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ciir无硫纯净配方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ciir无硫纯净配方研究论文

橡胶配方设计与性能的关系一、 橡胶配方设计与硫化橡胶物理性能的关系(一) 拉伸强度拉伸强度表征硫化橡胶能够抵抗拉伸破坏的极限能力。虽然绝大多数橡胶制品在使用条件下,不会发生比原来长度大几倍的形变,但许多橡胶制品的实际使用寿命与拉伸强度有较好的相关性。研究高聚物断裂强度的结果表明,大分子的主价健、分子间的作用力(次价健)以及大分子链的柔性、松弛过程等是决定高聚物拉伸强度的内在因素。下面从各个配合体系来讨论提高拉伸强度的方法。1. 橡胶结构与拉伸强度的关系相对分子质量为()×105的生胶,对保证较高的拉伸强度有利。主链上有极性取代基时,会使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加,拉伸强度也随之提高。例如丁腈橡胶随丙烯腈含量增加,拉伸强度随之增大。随结晶度提高,分子排列会更加紧密有序,使孔隙和微观缺陷减少,分子间作用力增强,大分子链段运动较为困难,从而使拉伸强度提高。橡胶分子链取向后,与分子链平行方向的拉伸强度增加。2. 硫化体系与拉伸强度的关系欲获得较高的拉伸强度必须使交联密度适度,即交联剂的用量要适宜。交联键类型与硫化橡胶拉伸强度的关系,按下列顺序递减:离子键>多硫键>双硫键>单硫键>碳-碳键。拉伸强度随交联键键能增加而减小,因为键能较小的弱键,在应力状态下能起到释放应力的作用,减轻应力集中的程度,使交联网链能均匀地承受较大的应力。3. 补强填充体系与拉伸强度的关系补强剂的最佳用量与补强剂的性质、胶种以及配方中的其他组分有关:例如炭黑的粒径越小,表面活性越大,达到最大拉伸强度时的用量趋于减少;软质橡胶的炭黑用量在40~60份时,硫化胶的拉伸强度较好。4. 增塑体系与拉伸强度的关系总地来说,软化剂用量超过5份时,就会使硫化胶的拉伸强度降低。对非极性的不饱和橡胶(如NR、IR、SBR、BR),芳烃油对其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影响较小;石蜡油对它则有不良的影响;环烷油的影响介于两者之间。对不饱和度很低的非极性橡胶如EPDM、IIR,最好使用不饱和度低的石蜡油和环烷油。对极性不饱和橡胶(如NBR,CR),最好采用酯类和芳烃油软化剂。为提高硫化胶的拉伸强度,选用古马隆树脂、苯乙烯-茚树脂、高分子低聚物以及高黏度的油更有利一些。5. 提高硫化胶拉伸强度的其他方法(1) 橡胶和某些树脂共混改性 例如NR/PE共混、NBR/PVC共混、EPDM/PP共混等均可提高共混胶的拉伸强度。(2) 橡胶的化学改性 通过改性剂在橡胶分子之间或橡胶与填料之间生成化学键和吸附键,以提高硫化胶的拉伸强度。(3) 填料表面改性 使用表面活性、偶联剂对填料表面进行处理,以改善填料与橡胶大分子间的界面亲和力,不仅有助于填料的分散,而且可以改善硫化胶的力学性能。(二) 定伸应力和硬度定伸应力和硬度都是表征硫化橡胶刚度的重要指标,两者均表征硫化胶产生一定形变所需要的力。定伸应力与较大的拉伸形变有关,而硬度与较小的压缩形变有关。1. 橡胶分子结构与定伸应力的关系橡胶分子量越大,游离末端越少,有效链数越多,定伸应力也越大。凡是能增加橡胶大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构因素,都可以提高硫化胶网络抵抗变形的能力,使定伸应力提高。例如橡胶大分子主链上带有极性原子或极性基团、结晶型橡胶等结构因素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加,因此其定伸应力较高。2. 硫化体系与定伸应力的关系交联密度对定伸应力的影响较为显著。随交联密度增大,定伸应力和硬度几乎呈线性增加。3. 填充体系与定伸应力的关系填充的品种和用量是影响硫化胶定伸应力和硬度的主要因素。定伸应力和硬度均随填料粒径减小而增大,随结构度和表面活性增大而增大,随填料用量增加而增大。4. 提高硫化胶定伸应力和硬度的其他方法(1) 使用酚醛树脂/硬化剂,可与橡胶生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使硫化胶的邵尔A硬度达到95。例如用烷基间苯二酚环氧树脂15份/促进剂份,可制作高硬度的胎圈胶条.(2) 在EPDM中添加液态二烯类橡胶和多量硫黄,可制出硫化特性和加工性能优良的高硬度硫化胶。(3) 在NBR中添加齐聚酯,NBR/PVC共混、NBR/三元尼龙共混等方法均可使硫化胶的邵尔A硬度达到90。(三) 撕裂强度撕裂是由于硫化胶中的裂纹或裂口受力时迅速扩展、开裂而导致的破坏现象。撕裂强度是试样被撕裂时单位厚度所承受的负荷。撕裂强度与拉伸强度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拉伸强度高的硫化胶其撕裂强度不一定也高。1. 橡胶分子结构与撕裂强度的关系随分子量增加,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撕裂强度增大;但是当分子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其撕裂强度逐渐趋势于平衡。结晶型橡胶在常温下的撕裂强度比非结晶型橡胶高。常温下NR和CR的撕裂强度较高,这是因为结晶型橡胶撕裂时产生的诱导结晶,使应变能力大为提高。但是高温下除NR外,撕裂强度均明显降低。而填充炭黑后的硫化胶撕裂强度均明显提高。2. 硫化体系与撕裂强度的关系撕裂强度随交联密度增大而增大,但达到最大值后,交联密度再增加,撕裂强度则急剧下降。3. 填充体系与撕裂强度的关系随炭黑粒径减小,撕裂强度增加。在粒径相同的情况下,结构度低的炭黑对撕裂强度有利。使用各向同性的填料,如炭黑、白炭黑、白艳华、立德粉和氧化锌等,可获得较高的撕裂强度;而使用各向异性的填料,如陶土、碳酸镁等则不能得到高撕裂强度。某些改性的无机填料,如用羧化聚丁二烯(CPB)改性的碳酸钙、氢氧化铝,可提高SBR硫化胶的撕裂强度。4. 增塑体系对撕裂强度的影响5. 一般添加软化剂会使硫化胶的撕裂强度降低。尤其是石蜡油对SBR硫化胶的撕裂强度极为不利,而芳烃油则可使SBR硫化胶具有较高的撕裂强度,随芳烃油用量增加。(四) 耐磨耗性耐磨耗性表征硫化胶抵抗摩擦力作用下因表面磨损而使材料损耗的能力。它是个与橡胶制品使用寿命密切相关的力学性能,它不仅与使用条件、摩擦副的表面状态以及制品的结构有关,而且与硫化胶的其他力学性能和黏弹性能等物理-化学性质等有关,其影响因素很多。1.胶种的影响在通用的二烯类橡胶中,耐磨耗性按下列顺序递减:BR>溶聚SBR>乳聚SBR>NR>IR。BR耐磨耗性好的主要原因是它的玻璃化温度(Tg)较低(-95~105℃),分子链柔顺性好,弹性高。SBR的耐磨耗性随分子量增加而提高。NBR硫化胶的耐磨耗性随丙烯腈含量增加而提高,XNBR的耐磨耗性比NBR好。聚氨酯(PU)是所有橡胶中耐磨耗性最好的一种橡胶,在常温下具有优异的耐磨性,但在高温下它的耐磨性会急剧下降。2.硫化体系的影响硫化胶的耐磨耗性随交联密度增加有一个最佳值,该最佳值不仅取决于硫化体系而且和炭黑的用量及结构有关。在提高炭黑的用量和结构度时,由炭黑所提供的刚度就会增加,若要保持硫化胶刚度的最佳值,就必须降低由硫化体系所提供的刚性部分,即适当地降低交联密度,反之则应提高硫化胶的交联密度。3.填充体系的影响通常硫化胶的耐磨耗性随炭黑粒径减小,随表面活性和分散性的增加而提高。填充新工艺炭黑和用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白炭黑均可提高硫化胶的耐磨耗性。4. 增塑体系的影响一般说来,胶料中加入软化剂都会使耐磨耗性降低。是NR和SBR中采用芳烃油时,耐磨耗性损失较其他油类小一些。5. 防护体系的影响在疲劳磨耗的条件下,添加适当的防老剂可有效地提高硫化胶的耐磨耗性。如4010NA效果突出,除4010NA外,6PPD、DTPD、DPPD/H等均有一定的防止疲劳老化的效果。6. 提高硫化胶耐磨耗性的其他方法(1) 炭黑改性剂 添加少量含硝基化合物的炭黑改性剂或其他分散剂,可改善炭黑的分散度,提高硫化胶的耐磨耗性。(2) 硫化胶表面处理 使用含卤素化合物的溶液或气体,例如液态五氟化锑、气态五氟化锑,对NBR等硫化胶表面进行处理,可降低硫化胶表面的摩擦系数,提高耐磨耗性。(3) 应用硅烷偶联剂改性填料 例如使用硅烷偶联剂A-189处理的白炭黑,填充于NBR胶料中,其硫化胶的耐磨耗性明显提高,用硅烷偶联剂Si-69处理的白炭黑填充的EPDM硫化胶,其耐磨耗性也能明显提高。(4) 橡塑共混 橡塑共混是提高硫化胶耐磨耗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NBR/PVC、NBR/三元尼龙等均可提高硫化胶的耐磨耗性。(5) 添加固体润滑剂和减磨性材料 例如在NBR胶料中添加石墨、二硫化钼、氮化硅、碳纤维等,可使硫化胶的磨擦系数降低,耐磨耗性提高。(五) 弹性橡胶的高弹性是由卷曲大分子的构象熵变化而造成的。1. 橡胶分子结构与弹性的关系分子量越大,对弹性没有贡献的游离末端数量越少;分子链内彼此缠结而导致的“准交联”效应增加,因此分子量大有利于弹性的提高。在常温下不易结晶的由柔性分子链组成的高聚物,分子链的柔性越大,弹性越好。2. 硫化体系与弹性的关系随交联密度增加,硫化胶的弹性增大并出现最大值,随后交联密度继续增大,弹性则呈下降趋势。因为适度的交联可减少分子链滑移而形成的不可逆形变,有利于弹性提高。交联过度会造成分子链的活动受阻,而使弹性下降。3. 填充体系与弹性的关系硫化胶的弹性完全是由橡胶大分子的构象变化所造成的,所以提高含胶率是提高弹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此为了获得高弹性,应尽量减少填充剂用量,增加生胶含量。