的金额、品牌、购入日期、型号,同时还需要填写其凭证号、照片等信息。然而由于一些企业前期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较为松散,一些固定资产在填报系统软件时出现严重的核对不实现象,造成资产管理难问题;最后,一些企业在接受捐赠或无偿使用固定资产时,并未根据相关制度规定进行计价和入账处理,同时对于改建或扩建的建筑物存在增值价值时,也并未如实对其增值价值进行入账处理。这些客观现象的存在都使得我国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存在明显偏差。
(二)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不完善
随着我国企业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得到了普遍应用,一些企业相关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仍然未能与固定资产信息系统操作相结合,管理制度不健全且监督机制缺乏实效性仍较为严重。首先,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缺少必要参照和制定规范约束,一些国有企业为了能够争取更多的国家财政资金补助,盲目的大量购买单位不需用固定资产,极大的浪费了国家资金,并造成固定资产大量闲置;其次,购入固定资产不及时进行入账处理,在处置固定资产时也不进行账务处理,资产管理和处置程序不够合理和规范,造成固定资产大量流失;最后,当前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不够准确和全面,监督管理机制建设不够健全,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管理。
(三)利用效率低且报废处置不规范
企业不能合理正常使用相关固定资产,相关资产利用率偏低,同时其报废处理也存在明显不规范现象。首先,固定资产采购过程中未能根据单位实际需求进行购置,极大的弱化了固定资产使用性,降低资产利用率;其次,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并未考虑到购入资产的更新速度和性能,比如大量购置电子产品,而使得一些电子产品尚未使用就被淘汰;最后,绝大多数企业在进行报废处理时并未完全按照国家相关审批处置办法执行,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存在不合理现象。
(四)核算、预算与 财务管理 相脱节
虽然一些企业设置了专门的固定资产岗位管理人员,但其固定资产核算、预算工作并未能够与财务管理之间实现同步,进而使得职责管理之间相脱节,造成固定资产与账目记录出现严重不相符现象。除此之外,由于固定资产全部通过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核算与管理,因此对固定资产盘点则较为忽视,容易造成账实不符现象的发生。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改进措施
(一)增强会计人员管理责任意识
企业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应当从根本上增强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意识,全面提升工作人员信息系统操作能力及工作责任心。首先,应定期组织会计工作人员参加相关职业道德 教育 和专业能力培训;其次,全面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固定资产采购、验收和付款等相关环节应分开管理,同时,固定资产采购和会计处理也应进行分离,明确不同岗位具体职责,不相容岗位不能同时由一人兼任;最后,全面贯彻并落实各类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重视度,根据实际管理情况制定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首先,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和清查,发现隐患或不对现象要及时进行整改,形成良好的固定资产全面管理机制;其次,确保固定资产管理与实物价值相符,制定科学的、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运行机制,确保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能够全面落实并有效实施;再次,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明确管理职责。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需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定期对固定资产处理进行审查,以确保固定资产完整性,避免固定资产的不必要流失;最后,制定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对企业固定资产购置和应用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避免固定资产流失和国家资金的浪费。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处理时,必须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以及账证相符。
(三)提高管理意识及有效利用率
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加强其有效利用效率,避免不必要浪费,应当与单位固定资产采购预算相配合,两者之间应存在必要的相关性和相符性。首先,充分发挥当前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固定资产管理起到的重要作用,采购预算计划准确、采购物品性能适当,采购后及时进行核算处理,使单位会计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的对购置固定资产数量和质量全面掌握并处理;其次,合理优化固定资产购置情况,对采购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化管理,进而有效减少企业所需运行成本的支出;最后,制定并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监督制度,通过监督管理来提高固定资产有效利用效率,确保按章办事、按章行事,提高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四)规范固定资产核算及盘点办法
规范企业固定资产使用,通过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财务、物资及使用部门等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控制,必须要做到固定资产账、卡、实三方面内容相符,有效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一方面,定期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和清查,至少每年需要盘点一次,并将盘点情况与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核对,发现账实不符要及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将国家损失降至最低;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相关财务制度规定以及信息系统软件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资产核算方法,对企业接受捐赠及无偿调入的资产进行入账处理,避免账外资产现象的发生。
四、结束语
一、《规定》对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抵扣的规定 该规定主要是适用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大连市从事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品生产为主(产品年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50%以上)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鼓励投资者加大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些基础性产业的投资,加快基础工业的发展步伐,它规定了购进固定资产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的四种情形: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和实物投资)固定资产;用于自制(含改扩建、安装)固定资产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凡出租方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租赁业务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0]514号)的规定缴纳增值税的;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本条所称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自2004年7月1日起实际发生,并取得2004年7月1日(含)以后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交通运输发票以及海关进口增值税缴款书合法扣税凭证的进项税额)。而纳税人外购和自制的不动产不属于规定的扣除范围。 具体的抵扣方法是:纳税人当年准予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得超过当年新增增值税税额,当年没有新增增值税税额或新增增值税额不足抵扣的,未抵扣的进项税额应留待下年抵扣。纳税人有欠交增值税的,应先抵减欠税(当年新增增值税税额是指当年实现应交增值税超过2003年应交增值税部分)。 二、《规定》对固定资产计价的影响及其协调 以上抵扣方法主要是针对2004年7月1日起实际发生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而对于2004年7月1日之前购进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则不予抵扣,这样对于企业的固定资产的计价产生如下影响: 1. 同一企业固定资产计价基础不一致。对于同一企业来说,符合《规定》的固定资产以不含增值税的价值入帐,不符合《规定》的固定资产仍按含增值税的价值入帐 这样同一个会计主体的固定资产计价基础就会不一样,必然导致计提折旧的基础也不一样。 2. 资产重估计价发生困难并会导致偏差。现行的固定资产重估价是以含增值税的价格作为价格依据的,而上述不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在重估时肯定会升值,结果是,重估后的固定资产将增值,表现为企业的资本公积增加,这时候固定资产账面上又以含增值税的重估价值入账,从而导致企业的权益虚增,造成企业价值提升的假象。 3. 企业增加的固定资产符合《规定》要求的,其固定资产入账价值要低于含税计价的固定资产价值,计提折旧也会相应减少,在企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其税前利润将增加,缴纳的所得税额也将增加,最终企业的总资产价值将减少,这种变化在以固定资产投入为利润基础的行业将更为明显。 对于《规定》实施后对固定资产计价的影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协调,从而增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相关性: 1. 增设固定资产明细账。由于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是不同的,其不同在于固定资产价值不仅影响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直接影响以后各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应增设固定资产明细账,如:“固定资产—转型前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转型后固定资产”,以分别记录含增值税和不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对增加的符合《规定》要求的固定资产,按不含增值税价格记明细账,计提折旧时,也以含增值税和不含增值税的不同计提折旧的基础加以区分。符合“即征即退”、“先征后返”增值税规定购进的固定资产,也应以不含增值税价值入账,以正确核算固定资产价值。 2. 固定资产分别重估价值入账。在发生重组、固定资产投资、捐赠等行为而需要重估固定资产价值时,应就含增值税和不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分别重估。由于企业已对固定资产最初价值在入账时就在明细账中列示含税和不含税,所以在需要重估时,如果是不含增值税固定资产应在确定其价值时也不含增值税,以避免虚增由于含增值税固定资产重估价高于不含税账面价而产生的资本公积,也使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在税的问题上保持一致。 3. 由于增值税转型而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应在附注中加以揭示。为了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得到全面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业绩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在披露企业会计信息时,应将由于实行增值税转型而带来的资产计价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利润的影响数在附注中补充说明。 三、《规定》实施后增量固定资产的涉税处理 目前我国增值税转型实行的是税收增量限额退税的方法。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的企业,必须要有增值税的税收增量。当年新增增值税税额是指当年实现应缴增值税超过2003年应缴增值税部分。对现有企业合并、分立、改制、改组、扩建、搬迁、转产以及吸收新成员、改变隶属关系、改变企业名称的,应以原企业2003年应缴增值税为基数计算新增增值税税额。当年没有税收增量的企业或者超出当年税收增量的,应抵扣税额需结转以后年度抵扣,这样,那些有新增固定资产但税收增量较小或为零的企业,其新增固定资产的进项税就不能足额办理退税。 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时未及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造成无法办理抵欠和退税;企业未能完成增值税发票的认证程序,无法申报抵扣;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时取得的普通发票未能及时换成增值税发票,造成无法进行按期抵扣等,这些都影响了预期的抵扣额度。 在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下共设有9个三级科目。在由增值税体系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体系过程中,基于可能出现的上述问题,会计处理中应增设“待抵扣进项税额”或“待扣税金—待扣增值税”科目,用于核算企业未经税务部门批准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对于企业按规定取得固定资产时,应先在该账户借方登记,即借记“固定资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或“待扣税金—待扣增值税”,贷记“银行存款”。待税务部门批准后,再在贷方进行相应记录,即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金”或“待扣税金-待扣增值税”。 按现行税法规定,企业购入货物并验收入库后,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才能申报抵扣。企业提前抵扣的,如被税务机关检查发现,除须作转回的会计处理外,还规定永远不得抵扣该项购置业务的进项税额。设置“待转入进项税额”明细科目,也可以同时解决企业购进货物时货物与增值税专用发票抵达企业时间不一致所造成的问题。 由于企业取得固定资产的方式很多,其中对于外购符合《规定》的固定资产时所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款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业务,可采用与购买存货相一致的会计处理方法:借记“固定资产”及“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但是,目前国内对于固定资产的出租、销售等行为,往往规定征收的商品税是营业税而非增值税。实行增值税额转型后,有关部门将会出台相关的规定,使流转中的固定资产仅需计征增值税,不再征纳营业税,以避免对同一种行为主体增收双重的“商品税”。对于随固定资产购置发生的运费,在取得货物运费发票,经交叉稽核比对无误后,按税法规定准予抵扣的部分直接计入增值税“进项税额”,其余部分转入固定资产的价值,会计处理方法与物资采购的会计处理方法一致。 对于通过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接受投资、捐赠等形式取得固定资产时的交易可作为“视同销售行为”进行处理。固定资产转入方可先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进项税额记录在“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账户中,然后再按照税务机关根据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及该资产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核定的进项税额转入企业的“进项税额”明细账中,两者的差异可作为损失直接计入当期的“营业外支出”中。固定资产转出方应按交易事项中约定的价格计算应转出的进项税额,并在“进项税额转出”的贷方进行记录。 对于企业通过自建(制)行为取得的固定资产,由于使用的工程材料中已包含了进项税额,并且在自建(制)过程中的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都未曾增收增值税,故不需对自建(制)行为取得的固定资产计算进项税额。但是,自建(制)过程中涉及外购应税劳务的,则对已支付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准予计入“进项税额”。 综上所述,由于在增值税转型阶段企业主要涉及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及处置的增值税处理方法与转型前有所差异,因此带来固定资产在计价和会计处理方法这两方面的差异,这就要求实施《规定》的有关企业在遵循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还必须根据本企业所处的具体行业以及经济业务的特点正确、科学地进行会计处理,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的选择,从而真实地反映和正确地核算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尽量减少由于增值税转型给企业会计处理所带来的影响。
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问题的对策分析 固定资产是一项重要的生产资料,它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有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企业的性质有所不同,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 理和核算工作却是大同小异。下面,将着重从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 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提出 相应的对策。 一、固定资产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归结起来,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4点: 1.固定资产购建审批手续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缺乏计划性,存在 一定的随意性,造成不能做到物尽其用和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在生产 经营中的作用。 2.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不严格,固定资产调拨不按规定办 理资产调拨手续,一些主管部门领导或经办负责人员,不了解或不知 道固定资产调拨应当按规定的程序来办理必要的调拨手续,因此财务 部门不能根据有关的资产调拨手续进行固定资产增减账务处理,因而 极易造成账实不符。 3.账、物管理工作脱节,账面反映的资产规格型号多数填写不全 或为空白,存放地点或使用部门很多与实际不符,甚至不能准确填报, 其结果直接导致账面反映的资产,不能和实物一一加以对应,这就给 资产管理部门,对其管理的某项资产做盘亏、报废处理或进行改建、扩 建,并由财务部门对该项资产进行增、减账务处理时,造成难以准确确 认原值和净值的困难。另外,前面谈到的由于未办理调拨手续,其结果 必然会造成资产入账单位不掌握实物的真实存在情况,而资产使用单 位也不可能知道实物价值及折旧情况,当实物到了报废不能再继续使 用时,上述二单位均不能及时按规定进行有关报废资产的账务处理。 4.固定资产账、物管理工作各职能部门之间分工不够明确,职责 不够清楚,关系不够理顺,由于存在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不能真正 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固定资产管账和管物的部门主要应该有财 务、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资产使用部门。然而,许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并 没有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认真做好每年至少一次的固定资产盘点 工作,致使许多固定资产账外管理等账实不符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资产管理部门对无调拨手续增加和减少固定资产的做法,也没有及时 提出纠正意见和采取补救措施;办公室作为综合管理部门,更没有协 助和配合好资产管理部门加强对办公设备、家具、生活用具等非生产 经营固定资产的管理,从而造成各职能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脱节,导 致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固定资产从购建到使用,再到报废、变价处理,都需要有一套严格 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从而达到避免固定资产流失的目的。然而,为数 不少的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却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因此,加强固 定资产管理便成为了企业经营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管理上应当注 意的事项和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具体地说,就是以制度形式规 范固定资产管理,使之形成一个有效的资产管理制约机制,它应当包 括固定资产的范畴、确认标准、资产分类;固定资产的购建申请、资产 交付、调拨转移、盘盈、盘亏及报废资产处理的审批办法和办理程序; 固定资产的技术档案资料交接保管;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等项内 容,对已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尚需完善的部分要进一步加以完 善、充实。 