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国家地理摄影杂志

发布时间:

国家地理摄影杂志

发明家贝尔的贡献并不仅仅在于他革命性地推动了人类的交流,更在于他革新性的精神所带来的意义。这同样体现在对《国家地理》的影响上——他的两项决定为《国家地理》奠定了日后发展的基础:一是推行了会员制,将杂志卖给每一位想入地理学会的人,买杂志就是入学会、交会费,这为《国家地理》日后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创建了独一无二的模式;二是大胆起用了只有23岁的年轻教师葛罗夫纳。葛罗夫纳上任后一改《国家地理》的传统编辑模式,将版面三分之二的篇幅让给图片,精美绝伦的大图片所造成的巨大视觉冲击效果使它迅速引起读者的关注,加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朴素的自然状态,《国家地理》很快以它傲视全球的视角和广阔的思维立足于竞争激烈的杂志业。发明家贝尔所倡导的革新精神为《国家地理》注入了永恒的活力。1910年,《国家地理》采用黑白与淡彩的照片和生动的插画;30年代,《国家地理》开始使用莱卡相机和柯达底片;1959年,《国家地理》固定用彩色照片制作封面,60年代,《国家地理》的领域开辟到了太空和海底世界。而到了70年代,杂志的领导层则再次打破了坚持几十年的传统,率领杂志迈向具有争议性的领域,开始报导化学污染、核能发电、非法野生动物买卖和人类演化等等课题。同时,唯美的风格又让它显得卓尔不凡。《国家地理》近千分之一的选片率虽然显得苛刻,但一大批充满理想和浪漫主义的优秀摄影师、记者在这里诞生,而那些有灵魂有激情的作品则往往代表了一种标准。它对文字的要求同样严格,它讲究字字珠玑,强调文字与图片的和谐。它注意带给读者的不仅是知识性,更是艺术感。创新而非迎合,唯美但绝不自赏,把握时代脉搏并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这也使它吸引的不仅仅是自然的爱好者。这种革新的精神同样表现在其所取得的巨大的商业成功。《国家地理》的会员制使它在全世界发展了上百万的会员,它的核心品牌战略使它的产品由期刊推广到图书、印刷品、图片库及教育产品、地图、电视节目、网站、CD-ROM电子产品乃至日用品,它的淡黄色方框和“NationalGeographic”的字样被人们所熟知。这也使美国国家地理协会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非盈利组织。它同时注重发行和国际化,在发行渠道的多元化和适应潮流的国际化方面都颇有建树。尽管不断有人强调“强势媒体”的文化侵略性,但却不能改变它日益扩张的势头——《国家地理》在全球的发行量已接近千万。世界各地的地理杂志当然不只有《国家地理》,英国的《地理》杂志、加拿大的《加拿大地理》、德国地理杂志《GEO》以及法国的《科学与生活》,都是倡导自然和人文的刊物,但由于地域性强的特点使得这些杂志的读者群大多集中在某一地域之内。中国的地理杂志近些年来得到迅速发展,最出名的当属背靠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的《中国国家地理》。这本脱胎于有着几十年历史的科普刊物《地理知识》的杂志一直以科普内容作为主线,即便在改版后仍坚持着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中国国家地理》靠发行为主要收入,这使它骄傲地宣称内容的独立性,而作为第一家向海外出售版权的刊物也使它对未来的发展颇有雄心,但脱胎于科普刊物的《中国国家地理》显然在内容上科普多于人文,典藏性大于时代感。这便不难理解在美国《国家地理》和另一本中文地理杂志《文明》在如火如荼地做着伊拉克专辑时,《中国国家地理》仍然在不紧不慢地介绍着古老的圆明园。在2002年9月之后,与《时尚旅游》杂志的版权合作,已经让这个充满魅力的黄色方框出现在了中国。没有人能否认《国家地理》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及它一贯彰显和坚持的革新与唯美,这是这本杂志始终如一坚持的气质。独家图片堪称无人能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建之初只是一本学术性很强的科学杂志。从1979年起,该杂志开始以地理为切入点,融入了新闻、生态、环境和人文等多种因素,成为大众杂志。此后,该杂志照片水准一直很高,文字浅显易懂,同时具有文学特质。为追求图片和文字质量,该杂志不惜巨资投入。看过美国《国家地理》的人都知道,其上刊登的照片绝不是在一般杂志中所能看到的,拍摄者往往需要亲身前往常人难以到达的环境,以特殊手法进行拍摄。例如,该杂志的摄影师要近距离拍摄凶猛的野兽,或潜入深海。美国《国家地理》平均每年要拍摄和撰写150个专题故事,为此,在世界各地的签约摄影师旅行里程超过100万英里,每个专题都需要耗费几百个胶卷,每幅刊出的图片,都是从上千张候选照片中选出来的。至于拍摄本身,甚至可以与拍电影相提并论。1992年,为了在西伯利亚做深水拍摄,该杂志的摄影师克里斯托夫把价值100万美元、重达15吨的摄影器材运至贝加尔湖,总共动用了171个箱子,而最终只刊出6张照片。1995年,为拍摄一个关于恐龙的报道,摄影师皮奥斯和助手托运了42个箱子,仅托运费用就高达6位数。然而,一些评论人士也认为,尽管实力强劲,但在百花齐放、竞争激烈的时代,美国《国家地理》也仍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这也是该杂志不得不使尽浑身解数,制造“眼球效应”的原因之一