但为了降低成本,应选用适当的填料。4. 增塑体系与硫化胶弹性的关系软化剂对弹性的影响与其和橡胶的相容性有关。软化剂与橡胶的相容性越差,硫化胶的弹性越差。(六) 疲劳与疲劳破坏耐被劳破坏性与胶种的关系从NR、SBR硫化胶的疲劳破坏试验中发现,在应变量为120%时,NR和SBR耐疲劳破坏的相对优势发生转化:SBR在应变量小于120%时,其疲劳寿命次数高于NR;而在低于120%时则低于NR。NR的耐疲劳破坏性恰好与SBR相反。一、 橡胶配方设计与使用性能的关系(一) 耐热性所谓耐热性是指硫化胶在高温长时间热老化作用下,保持原有物理性能的能力。1. 橡胶的选择大量研究表明,耐热聚合物的结构特点是:分子链高度有序;刚性大;有高度僵硬的结构;分子间作用力大;具有较高的熔点或软化点。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使用温度为315℃,完全符合上述结构特点。目前作为耐热橡胶经常使用的有EPDM、IIR、CSM、ACM、HNBR、FKM和Q。2. 硫化体系的选择不同的硫化体系形成不同的交联键,各种交联键的键能和吸氧速度不同,键能越大,硫化胶的热稳定性越好;吸氧速度越慢,硫化胶的耐热氧老化性越好。在常用的硫化体系中,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的耐热性最好。目前EPDM的耐热配合几乎都采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单独使用过氧化物作硫化剂时,存在交联密度低、热撕裂强度低等问题。最好是和某些共交联剂交用。3. 防护体系的选择橡胶制品在高温使用条件下,防老剂可能因挥发、迁移等原因迅速损耗,从而引起制品性能劣化。因此在耐热橡胶配方中,应使用挥发性小的防老剂或分子量大的抗氧剂,最好是使用聚合型或反应型防老剂。4. 填充体系的影响无机填料的耐热性比炭黑好,无机填料中耐热性比较好的有白炭黑、氧化锌、氧化美、三氧化二铝和硅酸盐。5. 软化剂的影响一般软化剂分子量低,高温下易挥发或迁移,导致硫化胶硬度增加、伸长率降低。所以耐热橡胶配方中应选用高温下热稳定性好、不易挥发的品种。(二) 耐寒性橡胶的耐寒性可定义为在规定的低温下,保持其弹性和正常工作的能力。硫化胶的耐寒性主要取决于高聚物的两个基本物性,即玻璃化转变温度(Tg)t和结晶.对于非结晶型橡胶的耐寒性,可用Tg和Tb(脆性温度)表征.对结晶型橡胶则不能用Tg、Tb来表征它的耐寒性,能高于Tg70~80℃。1. 橡胶分子结构对耐寒性的影响① 主链中含有双键和醚键的橡胶,例如BR、NR、CO、Q,具有良好的耐寒性;② 主链不含双键,侧链含有极性基团的橡胶,例如ACM、CSM、FKM,耐寒性最差;③ 主链含有双键,而侧链含有极性基团的橡胶,例如NBR、CR,其耐寒性居中;④ 不饱和度很小的非极性橡胶EPDM、IIR,其耐寒性优于SBR、NBR、CR。2. 增塑剂的影响增塑剂是除生胶之外对耐寒性影响最大的配合剂。加入增塑可降低橡胶的Tg,提高其耐寒性,降低聚合物的松弛温度,减少形变时所产生的应力,从而达到防止脆性破坏的目的。3. 硫化体系的影响交联生成的化学键使Tg上升,对耐寒性不利,因为交联后分子链段的活动性受到限制,降低了分子链的柔性。还有一种解释是随交联密度增加,网络结构中自由链段体积减少,从而降低了分子链段的运动性。4. 填充体系的影响填充剂对耐寒性的影响取决于填充剂和橡胶相互作用后所形成的结构。活性炭黑粒子和橡胶分子之间会形成不同的物理吸附键和牢固的化学吸附键,在炭黑粒子表面形成生胶吸附层(界面层),该界面层内层处于玻璃态,外层处于来玻璃态,所以被吸附的橡胶Tg上升,不能指望加入填充剂来改善硫化胶的耐寒性。(三) 耐油性耐油性是指硫化胶抗油类作用的能力,当橡胶制品与油液长时间接触时,会发生如下两种现象:①油液渗透到橡胶中,使之溶胀或体积增大;②胶料中的某些可溶性配合剂被油抽出,导致硫化胶收缩或体积减小。1. 橡胶的选择(1) 耐燃油性 各种橡胶在23℃下浸泡在异辛烷和芳香族化物(汽油和苯)的混合液(体积比为60:40)中,46h后,其体积变化和拉伸强度保持率如表9-37所示。在极性橡胶中耐燃油性的排列顺序为:FKM>CO>NBR>ACN>CPE>CR。FMVQ、FKM耐混合型燃油最好;NBR次之,随丙烯腈含量增加,耐混合燃油性提高;ACM耐混合燃油性最差。(2) 耐矿物油性 矿物油属于非极性油类,只有极性橡胶耐矿物油,而非极性橡胶则不耐矿物油。NBR是常用的耐矿物油橡胶,其耐油性随丙烯腈含量增加而提高。(3) 耐合成润滑油性 合成润滑油由基本液体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本液体主要是合成的碳氢化合物、二元酸的酯类、磷酸酯、硅和氟的化合物等。常用的添加剂有抗氧剂、腐蚀抑制剂、去污剂、分散剂、泡沫抑制剂、抗挤压剂、黏度指数改进剂等。通常大多数添加剂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对橡胶的化学腐蚀性较大。如抗氧剂、抗挤压剂中的硫、磷化合物可使NBR严重硬化,胺类对FKM侵蚀严重等。2. 硫化体系的影响随交联密度增加,分子间作用力增大,硫化胶网络结构致密,自由空间减小,油难以扩散。所以应适当增加交联剂用量,提交联密度。3. 填充剂和增塑剂的影响当填充剂和增塑剂用量增加时,硫化胶的溶胀率降低。因为溶胀主要是硫化橡胶网络中渗入油而引起的体积增加,增加填料和增塑剂的用量,即降低了胶料中橡胶的体积分数,有助于提高耐溶胀性。通常填料的活性越高,与橡胶的结合力越强,硫化胶的体积溶胀越小。4. 防护体系的选择耐油橡胶制品经常在温度较高的热油中使用,因此防老剂在油中的稳定性十分重要,假如硫化胶中的防老剂在油中被抽出,则制品的耐热老化性能会大大降低。(四) 耐化学腐蚀性当橡胶制品和化学药品接触时,由于氧化作用常常引起橡胶和配合剂的分解,造成硫化胶的腐蚀或溶胀。这些化学药品主要是各种酸、碱、盐溶液,它们主要是以水溶液状态出现的。耐化学腐蚀性的配合体系(1) 橡胶的选择 耐腐蚀橡胶应具有较高的饱和度,而且要尽量消除或减少活泼的取代基团,或者是引进某些取代基把橡胶分子结构中的活泼部分稳定起来。(2) 硫化体系 增加交联密度、提高硫化胶的弹性模量是提高耐化学腐蚀性的重要措施之一。(3) 填充体系 耐化学腐蚀的胶料配方所选用的填充剂应具有化学惰性,不易与化学腐蚀介质反应,不被侵蚀,不含水溶性的电解质杂质。(4) 增塑体系 应选用不被化学药品抽出、不易与化学药品起化学作用的增塑剂。例如酯类和植物油类增塑剂,在碱液中易产生皂化作用,在热碱液中往往会被抽出,致使制品体积收缩,甚至丧失工作能力。(五) 减振阻尼性减振橡胶的主要性能指标是:①硫化胶的静刚度,即硫化胶的弹性模量;②硫化胶的阻尼性能,即阻尼系数tanδ;③硫化胶的动态模量。除上述关键性能指标外,还应考虑疲劳、蠕变、耐热以及金属黏合强度等性能。1. 橡胶的选择减振橡胶的阻尼性能主要取决于橡胶的分子结构,例如分子链上引入的侧基体积较大时,阻碍链段运动,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内摩擦,使阻尼系数tanδ增大。结晶的存在也会降低体系的阻尼特性,例如在减振效果较好的CIIR中混入结晶的IR时,并用胶的阻尼系数tanδ将随IR含量增加而降低。tanδ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IIR>NBR>CR、SBR>Q、EPDM、PU>NR>BR。NR的tanδ虽然比较小,但其耐疲劳性、生热、蠕变与金属黏合等综合性能最好,所以NR还广泛地用于减振橡胶。2. 硫化体系的影响硫化体系与硫化胶的刚度、tanδ、耐热性、耐疲劳性均有关系。一般硫化胶网络中硫原子越少,交联键越牢固,硫化胶的弹性模量越大,tanδ越小。在SBR中随硫黄用量增加,静刚度上升,阻尼系数下降,动刚度基本不变。3. 填充体系的影响填充体系与硫化胶的动模量、静模量、tanδ有密切关系,当硫化胶受力产生形变时,橡胶分子链段与填料之间或填料与填料之间产生内摩擦使硫化胶的阻尼增大。填料的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与橡胶分子的接触面越大,其物理结点越多,触变性越大,在动态应变中产生的滞后损耗越大。因此填料的粒径越小,活性越大,硫化胶的阻尼性、动模量和静模量也较大。为了尽可能提高减振橡胶的阻尼特性,降低蠕变及性能对温度的依赖性,往往在高阻尼的隔振橡胶中配合一些特殊的填充剂,例如蛭石、石墨等。4. 增塑体系的影响用作减振橡胶的增塑剂,如要求阻尼峰加宽,应使用与橡胶不相容或只有一定限度溶解度的增塑剂。(六) 电绝缘性电绝缘性一般通过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击穿电压来表征。1. 橡胶的选择橡胶的电绝缘性主要取决于橡胶分子极性的大小。通常非极性橡胶例如NR、BR、SBR、IIR、EPDM、Q的电绝缘性好。是常用的电绝缘胶种。2. 硫化体系的影响不同类型的交联键可使硫化胶产生不同的偶极矩,因此其电绝缘性也不相同。综合考虑以NR为基础的软质绝缘橡胶采用低硫或无硫硫化体系较为适宜。以IIR为基础的电绝缘橡胶最好使用醌肟硫化体系。3. 填充体系的影响一般电绝缘橡胶配方中,填料的用量都比较多,因此对硫化胶的电绝缘性的影响较大。炭黑特别是高结构、比表面积大的炭黑,用量大时容易形成导电通道,使电绝缘性明显降低,因此在电绝缘橡胶中,除用作着色剂外,一般不使用炭黑。4. 软化剂的选择以NR、SBR、BR为基础的低压电绝缘橡胶,通常选用石蜡烃油即可满足使有要求,其用量为5~10份。5. 防护体系的选择电绝缘橡胶制品,特别是耐高压的电绝缘橡胶制品,在使用过程中要承受高温和臭氧的作用,因此在电绝缘橡胶配方设计时,应注意选择防护体系,以延长制品的使用寿命。一般采用胺类、对苯二胺类防老剂,并用适当的抗臭氧剂,可获得较好的防护效果。