2.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做到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财务、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资产使用部门,均负有管理好固 定资产,使其完好无损的责任,这些部门从各自工作职责出发,管理固 定资产应当相互配合、各有侧重,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1)财务部门: ———负责根据发票、交付使用资产清单、资产调拨单、投资协议、 资产盘点表等入账依据对购建、调拨、投资、捐赠、融资租入、转让、变 卖、盘盈、盘亏、报废等形式,增加和减少的固定资产数量和价值(包括 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进行核算; ———负责组织、参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和盘点结果资产价值的确 认以及盘点表填报、盘点报告编报、盘点结果账务处理等项工作; ———协助资产管理部门办理资产调拨、变卖、报废手续,填报相关 资产价值工作; ———负责组织、参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项固定资产 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文件的编制工作; ———负责从财务管理角度监督、检查和指导各相关部门共同管理 好固定资产。 (2)资产管理部门: ———负责固定资产购建计划的审定、编制、汇总、报批工作; ———负责购建、调拨、投资、捐赠、融资租入、转让、变卖、盘盈、盘 亏、报废等形式,增加和减少固定资产有关审批手续和财务入账手续 的办理工作; ———参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负责对盘盈、盘亏资产数量的 确认,协助财务部门确定盘盈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并负责盘盈资产 完好率、报废资产有无使用价值的技术鉴定和报废资产审批等项工 作, ———负责对固定资产规格型号、技术指标、存放地点、使用状况、 完好率等情况随时掌握和记录在案的工作;并侧重对企业生产经营用 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负责固定资产的技术档案资料交接保管等项管理工作; ———负责参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项固定资产的预 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文件的编制工作; ———负责从资产管理角度监督、检查和指导各相关部门共同管理 好固定资产。 (3)办公室: ———负责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生活用具和文体设施等固定资产 购置计划的审定、编报工作; ———参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 ———负责对固定资产规格型号、技术指标、存放地点、使用状况、 完好率等情况随时掌握和记录在案的工作;并侧重对企业非生产经营 用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4)各资产使用部门: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固定资产,进行精心维护和保养,确 保固定资产完好无损;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借用、调拨、转移、变卖固定资产; ———积极协助、配合财务、资产管理和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参与固 定资产盘点工作,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接受财务、资产管理部门和办公室关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方 面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3.各级领导提高认识,支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关键企业各级 领导应当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注重对固定资产的规范管理 工作,克服和改变“重生产经营、轻管理核算”的思想,充分认识固定资 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 它的增值保值指标,也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检查考核内容,应积极支持 和切实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工作,这是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的关键所在。 二、固定资产在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不统一,资产分类不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已 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然而有些企业却将符合固定资产确 认标准的一些检验仪器、通信工具和文体设施等未做固定资产入账处 理;还有的企业在固定资产分类核算方面存在不规范问题,如有的单 位将检测仪器仪表、通信工具和生活用具都放在机器设备类别中,还 有的企业不使用统一分类名称,自行进行设置分类名称,从而造成固 定资产分类混乱; 2.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确定不统一。主要表现在对机器设备、办公 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通信工具(如移动电话)、生活用具(如电视 机、空调、炊具)等资产计提折旧年限的确定,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 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3.固定资产盘点流于形式,账实不符问题和待报废资产长期得不 到处理。一些单位不同程度的存在对企业必须进行的固定资产清查盘 点工作意义不明确、重视程度不够、盘点工作走过场等情况,因此就不 能做到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真实完整情况,致使前面所述,由于固定资 产管理与核算不规范,造成的账实不符问题和待报废资产长期得不到 处理。 针对上述问题,从核算方面应当注意的事项和需要做的工作,主 要包括以下三点: 1.明确固定资产包括的范畴、确认标准,统一资产分类和折旧年 限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 器、机械、运输工具等生产经营用设备、器具、工具和单位价值在2000 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非生产经营用设备物品,都应作为 企业的固定资产入账管理。 关于固定资产分类和确定折旧年限的问题,企业可以根据企业会 计制度的规定,由财务和资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参加,制定统一的固定 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 旧方法等,将其编制成册,并按管理权限,经过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批 准,报送有关部门备案,同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备查。上述经批准实施 的有关内容,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当按照上述程 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根据 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建议固定资产按以下类别进行分类(仅供参 考): (1)房屋建筑物 (2)交通运输设备 (3)机器机械设备 (4)自空设备及仪器仪表 (5)通信设备 (6)办公设备 (7)生活、文体设施 (8)其他 2.合理设置帐卡,正确核算资产价值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 应当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按固定资产类别、使 用部门和每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据此,各单位财务应当设置总 账、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固定资产卡片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固定 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登记簿)应当按固定资产类别分设,它可以反映 每项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情况,每类账簿前 面几页应当设置分类资产汇总账页;固定资产卡片除明细账反映的情 况外,还可以比较详细的反映该项资产存放地点、使用部门、附属那些 设备、资产调拨及增减变动情况,应当至少一式三份,财务、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办公室)、资产使用部门各一份。 3.切实做好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及时处理盘盈、盘亏和待报 废资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固定资产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 实地盘点一次。对盘盈、盘亏、毁损的固定资产,应当查明原因,写出书 面报告,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批准后,在期末 结账前处理完毕(行业会计制度规定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后予以处 理)。这项工作是调整固定资产帐实不符、处理盘、盈盘亏和待报废固 定资产,解决许多固定资产遗留问题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正确 掌握和熟练应用这一方法十分有必要。这项工作应当在主管领导的支 持和参与下,由财务、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资产使用部门和有关人员相 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具体做法和步骤如下: 一是由财务部门根据财务账簿记录,逐项填写“固定资产盘点表” 中的有关资产名称、规格型号、账面数量、原值、净值、存放地点(使用 部门)等项内容。 二是各部门参加盘点人员依据上表反映的有关内容,对资产实际 存在情况进行实地盘点。盘点过程中,凡是实物的规格型号、存放地点 与账面反映情况不符的,都应当由资产管理部门(办公室)负责查实后 予以纠正;凡是查无实物的,都作为盘亏处理,反之有实物存在,而且 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账面未做反映的资产,都要做盘盈处理,同时 对盘盈资产的新旧程度予以鉴定和确认。盈亏原因应由资产管理部门 负责查明,并要求在“备注”栏做简要标注,如有必要应做单独说明。 三是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盘点过程中发现的毁损和无使用价 值的待报废资产进行技术鉴定,确认后,在盘点表中予以标注,其报废 原因要在“备注”栏做简要标注,如有必要应做单独说明;负责根据同 类固定资产重置完全价值确认盘盈资产的原值。 四是财务部门负责协助资产管理部门确认固定资产重置完全价 值,并根据固定资产新旧程度确认净值;负责对该盘点表盘盈、盘亏和 待报废资产的原值和净值进行汇总。据此,编写“固定资产盘点报告”, 包括4项内容:1.说明盘点依据、范围、时间、参加部门和人员;2.说明 盘点结果,盘盈、盘亏和待报废资产金额;3.着重分别说明账实不符和 报废资产形成的原因;4.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并说明有无过失人和保 险公司赔偿责任,同时应对固定资产管理提出改进建议。 五是上报主管部门“固定资产盘点报告”和“固定资产盘点表”,同 时对盘盈、盘亏和待报废资产分别做相应的“待处理财产损溢”“、固定 资产清理”和“固定资产”会计科目的增加、减少账务处理。 综上所述,企业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中注意做好上述分析事 项,企业在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中所遇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 马凤莲. 不同制度下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比较[J]. 河南科技 , 2005,(09) [2] 滕艳莉. 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统计工作的探讨[J]. 统计与咨询 , 2001,(06) [3] 邵成开. 对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有关问题的思考[J]. 齐鲁珠坛 , 2005,(04) [4] 霍龙. 固定资产设备更新为什么迟缓?![J]. 科学管理研究 , 1992,(01) [5] 吴寿仁. 企业如何用好“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国务院“60条”系列解读之四[J]. 华东科技 , 2006,(11) [6] 刘彪. 沉淀资金与企业融资[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 1993,(05) [7] 臧二伟. 谈如何做好电台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J]. 科技信息(学术版) , 2006,(08) [8] 孙梅华. 事业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水文 , 1992,(S1) [9] 姜阿丽. 怎样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J]. 科技信息(学术版) , 2006,(09) [10] 陈云贤. 科技进步·无形损耗·折旧政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 1986,(10)
固定资产管理在一个企事业单位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固定资产业务对于公司中的领导和决策者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使得设备利用率的增加得以有效的提高,通过优化安排维修资源得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强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公司资产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能。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 固定资产管理的电算化 固定资产效 益分析体系
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目标是提高固定资产的可利用率以及降低企业运行维护成本,使得企业维修资源为核心得以优化,通过各种信息手段,来合理的安排维修计划以及相关的资源与活动。企业通过提高设备可利用率来实现收益的增加,通过优化安排维修资源得以降低成本,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和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企业对资产的管理不但要进行静态核算外,而且还要现资产的动态管理,比如从资产的申购、资产领用、资产维护一直到资产的报废,整个资产生命周期的管理。
在日益竞争的商业时代,对于拥有高价值资产的企业来说,对于设备的维护已经不再局限于成本范畴了,资产的管理更成为获取利润的战略工具,加强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公司资产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能。
一、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公司领导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理念
根据我国《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负责人必须对本企业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所以,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好《会计法》,固定资产的管理的关键是,公司领导必须真正做到并且担任起对资产管理的相关责任。一个企业的负责人重视企业的资产管理,应当成立专门的委员会来管理固定资产,应当设有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杜绝思想意识上的“重进轻管”、“重资金、轻实物”。
(二)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责任意识
对于职责不明,有些企业在出借出租固定资产时没有办理相关的手续,致使企业固定资产流失毁损;有的固定资产由于长期使用达到报废状态,但是没有办理报废手续,账面上仍大量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存在;在对房屋改造、修建应增强建筑物面积和金额的情况下,由于疏忽没有及时管理等情况,使得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能力弱,不能定期清查、盘点,造成企业资产状况不清。
(三)加强固定资产使用人员和固定资产维修人员的责任心
固定资产管理是实物形态的管理。企业的主要资产组成大部分来自生产设备,生产设备使用寿命包括有物质寿命、技术寿命、经济寿命。生产设备的自身质量及运行以及生产设备的保养和正常维修,决定着物质生命的长短。首先,要对生产设备注重日常维护,以确保延长其物质寿命。否则,固定资产会提前报废,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给企业增加了支出,导致固定资产总值的减少。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技术上更先进、经济上更合理、更好的生产设备,从而造成原有生产设备的贬值。有些设备虽然能继续使用,但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是从经济效益角度看设备最否达到合理的使用期限。在最适宜的使用年限内使用固定资产,出现年均总成本的最低值,而能使年均总成本最低的年数,这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技术更新处于相对于缓慢阶段的设备,其更新主要以经济寿命为主,同时兼顾技术寿命。
从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上应该对固定资产采购、固定资产发放、固定资产登记与转移、固定资产验收、固定资产报废、固定资产盘点、检查制度,应该严格要求以确保固定资产在各个环节中保证账实相符,避免造成损失。
二、管理好固定资产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固定资产的预算制度
企业应当每年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及资金情况,合理进行固定资产预算,预算得以批准后,一般情况下不予突破,对于“紧急需求”固定资产的情况,应当上报。在制度上有所规定,并从严掌握固定资产的采购。公司应根据各部门提出固定资产采购要求,报公司指定指定部门或专人进行审核,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根据现有资产情况,判断是否同意购置新固定资产或直接从 其它 部门调拨固定资产。如需采购,由报相关领导审批后,由负责人员采购。
(二)固定资产的授权批准制度
明确审批人对固定资产购置的审批权限和批准方式以及程序和责任。审批人不得越权审批。未经审批,不得采购。
(三)组织责任制度
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接收、使用等环节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明确其相应的责任、对工作作出具体要求,并相互监督、职权分离。采购的资产由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办理固定资产验收。如发现固定资产与采购要求不符,或者固定资产质量存在明显问题,须立即 报告 负责人,并进行固定资产更换,否则不予入库。由指定部门发放固定资产时,领用人须分别在《出库单》和《固定资产领用明细表》中签字确认。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因保管不善或其它人为因素造成固定资产丢失、被盗或毁损的,使用人应当按照规定赔偿。固定资产使用人 离职 时,须归还所有办公资产,经相关负责部门进行清点核实、确认无误后方可办理离职手续。由指定部门负责查核、统计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经领导签字确认后,填写《固定资产登记表》,明确部门对固定资产看管责任。固定资产出现丢失、毁损的,须到由指定部门进行备案,及时填写《固定资产登记表》;固定资产发生转移的,须经转出部门和转入部门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转移。由指定部门库管员根据《固定资产登记表》的变更情况及时更改资产管理台帐记录,并将相关情况备案至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经专业人员确认无法维修或维修费用超过资产原值时,需申请报废并办理相应报废手续。由指定部门相关人员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的自查和盘点,每季度协助进行资产检查及盘点,并做出资产清查盘点情况表。由指定部门进行资产的登记、检查以及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不定期抽查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情况。每季度,由指定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对各部门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盘点,并出具书面报告。对各部门资产盘盈盘亏的情况,找出原因及责任人,报公司领导批后处理。如果属于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应当追究当事人和管理者的责任,并且视具体情况进行赔偿损失。 (四)记录固定资产的账簿制度
负责管理固定资产的部门和公司的财务会计部门要全套保管好固定资产的申请单、固定资产审批资料、固定资产购买计划等各项会计记录,相关责任人禁止对固定资产的材料进行更换、丢失以及损坏,随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实施固定资产卡片,确保固定资产的情况及时反映。设立固定资产台账,更好地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建立固定资产档案,固定资产从初始规划到固定资产结束的全过程所形成文字描述、会计账务等相关资料。对固定资产进行归类划分建立相应的动态系统资料。
(五)固定资产处置、报废制度
按相关规定,企业各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调配要以固定资产的充分利用为原则,以来办理内部的调拨手续,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的变更登记。
