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政府绩效考核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政府绩效考核论文参考文献

亲,你要的是如下这种嘛?如有疑问,请追问,如满意,还望采纳。 盛运华, 赵宏中. 绩效管理作用及绩效考核体系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2, 2: 92-94. 李红卫, 徐时红. 绩效考核的方法及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J]. 经济师, 2002, 5: 152-153. 刘帮成, 唐宁玉. 对团队绩效考核体系的战略性思考[J]. 上海管理科学, 2003, 3: 59-60. 赵曙明, 吴慈生. 中国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二)——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绩效考核体系分析[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3 (3): 48-50. 周渠诺, 何坪, 殷丽霞, 等. 重庆市基本药物和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现况调查[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10): 1090-1092. 黄荔红, 宋斌, 黄春霞, 等. 运用信息化平台构建护理绩效考核体系[J]. 护理管理杂志, 2012, 12(2): 150-151.

绩效管理是一个包括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考核、绩效评估、绩效诊断、绩效改进、绩效沟通辅导、绩效激励等完整的管理系统。我整理了绩效管理论文3000字,欢迎阅读!

浅谈绩效管理

【摘要】本文针对如何保障绩效管理过程的顺利实施,分析、论述了实施过程中的推动和阻碍因素,提出了促使绩效管理不仅要从注重考核、评价结果、强调绩效管理的过程入手,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以现代化的优势来渗透整个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的理念。

【关键词】绩效管理;绩效考核;;改进措施

一、绩效管理系统的内涵及体系

绩效指的是活动的结果和效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的含义是:“绩”是指业绩,包括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成本、费用,“效”是指效率和效益,包括完成工作时间、完成的有效性、完成工作的贡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即工作的社会价值。著名管理咨询专家,中国十大行业策划专家张满志先生是这样定义的:企业绩效管理是对企业整理绩效、部门绩效、员工绩效等进行系统考核、评估、诊断以及持续改进的管理过程。

绩效管理是一个包括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考核、绩效评估、绩效诊断、绩效改进、绩效沟通辅导、绩效激励等完整的管理系统。它的最终的目标是充分开发和利用每一个员工的资源,推动企业绩效的整体改进,达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通过绩效评估、绩效诊断、找出影响绩效的根本性问题,形成绩效改进措施,通过绩效沟通辅导和绩效激励等手段,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系统思考能力和系统执行能,而不仅仅是员工工作主动性和执行能力的提高,推动企业整理绩效的迅速提高。

绩效激励是管理员工绩效的系统,是组织对一个人的工作成绩及其发展潜力的评估和奖惩,通常将绩效管理视为一个循环系统。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四个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循环期:

第一个环节:结合组织战略。制定绩效计划,在双方认可的基础上,管理者与员工共同的投入和参与,员工对自己工作目的做出承诺。

第二个环节:绩效辅导和实验。持续的绩效管理的核心所在,通过绩效沟通,管理者和员工一起讨论有关工作的进展情况、潜在障碍和问题,帮助员工完成绩效指标,为其提供资源和支持,清除障碍,并且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措施。

第三个环节:绩效考核与反馈。系统化的操作方式是,“考核+反馈”,管理者在给员工打完分之后,应与员工进行高效的绩效面谈。针对员工上一绩效周期内好的表现和不好的表现进行反馈,帮助员工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持续改进绩效。

第四个环节:绩效诊断与提高。改善绩效才是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因此,管理者要做两个诊断工作,一个是针对员工绩效的诊断,一个是针对绩效管理体系的诊断。通过对员工绩效的诊断,发现员工在知识、技能、经验方面的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帮助员工提升绩效。另外,没有完美的绩效管理体系,只有不断改进绩效管理体系,因此,在每年年底,人力资源部门应组织各部门对现有的绩效管理体系进行诊断,从绩效指标、管理者的工作方式、绩效考核程序、奖惩措施的兑现程度等各个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找出绩效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毋庸置疑,实施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的绩效,一个完善科学的绩效管理系统应该能够帮助组织完成多方面的任务,并实施组织和员工个人的双赢。绩效管理的功能体现在以下一个方面:

(1)激励功能。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排除工作中的障碍,对他们进行辅导教练等这些更趋于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能提高员工对组织的承诺和对组织的满意感,从而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

(2)沟通功能。从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计划的形成、实行计划中的绩效反馈和知道绩效评估、对评估结果的运用以及提出新的绩效目标等都需要员工的参与,需要管理者与员工双方的沟通。“参与式”管理不仅提供了相互沟通的平台和途径,而且体现了对员工的尊重,满足了员工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为组织创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

(3)支持功能。绩效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有一定的支持作用,通过它把人力资源的其余各项功能整合成一个内在联系的整体。为员工的薪酬制定、培训、晋升、职业发展提供依据,为人员招聘和选拔提供参考。

(4)价值功能。通过绩效管理能提高员工绩效,实现员工和组织的双赢。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思路是组织通过培训、指导、绩效反馈等方式帮助员工提高绩效,达到绩效标准。