橡胶配方表示的是各种胶料,配合剂的含量。比如摩托车胎配方。它一般是这样的:天然胶 X丁苯胶 Y顺丁胶 Z再生胶 a交联剂 b促进剂 c防老剂 d补强材料 e油,蜡 f防焦剂 g英文字母代表含量。

1.设计配方应在多个方面综合考滤,1.确保指定的物性。所谓物性大体是在如下几个方面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定伸应力、硬度、磨耗、疲劳与疲劳破坏、回弹力、扯断伸长率等。2.胶料加工过程中,性能优良,确保产品高产、省料。3.成本低价格便宜。4.所用的原材料很易采购到。5.生产力高,加工方便,制造过程中能耗少。6.符合环保及卫生安全要求。一,.对各种橡胶物性要有充分地了解。二.首先对不同的橡胶搭配配合剂应适当参照基础配方,如下橡胶主胶氧化锌硬脂酯防老剂促进剂硫磺碳黑氧化镁1. NR(天然胶) 100 5 2(PBN 1)(DM 1) SBR(丁苯松香)100 3 1(NS 1)(炉法50)3. CR(氯丁)100 5 (D2)(NA-22 )(SRF29)44. IIR(丁基)100 5 3 TMTD 1 (HAF50)5. NBR(丁睛)100 5 1 DM 1 (瓦斯40)6. BR(顺丁)100 3 2(103油15) (HAF60)7. IR(异戊)100 5 2 (HAF35)8. EPDM(三元乙丙)100 5 1 (环烷油15) (HAF50)9. CSM(氯磺化聚乙烯)100黑SRK40一氧化铅 2白氧化镁4DPPT2季戊四醇310. CIIR(氯化丁基)100 3 1 DM2TMTD1(HAF50)211. PSR(聚硫)100 10 (SRK60)12. ACM(丙烯酸酯)100 FEF60硬脂酯钾防RD1硬脂酸钠硫磺. PUR(聚氨酯)100古马隆15M1 DM4促进剂Caytur4 硫磺硬脂酸镉. CO(氯醇)100硬脂酸铅2 FEF30铅丹防老剂NBC2促进剂. FKM(氟橡胶)100中裂子热裂炭点((MT)20氧化镁15硫化剂Diak3* 。16. Q(硅橡胶)100硫化剂BOP,气相法,结构控制剂。三.促进剂的互换关系,DM 1 ==》CZ 1 ==》M 1 ==》NOBS 1 ==》TMTD 1 ==》DM 1 ==》TMTD 1 ==》M 1 ==》NOBS 有效地利用促进剂互换关系,制作出物性最佳的物性及良好的焦烧、优良硫化平坦性,的促进剂并用体系。配方的整体组合有主胶搭配、硫化体系、操作体系、性能体系、成本体系组成的。硫化体系有硫化剂、促进剂、活性剂、防焦剂组成。操作体系主要是增塑剂,分化学增塑剂、物理增塑剂。性能体系分补强剂、防老剂、着色剂、发泡剂、芳香剂、增塑剂、增硬剂。成本体系分填充剂、增容剂。产品的物性虽然经过性能体系可以得到改善,但决定的因素还是主胶因素。主胶搭配相当重要。不同的橡胶有着不同的物性,在正常情况下某种主胶物性是无法满足产品的要求的。不同的橡胶有不同的优点、缺点。只有通过并用才能设计出最佳物性的配方,主胶的搭配不但要考虑产品的物性要求,还要考虑产品的加工性能,成本因素,往往有很多搭配还是无法达到产品的要求,可尽量满足第一、第二物物性指标。其它指标尽量用性能体系来进行改善。硫化体系通常选用硫磺硫化体系,因为它具有最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是其它硫化体系是无法替代的。当制品要求低蠕娈,高弹性、低生热为重要物性指标时,可选用有效、半有效硫化体系。当制品要求压缩变形低、耐热性好、高透明产品为重要物性指标时,可选用过氧化物作硫化体系。促进剂的并用选择非常重要。不同的促进剂并用对硫化胶的焦烧程度、硫化程度扯断强度、定伸长度有着不同的影响,同时不同的外界汽温、模具厚度、硫化形式、硫化机的上升速度、硫化温度、硫化时间、应选用不同的促进剂并用体系。活性剂一般选用氧化锌、硬脂酸、二甘醇等。二甘醇是白炭黑偶联剂兼有活性剂作用。不同的橡胶选用的活性剂用量不同。在通用橡胶中氧化锌的用量在—4份已足够了,但适量增加用量能提高物理机械性能,通常在配方中用到5份。硬脂酸用量除了丁基胶在3份左右。一般在1—份。在硫化过程中硬脂酸与氧化锌反应生成硬脂酸锌,它能活化促进剂加快硫化速度。但硬脂酸及硬脂酸锌在橡胶中溶解度极小。易喷出。所以在通用橡胶中一般只用一份。二甘醇主要是争对白炭黑而用的。有助于白炭黑分散,调节白炭黑酸减度。一般用量为每公斤60—70克。用多了影响焦烧。防焦剂在一般情况下是不用的,但外界常温太高利用防焦剂的酸性可抑制促进剂的活化诱导期,但在橡胶中不能重复使用,用多了易喷出表面。橡胶制品的物性虽然主要决定于配方本身,但加工性能不佳、操作不当,也会出现严重下降。所以在配方中的操作体系也极为重要。适当地使用操作油、软化剂能使胶料分散均匀,提高产品物性。一般说天然橡胶适用植物油系列。而合橡胶适用于石油软化剂系列,极性较强的NBR/CR等适用于脂类增塑剂系列。过多地增加软化剂,成为填充油,物理机械性能下降。一般来讲粘度较低、较溥的油类。对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影响小,但易喷出影响及破坏橡胶的老化性能胶老化体系。且软化作用差。粘度较高、或膏状的软化剂,一般对胶料的机械性能影响很大,但不易喷出,对胶料的老化性影响小。橡胶的性能体系,为了加强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在配方中需加入补强剂,在一些结晶形橡胶中如BR/CR/IR胶中不加补强剂也会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但加入补强剂后它的性能还会进一步提高。一些非结晶橡胶如不加补强剂它的机械强度会极差,没有利用价值。必须经补强后才能生产出优良的产品。最常用的补强剂为碳黑、白炭黑。碳黑的种类繁多它的粒经范围从1NM-----500NM粒经越少,它的补强性能越好。有超耐磨炉黑、中超耐磨炉黑、高耐磨炉黑、细粒子、快压出、通用、高定伸、半补强、细粒子热烈法、中粒子热烈法等等,不同的物性要求、不同的产品要求、应选用不同的碳黑及适当的用量。碳黑在橡胶中分散性差,应适当添加酞酯酸等偶联剂,帮助分散。白炭黑是仅次于碳黑的补强剂,是浅色、彩色制品的最佳补强剂。为了加强白炭黑在橡胶中的机械性能极分散性,加入二甘醇、PEG4000等进行帮助分散,调节酸碱度。加入SI-69,A189等桂烷偶联剂,进行机械性能补强。防老剂,橡胶老化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橡胶制品使用性能衰退过程的总称,为了制造经久耐用的橡胶制品,在橡胶中配入能抑制橡胶老化的物质就是防老剂。有的橡胶本身的抗老化性能极佳,可以不使用防老剂。但一般的二烯烃类橡胶的老化性能不佳,是必须加防老剂的。加防老剂的制品使用寿命会延长几倍至几十倍。不同的要求,及不同使用环境,应添加不同的防老剂。着色剂,制作色彩鲜艳的橡胶制品需加入着色剂,无机着色剂着色力差,但耐高温性能强。有机着色剂着色力强,色彩鲜艳,相对耐高温性能低,彩色制品的硫化温度不能超过着色剂的最高耐热温度,否则将变色严重,老化性能下降。同时还要充分考滤着色剂是否含硫,对硫化是否影响,相应考滤与橡胶的溶解度,确保无迁移。发泡剂和发泡助剂是用于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发泡的一类物质。主要用于制备海绵制品、泡沫塑料和空心制品。分有机、无机二种发泡剂。无机发泡剂除了用以生产如胶球类等一类少量空心制品外已不再大量使用。有机发泡剂发泡均匀、发泡温度高,发汽稳定。是橡塑制品中的主要发泡剂。在一些特殊的产品中有时配入芳香剂、增塑剂、增硬剂等。为了降低成本,需在橡胶中加入增容剂等,最常用的如,胶粉、碳酸钙、陶土、油膏等。不同的增溶剂有着不同的特性,对物性有着不同的影响,应对配方适当地调整。现代非高科技配方的设计,很少使用传统配方的设计模式。它省去基础配方的设计,一般都是在同类产品的缺陷配方基础上进行修改的。它省去了前人已经做过的大量试验,及避免了一些硫程上的意想不到的问题。

