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作为研究者,我们要考虑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要经历怎样的过程,自己将来期待的发展路线是怎样的。要列上就职、提薪、晋升、取得研究资助、留学等关键词。第二步:记下实现每一个目标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论文数量第三步:最后,记下每一步骤所可能花费的年数然后,简单地计算一下自己应该以怎样的速度来写论文。不过,这里有个重要的问题。如果你得出的结论是“这五年里必须写出3篇论文”,那你接下来要怎么付诸行动呢?有人可能会为了五年后同时投稿三篇论文,而平行地进行三篇论文的研究。但是,实际上,论文一定要写一篇就争取早早地发表一篇,才能在各个方面有所获益。为啥呢?原因有二:①写论文能力是在淬炼中获取的,不是什么都不做,五年后就会变得擅长的工作。一篇一篇地写,能够习惯学术论文的写作流程,下次就能在研究笔记的记录方法等方面展现出新知,也能够更节省时间地进行研究。②论文只要发表过一篇,就会改变别人对你的印象只要改变了印象,那么共同研究之类的机会也就会增加,而且下次你再向人征求研究意见的时候也会得到认真的回应。也就是说,重要的事情就在于,在把握了自己最低限度的论文写作节奏之后,不要指望能打个本垒,而是要做好踏踏实实定期地发表论文的计划。这里的关键词是:“每天论文”。它包括写论文、查找先行研究、整理收集来的资料,提取电脑文件备份之类。总之,并非“每天写论文”。稍微安心了一点吧。不过,重要的是,每天至少一个小时(实在要照顾孩子或家人的,每天30分钟也是可以的),必须进行与论文有关的工作。这个“每天”,是包括新年会的日子、朋友来做客的日子在内的任何一天。别找借口,再忙也要用早睡早起挤时间的决心努力搞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