总之,一个合理完善的绩效管理系统有助于实现组织和员工个人甚至社会的最大效益。

二、现代绩效管理系统的突出优势

绩效管理是不同于绩效考核的现代管理系统,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系统中的一个环节,与单纯的绩效考核相比,现代绩效管理的突出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核目的从单一向多元发展。传统的绩效考核是单纯为考核而考核,将考核仅仅看作是对员工一年来绩效的一个评价,或者不被人们重视、流于形式,或者容易引起人们的焦虑情绪。而现代绩效管理的目的已经有传统的行政目的(作为薪酬、晋升的依据)向绩效提升、能力开发的目的转换。

(2)考核过程从单项考核向双向沟通发展。绩效管理过程是一个强调沟通的过程,它包括沟通组织的价值、使命和战略目标;沟通组织对每一个员工的期望结果和评价标准以及如何达到该结果;沟通组织的信息和资源;员工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鼓励。通过沟通使员工明析考核标准,准确掌握自己的绩效状况,形成顺畅的沟通渠道,从而避免因认知上的差异带来的冲突。现代绩效管理重点是通过持续的沟通对员工工作过程和行为进行管理。

(3)管理者角色从裁判员向辅导员的转变。员工绩效的提高实际是管理者绩效的提高,员工的进步即是管理者的进步。管理者要扮演好辅导员的角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辅导员工做好绩效目标;其次,在员工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与员工保持及时、真诚的沟通,持续不断地辅导员工业绩的提升;第三,记录有关员工绩效表现的细节,形成绩效管理的文档,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确保考核公平公正;第四,做好绩效反馈,引导员工成长。

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实质上是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强调员工参与、强调员工发展为目的、管理者角色的转变,这些都是从科学管理到人本管理的转变,体现了人本管理的思想。绩效管理,不仅注重考核,评价其结果,更强调绩效管理的过程,渗透了过程管理的理念。绩效考核中,沟通渗透在循环系统的各个环节,凸显了沟通激励的功能。

绩效管理最终是一种思想,是持续改善绩效的思想,为使这种思想发挥作用,我们必须把绩效管理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并在工作中做出根本性的改变,帮助员工改善绩效为出发点,积极转变观念,演好角色,使绩效管理真正成为高效管理的平台而不是负担。

参考文献:

[1]朱红,浅谈绩效管理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2010(3);

[2]岳玲,管理控制和绩效管理关系的文献综述(J)改革与战略,2010(3);

[3]游思远,向映,从绩效考评到绩效管理的转变(J),人口与经济,2009;

[4]何佩松,廖桂莲,浅谈绩效管理中绩效考核的措施,经营管理者,2009;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绩效管理论文3000字

绩效考核的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绩效考核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积极性,所以大部分的企业都会实行绩效考核制度。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绩效考核的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绩效考核的论文参考文献:化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模式探讨 [1]田伟.绩效考核、晋升激励与中国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J].统计与决策,2012,(01).[2]张毅斌中小企业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1,(10).[3]孔玉生,童珍.绩效考核指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性研究[J].财会通讯,2011,(11).[4]夏恩君,霍海涛,孙兰.浅析绩效考核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5]房艳君,贺亮.如何使360度绩效考核制度更有效[J].商业经济,2006,(10).绩效考核的论文参考文献:财务人员绩效考核分析 [1]周晓玲.基于绩效管理视角的财务人员绩效考核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13):294.

绩效考核的论文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的论文参考文献

导语:人力资源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 ,简称HR)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下面是我分享的人力资源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龚苗子.浅谈绩效考核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4,31(1):92-92.

[2]叶洪妹.企业绩效考核与保险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4,15(1):148-149.

[3]吴偲.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应用落实浅析[J].商场现代化,2014,25(17):114-114.

[4] 薛建刚.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J].科技资讯,2009, (4).

[5] 徐红.李涛浅析中小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 (6).

[6] 石磊,罗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的匹配性研究[J].商业时代,2007, (9).

[7] 庄彪.完普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8 (10).

[8] 清华.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现代营销,2010, (2).

[9] 李长禄,尚久悦.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0] 曾漫丰.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改进对策[D].

[11] 张清华.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J]..工业技术经济,2004, (7).

[12] 魏明.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 (3).

[13] 清华.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学苑版.

[14] 郭晶.钱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 (3) .

[15] 朱晓敏.浅谈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田社会科学家[J].,2005 (2).

[1]丁先宏.互联网“大数据”视域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6(07).[2]王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大数据时代的变革[J].知识经济.2016(08).

[3]陆博.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策略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09).

[4]翟金芝.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优化研究[J].商业经济.2016(03).

[5]王莹.大数据信息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考[J].信息化建设.2016(03).

[6]李沙沙.煤矿企业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之我见[J].东方企业文化,2013,10:52.

[7]闫少华,李鄂.企业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3,18:268.

[8]裴清云.煤矿企业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J].才智,2013,30:339-340.

[9]陈军.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企业政工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7:47-48

[10]李严锋.对ERP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10).

[11]赵刚.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12]康建宇.内蒙古电建三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与再设计[D].内蒙古大学.2007.

[13]刘群.企业裁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

[14]龙晖.民营企业人力制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15]成坤,谢函娟.当代人力资源潜能组织开发的路径探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02).

[16]尹敏,张洪波.从员工素质培训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03).

[17]潘思维,杨明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演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

人力资源论文参考文献2017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1] 李小安.民营企业如何突破四大“瓶颈”闭.商业研究,2008, (5).

