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入了解自己
人的精神活动就像海洋中的一座冰山,在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看来,我们的意识只是冰山一角,水下面还有一个巨大的冰山底部,这便是潜意识。正是这种我们意识不到的东西——潜意识才构成我们所思所为。
透过潜意识理论,可以发现我们并不那么了解自己。我们在处理事情,对待他人,认识自己的时候,都不能流于表面,而是要挖掘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2、可以塑造人格
美国心理学家伯尔赫斯·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行为,即如果一个动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比如,婴儿偶尔叫一声“妈”,妈妈便报以微笑和爱抚,于是孩子学会了叫“妈妈”。
“如果能对环境进行足够的控制,我能把一个孩子塑造成任意一种个人。”这是行为学派的一句名言。叶浩生认为,斯金纳的这一理论也恰好反映了人的可塑造性。人的偶然行为一旦获得好的结果,这种行为就会维持下来。一旦行为得到惩罚,就会倾向避免这种行为。
3、建立合作意识
正如自然选择过程导致了人类某些生理特点,进化过程对心理机制也起作用。经过自然选择,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心理机制被保存下来,比如合作,为了应对生存挑战而不被淘汰。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巴斯提到,一种生活在非洲的蝙蝠,以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为生,如果连续两昼夜吃不到血就会饿死;一只刚刚饱餐一顿的蝙蝠往往会把自己吸食的血液吐出一些来给那些频临死亡的同伴。
动物尚且如此,已经进化出了同情和同理心的人类,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更懂得采取合作行为。比如,与朋友共享食物,对他人伸出援助之手,甚至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互利共赢。
4、实现自我价值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人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以后,才会去考虑安全、爱与被爱的需要,才会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的最高需求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叶浩生说,它体现的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的价值和意义。
5、引导人们走向积极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为了修复创伤、治愈心灵,最重要的是增加幸福感和提高生活品质。
参考资料:人民网《人生需要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