一、胶配方的组成

橡胶配方中包含多种成分,这些成分也称为配合剂。每种成分在胶料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正是由于多种配合剂的协同作用才使胶料具有特定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胶料配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生胶为配方的主体材料,可以是单一胶种,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胶种并用,或为橡塑共混料。生胶的品种和在配方中的含量决定了胶料最基本的特性,例如配方中生胶为天然橡胶,则此配方胶料具有优良的拉伸强度、伸长率、撕裂强度及优异的弹性;生胶为丁腈橡胶,则该配方胶料具有优良的耐油性能等.

(2)硫化体系包括硫化剂、促进剂和活性剂。硫化剂如硫黄、过氧化物、硫黄给子体等,在配方中的功能是使橡胶大分子之间产生交联,形成网状三维结构,使橡胶具有较高的强度、弹性等物理机械性能;促进剂在配方中的作用是加快硫化速率、缩短硫化时间,其品种有噻唑类、次磺酰胺类、秋兰姆类、胍类和硫脲类等;活性剂的作用是增加促进剂的活性,也称为助促进剂。主要品种是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锌和有机酸如硬脂酸等。硫化剂、促进剂、活性剂三者协同作用使胶料达到充分硫化面具有一定的物理机械性能.

(3)补强填充体系补强剂包括各种类型的炭黑、白炭黑,在胶料中起补强作用。可使胶料拉伸强度、定伸应力、硬度等力学性能得到明显的提升;填充剂如陶土、碳酸钙、硅粉等在胶料中主要是起填充、降低成本的作用,对物理机械性能贡献较小.

(4)防护体系在配方中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橡胶制品在储在储存、使用过程中受光、热、空气中氧气作用产生降解,或进一步交联、硬化等老化现象。其主要品种有各种胺类和取代酚。

(5)加工助剂包括各种操作油、塑解剂、均匀剂、分散剂,等。在配方中的功能主要是增加胶料易加工性、降低能耗,促进润滑剂、增黏剂性、调节硫化胶硬度等作用。例如各种石油系软化剂、合成酯类增加胶料流动基酚醛树脂类、芳香二硫化物、五氯硫酚等皂素、石油树脂烷基酚醛树脂类、芳香二硫化物、五氯硫酚等。

6)黏合体系其功能是增加橡胶与骨架材料如钢丝帘线、纤维、织物之间的黏合,如间苯二酚甲醛白炭黑体系、钴盐体系、间苯二酚乙醛树脂(RE)体系或间苯二酚甲醛树脂与钴盐并用体系等。

7)其他组分如着色剂、偶联剂、防静电剂、发泡剂、溶剂等。

二、橡胶配方设计原则:

一般而言,配方设计可遵循下面原则进行。

(1)根据产品的使用条件,如温度、介质、受力情况及其他特殊要求,首先选择合适的胶种及配合剂以求得到最什物理机械性能;

(2)配方设计时要考虑到加工工艺的可行性,如胶料混炼的易操作性、物料易分散性料流动性、挤出产品表面光洁等度;

(3)在保证胶料性能及工艺可行的前下,尽可能降低材料成本,加快硫化速率,提高产效率;

(4)应尽量避免使用有及污染环境的原材料,以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操作人员健康;

(5)必须考虑到各种配合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某些配合剂之间可产生协同效应,如促进剂D可增强防老剂MB的防护功能,而过氧化物在硫化温度下极易与含活泼氢物质反应被消耗,因而在使用过氧化物硫化时,应尽可能避免使用含活泼氢配合剂,如胺类防老剂硬脂酸等。

总之,在配方设计时应统筹考虑到胶料物理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及材料成本的最佳平衡,同时要考虑到环保、安全等因素。

三、橡胶配方表示方法

橡胶配方有以下四种表示方法

(1)以生胶或生胶代用品100份为基准,其他配合剂都以相应的质量份表示。称为基本方,是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2)根据实际生产用量和炼胶机容量计算出的质量配方,称为实际生产配方,此种配方是根据基本配方经换算而得出,是在实际生产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3)配方中生胶及其他配合剂都以质量分数表示;

(4)配方中生胶及其他配合剂都以体积分数表示。

以上四种配方表示方法常用的是前两种,配方设计者一般先提出基本配方,再按基本配根据炼胶机容量计算出实际生产配方,实际操作是按实际生产配方进行。从基本配方也可算出质量分数配方或体积分数配。

随着时代发展,研究人员采用数理统计、计算机优选配方,为配方设计提供了便利条比传统的配方试验更快捷、方便、科学。

四、几种主要橡胶代号

几种主要橡胶代号及含义如下。

NR一天然橡胶

SBR一丁苯橡胶

BR一顺丁橡胶

IIR一丁基橡胶

IR一异戊橡胶

EPDM一三乙丙橡胶

CR一氯丁橡胶

NBR一丁腈橡胶

HNBR一氢化丁腈橡胶

MVQ-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FKM一氟橡胶

ACM-聚丙烯酸酯橡胶

CSM-氯磺化聚乙烯橡胶

CPE—氯化聚乙烯

AU一聚氨酯橡胶

HIPS-高苯乙烯树脂

PVC一聚氯乙烯

PTFE—聚四氟乙烯

一、天然橡胶的基础配方

天然橡胶的基础配方见表。

注[a] 详见《橡胶工业手册.第三分册.配方与基本工艺》,梁星宇,等,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1993年6月第2次印刷,第303~304页表1-325~329,引用ISO 1858-1973与ASTM D 3184-75。

[b] 开炼机辊温50~60℃,详见《橡胶工业手册.第三分册.配方与基本工艺》,梁星宇,等,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1993年6月第2次印刷,第302页表1-325。

二、聚异戊二烯橡胶的标准试验配方

评价聚异戊二烯橡胶的标准试验配方见表,详见ISO 2303:2011。

三、丁苯橡胶的标准试验配方

丁苯橡胶生胶的类型见表,详见GB/T 8656-1998 idt ISO 2322:1996的规定。

丁苯橡胶标准试验配方见表,详见GB/T 8656-1998 idt ISO 2322:1996、ASTM D3185的规定。

四、聚丁二烯橡胶的标准试验配方

聚丁二烯橡胶的标准试验配方见表,详见GBT 8660-2008《溶液聚合型丁二烯橡胶(BR)评价方法》idt ISO 2476:1996。

五、乙丙橡胶的基础配方

乙丙橡胶的基础配方见表,详见SH/T 1743、ISO 4097:2007。

六、丁基橡胶与卤化丁基橡胶的基础配方

丁基橡胶与卤化丁基橡胶的基础配方见表、。

注a:因丁基橡胶生产中使用硬脂酸锌,故纯胶配合中可不使用硬脂酸。

b:详见《橡胶工业手册.第三分册.配方与基本工艺》,梁星宇等,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1993年6月第2次印刷),P317表1-363~366,配方等同于 ISO 2302:2005、ASTM 3188、JIS 2-2-1;配方应使用粉末材料;使用ASTM IRB 炭黑;

c:原文如此,习惯用量为3~5份。

七、丁腈橡胶的试验配方

(一)普通丁腈橡胶的试验配方

丁腈橡胶的试验配方见表。

注【a】:详见SH/T 1611-2004(新国标GB/T XXXX-XXXX修改采用ISO 4658-1999/)、ISO 4658-1999、ASTM D 3187-2006;

【b】:详见《橡胶工业手册.第三分册.配方与基本工艺》,梁星宇等,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1993年6月第2次印刷),P311表1-348;

【c】:GB/T 3185-1992中BA01-05(Ⅰ型)优级品;

【d】:GB 9103-2013中1840型硬脂酸一等品;

【e】:现行GB/T 工业硫黄的水分含量≤2%、砷含量≤1×10-4%,ISO 8332:1997要求的水分含量≤、砷含量≤1×10-6%,国产工业硫黄达不到ISO 8332:1997要求;HG/T 2525-2011不可溶性硫黄的筛余物(150μm)≤,ISO 8332:1997不可溶性硫黄的筛余物(180μm)≤,国产不可溶性硫黄达不到ISO 8332:1997要求;故建议采用使用2%MgCO3涂覆硫黄,批号M-266573-P,可从美国公司获得(地址:4460 Hudson Drive, 44224);

