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需要知识,文明需要辨析,文明更需要诚恳。来!你我携手,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做文明小卫士,共建美好家园!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关于文明 议论文 五篇,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文明议论文五篇1
天蒙蒙亮,隐约间还可以看到繁星点点,四周一片寂静,偶尔有一两辆车呼啸而过激起阵阵涟漪随后又归于平静,一成不变的是地面上那沙沙的声音,宛如永恒。循声望去,便会看到一个个桔红色的身影,他们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街道,给这个即将醒来的城市穿上崭新的外衣。
环卫工人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们大多都是五十岁以下的老年人,本着像他们的年纪都应赋闲在家看着子孙满堂,颐养天年,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得不出来工作。我就看到过这样一名老人,她头发花白,佝偻着腰,瘦小的身躯后面拉着一辆满载垃圾的拖车,一步一步的往前拉,旁边跟着一位年纪同样差不多大的老奶奶,她手上拿着扫帚,不停的把洒落地上的垃圾一点又一点的扫起来装进拖车里。当我问起怎么这大把年纪还要出来打工的时候,她苦笑着道:“两个娃娃都不中用,不自己出来挣钱怎么办。”她们的年纪差不多六十岁左右,都是低保户,靠着每月一千两百块的环卫工资来维持生活。看着她们远去的身影,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想起以前随手都在马路上的垃圾,心里顿时羞愧不已。
这不过是所有环卫工人中的一个缩影,在马路上扫地的环卫工很大一部分都是这样的老人组成。她们每天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劳动,垃圾的恶臭,夏天要顶着太阳的暴晒和冬天刺骨的寒风,还要时刻提防道路上来往车辆的危险,只为了给人们留下一个整洁舒适卫生的生活环境。
赞美环卫工人的人比比皆是,可真正愿意做环卫这份工作的却少之又少,他们往往口头上赞美着环卫工人的崇高,可敬,是城市的美容师,是独特的风景线。却背地里做着不文明的行为。垃圾照常乱丢,这不仅败坏了自己的道德形象,影响了环境,还加剧了环卫工人沉重的负担,让这些本是年老的人们更加劳累,辛苦。
我在这里想衷心地说一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珍惜环卫工人清扫过的每一片区域,做一个文明的人。
城市开始慢慢苏醒,马路上的车流渐渐变多,闹市两旁的商店也一个一个的打开门来招揽生意,街头巷尾突然变得热闹了起来,人们开始迎接新的一天。只有这样一群与众不同的人,他们身穿桔红色的外衣,低着头,默默的打扫着……
关于文明议论文五篇2
道德文明也许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也许只是一句善意的问候,更也许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言一行总关情,在不经意间,我们传播着热情、尊重、关爱和友谊。这就是讲文明。我认为,讲文明不仅要思想文明,更重要的是还要语言和行为文明。文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文明从心开始
想必每个人的父母和老师都曾经告诉过你们,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做人,而做人就是要做一个文明的人。要文明的人,首先就要思想文明。思想才能驱使行动,行动才能能传播文明。如果一个人心里想的都是不健康、肮脏的事,如怎样去捉弄别人、怎样损人利已,那么这个人就是病态的、不正常的。
古人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了这一点,《礼记》中的一篇 文章 《大道之行也》就阐述了这样一个简单而双复杂的问题,描述了他们心中的“大同”社会:“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经;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谋闭”“兴”和“盗窃”作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让自己的思想文明起来,从而导致了自己不文明的行为。
所以我们要文明,首先就要让思想文明起来。
文明在语言中体现
管住自己的心之后,还得管住自己的口。不说粗话、不骂人、使用文明用语。语言文字在作家笔下成了一段优美的语句,而在我们的口中可以成为拉近人与人这间距离的工具。
所以后我们要文明,还要让语言也文明起来。让文明在语言中体现。
文明在行动中传递
要实现真正的文明,最重要的是让行为也文明起来。动作形成习惯,习惯造就品格,品格决定成败。就拿2008年汶川大地震来说吧有许多救援者、志愿者不顾生命的危险,赶到灾区发生地,这多么令人敬偑啊!也许还有人有这样的冲动,但他们还不是止步于危险之前吗?
所以我们要文明,最重要的是要让行动文明起来。让文明在行动中传递。
个人文明一步,国家文明一大步。文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这个进步的社会中,我们需要以勇气和智慧战胜困难我,用文明和 文化 战胜野蛮和愚昧。让我们带着微笑出发,向着文明阔步前进,永不止步。
关于文明议论文五篇3
为创建文明校园而努力为创建文明校园而努力。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谦恭礼让的 文明礼仪 之邦。文明礼貌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我国 教育 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 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老师不但要教育学生学知识,也应该教育学生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爱国守法,文明诚信,团结友善,乐于奉献。”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无不遗憾的发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公民素质却出现了一些问题,随处乱扔垃圾的现象日益严重。据有关报导,有很多外国游客到中国来,看到景区垃圾遍地,便自发组织起来起来垃圾,完毕后才安心游玩。
作为中国人,我们在对外宾捡垃圾的行为表达敬意的同时,更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
文明礼仪时刻提醒我们:周围还有别人的存在,我们的行为回互相影响。因此,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其实想要成为一名“讲文明、树新风”的时代青少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每天的早晨,我们每个班级会诵读《弟子规》,中午吟唱革命歌曲。清晨、中午走进校园,我们可以听到书声琅琅,歌声嘹亮;可以看到整齐的桌椅,清洁的校园。
但几节课之后,我们也会看到校园中随处丢弃的纸片,饮料瓶,听到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着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呢?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性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不去履行,甚至还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不同?所以,要实践文明礼仪,就要从这“知行和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 言行举止 ”上下功夫!
同学们,让我们全校上下,携起手来,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的每个角落,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流的礼仪学校而不懈努力吧!母,是我们物质上的来源,精神上的支柱。但是,我们是否想过,有一天,父母会离我们远去,或许是我们离开父母远行,我们总有一天要学会独立。
关于文明议论文五篇4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人呢?常言也说,“人美看道德,花美看颜色。”道德自然与文明挂钩,我想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文明之人。
在我们的身边,其实也不乏讲文明的人就比如像下面这则事例:
那是在学校的一天,小丽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小同学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小同学一看是一名比他大的小姐姐,就要退回去给让路。于是小丽连忙阻止她说:“小朋友,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她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这位小同学下楼了,他才下楼。
我想,在我们的身边像小丽和这位小同学一样讲文明的人还有许多。然而,我们周围也有少数的人不讲文明,他们还没真正认识到文明的可贵。
有一次,我在学校里看到有一群小朋友正在玩耍,我看到他们玩的很开心,但是他们却是一边吃东西一边在玩,而且吃过果皮纸屑是胡乱的扔。不一会儿,东西就掉的满地都是,但是他们却不以为然,不但没把吃掉的东西捡起来,还践踏起草坪来。当时的我很气愤,于是我走过去对那群小朋友说:小朋友,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表现,我们的国家是文明礼仪之邦的美称,从古至今,大家都讲文明。况且我们是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以后的接班人,我们从小就要学会讲文明懂礼貌,长大才能更好地建设祖国啊。这几位小朋友听了我说的话,羞愧的低下了头,他们说:姐姐,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不应该乱丢垃圾,应该讲文明。听了他们的话,我高兴的笑了,知错就改就是好学生嘛。
生活中的我们,也许还有少部分的人不讲文明,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文明之人。做文明之人,就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因此让我们大家都做文明事,争当一个文明之人。最后,让文明与我们同行,让文明之花开遍整个社会,文明自我,和谐中国。
关于文明议论文五篇5
和谐是我国 传统文化 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自身做起,努力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也将是一个永远的主题。
首先,我们先搞懂一个问题,文明是什么?也许,大家会想,这是一个多么抽象的概念啊!其实不然,很简单!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的亲切,是见到师长的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被大家广泛推崇的优良行为。
作为新世界的中学生,大家在讲文明,创和谐上该如何做呢?
