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性的认识论文

发布时间:

性的认识论文

分类: 教育/学业/考试 >> 论文报告 问题描述: 我是一名大一的学生,我们要写一篇论文。我想推陈出新,所以我想写一篇关于性的论文。这篇论文主要是想写中西方青少年对性的不同认识,以及有关于一些青少年犯罪的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 我的目的并不是要获什么奖,我只是想借词想青少年讲述一点我的想法,当然也是大家的。 所以我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什么好的素材和资料,万望指点一下我这个萌懂的小学生。 在此我向你们致意我最崇高的敬意。但不要是带有色情的。解析: 参考一下日本中小学的性教育吧 在当代日本,国民的性意识日益开放化,价值观更加多样化,青少年周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特别是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性报道十分泛滥,青少年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趋向早熟化,这使得日本青少年的性意识和性行为出现了一些问题。从以下三项调查的结果可略见其一斑。 在一项关于日本青少年对电影、电视、杂志中出现的性或男女的事情是否关心的调查中,得出的结论表明:“非常关心”和“稍微关心”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回答“非常关心”的比例,1977年为(男生,女生),1984年为(男生,女生),1991年为(男生,女生);回答“稍微关心”的比例,1977年为(男生,女生),1984年为(男生,女生),1991年(男生,女生)。也就是,从1977年到1991年,“非常关心”和“稍微关心”性的青少年由上升到()这说明更多的日本青少年的性觉醒越来越早,性意识越来越强。 1987年日本性教育协会实施的“第三次青少年性行动调查”表明,初中生重视的性知识获取渠道或者说影响其性意识、性行为的方面有朋友、大众传播媒介、学校等,重视前两者的比例远大于后者。具体比例为:回答重视朋友的,男生占,女生占;回答重视大众传播媒介的,男生占,女生占;回答重视学校的,男生占,女生占。 根据日本又一项调查(JASE全国调查)可知:在初中生中,有的男生、的女生有约会体验,有的男生、的女生有接吻体验,有的男生、的女生有 *** 体验,有的男生、的女生有 *** 体验;在高中生中,有的男生、的女生有约会体验,有的男生、的女生有接吻体验,有的男生、的女生有 *** 体验,有的男生、的女生有 *** 体验(此次调查的对象不含小学生)。这说明在一部分中学生中,在一些性行为上存在着偏差或罪错。 面对青少年的性觉醒越来越早,性意识越来越强,性行为偏差或罪错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而他们获取性知识等的渠道多为朋友、大众传播媒介而不是学校的情况,加强中小学的性教育、以使学生对性有科学的认识、培养他们性行为的自我决定能力等被认为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课题。 一、日本中小学性教育的目标 关于日本中小学性教育的目标,不同学者在论述上有所不同。日本文部省体育局学校健康教育课学科调查官石川哲也认为,中小学性教育的目标是“以尊重人性的精神为基础,适应儿童学生的发展阶段,在使他们了解关于性的科学知识的同时,通过让儿童学生有健全的异性观和能够采取基于此的理想行动,帮助他们形成人格和丰富的人性”。 日本学者黑川义和、桑田敏一等人认为中小学性教育的目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情绪性和感受性。即:①培养学生自然地、丰富地接受“性”的心情;②让学生领略生命的神秘性、伟大性和纯真性;③培养学生对生命的连续性、亲子缘分等伟大自然的裁量的敬畏之念。 (2)社会性。即:①让学生知道自己生命的珍贵性,使他们认识现自己是与其他生命共同生存的;②培养学生尊重男女各自的特质和平等性的精神,③使学生理解性的作用和男女关系的应有状态,培养他们相互合作的态度;④使学生对社会上的性问题有坚定的认识,培养他们审视性文化和性道德的眼力,养成他们符合于社会人的素质。 (3)科学性。即:使学主对自己身体上和心理上产生的性的发展何变化有科学的理解,传授正确的知识,培养能恰当对待他们的能力和态度。 (4)自我控制能力。即:为了培养正确地控制 *** 望的能力,使学生理解行为的手段和对待性冲动的方式。 另外,日本文部省编辑的《关于学生指导中的性指导》指明了中小学性教育的四项目标:①使学生确实认识自己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性;②使学生能基于尊重人性和男女平等的精神,构筑男女人际关系;③使学生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取得基础、基本事项;④适应身心的发展,解决面对的各种课题;⑤使学生学习作为青年期的人的理想生活方式。 二、日本中小学性教育的内容 概括地讲,日本中小学性教育的内容包括身体发育、心理发展、男女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协调等方面。根据日本性教育协会编著的《性教育指导要项解说书》的解说,从小学至高中阶段的性教育的内容大体如下。 (一)小学性教育的内容 1.第一学年性教育的内容包括:①保重身体枣让学生了解身体的形成概略和主要部分的作用,知道经常保持性器官和排泄器官清洁的重要性及其具体方法,谋求经常保持性器官和排泄器官清洁的习惯化;②男女友好相处枣让学生发现男女互相都有长处,思考男女相互认同、互想帮助的重要性;③不受引诱枣为了防止被诱拐和性骚扰,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知识,谋求这种防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化。 2、第二学年性教育的内容包括:①长大的身体枣在让学生注意身体成长的同时,还让他们知道在身体的形成中虽然有性别差异和个别差异,但作为人,大家是同样的;②自己和爸爸、妈妈枣在让学生知道生命诞生的原理的同时,从亲子的联系出发,让他们了解人的生命的连续;③人所讨厌的事情枣让学生知道人必须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必须互相协作地生活,培养他们慎于伤害他人身心的语言作为的态度;④电视和我们枣让学生思考怎样接受以电视为中心的影视文化中的性信息为好,培养他们理想的态度。 3、第三学年性教育的内容包括:①使性器官清洁枣在让学生了解性器官与生命诞生有很深关系,使他们注意保持其清洁的同时,特别对于女生,使她们知道她们即将成为成人的身体准备业已开始;②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枣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的心理的机能;③男女互助枣让学生观察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呈现出的男女、父母生活方式,使其加深对男女协作的应有状态的理解;④当别人向自己打听道路的时候枣在让学生思考待人接物的方式的同时,使他们掌握避免遇到性伤害的具体生活态度。 4、第四学年性教育的内容包括:①男女身体的变化枣在让学生知道身体发育、发展中有个别差异和性别差异,使其加深对男女特性的理解的同时,使他们注意发现第二次性特征,使其知道女子将会经历“月经”,男子将会经历“ *** ”;②男女的心理特征枣让学生着眼于男女的日常生活中指向性的心理差异,同时使其知道心理的发展,谋求相互理解;③婴儿诞生——在让学生知道生殖的原理的同时,使其理解在生命诞生中有巨大的喜悦和感动,使其认识自他生命的珍贵性;④男女平等和协作一一通过使学生加深对男女各自心理和身体差异的理解,使其理解扎根于信赖和尊敬这一相互关系中的协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基于男女平等精神的态度和行为;⑤我们与漫画、杂志一一使学生知道以漫画、杂志为中心的信息的接受方式,培养他们的信息选择能力。 5.第五学年性教育的内容包括:①第二性特征与身体的变化枣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性特征的出现将会更加显著,男女都保持身体周围的清洁尤为必要;②月经的体验一一使学生知道月经的原理及其个别差异;③欲望与行为一一向学生传授关于大脑机能的初步知识,使其知道欲望和行为的关系,使他们注意到在调节欲望的基础上,珍重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方式;⑤性伤害的防止枣在了解男女性心理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性伤害和性罪错产生的原因,使他们注意慎重地行动、措辞和着装,培养他们这种实践的态度和能力;⑤我与家庭一一使学生加深对家庭生活的认识,知道自己与家庭的关系,同时理解营建快乐家庭的重要性。 6.第六学年性教育的内容包括:① *** 的体验一一在使学生了解 *** 的同时,培养他们相对于性成熟,度过有节制的生活的态度和习惯;②增大的不安与烦恼一一使学生知道关于性的不安和烦恼,使他们了解对待这些不安和烦恼的方法;③从受精到娃娠、出生-一在使学生知道从受精到出生的过程的同时,使他们领略生命诞生的神秘,注意到生命无限尊贵的道理;④异性朋友一一使学生知道男女开始互相关心异性,开始互相寻求异性朋友,使他们理解互相承认人格、构筑基于信赖和尊敬的朋友关系的重要性;⑤性与社会一一使学生基于尊重生命尊严和人性的精神,把握社会的性问题,培养他们正确对待性问题的能力和态度。 (二)初中性教育的内容 1.