三、要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电算化
由于固定资产规模越来越大并且种类繁多,各项管理工作仅靠手工管理、手工统计不再适应工作要求,所以必须实现管理工作的电算化,建立起对固定资产的计划管理和核算管理等功能齐备的信息化系统,将固定资产的购建、预决算、固定资产的处置、固定资产的报废、固定资产的核算等各项业务全部通过系统加以反映。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助于公司管理机构实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情况,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在实现核算电算化的前提下,可以取消手工固定资产明细账和总账,有利于减少手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四、固定资产效益分析体系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应当充分对效益进行分析。一是固定资产购置前,应对固定资产进行相关的预测和有效的分析。二是统计各部门固定资产使用率,发挥固定资产效能,该报废的固定资产报废,该维修的要及时进行维修。三是预算固定资产的盈亏平衡点,分析固定资产的工作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四是对企业固定资产全部实行电算化核算,分析每件固定资产的收入、支出、毛利和毛利率,明确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教科文司编,2006年8月第一版
[2]董定芳.浅议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经济师,2006年第6期
[3]王丽姿.经济寿命在医疗设备经济管理中应用初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年7月第23卷第7期
【摘要】本文针对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账、卡、物不符等现象,对固定资产的购建管理、日常管理、处置管理、效率管理等,提出了相应的改进 方法 与对策。
【关键词】固定资产 购建管理 日常管理 处置管理 效率管理
一、引言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现代公司战略部署及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公司系统应加强资产管理,着眼未来,推进资产管理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资产管理风险,盘活存量资产,改善公司资产运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有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账、卡、物不符的现象;2.个别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3.固定资产营运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4.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定资产管理改进方法或对策
(一)固定资产购建管理
1.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固定资产购建
根据《河南省电力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按照预算管理程序,严格按照经过总经理办公会和省公司批准的年度资本性收支预算安排固定资产购建,对于不可预见的固定资产购建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2.设备物资采购及工程施工款项结算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充分发挥招投标管理中心在物资采购方面的优势,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严格工程施工款项结算管理,提高工程资金使用效益。将设备物资采购和工程款项结算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满足工程进度需要的前提下,积极进行资金运作,降低资金综合成本。
3.及时编制竣工决算报告
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工程竣工决算管理办法》等制度的要求,加强工程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编制的管理工作,定期对竣工决算报告编制情况进行清理,及时督促上报审查,保证竣工决算的及时审批,有效解决固定资产长期以暂估价值入账带来的问题。
(二)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1.狠抓固定资产基础管理工作
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包括:1)在资产发生变动时,要求各职能管理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传递变动信息,确保帐、卡、物一致;2)建立管理责任追究制度;3)提出资产出租和委托经营管理的程序及职责;4)严格控制以固定资产进行担保的行为;5)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6)建立固定资产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制度。
2.制定定期清查盘点制度
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是完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基础,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原则上每年至少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清查盘点结束后,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及时提交清查盘点报告,对盘盈、盘亏固定资产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提出整改 措施 并会同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及时处理,资产清查发现重大资产损失情况的,及时上报省公司。
3.动态监控资产增减变动
设计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变动情况月度报表,要求填报月度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按月份对固定资产变动进行监控,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并更正,防患于未然,避免重大差错的发生。
4.会同生产部门做好更新改造支出管理
财务部配合运维检修等部门提出公司年度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计划,并纳入年度资本性支出预算管理。在制定更新改造支出计划时,综合考虑各单位固定资产规模、成新程度等因素。不定期对更新改造资金的使用进行监控,更改支出得到有效控制。按照有关规定调整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将技改形成的新增资产调整原有固定资产卡片,避免出现一项固定资产对应多张卡片的情况。
5.严格运行维护支出管理
固定资产运行维护支出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的使用及质量处于良好状态。在下达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支出预算时,充分考虑固定资产规模、成新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合理分配,提高固定资产维护效益。
(三)固定资产处置管理
1.固定资产处置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河南省电力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的处置根据不同的管理层面,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规定程序办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资产损失核销管理办法》及《河南省电力公司账销案存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对有关固定资产损失及时进行核销、账销案存资产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管理。
2.固定资产转让、盈亏、毁损及报废审批情况
固定资产转让、盈亏、毁损及报废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办理,由使用保管部门提出申请,说明理由,并提出处理意见,填制相关申请单据,经实物管理部门和价值管理部门审核后,报经主管领导审批,手续完备后进行处置,并及时报价值管理部门进行账务处理,做好残值回收工作,在未获批准前,不得擅自处置。
(四)固定资产效率管理
对于无效低效资产,积极盘活、收回资金。对于非生产用资产,积极按市场化方式出售变现。对于账销案存资产,进一步清理核实,制定专门机构,明确工作机制,积极清理追索。
1.推行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努力提高投入产出水平;2.制定固定资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切实提高管理水平;3.加强固定资产基础管理,落实固定资产定期维护保养制度,保证 安全生产 ;4.建立固定资产使用评价制度,动态掌握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管理总体思路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控制购建成本,严格处置程序,优化固定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资产管理风险,盘活存量资产,改善公司资产运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根臣.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2] 马桂荣.在实施新财务制度中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
[3] 胡蓓蓓.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经济师,2011.
[4] 王彦宽.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中国建材报,2009 .
[5]宋凯芳.浅谈企业改制后固定资产管理[N].中华建筑报,2011.
目前我国企业虽然基本实现了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电算化信息化,但是在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工作仍然存有问题,主要是制度和主观因素上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一、企业固定资产概念及加强意义
企业固定资产主要是指持有和使用时间超过一年,资产价值超过一千元,且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其原物质形态的资产。
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一方面能够提高单位资产合理利用率。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能够更好适应单位业务发展和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资产的状态、使用及流通等信息,全面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实现企业资产的集中化管理与控制。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资产分布和应用情况,合理化分配和协调资产运作,避免和降低资产浪费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明确固定资产操作和应用规划,制定科学资产管理计划,确保固定资产安全性和完整性,能够全面提升企业固定管理效率和资金效益,保证企业各方面工作顺得开展。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核算不及时且计价不够准确
我国很多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核算不及时和计价不准确现象。首先,有些企业固定资产调拨、转出、报废等流程较为复杂,需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其固定资产处理可能存在不及时现象;其次,当前固定资产填报软件对资产信息要求较为全面,不但需要填写固定资产的金额、品牌、购入日期、型号,同时还需要填写其凭证号、照片等信息。然而由于一些企业前期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较为松散,一些固定资产在填报系统软件时出现严重的核对不实现象,造成资产管理难问题;最后,一些企业在接受捐赠或无偿使用固定资产时,并未根据相关制度规定进行计价和入账处理,同时对于改建或扩建的建筑物存在增值价值时,也并未如实对其增值价值进行入账处理。这些客观现象的存在都使得我国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存在明显偏差。
(二)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不完善
随着我国企业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得到了普遍应用,一些企业相关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仍然未能与固定资产信息系统操作相结合,管理制度不健全且监督机制缺乏实效性仍较为严重。首先,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缺少必要参照和制定规范约束,一些国有企业为了能够争取更多的国家财政资金补助,盲目的大量购买单位不需用固定资产,极大的浪费了国家资金,并造成固定资产大量闲置;其次,购入固定资产不及时进行入账处理,在处置固定资产时也不进行账务处理,资产管理和处置程序不够合理和规范,造成固定资产大量流失;最后,当前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不够准确和全面,监督管理机制建设不够健全,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管理。
(三)利用效率低且报废处置不规范
企业不能合理正常使用相关固定资产,相关资产利用率偏低,同时其报废处理也存在明显不规范现象。首先,固定资产采购过程中未能根据单位实际需求进行购置,极大的弱化了固定资产使用性,降低资产利用率;其次,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并未考虑到购入资产的更新速度和性能,比如大量购置电子产品,而使得一些电子产品尚未使用就被淘汰;最后,绝大多数企业在进行报废处理时并未完全按照国家相关审批处置办法执行,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存在不合理现象。
(四)核算、预算与 财务管理 相脱节
虽然一些企业设置了专门的固定资产岗位管理人员,但其固定资产核算、预算工作并未能够与财务管理之间实现同步,进而使得职责管理之间相脱节,造成固定资产与账目记录出现严重不相符现象。除此之外,由于固定资产全部通过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核算与管理,因此对固定资产盘点则较为忽视,容易造成账实不符现象的发生。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改进措施
(一)增强会计人员管理责任意识
企业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应当从根本上增强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意识,全面提升工作人员信息系统操作能力及工作责任心。首先,应定期组织会计工作人员参加相关职业道德 教育 和专业能力培训;其次,全面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固定资产采购、验收和付款等相关环节应分开管理,同时,固定资产采购和会计处理也应进行分离,明确不同岗位具体职责,不相容岗位不能同时由一人兼任;最后,全面贯彻并落实各类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重视度,根据实际管理情况制定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首先,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和清查,发现隐患或不对现象要及时进行整改,形成良好的固定资产全面管理机制;其次,确保固定资产管理与实物价值相符,制定科学的、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运行机制,确保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能够全面落实并有效实施;再次,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明确管理职责。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需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定期对固定资产处理进行审查,以确保固定资产完整性,避免固定资产的不必要流失;最后,制定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对企业固定资产购置和应用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避免固定资产流失和国家资金的浪费。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处理时,必须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以及账证相符。
(三)提高管理意识及有效利用率
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加强其有效利用效率,避免不必要浪费,应当与单位固定资产采购预算相配合,两者之间应存在必要的相关性和相符性。首先,充分发挥当前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固定资产管理起到的重要作用,采购预算计划准确、采购物品性能适当,采购后及时进行核算处理,使单位会计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的对购置固定资产数量和质量全面掌握并处理;其次,合理优化固定资产购置情况,对采购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化管理,进而有效减少企业所需运行成本的支出;最后,制定并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监督制度,通过监督管理来提高固定资产有效利用效率,确保按章办事、按章行事,提高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四)规范固定资产核算及盘点办法
规范企业固定资产使用,通过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财务、物资及使用部门等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控制,必须要做到固定资产账、卡、实三方面内容相符,有效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一方面,定期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和清查,至少每年需要盘点一次,并将盘点情况与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核对,发现账实不符要及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将国家损失降至最低;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相关财务制度规定以及信息系统软件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资产核算方法,对企业接受捐赠及无偿调入的资产进行入账处理,避免账外资产现象的发生。
四、结束语