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着称於世。文明礼貌,重在表现。主要包括三点:一、谈吐文明;二、谦虚礼让;三、举止端庄。同学们,大家若能做到以上三点,也不愧为“礼仪之邦”的成员了。
日常生活中的谈吐最能体现你的文明,与人交谈应注意四要:态度要诚恳,表情要自然,用语要文明,表达要得体。态度若不诚恳,你是无法与人真诚的交流的;表情若不自然,别人就会以为你不耐烦,令人尴尬;用语若不文明,别人就会认为你俗不可耐,不想和你交谈;表现若忸扭捏捏,别人就会不耐烦。这就是谈吐的文明,相信同学们能轻易的做到,给人的感觉良好,体现中学生的文明。
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我们今天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需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可以影响你的学习,你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恬静、幽雅、舒适的学习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我们不断探索,求知。
因此,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还我们一个文明、美丽的校园,从现在起,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应该坚决摈弃我们身上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真诚友爱、礼貌待人、品德高尚的学生,做一个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学生。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让文明行为永伴我行。
高三关于文明议论文五篇相关文章:
★ 文明作文高三700字
★ 高三文明旅游作文800字左右
★ 高三文明离校倡议书范文
文明是当今社会提倡的一种素质要求,我们讲文明,方能使我们周围的环境更加的美好。下面一起和我学习一下有关文明的 作文 吧!
文明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我们就拥有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校开展“传承文明,做文明的守护者”的活动,我积极地参加,还把它带进了我家呢!
那天晚饭后,我叫来爸爸妈妈和妹妹,让他们都坐着。我站在前面,一本正经地说:“从现在开始,进行普通话比赛。比赛规则是这样的:从现在到下周一为止,只要有人发现我们其中一个人在说夹江话,就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到了星期一,谁被发现的次数最少,谁就是‘普通话大王’。”大家都赞同我的提议。
比赛刚开始,爸爸说话了,我们仨个都监听着。“呵呵,你说夹江话。”妈妈忽然叫
了起来。爸爸这才回过神来,不停地摇着头嘀咕着。“妈妈,我要喝牛奶。”这时,妹妹开口了。“吆,幼儿园没白读。”‘嗯?!”我们三个不约而同地指向说夹江话的妈妈。妈妈后悔地笑了笑……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我发现全家人讲土话的次数渐渐地减少了。到了星期一晚饭后,我们又聚在一起,我拿着本子,把记录的情况报了出来:爸爸6次,妈妈5次,妹妹7次,我2次。,冠军是我!我十分高兴,我不仅为自己是冠军而高兴,更为爸爸妈妈在一星期里只说了几次土话而高兴。
在我内心深处,有那么一件使我自豪的事:
有一天,我去新华书店借好书后,就坐着1路公交车回家去了。因为那时正是下班的高峰,公交车上已经座无虚席。中途,一位老奶奶上了车,那位老奶奶手把着扶手,颤颤巍巍,让人感觉十分危险。我想:老师说过主动给老人、残疾人和需要帮助的人让座就是文明的表现。于是,我立即起来,小心翼翼地扶那位老奶奶到我原来坐着的座位。那位老奶奶坐下后,微笑地看着我,连声说:“谢谢!谢谢!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我听了,不好意思地说:“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十分畅快。
由此我想到,要做到文明其实并不难。它是你不小心撞坏了别人的东西时一句简短的“对不起”,它是你想请教别人问题时的一句“请问一下”,它是别人帮助了你以后发自内心的“谢谢”……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做一个文明的人!
和谐是我国 传统 文化 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自身做起,努力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也将是一个永远的主题。
首先,我们先搞懂一个问题,文明是什么?也许,大家会想,这是一个多么抽象的概念啊!其实不然,很简单!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的亲切,是见到师长的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被大家广泛推崇的优良行为。
作为新世界的中学生,大家在讲文明,创和谐上该如何做呢?
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着称於世。文明礼貌,重在表现。主要包括三点:一、谈吐文明;二、谦虚礼让;三、举止端庄。同学们,大家若能做到以上三点,也不愧为“礼仪之邦”的成员了。
日常生活中的谈吐最能体现你的文明,与人交谈应注意四要:态度要诚恳,表情要自然,用语要文明,表达要得体。态度若不诚恳,你是无法与人真诚的交流的;表情若不自然,别人就会以为你不耐烦,令人尴尬;用语若不文明,别人就会认为你俗不可耐,不想和你交谈;表现若忸扭捏捏,别人就会不耐烦。这就是谈吐的文明,相信同学们能轻易的做到,给人的感觉良好,体现中学生的文明。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我们今天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需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可以影响你的学习,你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恬静、幽雅、舒适的学习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我们不断探索,求知。因此,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还我们一个文明、美丽的校园,从现在起,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应该坚决摈弃我们身上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真诚友爱、礼貌待人、品德高尚的学生,做一个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学生。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让文明行为永伴我行。
传播人们都说好习惯应该从小培养,所以,我的父母亲从小就 教育 我要讲文明、懂礼貌,还让我读了许多关于讲文明的 故事 ,其中有一段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今天没了,没关系,因为明天会再来。钱没了,没关系,因为还可以再赚。但是文明没了,你就失去了人类最基础的道德。”
现在,公共汽车上,学校里,到处都贴着文明标示语,呼吁大家注重 文明礼仪 ,尽管这样,还是有个别人做出乱扔垃圾,随口吐痰,随意践踏草坪这样不文明的行为。
我个人是注重文明的小学生,就拿昨天来说,妈妈带我去超市,在购物的时侯,我们有一样商品不想要了,我并没有随手放在一边,因为我想到这样可能会给其他顾客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还是坚持不嫌麻烦的找到了它的位置,并把它放在了原来的地方。促销员阿姨看见了,夸我是个懂事的女孩!我喜欢做一些文明的行为,同时也讨厌那些没有素质,没有修养的人。
有一次,我与妈妈坐班车回家时,我看到前面一位大婶在啃着刚买来的青苹果,一边啃还一边往座位旁吐着皮,看她那吃得津津有味的模样,还不知道旁边人正以厌恶、嫌弃的目光盯着她呢!
这两个例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讲文明,懂礼貌的人,人人夸奖;没素质,没修养的人,人人唾骂!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讲文明的好市民,我只想让那些少数不讲文明的人明白这个道理后,也能做到讲文明懂礼仪!
我还在书上看到过这样一个真实的事情:在某国一个着名的旅游景点里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来游玩。同中国一样,那里也有着许多的环境 标语 ,但那儿的所有的告示牌都写着醒目的中国字!毫无疑问,他们对我们中国人的素质表现出了不相信,他们把中国人的尊严放在哪里?难道中国就是像他们所想的那样没素养,不讲文明的国家吗?不!不是的,每个作为中国的子孙都爱这个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祖国!所以,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国是最讲文明的国家,光说不算,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做文明的传播者,与文明同行!
生态文明建设800字作文
生态文明建设800字作文,作文其实并非单单是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熟悉技巧之后就可以巧妙运用,作文的同时也是在完善自我,真实的情感才更容易打动他人,看完生态文明建设800字作文,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务必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生态文明又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资料,又包含精神文明的资料: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用心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
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完美;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资料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从社会形态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奴隶文明、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又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等。但从生产方式角度看的以往的文明,其着眼点主要是物质,是物质生产潜力的提高,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
因为在生产力水平很低或比较低的状况下,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占第一位的,所谓“物质中心
的观念也是很自然的。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个性是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精神生活;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务必保护生态平衡。
让我们共同努力,承担起历史赋予的社会职责,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创造完美未来做出用心的贡献,让安康的明天更加完美!
我的家乡是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岗村,此刻经开区的农村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让城市的人来到农村,都会刮目相看。以前住的茅草屋、土坯房,既不能挡风也不能遮雨,而此刻家家户户都盖起了两层楼、三层楼的砖瓦房,还安上了玻璃钢窗、防盗门,室内彩电、冰箱已不是稀罕物了。有线电视已联网,农民的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农村人也照样能享受“医保”。大街上七老八十的老太太、老爷爷,一天到晚乐呵呵的,简直就是:越活越年轻。家乡的环境真是越来越美,经开区的.道路越来越干净整洁,道路身旁有很多茂盛的树木。
经开区内的一条干净的小河,小河内有很多可爱的小鱼,我和妹妹没事经常到小河边玩耍,小河边有一个十分大的广场,广场内有茂密的树林,欢快的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的叫着,孩子们在树林里欢快的玩耍,开发区建设的十分大的超市丹尼斯,里面商品琳琅满目,卫生持续的十分整洁,经开区还有一家十分大的医院是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医院很大,里面卫生十分整洁,交通十分便利,我区还有一座秀丽的图书楼,里面很多图书,摆放十分整齐,教育局身旁还有一座巨大的航海路体育场,像一个巨大的碗。
此刻我们村拆迁了,我们一家在理想城居住,里面有秀丽的人工湖,湖里面有小鱼和鸭子,我上次还见到了一只乌龟,里面长满植物,十分优美,里面还有人工游泳池,今年暑假我经常到哪里游泳,里面的水十分整洁。保安十分认真负责,绿化十分优美,地下停车场宽敞整洁。
我们的新小区快要建好了,我十分期盼,听说要建32层的高楼,建成后大家就能够住进高楼大厦,就又能够和以前的小伙伴玩耍了。
新农村,新天地。我们相信明天的农村将更灿烂,我们更深信祖国的明天将更辉煌!
