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西北大学学报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

西北大学学报论文格式

中文系学生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说明 (适用于任务书、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 一、著作 序号、著者:《书名》,出版者,出版年。 举例: 1、(战国)荀况著,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清)孙星衍撰,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版。 3、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二、期刊论文 序号、作者:《题目》,《期刊名称》,××年第××期。 举例: 4、王基:《帮闲蔑片论——从应伯爵到夏逢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6期。 5、马汉广:《“文学性”概念的多重蕴涵与当下意义》,《文艺研究》,2014年第7期。 三、报纸 序号、作者:《题目》,《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面号。 举例: 6、邓志伟:《时代呼唤个性化教育》,《教育参考》,2010年10月5日,36版。 四、学位论文 序号、著者:《题目》,学校名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完成年。 举例: 7、张玲:《池莉小说的文化透视》,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五、电子文献 序号、著者:《题目》,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举例: 8、傅刚:《大风沙过后的思考》,《北京青年报》,2000年4月12日[2002-03-06], http:∥.cn/Bqb/20000412/GB/4216%。 9、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2001年12月19日[2002-04-15],http:∥ [1**********]。 六、英文文献 著作: 序号.作者:书名(斜体),出版社,出版年 10.Eco U:A Theory of Semiotic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6. 论文: 序号.作者:题目(斜体),期刊名(斜体),卷(期),出版年 11.Kathleen A. McHugh:South Korean film melodrama and the question of national cinema, Quarterly Review of Film and Video, (1),2001. 正文脚注(加上起始页码) 举例: [1]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20页 [2]马汉广:《“文学性”概念的多重蕴涵与当下意义》,《文艺研究》,2014年第7期,第15—16页 注意事项: 1、大学学报属于期刊,不属于报纸。 2、参考文献顺序按照以下原则: (1)排序:书籍文献最先,期刊文献其次,报纸文献第三,学位论文文献第四,电子文献第五,外文文献第六; (2)著作的顺序按照跟自己论题的逻辑关系及关联程度编排,其他参考文献按照发表时间先后排序。 3、多名著者之间用顿号隔开。 4、论文正文的脚注格式,和正文后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一致,但要加上引用的起始页码。 常用参考文献格式模板 1、(战国)荀况著,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清)孙星衍撰,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版。 3、(清)张英:《聪训斋语》卷二,《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4、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5、钱宗范:《周代宗法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6、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7、(英)培根著,水天同译:《培根论说文集》,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8、石昌渝、尹恭弘:《金瓶梅人物谱》,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9、万建清:《论〈歧路灯〉中反映的社会问题》,《明清小说研究》,1989年第3期。 10、王基:《帮闲蔑片论——从应伯爵到夏逢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6期。 11、陈家桢:《应伯爵旧梦重温的悲剧人生》,《学术交流》,2003年第1期。 12、闫焱:《浅论〈金瓶梅〉与〈歧路灯〉人物塑造之异同》,《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3、王文学:《论中国古代人伦中的朋友伦理》,《江汉论坛》,2007年第12期。 14、侯步云:《论孔子的交友之道》,《西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5、赵文彬:《试论孟子的交友之道》,《理论界》,2008年第7期。 16、李鸣:《〈歧路灯〉教育思想研究》,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7、范芃蕊:《〈歧路灯〉与〈金瓶梅〉比较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8、张世飞:《明清小说中的“帮闲”形象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9、聂希:《夫妇与朋友——先秦两汉儒家的视野》,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20、高永丰:《汉魏六朝交友论文章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21.Eco U:A Theory of Semiotic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6. 22.Kathleen A. McHugh: South Korean film melodrama and the question of national cinema, Quarterly Review of Film and Video, (1).2001. 23.O. Yul Kwon:A Cultural Analysis of South Korea"s Economic Prospects, Global Economic Review, (2).2005.

毕业设计说明书格式范文

篇一:毕业设计说明书格式要求

一、论格式要求

手抄毕业设计说明书:一律用西安理工大学专用的学生毕业设计用纸,要求手抄要规范、工整、每页500—600字。

打印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说明书用纸一律用A4,页边距设置采用以下方式:上边距:;下边距;左边距:;右边距;装订线:;页眉:;页脚:。毕业设计说明书采用WORD文字编辑排版,排版格式为: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要求一律采用五号宋体,用33字×37行。毕业设计说明书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加宽磅。毕业设计说明书行间距设置为:毕业设计说明书行间距采用倍行距。对非WORD文字编辑工具,可参考上述值设定。

毕业设计说明书顺序依次为封面、目录、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

(一)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封面、目录要求

1.封面

毕业设计说明书封面按照统一格式要求。

2.目录

(1)目录中章、节号均使用阿拉伯数字,如第1章则为1,其余分层次为及等几个层次,其中“·”号用半角;

(2)目录中应有页号,页号从正文开始直至全文结束;

(3)目录页号另编;

(4)页号在页下方居外侧排列。

(二)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的规范

正文是一个逻辑严密、论述准确、结构合理、内容充实的整体。一般应包括研究背景、主体研究内容及过程、结论等部分。作者可视具体研究内容分为若干章。全文应与参考文献紧密结合,重点论述作者本人的独立研究。

工作和创造性见解。毕业设计说明书不得模糊学生人与他人的工作界限,参考或引用了他人学术成果或学术观点,必须注明出处和参考文献,严禁抄袭、占有他人的成果。 a.正文的层次格式

1 XXXX(三号黑体,居左)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内容用五号宋体)

XXXX(小三号黑体,居左)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内容用五号宋体)

XXXX(四号黑体,居左)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内容用五号宋体)

(1)XXXXX(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2)XXXXX(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b.毕业设计说明书主体内容

毕业设计说明书主体内容应根据研究题目要求确定。

c.插图、表格、公式

a)插图

(1)所有插图按章编号,如第1章的第1张插图为“图1—1”,所有插图均需有图题(图的说明),图号及图题应在图的下方居中标出;

(2)一幅图如有若干幅分图,均应编分图号,用(a),(b),(c)??作按顺序编排;

(3)插图须紧跟正文,在正文中,一般应先见图号及图的内容后再见图,不能提前见图,特殊情况需延后的插图不应跨节;

(4)图形符号及各种线型画法须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

(5)坐标图中坐标上须注明标度值,并标明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名称及量纲,应均按国际标准(SI)标注,例如:KW·m/s,N·m??等,但对一些示意图例外;

(6)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7)图中用字最小为小5号字;

(8)使用他人插图须在图题正下方注明出处。

b)表格

(1)表格应按章编号,如有2—1,并需有表题;

(2)表号表题置表格上方并与表左对齐排列;

(3)表格的设计应紧跟正文。若为大表作为工具使用的表格,可作为附表在附录中给出。

(4)图表中各物理量及量纲均按国际标准(SI)及国家规定的法定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标注;

(5)格须在表格正下方注明出处。

c)公式

(1)公式均需有公式号;

(2)公式号按章编排,如公式(2—3);

(3)公式中各物理量及量纲均按国际标准(SI)及国家规定的法定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标注。禁止使用已废弃的`符号和计量单位;

