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审稿流程

发布时间: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审稿流程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本、二本的概念。湖北文理学院(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位于山水名城、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市,是省属本科院校,入选“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

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襄阳师范专科学校;1998年3月,襄阳师范专科学校、襄樊职业大学、襄樊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襄樊学院,2000年湖北工艺美术学校整体并入。2011年1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湖北文理学院。学校被财政部纳入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建高等学校,得到中央财政的直接拨款支持。2018年,正式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截止2021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千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千平方米,各类实验室50个,多媒体教室160个,校内外实训基地250个。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8000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50余人。

院系专业截止2018年3月,学校有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政法学院、教育学院、体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美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以及独立学院——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截至2021年12月,开设有本科专业59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9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截止2020年1月,现有教职工1501人,专任教师960人;教授136人、副教授428人,博士学位教师279人、硕士学位教师522人;国家级、省级等各类高层次人才30余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聘任的兼职硕士生导师和本校聘任的专职硕士生导师共180余人,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柏灵、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等荣誉(客座)教授150余人,有一批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中青年专家。科研机构截止2013年12月,学校拥有国家科研平台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校企联合研发中心2个,省级技术转移示范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创新团队4个。馆藏资源截止到2016年12月,学校图书馆藏书189万册,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书生数字图书馆、万方优秀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Spring数据库、博看中文期刊、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等现代数字资源。

学术期刊《湖北文理学院学报》创于1981年,是由湖北文理学院主办、编辑出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007年改为月刊,每月月底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类学术研究论文,主要特色栏目有农村发展研究、神学美学研究、三国历史文化研究、襄阳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等。曾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湖北省优秀期刊、湖北省高校优秀学报等荣誉合作交流截止2013年12月,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挪威、新加坡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办学关系,学校国际教育学院举办6个专业的本专科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教学建设截止2020年1月,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专业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8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优秀教学基层组织5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校企(地)深度融合、科教有机结合、全员协作配合的人才协同培养特色日益凸显,多次荣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学生成人成才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渐成特色,年度获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300多项。