“白云朵朵,绿草如茵。”这不是每个人所向往的吗?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生活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生态环境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全球都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文明。
其实,说起生态文明,说起我以前的做法,我深感愧疚。
以前,我总以为生态文明离我很遥远,所以乱仍垃圾,浪费资源这种事我是经常干,虽然别人多次告诫我,要保护生态环境,可我却总是满不在乎。让我印象最深,也是让我最惭愧地要数那一次了。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吹着,天空还飘起了小雪。可偏偏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我做值日。这么冷的天谁不想早点儿回家?于是我们着急慌忙地做完了室内的值日,最后只剩下垃圾没倒。可谁想在这么冷的天去倒垃圾呀!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吃,我估计我们就是那“三个和尚”了。几个人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大眼瞪着小眼,瞪了半天,组长才发话:“这垃圾总得有人倒,可你们都不愿意,我看不如这样吧!采用抽签的方法决定谁去倒。”说罢,从桌子上拿起几张废纸,又拿了一根笔,涂涂画画一阵后,她将纸条递给了我们。我顺手拿了一个,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了它。可偏偏、偏偏我抽中了。无奈,我只得去倒了。我用脚踩了踩装得满满的垃圾,提着它下了楼。
不料,刚一下楼,一阵凛冽的寒风夹杂着冰雪向我刮来。我连忙闭上眼睛,待风刮完后,我觉得垃圾好像轻了许多。紧接着,我眼前就飘过了几团白色的东西。遭了,垃圾被吹飞了,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没有人,算了!不管了,倒了垃圾好回家。可正当我走时,我却听到了一个声音:“姐姐,不要走,纸已经不‘飞’了,快把它捡起来好吗?”我回头一看,是一个刚入学的小女孩,正在望着我。我刚想去捡,可转念一想:不行,如果被人看见了,多丢人!小女孩看我不动,就自己捡了起来,我看着小女孩,心想:人家才是一个刚入学的,就这么知道环保,可我呢?都一个中学生了,真是自愧不如啊!想到这儿,我与小女孩一起捡起了垃圾。这次虽然回家晚了,可却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环保教育课。自那以后,我再也不做对生态环境不好的事情了,每当看到有人破坏环境、有不文明的行为时,我会主动上前制止。因为我知道,生态环境是否文明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是的,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也无法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迹,但我们要从小培养生态文明从我做起的理念。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不浪费资源,节约每一滴水,不乱仍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在学习上少用或不用木制铅笔,学会废物利用,提倡低碳生活……。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但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也能为生态文明贡献不小的力量。作文
让我们共同保护环境吧!让天空增添一抹蓝,森林增添一抹绿。我呼吁: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他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的观念的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重要的内容.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搞清生态文明基本内涵和生态文明的几个层次.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涵.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 生态意识文明.他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以及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 生态制度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其中,特别强调健全和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的法制体系,重点突出强制性生态技术法制的地位和作用. 生态行为文明.它是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这就要求我们: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个人. 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不仅指生产过程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预防污染”是清洁生产的本质特征,它适宜于包括工业生产在内的第一、二、三产业.传统生产是一种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改变这种生产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环保产业作为专门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开发提供实用技术、商品和服务的产业,不仅是一种实体、一种市场行为,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通过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环保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生态职业责任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设施和政治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 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之时.因此,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生态文明建设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
然而,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以后,大幅增加了了对资源的需求,而忽略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两者平衡,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纵观这两年,地震、洪灾时有发生,极端天气也异常增多,生态平衡的破坏,直接或间接的给人类带来了难以预料的损失。恩格斯告诫人们“不要过于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这句话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呢?
首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要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质与行为观念。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心任务多在经济建设上,而忽略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其间的平衡关系,导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遭到破坏,引来双重危机。为此,我们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重要的地位,努力建设可持续发展型社会。
其次,我们要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坚持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使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同时应推动科技发展,建设低耗能、高环保的新型企业。我们还要坚持可循环经济,因地制宜,多种产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当然,仅仅这些还是不够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还必须完善相关的机制与条令,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与政策,才能真正的保护好生态坏境。
虽然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不久,我国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但我国近段时间在保护环境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且我也坚信,当我国公民都拥有了生态意识,当工厂企业都能做好相关的处理程序,当“保护环境”不在只是口号,我国的大好河山一定能够重现在国民面前!
南京是个颇有盛名的六朝古都,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的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近些年来,放眼望去,南京也被星星点点的绿色所环绕,没错,那像涓涓细流一般的绿色,便是我们的绿化带。
清晨,每每当我走在街上,享受着宁静的时候,路边的绿化带就好像通人性似的,契合着我的心情,随风摇摆。那清晨特有的早露,顺着叶片悄然滑过,啪嗒一声又滴落了下来,在地面上散落成无数的小珍珠,晶莹剔透,惹人怜爱。一颗颗高大的树木,有的被园林工人修成蘑菇的形状,有的却又被修成字的式样,好似他们也在为了我们南京迎接青奥献出一份力。低矮的灌木丛,翠绿的小草,高大的树木,构成了我们美丽的绿化带。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因为这些绿化带而心旷神怡。而当我们享受着春意盎然的美景时,殊不知在这背后默默工作的园林工人有多麽的辛苦。
绿化带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生活环境,也能缓解我们的视觉疲劳。众所周知,现在的城镇,社会个个交通都很发达。可是却也有一部分的人因为这样的交通发达而受苦。每天晚上滴滴答答的车笛声,违规渣土车的扬尘污染,都是很多居民苦不堪言,而绿化带就像是一个保护我们的屏障一样,能够降低噪音,改善环境,更能美化整座城市,让南京成为一个被绿色环绕的城市。
在栽培学中,常言道“种三管七”,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新闻上也有说过,不少单位在园林绿化时,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长。所以园林施工过程中要重点抓好绿化树种栽植及其养护管理的工作。园林工人们每天辛辛苦苦的修剪树木,为的只是能够给我们带来清新愉快的生活环境,让我们在闲暇之余走在路上,也会觉得十分的开心,快乐,让我们都能呼吸到更加新鲜的空气。天底下没有只收获,不付出的事情。所以,我们在享受这美好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要去保护这些可爱的小花小草,保护我们的绿化带。树木的长成也并非一天两天,所以我也希望施工方能够高质高效的完成栽植树木,建设绿化带的工作,不要因为重重的一些小原因,到头来,还要将树木移栽。这些名贵的树木经过移栽成活率也就大大下降,善待环境,善待我们的树木。
身为一个南京人,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是幸福的,是快乐的.。但好的环境更需要人们的保护不是吗?请大家善待环境,善待我们的树木,让我们为了这绿意盎然的南京城而骄傲,让千千万万的人为了南京,乃至世界辛苦劳作的园林工人们而自豪。
创建生态园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每一个南京人共同的责任,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广大中小学生爱绿,植绿,护绿意识,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步伐,将南京市建成“美丽南京”, 我们要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垃圾要分类。要种树、栽树、爱护树木。
南京现在的高楼越来越多了,马路也越来越宽了,城市也越来越大了,但是南京的绿色却越来越少了。就拿我们小区来说吧:我们小区本来有一座山,春天的时候鸟语花香,一副春意盎然的景象;夏天的时候山上的树木枝繁叶茂,一片蝉鸣声。秋天的时候秋风吹红了枫叶,吹黄了枝叶,山坡会告诉你秋天来了。冬天的时候一场大雪覆盖了满山坡,远看就像一个大雪人,近看尤为雄伟壮丽。如今这山越来越小了,都被盖成了高楼,树木少了,鸟儿自然也少,有的鸟儿已经没有了,蝉鸣声也似有似无了,再也回不到以前的样子了。 希望大家都来爱护环境,朋友们从现在开始大家一起努力,找回蓝天找回我们从前的美好家园,让我们的南京更加美丽吧。
浦口实验小学 四(1)班 费桐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创建生态园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每一个南京人共同的责任,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广大中小学生爱绿,植绿,护绿意识,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步伐,将南京市建成“美丽南京”, 我们要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垃圾要分类。要种树、栽树、爱护树木。南京现在的高楼越来越多了,马路也越来越宽了,城市也越来越大了,但是南京的绿色却越来越少了。就拿我们小区来说吧:我们小区本来有一座山,春天的时候鸟语花香,一副春意盎然的景象;夏天的时候山上的树木枝繁叶茂,一片蝉鸣声。秋天的时候秋风吹红了枫叶,吹黄了枝叶,山坡会告诉你秋天来了。冬天的时候一场大雪覆盖了满山坡,远看就像一个大雪人,近看尤为雄伟壮丽。
如今这山越来越小了,都被盖成了高楼,树木少了,鸟儿自然也少,有的鸟儿已经没有了,蝉鸣声也似有似无了,再也回不到以前的样子了。 希望大家都来爱护环境,朋友们从现在开始大家一起努力,找回蓝天找回我们从前的美好家园,让我们的南京更加美丽吧。
听爸爸妈妈说,他们小时候,河水是清清的,没有任何异物,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天空是湛蓝的,没有一丝灰尘,是那么宁静,时不时有一群可爱的鸟儿飞过。翠绿的树木,芬芳的野花,漫山遍野都是,是那么的自然,朴实。
时代的步伐在不停地加快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可是现在,清澈的小溪消失了,替换成浑浊的污流;湛蓝的天空也躲了起来,被一些化工厂冒出的滚滚浓烟给遮住了,天空中偶尔有一两只鸟儿惊恐地掠过,发出凄凉的叫声。那一片片森林也在一天比一天减少,大地脱下了可爱的绿袍子,露出赤裸狰狞的土地……人类呀,这都是你们的罪恶!