(4)公式中用字、符号、字体要符合学科规范。

(三)致谢

1.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毕业设计说明书工作直接有贡献及帮助人士和单位。谢辞应谦虚诚恳,实事求是。学生本人的家属及亲朋好友与毕业设计说明书无直接关系的人员,一般不列入致谢范围;

2.致谢中还应感谢提供研究条件及实际装置的企业等单位和个人。

(四)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一般应是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设计说明书有参考价值的文献,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应间接使用参考文献;

2.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3.引用他人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成果,必须列在参考文献中;

4.参考文献在整个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按出现先后依次列出,并在引用处右上角标注,标注符号为【X】;

5.参考文献的数量;毕业设计说明书参考文献一般应有20篇以上,其中国外文献3篇以上;

6.参考文献的书写顺序:参考文献中毕业设计说明书的书写顺序为:序号,作者,毕

业设计说明书名,杂志或会议名,卷号,期号或会议地点,年,页号。

例:中文参考文献:

期刊杂志:

【24】刘人境、张朋柱等,变革博弈误区,正确制定企业战略,(西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P35

著作:

【9】戴维·贝赞可等著,武亚军等译,《公司战略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P613

论文:

【9】杨水利、金毅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一种求解方法 中国运筹学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毕业设计说明书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ISBN7—5606—0488—9/)96年10月,P45

英文参考文献;

期刊杂志:

【39】Hammer M,Champy J. 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 New Ylrk: Happer Business,1993:37—54

著作:

【5】Rudiger D0rbusch,Policymaking in the Open Economy,Oxfort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3,P149

论文:

【6】Yang shuili,Tian kun,Economics Analyses about Rent—Seeking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Aug. 18—20,2001Proceedings of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ISBN7—5603 1654 9/F 275)

1、所处位置不同

夹注是夹在正文中间的注解。

脚注是对某些东西加以说明,印在书页下端的注文。脚注和尾注是对文本的补充说明。脚注一般位于页面的底部,可以作为文档某处内容的注释。

2、作用不同

夹注内容其初也只限于注疏“经义”,后来发展为包括标明读音、训诂文字、辨别语词、分析章句、考证名物、推求义理、校勘异文,以及注明出处等等内容。甚至连资料性的附录也都可以杂于注文之中。

脚注和尾注是对文本的补充说明。脚注一般位于页面的底部,可以作为文档某处内容的注释。尾注一般位于文档的末尾,列出引文的出处等。

3、用途不同

夹注的宗旨是不变的,即为了方便读者,使之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正文。

脚注的作用是用以做注文。

随着标点符号的普遍使用,以及横排印刷的流行,夹注在使用“夹注号”(如各种形式的括号)的情况下,字形可同正文一般大,但为了便于区别正文与注文,注文多变换字体。横排印刷一般不用双行夹注,多用夹注号标明夹注文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夹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脚注

西北大学学报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写作技巧:

一、写作前

1、要知道在引言中陈述论点。

2、用论文的剩余部分陈述理由和证据,使论点得到充分支持。

3、考虑一下呈现这些内容的顺序:怎样安排段落之间的结构才是最清晰、最有说服力。

二、论文结构安排技巧

1、相似的想法通常应该集中在一起,而不是四处分散。

2、每个段落应该在字体上有区别,比如缩进或在段落之间留出额外的行间距。

3、每一段只应该陈述一个要点。

4、每个段落都可以看作是一篇小短文。

5、每一段都应该使用过渡词或短语连接到下一段。

6、段落的顺序应该符合逻辑,前后一致。

7、一旦同学写好了初稿,试着用一句话总结每个段落的要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字体格式要求是这样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应依次包含标题、作者姓名、作家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3-8个)、正文、参考文献,并将标题、作者姓名、作家单位、摘要和关键词翻译成英语。若是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项目编号、文章开头就附有作者介绍。论文题目标题要简明正确,要概括文章要点。中文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符,必要时可以添加副标题。作者签名作者姓名部门在论文标题下,通讯作者可以在文章主页脚下显示。论文签名的数量和顺序由作者根据贡献的大小自行决定,要求没有知识产权纠纷,所有签名者均批准签名。作者单位在作者姓名后面的另一行显示作者单位的姓名、所在地和邮政编码。若签名的作者不是同一单位,则序列号位于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添加,并相应地显示每个序列号的全名、城市和邮政编码。摘要论文摘要必须能客观地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信息,并具有独立性和自我呼喊。中文摘要以200~300字为宜,必须用第三人称概括和润饰文本的观点,避免用“本文件”、“本论”、“作者指出”等词语表达,也不需要评价或补充文本的论点。

一、内容要求毕业设计报告正文要求:(一)理、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正文内容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设计的指导思想;方案的选择和比较论证;根据任务书指出的内容和指标要求写出设计过程、课题所涉及元件结构和相关参数的设计计算,有关基本原理的说明与理论分析;给出所设计课题实际运行的数据或参数,并与理论设计参数进行比较和分析,说明产生误差的原因。最后要对所设计课题实用价值做出评估说明;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或其它更好的方案设想及未能采纳的原因等。(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正文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方案提出的依据,设计方案的选择和比较;设计过程;所运用的技术经济分析指标和方法;数学模型及其依据,数据计算方法;对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评估;对设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或可能发生的问题 ) 提出合理化建议。毕业论文的基本论点、主要论据;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规定联系实际展开理论分析。(三)文科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正文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解决方案提出的依据,解决方案的选择和比较,结论。二、论文印装毕业论文用毕业设计专用纸打印。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为24磅;版面页边距上3cm,下、左,右2cm。三、论文结构、装订顺序及要求毕业论文由以下部分组成:(一)封面。论文题目不得超过20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为两行。(二)内容。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主任、教务部审查签字后生效。2、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3、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申请答辩表与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4、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审表;5、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表;6、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总表;7、中英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1)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200-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完全相同。“摘要”字样位置居中。(2)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设计(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低顺序排列。关键词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3)中文摘要与关键词在前,英文的在后。8、目录。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主体、结论、致谢、主要参考文献及附录等。9、正文。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或前言、序言)、论文主体及结论。(1)绪论。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2)论文主体。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选题背景、方案论证、过程论述、结果分析、结论或总结等内容。要求层次清楚,文字简练、通顺,重点突出,毕业设计(论文)文字数,一般应不少于8000字(或20个页码)。外文翻译不少于3000字符,外文参考资料阅读量不少于3万字符。中文论文撰写通行的题序层次采用以下格式:1 格式是保证文章结构清晰、纲目分明的编辑手段,毕业论文所采用的格式必须符合上表规定,并前后统一,不得混杂使用。格式除题序层次外,还应包括分段、行距、字体和字号等。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居中放置,其余各层次(节、条、款)题序和标题一律沿版面左侧边线顶格安排。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距下文双倍行距。段落开始后缩两个字。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24磅行间距。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个字,不加标点,下同。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四层次及以下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一律用小四号黑体字。(3)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不加“第XXX章”字样。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两页。10、致谢。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文字要简洁、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11、参考文献及引用资料目录(规范格式见附文)。12、附录。13、实验数据表、有关图纸(大于3#图幅时单独装订)。(三)封底。附: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其格式为:1、专著示例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论文集示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3、报纸文章示例 [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4、期刊文章示例 [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5、学位论文示例 [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报告示例 [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性的注释,置于本页地脚,前面用圈码标识。8、其他要求(1)文字论文中汉字应采用严格执行汉字的规范。所有文字字面清晰,不得涂改。(2)表格论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采用哪种方式应和插图及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表格的结构应简洁。表格中各栏都应标注量和相应的单位。表格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表序和表题置于表格上方中间位置,无表题的表序置于表格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同一篇论文位置应一致)。(3)插图插图要精选。图序可以连续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采用哪种方式应与表格、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仅有一图时,在图题前加‘附图’字样。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插图以及图中文字符号应打印,无法打印时一律用钢笔绘制和标出。由若干个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出。图序和图题置于图下方中间位置。(4)公式论文中重要的或者后文中须重新提及的公式应注序号并加圆括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或逐章编序,序号排在版面右侧,且距右边距离相等。公式与序号之间不加虚线。(5)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和各种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6)软件软件流程图和源程序清单要按软件文档格式附在论文后面,特殊情况可在答辩时展示,不附在论文内。(7)工程图按国标规定装订图幅小于或等于3#图幅时应装订在论文内,大于3#图幅时按国标规定单独装订作为附图。(8)艺术设计作品无法用纸质文档保存的艺术设计作品应用光盘或照片保存。(9)计量单位的定义和使用方法按国家计量局规定执行。以上是我的毕业论文要求,全国各个学校其实都是一样的.回答完毕.

