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矿业研究与开发编辑部

发布时间:

矿业研究与开发编辑部

是个人啊 貌似是你? 还是 古人? 还是明星?

问题一:《现代矿业》即原《矿业快报》是中国核心期刊吗? 不是中国核心期刊 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类核心期刊表 1、岩矿测试 2、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3、爆破 4、金属矿山 5、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改名为: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6、中国矿业 7、矿冶工程 8、非金属矿 9、矿业研究与开发 10、矿业安全与环保 11、工程爆破 12、矿山机械 13、化工矿物与加工 14、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问题二:现代矿业是一般期刊还是核心期刊 《现代矿业》是由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综合因子为:,是国家级期刊。 问题三:现代矿业和金属矿山是一个期刊吗 是的,位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11年版 (第六版)'TD(除TD82) 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类核心期刊表位置 金属矿山 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主管:马鞍山矿山研究院;中国金属学会 主办: 马鞍山矿山研究院;中国金属学会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安徽省马鞍山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1-1250 CN: 34-1055/TD 邮发代号: 26-13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金属矿山 创刊时间:1966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1)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问题四:现在矿业杂志是不是核心期刊 是不是《现代矿业》? 目前来说,不是核心。 不过新的核心目录应该快公布了,如果不着急的话,可以等段时间再查询是否为核心 期刊名称 现代矿业 期刊CN号 34-1308/TD 主管单位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问题五:现代矿业是不是国家一级期刊 《现代矿业》杂志,1984年创刊,中国核心憨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万方数据网上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收录期刊,国家一类期刊。 问题六:北大哪些核心期刊好发 学报一般是综合性的,专业性要求不是很强, 如果写的文章是综述类的文章发学报会好发一点, 如果是研究性文章发期刊更有价值 问题七:请问《山东煤炭科技》、《现代矿业》的版面费,或者煤炭类版面费便宜的省级期刊 科技与企业收煤炭类型的文章 版面费是2500字符600.这个是国家级的便宜点的。 问题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有哪些 G549 癌变・畸变・突变 G481 癌症进展 A003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31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K027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002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A009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12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G786 安徽医学 Q906 安徽医药 G013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Z549 安全与环境学报 H340 桉树科技 F044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G550 白血病・淋巴瘤 R024 半导体光电 R063 半导体技术 G741 蚌埠医学院学报 U521 包装与食品机械 U645 保鲜与加工 E045 暴雨灾害 N017 爆破 N012 爆破器材 N006 爆炸与冲击 A652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0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A005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U019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030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Y0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T020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X014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3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G500 北京口腔医学 N001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H025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H263 北京农学院学报 G004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A010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L530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G016 北京医学 R018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G620 北京中医药 G017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A570 编辑学报 N101 变压器 G410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T098 表面技术 E135 冰川冻土 N008 兵工学报 R730 兵工自动化 N085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G018 病毒学报 C060 波谱学杂志 V040 玻璃钢/复合材料 A808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05 材料保护 M103 材料导报 Y007 材料工程 M010 材料开发与应用 M00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M006 材料科学与工艺 N026 材料热处理学报 M009 材料研究学报 * M704 材料与冶金学报 K512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H009 蚕业科学 H525 草地学报 H234 草业科学 H527 草业学报 H538 草原与草坪 E543 测绘工程 E600 测绘科学 E615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E510 测绘通报 E152 测绘学报 E164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L017 测井技术 Y022 测控技术 R711 测试技术学报 H001 茶叶科学 G264 肠外与肠内营养 N024 车用发动机 E113 沉积学报 E547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E102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670 成都医学院学报 G019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V050 城市规划 V028 城市规划学刊 X043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X046 城市交通 H023 畜牧兽医学报 H218 畜牧与兽医 N060 传感技术学报 R532 传感器与微系统 G458 传染病信息 X010 船舶工程 X633 船舶力学 * X635 船海工程 G322 创伤外科杂志 * G552 磁共振成像 D013 催化学报 E144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E146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R051 大电机技术 H038 大豆科学 U512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X024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H005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X001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J024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G020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E109 大气科学 * E091 大气科学学报......>>

1、福鼎烈士-李俊华李俊华(1916-1936),福建省福鼎县贯岭乡分水关村人。1935年春参加革命斗争,曾任鼎平红军游击队战士,参加了鼎平(福鼎、浙江省平阳)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和反“围剿”游击战争。1936年初随部编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参加了闽东、浙南苏区的三年游击战争。1936年夏在浙江省泰顺县峰门反“清剿”作战中牺牲。编辑本段2、清华大学研究员-李俊华李俊华()男,河南安阳人。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后进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大气污染与控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化学及污染控制化学研究、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研究及应用开发、固定源选择性催化脱硝新原理和新技术、室内空气污染净化技术等。编辑本段3、曲靖师范学院美术教师-李俊华李俊华(—)云南曲靖人。擅长中国画、版画。1991年毕业于曲靖地区师范美术专业。后在曲靖国风影剧院从事美术宣传,1999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版画专业。现任曲靖师范学院美术教师。作品《山泉》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版画展、《金秋果》入选全国第十二届版画展、《民间传说》入选全国第十三届版画展、《圣版纳》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版画展。我觉得如果你发在艺术文化这个板块应该是第三个!

