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工作比较忙,很久没更新啦,我一直在从事相关行业,大家有想问的都可以留言或私信,我看到都会回复的。大家发表论文一般都是有用处的,比如评优评奖、项目结题、保研加分、评职称等,而学校、单位也会在评审的时候看你投稿的期刊是否符合要求,因此,投稿前,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确保所发的论文是有用的。 那么,一般学校、单位对于投稿的期刊都有哪些要求呢? 1.普刊or核心期刊 单位要求必须在核心期刊甚至SCI上发表至少一篇论文,这类要求在硕士、博士毕业以及教师评职称时比较常见。 但是核心期刊发表周期长,从投稿到出刊,整个流程下来,一年很正常,对论文质量要求也很严格,过稿率很低。如果你有时间,可以自己投,花不了多少钱,足够优秀的你,说不定就过了呢?如果走渠道,虽然周期也不会太短,但是能保你过,只是动辄几万的费用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2.省级or国家级 真正意义上来说,期刊是没有省级和国家级之分的,之所以存在这种叫法,只是因为期刊主管主办单位有省级和国家级之分,这样划分也是为了便于管理,与期刊质量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但如果作者的单位偏认为国家级期刊优于省级期刊,那么在投稿的时候也还是要注意的,毕竟,作者知道的事实是一回事,单位评审人员的想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3.出刊周期 出刊周期按频率从低到高,分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年刊等,这个应该不难理解吧,周刊就是一周出刊一次,旬刊就是10天出刊一次…… 有学校对于出刊周期也是有要求的,周刊、旬刊、半月刊都不行,必须要月刊以上,也就是出刊周期至少是一个月,否则期刊会被判定为不合格,所发的论文自然也就没用了。 4.有无影响因子 这里说的影响因子,仅指知网上的影响因子,如下图所示:普刊里一般会分为有影响因子的期刊和无影响因子期刊,一般认为,有影响因子的优于无影响因子的,而影响因子高的自然优于低的,而有些单位要求作者所发期刊必须是有影响因子的,或者影响因子必须要达到某个数值。篇幅有限,未完待续,下一篇接着讲。
稿件要自留底稿,便于一稿多投。现在所有报刊都不退稿,一是工作量大;二是支付不起大量的邮费。一般来讲二个月(有约定的除外)内未见采用通知可另投它刊。稿件还是要多投几家报刊(同一时间不要一稿两投),说不定被哪一家报刊选上了。未发表不一定就是水平低,关键是要有的放矢的投稿。
sci文章投稿,sci投稿状态,sci投稿期刊选择,主编收稿,1-3天审稿,特色论文预审服务,1-3个月见刊,sci论文服务,期刊预审让投稿进程快人一步
新手投入写作之前要先确定自己擅长的写作领域和文体。选择适合自己的投稿目标平台。
如何看到非sci期刊的投稿信息?想要查看非sci期刊投稿信息,可以通过你所发表期刊的官网进行查看,或者联系客服工作人员进行询问。非sci检索的英文期刊也还有很多本,比如ssci、ei期刊,都是国际上核心期刊,是被全球认可的学术期刊,其中收录了很多国内的英文版期刊,ssci、ei投稿也是有一定的难度,广大投稿人员要早做安排。
1.首先是文章的写作。发表论文前首先要有写好的文章,当然如何过于仓促,文章还没完全写好,可以找一些老师帮忙修改完善。论文要做到精细定位,不是泛泛而谈,西出落笔,深挖掘,抓住一个点做好即可,不能奢望面面俱到。文章写好后,还要看人事或者学校对于发表论文的期刊的具体要求不同,一般而言,各个单位评职称都有自己的明文规定,不要急于投稿发表,要先看看文件对期刊的要求,认可那些期刊,不认可那些期刊,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2.对于期刊的选择。期刊的选择意义重大,市场存在很多烂刊,假刊,套刊。现就期刊的真伪甄别,总结了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1)期刊备案、收录查询。鉴别期刊真伪,首先要到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其备案情况,然后再去一些数据库查询期刊的收录情况,例如: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具体查询链接及查询方法,参看淘淘论文网首页上的“期刊真伪查询”。若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没有备案,或者与提供的期刊刊号信息不一致,则为假刊。若新闻出版总署有备案,但是没有一家数据库收录(龙源期刊网收录的期刊不算在列,龙源期刊网的收录标准是,只要带字的都收录,因此,不建议作为参考收录标准),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谨慎,因为评职称时,要求文章要在数据库检索的到的。另外,还有一些期刊在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是“电子版”,但他们仍然出版实体刊物,这种情况更需要十分谨慎,建议作者先去自己的人事部门问问,电子版期刊是否认可。(2)套刊。简单来说,就是顶着别的期刊的刊号,自己另外又出版的一本刊物,也就是说一号多刊。这种手段,比较难识破,作者需要擦亮眼睛,不能因为贪图便宜或者名字好听,而慌乱的去选择。常见的是,知网上有这本刊物,但是在其他数据库:比如维普期刊网或者万方数据库又查到了另外一本,2个版本、内容不一样,但是刊号却一样,淘淘论文网提醒作者,在此类情况下,一定要提高警惕。(3)混淆概念,过度宣传。这种情况是,期刊没有问题,但是期刊被其过度的宣传,严重脱离了实际情况。比如:本来是省级期刊,但是刊物自己标榜自己印上“国家级重点核心期刊”字样,以此达到自我宣传的目的。本质上来说,期刊是没有问题的,也许评职称也不会受影响,但是这种过度宣传是失实的。当然,还有一些假刊,套刊,增刊的大肆宣传,则更为恶劣了。作者往往看到名字好听,封面好看,而忽略了对期刊真伪的辨别。3.论文发表途径。当然如果你想一两个月或者更快的发表,可以寻找其他渠道,比如一些论文发表网,但是选择论文发表网要慎重,选择不好,不但花了钱,还耽误评职称。
312 浏览 3 回答
222 浏览 4 回答
123 浏览 5 回答
357 浏览 7 回答
109 浏览 6 回答
335 浏览 8 回答
95 浏览 5 回答
175 浏览 5 回答
323 浏览 3 回答
274 浏览 4 回答
289 浏览 3 回答
343 浏览 2 回答
106 浏览 5 回答
281 浏览 6 回答
80 浏览 6 回答
198 浏览 7 回答
317 浏览 5 回答
182 浏览 2 回答
144 浏览 3 回答
162 浏览 3 回答
199 浏览 7 回答
275 浏览 4 回答
90 浏览 4 回答
300 浏览 4 回答
357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