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兵马俑考研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兵马俑考研毕业论文

这个还挺难的!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兵马俑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出土,它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是世界值得珍惜的历史文物! 当我们来看秦兵马俑时,秦兵马俑已发掘了三个俑坑,三个坑的总面积是2万平方米,大约有50个篮球场大。在三个坑里,1号坑最大,这三个俑坑里的秦兵马俑大约有八千多个。 俑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军阵,多么像秦始皇统率的一支队伍呀! 走近些去看,有很多兵马俑手中都拿着武器:什么矛呀,什么盾呀,等等!武士俑身高大约1。8米,体格健壮,身高和体形匀称;武士俑戴头盔,穿铠甲,脚穿战靴,拿着武器,最后等待开战! 离秦兵马俑再近些,可以听见他们的呼吸声,能听见他们思念家乡的声音! 我想:秦兵马俑已经看到了自己的亲人,想拥抱他,想告诉他自己有多么的自豪,可是,脚却怎么也迈不开,只好在原地干着急。 听导游说,这些凹进去的土就是埋秦兵马俑的坑。 在观看秦兵马俑的时候,我知道第一个发现秦兵马俑的人是杨志发,如果没有杨志发,就没有我们这个珍贵的文物!

20xx年7月25日,我们去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兵马俑,不过令我最难忘的是兵马俑。

一开始,我们就进了兵马俑博物馆。首先,我们去了一号坑,一号坑里有许多士兵,这些士兵都是秦始皇的陪葬品。有些士兵有穿盔甲的,也有没穿盔甲的。在最前面的是敢死队,他们是不穿盔甲的。穿盔甲的都是高等兵,高等兵还会带一个小帽,帽子越高,官就越大。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7米。光光一个一号坑,就有几千多名士兵。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石头,他们不能挖掘,因为他们是彩色的兵马俑。一挖出来就会丧失它的颜色,现在的科技还无法挖掘。然后,我们到了二号坑,二号坑还没有挖掘,所以没有东西。但是,有一个坑。这是200年前盗墓贼挖的,那时的科学家很是着急,以为二号坑就废了。但是,现在的科学家一看,笑着说:“我们有能力将他修好。”三号坑是众多坑里唯一一个全部开挖的坑,但是那些兵马俑东倒西歪,头在地上,脚在天上。因为三号坑还没有修复。除了这三个坑以外,还有几百个坑。其中最大的是4号坑,他也有着秦始皇的尸体。四号坑怎么说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坑。

今天真开心!

今天早上,我们一家人开车去陕西看秦始皇兵马俑,一路上车里都装满了欢乐。一直到了晚上五点才到陕西,我们先找到了一个宾馆吃了晚饭然后住宿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我们飞快地去排队买票。

哇,陕西果然是旅游的好去处,来这里旅游的人多的数不清,排了一会儿队,我们终于买到了票,并且检完了票,到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里面时,我发现里面特别大,通过导游的话,我知道了兵马俑是一个非常穷的村子里,抽签抽到要去挖祖坟的人,挖了五米后偶然发现的,自从兵马俑出土后那个村子就变成了最富的村子。我还知道兵马俑刚挖出来的时候都是碎片,是通过拼装才能变成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如果把所有兵马俑交给一个国家的人拼装,那这个国家至少要拼六年才能把全部的兵马俑拼装好。

接着我们去看了真正的兵马俑,一号坑的兵马俑最多,二号坑其次,三号坑最少。

我们看到了许多种兵马俑:有文官俑、武士俑、将军俑、跪射俑、立射俑,等等。

秦始皇兵马俑真雄伟,我真喜欢秦始皇兵马俑。

从西安建国饭店出发,爸爸驾驶着我们的“白龙马”————我们的私家车,过二环,上高速,经临钟镇、骊山,历时一个多小时,我们就到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博物馆分一、二、三号展厅和七号坑出土物品展厅。来到一号坑,我们看到排列整齐的俑士们各不相同。有一脸稚气的新兵和一脸严肃的老兵。瞧!这个俑站得像一棵松树,身上穿着沉重的铠甲,把那睁不大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生怕敌人来进攻。还有这个!这个俑半跪着,一脸丧气,也许是做错了什么正求饶呢!

二号展厅里也是武士俑们,三号展厅里都是战车马。这些战车马有的一脸傲气,似乎刚协助武士们打过胜仗凯旋归。七号坑出土的物品最多了,它们统一放置在一个展厅里供我们参观。里面有青铜鹅、铜车马、各种古代兵器等等。

这次取经之路,又让我长了许多见识。

今天在报纸上读到一篇“兵马俑〔大师〕沪上会〔真身〕”一文,不明白“兵马俑”是什么,于是在妈妈帮助下我通过查电脑,知道了“兵马俑”的来历:原来以前的朝代,皇帝逝世都是找一些活人陪葬,后来到了秦朝,一个大臣对秦始皇说:“之前的朝代乃是用活人陪葬。我觉得这样对您不是很妥当,不如让能工巧匠们打造出一支用泥土做成的您那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如何?”秦始皇觉得这个想法挺不错,就答应了下来。就有了现在这气魄雄伟的兵马俑军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目前已发掘了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平时的50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8000个左右。

现在,我还知道“兵马俑”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7月1日 星期四 晴

上午8:30,我们从皇后大酒店出发,先去游览西安的古城墙和古城门。西安的古城墙大概有两层楼高,我们爬上古城墙,可以看到城墙内有护城河,城墙又宽又长,上面有很多瞭望亭,城墙的中间是美丽的紫云阁,正对着的是城门,城门内也有瞭望亭,这些都是我们的祖先防御敌人用的。

接着我们到临潼游览华清池,这是唐朝皇帝唐玄宗和杨贵妃居住和游玩的地方。华清池里面特别漂亮,有很多名贵树木,其中从西域引进来的石榴树,枣树和柿子嫁接的黑枣柿子最有名,里面的房子都是古香古色。华清池里面有皇帝、太子和杨贵妃的沐浴的池子,沐浴的水都是温泉。我还用温泉洗了手和脸,舒服极了。

最后,我们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有三个馆,有两个已经发掘,还有一个已经建了展览馆,还没有发掘。已经发掘的的两个馆兵马俑很多很多,都像古时候的真的兵马一样,有的排着队整整齐齐地站在那里,有的变成了碎片静静地躺在土里,好壮观好壮观。

西安有这么多的名胜古迹,真不愧是历史名城啊!

在我家众多的工艺品中,有一个艺术品最让我情有独钟。它是一个约2分米的泥塑兵马俑。

它是几年前爸爸出差从外地带回来的,它由一个威武的士兵牵着一匹战马组合而成,那样子生动逼真,让我倍加喜爱。 兵马俑中的武士有着英俊的面孔和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手持一把长矛,身披铠甲、战袍,样子十分威武。他身上全是伤痕,看来这是一位久经沙场,英勇无畏的战士啊!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那匹战马非常的精神,它身上的马鞍上有几颗宝石。都在闪闪发光。看到这匹战马,我就可以想象到战士骑着它,在战场上与敌人搏斗,奋勇厮杀的激烈场景。

有人曾用“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来比喻非常好的人和马。我的兵马俑就好比吕布与赤兔。因为它们不仅样子好看,而且是勇敢的化身。我甚至认为就是赤兔与吕布也比不上我的兵马俑,因为它们被能工巧匠雕刻的那样精细,栩栩如生。 如今,我和我的兵马俑已经成了最要好的伙伴,我们的感情深厚,难舍难分。

上学期的一天我们的学校开展活动,去教育基地体验生活。我非常舍不得我的兵马俑。于是,我便带着它一起去基地体验生活。晚上睡觉时我一直把它放在枕边。 我爱我的兵马俑,愿你陪伴我快乐成长!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妹妹一起去西安参观了举世闻名的兵马俑。

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并且规模宏大。现在已发掘三个俑坑,面积近2万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有许多,兵马俑一排排、一列列,排列的格外整齐,简直是一个巨大的军队。

里面的兵器俑和马俑、军俑形态各异,各不相同。几千年来,兵器俑的刀刃仍闪闪发光,马的形象也栩栩如生:有的高昂着头,有的低头在寻思。我本来以为这些军俑都是千遍一律的,可我仔细观察,却发现军俑的面部表情各不相同:有的在微笑,有的好像在说话,有的眉头紧皱,有的面部严肃。他们个个聚精会神,随时待命出征。古人的智慧真是强大呀!

现在,兵马俑仍有未挖掘出来的,有的只挖掘出了面部和上半身。刚挖出的'兵马俑身上的衣服是彩色的,望着这兵马俑,我眼前仿佛望见了千军万马出征的浩荡场面,可真是雄伟壮观呀!

游览兵马俑的人很多,人们都不由自主的感叹:兵马俑不愧是世界八大奇迹。连外国人也赞叹:兵马俑真宏伟!听到这话,我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

百闻不如一见,你要快去看看这震撼世界的兵马俑吧!

今天上午,爸爸带我去博物馆参观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我们一进入大门,就先看了金属刻的孔子周游列国的雕像。有九千三百六十七个足球场大的秦陵。我还知道:据文献记摘,为秦始皇修建陵墓的劳役共有七十万余人次。但是他们来自哪里?命运如何?他们的生死成了千古之迷。

在陶瓷馆里,还看见了许多生活用品:陶壶、陶钵、陶拍、带盖陶盒、铜鼎、陶灯等。其他还有武器:手锯(生产工具)、铁錾(生产工具)、铁锹(生产工具)、铁铧(犁地工具)、铁钵(生活用品)等。铜车马又称“立车”,车马通长225米,高15米,总重量1061公斤,由3046个配件组成。古代武器有:金钩、镞形器、青铜长剑、铜殳。士兵一共有六种,分别是:车士、御手俑、骑兵俑、铠甲武士俑、铠甲军吏俑、高级军吏俑。以前的房子是用铜活页、秦砖制作而成。

参观完了陶瓷馆、书画馆、历史馆后,我兴高采烈跟着爸爸回家了。这次的参观可给我增加了不少的知识。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去西安旅游,参观了闻名中外的秦始皇兵马俑,它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主要由四个俑坑组成。一号坑最大,里面的兵马俑最多,以车兵为主,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非常壮观。二号坑主要由兵车阵组成,目前只试掘了一小部分。三号坑比较小,是兵马俑军队的指挥部。四号坑据说是军队的后勤部,但并没有完成,里面没有兵马俑。

每个兵马俑都和真人真马一样大小,栩栩如生,神态、长相、发式都各不相同,据说没有任何两个兵马俑是完全一样的。

兵马俑刚挖出来的时候都是彩色的,挖出来后颜色很快就消失了,变成了灰黑色,现在的技术还没有办法完好保存,所以二号坑只试掘了很少的部分,大部分都用土回填了,等今后技术发展了再挖掘。

我长大了一定要研究出保护兵马俑的办法,把兵马俑真实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让所有人都为我们的古代文明感到骄傲。

世界有七大奇迹,如果再加上陕西西安的秦兵马俑,世界就有八大奇迹了。

今年暑假的一天,我和妈妈来到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参观。刚进博物馆大厅,我就被它宏伟气场震撼了,我站在高处往下看,只见大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排得十分整齐,像一支庞大的正要上战场的精锐部队。我想秦始皇能统一中国,这样的军队一定起了很大的作用。

由于早有耳闻兵马俑姿态各异,成千上万个里面是找不到一模一样的两个的,所以,我接着又仔细端详了一个个兵马俑,只见它们面部神态、服饰、发型各不相同,但是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有的紧握双拳,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思念亲人。真是一幅幅精美的艺术珍品。

我最喜欢还是两辆铜车马,不仅制作精巧,而且构思新颖。一辆车还有蓬盖,这大概是最早的房车吧。

走出兵马俑博物馆,我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这个文化和艺术的宝库,的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个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的文化遗产。