2022年在合肥和山东都有展出。《国家地理》杂志自1888年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我们所在的星球和其中的一切。它不仅探索和记录了自然地理的万千概貌,还定格了野生动物、人文、历史、社会珍贵而动人的经典瞬间。这些让人叹为观止的照片和故事反映着我们所处世界的广阔视野,极富美感和诗意的视角导引着我们重新认识世界,也发现生活不止一面。合肥,2022年5月2日,市民在合肥市万象城商场观看《国家地理经典影像大展》。此次大展围绕探索发现、大地之美、奥妙生命、勇闯未知、全新视界、环保之声以及《国家地理》的摄影记者们、巍巍华夏等八大主题板块,展出近150张照片。山东,2022年5月,国家地理首次登陆山东。从过去三个世纪的作品中挑选150余幅珍贵影像,囊括人类、动植物、建筑、自然等,除了经典作品外,还有未曾展出的作品首次呈现。此次展览设置了探索发现、大地之美、奥妙生命、勇闯未知、全新视界、环保之声、《国家地理》的摄影记者、巍巍华夏八大主题板块。

不不多。总的来说它是一本以图片为主的摄影杂志,所以说它的文案比较精简,基本上是以说明为主。

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奖

世界闻名的摄影奖项有如下:

1、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奖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国际授权,是一个跨越国界、跨越民族、高水准的国际盛事。

中国赛区(含港澳地区)由美国《国家地理》中国大陆唯一合作伙伴——《华夏地理》杂志主办。《国家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在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创办的九个月后即开始发行。

2、世界新闻摄影奖

荷赛奖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WPP”,通称“荷赛”),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 PRESS PHOTO FOUNDATION)主办。

该会成立于1955年,因为发起于荷兰,故被称为荷赛。被认为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自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以来,至2018年已举办了61届。

3、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回展

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回展(简称“奥赛”)创建于1992年,是由奥地利超级摄影学会主办,以主赞助商哈苏冠名的国际摄影沙龙。经过数年发展它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摄影沙龙。

4、中国摄影金像奖

中国摄影金像奖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摄影艺术最高奖项。金像奖与中国电影金鸡奖、电视金鹰奖、戏剧梅花奖等项并列,是中国文学艺术界12个艺术门类最高奖项之一,不仅在艺术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在社会上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5、哈苏国际摄影奖

哈苏基金会是由厄纳和维克多·哈苏捐赠的遗产于1979年建立的。基金会的宗旨是促进自然科学和摄影领域的科学教育和研究。该基金会每年都拨款资助众多项目,其中之一就是每年一度的哈苏国际摄影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荷赛奖

这便是储卫民,当下各大网站的热搜人物——90后,重庆人,国家地理2019年旅行者摄影大赛全球总冠军及城市组一等奖得主。

1、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又称荷赛,是1956年由荷兰三位摄影家发起创立的基金会支持的,该基金会的宗旨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并增强人们对新闻摄影的广泛兴趣,传播信息并加强国际间的相互理解。”

四十年来,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每年都有数十个国家近万幅作品参赛,比赛项目发展到9类19项,是世界上参与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新闻摄影大赛。荷赛每年还常增设一些特别奖,如“匈牙利李斯特奖”、“奥斯卡·巴纳克奖”等。

荷赛所涉及的题材的多样性使其参赛及获奖照片不但能基本涵括每年的重大事件,也能深入人类的日常生活,它的作品已成为人类所处的时代和历史的见证。

2、哈苏国际摄影奖

哈苏基金会是由厄纳和维克多·哈苏捐赠的遗产于1979年建立的。基金会的宗旨是促进自然科学和摄影领域的科学教育和研究。该基金会每年都拨款资助众多项目,其中之一就是每年一度的哈苏国际摄影奖。

1989年,该基金会在瑞典哥德堡成立并向公众开放了哈苏摄影中心(哈苏中心),该中心已经举办了一系列展览和文化演讲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还建有一个面向研究者和学生的摄影研究与参考书图书馆,收藏有包括历届哈苏国际摄影奖获奖者作品在内的丰富的图片。

哈苏国际摄影奖创办于1980年,当前已经逐步成为一项国际摄影界重要的摄影赛事,主要宗旨是奖励“一位公认的摄影师的主要成就”。该奖项由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摄影家和资深专家推荐3名候选人,最终得主则由哈苏基金会董事会从3名候选人中选定。

3、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开始于1917年的普利策奖由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创立,主要分为新闻奖和文化艺术奖。

普利策逝后立下遗嘱,将财产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普利策奖,奖励新闻界、文学界、音乐界的卓越人士,该奖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 85年来,普利策奖象征了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

特别是新闻奖,更是美国报界的最高荣誉。每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美国记者无不以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作为奋斗的目标。 普利策奖的评委由有成就的名记者组成。