[2] 风杰中.《小企业创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M]. 2006.

[3] 刘昊.中小企业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设阴[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2, (6).

[4] 薛建刚.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J].科技资讯,2009, (4).

[5] 徐红.李涛浅析中小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 (6).

[6] 石磊,罗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的匹配性研究[J].商业时代,2007, (9).

[7] 庄彪.完普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8 (10).

[8] 清华.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现代营销,2010, (2).

[9] 李长禄,尚久悦.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0] 曾漫丰.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改进对策[D].

[11] 张清华.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J]..工业技术经济,2004, (7).

[12] 魏明.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 (3).

[13] 清华.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学苑版.

[14] 郭晶.钱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 (3) .

[15] 朱晓敏.浅谈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田社会科学家[J].,2005 (2).

[16] 王洋.谈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田现代经济信息[J].,2010, (9).

[17] 瞿群臻.基于三类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剖析[J].生产力研究,2005.

[18] 李书治.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J]..民营经济,2007, (4).

[19] 徐红,李涛.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 5) .

[20] 李亚.中国民营企业的治理机制研究[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05 ,(7).

[21] 曾亮.浅析中小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8)

[1]李娜.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向实务演变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山西:太原理工大学,2010.

[2]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美〕埃里克瓜弗兰霍尔茨著,陈仁栋译,‘常勋,余绪缨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

[4]许静.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J].人力资源,2011, (4): 85.

[5]提拉依木.高校人力资源会计运用的研究[D].江苏:河海大学,2005.

[6]张文贤.人力资本[M].四川:四川出版集团,2008. 1-9.

[7] 一涛.基于薪酬激励视角的高校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构建[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08.

[8]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9] Statemen of Basic Accounting Theory 1966 .

[10]邵文波.人力资源会计计量与核算相关问题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08.

[11]刘仲文.人力资源会计[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 18.

[12] 苏品.人力资产会计核算制度设计[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09.

[13] 秀娇.对高校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的探讨[J}.财会研究,2010, (20 ): 29-34.

[14]宋粉鲜.民办高校人力资源会计的构建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7.

[15]倪素清.论人力资源会计[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 (5): 71-78

[16] 孟利琴.人力资本理论综述_基于人力资源会计困境视角[J].会计师,2010,(12 ): 11-12.

[17]罗新华.人力资本会计确认与计量实证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8.

[18]李馨.从人力资本到组织资本[D].山东:中国海洋大学,2009.

[19]朱浩.论高等学校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若干问题与管理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3, 23 (5):87-89.

[20]陈仲常.高校人力资本特征及激励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8 (1):123-124.

[21]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34-36.

[22]任润竭.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 (11): 147.

[23] 徐文奎.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 (2 ): 103-104.

[24] 周占文 主编. 《人力资源管理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25] 陈刚 吴焕明著. 《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3

[26] 施必善编著. 《人力经理必做的100件事》 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2

[1]薛璟.工作价值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社会心理科学.2013(02)

[2]毕楠.企业社会责任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与作用机理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2(07)

[3]金盛华,李雪.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J].心理学报.2005(05)

[4]张生太,梁娟.组织政治技能、组织信任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2(06)

[5]麦影.企业社会责任、组织信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2(03)

[6]常凯.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纳入我国的劳动法制轨道[J].中国共产党政干部论坛.2004(03)

[7]屈晓华.企业社会责任演进与企业良性行为反应的互动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3(05)

[8]陈秀娣.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探索[J].现代商业.2011(27)

[9]周祖城.走出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丛林[J].伦理学研究.2011(03)

[10]张兆国,尹开国,李庚秦.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会计论坛.2009(02)

[11]霍娜,李超平.工作价值观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9(04)

[12]凌玲,凌红.工作满意度、组织信任和组织承诺关系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09(01)

[13]曹科岩,龙君伟,杨玉浩.组织信任、知识分享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8(05)

[14]郝云宏,汪月红.企业员工责任对其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4)

[15]杜鸿儒,阮金钟.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工作态度:组织信任中介作用的实证研究[J].南大商学评论.2006(04)

[16]贾良定,陈永霞,宋继文,李超平,张君君.变革型领导、员工的组织信任与组织承诺--中国情景下企业管理者的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

[17]黄素芳,詹颖.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企业内部社会责任体系建设[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9)

[18]李峰.企业道德建设对员工满意度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中介效应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03)

[19]刘家凰,吕春晓,吴爽.员工组织信任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及情感承诺的中介作用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1(01)

企业绩效考核及管理创新探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绩效考核体系。现如今绩效考核体系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中的核心体系之一。创新绩效量化评估指标对于绩效考核体系的制定,需要确定明确的考核指标。在相同的指标下,不同企业的设置情况的重点需要有所不同。