【f】:炭黑应在125±3℃下干燥1h,并于密闭容器中贮存;

【g】:N-叔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粉末态;GB/T 21480-2008 TBBS的甲醇不溶物的质量分数为,而ISO 4658:1999规定其最初不溶物含量应小于,因此该材料需按GB/T 21184测定其最初不溶物含量应小于,并应在室温下贮存于密闭容器中,每6个月检查一次不溶物含量,若超过,则废弃或重结晶。

(二)氢化丁腈橡胶的试验配方

氢化丁腈橡胶的试验配方见表。

八、氯丁橡胶的基础配方

GB/T 21462-2008《氯丁二烯橡胶(CR)评价方法》mod ASTM D3190-2000中规定的标准试验配方见表。

氯丁橡胶的其他试验配方见表。

注【a】:详见《橡胶工业手册.第三分册.配方与基本工艺》,梁星宇等,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1993年6月第2次印刷),P314表1-354,引用ASTM D 3190-73、JIS K 6388 77。

【b】:详见GB/T 14647-93附录A;

【c】:详见GB/T 15257-94附录A。

九、氯化聚乙烯橡胶的基础配方

氯化聚乙烯橡胶的基础配方见表。

十、氯磺化聚乙烯橡胶的基础配方

氯磺化聚乙烯橡胶的基础配方见表。

十一、乙烯-醋酸乙烯酯橡胶的典型配方

(一)单层绝缘护套电缆胶料

EVM橡胶具有非常优异的耐燃,耐天候老化性能,可用于耐温125℃级的中低压绝缘电缆。

耐125℃级绝缘电缆配方:

EVM 400 100,抗水解剂P-50 8,防老剂DDA-70 ,氢氧化铝 40,沉淀法白炭黑 20,硬脂酸锌 2,滑石粉 60,石蜡 5,TAC 4,过氧化物硫化剂DCP(40%) 6。合计。

硫化条件:180℃×10min

(二)易剥离半导电屏蔽层胶料

易剥离半导电屏蔽层胶料配方比较见表。

(三)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护套配方

EVM500HV 100,抗水解剂P-50 3,防老剂DDA-70 1,硬脂酸锌 2,MgCO3 30,Al(OH)3 150,石蜡油 6,硅烷偶联剂 5,炭黑N550 15,硼酸锌 10,TAC/S-70 ,DCP-40 5。合计。

(四)其他应用

符合戴姆勒-克莱斯勒MS-AJ70和福特ESE-M1L116-A规定的点火线胶料配方见表。

十二、聚丙烯酸酯橡胶的基础配方

聚丙烯酸酯橡胶的基础配方见表。

十三、AEM的典型配方

(1)耐高温配方

AEM耐高温配方例见表。

(2)低压变、低溶胀配方

AEM低压变、低溶胀配方例见表。

十四、氟橡胶的基础配方

氟橡胶的基础配方见表

注【a】:要求耐水时用11质量份氧化钙代替氧化镁,要求耐酸时用PbO作吸酸剂;

【b】:N,N’-二亚肉桂基-1,6-己二胺,3号硫化剂;

【c】:含铅化合物不符合环保要求,读者应谨慎使用。

十五、硅橡胶的基础配方

硅橡胶的基础配方见表。

注a:详见《橡胶工业手册.第三分册.配方与基本工艺》,梁星宇等,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1993年6月第2次印刷),P319~320表1-370~372。

十六、聚醚橡胶的基础配方

氯醚橡胶、氯醇橡胶的基础配方见表。

注【a】:含铅配方不符合环保要求,读者应谨慎使用,一般可改用TCY 份作为硫化体系;防老剂NBC也不符合环保要求,一般可改用IPPD(4010NA)或TMQ(RD)。

十七、混炼型聚氨酯橡胶的基础配方

混炼型聚氨酯橡胶的基础配方见表。

注【a】:选择Adiprene CM(美国Dupont公司产品牌号);

【b】:促进剂Caytur4(杜邦产品)、活性剂、活化剂(IC-456、RCD-2098、Thancure)等,均为促进剂MBTS(DM)与氯化锌的络合物;

【c】:含镉化合物不符合环保要求,读者应谨慎使用。

注:a 德国拜耳公司Urepan 600混炼型聚氨酯橡胶;

b 美国Thiokpl公司Elastothane 455混炼型聚氨酯橡胶;

c 美国杜邦公司Adiprene C聚氨酯橡胶;

d 2,4-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聚物;

e 过氧化二异丙苯40%分散于碳酸钙中;

f 二硫代氨基甲酸铝;

g 二硫化二苯并噻唑-氧化锌-氯化镉络合物,Thiokpl公司产品;

h 缩水甘油醚类水解稳定剂,拜耳公司产品;

详见《橡胶原材料手册》,于清溪、吕百龄等编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P181~184。

十八、聚硫橡胶基础配方

聚硫橡胶(T)基础配方见表。

注【a】:该胶主要单体为二氯乙基缩甲醛,系美国固态聚硫橡胶牌号,不塑化也能包辊。

【b】:该胶主要单体为二氯乙烷、二氯乙基缩甲醛,系美国固态聚硫橡胶牌号,必须通过添加促进剂,在混炼前用开炼机薄通,进行化学塑解而塑化。

【c】:硫化膏的组成为:活性二氧化锰 10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76、硬脂酸 ,重量份。

【d】:详见《橡胶工业手册.第三分册.配方与基本工艺》,梁星宇等,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1993年6月第2次印刷),P318~319表1-367~369。

《橡胶材料学》ASTM摘抄基础配方汇总

纯净水中霉菌的检测论文

什么时间要,专科本科。资料有一些可以发给你参考下。

纯净水质量标准

纯净水质量标准,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缺失了水资源就很难活下去,纯净水是我们很常见的一种,市场上的瓶装水一般都是纯净水,它的水质检查也不能忽视,下面分享纯净水质量标准。

在国标GB17323-1998中明确规定:饮用纯净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分别不得超过、。

纯净水是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原水。通过电渗析器法、离子交换器法、反渗透法、蒸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而成,密封于容器内,且不含任何添加物,无色透明,可直接饮用。

一、技术要求

1、原料用水应符合GB 5749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2、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二、检验方法

1、感官、理化部分按GB 5750及附录A有关项目检验。

2、电导率的测定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执行。

3、微生物部分按GB 4789有关规定执行。

纯净水的危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超纯水、蒸馏水、太空水等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但长期饮用纯净水,对老人和儿童的健康将会带来无法挽回的负面效应。喝纯净水长大的青年则可能会感到浑身乏力,或提前患上心血管等老年性疾病。因此专家告诫:谨防陷入纯净水饮用的误区。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纯净水主要通过蒸馏和逆渗透技术来加以净化。这些技术原来是应用在工业上的,在祛除水中有害杂质的同时,也将一些对人体有益的元素一起摒除。

如镁、锌、铁、碘等矿物质和无机盐。健康的饮水必须含有一定的矿物质。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主要来源之一就是饮用水。长期饮用纯净水者即使调整食物结构,有些微量元素也很难从食物中获得。

纯净水指的是不含杂质的HO,简称净水或纯水,是纯洁、干净,不含有杂质或细菌的水,如有机污染物、无机盐、任何添加剂和各类杂质,是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原水。通过电渗析器法、离子交换器法、反渗透法、蒸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而成,密封于容器内,且不含任何添加物,无色透明,可直接饮用。

市场上出售的太空水,蒸馏水均为纯净水。

所谓的纯净水就是将天然水经过多道工序处理、提纯和净化的水。经过多道工序后的纯净水除去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部分矿物质元素,同时除去了细菌,因此可以直接饮用。

水是维持生命的必需,一些健康专家建议至少八杯,但并无确切的规定,水的需求量因人而异,这取决于主体的条件下,适量的体育锻炼,和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人每天的水的来源包括饮用水、饮料、水和食物中的水。饮用水对矿质营养的摄入也不清楚。一般而言无机矿物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雨水径流或通过地壳,使水中包括钙、锌、锰、磷、氟和钠的化合物。从水产生的营养物质提供了一些节肢动物和沙漠动物的日常用水需求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只提供一小部分的人的必要的摄入量,因此并无科学依据不能长期饮用纯净水。但过度饮水也会导致水中毒(导致低钠血症)

纯净水饮用标准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4月发布了GB1732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和GB17324-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在这两个标准中,共设有感观指标4项、理化指标4项、卫生指标11项。

1、感观指标

感观指标包括色度、浊度、臭味、肉眼可见物。这几个指标是纯净水质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标,其制定的标准值参照了饮用水(即自来水)的标准,而大多厂家生产纯净水的水源是自来水,又经过粗滤、精滤和去离子净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纯净水都能达到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数值。

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中较重要的是电导率和高锰酸钾消耗量。电导率是纯净水的特征性指标,反映的'是纯净水的纯净程度以及生产工艺的控制好坏。由于生活饮用水不经过去离子纯化的过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项指标的。而对于纯净水来说“纯净”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属元素和微生物过高,都会导致电导率偏高。所以,电导率越小的水越纯净。

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高锰酸钾氧化时所消耗的氧毫克数,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机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中规定,饮用纯净水中高锰酸钾消耗量(以O2计)不得超过。如果高锰酸钾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标,也可能是一些厂家为防止微生物超标而增加消毒剂ClO2的量,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游离氯也会超标。

国标卫生指标中还有一项重要指标为亚硝酸盐含量。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水源附近土壤中的硝酸盐,盐碱地、大量施用硝酸盐肥料以及缺钼的土壤中硝酸盐含量更高。在国标中规定亚硝酸盐不得超过。

3、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在国标中规定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和霉菌、酵母菌4项。从近几年对纯净水检测的情况看,微生物指标是比较容易超标的指标之一。这是由于微生物污染体现在纯净水在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等各个环节上。