1、福鼎烈士-李俊华李俊华(1916-1936),福建省福鼎县贯岭乡分水关村人。1935年春参加革命斗争,曾任鼎平红军游击队战士,参加了鼎平(福鼎、浙江省平阳)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和反“围剿”游击战争。1936年初随部编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参加了闽东、浙南苏区的三年游击战争。1936年夏在浙江省泰顺县峰门反“清剿”作战中牺牲。编辑本段2、清华大学研究员-李俊华李俊华()男,河南安阳人。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后进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大气污染与控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化学及污染控制化学研究、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研究及应用开发、固定源选择性催化脱硝新原理和新技术、室内空气污染净化技术等。编辑本段3、曲靖师范学院美术教师-李俊华李俊华(—)云南曲靖人。擅长中国画、版画。1991年毕业于曲靖地区师范美术专业。后在曲靖国风影剧院从事美术宣传,1999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版画专业。现任曲靖师范学院美术教师。作品《山泉》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版画展、《金秋果》入选全国第十二届版画展、《民间传说》入选全国第十三届版画展、《圣版纳》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版画展。编辑本段4、高级工程师-李俊华李俊华() [1] 男,河北唐山市人,现任唐钢矿业有限公司生产安全技术部部长。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1970年参加工作,在首钢矿业公司,历任工人、组长。1976年到北京钢铁学院采矿系学习,1980年毕业,分配到首钢矿业公司,历任实习生、技术组长、车间副主任、技术科长、实验室主任等职。其间获公司级先进工作者、科技先进3次。1989年9月因工作需要调到唐山钢铁公司工作,先后任计划处科员、矿山部计划科副科长、科长、矿山公司生产安全技术部部长等职。先后荣获公司级"先进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承担了国内部分民爆器材工厂验收鉴定的咨询工作,并被河北省民爆协会聘为常务理事。自1994年以来,参加或主持了国内20座炸药厂的鉴定和验收。先后撰写技术论文11篇,并在《河北冶金》、《冶金矿业与冶金设备》、《矿业研究与开发》、《中国矿业》、《有色金属》刊登发表。《浅谈炸药混装车验收条件》等5篇论文参加第三届全国青年采矿会议和第六次全国采矿大会进行交流,并获河北金属学会优秀论文二、三等奖。

地域研究与开发编辑部

中国的核心主要七大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你要先确定你的主题,在对应风格。

中文核心又叫北大核心北核各几年都在变动的,所以需要发表什么方向的刊物,该刊物是否是核心期刊,可以实时的进行查询 查询网址如 知网、万方、维普、之类的。但是只要是核心期刊知网都会收录的。所以一般都是在知网查询就可以了。

你好! 《管理学核心期刊名册》,供参考! 第一层次:2种 经济研究、管理世界 第二层次:(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南开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和北大图书馆等编辑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4年版]共同收录)23种 科研管理 、管理科学学报 、外国经济与管理 、中国软科学 、科学学研究 、南开管理评论 、中国管理科学 、管理工程学报 、预测 、中国科技论坛 、经济管理、科学管理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管理现代化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行政管理、未来与发展、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旅游学刊、城市规划、地域研究与开发、城市规划学刊 第三层次:22种 研究与发展管理 、商业经济与管理 、软科学、科技管理研究 、管理科学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科技进步与对策、宏观经济管理、旅游科学——仅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收录,9种 中外酒店、地理学与国土研究、管理信息系统、国有资产管理、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版、决策借鉴、企业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学报、上海投资、研究与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工程、证券市场导报、中外管理——仅南开大学中文核心期刊收录,13种

矿业工程研究编辑部

矿业工程学科领域的科研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具备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独立从事矿业工程学科领域的科研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可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设计院或相关企事业从事教学、科研、设计或工程技术工作。矿业工程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学科,集地面、爆破工程、煤矿开采、矿山安全、矿业技术经济等于一体,属于多学科、宽口径工程专业。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答:大概率会去矿山、设计院、读博、考公务员及转行。

矿业工程专业为学科综合度和交叉关联度很高的一门工程科学,全国“矿业工程”学科被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3所高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

矿业工程类专业考研方向

(1)安全技术及工程

安全技术及工程是一级学科矿业工程学下的二级学科。本专业是一门运用安全科学的原理及方法,研究现代工业生产中各种工业灾害发生的原因、过程,危险性辨识,事故预防、预测,安全检测与监控,安全分析与评估,安全防护,安全管理等问题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学科;是研究现代工业生产,特别是化学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生产中的安全技术与管理的学科,是由多学科交叉产生的一门新兴综合学科。

(2)矿物加工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学科是矿业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此学科涉及金属、煤炭、非金属化工原料的分选、资源综合利用、深加工及精加工和非传统矿物资源(如海洋资源、城市垃圾等)等工程领域。主要是研究矿物分离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其学科目的是将有用矿物和脉石(无用)矿物分离。