摘要: 众所周知,无论是对于国有企业还是其他企业,绩效考核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今后的发展。绩效考核对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不断创新其管理方法,是目前任何一个企业都急需进行改进的地方。因此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并对其管理方式提出了一些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企业绩效考核;管理创新;策略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作用愈加凸显。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各类企业也加大了改革和发展的力度,不断推陈出新。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也愈演愈烈,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必须做出一定的调整,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而绩效考核水平正是评价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企业必须重视绩效考核这一块。绩效考核制度关乎员工的薪酬、职位评定,绩效考核制度越完善,越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一、绩效考核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的核心内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企业薪酬的制定、福利的分配、职位的调整、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等方面提供着重要的参考依据。对于现在的国有企业而言已经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绩效考核主要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程序来衡量和评价员工绩效的过程,并且是在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开展的。在企业内部实行绩效考核制度,最终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的作用,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首先,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充分挖掘出对企业有较大贡献的人才,并且对这些人才加大重用力度。当然考核人才不能只从业绩来看,还要根据他的工作态度、其他人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对优秀的人才同时也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其次,提高优秀人才的薪酬。既然付出了努力,就应该得到该有的回报。薪酬是每个员工的基本要求。根据员工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质量来决定员工薪酬的分配。此外,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人无完人”,就算一个人在某方面做的再好,在其他方面也会有很大需要学习的地方。因而企业需要适当安排培训的机会,给一些优秀的人才提供培训的机会,从多方面提高他们的自身技能和个人素养。总的来说,绩效考核制度是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制度,只有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方法,创新管理方式,才能真正的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现在的国有企业而言,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以下就主要分析当前情况下国有企业在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考核指标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考核指标的制定,是实行绩效考核制度的关键。工作人员根据制定的指标,来判定人才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但是如果考核指标的制定没有体现出科学学、合理性,就会导致绩效考核结果不公平,进而引发员工的不满,既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就目前国有企业的考核制度来看,考核指标不清晰的问题也实际存在。这不利于企业高层的领导人员发现企业中优秀的员工,使得那些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的员工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而那些没有付出实际劳动而只是通过某种捷径来达到目标的员工获得较高的待遇,不公平的情况愈演愈烈。此外,考核人员在考核的过程中极易掺杂个人情况,比如对某个员工比较喜欢,就会给予特殊的照顾,没有对被考核者做出公平的评价。这样的考核结果往往很难服众,容易激发企业内部的矛盾,阻碍企业的发展。

2.绩效管理制度的盲目性

绩效管理的盲目性是企业绩效考核中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盲目性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企业战略与绩效考核的脱节。企业的所有行为、活动、绩效管理系统,都应该仅仅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只有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相关的企业活动才有意义。但是就实际的情况而言,现有的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制度与战略目标严重脱节。绩效考核体系中的部分指标只可以起到提高和改进局部的作用,但只在短期内有效,在企业长期的发展中,却行不通,没有真正的实现战略目标。第二个方面:企业的管理是为管理而管理。这种局面就表现的很被动,企业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管理,管理的效果远远没有企业提前制定管理方案、自主管理的效果好。这样在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各部门制定的目标容易发生冲突,由此必然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就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总的来说,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是为考核而考核,就会显得很盲目。

3.绩效考核周期及方法的不合理

绩效考核周期的制定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来制定的,不同企业的绩效考核周期会有所不同。就国有企业来看,通常平时对员工是不进行考核的,只有到了每年年底的时候才进行一次考核。一年一次的考核,没有充分发挥出考核的作用,以致很多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都比较懒散,只有到了快考核的时候突然变得很积极,这对于那些一直工作认真的员工来说就很不公平。但如果企业的考核周期比较频繁,虽然可以较快的发现员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断改革和完善考核制度。但是过度频繁的考核会给员工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员工的正常工作。而且也会加大企业的投入,造成资源的浪费。由此可知,不合理的考核周期不利于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对企业的正常经营有较大的副作用。

4.绩效考核目标的不明确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开展绩效考核的初衷都是为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实现公平化的管理和考核,不断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企业在制定绩效考核目标的时候,是从对员工的基本资料的掌握程度上进行的,有可能制定的一些考核制度不符合实际的考核目标或者考核不明确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很多员工不清楚企业对自己绩效的期望值。达不到企业对自己工作结果的要求,从而影响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考核。

三、创新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的策略分析

就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管理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不断提升绩效管理水平,从而充分发挥出绩效考核在企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1.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绩效考核体系

不同的企业,适合采用的绩效考核体系也会有所不同。各个企业需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发展情况,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之后,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上,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绩效考核体系。

(1)明确绩效考核方法绩效考核方法是绩效考核体系中的关键。本着取长补短的原则,对不同的类型的工作岗位选取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体系出考核的针对性。一般来说,不同岗位职级存在的较大的区别,因而考核系统的制定需要经过仔细地考察。

(2)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内容绩效考核体系由多个方面组成,不断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的内容,对提升绩效管理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绩效考核体系的制定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相连,只有将这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得整个考核体系不断趋于完善。按照工作的重点和目标来制定工作的计划,按员工所在职位的不同层层分解企业的目标,真正落实企业的战略目标,与此同时也对员工进行了考核。员工在工作的同时深入了解了企业的发展文化,增强了个人对企业的文化认同感,有利于发挥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发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企业的核心部门。人力资源主要负责制定绩效考核体系的制定,也只有这个部门有这个权利,这是它的权利也是它的义务。作为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就需要对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综合了解企业内部的发展情况,为绩效考核体系的制定提供依据。不断提升绩效考核的质量,人力资源部门就需要为各级管理者输出考核方法,并指导和培训方法的运用。