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只要学生选择在英国学习,他们就不能不写一篇英国毕业论文。如果同学们想写一篇的英语毕业论文,如果分数不太低,就必须注意写作时的论文格式问题。接下来我就为那些在英国留学需要撰写毕业论文的同学们仔细介绍应该注意撰写时候的论文格式是什么样子的。首先就是对字体的要求,如果字体是统一的,不管目录和正文的字体大小格式都很少会错。但是对于标题的字体来说,很容易出错。所以,同学们需要了解的是,一般的字体要求是使用Times NewRoman,主标题是5号,副标题是小四号,但是还是需要具体的看学校安排,有的学校可能会有一点点的误差,但是总结来说就是字体要符合要求。(同学们问在用Times NewRoman输入的时候自动变为宋体了怎么办?这和字体没太大关系,应该是你选择了全角输入的原因,将其改成半角输入就可以了。)然后就是正文的格式,通常来源于行距,标题与句子之间的格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格式,句子之间的格式。对于标题与句子之间的每个标题都需要居中,下一段空两行;而每章的标题为左对齐,粗体,每节标题倾斜,首字母缩进四个英文字符,序列号要是,写着写着就晕了,但是这些规定又是必须要遵守的。最后就是引用的标注,方法是:在论文中出现的作者必须与文章后面的参考文献形成一对一的关系;中文参考文献的作者应该以英文的形式展现,对于标点符号,同志们必须区分,在英国的毕业论文通常用半角。(最常用的三种格式:芝加哥格式,APA格式,MLA格式,看你的学校用的是那种格式。)

西北师范大学校报论文格式

不知道你想问的是不是论文格式?如果是内容的话,就不好说了。这是我在上学吧论文查重上看到的汉语言文学的论文格式,希望对你有帮助。论文格式对于论文是很重要的,这会直接影响学校论文查重检测的结果,如果担心自己完成之后,达不到学校要求的重复率,推荐大家在》》》知网检测系统进行论文查重检测修改。如果是初稿的话,还是建议使用Paperfree论文查重工具,实用又方便。1.汉语言文学论文正文内容格式,一律用小四号,宋体。2.汉语言文学论文正文标题格式:三号黑体。3.汉语言文学论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的内容格式用五号,楷体。“内容摘要”和“关键词”这几个字用黑体五号。4.目录格式:列出正文一、二级小标题。论文中标题序号一般是四级:一、二、……;(一)(二)……;1、2……;(1)、(2)…… 以此类推。论文如果只有两级小标题,就用一、二、……和1、2……。并以虚线注明所属之页码。5.页码格式:从正文开始。6.注释格式:标明引文出处,凡引用他人的话语必须标明出处。7.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格式: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其格式为:(一)专著格式示例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格式示例[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格式示例[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二)论文集格式示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三)报纸文章格式示例 [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四)期刊文章格式示例 [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五)学位论文格式示例 [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六)报告格式示例 [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1. 调整纸张大小为B5。2. 将具体的文字内容准备好(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等),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序(学校给出的顺序)。3. 调整字体格式。· 封面套用学校给的格式即可,然后将其他的字体全选,统一调整为正文所需字体字号(一般为宋体小四,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为固定值20磅,大纲级别正文文本)· 接下来是各级标题格式了。一般情况下,摘要、章节标题,结论、附录、参考文献之类的都是一级标题,其余的是二级三级标题,以此类推。这里仅以一级标题举例。方案一: 选中摘要二字,按照要求调整格式。然后对后面的内容,统一用格式刷刷过去便是了。需要注意,格式刷有时候会忽略一些段落特征,比如首行缩进或者行距,所以用完需要检查。方案二:有一个东西叫做样式与格式(格式——样式与格式)选中标题1(一级标题)右侧的小标,修改格式为模板要求格式(左下角格式,字体段落之类的都可以修改,不再赘述)。然后后面的一级标题就可以直接选中,然后点标题1,就直接改好了,不会出错。二级标题和三级标题等以此类推。4.图表格式。· 先是图表标题,表标题在表格上方,图标题在图片下方,左下角需标明数据来源。· 修改字体字号,一般为宋体五号或者小于五号。单元格对齐方式为居中对齐,行距固定值18磅。表4-1指的是第四章第一个图表,其余图表需要按照顺序排序。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以及其它类似文件是主要的科技信息源,是记录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性文件.为了统一这些文件的撰写、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便于处理、储存、检索、利用、交流、传播.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7713-87中有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摘录如下:论文格式1.论文格式——题目: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题目语意未尽,用副题补充说明。2.论文格式——作者:署名的作者只限于那些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并了解论文报告的全部内容,能对全部内容负责解答的人。其他参加工作的人员,可列入附注或致谢部分。3.论文格式——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有数据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一般200-300字.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4.论文格式——正文: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具体要求如下;论文格式——图: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无量纲可以省略),坐标上采用的缩略词或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论文格式——表:表应有表题,表内附注序号标注于右上角,如“XXX1)”(读者注意:前面“”引号中的实际排版表示方式应该是“1)”在“XXX”的右上角),不用“*”号作附注序码,表内数据,空白代表未测,“一”代表无此项或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论文格式——数学、物理和化学式:一律用“.”表示小数点符号,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擞“,”,小于1的数应将0列于小数点之前。例如94,652应写成94 652;.319,325应写成 325。应特别注意区分拉丁文、希腊文、俄文、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标明字符的正体、斜体、黑体及大小写、上下角,以免混同。论文格式——计量单位:论文中使用的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GB3100-82, GB3101-82,GB3102/1-13-82等的规定.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没有相应符号的非物理量单位可使用中文(如“件”、“台”、“人”等),它们可以与其他单位的符号构成组合单位(如“件每秒”的符号为“件/S”)。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的格式:论文参考文献的写法应按下列次序——著者/题名/出版事项,由于论文的参考文献品种繁多,择其主要示例如下:谭炳煌,1982.怎徉撰写科学论文.辽宁人民出版社,59Guinier A,施士元译,1959. X射线晶体学.科学出版社,148Pettetssen S, 1941. Introduction to Meterc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200-210即著录书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的名不缩写),出版年,句点,书名,句点,出版地点,出版者,特定页码。李薰,1964.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学报,7:442Bachmann W , 1973. Verallgemeinerung and Anwendung der Rayleighschen Theorie der , 28 (4):223-228即著录论文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写全姓名),出版年,句点,论文题目,句点,期刊名缩写,卷(期):页(每卷编连续页码的期刊不写期)。多著者的参考文献标注,在著录文献的著者时,如著者为三人以内,全部著录,如为四人以上,只著录至第三著者,加“et al.,著者最后的两人之间,不加“&”、“和”等类似的连接词。(摘自 《环境化学》,原文:“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