在生产加工中,工人不注意个人卫生,回收瓶的清洗、消毒不严格,甚至一些厂家为降低成本,回收瓶盖再次使用,由于回收瓶盖的变形,造成瓶口不密封都有可能引起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的超标反映出水的污染程度。其中大肠杆菌达到一定指标,会引起人体腹泻。

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链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污染的水会引起急性肠道传染病,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会引起人体中毒,出现急性胃肠道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乙型链球菌则是造成人体化脓性炎症的主要病原菌;霉菌和酵母菌普遍分布于自然界,在食物中生长的霉菌在繁殖过程中吸取了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并且散发异味,影响食品的感官,尤其是霉菌生长的过程中产生的毒素会引起人体慢性中毒,严重者会导致癌症。

4、金属指标

金属元素指标在标准中规定了铅、砷、铜的含量,铅、砷要求不得超过,其主要来源于受人类活动所影响的环境,包括土壤、河流的污染等等。铅、砷为有毒有害元素,铅可由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并蓄积在人体内,

当血液中含铅量为~时就会损害内脏,而砷的化合物会引起中毒,因此,它们的含量应该越小越好,而铜在标准中规定不得超过,虽然铜不是有害元素,但也不是多多益善的物质,对于纯净水来说,更是衡量其纯净程度的标志之一。

5、有机物指标

有机物指标在国标中主要体现为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含量的规定。由于桶装纯净水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检测超标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少

厂家不是从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入手,而是仅仅通的量来试图解决纯净水的微生物污染问题,常用的消毒剂多为含氯消毒剂如二氧化氯等。桶装纯净水由于加氯消毒可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主要成分是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及少量的一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以及溴仿等,统称为卤代烷。

经检测,经过加氯消毒的饮用水、自来水中卤代烷含量一般高于水源水。其中以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较高,对人体存在一定危害,如果长期饮用氯仿和四氯化碳超标的纯净水,严重时会导致肝中毒甚至癌变。为了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在国标GB17324-1998中明确规定:饮用纯净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分别不得超过、。

这个我是听同学说的,德国拜发公司的RIDA® Count系列微生物测试片,可分别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计数、大肠杆菌计数、霉菌和酵母计数、肠杆菌等。采用霉菌和酵母菌快速检验纸片检测样品中霉菌和酵母菌,仅需25℃恒温培养,在48小时内即可完全对样品中的霉菌和酵母菌进行计数。其他方法比如PCR等。

霉菌形成分枝菌丝的真菌的统称。不是分类学的名词,在分类上属于真菌门的各个亚门。构成霉菌体的基本单位称为菌丝,呈长管状,宽度 2~10微米,可不断自前端生长并分枝。无隔或有隔,具1至多个细胞核。在固体基质上生长时,部分菌丝深入基质吸收养料,称为基质菌丝或营养菌丝;向空中伸展的称气生菌丝,可进一步发育为繁殖菌丝,产生孢子。大量菌丝交织成绒毛状、絮状或网状等,称为菌丝体。菌丝体常呈白色、褐色、灰色,或呈鲜艳的颜色,有的可产生色素使基质着色。霉菌繁殖迅速,常造成食品、用具大量霉腐变质,但许多有益种类已被广泛应用,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早利用和认识的一类微生物。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霉菌的菌丝。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菌丝是一种管状的细丝,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很像一根透明胶管,它的直径一般为3-10微米,比细菌和放线菌的细胞约粗几倍到几十倍。菌丝可伸长并产生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叫菌丝体。 根据菌丝中是否存在隔膜,可把霉菌菌丝分成两种类型:无隔膜菌丝和有隔膜菌丝。无隔膜菌丝中无隔膜,整团菌丝体就是一个单细胞,其中含有多个细胞核。这是低等真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有隔膜菌丝中有隔膜,被隔膜隔开的一段菌丝就是一个细胞,菌丝体由很多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内有1个或多个细胞核。在隔膜上有1至多个小孔,使细胞之间的细胞质和营养物质可以相互沟通。这是高等真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 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更有效地摄取营养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许多霉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一些特殊的形态和组织,这种特化的形态称为菌丝变态。 吸器。由专性寄生霉菌如锈菌、霜霉菌和白粉菌等产生的菌丝变态,它们是从菌丝上产生出来的旁枝,侵入细胞内分化成根状、指状、球状和佛手状等,用以吸收寄主细胞内的养料。 假根。根霉属霉菌的菌丝与营养基质接触处分化出的根状结构,有固着和吸收养料的功能。 菌网和菌环。某些捕食性霉菌的菌丝变态成环状或网状,用于捕捉其它小生物如线虫、草履虫等。 菌核。大量菌丝集聚成的紧密组织,是一种休眠体,可抵抗不良的环境条件。其外层组织坚硬,颜色较深;内层疏松,大多呈白色。如药用的茯苓、麦角都是菌核。 子实体。是由大量气生菌丝体特化而成,子实体是指在里面或上面可产生孢子的、有一定形状的任何构造。例如有三类能产有性孢子的结构复杂的子实体,分别称为闭囊壳、子囊壳和子囊盘。 霉菌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而且繁殖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虽然霉菌菌丝体上任一片段在适宜条件下都能发展成新个体,但在自然界中,霉菌主要依靠产生形形色色的无性或有性孢子进行繁殖。孢子有点像植物的种子,不过数量特别多,特别小。 霉菌的无性孢子直接由生殖菌丝的分化而形成,常见的有节孢子、厚垣孢子、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 霉菌的孢子具有小、轻、干、多,以及形态色泽各异、休眠期长和抗逆性强等特点,每个个体所产生的孢子数,经常是成千上万的,有时竟达几百亿、几千亿甚至更多。这些特点有助于霉菌在自然界中随处散播和繁殖。对人类的实践来说,孢子的这些特点有利于接种、扩大培养、菌种选育、保藏和鉴定等工作,对人类的不利之处则是易于造成污染、霉变和易于传播动植物的霉菌病害。 由于霉菌的菌丝较粗而长,因而霉菌的菌落较大,有的霉菌的菌丝蔓延,没有局限性,其菌落可扩展到整个培养皿,有的种则有一定的局限性,直径1-2厘米或更小。菌落质地一般比放线菌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培养基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

关于纯净水论文的参考文献

图书信息[回目录] 书 名: 水环境保护 作 者:雒文生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 ISBN: 9787508459905 开本: 16开 定价: 27元 内容简介[回目录] 《水环境保护》根据我国水环境保护需要,在水资源保护、规划与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内容吸纳了成熟的、先进的研究成果。其基本内容包括:水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与技术,水环境监测与实验,水污染负荷分析与预测,水环境演化原理,水环境模拟预测数学模型,水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等。 《水环境保护》为水文水资源专业通用教材,也可供其他水利水电类专业应用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图书目录[回目录] 总前言 前言 第1章 绪论 水环境保护的意义、内容与任务 水体污染物及其危害 水文循环中水的污染与自净 水环境保护的生态工程措施 水环境质量的度量与评价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水环境监测 水环境监测的对象与内容 水质监测采样位置的布设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水环境指标的测定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水污染负荷预测 概述 点源污染负荷预测 面源污染负荷预测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水环境演化原理 污染物在水中的迁移转化 水体的耗氧过程和复氧过程 水质迁移转化基本方程及其解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水环境数学模型及预测 水温的模拟预测 河流水环境数学模型 湖泊、水库水环境数学模型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水环境质量评价 概述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准和准则 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水体质量评价 底质质量评价和水生生物评价 水环境影响评价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水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 概述 水环境保护规划 水环境质量管理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

(1)钟华平.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J].世界地质,1996(2)“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与环境承载力问题研究[J].领导决策信息,2004(3)左其亭.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方法、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造福子孙后代》(5) 行政院环保署「安全饮用水手册」(6) 中国水资源公报 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7) 中国城市排水建设与发展 (8)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讲座第二十六讲:关于我国农业法制建设的几个问题(9) 水资源合理分配的基本路线 作者:关业祥 水利部规计司处长(10) 张岳,刘钰等.加快建立我国农业节水保障体系的对策和建议.中国水利,(11)刘 跃.中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中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12)楚泽涵,水资源问题应引起关注 《古地理学报》(13)李圭白,李星,水的良性循环与城市水资源 《中国工程科学》(14)王水燕 谈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资讯