(3)采矿工程

采矿工程是工学下一级学科矿业工程中的一个二级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学科,以矿业工程为主,集地面、地下建筑、爆破工程、矿业技术经济于一体,属于多学科、宽口径工程专业。此专业直接为矿物加工工程提供矿石,然后成为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原料。

这个是先要问问单位是不是有什么要求,要是有的话,那么按要求去发就好了,要是没有的话,那么就是自己选择期刊去发就可以了

专硕做实验是比较多的,毕竟是偏向于实践的研究。

地域研究与开发编辑

你好 你的文章要是很好很好的话 最权威得nature和science 祝你好运……

稿件文字要精练,内容和观点要有新意并属于著作权人所创造,如发生纠纷,本部不承担责任。文章题目应确切、简明,尽量不用标点符号,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文内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超过15个字。 来稿需附200~300字的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英文题目、作者单位,3~8个中英文关键词及中图分类号。所有英文均用印刷体,以免出现辨认错误。文内各级标题及题号一律顶格书写,题号分级采用1;;;2;等标著形式,一般标题层次为3级,最多不超过4级(引言、前言题号为0)。 文中所用数字除特许外,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汉字简化字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公布的第一批简化字为准。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均应写清楚,不能区分时应注明。文中计量单位请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并用单位符号表示,废止的计量单位请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例如:面积单位用hm2 (公顷),km2,m2表示,废除“亩”的使用。文后参考文献只列公开发表的文献,必须引用的非公开文献可以脚注形式标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可按“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其中,专著的著录格式为:作者. 书名. 版本.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的著录格式为:作者. 论文题目. 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参考文献必须在正文中标注,而且序号应与正文标注的序号对应。文稿一律采用word文档格式,文档名统一规范为“作者名文章名”。投稿前请再一次阅读全文,特别是对文中的图表、公式、符号及数据请仔细核查,确保准确无误。图表应置于文章相应出现的位置,插图要尽量做成黑白线条图或灰度图,应注明图序、图题和图注等。文中图、表不宜过多。表格不用边线、斜线,宜用三线表,表中数位对齐。图题、表题均应有对应的英文翻译。文稿篇幅(包括中、英文提要、图表及参考文献在内)不得超过8000字。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权适当删改,不愿让删改的请在来稿时特别注明。文稿自收到之日起,4个月以内没接到刊用通知的可自行处理。凡来稿属国家、省、地、市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大课题项目者,请在首页地脚处详细标明(含项目编号)。 数据资料:力求最新。 图表:所有的图表在文中必须引用,如果所用图像有版权所有,请注明版权所有者。 公式:应尽量简单。文章中仅包括帮助读者理解论文技术论点的公式,作者应采用Microsoft Word中的 Microsoft Equation插件编辑公式。 来稿凡涉及到国家保密问题的应提供作者单位的保密审查证明材料,图件涉及国界的应采用国家正式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图绘制。自绘的中国地图切勿漏绘台湾和南海诸岛。 来稿须提供作者的个人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职称、主要从事的研究工作及电子信箱、电话等联系方式。 本刊采用网络投稿方式。投稿的作者需登录网站进行注册,然后作者在线投稿,进入“投稿区”后请详细填写每一项目,不得留空,尤其是专业领域、研究方向要详细填写,以便提高外审速度。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作者应保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合作的论文,署名须征得合作者的同意。若因著作权而引起争议,本刊不承担责任。上传稿件采用word文档格式(2003版本)。论文的内部格式参照论文模板来稿文责自负。切勿一稿多投。 (1)在“在线办公系统”栏下,点击“作者投稿”,出现“作者中心”界面。您填好个人信息后,进入个人界面。如果您是初次使用,要先注册,方可登录。(2)进入个人界面后,点击“投新稿件”,可看到“稿件确认书”。

王亚男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41)

摘要:从项目区的划定、DEM的构建,到项目区的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区进行土地利用分区,布置土地利用布局,确定综合规划的方案,形成了基于DEM的小流域土地整理的综合规划探讨。

关键词:DEM;小流域;土地整理;综合规划

基于DEM的小流域土地整理的综合规划与设计,其研究主要技术路线分为土地整理项目区范围的划定、基于地形图的DEM的构建、项目区适宜性评价、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布局、项目区规划与设计方案和主要工程规划与设计几个方面,详细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小流域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技术流程

1 小流域土地整理的项目区的划定

资料收集与实地踏勘

根据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及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要求,项目规划所需资料一般包括:①项目区基本概况,包括行政辖区、地理位置、土地面积、人口等;②自然条件,包括项目区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地质、植被及自然灾害等情况;③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产业发展、市场状况、收入水平、民族习惯等;④土地利用现状,包括各地类的数量、权属、土地生产能力、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⑤土地开发整理法规政策以及农业、水利、林业、环境保护等相关行业技术规范与标准;⑥土地资源、水资源调查报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等;⑦项目区的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项目所在县(市)、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等。