1500字论文格式模板(通用5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1500字论文格式模板(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讯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互连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等)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综合信息服务、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计算机网络按照地理范围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四种;2)按拓扑结构划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网;3)按交换方式划分为:线路交换网、存储转发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4)按传输带宽方式进行划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5)按网络中使用的操作系统分为:NetWare网、Windows NT网和Unix网等;6)按传输技术分为:广播网、非广播多路访问网、点到点网。

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构成

计算机网络系统通常由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和通信协议三个部分组成。资源子网在计算机网络中直接面向用户;通信子网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全网络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工作。而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就称为通信协议,它的存在与否是计算机网络与一般计算机互连系统的根本区别。

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共享资源。共享的资源有: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其中共享数据资源是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目的。

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运用技术手段实现网络间的信息传递。这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如电子邮件、传真、远程数据交换等。

分布处理:是指当计算机网络中的某个计算机系统负荷过重时,可以将其处理的任务传送到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系统中,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利用率。对于大型的综合性的科学计算和信息处理,通过适当的算法,将任务分散到网络中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分布式的处理。促进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利用网络实现分布处理,建立性能优良、可靠性高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综合信息服务: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各行各业每时每刻都要产生大量的信息需要及时的处理,而计算机网络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 计算机网络的常用设备

网卡(NIC):插在计算机主板插槽中,负责将用户要传递的数据转换为网络上其它设备能够识别的格式,通过网络介质传输。

集线器(Hub):是单一总线共享式设备,提供很多网络接口,负责将网络中多个计算机连在一起。所谓共享是指集线器所有端口共用一条数据总线,因此平均每用户(端口)传递的数据量、速率等受活动用户(端口)总数量的限制。

交换机(Switch):也称交换式集线器。它同样具备许多接口,提供多个网络节点互连。但它的性能却较共享集线器大为提高:相当于拥有多条总线,使各端口设备能独立地作数据传递而不受其它设备影响,表现在用户面前即是各端口有独立、固定的带宽。此外,交换机还具备集线器欠缺的功能,如数据过滤、网络分段、广播控制等。

线缆:网络的距离扩展需要通过线缆来实现,不同的网络有不同连接线缆,如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等。

公共电话网:即PSTN(Public Swithed Telephone Network),速度9600bps~,经压缩后最高可达,传输介质是普通电话线。

综合业务数字网:即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是一种拨号连接方式。低速接口为128kbps(高速可达2M),它使用ISDN线路或通过电信局在普通电话线上加装ISDN业务。ISDN为数字传输方式,具有连接迅速、传输可靠等特点,并支持对方号码识别。

专线:即Leased Line,在中国称为DDN,是一种点到点的连接方式,速度一般选择64kbps~。专线的好处是数据传递有较好的保障,带宽恒定。

网:是一种出现较早且依然应用广泛的广域网方式,速度为9600bps~64kbps;有冗余纠错功能,可 靠性高,但由此带来的副效应是速度慢,延迟大。

异步传输模式:即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是一种信元交换网络,最大特点是速率高、延迟小、传输质量有保障。ATM大多采用光纤作为连接介质,速率可高达上千(109bps)。

调制解调器(Modem):作为末端系统和通信系统之间信号转换的设备,是广域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种,分别用来与路由器的同步和异步串口相连接,同步可用于专线、帧中继、等,异步用于PSTN的连接在计算机网络时代。

6 结语

人们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利用必将会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的功能,将会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开展以及老百姓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在互联网的联系和沟通下,各种信息传播的速度将加快,企业和个人对网络信息的依赖程度也将不断加深,信息需求程度相对较大的部门将成为未来社会中创造高附加值的行业。并通过他们带动相关知识产业的进步和发展,甚至带动全社会的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计算机网络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是人类文明进入到更高阶段的标志,它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更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推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连接,打破了原先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阻隔,在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们生存的空间,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超乎寻常的方便和成功。但是,网络也给社会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它要求我们要以更高的层次去面对新的生活和环境,同时不断地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我们要抓住网络时代带给我们机遇,不断努力推动人类社会向更的高阶段发展。

1摘要

“摘要”是对整篇论文的缩写,建立在通读全文、理解全文的基础之上。评审专家评阅论文时,总是先看摘要,摘要给专家留下第一印象,是评奖的敲门砖。“摘要”包括: 问题背景,要达到什么目标,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步骤,模型的主要内容、算法和结论,模型的特色。好的“摘要”能很快吸引评审专家的注意力,它建立在多次修改、反复推敲的基础之上,具有统揽全文、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文笔流畅的特点。

2问题提出

“问题提出”也可写作“问题重述”。是将竞赛试题所给定的问题背景和解题要求用论文书写者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在美国的数学建模竞赛中,这一部分称为 Background或者 Introduction。

3模型假设

任何问题的求解都有它的背景和适用范围,建模试题来自于现实问题,同样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约束。“模型假设”就是界定一个范围,或给出几个约束条件,一使得问题的解决过程不至于太复杂,二使得其他人在使用该模型时知晓它的适用范围。“模型假设”不是凭空臆造的,是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挖掘、提炼出来的。

4符号说明

数学符号是数学语言的基本元素,具有抽象性、准确性、简洁性的特点。数学模型由数学符号组成,模型的求解通过符号的运算来完成。可见,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根据需要随时引入必要的数学符号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根据竞赛要求,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所引入的数学符号要在本模块给出说明,最好的说明方式是列一个表格。

5问题分析

众所周知,解决数学问题最难、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明确解题思路,确定解题方法。而“分析”,则是迈出这一步的关键。数学建模也这样。建模试题往往由几个子问题组成,这时的“问题分析”既要有全局分析,也要有局部分析。“问题分析”包括: 分析解决该问题需要用到哪些专业背景知识; 分析解决问题的切入点、重点和难点; 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工具和步骤。这样的分析对于“如何建立模型? 采用哪些数学理论或公式? 怎样求解? 会遇到哪些困难?”具有指导作用。