嗨咯,大家好,我们这次来到了西安。你们知道来西安必须要去哪个景点玩吗?对了,就是兵马俑。前法国总理都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

我们在大门口请了一个导游就进馆参观了,哇!眼前的景象让我大饱眼福、大开眼界。整个墓坑呈长方形,被罩在一个巨大的棚子里。兵马俑,有牵马的,有直立的,有跪射的,他们都整整齐齐地排在墓坑里。他们都神情十分严肃,好像在等待命令,准备随时与敌厮杀。我们跟在导游后面,边走,边看,边听。墓坑里还有许多支离破碎的兵马俑,科学家们正在拼命的恢复。兵马俑还有一个神奇的特点-----那就是,千人无一相同面孔,每一个兵马俑的五官、胡须、发髻、动作都栩栩如生,我不禁佩服古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本领。二号坑和三号坑没有完全发掘出来,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看了这么伟大的建筑,此时我感慨万千:建造这么庞大的墓坑需要多少人力呢?毕竟有的工匠把一生都投入进去了呢!从中我认识到了中国皇帝的残暴,怪不得人人都想当皇帝呢。

夕阳西下,我们告别了兵马俑,告别了那段悲伤的历史······

暑假里我们去了陕西西安,我们逛了赛格,西安历史博物馆,最让我震撼的就是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一共有三个坑,我们首先去的是一号坑。一号坑最大,坑里的是一排排的军队。军人们是和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有的表情严肃,像是在思考问题,有的面带微笑,像是打了胜仗……他们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各有各的表情,个个都不一样,个个都栩栩如生。后面的军队,还没有修复好,有的没有头,有的没有腿,还有的没有胳膊。如果都修复好了,一定更壮观。

二号坑要比一号坑小一些,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里面的士兵或立或跪,准备着战斗,姿态更丰富了。前排有几位将军佣,他们头戴冠帽,神情严肃,那威风凛凛的样子,一看就是将军。除此之外,二号坑还有战车,以及数不清的青铜器。

3号坑里面是一二号坑的指挥部。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比较鲜艳。三号坑有一个车马房,车厢外面精致的花纹还看得清清楚楚呢!

秦兵马俑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建成的,真了不起,不愧为世界奇迹!

西安,古称长安,是我国黄河流域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它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秦始皇陵兵马俑等珍贵的文化遗产就在西安。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了之一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

兵马俑可壮观啦,据说它是一位农夫在挖井时发现的。考古学家们进行挖掘后发现,那里一共有三座俑坑,占地面积有2万多平方米,陶制的兵马俑有近8000件,战车百余乘,兵器数十万件。解说员阿姨告诉我,这三座兵马俑陪葬坑组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军事营垒,好像是在保卫秦始皇的陵园。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号坑,它有一万四千多平方米,至今都没有完全挖完,那里整整齐齐地站立着几千个兵马俑。工作人员叔叔阿姨们把那些挖掘出来的碎陶片一块一块仔细拼接,可辛苦了。复原后的陶俑,脸上的表情各不相同,身上的盔甲一片片整整齐齐,头发梳得干干净净,连发丝都清晰可见。我甚至还能清楚看到他们脚底鞋子上的花纹。秦朝工匠们的手艺真是太了不起了!二号坑的车马队,三号坑的指挥部同样非常壮观,我暗暗佩服秦朝的人们。

秦始皇兵马俑,真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奇迹!

兵马俑是西安伟大的奇迹。我一听就心痒痒的 ,真想一下子坐飞机飞到那儿。

兵马俑分为三个大坑,一号坑最大,里面有六千个兵马俑。兵马俑有许多。如:骑兵,炮兵,矛兵,盾兵。铠甲很威武,手中持着匕首,真是帅呆了。那些兵与将神态各异。有些兵一脸严肃,仿佛几百个幽灵呆呆地站在那儿。还有些兵目光炯炯有神好像胸有成竹的的能打败敌人。也有些兵眺望远方,似乎担心家人有没有出事。更多的兵目光坚定,等着将领待命出征。将领有些翘着二郎腿,啃着下酒菜,喝着酒,悠闲直得。好像打仗不关他们的事。也有些将领用食指指着远方,指挥兵卒,好像在说:“这次打仗一定要只许胜不许败。”

马的品种也不同,枣红马必须给将领骑,骑兵骑的是白龙马,至于秦始王嘛,那当然要用不折不扣的千里马。

秦国的兵马俑果然名不虚传。兵马俑真是我国的一颗璀璨明珠。

兵马俑多用陶冶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出土后由于空气干燥,颜色就慢慢地脱落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秦陵内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米左右,最高的米。陶马高米左右,身长2米左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人、马车和军阵是通过写实手法的艺术再现。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青铜兵器因经过防锈处理,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锋利如新,它们是当时的实战武器,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胖瘦、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有差异。统一六国之后实行全国征兵制,兵源来自全国各地,这恐怕是他们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有差别的主要原因。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纵观这千百个将士俑,其雕塑艺术成就完全达到了一种艺术美的高度。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还是那一匹匹跃跃欲试的战马塑造都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着力显现它们“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绝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满了个性特征,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俑坑发现种类齐全,数量空前的青铜兵器极大地丰富了秦兵器研究的领域,其中长铍,金钩等都是兵器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兵器铸造的标准化工艺、兵器表面防腐处理技术的发现和研究填补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空白。而秦俑的设计者为了再现2000年前的秦军“奋击百万”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他们不仅仅在于追求单个陶俑的形体高大,而且是精心设计了一个由8000余件形体高大的俑群构成一组规模庞大的军阵体系。右侧为一个巨大的方阵,左前方为一个大型疏阵,左后方则是指挥部。那数千名手执兵器的武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一列列、一行行,构成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阵容。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似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头戴软帽,穿袍着甲,足登方口浅履,手持长铍,似为短兵相接的甲士。还有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足登短靴,一手牵马一手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无钩的下级指挥官;有头戴鶡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这栩栩如生的千百个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态、个性的刻画方面,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如将军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着双重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带双卷尾长冠,昂首挺胸,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一般战士的神态:有的嘴唇努起胡角反卷,内心似聚结着怒气;有的立眉圆眼,眉间的肌肉拧成疙瘩,似有超人的大勇;有的浓眉大眼,阔口厚唇,性格憨厚纯朴;有的舒眉秀眼,头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侧目凝神,机警敏锐;有的昂首静思,有的低首若有所思,两者虽然得刻画一个“思”字,由于表现手法不同,前者给人的印象是气宇轩昂略带傲气,后者沉静文雅。秦俑表现的是古代军事题材,它既没有选择两方交战、将士厮杀的战争场面,也没有选择将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场面。而是捕捉了将士披甲,直兵列阵地,严阵以待的临阵场面。尽管我在这个井然有序的静态军阵营,艺术家们在单个陶俑的雕塑上,还是力求“偶动与静之中”。使那一件件披甲之锐的武士俑昂眉张目,肃然伫立,神态坚定而勇敢,他们好似整装待发,又好似处于临战状态,还有那一件件驾车的御手俑,双臂前伸,紧握髻绳,目视前方,待命而发;那一匹匹曳车的陶马,两耳竖立,双目圆睁,张鼻嘶鸣,跃跃欲试;那一件件骑士俑,右手牵马,左手提弓,机警的立于马前,一旦令下,就将驰骋疆场。正是由这千百个充满生气、神态各异的陶俑构成整体静态的军阵地,达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静极则生动,愈静则愈动”。惟有这种静态的军阵才能使人们感到军阵巨大威慑力的深浅莫测。这样恢宏的阵列,宏伟的构图,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建有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而俑坑内的108件骑兵俑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数量众多的古代骑兵的形象资料。在服饰装束及高度等方面都是严格模拟古代骑兵的战时形象。与步兵、车兵俑显然不同。它头戴圆形小帽,帽子两侧带扣系在颌下,身着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裆长裤,足磴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手甲。衣服具有短小轻巧的特色,铠甲显得简单而灵活。骑兵俑特殊的装束也与骑兵的战术特点密切相关。 而铜车马的出土使世人耳目为之一新。其工艺之复杂,作之精巧,技艺之卓越无不令人惊叹。秦陵二铜车是一种带有篷盖的豪华车,车舆接近正方形,它宽78厘米,进深88厘米,其宽度仅比一号车长4厘米,可进深较之一号车长40厘米。二号车舆上罩着一块类似于龟盖状的篷盖。大篷盖不仅将车舆全部罩了起来,甚至连车舆前边的“驾驶室”也遮盖起来,形成封闭式的车舆。以便车主与“驾驶员”传递命令。二号铜车属于小轿车类型。车主既可以坐乘,也可以卧息。如果躺在这样宽敞、舒适、豪华的车舆内,完全可以享受到一种“软卧车”的舒服感。既使远行千里也可以消除长途颠簸的疲劳。二号车车内设备更富有特色。车舆内曝有彩绘精美的软垫。考古专家曾在车舆底部发现一块方形大铜板,其大小几乎与舆论舆论底尺寸相当,铜板表面彩绘着各种鲜艳的几何形图案花纹,下面四角和中部有8个3厘米高的铜支钉支撑。这块彩绘大铜板无疑就是古车上的“文茵”,类似于一种软垫制品。如果车中铺设双重文茵,一定更加平稳而舒适,其功能无异于现代的“软卧车”。可以说二号车属于我国最早的“软卧车”模型。考古专家经过仔细清理发现二号铜车马总共由3462个铸件组成,其中铜铸件1742件,金铸件737件,银铸件983件。总重量达1241公斤,其中金铸件3公斤多,银铸件,4公斤多。一号铜车马铸件的数量也不会相差太远。两乘车加起来不少于5000多个零部件,尤其令人拍手叫绝的是这里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是铸造成型。而这5000多个零部件无论是大至2平方米以上的篷盖、伞盖及车舆、铜马、铜俑等,还是不足平方米的小攸勒管都是一次铸造成型。就拿篷盖与伞盖的铸造来说,它不仅面积大,而且薄厚不一,厚的地方为厘米,薄的地方仅有厘米,再加上篷盖、伞盖,都有一定的弧度,这样难度大的篷盖、伞盖能一次性浇铸成功,不要说在2200年前的秦代,就是在科技发达、设备齐全的今天也并非易事。铜马和铜俑的铸造也令我们当代的工程师望尘莫及。我们发现8匹铜马、两个御官俑的铸造都达到了维妙维肖的程度,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神态、性格、气质的刻划都可以与秦俑坑那雕塑最好的将军俑相媲美。铜马、铜俑铸造如此准,形神兼备实为罕见。比如铜马的笼头,它是由82节小金管和78节小银管连接起来,每节扁状金银管长仅厘米,一节金管与一节银管以子母卯形式相连接,其精细和灵活程度较之现代的表链毫不逊色。经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那马脖子下悬挂的缨络,这些缨络全是采用一根根细如发丝的铜丝制作的。专家们用放大镜反复观察,惊奇地发现铜丝表面无锻打痕迹,粗细均匀,表明很可能是用拔丝法制成。尤其是以铜丝组成的链环,是由铜丝两端对接焊成,对接面合缝严密。如此纤细的铜丝(毫米)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制作?采取什么样的工艺焊接?目前还是一个谜团。总之,铜车马的铸造工艺堪称古代青铜冶铸方面了不起的奇迹。试想当时没有车床,更没有现代化的冶铸设备,铸造出如此精美的金、银、铜大小规格不同的车马部件实在是一项伟大的创举。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出土的总之,秦俑二号坑出土的弓箭手、轻车兵、骑兵俑等,首次为我们展示了2200年前的古代骑兵、轻车兵和弓箭手的形象资料,在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秦始皇三号俑坑位于一号兵马俑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兵马俑坑东西相对,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三号俑坑号的陶俑大部分没有头,陶马马头也同样残缺不全,甚至有的残破陶片坑内也不见踪影。由此不难看出,三号俑坑曾遭受过严重的人为破坏。三号俑坑对于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以他们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增大,作战方式的变化,指挥者的位置开始移至中军。秦代战争将指挥部从中军中独立出来,这是军事战术发展的一大进步。指挥部独立出来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证。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命将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饰、装备等问题的珍贵资料。 大凡参观过兵马俑的人们,对于少数陶俑脸部残留的彩绘或许还记忆犹新。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陶俑的战袍上绘有朱红、桔红、白、粉绿、绿、紫等色。裤子绘有蓝、紫、粉紫、粉绿、朱红等色。甲片多为黑褐色,甲组和连甲带多为朱红。同时也有一部分甲组、连甲带绘成紫色。陶俑的颜面及手、脚面颜色均为粉红色,表现出肌肉的质感。特别是面部的彩绘尤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连眼睛的瞳孔也彩绘的活灵活现。陶俑的发髻、胡须和眉毛均为黑色。整体色彩显得绚丽而和谐。同时陶俑的彩绘还注重色调的对比。从个体看,有的上着绿色长襦,下穿绿色短裤。再从整体来看,如探方20战车后的一排陶俑,第一个身着红袍第二个身着绿袍,第三个身着紫袍,第四个身着白袍。不同色彩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陶马也同样有鲜艳而和谐的彩绘。如探方20出土的一组陶马,其局部仍然保留着鲜艳的色彩。四匹马似为白蹄枣红马,但是在局部用色方面又有明显的区别。如马躯体部分为枣红色,前体腔及肚皮部位分绿色,生殖器则绘为黑色。马腿表面也是枣红色,内面异为粉绿色,蹄为白色。马前腿内侧的两个小夜眼(俗称)也绘为白色。马头部的颜色更是精心彩绘,两腮及眼睛以下部位为白色,鼻梁枣红色,鼻孔为粉红色,嘴唇下部亦为枣红色,舌胎则为粉红色,牙齿又绘为白色,马鬃、马尾均为黑色。总之,陶马的色彩既逼真又艳丽,使之静态中的陶马形象更为生动,更具有艺术魅力。秦俑彩绘主要有红、绿、蓝、黄、紫、褐、白、黑八种颜色。如果再加上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如朱红、粉红、枣红色、中黄、粉紫、粉绿等,其颜色就不下十几种了。化验表明这些颜色均为矿物质。红色由辰砂、铅丹、赭石制成。绿色为孔雀石,蓝色蔚蓝铜矿,紫色为铅丹与蓝铜矿合成,褐色为褐铁矿,白色为铅白和高岭土,黑色为无定形炭。这些矿物质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颜料。秦俑运用了如此丰富的矿物颜料,表明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能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这些颜料。这不仅在彩绘艺术史上,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秦俑彩绘技术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一般在彩绘之前对陶俑表面先进行处理。由于陶俑是没有釉的素陶,具有较多的毛细孔,表面不能滑润。而彩绘则要求毛细孔不易太多,也不能太少,表面不易太滑,也不能太涩。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陶俑在烧造之前表面似用极细的泥均匀涂抹,并加以压光,减少了毛孔,又提高了光洁度,同时在陶俑烧造之后,似进行了化学物理处理。从陶俑陶片断面观察,也证明了陶俑烧造之前表面曾用细泥涂抹,有的部位不只涂抹一次,陶俑表面还涂有一层薄薄的类似以胶质的物质,表面涂胶减少了陶俑两者紧密地粘接起来,使之彩绘不易脱落。彩绘技法则是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陶俑的颜面、手、脚面部分先用一层赭石打底,再绘一层白色,再绘一层粉红色,尽量使色调与人体肤色接近。而袍、短裤、鞋等处的彩绘则是采取平涂一种颜色,只是在衣袖与袖口、甲片与连甲带之间运用不同的色调作对比,更显示出甲衣的质感。有些胡须、眼眉的处理,则是用黑色绘成一道道细细的毛发。总之,彩绘工序复杂,手法多样,着色讲究,充分显示了彩绘的层次和质感,使雕塑与彩绘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其中有些彩绘技法为汉代所继承。陶俑、陶马彩绘严格模拟实物,但在色调的掌握上以暖色为主,很少使用冷色。红、蓝、绿等色调的使用,巧妙地表现出秦军威武。 兵马俑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不可低估,而兵马俑更是全世界的一个奇迹,他让外国人赞叹,让中国人骄傲! 正说秦俑密码:“兵马俑”被证谬 除非解开秦俑错综复杂的谜团,否则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秘密、一个极爆炸性的古老真相,将永远消失。近日在《唐都学刊》刊发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研究成果指出:秦始皇帝陵群俑是一个确实存在的体系,但绝不是“兵马俑”说诠释的那个样子。 陕西师范大学文化学院的研究成果:《秦始皇帝陵近臣侍卫郎官俑与中国古代文明—— “兵马俑”证谬》对秦始皇陵陪葬坑发现的所谓“兵马俑”的身份提出严重质疑,指出随着发掘工作的广泛、深入,相关学科的进展,新发现新成果层出不穷,秦始皇帝陵陪葬坑的相关问题应该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大背景下进行讨论。 此文作者刘九生教授经过长期思考、缜密考证认定:陪葬坑出土的群俑,并非像现在认定的那样,“历史常随时间的消逝而需要修订”——作为一种解释系统,“兵马俑”和“宿卫军”及“军阵”说其谬有三——非一般军队的“兵”,而是侍卫系统的“郞”;不是“宿卫军”,而是始皇帝的“郞系统”;不是“军阵”的布置,而是“礼仪范式”的呈现。