第一学年性教育的内容包括:①人与性的相互关系一一让学生知道人的一生与性有很深的关系,在让他们理解初中生时期所具有的意义的同时,培养他们与此相对应的思想准备和态度;②初中生时期性的发展特征一一让学生知道作为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期的初中生时期是性的发展的显著时期,使他们理解自己的成长阶段;③性的生理发展-一使学生理解第二次性特征的出现及其个人差别和所具有的意义,使他们注意到在对人关系上需要用心;④异性朋友一一使学生理解异性意识和异性接近欲高是初中生时期自然的事情,还要让他们理解对待异性上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尊重异性的态度和行为能力;⑤家庭里男女的作用一-让学生思考大多数人都组织家庭,家庭成员是共同生活的,男女有各自的作用,同时培养他们与家庭成员协作的态度。 2.第二学年性教育的内容包括:①生命的诞生一一通过让学生知道生命诞生的原理,让他们思考生命诞生的社会意义,培养他们尊重生命和人人平等的精神;②性不安与烦恼的消除一一初中生时期,因为在急剧的身体发育和性成熟的亢进中,伴随着自我的发展,所以对性的不安和烦恼也增加起来。因此,要使学生掌握能对应它们的能力;③ *** 望与性行为一-让学生知道伴随性的成熟, *** 望将会提高,会出现采取性行动的欲念,还要让他们了解人的恰当行为的方式;④性信息及其应对一一让学生知道在现代社会有多种多样的性信息,初中生也在受着它们的影响,还要让他们理解掌握性信息处理能力的必要性,使他们掌握恰当应对这些性信息的能力;⑤性与社会-一让学生知道现代社会中男女的人际关系及其性角色,使他们理解营造社会生活的人是基本平等的。 3.第三学年性教育的内容包括:①人的性特征一一让学生知道人的性特征,使他们掌握控制自己的 *** 和性行为的能力;②人类的历史与人的性-一让学生知道人类自出现到现在,是以各种形式保持与异性的人际关系并生存的,培养他们加深关于性的思考方式的视点;③现代社会男女的应有状态一一让学生知道关于现代社会中男女地位、作用及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不是固定的,而是多样的,培养他们从尊重个人和男女平等的概念出发,创造今后社会的男女地位、作用及人际关系的能力;④关于性的疾病一一让学生知道主要由性行为感染的疾病,使他们理解为了谋求个人的幸福和人类的繁荣,性病预防是重要的;⑤家庭计划与人口问题--让学生知道家庭计划,使他们理解人类的繁荣是与人口问题有关的。 (三)高中性教育的内容 高中性教育的内容包括16点:(l)成长和成熟一一让学生理解内分泌机能的发展与性成熟和老化的关系;(2)性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一一在让学生了解男女性器官的分化和发展及其构造、机能的同时,让他们知道性的成熟是与男女的心理和行为有关系的;(3) *** 和行为-一让学生知道大脑的发展与 *** 的关系,使他们理解人类的性行为的特性和人格的关系;(4)男女的性别差异一一让学生知道男女的性别差异不仅是生理功能上的,它与社会和文化等历史要素也有关系,使他们在加深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协作态度;(5) *** -一在让学生把握男女的性成熟与精神成熟的关系的基础上,知道人类的 *** 不只是为了生殖,它是包含文化的、社会的多种要素的行为;(6)受精和娃振一一让学生知道受精和娃娠的原理,使他们通过母性机能,理解生殖的意义和男女的作用;(7)分娩和育儿一一让学生知道有关于分娩的正确知识,消除女性的不安,培养在育儿上的男女责任感;(8)避孕和人工流产一一让学生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把握避孕的必要性,了解避孕的方法,同时让他们知道伴随人工流产的障碍;(9)性病一一让学生了解性病的种类、症状、预防和治疗,使他们掌握预防性病的能力;(10)性的不安和烦恼一一让学生理解人的性的多面性和个人差别,使他们掌握对待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的性烦恼的方式;(11)爱情一一使学生注意到在多种多样的人际关系中表现出的爱情是以个人尊重为基础的,让他们通过对爱情的多角度考察来,思考爱;(12)男女的人际关系一一让学生思考历史上呈现出的人际关系和男女关系,理解作为民主主义社会的形成者的连带感和责任感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待确立个人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态度;(l3)结婚和家庭一-让学生理解人类社会中结婚的意义、结婚和家庭集团的关系、结婚所起到的作用,使他们确立青年期婚姻观的基础;(14)性与人权一一使学生从基本人权的立场出发,理解围绕性行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15)性与社会一一人类的性具有多面性,其内容有不少是由社会结构规定方向的,因此,要让学生理解围绕关于性的社会现象和男女关系的各种问题的背景,培养他们能够恰当地对待性问题的态度和能力;(16)性与文化一一让学生理解性是个人问题,同时它本身又是社会风俗和文化的反映。 三、日本中小学性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日本中小学性教育的途径目前,在日本的中小学中还没有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也没有专供学生用的性教育教科书,其性教育是通过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来进行的。 日本中小学性教育包括“性的学习”和“性的指导”两部分。 所谓“性的学习”是指为了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性知识,使他们理解生命的宝贵性,具有正确的异性观和性行为的自我决定能力等,而按照《学习指导要领》的要求,在一定的学科、科目中,有计划地进行的性教育。这些学科、科目主要有小学休育科中的“保健”领域、初中保健体育科中的“保健领域”、高中保健体育科中的“保健”科目、理科、家政科或技术·家政科(初中)、社会科或公民科、生活科、国语科等。另外,在特设的“道德”时间中,也部分进行性知识、性道德方面的教学。应当指出的是,这些学科、科目是按照各自的教学目的、目标和计划进行的,他们不是专门的性教育课程,所以在性教育上,通过制定全体计划和学年计划,明确各学科、科目的作用,加强其教学的协调,使其内容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很有必要。 “性的指导”主要是通过特别活动、“领域外活动”(即包含学科课程、道德、特别活动三部分的教育课程体系以外的活动)进行的性教育。这种性教育不是以性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在处理、解决自身存在或面临的有关性的问题上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形成应有的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特别活动中,与性教育有关的活动主要有班级活动(高中为课外学习室活动)、儿童会(初中、高中为学生会)活动和学校例行活动等。在领域外活动中进行的性教育主要是教师利用课前、课后时间,对在性发育上有不适应症状的学生和在性行为上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的个别教育。另外,在“道德”时间中也进行这种性的指导。 (二)日本中小学性教育的方法 日本中小学性教育的方法有两种,即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1、集体指导 性教育中的集体指导,是指以整个年级或一个班级、一个小组为单位,在特定的学科教学中,对学生的性知识学习进行的指导。像在体育(或保健体育)、理科、家政〈或技术·家政)、社会等学科和“道德”以及特别活动中进行的有关性知识学习的指导主要属于集团指导。这种指导是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进行的。 2、个别指导 性教育中的个别指导,是指以某个学生为对象,对他们当中存在的各种有关性的问题适当地给予特别的指导。这种指导是对上述集团指导的补充和完善,在实施中随意性较强。其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既有课上的提问或提示,也有课下的面谈、通信等。心理咨询、健康咨询是其中的一种主要形式。 综上所述,日本中小学的性教育在确定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时,注重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在教育方法上,注重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另外,为了加强性教育,日本已经认识到了加强相关课程密切联系的必要性。这些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但是,日本中小学的性教育在效果上还有不尽人意之处,在部分学生中存在不良性行为和娃娠、堕胎、“ *** ”等现象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如何进一步加强性教育仍是日本中小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大学阶段是人们性生理成熟的决定阶段,也是性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受中国传统性封闭观念和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中国社会仍旧是谈“性”色变,很少有人来引导大学生在性方面的健康发展。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议大学生健康性心理的培养对策》