当年的优胜者由评委审查、挑选,但评选结果需经哥伦比亚大学顾问委员会通过,并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宣布。 首届普利策摄影奖是1942年颁发的。此后,除1946年外,每年颁发一次。从1968年开始,摄影类增设了专题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通常由一组照片组成。

普利策摄影奖获奖作品具有重要意义。不少美国人对于许多重大事件的深刻印象是由当年普利策奖获奖照片形成的。事实上,许多美国人是通过回忆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些影像时正在做什么来记录自己的一生的。

4、国家摄影大典

国家摄影大典是国家摄影一年一度、面向全球摄影人的年度盛典,是全球摄影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同时也是一年一度全球摄影人的思想盛宴。

一年一度的国家摄影大典,将对本年度涌现出来的全球摄影领域的大事件进行盘点;将对本年度涌现出来的影响全球的图片进行评选和颁奖;将对本年度涌现出来的摄影事件进行多角度的剖析;将对下一年度及未来全球摄影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和展望。

2012年4月22日,国家摄影大典首届盛典在中国北京胜利举行,1200多人参加了本届盛典,会议现场展出了1000多幅优秀摄影作品。盛典还对首批“达盖尔奖”进行了揭晓和颁奖。

国家摄影大典是全球摄影人的尖峰盛会,每年将在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举行。

5、达盖尔奖

达盖尔奖,是国家摄影大典的最高奖项,以照相机的发明人法国著名发明家、化学家和艺术家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Louis·Jaque·Manteis·Daquelle)的名字命名。为了纪念他对人类摄影事业的贡献,国家摄影大典把每年的最高荣誉奖定为达盖尔奖。

扩展资料:

摄影简史:

1842年5月5日,德国汉堡发生了一次大火,大火连烧了四天,比鸥乌和史特尔茨纳二人奔赴火场,拍下了有关废墟的许多照片,后来大多失散,仅存一幅。这次拍摄和这张照片是今天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和第一张新闻照片。

摄影术的诞生是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应运而生的,150多年来,它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速向高速、由手工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但万变不离其宗,总也脱不开照相机和胶卷的传统模式,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100多年来,人们也一直在为寻求一种新的感光材料和更为方便实用的摄影方法而苦苦追求,以取代复杂、陈旧、落后的传统摄影方式。

二十世纪末叶以来,伴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迅速普及,数字时代已经来临,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新的冲击,应运而生的数码相机,开拓了数字影像丰富的世界。

数码相机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摄影工艺和摄影体系,它不仅影响并改变着摄影业的经营观念 、经营方法、管理及服务质量,而且导致每一位摄影工作者创作观念、创作方法的更新。

可以说,数码摄影是世纪之交摄影技术领域中的一次非常引人注目的革命。数码摄影为新闻摄影、图片等各类摄影开创了发展的新机遇,在新旧技术的转型期,我们能否做出快速反应,及早切入,充分享受高科技给人类提供的创作愉悦,也是我们摄影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数码摄影的诞生,向传统摄影发起了严峻的挑战,迫使我们不得不从零开始,来认识数码相机。而数码相机就是由无数个0和1在计算机里或电子器件里排在一起。

通俗一点的讲,数码相机就是用电子元器件(一般是CCD或CMOS)替代胶卷作为感光材料并将其所摄物体记录下来的图像以数码的形式保存在可多次重复使用的存储卡中的照相机。

后边的事情就交给电脑(也称“电子暗房”)去完成。 现代社会进入了数字时代,随着图片处理的电脑化,传递方式的通讯卫星化,幅大量多的彩色化趋势的发展,必将为新闻摄影带来新的繁荣和发展,以崭新的面目和姿态在信息传播领域发挥新的独特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摄影

1、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开始于1917年的普利策奖由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创立,主要分为新闻奖和文化艺术奖。

2、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又称荷赛,是1956年由荷兰三位摄影家发起创立的基金会支持的,该基金会的宗旨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并增强人们对新闻摄影的广泛兴趣,传播信息并加强国际间的相互理解。”

3、哈苏国际摄影奖

哈苏基金会是由厄纳和维克多·哈苏捐赠的遗产于1979年建立的。基金会的宗旨是促进自然科学和摄影领域的科学教育和研究。

4、POYi全球年度摄影奖

世界著名摄影奖项POYi(Pictures of the Year International)——全球年度摄影奖

5、WPP世界新闻摄影奖

全球最著名的新闻摄影奖项——World Press Photo

6、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2001年,在国家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首次创办的“平遥国际摄影节”完全按照国际规范操作,国内与国际接轨、传统与现代互动,使平遥古城独特的风貌、古朴的民风以及形式多样的摄影活动交相逃映,在海内外产生了出乎预料的轰动效应。

扩展资料:

摄影一词是源于希腊语φῶς phos(光线)和 γραφι graphis(绘画、绘图)或γραφή graphê,两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

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发射或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有人说过的一句精辟的语言: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1、曝光过程:

在进行照相时,光通过小孔(更多时候是一个透镜组)进入暗盒,在暗盒背部(相对于光入射方向)的介质上成像。根据实际光强度和介质感光能力的不同,要求的光照时间也不同。在光照过程中,介质被感光。