兵马俑论文参考文献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秦始皇陵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对秦始皇陵园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始于。1962年,考古人员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布局图,经探测,陵园范围有平方公里,相当于近78个故宫,引起考古界轰动。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令全世界人惊叹,令全中国人自豪!

30年前,兵马俑博物馆还是一片田地,1974年3月29日,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西杨村的农民在打井时挖出了秦俑的陶片,从此,这里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坑的发现堪称第八大奇迹。” 30年过去了,可是这里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陕西省骊山北麓,茂密的林木掩映着一组规模宏大、外观别致的建筑,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年,位于秦始皇陵以东公里处,经考古工作者连续多年大规模钻探及研究考证,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之陵园中一处大型从葬坑。从此,这块曾是乱石堆积,偏僻冷寂的荒漠田野热闹起来。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纷至沓来……前不久,记者又一次重访这里。 奇迹制造三十年未解之谜 如果把兵马俑和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放在一起,可能看不出兵马俑在艺术方面的精美,兵马俑胜在“奇”上。它究竟是怎样的奇法?兵马俑博物馆老馆长袁仲一先生曾经说过,“为什么说兵马俑是个奇迹?我总结出了三个字:大、多、真。大就是陶俑像真人真马一样大小,过去在博物馆里经常看到一些陶俑,但都比较小,一般都二三十厘米,最多也就六七十厘米。兵马俑真人一样大小,在感官上超过了人们的想象。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感官上发生一定变化,它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力量和艺术上的崇高感。兵马俑1、2、3号坑出土的秦俑达到8000多件,仅1号坑就有6000多件,大气磅礴,邓小平当年看到后一直感叹‘不得了,不得了’。” 记者了解到,从兵马俑发现开始,袁馆长就一直没离开过这个地方,别看挖出来的文物有8000多件。可他都能如数家珍般说得很具体。他介绍说:“兵马俑都是一个个雕出来的,不是用模子做出来的,雕塑的人很多。据我初步统计,发掘和修复过程中,发现制作者的名字有87个,这些人都是老师傅了,下面还有一些徒弟,我推算一下,一个老师傅带着10个徒弟,就是870个人。我估计有上千人参加了这个工作,在中外雕塑艺术史上这都是奇迹。由于制作的人很多,一个人一种风格,有中央宫廷的工匠,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匠。一般人看兵马俑觉得都差不多,由于我们搞的时间长,能看出是什么人做的,宫廷工匠制作的作品从形象来说都是大力士,非常英武,来自民间的工匠制作的风格比较清新活泼,高矮胖瘦都有,这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系。从整体看,宫廷工匠的技艺水平高一些,比较熟练一些。民间工匠水平有高有低,这主要体现在身体的比例上,比如胳膊的长短不一,手的大小不一样。另外从面部表情上也可以看出水平的高低。所以,希拉克提出了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全世界的人都接受了。” 当然,出土文物在证实一些史实的同时,也同样给专家学者带来更多的问题,兵马俑由于其特殊时代、背景和出土量之大,它制造出的未解之谜也远远多于任何出土文物。这些谜团涉及到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 过去认为中国的雕塑艺术是在南北朝以后佛教传入中国才真正发展起来的。兵马俑发现以后,可以看出中国的雕塑艺术远在秦代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古代民间雕塑有六法,堆塑捏贴画刻,兵马俑上都有。另外从雕塑风格上讲,秦的雕塑艺术与西方有所不同,西方是高度的写实,秦俑不是这样,它写实,但带着一定的写意。 在兵马俑出土的青铜剑上,可以看到,这些剑出土时候都非常锋利,基本上光亮如新,有的根本没有生锈,制作得也非常规整,经过检测,它表面上经过了铬盐氧化处理。根据以往的记录,这种技术德国在1937年发明,美国在1950年发明,但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就掌握了这门技术,真是冶金史上的奇迹。 出土的青铜剑在古代到底是怎样的工艺流程?有人做过各种模拟性实验,北京冶金技术研究院做过一个实验,用老陈醋、土硝和铬矿石加在一起加热,加热到800度,变成液体,涂在剑的表面。有人还用蓝宝石在剑的表面上摩擦,可以把铬涂在剑的表面上。另外,像出土的铜马车,一辆车有三千多个零部件,组合起来非常复杂。它的车盖有2平方米,薄度有2~4毫米,是浇铸而成的,这对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过高过低都会“千疮百孔”,还有车上的伞,首先要浇铸成铜块。边上用锻造技术,这涉及到合金量的比例,如果含锡量过多或过少都不行。 记者了解到,兵马俑的制作也是个问题,这么大是怎么制作出来的?现在做都是分节做的,烧出来之后堆在一起的。那时候是整个烧出来的,有两个问题不好掌握,泥巴从湿到干的收缩比怎么掌握?烧制过程中软化到硬结的收缩比例怎么掌握?还有兵马俑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薄厚同时放到窑里烧,怎么掌握火候?还有泥巴,掺和石英砂的比例怎么掌握?诸如此类的技术问题,在当时都是怎么解决的?至今依然没有搞清楚。 发现“奇迹”,富了周围农民 在兵马俑博物馆的西侧,有两个村子,一个是西杨村,一个是下河村。兵马俑发现30年后,现如今的西杨村由于兵马俑的发现和兴建秦陵遗址公园,已经“缩水”得所剩无几,不少农民搬到了兵马俑博物馆的东侧居住。记者在这两个村子采访时发现,这里的耕地不多,据村民介绍,原来耕地有很多,虽然现在每家都有耕地,但面积比以前少多了,大部分农民都借助兵马俑和秦皇陵一带的旅游景点做起了生意,有开饭馆的,有开车的,有做建筑工的,有做导游的,有卖纪念品的。总之,不管他们做什么,都跟当地的旅游有关。靠着旅游业,农民逐渐富裕了。 在秦陵遗址公园看管树木的西杨村农民杨钰告诉记者说:“兵马俑没有发现前,这里很穷,农民一天的工分是7分,当时外地姑娘都不愿嫁到这里,这里年年都没粮食吃,而且还极度缺水。”30年的旅游经济发展让这两个村子发生了巨变,有的农民买了两辆汽车,村里所有人都住上了两层小楼。在村子里,记者遇见一位老太太,她在缝制手工艺品,她说一天能缝5个,一个可以卖5元钱,而且这个工艺品很好卖。“买的全是外地人,还有许多高鼻梁的外国人呢。”老太太笑眯眯地比划着告诉记者。 兵马俑所处的秦陵镇农民如今绝大多数都在博物馆附近做生意,他们谁都会说上几句外语,靠旅游吃饭使很多农民确实富起来了。 究竟是谁发现了兵马俑 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参观兵马俑时,说了一句话:“兵马俑很了不起,发现兵马俑的人也了不起。”到兵马俑参观的外国元首有很多,但是像克林顿这样指名道姓要见发现人还是头一次。于是,当年兵马俑发现人之一的杨志发有幸见到了克林顿。关于兵马俑的发现人问题,时隔30年,依然有多种不一的说法。 当时发现兵马俑是什么情况呢?据兵马俑袁馆长回忆,1974年3月,西杨村打井,当时在场的有三个生产组,每个组两个人,西杨村农民杨新满当时是政治队长。陶俑挖出来之后,他们也不认识,到处乱丢,后来临潼县文化馆的赵康民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让农民用架子车拉回去。当时送到县文化馆的农民就有杨新满。在此之前,当地农民曾三十多次看到过陶俑,但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1974年还是这个情况,村里的老太太还烧香磕头,说是瘟神,把俑头敲碎了,有的放到田地里当成稻草人赶鸟。老袁当时去的时候,从马路边上、垃圾堆里拣出很多陶俑残片,从废品收购站里收回了很多铜箭头。 兵马俑博物馆一位女讲解员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人们比较认可的兵马俑发现者就是西杨村的农民杨志发。”不久前的一个下午,记者在她的带领下,找到了正在兵马俑博物馆签名售书,如今已71岁的杨志发,当记者提出要对他进行采访时,没想到被他摇头拒绝。问他为什么不接受采访,老人家只嘟囔着说了一个字:“烦”。究竟是什么让这位老人如此烦心呢?显然当地其他农民竞相争夺发现权让他感到了不快。有人提议,与他一起照相。他一口答应,不过照一次相,要收50元人民币。尽管老杨要收钱,可要与他合影的游客仍然不少。记者从侧面了解到,除了克林顿接见过他,日本NHK电视台还曾把他请到日本,专门讲述当年发现兵马俑的过程。但由于其他农民对发现人的异议,让这位整天坐在博物馆商品部悠闲地签名售书的老人如今变得有些不安。 记者随后又在秦陵国家遗址公园找到了杨新满,67岁的他如今在一位私人老板开的玉器店里签名卖书,老板一个月给他1000块钱,记者见到他时,他的面前除了摆着临潼县(今临潼区)文化馆给他颁发的一张发现兵马俑证明书外,还在旁边墙上悬挂了一幅巨大的他和兵马俑的合成像,这位老人同样表示出不满,他说,当年发现兵马俑的人一共有9人,现在只剩下4个了,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得到一个让他满意的结果。杨新满想得到的是什么结果?为什么这些人对“发现人”这么看重?陕西省文物局负责人说:“还是利益的驱动。”他们提出的要求是在1号坑当年打井的地方标明发现人的名字。颁发发现认证书,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补偿。对此,兵马俑博物馆的负责人强调说:“我们只能说,是农民当年打井时集体发现的,别的什么都不会做,而且国家从来没有做这样的先例!” “发现人”之利,搅乱旅游市场 记者在兵马俑博物馆采访时发现,“发现人”签名售书已经成了当地的一道景观,但也常常因此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比如在采访杨新满的时候,由于签名问题,导致游客与玉器店的服务员争执起来,引起众人围观,严重影响西安的形象。还有就是在兵马俑博物馆,一些“野导”(即没有经过培训考核和颁发上岗证的导游)利用种种欺和暗示手段让游客去买杨志发签名的书。在博物馆内,记者跟随在一个旅行团的后面,听到导游如此介绍:“这里就是当年农民打井发现兵马俑的地方,当年发现兵马俑的人,现在只剩下杨志发一个人了,他现在已经退休,是咱们馆的名誉馆长,享受馆长的待遇。杨先生平时特别忙,要参加学术活动和接见外宾,偶尔到馆里签签名,不知道他今天在不在(其实杨志发差不多天天都在),我们一会儿到后面看看。”之后“野导”删繁就简,没一会儿就把游客带到了杨志发签名的地方,一进来就惊呼:“你们今天真幸运,他在这里。”之后“野导”介绍,杨志发面前摆的关于兵马俑的画册只印了3000本,马上就卖光了。实际上,这本没有标出定价的画册在西安的旅游点到处都是,而且每个地方定价都不一样。记者从兵马俑博物馆了解到,博物馆迄今只有袁仲一一个名誉馆长。按理说,杨志发作为兵马俑的发现的人之一,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在馆里签名售书。但是经过一些“野导”的蛊惑,这里面便多少有了一些欺的成分,因为每卖出一本书,导游有数额不等的回扣。 在这里,不仅是“野导”在吃“发现人”,就是正宗的导游,也参与其中。如此抢吃“发现人”,让好多热心的游客大呼上当!