1、论文格式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针与对策 摘要:现实情况表明,水资源短缺已越来越成为我国发展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我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还有一定的潜力;如果不尽快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全面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城市将面临水危机的严重威胁。这方面,党和政府的方针应是:以节水为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这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计。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上述方针,根据我国城市与节水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及关键技术。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方针与对策 现实情况表明,水资源短缺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我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还有一定的潜力;如果不尽快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全面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城市将面临水危机的严重威胁。这方面,党和政府的方针应是:以节水为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这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计。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上述方针,根据我国城市与工业节水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及关键技术。 1对策 把节约用水放在解决我国城市水资源问题的优先地位,并作为一项国策,大力加强节水宣传,增强全民节水意识以节水为先,即将节水作为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和首要对策。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高度看,节约用水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任务,应通过坚持不懈的节水宣传教育,在全民中树立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使节水成为全民行动和社会风尚,使我国逐步成为节水型社会的国度,其潜在作用是深远的。 应特别注重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节水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 加强全国城市与工业节水工作统一领导与城市与工业节水是一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与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应实行在全国水资源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下的各有关与行业主管部门分工负责的。以克服目前存在的政出多门、管理松驰、无序状态,使节水工作纳入科学的、以全局利益为重的统一协调的管理轨道。 全面制定和实施城市与工业节水规划与计划在科学分析评价全国、各地区和城市水资源条件与用水(节水)状况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城市和工业生产用水特点,自上而下地制定全国及各地区的城市与工业近远期节水规划。规划应明确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节水目标、节水指标、节水计划与措施。更为重要的是应将节水规划纳入相应的国民经济规划或经济建设发展计划、分步实施。节水规划目标或计划指标应列入相应国民经济序列,定期审查公布。 加强立法,统一制定有关节约用水的、法令和条例规定等,建立相应的节水技术法规体系依法治水管水,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水的统一立法,是改变目前“多龙治水”、政出多门而又无法可依、管理松驰的无序的状态,将节水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的重要步骤。随节水工作的深入发展,原有技术法规在数量和技术上已日显不足,为此须从我国国情、城市与工业行业实际情况和节水实践经验出发,制定一系列有关节水的技术法规体系,包括标准、规范、规程、方法、指标、规定等,使之与节约用水的有关法律、法令和条例等配套实施,以便将节水工作纳入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其中至少应包括:(1)基础性节水技术法规,如名词术语定义,节水考核指标定义、计算方法,节水指标体系等;(2)节水统计数据与考核指标的上报、审核规程及分析评价制度;(3)水量平衡测试方法、规程;(4)企业用水合理化分析评价方法及实施办法;(5)循环用水和冷却塔使用管理规定;(6)城市与工业废水回用(包括中水回用)规定;(7)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及废水回用(包括中水回用)系统水质指标;(8)节水装置、器具使用规定;节水装置、器具质量审查标准、方法及审查办法。 水资源化,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费体制水资源市场化是推动节水工作最直接、最有效、最便捷的对策之一。水资源是国有资源,但从市场经济观点看,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应有偿使用。为此应改变传统计划经济用水模式与状态,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其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与工业水费体制,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水费体制的建立是水资源市场化的核心,应兼顾水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水费体制包括水费类别、标准(基准)系列及收费制度。应改变目前简单化的水费类别、比较单一的水费标准,建立各种水费类别与标准,全面推行浮动、累进收费制度。水费体制的建立,应在国家有关领导部门统一领导下有计划地逐步推行,应采取系统优化与社会公平原则,应考虑不同地区及其城市的水资源特点,应有利于提高城市供水部门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防治的良性循环。水费体制的建立是一项社会性、政策性、技术性极强的综合性课题,应专门立项研究。 在工业节水中,研究引入节水机制——激励机制与制约机制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工业生产中用水成本不及1%,因此在经济杠杆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之前,在工业节水中引入节水机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对生产者运用节水鼓励性对策,以激励其节水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其节水的主人翁观念;对生产管理者,通过运用经济杠杆和实行节水计划目标责任制等,以加强约束。这样,可以补充用水(节水)计划管理的不足。工业节水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应作为节水管理科学课题,加强研究。 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提高用水效率是工业节水的核心。从广义上讲,它体现了从提高用水系统的重复利用率、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济规模、生产工艺技术进步、到实行清洁生产和科学管理等所产生的全部节水效果。因此,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是一项涉及面广、科学技术性强和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它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步,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总体上讲,提高工业用水效率,近期应侧重于系统节水和管理节水,以后应逐步把节水工作的重点转向工艺节水。有关技术措施后述。 鼓励和提倡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回用水,包括中水)、其它低质水和海水回用水、低质水和海水的利用,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水质、可利用范围、地点或地域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应因地制宜地判别其适宜的技术经济条件,解决好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管理以至社会问题,应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行。 控制污(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改善水源水质 以科技为先导,加大城市与工业节水的科技与资金投入城市与工业节水具有丰富的科技内涵。从发展观点看,不加强节水的科技导向和投入,将难以推动节水工作向深入持续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单纯依靠目前节水技术力量也难以承受日益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节水任务。因此,必须提高节水人员素质,加强科学技术力量的横向联合,此外必须加大节水资金投入,注重节水技术经济分析,以提高节水经济效益。上述各项对策是互相关联的整体,采取这些对策是我国城市与工业集约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2 关键技术 加强节水技术基础工作技术基础工作薄弱,至今仍是全国、各城市和工业节水系统的突出问题,而加强节水技术基础工作又是作好城市与工业节水工作不可逾越的首当其冲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内容有:(1)提高节水基础数据质量节水基础数据直接关系到节水统计、分析、评价是否正确和判断的准确性。这方面须迫切解决的问题是: ·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相关统计口径,严格进行节水统计中的行业分类; · 统一节水名词术语、节水考核指标、指标计量单位与计算方法; · 通过统一的、上报、汇总和审核,确保统计资料的正确性、完整性和连贯性; · 分析、筛选、审定各水平年(1985、1990、1995、2000年)的基本节水考核指标数据与节水水平。 (2)建立较完整的基础数据库 其中应包括有关水资源开采利用数据、相关宏观指标、城市和行业生产经济技术指标、用水节水统计数据、节水考核指标等,使资源共享。 (3)建立各城市、各工业行业和企业的用水、冷却水、回用水系统技术资料库、冷却塔技术资料库。 完善并加强水量平衡测试工作,开展企业用水合理化分析水量平衡测试是开展企业节水工作的基础。原来的水量平衡测试成果已逐渐失去实际应用价值,应在新方法和规程下定期开展水量平衡测试工作,并切实进行用水合理化分析,判定实际用水效率与节水潜力,为开展企业节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提高冷却水循环利用率和冷却效率提高冷却水循环利用率和冷却效率是系统节水的主要途径。 应根据有关法规对冷却水循环系统和冷却塔实行科学监督,以提高冷却水循环利用率和冷却效率。按文献规定目标,我国各类城市的有关指标如表1所示。我国各类城市冷却水系统效率指标 表1 指标 Pr(%) Pcy 冷却效率(%) 浓缩倍数 城市类别 2000 2010 一 75 85 85~90 95~97 65~75 75~80 ~ ~ 二 70 80 80~85 92~95 55~65 6~75 ~ ~ 三 65 75 ≥80 ≥90 ≥55 ≥60 ~ ~ 注:城市类别:一类为直辖市、开放城市、重点城市;二类为省会城市,日供水量大于40×104m3/d的城市;三类为其余城市为实现上述目标,须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 扩大冷却水循环利用范围,这对大量的小型企业尤为重要; · 关停或改造一批质量或性能不合格的冷却塔; · 开发、推广使用新型、高效(冷却效率>65%、吹散损失<~)、低噪音(<50 dB)冷却塔; · 推行循环冷却水处理,提高冷却水处理率,这是提高冷却效率和浓缩倍的关键; · 全面监测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冷却塔运行情况,加强运行管理; · 研究开发适合于不同水质条件、气象条件下的水质稳定、杀生和旁流处理技术——处理方法、设备与水处理剂,并分析确定其优化运行技术经济条件; · 研究推广冷却水系统(包括空调系统)的清洗技术,提高冷却效率; · 研究运用高效热交换器及其优化组合技术。 因地制宜地研究推广各种节约循环冷却水量的其它技术如空气冷却、汽化冷却、人工制冷冷却、大气冷源技术和物料换热技术。这些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可大量减少冷却水量或不用水冷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提高废水回用率对于工业企业,废水回用是仅次于冷却水循环利用的另一个主要节水途径。 目前我国废水回用总水量不过5×108 m3/a,实际回用率很低,为此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 提高工业废水的回用范围,例如将其用作冷却补给水、锅炉补给水、空调除尘水、洗涤水、清洗水、冲渣(灰)水、熄火降温水和厂区部分生活杂用水等。从一定意义上讲,在工业企业内部进行废水回用比外部污水回用经济可行。 · 研究开发一系列经济实用的工业废水或其它废弃资源的减污排放、处理回收或回用技术。 · 研究开发经济适用、高效的中小型工业废水处理装置,特别是含油、重金属、有毒物质和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装置,提高这些废水的回用量,以减少污染负荷。 · 研究开发工业回用水系统水质稳定、杀生技术。 · 对工业回用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实行监控,加强运行管理。 · 扩大城市污(废)水处理回用规模和范围。 扩大城市污(废)水处理回用范围和规模的关键技术措施是: · 结合不同地区和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城市污(废)水回用的技术经济条件分析,确定污(废)水直接回用的范围和规模,作为制定污水回用发展规划的依据; · 制定不同回用水水质标准,研究确定回用水(特别是与人体接触的回用水)安全评价方法;· 研究开发适用于不同地区和条件的适用经济的污(废)水处理特别是深度处理技术及装备;· 研究、推广安全可靠的中水处理技术和设施;· 研究、建立城市、小区和物的分质供水系统,其中城市分质供水系统应与工业企业、市政设施与灌溉分质供水系统相配套; · 污(废)水回用系统的监管技术措施。 从我国城市与工业废水回用发展情况看,除受到废水处理率(包括合格率目前二级生化处理i<)低和一些客观条件限制外,归根到底将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估计回用率的年递增率会远低于20%。在考虑废水回用时,应考虑对人体健康和生产的影响。 扩大海水、低质水可利用范围,建立各类分质供水系统据估计,我国1995年海水利用总量约为100×108 m3/a,2010年预计达350×108 m3/a,后者还远低于目前日本、美国海水利用水量。为此,要研究经济、有效、安全可靠的海水利用技术,如管路、冷却系统防腐、海生物防治、水质稳定技术及海水淡化技术。应积极研究开发海水循环冷却专用技术以取代海水直流冷却系统,同时应加强相应专门技术研究,如专用水质稳定剂、海水冷却塔等。此外,应开展海水冲厕污水处置问题的研究。 开展工业生产工艺节水技术研究近期可结合工业企业改革、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加快工艺节水步伐。从长远考虑,应注重下列因素对工业节水的影响:(1)经济规模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生产工艺方法、技术、流程与装备的发展进步; (3)原料路线与政策的改进或改变; (4)清洁生产技术的实施; (5)工业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提高; (6)因素变化。 以上因素都可对工业生产用水情况产生深远影响,而且从发展趋势看绝大多数因素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不断地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减少水污染,致使单位产品(或产值)用水量、取水量逐渐减小,使水环境得以改善。对此,应按行业开展专门研究。 研究开发性能优良的节水器具采用节水器具,一般可节水10%~30%。我国目前节水器具多处于低水平、盲目、重复研制开发状态,近10年来几无进展,质量低劣,因此有必要有组织地进行研究开发,其重点是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繁、易造成浪费的用水器具。例如,开发推广小容量(6 L)或无“介质”的成套卫生洁具、限压节流水龙头、延时自闭水龙头、冷热水洗浴水龙头等。应坚持对节水器具的基本要求。 加强对重要节水问题的技术经济分析、研究,提高节水工作水平和节水效益节约用水是关系到资源、环境、人民生活和经济的大事,属跨行业(专业)的综合技术领域。很多节水问题的决择,都须从技术、经济、社会以至政策等方面权衡利弊、得失,而技术经济方法则是在这类问题的多方案比较中取得最佳效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当前,对下列有关节水问题的分析研究具有普遍意义,例如:· 地区或城市范围内,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地区或城市在长距离调水与节约用水之间的权衡;· 地区或城市节水潜力分析、节水目标的确立、节水基本对策的制定及其定量评价;· 城市节水规划的制定;· 地区、城市或企业范围,循环用水、污(废)水回用及低质水或海水利用中的利弊权衡;· 循环冷却水系统状态优化控制;· 污(废)水回用方式——直接回用与间接回用的选择与协调;· 污(废)水直接回用范围规模与水质指标;· 城市群污(废)水回用与流域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城市水费体制(水价)研究;· 节约用水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本身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水的净化及其纯度检测论文