【摘 要】大学阶段是人们性生理成熟的决定阶段,也是性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受中国传统性封闭观念和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中国社会仍旧是谈“性”色变,很少有人来引导大学生在性方面的健康发展。为此,文章主要介绍大学生性心理的发展及特点,以便了解大学生在性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养健康性心理的对策,最终形成对性心理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健康性心理;培养对策;心理咨询

一、性心理理论及其发展

性心理是指在个体性生理成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与性征、性欲、性行为有关的心理状况和心理过程,包括异性交往、恋爱、婚姻等与异性有关的心理状态。根据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来看大学生都处于性意识成熟时期,他们的心理能量主要投注于形成友谊、生涯准备、示爱以及结婚等活动中,已完成生儿育女的终极目标,使成熟的性本能得到满足。每个阶段都有它特定的社会化的任务,如果社会化过程出现障碍(如中断、缩短、变异),以后将可能是导致人格障碍的一切心理疾病的病根。

二、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

(一)性器官和性生理迅速发展与性心理尚未成熟的矛盾。大学生大都已年满18岁,在性生理方面发育已走向成熟,对异性的爱慕还具有生理的本能性和朦胧性特点;在对性冲动的自制性、对性的审美情趣,性爱的技巧等方面还存在着知识的盲区。

(二)对恋爱的渴望与对异性心理了解不深的矛盾。大学生有了对恋爱的渴望常以自我为中心对异性心理的了解并不深,不能理解对方的心理需求,在恋爱期间,双方常争吵、生气、发生矛盾,乃至轻生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三)性的身心需求与社会规范和道德责任的矛盾。从性成熟到形成合法婚姻,一般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此段时间即所谓的“性饥渴期”、“性等待期”。恋爱中的男女青年独处时常会产生强烈的相互吸引,相互爱抚、接吻甚至是性交等性行为,而这些都与传统教育、社会舆论和道德责任相违背,在内心可能会引发道德焦虑。

(四)开放的性观念与表现上文饰性的矛盾。当大学生常处于理智与感情矛盾的漩涡中,在理性认识上认为自身应该保持贞操或希望对方要遵守传统理论道德,但在爱的激情下,又不愿受传统观念束缚,压抑自己的性欲。

(五)情感依赖较重,心理承受能力薄弱。当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恋爱期间常常显示出依赖心理,特别是女性在恋爱中更为依赖男性,一旦男性一方出现什么变化,这位女性将是痛苦不堪,有的甚至出现过激行为。

三、大学生常见的性心理困惑

(一)性生理困扰。(1)性体像的困扰。自我对身体形态发育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不能以科学的眼光正视自己生理方面的发育情况。(2)遗精或月经的困扰。部分女性伴随痛经现象,这不仅使得女性身体不舒服,影响学习和正常的生活,还让他们的心理受到影响。男性由于体质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出现遗精的次数和频率是不一样的,部分遗精现象频率多的男性认为自己不洁,思想里都是些杂念,有的甚至自己看不起自己。

(二)性心理困惑。其中性别认同困惑是一种心理疾病,在我们大学生中也存在类似的人群,特别是变性人更易于抑郁、焦虑、自杀,这种心理疾病不及时给予治疗将对工作、学习生活、人际交往都会产生严重影响。

(三)性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性神经病、性别认同紊乱、攻击性性变态、隐匿性性变态。

四、大学生健康性心理的培养

(一)树立科学的性心理意识,学会获取科学性知识的技巧和方法。首先,科学性知识获取的渠道千万不能只是那些色情片中的部分夸张手法所宣传的知识,学生可以从一些权威发布的科教片或理论著作中获取知识,家长或者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引导和推荐属于科普类的知识读本给学生。其次,从儿童期就要教育孩子学会认可自己的性别,要教育孩子个体的心理行为如何与自身的性生理发展状况、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保持一种和谐状态。

(二)塑造高尚的性人格。高尚的性人格是性心理健康的保证,首先要欣赏自己的性别角色;其次要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意志力;最后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性面前我们必须要树立高尚的性人格,才不会既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

(三)积极调控自我,恢复心理平衡。首先,将性冲动转化为精神追求,如提高学习成绩、参加社团活动。另外就是转移性冲动,可以参加必要的体育锻炼。其次,学生要消除对月经和遗精的焦虑。生理期保持舒畅的心情,家长、教师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再次,正确对待性幻想、性梦和手淫。特别是手淫,并不是病态。最后,调节与异性交往的不适,注意区分好感、喜欢与爱情,交往时把握好尺度。

(四)避免性骚扰的侵害。首先,应当维护自立、自强的自我形象,做到举止大方、行为得体。一身透视装可能成为部分意志力薄弱男性犯罪的导火索。其次,大学生要学会一些自我防卫的技巧和方法。

(五)寻求心理咨询。一女生小姜暗恋一位年轻男教师,小姜性格内向,不善于向他人诉说自己的心事,只能把对青年教师的爱恋之情深埋在内心深处,久而久之,该女生出现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发呆的现象,学习成绩下降,严重地影向了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如果过分沉溺于性幻想之中,也可能会导致性心理和行为的异常,给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后果。出现这类情况时,可以求助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倾诉压抑的情感,丰富生活内容,转移注意力,树立健康的性爱观念,缓解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 沈弈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玛格丽特.米德著,宋践译.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3] 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 赵树勤.女性文化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张洁(1985- ),女,四川人,玉溪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学、心理学。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性心理健康论文

可以写一下当代大学生以享乐为目的恋爱的误区和恋爱的原则:

以享乐为目的恋爱的学生大多缺少父母关爱,在缺爱的同时他们没有家人在生活中予以引导,他们需要陪伴,需要排解寂寞,因此他们就随意找伴儿。同时这一时期的孩子大多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对爱情、对性好奇,因此其追求性刺激,追求享乐,不顾后果。

恋爱中的双方不应把自己禁锢在两个人的世界中。脱离集体,疏远同学,会妨碍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大学生迟早要踏入社会,那么与人交际的是很有必要的。倘若因为禁锢在了两个人的世界里面而导致自己缺乏社交经验和能力,那对于自己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大学生常见的恋爱现象及特点:浪漫性,多元性,易变性。从校服到婚纱,需要经历种种考验磨练,“陪你从校服到婚纱,从咫尺到天涯”这句话很易说却很难实现。

男女无论从生活还是行动都存在很大差异

比如男生对女生的喜欢,好感度是从高到低的下降,而女生,则是从不喜欢到越来越喜欢,会对感情认真,所以绝大多数女生在恋爱中都是影响会比男生大。

女性主要心理特点:爱表达,注意自己的外貌,爱整洁,爱表达温柔的感情,非常虔诚。

男生主要心理特点:具有攻击性,独立性强,很少表露感情,很有活力,喜好竞争,爱冒险,不依赖他人,不易受他人影响。

学术论文的认识

学术论文以工科为例,分为理论,试验,数值分析三部分,理论是那种只有你自己信,别人都不信;试验是只有你自己不信,别人都信数值分析是所有人都不信的 enmmm……大概就是一堆印着油墨的A4罢了(大佬写的除外啊!)

