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选备考方法:
1.准备好自己的书写。
有时间练练字,绝对有帮助。备考只有一个月,报名成功后就在网上买了申论答题卡,不停地练字。时间短,重点练了字体的大小、章法,努力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书法”。
2.练习草稿,草稿很重要。
不管是材料题,还是策论题,在下笔前打草稿,写关键词、划题眼、列逻辑线性图、编干点子。然后再下笔工整地书写。
3.答为所问最重要。
材料题其实不是你自己的认识来答,至少大部分不是。这个听起来好像很不可思议,但流水作业批卷的现实就要求你这样作答。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批卷人,哪有功夫管考生想什么?采分点才是唯一。因此,按问题去找采分点,然后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就行了。当然,有些比较开放的题,可能有50%是依据材料,另有一半会超越材料,把你自己的认识加进去。然而,这种题很少。因为不便于评分。
4.策论可以最先做。
卷子一下来,可以先把策论拿来做了。因为,这样时间多,思考比较清晰和完整,书写更工整一些,至少不会出现快交卷了时间不够的问题。这个顺序的优化,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扩展资料:
遴选备考注意事项:
一是报考的条件。
首先是人员身份要求,以下两类人群符合报考条件:
已经进行了公务员登记备案的在职在岗人员、参照公务员登记备案的在职在岗人员。(当然,其中部分省份还明确规定了公安、监狱、戒毒所等部门只能报考本系统职位)
然后是资格条件,比如对个人的职业(道德)素养、文化层次、年龄、工作年限进行了限定(比如品德优秀、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年龄不超过35周岁、2年以上基层经验等等)。
也有一些人员是限制报名的,比如违法违纪正在接受检查,还在服务年限内、还在试用期内等等,这些人员是不允许报考公务员遴选的。当然,如果没有获取单位的批准,那么也会不允许报考。(所以跟领导打好招呼还是较为重要的)
二是考试的相关内容。
考试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笔试,一个是面试。
笔试方面主要是考察政策理论水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等,通过案例分析题、公文写作等方式来进行呈现。
而面试方面考察的是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一些基本的素质。一些自主招考的单位还会设置一些专业知识、岗位知识的题目,我们叫做考前小测。
三是考试题型。
在考试的过程中,一般是分为归纳概括、对策、分析、贯彻执行等多个考试类型。
遴选考试中占比最重的是贯彻执行题,而且会考察其中的一些细节,这就很容易被小伙伴们忽略。比如公文改错,所以建议大家平时要看一下单位的红头文件,对公文写作有一个较清晰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