2、后期制作:

照相进行完成后,介质所存留的影像信息必须通过转换而再度为人眼所读取。具体方法依赖于感光手段和介质特性。对于胶片照相机,会有定影,显影,放大等化学过程。对于数码照相机,则需要通过计算机对图片进行处理,再通过其他电子设备输出。

3、所用设备:

一般来讲,人们使用可见光照相,最常用到的是照相机。因场景和用途的不同,照相机有着非常多的分类。综合来讲,照相机都要有几个基本的部分以保证曝光过程,这包括:感光介质、成像透镜、曝光时间控制机构、胶卷暗盒、存储介质、电子感光器、电子存储介质。

4、静物摄影

静物摄影与人物摄影、景物摄影相对,以无生命(此无生命为相对概念,比如从海里捕捞上来的鱼虾、已摘掉的瓜果等)、人为可自由移动或组合的物体为表现对象的摄影。多以工业或手工制成品、自然存在的无生命物体等为拍摄题材。

在真实反映被摄体固有特征的基础上,经过创意构思,并结合构图、光线、影调、色彩等摄影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将拍摄对象表现成具有艺术美感的摄影作品。这就叫静物摄影。

静物摄影在选材方面有广阔的天地,在择好素材之后,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处理这些对象,因为被摄物体是无生命的,可以任凭摆布,多角度移动以达到创作意图。静物摄影具有两大优点:首先,它是进一步体会艺术视觉的深化过程。

当一些很平常的物体被拍成引人入胜的照片时,实际上也就是深入学习观察这些物体的过程。其次,拍摄静物能获得更多的实际摄影知识。

对摄影者来说,静物摄影的难处在于它的画面构成具有独到之处。当布置好被摄物体之后,必须选择拍摄角度,在用光方面发挥创造性,进而把从静物摄影中学习到的实际摄影知识、基础原理应用到日常摄影中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摄影

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大赛

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八个月举办一次。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的周期是八个月一次,参赛者需要提前向主办方进行信息填报,摄影大赛的前三名会获得荣誉证书的奖励。

一些具有国际性的摄影大赛总是吸引了很多摄影师参加,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著名的摄影大赛吗?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著名摄影大赛都有哪些。

国际著名摄影大赛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Sony 世界摄影奖”号称为世上最大型的摄影比赛,分有多个组别,而获奖者和入围者的作品,将展示于伦敦、并会在世界各地有巡回展览,中国有多位摄影师曾获奖!

奖品︰25000 美元现金奖 + SONY 摄影器材

报名费︰免费

上届得奖者之一 John Moore

国际著名摄影大赛2. World Press Photo (荷赛)

著名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得奖者的作品将会于 45 个国家展出,此外也会出版于比赛的年刊上。奖金也非常高,而得奖者会成为举世知名的摄影师,在中国更是极受注目的比赛 (甚至有人专门教摄影师学英文和参赛)。

奖品︰10000 欧元

报名费︰免费

上届得奖者 Mads Nissen ,作品名称「Jon and Alex」

国际著名摄影大赛3. Pictures of the Year International

Pictures of the Year International (POYi) 是已经举办第 73 年的国际摄影比赛,为全球最负盛名的摄影比赛之一,比赛奖项分为 22 个不同的类别,虽然需要报名费,但这也是一个让作品曝光的好机会。

奖品︰1000 美元现金奖 + Tiffany 水晶奖杯

参加费︰50 美元

上届得奖者之一 Philip Montgomery,作品为「THE DAY AFTER」

国际著名摄影大赛4. WPPI

WPPI 是婚礼摄影行内很著名的比赛了,虽然近年比赛亦有一些争议,但一来这比赛相当重视实体照片,二来不少评判都是知名摄影师,参赛本身也会为摄影师带来不少学习的机会。

奖品︰1000 美元

报名费︰45 美元 (会员);65 美元 (非会员)

连夺WPPI婚礼及纪实摄影两项年终大奖的亚洲摄影师 CM Leung

国际著名摄影大赛5.野外生态摄影大赛

由伦敦自然史博物馆 (Natural History Museum) 与BBC合作,世上最有名的自然摄影比赛。分有17个类别,涵盖了植物和动物等生态自然摄影。另外还有17岁或以下的青年组别。上年收集到来自 96 个国家、超过 42,000 幅作品,

奖品︰10000 英磅

报名费︰30 英磅

上年的年度照片,摄影师为 DON GUTOSKI

国际著名摄影大赛 Photo A

PDN magazine 是著名的专业级摄影杂志,其比赛及挑选的摄影师,均会获得国际关注,而比赛有分为不同种类,包括纯艺术摄影等都颇受重视。

奖品︰15000 美元及其他奖品

参加费︰45 美元 (单张)、55 美元 (系列)、25 美元 (学生组)

去年 PDN 选出 30 位出色新晋摄影师,下图作品来自 Sara Naomi Lewkowicz

国际著名摄影大赛 Prix de la Photographie Paris

近年特别是港台地区越来越重视 PX3 这个法国摄影比赛,其分类广泛,亦会获欧洲地区关注,不妨试试。

奖品︰5000 美元 (专业组)、2000 美元 (非专业组)

