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烟农1212
烟农1212是由山东烟台农科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8年通过山东省小麦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180004,2019年通过了河北省小麦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198008。
品种特性:该品种为半冬性,株高74~厘米,具有高产、抗寒、抗病、抗倒伏、抗干热风、抗衰老等“一高五抗”特点,平均亩产438~千克,最高亩产公斤,多次刷新了我国小麦高产纪录。适宜在山东全省、河北南部、安徽北部、河南东部等部分高肥水地块种植,增产潜力巨大。
(2)郑麦618
郑麦618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8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27。
品种特性:该品种为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为229天,株高厘米,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抗病性强,平均亩产541~547公斤,最高亩产亩产公斤,是一个超高产小麦新品种,适宜在河南大部,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茬种植。增产潜力大。
(3)郑麦136
郑麦136是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优育种室选育的一个超高产、多抗中筋小麦新品种。2018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80008,2019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审定编号:国审麦20190026。
品种特性:该品种为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30~233天,株高~厘米,株型松紧适中,茎秆弹性好,抗倒性较好。
平均亩产542~563公斤,最高796公斤。适宜在河南大部,安徽北部、陕西西安、渭南等部分地区,江苏淮河以北地区高肥水地块种植,产量高品质优,是一个优质高产的小麦新品种。
1、棉花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现状及未来2、玉米种质资源对六种重要病虫害的抗性鉴定与评价3、繁殖群体量及隔离对蚕豆种质遗传完整性的影响4、基于地高辛标记对小麦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的优化和验证5、小麦品种资源耐盐性鉴定6、76份特用甘薯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7、冀鲁豫花生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8、茶梅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及种质创新9、不同温度条件下高粱温敏雄性不育系冀130A育性变化规律及花粉败育研究10、云南红花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11、肉质色不同萝卜遗传多样性的SSR分子标记分析12、河北省冬小麦丰产抗旱性表型鉴定指标分析13、不同生态区罂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14、基于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发掘抗玉米丝黑穗病主效QTL15、盐芥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ThGPX6)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利用生物技术向小麦导入冰草优异基因的研究 摘 要 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利用生物技术向栽培作物转移向外源优异基因来拓宽小麦育种的遗传基础,是现代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栽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2n=4x-42, AABBDD)与冰草属(Agropyron Gaertn., P genome )(这儿所说的冰草属是现代小麦族植物分类学上的概念,而非传统的广义冰草属概念,即与一些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将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和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等偃麦草属种也称为冰草的传统概念截然不同)植物间的杂交,可追溯到本世纪30年代(White, 1940; Smith, 1942; Dewey , 1984), 但直到90年代一些学者才先后报道了小麦与冰草属植物间的成功杂交(李立会等, 1990, 1995;Li & Dong, 1991; Chen et al., 1990; Limin & Fowler, 1990; Ahmad & Comeau , 1992; Jauhar, 1992)。 尽管这儿所列出的国外一些科学家也曾获得了小麦与冰草属植物间的杂种,但由于外源种选择的盲然性,即对要从冰草属植物向小麦转移哪些基因不明确(Chen et al., 1990; Jauhar, 1992), 或杂种F1的高度不育性(Ahmad & Comear, 1992), 或要转移的目标基因难以在小麦背景下表达(Limin & Fowler, 1990 )等原因,未见进一步的报道,而是基本上放弃了该领域的研究工作(私人通信,1997)。 在本项研究工作中,我们以普通小麦品种Fukuho (春性,具3对可杂交性基因,农艺性状良好,原产于日本)为母本,以分别采自新疆和内蒙古的3份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常成,博士,副教授,农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分子育种岗位科学家,安徽“115”创新团队成员之一,安徽遗传学会会员。1999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被保送为本校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2002年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农业大学,攻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小麦籽粒硬度、PPO活性的分子机制,并取得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其中2篇被国外SCI期刊收录。2005~2007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主要研究小麦CKOX、PEBP-like基因变异对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及QTL定位。2007年回本校参加工作至今,从事小麦优质、高产等性状研究及遗传改良,期间主要探索小麦穗发芽、高产相关性状、适应性等性状调控的分子机理,并取得较大进展。研究期间主持或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十多项,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5篇被国外SCI期刊收录,参与中麦11小麦新品种的培育。
团队成员毛龙研究员介绍,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调查,对于深入了解作物株型和产量构成的遗传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但小麦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此,该团队通过梳理过去近百年的中国小麦育种 历史 ,结合分子标记收集,筛选到287份具有广泛遗传多样性的微核心种质材料。 研究人员以这287份国内微核心种质为材料,结合11个重要农艺性状,从育种选择、农艺性状遗传基础、多性状协同改良、优异位点聚合、后绿色革命中赤霉素路径的育种选择修饰等方面,对国内小麦育种改良工作的分子遗传基础进行了全面解析。 通过对育种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的协同改良研究,获得一批“降低株高-增加粒重”“降低株高-缩短开花期”及“缩短开花期-增加粒重”的协同位点。其中,“降低株高-增加粒重”“降低株高-缩短开花期”的协同优异位点在栽培种中的比例逐渐增加,且在育种年代中呈现逐渐累积的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现代育种改良中,通过G蛋白路径和生长素路径等多通路协调互作的模式,对赤霉素路径进行选择修饰与精细调控,可实现后绿色革命时代新的高产目标。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农科院 科技 创新工程等项目的资助。 编辑 唐峥 校对 刘军
1. 作物遗传育种取得显著成就新品种的产量不断提高,品质显著改善。育成的一批优质稻米、优质面包、面条小麦、高油大豆、“双低”高油油菜和高油、高淀粉玉米品种,品质标准达到国标一级或部颁优质一级标准。(2)作物遗传育种技术、方法不断创新。我国在杂种优势利用、诱导有利基因变异的细胞工程技术、转移有益外源基因的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辅助目标性状高效选择技术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提出一批育种新技术和新方法,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现代育种技术体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提出了茎蘖、粒间和根系顶端优势为中心的超高产水稻生理模式和“后期功能型”超级稻新概念;攻克了大豆雄性不育性的保持和大豆田间的昆虫传粉问题,初步实现“三系”配套;人工杂交棉花制种技术、核不育系杂交制种技术取得进展;建立了“纯合两用系、临时安全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油菜授粉控制系统。培育出的二系超级杂交水稻、杂交大豆、杂交抗虫棉和“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居国际领先水平。分子标记育种技术:定位与紧密标记控制抗水稻白叶枯病、抗稻飞虱、抗褐飞虱、耐贮藏、低垩白率基因,抗小麦白粉病、淀粉品质、抗穗发芽基因,抗大豆包囊线虫基因,抗玉米矮花叶病、丝黑穗病、锈病基因,油菜种皮色素合成基因;建立了滚动回交与标记相结合的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分子聚合育种技术体系。转基因育种技术: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及花粉管通道法初步建立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等主要作物转基因技术体系,在无选择标记、选择标记基因删除和目标基因产物定性降解、植物组织特异性优势表达等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在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高植酸酶玉米、抗虫玉米、抗病虫水稻、抗除草剂水稻、抗黄枯萎病棉花、抗旱耐盐小麦、抗蚜虫小麦等均取得了重要成果,培育出转基因棉花新品种108个,同时创制出一批具有特殊性状的水稻、玉米、小麦、棉花、油菜等转基因新品系。2.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创新取得突破和显著应用效果(1)作物高产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创建了稻麦作物的“叶龄模式”和高产高效群体质量调控理论、质量指标及其技术体系,有效地指导了稻麦作物栽培与调控;基于作物产量构成、光合性能和源库关系研究,创建了作物产量形成“三合结构”理论模式和定量方程,提出了作物结构性挖潜、功能性挖潜和同步挖潜的高产途径,在指导作物可持续高产研究和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创新了稻、麦、玉米的高产核心技术30余项,集成创建了适于三大平原的三大作物高产、超高产组合技术模式40余套,培创出一批可持续高产、超高产典型和示范样板,并大面积推广。(2)作物产量与品质同步提高技术创新:在作物高产优质同步提高的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就,“小麦籽粒品质形成机理及调优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和“小麦品质生理和优势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为我国小麦优质高产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外,水稻、棉花、油菜和大豆的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创新也取得了显著成效。(3)作物精准、简化、高效栽培技术创新:作物精准、简化、高效栽培一直是我国作物栽培的主要热点,在“水稻精准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规程”、“小麦、玉米一体化节肥、省肥、简化、高产四统一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棉花无土育苗无载体移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等领域取得新成就,获得了显著的节能、省工、高产、高效效果。