6模型建立

“模型建立”就是将原问题抽象成数学的表示式,主要步骤:

第一步,根据问题的实际背景和专业背景,选择适当的数学理论或工具。例如,如果是变化率问题,则考虑借助于导数或微分方程的手段; 如果涉及面积、体积、曲线弧长、功、流量等几何量或物理量,则考虑运用积分元素法,将问题转化为定积分、或重积分、或曲线曲面积分; 如果是随机数据的处理,则考虑统计分析的方法。

第二步,确定常量、变量,用符号来表示这些量。

第三步,建立数学模型,即建立常量、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方程、函数或表格。

7模型求解

少数模型可能是简单的数学式子,求解起来比较容易。有些模型虽然也可用数学式子表示,但其中含有难以析出的参数,求解很困难,有的模型面对的就是一堆数据,对于这两种情形,就需要借助于软件 Matlab,Mathematic,Maple,SAS,SPSS中的某一个编程求解。

8模型检验

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来自于科技、工程、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实际问题。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和方法的局限性,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与实际情况之间会有差距,模型可靠性的检验成为必然。为了检验提交的数学模型与实际情况吻合的程度,竞赛题中往往会提供一些来自于背景问题的实验数据。“模型检验”就是将给定的数据代入模型,计算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如果误差较大,就要返回去调整模型以提高可靠性。

9模型评价

该标题也可写成“模型的优缺点分析”。分析模型有哪些优点,缺点是什么。也有人将这里的标题改写为“模型评价、推广与改进”。其中的“推广”是将前述“模型假设”中的某些 条 件 适 当 放 宽,看看结果会怎样。“改进”是指对模型或算法做出某种改进。

10参考文献

列式参考的主要文献。

11附录

详细的软件程序、程序运算过程、运算结果; 用于模型检验的数据表格; 其他不宜放在正文中的数据表格。

1、研究背景

中国的教育体制我想就是每个人都沿着固定的模式一路走来,在同一个阶层的人们所掌握知识水平都差不多,如果父母或师长告诉你,这件事是不应该做的,那么他就会牢记一辈子。致使他会把他的经验告诉他的孙子,我们丢失了正常能力,失去了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观察世界的能力。替而代之的是,我们把世界概括成一套简单的题目,头脑中的固定模式从不会使我们感到惊讶,因为在我们标准形象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几乎视而不见,所以,当我们把所有劳工领导人归类为势力小人,把所有诗人看作梦想家,把所有政治家视为虚情假意的欢迎者,就暴露了我们的局限性。

教育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作为国家的主人和民族的一分子,曾经或现在的受教育者或教育者,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关注教育。

2、对于教育制度,受教育者或教育者都认为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对于应试教育有些人可能这样理解:应试教育有利的一面是能加快孩子们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但诸如个人能力、综合素质、创造性等则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弊端相当多。

应试教育的最直接后果是导致教育产品供给的短缺。其结果导致教育的高收费,更重要的是,它仿佛是一架考试的机器,因为它推动着学历教育向前迈进;它使得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为考试忙不停。否则,就会因考试不及格宁被淘汰。在这种体制下,孩子们努力学习知识,以通过各种考试。

学校考试以其对学习成果的显示,对学习方向引导,对学生的激励,在这一过程中起了控制器,调节器和加速器的作用。当然考试的控制、调节、加速效应是应接作用与学生学习的考试不但对学生学习的促进、调节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它还集中体现着人的智力、技能在某种程度上是学生自我表现的需要。因此,它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人的本恒。但现实生活中,我国的学校考试出现了异化现象,产生了与人的本性、人的社会化过程相分离的运动。考试本来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过程的手段,却被当成了追求的目的,学生的发展倒成了争取考试合格的手段。考试过程中所有自然形成的关系却变成了分数关系。考试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强制力量,学生失去了自身学习的动力。最终学生把考试视为自己的对立面,把自己看成被分数奴役的人。

面对如此问题,无庸置疑,考试要改革,考试要面向未来的教育,考试要与社会发展同步,考试要服务与人类的自我特点,这是考试的基本方向。考试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考试要体现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要创造一个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环境。

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而学校教育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重视很多智力好的学生的教育,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教育;第二重视知识的教育,忽略了能力的培养;第三重视智商,忽略了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对诸多弊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自各自特色"。

3、素质教育这一教育方式应运而生。

"素质教育"这个次越来越广泛应用,与此同时,要求对统治教育上干年的所谓"应试教育"进行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又这样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呢?

所谓素质教育,既培养一个人的中和素质,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步入社会不会有一种贪图和盲从感,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既有广泛的知识又有各方面的技能和创造力,这才是我们社会真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形成了一整套应试机制和模式。因此,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必须打破已有应试教育机制,建立起强有力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总趋势,也是我国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革除传统教育的弊端,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摘要: 当今社会在古代文学中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使古典的精华力量在现代社会依然熠熠生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人文能力、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与提升,具备良好的心智水平,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与社会。

关键词: 人文素质;古代文学;教育与培养

一、完善课程体系

依据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修改和完善,无需另建一套课程体系,而是使新增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原有的课程相互照应,融于同一个大的课程体系中,形成一个有机的课程整体,使课程结构更合理、更科学。具体如下:一是在通识课程中增设最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程,如人文素质教育通论、现代社交礼仪、美学与美育、中国通史、古典名著导读与鉴赏、实用书法书写与欣赏、世界名曲欣赏等,并给予相应的学分。二是结合学科课程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如古代文学教师可以结合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在教学中对文学院以及全学院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三是根据专业特点开设与其相对应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可以在专业必修课中增设相应的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并给予相应的学分,如开设哲学史、戏剧史、教育史等。

二、调整教学内容

这是强化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的关键。文学是民族文化的魂魄,中国古代文学披露的是华夏民族的精气神、炎黄子孙的奋斗史、华夏江山的正气歌,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财富。古代文学教学内容要彰显人文素质的精华。既要固守文化传承,使古代文学的精华得以继承和发扬,培养深厚的人文底蕴,还要强化古代文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古代文人提出众多创新思想:“守旧无功”“质疑问难”“濯去旧见以来新意”“不泥古”等。古代文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精神上的根基和文化价值取向,古代文学把创新作为新型人文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与时俱进。更要关注情商教育,培养现代人文精神。提升思想境界,发展健康个性,塑造健全人格,使之成为学生面对社会压力、人生挫折的动力源泉。

三、建设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师者深厚的人文素质储备,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师者应具有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融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审美、天文、地理等各领域为一炉,以敏锐深邃的时代感受,形成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的独特体悟。教师的人文素养,便是教之内功、师之根本。师资队伍建设,要注意师资来源,应尽量从本校现有的授课教师中挑选,个别的可外聘;师资培训,可采取校内、校外两种方式。从事必修课和专业课讲授的教师可参加校外举办的高级培训班或培训中心的学习。一般的授课教师要参加校内普通培训班的学习,以了解人文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等知识,提高全体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教育水平。