学科建设截止2018年1月,学校拥有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4个省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4个。202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学校获得教育、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电子信息、临床医学、旅游管理、艺术等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数学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加上已有的机械、新闻与传播、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硕士学位授权点总数达到13个。优势学科及专业省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政治学国家特色专业(2个):物理学、地理科学省级品牌专业(4个):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地理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答案1:硪要写一篇论文 题目就是[如何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但是参考文献找不到 知道的朋友请帮帮忙 谢谢^_^答案2:1/68 题名:培养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对策分析 作者:高东晓 刊名:科教文汇.2007(08S): 42-42 2/68 题名:培养英语交际策略意识,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董国英 刊名:科教文汇.2007(08S): 43-43 3/68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与英语口语教学 作者:倪斐 陈洁 刊名:中国科学教育.2007(15): 47-48 4/68 题名: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邓毅光 刊名: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7): 107-108 5/68 题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沙红芳 刊名: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3(4): 90-91 6/68 题名:在课堂上提高开放教育英语本科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洪朝晖 刊名: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2): 84-86 7/68 题名:基础阶段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模式初探——浅谈“6R”互动语言教学法 作者:王怡 刊名: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4(2): 85-87 8/68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与英语口语教学 作者:王晶波 刊名: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6): 86-87 9/68 题名:提高高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对策 作者:任玉伟 刊名:辽宁高职学报.2007,9(6): 89-89,112 10/68 题名:素质教育与英语交际能力培养 作者:何红 刊名: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113-115 11/68 题名:教育观念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以非英语****博士研究生为例 作者:张沉香 刊名:高校教育管理.2007,1(3): 82-85 12/68 题名:企业商务活动中管理者的英语交际能力应注重文化差异 作者:孙凌 刊名:集团经济研究.2007(05S): 275-275 13/68 题名: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耿阳 刊名: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4): 119-120 14/68 题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胡少如 刊名:教育信息技术.2007(4): 14-15 15/68 题名:浅谈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现状与策略 作者:邱坚娜 刊名:发展.2007(5): 133-134 16/68 题名:从制约因素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陈学凯 刊名:甘肃教育.2007(04X): 44-44 17/68 题名:营造轻松和谐教学氛围 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从外教的口语课看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张娟 刊名: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8(2): 94-96 18/68 题名:如何利用网络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刘丽军 刊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2): 138-139 19/68 题名: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李淑君 刊名: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04B): 40-41 20/68 题名:论语篇教学对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陈卫东 刊名: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75-78 21/68 题名:改革专科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顾春红 刊名: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5(3): 39-40 22/68 题名:简论提高成人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刘增美 刊名:中国成人教育.2005(9): 78-79 23/68 题名: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作者:计道宏 刊名:唐山学院学报.2005,18(3): 35-39 24/68 题名:图式理论在培养英语交际能力中的应用 作者:刘姁 刊名: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53-54 25/68 题名:非英语****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杨海庆[1] 刊名: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23(3): 54-56 26/68 题名:教师支持下的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发展 作者:熊金菊 刊名: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9): 40-42 27/68 题名:教师支持下的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发展 作者:熊金菊 刊名: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07S): 112-113 28/68 题名:加强英语口语教学 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毕跃忠 刊名: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0): 56-58 29/68 题名:课堂教学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探索 作者:王春金 刊名: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5(5): 85-85 30/68 题名:浅谈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玉华 刊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100-100,109 31/68 题名:了解英汉文化差异 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孙正虎 刊名: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7(2): 42-44 32/68 题名:以景激趣 培养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佟洁 刊名: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05(5): 45-45 33/68 题名:语篇与交际——论高职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作者:谢媛媛 刊名: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 91-93,100 34/68 题名:论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俎媛媛 刊名: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5,21(2): 66-68 35/68 题名:大学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王彩琴 刊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3(2): 101-102 36/68 题名:从语体出发,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潘丽萍 刊名: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5(1): 22-22 37/68 题名:两种模式一体化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曾庆敏 刊名: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2): 87-89,95 38/68 题名: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三个环节 作者:司雅琳 刊名:教育科研论坛:教师版.2005,4(3): 71-71 39/68 题名:略论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石兴波 刊名:湖南教育.2005(1): 36-37 40/68 题名:浅论中学英语教学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魏微 刊名: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5): 106-106 41/68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及课堂教学 作者:何贵芬 刊名:云南教育.2004(23): 46-46 42/68 题名: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乔春颖 刊名:河南教育:基教版.2004(5): 35-35 43/68 题名:探讨英语教学后发优势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可持续提高 作者:申洪军 刊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4,19(1): 131-134 44/68 题名:高职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中教师的作用 作者:王素莉 刊名:北方经贸.2004(4): 124-124,126 45/68 题名:浅谈中学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张琦 刊名:江西教育:管理版.2004(5): 30-30 46/68 题名:恰当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王慧玲 刊名:教育信息化.2004(1): 52-52,51 47/68 题名:拓展学习空间 讲究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李晓梅 刊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4): 19-20 48/68 题名:《新世纪初中英语》教材:以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作者:叶露怡 李立基 刊名:计算机教与学.现代教学.2004(12): 45-47 49/68 题名: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罗彬彬 刊名:南昌教育.2004(5): 17-17 50/68 题名:“全英式教学”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唐美华 刊名: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3): 77-78 51/68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及其培养策略 作者:张小曼 刊名:巢湖学院学报.2004,6(6): 113-115 52/68 题名:在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中扬功能意念法之长 作者:林冰虹 刊名: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 78-80 53/68 题名: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侯卷娥 刊名:西藏教育.2004(11): 43-43 54/68 题名:浅谈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梁松林 张建平 刊名:江西教育科研.2004(8): 39-40 55/68 题名:雅思考试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张作功 刊名: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 133-135 56/68 题名:培养学员英语交际能力的“三法” 作者:宫娇 刊名: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04(7): 91-91 57/68 题名:放飞英语教学思维,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江丽琴 涂翔 刊名: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4): 85-87 58/68 题名:试析交际法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治 刊名: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4): 91-93 59/68 题名:高校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与教学原则 作者:张庆芳 刊名:洛阳大学学报.2004,19(3): 61-63 60/68 题名:体育****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提高的对策 作者:刘丽军 刊名: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5): 143-145 61/68 题名:提高医学院校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探略 作者:王梅 刊名:遵义医学院学报.2004,27(3): 316-317 62/68 题名:注重双向交流 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禄颖 刊名: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130-131 63/68 题名:朗读对英语交际能力的促进作用 作者:董振周 刊名: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7): 34-34 64/68 题名:对比文化差异 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廖成英 刊名: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8(2): 39-40 65/68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浅谈 作者:夏盛昭 邹锦 刊名:现代教育科学:考试专参初中篇.2004(6): 53-53 66/68 题名:浅析英语交际能力训练方法 作者:阿春林 刊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131-132 67/68 题名:文化认知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宏 刊名:河西学院学报.2004,20(4): 72-76 68/68 题名:了解请求方略 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李艳玲 刊名:活力.2004(6): 53-53 〖检索时间〗2008-01-23 13:35:30 1/100 题名:浅谈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蓉 刊名: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4): 67-68,89 2/100 题名:在情境教学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陶小洁 刊名:今日教育.2004(6): 40-41 3/100 题名:浅谈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姚景丽 刊名: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6): 16-16 4/100 题名:略论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胡龙娇 刊名:景德镇高专学报.2004,19(1): 92-93 5/100 题名:论英语交际能力与中外文化差异 作者:郑超萍 刊名:茂名学院学报.2004,14(2): 28-30 6/100 题名:关于非英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调查报告 作者:李旭东 李灏 刊名: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4(1): 20-24 7/100 题名: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吴书标 张桂兰 刊名:安徽教育论坛.2004(1): 37-38 8/100 题名:文化因素对英语交际能力的影响 作者:蒋宇红[1] 孟冬[2] 刊名: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4(2): 35-38 9/100 题名: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探究 作者:李丽红 刊名: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12(4): 58-59 10/100 题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郭海泉 刊名:现代教育.2003(14): 60-60 11/100 题名:试论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覃建宁 刊名:河池师专学报.2003,23(B12): 47-49 12/100 题名:加强朗诵,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张居设 刊名:广西粮食经济.2003(6): 40-42 13/100 题名:交际教学法与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王迎晖 刊名: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3,16(4): 86-87 14/100 题名:在交往互动中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孙潋 刊名: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10): 6-8 15/100 题名:如何加强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邱佳岭[1] 于颖南[2] 刊名:天津教育.2003(12): 40-41 16/100 题名: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唐竹 刊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107-108 17/100 题名:改革英语教学模式 提高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蒋郑宏[1] 刘宁南[1] 曾兆令[2] 刊名: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3,10(21): 1967-1969 18/100 题名: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山成才 刊名:青海教育.2003(5): 25-26 19/100 题名:浅谈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教学实践 作者:王岩 何英 刊名: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 242-243 20/100 题名:研究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唐承贤 刊名:江苏高教.2003(6): 134-134 21/100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国荣 刊名:江西教育:管理版.2003(1): 37-37 22/100 题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群芳 刊名:广东教育.2003(6): 26-26 23/100 题名:影响英语交际能力发展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作者:连益芝 刊名:龙岩师专学报.2003,21(4): 72-73 24/100 题名:中国文化因素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影响 作者:赵洋 刊名:教育家.2003(4): 52-53 25/100 题名:浅谈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徐晓红 刊名: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4(5): 77-78 26/100 题名:一石激起千层浪-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晓 刊名: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17(5): 70-70,77 27/100 题名:“听”“说”结合,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黄芳 刊名: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4): 37-39 28/100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孔凌 刊名:山西教育.2003(16): 48-48 29/100 题名:从语用学维度审视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张勇 刊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70-73 30/100 题名: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李晓坤 刊名:辽宁高职学报.2003,5(3): 123-124 31/100 题名:提高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思考 作者:王丽峰 刊名: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 74-75 32/100 题名:语言的交际功能与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柳静 刊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6(1): 50-52 33/100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张福珍 刊名: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5): 34-35 34/100 题名:浅论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雷术海 刊名: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3): 49-50 35/100 题名: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尹洪佳 刊名:教育探索.2003(8): 89-90 36/100 题名:怎样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胡杨朋 刊名:英语辅导:初二年级.2002(5): 16-16 37/100 题名: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张志国 刊名:教书育人:普教版.2002(11): 19-19 38/100 题名:创设情景 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郝翠平 郝翠华 刊名:甘肃教育.2002(12): 30-30 39/100 题名:由“单向”到“互动”——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关键 作者:郭整风 刊名: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6): 22-24,F003 40/100 题名:论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陈俊媛 刊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21(6): 104-105 41/100 题名:克服母语干扰,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卜绛雯 刊名:太原科技.2002(4): 50-50,52 42/100 题名: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策略思考 作者:赵若英 刊名:基础教育研究.2002(10): 38-40 43/100 题名:开设实践课 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沈艺 刊名:中医教育.2002,21(2): 27-29 44/100 题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初探 作者:王冬青 刊名:卫生职业教育.2002,20(2): 55-56 45/100 题名:激发兴趣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高莲芹 杞秀玉 刊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2(6): 61-61 46/100 题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唐德斌 刊名: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18(3): 57-59 47/100 题名:交际法教学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作者:邵静 刊名: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3): 84-86 48/100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拓展 作者:武守群 刊名:高考.2002(5): 39-41 49/100 题名: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张雁生 刊名:镇江高专学报.2002,15(3): 94-96 50/100 题名:浅谈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卫红 刊名: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5(4): 48-49 51/100 题名:浅谈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传香 刊名: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2): 48-49 52/100 题名:浅谈初中英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作者:王志玉 刊名:陕西教育科研.2002(3): 57-57 53/100 题名:浅谈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胡昱 刊名: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16(3): 48-49 54/100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与高考 作者:刘斌 刊名: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16(2): 47-47,52 55/100 题名:社会语言学与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唐小云 刊名: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2,18(3): 39-41 56/100 题名:交际教学法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文芳 刊名:教学研究(河北).2002,25(2): 130-132 57/100 题名:高职英语文化负迁移现象与英语交际能力的探讨 作者:耿民 刊名:辽宁高职学报.2002,4(1): 119-120,125 58/100 题名:合作学习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陈玉玲 刊名: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5(1): 78-80,82 59/100 题名:交际法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古莉 刊名: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2,25(1): 25-26 60/100 题名:关于非英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调查 作者:关剑 刊名:煤炭高等教育.2002(5): 94-96 61/100 题名:文化教学与培养高校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杨跃 李红梅 刊名:煤炭高等教育.2002(3): 68-69 62/100 题名:如何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沈进 刊名: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16(4): 45-45 63/100 题名:浅谈如何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孔艳波 刊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 60-62 64/100 题名:掌握中西文化差异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白红梅 刊名: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4(4): 64-65 65/100 题名:浅谈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张行文[1] 乐清平[2] 刊名:芜湖师专学报.2002(2): 123-124 66/100 题名:关于英语交际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关剑 刊名: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2,4(1): 114-116 67/100 题名:电影语言情景教学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朝英 刊名: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1(2): 62-66 68/100 题名:互动式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徐玉娟 刊名: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 194-196 69/100 题名:精读课教学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孙志红 刊名:山东外语教学.2001(2): 72-74 70/100 题名:谈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余琴 刊名:山东教育.2001(7): 93-93 71/100 题名:谈英语交际能力与文化背景教学 作者:李盈光 曾祥玲 刊名:中国成人教育.2001(12): 56-56 72/100 题名:论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红英 刊名: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5): 72-76,71 73/100 题名:关注文化差异,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巴岩 李寒冰 刊名:枣庄师专学报.2001,18(3): 80-81 74/100 题名:了解英语交际策略 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杨晓红 刊名:呼兰师专学报.2001,17(2): 57-58 75/100 题名:论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魏俊轩 刊名: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5): 54-55 76/100 题名:如何培养非英语****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潘向阳 刊名:煤炭高等教育.2001(4): 66-67 77/100 题名:在师范院校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惠克宁 刊名:集宁师专学报.2001,23(3): 47-50 78/100 题名: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浅谈 作者:周幼明 刊名: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3): 122-123 79/100 题名: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王晗 刊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9(1): 107-109 80/100 题名:如何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周梅艳 刊名: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3): 97-98 81/100 题名:提高英语交际能力ABC 作者:萧民 刊名:初中生学习技巧.2001(8): 12-12 82/100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与中考试题 作者:颜新祥 刊名:英语辅导:初三年级.2001(3): 22-23 83/100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在英语课中的尝试 作者:孙晓秋 刊名: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14(2): 48-48 84/100 题名:提高英语交际能力ABC 作者:萧民 刊名:英语辅导:初一年级.2000(1): 20-20 85/100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强化训练(Units1-4) 作者:萧民 刊名:中学课程辅导:初一版.2000(7): 27-27 86/100 题名:大学英语交际能力教学初探 作者:何玉敏 刊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2(3): 64-65 87/100 题名:初中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牟金环 刊名: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0,16(1): 68-70 88/100 题名:从素质教育出发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英语角”功能初探 作者:陈文 刊名: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2000(12): 27-29 89/100 题名:谈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徐秋菊 刊名:许昌师专学报.2000,19(4): 127-128 90/100 题名:搞好短剧表演活动 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李培 黄玉兰 刊名: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1): 53-54 91/100 题名:课棠讨论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方碧姬 刊名: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7(1): 51-54 92/100 题名:课堂教学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探索 作者:王国凤 刊名: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0,13(2): 76-78,32 93/100 题名:怎样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李文强 刊名:农村成人教育.2000(1): 17-18 94/100 题名:研究中英文化差异 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孙海燕 刊名: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123-124 95/100 题名:论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与途径 作者:陈金荣 刊名:许昌师专学报.1999,18(2): 127-128 96/100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概说 作者:秦莉 刊名: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8(6): 122-122,134 97/100 题名:注重听力训练 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蔡晓斌 刊名:泉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7(3): 78-79 98/100 题名:谈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陈海燕 刊名: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 74-76 99/100 题名:谈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王建平 刊名: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9,20(2): 105-105 100/100 题名: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三个方面 作者:许爱侬 刊名: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19(1): 111-114,120相关知识:如何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如何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如何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论文摘要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怎样才能迅速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更多

