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圈闭并不偏爱背斜”这个话题,是笔者1993年在地质矿产部石油系统塔里木会议上的一个发言内容。本着同样的考虑和同样的关心,在次年北京回龙观会议小组发言中复述过。沙(S)-48井出大油之后,有感于此一问题的重要性,又再一次在前新星石油公司1999年高咨中心最后一次会议上,以及紧接着召开的新星年会上,以《对塔河油田油气藏圈闭性质、时期、范围等几个问题讨论和建议》为题,作过有文字的发言(见新星石油公司咨询中心第二次会议文献汇编)。
12年过去了,在轮南-塔河油(气)田,已被公认为当前我国海相(古生代)最大油田的今天,旧话之所以重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虽然在2002年《21世纪中国油气勘探国际讨论会》发言中,蒋炳南教授以“鉴于当初对塔河油田奥陶系圈闭的性质及整体含油特点认识不足,部署的依据和目标以……制约着部署的甩开”,提出塔河应是一个不整合圈闭(蒋炳南,翟晓先等,2002),但在同一时期一些有影响的文章,继续带着构造圈闭的观念来谈轮南和塔河。
“地层圈闭”的概念是Levorsen在经历一次背斜勘探失败后,于1936年提出来的。在Levorsen去世2年之后,1966年AAPG50卷发表了其最后一篇论著《The Obscure and Subtle Traps》。“凡是储层四周或上倾方向因岩性变化,或地层层序中断-剥蚀或超覆而被非渗透性岩层所封闭而形成的闭合油气低势区称为地层圈闭。在其中聚集工业规模的烃类流体后则称之为地层油气藏”。中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潘钟祥教授晚年对非背斜圈闭也非常重视,潘先生辞世后,《地质论评》发表了其最后一篇论文《不整合对油气运移聚集的重要性及寻找不整合下面的某些油气藏》,以纪念这位学者对不整合油气藏的关注。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背斜圈闭勘探在一些盆地中,伴随数字的减少,形势越来越严峻,对非背斜圈闭的研究与勘探日益提到重要位置。对于这类“难以捉摸”的地层圈闭的认识与勘探在油气增储上产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各油田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课题。
塔里木盆地有若干值得注意的特殊风格(孙肇才,1996 a.b.c)。其中之一,是在盆地内部,有代表盆地多期一度反转的14个不整合。其中,可作为角度和方位不整合来认识的不整合面如下:
(1)代表盖层发育开始阶段“塔里木地台”底部的 (Tg)面(塔里木运动)(图5-1)。从这张地震剖面图上,可以看到Z1/Anz、C/O2-3—D及J/C—T三个不整合。
图5-1“塔里木地台”底部的T10(Tg)面地震剖面图
(2)代表晚加里东或祁连山造山带旋回的上泥盆统底部的 不整合面(图5-2)。
(3)代表天山造山旋回或海西运动的三叠系或上二叠统底部的 面(图5-3)。
前陆类含油气盆地共性与案例分析
前陆类含油气盆地共性与案例分析
(4)代表印支运动或盆地本部上隆反转的侏罗系底部的 不整合面(图5-4)。
(5)代表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的N1底部的 面。
其中,对早期成藏,或寻找古生代油气田来说,重视 和 两个角度不
图5-3 TBA-NW359线地震剖面图
(a)英迈力区地震解释剖面;(b)示 不整合;(c)海西运动不整合在盆地内部的分布
前陆类含油气盆地共性与案例分析
整合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强调以 面划分盆地演化的两大阶段和早、晚两个主要成藏期,以及重视晚期成藏但又不放弃继续探寻大型古生代油气聚集地区和类型的原因所在。
至少有以下两点理由,引导我们进一步重视由 面和 面代表的祁连山和天山造山旋回。