既然科技的发展已经卓有成效了,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大自然给抛开吗?我们过分索取了大自然,大自然也“回馈”给我们一些“礼物”——地震、海啸、干旱、洪水、台风等。这都是大自然给予我们人类的报复,《只有一个地球》中这样写道:“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是呀,如果我们不保护生态环境的话,那么这个地球早晚有一天会破碎的。到地球资源枯竭的那一天,也许我们已经不在了,但是,我们的子孙后代呢?他们又如何生存?!
人类乱捕乱杀野生动物也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句诗似乎是对现在残酷现实的真实写照。没有了动物就没有人类,人类的生活与动物是息息相关的。
战争的爆发,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满目疮痍。炮火对植被的破坏,核辐射对生命的摧残,尽管广岛、长崎上空的蘑菇云已经散去了半个多世纪,可那里依然是不毛之地。由此可见,和平是人类绿色环保的重要前提。
真不敢想象,我们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这世界将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地上寸草不生,天空中沙尘弥漫……到时我们只能说,人类曾经属于过地球,但地球将永远也不属于人类了。
现在,一些强大的国家已经开始注重绿色生态环保了。我们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该注重环保。少用一度电,节约一滴水,少用一块电池,多乘公交车,都会给子孙后代多留下一片干净的土地。照此下去,我们中国人的未来一定会是绿色,最环保的!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将这一文明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认知。从而自觉传播、实践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绿色文明理念。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乐,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珍惜绿色,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形成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现在做起。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安全的、多样的生态系统,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生存空间,我们积极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和强化自然山水的整体布局,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方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从国家的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就是要以人为本,立足自身,点滴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厉行节约,防止浪费,珍惜资源,植绿护绿,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永续生存与发展尽绵薄之力。只要全民动员起来,群策群力,积极行动,持之以恒,我们国家天空湛蓝湛蓝,空气清新清新,山野翠绿翠绿,溪流水沟清澈清澈,山中野兽出没……这些是多么的令人羡慕啊!生态良好、景观优美、植物多样、清新舒适的人居环境。安康大地就一定会安宁康泰富有美意,山川秀美、江山如画!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生态环境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与自然走向和谐,这是社会全新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饭碗”、“我们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有了绿水青山,才有永续利用的金山银山。”这是沧州市民间广泛传播的语言,体现了中国人民群众对生态环保的高度重视。全面建设社会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都要有明显提高,生态道德教育要成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一部分。让“生态道德”建设,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春天正迈着大步向我们走来,草地上逐渐有了点点绿色,莉花、杏花悄悄打开了它的花苞,三月桃花也把它美丽的花朵绽放出来!让人看了感受到了春天带来的勃勃生机。把这美景来维护。我们呼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让我们共同努力,承担起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创造美好未来做出积极的贡献,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建筑设计论文提纲
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提纲。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建筑设计论文提纲,和大家一起分享。
篇一: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凹凸之间—建筑空间设计的增与减
室内空间设计在飞速发展,“传统”空间设计向概念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室内外空间设计师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的创造。当空间开始被体量要素所捕获、围合、塑造和组织的时候,凹凸设计就产生了,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凹凸增减更好的体现出人类对生活的个性与完美的追求,是当今空间设计个性化标志之一。凹凸设计空间中增与减的利用不仅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且还用来满足整个社会的各种需要。凹凸设计在空间的形成、分割和组合上产生了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这不仅适应了新的、复杂的功能要求,而且必然会反过来促使空间设计朝着更新、更个性的方向发展。同时凹凸设计按照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恰如其分地处理空间和体形、整体和细部的关系,符合于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等设计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建筑中凹入空间设计的私密与优雅、外凸空间的开放与庄严也说明凹凸设计在追求个性与新颖的同时,也尊重人性化设计的理念,注重人心里和生理的协调设计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和谐发展。
摘要4-5
ABSTRACT5-9
引言9-10
第一章 凹凸设计的源流10-19
第一节 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凹凸概念10-12
第二节 凹凸设计的历史与演变12-19
第二章 现代建筑空间凹凸设计的功能与艺术表现19-29
第一节 现代建筑空间凹凸设计的私密性与开放性19-22
一、凹入设计在建筑室内空间中私密性表达19-20
二、外凸设计在建筑室外空间中开放性表达20-22
第二节 凹凸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相互组织的功能22-25
一、凹凸设计组合的规定性22-23
二、凹凸设计组合的处理表现23-25
第三节 建筑空间中凹凸设计的形式美规律25-29
一、凹凸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的韵律美25-27
二、凹凸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的虚实美27-29
第三章 凹凸变化在现代空间中的应用29-40
第一节 应用原则29-35
一、凹凸设计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的统一原则29-34
(一) 室外建筑空间中的统一原则29-32
(二) 室内建筑空间中的统一原则32-34
二、建筑空间中凹凸设计的人性化原则34-35
(一) 凹凸设计坚持人的安全性34-35
(二) 凹凸设计坚持人的舒适性35
第二节 应用举隅35-40
一、室外建筑空间应用举隅35-38
二、室内建筑空间应用举隅38-40
第四章 建筑空间中凹凸设计的发展趋势40-43
第一节 多元化40-41
第二节 标准化41
第三节 景观化41-43
结论43-44
参考文献44-46
致谢46
篇二: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因心造境以手运心—室内空间园林意境设计研究
本文首先将“园林意境”做为切入点,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中所体现的强烈精神感受与视觉元素,结合现代空间设计趋势以及人们心理、生理和情感需求进行分析,通过对室内空间所体现出的个性、生态性、人文性等内涵进行深刻的分析,阐述了室内空间的构成要素与园林应的关系,从而提炼出室内空间的'“园林意境”创造的手法。进一步论证了“园林意境”对于传统美学的传承和表现具有的现实意义。深度分析园林意境的文化内涵和层次结构,结合室内空间形态设计出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融于自然的室内空间,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摘要3-4
ABSTRACT4-7
绪论7-9
一、研究的背景7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7-8
三、研究的方法8-9
第一章 园林意境概述9-20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及类型9-14
一、古典园林的发展9-10
二、园林的类型及艺术特点10-11
三、中国中国古典园林的特征11-14
第二节 园林意境14-20
一、意境的概念——意境与园林意境14-16
二、建筑空间与园林关系16
三、园林意境的结构、文化内涵及特征16-20
第二章 室内空间园林意境设计的构成要素与设计原则20-26
第一节 园林意境空间的构成要素20-24
一、室内空间环境20-21
二、材质21-22
三、空间色彩22
四、空间光影22-23
五、空间陈设与景观23-24
第二节 室内空间园林意境的设计原则24-26
一、功能性25
二、整体性25
三、文化性25
四、感悟性25-26
第三章 园林意境在室内空间创造的方法和手段26-37
第一节 引喻手法在空间园林意境设计的运用26-28
一、象征26-27
二、比兴27
三、提示27-28
第二节 综合运用构成要素来创造室内空间园林意境28-37
一、空间形态的意境手法28-29
二、运用材质营造园林意境氛围29-30
三、运用色彩创造室内空间园林意境30-31
四、室内空间园林意境光环境的设计手法31-32
五、运用陈设与景观丰富室内空间的园林意境32-34
六、设计分析——苏州博物馆园林意境的创造34-37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37-38
参考文献38-40
致谢40-41
对于住户来说,住宅设计是很重要的,为了让住户看得明白那么住宅设计说明就很重要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住宅设计说明 范文 ,希望能帮到大家。住宅设计说明范文篇一 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开始重新考虑,并由此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持别是生活水平和 文化 素质的提高和住宅条件的改善,“室内设计”已不再是专业人士的专利。普通百姓参与设计或自己动手布置家居已形成风气,这就给广大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设计师, 不但要从专业的高度为广大群众设计出优美的环境, 同时还肩负着对普通百姓进行引导和 教育 的任务。可见,设计是一种计划,是一种组织程序或一种思维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说通过某种计划、组织和思维活动、将可以利用的各种类型的元素、符号及形态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空间场所,获得一组组来源广泛、取之不尽和变化无常的视觉形态,如把握得当,并应用自如,是不可多得的有效 方法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形象思维”,而联想、引申、思考、提升等构成了设计思维的核心内容。以物达意,以物睹情,以物造型又是设计升华之形式体现。针对本方案业主的特点,我采用简约明朗的线条,将空间进行了合理的分隔。面对都市生活,一处能让心灵沉淀的生活空间,是本房业主心中的一份渴望,也是我在该方案中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关于居住空间的构造和安排,应该通过空间的数量和类型来了解空间的构造,并通过空间之间的联系来了解空间的安排,并按照住宅活动的内容来给生活空间分类,再通过这种分类来划分居住空间。居住空间的构造有个一体化的的计划,这个空间计划始于空间和构造的分析结果,并在同类活动中进行必要的装备和连接。所以居住空间可以划分为公共空间,私人空间和服务空间。当这些空间被有机地连接后,有效的活动也就得以保障,如果空间被过度重复,生活效率也就降低了。考虑到建筑方向,建筑尺寸和空间功能,各部分空间都应以入口为中心来安排,因此,空间的结构和安排的划分风格成为了空间计划的基础。 1简约风格 是近来尤较流行的一种风格,追求时尚与潮流,非常注重居室空间的布局与使用功能的结合。室内布置整体设计就两个字概括简约。不要繁琐的装饰,不要附加物,只要能表达出意图即可材料多为磨砂玻璃和不锈钢等。这样的室内崇尚少即是多,装饰少,功能多,十分符合现代人渴求简单生活的心理。因而很受那些追求时尚又不希望受约束的青年人所喜爱。 2 介绍我的设计思想 本方案为三室两厅的居室设计,业主为一对年轻夫妇,妻子是音乐教师,丈夫是工程设计师,还有一个十三来岁的女儿。针对上班族的业主,设计师采用简约明朗的线条,将空间进行了合理的分隔。面对扰嚷的都市生活,一处能让心灵沉淀的生活空间,是本房业主心中的一份渴望,也是本设计在该方案中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因此,开放式的大厅设计给人以通透之感,避免视觉给人带来的压迫感,可缓解业主工作一天的疲惫。 没有夸张,不显浮华,通过过于干干净净的设计手法,将业主的工作空间巧妙地融入到生活空间中,符合实际的工作需求,使男主人可以在家中随时随地捕捉设计灵感,并将其附注于之纸上。 朴素无华的材料,几何线条的运用,以及自然的穿插,使生活空间可以贴近自然的三个元素,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点采用陶瓷系列中的“田园牧歌”,以大自然的手笔变化的光彩丰富的色彩,描绘出回归自然的乡间田园诗篇,突显生命的渴望与追求。 3 国内外设计趋势 室内设计总趋势 环境艺术设计,包括了城规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广场设计、雕塑与壁画等环境艺术品设计以及室内设计。室内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的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所进行的理想的内容环境设计,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以至于迅速发展成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十分实用的新兴边缘科学。 设计是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人类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造世界,改善环境,提高人类生存的生活质量。从构成世界之三大要素的自然、人与社会这三个座标体系出发,现代设计已从产品设计拓展到环境设计,由生存意识进展到环境意识,正如加拿大建筑阿瑟、埃利克森所说的:“环境意识就是一种现代意识”。美国建筑师们认为:八十年代的重要发展并不是这个主义或者那个运动,而是对环境设计和景观设计的普遍认同。