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nsz559
并非如此,按照中科院分区SCI一区和二区代表着相当高水平,但是三区的质量可能也就只有国内EI水平,如果是四区可能有很多只有国内南大核心CSCD水平。当然,我们对于SCI主要还是要看影响因子,影响因子越高代表该杂志质量越高,因为只有SCI才有影响因子。
lhp158
第一次发SCI被接收,高兴的和哥们吃了顿烧烤。因为我们专业SCI难法,规定是只要一篇影响因子1以上的SCI就能满足博士毕业要求。那会是博二,特别兴奋,一宿没睡着。等我博士毕业好几年之后回学校和导师聊天,他说你们那会博士好毕业,现在起码得有三四篇SCI,发的杂志的影响因子也高了,而我本人也在当大学老师的时候发了一些一区SCI,但是那种第一篇SCI被接收的喜悦,至今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撕掉了对发论文高大上印象的神秘面纱。也有些了解什么叫学术圈。这群人在做什么。内部的一些概念也都了解了。明白了什么是灌水,我就是。总的来说,还是很高兴有了这篇会议论文,带给了我很多自信心,就是很高兴。
338 浏览 3 回答
177 浏览 5 回答
143 浏览 4 回答
238 浏览 4 回答
195 浏览 8 回答
164 浏览 3 回答
217 浏览 3 回答
117 浏览 7 回答
313 浏览 5 回答
240 浏览 6 回答
280 浏览 5 回答
109 浏览 3 回答
340 浏览 4 回答
189 浏览 5 回答
258 浏览 4 回答
90 浏览 9 回答
239 浏览 4 回答
138 浏览 4 回答
202 浏览 2 回答
317 浏览 7 回答
172 浏览 7 回答
280 浏览 4 回答
150 浏览 7 回答
186 浏览 3 回答
155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