学术论文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便于学校和毕业生录用单位全面地了解和考察每个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 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学术论文定义,谢谢你的阅读。 学术论文类的定义 学术论文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学术论文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学术论文撰写中,选题与选材是头等重要的问题。一篇学术论文的价值关键并不只在写作的技巧,也要注意研究工作本身。在于你选择了什么课题,并在这个特定主题下选择了什么典型材料来表述研究成果。科学研究的实践证明,只有选择了有意义的课题,才有可能收到较好的研究成果,写出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所以学术论文的选题和选材,是研究工作开展前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学术论文,就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研究成果的学理性文章。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学理性。 基本类别 按研究的学科,可将学术论文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每类又可按各自的门类分下去。如社会科学论文,又可细分为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政治等学科论文。按研究的内容,可将学术论文分为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理论研究,重在对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研究;应用研究,侧重于如何将各学科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和生产技术,直接服务于社会。按写作目的,可将学术论文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交流性论文,目的只在于专业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发表各家之言,以显示各门学科发展的新态势;考核性论文,目的在于检验学术水平,成为有关专业人员升迁晋级的重要依据。 关于人情的学术论文 农村人情礼俗消费分析 摘要: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的人情礼俗消费支出也随之水涨船高,传统朴素的人际互助与交往正在被异化成令人生厌的功利性人情礼俗消费。本文对s村农民的人情礼俗消费现状进行描述,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对其进行解读和分析,倡导适度的人情礼俗消费,以减少农民负担,促进农村人际关系和谐。 关键词:人情消费;农村礼俗;社会交换理论 礼俗消费是指人们在风俗习惯的典礼仪式活动中的消费行为,包括物质形式与货币形式。例如在我国传统节日春节中,亲友之间互赠礼物表示祝福,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等。所谓人情消费,是指由于人际关系而非自身的直接消费支付给他人的支出,是一种社会交往行为,目的是表达祝福心情和获得人际交往中的声望和社会支持。人情礼俗消费支出即是指在风俗习惯典礼仪式上的人情消费支出,也称为“随礼”。 一、S村人情礼俗消费发展现状描述 2010年春节期间,作者在S村进行了实地调查。S村地处长春市郊,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业和家庭养殖业,由于距市区较近,农闲时外出务工也是一项收入来源。常住人口195户,平均每户人,2009年人均年收入5137元。2009年以每户村民家庭为单位,人情礼俗消费支出少则五六笔,多则十三四笔,一年中平均每户家庭支出笔,平均每笔人情礼俗消费支出178元,平均每户家庭支出元,“随礼”已成为农民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调查显示,S村的人情礼俗消费呈现出3个特点: 1、人情礼俗消费的种类逐渐增多。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村中的人情礼俗消费支出主要是围绕岁时周期和人生周期两大节律展开。岁时周期中春节是一个重要的节俗,村民们走亲会客,互送礼物表达祝福,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祝愿健康成长。出生礼、婚礼、葬礼构成了人生周期的三大庆典,村民们会准备酒宴,广发请帖,宴请亲朋。由于农村的生产方式多以家庭为单位,家庭之间相对独立,庆祝人生周期的三大庆典便成了家族聚会、亲友互相交流的机会。而近几年,乔迁新居、考上大学、参军获奖、生意开张等也成为请客收礼的名目,造成了人情礼俗消费支出增多。 2、人情礼俗消费支出由物质形式演变为货币形式。且礼金数额逐渐攀升。以前农村遇到哪家结婚生子、老人生日,一般会赠送一些鸡蛋、面点或土特产品等,也有在婚礼时送些日常用品的。礼金大约都在二三十元,五十元并不常见,如今只有关系最疏离的邻居才会送出五十元礼金。调查中发现。现在农村人情礼俗交往中互赠礼物的现象已经逐渐减少,多是礼金与礼物相结合,而且礼金的数额逐渐增加,由原米的二三十元,上涨至一二百元,关系紧密的亲友甚至会达到500-1000元。人际关系的亲疏等同于礼金的多少,而且本着回礼要比收礼时稍多以表达感谢的原则。礼金数额也在逐渐攀升。 3、人情礼俗消费支出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于S村经济的发展,使得村民们自主选择的发展方向增多,近几年来,S村由一个传统的粮食种植村发展成为一个集蔬菜种植、家庭养殖业和外出务工等多元经济收入相结合的村庄,村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这些促进了人际交往圈的不断扩大。村民们过去的人际交往范围有亲缘关系较近的亲属、朋友与邻居,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机会增多,工友、同事、一般亲属和更大范围的乡亲也纳入了人情礼俗交往范围,这样,势必会增加人情礼俗消费支出的机会。调查中有村民反映说过去一年中能碰到几次随礼的事情,而现在几乎每月都有,虽然有些是不情愿参加的,但是想到以后交往中可能遇到的尴尬。也只能无奈前往。 二、应用社会交换理论对人情礼俗消费的分析 社会交换理论将个人和集体行动者之间的社会互动交往过程视为有价值的资源交换过程,具体到人情礼俗消费行为中可以通过礼金礼品的往来互动,平衡交换资源的人,使交换得以顺利实施。社会交换行为不仅存在于市场关系中,而且存在于像友谊、亲情、邻居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关系之中,人们交往或者建立某种关系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这种交往关系谋取其他利益。如金钱、社会声望、尊重、帮助等。人情交往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的外在体现,礼物的轻重与礼金的多少能够体现出人际关系的远近。人情是建立、维系、巩固、发展农民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是农村重要的情感与社会关系资源,这是处在半开放半封闭状态的中国农村独特的传统文化。市场经济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人情交际往来与市场经济相冲突必然会表现出不适应现代社会理性发展的一些特征,比如盲目的人情礼俗消费上涨导致的浪费等。但是人情礼俗消费行为不可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完全消失,因此农民之间的人情礼俗往来就会发生着一些变化,本来以情感为中心的人情交往被资源互换所取代,成为人情交往的首要目的,市场经济的逐利性渐渐冲淡了人情中的情感因素,人际交往中的功利意识明显增强,市场经济内在的等价交换原则被人们应用于人际交往中,导致了人际交往向互惠互利的方向发展。 社会交换理论将心理因素纳入到社会交换中,体现出人在社会交往中的主体性,人情礼俗消费过程中人们往往考虑的是今天的付出能否得到回报,回报多少,表达感情与经济互助已不再是人们之间人际交往互动的唯一目的。人际交往成为人们获得更多其他利益的工具,这种功利性因素使得人际交往中情感因素减弱,人们突破了乡亲、亲友的界限建立起了更多、更新型的人际关系。在社会心理学中,交换理论更好地揭示了当前农民人情礼俗消费中的人际心理因素。通常人们都是以最大化自己的回报并且最小化自己的成本为目标,但在人际交往互动中,为了获得回报,不得不舍弃付出最小的原则。布劳认为,为了能够继续得到利益,人们需要对给予自己以利益的对方做出回报,社会交换使社会各方承担了某些未具体规定的义务,同时,人们对某些不能预先规定的、未来的报酬存在一种普遍的期待。 农村人际之间的人情交往,尤其是以礼物礼金流动的形式,是一种人际关系的符号表达,是农村的一种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资源,它更多的表现出一种关系型交换,既联系了感情又促成了目标的完成,达到了与行动者的主观意向相符。农民中的人情往来,如婚丧嫁娶的随礼等,通过这种方式换得彼此间的信任与关系的加深,为人们进行社会资本的构建提供了便利。社会交换行为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中,其本质与社会交换行为是一致的,社会交换理论能够诠释农村人情礼俗消费行为的原因与规律。 三、倡导适度的人情礼俗消费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人际交往理念是农耕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是互利合作,通过人情礼俗互动方式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人的社会化。村民之间适度的人情礼俗互动往来,能够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促进信息与感情的交流融通,增进友谊,有利于人际关系团结和谐,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但是,过度的人情礼俗消费支出只能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应倡导适度的人情礼俗消费。首先,从心态上重新认识人情礼俗消费行为,在心理上认同不以礼物轻重与礼金多少论感情;其次,应从每个人的自身做起。尽量不要创造出不必要的人情往来活动,避免铺张浪费:最后,社会舆论引导广大农民适度合理安排人情消费,促进人际关系与日常生活的协调发展。 看了“什么是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 什么是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格式 如何写作学术论文 2. 学术论文的重要性的认识 3. 关于大学学术论文 4.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吗 5. 大学学术论文怎么写