现在我将现代室内设计大致归纳为七个新趋势: 回归自然化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人们向往自然,和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流派由此兴起,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在住宅中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强调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在此基础上设计师不断在“回归自然”上下功夫,创造新的肌理效果,运用具象的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 整体艺术化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要求从“物的堆积”中解放出来,要求室内各种物件之间存在统一整体之美。室内环境设计是整体艺术,它应是空间、形体、色彩以及虚实关系的把握,功能组合关系的把握,意境创造的把握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协调。许多成功的室内设计实例都是艺术上强调整体统一的作品。 高度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设计中达到最佳声、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实现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创造出理想的值得人们赞叹的空间环境来。 高度民族化 只强调高度现代化,人们虽然提高了生活质量,却又感到失去了传统、失去了过去。因此,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就是既讲现代化,又讲传统。我们在日本考察时,看到许多新的环境设计反映了日本设计人员致力于高度现代化与高度民族化结合的设计体现。日本各地的大、小餐厅、菜室及商店装饰食器均进行了配套设计,人们即使在很小的餐馆用餐,也同样感受到设计者的精心安排。因此,“处处环境美,处处有设计”给每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个性化 大工业化生产给社会留下了千篇一律的同一化问题。相同楼房,相同房间,相同的室内设备。为了打破同一化,人们追求个性化。一种设计手法是把自然引进室内,室内外通透或连成一片。另一种设计手法是打破水泥方盒子,斜面、斜线、或曲线装饰,以此来打破水平垂直线求得变化。还可以利用色彩、图画、图案,利用玻璃镜面的反射来扩展空间等等,打破千人一面的冷漠感,通过精心设计,给每个家庭居室以个性化的特性。 高技术高情感化 最近,国际上工艺先进国家的室内设计正在向高技术、高情感方向发展,这两者相结合,既重视科技,又强调人情味,在艺术风格上追求频繁变化,新手法,新理论层出不穷,呈现五彩缤纷,不断探索创新的局面。 以人为本的家居理念 居住空间的公共空间指起居室,餐厅和入口,就像一个包含全体家庭成员的社会空间。它是通过主要通道和美学的协调性去安排空间位置,设施以及家具的。居住空间的服务空间是进行家务劳动的地方,如厨房,仓库,洗刷间和烘干室。由于居住空间的风格和意识的变化,这样的空间正在减少,而交际空间和私人空间正在日益增加。 住宅设计说明范文篇二 一、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成温邛公路南侧,距成都市区行车距离15分钟,紧邻温江县城。 项目占地66000平方米,三面环水,40米宽的江安河环绕地块西面和南面缓缓流过。具有较好的先天景观资源。 楼盘开发思路定位为“水岸度假休闲住宅”。 二、 设计总体思路 结合项目的先天资源条件及楼盘的开发思路,本项目园林设计主题为:“川蜀桃花源、迷情浅水湾” 结合楼盘的“水岸休闲度假住宅”理念,秉承“自然的、生态的、健康的、休闲的”思路,将小区六万多平方米的园林面积设计成为丰富多彩的亲水休闲水景园林。 在此基础上挖掘“富有湘西地域风情与民族民俗风味的”元素,营造出“世外桃源”的意境。 园林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注重景观的均好性,作为以水景为主要特色的园林,重点是扩大水系的延伸范围,达到每一个组团、每一个景点都有水景,每个住户下楼即有水可看、有水可玩。 2、 控制水面面积,缩小湖面及大型水景的体量,景观以小巧、别致为主要特色。 3、 注重水景的多样化,使不同风格的水景遍布整个小区,以营造小区丰富的水景园林特色。 4、 增强水景的可参与性,使住户可以直接亲水,而不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同时注重亲水的安全性。 5、加强景点之间的有机联系,以道路和主要水系为主线,形成明显的景观序列,贯穿整个小区。其中的每个景点相互呼应、相互衬托,同时又各具特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整个小区的景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6、 以水景为主,同时充分利用声音、色彩、质感等景观要素,营造丰富多彩的小区景观特色。 7、 力求景观在统一、和谐的基础上有丰富的对比与变化,营造小区景观的可识别性。 三、 设计总体布局 本方案在一条主要水系的基础上展开,以组团为单位,设计不同风格的水景园林,以主要水系和道路为主线,景观贯穿其中。 具体布局如下: 小区内以一条主要水系贯穿,这条主要水系在小区中曲折、蜿蜒、穿流而过,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系列 水系在小区中有时小、有时大;有时宽、有时窄;有时放、有时收;有时是宽阔大器的湖面、有时是曲折蜿蜒的小溪。水系流过的每个组团、每个景区形成不同风格、各具特色的水景园林景观,整体构成小区既统一、和谐、又有丰富变化的水景特色园林景观。极大地提高小区的格调与品质,同时为业主提供高品味的休闲居住环境 主要水系的起点设在小区的东北组团,以“流年古井”作为水系的起源,通过折线型的戏水沟渠,穿过大门处的七彩人生广场,然后分两路流过中部组团,会入小溪,蜿蜒绕过公共景区的生态戏水泳池,继而通过 儿童 游乐场旁的临住宅水面,从地下暗道汇入售楼部组团的湖面,在此形成小区的中心景观,然后在临街住宅的北侧蜿蜒流向东南角组团,回抽至东北组团,整个水系形成一个环流,循环不止,生生不息。 小区的北部、西北、西南三个组团因地势较高,另设独立水系并分别汇入售楼部组团水景。 东部团结渠抬高水面,整理林相,设置栏杆,修建“水木清华”休闲步道。 住宅设计说明范文篇三 1、方案阶段(2套文本+光碟1张) 设计前应仔细研究建筑设计图纸(建筑、结构、水电等),清楚装饰工程设计有关的基本条件,收集必要的设计基础资料,认真分析相关专业图纸的基础上,再对现场进行实地踏勘。若牵涉到与其他专业有冲突的地方,应急时与甲方专项人员取得联系,得以解决。 设计内容应真实、准确地反应设计特点,全面完整的表达方案设计意图。 提供平面布置图和设计风格示意图。 提交方案设计阶段的主要面层材料实物样板及细节处理的参考图片。 提交的设计方案尽可能的全面(全面反应设计意图),避免时间上的浪费。 2、初步设计(2套文本+光碟1张) 初步设计在方案设计通过后加以深化,整个设计能够接近实施阶段的需要。 成果包括提供最终的平面布置图、地材铺装图、效果图(主要区域)、砌体放线图、天花造型及灯具布置图、立面图、开关插座布置图。 提交正式方案所涉及到的面层材料实物样板及细节处理的参考图片。 3、施工图阶段(8套图纸+光碟1张) 装修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消防、环保、节能等有关规定。 设计深度必须满足施工要求,所选用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严禁使用国家淘汰的材料。 装修设计必须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当涉及主体和承重结构改动或增加荷载时,必须由原结构设计单位或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核查有关原始资料,对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行核验、确认。 施工图的设计深度必须满足: 应能编制工程概、预算和作为工程施工招标(清单报价)的依据; 应能据以安排设备、材料订货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 应能据以进行施工和安装; 应能据以施工验收; 施工图设计文件封面应写明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项目名称、设计或施工单位名称、出图日期,封面应盖单位出图专用章。 施工图成果包括: 图纸目录 施工图说明 装修表和材料表(所有装修中所选用的面层材料表、产品、规格、型号、颜色等) 平面图、天花图、地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局部放大图、节点详图和提供本设计中选用的硬装及软装材料厂商详细地址、联系方式,方便甲方询价。 图纸签署及盖章 六、设计时间安排 1、设计时间自2008年 月 日 ~ 年 月 日止 2、方案阶段: 个工作日 3、初步设计: 个工作日 4、施工图设计: 个工作日 七、其他 按合同相关规定。要求提供为该项目配置的主创设计人员(作简单介绍)和配备的设计班子情况。 猜你喜欢: 1. 居住小区规划的建筑设计理念 2. 建筑设计方案范文3篇 3. 浅谈住宅建筑设计论文 4. 有关室内设计论文范本 5. 景观设计说明的范文 6. 室内设计自荐书范文3篇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大学生活又即将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建筑设计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引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必要教学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设计管理办法》,以及工民建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特色,制订本大纲。
本大纲适用的人才培养形式:网络教育。
本大纲适用的人才培养层次:高起专。
一、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1、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目标
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进行一次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按照这一定位,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目标是:
(1) 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融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于一体的工程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工程设计和技术研究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3) 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方案设计、资料利用、实验研究、理论计算、数据处理、经济分析、外文资料的阅读与翻译、计算机使用、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和技巧。
必须注意,对于具体的设计(论文)题目,可能偏重上述3条基本目标的某些方面,但3条基本目标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要避免只重视其中一些要求而忽略另一些要求。
2、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意义
毕业设计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总结知识、检查教与学的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提高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对事物能潜心考察。
2、培养学生严谨推理、实事求是、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全方位地考虑问题等学科技术人员应具有的素质。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4、培养学生从文献、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别人经验、从其它科学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的悟性。
5、培养学生根据条件变化而调整工作重点的应变能力。
6、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7、为学生毕业提供总结知识、为工作的前期作相应的准备。
二、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准备工作
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准备的主要目的
(1)了解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的实际要求,建立工程概念。
(2)熟悉设计对象的设计、施工及管理的过程情况与技术要求。
(3)收集必要的设计资料。
2、毕业设计(论文)前期调研要求及范围
(1)调研方式可采用集中安排和指导教师根据题目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形式可以是现场调研、企事业单位介绍、指导教师讲解典型案例和技术、文献调研等。
(2)熟悉初步设计方案的选取、设计,工种汇总等工作,了解结构方案选取的原则、方法等。
(3)熟悉扩大初步设计工作,掌握结构分析、计算及设计过程,并参与施工图的绘制。
(4)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了解施工现场的布置及施工技术等。
(5)熟悉工程交底,验槽等工作。
三、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要求和任务下达
1、题目类型
工民建专业的题目类型主要是设计型。设计型题目的选取应尽量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又能联系生产和科研实际的题目,提倡“真题真做”,选题也可以模拟实际工程。
学生在完成设计型题目后,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简称毕业设计。
2、题目来源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般由教师根据生产、管理和科研、教学的需要拟定。学生也可与设计、施工单位联系,紧密结合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管理和科研实际,拟定毕业设计题目,到企事业单位现场完成毕业设计。鼓励学生自拟毕业题目。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可以是实际应用性题目和虚拟题目。实际应用性题目指学生直接参与工程设计或研究工作,并将设计(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虚拟题目虽然没有直接应用对象,但应该是来源于生产、管理实际,应用目标明确,达到实际应用要求,对于学生综合能力训练具有典型作用的题目。
3、题目选择与变更规则
教师拟定的设计(论文)题目,原则上实行双向选择。
学生自拟的题目,必须有一名指导老师负责。可以由学生自行联系相关方向的教师,或由网络教育学习中心安排指导教师。
到企事业单位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必须在企事业单位确定一名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作为指导老师,同时网络教育学习中心安排一位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题目一经选定,开始两周内允许更改,超过两周即不允许发生变动。
4、任务要求和任务书的内容规范
毕业设计任务应符合以下要求:
(1)结合实际;
(2)全面反映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培养目标;
(3)符合综合能力训练要求;
(4)题目难度适合网络教育专科要求;
(5)题目需要的工作量合适;
(6)设计任务应尽量做到一人一题,某些题目确需2名及以上同学完成时,应保证他们之间的设计内容差异达到50%以上。
任务书规定学生的设计任务,指导教师应给每一个学生单独下达一份任务书,不允许在一份任务书中安排2名及以上同学的设计任务。对于设计型题目,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任务书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 设计题目的概况
(2) 设计依据
包括设计对象的原始数据、图纸、技术标准等。
(3) 设计任务
应完成的工作,达到的技术(功能和性能)指标。
(4) 成果形式
(5) 预期的时间进程安排