四、营造文化氛围

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空间。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开展多元文化活动,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塑造,个性得到发展,精神得到升华。如请专家学者作系列人文讲座或学术报告,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以校报、校园网和广播站为载体,开设人文教育专栏,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空间;建立人文社团,如新闻、文学、楹联、艺术等协会或社团;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包括开展古典名著读书报告会、经典诵读和演讲比赛等活动。老师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来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学生从中学习知识、开阔视野、美化心灵、娱乐身心,是培养学生人文底蕴、塑造学生人文情怀的有效途径。

五、结语

总之,当今社会在古代文学中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使古典的精华力量在现代社会依然熠熠生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人文能力、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与提升,具备良好的心智水平,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与社会。

参考文献

1、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方法钱志熙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9-2069

2、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曹萌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9-3048

一、教育理念与现实情况结合

在以前旧式的教育下,学生勤奋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给家长和老师一个交代,然而数学比较实用,体现智力价值的内容,却在教科书没有学到。应试教育的弊端逐一体现出来,表明当前我国数学教育体系的情况严重落后,拖慢社会的发展,必须重视新课改和新的教学理念。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改革”看来,我们要从死板的教科书中走出来,开拓学生的视野,运用新的理念来改变旧式的数学教育体系。从数学哲学方面讲,数学史最含有生命力和统摄力的教学体系,是否学好数学,不是从数学成绩分数的高低来判断,最重要的是要以他如何看待数学,如何去学好数学,能否充分了解数学,熟练运用数学观念和方法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问题。

在现实中,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数学观念,不同观念会导致人们不同行为和工作。一个学生如果对数学产生艰深难懂、枯燥乏味、很难学好的思想,必然会导致逃避数学,逃避数学老师,不去接触数学读物自行封闭行为。一个教师如果认为数学只是公式、法则、考试,那么他的课堂教学就是填鸭式的。但实践教学能让学习回归生活,注入新鲜的血液。体现在:1.让人们知道学习数学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其制定和安排教学目标。2.制定符合现阶段学生适应的大众化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3.让学生在生活和活动中,找到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其教学内容。

二、课堂教育方法的改变

课堂作为课改的主要阵地,是新课改是否有成效的直接体现。课堂教育的改变要从体现出来的问题入手,让课堂的学习氛围活跃起来,让教学变得趣味些,不再一味的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教学上,教师不是讲完一个课时就觉得万事大吉了,但也不是讲得越多越好,要以学生接受能力为前提,要有质量的保证,要让学生明白教师只是讲了主要教学重点,其余要让学生自主学会学习,不懂再去问教师,切实提高课堂讲课的效率性。教师要学会“精讲”,把主要教学内容讲清楚,如重点、关键性的问题等。

在上课时的要求:(1)内容要简洁。扣住主题要求,突显重点、关键问题、难点;(2)方式得当。既要能体现出教学目标,又能复合学生的实际情况;(3)言语简洁明了。趣味生动,其提示作用,不要一味的死板,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多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反复的练习,用口、动手、动脑充分运用课堂知识去解决问题,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起监督和指导作用,练习的内容要得当,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不要机械重复去练习,要有分寸。通过练习,让学生稳定熟练的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其全面能力,形成技能、技巧。

学生学会思考,去质疑问题,思维的驱动在于质疑,能成为学生的动力,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变得活跃起来。而以前的旧式教学是以事先确定好的老师问学生答的模式,使得课堂气氛僵硬,学生的问答完全按照教师的套路,根本没什么价值所在,又不能有效的省时,这值得我们去反省。在新的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的去探讨,在自己思考问题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反之,没有经过自己大脑思考,是不会产生深刻问题的。教师的提问有利于养成自主思考问题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条捷径,那些具有提问思考能力的学生是学到了一项学习能力,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质疑的意识,让他们敢于提问和思考。

比如,①让教师去引导,提出问题让学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去解决,在此过程发现问题,进而去思考和解决问题。②教师要提倡学生主动预习,在预习中发现问题,从学习的重点、关键点发现问题,学会从书上的例题中找到解决的方法。③新旧知识的联系。数学知识点都是前后联系的,有许多新的知识是在旧的知识基础上拓展开来的,只要认真思考就能产生许多问题,所以复习旧的知识,也是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手段。

三、结束语

总之,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是现代社会发展必然需求,这关系到社会对培养人才的要求。教育改革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们要以积极的心态投入进去,要正面看待课堂教学,正确认识教学理念,必须身体力行,努力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全面人才。

西北工大学论文格式

1. 中英文对照标题、中英文摘要(不超过300字)、关键词(不得少于3个)、中英文作者单位(单位名称、省市、邮码)、作者姓名、有效联系方式(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2. 电子版文件请使用Word-2000编辑,文中图、表格和公式请用Office软件编辑。3. 基金项目及第一作者简介格式如下: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项目编号)4.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T7714-2005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实引方式在正文中标注,即在正文中用上角标标注参考文献序号,与文后参考文献序号相对应。不要使用作者年制标注参考文献,以避免造成标注混乱。