四川文理学院,位于天府之国四川东部达州市,办学历史可溯及清末龙山书院,1976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时称达县师范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日制普通高校,相继更名为达县师范专科学校、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本科高校,是川东地区唯一省管普通本科高校。 成都文理学院(原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始建于2004年,由1999年建立的四川师范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和四川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合并而成,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为独立学院。2014年初,顺应国家要求,经专家考察、教育部正式批准,学院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普通高等本科学校,更名为成都文理学院。学院现有洪河、金堂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678亩,环境优美,设施设备齐全,“书香、墨香、花香”,是一所现代化的园林式大学。

您好,武汉文理学院是一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综合类别民办院校,其前身是由原(江汉大学文理学院),也就是江汉大学的二级学院,或是民办性质的(独立院校)。这所独立院校于2020年4月份转制为全民办院校。所以武汉文理学院是民办高校,不是公办高校。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审稿时间

1 岩土工程学报 2 建筑结构学报 3 土木工程学报 4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5 建筑结构 6 工业建筑 7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8 中国给水排水 9 岩土力学 10 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改名为:给水排水) 11 施工技术 12 建筑技术 13 世界建筑 14 建筑科学 15 世界地震工程 16 建筑学报 17 混凝土 18 工程勘察 19 城市规划 20 暖通空调 2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3 建筑机械 24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5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6 新型建筑材料 27 空间结构 28 城市规划汇刊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小伙伴比较关心湖北工程学院属于几本大学,它有哪些优势专业?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湖北工程学院是几本 优势专业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湖北工程学院简介

学校校园占地1748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亿元,馆藏图书285万册。设有18个教学学院,举办1所独立学院,各类在校生20000余人(其中,在校联培研究生54人)。学校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重点建设高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首批湖北省 2011计划高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首批“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首届“湖北省文明校园”。位居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386位。

学校现有在职在岗教职员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1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789人、高级职称468人;省部级创新团队13个、教学团队3个,各类政府津贴获得者、楚天学者、湖北名师、澴川学者23人,国家和省级各类荣誉专家26人;聘请10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客座、荣誉)教授。《湖北工程学院学报》“中华孝文化研究”为教育部名栏。

本科专业64个,其中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 “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专业2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6个,“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专业6个。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现有省级一流专业1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28门。

湖北工程学院是几本

湖北工程学院属于二本大学,该校是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

湖北工程学院优势专业

湖北工程学院拥有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入选 “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化学、生物科学、园艺。

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农学、园艺。

省级本科品牌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生物科学、园艺。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材料化学、农学、光电信息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汉语言文学。