(6) 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给出题目的主要技术资料和文献,对学生应该收集的资料提出要求。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相提并论,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国家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水平”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独立成章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得以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大力推进?笔者从亲身基层环保工作中作过初步调研,总结如下,仅供参考,望能给社会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 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生态文明”。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并不是指自然生态的“文明”状态,而是指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生态是各种力量相互制约的结果,也是各种力量协调共生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包括人与人的关系。综合专家的看法,我们可以对生态文明作出初步界定:生态文明首先应该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弄清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常话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认识不到位,就不能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自觉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工业文明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烦恼,甚至是巨大的灾难。例如:震惊全世界的“六大污染”( 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德国莱茵河污染事故)、“八大公害”(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和“十大事件”( 北美死湖事件、卡迪兹号油轮事件、墨西哥湾井喷事件、库巴唐“死亡谷”事件、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莱茵河污染事件、雅典“紧急状态事件”、海湾战争油污染事件)。据有关数据显示,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海湾战争期间,先后泄入海湾的石油达150万吨。1991年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空袭后,科威特油田到处起火。1月22日科威特南部的瓦夫腊油田被炸,浓烟蔽日,原油顺海岸流入波斯湾。随后,伊拉克占领的科威特米纳艾哈麦迪开闸放油入海。科威特南部的输油管也到处破裂,原油滔滔入海。1月25日,科接近沙特的海面上形成长16公里,宽3公里的油带,每天以24公里的速度向南扩展,部分油膜起火燃烧,黑烟遮没阳光,伊朗南部降了“粘糊糊的黑雨”。至2月2日,油膜扩散到长90公里、16公里的范围,逼近巴林,危及沙特。迫使两国架设浮拦,保护海水淡化厂水源。这次海湾战争酿成的油污染事件,在短时间内就使数万只海鸟丧命,并毁灭了波斯湾一带大部分海洋生物。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所在建筑物爆炸后,在大地震中受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 “泄漏事故”,导致22人遭核辐射,21万人紧急疏散,经济损失非常惨重。 这些公害和污染事故,都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导致许许多多正常人及动物非正常死亡,残废,或患病,给人类和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后果,人类对资源的利用已经大大超过地球的承载能力。人类从这些事件引起高度重视,并进行自我反思,于是生态文明观念应运而生。随着人类生存危机越来越严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虽然堪称地大物博、资源富饶的国家,然而中国又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哪种资源,人均拥有量在全世界都是很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环境保护工作在逐步加强。同时,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如果中国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突出的位置,不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不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生产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不仅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三、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大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有着深刻内涵。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主要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说来,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三)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必须转变关于发展的传统观念,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努力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四)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更加科学利用自然为人类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既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发展,是我国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毛概有关生态文明15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提出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各种资源、环境的压力变得越来越突出。只有加大对环境保护,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才能使人类文明向着高层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努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明建设;环境保护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文明及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 文化 ,其价值观从以前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等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
其次,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
再者,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艰巨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一方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六大 报告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这充分表明并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也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一)加强 教育 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实践已经证明了其不合理性,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代价。
(二)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并渗透到社会、经济、法律、政治、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给予支持。
(三)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文明是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以致力于构造一个人与自然发展为目的的文明形态。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 经验 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自觉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目等。
参考文献:
[1]雷毅.生态伦理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3]胡锦涛.十七大报告,2007-10-15.
《略论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党的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本文谈谈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地位与 措施 。
【关键词】报告;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方式
一、生态与生态文明的内涵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刘惊铎在其《生态体验论》中把生态文明定义为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意义上 反思 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系统思考和建构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生态文明的突出地位
为什么报告把生态文明提到这么高这么重要的位置,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突出地位?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当今世界出现的能源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气候变化异常、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的科学分析,制定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战略对策。如何解决这一系列全球性的严峻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对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挽救地球生物圈,改变人类的不良行为、观念、习惯。不管是什么政治制度,不管是什么阶级阶层,不管是什么民族种族,不管是什么宗教信仰,都能接受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超意识形态的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使人类利益原则恢复了本来的权威。这一决策既能够赢得全国人民的拥护,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又能够把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紧密连接在一起,增强“地球村”的意识,共同保护地球生态系统。这是从根本上、源头上治理全球一系列恶性循环问题,实现永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建设生态文明,当然要加强保护、优化和建设生态环境,但绝不是单纯的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而是关联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重要纽带。我们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地球,优化自然生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实现发展与环境双赢,造福人类”,实现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落实四个“着力”,五个“更多依靠”的要求。实现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必须彻底改变人们奢侈过度消费的不良观念、行为、习惯,经济发展与财富增加并不能让我们丢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
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在全体公民中强化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人文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
(二)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
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建设生态文明,告别“黑色文明”是核心。
告别“黑色文明”要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基础,“好”的体现之一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要让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成为两根“高压线”,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建设生态文明,实行严格的制度是保障。
完成硬指标要出硬招数,不动真格的换不来蓝天碧水。要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法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要坚决惩处,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再出现。