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问题的对策分析 固定资产是一项重要的生产资料,它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有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企业的性质有所不同,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 理和核算工作却是大同小异。下面,将着重从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 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提出 相应的对策。 一、固定资产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归结起来,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4点: 1.固定资产购建审批手续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缺乏计划性,存在 一定的随意性,造成不能做到物尽其用和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在生产 经营中的作用。 2.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不严格,固定资产调拨不按规定办 理资产调拨手续,一些主管部门领导或经办负责人员,不了解或不知 道固定资产调拨应当按规定的程序来办理必要的调拨手续,因此财务 部门不能根据有关的资产调拨手续进行固定资产增减账务处理,因而 极易造成账实不符。 3.账、物管理工作脱节,账面反映的资产规格型号多数填写不全 或为空白,存放地点或使用部门很多与实际不符,甚至不能准确填报, 其结果直接导致账面反映的资产,不能和实物一一加以对应,这就给 资产管理部门,对其管理的某项资产做盘亏、报废处理或进行改建、扩 建,并由财务部门对该项资产进行增、减账务处理时,造成难以准确确 认原值和净值的困难。另外,前面谈到的由于未办理调拨手续,其结果 必然会造成资产入账单位不掌握实物的真实存在情况,而资产使用单 位也不可能知道实物价值及折旧情况,当实物到了报废不能再继续使 用时,上述二单位均不能及时按规定进行有关报废资产的账务处理。 4.固定资产账、物管理工作各职能部门之间分工不够明确,职责 不够清楚,关系不够理顺,由于存在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不能真正 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固定资产管账和管物的部门主要应该有财 务、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资产使用部门。然而,许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并 没有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认真做好每年至少一次的固定资产盘点 工作,致使许多固定资产账外管理等账实不符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资产管理部门对无调拨手续增加和减少固定资产的做法,也没有及时 提出纠正意见和采取补救措施;办公室作为综合管理部门,更没有协 助和配合好资产管理部门加强对办公设备、家具、生活用具等非生产 经营固定资产的管理,从而造成各职能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脱节,导 致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固定资产从购建到使用,再到报废、变价处理,都需要有一套严格 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从而达到避免固定资产流失的目的。然而,为数 不少的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却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因此,加强固 定资产管理便成为了企业经营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管理上应当注 意的事项和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具体地说,就是以制度形式规 范固定资产管理,使之形成一个有效的资产管理制约机制,它应当包 括固定资产的范畴、确认标准、资产分类;固定资产的购建申请、资产 交付、调拨转移、盘盈、盘亏及报废资产处理的审批办法和办理程序; 固定资产的技术档案资料交接保管;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等项内 容,对已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尚需完善的部分要进一步加以完 善、充实。 2.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做到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财务、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资产使用部门,均负有管理好固 定资产,使其完好无损的责任,这些部门从各自工作职责出发,管理固 定资产应当相互配合、各有侧重,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1)财务部门: ———负责根据发票、交付使用资产清单、资产调拨单、投资协议、 资产盘点表等入账依据对购建、调拨、投资、捐赠、融资租入、转让、变 卖、盘盈、盘亏、报废等形式,增加和减少的固定资产数量和价值(包括 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进行核算; ———负责组织、参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和盘点结果资产价值的确 认以及盘点表填报、盘点报告编报、盘点结果账务处理等项工作; ———协助资产管理部门办理资产调拨、变卖、报废手续,填报相关 资产价值工作; ———负责组织、参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项固定资产 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文件的编制工作; ———负责从财务管理角度监督、检查和指导各相关部门共同管理 好固定资产。 (2)资产管理部门: ———负责固定资产购建计划的审定、编制、汇总、报批工作; ———负责购建、调拨、投资、捐赠、融资租入、转让、变卖、盘盈、盘 亏、报废等形式,增加和减少固定资产有关审批手续和财务入账手续 的办理工作; ———参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负责对盘盈、盘亏资产数量的 确认,协助财务部门确定盘盈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并负责盘盈资产 完好率、报废资产有无使用价值的技术鉴定和报废资产审批等项工 作, ———负责对固定资产规格型号、技术指标、存放地点、使用状况、 完好率等情况随时掌握和记录在案的工作;并侧重对企业生产经营用 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负责固定资产的技术档案资料交接保管等项管理工作; ———负责参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项固定资产的预 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文件的编制工作; ———负责从资产管理角度监督、检查和指导各相关部门共同管理 好固定资产。 (3)办公室: ———负责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生活用具和文体设施等固定资产 购置计划的审定、编报工作; ———参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 ———负责对固定资产规格型号、技术指标、存放地点、使用状况、 完好率等情况随时掌握和记录在案的工作;并侧重对企业非生产经营 用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4)各资产使用部门: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固定资产,进行精心维护和保养,确 保固定资产完好无损;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借用、调拨、转移、变卖固定资产; ———积极协助、配合财务、资产管理和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参与固 定资产盘点工作,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接受财务、资产管理部门和办公室关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方 面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3.各级领导提高认识,支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关键企业各级 领导应当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注重对固定资产的规范管理 工作,克服和改变“重生产经营、轻管理核算”的思想,充分认识固定资 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 它的增值保值指标,也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检查考核内容,应积极支持 和切实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工作,这是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的关键所在。 二、固定资产在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不统一,资产分类不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已 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然而有些企业却将符合固定资产确 认标准的一些检验仪器、通信工具和文体设施等未做固定资产入账处 理;还有的企业在固定资产分类核算方面存在不规范问题,如有的单 位将检测仪器仪表、通信工具和生活用具都放在机器设备类别中,还 有的企业不使用统一分类名称,自行进行设置分类名称,从而造成固 定资产分类混乱; 2.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确定不统一。主要表现在对机器设备、办公 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通信工具(如移动电话)、生活用具(如电视 机、空调、炊具)等资产计提折旧年限的确定,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 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3.固定资产盘点流于形式,账实不符问题和待报废资产长期得不 到处理。一些单位不同程度的存在对企业必须进行的固定资产清查盘 点工作意义不明确、重视程度不够、盘点工作走过场等情况,因此就不 能做到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真实完整情况,致使前面所述,由于固定资 产管理与核算不规范,造成的账实不符问题和待报废资产长期得不到 处理。 针对上述问题,从核算方面应当注意的事项和需要做的工作,主 要包括以下三点: 1.明确固定资产包括的范畴、确认标准,统一资产分类和折旧年 限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 器、机械、运输工具等生产经营用设备、器具、工具和单位价值在2000 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非生产经营用设备物品,都应作为 企业的固定资产入账管理。 关于固定资产分类和确定折旧年限的问题,企业可以根据企业会 计制度的规定,由财务和资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参加,制定统一的固定 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 旧方法等,将其编制成册,并按管理权限,经过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批 准,报送有关部门备案,同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备查。上述经批准实施 的有关内容,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当按照上述程 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根据 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建议固定资产按以下类别进行分类(仅供参 考): (1)房屋建筑物 (2)交通运输设备 (3)机器机械设备 (4)自空设备及仪器仪表 (5)通信设备 (6)办公设备 (7)生活、文体设施 (8)其他 2.合理设置帐卡,正确核算资产价值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 应当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按固定资产类别、使 用部门和每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据此,各单位财务应当设置总 账、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固定资产卡片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固定 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登记簿)应当按固定资产类别分设,它可以反映 每项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情况,每类账簿前 面几页应当设置分类资产汇总账页;固定资产卡片除明细账反映的情 况外,还可以比较详细的反映该项资产存放地点、使用部门、附属那些 设备、资产调拨及增减变动情况,应当至少一式三份,财务、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办公室)、资产使用部门各一份。 3.切实做好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及时处理盘盈、盘亏和待报 废资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固定资产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 实地盘点一次。对盘盈、盘亏、毁损的固定资产,应当查明原因,写出书 面报告,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批准后,在期末 结账前处理完毕(行业会计制度规定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后予以处 理)。这项工作是调整固定资产帐实不符、处理盘、盈盘亏和待报废固 定资产,解决许多固定资产遗留问题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正确 掌握和熟练应用这一方法十分有必要。这项工作应当在主管领导的支 持和参与下,由财务、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资产使用部门和有关人员相 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具体做法和步骤如下: 一是由财务部门根据财务账簿记录,逐项填写“固定资产盘点表” 中的有关资产名称、规格型号、账面数量、原值、净值、存放地点(使用 部门)等项内容。 二是各部门参加盘点人员依据上表反映的有关内容,对资产实际 存在情况进行实地盘点。盘点过程中,凡是实物的规格型号、存放地点 与账面反映情况不符的,都应当由资产管理部门(办公室)负责查实后 予以纠正;凡是查无实物的,都作为盘亏处理,反之有实物存在,而且 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账面未做反映的资产,都要做盘盈处理,同时 对盘盈资产的新旧程度予以鉴定和确认。盈亏原因应由资产管理部门 负责查明,并要求在“备注”栏做简要标注,如有必要应做单独说明。 三是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盘点过程中发现的毁损和无使用价 值的待报废资产进行技术鉴定,确认后,在盘点表中予以标注,其报废 原因要在“备注”栏做简要标注,如有必要应做单独说明;负责根据同 类固定资产重置完全价值确认盘盈资产的原值。 四是财务部门负责协助资产管理部门确认固定资产重置完全价 值,并根据固定资产新旧程度确认净值;负责对该盘点表盘盈、盘亏和 待报废资产的原值和净值进行汇总。据此,编写“固定资产盘点报告”, 包括4项内容:1.说明盘点依据、范围、时间、参加部门和人员;2.说明 盘点结果,盘盈、盘亏和待报废资产金额;3.着重分别说明账实不符和 报废资产形成的原因;4.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并说明有无过失人和保 险公司赔偿责任,同时应对固定资产管理提出改进建议。 五是上报主管部门“固定资产盘点报告”和“固定资产盘点表”,同 时对盘盈、盘亏和待报废资产分别做相应的“待处理财产损溢”“、固定 资产清理”和“固定资产”会计科目的增加、减少账务处理。 综上所述,企业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中注意做好上述分析事 项,企业在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中所遇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 马凤莲. 不同制度下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比较[J]. 河南科技 , 2005,(09) [2] 滕艳莉. 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统计工作的探讨[J]. 统计与咨询 , 2001,(06) [3] 邵成开. 对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有关问题的思考[J]. 齐鲁珠坛 , 2005,(04) [4] 霍龙. 固定资产设备更新为什么迟缓?![J]. 科学管理研究 , 1992,(01) [5] 吴寿仁. 企业如何用好“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国务院“60条”系列解读之四[J]. 华东科技 , 2006,(11) [6] 刘彪. 沉淀资金与企业融资[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 1993,(05) [7] 臧二伟. 谈如何做好电台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J]. 科技信息(学术版) , 2006,(08) [8] 孙梅华. 事业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水文 , 1992,(S1) [9] 姜阿丽. 怎样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J]. 科技信息(学术版) , 2006,(09) [10] 陈云贤. 科技进步·无形损耗·折旧政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 1986,(10)
固定资产的减少因多种原因引起,其去向有所差异,在检查时,宜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一)出售固定资产主要舞弊的查证出售固定资产主要舞弊集中在隐瞒收入、压价变卖和以售称废等方面。 1.隐瞒收入 隐瞒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大多发生在机器设备方面。这种舞弊大多属集体舞弊,由领导授意,各有关部门(设备管理、财务等部门)配合完成。通常,单个人要从车间搬设备必须办理一定手续,要从厂区运走设备也要获得出门证等,即便是收到银行转账的价款,也必须与企业财务部门串通;难度可想而知。如果属;多个方面联合舞弊,检查工作复杂程度趋大,需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对串通起来隐瞒固定资产变价收入的舞弊进行查证,应从以下方面人手:①盘点固定资产存量,观察所发现的固定资产盘亏(尤其是机器设备的盘亏)原因,最好通过询问车间使用人、设备管理部门以及财会部门管理固定资产账的人员,查询周定资产的去向;②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上的收款记录进行分析;重点观察非销货业务所引起的收入账项中有无属于变卖固定资产的收入。当然;如果收入了现金,检查工作便只能借助内部人员举报提供线索,这无疑使查证工作陷入被动。2.压价变卖 企业有关人员在变卖固定资产时,采用事先不公开信息的方法,私下低价将其卖给关系户、亲友等,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在大多数情况下,经办人个人得到了一定的好处;如果企业在处理、变卖固定资产时,能够采用公开招标形式,则可以保证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在履行检查手续时,应先统计出所有变卖的固定资产,并分别原始价值、净值、变卖价等项目予以反映,当发现变卖价与净值相比过低、差距较大的情况,应作为疑点进行调查询证:①请车间的使用者、设备管理部门有关人员评价该机器设备的新旧程度,借以判断变卖价的合理性;②考察、了解出售设备的经办人与购买方之间的关系,对关系特殊或甚密者,可进一步查明有无串通作弊。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应引起注意:压价将机器设备变卖给有密切关系者,是舞弊无疑,但当事人巧辩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属于疏忽,两种责任极难分辨。 3.以售称废在一些企业中,明明是将可以使用的机器设备变卖,但却在整个手续办理与会计处理上作为报废处理,企业将所谓"废品"变卖所得私分或隐瞒,或者仅将一部分价款象征性入账,大部分价款在收取现金后归入小钱柜管理。这种行为具有严重的欺诈性,损害了企业的利益。查证以售称废行为,重点应检查所谓"报废"的固定资产是因何而报废,如果机器设备已达到使用寿命,这种报废属于正常报废;如果机器设备的使用时间离规定的使用寿命相差较远,这种报废就有疑点,可以查阅机器设备报废的技术鉴定事,报废的审批手续等。同时,检查所谓"报废"机器设备的处理情况:第一是查变卖"废品"是否取得了较高的价格,如果价格高,可能有舞弊;第二是查"废品"卖给了谁,显然应卖给回收废品的单位,如果卖给了一个可以使用同类机器设备的单位(可以查付款单位名称据以判断),则可能是设备并未真正报废,可向该单位函询或进行实地调查。在检查中,应考虑在疑点上有所突破,从矛盾的现象中寻求合理的解释,以查出舞弊。(二)固定资产报废与毁损业务中主要舞弊的查证配固定资产的报废分提前报废、按时报废和延期使用后的推后报废,而毁损引起的报废是属于提前报废。提前报废固定资产中隐含着大量弊端,主要有:掩盖事故、以丢报损、隐瞒残值、多列费用以及以售抵废等;1.掩盖事故 某些企业在发生因责任事故引起的固定资产报废时,因责任人与企业领导等方面的私人关系或幕后交易,造成了不予追究行政、经济责任的结局。这意味着责任人所造成的损 失可以不予赔偿,还可能出现更多的同类事故。对掩盖责任事故舞弊的查证,可查阅"固定资产报废鉴定表",检查报废原因,判断其是否与责任事故有关。如果是按使用期限已达到规定寿命或接近规定寿命,可以视为正常报废,毋需再分析是否属责任事故引起的报废。对远未达到规定寿命的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应追查具体原因;在有关资料并未将此认定为责任事故引起的报废时,仍应通过采访原使用部门知情者(最好不要询证原使用者)的方式了解真实情况。2.以亏充废某些企业在发生固定资产盘亏时,为了掩盖管理漏洞,将被盗、丢失或因管理不善引起的固定资产毁损等固定资产损失;作为普通的正常报废处理。这种做法可以避免企业资产的所有者责难经营当局,但因对管理的隐患未加消除,可能带来更多的固定资产流失。 对以亏充废的查证,重点应关注企业报废固定资产的构成情况,尤其是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应当检查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原因,对原因不能自圆其说、前后内容矛盾的报废说明,应通过广泛调查确认实际原因。在一般情况下,以亏充废的固定资产可能是多项,如果是一项,则价值比较昂贵,否则,可能性就变得很小。基于此种判断,检查人员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一次办理大批或多项固定资产报废的业务或凭证上,最好是深入使用部门现场面询进行取证,以寻找线索并取得突破。3.隐瞒残值由于固定资产一般在报废时都可能产生一些废料,或部分被拆除时仍有一定使用价值(如可作零配件使用),因而,按规定可计残值收入按固定资产原值的3%~5%考虑,在一个企业,这笔收入如能变现,则是+笔不菲的收入。一些企业常常将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不入账,导致企业收入流失,检查人员不应忽视对隐瞒残值收入的查证。可采用的检查方法有:①审阅"固定资产清理"明细账户,重点观察有无未记残值收入的情况;如果是一类多项固定资产同时报废时,可测算残值收入的预计值是否偏低;如果是一项固定资产报废,也应该测算有无有意少计残值收入的问题;②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追踪检查先预计的残值收入在相应的废旧实物变卖后的收款情况。一些企业的报废固定资产较多,如果未及时处置,废旧实物堆在一起,可能使这种追踪检查难以实施。 4.多列费用 固定资产报废时,因拆卸、搬运等方面的要求,一般需发生清理费用。一些企业可能将实际应列支数提高,或采用"搭车"形式,将非法开支也计入费用,引起固定资产损益不实。对多列费用舞弊的查证应考虑:一方面应请教相关专家,了解同类固定资产清理业务的费用预算数或常规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判断费用有无多列;对于付给个人的款项,可采用询证的方法予以核实。另一方面,应注意对票据本身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以及形式的规范性等进行审阅,寻找疑点,找出突破口。 (三)固定资产投资转出业务中主要舞弊查证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是企业固定资产流出的一种表现,由于单位之间的交接涉及到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评估问题,可能发生低估固定资产价值使企业资产发生流失;另外,投资可带来收益,一些企业有意隐瞒收益,不仅影响上缴所得税,而且可能化公为私,发生舞弊。对固定资产投资转出业务的审查,主要应查证有意压价、隐瞒收益和虚报损失等舞弊。 1.有意压价企业负责对外投资人员,授权中介机构在对将作为投资的固定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时,有意压低评估值,其目的可能是:第一,从对方企业中得到一些好处,不顾本企业的经济利益;第二,可能将固定资产投入由本企业职工入股的股份制企业,通过国有资产的流失变相增加本企业职工个人的权益。对有意压价舞弊的查证,可以通过对比投资转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与评估价的差异来实现:如果后者低于前者许多,则具有有意压价的可能性。