兵马俑制作形象逼真,表情,外貌,身高各不一致,体现出我国烧制陶器水平的高超,而兵马俑是陶器而非真人,折射出秦王朝时期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都远远超出了那个时代,进入文明社会,让我们认识到当时的大秦帝国有多强大,也开始掘开了秦被封锁几千年后的面貌,解开了我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强盛,也让人认识到汉武帝活继他之后的皇帝有多么的龌龊,卑鄙,无耻,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不惜集体对秦始皇和秦王朝进行封杀,让我们认识到要想强大,就要学习秦的优点,制造先进兵器,搞好国防,兴修水利造福百姓鼓励农耕,科技兴国,服兵役要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当然对我们的自信也有一定的影响,我们有两个世界奇迹呢,长城是国防工程是世界第一大奇迹,兵马俑第二,其他靠边站,因为其他的世界奇迹是一个法国人看过后定论的,屁都不是,我们中国的事物没必要以外国的眼光评价,世界汉族最强,所以满清,蒙古,世界各地的强盗要处处遏制,提防,我们要重整汉族文化,主导世界第一,毛泽东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之事待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兵马俑( terra-cotta figures; soldier and horse figures) 兵马俑多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秦始皇兵马俑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秦兵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族,人物性格也不尽相同。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皇 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万之多。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园以南2000米的三刘村到县采石场部之间,有高5~25米的多级黄土崖。修陵园所用大量石料取自渭河北的仲山、峻峨山,全靠人力运至临潼,工程十分艰难。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仲山,峻峨山下死尸成片,侧面显示了整个工程的残酷。它还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呢! 秦始皇陵土陵冢高43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都城的皇城和宫城。内城略呈方形,周长3890米,除北面开两门外,其余三面各开一门。外城为长方 形,周长6294米,四面各开一门。陵冢位置在陵园南部。 秦始皇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l 500米处。昔日,这里是一片坟地,当地农民在掘墓时曾发现有像人一样的东西。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 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 在一号坑中已发掘出武士俑500余件,战车6乘,驾车马24匹,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机、铜戟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俑坑东端有210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排成三列横队,每列70人,其中除3个领队身着销甲外,其余均穿短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似待命出发的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个个手执3米左右长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间隔在11条东西向的过洞里,排成38路纵队。南北两侧和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为卫队,以防侧尾受袭。这支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呈曲尺形方阵,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二号坑建有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秦兵马俑博物馆官长袁仲一解释说:“一来,为的是更好地保护文物,二来,因为把整个军阵全部清出地面,起码需要5~7年的功夫。这样做的好处是游客既可以参观到二号坑局部的风采,有可以亲眼看到二号坑的挖掘工作。” 据初步推算,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 三号坑在一号坑西端25米处,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只是没有建成而已。 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 从2个坑的布局和阵法看,二号坑阵式复杂,兵种齐全,是对阵的中坚力量。这种编组方法在兵书上叫作“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偶落钩连,折曲相对。”《孙膑兵法》说:“在骑与战者,分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反则广其弩”,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百战不殆。二号坑是这位古代军事家的理论图解。 从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记年号看,兵马俑从葬坑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秦始皇凭借他“挥剑决浮云”、“大略驾群才”的能力,灭六国,统天下。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位,继续大修阿房宫和弛道,赋税徭役比以前更为繁重,从而引起农民大起义。在这种形式下,三号坑中途终断,四号坑未及放兵马俑,就匆匆填死了。发掘中发现有火焚痕迹,可能与楚霸王入关火烧阿房宫有关系。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秦始皇陵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兵马俑一号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厅,设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向中外广大旅游者开放。2007年5月8日,西安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沧海桑田,雄壮的兵马俑军阵曾沉寂千年。二十世纪的今天,在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探索中,古老的兵马俑焕发出了新的生命,走向了新的辉煌。 兵马俑共计8000余件,规模十分宏大。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临潼县城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势宏伟,是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 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东发现三个大型陪葬的兵马俑坑,并相继进行发掘和建馆保护。三个坑成品字形,总面积22780平方米,坑内置放与真人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马共约7400余件。三个坑分别定名为一、二、三号兵马俑坑。 一号坑最大,坑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有6000余陶人陶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环形方阵。坑东端有三列横排武士俑,手执弓弩类远射兵器,似为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手执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在11个过洞里排列成38路纵队。南北两翼的后卫部队。 二号兵马俑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积6000平方米,是一坐西朝东,由骑兵、步兵、弩兵和战车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大致可分为弩兵俑方阵,驷马战车方阵,车步、骑兵俑混合长方阵,骑兵俑方阵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共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0多辆,并有大量金属兵器。 三号兵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积约520平方米,它与一、二号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似为统师三军的指挥部,出土68个陶俑和4 马1 车。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上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俑阵经发掘对外开放后便轰动世界。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从此秦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974年在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发现一处地下建筑及陶俑,其位于秦始皇陵园东侧1千米处。这就是震动了世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陵兵马俑。 秦陵兵马俑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一号坑为步兵部队,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面积为14220米,是一位农民打井时挖出的。2二号坑呈曲尺形,面积为5000米2,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三号坑呈凹字形,面积为520米2,似为统帅一、二号坑的指挥机关。三个坑共有7000余件陶俑、100余乘战车、400余匹陶马和数十万件兵器。 秦兵马俑场面宏大,威风凛凛,队列整齐,展现了秦军的编制、武器的装备和古代战争的阵法。秦兵马俑皆仿真人、真马制成。陶俑身高米~米,多按秦军将士的形象塑造,体格魁伟,体态匀称。陶俑又按兵种的不同分为步兵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将军俑等。步兵俑身着战袍,背挎弓箭;骑兵俑大多一手执疆绳,一手持弓箭,身着短甲、紧口裤,足蹬长统马靴,准备随时上马拚杀;车兵俑有驭手和军士两种,驭手居中,驾驭着战车,军士分列战车两列,保护驭手;弓弩手张弓搭箭,凝视前方,或在立姿,或在跪姿;将军俑神态自若,表现出临阵不惊的大将风度。陶马高米,长2米,体形健硕,肌肉丰满,昂首伫立,鬃毛分飞,表情机警敏捷,匹匹都像是奔驰战场的骏马。这些都显示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统一六国的雄伟军容,表现了极高的造型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宝库。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秦始皇陵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兵马俑一号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厅,设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向中外广大旅游者开放。