与此同时,技术小组与当地有关领导必须多次到项目区进行实地踏勘,主要了解项目区的地貌、种植制度、水源、现状设施等情况,具体划定项目区边界等,并就项目片规划设计中可能涉及的具体问题向当地基层领导、农民征求意见,与当地农业、水利专家共同确定规划思路。

划定小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区的原则

划定小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区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①项目完整性原则。项目区的边界不应只考虑行政区的边界,还应该考虑项目区周围自然地物的分布情况,例如以分水岭、路、沟、渠等为界。②结合实测的地形图,以生态系统为划分基础,从小流域生态系统角度划定土地整理项目区边界,然后把项目区的现状图与实测的地形图进行叠加匹配,得到具有地形、地类等信息的电子图件。③尽量保证土地的权属在同一个乡镇管辖范围内。

2 基于地形图的 DEM 构建

数据源的获取与转换

本文主要根据数字化的地形图来建立 DEM。下面以琉璃河土地整理项目为例,简要说明一下测图的过程。

首先在项目区进行实地控制测量,采用GPS静态测量,沿线布设E级GPS网,采用点连接和边连接相结合布网,平面坐标起算点采用北京市测绘院提供的位于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柏查子村附近的两个GPS点作为起算点。然后利用全站经纬仪在野外实测。全站经纬仪可以自动记录和显示有关数据,外业采集数据后,用数据通讯线连接全站仪和计算机,把野外观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再对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检查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把野外采集到的数据编码,用测量数据转化成绘图系统所需要的编码格式。数据计算是针对地貌关系的,当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后,生成平面图形,建立图形文件,绘制等高线。对照外业的草图,修改新生成的地形图,补测重测存在漏测或测错的地方,然后加注高程、注记等。进行室内和室外检查;最后对地形图进行图框内外整饰。

测图的成果是 AutoCAD 格式的文件,本文主要是应用MAPGIS 软件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因而要进行必要的文件转换。首先把 AutoCAD 格式的等高线和高程点的图层另存为.dxf 格式。然后在MAPGIS 软件应用“文件转换”的模块,把.dxf格式的等高线和高程点数据,分别转换为MAPGIS软件形式的点文件和线文件。点文件为包含高程点信息的数据;线文件为包含等高线信息的数据。

矢量数据的编辑与处理

在等高线数字化生产过程中,由于地貌形态复杂,数据量大、人机交互作业易出错和图像处理技术存在缺陷等原因,不可避免地造成等高线数据的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误差。几何信息误差主要包括等高线的点位或线位误差、等高线相交或自交和数据采集不均匀引起的数据冗余和等高线不光滑等。属性信息误差主要包括少量高程错误和系统高程错误。等高线矢量数据是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的基础数据,其质量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因此必须对等高线数据进行检查修改。

在等高线数据的处理中,可采用MAPGIS 软件中的“DTM分析”应用模块中等高线检查工具进行处理。首先对等高线数据进行错误检查,包括线自相交检查、线封闭性检查、线相交检查、高程跳跃值检查、高程赋值检查等,然后找出产生错误的具体原因,对等高线文件进行线编辑处理,主要是对线数据的增加、删除、移动、续线、闭合、分割、属性修改等,另外还有对高程点数据的增加、删除、移动等功能。

等高线赋以高程值的属性

由 AutoCAD 格式转换过来的等高线的文件,并没有有关高程值的属性,因而必须给每条等高线赋以高程值。首先,建立等高线文件的属性结构,根据高程值选择字段类型为双精度型,字段长度为8,小数位数为2。其次,找到高程线之间的差值,接下来启动自动赋高程值的工具,然后从已知高程点处向外引一条延长线,点击后出现一个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分别输入“当前高程”和“高程增量”,当前高程为起始点的高程值,高程增量为等高线之间的差,可正可负。从图上推断高程值是递减的还是递增的,递减的即为正,反之为负。最后,用同样的方法将所有的线属性录入。另存为“高程线”名称的线文件。

高程点赋以高程值的属性

由 AutoCAD 格式转换过来的高程点的文件,同样也没有高程值的属性,必须给每个高程点赋以高程值。与上述等高线赋以高程值属性过程的不同之处,是把高程点的注释赋为属性,应该注意的是在赋完属性之后,必须更改高程点的属性结构,即把“字段类型”由字符串改为双精度型,否则不能生成 DEM。

DEM 的生成

TIN 模型的生成

(1)线文件 TIN 模型的生成。首先启动MAPGIS 软件中“DTM 分析”功能模块,装入等高线文件。由线数据提取高程点。根据分辨率的要求选择抽稀系数,然后生成三角剖分网。把生成的三角剖分网文件另存 TIN 格式的文件。

(2)点文件 TIN 模型的生成。同样启动MAPGIS 软件中“DTM 分析”功能模块,装入高程点文件。由点数据提取高程点,选择高程点属性项,然后生成三角剖分网。图2是由高程点数据建立的琉璃河土地整理项目区的 DEM 模型。