为了核实情况,可以选择两种途径查证:一是找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者,对投资转出时该项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以及工作效能进行评价;二是在可能的条件下,由检查人员组织专家对接受投资方现在使用的该项固定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查看是查存在其现在的评估价值比投资转入时的评估价值更高的异常情况。一旦有意压价的舞弊存在,应将原评估价值变更,视其为违法事项,在此努力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应追究有关人员的经济责任。2.隐瞒收益 固定资产投资以获得收益为目的,但在一些企业,可能发现两种情况:将固定资产投资不予反映,进而隐瞒投资收益以化公为私;虽将固定资产投资作了反映,但以投资无收益为理由,长期未见登记投资的收益,如作深入调查,可能发现企业隐瞒收益不报,借以谋私的舞弊。(1)对因隐瞒固定资产投资而导致的蓄意隐瞒投资收益,可采用以下方法查证:①询证企业主管投资的员工,全面了解固定资产的投资情况,并由其代编一份详细的投资状况调查表,以此与企业会计账簿上登记的投资固定资产情况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如前者大于后者,则存在漏记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能性;这时,一是询问有关人员发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二是询证接受投资方以掌握具体情况。②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尤其是对机器设备成新率较高、生产能力存在过剩的那些种类进行详细盘查,以确定盈亏情况。如存在较多盘亏,则可能固投资转出所致,可询问使用车间相关人员固定资产转出的原因,或由设备管理部门作出相关的说明。以上两方面的测试,可以提供查证的线索,宜在此基础上追踪查询。 对虽在账簿上反映了固定资产的投资,但对相应投资收益隐匿不报的舞弊,可采用的查证方法是:①对周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统计,认为有必要时,可询证核实。同时,与"长期投资"账簿明细记录进行核对,检查有无漏记情况。②在确认无漏记固定资产投资时,再逐项核实投资收益的记录情况。对已记获得投资收益的项目,应测算所获收益的正确性,可依据协议或公司章程等文件检查有无少记等问题;对未获投资收益的项目,可采用向接受投资方查询或同时向其他一起投资的单位查询的方法予以证实。在从外部取得存在投资收益的证据后,应借助查询银行对账单的方法,找出究竟是漏记收益(指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企业的分类账簿未记)还是企业将投资收益转移到其他账户。3.虚报损失一批固定资产投资出去后数年不见收益,后来又以整个接受投资企业亏空或资不抵债为理由,对原来作为投资的固定资产以损失为由给予核销,这类事件不胜枚举。这类事件 中潜伏的舞弊可能有:以国有企业资产为厂长经理个人作投资;隐瞒投资收益;因企业经营者与对方合谋而暂时未划转收益;或者冒充投资失误以侵吞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等。此处,只对最后一种情况的查证予以介绍。 确认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发生损失,关键是应查看有关证明文件。如无任何文件,此项损失的确认从形式上看无法成立,可以采取内外广泛询证的方法来查实,从不同方面提供的信息中捕捉疑点,并一查到底;对于投资损失的证实,最好的办法是深入接受投资方内部进行调查,如果证明投资转出固定资产发生损失的文稿系企业某个负责人拟写并授权核销原记投资额,则此人与对方有合谋的嫌疑。有时,以企业文件形式授权核销投资额,也可能源于得到某种经济利益的企业经营者的操纵。由于出自企业内部的这些证明并不十分可信,检查人员应考虑以外调受资方的形式来弥补,最好是取得受资方破产清算的书面文件或法院等权威机构所出具的证明。大量此类案例中,常见企业的经营者自行做主核销国有资产投资的现象;因绝大多数职工难以知情,无人敢于追究或无证据追究大多数核销既成事实,内部检查也不了了之。对于此类案例的检查,应深查细挖,以防止企业资产流失。
固定资产管理在一个企事业单位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固定资产业务对于公司中的领导和决策者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使得设备利用率的增加得以有效的提高,通过优化安排维修资源得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强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公司资产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能。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 固定资产管理的电算化 固定资产效 益分析体系
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目标是提高固定资产的可利用率以及降低企业运行维护成本,使得企业维修资源为核心得以优化,通过各种信息手段,来合理的安排维修计划以及相关的资源与活动。企业通过提高设备可利用率来实现收益的增加,通过优化安排维修资源得以降低成本,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和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企业对资产的管理不但要进行静态核算外,而且还要现资产的动态管理,比如从资产的申购、资产领用、资产维护一直到资产的报废,整个资产生命周期的管理。
在日益竞争的商业时代,对于拥有高价值资产的企业来说,对于设备的维护已经不再局限于成本范畴了,资产的管理更成为获取利润的战略工具,加强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公司资产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能。
一、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公司领导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理念
根据我国《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负责人必须对本企业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所以,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好《会计法》,固定资产的管理的关键是,公司领导必须真正做到并且担任起对资产管理的相关责任。一个企业的负责人重视企业的资产管理,应当成立专门的委员会来管理固定资产,应当设有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杜绝思想意识上的“重进轻管”、“重资金、轻实物”。
(二)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责任意识
对于职责不明,有些企业在出借出租固定资产时没有办理相关的手续,致使企业固定资产流失毁损;有的固定资产由于长期使用达到报废状态,但是没有办理报废手续,账面上仍大量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存在;在对房屋改造、修建应增强建筑物面积和金额的情况下,由于疏忽没有及时管理等情况,使得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能力弱,不能定期清查、盘点,造成企业资产状况不清。
(三)加强固定资产使用人员和固定资产维修人员的责任心
固定资产管理是实物形态的管理。企业的主要资产组成大部分来自生产设备,生产设备使用寿命包括有物质寿命、技术寿命、经济寿命。生产设备的自身质量及运行以及生产设备的保养和正常维修,决定着物质生命的长短。首先,要对生产设备注重日常维护,以确保延长其物质寿命。否则,固定资产会提前报废,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给企业增加了支出,导致固定资产总值的减少。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技术上更先进、经济上更合理、更好的生产设备,从而造成原有生产设备的贬值。有些设备虽然能继续使用,但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是从经济效益角度看设备最否达到合理的使用期限。在最适宜的使用年限内使用固定资产,出现年均总成本的最低值,而能使年均总成本最低的年数,这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技术更新处于相对于缓慢阶段的设备,其更新主要以经济寿命为主,同时兼顾技术寿命。
从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上应该对固定资产采购、固定资产发放、固定资产登记与转移、固定资产验收、固定资产报废、固定资产盘点、检查制度,应该严格要求以确保固定资产在各个环节中保证账实相符,避免造成损失。
二、管理好固定资产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固定资产的预算制度
企业应当每年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及资金情况,合理进行固定资产预算,预算得以批准后,一般情况下不予突破,对于“紧急需求”固定资产的情况,应当上报。在制度上有所规定,并从严掌握固定资产的采购。公司应根据各部门提出固定资产采购要求,报公司指定指定部门或专人进行审核,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根据现有资产情况,判断是否同意购置新固定资产或直接从 其它 部门调拨固定资产。如需采购,由报相关领导审批后,由负责人员采购。
(二)固定资产的授权批准制度
明确审批人对固定资产购置的审批权限和批准方式以及程序和责任。审批人不得越权审批。未经审批,不得采购。
(三)组织责任制度
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接收、使用等环节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明确其相应的责任、对工作作出具体要求,并相互监督、职权分离。采购的资产由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办理固定资产验收。如发现固定资产与采购要求不符,或者固定资产质量存在明显问题,须立即 报告 负责人,并进行固定资产更换,否则不予入库。由指定部门发放固定资产时,领用人须分别在《出库单》和《固定资产领用明细表》中签字确认。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因保管不善或其它人为因素造成固定资产丢失、被盗或毁损的,使用人应当按照规定赔偿。固定资产使用人 离职 时,须归还所有办公资产,经相关负责部门进行清点核实、确认无误后方可办理离职手续。由指定部门负责查核、统计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经领导签字确认后,填写《固定资产登记表》,明确部门对固定资产看管责任。固定资产出现丢失、毁损的,须到由指定部门进行备案,及时填写《固定资产登记表》;固定资产发生转移的,须经转出部门和转入部门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转移。由指定部门库管员根据《固定资产登记表》的变更情况及时更改资产管理台帐记录,并将相关情况备案至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经专业人员确认无法维修或维修费用超过资产原值时,需申请报废并办理相应报废手续。由指定部门相关人员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的自查和盘点,每季度协助进行资产检查及盘点,并做出资产清查盘点情况表。由指定部门进行资产的登记、检查以及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不定期抽查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情况。每季度,由指定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对各部门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盘点,并出具书面报告。对各部门资产盘盈盘亏的情况,找出原因及责任人,报公司领导批后处理。如果属于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应当追究当事人和管理者的责任,并且视具体情况进行赔偿损失。 (四)记录固定资产的账簿制度
负责管理固定资产的部门和公司的财务会计部门要全套保管好固定资产的申请单、固定资产审批资料、固定资产购买计划等各项会计记录,相关责任人禁止对固定资产的材料进行更换、丢失以及损坏,随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实施固定资产卡片,确保固定资产的情况及时反映。设立固定资产台账,更好地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建立固定资产档案,固定资产从初始规划到固定资产结束的全过程所形成文字描述、会计账务等相关资料。对固定资产进行归类划分建立相应的动态系统资料。
(五)固定资产处置、报废制度
按相关规定,企业各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调配要以固定资产的充分利用为原则,以来办理内部的调拨手续,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的变更登记。
三、要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电算化
由于固定资产规模越来越大并且种类繁多,各项管理工作仅靠手工管理、手工统计不再适应工作要求,所以必须实现管理工作的电算化,建立起对固定资产的计划管理和核算管理等功能齐备的信息化系统,将固定资产的购建、预决算、固定资产的处置、固定资产的报废、固定资产的核算等各项业务全部通过系统加以反映。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助于公司管理机构实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情况,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在实现核算电算化的前提下,可以取消手工固定资产明细账和总账,有利于减少手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四、固定资产效益分析体系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应当充分对效益进行分析。一是固定资产购置前,应对固定资产进行相关的预测和有效的分析。二是统计各部门固定资产使用率,发挥固定资产效能,该报废的固定资产报废,该维修的要及时进行维修。三是预算固定资产的盈亏平衡点,分析固定资产的工作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四是对企业固定资产全部实行电算化核算,分析每件固定资产的收入、支出、毛利和毛利率,明确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教科文司编,2006年8月第一版
[2]董定芳.浅议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经济师,2006年第6期
[3]王丽姿.经济寿命在医疗设备经济管理中应用初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年7月第23卷第7期
【摘要】本文针对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账、卡、物不符等现象,对固定资产的购建管理、日常管理、处置管理、效率管理等,提出了相应的改进 方法 与对策。
【关键词】固定资产 购建管理 日常管理 处置管理 效率管理
一、引言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现代公司战略部署及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公司系统应加强资产管理,着眼未来,推进资产管理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资产管理风险,盘活存量资产,改善公司资产运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有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账、卡、物不符的现象;2.个别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3.固定资产营运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4.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定资产管理改进方法或对策
(一)固定资产购建管理
1.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固定资产购建
根据《河南省电力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按照预算管理程序,严格按照经过总经理办公会和省公司批准的年度资本性收支预算安排固定资产购建,对于不可预见的固定资产购建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2.设备物资采购及工程施工款项结算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充分发挥招投标管理中心在物资采购方面的优势,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严格工程施工款项结算管理,提高工程资金使用效益。将设备物资采购和工程款项结算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满足工程进度需要的前提下,积极进行资金运作,降低资金综合成本。
3.及时编制竣工决算报告
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工程竣工决算管理办法》等制度的要求,加强工程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编制的管理工作,定期对竣工决算报告编制情况进行清理,及时督促上报审查,保证竣工决算的及时审批,有效解决固定资产长期以暂估价值入账带来的问题。
(二)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1.狠抓固定资产基础管理工作
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包括:1)在资产发生变动时,要求各职能管理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传递变动信息,确保帐、卡、物一致;2)建立管理责任追究制度;3)提出资产出租和委托经营管理的程序及职责;4)严格控制以固定资产进行担保的行为;5)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6)建立固定资产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制度。
2.制定定期清查盘点制度
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是完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基础,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原则上每年至少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清查盘点结束后,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及时提交清查盘点报告,对盘盈、盘亏固定资产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提出整改 措施 并会同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及时处理,资产清查发现重大资产损失情况的,及时上报省公司。
3.动态监控资产增减变动
设计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变动情况月度报表,要求填报月度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按月份对固定资产变动进行监控,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并更正,防患于未然,避免重大差错的发生。
4.会同生产部门做好更新改造支出管理
财务部配合运维检修等部门提出公司年度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计划,并纳入年度资本性支出预算管理。在制定更新改造支出计划时,综合考虑各单位固定资产规模、成新程度等因素。不定期对更新改造资金的使用进行监控,更改支出得到有效控制。按照有关规定调整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将技改形成的新增资产调整原有固定资产卡片,避免出现一项固定资产对应多张卡片的情况。
5.严格运行维护支出管理
固定资产运行维护支出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的使用及质量处于良好状态。在下达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支出预算时,充分考虑固定资产规模、成新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合理分配,提高固定资产维护效益。
(三)固定资产处置管理
1.固定资产处置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河南省电力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的处置根据不同的管理层面,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规定程序办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资产损失核销管理办法》及《河南省电力公司账销案存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对有关固定资产损失及时进行核销、账销案存资产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管理。
2.固定资产转让、盈亏、毁损及报废审批情况
固定资产转让、盈亏、毁损及报废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办理,由使用保管部门提出申请,说明理由,并提出处理意见,填制相关申请单据,经实物管理部门和价值管理部门审核后,报经主管领导审批,手续完备后进行处置,并及时报价值管理部门进行账务处理,做好残值回收工作,在未获批准前,不得擅自处置。
(四)固定资产效率管理
对于无效低效资产,积极盘活、收回资金。对于非生产用资产,积极按市场化方式出售变现。对于账销案存资产,进一步清理核实,制定专门机构,明确工作机制,积极清理追索。
1.推行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努力提高投入产出水平;2.制定固定资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切实提高管理水平;3.加强固定资产基础管理,落实固定资产定期维护保养制度,保证 安全生产 ;4.建立固定资产使用评价制度,动态掌握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管理总体思路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控制购建成本,严格处置程序,优化固定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资产管理风险,盘活存量资产,改善公司资产运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根臣.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2] 马桂荣.在实施新财务制度中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
[3] 胡蓓蓓.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经济师,2011.