(4)生态安全环境友好作物栽培技术与理论创新:维持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环境友好生产成为作物生产的新课题,“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原理与技术”研究成果显著降低了水稻稻瘟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减少农药用量60%以上;此外,明确了裸露农田、弃耕沙质农田和退化草原是沙尘的重要尘源,提出了农田保护性耕作和退化草地治理是防止土壤沙化、风蚀和沙尘的技术途径,分别建立了东北春玉米区,华北平原小麦、夏玉米两作区和西南稻作区的保护性耕作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并大面积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增产效果。(5)作物栽培信息化和数字化农作技术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在作物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构建了一批服务于主要农作物生产的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建立了主要作物生产信息化平台及服务体系,创新集成了数字化农作技术,正向作物栽培技术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和实用化方向发展。三、国内本学科发展存在的不足及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我国作物科学与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健康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需求相比,作物科学技术还存在许多不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1.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和育种的理论与技术创新不足。目前我国的野生植物资源和遗传多样性水平的丧失严重,拥有自主产权的分子标记少、新基因发掘和利用进展慢,作物育种面临知识产权保护的严峻挑战。与此同时,在作物育种理论与技术跟踪性研究多、原始创新少,缺乏关键性的创新与突破。2.分子育种技术研究的实用化程度低。目前我国缺乏规模化基因发掘与克隆的技术平台和规模化高效安全的遗传转化体系,拥有自主产权的基因和实用分子标记少、分子育种技术研究的实用化程度低。3.突破性重大品种缺乏。我国育成的作物新品种数量不少,但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高效、广适应综合性状的突破性重大品种缺乏,不能充分满足作物生产发展和市场需求,缺乏国际竞争力。4.种子产业化水平低。我国遗传育种体系和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和种子生产规模小,种子生产质量保障条件不足。 1.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的体系薄弱。作物栽培学科体系不完善,还存在理论与技术不配套,与相关学科相比科学性和先进性还有差距。2.关键栽培技术创新不足。目前我国栽培技术是在传统技术基础上的集成组装,缺乏关键原始创新和现代高新技术在作物生产技术上的创造性应用,技术更新换代不明显,作物生产信息化和数字农作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3.多目标生产的关键技术难题没有根本解决。超高产突破、优质高产同步、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环境友好和农产品污染控制等技术难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大面积中低产区的抗逆、更加高产高效的技术有待进一步研发。4.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我国作物栽培与耕作研究体系和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特别是技术推广体系十分薄弱,生产者技术水平与劳动素质亟待提高。
作物栽培学作物栽培技术作物育种学实验农业概论农业系统工程学农学庄稼医生技术手册植物育种原理与方法植物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及应用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油菜品质改良和分析方法油菜生态和遗传育种研究芸薹属植物的生物工程2004年加拿大油菜研究情况简介21世纪初湖南油菜生产发展趋势2BF-6型稻茬田油菜免耕联合播种机的研究681A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农艺性状的影响ACC合成酶基因技术在培育延熟保鲜果品上的应用ASK1 physically interacts with COI1 and is required for male fertility in ArabidopsisBiodiesel produc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Breeding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Bt transgenic insect-resistant Brassica napus linesBt杀虫蛋白基因在转基因油菜中的动态表达与其抗虫性研究Bt毒蛋白基因与植物抗虫基因工程Bt毒蛋白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获得转基因植株Bt毒蛋白基因的研究进展Cytogenetic studies on rapeseed. The analysis of salient feature on the chromosomal morphology of mitotic prophase in rapeseedEffects of lipoxygenase null genes of soybean in controlling beany-flavor of soymilk and soyflourInheritance and mapping of a restorer gene for the rapeseed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 681ARAPD Assessment of Genetic Diversity ofRAPD技术及其在油菜遗传育种上的应用Sensitivity of Maize Seed Germ 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to Water EnvironmentStudies and application of CHA and its hybrid of winter rapeseed (B. napus) in ChinaStudies of Graft Transfer of Endogenous Gibber ilic AcidsStudies on cytology of visible chromosome formation under the light microscope during cell cycle in rapeseedTA-29基因与转基因油菜杂交系TE缓冲液对RAPD带型的影响The effect of ZMA on inducing male sterility on spring canolaWeb农业专家系统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60Co电离辐射对油菜影响的研究“单低 双低油菜系列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单低 双低油菜系列标准”的制定及评价“单低 双低油菜系列标准”的推广与实施情况不同基因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物质代谢研究不同播期对不同基因型油菜产量特性的影响不同播种期油菜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不同施氮水平和氮素来源烟叶碳氮比及其与碳氮代谢的关系不同栽培方式对辣椒采后病害的影响不同植物激素对油菜角果生长和结实的影响不同氮量和氮源的烟叶高级脂肪酸含量及其与香吃味的关系 世界油菜生产的发展和我国长江流域油菜带的开发两系亚种间与品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比较研究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遗传研究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配合力研究两系杂交稻籽粒充实度亲子相关研究中国芸芥形态特征特性及类型研究中国芸芥栽培品种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中国芸芥遗传多样性RAPD标记分析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研究进展优质油菜新品种湘农油571的选育传播科技信息荟萃学术新篇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碳氮及脂肪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作物收获指数的研究概况作物源─库关系研究的现状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技术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概述俄罗斯油菜育种俄罗斯的油菜育种光叶杂交油菜油用及菜用特性的研究光周期对水稻源库关系的影响关于植物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标记的可靠性问题关于油菜化学杀雄杂种的几点说明内源赤霉素与油菜不同种性品种花芽分化的关系的研究农业大学与职业中学联合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网络的探讨农业高新技术股份制企业式教学基地建设的探讨农学专业“六边”实习的教学改革探索农学专业《农学实践》课程的设置农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的系统构建农学专业改革的探讨几种分析方法对杂种棉后代综合评价的比较研究几种化学药物对油菜杀雄效果的研究几种酶活性与油菜油分和蛋白质及产量的关系加拿大卡诺拉的生产和销售加拿大油菜品种的演变及现状匈牙利捷克波兰高等教育考察的启示化学杂交剂诱导油菜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 ⅡKMS-1对甘蓝型油菜育性的影响化学杂交剂诱导油菜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十字花科种间杂交亲和性雄性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十字花科芸薹属种间杂种营养优势的利用研究单双低油菜研究进展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湘杂油6号的选育双低油菜品种湘油13号选育及品种特性研究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5号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5号的选育双低油菜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双低油菜湘油11号高产长势长相及栽培技术的探讨双低油菜湘油15Bnapus对菌核病抗性的研究双低油菜湘油15号对菌核病抗性研究简报双低油菜湘油15号种植密度的调查国外关于Sinapis arvensis L.的一些研究基于Web的油菜生产专家系统施肥知识表示基于Web的油菜生产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的理科电子教材的设计与实现基因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基因工程技术与油菜杂种优势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与油菜育种基因枪法向甘蓝型油菜转移反义FAD2基因的研究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抗虫油菜中的遗传行为外源基因直接转移技术之评价大学理科教材汲取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与技巧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与豆制品产生豆腥味关系的研究进展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的缺失对其农艺性状的影响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的缺失对种子劣变的影响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缺失基因控制豆腥味效果的研究大豆种子脂肪氧合酶缺失体类型的加工特性研究大豆脂肪氧化酶生理作用研究进展威优207水稻种子对汞铜锌胁迫的耐抗性研究子房注射法与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甘蓝型油菜的比较研究建立“大农学专业”的实践影响油菜收获指数的几个生理因子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优质油菜抓住机遇,发展优质油菜抗除草剂油菜研究及其进展拟南芥ASK1与COI1形成蛋白复合体并调控雄性不育改变冬油菜栽培方式,提高和发展油菜生产新疆野生油菜与甘蓝型油菜属间杂种分子鉴定新疆野生油菜与野芥Sinapis arvensis L遗传性状的比较研究新疆野生油菜与野芥品质性状的比较研究新疆野生油菜细胞遗传学研究----Ⅱ.