随着环境的日益被破坏,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延续人类文明的必然选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17形势与政策有关生态文明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2017形势与政策有关生态文明的论文篇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必然性,然后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历史意义,进而提出了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落实的建议和 措施 。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时代必然性;意义;措施 正文 众所周知,2012年党的召开,会议提出了未来国家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战略方针。而生态文明建设则位列其中,首次被列入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之中。这体现出我国新一届政府执政的方向,反映出我国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同时这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这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举世瞩目的惊人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现已位列世界第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经济繁荣的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极大地污染和破坏。而且也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瓶颈。值此召开之际,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认为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其时代必然性。 首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的要求,符合时代之潮流。我们知道人类自进入十七世纪以来,人类历史先后进行了三次工业革命,人类文明进程明显的加快,出现了狂飙突进式的发展。而人类为了发展,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对自然环境进行了无情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随之而来的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报复,如土地荒漠化,全球性温室效应,酸雨,恶劣自然天气的频繁发生。人类对于环保开始有了新的认识,觉察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因此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的需求,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其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这是以牺牲我国自然环境为代价的,是一种不科学的发展模式,是一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是一种饮鸩止渴,具有不可持续发展性,而且自然环境的平破坏也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而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则更暴露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很多弊端,如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 最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内心呼求,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又有很多人成了金钱的奴隶,是的很多人的物质 文化 需求是得到了满足,但是人的内心却越来越空虚,精神文化的需求却没有得到满足。何也?人们都被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所绑架,被票子、车子、房子所捆绑,而内心对精神生活的向望就被压制着而得不到是释放。此刻党的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国家发展的“五位一体”战略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的,而不是再单纯地发展经济,同时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这是让人们从钱眼里解脱出来回归自然的最好方式。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第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使我们的环境得到改善,关系着每个公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好的环境,才能有好的身体。中医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合为一体的,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认为自然环境与我们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但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极大地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态平衡遭到很大破坏,同时也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平衡,产生了很多疾病,如非典性肺炎、禽流感、猪流感、艾滋病以及肺癌。胃癌等多种癌症疾病的增多,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第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我们知道人类的生存发展是依托整个自然环境的,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没有环境资源作屏障,人类是根本无法生存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很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第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体现我党“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是“中国梦”美好理念的最好印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诚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我国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地增大,例如城乡差距的加大,贫富差距的增大,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社会人情的冷漠等等。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党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把他放在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而不再只是 口号 而已,就是要把经济的发展速度降下去,将很大一部分财政投入到环境、民生方面的建设,使老百姓能够更多地享受到经济繁荣的成果,达到国富民也富的效果。这样也能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让更多的人重新找回年轻的美丽梦想。 (三)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落实的措施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 教育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政府 工作 报告 》,2012 [2]《形势与政策》 2017形势与政策有关生态文明的论文篇二:《建设新型生态文明社会》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下社会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其中经济快速发展的弊端也正渐渐显露出来,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的发展也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 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调整 均衡 正文 随着党的胜利闭幕,一些新鲜的词汇也走进各大媒体与人民的视野当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便是其中一大亮点,它也正随着的脚步,渐渐走上经济建设舞台的中央。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下社会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其中经济快速发展的弊端也正渐渐显露出来,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的发展也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并且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为此,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报告第八部分提出了优、节、保、建四大战略任务。 一是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是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中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是保。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是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大学生是肩负着国家的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是长久之计,必须从大学生抓起,而且,生态建设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而且对我们未来的生活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同时大学生必须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要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作为 广告 专业的一名学生,应结合广告传播的技巧与理论,积极倡导环保与生态文明,积极为生态文明事业做贡献。我们可以指定相关的措施,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认识。 一.节约:节约纸张、废纸再利用、不随手乱扔废电池、节约水电、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提倡步行,骑单车 ,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双面使用纸张,回收废纸,节约粮食 ,随手关闭水龙头 ,使用节约型水具 ,一水多用,随手关灯, 使用节能型灯具,节约用电 , 拒绝过分包装,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 ,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二.保护: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 , 拒食野生动物, 少使用发胶 ,不穿野兽毛皮制作的服装, 少用罐装食品、饮品 ,不乱扔烟头, 认识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鸟类并为之提供方便的生存条件,不参与残害动物的活动 , 不虐待动物,爱护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积极植树造林;在室内、院内养花种草, 在房前屋后栽树;垃圾分类回收,回收废电池,金属 ,废塑料,尽量避免产生有毒垃圾,使用无氟冰箱 , 少用室内杀虫剂,不滥烧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 三.宣传: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关注新闻媒体有关环保的报道 ,利用每一个绿色纪念日宣传环境意识 ,阅读和传阅环保书籍、报刊,支持环保募捐, 反对奢侈,简朴生活,支持有环保倾向的股票, 参与环保宣传,做环保志愿者。 建设生态文明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延续人类文明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做到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维护和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建设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2017形势与政策有关生态文明的论文篇三:《浅谈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提出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各种资源、环境的压力变得越来越突出。只有加大对环境保护,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才能使人类文明向着高层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努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 文明建设 环境保护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文明及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其价值观从以前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等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 其次,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 再者,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艰巨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一方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这充分表明并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也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一)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实践已经证明了其不合理性,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代价。 (二)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并渗透到社会、经济、法律、政治、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给予支持。 (三)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文明是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以致力于构造一个人与自然发展为目的的文明形态。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 经验 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自觉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目等。 参考文献: [1]雷毅.生态伦理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1.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2. 关于弘扬生态文明的演讲稿 3. 生态文明的作文600字 4.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议论文 5.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毕业论文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2012年11月,党的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以下是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全文如下: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等。但从生产方式角度看的以往的文明,其着眼点主要是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这无可厚非。因为在生产力水平很低或比较低的情况下,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占第一位的。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人类越发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精神生活;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有着明显的不同点: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为所欲为。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