2.建立奖励和改进机制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员工给企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对这些在岗位上做出优异成绩的员工,需要给予适当的奖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于那些在岗位上没有较大成绩的员工,可以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在的创造力。对于企业中那些存在的不公平的绩效考核机制,需要进行及时地更改,避免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危害。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绩效为导向,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共享的价值观和管理机制,不断推动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3.创新绩效量化评估指标对于绩效考核体系的制定,需要确定明确的考核指标。在相同的指标下,不同企业的`设置情况的重点需要有所不同。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经营方式、人才管理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在考核员工绩效水平的时候可以根据侧重点的不同来评价。选用头脑风暴法的评估方法,在专家打分指标之后,将其放在典型的行业中来检验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以绩效量化的评估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比较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员工的工作业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更加公平。

4.将考核结果应用于企业资源优化配置中

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从某个方面反映出员工在工作岗位的表现情况,根据得出的考核结果,可以对员工的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不断优化人才的配置,实现人才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虽然很多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表现的不错,但是在其他的工作岗位上,可能会表现的更好。对于这种情况,人力资源部门就可以对员工的工作做适当的调整,个人性格与职位的匹配度越高,工作过程的满意度、低流动率才会产生。工作环境与个人的性格越匹配,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就能最大化的发挥出个人的潜能,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人力资源工作人员要为企业的发展谋福利,尽可能多的为企业着想,将员工绩效的考核结果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紧密相连,不断创新企业的管理方式,从而加快企业的发展。

四、绩效考核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众所周知,企业的绩效考核结果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因而很多员工也十分关注考核的过程。在考核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在实施绩效考核的时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

1.加大对绩效考核重要性的宣传

绩效考核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资、奖金、晋升机会等等方面,这些也是员工十分关注的方面。人力资源部门在保证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开展绩效考核工作之外,还要加大对绩效考核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员工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绩效考核这个事情,转变他们的态度。以期通过绩效考核来不断改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很多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不够,以致他们在考核的过程中表现不足,与他们实际的表现不相符。

2.善于听取建议

虽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实行绩效考核的主管部门,但也是企业的一部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不能仰仗自己的权利而滥用权力,故意在绩效考核中做手脚。这种行为是严重违法的,一经查出,必将严惩。此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即使提供建议者并不是本部门的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制定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制定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影响绩效考核水平的问题,阻碍了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绩效考核体系。现如今绩效考核体系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中的核心体系之一。在企业内部开展绩效考核评估时,不仅需要上级领导的帮助,也需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各个方面一起努力,才能将绩效考核工作真正地落到实处。对于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适当的解决策略,并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持续不断地推动企业的发展,使之朝着高效率、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向前,张海娇,黄种杰.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考核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6(01).

[2]郭洁,周秀兰.浅析中小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0(02).

[3]郑兵涛.绩效考核机制对企业管理良性发展的重要意义[J].现代经济信息,2014(06).

[4]王海.浅析绩效考核有效性的推动和考核结果的运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05).

[5]李阿林,邓伶.试论企业绩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

[6]孙庚.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

[7]颜世文,王万恩,余敬,李清锋,侯祖兵,康晓军,许玉柱,王榕,张群,黄刚,腾长青,武伟民,颜林.基于四维绩效的煤炭企业员工管理[A].2009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C].2010.

[8]黎福强,赵长涛.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

绩效考核论文参考文献最新

人力资源的论文参考文献

导语:人力资源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 ,简称HR)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下面是我分享的人力资源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龚苗子.浅谈绩效考核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4,31(1):92-92.

[2]叶洪妹.企业绩效考核与保险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4,15(1):148-149.

[3]吴偲.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应用落实浅析[J].商场现代化,2014,25(17):114-114.

[4] 薛建刚.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J].科技资讯,2009, (4).

[5] 徐红.李涛浅析中小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 (6).

[6] 石磊,罗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的匹配性研究[J].商业时代,2007, (9).

[7] 庄彪.完普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8 (10).

[8] 清华.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现代营销,2010, (2).

[9] 李长禄,尚久悦.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0] 曾漫丰.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改进对策[D].

[11] 张清华.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J]..工业技术经济,2004, (7).

[12] 魏明.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 (3).

[13] 清华.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学苑版.

[14] 郭晶.钱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 (3) .

[15] 朱晓敏.浅谈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田社会科学家[J].,2005 (2).

[1]丁先宏.互联网“大数据”视域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6(07).[2]王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大数据时代的变革[J].知识经济.2016(08).

[3]陆博.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策略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09).

[4]翟金芝.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优化研究[J].商业经济.2016(03).

[5]王莹.大数据信息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考[J].信息化建设.2016(03).

[6]李沙沙.煤矿企业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之我见[J].东方企业文化,2013,10:52.

[7]闫少华,李鄂.企业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3,18:268.

[8]裴清云.煤矿企业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J].才智,2013,30:339-340.

[9]陈军.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企业政工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7:47-48

[10]李严锋.对ERP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10).

[11]赵刚.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12]康建宇.内蒙古电建三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与再设计[D].内蒙古大学.2007.

[13]刘群.企业裁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

[14]龙晖.民营企业人力制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15]成坤,谢函娟.当代人力资源潜能组织开发的路径探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02).