兵马俑论文题目

这么多字,你删减一下就成你自己的文章啦~~1974年,在陕西省临潼县晏寨公社西杨村发现了秦始皇陵兵马俑从葬坑,坑址距秦始皇陵陵园外城东城坦约公里。 公元前247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即秦王位。他先后平定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秦王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一生做了许多有利于统一的重大事业。他废封建,置郡县、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和统一文字等等。 秦始皇初即王位就开始修建陵园。统一全国后,他征发来修筑骊山陵园的民夫,最多时达七十多万人。直到他五十岁去世时,陵园还未全部竣工,秦二世胡亥又接着修了两年,前后共费时近三十九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后葬入骊山。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关火烧阿房宫等秦宫室,秦始皇陵园也被焚毁。原建筑虽然早已毁坏,但仍可看到遗迹。陵园周围还有许多遗址,现在已经知道的有:陪葬墓、马厩坑、石料加工场、弄徙墓地、杀殉坑、兵马俑坑和铜国马坑等。 1974年春,当地群众在打井时挖出大型陶俑。经考古工作者钻探试掘,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陶俑坑,并定名为一号兵马俑坑。以后又相继发现了二号、三号兵马俑坑。一号兵马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约平方米。坑的东部为一条南北长60米、东西宽米的长廊,里面站着三排陶俑,每排68个,组成一个横队。横队后面夯筑隔墙十堵,将坑分为东西向的十一个过洞。南、北两个过洞较窄,各站两排俑。中间九个过洞里各站四排俑,均为面向东的纵队。陶俑按服装不同可分为铠甲俑和战袍俑。陶俑中间有木质战车(已朽),每乘战车前有四匹战马,车后并排站三个铠甲俑,他们是车上的甲首、参乘和驭者。这些陶俑身高米,手执戈、矛、剑、吴钩、弓、戟等兵器。陶马高米,长2米。几年来,一号坑已挖掘了五个探方,面积约平方米,出土陶俑件、陶马32匹、战车8乘、鼓3面。根据排列密度推算,一号坑全部挖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余件。二号兵马俑坑在一号坑东部以北约20米处,平面呈曲尺形。东西最长处为124米,南北最宽处为98米,深5米,面积约平方米。坑内用隔墙分为四个单元。二号坑以战车为主,坑内约有战车、陶马、陶俑等件。三号兵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东西长米,南北宽米,面积约520平方米。坑内有陶俑68件、驷马战车一乘。 秦俑坑中兵俑的排列形式,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特别是秦代的军队编制状况。一号坑内以车兵为主,车步兵相间:二号坑里车兵较多,步骑也占一定数量,形成车、步、骑联合编队的形式;三号坑似为指挥机关。 出土的陶俑是按照秦军将卒形象塑造的。众多的陶俑给人的印象是:体格魁伟,比例匀称,造型逼真,形象生动。步兵俑大都是单独编列,往往位于每一兵力单位的前部。有的跟随在车、骑后面,即"徙卒"。他们挟弓挎箭,身著战袍,凝目聆听,显得镇静而机警。同车、骑混编的甲俑都执长兵器,免胄束发,形象威武。骑兵俑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提弓状,头戴圆形压发小帽,上绘彩色梅花形散点纹,两侧有帽带扣结于颔下。上身着短甲,下着紧口裤,足登长筒马靴,勇武精悍。 车兵是古老的兵种之一,秦车是单辕的敞篷战车。驭者居中。身著重甲,双臂护以臂甲,手握车辔,目视前方,曲背挺腿,显得全神贯注,驭术娴熟。车士分列车侧,一手按车舆,一手执兵器。弓弩手是徙卒中一个独立的兵种,在秦军中占有显要的地位。蹲姿甲俑执弓控弦,目视前方,表情严肃,是训练有素的勇士形象。 将军俑头戴燕尾长冠,身著细扎花甲,坚定沉着,刚毅自若,充分体现了身经百战,临敌不惧的大将风度。陶马体形高大,劲健有力。膘肥而不臃肿,腿瘦而不单薄。无论是车马还是乘马,均张口衔镳,剪鬃缚尾,双耳前倾。显示了它们是机警敏锐,强壮善驰的良马。 在陶俑的制作工艺上也有独到之处。秦代的制陶工匠和雕塑工匠用以模为主、塑模结合、分件制作、逐步套合和入窑绕制、出窑绘彩的方法,烧制出这些大型陶俑和陶马。陶俑头部大都是合模制成,俑腿和俑身是采用模制或泥条盘成,臂和手用模制或手制。对各个细部的制作,运用塑、模、捏、贴、刻、画等方法,逐个进行雕塑。例如陶俑头部的制作是先模制成头形,作成初胎,然后复泥,制出眼、鼻、耳、嘴、胡须。身部也是在打好初胎后再复泥,用手制成衣服,用刀刻出甲片,用印模压成甲钉。陶马的制作也是采用分件合模和堆塑的方法制成的。分件制作后,安装套合,用泥粘接,然后入窑烧制,烧好后绘彩。陶俑的手脸为粉红色,服饰有粉绿、粉紫、深绿、赭石等颜色。在陶俑的身上还刻有"宫疆"、"咸阳"、"都仓"、"宫系"、"廿"、"得"等字样,这些有的是中央制陶作坊管理下的工匠名字,有的是编号。 俑坑中的战车是木制的,木质因年久已腐朽,但车辕、衡、輢、轮、轼、毂等在泥土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迹。车上的铜质构件都保存了下来。从坑中车迹看,车为单辕,辕长米,前端仰起,后端平直压于车舆下。舆呈横长方形,舆前有轼,后边开门。车轮高米。辕前有衡,衡上缚双轭。车前驾四马,驾具齐全。车身通体髹漆,有的地方还有彩绘的花纹。按照车身的大小和装饰,大体可分为指挥车、副车、乘车和一般战车。 从兵马俑坑中还挖掘出大量金属兵器,有青铜剑、戈、矛、戟、铍、殳、钺、吴钩、弩、箭、镞等共几万件,它们大多是当时的实用品。这些兵器制作精良,有的至今仍锋利无比,说明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冶金制造技术已具有较高的水平

以建筑角度定论点吧,它的建筑水平堪称空前的,主墓处于保护考虑,现在都不能打开,你可以从这点开始。

30年前,兵马俑博物馆还是一片田地,1974年3月29日,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西杨村的农民在打井时挖出了秦俑的陶片,从此,这里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坑的发现堪称第八大奇迹。” 30年过去了,可是这里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陕西省骊山北麓,茂密的林木掩映着一组规模宏大、外观别致的建筑,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年,位于秦始皇陵以东公里处,经考古工作者连续多年大规模钻探及研究考证,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之陵园中一处大型从葬坑。从此,这块曾是乱石堆积,偏僻冷寂的荒漠田野热闹起来。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纷至沓来……前不久,记者又一次重访这里。 奇迹制造三十年未解之谜 如果把兵马俑和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放在一起,可能看不出兵马俑在艺术方面的精美,兵马俑胜在“奇”上。它究竟是怎样的奇法?兵马俑博物馆老馆长袁仲一先生曾经说过,“为什么说兵马俑是个奇迹?我总结出了三个字:大、多、真。大就是陶俑像真人真马一样大小,过去在博物馆里经常看到一些陶俑,但都比较小,一般都二三十厘米,最多也就六七十厘米。兵马俑真人一样大小,在感官上超过了人们的想象。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感官上发生一定变化,它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力量和艺术上的崇高感。兵马俑1、2、3号坑出土的秦俑达到8000多件,仅1号坑就有6000多件,大气磅礴,邓小平当年看到后一直感叹‘不得了,不得了’。” 记者了解到,从兵马俑发现开始,袁馆长就一直没离开过这个地方,别看挖出来的文物有8000多件。可他都能如数家珍般说得很具体。他介绍说:“兵马俑都是一个个雕出来的,不是用模子做出来的,雕塑的人很多。据我初步统计,发掘和修复过程中,发现制作者的名字有87个,这些人都是老师傅了,下面还有一些徒弟,我推算一下,一个老师傅带着10个徒弟,就是870个人。我估计有上千人参加了这个工作,在中外雕塑艺术史上这都是奇迹。由于制作的人很多,一个人一种风格,有中央宫廷的工匠,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匠。一般人看兵马俑觉得都差不多,由于我们搞的时间长,能看出是什么人做的,宫廷工匠制作的作品从形象来说都是大力士,非常英武,来自民间的工匠制作的风格比较清新活泼,高矮胖瘦都有,这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系。从整体看,宫廷工匠的技艺水平高一些,比较熟练一些。民间工匠水平有高有低,这主要体现在身体的比例上,比如胳膊的长短不一,手的大小不一样。另外从面部表情上也可以看出水平的高低。所以,希拉克提出了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全世界的人都接受了。” 当然,出土文物在证实一些史实的同时,也同样给专家学者带来更多的问题,兵马俑由于其特殊时代、背景和出土量之大,它制造出的未解之谜也远远多于任何出土文物。这些谜团涉及到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 过去认为中国的雕塑艺术是在南北朝以后佛教传入中国才真正发展起来的。兵马俑发现以后,可以看出中国的雕塑艺术远在秦代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古代民间雕塑有六法,堆塑捏贴画刻,兵马俑上都有。另外从雕塑风格上讲,秦的雕塑艺术与西方有所不同,西方是高度的写实,秦俑不是这样,它写实,但带着一定的写意。 在兵马俑出土的青铜剑上,可以看到,这些剑出土时候都非常锋利,基本上光亮如新,有的根本没有生锈,制作得也非常规整,经过检测,它表面上经过了铬盐氧化处理。根据以往的记录,这种技术德国在1937年发明,美国在1950年发明,但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就掌握了这门技术,真是冶金史上的奇迹。 出土的青铜剑在古代到底是怎样的工艺流程?有人做过各种模拟性实验,北京冶金技术研究院做过一个实验,用老陈醋、土硝和铬矿石加在一起加热,加热到800度,变成液体,涂在剑的表面。有人还用蓝宝石在剑的表面上摩擦,可以把铬涂在剑的表面上。另外,像出土的铜马车,一辆车有三千多个零部件,组合起来非常复杂。它的车盖有2平方米,薄度有2~4毫米,是浇铸而成的,这对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过高过低都会“千疮百孔”,还有车上的伞,首先要浇铸成铜块。边上用锻造技术,这涉及到合金量的比例,如果含锡量过多或过少都不行。 记者了解到,兵马俑的制作也是个问题,这么大是怎么制作出来的?现在做都是分节做的,烧出来之后堆在一起的。那时候是整个烧出来的,有两个问题不好掌握,泥巴从湿到干的收缩比怎么掌握?烧制过程中软化到硬结的收缩比例怎么掌握?还有兵马俑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薄厚同时放到窑里烧,怎么掌握火候?还有泥巴,掺和石英砂的比例怎么掌握?诸如此类的技术问题,在当时都是怎么解决的?至今依然没有搞清楚。 发现“奇迹”,富了周围农民 在兵马俑博物馆的西侧,有两个村子,一个是西杨村,一个是下河村。兵马俑发现30年后,现如今的西杨村由于兵马俑的发现和兴建秦陵遗址公园,已经“缩水”得所剩无几,不少农民搬到了兵马俑博物馆的东侧居住。记者在这两个村子采访时发现,这里的耕地不多,据村民介绍,原来耕地有很多,虽然现在每家都有耕地,但面积比以前少多了,大部分农民都借助兵马俑和秦皇陵一带的旅游景点做起了生意,有开饭馆的,有开车的,有做建筑工的,有做导游的,有卖纪念品的。总之,不管他们做什么,都跟当地的旅游有关。靠着旅游业,农民逐渐富裕了。 在秦陵遗址公园看管树木的西杨村农民杨钰告诉记者说:“兵马俑没有发现前,这里很穷,农民一天的工分是7分,当时外地姑娘都不愿嫁到这里,这里年年都没粮食吃,而且还极度缺水。”30年的旅游经济发展让这两个村子发生了巨变,有的农民买了两辆汽车,村里所有人都住上了两层小楼。在村子里,记者遇见一位老太太,她在缝制手工艺品,她说一天能缝5个,一个可以卖5元钱,而且这个工艺品很好卖。“买的全是外地人,还有许多高鼻梁的外国人呢。”老太太笑眯眯地比划着告诉记者。 兵马俑所处的秦陵镇农民如今绝大多数都在博物馆附近做生意,他们谁都会说上几句外语,靠旅游吃饭使很多农民确实富起来了。 究竟是谁发现了兵马俑 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参观兵马俑时,说了一句话:“兵马俑很了不起,发现兵马俑的人也了不起。”到兵马俑参观的外国元首有很多,但是像克林顿这样指名道姓要见发现人还是头一次。于是,当年兵马俑发现人之一的杨志发有幸见到了克林顿。关于兵马俑的发现人问题,时隔30年,依然有多种不一的说法。 当时发现兵马俑是什么情况呢?据兵马俑袁馆长回忆,1974年3月,西杨村打井,当时在场的有三个生产组,每个组两个人,西杨村农民杨新满当时是政治队长。陶俑挖出来之后,他们也不认识,到处乱丢,后来临潼县文化馆的赵康民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让农民用架子车拉回去。当时送到县文化馆的农民就有杨新满。在此之前,当地农民曾三十多次看到过陶俑,但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1974年还是这个情况,村里的老太太还烧香磕头,说是瘟神,把俑头敲碎了,有的放到田地里当成稻草人赶鸟。老袁当时去的时候,从马路边上、垃圾堆里拣出很多陶俑残片,从废品收购站里收回了很多铜箭头。 兵马俑博物馆一位女讲解员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人们比较认可的兵马俑发现者就是西杨村的农民杨志发。”不久前的一个下午,记者在她的带领下,找到了正在兵马俑博物馆签名售书,如今已71岁的杨志发,当记者提出要对他进行采访时,没想到被他摇头拒绝。问他为什么不接受采访,老人家只嘟囔着说了一个字:“烦”。究竟是什么让这位老人如此烦心呢?显然当地其他农民竞相争夺发现权让他感到了不快。有人提议,与他一起照相。他一口答应,不过照一次相,要收50元人民币。尽管老杨要收钱,可要与他合影的游客仍然不少。记者从侧面了解到,除了克林顿接见过他,日本NHK电视台还曾把他请到日本,专门讲述当年发现兵马俑的过程。但由于其他农民对发现人的异议,让这位整天坐在博物馆商品部悠闲地签名售书的老人如今变得有些不安。 记者随后又在秦陵国家遗址公园找到了杨新满,67岁的他如今在一位私人老板开的玉器店里签名卖书,老板一个月给他1000块钱,记者见到他时,他的面前除了摆着临潼县(今临潼区)文化馆给他颁发的一张发现兵马俑证明书外,还在旁边墙上悬挂了一幅巨大的他和兵马俑的合成像,这位老人同样表示出不满,他说,当年发现兵马俑的人一共有9人,现在只剩下4个了,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得到一个让他满意的结果。杨新满想得到的是什么结果?为什么这些人对“发现人”这么看重?陕西省文物局负责人说:“还是利益的驱动。”他们提出的要求是在1号坑当年打井的地方标明发现人的名字。颁发发现认证书,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补偿。对此,兵马俑博物馆的负责人强调说:“我们只能说,是农民当年打井时集体发现的,别的什么都不会做,而且国家从来没有做这样的先例!” “发现人”之利,搅乱旅游市场 记者在兵马俑博物馆采访时发现,“发现人”签名售书已经成了当地的一道景观,但也常常因此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比如在采访杨新满的时候,由于签名问题,导致游客与玉器店的服务员争执起来,引起众人围观,严重影响西安的形象。还有就是在兵马俑博物馆,一些“野导”(即没有经过培训考核和颁发上岗证的导游)利用种种欺和暗示手段让游客去买杨志发签名的书。在博物馆内,记者跟随在一个旅行团的后面,听到导游如此介绍:“这里就是当年农民打井发现兵马俑的地方,当年发现兵马俑的人,现在只剩下杨志发一个人了,他现在已经退休,是咱们馆的名誉馆长,享受馆长的待遇。杨先生平时特别忙,要参加学术活动和接见外宾,偶尔到馆里签签名,不知道他今天在不在(其实杨志发差不多天天都在),我们一会儿到后面看看。”之后“野导”删繁就简,没一会儿就把游客带到了杨志发签名的地方,一进来就惊呼:“你们今天真幸运,他在这里。”之后“野导”介绍,杨志发面前摆的关于兵马俑的画册只印了3000本,马上就卖光了。实际上,这本没有标出定价的画册在西安的旅游点到处都是,而且每个地方定价都不一样。记者从兵马俑博物馆了解到,博物馆迄今只有袁仲一一个名誉馆长。按理说,杨志发作为兵马俑的发现的人之一,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在馆里签名售书。但是经过一些“野导”的蛊惑,这里面便多少有了一些欺的成分,因为每卖出一本书,导游有数额不等的回扣。 在这里,不仅是“野导”在吃“发现人”,就是正宗的导游,也参与其中。如此抢吃“发现人”,让好多热心的游客大呼上当!