染色体的形态特征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mtDNA分新疆野生油菜细胞遗传学研究施氮对油菜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施钾对油菜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无菌苗法在鉴定油菜菌核病抗耐性上的应用杂交油菜制种行比的研究杂交油菜湘杂油1号的高产分析根癌农杆菌介导TA29-Barnase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的研究植物RAPD标记的可靠性研究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其突变体的RAPD鉴定分析植物基因工程与油菜品种改育植物基因工程的新方向——叶绿体基因工程植物抗病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植物淀粉合成的调控酶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探讨水稻幼穗分化期间减源对源库关系的影响油菜Brassica napus L收获指数的变异油菜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研究油菜、玉米、晚稻三熟制高产栽培的配套技术油菜不同发育时期喷施杀雄剂1号的杀雄效果和对花药细胞形态的影响油菜不同品种逆境下结实性的研究油菜与芸芥属间杂种离体子房和胚培养研究油菜中内源赤霉素嫁接转移研究油菜产品综合利用的研究:Ⅲ[1].油菜茎杆栽培平菇试验油菜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管理多媒体专家系统油菜光温生态特性的研究和应用油菜分子标记图谱构建及抗菌核病性状的QTL定位油菜化学杀雄杂种湘杂油1号湘油11号×466选育报告油菜化学杀雄药物,机理和杂种研究油菜单倍体植株叶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油菜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油菜和芸芥杂交时花粉与柱头识别反应的研究油菜品种与菌核菌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进展油菜品质育种的研究:Ⅱ.双低油菜湘油11号的选育油菜品质育种的研究:Ⅳ[1]. 甘蓝型油菜种子中硫代葡萄糖甙油菜对菌核病抗耐病性鉴定与抗病育种研究进展油菜对霜霉病抗性鉴定及遗传研究摘要油菜小孢子培养和双单倍体育种研究Ⅰ供体植株和小孢子密度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油菜小孢子培养和双单倍体育种研究Ⅱ影响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种间杂种胚产量的因素油菜库器官分化发育期剪叶对源库关系的影响油菜收获指数对经济产量的贡献油菜收获指数的研究摘要油菜无菌苗培养前的种子消毒技术油菜栽培密度与几种酶活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关系油菜栽培管理多媒体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油菜湘杂油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油菜生产专家系统知识库构建油菜生产情况与科研进展油菜生态特性的研究油菜生态特性的研究:Ⅲ[1].油菜油菜生态特性研究油菜生物量与氮素吸收量及生理效率的动态变化油菜的小孢子培养和双单倍体育种油菜的自交不亲和性和杂种优势育种油菜的转基因育种油菜种子内生菌的检测及杀菌消毒处理方法油菜种子特异表达napin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油菜种子生产体系和方法的研究:I[1].双低油菜原原种不同隔离方法的比较油菜种子生产体系和方法的研究:Ⅱ双低油菜原原种种子来源对原种生长[1]油菜育种与生物技术油菜脂肪酸品质改良的研究进展油菜自交不亲和性杂种优势利用的遗传基础探讨油菜花期性状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油菜花药离体培养研究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抗性机理及抗性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油菜角果内的淀粉酶活性与有关同化物转运的调控油菜转基因的遗传研究油菜转基因育种研究油菜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油菜远缘杂交的遗传育种研究Ⅵ芥菜型油菜几个基因的染色体组定位研究油菜远缘杂交育种的主要障碍及其克服方法油菜迟播初步研究摘要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油菜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油菜雄性不育性的研究:I[1].甘蓝型油菜波里马(Polima)细胞油菜雄性不育系与十字花科蔬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油菜高效转化系统的研究油菜高油酸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湖南发展油菜生产的措施湘农油571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与播种期关系的模拟分析湘南地区油菜播种期研究湘南地区油菜生长发育特点和适宜品种的研究湘南地区油菜适宜播种期的研究湘油13号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优化分析湘西地区油菜播种期研究烟叶自然陈化过程中高级脂肪酸及有关生化特性动态变化的研究烟叶香气前体物在成熟和调制过程中的变化烟草腺毛分泌物的化学成分及遗传现代生物技术与大麦遗传育种甘蓝型冬油菜Brassica napus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移的特性研究甘蓝型油菜FAD2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甘蓝型油菜fad2基因片段的克隆和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甘蓝型油菜pep基因片段的克隆和种子特异性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种间杂交研究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种间杂交研究摘要甘蓝型油菜与芸芥属间杂种F-1的获得及鉴定甘蓝型油菜品系一些酶的活性与抗菌核病的关系甘蓝型油菜显性无蜡粉基因的染色体组定位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及通径分析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81A选育研究生物柴油开发研究进展与产业化发展策略科技与教育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问题稻田三熟制油菜简化栽培技术研究I 不同播种量对稻板茬撒播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稻田三熟制油菜简化栽培技术研究Ⅱ 稻板田撒播油菜的播期品种播种量和播种方式稻白叶枯病菌对水稻悬浮细胞H2O2含量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篦齿眼子菜沼生水马齿对汞的耐受性与浓缩性研究精密排种器的特征造型及其装配关联设计红光和蓝光对烟叶生长碳氮代谢和品质的影响红麻分子标记的应用研究进展美国油菜生产情况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感光性初步研究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二代分离观察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后代的RAPD分析芸芥Eruca sativa Mill与芸薹属Brassica L3个油用种的远芸芥Eruca sativa Mill对菌核病的抗性研究芸芥抗菌核病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芸薹属作物的遗传转化芸薹属植物抗菌核病的研究进展菜籽蛋白对超滤膜污染机理及在线反冲工艺研究谈谈植被保护与植物栽培谷粒饱对油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转Bt基因抗虫油菜花粉对蜜蜂生存的影响转基因抗虫油菜中Bt杀虫蛋白基因稳定遗传和高效表达及抗虫性研究转基因抗虫油菜品系选育和性状研究转基因抗虫油菜对菜青虫抗性的研究转基因抗虫油菜的ELISA分析转基因抗虫油菜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转基因植物的应用研究及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转基因油菜应用研究转基因油菜雄性不育系15A生化特性研究转基因油菜雄性不育系15A结实性的研究辽西半干旱区农田水肥耦合作用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过氧化氢水杨酸与植物抗病性关系的研究进展适应现代农业需要 培养高素质植物生产类人才野芥Sinapis arvensis L在中国的发现及意义高光谱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综述)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人本科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杀雄剂1号”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效果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湘农油2号”油菜的选育冬油菜稻板田免耕移栽的研究印度油菜的育成品种介绍春大豆花芽分化的初步研究油菜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的影响油菜主要性状遗传力和遗传相关油菜产品的加工利用油菜产品综合利用的研究Ⅰ油菜产品综合利用的研究Ⅱ油菜化学杀雄药物、机理和杂种研究油菜品质育种的研究Ⅰ油菜品质育种的研究Ⅱ油菜增产的几个问题油菜杂种在生长性状上的优势表现油菜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行为油菜生态特性的研究Ⅰ.甘蓝型油菜()光温生态特性的初步研究油菜生态特性的研究Ⅱ.不同类型甘蓝型油菜( L.)异地异季种植的生态特性研究油菜生态特性的研究Ⅲ.油菜()低温敏感期的研究油菜的几个生理障碍及对策油菜的营养特性和施肥技术油菜种子生产体系和方法的研究油菜花芽分化的研究湖南地区油菜生长发育特点和适宜品种的研究湘油11号高产栽培措施的数学模型研究甘蓝型油菜()的不同杂种组合的优势比较甘蓝型油菜不同杂种组合的优势比较甘蓝型油菜产量形成的初步分析甘蓝性油菜雄性不育系“湘矮A”及其杂种的初步观察甘蓝型油菜单双低品系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积极行动起来 为我省农业发展做出新贡献论油菜“冬发”
植物育种就是利用植物的自然变异和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良种是指在适应的地区和耕作条件下,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和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上是通过两个密切相关的途径来实现的:1. 改良植物的遗传特性,选育符合农业技术进步要求、有更强适应性的新品种——育种学2. 改进栽培技术和改善栽培条件,充分发挥品种遗传潜力——栽培学第一节 植物的进化与遗传改良进化过程是指自然界现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包括用于栽培的形形色色的品种类型都是从比较原始植物演变而来的,而且又都处于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中。达尔文主义者认为所有生物,包括野生植物和作物的进化决定于三个基本因素:变异、遗传和选择;变异、遗传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人工进化是指现在栽培的园艺植物和其他的农作物都是由最初的野生类型,通过人工驯化、培育和选择而形成的。植物育种实际上就是作物的人工进化,是适当利用自然进化的人工进化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隔离的种群;突变和由杂交实现的基因重组是进化的基本原料;选择的基础在于差别繁殖,造成中群内基因频率发生改变;隔离促进了新类型的形成。进化的基本要素是突变、基因重组、隔离和选择。遗传改良是指作物品种改良。第二节 品种的概念和作物良种的作用品种(cultivar, 简作cv.)是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依据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特异性可以和其他群体相区别,个体间的主要性状相对相似,以适当的繁殖方式(有性或无性)能保持其重要特性的一个栽培植物群体。品种不是一个植物学分类单位。作物品种的特性:1. 特异性是指作为一个品种,至少有一个以上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可辨认的标志性状。品系是指个别性状与原品种不同,而其他形状基本与原品种相同的群体。2. 一致性是指采用适于该类品种的繁殖方式的情况下,除可预见的变异外,经过繁殖,其相关的特征或者特征一致。品种内个体间在株型、生长习性、物候期和产品主要经济性状等方面应是相对整齐一致的。可预见的变异是指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的特征或特性有一定的变异,如株高和生育期等。3. 稳定性是指该品种经过反复繁殖后或者在特定繁殖周期结束时,其相关特征或特性保持相对不变。4. 地区性是指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适应于一定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技术的要求。5. 时间性是指该品种在一定时期内的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主要经济性状符合生产和消费的需要。良种的作用:1.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 改进产品品质3. 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污染4. 增强适应性和抗逆性,节省保护地生产时的能耗5. 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6. 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革和机械化的发展,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力第三节 植物育种与植物育种学 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栽培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植物育种的历史:
植物育种就是利用植物的自然变异和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良种是指在适应的地区和耕作条件下,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和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上是通过两个密切相关的途径来实现的:1. 改良植物的遗传特性,选育符合农业技术进步要求、有更强适应性的新品种——育种学2. 改进栽培技术和改善栽培条件,充分发挥品种遗传潜力——栽培学第一节 植物的进化与遗传改良进化过程是指自然界现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包括用于栽培的形形色色的品种类型都是从比较原始植物演变而来的,而且又都处于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中。达尔文主义者认为所有生物,包括野生植物和作物的进化决定于三个基本因素:变异、遗传和选择;变异、遗传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人工进化是指现在栽培的园艺植物和其他的农作物都是由最初的野生类型,通过人工驯化、培育和选择而形成的。植物育种实际上就是作物的人工进化,是适当利用自然进化的人工进化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隔离的种群;突变和由杂交实现的基因重组是进化的基本原料;选择的基础在于差别繁殖,造成中群内基因频率发生改变;隔离促进了新类型的形成。进化的基本要素是突变、基因重组、隔离和选择。遗传改良是指作物品种改良。第二节 品种的概念和作物良种的作用品种(cultivar, 简作cv.)是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依据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特异性可以和其他群体相区别,个体间的主要性状相对相似,以适当的繁殖方式(有性或无性)能保持其重要特性的一个栽培植物群体。品种不是一个植物学分类单位。作物品种的特性:1. 特异性是指作为一个品种,至少有一个以上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可辨认的标志性状。品系是指个别性状与原品种不同,而其他形状基本与原品种相同的群体。2. 一致性是指采用适于该类品种的繁殖方式的情况下,除可预见的变异外,经过繁殖,其相关的特征或者特征一致。品种内个体间在株型、生长习性、物候期和产品主要经济性状等方面应是相对整齐一致的。可预见的变异是指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的特征或特性有一定的变异,如株高和生育期等。3. 稳定性是指该品种经过反复繁殖后或者在特定繁殖周期结束时,其相关特征或特性保持相对不变。4. 地区性是指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适应于一定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技术的要求。5. 时间性是指该品种在一定时期内的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主要经济性状符合生产和消费的需要。良种的作用:1.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 改进产品品质3. 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污染4. 增强适应性和抗逆性,节省保护地生产时的能耗5. 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6. 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革和机械化的发展,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力第三节 植物育种与植物育种学 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栽培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植物育种的历史:
主题可有花卉语 宠物花卉花卉育种 球根花卉花卉鱼鸟 观果花卉观叶花卉 庭院花卉花卉之乡 花卉种业旱生花卉 花卉现蕾花卉蔬菜 花卉企业花卉品种 水生花卉夏眠花卉 小花卉纹题名可有(摘录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花卉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园艺植物育种的发展趋势育种目标更加紧密结合生产与科技的发展及市场竞争的需要育种目标总的趋势;培育“髙产\优质、,高效”的品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国都十 分重视园艺植物的品质育种,注重产品的外观、整齐性、货架寿命等商品性状、,提髙鲜食及 加工品质,改善营养保健价值和消除有害成分。,由于农药用量不断增加,不仅增加生产成 本,而且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同时农药残留也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培育抗病虫品种乃至兼 抗、多抗品种也成为当务之急。在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及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有些专家 预言,将来多数植物将需要在目前认为不适合的区域种植。有些园艺植物需要种植到废弃的 工地和矿物、废物垃圾场地,因此,提高园艺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性也会逐渐提到日程上来。 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不仅要考虑产量、品质的构成性状,而且要考虑它们的生理基础,因 此提高品种的光合效率及光合产物的利用率以及理想株型的育种等也引起了育种界的重视。 另外,还有选育适于机械化作业的品种、节省劳动力的品种,针对产品不同用途和加工方式. 分别选育专用及兼用品种等。 、1重视种质资源的搜集、评价和开发利用育种界逐渐认识到种质资源是育种事业成就大小的关键彳而且随着园艺生产的规模化, 种质资源多样性疋在不断减少,各国和许多育种者都非常重视种质资源调查、搜集工作,许 多国家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种质资源库。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比较 1 善、规范化的资源工作 体系,如美国农业部、日本农林水产省都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各物种质资源的考察、搜 集、保存、评价工作,以及建立管理资料档案、种子种苗检疫、繁殖、分发、交换等制度, 使种质资源工作和育种工作密切联系,及时满足育种的需要。3^重视育种应用基础及育种技术的研究要提髙育种效率,必须加强和育种关系密切的应用基础学科的研究,只有育种者对他所 从事育种的植物,特别是对目标性状的遗传、生理、生态、进化等方面的知识有深刻的了 解,并且以这些知识为基础,采取切合实际的育种方法,才能提高育种效率。近年来,主要 园艺植物有关产量、品质、抗病性、株型、雄性不育等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研究方面的进展, 对提高育种效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强多学科协作和鼓励企业投资育种对于解决复杂的育种任务,从种质资源的评价、筛选,杂种后代的鉴定、选择,品系、 品种的比较鉴定等以育种工作为中心,根据需要组织育种、遗传、生理、生化、椬保、土 肥、栽培等不同学科的专业人员参加,统一分工、协同攻关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式,正受到 比较普遍的重视。园艺植物育种是一个周期长、投入多、风险大,但对发展现代化农业举足 轻重,并且回报率也是非常高的事业。许多国家不仅明确规定对品种选育等工作拨专款予以 推动和扶持,而且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育种。育种途径及育种方法、手段的更新对新的育种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如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和分子辅助育种等 都在积极探索。以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改进鉴定手段,提高育种效率。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对 大批量的小样品进行快速准确地定性和定量鉴定,对含量极少的成分进行微量和超微量的分 析;对植物的组织、细胞结构的解剖学性状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等 标记有用性状;利用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分析处理大跫数据资料等,这些都将极大地提髙育种 的效率和精确度。
目前专注于代谢性骨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其中在Am J Hum Genet、J Bone and Miner Res、Osteoporosis Int,Bone、Calcified Tissue Int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现担任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 Current Osteoporosis Reports等国内外多个医学杂志的编委,及《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副主编和编辑部主任。曾经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主要发表文章: E, Fraenkel L, Bradley E, Xia W, Qu C, Ling L, Insogna K, Li T. Osteoporosis knowledge, self-efficacy, and health beliefs among chinese men and women with HIV. Ann Rheum Dis. 2014 Mar 1;73 Suppl 1:A62-3. doi: . PubMed PMID: : Hsieh E, Fraenkel L, Xia W, Hu Y, Han Y, Insogna K, Yin MT, Xie J, Zhu T, LiT. Increased bone turnover after switch to tenofovir + lopinavir/ritonavir in chinese HIV + patients. Ann Rheum Dis. 2014 Mar 1;73 Suppl 1:A62. doi: . PubMed PMID: : Chi Y, Zhao Z, He X, Sun Y, Jiang Y, Li M, Wang O, Xing X, Sun AY, Zhou X, Meng X, Xia W. A compound heterozygous mutation in SLC34A3 causes hereditary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 with hypercalciuria in a Chinese patient. Bone. 2014 Feb;59:114-21. doi: . Epub 2013 Nov 16. PubMed PMID : Li N, Wang X, Jiang Y, Wang W, Huang W, Zheng X, Wang Q, Ning Z, Pei Y, Li C, Nie M, Li M, Wang O, Xing X, He S, Yu W, Lin Q, Xu L, Xia W. Association of GALNT3 gene polymorphisms with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Chinese postmenopausal women: the Peking Vertebral Fracture study. Menopause. 