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史 早在1902年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时期,学校招收政治班,开设宪法、国际公法、国际条约、政治学等课程,这是交大法学教育的前身。1986年设立了法学教研室,1992年开办法学本科专业,1993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1996年成立法律系, 1998年取得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根据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上海交通大学于2002年6月成立法学院,并投资2500万元进行一期建设,开启了上海交通大学法学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如今法学院已经拥有包括本科、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和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点等多层次的学位体系。 ? 机构设置 法学院设有宪法与行政法研究所、民商法研究所、环境资源法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诉讼法与司法制度研究所、刑事法研究所、法律基础课研究中心、人权法研究中心、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都市法研究中心、经济法研究所、仲裁法研究中心、中美法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 ? 师资概况 截止2006年12月,法学院有教职员工56人,其中专任教师44人。教师队伍结构呈现出两高一低的优势(即学历高、职称高、年龄低),具有博士学位37人,占教师总数的86%;具有高级职称31人,占教师总数的72%;高级职称人员的平均年龄只有41岁。同时,法学院的教师在地域构成上则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有来自全国各省市高校的知名教授;有来自北京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学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的优秀法学博士;还有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瑞士、台湾、香港等海外国家和地区著名高校的法学博士。更为难得的是,教师队伍中有80%的教师有任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实务部门工作的经历。而有海外求学、访问学者、学术交流经验老师的比例也高达80%。除此之外,我们还聘有30多位德高望重的知名学者和实务界人士任兼职教授和兼职硕士生导师,使我们的教师队伍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和法学人才培养的形势。。学院近年来集中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法学师资,学科梯队建设成效显著。 今后三年内,法学院计划循3个途径进一步加强师资力量:一是从国外名牌大学的法学院吸引学成归国的博士;二是选用国内著名法学院的博士应届毕业生;三是通过派往国外留学、进修和到国内法院、检察院实习等形式提高现有人员、尤其是尚无博士学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吸收更多的学者型高级法官、高级检察官和高级律师做我校的兼职教授,让他们参与教学 、指导模拟审判、合作指导论文并参与论文答辩等教学工作。 ? 教学设施 新法学大楼于2005年底建成使用,总投资逾3000万元,总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内设模拟法庭、远程教室、电子阅览室、资料室、中小型会议室和小型讨论课教室。我校十分重视法学图书资料和法学教育配套设施的建设,至2006年底,馆藏文献260万余册(件),中外文科技类现刊4,000余种,其中与法学教育相关的图书十万册左右;25万种电子图书,外文电子期刊近10,000种,中文电子期刊7,000余种,国内外网络版学术资源数据库系统 30余种(200余个数据库)。法学院的法学资料室现藏书二万余册,订阅中文期刊100余种,外文期刊40余种。为了加速实现JM教育的国际化,充分运用发达国家的法学信息资源,我校已投资引进WEST LAW、LexisNexis等法律专业数据库。此外,法学院已安排200余万元专项资金供今后三年采购法学图书之用,各类中外图书资料还在不断增加购置。我校校园网是全国 教育科研网华东南地区的中心,上网条件优越,全校每一个学生宿舍都开通了网线,每个学生都分配了Email信箱。 ? 科研概况 我校自1986年法学教研室成立以后,法学学科的教学科研人员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2002年,法学院正式成立之后,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幅度提高。截止2006年12月,我院教师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科研课题立项8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6 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曙光计划2项,到账科研经费总额为210余万元。法学院教师目前承担的科研课题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国家社科一般课题、教育部课题、司法部课题、最高人民检察院课题、上海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专课题、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上海市曙光课题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下达的课题,涉及广泛的领域。其中有一批作品和科研课题获得了省部级以上的社会科学奖励。 ? 学生活动: 法学院的学生活动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目前除了学生分团委、学生会之外,还有法兴社、志愿者分会、邓研会和三个代表实践团等学生社团组织。这些社团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而且在党建团建、帮贫扶困、就业、大学生素质拓展、危机干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法学院就业情况良好,2003年取得全校就业信息率第一名的好成绩,2004年的就业率更是达到了100%。帮助特困生也是法学学生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到目前为止已经帮助26名贫困生申请了奖助学金,帮助4名特困生完成了学费减免,并积极安排助管岗位,为贫困生创造勤工助学岗位。 分团委组织和学生会的组织建设完善,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作制度和选举换届制度,各类社团组织也发挥自己特色特长,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学生活动:2003年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法学节、“知性*美学”迎新晚会、“关注生活*关注法律”——12.4宪法宣传活动;制作学生刊物《法韵》、学生报纸《法音》等;针对知识产权在理工科学校的重要作用,开展了“知识产权与大学生在一起”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组织“法学之旅”的实践团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并荣获优秀项目二等奖;承办2003年上海市八校法学院民法辩论赛、我院同学参加最后决赛并夺得冠军。鉴于以上成绩,法学院团委荣获2003年度上海交通大学“特色团组织”称号。 ? 人才培养 我校自1993年开始已连续招收法学本科生十余届。经过多年来对法学学科建设的重视,在师资引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等方面形成了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办法学教育的特色和新路子,积累了较丰富的培养法学学士的经验。我院法学专业本科教育旨在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宽厚型、复合型、创新型、开放型”特征的优秀人才。法学专业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迎接时代对法律人才的挑战。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除法学本科专业外,法学院利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在已有的宪法与行政法学和法理学硕士点的基础上拿到了法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2003年到2006年,学院曾挂靠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招收博士生。2006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次学位授权审核会议正式批准我校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授予点。自2007年开始学院正式招收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同时,挂靠管理科学与工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为发挥上海交大传统理工科优势和多学科综合优势,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法学院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的道路,开设了法学本科第二专业知识产权方向,法律硕士知识产权方向等。法学院在办学中充分注意法学专业教育基本要求与上海市地缘特点和交大传统特色之间的和谐统一,十分注重开展与国外名校之间的师资与学术交流,进行合作办学。法学院现在已经是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留学生各层次学生。现有在校本科生300余名(含留学生)、硕士研究生200多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400余名、博士研究生近50名。我校法学毕业生在社会上供不应求,基本的去向是著名法律服务机构和市级法院、检察院,出国和在国内继续深造的也占一定比例。 2003年法学院已获批准设立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面向全国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04年,法律硕士专业硕士点招收硕士生75人,2005 年开始招收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法学院将依托这个学位点,在培养我国立法、司法、法律监督、法律服务和行政执法等法律实务部门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2004年针对交大以理工科为主的特色,我院新开设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方向)集成班(简称知识产权集成班)。该班旨在培养政治合格、基础宽厚,既有法学专业知识特别是知识产权法专业知识,又有其他专业背景,综合素养好,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擅长知识产权法律事务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毕业生可在国家机关、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事务工作特别是知识产权法律事务工作,毕业后可参加全国统一司法考试、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商标代理人资格考试。 ? 博导及研究方向 姓名 学科、专业 主要研究方向 郑成良 法理学 法理学、司法制度 叶必丰 行政法学 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朱芒 行政法 行政程序、都市法 周伟 宪法学 宪法、反歧视法 韩长印 民商法学 民法、商法 张绍谦 刑法学 刑事法 王曦 环境法学 国际环境法、比较环境法 徐冬根 国际法 国际金融法、国际私法 胡加祥 国际法 国际经济法、世界贸易组织法 寿步 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法 王先林 经济法 经济法 王福华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证据法 童之伟 宪法学 中国宪法、比较宪法 孙潮 宪法学 宪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