[4] 王彦宽.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中国建材报,2009 .
[5]宋凯芳.浅谈企业改制后固定资产管理[N].中华建筑报,2011.
目前我国企业虽然基本实现了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电算化信息化,但是在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工作仍然存有问题,主要是制度和主观因素上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一、企业固定资产概念及加强意义
企业固定资产主要是指持有和使用时间超过一年,资产价值超过一千元,且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其原物质形态的资产。
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一方面能够提高单位资产合理利用率。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能够更好适应单位业务发展和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资产的状态、使用及流通等信息,全面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实现企业资产的集中化管理与控制。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资产分布和应用情况,合理化分配和协调资产运作,避免和降低资产浪费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明确固定资产操作和应用规划,制定科学资产管理计划,确保固定资产安全性和完整性,能够全面提升企业固定管理效率和资金效益,保证企业各方面工作顺得开展。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核算不及时且计价不够准确
我国很多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核算不及时和计价不准确现象。首先,有些企业固定资产调拨、转出、报废等流程较为复杂,需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其固定资产处理可能存在不及时现象;其次,当前固定资产填报软件对资产信息要求较为全面,不但需要填写固定资产的金额、品牌、购入日期、型号,同时还需要填写其凭证号、照片等信息。然而由于一些企业前期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较为松散,一些固定资产在填报系统软件时出现严重的核对不实现象,造成资产管理难问题;最后,一些企业在接受捐赠或无偿使用固定资产时,并未根据相关制度规定进行计价和入账处理,同时对于改建或扩建的建筑物存在增值价值时,也并未如实对其增值价值进行入账处理。这些客观现象的存在都使得我国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存在明显偏差。
(二)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不完善
随着我国企业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得到了普遍应用,一些企业相关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仍然未能与固定资产信息系统操作相结合,管理制度不健全且监督机制缺乏实效性仍较为严重。首先,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缺少必要参照和制定规范约束,一些国有企业为了能够争取更多的国家财政资金补助,盲目的大量购买单位不需用固定资产,极大的浪费了国家资金,并造成固定资产大量闲置;其次,购入固定资产不及时进行入账处理,在处置固定资产时也不进行账务处理,资产管理和处置程序不够合理和规范,造成固定资产大量流失;最后,当前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不够准确和全面,监督管理机制建设不够健全,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管理。
(三)利用效率低且报废处置不规范
企业不能合理正常使用相关固定资产,相关资产利用率偏低,同时其报废处理也存在明显不规范现象。首先,固定资产采购过程中未能根据单位实际需求进行购置,极大的弱化了固定资产使用性,降低资产利用率;其次,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并未考虑到购入资产的更新速度和性能,比如大量购置电子产品,而使得一些电子产品尚未使用就被淘汰;最后,绝大多数企业在进行报废处理时并未完全按照国家相关审批处置办法执行,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存在不合理现象。
(四)核算、预算与 财务管理 相脱节
虽然一些企业设置了专门的固定资产岗位管理人员,但其固定资产核算、预算工作并未能够与财务管理之间实现同步,进而使得职责管理之间相脱节,造成固定资产与账目记录出现严重不相符现象。除此之外,由于固定资产全部通过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核算与管理,因此对固定资产盘点则较为忽视,容易造成账实不符现象的发生。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改进措施
(一)增强会计人员管理责任意识
企业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应当从根本上增强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意识,全面提升工作人员信息系统操作能力及工作责任心。首先,应定期组织会计工作人员参加相关职业道德 教育 和专业能力培训;其次,全面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固定资产采购、验收和付款等相关环节应分开管理,同时,固定资产采购和会计处理也应进行分离,明确不同岗位具体职责,不相容岗位不能同时由一人兼任;最后,全面贯彻并落实各类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重视度,根据实际管理情况制定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首先,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和清查,发现隐患或不对现象要及时进行整改,形成良好的固定资产全面管理机制;其次,确保固定资产管理与实物价值相符,制定科学的、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运行机制,确保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能够全面落实并有效实施;再次,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明确管理职责。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需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定期对固定资产处理进行审查,以确保固定资产完整性,避免固定资产的不必要流失;最后,制定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对企业固定资产购置和应用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避免固定资产流失和国家资金的浪费。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处理时,必须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以及账证相符。
(三)提高管理意识及有效利用率
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加强其有效利用效率,避免不必要浪费,应当与单位固定资产采购预算相配合,两者之间应存在必要的相关性和相符性。首先,充分发挥当前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固定资产管理起到的重要作用,采购预算计划准确、采购物品性能适当,采购后及时进行核算处理,使单位会计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的对购置固定资产数量和质量全面掌握并处理;其次,合理优化固定资产购置情况,对采购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化管理,进而有效减少企业所需运行成本的支出;最后,制定并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监督制度,通过监督管理来提高固定资产有效利用效率,确保按章办事、按章行事,提高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四)规范固定资产核算及盘点办法
规范企业固定资产使用,通过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财务、物资及使用部门等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控制,必须要做到固定资产账、卡、实三方面内容相符,有效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一方面,定期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和清查,至少每年需要盘点一次,并将盘点情况与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核对,发现账实不符要及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将国家损失降至最低;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相关财务制度规定以及信息系统软件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资产核算方法,对企业接受捐赠及无偿调入的资产进行入账处理,避免账外资产现象的发生。
四、结束语
浅析固定资产折旧内容提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谈了固定资产折旧的问题。第一部分,简述《企业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有关规定;第二部分,对现行制度中固定资产折旧用原始价值计算的弊端分析;第三部分,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折旧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生产企业固定资产占整个企业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而且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也较高。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是通过计提折旧的形式进行补偿的,计提的折旧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是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正确地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关系到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因此,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问题。下面通过对《企业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有关问题的学习,并结合固定资产管理的实践工作,对固定资产折旧谈点粗浅体会。一、《企业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有关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是对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价值的补偿。这种磨损和损耗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有形损耗指由于物质磨损、时间侵蚀、外部事故、破坏因素等原因形成的。无形损耗指由于技术进步造成的固定资产使用效能下降,主要从经济角度来考虑。固定资产折旧是一种费用,只是这种费用没有在计提时发生实际的货币资金支出,属非付现成本。这部分费用计提进入产品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等,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得到补偿,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更新,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做好资金积累。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数额受以下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1、计提折旧基数,计提折旧基数是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或帐面价值。制度规定,一般以固定资产的原价作为计提依据,但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以固定资产的帐面净值作为计提依据;2、折旧年限,折旧年限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折旧率的高低,是影响折旧额的关键因素;3、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折旧方法一经选定,不提随意变更;4、净残值,是指预计固定资产清理报废时可收回的残值扣除清理费用后的数额。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方式,合理估计固定资产的净残值。企业应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果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预期数与原先的估计数有重大差异,则应相应调整折旧年限;如果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则应相应改变折旧方法。制度规定,企业应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并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按照管理权恨,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同时,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同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以供股东等有关各方查阅。企业已经确定并对报送的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果发生上述情况需变更,仍应按有关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关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应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分别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费用。实际计提时,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除下列情形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帐的土地。另外,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帐,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同时调整计提的折旧额。对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按该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以后的帐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对以前计提的折旧不作调整。如果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当企业提取及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固定资产帐面价值就需要在资产净值的基础上,考虑减值准备进行调整计算净额。应视为取得新的固定资产,重新确定该固定资产的原值,重新估计尚可使用年限,确定新的折旧率和折旧额,开始新一轮的折旧计算。二、固定资产折旧以原始价值计算的弊端《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一般以原始价值作为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们关注一个企业,更多的是看它的现实价值及预期获利能力,因此,从发展的眼光看,固定资产折旧以原始价值计算有一些弊端。折旧是对简单再生产资金的补偿,现行制度以原始价值作为折旧计提基数,这样,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所计提的折旧额,只能做到帐面价值上的补偿。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只考虑了资产价值发生减损的情形,在固定资产重置价值升高的情况下,所计提的折旧额并不能做到实物更新上的资金补偿,难以达到实物资本的保全,就不能维持实物规模上的简单再生产。如:一台设备帐面价值原值20万元,重置价值30万元,以帐面原值计提折旧收回的资金为20万元,更新设备时需30万元,用计提的折旧资产更新设备尚有10万元资金缺口。目前,很多企业均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没有按重置成本计提折旧,使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资金被消耗到其他方面,或者变成虚假利润而分解掉。这样就造成,一方面更新固定资产的资金短缺,另一方面又用虚假利润去上新项目、铺新摊子,项目还没上马,就面临资金短缺问题。设备更新和上新项目的资金都没能落实,反而加重企业负担,使我们看似宠大的企业日益空壳化,形成企业虚盈实亏,无法维持企业简单再生产。我认为,对重置价值发生变化较大的固定资产,应按重置价值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确定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数额。这样,将会给我们的财务人员增加繁重的工作量,同时也应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以及实物资产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才能做好这项工作。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检查,按重置价值来逐项分析、计算,重新确定部分资产的折旧额。另外,改变折旧计提基数以后,对固定资产以历史成本计价的问题也应随之而改变,按现行成本(重置成本)计价,就要对固定资产的原价进行调整,以便与计提折旧基数一致。这样,还可解决购买使用时间较长的固定资产其原始价值与市场价值相背离的问题,使固定资产的实物资本得以保全,达到费用与收入真正配比,在物价上涨时期,不至于发生由于计提折旧额问题而导致的虚盈实亏现象。三、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折旧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除以上弊端外,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核算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相脱节,造成固定资产折旧核算不完全,或多计提折旧,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果。主要由于在实际工作中,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如果对固定资产不进行及时核对,就造成该入帐资产不及时入帐,或该清理报废资产未及时核减,造成固定资产价值不真实,从而导致折旧核算上的不真实、不准确,影响企业各项成本费用及利润核算的真实性。2、未按规定范筹计提折旧,任意扩大或缩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以增加或减少折旧费用,最终达到控制、操纵利润的目的。3、未按规定选用折旧方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1)不属于国家允许选用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的企业,却选用加速折旧方法;(2)有些企业将国家不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方法的某类固定资产选用加速折旧方法;(3)某些属于技术进步型的企业,应采用加速折旧方法,却选用了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显然不符合固定资产更新的特点。4、未按规定确定折旧年限,导致折旧额在整个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内的不合理,影响经营成果的准确性。5、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随意变更,却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报批手续,变相地任意调整利润(或亏损),造成经营决策上的失误。6、固定资产净残值预计不合理,造成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折旧核算不正确,也影响企业财务成果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以上问题的发生,有的是企业经营者的需要,为完成上级或主管部门下达的利润指标,不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任意少提或多提固定资产折旧,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财务人员不得以而为之。如美国废品管理公司财务舞弊案中,其舞弊手法之一就是随意改变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蓄意少计折旧费用,截止到1996年,该公司通过这些方法,累计少计提的车辆、船队、设备和容器器具折旧费用达亿美元。但多数情况是由于部分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强,业务水平偏低,工作经验不足所造成的计算折旧额的错误。因此,作为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时期的财务人员应以诚信为本,严格遵守《会计法》和会计制度的规定,抵制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不断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另外,还要熟悉了解各类固定资产的特点,并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折旧计提基数、计提范围,合理预计净残值,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科学、合理地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核算,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来源:中顾法律网
企业的固定资产是企业总资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摘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基础管理还十分薄弱,它一方面制约了部门预算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限制了事业单位职能的有效履行;另一方面也为部门、单位或个人利用国有资产谋取不合理收益提供了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收入分配秩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企业内部的固定方资产管理。
关键词:企业内部;固定资产;加强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长期以来都是财务管理中较为薄弱、容易忽视的地方。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人认真监督管理,根本原因就是观念淡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使管理职能的物质基础,是集中核算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份。
一、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降低事业执行成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 的执行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当前资产管理基础的薄弱,使得一些部门单位一方面想方设法申请增加预算拨款,另一方面却存在大量的财政资源浪费和低效率使用的现象。要降低事业执行成本,必须强化节约意识,加强事业资产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并对现有存量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其发挥最大使用效益,坚决杜绝资产的闲置浪费。
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举措。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非经营性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们对国有资产的认识和运作往往偏重于国有企业经营性资产,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却关注不够。由于具体监管职责不很清晰,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职责交叉和管理的真空,使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监管成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十分薄弱的一环。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当前健全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项必要举措。