2013 Sep 16. [Epub ahead of print] PubMed PMID: : Zhao Z, Pei Y, Huang X, Liu Y, Yang W, Sun J, Si N, Xing X, Li M, Wang O, Jiang Y, Zhang X, Xia W. Novel TRPM6 mutations in familial hypomagnesemia with secondary hypocalcemia. Am J Nephrol. 2013;37(6):541-8. doi: . Epub 2013 May 16. PubMed PMID: : Tong A, Xia W, Qi F, Jin Z, Yang D, Zhang Z, Li F, Xing X, Lian X. Hyperthyroidism caused by an ectopic thyrotropin-secreting tumor of the nasopharynx: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yroid. 2013 Sep;23(9):1172-7. doi: . Epub 2013 Aug 27. PubMed PMID: : Wang O, Wang C, Nie M, Cui Q, Guan H, Jiang Y, Li M, Xia W, Meng X, Xing X. Novel HRPT2/CDC73 gene mutations and loss of expression of parafibromi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sporadic parathyroid carcinomas. PLoS One. 2012;7(9):e45567. doi . Epub 2012 Sep 20. PubMed PMID: 23029104; PubMed Central PMCID: : Li M, Zhang ZL, Liao EY, Chen DC, Liu J, Tao TZ, Wu W, Xia WB, Lu YJ, Sheng ZF, Lu CY, Meng GL, Xu L, Zhang WJ, Hu YY, Xu L. Effect of low-dose alendronate treatment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one turnover markers in Chinese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osteopenia and osteoporosis. Menopause. 2013Jan;20(1):72-8. doi: . PubMed PMID: : Wang O, Wang CY, Shi J, Nie M, Xia WB, Li M, Jiang Y, Guan H, Meng XW, Xing XP. Expression of Ki-67, galectin-3, fragile histidine triad, and parafibromin in malignant and benign parathyroid tumors. Chin Med J (Engl). 2012Aug;125(16):2895-901. PubMed PMID: : Zhang D, Lu L, Yang HB, Li M, Sun H, Zeng ZP, Li XP, Xia WB, Xing XP. Ex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compound heterozygous PKHD1 mutations as a cause of 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Chin Med J (Engl). 2012 Jul;125(14):2482-6. PubMed PMID: 22882926.[1] 李楠,李春霖,夏维波等.UDP-N-乙酰-α-D-半乳糖氨基转移酶3:一个新的磷调节蛋白的调磷机制[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2,05(3):.[2] WANG Ou,WANG Chun-yan,SHI Jie等.Expression of Ki-67, galectin-3, fragile histidine triad, and parafibromin in malignant and benign parathyroid tumors[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2,125(16):.[3] 祁燕,卢琳,顾锋等.第276例 乏力—纳差—低钠血症—颈部肿物[J].中华医学杂志, 2012,92(34):.[4] 许建萍,平凡,李梅等.罕见的Proteus综合征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06(13):.[5] 池玥,夏维波.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研究新进展[J].药品评价,2012,09(19):.[6] 王鸥,王林杰,胡永宾等.骨痛-Fanconi综合征-M蛋白[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2, 5(2):135-139. DOI:.[7] 孙静,夏维波,李梅等.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临床诊断及SEDL基因突变分析[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2,05(1):.[8] 夏维波.磷稳态的调节与骨骼矿化[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04(4):.[9] 李梅,夏维波,徐苓等.中华医学会第6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04(4):.[10] LI Mei,XIA Wei-bo,XING Xiao-ping等.Benefit of infusions with ibandronate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 osteogenesis imperfecta[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1,125(19):.[11] 李梅,夏维波,邢小平等.进行性腰痛、活动困难——胸腰椎多发压缩性骨折[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04(3):.[12] 孙晓方,张化冰,李新萍等.阿德福韦酯导致低血磷性骨软化症一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内科杂志,2011,50(9):.[13] 韩兰稳,李梅,夏维波等.克罗恩病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症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1,17(4):.[14] 陈佳,夏维波,贺良等.北京地区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临床危险因素研究[J].北京医学,2011,33(7):525-528.[15] 夏维波.骨质疏松症的联合治疗与序贯治疗[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04(2):.[16] 段炼,朱惠娟,韩桂艳等.第244例阵发性皮肤潮红-心慌-发热-骨痛-腹膜后占位[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2):.[17] 李梅,夏维波,邢小平等.佝楼病——胰、十二指肠、胃部分切除术后[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04(1):.[18] 陈适,曾正陪,童安莉等.Bartter综合征中的高胰岛素血症[J].中华内科杂志,2011,50(2):.[19] 姜艳,柴晓峰,孟迅吾等.以成骨性骨转移致低钙血症为首发表现的前列腺癌[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0,03(4):.[20] 李森,姜亚芳,夏维波等.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社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知识、信念及行为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21] 刘怀成,夏维波,邢小平等.北京地区健康女性跟骨超声速率的正常参考值及其分析[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0,03(3):.[22] 李梅,夏维波.中华医学会第二次骨质疏松及骨矿盐疾病分会中青年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0,03(3):.[23] 朱燕,张化冰,卢琳等.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患者的肾上腺表现[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8):.[24] 姜艳,夏维波,邢小平等.肿瘤性骨软化症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0,32(4):.[25] 袁涛,夏维波,陆召麟等.儿童胸腔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致库欣综合征[J].癌症进展,2010,08(4):325-327,.[26] 付勇,聂敏,夏维波等.DAX1/NROB1基因突变所致X连锁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0):.[27] 王林杰,王鸥,姜艳等.低磷血症-骨软化-右股骨头占位[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0,03(2):.[28] 杜晓京,杜伟,夏维波等.结节性黄瘤伴睑黄瘤1例[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0,03(2):.[29] 王春艳,王鸥,聂敏等.散发性甲状旁腺癌一例分子遗传学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4):.[30] XIA Wei-bo,JIANG Yan,LI Mei等.Levels and dynamic changes of serum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 in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osteomalacia[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0,123(9):.[31] 李森,姜亚芳,夏维波等.社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知识、信念和行为的调查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4):.[32] 王鸥,邢小平,孟迅吾等.无症状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0,3(1):.[33] 夏维波.骨质疏松症的防治[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34] 何晓东,夏维波,姜艳等.低血磷性佝偻病/骨软化症患者急性磷负荷对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4):.[35] 徐燕,朱燕,李乃适等.以骨量低下、多发骨破坏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4):.[36] 何晓东,夏维波,姜艳等.Gorham病的发病机制[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29(z1):.[37] 韩桂艳,王鸥,邢小平等.静脉用双膦酸盐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并高钙危象中的作用[J].中华内科杂志,2009,48(9):.[38] 李梅,茅江峰,邢小平等.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合并继发性低钾低镁血症1例机制析评[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3):.[39] 裴育,孟迅吾,周学瀛等.北京地区汉族女性Cbfa1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3):.[40] 夏维波,苏华,周学瀛等.维生素D缺乏与骨质疏松[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3):.[41] 李梅,邢小平,夏维波等.伊班膦酸钠间断静脉输注治疗北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的疗效[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29(8):867-871.[42] 王秋萍,于远洋,夏维波等.绝经后妇女代谢综合征对骨密度的影响[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2):.[43] 段炼,袁涛,潘慧等.骨痛、肌无力、PTH水平升高[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2):.[44] 姜艳,夏维波,孟迅吾等.FGF23、MEPE和sFRP4在肿瘤性骨软化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29(3):190-192,.[45] 姜艳,夏维波,孟迅吾等.FGF23、MEPE和sFRP4在肿瘤性骨软化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29(5):504-509.[46] 李梅,夏维波,胡莹莹等.