图2 琉璃河土地整理项目区的 DEM 模型

图3 琉璃河土地整理项目区典型地块的 DEM 模型

GRID 模型的生成

与生成 TIN 模型不同,GRID 模型的生成主要是把等高线和高程点进行栅格化,把栅格化的结果保存 GRID 格式的文件。图3为琉璃河典型地块生成的 GRID 模型。从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三维地形信息,如山脊、山谷、分水岭等,直观地了解项目区的整体情况,对整个项目区的规划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认识。

3 基于 DEM 的小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

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小流域土地整理规划的基础,并为土地整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减少规划的盲目性,使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价值增值这四大基本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影响土地适宜性的因素很多,对于小流域地区,坡度和坡向是土地适宜性评价的重要因子。坡度和坡向是地面接受日照、风吹、雨水冲刷的重要因素。

为了实现评价方法和过程的定量化和科学化,需要利用现代化的 GIS 分析技术。利用DEM 数据中地表形态结构的提取和表达,其技术手段已经成熟。可以通过DEM 快速、简便地提取高质量坡度和坡向信息,应用 GIS 叠加分析方法对土地利用现状信息进行叠加、分组和统计分析。本文研究如何从地形地貌的角度建立评价模型,以北京市怀柔区琉璃河流域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为例,在 GIS 环境中实现定量评价。

小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的评价指标及权重确定

通过研究怀柔区琉璃河流域的坡度和坡向地形地貌特征与该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关系,并确定了各因子权重,见表1和表2。

表1 怀柔区琉璃河流域坡度分级权重表

表2 怀柔区琉璃河流域坡向分级权重表

坡度图和坡向图的生成

坡度是地形描述中一个常用的参数,是一个具有方向和大小的矢量。空间曲面的坡度是点位的函数,除非曲面是一个平面,否则曲面上不同位置的坡度是不相等的。给定点位的坡度是曲面上该点的法线方向与垂直方向之间的夹角。

本文中以怀柔区琉璃河地区1∶1000 地形图为依据,把AutoCAD格式的等高线等地形特征的要素转换为MAPGIS软件的线文件和点文件,然后利用MAPGIS 软件生成供分析用的DEM,依照上面的坡度分级权重表,在MAPGIS 软件中的“坡度分级图输出设置”中把坡度分为五个级,分别输入上下限,并把区参数设为上述表格中的参数值,然后生成坡度图,最后把点、线、区文件另存。在“输入编辑”中打开刚才生成的点、线、区文件,修改区文件的属性结构,增加“坡度”和“坡度分值”两项,并相应设置其字段类型和字段长度等。其中“坡度”一项的字段类型为字符串型,字段长度为10;“坡度分值”一项的字段类型为双精度型,字段长度为2,小数位数为1。然后利用“参数赋属性”的功能,依照坡度分级权重表,把“坡度”和“坡度分值”两项属性信息增加到坡度图上,最后保存点、线、区文件。图4、图5分别是琉璃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区坡度图和典型地块的坡度图。从图上可以反映出项目区的整体坡度情况,可以清晰准确地获得项目区的坡度信息。

图4 琉璃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区坡度图

图5 琉璃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区典型地块坡度图

基于 DEM 计算坡向时通常定义为,过格网单元所拟合的曲面片上某点的切平面法线的正方向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正北方的夹角,即法线方向在水平方向投影向量的方位角。

与上述坡度图属性赋值相似,把“坡向范围”和“坡向分值”属性赋值到坡向图上,图6、图7分别是琉璃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区坡度图和典型地块的坡向图,为下一步的适宜性评价做好了基础。

图6 琉璃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区典型地块坡向图

图7 琉璃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区坡向图

小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进行的。评价单元的划分是在以MAP-GIS 软件为工作平台的基础上,利用MAPGIS 软件中的“空间分析”模块进行空间叠加。首先把坡度图和坡向图的区文件添加到模块中,然后利用“区对区合并”功能,把坡度图和坡向图叠加,最后另存生成综合图,即可得到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图,并对其进行调整,使每个单元达到自然条件、经营方式及经济收益相似,最终形成评价单元。

本研究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每一块土地的综合分级参数按下式确定:

综合分级参数=坡度分值+坡向分值

采用等距裁取方法,将该区土地适宜性用途分为四类(见表3)。

表3 土地适宜性评价综合分级表

利用MAPGIS 软件的“属性库管理”模块把叠加后生成的综合图的区属性输出.dbf格式的数据库文件,然后用Excel 文档打开,根据综合分级公式,计算出各个评价单元的分值。最后把计算结果另存为.dbf 格式的数据库文件。利用MAPGIS 软件的“属性库管理”模块的“属性连接”把计算结果和综合图的区属性连接起来,建立数据库。

4 基于 DEM 的小流域土地整理的规划方案

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加强了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研究。数字高程模型的发展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应用数字高程模型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确定各地类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使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更合理。根据小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结果来规划设计土地利用布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基于 DEM 的土地利用分区