兵马俑论文的参考文献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秦始皇陵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对秦始皇陵园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始于。1962年,考古人员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布局图,经探测,陵园范围有平方公里,相当于近78个故宫,引起考古界轰动。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令全世界人惊叹,令全中国人自豪!

兵马俑多用陶冶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出土后由于空气干燥,颜色就慢慢地脱落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秦陵内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米左右,最高的米。陶马高米左右,身长2米左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人、马车和军阵是通过写实手法的艺术再现。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青铜兵器因经过防锈处理,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锋利如新,它们是当时的实战武器,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胖瘦、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有差异。统一六国之后实行全国征兵制,兵源来自全国各地,这恐怕是他们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有差别的主要原因。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纵观这千百个将士俑,其雕塑艺术成就完全达到了一种艺术美的高度。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还是那一匹匹跃跃欲试的战马塑造都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着力显现它们“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绝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满了个性特征,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俑坑发现种类齐全,数量空前的青铜兵器极大地丰富了秦兵器研究的领域,其中长铍,金钩等都是兵器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兵器铸造的标准化工艺、兵器表面防腐处理技术的发现和研究填补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空白。而秦俑的设计者为了再现2000年前的秦军“奋击百万”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他们不仅仅在于追求单个陶俑的形体高大,而且是精心设计了一个由8000余件形体高大的俑群构成一组规模庞大的军阵体系。右侧为一个巨大的方阵,左前方为一个大型疏阵,左后方则是指挥部。那数千名手执兵器的武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一列列、一行行,构成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阵容。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似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头戴软帽,穿袍着甲,足登方口浅履,手持长铍,似为短兵相接的甲士。还有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足登短靴,一手牵马一手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无钩的下级指挥官;有头戴鶡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这栩栩如生的千百个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态、个性的刻画方面,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如将军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着双重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带双卷尾长冠,昂首挺胸,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一般战士的神态:有的嘴唇努起胡角反卷,内心似聚结着怒气;有的立眉圆眼,眉间的肌肉拧成疙瘩,似有超人的大勇;有的浓眉大眼,阔口厚唇,性格憨厚纯朴;有的舒眉秀眼,头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侧目凝神,机警敏锐;有的昂首静思,有的低首若有所思,两者虽然得刻画一个“思”字,由于表现手法不同,前者给人的印象是气宇轩昂略带傲气,后者沉静文雅。秦俑表现的是古代军事题材,它既没有选择两方交战、将士厮杀的战争场面,也没有选择将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场面。而是捕捉了将士披甲,直兵列阵地,严阵以待的临阵场面。尽管我在这个井然有序的静态军阵营,艺术家们在单个陶俑的雕塑上,还是力求“偶动与静之中”。使那一件件披甲之锐的武士俑昂眉张目,肃然伫立,神态坚定而勇敢,他们好似整装待发,又好似处于临战状态,还有那一件件驾车的御手俑,双臂前伸,紧握髻绳,目视前方,待命而发;那一匹匹曳车的陶马,两耳竖立,双目圆睁,张鼻嘶鸣,跃跃欲试;那一件件骑士俑,右手牵马,左手提弓,机警的立于马前,一旦令下,就将驰骋疆场。正是由这千百个充满生气、神态各异的陶俑构成整体静态的军阵地,达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静极则生动,愈静则愈动”。惟有这种静态的军阵才能使人们感到军阵巨大威慑力的深浅莫测。这样恢宏的阵列,宏伟的构图,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建有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而俑坑内的108件骑兵俑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数量众多的古代骑兵的形象资料。在服饰装束及高度等方面都是严格模拟古代骑兵的战时形象。与步兵、车兵俑显然不同。它头戴圆形小帽,帽子两侧带扣系在颌下,身着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裆长裤,足磴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手甲。衣服具有短小轻巧的特色,铠甲显得简单而灵活。骑兵俑特殊的装束也与骑兵的战术特点密切相关。 而铜车马的出土使世人耳目为之一新。其工艺之复杂,作之精巧,技艺之卓越无不令人惊叹。秦陵二铜车是一种带有篷盖的豪华车,车舆接近正方形,它宽78厘米,进深88厘米,其宽度仅比一号车长4厘米,可进深较之一号车长40厘米。二号车舆上罩着一块类似于龟盖状的篷盖。大篷盖不仅将车舆全部罩了起来,甚至连车舆前边的“驾驶室”也遮盖起来,形成封闭式的车舆。以便车主与“驾驶员”传递命令。二号铜车属于小轿车类型。车主既可以坐乘,也可以卧息。如果躺在这样宽敞、舒适、豪华的车舆内,完全可以享受到一种“软卧车”的舒服感。既使远行千里也可以消除长途颠簸的疲劳。二号车车内设备更富有特色。车舆内曝有彩绘精美的软垫。考古专家曾在车舆底部发现一块方形大铜板,其大小几乎与舆论舆论底尺寸相当,铜板表面彩绘着各种鲜艳的几何形图案花纹,下面四角和中部有8个3厘米高的铜支钉支撑。这块彩绘大铜板无疑就是古车上的“文茵”,类似于一种软垫制品。如果车中铺设双重文茵,一定更加平稳而舒适,其功能无异于现代的“软卧车”。可以说二号车属于我国最早的“软卧车”模型。考古专家经过仔细清理发现二号铜车马总共由3462个铸件组成,其中铜铸件1742件,金铸件737件,银铸件983件。总重量达1241公斤,其中金铸件3公斤多,银铸件,4公斤多。一号铜车马铸件的数量也不会相差太远。两乘车加起来不少于5000多个零部件,尤其令人拍手叫绝的是这里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是铸造成型。而这5000多个零部件无论是大至2平方米以上的篷盖、伞盖及车舆、铜马、铜俑等,还是不足平方米的小攸勒管都是一次铸造成型。就拿篷盖与伞盖的铸造来说,它不仅面积大,而且薄厚不一,厚的地方为厘米,薄的地方仅有厘米,再加上篷盖、伞盖,都有一定的弧度,这样难度大的篷盖、伞盖能一次性浇铸成功,不要说在2200年前的秦代,就是在科技发达、设备齐全的今天也并非易事。铜马和铜俑的铸造也令我们当代的工程师望尘莫及。我们发现8匹铜马、两个御官俑的铸造都达到了维妙维肖的程度,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神态、性格、气质的刻划都可以与秦俑坑那雕塑最好的将军俑相媲美。铜马、铜俑铸造如此准,形神兼备实为罕见。比如铜马的笼头,它是由82节小金管和78节小银管连接起来,每节扁状金银管长仅厘米,一节金管与一节银管以子母卯形式相连接,其精细和灵活程度较之现代的表链毫不逊色。经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那马脖子下悬挂的缨络,这些缨络全是采用一根根细如发丝的铜丝制作的。专家们用放大镜反复观察,惊奇地发现铜丝表面无锻打痕迹,粗细均匀,表明很可能是用拔丝法制成。尤其是以铜丝组成的链环,是由铜丝两端对接焊成,对接面合缝严密。如此纤细的铜丝(毫米)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制作?采取什么样的工艺焊接?目前还是一个谜团。总之,铜车马的铸造工艺堪称古代青铜冶铸方面了不起的奇迹。试想当时没有车床,更没有现代化的冶铸设备,铸造出如此精美的金、银、铜大小规格不同的车马部件实在是一项伟大的创举。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出土的总之,秦俑二号坑出土的弓箭手、轻车兵、骑兵俑等,首次为我们展示了2200年前的古代骑兵、轻车兵和弓箭手的形象资料,在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秦始皇三号俑坑位于一号兵马俑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兵马俑坑东西相对,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三号俑坑号的陶俑大部分没有头,陶马马头也同样残缺不全,甚至有的残破陶片坑内也不见踪影。由此不难看出,三号俑坑曾遭受过严重的人为破坏。三号俑坑对于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以他们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增大,作战方式的变化,指挥者的位置开始移至中军。秦代战争将指挥部从中军中独立出来,这是军事战术发展的一大进步。指挥部独立出来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证。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命将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饰、装备等问题的珍贵资料。 