二、加强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规范会计管理制度、提高资讯质量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应大力度宣传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国有资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或国资法规政策的学习培训,使大家充分认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违法违纪的危害性,提高大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建章立制。财务部门会同本单位其他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明确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各自的职责,规定各部门配备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实现“以制度管事”、“有章可循”。同时,实行固定资产管理奖惩制度,管理目标与个人业务绩效评定挂钩,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大家自觉保护固定资产意识。
三利用预算、 *** 采购强化对固定资产的配置管理。单位各部门的固定资产配置应根据各部门的职能需要,制定合理的固定资产配制标准,综合考虑部门实际需求状况及目前已占用资产状况等众多因素。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前提下,首先考虑资产在本单位各部门互相调剂使用,杜绝为追随潮流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行为,克服“攀高求洋”,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加强规范资产核算。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财政部门细化对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援。所以,财政和单位财务部门应担负起资产管理的职责。一是要在清产核资基础上,建立所有预算单位的固定资产档案,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管理。二是严密手续,对新增、核销固定资产,要及时按照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三要建立正常资产清查制度。四是单位的财务人员要切实履行会计核算与监督管理的双重职责,严格按照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健全财务账簿登记制度。
三、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机制
单位领导必须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的流失也是一种失职行为。每个单位要确定一名领导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落实工作,切实加强监督,消除那种表面上、形式上的重视,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和每一名管理人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加强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计划审批,采购与验收,登记与稽核,保管、使用及养护,资产变动及调拨管理,财产清查,损失、丢失赔偿,报废、报损,统计报告,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和奖惩,租赁管理制度,以及业务管理规范、规程、标准等等。要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来保障固定资产管理的执行质量。首先应建立健全各种管理责任制,落实各个环节上的管理责任和经济责任,将责任具体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其次要有健全的监督机制,有效地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再者要有科学的管理程式,以规范管理活动的常规执行;另外还应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以促进管理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等等。
总之,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但要事业单位内部引起足够重视,严格执行本单位的资产管理办法,还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的有效监督,对下属事业单位的资产情况进行动态监管,通过下属事业单位上报资料对预算资金合理、高效分配,提高资产配置的整体水平。同时,希望财政部门能够尽快出台适应事业单位发展情况的会计准则、制度,以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披露水平。此外,因科技进步导致原先固定资产界定范围内的相应产品价值降低,再无纳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的资产部分,应尽快建立落实事业单位其他实物资产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庄严明.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2]曹燕 《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探讨》。
[3]王顶柱《预算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固定资产 管理 弊端途径
【论文摘要】: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一般都占有较大的比例,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完整,意义重大。一个企业的良性发展,固定资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折旧作为成本利润的调节阀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应按规定计提折旧,将其价值逐渐转移到生产成本中去, 通过销售收入使资金回笼。但在审计中我们发现,有些企业不按规定提取折旧,而是根据当期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多提、少提或不提折旧,从而达到调节成本和利润的目的,将折旧作为成本利润的调节阀,任意调整。
2、固定资产超期服役现象严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企业由于产销不对路或三角债,致使资金紧张,没有财力进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导致已经提完折旧到了报废期的固定资产仍在使用。
3、固定资产帐实不符
按规定,固定资产管理必须建立实物台帐和实物卡片,记载固定资产的名称、购进时间、规格、型号等,同时由企业的机动科或后勤部门负责保管,定期进行实物盘点,并与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帐核对。
4、竣工的固定资产不入帐
有些企业由于经营形势不太好,为了降低当期成本,逃避税金,将已竣工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仍然放在“在建工程”或“其他应收款”帐中,不作核销处理。
5、固定资产投资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分为对内长期投资和对外长期投资。对内长期投资的目的是扩大再生产, 对外长期投资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无论是对内长期投资,还是对外长期投资都具有相当大的风险。
二、固定资产具体管理
固定资产具体管理包括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和固定资产凭证管理及账务核算。
一固定资产实物管理
l、固定资产购建
固定资产购建实行预算管理制,由使用部门提出预算申请,由预算管理部门批覆预算。明确实物资产管理部门为固定资产采购部门,各使用部门不得自行采购。固定资产采购应通过招标或比价。对集团范围内采购数量较大的固定资产可由集团公司通过招标确定定点采购单位,也可由集团公司统一采购后下拨。
2、固定资产验收
企业购人固定资产必须办理验收手续。验收人员可由企业的监察部门、使用部门及相关技术部门的有关专责组成。固定资产验收,一要核对固定资产实物与凭证所列数量是否一致,二要检查所附备件是否齐全,三要察看装置效能是否良好,四要检查价格是否明显偏高。固定资产验收完毕移交使用之前,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应对固定资产实物进行编号,且该编号应与会计核算系统固定账卡反映的固定资产编号一致。
3、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指固定资产日常的维修、保养和保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应实行归口分级管理,明确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各自的许可权和职责。实物资产管理部门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负责,各资产使用部门对部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负责,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实物资产的日常维护与保管。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应建立企业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固定资产实物使用部门应建立部门固定资产实物台账。
4、固定资产盘点
企业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定期盘点的次数多少可根据企业规模、固定资产数量的多少等因素而确定,但一年不得少于一次。企业应成立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小组,工作小组成员可由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及财务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固定资产盘点之前应确定盘点日,财务部门应将盘点日前购人、出售或报废的各项固定资产全部登记入账。对因特殊情况而不能及时人账的固定资产,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应对该未及时人账的固定资产予以标示。
5、固定资产退出
固定资产退出包括固定资产报废、出售及捐赠等。固定资产报废应由使用部门提出,固定资产实物鉴定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再由实物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按相关程式办理报废手续。并不是所有报废资产都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一部分报废资产在本企业属于因装置的更新换代而淘汰的产品,在其他一些单位或许尚
二固定资产凭证管理及账务核算
1、固定资产凭证管理
固定资产凭证是固定资产内控执行是否到位,相关部门、人员职责是否履行的鉴证,也是登记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和进行固定资产账务核算的原始依据。固定资产凭证管理涉及到固定资产从预算、购建到退出的整个生命周期,关键环节的关键凭证具体如下:预算环节的关键凭证主要为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编制的预算申请和预算管理部门下达的预算批覆。
购建环节的关键凭证主要为实施购建时使用部门的购建申请,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的稽核意见及领导的批示。对于基建专案则还需提供立项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相关部门的立项批覆等。验收环节的关键凭证主要为固定资产验收单。验收单应详细列明固定资产生产单位、名称、单价、数量、规格型号、存放地点、使用部门等,并由验收人签署验收意见。固定资产修理环节的关键凭证主要为固定资产修理记录。
2、固定资产账务核算
固定资产账务核算就是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企业的核算不能脱离《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但是,这种规定又不是绝对的,它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予企业一定的自 *** ,在某些方面又受主观判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固定资产标准间题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 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装置、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装置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X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2 年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对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装置、器具、工具等,《企业会计制度》未规定明确的单位价值标准。
2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问题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定义,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类或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作为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具有相对的决定权。
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问题《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至其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减值准备的计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主观判断的影响。
三、总结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手段,是任何事物不能代替的主要生产资料,搞好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问题。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必须把这项工作重视起来,只有这样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郑红,徐虹,张超.企业财务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邢新,王化成.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马桂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蔡万坤.新编企业财务管理[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
企业的固定资产是企业总资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摘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基础管理还十分薄弱,它一方面制约了部门预算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限制了事业单位职能的有效履行;另一方面也为部门、单位或个人利用国有资产谋取不合理收益提供了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收入分配秩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企业内部的固定方资产管理。
关键词:企业内部;固定资产;加强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长期以来都是财务管理中较为薄弱、容易忽视的地方。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人认真监督管理,根本原因就是观念淡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使管理职能的物质基础,是集中核算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份。
一、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降低事业执行成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 的执行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当前资产管理基础的薄弱,使得一些部门单位一方面想方设法申请增加预算拨款,另一方面却存在大量的财政资源浪费和低效率使用的现象。要降低事业执行成本,必须强化节约意识,加强事业资产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并对现有存量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其发挥最大使用效益,坚决杜绝资产的闲置浪费。
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举措。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非经营性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们对国有资产的认识和运作往往偏重于国有企业经营性资产,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却关注不够。由于具体监管职责不很清晰,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职责交叉和管理的真空,使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监管成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十分薄弱的一环。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当前健全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项必要举措。
二、加强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规范会计管理制度、提高资讯质量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应大力度宣传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国有资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或国资法规政策的学习培训,使大家充分认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违法违纪的危害性,提高大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建章立制。财务部门会同本单位其他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明确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各自的职责,规定各部门配备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实现“以制度管事”、“有章可循”。同时,实行固定资产管理奖惩制度,管理目标与个人业务绩效评定挂钩,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大家自觉保护固定资产意识。
三利用预算、 *** 采购强化对固定资产的配置管理。单位各部门的固定资产配置应根据各部门的职能需要,制定合理的固定资产配制标准,综合考虑部门实际需求状况及目前已占用资产状况等众多因素。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前提下,首先考虑资产在本单位各部门互相调剂使用,杜绝为追随潮流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行为,克服“攀高求洋”,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加强规范资产核算。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财政部门细化对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援。所以,财政和单位财务部门应担负起资产管理的职责。一是要在清产核资基础上,建立所有预算单位的固定资产档案,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管理。二是严密手续,对新增、核销固定资产,要及时按照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三要建立正常资产清查制度。四是单位的财务人员要切实履行会计核算与监督管理的双重职责,严格按照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健全财务账簿登记制度。
三、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机制
单位领导必须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的流失也是一种失职行为。每个单位要确定一名领导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落实工作,切实加强监督,消除那种表面上、形式上的重视,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和每一名管理人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加强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计划审批,采购与验收,登记与稽核,保管、使用及养护,资产变动及调拨管理,财产清查,损失、丢失赔偿,报废、报损,统计报告,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和奖惩,租赁管理制度,以及业务管理规范、规程、标准等等。要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来保障固定资产管理的执行质量。首先应建立健全各种管理责任制,落实各个环节上的管理责任和经济责任,将责任具体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其次要有健全的监督机制,有效地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再者要有科学的管理程式,以规范管理活动的常规执行;另外还应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以促进管理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等等。
总之,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但要事业单位内部引起足够重视,严格执行本单位的资产管理办法,还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的有效监督,对下属事业单位的资产情况进行动态监管,通过下属事业单位上报资料对预算资金合理、高效分配,提高资产配置的整体水平。同时,希望财政部门能够尽快出台适应事业单位发展情况的会计准则、制度,以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披露水平。此外,因科技进步导致原先固定资产界定范围内的相应产品价值降低,再无纳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的资产部分,应尽快建立落实事业单位其他实物资产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庄严明.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2]曹燕 《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探讨》。
[3]王顶柱《预算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固定资产 管理 弊端途径
【论文摘要】: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一般都占有较大的比例,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完整,意义重大。一个企业的良性发展,固定资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折旧作为成本利润的调节阀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应按规定计提折旧,将其价值逐渐转移到生产成本中去, 通过销售收入使资金回笼。但在审计中我们发现,有些企业不按规定提取折旧,而是根据当期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多提、少提或不提折旧,从而达到调节成本和利润的目的,将折旧作为成本利润的调节阀,任意调整。
2、固定资产超期服役现象严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企业由于产销不对路或三角债,致使资金紧张,没有财力进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导致已经提完折旧到了报废期的固定资产仍在使用。
3、固定资产帐实不符
按规定,固定资产管理必须建立实物台帐和实物卡片,记载固定资产的名称、购进时间、规格、型号等,同时由企业的机动科或后勤部门负责保管,定期进行实物盘点,并与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帐核对。
4、竣工的固定资产不入帐
有些企业由于经营形势不太好,为了降低当期成本,逃避税金,将已竣工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仍然放在“在建工程”或“其他应收款”帐中,不作核销处理。
5、固定资产投资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分为对内长期投资和对外长期投资。对内长期投资的目的是扩大再生产, 对外长期投资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无论是对内长期投资,还是对外长期投资都具有相当大的风险。
二、固定资产具体管理
固定资产具体管理包括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和固定资产凭证管理及账务核算。
一固定资产实物管理
