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中感受太极轻功
作者马权友
“动似彩云追月,形如芙蓉出水。”这是对太极“轻功”的描述。太极轻功什么感觉?在《十三势行功歌诀中》就有“满身轻利顶头悬”之说。太极拳论也说:“一举动,周身轻灵。”这次我去桂林 旅游 着实感受了一把“重轻终何在,蓄意似猫行”。
这次桂林之行,遇上百年不遇的洪水,漓江不在清秀,江面没了倒影,只有凶猛下泄的似黄河之水。美丽的阳朔被大雨淹没,洪水吞食后的西街一片狼藉,看后让人伤感。连续几日,大多景点关闭,我们只好和众多游客来到尚开放的古东瀑布景区。
古东瀑布,距桂林市区很近,雨中景区,烟雨蒙蒙,古木参天,藤缠树,树缠藤,野趣横生。景区秀丽,空气清新,遍地开着红花却美的有毒的滴水观音。我们乘竹筏进入景区深处,美女对歌,山水相容,身临其境,飘飘似仙。上岸之后,雨后瀑布,水声不断,潺潺而来。古东瀑布,原可顺水攀登,而这回不行,因水势过大,只好旁行,观其势,听其声。虽没有涉水之美妙,但感瀑布水旺,声宏,足矣让人心旷神怡。
景虽然美,但脚下鞋让我牵扯了精力,观景的同时,还要注意脚下湿滑。我穿着一双沙滩鞋,却滑的难以上山路。到小店去买鞋,又没有我穿的合适鞋。无奈,只好小心翼翼前行。既使小心,因鞋不行,加上雨后石阶、木梯湿滑加青苔,还是时不时地打着趔趄。还好,凭多年练太极拳的功夫,趔趄被中定控制,一脚滑出,另一脚定住,全凭丹田之气固腰,全在裆内合劲补就。关键时刻,看出平时练拳裆内合劲的作用,化险为夷。
看着身边的行人,有年纪大的老人,人家都没事,就我打滑,是鞋的问题不假,还有别的问题吗?我一边观风景,一边悟道,游中又回到悟拳。我突然开悟。我知道,我练拳练的身体松沉,而且不是一般的沉,沉的让我上不了山,沉的让我上三楼都很难。这让我想到:有人与我搭手,上来就说我沉。我明白了鞋滑是一方面,鞋一滑,自身的沉,加大了重力,会加剧滑度,因此趔趄。但是,又滑不倒,是因沉稳又控制局面。这正是因功夫而滑,又因功夫所控。明白身沉的原因后,开始让身体松轻。
平时,我肩是松沉的,胯是下落的,重量全压到地上,地反劲也大,因此也产功夫。针对此游出现打滑现象,我开始研究由沉变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行走中,我突然把胯提起来,有如盒骨两侧的髋骨上吊,顿感身体很轻,迈步猫行。我在想,武术中的轻功是不是这样的?一边游,一边试胯的升降,提胯身轻,落胯身重,很有意思。
我又观察内气,真气是不随提胯而上浮的。我们常说,“上气不接下气”,还真是两层气,一是供呼呼,另一是真气固守于下丹田。正因为我们练太极拳放松,从上往下松,气沉丹田,身体才沉稳。也正是因为从脚往上松,提起胯,才感身体轻灵。所以说,练好太极拳,会沉稳中带轻灵。
游完古东瀑布,又游“冠岩”溶洞,出洞口又遇滑路。商家很会做买卖,在出口用商品摆成八卦路,弯弯曲曲,短途变长路,以便让游客买土特产。由于地面是很光的地砖,再加上人们雨伞掉下的雨水,地面很滑,胜过山路之滑。我走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小路上,小心翼翼,不由地又提起了胯,吊起了髋骨,身轻如燕,迈步猫行。(文/马权友)
7月6日,在桂林,拳不离手。
本文作者马权友 ,天津市宁河区人,大学文化,全国公安文联作家会员、天津作家会员、天津滨海摄影家会员,中国武术七段,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师承王西安,至今已习武三十多年,有深厚内功和高超武技,多次在天津和国际武术太极拳比赛中摘金夺银,培养弟子众多,为全民健身做出了贡献,多次在国家级杂志《中华武术》上发表有关太极拳论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天津滨海电视台、宁河电视台、《今晚报》、《渤海早报》、《天津政法报》、北方网等媒体曾报道了马权友传授太极拳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