学术论文是反映科研成果的一种载体形式,主要是为了阐述研究成果或进展,记录前人尚未报道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的资料。撰写学术论文是考察本科生、研究生的才华和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学术论文分类

1、学年论文

2、毕业论文

3、学位论文

4、科技论文

二、学术论文写作重点

1、材料准备

学术论文是作者对于学术成果认识上的总结和提高,是作者对学术的主题内容认识论上的升华。学术论文写作准备有材料准备和思维准备两方面。

2、拟定提纲

提纲是论文的前期形态和简化形式。编写提纲为论文的写作和修改提供依据与参照,会更清楚地意识到行文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找到修改的恰当方法。

3、论文初稿

初稿的写作是论文形成过程中最艰苦阶段。初稿的目的是要把所有想写的内容全部表达出来,对全部实验数据和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归类。从初稿的写作过程中还可及时发现前期研究工作有无不足或错误。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上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讨论或学术刊物上发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学术论文按写作目的,可将学术论文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

对plc的认识论文

在电气行业的实际工作中,PLC技术的加入对其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改进完善电气系统的同时更提高了电气控制的工作质量,对电气行业今后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下面是我整理的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研究

在现今高科技水平的带动下,所有技术设备都在不断的升级,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在电气行业的实际工作中,PLC技术的加入对其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改进完善电气系统的同时更提高了电气控制的工作质量,对电气行业今后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关键词】电气控制 PLC技术 探析

PLC从外观来讲,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的特点,小型的PLC底部尺寸一般不超过100mm,质量不超过150g,所以在安装方便,和电气系统组装容易。PLC应用范围广泛,一般的电气控制场所都可以使用,尤其是数据应用能力在数字控制方面的运用更为广泛。另外,抗干扰技术的应用更使电气控制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保障。PLC外部检测系统的设置,为自身内部和系统外部的故障检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且,PLC的安装操作简单易懂,对于从事电气控制方面的人员来说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储存逻辑是PLC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所使用的,接线比较简单,这样也方便日后维修和改造,在减少工作量的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1 PLC技术与电气控制融合后的工作流程

电气控制主要是通过对电气设备一次和二次回路控制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其在现代工业自动化方面已经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更是推进工业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武器。而PLC技术的实质就是一个控制器,专门用于专业控制,主要利用计算机、通讯技术、自动化等技术发展起来的通讯控制器。PLC技术与电气控制技术融合可以生成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和自我诊断能力,完善电气的控制系统的同时有效排除系统中故障。

目前,PLC技术在电气控制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很多企业开始逐渐重视这些外来技术的引进,作为现代电控行业中的重要角色,PLC技术的应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电气控制行业的发展。同时,想要PLC技术与电气控制合理融合就必须要对PLC技术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这是PLC技术能够更好的运用于实际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此外,PLC技术在工业体系中也有着广泛应用,如石油、建材、钢铁、化工、电力、机械制造、汽车、交通运输等。

结合PLC的工作流程,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将PLC技术与电气控制融合后的工作流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主要有收集和输入原始数据、用户程序执行、刷新输出。

(1)采取收集数据是PLC工作进程的第一步。通过扫描的方式依次读取并存储输入状态点和数据,同时存入I/O映像区中的相应单元。完成后,进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的刷新阶段。在这一阶段,I/O映像区中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不发生改变。

(2)在第一步完成的基础上,对用户程序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扫描。用户程序是执行阶段,具体的实施中,先扫描用户程序左边的控制线路,同时依然遵守由上到下和由左到右的顺序对触点构成的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同样,在I/O映像区内单元中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发生变化,但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映像单元区域或系统RAM存储区域的状态和数据都可能会发生变化。

(3)PLC工作流程的最后阶段,即输出刷新阶段。在用户程序扫描结束后,PLC就会进入输出刷新阶段。此阶段中,CPU按照I/O映像区相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输出锁存电路之后再由输出电路完成相应设备的驱动设置是PLC的最后输出过程。

PLC的工作流程与大部分其他的机械设备相似,是一个周期循环的过程。这三个工作阶段是循环运行的,每进行三个阶段为一个周期。PLC技术与电气控制技术的融合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又节省了故障和开发研究的开销。

2 PLC技术在电气控制应用中常见的问题

系统控制出现故障。可能由于线路老化、周围环境破坏等原因造成控制出现故障,进而无法将信号传递给系统内部,也就无法完成对数据的接收、加载和转换,同时对系统发出的其他执行命令也没办法接收。

数据收集和传输故障也可能是由于开关一类的设备操作不到位造成的,例如打开、闭合不彻底,致使无法接收或接收错误信息,造成控制运作出现错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即造成了PLC无法接收信号控制系统出现故障。

设备开关和现场变送器的自身故障也是使PLC技术无法正常工作的原因,引发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接线接触不良,出现破损等,同样也会造成以上PLC控制分析系统无法接收数据和进一步的处理。此外,人为操作出错也是造成系统故障的原因之一。

3 PLC技术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法

对输入PLC控制系统信号的可靠性加强注意。保证所有的现场设备和相关部件的性能完好,杜绝由于设备自身零部件问题造成信号无法正常传送和接收的现象发生。此外,更新改进主界面功能模块设置也有利于减少控制的出错。

完善系统设置,使其更加具有可靠性、自动化、网络一体化。在PLC电气控制系统遭受破坏或出错时,起到预警系统的报警作用,这项功能在PLC系统控制里十分重要,能够有效的对工作情况进行监控,减少了由于指令出错带给系统的损失。确保PLC周围的运行环境,及时排除干扰因素,实施24小时监控。

加强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修养,鼓励员工学习新技术、新的方法和技巧来提高工作质量。

4 总结

面对如今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在任何领域如果想要健康长远的发展,就必须不断的学习掌握新的技术,只有对新技术和设备做好充分的了解和学习并合理应用,才会真正的有所收获。PLC在电气控制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二者的融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电气控制行业的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牛云.先进飞机电气系统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主处理机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

[2]陈实. MW级风力发电系统单机电气控制技术研究――无功补偿和偏航控制系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

[3]周石强,郭强,朱涛,刘旭东.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的分析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199.

[4]付焕森,李元贵.基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驱动教学与研究――以电气控制与PLC技术项目课程为例[J].大众科技,2012.

作者简介

张车(1981-),男,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本科学历。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气自动化控制。

作者单位

张家港沙钢集团 江苏省张家港市 215600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的应用

摘 要:针对传统数控车床在自动化控制功能方面的薄弱,以CK6140普通数控车床为对象,详细探讨了数控车床的电气控制,基于PLC实现了数控车床的自动化改造功能,给出了详细的电气化、自动化改造的方案和控制结构,对于进一步提高PLC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气控制领域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气控制;PLC技术;自动化;无人值守

1 引言

随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技术的逐渐发展,很多工业生产要求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功能,都采用PLC来构建自动化控制系统,尤其是对于一些电气控制较为复杂的电气设备和大型机电装备,PLC在电气化和自动化控制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如顺序控制,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易于构建网络化和远程化控制,以及实现无人值守等众多优点。基于此,PLC技术逐渐成为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的主要应用技术。

本论文主要结合数控机床的电气化功能的改造,详细探讨数控机床电气化改造过程中基于PLC技术的应用,以及PLC技术在实现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功能上的应用,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2 数控机床的电气化改造概述

数控机床的主要功能

数控机床是实现机械加工、制造和生产中应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类机电设备。数控机床依托数控化程序,实现对零部件的自动切削和加工。但是目前我国仍然有超过近1000万台的数控机床,主要依靠手动控制完成切削加工,无法实现基本的电气化和自动化控制。为此,本论文的主要的目的是基于PLC控制技术,实现数控机床的电气化改造,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 数控机床的所有电机、接触器等实现基于PLC的自动化控制;