(1)这是两期以早古生代静海盆地相或Ⅰ型干酪根作油源,由同期但主要是以晚古生代碎屑岩作为储层和盖层(包括石炭系膏盐)的主要油气成藏期。厚度分别达到280m和800m的哈1井志留系和胜利1井石炭纪—二叠纪沥青砂岩,塔10井的志留纪油砂,以及在柯坪地面见到的早古生代已蒙受破坏的碳酸盐岩古油藏,足以证实早期不仅有过成藏,而且有过大的成藏。
(2)我们说 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运动,在天山(特别是东天山)和昆仑山, 面代表了南天山洋和库地洋的关闭和碰撞。在盆地内部,这次运动造就了塔中古背斜、阿克库勒或轮南古背斜和雅克拉-轮台隆起的雏形。除在狭义的满加尔坳陷内部,上泥盆统底砂岩(原来定为C1的底砂岩)与前上泥盆
统为假整合外,南北都是不整合分布区。因此, 代表的祁连山旋回是造就或奠定盆地本部“一向(满加尔)两背(塔中、塔北)”古生代构造格局的一场运动。就是这次运动,使塔中和塔北隆起上的地层,蒙受明显的削截。就是说,加里东晚期运动以形成盆地中大型背斜隆起和圈闭对早期成藏有明确的贡献,与此同时,由于这次反转导致的主要在背斜隆起上的巨大侵蚀,也对在该时期已形成的油藏——主要是大背斜圈闭中的油藏产生了严重的破坏。
华力西晚期和末期构造运动也是塔里木盆地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造成下二叠统与上二叠统或三叠系之间广泛的区域不整合。其中上二叠统底部的不整合,在地面见于哈里克套复背斜南翼和喀拉苏河(P2by/P1kr-P1x)、库车河(P2by/C2h)、麦斯布拉克(P2by/P1x)及温宿沙瓦齐(P2by/P1x);三叠系与二叠系及以下地层的地面不整合见于库车河(T1/P2by)。
盆地覆盖区的 面相当于华力西(末)期构造运动。该界面在隆起、凹陷、斜坡等构造部位皆有表现,是沙雅西一系列北西向背斜构造的主要形成期。在地震剖面上, 不整合削截石炭系—下二叠统、志留系—泥盆系或更老的层系,上二叠统—三叠系或三叠系超覆其上。这种典型的削截超覆关系,在大满加尔坳陷北坡或塔北隆起的南坡最典型,削截角度达到了18°(阿瓦提北坡)及12°(沙雅西)。
除了上述分别位于 和 面之下的削截外,印支期、燕山期以及喜马拉雅期的削截不整合,在区域或某一地区上也是清楚的。
自从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华北任丘发现和使用“潜山”油气田称谓以来,就像在没有“山”的地方叫“潜台”、“潜丘”或“潜沟”那样,“潜山”在很多地区几乎成了早古生代特别是奥陶系油气藏圈闭的代名词。“潜山(Buried Hills)”一词最早见于S.Power1926年发表在AAPG10卷上的文章,后来,K.K.Landes(1960)又提出了基岩油藏(Basement Rocks)概念。它们的共同特征就像任丘油田的储层是元古宇,而源岩层是古近系那样,“潜山”和基岩油藏的共性之一是生油层一定是在储层之上,二者之间一定有一个不整合面。正因为如此,在一些教科书中,总是把“潜山”或“基岩油藏”列在“不整合圈闭”这一大类中。这样一来,一方面避免了在无山地区称潜台、潜沟或潜丘等称谓上的混乱,也强调了“等时面”与“等性面”面的区别,从而得以从单一的构造圈闭中解脱出来。
从以上诸点出发,笔者试图用当初得到的一些证据,来阐述这样一个结论:包括轮南和塔河油田在内的整个“阿克库勒凸起”,是一个整装的在中古生代(O2-3—D1-2)前陆隆起背景上发生的以O2—3为主力源岩和晚期成藏的巨型不整合削截(truncation)圈闭。也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在早古生代地层中找到的最大的一个油(气)田。下面,以不整合圈闭为核心关系本区的重要性,结合对阿克库勒(轮南-塔河)的阐述(图5-5)对此问题进一步加以讨论。
图5-5 轮南奥陶系(O1)顶面“构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