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一般而言,期刊固定的审稿人的水平基本上是高于投稿作者的科研水平的,这样在审稿的时候才保持了较高的拒稿率,才能发现稿件的不足给作者提出修改意见来改进。
有用啊!看看别人在做什么,行文思路如何,可以提高自身水平。有可能的话,还可以接触相关领域的学术圈子,退一步讲,到时候跟别人介绍自己时,可以说自己某某期刊的审稿人。
这里也需要提醒大家,国内的增刊特刊并非绝对不受认可,比如个别单位也会认可增刊的文章,有些做降级处理,例如核心期刊增刊的论文就只能被认定为国家级期刊论文,而不能算作核心级论文,因此,SCI增刊特刊是否适用于自己,需要作者详细了解具体情况。
177 浏览 3 回答
215 浏览 3 回答
281 浏览 3 回答
301 浏览 2 回答
99 浏览 4 回答
312 浏览 3 回答
258 浏览 4 回答
178 浏览 7 回答
352 浏览 9 回答
220 浏览 6 回答
266 浏览 2 回答
350 浏览 2 回答
230 浏览 2 回答
275 浏览 10 回答
238 浏览 2 回答
237 浏览 5 回答
354 浏览 6 回答
302 浏览 4 回答
230 浏览 8 回答
247 浏览 4 回答
304 浏览 8 回答
139 浏览 6 回答
187 浏览 3 回答
290 浏览 6 回答
134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