(2)数控机床的进给运动由PLC控制自动完成,无需人工手动干预;

(3) 自动检测零部件切削过程中的相关参数,如加工参数、状态参数等等;

(4) 结合上位机能够实现对数控机床的远程控制,以达到无人值守的目的。

电气化改造的总体方案

结合上文对于数控车床的电气化、自动化改造的功能要求,确定了采用上位机与下位机结合的自动化改造方案。该方案总体结构分析如下:

(1) 上位机借助于工控机,利用工控机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重点完成数控车床的生产组态画面显示,以及必要的生产数据的传输、保存、输出,同时还要能够实现相关控制指令的下达,确保数控车床能够自动完成所有切削加工生产任务。

( 2)下位机采用基于PLC技术的电气控制模式,由传感器、数据采集板卡负责采集数控车床的生产数据、环境数据、状态数据等所有参数,由PLC实现对相关数据的计算,并传输给上位机进行相关数据的图形化显示和保存;另一方面,PLC控制系统还接收来自于上位机的控制指令,实现对数控车床的远程控制。

(3) 对于数控车床最为关键的控制――进给运动的控制,利用PLC+运动控制板卡的模式实现电气化和自动化的控制。具体实现方式为:选用合适的运动控制板卡,配合PLC的顺序控制,对进给轴电机实现伺服运动控制,从而实现对数控车床进给运动的自动化控制。

3 数控车床电气化自动控制改造的实现

系统改造结构设计

数控车床的电气化自动控制改造,其整体结构如下图1所示,其整体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底层设备

底层设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实现数控车床自动切削加工运转等基本功能的必要电气、机电设备,如电源模块、电机模块等,这些机电设备能够保证数控车床的基本功能的稳定可靠的实现;其次,底层设备还包括各类传感器,比如监测电机转速、温度的速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监测进给轴运动进给量的光栅尺等,这些传感类和数据采集类设备为实现数控车床自动化控制提供了基础数据源。

本地PLC站

本地PLC站主要负责接收底层传感设备传送过来的传感参数、状态参数及其他检测参数,通过内部程序的运算,判断整个数控车床的工作状态,并将其中的重点参数上传到远程控制终端进行数据的图形化显示、存储、输出打印等操作;另一方面,本地PLC站同时还接收来自于远程控制终端所下达的控制指令,比如停机、启动等控制指令,PLC站通过对相应执行器(比如电机)的控制,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功能。

远程控制终端

远程控制终端主要是依赖于工控机实现的上位机数据管理和状态监控,需要专门开发一套面向数控车床加工、生产和自动控制的软件程序,以实现对数控车床的远程化、网络化、自动化控制,真正实现无人值守的功能。

PLC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

本研究论文以CK6140普通数量机床为具体研究对象,详细探讨其电气化、自动化控制的改造。通过上文对机床改造方案和结构功能的分析,可以确定整个机床电气化、自动化改造,一共需要实现14个系统输入,9个系统输出。结合控制要求,这里选用日本三菱公司的FX2N-48MR型PLC,输入回路采用24V直流电源供电方式。根据对数控机床的各模块控制功能的分析,选用合适的接触器、继电器、开关、辅助触点等电气控制元件,与PLC共同实现对电气设备的控制,比如PLC通过接触器控制电机模块,PLC通过继电器控制电磁阀等部件,从而完成基于PLC控制的数控车床电气化改造。

4 结语

随着电气设备的越来越复杂,工业生产对于电气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PLC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成为了当前工业自动化生产控制中的主流技术之一。采用PLC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实现自动化控制同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极大的避免了由于采用单片机技术而造成的系统不稳定现象。本论文结合电气控制详细探讨了PLC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给出了具体的系统设计实例,对于进一步提高PLC自动化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plc课程设计论文

导语:《PLC技术及应用》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充分与行业、企业进行合作,同时与维修电工和PLC系统设计师职业标准相融合,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能够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以下是我整理的plc课程设计论文,欢迎阅读。

一、绪论

PLC技能课程作为职业院校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类的一门的专业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将继电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集于一体,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课程。作为学院骨干院校建设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工业机器人应用方向)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为培养工业机器人电气设计工程师、制造工程师、销售工程师、服务工程师、品质管理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等职业岗位的人才服务,故课程设计开发要突出培养学生使用PLC解决实际控制问题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最新的技能,并为后续的较复杂的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设计

为了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建设调研期间,对自动化专业的40多位学生进行了PLC课程教学情况的调研。为了实现“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对常州周边4个自动化相关企业进行了调研,并邀请企业专家进校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有欧姆龙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天地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星宇车灯有限公司、上海ABB公司等企业工程师),根据这些专家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了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

课程设计时以企业生产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以电气自动化专业应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实际PLC控制系统的能力,能完成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编程和调试工作,并能对PLC控制系统进行日常维护。

课程内容以亚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YL—335B自动化生产线设备[1]为载体,配备欧姆龙CX—one编程软件与西门子STEP7软件,将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或工作情景,主要有:供料站与加工站的控制[2]、装配站控制、分拣站控制、输送站控制、自动线PLC通信、搅拌机的设计等。以这些项目为单元组织教学,将PLC的常用指令分解到各个项目中去。在每一个项目的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融入相关的指令、编程方法、控制系统构建、硬件接线方法、系统调试运行和优化等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对各个项目的学习、训练和具体操作,掌握典型PLC指令的格式、基本用法、功能,了解和掌握PLC系统的结构、地址分配、程序设计以及每个应用项目的软硬件调试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这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思想。

三、课程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有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本课程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衔接起来,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发展为目标,实施课证融合,实现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的衔接[3]。将以骨干院校建设为契机,计划与国际型PLC生产大企业联合开发基于YL—335B自动线设备及CX—ONE编程软件的PLC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开发的工业自动化技术(PLC)的考核,并获得证书。同时为学生考取维修电工高级证书以及电工技术证书等打下基础。第二个特点,考核由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组成,理论考核采用试卷形式,实践考核采用单元考核方式,包括成果、工作态度、工作规范、团队合作等表现。

四、以赛促学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主要老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与自动化生产线或PLC相关的比赛并获得好成绩。在2012全国高职技能大赛高职组亚龙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2011年首届“亚龙杯”全国高职院校“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学生对参加此类大赛都非常积极,认真。在选拔选手的过程中,大赛相关信息在学生中流传开来,激起了学生对PLC技术的关注;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选手突击、强化学习PLC技术,将相关技术应用到自动化生产线上,极大地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比赛的过程中,与其他学校选手切磋、竞争,考验了临场应变能力与对PLC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赛后,尤其是获得大奖后,增强了学习PLC技术的信心,更激发同学对PLC技术的学习热情[4]。

五、总结

本文就PLC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载体、课程考核、以赛促学等相关方面提出了见解。今后还将对该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评价机制等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林学认识的论文

楼上那个回答虽然比较具体,你可能不好理解。作为切身经历,林学所学的专业课,有些是跟以前所学的生物有挂钩的地方。先不说以后就业的问题,很多以前的学长学姐都有说,你必须得让自己对这个专业有兴趣,不然大学四