[16]尹敏,张洪波.从员工素质培训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03).

[17]潘思维,杨明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演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

企业营销人员绩效考核问题及对策论文

摘要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对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企业营销业绩的好坏和营销利润的大小。文章分析了企业营销人员绩效考核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解决对策和相关合理建议。

关键词 :绩效考核;营销业绩;营销人员

1绩效考核对营销人员的重要性

绩效考核是确定营销人员薪资的合理依据

营销人员的薪资一般都是采取底薪加提成的方法进行发放。员工入职初期的工资都是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规定。随着员工工龄的增长,员工的工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薪资增减的依据就是通过对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来决定的。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通过定量分析给出一个评判标准,科学合理地确定了营销人员的薪资范围和福利待遇,所以说绩效考核是营销人员薪资确定的合理依据[1]。

绩效考核是激励营销人员的有效手段

营销人员的激励方式有物质激励,也有精神激励[2]。绩效考核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通过对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可以对营销人员做出一个全方位的诊断,找出其存在的问题与缺点,督促其改进和提高。同时,绩效考核往往是企业淘汰不称职员工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激励营销人员不断努力。

绩效考核是提升业务能力的重要方法

营销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需要其自身努力,更需要企业相关管理制度的严格要求。绩效考核有利于营销人员自身业务能力水平的提高。企业通过对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一方面对营销人员的本职工作起到监督检查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对营销人员的评价和反馈,鞭策其不断通过各种方法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满足企业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

2企业营销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考核目标不明确

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营销目标应该是企业对营销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然而,公司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往往考核目标设置不明确,为考核而考核,把绩效考核仅仅作为员工工资和奖金发放的依据和评判标准,从而使绩效考核失去了其重要的作用,没有了目的`和方向。

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

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可以如实反映企业营销人员的工作情况,准确对营销人员的业绩和业务水平进行评价和反映。评价指标设计不合理,会使评价有失公平,造成员工不满。企业在进行评价指标设计时,仅仅注重对营销数量指标和与营销相关的业绩指标的考核,缺少对其他相应指标反映。此外,指标设置笼统、不详细,缺乏合理性。

考核主体单一

绩效考核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上级的重视、员工的配合和人力资源部门的实际操作。绩效考核的复杂性决定企业需要一个规范的机构来进行相应工作,对营销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企业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主要由上级主管完成,绩效考核主体单一,缺少监管。此外,对此营销人员的评价往往出于主管领导的主观评价,这样就容易造成评价不公现象的产生,使评价工作流于形式和表面化。

考核结果不透明公开

绩效考核应该是一个双向沟通交流的过程。然而,在企业中,绩效考核工作是单方面的存在,绩效考核结果不透明公开,营销人员对相关绩效考核的规章制度不是充分了解,相应评分细节也不是心知肚明。此外,员工只能被动接受绩效结果,如果遇到不公平现象发生,没有相关路径进行申诉和反映。这种绩效考核机制必然会造成员工负面情绪的产生,打消员工工作积极性。

3企业营销人员绩效考核问题解决对策与建议

重视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不是简简单单的评价,而是一个系统工程。然而,相当一部分领导和员工对绩效考核不是特别重视,认为绩效考核只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办法,没有把绩效考核上升到战略层面。为此,企业应该重视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将绩效考核的目标设置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保持一致,让绩效考核成为企业关键环节,发挥其重要作用[3]。

科学设计考核指标

绩效考核的指标设计应该能够全面反映营销人员的营销工作,建立指标应该全面和细致,立志做到系统和完善。营销人员的考核指标不能只包括营销业绩的指标,还应该包括营销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管理和工作作风等相关指标。因此,必须科学设计考核指标,保证绩效考核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建立规范的考核机构

绩效考核工作的系统性和重要性需要企业专门建立一个规范的考核机构,考核评价营销的业绩指标。一般规范的考核机构主要由上级领导、同事、相关人员和人力部门人员进行360°全方位考核。规范的考核机构不仅表示公司人力资源工作专业性,也表示企业对营销人员的重视,更重要的是能够准确评价营销人员,有利于绩效考核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对考核结果的沟通反馈

绩效考核关系到营销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十分有必要进行公示和交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沟通反馈机制,保证营销人员相关利益的诉求得到倾听,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解释及相关考核制度和办法的宣传,使营销人员了解公司绩效考核的规章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员工申诉制度,对于自己感觉不公平的方面及时向相关机构进行申诉,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只有这样才会保证企业绩效考核工作向着健康、完善的方向进步[4-8]。

4结束语

营销人员是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源,是企业联系客户、维护客户、促进企业经营业绩的关键人员。对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因为关系到营销人员的实际利益、企业的经营业绩,必须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视起来,稳步推进绩效考核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泽劲.LZ公司员工绩效考核体系设计[J].山东大学学报,2006(8):98-99.

[2]廖三余.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黄亚琴.南京M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0(4):36-45.

[4]王继芳.营销人员绩效考核差异化立体分解[J].经济师,2011(3):58-59.

[5]张良正.企业营销管理与绩效考核研究[J].广东科技,2013(12):54-56.

[6]姜浩斌.关于供电企业营销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探讨[J].企业家天地,2009(2):74-75.

[7]房慧欣,王宁.企业营销人员绩效考核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3):64-66.