报名费︰30 美元 (单张)、50 美元 (系列)

香港自由摄影师 SK Leung,去年于摄影大赛 PX3 荣获金奖

国际著名摄影大赛 iPhone 摄影奖

这是历史最悠久的 iPhone 摄影比赛 (自 iPhone 推出的那一年开始),目前已成为广受注目的大赛,作品水准比起不少传统摄影比赛,一点也不逊色。

报名费︰ 美元 (单张)

现居美国的台湾摄影师 Yvonne Lu 在去年获得总季军

国际著名摄影大赛9.年度天文摄影师比赛

这个由 Royal Observatory Greenwich 与 Sky at Night Magazine 合办的比赛,亦是近年颇受注目的赛事,尤其近年天文摄影器材越趋普及,更多摄影师可以参加。

奖品︰2500 英磅

报名费︰免费

去年获奖的摄影师 Timmy Wong 作品

国际著名摄影大赛10.国家地理旅行者摄影比赛

上一届收到来自全球 17,000 幅参赛作品,虽然并没有现金奖,但奖品和其国家地理的名号,想信对不少摄影师来说也很有意义吧。

奖品︰8天摄影旅程 + B&H 购物券 + 国家地理杂志的订阅

报名费︰15 美元

上届得奖者 Anuar Patjane

国际著名摄影大赛11.年度旅游摄影师比赛

另一个旅游摄影比赛,本次大赛的展览将在伦敦码头区博物馆( The Museum of London Docklands )举行。

奖品︰2500 英磅,过往还有摄影旅程及相机器材

2016年5月1日,一年一度的摄影视觉盛宴再次拉开帷幕。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国际授权《华夏地理》主办的2016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正式启动。自2006年起,这已是《华夏地理》连续第十一年举办如此高水准的顶级摄影赛事,其在影像和图片方面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奠定了大赛在行业内的巨大影响力,并再次成为各界瞩目的焦点!过去的2015年迎来了摄影大赛中国赛区里程碑式的第十周年,参与投稿作品数量多达218000多幅。这其中同时也包括参与的强大明星阵容:知名演员黄渤、江一燕、任重、李光洁、涂松岩,还有知名商界摄影爱好者黎万强、刘江、苏芒,除了这些大咖的完美跨界参与,当然还有专业摄影师导演曾念平、艺术家向京等艺术界明星鼎力加盟。15位明星的参与,132幅明星作品的产出,吸引了无数粉丝参与互动。《华夏地理》作为美国《国家地理》中国大陆唯一授权官方杂志,一直秉承鼓舞人类关注地球、用摄影改变世界的理念,用最杰出的影像,触动更多人的心灵,诠释摄影的真谛。我们致力于用镜头捕捉世间美妙瞬间,用影像表达人们心中对生命的理解信仰,用影像呼吁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用影像展示人文世界的无穷魅力——这些都是《国家地理》“做过的”,“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本次中国赛区的比赛将历时5个月,作品征集时间从5月1日至8月31日。本次大赛在以往赛事规则所设置的3大类别(Nature/自然类、Place/地方类、People/人物类)基础上,新增摄影类别:Photo Essay/图片故事类。此外,“手机类”摄影作品专区也将继续开设。“Photo Essay /图片故事”作为2016年摄影大赛主推的新增类别,旨在使摄影爱好者们能以一名国家地理摄影师的角度去完整地记录和展现属于自己镜头下独有的故事。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每一段故事都会被时间埋藏,摄影师们需要做的就是去记录这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而“图片故事”类别将给予摄影师一个平台将这些故事放大剖析并还原故事的真相和真谛。作为中国摄影界的盛会,大赛将欢迎每一位摄影爱好者的踊跃报名,用专业的技法、独特的视角和充满灵感的创意,呈现更多关于自然生态、地方风貌和人文情怀的优秀画面,并用图片讲述生活的多彩迥异和生命轨迹的交错变化。各类别奖项评选结果将于9月底公布,获奖者将被授予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官方获奖证书以及丰厚礼品。从即日起,参赛者可登陆国家地理中文网大赛专题页面(),上传自己的摄影作品。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