第177例枕骨、髂骨骨破坏-X线片见局部骨骼溶解——伊班膦酸钠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14):.[47] 何晓东,夏维波,邢小平等.妊娠哺乳相关骨质疏松症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14):.[48] 夏维波.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相关的骨质疏松症[J].临床内科杂志,2009,26(3):.[49] 李梅,邢小平,夏维波等.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两例McCune-Albright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析评[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1):.[50] WANG Ou,XING Xiao-ping,MENG Xun-wu等.Treatment of hypocalcemia caused by hypoparathyroidism or pseudohypoparathyroidism with domestic-made calcitriol: a prospective and self-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9,122(3):.[1] 黄慧,徐作军,王立等.Gorham-Stout综合征五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J].中华内科杂志,2009,48(1):.[2] 夏维波.维生素D在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作用[J].实用老年医学,2008,22(6):410-413.[3] 孙悦,夏维波.芳香化酶抑制剂与骨质疏松症[J].实用老年医学,2008,22(6):463-465.[4] 阳洪波,李乃适,闵寒毅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致双眼致盲性白内障一例[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8,1(2):.[5] 苏华,夏维波,姜艳等.唑来膦酸盐治疗Paget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8,1(2):.[6] 王鸥,孟迅吾,邢小平等.北京地区汉族青年女性钙敏感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其与骨密度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8,1(2):.[7] 裴育,夏维波,邢小平等.VEGF通过MAPK途径上调MC3T3-E1及C2C12细胞中Cbfal基因的表达[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8,1(2):.[8] 夏维波.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上海医学,2008,31(4):229-230.[9] 庞莉,夏维波,龚凤英等.北京地区汉族人FGF23基因SNP与青年女性峰值骨量和血磷的关系[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8,1(1):.[10] 阳洪波,何晓东,王鸥等.高钙危象、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阴性、甲状腺区囊肿[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8,1(1):.[11] 张卓莉,黄慧,侯勇等.结缔组织病合并艾迪生病七例[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7):.[12] 夏维波.骨质疏松症的联合治疗与序贯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2):.[13] 周学瀛,夏维波.骨转换生化标志物[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10):.[14] 庞莉,夏维波.钙敏感受体激动剂: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新药物[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27(4):.[15] 王鸥,孟迅吾,邢小平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钙敏感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血钙水平的相关性[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23(3):.[16] 姜艳,孟迅吾,陆召麟等.库欣综合征病人与正常妇女骨密度比较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4):.[17] 陈志科,李伟,王鸥等.库欣综合征、点状色素沉着[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5):.[18] YU Li-yun,PEI Yu,XIA Wei-bo等.Effect o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9 on Runx2 gene promoter activity in MC3T3-E1 and C2C12 cells[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7,120(6):491-495.[19] 张卓莉,和芳,夏维波等.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一例报告[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07,1(1):.[20] 王鸥,孟迅吾,邢小平等.北京地区汉族年轻妇女钙敏感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其与血钙水平相关性[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21] 邢小平,王鸥,孟迅吾等.北京与纽约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表现的比较[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5(6):.[22] 宁志伟,王鸥,裴育等.RET基因Cys 634 Trp突变致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6,28(6):799-802.[23] 王鸥,邢小平,孟迅吾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密度及胫骨超声速率的改变[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5(6):.[24] 岳欣,顾锋,夏维波等.胰岛素瘤的术前定性及定位诊断99例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22):.[25] 于丽云,周学瀛,邢小平等.北京地区汉族妇女绝经前后护骨素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8):.[26] 王鸥,邢小平,孟迅吾等.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表现的比较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22):.[27] 宁志伟,王鸥,周洁等.第109例发作性低血糖——垂体瘤——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8):.[28] 矫杰,孟迅吾,邢小平等.北京地区汉族妇女PPARγ基因C161→T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4):.[29] 夏维波.骨质疏松防治的基本措施[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7):.[30] 周亚茹,曾正陪,张晶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胰岛素抵抗及葡萄糖代谢异常[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3):.[31] 刘怀成,邢小平,夏维波等.胫骨定量超声速率在检测代谢性骨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6,12(1):.[32] 李梅,矫杰,孟迅吾等.阿仑膦酸钠减弱甲状旁腺素片段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改善[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2):.[33] 李伟,向红丁,戴为信等.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1):.[34] 夏维波.骨重建在维持骨强度中的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6):.[35] 夏维波,顾锋,吴韬等.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三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36] 矫杰,李梅,孟迅吾等.人甲状旁腺激素片断1-34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和骨生物力学特性的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3):.[37] 夏维波,李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其他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2005,33(11):.[38] 夏维波.运动对骨骼健康的八大益处——选择运动,防止骨松世界骨质疏松日主题的解析[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5,20(20):7.[39] 徐苓,夏维波.26届全美骨矿盐研究学会年会会议纪要[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25(5):.[40] 孟迅吾,夏维波.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预防跌倒和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作用[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25(5):.[41] 李乃适,伍学焱,覃舒文等.胰岛素制剂过敏的临床特征与处理--附7例分析[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5):.[42] 张化冰,潘慧,李方等.奥曲肽显像诊断肿瘤性骨软化一例[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3):.[43] 夏维波,王淑雅,孟迅吾等.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的原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一例[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6):.[44] 贾宁,黄程锦,李文慧等.下颌骨肌纤维母细胞瘤合并低血磷抗维生素D骨软化症一例[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3):.[45] 夏维波.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评价[J].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2005,28(9):.[46] 夏维波,李梅,孟迅吾等.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骨质疏松症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3):.[47] 裴育,孟迅吾,周学瀛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影响成骨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基因表达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0):.[48] 王鸥,孟迅吾,邢小平等.北京地区汉族年轻妇女和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钙敏感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血钙水平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27(1):114.[49] 李梅,矫杰,孟迅吾等.甲状旁腺素片段与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转换和骨密度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5):.[50] 姜艳,孟迅吾,邢小平等.小儿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61例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12):.