问题一:某大学的学报是算期刊还是报纸? 大学的学报属于期刊,所以做注释和参考文献时应按期刊格式标注。 问题二: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算核心期刊吗 当然是核心期刊,还是核心期刊 中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被所有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所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4)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4-2015)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2014年版 问题三:大学的学报属于核心期刊吗? 一般211大学学报都是核心期刊,部分985大学学报是EI,差一些的大学学报什么也不是。具体去杂志社官网查询即可 问题四:重大学报属于cssci期刊吗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cssci, 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重庆大学 快捷分类:教育教育综合 出版地区:重庆 国际刊号:1008-5831 国内刊号:50-1023/C 创刊时间:1995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A4 审稿时间:1-3个月所在栏目:社会科学II 综合影响因子: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问题五: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算核心期刊吗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主编:石耀霖 刊号:ISSN1002-1175/CN11-2809/N 创刊时间:1984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 开本:大16开 网址: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 该期刊被以下收录,属于核心期刊: 中文科技综合性类核心期刊(北京大学)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科技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 问题六:学报是杂志还是报纸? 学报虽然名字里有个报字,但却是杂志,一般大学学报编辑部也会有报纸发行,但对应的报纸不会称为《叮某大学学报》而是直接叫《某某大学报》。如《河南城建学院学报》和《河南城建学院报》。 问题七:学报是怎样分等级的? 这个问题不应该在这问的 问题八:《三峡大学学报》属于所谓的省级期刊吗?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原名《湖北三峡学院学报》)是湖北省教育厅主管、三峡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理论刊物。刊号为ISSN:1672-6219/CN42-1707/C。本刊创办于1979年,现为双月刊,大16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自创刊以来,发表过一大批名家、新秀的力作,有大量重要的学术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国报刊索引(社会科学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统计与分析系统”等全国主要文摘、文献载体转载、摘录。本刊1999年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并从1999年起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2006年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8年获得“湖北省优秀期刊奖”。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名《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学报》)是湖北省教育厅主管、三峡大学主办的以水利电力工程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常开设水电论坛、土木工程、机电工程、信息技术、化学与生命科学、数理研究等栏目,刊号为ISSN:1672-948X/CN42-1735/TV。 本刊创办于1979年,现为双月刊,大16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98年第1期起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用刊为1998年)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在是英国《INSPEC》、俄罗斯《文摘杂志》与美国《化学文摘》的源刊,2006年被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学报办刊宗旨: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广泛开展学术思想、科技交流,为我校教学与科研服务,为我国水电建设事业服务。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是湖北省教育厅主管、三峡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期刊,本刊创办于1973年,长期为中国国家图书馆、中科院图书馆、 *** 医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选定为入藏及重点检索期刊,并被《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中文科技信息》(医学)等权威数据库列为固定收录的刊物。该刊曾荣获‘湖北省优秀期刊”和“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问题九:是不是学院学报都是三类期刊? 几类期刊,这个各高校、不同行业、不同省份都有不同的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没有地区很难做区分。 问题十:学报是什么类别参考文献 学报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刊物,一种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方方面报道的报纸,简称学报。 学报一种是指专门进行学术研究成果报道的学术类期刊,如《化畅学报》、《数学学报》等,一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多以“某某学报”冠名,如《北京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信息蕴含高、情报价值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 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有期刊8889种,这些期刊都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配发国内统一刊号的。凡获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水平的高低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成中央期刊和地方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家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并非 *** 行为。 迄今为止,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尚未从各类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这一角度制定过一件非常复杂、难度非常大的工作,不是 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可以简单地作出评价的。即使一些发达国家,也没有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衡量自己国家的学术期刊学术水平的客观标准。1992年国家科委、 *** 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共同发布了《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要求》,1995年,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标准》,这两个文件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从管理的角度对自然科学期刊的5 大类、社会科学期刊的7 大类期刊进行质量监管的依据。这两个标准中,虽然对学术理论类期刊的业务标准有要求,但都是一些原则性的,不能仅以此作为判断期刊学术水平高低的标准。

2018年湖北工程学院新生在哪个校区及新生开学报到时间 湖北工程学院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坐落于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孝感市,距武汉市区50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为创办于1943年的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历经孝感大学、武师孝感分院、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孝感学院几个阶段,先后有湖北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前身为华农孝感分院)和南方城乡建设学校(孝感市建筑工程学校)整体并入,2011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迄今已有73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校园湖光潋滟,杨柳依依,鸟语花香,环境怡人,是全省首批“生态园林式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7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亿元,建有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图书馆藏书139万册,电子图书29000GB,期刊2000余种,开通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六大电子图书资源。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湖北工程学院学报》为全国地方高校名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中华孝文化研究”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学校学科专业体系完善。学科门类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类。初步建立了工程特色凸显,理、工、农结合,文、经、教、管、法、艺、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建有农业资源与环境、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学、光学工程、植物学等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教育学原理、光学、有机化学、植物学等在建硕士点学科。“新型生物质基材料”学科群入选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现有66个本科专业,农学、园艺专业入选首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化学、生物科学、园艺等专业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为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生物科学、园艺等专业为省级本科品牌专业,材料化学、农学、光电信息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汉语言文学等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材料化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农学、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为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037人,获博士及硕士学位教师823人,高级职称教师410人。建有植物学等10个“楚天学者”设岗学科及3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湖北名师、湖北省优秀教师等23人。聘请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美国两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姚期智为代表的著名专家学者近100人为兼职(客座)教授。常年聘请外籍教师、专家来校任教,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外学习、工作和讲学。 学校积极推进“一主两翼多层次开放办学”。坚持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实行多层次、面向社会和国内外开放办学。现设有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学院)、计算机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体育学院等17个教学学院。举办一所独立学院——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各类注册在籍学生25000人(含新技术学院)。 学校加强校校、校企、校地合作,与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大学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中国航天三江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协议,与孝感市等地方政府开展校地合作共建。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与英国、美国等国10余所大学签订了交流合作办学协议,开展全日制本专科国际合作办学项目;面向十余个国家招收留学生,一批外籍留学生已入校就读。 学校建有一批实力雄厚的教学科研平台。现建有湖北省生物质资源转化协同创新中心、特色果蔬质量安全控制、生物质资源化学与环境生物技术、作物病害监测与安全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湖北小微企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湖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省级校企共建建筑防水材料研发中心、省级校企共建高分子塑料管道研发中心等17个省级平台。建有国家级、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基地6个,电工电子、化学基础课、计算机、生命科学与技术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化学、光电子信息技术、物联网等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一批平台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深受社会好评。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积极开展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社会培养了10余万名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深受用人单位及社会的好评。学校学风浓郁,学习蔚然成风。学生在湖北省本科学士学位论文评选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学英语、数学建模、智能模型车、艺术设计等一些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近3年学生考研上线率一直稳定在18%以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学校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秉承“严以治学,诚以立身”的校训,坚持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发展战略,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社会美誉度明显提高,连续七届被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单位”称号,2015年2月,荣获第四批“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当前,学校坚持地方性、教学型、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正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向着建设高水平、有特色、有影响的新型工程大学的目标奋进。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审稿流程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不是核心期刊。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自创刊以来,以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为主题,坚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读"的理念。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内容详实、观点新颖、文章可读性强、信息量大,众多的栏目设置,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99年,是由湖北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本刊提倡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及临床并重,着力反映湖北中医学院科研、教学、临床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思路、新方法,积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药学类开题报告的范文

药学类的开题报告该怎样写才显得专业性强一点呢?这里专业模板可以帮到各位同学。

药学类开题报告范文篇一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 题 名 称:加味芍甘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所 在 学 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专 业 名 称:药物制剂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016年3 月 15 日

1

说 明

1.根据教育部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估标准,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或实习单位审查,学院教学院长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2000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毕业实习开始后8周内完成,各教研室或实习单位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检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报药学院。

2

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3

4

5

参考文献:

[1]假野隆司.高催乳素血症的汉方疗法.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5,11:31

[2]板本贤二.芍药甘草汤及甘草酸对高睾酮血症的影响[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8,10:45

[3]袁海宁,王传跃,冯秀杰,等.芍药甘草汤治疗高催乳素血症对照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6,15(6):337-338

[4]周威,张恩景,高铁祥.大麦芽提取物治疗实验性高泌乳素血症的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6,30(10):10-11

[5] 徐勇,戢翰升.炒麦芽含药血清对MMQ大鼠垂体刘细胞NGF、PRL分泌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12(12):736-738

[6] 郭晓东,郭丙章.不同炮制规格的麦芽对回乳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6,8(5):658-659

[7]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附录6,96

[8] 尹秀莲,游庆-红.野马追颗粒成型工艺考察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J].中国药房,2016,22(3):236-237

[9] 李雪玲,黄德浩,刘莉,等.正交设计优选炎宁无糖颗粒成型工艺[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5(1):58-60

[10] 董文燊,瞿发林,徐波.经典恒温加速试验法预测芍甘胶囊的有效期[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6,19(1):87-88

附:

中药颗粒剂的概述

中药颗粒剂是指中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辅料或与部分药材细粉混匀,制成的干颗粒状剂型。中药颗粒剂是一类常用的中药剂型, 具有易溶解、易吸收, 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等特点。颗粒剂最初多含药材细粉, 工艺凭经验而定。随着制剂质量要求的提高,各种新辅料和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 大大地提高了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效率和成品质量。

中药颗粒剂按溶解性能和状态可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和泡腾性颗粒剂,可溶性颗粒剂又可分为水溶性颗粒剂和酒溶性颗粒剂[1]。

一.中药颗粒的优点

中药颗粒剂与以往剂型相比,有如下几项优点[2]。

1.方便:中药的配方颗粒剂用量小,使用方便,剂量小于传统的中药汤剂,方便携带。

2.易贮存保管:中药颗粒剂采用药用复合膜包装,不易受潮,使中药颗粒剂的质量得以保证,不易出现虫蛀发霉变色变味等由于保管不善所出现的问题,保证了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3.剂量准确,方便调配:中药颗粒剂在调配时,按方取药,无需称量和抓药,方便核对,能有效防止人为差错,且清洁卫生,并使药房人员劳动强度大大减轻,省时省力。

4.提高我国中药产业在国际上的声誉与竞争力:我国虽是中药发源地,自古以来,大量先贤为中医药技术的发展殚精竭虑,但由于历史和思想方面的制约,大多数都处于比较初级的加工水平,其原因主要是中药的疗效不稳定,中药颗粒剂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5.中药无糖颗粒剂:中药无糖颗粒剂在原有的优点上,还具有以下的优点[3]: (1) 药物稳定性好; (2) 减少了药物赋形剂用量,改善了中药制剂形象; (3) 扩大了应用范围。

二.中药颗粒发展的不足[4]

要了解中药颗粒剂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应了解目前中药颗粒剂在制取中还存在的问题。

1.溶化性不符合规定:主要原因:(1)产生浑浊; (2)产生焦屑; (3)其他异物。

2.微生物限度不符合规定:微生物可能由以下3方面带入制剂中: 浸膏、辅料、生产环境污染。

3.染色泽不均匀:色泽不均匀通常有2方面的因素(:1)有色差的原辅料混合不均匀;

(2)用一步制粒技术的时候,喷雾的速度过快,抖袋的频率不当,物料沸腾的状态控制不当。

4.水分不符合规定:水分不符合规定通常发生于颗粒剂贮藏流通过程当中。(1)内包装材料的材质不符合要求;(2)内包小袋封合不严,使小袋漏气吸湿。

5.含量测定不合格:(1)原材料相关成分的含量不符合规定; (2)提取与制剂过程中有不合理之处,使得有效成分提取不完全破坏或被破坏损失。

三.研究现状[2]

中药颗粒剂的制备过程一般分为提取、浓缩、制粒、干燥、包装等工序。根据中药含有效成分的不同,其处理方法各有所异。但在大量生产中其过程一般采用煎煮法或水煎醇沉法提取,对提取液常采用常压蒸发或减压蒸发,获得浸膏,将适量的糖粉、糊精或药物细粉混合均匀,加入一定比例的.浸膏制成软材,软材过筛制得湿颗粒,经干燥后整粒进行包装。

1.提取工艺

提取工艺是制剂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不同的提取方

法对不同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率不同,所以应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处方中药物的化学性质及所制备的剂型的要求,选择比较不同的提取方法。中药传统的提取方法有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等。目前,煎煮法仍然是最常用的提取工艺。

2.纯化分离工艺

中药提取液成分复杂,以前的提取、浓缩、制成制剂的工艺方法使中药颗粒剂的质量得不到有力保证 如何纯化分离有效成分,保证制剂的质量稳定是中药制剂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水提醇沉法,此法操作简单,但乙醇用量大,耗费成本高,药物成分如生物碱、苷类、有机酸等活性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3.制粒工艺

中药颗粒剂制粒技术主要分为:湿法制粒、干法制粒、快速搅拌制粒和流化床制粒。

湿法制粒:近年来,药学工作者通过正交、均匀设计等优选试验[5-7],通过考察辅料种类、用量、混合辅料比及制粒搅拌时间等因素对颗粒质量的影响以、以颗粒得率流动性脆碎度等为评价指标,筛选湿法制粒的技术参数,有效地提高了湿法制粒的质量[8]。

干法制粒:干法制粒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制粒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湿法制粒避免了加入大量的糖和糊精等辅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辅料的用量。同时干式制粒法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降低、生产周期短的有点,使其在颗粒剂制备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实际应用中,可减少物料浪费,降低成本,市一中环保式的制粒工艺,值得在制药、食品、化工等行业制粒工艺中推广应用[9]。

快速搅拌制粒:快速搅拌制粒技术利用快速搅拌制粒机制得的,颗粒均匀、辅料用量少、制粒过程快。由于药物与辅料被共置于制粒机的密闭容器内,混合、制软材、切割制粒与滚圆一次完成,故制成的颗粒圆整均匀,流动性好,辅料用量少,制粒过程密闭、快速、污染小[10]。

流化床制粒:流化喷雾制粒又称沸腾制粒、一步制粒。该技术为混合、制粒、干燥一步完成的新型制粒技术,可大大减少辅料用量,并且使浸膏在颗粒中的含量可达50%~70%,制出的颗粒大小均匀、外形远征、流动性好、可压性好、生产效率高,便于自动控制。同时由于制粒过程在密闭的制粒机内完成,生产过程不易被污染,使成品质量得到保障。

四.中药颗粒剂的展望

中药颗粒剂作为汤剂的改进剂型,发展比较迅速,但由于中药制剂不同于基本以单一化合物为原料的西药制剂,其成分比较复杂。因此,在其生产制备过程中,应结合中药成分与其药理药效的研究,充分了解制剂中的有效成分,从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进行监测,优化工艺。在保证颗粒剂有效的基础上,如何提高制剂水平就成为中药颗粒剂发展的关键所在。为了兼顾随症调方和复方合煎两特点的汤剂发展方向,中药颗粒剂今后应当以成方颗粒剂为主,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为辅。同时,通过一些新型辅料、制剂设备、制备技术在颗粒剂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人们对中药成分制备过程中的变化与其药理作用之间关系研究的深入,颗粒剂的质量必将得到有效提高,在保证有效的基础上出现一些新型颗粒剂,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用药需求。

五.参考文献:

[1]张兆旺.中药药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404

[2]何龙,姚尧中药颗粒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17(9):82-83

[3]马家骅,杨明,谭玉婷,等中药无糖颗粒剂的研究概况[J]中国药业,2016,15(5):487-489

[4]陈炬,中药颗粒剂未来发展方向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16,5(9A) [5]李雪玲,黄德浩,刘莉等.正交设计优选炎宁无糖颗粒成型工艺.辽宁中医药

大学学报2016,15(1):58-60

[6]邓超澄,冯看,伦丽秋等.正交实验优选菊明降压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时珍国医国药2016,23(2):415-416

[7]耿丽,时晓亚.补虚颗粒成型工艺研究.中医药导报.2016,18(4):76-77 [8]杨小雷,张建春.中药颗粒剂研究进展[J].首都医药,2016,12(159):37-37 [9]刘敏彦,王玉峰,董超,等.干式制粒技术在益气养阴片制备工艺中的应用[J].中成药,2016,30(8):1235-1236

[10]把挹,徐玲玲,年华.中药颗粒剂制粒技术综述.中国药师.2016,13(5)

药学类开题报告范文篇二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附件3:

**药学院毕业论文选题审批表

1

**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计划任务书

2

3

附件5:

**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课 题 名 称: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开题报告书 注射液特殊安全性试验 200***

4

昆医药学院学士学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5

6

8

附件6:

昆医药学院毕业论文指导记录表

9

注:1.第一次指导主要针对提纲、应获取的资料等提出指导意见;第二次指导主要针对初稿提出

指导意见;第三次指导主要针对二稿提出指导意见。

2.此表注意保存。

附件7:

昆明医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期检查表

学院: 专业: 年级:

注:此表请各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指导教师如实填写,检查后请装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资料袋内。

附件8:

昆医药学院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

11

附件9:

昆明医学院药学院

学士学位论文同行评阅意见书

12

附件10:

昆医药学院生产实习鉴定表

13

附件14:

昆明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工作记录表

学院: 专业: 班级:

14

注:此表请同学每两周作一次记录。

15

药学类开题报告范文篇三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课 题 名 称: 连花解毒颗粒急性毒性及解热实验研究 班 级: 07药学 学 生 姓 名: 林波波 导师所在单位: 南京地方军区福州总医院药学科 研 究 方 向: 药理实验研究 导 师 姓 名: 周欣 职 称/职 务: 主管药师 药师

课题研究起止时间:2016年 1月 5日 至 2016年 5月 11日

填表时间:2016年 1月 23日

说 明

一、 本计划由学生本人在向导师小组作过开题报告后填写,一

式一份,最后经系(院)及实习单位批准后,留系部存档。

二、 开题报告一般要求在课题研究前完成。

三、 计划批准后不得随意更改。

四、 在课题执行过程中导师检查两次。检查情况及变动情况应记

录在表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检 查 及 变 动 情 况 记 录

13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原名《湖北中医学院学报》)创刊于1999年。旨在报道湖北中医药大学及各教学医院的教学、临床和科研的新成果,在发展中医药学术和推广中医药科技成果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受到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好评。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暑假审稿吗

很多人开车害怕踩地板油,是因为担心鞋底太滑,当刹车时可能会打滑,容易造成车祸。

什么核心期刊也不是的。就是 最最最普通的省级期刊罢了。像这种地方性的学报,一般都不是核心期刊的。

不是的,是学校自己出的内部刊物

开车不敢踩地板油,无非就是怕人有危险,或者是怕车坏掉。

这就和自己投资股票怕亏钱一个道理,而且中国人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你开慢一点哦。”是吧?

很多人不敢踩地板油,其实担心发生危险,是第1个考虑。

首先从学车的时候开始,从来就没人教过我怎么去把一脚油门踩到底,对不对?导致很多人对地板油就是比较陌生的。

从来没吃过螃蟹的人,也不知道螃蟹怎么吃,直接啃又怕把腮、胃这些不好的东西全都给吃进去了,是吧?甚至完全都不知道肉在哪里。

新手或者对自己驾驶技术不太自信的人,就有可能会害怕踩地板油之后车速太快了,自己控制不好会发生事故。

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报告,《车速对道路安全的影响》上面讲。

车速每增加1km/h,导致撞车受伤的风险就会增加3%,危险系数显著增加是从车速60km/h开始的。

车速高于60km/h的时候,每增加5km/h,危险性是翻倍的。

也就是说,在60km/h以下的时速里面踩地板油,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危险。

还是有些人单纯就是心里害怕,没有办法接受过快的加速体感,才不敢踩地板油的,也是有的。

美国一个恐惧症研究网站FEAROF有一个说法,研究者通过对69108名志愿者进行一个调查,发现:速度恐惧症是普遍存在的。很多人在速度过快,或者加速过快的情况下,会出现焦虑、害怕等等负面情绪。

中国人都是提倡开车慢点

而且,地板油在人们的印象里,就是飙车,不太好的。驾校教练也是说:开车的时候油门要慢慢踩。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面,提倡的也都是“开车慢一点”。所以说,很多朋友买车后过了很多年,5年、10年,就没踩过地板油。

包括你爸妈,报平安、送祝福的说法就是:“再见哦,以后再多来看看我,你开车开慢一点。”是不是都是这样?

实际上,有时候踩地板油反而是一件好事情。

克莱门森大学心理学教授托马斯·布里特和迈克尔·加里蒂有一个研究。

他们发现驾驶人出现路怒症、路怒情绪,很大情况下是由于交通堵塞,或者是他人不友好的驾驶行为。

比如说:绿灯亮了,起步的时候,前面的车子磨磨唧唧的,绿灯一共就这么几秒,后面能过的车子就少了,那排在后面的人就不开心了嘛。

而地板油在这个时候恰恰就能解决问题。

除了害怕危险,有些人不敢踩地板油是怕车子会坏掉,实际上这种担心是有点多余的。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有论文,《汽油发动机节气门开度变化率对其动力性影响的研究》上面讲。

油门踏板的深度控制的其实是节气门的开度,节气门开度变化率越大,就越能获得更好的动力性。

不用记的,说人话就是:你地板油「叭」踩下去的一瞬间,其实就是增加了进气量和喷油量,燃烧了更多的混合气,让动力瞬间爆发出来了而已。

这个属于发动机正常工况的,就和空调一下子开到最低16℃,空调不会爆炸的,也不会漏电的,没什么问题的。

至于地板油对车子发动机造成的磨损,只要你不是天天踩、次次踩,一般来说,问题是不会太大的。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前工程师杰克·文特有个文章,《发动机磨损的原因和迹象》上面讲。

驾驶风格对发动机磨损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少,除非是将发动机转速经常保持在红线区域,「嗯」我们踩一脚油门,速度到了一般松油门,对不对?

不会踩到底,60、160、260,我们不太会这么干,对不对?或者说就挂着1挡,一直开到120。

最后来说,很多朋友害怕油耗太高,不敢踩地板油,也是有的,都是钱,对不对?

地板油真的会增加油耗的,但毕竟在马路上开车的时候,不是随时随刻都在踩地板油的,所以增加的油耗,没有想象中这么多。

太平洋汽车网曾经用一辆江淮瑞风S2做了一个测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测试的时候,每次在空油箱里面加了20块钱汽油,每行驶2km就停车。然后分别用缓慢起步和地板油起步,时速达到60km/h之后,再稳定油门匀速前行。

结果显示:全油门测试,一共停车36次,行驶里程,油耗。

缓慢加速,一共停车39次,行驶里程,油耗是。

也就是说,算下来,大概88次地板油起步,比缓慢起步油耗大概高,差距不算是太大的。

何况你走走停停堵在那边原地烧的油其实是更大的。

总得来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踩地板油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有时候甚至比慢慢踩还要好一点。

而且地板油对车子的损伤,基本上是不用去管这个问题的,反而是好好修车、好好保养来得更重要了。

油耗增加一点,地板油会增加油耗,堵车也是增加油耗的,不用那么纠结。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审稿

