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来临,不断有高校传来消息说,要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反抄袭”检测,一旦被判定为抄袭,学生将不能如期毕业。随着“反抄袭软件”的普遍应用,在高校里,学校和学生之间便展开了一场“反抄袭”和“反反抄袭”的拉锯战,一个新兴产业也随之出现——近来,淘宝网上出现了大量提供“论文检测服务”的卖家,声称能提供“与高校检测结果相同的检测结果”。(新华网) 学校本着对学术负责的原则进行论文反抄袭,而有些大学生为了顺利毕业联合淘宝不法商家进行反反抄袭,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其中真理、无奈与利益的交锋对当事各方可谓韵味深长。谁是拉锯战中最大的受害者?学校?学生?笔者认为,最大的受害者莫过于学术。 论文抄袭是侵犯他人著作权的一种形式,凡是抄袭、剽窃字数达到一定比例,在司法实践中即被认定为侵权,行为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当前,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在大学生中日益泛滥。早在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进行的《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57%的大学生承认在网络上抄袭过论文。而随着现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通畅,这一数字恐怕有增无减,复制加粘贴就能轻松搞定论文,何乐不为? 分析这一现象,毕业生忙于实习、找工作而疏于对这最后一份大学任务的完成占很大原因,但从本质上而言,大学期间没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意识,大学生不具备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是其深层次原因。而社会上不重视学术、追逐名利的浮躁性也是促成此现象的大氛围,近日来曝光河北大学校长、云南中医学院院长、广东商学院一名副教授论文抄袭等等无疑给学术造假蒙上了厚厚的官样色彩,这样连最起码的诚信都不讲的教师何谈“传道、授业、解惑”?又怎能营造追求学术卓越、学术领先的良好学术氛围? “钱学森之问”探索的是中国现代为什么出不了大师,今天种种危害学术的行为及社会不重视学术研究的大环境无疑可以回答这一疑问。毕业论文作为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都可以造假,那未来的学术领域又将是什么景象? 高校使用的“反抄袭软件”多是由中国知网研制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是中国知网免费向用户提供的,其官方网站特意强调,该系统只提供给高校、科研机构、出版单位等机构用户免费使用,而不提供给个人用户使用,但淘宝网上卖家号称使用的也是知网系统,监管的盲区让不法商家月进百万收入,也为学术造假埋下了更深的社会隐患。 2010年8月,“CNKI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系统管理员曾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专区”公布,该中心已查封了十多个违规账号。但而现实情况是,淘宝网上的论文检测卖家数量长期保持在1000家以上。随着毕业季的到来,这一数据仍在不断上升中。淘宝网作为纯粹商业利益的网站,理应对注册的商家进行资格审查,我们不反对淘宝追逐经济利益,但不能因此完全放弃社会效益。 一个国家的科研学术力量高低是其发展潜力的重要体现,为了学术不再受伤害,社会、学校、学生都应从自身做起,向学术造假说不。知网CNKI万方维普期刊论文检测查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