在“输入编辑”模块中,打开综合图,依据表4 土地利用分区各地类参数值,利用“属性赋参数”的功能对项目区进行土地利用分区。得到以 DEM 为划分基础的土地利用分区,从图上看,斑块较为破碎,由于图上没有河线、居民点、道路和地类界等地形要素,因而需要进一步进行图形处理。

表4 土地利用分区各地类参数值

图8 琉璃河土地整理项目区典型地块土地利用分区

图9 琉璃河土地整理项目区土地利用分区

添加线状地物和居民点

上面生成的土地利用分区图中,主要是基于高程点和等高线生成,缺少河线、居民点、道路和地类界等地形要素。在下一步规划设计时,应把这些地形要素添加到图上。以琉璃河项目为例,首先把河线、居民点、道路和地类界等地形要素转化为MAPGIS 软件能识别的点、线文件;然后把这些地形要素添加到已经生成的分区图上。最后调整各图层的顺序,以便各个要素都能显示出来。

确定土地利用布局

土地利用布局是指按照土地的自然适宜性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将各类用地合理布置并落实到土地整理区域内的具体地块上。根据实地踏勘的情况,在图上对小斑块进行合并处理。以道路、河线等显著线状地物为划定的基本依据,调整土地利用布局,使之更加合理。

水土保持区

综合分级参数小于 的区域,是以水土保持为主,通过人工管理和自然恢复形成大型荒草地的自然斑块,大型自然植被斑块具有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并为景观带来许多益处,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经济林果区

综合分级参数在~ 之间的区域,主要执行生态经济功能,该区景观生态建设的重点是: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业和适当发展畜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功能。主要依据是本区坡度较大,不适合农业耕作开发,景观过程也主要以水土流失、植被覆盖率降低等生态退化过程为主,只是和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比较起来,程度稍为轻一点,因此必须将生态经济功能和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并重。

平缓坡耕地农业耕作区

综合分级参数在~ 之间的区域,主要执行农业耕作功能。该区景观生态建设的重点是:以高产、高质、高效农业为主导方向,推行种植业开发,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提高经济收入。为此,在规划建设中要合理调整农、林、牧、副结构,以粮食为主,适当增加芝麻、油菜和棉花等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引进优良品种,适当安排作物轮作,逐步推广套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同时由于降水不足的供需错位,因此大力推广应用地膜覆盖、节水灌溉等旱作农业技术,积极发展节水、集水农业,有效提高土壤生产效率和农作物产量。依据是坡耕地土层较薄,土壤肥力低,发展集约型农业的条件还不成熟。

平坦的滩地和居民点

综合分级参数在大于 之间的区域,居民点的扩大、矿产资源的开发都会导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应该尽可能地限制居民点的扩张,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建设绿色村庄、田园村庄,提高环境的宜人性,促使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渔业

山区小流域由于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短缺,渔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小流域土地整理规划建设的重点是:在条件许可的地区,充分利用小型水利工程的截留河水,适当发展渔业,增加农民的收入。

以 DEM 为基础,以道路、河线等显著线状地物为划定的基本依据,确定的土地利用布局。有可能与实地的地形不符合,因而要去实地核对土地利用布局是否符合实际,并根据实地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参考文献

严金明.土地整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高向军.土地开发整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与事务[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吴信才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许五弟.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张成才等.GIS 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史文中.空间数据与空间分析不确定性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朱德海等.土地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张占录,杨庆媛.北京市顺义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推动力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5 (11):49~54

杨庆媛.小流域土地整理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3

赵俊义.谈谈搞好土地整理之我见,第九中文网,2005

土地整理的概念和类型.中国国土资源网,2005

罗明,王军.中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及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01 (2)

姜爱林,姜志德.论土地整理概念的科学界定[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 (1)

王印传,张凤荣,孙丹峰.小流域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探讨[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 (2):118~121

杨庆媛,张明举,涂建军等.喀斯特地貌区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建设途径研究——以四川省琪县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6 (2)

徐雪林等,德国巴伐利亚州土地整理与村庄革新对我国的启示,资源与产业,2002 (5)

贾文涛,张中帆.德国土地整理借鉴.[J]资源与产业,2005,7 (4):77~79

杨庆媛等.国外土地整理:性质、研究领域及借鉴.[J]绿色中国,2003 (6):49~53

王志刚.河洛黄土丘陵地区土地整理特点浅论.资源·产业,2002 (5):16~18

廖蓉,杜官印.荷兰土地整理对我国土地整理发展的启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 (9):25~29

朱红波,郭宏俊.基于 GIS 的土地整理基础信息数据库建立.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 (1):25~26

李晓燕,李壁成,张树文.基于 MAPGIS 的小流域土地质量评价.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4(1):99~104

方学蜜,吴泉源,徐秋晓.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芝罘区土地整理与分析.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1):126~128

尹霞,王占岐,叶新才.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土地整理规划研究及可持续性评价.国土资源导刊,2004 (5):15~17

王军,余莉,罗明等.土地整理研究综述.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 (4):8~11