Sensorless torque control scheme ofinduction motor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Yan LIU 1,2, Cheng SHAO1( Institute of Advanced Control Technolog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024, China;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22, 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ensorless torque robust tracking problem of the induction motor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 applications is addressed. Because motor parameter variations in HEV applications are larger than in industrialdrive system, the conventional field-oriented control (FOC) provides poor performance. Therefore, a new robust PI-basedextension of the FOC controller and a speed-flux observer based on sliding mode and Lyapunov theory are developed in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ensorless torque control scheme isrobust with respect to motor parameter variations and loading disturbances. In addition, the operating flux of the motor ischosen optimally to minimize the consumption of electric energy, which results i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energy lossesshown by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Induction motor; Torque tracking; Sliding mode1 IntroductionBeing confronted by the lack of energy and the increasinglyserious pollutio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s seekingcleaner and more energy-efficient Hybrid ElectricVehicle (HEV) is one of the solutions. A HEV comprisesboth a Combustion Engine (CE) and an Electric Motor(EM). The coupling of these two components can be inparallel or in serie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HEV is theparallel type, in which both CE and EM contribute to thetraction force that moves the vehicle. Fig1 presents a diagramof the propulsion system of a parallel HEV [1].Fig. 1 Parallel HEV automobile propulsion order to have lowe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ower pollutantemissions, in a parallel HEV the CE is commonlyemployed at the state (n > 40 km/h or an emergency speedup), while the electric motor is operated at various operatingconditions and transient to supply the difference in torquebetween the torque command and the torque supplied bythe CE. Therefore fast and precise torque tracking of an EMover a wide range of speed is crucial for the overall performanceof a induction motor is well suited for the HEV applicationbecause of its robustness, low maintenance and lowprice.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a drive system basedon the induction motor is not straightforward because of thecomplexity of the control problem involved in the IM. Furthermore,motor parameter variations in HEV applicationsare larger than in industrial drive system during operation[2]. The conventional control technique ranging from theinexpensive constant voltage/frequency ratio strategy to thesophisticated sensorless control schemes are mostly ineffectivewhere accurate torque tracking is required due to theirdrawbacks, which are sensitive to change of the parametersof the general, a HEV operation can be continuing smoothlyfor the case of sensor failure, it is of significant to developsensorless control algorithms.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of a sensorless robust torque control system for HEVapplications is proposed. The field oriented control of the inductionmotor is commonly employed in HEV applicationsdue to its relative good dynamic response. However the classical(PI-based) field oriented control (CFOC) is sensitive toparameter variations and needs tuning of at least six controlparameters (a minimum of 3 PI controller gains). An improvedrobust PI-based controller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Received 5 January 2005; revised 20 September work was supported in part by St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rsuing Project of China (No. 2001BA204B01).Y. LIU et al. / 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007 5 (1) 42–46 43which has less controller parameters to be tuned, and is robustto parameter variable parameters modelof the motor is considered and its parameters are continuouslyupdated while the motor is operating. Speed andflux observers are needed for the schemes. In this paper,the speed-flux observer is based on the sliding mode techniquedue to its superior robustness properties. The slidingmode observer structure allows for the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of rotor fluxes and rotor speed. Minimization of theconsumed energy is also considered by optimizing operatingflux of the The control problem in a HEV case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ic drive system is one of thekey problems in a HEV application. Although the requirementsof various HEV drive system are different, all thesedrive systems are kinds of torque control systems. For anideal HEV, the torque requested by the supervisor controllermust be accurate and efficient. Another requirement is tomake the rotor flux track a certain reference λref . The referenceis commonly set to a value that generates maximumtorque and avoids magnetic saturation, and is weakened tolimit stator currents and voltages as rotor speed HEV applications, however, the flux reference is selectedto minimize the consumpt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as it is oneof the primary objectives in HEV applications. The controlproblem can therefore be stated as the following torque andflux tracking problems:minids,iqs,we Te(t) − Teref (t), (1)minids,iqs,we λdr(t) − λref (t), (2)minids,iqs,we λqr(t), (3)where λref is selected to minimize the consumption of electricalenergy. Teref is the torque command issued by thesupervisory controller while Te is the actual motor (3) reflects the constraint of field orientation commonlyencountered in the literature. In addition, for a HEVapplication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will vary changes of parameters of the IM model need to be accountedfor in control due to they will considerably changeas the motor changes operating A variable parameters model of inductionmotor for HEV applicationsTo reduce the elements of storage (inductances), the inductionmotor model used in this research in stationary referenceframe is the Γ-model. Fig. 2 shows its q-axis (d-axisare similar). As noted in [3], the model is identical (withoutany loss of information) to the more common T-model inwhich the leakage inductance is separated in stator and rotorleakage [3]. With respect to the classical model, the newparameters are:Lm = L2mLr= γLm, Ll = Lls + γLlr,Rr = γ. 2 Induction motor model in stationary reference frame (q-axis).The following basic w−λr−is equations in synchronouslyrotating reference frame (d - q) can be derived from theabove model.⎧⎪⎪⎪⎪⎪⎪⎪⎪⎪⎪⎪⎪⎪⎪⎪⎪⎪⎪⎪⎪⎨⎪⎪⎪⎪⎪⎪⎪⎪⎪⎪⎪⎪⎪⎪⎪⎪⎪⎪⎪⎪⎩dλdrdt= −ηλdr + (we − wr)λqr + ηLmids,dλqrdt= −(we − wr)λdr − ηλqr + ηLmiqs,didsdt= ηβλdr+βwrλqr−γids+weiqs+1σLsVds,diqsdt=−βwrλdr+ηβλqr−weids−γiqs+1σLsVqs,dwrdt= μ(λdriqs − λqrids) −TLJ,dθdt= wr + ηLmiqsλdr= we,Te = μ(λdriqs − λqrids)(4)with constants defined as follows:μ = npJ, η = RrLm, σ = 1−LmLs, β =1Ll,γ = Rs + RrLl, Ls = Ll + Lm,where np is the number of poles pairs, J is the inertia of therotor. The motor parameters Lm, Ll, Rs, Rr were estimatedoffline [4]. Equation (5) shows the mappings between theparameters of the motor and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ids,iqs).Lm = a1i2ds + a2ids + a3, Ll = b1Is + b2,Rr = c1iqs + c2.(5)4 Sensorless torque control system designA simplified block diagram of the control diagram isshown in Fig. Y. LIU et al. / 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007 5 (1) 42–46Fig. 3 Control PI controller based FOC designThe PI controller is based on the Field Oriented Controller(FOC) scheme. When Te = Teref, λdr = λref , andλqr = 0 in synchronously rotating reference frame (d − q),the following FOC equations can be derived from the equations(4).⎧⎪⎪⎪⎪⎪⎪⎨⎪⎪⎪⎪⎪⎪⎩ids = λrefLm+ λrefRr,iqs = Terefnpλref,we = wr + ηLmiqsλref.(6)From the Equation (6), the FOC controller has lower performancein the presence of parameter uncertainties, especiallyin a HEV application due to its inherent open loopdesign. Since the rotor flux dynamics in synchronous referenceframe (λq = 0) are linear and only dependent on thed-current input, the controller can be improved by addingtwo PI regulators on error signals λref − λdr and λqr − 0 asfollowids = λrefLm+ λrefRr+ KPd(λref − λdr)+KId (λref − λdr)dt, (7)iqs = Terefnpλref, (8)we = wr + ηLmiqsλref+ KPqλqr + KIq λqrdt. (9)The Equation (7) and (9) show that current (ids) can controlthe rotor flux magnitude and the speed of the d − q rotatingreference frame (we) can control its orientation correctlywith less sensitivity to motor parameter variations becauseof the two PI Stator voltage decoupling designBased on scalar decoupling theory [5], the stator voltagescommands are given in the form:⎧⎪⎪⎪⎨⎪⎪⎪⎩Uds = Rsids − weσLsiqs = Rsids − weLliqs,Uqs = Rsiqs + weσLsids + LmLrweλref= Rsiqs + weσLsids + weλref .(10)Because of fast and good flux tracking, poor dynamics decouplingperformance exerts less effect on the control Speed-flux observer designBased on the theory of negative feedback, the design ofspeed-flux observer must be robust to motor parameter speed-flux observer here is based on the slidingmode technique described in [6∼8]. The observer equationsare based on the induction motor current and flux equationsin stationary reference frame.⎧⎪⎪⎪⎪⎪⎪⎪⎪⎪⎪⎪⎨⎪⎪⎪⎪⎪⎪⎪⎪⎪⎪⎪⎩d˜idsdt= ηβ˜λdr + β ˜ wr˜λqr − γ˜ids +1LlVds,d˜iqsdt= −β ˜ wr˜λdr + ηβ˜λqr − γ˜iqs +1LlVqs,d˜λdrdt= −η˜λdr − ˜ wr˜λqr + ηLm˜ids,d˜λqrdt= ˜wr˜λ dr − η˜λqr + ηLm˜iqs.(11)Define a sliding surface as:s = (˜iqs − iqs)˜λdr − (˜ids − ids)˜λqr. (12)Let a Lyapunov function beV = . (13)After some algebraic derivation, it can be found that when˜ wr = w0sgn(s) with w0 chosen large enough at all time,then ˙V = ˙s · s 0. This shows that s will converge tozero in a finite time, implying the stator current estimatesand rotor flux estimates will converge to their real valuesin a finite time [8]. To find the equivalent value of estimatewr (the smoothed estimate of speed, since estimate wr is aswitching function), the equation must be solved [8]. Thisyields:˜ weq = wr˜λqrλqr + λdr˜λdr˜λ2qr +˜λ2dr −ηnp˜λqrλdr − λqr˜λdr˜λ2qr +˜λ2dr. (14)The equation implies that if the flux estimates converge totheir real values, the equivalent speed will be equal to thereal speed. But the Equation (14) for equivalent speed cannotbe used as given in the observer since it contains unknownterms. A low pass filter is used instead,˜ weq =11 + s · τ˜ wr. (15)Y. LIU et al. / 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007 5 (1) 42–46 45The same low pass filter is also introduced to the systeminput,which guarantees that the input matches the feedbackin selection of the speed gain w0 has two major constraints:1) The gain has to be large enough to insure that slidingmode can be ) A very large gain can yield to instability of the simulations, an adaptive gain of the slidingmode observer to the equivalent speed is = k1 ˜ weq + k2. (16)From Equation (11), the sliding mode observer structureallows for the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 of rotor Flux reference optimal designThe flux reference can either be left constant or modifiedto accomplish certain requirements (minimum current,maximum efficiency, field weakening) [9,10]. In this paper,the flux reference is chosen to maximum efficiency at steadystate and is weaken for speeds above rated. The optimal efficiencyflux can be calculated as a function of the torquereference [9].λdr−opt = |Teref| · 4Rs · L2r/L2m + Rr. (17)Equation (17) states that if the torque request Teref iszero, Equation (8) presents a singularity. Moreover, theanalysis of Equation (17) does not consider the flux fact, for speeds above rated, it is necessary toweaken the flux so that the supply voltage limits are not improved optimum flux reference is then calculatedas:⎧⎪⎪⎪⎪⎪⎪⎪⎪⎪⎪⎨⎪⎪⎪⎪⎪⎪⎪⎪⎪⎪⎩λref = λdr-opt,if λmin λdr-opt λdr-rated ·wratedwr-actual,λref = λmin, if λdr-opt λmin,λref = λdr-rated ·wratedwr-actual,if λdr-opt λdr-rated ·wratedwr-actual.(18)where λmin is a minimum value to avoid the division SimulationsThe rated parameters of the motor used in the simulationsare given byRs = Ω, Rr = Ω, Lls = 75 H,Llr = 105 H, Lm = mH, Ls = Lls + Lm,Lr = Llr + Lm, P = 4, Jmot = kgm2,J = Jmot +MR2tire/Rf, ρair = , Cd = = m2, Rf = , Cr = = m, M = 3000 kg, wbase = 5400 rpm,λdr−rated = shows the torque reference curve that representstypical operating behaviors in a hybrid electric . 4 The torque reference torque is modeled by considering the aerodynamic,rolling resistance and road grade forces. Its expression isgiven byTL = RtireRf(12ρairCdAfv2 +MCr cos αg +M sin αg).Figures in [5∼8] show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system of (considering variable motor parameters).Though a small estimation error can be noticed on the observedfluxes and speed, the torque tracking is still achievedat an acceptable level as shown in Figs. [5, 6, 8]. The torquecontrol over a wide range of speed presents less sensitivityto motor parameters presents the d and q components of the rotor flux λr is precisely orientated to d-axis because of theimproved PI shows clearly the real and observed speed in thedifferent phases of acceleration, constant and decelerationspeed with the motor control torque of . The variablemodel parameters exert less influence on speed shows the power loss when the rotor flux keeps constantor optimal state.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powerlosses is noticed due to reducing the flux reference duringthe periods of low torque . 5 Motor rotor flux λ Y. LIU et al. / 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007 5 (1) 42–46Fig. 6 Motor . 7 Power . 8 Motor ConclusionsThis paper has described a sensorless torque control systemfor a high-performance induction motor drive for aHEV case. The system allows for fast and good torquetracking over a wide range of speed even in the presence ofmotor parameters uncertainty. In this paper, the improvedPI-based FOC controllers show a good performance in therotor flux λdr magnitude and its orientation tracking. Thespeed-flux observer described here is based on the slidingmode technique, making it independent of the motor adaptation of the speed -flux observer is used tostabilize the observer when integration errors are present.