大凡参观过兵马俑的人们,对于少数陶俑脸部残留的彩绘或许还记忆犹新。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陶俑的战袍上绘有朱红、桔红、白、粉绿、绿、紫等色。裤子绘有蓝、紫、粉紫、粉绿、朱红等色。甲片多为黑褐色,甲组和连甲带多为朱红。同时也有一部分甲组、连甲带绘成紫色。陶俑的颜面及手、脚面颜色均为粉红色,表现出肌肉的质感。特别是面部的彩绘尤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连眼睛的瞳孔也彩绘的活灵活现。陶俑的发髻、胡须和眉毛均为黑色。整体色彩显得绚丽而和谐。同时陶俑的彩绘还注重色调的对比。从个体看,有的上着绿色长襦,下穿绿色短裤。再从整体来看,如探方20战车后的一排陶俑,第一个身着红袍第二个身着绿袍,第三个身着紫袍,第四个身着白袍。不同色彩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陶马也同样有鲜艳而和谐的彩绘。如探方20出土的一组陶马,其局部仍然保留着鲜艳的色彩。四匹马似为白蹄枣红马,但是在局部用色方面又有明显的区别。如马躯体部分为枣红色,前体腔及肚皮部位分绿色,生殖器则绘为黑色。马腿表面也是枣红色,内面异为粉绿色,蹄为白色。马前腿内侧的两个小夜眼(俗称)也绘为白色。马头部的颜色更是精心彩绘,两腮及眼睛以下部位为白色,鼻梁枣红色,鼻孔为粉红色,嘴唇下部亦为枣红色,舌胎则为粉红色,牙齿又绘为白色,马鬃、马尾均为黑色。总之,陶马的色彩既逼真又艳丽,使之静态中的陶马形象更为生动,更具有艺术魅力。秦俑彩绘主要有红、绿、蓝、黄、紫、褐、白、黑八种颜色。如果再加上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如朱红、粉红、枣红色、中黄、粉紫、粉绿等,其颜色就不下十几种了。化验表明这些颜色均为矿物质。红色由辰砂、铅丹、赭石制成。绿色为孔雀石,蓝色蔚蓝铜矿,紫色为铅丹与蓝铜矿合成,褐色为褐铁矿,白色为铅白和高岭土,黑色为无定形炭。这些矿物质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颜料。秦俑运用了如此丰富的矿物颜料,表明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能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这些颜料。这不仅在彩绘艺术史上,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秦俑彩绘技术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一般在彩绘之前对陶俑表面先进行处理。由于陶俑是没有釉的素陶,具有较多的毛细孔,表面不能滑润。而彩绘则要求毛细孔不易太多,也不能太少,表面不易太滑,也不能太涩。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陶俑在烧造之前表面似用极细的泥均匀涂抹,并加以压光,减少了毛孔,又提高了光洁度,同时在陶俑烧造之后,似进行了化学物理处理。从陶俑陶片断面观察,也证明了陶俑烧造之前表面曾用细泥涂抹,有的部位不只涂抹一次,陶俑表面还涂有一层薄薄的类似以胶质的物质,表面涂胶减少了陶俑两者紧密地粘接起来,使之彩绘不易脱落。彩绘技法则是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陶俑的颜面、手、脚面部分先用一层赭石打底,再绘一层白色,再绘一层粉红色,尽量使色调与人体肤色接近。而袍、短裤、鞋等处的彩绘则是采取平涂一种颜色,只是在衣袖与袖口、甲片与连甲带之间运用不同的色调作对比,更显示出甲衣的质感。有些胡须、眼眉的处理,则是用黑色绘成一道道细细的毛发。总之,彩绘工序复杂,手法多样,着色讲究,充分显示了彩绘的层次和质感,使雕塑与彩绘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其中有些彩绘技法为汉代所继承。陶俑、陶马彩绘严格模拟实物,但在色调的掌握上以暖色为主,很少使用冷色。红、蓝、绿等色调的使用,巧妙地表现出秦军威武。 兵马俑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不可低估,而兵马俑更是全世界的一个奇迹,他让外国人赞叹,让中国人骄傲! 正说秦俑密码:“兵马俑”被证谬 除非解开秦俑错综复杂的谜团,否则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秘密、一个极爆炸性的古老真相,将永远消失。近日在《唐都学刊》刊发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研究成果指出:秦始皇帝陵群俑是一个确实存在的体系,但绝不是“兵马俑”说诠释的那个样子。 陕西师范大学文化学院的研究成果:《秦始皇帝陵近臣侍卫郎官俑与中国古代文明—— “兵马俑”证谬》对秦始皇陵陪葬坑发现的所谓“兵马俑”的身份提出严重质疑,指出随着发掘工作的广泛、深入,相关学科的进展,新发现新成果层出不穷,秦始皇帝陵陪葬坑的相关问题应该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大背景下进行讨论。 此文作者刘九生教授经过长期思考、缜密考证认定:陪葬坑出土的群俑,并非像现在认定的那样,“历史常随时间的消逝而需要修订”——作为一种解释系统,“兵马俑”和“宿卫军”及“军阵”说其谬有三——非一般军队的“兵”,而是侍卫系统的“郞”;不是“宿卫军”,而是始皇帝的“郞系统”;不是“军阵”的布置,而是“礼仪范式”的呈现。

长城 文化遗产(附1) 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文化遗产(附7) 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文化遗产 甘肃敦煌莫高窟 文化遗产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文化遗产 山东泰山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安徽黄山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自然遗产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自然遗产 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自然遗产 西藏布达拉宫 文化遗产(附2、附3)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文化遗产 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 文化遗产 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文化遗产 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文化景观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云南丽江古城 文化遗产 山西平遥古城 文化遗产 江苏苏州古典园林 文化遗产(附4) 北京颐和园 文化遗产 北京天坛 文化遗产 重庆大足石刻 文化遗产 福建武夷山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文化遗产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 市)、清西陵(河北易县)、盛京三陵 文化遗产(附5、附6)(附8) 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 文化遗产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文化遗产 云南三江并流 自然遗产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文化遗产 澳门历史城区 文化遗产

兵马俑制作形象逼真,表情,外貌,身高各不一致,体现出我国烧制陶器水平的高超,而兵马俑是陶器而非真人,折射出秦王朝时期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都远远超出了那个时代,进入文明社会,让我们认识到当时的大秦帝国有多强大,也开始掘开了秦被封锁几千年后的面貌,解开了我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强盛,也让人认识到汉武帝活继他之后的皇帝有多么的龌龊,卑鄙,无耻,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不惜集体对秦始皇和秦王朝进行封杀,让我们认识到要想强大,就要学习秦的优点,制造先进兵器,搞好国防,兴修水利造福百姓鼓励农耕,科技兴国,服兵役要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当然对我们的自信也有一定的影响,我们有两个世界奇迹呢,长城是国防工程是世界第一大奇迹,兵马俑第二,其他靠边站,因为其他的世界奇迹是一个法国人看过后定论的,屁都不是,我们中国的事物没必要以外国的眼光评价,世界汉族最强,所以满清,蒙古,世界各地的强盗要处处遏制,提防,我们要重整汉族文化,主导世界第一,毛泽东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之事待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秦兵马俑鉴赏论文研究

印象:首先,第一视角就是震撼,兵马俑规模之大、造型栩栩如生、肃杀之气迎面而来,第二就是想到的就是秦国军事力量和军事阵容的强大,第三就是想到秦国吞并六国的气势,第四就是古代人民的智慧,造就了这么多栩栩如生的兵马俑,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评价:第一,兵马俑的出现给了我们了解秦国的基本情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首先,证实了秦二世下令造就兵马俑陪葬的事实,证实了项羽破坏秦始皇陵的事实,其次,证实了秦国军事力量确实非常的强大,我们能体会秦国灭六国的气魄和实力。然后,对秦国的人文艺术和士卒种类有了基本的了解,最后,虽然是秦国的,但是也对我们了解战国时期其他国家和先秦时代的文化和经济的进步提供了一些帮助。第二,兵马俑的出现对我们了解秦国和六国的基本情况提供了帮助,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巨大的智慧和生产力,第三,兵马俑的出现,也证实了秦国的一些残酷竣法还是存在的,奴隶制的思想观念并没有全部消除,第四,秦始皇死了还想千军万马陪他,说明秦始皇的权利欲望十分的强烈,也是一个十分残忍的君主,幸好秦二世没有真的杀千军万马来陪葬,间接的证实了,秦国的暴政与秦始皇脱不了关系,除了秦国本身体制的问题还有就是秦始皇本身的残酷,所以兵马俑是一块瑰宝,不仅是一块泥土那么简单,背后的秘密还在研究,真正的价值不可估量1

总体而言就是: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节刻画。 秦始皇陵兵马俑在整体的动静和谐统一中,蕴含着无穷的威力,流露出艺术设计者对秦王军威的仰慕和崇敬。作为雕塑个体,形象的具体化,尤其是面部个性化的特点增加了军阵的勃勃生气。陶俑在制做上采用模制和手捏结合的方法。工匠艺术家们在捏塑过程中运用贴塑、刻、划等技法,根据长期对不同人物的观察尽情地发挥个人的想象。俑的脸型、神情多种多样:有的脸长方、宽额,有的圆浑、两颧隆起;有的骠悍,有的清秀;有的憨厚朴实,有的精明干练。须发的样式也别具一格。蓄须的有呈牛犄角上翘,面颊浓髭相连,有的几缕长须;有的只留短髭。发型也奇异多变:长发绾髭,髭有锥形有圆型,位置有偏有正。脑后发辫或盘成十字形、大字形,或盘成枝丫形。姿态除少数立射、跪射俑和驭手外,大部都呈立势,右手握武器,左手下垂,身体多为模制。军阵这一主题要求武士姿态挺直,整齐划一的排列自然形成军阵整体肃穆的布局,显示了秦军千军万马横扫六合勇不可挡的气势。艺术家在有限的自由创作中,塑造着一个个武士,倾心灌注了他们对普通人家子弟的爱。在整体和个体的统一变化的和谐中,完成了巨大的艺术构想,它既体现了统治者的所要的军威,又表现了普通人的活力。