王万茂.土地整理的产生、内容和效益.中国土地科学,1997 (10):62~65

张正峰,陈百明.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农业工程学报,2003 (3):210~213

孙程.土地整理与复垦的基础理论问题.资源与产业,2002 (5):22~24

贺瑜,刘刚.DEM 与空间叠加分析在土地定量评价中的研究,计算机工程,2006 (1):251~253

虞继进.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建立与应用.江苏测绘,1999 (9):33~37

钱业宏.利用数字化地形图进行土方计算的方法.四川测绘,2005 (9):137~139

毛泓等.数字地形模型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 (4)

柳长顺等.土地整理项目土方量计算方法.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年(6)

柯晓山等.采用不规则三角网插值进行土地整理项目前期平整土方量的计算、农业工程学报,2004 (5)

邓黄兴.土地平整工程中批量计算土方量的方法研究.南方国土资源,2005 (11)

沈掌泉等.用数字高程模型和遗传算法确定土地平整设计高程的初步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5月

何明华.MAPGIS 数字高程模拟系统在化探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矿山测量,2005 (6):13~16

张金娣.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2005 数字江苏论坛——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技术论文专辑,2005:209~210

唐祥云等.数字高程模型在农地整理排水渠道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测绘通报,2004 (1):47~51

张彩霞.一种高质量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建立方法——ANUDEM 法.中国农学通报,2005 (12):411~415

李壁成.数字流域三维地形景观构建的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5 (6):112~114

刘家宏等.数字流域研究综述.水利学报,2006 (2):240~245

曾刚,笔名:无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翰林艺术进修学院教师、上海市虹口画院画师。 曾刚热爱生活,卷恋大自然,长期坚持写生,足迹遍布巴山蜀水及相临省份。传统笔墨基础较坚实,好作宏遍巨构,颇得气势,石质坚凝,树木密茂,急流卷浪,云气浮动,而且法度谨严、有生活气息、并在色彩上有所探索、力求把绚丽的色彩同水墨协调起来,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1994年,出版《曾刚速写稿》。1994年,在成都市美术馆举办五人联展。1995年,获四川省三峡风情画展三等奖。1996年,获全国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画展三等奖。1998年,出版《曾刚山水画选》。1998年,在四川省美术展览馆举办个人画展。2000年,上海教育电视台专报道其艺术事迹。2000年,迁入上海发展,并受聘多所学校任教。2001年,中国书画报刊登其作品及文章。2001年,在上海豫园艺术苑举办个人画展。2001年,获第六届海内外中国书画精品展金奖。

经济研究编辑部发送到编辑部

本刊严格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奉行“不唯身份、不唯职称、不唯资历、只唯学术水平”的审稿原则,坚决反对抄袭、剽窃等一切有悖于学术道德和学术操守的行为,如有此类行为发生,一切责任自负,欢迎广大作者与读者对本刊实行监督。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均不代表编辑部观点。为方便投稿并使稿件规范化,兹将本刊来稿要求及有关审稿事项告知如下:1.因条件所限,本刊暂不接受电子投稿,凡赐稿者,须先将纸质打印稿寄至本刊编辑部,以便登记、编号、存档。2.因版面所限,来稿一般请限于8000字以内。如有图表,请尽量精练,在不影响完整表达意思的前提下,与图表有管的文字阐述部分尽量简明扼要,以免篇幅过长。3.图表和数学公式须规范。图中的点、线、面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预计标记符号必须清晰准确;图表中的文字一般勇中文表达(缩略语等除外),术语须规范;文中的数学符号和公式用斜体(图表中的标记符号除外)。4.来稿请另加封面(单页),写明中文标题、英文标题及英文摘要、作者姓名、单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邮编、电话、手机及电子信箱等,正文部分不要出现任何个人信息,以便直接交专家匿名审稿。基金项目类文章请注明项目名称和编号。5.注视均采用页下注形式。文末只需列出引文参考文献(凡以页下注形式注明的文献信息可不再列入参考文献),文中的文学信息标注必须与文末列出的一一对应。阅读型和推荐型参考文献一律省略。如遇排版等特殊情况须删减参考文献时,编辑部会加以注明。6.稿件一旦列入选用范围,编辑部将通知作者发电子文本至本刊电子信箱,一边进一步编辑处理。凡两个半月未接到录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7.本刊已被如干重要的纸质及电子社科引文索引、电子期刊等列为来源期刊,凡在本卡登载的稿件均有可能被上述机构引用、转载或摘录,本刊一次性给付的稿酬中已包含上述授权的使用费,作者如不同意转用,请在投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本刊不收版面费。感谢各位作者朋友的理解和支持,《世界经济研究》愿与您携手共创中国世界经济学科发展的美好未来。

经济研究期刊论文投稿要求

经济研究杂志

《经济研究》杂志,《经济研究》期刊杂志论文投稿要求?《经济研究》是一本入列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综合经济理论刊物,创办于1955年。