关于规范园林设计行业的思考 摘 要:主要阐述了园林设计行业现状,园林设计师的培育、执业制度和管理组织,行业法规完善五方面的想法与建议。 关键字:风景园林;园林行业体系;综述 一、行业现状 现代意义的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学科从19世纪50年代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和要求,是艺术和科学的综合体,涉及了建筑、植物、生态、艺术、旅游、环保、地质、地貌、社会经济发展等等方面,需要设计者掌握和具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园林设计是非常严肃的专业工作,一个不专业、不符合规范、不合理的设计方案足以造成重大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由于目前我国园林设计市场的不规范性导致了设计者、设计单位良莠不齐的现象。首先很多的非专业的、无经验的、职业素质不高的设计者充斥着设计队伍。其次我国实行设计单位资质分级制,不同资质单位的专业人员配置,场地、硬件设备要求,工作的范围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专业人员的流动性很大,资质的高低或有无资质都不能准确地反映设计单位的工作能力。 由于这种不规范性导致设计市场的不平衡的竞争。设计单位之间经常以降低设计费率来拿到设计业务,本来设计费率已经取了国家规定费率的下限,这种不正常的竞争更使得设计单位雪上加霜,不堪重负。再加之业主经常要求设计任务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使得设计单位、设计师不能够投入精力进行设计项目前期的充分论证,后期的施工现场指导,最终导致项目进度缓慢甚至破坏自然环境。 不平衡的竞争直接的受害者是中型的设计单位特别是无资质的新兴设计单位。因为大型的设计单位都是改革开放之前已经成立的国有单位,拥有很高的资质,在业主动辄追求高资质、境外设计师的情况下,占尽优势。但是这些单位毕竟是少数,数量上完全不能满足现今我国日益扩大的园林设计市场的要求,以及设计理论的创新。 由于园林设计规范、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设计单位在方案与业主单位发生分歧时,常为了单位的生存和设计资金按合同规定比较准时的回笼,难以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有时甚至变成了业主单位的制图员。同时由于设计单位不能有效的对施工材料、园林小品、灯具、苗木等园林产品的使用和项目竣工验收发表意见,常常使得很多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进入施工中,影响了设计的最终效果。 在园林设计日益对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的今天,规范园林设计行业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规范园林设计行业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园林师的培育、执业认证、管理,设计法规完善等四个方面。 二、园林设计师的培育 现在从事园林设计的设计师专业背景复杂,如:建筑、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艺术园林、园林建筑、园艺等等。在园林设计行业形成初期这样的现象比较合理。如:奥姆斯特德(Olmsted, Frederick Law, SR.)是作家、自然资源保护论者,安德鲁·杰克逊·唐宁(Downing, Andrew Jackson)是园艺师,哈兰·巴塞洛缪(Bartholomew, Harland)是规划师、市政工程师,西尔维斯特·巴克斯特(Baxter, Sylvester)是记者、活动家等等。但是在园林行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的是经过严格园林专业培育的职业园林师,我们的培育方式、内容等也亟需进行规范和改革。 学科的规范 目前我国的园林专业在不同学校名称也不统一,有环境艺术、艺术园林、景观建筑、园艺、园林、风景园林、造园学、风景建筑、景园建筑、园林建筑等,甚至“造园林建筑艺术”等等,五花八门令人困惑。课程的设置也不相同,但毕业后都从事园林设计行业,这样不利于我国园林学科和环境建设的发展。其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已经有明确的说明,园林(090401)属于环境生态类(0904),农学(09)学科门类。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85)林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89年颁布的《林学名词》(1989)的行业规范也有了园林这一明确的规定。我们的各个高等院校应该规范的使用本科专业名称。 但是在进一步的深化研究教育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上园林专业却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学科而存在的。在这份目录上与园林有关的仅有一个专业和一个方向,即: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属于林学类(0907)农学学科门类(09),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这与园林在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中起到的作用和需要是完全不对等的。对此我们应该及时转变观念,规范园林学科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形成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相互无法替代的学科专业。规划师过于注重系统和规限,建筑师又过于注重个人创造以及争取规限内的自由,园林师将以其全方位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消除空间的假定和不确定因素,推动多领域的合作。 虽然我们的现代园林行业起步比较晚,有着“国情”的限制因素,但这不应该成为改变的因素。我们的东方近邻已经做出榜样,走在了前列。日本在造园方面传承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但是自1964年开始,其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有了全面的发展。到1985年已经一跃成为此项研究的东方强国,开始输出自己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专业事务所发展到150家,从业技术人员达两千多名(1985年统计)。 学制的完善 园林设计是专业性很强的综合体,需要经过严格的全面地专业学习。但是目前我国园林专业的学制和在校学习时间都不符合园林设计专业的要求。我国园林专业实行4年本科学制,一年级大概10月开学,四年级六月毕业,共计44月,期间约有5个月假期,理论上学生学习时间有39个月,约三年零三个月。但是实际上在我国是从二年级才真正开始专业课程的,四年级上半期结束课程,春节不到学生已经在为找工作而奔波了,实际上课时间只有23个月,不足两年。我们就不必说3年学制的园林大专生了,这么短的时间是根本不够的。笔者建议采用5年学制,并且保证专业学习的实际时间,才能切实的培养出比较合格初级园林师。 教学方式的改革 目前我国的园林专业教学方式采用课堂的分科理论教育和实习的综合实践教育。由于资金的不足,一般只有2~3次实习,每次约半月时间,基本上是到一些风景区和环境比较好的城市如:上海、杭州、苏州、广州、深圳等去观摩,在教学体系中占比重较小。 对于园林这样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专业,这不到10%实习时间实在是微不足道,并且效果也并不明显。另外到企业去实践也不太现实。首先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在企业中学到比较综合的、全面的知识,因为企业的业务不能够保证在这段时间内是综合的;其次很多企业只是让实习的学生进行初级的描图工作,很难了解和掌握设计的全过程。 因此笔者建议采用5年学制,拿出30%~40%的时间进行大量的案例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知道不同地形特点、不同气候区域、不同地域文化的园林项目方案的产生过程、实施效果、产生的社会影响等等。 专业设置的认证 以前基本上只有国家林业部部属的几所高校设立了园林专业,基本上是1~2班,每班30人左右。目前由于园林行业属于朝阳产业,毕业生很好找工作,园林专业也像雨后春笋似的,几乎每一个大一些的院校都设置了园林专业。每年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多了很多倍,但是教师的人数并没有随之增长,很多学校教师严重不足,很多毕业一二年的学生任教。这样的情况对于园林设计行业的素质是极大的考验。