(一)人与自然应协调发展
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得到空前提高,人们最大限度地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上的满足。就在人类肆无忌惮地征服自然时,世界各地都凸显出各种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它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
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动物只能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而人可以能动地改造自然。自然先于人的存在,而劳动是将人与自然联系起来的纽带。首先,劳动肯定是以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这说明了人对自然界有依赖性,并且也充分地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其次,劳动会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形式中,这就使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随着劳动的发展日趋密切和丰富起来.。显然,人类劳动的社会性彻底把人和自然区别开来,人虽然源于自然,但又不等同于自然。人对自然的依赖性预示着人要遵循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人作为区别于自然的存在,也可以在不违背自然法则的前提下改造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二)人的实践活动应符合客观规律
人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生产实践是其他一切实践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客观地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的确,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离不开自然界的,衣、食、住、行都源于自然,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 需求,促使人类不断进行革命,三次科技革命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掌控自然,方便了人们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自然改造,使自然更好地顺应人的意志,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实践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人类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这也就要求人们在实践时,不仅要考虑主体人的利益和需要,还要考虑对自然的利弊问题,以及要预测某种实践后自然对人类的回馈问题。当然,这也不是要求人类对自然逆来顺受。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要充分认识、利用客观规律,在不违背自然法则的前提下改造自然,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三)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类要想生存和繁衍下去,就必须同自然打交道。实践是将人和自然联结起来的纽带,在实践中,人是认识、改造的主体,自然则是被认识和被改造的客体。从这个角度看,人与自然是主客体关系,因此,坚持人的主体性原则,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类为了社会美好的明天,更应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利用科技本身的力量带领人类走出自然困境,人类可以开发新的绿色能源;通过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或资源的循环使用率……
总之,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人在自然面前具有能动性,自然的本性和规律又制约着人。人在实践中应坚持主体性原则,但又不能将人视为“宇宙的中心”。人类应为社会的发展而大力发展经济和生产力,但又不能忽视自然因素,更不可以将人类的发展建立在牺牲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要在充分认识自然、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自然和社会在平衡和谐的态势中共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要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通力合作。要从社会主义各种文明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至高命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对资本主义生态文明进行了制度批判、辩证批判、实践批判,阐发了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尺度、历史发展的永恒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是推翻资本主义和建立共产主义。探析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时代化,不仅能够为破解今天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问题提供独特的理论资源,而且能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发展思路。因此,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充分认识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必要。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集聚,应包括自然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和人文生态文明三重形态,内含自然、社会和精神三重价值的和谐。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应然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然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发展,是我国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毛概有关生态文明15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提出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各种资源、环境的压力变得越来越突出。只有加大对环境保护,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才能使人类文明向着高层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努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明建设;环境保护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文明及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 文化 ,其价值观从以前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等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
其次,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
再者,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艰巨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一方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六大 报告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这充分表明并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也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一)加强 教育 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实践已经证明了其不合理性,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代价。
(二)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并渗透到社会、经济、法律、政治、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给予支持。
(三)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文明是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以致力于构造一个人与自然发展为目的的文明形态。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 经验 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自觉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目等。
参考文献:
[1]雷毅.生态伦理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3]胡锦涛.十七大报告,2007-10-15.
《略论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党的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本文谈谈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地位与 措施 。
【关键词】报告;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方式
一、生态与生态文明的内涵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刘惊铎在其《生态体验论》中把生态文明定义为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意义上 反思 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系统思考和建构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生态文明的突出地位
为什么报告把生态文明提到这么高这么重要的位置,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突出地位?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当今世界出现的能源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气候变化异常、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的科学分析,制定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战略对策。如何解决这一系列全球性的严峻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对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挽救地球生物圈,改变人类的不良行为、观念、习惯。不管是什么政治制度,不管是什么阶级阶层,不管是什么民族种族,不管是什么宗教信仰,都能接受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超意识形态的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使人类利益原则恢复了本来的权威。这一决策既能够赢得全国人民的拥护,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又能够把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紧密连接在一起,增强“地球村”的意识,共同保护地球生态系统。这是从根本上、源头上治理全球一系列恶性循环问题,实现永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建设生态文明,当然要加强保护、优化和建设生态环境,但绝不是单纯的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而是关联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重要纽带。我们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地球,优化自然生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实现发展与环境双赢,造福人类”,实现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落实四个“着力”,五个“更多依靠”的要求。实现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必须彻底改变人们奢侈过度消费的不良观念、行为、习惯,经济发展与财富增加并不能让我们丢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
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在全体公民中强化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人文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
(二)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
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建设生态文明,告别“黑色文明”是核心。
告别“黑色文明”要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基础,“好”的体现之一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要让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成为两根“高压线”,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建设生态文明,实行严格的制度是保障。
完成硬指标要出硬招数,不动真格的换不来蓝天碧水。要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法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要坚决惩处,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