自从《阿富汗少女》于1985年首次于出现在《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上后,史蒂文·麦凯瑞已成为当今最有名的摄影家之一。而《阿富汗少女》(又称《绿眼睛姑娘》),已经成为世界受苦难的社会底层妇女以及儿童的标志,历经19年而不衰,并由此而成立了《国家地理》阿富汗妇女基金。史蒂文·麦凯瑞是玛格南图片社的会员,同时也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特约摄影记者,现居住纽约。曾出版过4本摄影集:The 《lmperiaI Way》(1985),《Monsoon》(1988),《Portraits》(1999) 及《South Southeast》(2000)。 每个摄影者都梦想成为《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要成为《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挑战。《国家地理》杂志对于摄影师的要求和其它媒体是不同的,它给摄影师很大的空间及时间去完成摄影任务。以一个世界级的媒体来说,对于作品的要求当然是高水平的。因此摄影师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长时间的工作后,能交出不凡而独到的照片。《国家地理》杂志有一个特色,那就是摄影主编并不会提出太多不必要的意见,也不会干涉太多拍摄细节。他们给摄影者很大的表现空间,这也是《国家地理》杂志和其它媒体的不同点。摄影师外出工作后,每隔一段时间便将拍摄后的胶卷用航空邮袋寄回编辑部。此时摄影主编会帮你整理、过滤照片。等你完成拍摄任务回到《国家地理》杂志,摄影主编已经为你整理出大约八十多张的作品(也就是一盘的幻灯片,不管你拍再多,最后还是过滤到剩八十张左右)。此时总编、摄影主编和摄影师便一起观看幻灯片并且讨论。如果作品受到总编的青睐,便可以进展到下一步,就是版面会议,《国家地理》杂志很特别的是他让摄影师参与版面的安排工作,摄影师可以提出个人对版面安排的意见,这也是其它媒体作不到的。史蒂文觉得,能加入《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的行列,最大的收获就是可以去探索全世界并去发掘世界美好的一面。他过去所拍摄的题材,大多数是国际性的政治事件,比如菲律宾的马可仕总统事件,阿富汗冲突及波湾战争等,在报导这些事件之后,让他看到很多、领略更多。

shirley杨,又名雪莉杨、杨雪莉,华裔美国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网络著名小说《鬼吹灯》八部系列女主角。这个角色已经被陈乔恩、倪妮等女演员都有诠释过,但是并没有诠释的特别完美,如果能够让杨幂来出演这个角色的话,应该能够同时满足书粉和观众的期待。

一方面杨幂的演技在目前的演员中是最能够完美表达这个角色形象性格的。虽然演艺圈有很多演技很好的女演员,但是如果仔细看她们的作品,其实同质化还是蛮严重的,例如暑期档爆火的赵露思,她出演的电视剧大多都是傻白甜类型,被众人称赞演技超强的杨紫,其角色大多都是前期小白花,后期强大力挽狂澜,这就导致她们的演技存在一定的模式化,而杨幂在这一点上比她们优秀多了,从业这么多年,杨幂一直在挑战不同的角色,演技一直在经历打磨,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深入人心,足以证明其演技很棒。

另一方面杨幂本身与这个角色有极高的契合度,小说中的shirley杨是一个漂亮、勇敢、业务能力极强的女生,这些优点都能够在杨幂身上看到,所以如果杨幂真的能够接到这个剧本角色,她是能够与角色产生极强的共鸣,在这一点上就更加能够进入到角色的扮演中,诠释起来也不会有过于僵硬的表演,更加能够带领观众进入到角色中。

虽然很多观众可能会推荐其他女演员对这个角色进行表演,但是毋庸置疑杨幂才是最适合这个角色的,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希望导演、监制能够多多看看杨幂与角色的适配度,把这个机会给到杨幂,能够同时给观众和书粉一个翻拍成功的希望。

网络剧《南海归墟》的主要内容:以南海之中一年四季风暴不断、海难频发的珊瑚螺旋海域为切入点,讲述一段有关探寻迷踪之国(珊瑚螺旋之中曾有过一个青铜文明高度发达的恨天之国)的古墓探险之旅。

《南海归墟》是由管虎监制、费振翔执导,潘粤明、张雨绮、姜超主演的冒险题材网络剧 。该剧改编自天下霸唱《鬼吹灯》系列小说中的《鬼吹灯之南海归墟》。

2022 年 11 月 2 日,网剧《鬼吹灯》发布剧照,宣布《鬼吹灯之南海归墟》顺利杀青。

演员和角色介绍:

(1)潘粤明 饰演 胡八一:

摸金校尉,铁三角之一。

(2)姜超 饰演 王凯旋:

摸金校尉。

(3)张雨绮 饰演 Shirley杨:

美籍华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海归墟

我朋友在美国开影楼记得他说过国家地理的那帮人通常是拿的年薪一出去不一定是多长时间拍到合适数量的好作品了就回来大概一个团队500张左右的计划附加奖金视优秀作品而定一张好的被选上后大概加3-6W底薪120万左右所有设备要自己带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器材

电脑包选国家地理。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国家地理/NATIONALGEOGRAPHIC品牌,始于美国,著名摄影器材品牌,旅行、探险和户外摄影包供应商,产品具有功能性、环保和时尚等特点。国家地理背包女大容量双肩包男英寸笔记本电脑包旅行防泼水学生书包。国家地理是美国高端户外运动品牌,属于国家品牌,它主要经营单反挎包及户外运动服饰。NationalGeographicBags「国家地理摄影包」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总结了大量签约摄影师多年来的实际需求而设计的专业背包。

【1】Canon 5D Mark III,Amy Toensing【2】Wista 4x5 Field,Erika Larsen【3】Nikon D3S,Thomas Peschak【4】Sony Alpha a99,Mike Yamashita【5】Rolleiflex TLR Medium-Format Film Camera,Rena Effendi【6】Nikon D800E,Jim Richardson【7】Canon 700D,Steve Winter【8】Bronica SqAi,Anastasia Taylor-Lind【9】Nikon D4,Carsten Peter【10】Canon EOS-1D X 和1D C,Steve Winter和Tim Laman

