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大二有机会提前进入本校导师团队实验室,在做大学生创新课题?或是导师乐意指导本科生做科研,少量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就怕搞成噱头。
提问透露的细节不多,无法判断这篇论文的贡献程度划分,小西只能做些合理推断。
一篇小论文发表后,不管你是几作,通讯作者必定是认可的。之后,在学校评定奖学金、推免加分、读研联系导师等环节都是认定的。
以小西指导研究生生的经验来看,这篇小论文大概率是导师一作,名下某个硕士/博士二作,给你通讯作者。至于,导师让出通讯且让一作,我就不太相信啦!
类似处置肯定是“皆大欢喜”。比如,挂名二作的学生可用此论文申请毕业,你能申报奖学金,指导老师可以用作职称晋升或科研奖励材料。
但是,2020年初科技部已要求取消SCI论文奖励,不得作为研究生毕业硬性条件。或许,是学校老人老办法,该导师名下研三的某个学生特别缺一篇论文,否则学位论文无法送审。
或者说,是想提前规避学术不端。你的本科毕业论文不一定跟该导师或做这个课题,而导师名下某个研究生可能需要小论文数据放入学位论文。该论文不署名二作,学位论文章节就无法与小论文对应,可能会被投诉盗用数据。
不要怀疑研究生怎么会用本科生的数据或论文,类似的事情在高校内时有发生,少量本科生课题做得比硕士、博士好,部分硕士做得比博士好,关键是用心、勤奋与肯思考。
在平台文章评论,小西经常看到有本科生留言被导师、师兄师姐“抢走”小议论文,只给署名三作、四作或是署名都没给。前提是并非简单地给硕士/博士的实验打个下手,或是仅完成一小部分工作。
基于这个导师的提意,搁置学术不端不谈,这位导师还算不错。也许,有人会说是怕你去闹,才愿意给通讯作者,一样不好反驳。
但是,小西也有个疑惑:通讯作者往往比一座更有分量。你是通讯作者,论文投稿肯定十分困难,往往投出去就会被拒。
期刊编辑不傻,非常看重文章通讯作者的影响力。大课题组将小导师(青椒)挂通讯作者,带头人(Pi)不署名或挂个名,大部分也会被编辑要求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