骨骼强健,是高质量生活的基础。在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50%的女性和25%的男性受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困扰。而且 大多数人在30岁后骨量就开始下降 。因此,保护骨骼、预防损伤至关重要。
近期,发表在《柳叶刀-糖尿病和内分泌学》(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的一篇综述讨论了营养素、食物和饮食模式在维持骨骼 健康 中的作用。 该综述强调了均衡饮食对骨骼 健康 和预防脆性骨折的重要性 。 除了人们熟知的钙和维生素D,研究者尤其强调了蛋白质和蔬菜、水果的作用,同时也总结了镁、磷等其他多种矿物质的影响。 (心急的读者可查看文末的实用建议。)
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HAP),而钙是HAP的主要成分,因此钙能增强骨硬度,而钙的摄入量低可能会增加骨重建而损害骨 健康 。
研究表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与对照组相比,补充钙(包括苹果酸钙、碳酸钙、磷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或乳制品的人群可增加骨矿物质获得率,对全身骨矿物质含量和上肢骨密度有积极影响。在一项随访了18个月的试验中发现,补钙组的青春期孩子骨骼质量每年额外增加。
但也有研究发现,钙对骨骼的影响似乎因骨骼部位、干预时的年龄和日常饮食钙的摄入量而异。另一项针对12-22岁女性的试验发现,每日摄入钙500 mg~1900 mg与骨密度或骨强度增加无关。而且,老年人( 75岁)的肠道钙吸收减少,且受到维生素D或/和肾钙潴留的影响。
中国成人钙的推荐摄入量为: 18~49岁人群800 mg/天,50~64岁人群1000 mg/天。富含钙的食物有乳制品、绿叶菜、豆腐、坚果和鸡蛋等。
镁
镁是一系列酶促反应的辅因子,在甲状旁腺素分泌和钾稳态中发挥作用。研究发现,髋部骨密度与镁摄入量呈中度正相关。
中国成人(18~64岁)推荐摄入量为330 mg/天。镁的主要饮食来源是坚果、绿叶蔬菜和乳制品。
磷
软骨和类骨质组织的矿化需要足够的磷。
中国成人(18~64岁)磷的推荐摄入量为720 mg/天。 通常均衡饮食不会导致磷缺乏。在含蛋白质的食物如乳制品、肉类、谷物、豆类、扁豆和坚果中,磷的含量很高。
蛋白质
蛋白质的摄入会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产生,IGF-1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激素,几乎对体内每个细胞都有促生长作用,尤其是骨骼肌、软骨和骨。此外,IGF-1还能调节肾脏对磷酸盐的重吸收,并通过刺激肾脏合成维生素D3,来刺激肠道对钙和 磷酸盐的主动摄取。
蛋白质的摄入量在很大程度上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生长需求有关。研究发现,在6-18岁 健康 儿童(每天摄入蛋白质约2 g/kg体重)和青少年(每天摄入蛋白质约 g/kg体重)中,蛋白质的摄入量与骨膜周长、皮质面积、骨矿物质含量呈正相关。
对近期髋部骨折的患者补充维生素D和钙,并每日补充蛋白质20 g、为期6个月治疗后发现,受试者1年后股骨近端骨密度损失减少50%,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研究发现,蛋白质和钙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试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仅补充钙和维生素D),补充钙和维生素D同时摄入较高的蛋白质,与股骨颈和全身骨密度相关。
在中年男性(40-65岁)和女性(55 10岁)中,较高的动物蛋白质摄入量加上每天摄入 800 mg的钙可预防髋部骨折,而对于钙摄入量较低的患者作用似乎相反。目前仍不清楚蛋白质和钙的这种相互作用,是否因不同蛋白质而异,如乳制品中的蛋白和植物蛋白。
目前,中国成人(18~64岁)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为:男性65 g/天,女性55 g/天。论文中指出,年老体弱者饮食中蛋白质摄入不足,很可能是较严重的问题,建议老年人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为 g– g/kg体重。
维生素D
人们已经认识到维生素D缺乏与儿童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成人软骨病(25-羟化维生素D浓度 25 nmol/L)等情况有关。研究发现,维生素D3可增加肠道对钙和磷酸盐的吸收,钙和维生素D补充剂可降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并降低髋部骨折的风险,尤其是生活在养老院的老年患者。
论文中指出,补充钙和维生素D3可能会降低老年人的骨折风险和跌倒的发生率。对于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风险较高的人、以及正在接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患者,建议补充。
中国18~64岁成人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为10 μg/天。维生素D的饮食来源占一小部分,主要包括蛋、肉和营养强化食品,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在阳光紫外线的照射下在皮肤中合成。但大多数人由于日晒不够,如有必要可摄入补充剂。
维生素K
有研究发现,低维生素K摄入量与髋部骨折风险升高相关。但也有研究结果显示,补充维生素K对绝经后或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几乎没有影响。
乳制品
研究表明, 如果钙和蛋白质摄入充足,骨折风险就越低 。乳制品是这两种营养素的宝贵来源,1L牛奶大约提供32 g~35 g蛋白质;还包含许多促生长营养素、1200 mg钙(也有磷、钾和锌)。
有些酸奶中含有奶粉,而奶粉是浓缩后的乳制品,其蛋白和营养素的含量相对较高,所以与普通牛奶制备的酸奶相比,添加奶粉的酸奶营养素含量可能更高。
研究发现,在生长期儿童中,长期不喝牛奶与较小的身材和较低的骨矿物质量相关。儿童期或青春期的牛奶摄入量低,会增加倍骨折的风险。另一项研究发现,摄入乳制品对青少年脊柱、髋部和前臂的骨密度有积极影响,进一步增加骨峰值。
豆浆等植物奶
目前,豆浆是唯一接近牛奶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的植物性乳制品替代饮品。据报道,强化豆浆和牛奶中的钙生物利用度相似。但与牛奶相比,大多数植物饮品中的必须氨基酸含量、维生素和必需矿物质(生物利用度高)的数量和种类是不足的,比如维生素A、B2、B12、碘和锌。而且,在超过50%的强化豆浆食品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产品含有与牛奶相似的钙含量。因此,在饮食中考虑用豆浆代替牛奶应谨慎。
迄今为止,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以植物为基础的饮食(用豆浆、椰奶、坚果类奶)来替代乳制品对骨骼 健康 的益处更大。
果蔬和纤维
水果和蔬菜提供各种微量营养素、维生素、抗氧化植物化合物、膳食纤维等,可能都有利于骨骼 健康 。膳食纤维是益生元的主要来源,益生元是一种不可消化的成分,可在大肠内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
研究发现,相比吃3份以下,每天食用 3份水果和蔬菜的女孩,骨骼体积更大。在青少年中,每天8g的低聚果糖和菊粉(都属于膳食纤维),持续1年可增加全身骨矿物质含量。在10-13岁的 健康 少女中,与未摄入低聚半乳糖的受试者相比,连续3周、每天饮用两次含 g或5 g低聚半乳糖的饮料,可增加钙吸收分数。一项包括5项大型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 定期摄入水果和蔬菜可使髋部骨折风险降低8% 。
饮食中,除了需要重视个别营养素的摄入外, 健康 的饮食模式也十分重要。比如论文中提到的素食主义者和纯素饮食、高糖或高脂肪饮食、限制卡路里饮食和间歇性禁食等。在文中探讨的所有饮食模式中,地中海饮食对骨骼结局的积极影响最大,谨慎饮食也与较低的骨折风险有关。
地中海饮食
地中海饮食中含有丰富的水果、蔬菜、豆类、全谷物、鱼和家禽、橄榄油和乳制品,尤其是发酵乳制品的含量很高。该饮食模式提供膳食纤维、发酵乳制品和生物活性成分(如多酚),同时避免摄入过多精加工碳水化合物、糖和饱和脂肪。
研究表明,坚持地中海饮食与较低的髋部骨折风险相关。坚持地中海饮食与不坚持相比,骨折风险降低达21%。据报道,坚持地中海饮食的个体肠道菌群发生变化。
谨慎饮食
“西方饮食”已成为以大量食用红肉、加工肉类、油炸食品(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精制谷物、全脂乳制品、糖果和甜点为特征的饮食的同义词。西方饮食中更 健康 的模式被称为谨慎饮食,它更类似于地中海饮食,水果、蔬菜、豆类、全谷物、鱼和家禽含量高,以及更多低脂或不含脂肪的乳制品。
研究发现,与谨慎或 健康 饮食模式依从性最低的人群相比,依从性最高的人群骨折的风险会降低10%。
饮食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
肠道微生物群可因年龄、性别、遗传、免疫状态、地理、饮食、益生元、益生菌、生活条件、疾病和药物而异。虽然饮食能够影响肠道菌群,但是目前还没有进行长期的随机对照试验,以 评估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成或功能的营 养干预是否能够降低骨折风险。
营养和体力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据报道,体力活动和饮食摄入对儿童和青少年骨量增加有联合作用,其中运动和钙的相互作用显著。如果从儿童期一直坚持到成年,适度的体力活动或摄入足够的钙有助于长期增加承重骨的骨密度,改善与年龄增长有关的骨量减少。
骨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是巨大的。总体而言,改变饮食行为、增加特定的营养素,对骨骼 健康 有实质性影响。因此,建议均衡饮食,并提供足量的能够维持骨骼 健康 的营养。均衡饮食的一般推荐如下:
题目的拟定对于一篇医学论文来说至关重要,选题有意义,写出来的 文章 才有学术价值,如果选定的题目毫无意义或过于偏狭,也毫无价值可言。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医学专业的 毕业 论文题目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学影像技术论文题目
[1]培养医学影像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效果
[2]大学教材《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出版发行
[3]_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 报告 相关数据——《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4]《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被数据库收录情况
[5]肺结节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专业实习生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6]基于网络资源“探究式-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超声诊断学中的应用
[7]医学物理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8]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临床示教中应用的研究
[9]中国超声医学的发展与展望
[10]《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被数据库收录情况
[11]医学影像实训教学大型设备拆移、软件处理探讨
[12]现代医学影像科核磁机房施工技术分析——以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为例[
[13]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核医学科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应对
[14]高职高专医学影像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研究
[15]医学影像技术学中CT与MR教学分析
[16]SPOC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17]全数字化_线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科的应用价值
[18]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初探
[19]放射测量与防护教材的改革策略
[20]OBE教学理念在《断层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与探索
[21]数据挖掘技术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22]“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全面提升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育人质量
[23]本科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多维度毕业考核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24]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与技能大赛结合的实践
[25]医学影像技术专业CT科室实习带教 方法 探讨
[26]对医学影像技术技能大赛选手辅导的体会
[27]PBL-L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上的应用探索
[28]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在普通放射科DR摄影的带教心得