这个提问难己让人信服,应该是画幅越大画质越好,细节越丰富。

拍摄风景作品的时候,其实我们最应该关心的问题,是取景够不够广阔,镜头焦段和相机的画幅情况,决定着这一点。

焦段上,肯定是超广角取景更开阔,但是却不可避免的存在透视变形的问题,也就是说控制透视较小变形,画面景物自然,这样的焦段是合适的,不能无限制开阔下去。

那就剩相机画幅对取景的影响,这个,一定是大画幅好于全画幅,全画幅好于半画幅。

现在问题来了,是不是我们拍摄风景类作品,都需要这么开阔的取景幅面。答案肯定是不需要的。我觉得,即使是专业摄影师,除了《国家地理》经常刊登的大取景风光片之外,我觉得使用什么画幅的相机,拍摄风景片,完全是根据拍摄需求而来的。也就是说,只要够用,用全幅还是半幅,拍摄风景都是可以的,这个没有什么标准要求的。

所以说,不要去疑惑,为什么专业摄影师,也会用半幅相机拍摄风景片了。

同样,好的风景片,和人像等其他题材的摄影作品一样,取决于摄影师对画面、构图、色彩、意境的把握,对风景风光美和震撼力的感悟。好的风景作品不光是美的视角感受,一定要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

配图:一只万

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刚出现时,价格昂贵。为了使数码单反相机能普及,于是出现了价格低一点、重量轻一点的半画幅数码单反相机。

如今,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含微单)的价格相比当年已经平民化了,机型选择也很多,为什么还要有半画幅机身呢?这是因为两者视角焦距有差别,造成在同样物理距离和镜头焦距下,画面的效果不同。

在今天主流品牌中,半画幅的视角焦距通常是全画幅的倍(佳能为),即,在同样物理距离和镜头焦距下,半画幅的画面要比全画幅看上去近50% 60%的样子。为什么要说这些,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可以利用全画幅和半画幅的视角焦距差异进行构图的选择,这就是今天半画幅仍然存在的主要意义。

下面两张照片都是在镜头焦距为70mm的情况下拍的,第一张是在房间窗口拍的,距离近,用了全画幅;第二张在楼下拍的,距离远,用了半画幅。

可以看到,两张照片构图的饱满度差不多,这就是利用了半画幅机身视角焦距更长的原理。假如第二张照片也用全画幅70mm,那就会把边上杂七杂八的元素收入画面,影响效果。

同理,再看看下面两张照片,也是分别用70mm镜头焦距拍的:

很容易看出,下面那张用半画幅拍出的效果好些:突出重点,没有多余元素。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在全画幅上换一支长焦镜头不就好了?理论上是这样,实际上受拍摄当时的环境限制(灰尘多、地形险要),或时间限制(稍纵即逝的瞬间)等因素,无法等你换完镜头再从容地对焦拍摄。这时,两机两镜才是上佳选择:广角镜头挂在全画幅上、中长焦镜头挂在半画幅上。想拍什么构图,只要举起相应的机身拍摄就好。

老师晚上好,我拍摄也选择带一个半画幅相机,因为外出使用更长镜头拍摄多一点,所以我就在尼康D750相机上安装80-400镜头,这样选择拍摄镜头长焦更长,拍摄效果更佳[赞]#梁剑图说中国#

你应该问,为何有一些专业摄影师,拍摄风景时使用拍照手机呢?

是的,我认识的很多著名摄影家,都很喜欢用拍照手机拍摄,当然,也经常使用卡片机拍摄的也有很多。

与其花重金投资摄影器材,不如买个好显示器

关于你的问题,我具体解析一下:

一、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非常现实,够用就行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120相机普及之后,早就把大画幅相机给抛弃呢。

在35mm胶卷相机达到很不错的质量之后,很快就把120相机给抛弃呢。

在数码相机基本上达标之后,很快就把35mm胶片给淘汰呢。

没错,大家是不是以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很有意思啊。

二、对于目前大多数纸媒来说,其实成像质量真的不是重点关注对象

毕竟,大多数精美的杂志,也就是16开尺寸,对页跨页也就是相当于A3尺寸。

A3尺寸,大概就是两张A4纸张的大小。

你觉得呢?

比如说,我在很多媒体都发表过照片,我自己也出版过很多摄影图书,其中也有用最顶级的纸张和最好的印刷工艺,说实话,最顶级也就是如此。

对于最好的纸张和最好的印刷工艺,A3尺寸,现在大多数数码相机都是可以轻松满足的呀!

三、那么,电子显示器呢?

电影院的imax电影,很多也只是2k的片源和2k的放映机,最顶级的也就只是4k片源和4k放映机。

电视机呢?虽然现在有8k电视机,但是,大多数人的电视机,也只是1080p或者4k的。

电脑呢?大多数电脑,也只是1080p或者2k,4k的都不多见。

当然,苹果电脑已5k,据说6k的苹果电脑即将推出。

2k,大概就是200万像素。

4k,大概就是800万像素。

8k,大概就是3200万像素。

四、1英寸卡片机,M43微单,APS画幅的单反或者微单,其实画质足够印刷精美的A3尺寸了,也足够4k5k的电脑显示器了。

当然,8k显示器或者8k电视机,这个需要3200万像素,目前大多数数码相机都还达不到。

五、你觉得我是唯像素论?不考虑别的?