l、固定资产购建
固定资产购建实行预算管理制,由使用部门提出预算申请,由预算管理部门批覆预算。明确实物资产管理部门为固定资产采购部门,各使用部门不得自行采购。固定资产采购应通过招标或比价。对集团范围内采购数量较大的固定资产可由集团公司通过招标确定定点采购单位,也可由集团公司统一采购后下拨。
2、固定资产验收
企业购人固定资产必须办理验收手续。验收人员可由企业的监察部门、使用部门及相关技术部门的有关专责组成。固定资产验收,一要核对固定资产实物与凭证所列数量是否一致,二要检查所附备件是否齐全,三要察看装置效能是否良好,四要检查价格是否明显偏高。固定资产验收完毕移交使用之前,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应对固定资产实物进行编号,且该编号应与会计核算系统固定账卡反映的固定资产编号一致。
3、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指固定资产日常的维修、保养和保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应实行归口分级管理,明确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各自的许可权和职责。实物资产管理部门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负责,各资产使用部门对部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负责,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实物资产的日常维护与保管。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应建立企业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固定资产实物使用部门应建立部门固定资产实物台账。
4、固定资产盘点
企业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定期盘点的次数多少可根据企业规模、固定资产数量的多少等因素而确定,但一年不得少于一次。企业应成立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小组,工作小组成员可由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及财务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固定资产盘点之前应确定盘点日,财务部门应将盘点日前购人、出售或报废的各项固定资产全部登记入账。对因特殊情况而不能及时人账的固定资产,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应对该未及时人账的固定资产予以标示。
5、固定资产退出
固定资产退出包括固定资产报废、出售及捐赠等。固定资产报废应由使用部门提出,固定资产实物鉴定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再由实物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按相关程式办理报废手续。并不是所有报废资产都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一部分报废资产在本企业属于因装置的更新换代而淘汰的产品,在其他一些单位或许尚
二固定资产凭证管理及账务核算
1、固定资产凭证管理
固定资产凭证是固定资产内控执行是否到位,相关部门、人员职责是否履行的鉴证,也是登记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和进行固定资产账务核算的原始依据。固定资产凭证管理涉及到固定资产从预算、购建到退出的整个生命周期,关键环节的关键凭证具体如下:预算环节的关键凭证主要为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编制的预算申请和预算管理部门下达的预算批覆。
购建环节的关键凭证主要为实施购建时使用部门的购建申请,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的稽核意见及领导的批示。对于基建专案则还需提供立项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相关部门的立项批覆等。验收环节的关键凭证主要为固定资产验收单。验收单应详细列明固定资产生产单位、名称、单价、数量、规格型号、存放地点、使用部门等,并由验收人签署验收意见。固定资产修理环节的关键凭证主要为固定资产修理记录。
2、固定资产账务核算
固定资产账务核算就是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企业的核算不能脱离《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但是,这种规定又不是绝对的,它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予企业一定的自 *** ,在某些方面又受主观判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固定资产标准间题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 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装置、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装置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X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2 年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对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装置、器具、工具等,《企业会计制度》未规定明确的单位价值标准。
2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问题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定义,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类或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作为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具有相对的决定权。
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问题《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至其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减值准备的计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主观判断的影响。
三、总结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手段,是任何事物不能代替的主要生产资料,搞好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问题。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必须把这项工作重视起来,只有这样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郑红,徐虹,张超.企业财务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邢新,王化成.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马桂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蔡万坤.新编企业财务管理[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
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问题的对策分析 固定资产是一项重要的生产资料,它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有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企业的性质有所不同,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 理和核算工作却是大同小异。下面,将着重从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 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提出 相应的对策。 一、固定资产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归结起来,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4点: 1.固定资产购建审批手续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缺乏计划性,存在 一定的随意性,造成不能做到物尽其用和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在生产 经营中的作用。 2.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不严格,固定资产调拨不按规定办 理资产调拨手续,一些主管部门领导或经办负责人员,不了解或不知 道固定资产调拨应当按规定的程序来办理必要的调拨手续,因此财务 部门不能根据有关的资产调拨手续进行固定资产增减账务处理,因而 极易造成账实不符。 3.账、物管理工作脱节,账面反映的资产规格型号多数填写不全 或为空白,存放地点或使用部门很多与实际不符,甚至不能准确填报, 其结果直接导致账面反映的资产,不能和实物一一加以对应,这就给 资产管理部门,对其管理的某项资产做盘亏、报废处理或进行改建、扩 建,并由财务部门对该项资产进行增、减账务处理时,造成难以准确确 认原值和净值的困难。另外,前面谈到的由于未办理调拨手续,其结果 必然会造成资产入账单位不掌握实物的真实存在情况,而资产使用单 位也不可能知道实物价值及折旧情况,当实物到了报废不能再继续使 用时,上述二单位均不能及时按规定进行有关报废资产的账务处理。 4.固定资产账、物管理工作各职能部门之间分工不够明确,职责 不够清楚,关系不够理顺,由于存在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不能真正 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固定资产管账和管物的部门主要应该有财 务、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资产使用部门。然而,许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并 没有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认真做好每年至少一次的固定资产盘点 工作,致使许多固定资产账外管理等账实不符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资产管理部门对无调拨手续增加和减少固定资产的做法,也没有及时 提出纠正意见和采取补救措施;办公室作为综合管理部门,更没有协 助和配合好资产管理部门加强对办公设备、家具、生活用具等非生产 经营固定资产的管理,从而造成各职能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脱节,导 致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固定资产从购建到使用,再到报废、变价处理,都需要有一套严格 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从而达到避免固定资产流失的目的。然而,为数 不少的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却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因此,加强固 定资产管理便成为了企业经营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管理上应当注 意的事项和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具体地说,就是以制度形式规 范固定资产管理,使之形成一个有效的资产管理制约机制,它应当包 括固定资产的范畴、确认标准、资产分类;固定资产的购建申请、资产 交付、调拨转移、盘盈、盘亏及报废资产处理的审批办法和办理程序; 固定资产的技术档案资料交接保管;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等项内 容,对已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尚需完善的部分要进一步加以完 善、充实。 2.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做到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财务、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资产使用部门,均负有管理好固 定资产,使其完好无损的责任,这些部门从各自工作职责出发,管理固 定资产应当相互配合、各有侧重,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1)财务部门: ———负责根据发票、交付使用资产清单、资产调拨单、投资协议、 资产盘点表等入账依据对购建、调拨、投资、捐赠、融资租入、转让、变 卖、盘盈、盘亏、报废等形式,增加和减少的固定资产数量和价值(包括 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进行核算; ———负责组织、参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和盘点结果资产价值的确 认以及盘点表填报、盘点报告编报、盘点结果账务处理等项工作; ———协助资产管理部门办理资产调拨、变卖、报废手续,填报相关 资产价值工作; ———负责组织、参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项固定资产 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文件的编制工作; ———负责从财务管理角度监督、检查和指导各相关部门共同管理 好固定资产。 (2)资产管理部门: ———负责固定资产购建计划的审定、编制、汇总、报批工作; ———负责购建、调拨、投资、捐赠、融资租入、转让、变卖、盘盈、盘 亏、报废等形式,增加和减少固定资产有关审批手续和财务入账手续 的办理工作; ———参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负责对盘盈、盘亏资产数量的 确认,协助财务部门确定盘盈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并负责盘盈资产 完好率、报废资产有无使用价值的技术鉴定和报废资产审批等项工 作, ———负责对固定资产规格型号、技术指标、存放地点、使用状况、 完好率等情况随时掌握和记录在案的工作;并侧重对企业生产经营用 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负责固定资产的技术档案资料交接保管等项管理工作; ———负责参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项固定资产的预 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文件的编制工作; ———负责从资产管理角度监督、检查和指导各相关部门共同管理 好固定资产。 (3)办公室: ———负责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生活用具和文体设施等固定资产 购置计划的审定、编报工作; ———参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 ———负责对固定资产规格型号、技术指标、存放地点、使用状况、 完好率等情况随时掌握和记录在案的工作;并侧重对企业非生产经营 用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4)各资产使用部门: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固定资产,进行精心维护和保养,确 保固定资产完好无损;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借用、调拨、转移、变卖固定资产; ———积极协助、配合财务、资产管理和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参与固 定资产盘点工作,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接受财务、资产管理部门和办公室关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方 面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3.各级领导提高认识,支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关键企业各级 领导应当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注重对固定资产的规范管理 工作,克服和改变“重生产经营、轻管理核算”的思想,充分认识固定资 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 它的增值保值指标,也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检查考核内容,应积极支持 和切实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工作,这是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的关键所在。 二、固定资产在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不统一,资产分类不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已 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然而有些企业却将符合固定资产确 认标准的一些检验仪器、通信工具和文体设施等未做固定资产入账处 理;还有的企业在固定资产分类核算方面存在不规范问题,如有的单 位将检测仪器仪表、通信工具和生活用具都放在机器设备类别中,还 有的企业不使用统一分类名称,自行进行设置分类名称,从而造成固 定资产分类混乱; 2.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确定不统一。主要表现在对机器设备、办公 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通信工具(如移动电话)、生活用具(如电视 机、空调、炊具)等资产计提折旧年限的确定,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 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3.固定资产盘点流于形式,账实不符问题和待报废资产长期得不 到处理。一些单位不同程度的存在对企业必须进行的固定资产清查盘 点工作意义不明确、重视程度不够、盘点工作走过场等情况,因此就不 能做到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真实完整情况,致使前面所述,由于固定资 产管理与核算不规范,造成的账实不符问题和待报废资产长期得不到 处理。 针对上述问题,从核算方面应当注意的事项和需要做的工作,主 要包括以下三点: 1.明确固定资产包括的范畴、确认标准,统一资产分类和折旧年 限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 器、机械、运输工具等生产经营用设备、器具、工具和单位价值在2000 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非生产经营用设备物品,都应作为 企业的固定资产入账管理。 关于固定资产分类和确定折旧年限的问题,企业可以根据企业会 计制度的规定,由财务和资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参加,制定统一的固定 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 旧方法等,将其编制成册,并按管理权限,经过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批 准,报送有关部门备案,同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备查。上述经批准实施 的有关内容,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当按照上述程 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根据 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建议固定资产按以下类别进行分类(仅供参 考): (1)房屋建筑物 (2)交通运输设备 (3)机器机械设备 (4)自空设备及仪器仪表 (5)通信设备 (6)办公设备 (7)生活、文体设施 (8)其他 2.合理设置帐卡,正确核算资产价值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 应当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按固定资产类别、使 用部门和每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据此,各单位财务应当设置总 账、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固定资产卡片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固定 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登记簿)应当按固定资产类别分设,它可以反映 每项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情况,每类账簿前 面几页应当设置分类资产汇总账页;固定资产卡片除明细账反映的情 况外,还可以比较详细的反映该项资产存放地点、使用部门、附属那些 设备、资产调拨及增减变动情况,应当至少一式三份,财务、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办公室)、资产使用部门各一份。 3.切实做好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及时处理盘盈、盘亏和待报 废资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固定资产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 实地盘点一次。对盘盈、盘亏、毁损的固定资产,应当查明原因,写出书 面报告,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批准后,在期末 结账前处理完毕(行业会计制度规定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后予以处 理)。这项工作是调整固定资产帐实不符、处理盘、盈盘亏和待报废固 定资产,解决许多固定资产遗留问题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正确 掌握和熟练应用这一方法十分有必要。这项工作应当在主管领导的支 持和参与下,由财务、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资产使用部门和有关人员相 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具体做法和步骤如下: 一是由财务部门根据财务账簿记录,逐项填写“固定资产盘点表” 中的有关资产名称、规格型号、账面数量、原值、净值、存放地点(使用 部门)等项内容。 二是各部门参加盘点人员依据上表反映的有关内容,对资产实际 存在情况进行实地盘点。盘点过程中,凡是实物的规格型号、存放地点 与账面反映情况不符的,都应当由资产管理部门(办公室)负责查实后 予以纠正;凡是查无实物的,都作为盘亏处理,反之有实物存在,而且 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账面未做反映的资产,都要做盘盈处理,同时 对盘盈资产的新旧程度予以鉴定和确认。盈亏原因应由资产管理部门 负责查明,并要求在“备注”栏做简要标注,如有必要应做单独说明。 三是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盘点过程中发现的毁损和无使用价 值的待报废资产进行技术鉴定,确认后,在盘点表中予以标注,其报废 原因要在“备注”栏做简要标注,如有必要应做单独说明;负责根据同 类固定资产重置完全价值确认盘盈资产的原值。 四是财务部门负责协助资产管理部门确认固定资产重置完全价 值,并根据固定资产新旧程度确认净值;负责对该盘点表盘盈、盘亏和 待报废资产的原值和净值进行汇总。据此,编写“固定资产盘点报告”, 包括4项内容:1.说明盘点依据、范围、时间、参加部门和人员;2.说明 盘点结果,盘盈、盘亏和待报废资产金额;3.着重分别说明账实不符和 报废资产形成的原因;4.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并说明有无过失人和保 险公司赔偿责任,同时应对固定资产管理提出改进建议。 五是上报主管部门“固定资产盘点报告”和“固定资产盘点表”,同 时对盘盈、盘亏和待报废资产分别做相应的“待处理财产损溢”“、固定 资产清理”和“固定资产”会计科目的增加、减少账务处理。 综上所述,企业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中注意做好上述分析事 项,企业在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中所遇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 马凤莲. 不同制度下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比较[J]. 河南科技 , 2005,(09) [2] 滕艳莉. 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统计工作的探讨[J]. 统计与咨询 , 2001,(06) [3] 邵成开. 对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有关问题的思考[J]. 齐鲁珠坛 , 2005,(04) [4] 霍龙. 固定资产设备更新为什么迟缓?![J]. 科学管理研究 , 1992,(01) [5] 吴寿仁. 企业如何用好“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国务院“60条”系列解读之四[J]. 华东科技 , 2006,(11) [6] 刘彪. 沉淀资金与企业融资[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 1993,(05) [7] 臧二伟. 谈如何做好电台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J]. 科技信息(学术版) , 2006,(08) [8] 孙梅华. 事业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水文 , 1992,(S1) [9] 姜阿丽. 怎样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J]. 科技信息(学术版) , 2006,(09) [10] 陈云贤. 科技进步·无形损耗·折旧政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 198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