1公共管理理论渊源社会是指具有共同的价值观与目标的人群在一起组成的联盟。张国庆认为,如果从生态学层面上去看,社会则是人类因为相互联系、互相合作而形成的“人”的群体,人类社会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由于人类活动具有主动性和目的性,因此社会除了具有“生态”与“系统”的特性之外,还具有自我管理、主动进化的特性[1-1]。行政管理理论行政管理,或者公共行政,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笔者认为,早期人类社会的哲学,包括中国的国学,可以看作是行政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历史学则是行政管理的案例分析。行政管理理论真正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1)早期的行政管理学(传统行政管理理论)。从19世纪末至2世纪2年代,德国学者Lorenzvon(1)Stein与美国学者WoodrowWilson发表了有关行政学的研究论文,标志着行政管理科学的产生。这一时期的行政管理学强调自然科学的理性与技术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以研究政府行政效率和节省开支为目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实现组织系统化,机关事务计划化,工作方法程序化,工作要求标准化。(2)发展时期的行政管理学(基于管理学的行政管理学理论)。2世纪2—8年代,FrederickWinslowTaylor管理理论的引入,以及行为科学的兴起,行政管理学转向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的心理因素、行为以及人与周围环境关系的研究,改变了传统行政管理中的只注重理性与技术而忽视社会价值取向,注意激发人的积极因素,强调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公平与正义。(3)现代行政管理学(基于系统学的行政管理学理论)。2世纪8年代末至今,这一时期,行政管理学以“小政府、大社会”与“有限政府”理念为主导,非政府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等理论、技术和方法也逐渐应用于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理论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通过对社会各种力量的整合,广泛运用政治、法律、经济的管理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实现公共利益与福祉。大多数学者认为,公共管理只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仅仅只是专门研究行政管理中的方法、技术,公共管理的具体活动仅仅主要是从事公共事业的开发和管理。然而,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只是狭义的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的真正的内涵在于,公共管理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的新的管理模式与途径,不能简单地将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相等同,公共管理是在公共行政的基础之上的提升与发展。狭义的社会管理目前,主流的社会管理概念都是狭义的,仅仅只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社会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引导等管理活动,一般是指社区的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如教育、文化、卫生、民政、体育、劳动社保等管理活动[11]。基于发展学的公共管理理论2013年,张国庆在《发展学》中提出了以“师法自然”(生态论)与“和谐发展”(和谐论)为基本理念的发展学理念,并据此构建了发展学学科体系:基本理论包括发展哲学和理论发展学,后者即发展学基础理论,包括发展学基本原理、基本目标任务,以及和谐的社会发展思想、发展目标与发展原则。基本方法包括社会分析学,即社会生态学、系统社会学(社会能流分析学、社会代谢学、社会网络分析学、社会TSE分析学、社会群分析学、社会生命周期分析学等)等;社会评价学;社会结构学;社会组织学;社会管理学。应用技术包括社会监测学、社会仿真学、社会工程学、系统法学、标准学、政策学、劳动计量学、系统企业学、城市发展学、农村发展学、农业发展学、国际合作学(世界发展学)、教育发展学、政治发展学、发展经济学等。张国庆的发展学学科构架中的基本方法与应用技术,其实质就是广义的公共管理学科构架,并将公共管理与社会管理完全融合在一起,其公共管理思想的基础理念就是生态论,核心思想与目标就是和谐论。显而易见,张国庆的这种广义的公共管理理论,是对当前公共管理理论,包括行政管理理论、社会管理理论的发展,把公共管理理论提高到了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社会整体的科学管理的高度,同时还把当前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由机械论、系统论升级为生态论[12-16]。新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使得公共管理理论更加突出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基础、民生至上、和谐发展的基础地位。因此,发展学中的生态基础原理、民生至上原理、和谐发展原理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公共管理学的基础性基本原理。2公共管理与林业公平发展人类社会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为陆地生态系统,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生态基础保障。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遵循生态系统规律,并保持生态系统持续健康[7,12-21]。因此,生态公平,尤其是林业的公平发展,既是保障林农个体公平的基础,从人类社会整体角度看,也是人类社会公平基础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公共管理活动,要以保障生态公平为基础,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公平。因此,林业的发展,要以公平发展为基础,让广大林农共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让全体公民共同公平分享林业进步带来的优质生态服务。3当前我国林业公平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新的环境保护法于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进行了修订,森林法也于29年进行了修改,但是,我国林业公平发展仍存在较多问题,公共生态利益屡屡受到无良企业践踏,林农利益也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其中关键性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公众参与决策权的缺失。公众对重大生态影响项目缺少参与决策权,致使许多重大生态影响项目仓促上马,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甚至引发局部社会稳定与安全。二是公众知情权的缺失。公众缺少生态知情权,这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可能影响生态安全的项目工程的监测数据没有公开。二是政府与学者没有如实表述有关项目建设可能存在生态风险,如前不久有关PX安全性的争论,学者与政府都说PX本身的安全,却没有如实表述生产PX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22]。生态知情权的缺失,不仅仅影响森林资源安全与森林生态安全,还严重了侵害林农利益以及公共生态利益。三是生态犯罪罪刑不相当。致使生态犯罪成本低,无良企业把最大限度地降低生态成本以获得非法高额利润,甚至于地方政府为了政绩招商引资,侵占林地,引入淘汰型、污染型、严重森林资源消耗型企业,杀鸡取卵,饮鸩止渴,局部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重大林政案件时有发生。四是生态损失赔偿制度不健全。致使林农利益以及公共利益受到无良企业侵害,没有渠道或者很难获得法律救助,向有关生态安全肇事者索赔。五是生态安全犯罪缺少罪因溯源。不能拔除生态安全犯罪根源,很难保障生态安全与公平。导致生态安全犯罪的根源除了罪刑不相当之外,还有就是对政府的问责形同虚设。六是部门利益高于林农利益。导致人为森林灾害林农难以得到赔偿,林业行政活动屡屡侵害林农利益。4建议一是重大生态安全影响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施工、运行等全过程,要让公众参与决策,并监督实施,从而保障林农的利益不受工程项目建设的侵害,能够依法获得补偿;政府要通过有关媒体,实时发布当地生态安全监测数据,尤其是要实时发布可能存在生态安全风险的企业或工程项目的生态安全监测数据,使林农获得依法索赔的依据;实时发布森林灾害数据,提高森林灾害发生情况的透明度,保障林农对森林灾害的知情权,以便于林农依法索赔或者依法索取补偿。二是从立法和执法2个角度,落实罪刑相当原则,提高生态安全违法成本,遏制我国当前生态安全违法高发态势,维护森林资源与森林生态安全,保障森林生态系统持续健康。三是建立生态追偿机制和生态安全受害者法律救助机制,依法对森林灾害和森林安全肇事者进行追偿;建立林业行政责任追责制,对破坏森林资源、侵害林农利益的林业行政行为进行追责;大力推进森林保险,转移部分森林灾害风险。四是加强生态安全执法中的罪因溯源,追溯生态安全违法直接责任者和监督者的责任,变问责为追责,尤其是要对林农多次就同一森林安全事件举报得不到处理,应该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追责而不是问责[23-28]。

对论文结构的认识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文献综述:一般不少于1000字。

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

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6、正文:

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等。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

7、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在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

论文的组成结构:

1、论文题目:论文题目是论文的主心骨,又称为“标题”,是论文的核心、因为后续开展内容写作都是对应论文标题进行写作的,标题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也是标志索引、查阅文献的重要线索。

论文的题目一般分为几种类型:题目、副标题,一般来说,论文的标题应该简短,在20字以内。

2.目录:目录篇幅比较长,反映了论文的大纲,带有副标题。具有层次感,页码逐项标明,整个理论体系比较大且较为复杂,所以应该包括版面、参考、附录、搜索等辅助性部分的页码,这样方便查找。

3.内容摘要:摘要内容部分是对全文精华的浓缩,是一篇论文中必不可少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常摘要内容部分是全文字数的十分之一,普通的摘要内容不得少于400字,论文摘要的关键词数,一般是3—5个关键词。

4.前言:论文的前言也叫引言,主要是表达本论文要说明什么。作为论文的开头,篇幅一般不要太长,太长会导致读者不感兴趣,太短又写不清楚,一篇6000-8000字的论文,字数一般掌握在500-600为宜。

5.正文: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本论是论文的主题,一般要分几个部分和几个论述层次,要求加上小标题或数字序号,以显示文章清晰的思路。主要围绕着中心去写,是对自己学习的研究成果,以及对论点,数据的说明。

6.研究成果:论文的研究要是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或者研究课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部分内容也是论文的重点,并且还需注意,这部分内容以精简为主。

7.致谢:对负责论文的导师,以及其他提出建议或给与帮助的老师和同学,通常在论文结束时以书面形式表示感谢,不要太夸张,语言要真诚。

8.参考文献:把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详细列出。

9.附件:在论文最后部分附上重要数据、公式、表格、程序等不方便放入正文的材料,方便阅读时参考。

论文主要内容:

一、论文的标题部分

标题就是题目或题名,标题需要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重要的特定内容逻辑组合,论文题目非常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

二、论文的摘要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2、研究的主要内容

3、完成了哪些工作

4、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5、结构或结果的意义

三、论文关键词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和叙词。关键词是标识文献的主题内容,单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

四、引言

又称为前言,属于正片论文的引论部分。写作内容包括:

1、研究的理由

2、研究目的

3、背景

4、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

5、作用和意义

五、正文部分

论文的主题,占据论文大部分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要求这部分内容一定要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利,主题明确。

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章在研究过程和论文撰写是所参考过的有关文献的目录,参考文献的完整标注是对原作者的尊重。不只在格式上有具体要求,在数量、种类、年份等方面又有相关要求。

职称论文的基本结构你知道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