第一视角就是震撼,兵马俑规模之大、造型栩栩如生、肃杀之气迎面而来。

兵马俑的出现给了我们了解秦国的基本情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首先,证实了秦二世下令造就兵马俑陪葬的事实,证实了项羽破坏秦始皇陵的事实,其次,证实了秦国军事力量确实非常的强大,我们能体会秦国灭六国的气魄和实力。

然后,对秦国的人文艺术和士卒种类有了基本的了解,最后,虽然是秦国的,但是也对我们了解战国时期其他国家和先秦时代的文化和经济的进步提供了一些帮助。

秦俑特点

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兵马俑雕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虽然年代久远,但在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在手法上注重传神,构图巧妙,技法灵活,既有真实性也富装饰性。正因为如此,秦兵马俑在中国的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个陶俑、陶马来看,几乎无一雷同。

30年前,兵马俑博物馆还是一片田地,1974年3月29日,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西杨村的农民在打井时挖出了秦俑的陶片,从此,这里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坑的发现堪称第八大奇迹。” 30年过去了,可是这里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陕西省骊山北麓,茂密的林木掩映着一组规模宏大、外观别致的建筑,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年,位于秦始皇陵以东公里处,经考古工作者连续多年大规模钻探及研究考证,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之陵园中一处大型从葬坑。从此,这块曾是乱石堆积,偏僻冷寂的荒漠田野热闹起来。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纷至沓来……前不久,记者又一次重访这里。 奇迹制造三十年未解之谜 如果把兵马俑和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放在一起,可能看不出兵马俑在艺术方面的精美,兵马俑胜在“奇”上。它究竟是怎样的奇法?兵马俑博物馆老馆长袁仲一先生曾经说过,“为什么说兵马俑是个奇迹?我总结出了三个字:大、多、真。大就是陶俑像真人真马一样大小,过去在博物馆里经常看到一些陶俑,但都比较小,一般都二三十厘米,最多也就六七十厘米。兵马俑真人一样大小,在感官上超过了人们的想象。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感官上发生一定变化,它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力量和艺术上的崇高感。兵马俑1、2、3号坑出土的秦俑达到8000多件,仅1号坑就有6000多件,大气磅礴,邓小平当年看到后一直感叹‘不得了,不得了’。” 记者了解到,从兵马俑发现开始,袁馆长就一直没离开过这个地方,别看挖出来的文物有8000多件。可他都能如数家珍般说得很具体。他介绍说:“兵马俑都是一个个雕出来的,不是用模子做出来的,雕塑的人很多。据我初步统计,发掘和修复过程中,发现制作者的名字有87个,这些人都是老师傅了,下面还有一些徒弟,我推算一下,一个老师傅带着10个徒弟,就是870个人。我估计有上千人参加了这个工作,在中外雕塑艺术史上这都是奇迹。由于制作的人很多,一个人一种风格,有中央宫廷的工匠,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匠。一般人看兵马俑觉得都差不多,由于我们搞的时间长,能看出是什么人做的,宫廷工匠制作的作品从形象来说都是大力士,非常英武,来自民间的工匠制作的风格比较清新活泼,高矮胖瘦都有,这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系。从整体看,宫廷工匠的技艺水平高一些,比较熟练一些。民间工匠水平有高有低,这主要体现在身体的比例上,比如胳膊的长短不一,手的大小不一样。另外从面部表情上也可以看出水平的高低。所以,希拉克提出了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全世界的人都接受了。” 当然,出土文物在证实一些史实的同时,也同样给专家学者带来更多的问题,兵马俑由于其特殊时代、背景和出土量之大,它制造出的未解之谜也远远多于任何出土文物。这些谜团涉及到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 过去认为中国的雕塑艺术是在南北朝以后佛教传入中国才真正发展起来的。兵马俑发现以后,可以看出中国的雕塑艺术远在秦代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古代民间雕塑有六法,堆塑捏贴画刻,兵马俑上都有。另外从雕塑风格上讲,秦的雕塑艺术与西方有所不同,西方是高度的写实,秦俑不是这样,它写实,但带着一定的写意。 在兵马俑出土的青铜剑上,可以看到,这些剑出土时候都非常锋利,基本上光亮如新,有的根本没有生锈,制作得也非常规整,经过检测,它表面上经过了铬盐氧化处理。根据以往的记录,这种技术德国在1937年发明,美国在1950年发明,但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就掌握了这门技术,真是冶金史上的奇迹。 出土的青铜剑在古代到底是怎样的工艺流程?有人做过各种模拟性实验,北京冶金技术研究院做过一个实验,用老陈醋、土硝和铬矿石加在一起加热,加热到800度,变成液体,涂在剑的表面。有人还用蓝宝石在剑的表面上摩擦,可以把铬涂在剑的表面上。另外,像出土的铜马车,一辆车有三千多个零部件,组合起来非常复杂。它的车盖有2平方米,薄度有2~4毫米,是浇铸而成的,这对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过高过低都会“千疮百孔”,还有车上的伞,首先要浇铸成铜块。边上用锻造技术,这涉及到合金量的比例,如果含锡量过多或过少都不行。 记者了解到,兵马俑的制作也是个问题,这么大是怎么制作出来的?现在做都是分节做的,烧出来之后堆在一起的。那时候是整个烧出来的,有两个问题不好掌握,泥巴从湿到干的收缩比怎么掌握?烧制过程中软化到硬结的收缩比例怎么掌握?还有兵马俑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薄厚同时放到窑里烧,怎么掌握火候?还有泥巴,掺和石英砂的比例怎么掌握?诸如此类的技术问题,在当时都是怎么解决的?至今依然没有搞清楚。 发现“奇迹”,富了周围农民 在兵马俑博物馆的西侧,有两个村子,一个是西杨村,一个是下河村。兵马俑发现30年后,现如今的西杨村由于兵马俑的发现和兴建秦陵遗址公园,已经“缩水”得所剩无几,不少农民搬到了兵马俑博物馆的东侧居住。记者在这两个村子采访时发现,这里的耕地不多,据村民介绍,原来耕地有很多,虽然现在每家都有耕地,但面积比以前少多了,大部分农民都借助兵马俑和秦皇陵一带的旅游景点做起了生意,有开饭馆的,有开车的,有做建筑工的,有做导游的,有卖纪念品的。总之,不管他们做什么,都跟当地的旅游有关。靠着旅游业,农民逐渐富裕了。 在秦陵遗址公园看管树木的西杨村农民杨钰告诉记者说:“兵马俑没有发现前,这里很穷,农民一天的工分是7分,当时外地姑娘都不愿嫁到这里,这里年年都没粮食吃,而且还极度缺水。”30年的旅游经济发展让这两个村子发生了巨变,有的农民买了两辆汽车,村里所有人都住上了两层小楼。在村子里,记者遇见一位老太太,她在缝制手工艺品,她说一天能缝5个,一个可以卖5元钱,而且这个工艺品很好卖。“买的全是外地人,还有许多高鼻梁的外国人呢。”老太太笑眯眯地比划着告诉记者。 兵马俑所处的秦陵镇农民如今绝大多数都在博物馆附近做生意,他们谁都会说上几句外语,靠旅游吃饭使很多农民确实富起来了。 究竟是谁发现了兵马俑 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参观兵马俑时,说了一句话:“兵马俑很了不起,发现兵马俑的人也了不起。”到兵马俑参观的外国元首有很多,但是像克林顿这样指名道姓要见发现人还是头一次。于是,当年兵马俑发现人之一的杨志发有幸见到了克林顿。关于兵马俑的发现人问题,时隔30年,依然有多种不一的说法。 当时发现兵马俑是什么情况呢?据兵马俑袁馆长回忆,1974年3月,西杨村打井,当时在场的有三个生产组,每个组两个人,西杨村农民杨新满当时是政治队长。陶俑挖出来之后,他们也不认识,到处乱丢,后来临潼县文化馆的赵康民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让农民用架子车拉回去。当时送到县文化馆的农民就有杨新满。在此之前,当地农民曾三十多次看到过陶俑,但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1974年还是这个情况,村里的老太太还烧香磕头,说是瘟神,把俑头敲碎了,有的放到田地里当成稻草人赶鸟。老袁当时去的时候,从马路边上、垃圾堆里拣出很多陶俑残片,从废品收购站里收回了很多铜箭头。 兵马俑博物馆一位女讲解员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人们比较认可的兵马俑发现者就是西杨村的农民杨志发。”不久前的一个下午,记者在她的带领下,找到了正在兵马俑博物馆签名售书,如今已71岁的杨志发,当记者提出要对他进行采访时,没想到被他摇头拒绝。问他为什么不接受采访,老人家只嘟囔着说了一个字:“烦”。究竟是什么让这位老人如此烦心呢?显然当地其他农民竞相争夺发现权让他感到了不快。有人提议,与他一起照相。他一口答应,不过照一次相,要收50元人民币。尽管老杨要收钱,可要与他合影的游客仍然不少。记者从侧面了解到,除了克林顿接见过他,日本NHK电视台还曾把他请到日本,专门讲述当年发现兵马俑的过程。但由于其他农民对发现人的异议,让这位整天坐在博物馆商品部悠闲地签名售书的老人如今变得有些不安。 记者随后又在秦陵国家遗址公园找到了杨新满,67岁的他如今在一位私人老板开的玉器店里签名卖书,老板一个月给他1000块钱,记者见到他时,他的面前除了摆着临潼县(今临潼区)文化馆给他颁发的一张发现兵马俑证明书外,还在旁边墙上悬挂了一幅巨大的他和兵马俑的合成像,这位老人同样表示出不满,他说,当年发现兵马俑的人一共有9人,现在只剩下4个了,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得到一个让他满意的结果。杨新满想得到的是什么结果?为什么这些人对“发现人”这么看重?陕西省文物局负责人说:“还是利益的驱动。”他们提出的要求是在1号坑当年打井的地方标明发现人的名字。颁发发现认证书,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补偿。对此,兵马俑博物馆的负责人强调说:“我们只能说,是农民当年打井时集体发现的,别的什么都不会做,而且国家从来没有做这样的先例!” “发现人”之利,搅乱旅游市场 记者在兵马俑博物馆采访时发现,“发现人”签名售书已经成了当地的一道景观,但也常常因此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比如在采访杨新满的时候,由于签名问题,导致游客与玉器店的服务员争执起来,引起众人围观,严重影响西安的形象。还有就是在兵马俑博物馆,一些“野导”(即没有经过培训考核和颁发上岗证的导游)利用种种欺和暗示手段让游客去买杨志发签名的书。在博物馆内,记者跟随在一个旅行团的后面,听到导游如此介绍:“这里就是当年农民打井发现兵马俑的地方,当年发现兵马俑的人,现在只剩下杨志发一个人了,他现在已经退休,是咱们馆的名誉馆长,享受馆长的待遇。杨先生平时特别忙,要参加学术活动和接见外宾,偶尔到馆里签签名,不知道他今天在不在(其实杨志发差不多天天都在),我们一会儿到后面看看。”之后“野导”删繁就简,没一会儿就把游客带到了杨志发签名的地方,一进来就惊呼:“你们今天真幸运,他在这里。”之后“野导”介绍,杨志发面前摆的关于兵马俑的画册只印了3000本,马上就卖光了。实际上,这本没有标出定价的画册在西安的旅游点到处都是,而且每个地方定价都不一样。记者从兵马俑博物馆了解到,博物馆迄今只有袁仲一一个名誉馆长。按理说,杨志发作为兵马俑的发现的人之一,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在馆里签名售书。但是经过一些“野导”的蛊惑,这里面便多少有了一些欺的成分,因为每卖出一本书,导游有数额不等的回扣。 在这里,不仅是“野导”在吃“发现人”,就是正宗的导游,也参与其中。如此抢吃“发现人”,让好多热心的游客大呼上当!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