理论研究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整理的理论研究型学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理论研究型学术论文篇一 国际合作理论研究 摘 要:国际合作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而西方国际合作理论主要有三大流派: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对两者在合作对象、基础、方式方等面进行比较,得出两种不同理论的差异性以及理论缺陷,从而为中国外交提供启示。 关键词:霸权合作论;制度合作论;合作文化论;马恩国际合作理论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2-0006-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合作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关于国际合作理论的解释,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的合作理论构成了西方主流的国际合作思想,并且相当成熟。相比较西方国际合作理论,以国际合作为范畴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成果“极为有限”[1]。尽管如此,国际合作仍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将从国际合作的对象和基础,合作的方式等方面将两大合作理论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差异。 一、合作的主体和基础 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观的对象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即主体是阶级,希望通过国际联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解放。因为无产阶级处于同一受压迫的阶级,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和意识形态。民族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了国际合作的阶级属性。但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变化。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下,侧重的是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一旦联合进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从而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与“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和平共处”成为苏联的核心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谋求的是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即使是在这一时期,不同领导人也会导致合作对象的不同。毛泽东时期是社会主义国家和部分第三世界国家;而邓小平强调的是扩大和发展同各国之间的关系。在合作基础方面,马克思在其著作中认为:“民族国家的政治独立是一切国际合作的基础”,“国际合作只有在平等者之间才有可能”[2]马克思还指出只有平等国家之间的合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 国家是西方主流国际合作思想的主体。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体,因此国际合作也是各个行为体之间的合作。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结构决定国家间的合作。国际社会是一个无政府状态,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新现实主义根据中央权威干预国内市场的功能,认为国际社会如果有一个愿意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霸权国家,如稳定的国际金融体系、国际安全保障机制等,那么霸权之下的合作是可以实现的。例如布雷顿森林体系,加强了国际货币金融的合作。由此可见,霸权合作论的合作基础是权力。各国之间的合作是依附于霸权国的意愿之下;如果霸权国不存在,导致的结果就是各国之间处于一种纷争的状态。历史表明,霸权国的存在使国际社会相对稳定,一旦霸权国的力量衰弱,国际社会就会陷入动荡,直到一个新的霸权国出现,国家之间才能重新稳定,从而继续合作。正因如此,新自由主义的制度合作论应运而生。由于国际社会是一个长期的交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也就自然产生了一系列的国际准则,尽管缺乏强制性,但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国际社会的稳定。同时,国际机制可以为各行为主体提供评估其他各国政府的标准,从而减少合作的不确定性。再次,国际机制可以将许多国际问题集中起来,通过双边或多边机制解决,减少了各国的成本。正因如此,基欧汉认为国际机制能够在后霸权时代促进国际合作。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亚历山大・温特为研究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她认为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并不是天然既定的,而是由国家建构的。她认为三种无政府文化: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与康德文化存在三种不同的共有观念。在霍布斯文化中,每个人都把对方当作“敌人”,所以在这种文化中,国际社会冲突的可能性大于合作;在洛克文化中,大家互为“竞争对手”,有达成合作的可能性,但竞争关系仍是主要关系;只有在康德文化下,国家之间形成视对方为“朋友”的共有观念,进而获得集体身份,国家之间由此建立起相互信任而长久的合作关系[3]。所以,建构主义合作观的基础源于能使国家形成集体身份的共有观念与文化结构。 二、合作的方式 在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合作思想的合作方式不尽相同。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组矛盾对立时,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国家有多种合作方式:如早期的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为出发点的第一国际等。二战期间的“反法西斯同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毛泽东国际合作主要采取的是“结盟”方式。毛泽东采取“一边倒”和“一条线”。两者的共同特点都是结盟。随着时间的推移,邓小平确立了“不结盟”的外交原则,这也促进了中国的国际合作。再后来,中国与其他国家合作的基础仍然是“不结盟”,在此之上,加强发展了双边“伙伴关系”、区域组织、多边论坛等。在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作中,马克思主义提倡的国际合作是民主、多样、共赢的。 霸权合作论的合作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式的代表是金德尔伯格。在这种方式中,霸权国的经济实力尤为重要,霸权国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向其他国家提供公共物品,其他国家会因“公共物品”而参与国际合作体系之中。第二种方式的代表是吉尔平,在这种方式中,霸权国由于拥有强大的实力,因此在制定秩序时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其他国家迫于霸权国的实力从而被迫参与这一秩序,进而合作。这种国际合作具有强制力。在第一种方式中,除霸权国之外的国家可以选择是否合作,即使他们参与合作,如果霸权国容忍其他国家“搭便车”,那么他们无须付出代价。在第二种方式中,由于霸权国具有强制力,非霸权国没有权利选择是否参与合作,因此,他们加入合作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即使这是不平等的合作。制度合作论的代表人物基欧汉认为国际机制是霸权衰落之后维持和发展国际合作的核心条件。国际机制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正式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及国际惯例[4]。基欧汉认为一旦建立国际机制,国际机制的功能如信息对称、惩戒欺、行动明晰等就会发挥作用,在以上功能的作用下,可以减少国家一味地的追求自身利益而阻碍合作。正因为机制有此作用,在没有霸权的条件下,各国也能找到彼此的共同利益,从而形成相互之间的信任。由此可见,制度合作论的合作方式是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相关国际机制来达成合作。当今国际组织在促进国家间的合作起着巨大作用。 三、理论缺陷 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的缺陷使其发展曲折。首先,马克思希望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其次,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被过度强化,从而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两大集团的相互仇视的冷战。冷战不仅仅影响到自身的外交,更是使得国际局势的紧张程度加深。第三,忽视了生产力跨越国家边界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强调资本主义国家的掠夺本性及由此引发的冲突与战争,害怕“国际资本大概不会反对‘帮助’我们把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变为‘和善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和平演变,从而逆经济全球化潮流而自我封闭,这严重桎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教训,因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5]。 一方面西方国际合作理论不仅有着共同的缺陷,另一方面三大流派也有不足。第一,三大流派的合作理论都不同程度地从无政府状态假设出发。实际上无政府状态与国际合作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国际社会有政府权威的替代物,如制度。无政府状态也不是造成国家安全的问题的唯一因素。第二,这三大流派都强调在国际合作中国际体系的重要性,从而忽略了国家的自主性。因为主权国家选择合作的一系列内容都是从本国国情出发,参与到其中的也是国家本身,因此国家本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三,忽视了一国国内政治的影响。国内政治与国际合作紧密联系,国内政治的发展会影响外交政策的制定。再来看各自存在的缺陷。新现实主义的“霸权合作论”过分强调霸权国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忽视了其他国家的作用,就现实来看,称得上霸权国家的只有美国,这也暴露了美国的强权政治学。霸权合作只是强权国家推行的合作形式,广大发展中国家被剥夺了主动参与国际合作的权利,因此这种合作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新自由主义的“制度合作论”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解决国际制度是如何产生的这一根本问题。他们认为,国际制度的建立是出自于国家的需要。但这只是国际制度产生的动因,如制度差异和发展的趋势等重要内容没有解释清楚。在合作与制度产生的先后问题上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合作文化论的缺陷在于研究国际合作理论缺少一个准确的客观标准,使其研究混乱。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国际合作理论研究还处于借鉴西方理论的阶段,这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现实外交的需要。面对中国的崛起,西方国家不断抛出“大国威胁论”,没有认同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纵观大国崛起,都是通过殖民与扩张,因此,他们害怕中国走和他们相同的道路。究其原因,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得到认同,同时,中国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成熟的外交理论。因此,在国际合作理论的研究中,我们在借鉴西方国际合作理论的成果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合作理论,充分围绕中国的和平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而构建符合中国自己利益的国际合作理论,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存刚.国内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进展与问题[J].国际政治研究,2011(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318-381. [4]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斯大林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6. 理论研究型学术论文篇二 自动化理论研究 摘要:自从中国正式进入WTO,我们在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紧追国际的步伐。尤其是自动化理论被应用到电力企业中后,国内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发展速度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人们的日常生活几乎离不开电力,所以一个完善的电力系统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而自动化理论在被广泛的应用到电力工程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所以仍然需要继续研究和完善,为电力系统的高自动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关键词:自动化理论 电力系统 研究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其中包括自动化理论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在这样的契机之下,电力行业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找到了新的发展点,通过自动化理论的成功应用,为企业赢得了更高的利润空间。但是自动化技术的引入毕竟是一个新兴领域,还处于一个探索的萌芽时期,其在运行期间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该理论的优势,必须对电力自动化的发展前景进行更加科学合理与深入的分析,提升电力工程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和国家创造更高的价值。 1 电力系统自动化 本文所涉及的自动化理论是建立在电力系统的发展基础之上的。笼统的来讲电力系统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概念为:生产电能并且将它们合理的分配给用户的电能输送过程,其连接了多种设备并且将它们编制成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狭义概念为:调整和控制整个电力系统,并通过各种自动化设备对该系统进行保护和调度,也可称之为电工二次系统。我们所常见的自动化设备包括监控、继电保护装置,其实所谓的自动化电力系统就是通过这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来实现的。电力从生产到输送是一个连续性的一体化过程,在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生活上的便利,达到一种双赢的状态。 电力自动化系统也可称为电力数据传输系统。过去,传统的电力生产依靠的是手工传送,这种方式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安全隐患多,除此之外还需要大量的人力作为支持。而现在的方式则是通过自动化远程监控和操作设备来完成电力的生产与运输,不但满足了临时调度工作的需要,而且在时间上实现了实时性,整个过程基本依靠自动化设备来完成,节省了很多人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力企业的成本投入。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自动化电力系统网络逐渐形成并且越来越完善,在尽可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之上将用电安全提升到了另外一个高度,为社会主义建设保驾护航。 2 变电站自动化 自动化理念是一个系统性的理论,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所以对于电力企业的自动化系统而言,其必须从基础设施开始为实现整体的自动化提供支持。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网络中的节点,其运转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的工作状态。目前,主要依靠计算机技术对变电站的设备和功能进行整理和优化,并且依靠先进的互联网完成监控管理和实时信息的通讯,将变电站的管理规划成一个综合型小型系统。变电站功能的实现,直接影响用户用电情况,所以必须周期性的监控和管理。通过计算机对变电站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然后再利用网络通讯传输给中央控制系统,这个过程就是自动化理论的实现过程。传统方式中对变电站的维护通常需要专业人员定期进行,但是因为变电站一般被设置在比较偏远的地方,所以维护起来十分不方便,而且一旦发现问题其上报、分析和处理的时间较长,因此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预计的。通过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系统不但可以做好实时监控而且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时间减少到最短,与传统方式相比,其维护了电力企业和用户的双重利益。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系统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成熟。有了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可以将任何距离任何类型的变电站联系在一起进行统一的维护与管理,同时尽可能的提高它们的工作效率。但是,由于自动化技术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应用于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发挥出更加强大的作用。我国地域广阔,变电站的分布也十分广泛和分散,对于变电站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靠人工进行维护与整修不但实现起来十分困难,而且会浪费很多人力和物力,一旦维护与整修不及时那么造成的损失也无法估量,所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成为电力系统改革的一大转折点。 3 电网调度自动化 自动化理论的应用在电网调度上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故障失效有时是引起灾难事故的重要原因。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全国大电网的互联,对二次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对电力二次系统可靠性进行系统、定量的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由调度主站、远方厂站自动化系统以及连接主站和厂站的数据通信网络所组成的复杂系统。根据调度系统设备的特点,建立电力二次设备的软、硬件可靠性模型和综合模型,定量评估各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利用该方法对微机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进行估计,根据保护装置模块化的结构特点,建立保护装置的结构可靠性模型,得到保护装置及相应模块的可靠性指标:误动失效率、拒动失效率和总失效率。 电网的自动化调度离不开计算机的网络支持,而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转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稳定与用户的切身利益。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稳定的电力供应系统是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在网络中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提升了我国电网调度系统的工作效率,但由于互联网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预计的危险,所以必须不断地对自动化电网调度进行系统升级,尽可能的完善系统功能,提升其自身安全防范能力。即便出现问题也能够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给出解决方案,将国家和电力企业的损失减少到最低。所以,我们在享受自动化理论给电力系统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充分研究其可靠性和安全性,不断的去完善电网调度系统,做到防范于未然。 4 配电网自动化 电网的自动化进程拉动着配电网的技术不断提升。作为电网系统的重要辅助环节,配电自动化系统也必须跟的上时代的步伐。该系统又被称为人工智能配电系统,当电网发生供电障碍时通过它便可以做出相对精准的判断,智能处理全区域的紧急配电问题,保证用户的日常用电。总而言之,配电网的自动化就是为电网系统设置了一个智能保护平台,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平衡电网中的负荷问题,使电网资源得到最佳的优势配比。电网的智能化为电力企业节约了人力物力,并且极大的提高了时间效率。而智能配电系统则是电网系统的一把保护伞,它能够将电网的意外损伤降到最低,并且尽可能的完善电网的分配方式。 5 结语 总结以上论述可以得出,影响着电力企业运转的重要因素就是电力自动化,而且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开始运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同时电力企业正在逐渐的淡化在电力系统中运用传统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先进的新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想要突破常规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飞跃,需要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电力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在实践中进行更新和完善,进而快速的推进电力系统从传统层面向新层面发展,进而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罗强,游大海,何红艳.基于嵌入式GUI的电力自动化设备人机界面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09:63-67. [2]王翠红.中小型电力自动化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 [3]陈飞.适用于电力自动化设备的EMI滤波器研究和设计[D].东南大学,2006. [4]李洋洋.电力自动化通信管理机的研制[D].西北工业大学,2003. [5]沈群红,封凯栋.组织能力、制度环境与知识整合模式的选择――中国电力自动化行业技术集成的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12:82-88. 作者简介:张鸣男(1982-),山东东营人,中铁十六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第六分公司(机电安装)经理,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电气工程施工,自动化理论,机电安装工程。看了“理论研究型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学术论文的组成部分格式 2. 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探讨论文 3. 人文社科学术论文评价中分类方案的优化探析论文 4. 本科学术论文引言部分写法 5. 标准的学术论文格式范文