Robotics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y* Rafael M. Inigo and Jose M. Angulo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Charlottesville, Virginia 22901, USADept. de Informatica, Universidad de Deusto, Bilbao, Spain Available online 28 October 2004. The importance of automation and robotics in modern factories has required the introduction of courses on these subjects at the 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 levels in engineering schools. A comprehensive course on robotics must include the following subjects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kinematics, dynamics, 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automatic control and machine vis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uthors' experience in teaching a graduate robotics course at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and a short summer course at the Universidad de Deusto in Spain. Hands-on experience is a must in courses on robotics, and some simple yet effective systems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by students are described. These include a program for transformation matrix manipulation, an operating system for manipulator control, and a simple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programmable manipulator. The majority of the students who took both courses were electrical engineers, but mechanical engineers and computer scientists were also enrolled. Author Keywords: Robotics Education; Robotics Laboratory; Hardware; Software Development For Robotics Education *Parts of this paper were presented at the Second annual workshop on interactive computing, CAD/CAM: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Washington,

我也,用彭坤,胡健,张姣,彭利等名字,冒充湖南工程学院学报,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湖南城市学院学报等到处钱

性 别: 男出生年月: 1965年8月民 族: 汉职称职务: 教授最后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方向学科专业领域: 机械设计制造主要研究方向: 磨削技术及其数控装备;汽车设计制造,摩擦学。主要工作经历1980年至1984年, 在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学习;1985年至1988年,在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89年至1992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4年,在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做博士后;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 在英国Nottingham 大学工作;2002年9月至2004年9月 在英国 London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社会兼职有: 湖南大学学术骨干,湖南省后备学术带头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国家科技部863项目评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所中国科技期刊评审专家,国家教育部科技项目、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湖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985高技术研究(汽车先进设计与制造创新团队)学术骨干。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评审专家,全国中文科技核心期刊《精密制造与自动化》杂志编委。国际著名科技期刊[特约审稿人,全国一级科技期刊《振动工程学报》、《湖南大学学报》审稿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特约审稿人。英国国际制造科学研究会理事,英国Sheffield大学兼职教授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