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第一,类别全、数量多、卷帙繁。 由于清代官修图书顺应了当时文化大总结的历史需要, 因而官修图书的类别全面,包括经 学、 史学、天文、历法、数学、农艺、文学等等各个方面, 其数量也是很多的。据不完全统计, 康雍时期的官修图书不下100种,大约平均三年编成两种书, 乾隆时期 不下120种,平均一年编成两种书, 这是以往任何朝代都无法与之相比的。而且, 官修图书中卷帙繁多者为数不少,一书动辄百卷以至数百卷, 更有10000卷 本的《古今图书集成》和收集3457种著作, 合计79070卷的《四库全书》,都是中国书史中罕见的巨著。 而这样的巨著出现在清朝前期,并不是一个偶然现 象。 第二,编纂质量高,印刷精良。清代官修图书的质量是较高的, 如《明史》一书从顺治至乾隆,经过九十余年而后成, 参加修撰者前后有二三百人。它不但是中国官修正史中规模最大, 历时最长的一次,而且其质量在历代官修正 史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又如《康熙字典》, 无论从体例上和所收入的字数上, 都可说是中国封建时代纂修字书的高峰。《古今图书集成》、《 续三通》、《清三 通》、《四库全书》等,都是被公认的高质量的书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至今仍被人们认为是目录学方面的不朽著作。 清代官修图书的印刷质量也是很高的。康熙年间所刻的《数理精蕴》 、《全唐诗》及《渊鉴类函》、《佩文韵府》等书,都是精刻本, 乾隆时在修撰《四库全书》的同时,用木活字刊印的《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也十分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