[8]肖鸿.企业营销人员绩效考核难题及原因探析[J].企业家天地,2010(12):41-42.

物业绩效考核论文参考文献

绩效考核的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绩效考核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积极性,所以大部分的企业都会实行绩效考核制度。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绩效考核的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绩效考核的论文参考文献:化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模式探讨 [1]田伟.绩效考核、晋升激励与中国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J].统计与决策,2012,(01).[2]张毅斌中小企业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1,(10).[3]孔玉生,童珍.绩效考核指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性研究[J].财会通讯,2011,(11).[4]夏恩君,霍海涛,孙兰.浅析绩效考核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5]房艳君,贺亮.如何使360度绩效考核制度更有效[J].商业经济,2006,(10).绩效考核的论文参考文献:财务人员绩效考核分析 [1]周晓玲.基于绩效管理视角的财务人员绩效考核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13):294.

亲,你要的是如下这种嘛?如有疑问,请追问,如满意,还望采纳。 盛运华, 赵宏中. 绩效管理作用及绩效考核体系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2, 2: 92-94. 李红卫, 徐时红. 绩效考核的方法及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J]. 经济师, 2002, 5: 152-153. 刘帮成, 唐宁玉. 对团队绩效考核体系的战略性思考[J]. 上海管理科学, 2003, 3: 59-60. 赵曙明, 吴慈生. 中国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二)——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绩效考核体系分析[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3 (3): 48-50. 周渠诺, 何坪, 殷丽霞, 等. 重庆市基本药物和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现况调查[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10): 1090-1092. 黄荔红, 宋斌, 黄春霞, 等. 运用信息化平台构建护理绩效考核体系[J]. 护理管理杂志, 2012, 12(2): 150-151.

知网,万方 ,维普,龙源,上面找去呀

政府绩效管理论文

绩效管理是一个包括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考核、绩效评估、绩效诊断、绩效改进、绩效沟通辅导、绩效激励等完整的管理系统。我整理了绩效管理论文3000字,欢迎阅读!

浅谈绩效管理

【摘要】本文针对如何保障绩效管理过程的顺利实施,分析、论述了实施过程中的推动和阻碍因素,提出了促使绩效管理不仅要从注重考核、评价结果、强调绩效管理的过程入手,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以现代化的优势来渗透整个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的理念。

【关键词】绩效管理;绩效考核;;改进措施

一、绩效管理系统的内涵及体系

绩效指的是活动的结果和效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的含义是:“绩”是指业绩,包括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成本、费用,“效”是指效率和效益,包括完成工作时间、完成的有效性、完成工作的贡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即工作的社会价值。著名管理咨询专家,中国十大行业策划专家张满志先生是这样定义的:企业绩效管理是对企业整理绩效、部门绩效、员工绩效等进行系统考核、评估、诊断以及持续改进的管理过程。

绩效管理是一个包括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考核、绩效评估、绩效诊断、绩效改进、绩效沟通辅导、绩效激励等完整的管理系统。它的最终的目标是充分开发和利用每一个员工的资源,推动企业绩效的整体改进,达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通过绩效评估、绩效诊断、找出影响绩效的根本性问题,形成绩效改进措施,通过绩效沟通辅导和绩效激励等手段,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系统思考能力和系统执行能,而不仅仅是员工工作主动性和执行能力的提高,推动企业整理绩效的迅速提高。

绩效激励是管理员工绩效的系统,是组织对一个人的工作成绩及其发展潜力的评估和奖惩,通常将绩效管理视为一个循环系统。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四个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循环期:

第一个环节:结合组织战略。制定绩效计划,在双方认可的基础上,管理者与员工共同的投入和参与,员工对自己工作目的做出承诺。

第二个环节:绩效辅导和实验。持续的绩效管理的核心所在,通过绩效沟通,管理者和员工一起讨论有关工作的进展情况、潜在障碍和问题,帮助员工完成绩效指标,为其提供资源和支持,清除障碍,并且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措施。

第三个环节:绩效考核与反馈。系统化的操作方式是,“考核+反馈”,管理者在给员工打完分之后,应与员工进行高效的绩效面谈。针对员工上一绩效周期内好的表现和不好的表现进行反馈,帮助员工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持续改进绩效。

第四个环节:绩效诊断与提高。改善绩效才是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因此,管理者要做两个诊断工作,一个是针对员工绩效的诊断,一个是针对绩效管理体系的诊断。通过对员工绩效的诊断,发现员工在知识、技能、经验方面的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帮助员工提升绩效。另外,没有完美的绩效管理体系,只有不断改进绩效管理体系,因此,在每年年底,人力资源部门应组织各部门对现有的绩效管理体系进行诊断,从绩效指标、管理者的工作方式、绩效考核程序、奖惩措施的兑现程度等各个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找出绩效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毋庸置疑,实施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的绩效,一个完善科学的绩效管理系统应该能够帮助组织完成多方面的任务,并实施组织和员工个人的双赢。绩效管理的功能体现在以下一个方面:

(1)激励功能。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排除工作中的障碍,对他们进行辅导教练等这些更趋于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能提高员工对组织的承诺和对组织的满意感,从而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