西北工业大学简称“西工大”,位于古都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工程为特色,工、理为主,管、文、经、法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多科性、开放式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中管副部级建制,设有研究生院。申请硕士学位对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含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应在正式出版学术刊物(有正式出版刊号)发表至少1篇本学科学术论文。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要求发表学术论文,但鼓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国际化试点班”中方硕士研究生如果用英文撰写学位论文则不要求发表学术论文,但须提交不少于1万字且符合学位论文格式要求的中文缩写版论文。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1.学习年限:3~5年,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或500学时。 2.教学安排:由我校研究生院按照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各工程领域培养方案的要求,组织实施培养计划。总学分不少于28分,论文工作有效时间不少于一年。 3.工程硕士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培养。课程教学采用集中教学方式,以业余时间为主,任课教师主要由我校派出,少量专业课可聘请生源单位学术水平高、业绩突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4.学位论文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课题进行。 5.学生在规定年限之内修满所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西北工业大学组织的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西北工业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中北大学学报格式

[1]张雪松.太阳能光电板在建筑一体化中的应用[M].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2]仇保兴.太阳能的广义性[J].中北大学学报,2009,(5):62.[3]???.Photovoltaics in Buildings[M].黄素封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4]左元准.晶体硅太阳电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5]???.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光伏发电大规模商业化运营的国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的版本是这样的,不过你的资料貌似不全,我只能给你列个大概的模板..后面的那些出版社什么的我自己编的,你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改吧..[M]和[J]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著作,一个是杂志期刊的文章,你到时候自己改改吧,我没看过你的那些文献,你自己看下吧,另外: 如果是著作就是:作者+文献名称[M].+地区:出版社+出版年份如果是翻译的著作,参考第三条:原作者+文献名称[M].+XX译+地区:出版社+出版年份如果是杂志里面的文章就是:作者+文献名称[J].+杂志或期刊的名称+哪一年的哪一期哪一页(实在找不到页的话忽略也可以,不过年份至少是要注明的)

朋友你好,直接往要投的报刊、网站或者其他媒体的电子邮箱投稿即可。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