别的,别的有啥特别考虑的?

RAW格式,12位,14位,还是16位?

宽容度,12挡,13挡,14挡,15挡?

清晰度锐度,你未必以为底片越大镜头的解析力越厉害?

你错了,底片越大,镜头的解析力越差。

大画幅胶片相机的镜头,解析力就很差。

无论细究理论和原理,还是从实际使用的角度来说,你如果不信,你完全可以对比,A3打印,A3印刷,苹果5k显示器,你尽可以把不同相机拿来对比测试一下。

看看我是不是在瞎讲。

这个我真没有听说过。

我身边有不少摄影朋友,也不乏有一些专业摄影师,我们也经常外出采风,在拍摄风景时也没见他们用半画幅,也没听他们这样说过。

其实在拍摄生态鸟类时,确实有一些摄影人喜欢用半画幅相机拍摄。

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拍摄风光,我们追求的是大场面和宽大宏博的气势,这更要求我们拍摄时选择画幅更大一些的,镜头更广一点的器材。

选择半画幅拍摄生态鸟类,因为半幅折合全幅时有个或的倍率,所以很多朋友会选择半幅机来拍摄鸟类等题材,因为本人用的是尼康,所以知道尼康D500是很多尼康拍摄鸟类摄影师的选择,它的对焦速度快、追焦能力强大、连拍好,这可能是很多人选择的一个方面吧。

另外,如果有人喜欢用半幅拍摄风光,可能原因是这样的,一般来说,大多数镜头的成像比较好的部位是在中央,而用半幅机拍摄,正好选取的画面接近中央的部位,而把边缘画质稍欠的取掉了,我想极有可能是这个原因吧。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点看法,欢迎各位朋友交流。

剑舞影像,西部摄影爱好者,欢迎关注

恕我孤陋寡闻,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听说。只知道有的鸟类摄影师选择半画幅,因为可以增长焦距,比如佳能7d配400的镜头,可以达到640的视野。

至于拍摄风景,不选全画幅而用半画幅,更是不可思议。因为拍摄风景,追求的是宽阔的视觉,使用的都是广角镜头,比如佳能的16-35、11-24等,如果使用半画幅,剩以的系数,还叫广角吗?

也许有人会说,在同一位置拍同一景物,全画幅的景深浅于半画幅,因而全画幅的优势是人像,而半画幅更适合风景。这只不过是一种想像,在实际应用中画幅对景深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真正左右景深的是光圈和焦距,比如拍风景一般都用中小光圈和广角镜头,以求获取足够的景深。

而视觉就不一样了,由于全画幅的传感器尺寸要大于半画幅,在同样的拍摄距离使用同样的镜头,全画幅装下的景物要比半画幅宽广得多。虽然半画幅可以通过加大拍摄距离来解决,但大多数场景难以为之,比如地盘狭小时,前景复杂时,往往是捉襟见肘,无法达到满意效果。

当然,半画幅还有重量轻、价格低等优点,但作为专业摄影师还会在乎这些吗?他们一般会更多地讲究画面和画质,全画幅无疑是更佳选择。

玩摄影,就是一种情怀一个爱好。什么幅不幅的,红圈金圈的。玩好玩高兴是重点。E0S7D+腾马18~400+后期微调,还行吧。

专业摄影师拍摄风景选择半画幅?这还真不明白,选择半画幅?那就是摄影师有全画幅相机不用而用半画幅的,这还真是比较奇怪的问题,但有一种情况摄影师可能会选用半画幅的相机,那就是用长焦打鸟或是需要长焦拍某一景观,半幅机身加长焦镜头有倍的变焦,即如果一支500mm的长焦,套在半幅机身上就变成7500mm的了,打鸟甚至可以拍特写,但本题说的拍风景,那就不知道这位摄影师是怎么想的了,或许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摄影师,凭空想的吧?

作为摄影常识,摄影爱好者都知道,拍风景一般都是大场景,宜用广角镜头小光圈,需要成像清晰,层次丰富,这些基本要求并不是半画幅相机的长处,恰恰是全画幅相机的优势,为什么摄影师要选择半画幅相机?

我无法给出满意的答案,算是本人孤陋寡闻吧![捂脸][捂脸][捂脸]

我觉得资金预算是一个问题。可能刚开始准备购买器材的预算不是十分充足,所以购买使用半幅相机进行拍摄,用的久了,逐渐发现影响摄影作品质量的根本因素,不是设备,而是想法。

所以在最开始使用半幅相机的人们,都在拍摄过程中体验到了想法和技术的重要性,于是也就索性不再追求全画幅设备了。

国家地理代表了专业和优秀,所以很贵!不过东西确实很耐用,做工也很不错,你知道《国家地理》杂志吗?他们的摄影师用的就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