[29]基于TBL与CBL教学法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研究
[30]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中医院校医学影像学教学探讨
[31]医学影像技术在影像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探析
[32]基于FPGA的Micro-CT采集控制系统设计
[33]医用模拟人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中的应用效果
[34]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教学模式分析
[35]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学习在医学影像技术课程 教育 中的应用——以《盆部影像检查技术》为例
[36]20_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相关数据——《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37]《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被数据库收录情况
[38]PBL教学法在MRI检查技术实习带教中的效果
[39]微信辅助改良式P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40]医学影像技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式研究
[41]医学影像技术在慢性肾脏病早期肾功能评估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42]基于“医、教、研、赛”四维协同平台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践
[43]基于计算机的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定位癫痫致痫灶研究进展
[44]图像增强技术在数字x射线医学影像中的应用分析
[45]基于视觉优化的医学影像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
[46]医学影像学导航技术在穿支皮瓣的应用进展
[47]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安徽省淮北卫生学校
[48]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分割研究进展
[49]《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被数据库收录情况
[50]20__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相关数据——《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医论文题目
[1]胁痛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2]发生学视角下中医肝藏实质探溯
[3]口疮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4]基于数据挖掘中医古籍中肺热病症状及证型分布规律分析
[5]基于数据挖掘中医古籍治疗肺热病遣方用药分析[
[6]“冲气”观与中医学
[7]基于现代文献的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证素分布规律研究
[8]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9]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的疗效meta分析
[10]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脊髓损伤内治处方分析
[11]中医治未病·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专家共识
[12]氟骨症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13]三子养亲汤加减对肺气虚型尘肺病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
[14]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医四诊中的应用研究
[15]热敏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
[16]中医综合护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17]基于“脾肾相关”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18]无症状颈动脉狭窄人群认知功能障碍与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研究
[19]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规律的分析
[20]温脾散穴位敷贴联合理中复元方对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21]中成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2]中药复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分析
[2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沈舒文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
[24]中药膏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临床观察
[25]温阳通络方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室重构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6]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体质和中医证型调查研究
[27]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像及病理表现相关性分析
[28]透刺配合热补针法治疗风寒湿阻型膝关节滑膜炎疗效及对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前列腺素E_2和滑膜动脉血流指数的影响
[29]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克罗恩病
[30]循证医学与中医学的 反思
[31]艾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研究进展
[32]基于中医理论的智能养生餐厅探析
[33]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法的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研究
[34]基于虚实辨证的补泻平衡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35]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探讨失眠的辨证论治
[36]郭志华运用桔梗治疗心衰 经验
[37]谢林运用风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38]基于病历数据的中医临床能力数字化评价体系研究
[39]基于临床调查的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证症状组成的文献分析
[40]安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证的临床观察
医学检验免疫毕业论文题目
1、基于纳米颗粒的分子展示应用于超灵敏检测
2、SLE患者中几种新型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
3、多肽酶检测和细胞表面荧光标记的新方法研究
4、区域检验服务协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5、胶体金喷膜仪的设计与开发
6、重庆市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的调查研究
7、基于氧化石墨烯和硫化铅纳米颗粒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
8、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9、纳米粒子免疫层析法在检测异位妊娠和膀胱癌中的应用
10、现代医院检验科模块化设计研究
11、酶免工作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血清快速测定的性能评估
13、基于微型压电与光谱生化分析系统的POCT新技术研究
14、长江三角洲地区犬猫皮肤真菌病调查及体外药敏试验
15、我国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6、基于电化学分子信标基因传感技术的HIV-1核酸检测新方法研究
17、Free β-hCG和PAPP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的研制
18、乙肝快速分析仪的研究与开发
19、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中PPAR γ的作用研究及相关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建模分析
20、综合性医院医学检验资源优化管理研究
21、全自动多功能免疫检验过程关键问题的优化研究
22、HMGB1通过NF-κB激活TGF-β1诱导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
23、若干病毒感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24、现代综合医院检验中心空间设计研究
25、大型公立医院创建医学独立实验室可行性研究
26、高血压病证型与血清褪黑色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7、医用臭氧与α-干扰素对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8、网织血小板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应用
29、G公司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30、临床毛细管电泳的研究
31、基于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纳米金免疫层析试条定量测试的研究
32、贫铀长期作用后的吸收分布特点及其主要蓄积器官的损伤效应研究
33、基于磁性微球的PMMA微流控免疫分析芯片系统的研究
34、hr HPV、L1壳蛋白、p16蛋白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研究
35、76例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及预后
36、国产化学发光法诊断系统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评价
37、蛋白A-藻蓝蛋白β亚基双功能蛋白的性质及其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38、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开展现状及检验项目合理化设置研究
39、__ 医学检验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40、胃肠肿瘤标志物诊断大肠癌之检验医学实践
41、广州KM公司分析前流程优化方案制定
42、医学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43、脑脊液中ADA、LA、CRP、LDH的检测在小儿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44、MiR210和Stat3全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表达通过HIF-1α通路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45、医学检验器材智能化物流系统的设计与运营
46、上海市嘉定区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47、六西格玛管理在临床检验流程中的应用研究
48、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的新型生物传感器检测D-二聚体
49、新城疫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50、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蛋白的原核表达和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分子诊断研究
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相关文章:
★ 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
★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2)
★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
★ 大专临床医学毕业论文(2)
★ 医学的毕业论文
★ 临床医学生毕业论文(2)
★ 临床医学内科毕业论文(2)
★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关于医学生的毕业论文3000字怎么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