经济研究论文投稿要求

1.经济研究编辑部目前只受理寄送来的纸面稿件(一式两份)。若所投稿件被编辑部决定进入匿名审稿流程,工作人员将及时与作者联系发送相关电子文本的事宜。

2.论文投稿稿件内容上请遵循以下要求:

(1)所投稿件应是作者自己完成的、以中文写作的原创性作品,且与该稿件内容无实质差别的作品(包括其外文翻译作品,以下统称“相仿稿件”)未曾被其他报纸、期刊等公开发表或通知即将公开发表(以下统称“已发表”,应本编辑部特别邀请的除外)。请作者自觉避免出现“一稿多发”的情形。若作者未经本编辑部同意,以在本刊发表为目的,存在以下行为之一,编辑部将视作者存在拟一稿多发行为:

① 作者将自己的已发表的相仿稿件寄送给本编辑部;

② 在稿件寄送给编辑部后至被编辑部通知即将发表前,作者的相仿稿件已发表,但作者未即时向编辑部说明该稿件的相关情况;

③ 您所投稿的经济研究论文在稿件被编辑部通知即将发表后,作者以公开发表为目的,将相仿稿件寄送给其他报纸、期刊等的编辑部;

④ 在稿件被编辑部通知即将发表后,作者的相仿稿件也被其他报纸、期刊等通知即将发表,但作者未即时向编辑部及其他编辑部完整说明该稿件的相关情况。

对于存在拟一稿多发行为的作者,一经发现,《经济研究》期刊将在十年内不发表其作品。

(2)《经济研究》期刊论文发表实行匿名审稿制度。请作者将自己的'姓名(为防止身份冒用,请旁附每位作者的亲笔签名)、署名单位、通信地址(编辑部按此地址向作者寄送实体邮件)、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Email、投稿查询密码、所受资助、致谢等信息全部列于与正文内容无关的首页。所列信息请务必清晰、完整、准确;如发生变更,请及时通知编辑部。正文内容中请隐去所有相关方面的信息。查询密码须是四位数字,由投稿人自行设定并在首页右上方注明(格式如“查询密码:####”)。未注明查询密码或所列信息不符合匿名审稿要求的稿件,编辑部可不作投稿登记。

(3)每篇稿件的署名作者不得超过五位;每位作者的署名单位不得超过两个;每篇稿件的署名作者(包括署名通讯作者、署名顺序等)及署名单位不得变更,除非变更前后该稿件的全部相关署名作者向编辑部提供有亲笔签名的书面变更声明。

(4)请作者自觉注意正常引用已有研究成果(无论是否已发表,特别是外文文献)的原则,并保证研究的依据、过程及结果的真实性。《经济研究》期刊已发表的稿件,若被发现存在故意抄袭或造假等学术不端情况,《经济研究》期刊将撤消该稿件,并不再发表其作者的稿件。

(5)《经济研究》期刊论文要求正文中同时以中英文完整列出标题、内容提要、关键词。其中,关键词3—5个;中文内容提要300字左右;英文内容提要及关键词之后请另附JEL分类号。内容提要应包含以下内容: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方法、结论、政策建议以及关键的贡献等。精彩的内容提要有助于他人准确、快捷、完整地了解本研究的全部精髓,请作者精心斟酌。

3.请作者遵循《经济研究》期刊的写作规范。文法质量亦是《经济研究》期刊稿件评审的重要标准之一。遵守写作规范可以减少大量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提高作者和编辑的工作效率,压缩稿件全处理流程的时间。

4.《经济研究》期刊编辑部收到的各稿件,无论《经济研究》期刊发表与否,恕不返回给作者。请作者做好相关备份工作。

5.《经济研究》期刊论文为了规范和加速稿件处理,要求稿件一律寄编辑部收,稿件中切勿夹带与稿件无关的物品,以免丢失。

1.本刊提倡创新、求实、严谨的学风和文风,欢迎不同学术观点的平等争鸣与探讨,原创性作品和国家级课题研究成果优先采用。稿件请交编辑部登记,勿交编辑个人。2.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论文应有英文题名。3.作者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且要有相应的英文。4.文稿以10 000字为宜,请勿超过15 000字。文稿必须附有200~300字的中文和英文内容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应是文章主要观点的浓缩。5.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8个关键词,并附英文关键词。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6.作者简介。可按以下顺序标出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及论著情况(任选)。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作标识。7.基金项目。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应以“基金项目:”标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8.数字使用。数字用法及计量单位按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和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执行。4位以上数字采用3位分节法,即节与节之间空1/4格。5位以上数字尾数零多的,可以“万”、“亿”作单位。标点符号按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执行。9.文内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层次不宜超过5级。层次序号可采用一.().1.(1).1),不宜用①,以与注释号区别。10.附表应有表序、表题,一般采用三线表;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11.引用原文必须核对准确,注明准确出处。凡涉及数学模型和公式的,务请认真验算。12.注释一律放在文末(篇尾注)。论文应附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且必须在正文中相应的地方标明对应符号及页码。 注释和参考文献著录项目及著录格式如下: 第一,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码(任选). 示例:[1]刘国钓,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第二,期刊文章。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