(2)沟通功能。从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计划的形成、实行计划中的绩效反馈和知道绩效评估、对评估结果的运用以及提出新的绩效目标等都需要员工的参与,需要管理者与员工双方的沟通。“参与式”管理不仅提供了相互沟通的平台和途径,而且体现了对员工的尊重,满足了员工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为组织创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

(3)支持功能。绩效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有一定的支持作用,通过它把人力资源的其余各项功能整合成一个内在联系的整体。为员工的薪酬制定、培训、晋升、职业发展提供依据,为人员招聘和选拔提供参考。

(4)价值功能。通过绩效管理能提高员工绩效,实现员工和组织的双赢。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思路是组织通过培训、指导、绩效反馈等方式帮助员工提高绩效,达到绩效标准。

总之,一个合理完善的绩效管理系统有助于实现组织和员工个人甚至社会的最大效益。

二、现代绩效管理系统的突出优势

绩效管理是不同于绩效考核的现代管理系统,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系统中的一个环节,与单纯的绩效考核相比,现代绩效管理的突出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核目的从单一向多元发展。传统的绩效考核是单纯为考核而考核,将考核仅仅看作是对员工一年来绩效的一个评价,或者不被人们重视、流于形式,或者容易引起人们的焦虑情绪。而现代绩效管理的目的已经有传统的行政目的(作为薪酬、晋升的依据)向绩效提升、能力开发的目的转换。

(2)考核过程从单项考核向双向沟通发展。绩效管理过程是一个强调沟通的过程,它包括沟通组织的价值、使命和战略目标;沟通组织对每一个员工的期望结果和评价标准以及如何达到该结果;沟通组织的信息和资源;员工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鼓励。通过沟通使员工明析考核标准,准确掌握自己的绩效状况,形成顺畅的沟通渠道,从而避免因认知上的差异带来的冲突。现代绩效管理重点是通过持续的沟通对员工工作过程和行为进行管理。

(3)管理者角色从裁判员向辅导员的转变。员工绩效的提高实际是管理者绩效的提高,员工的进步即是管理者的进步。管理者要扮演好辅导员的角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辅导员工做好绩效目标;其次,在员工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与员工保持及时、真诚的沟通,持续不断地辅导员工业绩的提升;第三,记录有关员工绩效表现的细节,形成绩效管理的文档,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确保考核公平公正;第四,做好绩效反馈,引导员工成长。

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实质上是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强调员工参与、强调员工发展为目的、管理者角色的转变,这些都是从科学管理到人本管理的转变,体现了人本管理的思想。绩效管理,不仅注重考核,评价其结果,更强调绩效管理的过程,渗透了过程管理的理念。绩效考核中,沟通渗透在循环系统的各个环节,凸显了沟通激励的功能。

绩效管理最终是一种思想,是持续改善绩效的思想,为使这种思想发挥作用,我们必须把绩效管理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并在工作中做出根本性的改变,帮助员工改善绩效为出发点,积极转变观念,演好角色,使绩效管理真正成为高效管理的平台而不是负担。

参考文献:

[1]朱红,浅谈绩效管理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2010(3);

[2]岳玲,管理控制和绩效管理关系的文献综述(J)改革与战略,2010(3);

[3]游思远,向映,从绩效考评到绩效管理的转变(J),人口与经济,2009;

[4]何佩松,廖桂莲,浅谈绩效管理中绩效考核的措施,经营管理者,2009;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绩效管理论文3000字

1.先写本课题研究的目的,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是研究目的。2.然后联系现实,讨论相关形势,说明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或需要给出解决策略,这是背景分析。3.接下来照应本课题研究的目的,说明本课题研究能解决现实中的这类问题,这就突出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到此,选题理由的论证也就完整了。

我是在幸福校园论文网找的 挺好的 给你找篇参考一下[原文]摘要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持续改革,政府绩效管理日益成为公共管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热门话题。从本质上说,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手段或机制的政府绩效管理系统在政府组织中的应用是一个发生在政府组织中连续的组织变革的动态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动力或阻力因素的影响。正是这种实施过程的复杂性,引发了人们对于政府绩效管理实施问题的研究。本文以我国地方政府实施绩效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为切入点,在对浙江省十一个城市的近两百名政府工作人员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组织特质因素和制度与环境因素两个维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导向的组织安排、鼓励创新与变革的组织氛围、充足的资源、相应激励制度以及政府组织面临的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对政府绩效管理的实施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而组织中关键行为人的沟通参与、分权制度、公众的参与和支持与政府绩效管理实施之间的关系在本研究中没有得到验证。在论文最后,作者在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就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实施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选题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常言说:“题好文一半”。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来说,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和研究兴趣,适当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2)论文写作选题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学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点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或新的观点和认识,言之有物,读之有益,就可以作为选题;(3)论文写作选题时要查看文献资料,既可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程度,也可以借鉴人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需要指出,论文写作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是选题的高度概括,但选题及写作不应受标题的限制,有时在写作过程中,选题未变,标题却几经修改变动。二、设计设计是在论文写作选题确定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计划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写作顺利进行。护理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专业设计:是根据选题的需要及现有的技术条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2)统计学设计:是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统计学处理方案,这种设计对含有实验对比样本的护理论文的写作尤为重要;(3)写作设计:是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写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总之,设计是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