1实验目的及要求掌握铬法测定污水COD的方法及原理,同时了解其他水质指标,如SS、NH3-N、PO43-。实验原理(1)重铬酸钾法测定污水COD实验原理: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用氧量(mg/L)表示。化学需氧量愈高,也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愈多。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以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Mn。以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Cr,或简称COD。重铬酸钾法测COD的原理是在水样中加如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和催化剂硫酸银,在强酸性介质中加热回流一段时间,部分重铬酸钾被水样中可氧化物质还原,用硫酸亚铁铵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根据消耗重铬酸钾的量计算COD的值。(2)污水中悬浮物(SS)的测定测定方法:用滤膜过滤水样,留在滤料上并于103-105℃烘至恒重的固体,经103-105℃烘干后得到SS含量。(3)污水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范围:本方法测定氨氮浓度范围以氨计为。测定原理:氨氮是指以游离态的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氨。氨氮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黄棕色的络合物,在400nm-500nm波长范围内与光吸收成正比,可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3实验仪器、材料、试剂及注意事项(一)重铬酸钾法测定污水COD实验条件:(A)仪器微波闭式COD消解仪、氟塑消解罐,25mL或50mL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等。(B)试剂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l/6 K2Cr2O7=),试亚铁灵指示液,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c(NH4)2Fe(SO4)2·6H2O=},H2SO4-Ag2SO4溶液(C)测量范围1/重铬酸钾溶液测定大于50mg/LCOD,测定5-50mol/L的COD值。(二)污水中悬浮物(SS)的测定仪器及注意事项烘箱,分析天平,干燥器,孔径为、直径45-60mm滤膜,玻璃漏斗,真空泵,内径为30-50mm称量瓶,无齿扁嘴镊子,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注意事项:(1)树叶、木棒、水草等杂质应从水样中除去。(2)废水粘度高时,可加2-4倍蒸馏水稀释,摇均匀待沉淀物下降后再过滤。(3)也可采用石棉坩埚进行过滤。(三)污水氨氮测定的试剂、材料、仪器及注意事项试剂和材料:(1)无氨蒸馏水:在每升蒸馏水中加浓硫酸进行重蒸馏。或用离子交换法,蒸馏水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柱来制取。无氨水贮存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内,每升中加10g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以利保存。(2)硫酸铝溶液:称取18g硫酸铝[Al2(SO4)3·18H2O]溶于100mL水。(3)50%(m+V)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5g氢氧化钠(NaOH)水中。(4)酒石酸钾钠溶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KNaC4H6O6·4H2O)溶于100mL水中,加热煮沸驱氨,待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mL。(5)纳氏试剂:称取80g氢氧化钾KOH),溶于60mL水中。称取20g碘化钾(KI)溶于60mL水中。称取氯化汞,加热溶于125mL水中,然后趁热将该溶液缓慢地加到碘化钾溶液中,边加边搅拌,直到红色沉淀不再溶解为止。在搅拌下,将冷却的氢氧化钾溶液缓慢滴加到上述混合液中,并稀释至400mL,于暗处静置24h,倾出上清液,贮于棕色瓶内,用橡胶塞塞紧,存放在暗处,此试剂至少稳定一个月。(6)磷酸盐缓冲溶液:称取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及磷酸氢二钾(K2HPO4·3H2O)溶于500mL水中。(7)2%(m+V)硼酸溶液:称取20g硼酸(H3BO3),溶于1000mL水中。(8)氨氮标准溶液(10mg/L):吸取氨氮贮备溶液于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用时现配。仪器:500mL全玻璃蒸馏器,20mm比色皿,分光光度计

1.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吸附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步骤。2.(1)过滤操作中需要使用漏斗,烧杯,玻璃棒(2)可能的原因,滤纸破损,液体倾入过快导致漏斗内液体过多而从滤纸和漏斗中间未经过滤流下等(3)活性炭3.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将硬水转化成软水。实验室中获得纯度较高的水常使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和重蒸水(多次蒸馏的水)。

铁矿尾砂脱硫方法研究论文

你说的情况不一定准确。大型铁矿山不会抛弃含硫的尾矿,那是要回收的。至于20%的铁(三氧化二 铁)视其勘布粒度而定,不是浸染状的现在可考虑回收。

要是铁矿与辐射物质共生 尾矿一定有辐射,否则 铁矿尾砂是没有辐射的。

沈阳农业大学 | 杨萌 低品位铁矿石经过研磨选矿产生大量铁矿尾矿,因其颗粒较细,也称尾砂。朝阳市铁矿储量丰富,长期大规模的铁矿开采与生产,致使铁矿尾砂的大量堆积,占用了当地的耕地与林地。朝阳市位于辽西山地丘陵区,边坡农业所占比例较大,中低产田众多,土层较薄。大量施用铁矿尾砂能够增加土层厚度,改善土层水分特性和土壤质地,是铁矿尾砂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样品分析、柱状淋滤试验、盆栽试验和坡地示范田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大量施用铁矿尾砂对中低产田土壤及作物生长的影响。作物生长期及收获后,分别对土壤样品理化特性及作物生长状况进行了取样分析,并研究了大量施用铁矿尾砂对环境的影响。土壤样品与尾矿样品的分析表明,当地的土壤养分缺乏,处于缺磷、少氮、钾中等的状态,而铁矿尾砂污染重金属含量大大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1995),含量极微。尾矿富含铁元素(样品Fe含量)及其它一些有益元素,大量施用在中低产田土壤可促进作物生长以及改善作物品质。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容重与比重随着铁矿尾砂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盆栽试验中土壤的孔隙度在铁矿尾砂施用比例为25%处达到最大值:玉米为,谷子为,较0%(CK)处理分别提升与。当尾矿施用量超过35%后,土壤的孔隙度随着铁矿尾砂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小。玉米示范田土壤的电导率在184μS m-1~290μS m-1之间,谷子示范田土壤的电导率在201μS m-1~329μS m-1之间。示范田试验显示,施用5cm与7cm铁矿尾砂厚度的示范田效果良好。与对照组相比,蓄水与保水能力明显提升,土壤孔隙度有所提升,有利于作物根系的发育。铁矿尾砂的大量施用改善了黏性土壤的质地,调节了土壤的养分含量。示范田玉米地、谷子地土壤有效磷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最高提升与;速效钾最高提升与:盆栽玉米、谷子土壤有效磷与对照组相比最高提升了与,速效钾最高提升了与;土壤碱解氮却随着铁矿尾砂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盆栽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在 kg-1~ kg-1之间,铁矿尾砂施用比例为0%、5%、10%的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最大。大量的施用铁矿尾砂还提高了土壤铁、锰、铜、锌等微量元素。与对照组相比,施用铁矿尾砂的作物生长情况良好,产量明显提高。示范田实地测产谷子增产,玉米增产。盆栽玉米茎叶全氮含量比对照组高出,谷子高出;玉米茎叶全磷含量比对照组高出,谷子高出,优势明显;玉米茎叶全钾含量比对照组高出,谷子高出。通过对示范田作物籽粒的测试,籽粒中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规定上限。柱状淋滤试验显示,大量施用铁矿尾砂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只是表层土壤盐分有所增加,pH有所上升,在重金属含量方面与对照组土壤无明显差异。其中淋滤液Fe含量最高值为 kg-1, Cu最高值为 kg-1, Zn最高值为 kg-1, Pb最高值为 kg-1。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淋滤液中重金属含量极低,符合二级农用水标准,部分符合一级农用水标准。综上所述,大量的施用铁矿尾砂对于改善当地的中低产田效果明显。铁矿尾砂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降低土壤黏性,适当的铁矿尾砂施用能够改善土壤质地,提高土壤有效孔隙。根据当地的生产情况,大量施用铁矿尾砂能够补充土壤微量元素,且不会造成土壤与地表水的污染。就示范地而言,5cm的施矿厚度效果最好,而且能够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中低产田大量施用铁矿尾砂的资源化利用方式应用前景广阔。

由磁选工艺产生的铁尾矿用于地暖一般问题不大,最好先采样化验一下,以免有有害元素存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