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德禾翰通律师事务所律师马耀东向界面新闻分析,阆中市教育科技和体育局作为政府部门,将所谓“175 家单位未来 30 年食堂食材配送特许经营权”进行拍卖,显然有违市场经济规律,与国务院一再强调的政府要求落实“放、管、服”,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相背离的,同时其行为也明显违法。
拍卖公告显示,本次拍卖标的为阆中市公办学校食材统一配送服务30年特许经营权,涉及公办学校98所,学生总人数74245名,教职工总人数7583名,合计人数81828名;阆中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资公司食材统一配送服务30年特许经营权,涉及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资公司77个单位,参保正式人数10575名,单位临聘人员人数8000名,合计人数18575名。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98所学校、77个单位、10万余职工和学生、30年的食堂食材配送经营权,涉及群体之多、时间跨度之长、利益牵扯之深,无不让人对此次拍卖忧心忡忡。人们不禁要问,食品安全如何保障?食材品质和新鲜度、菜品丰富性和营养性、配送服务和质量如何保障?相关配送企业一旦违法违规、发生食品安全事件、降低餐标后如何强制退出?
1.8亿元起拍,对当地政府而言,一大波现金流或许可以解财政一时“近渴”;但对于10万余职工和学生而言,30年食材的不确定性无疑增加了“远忧”。对此,有媒体连发三问,非营利性和公益性如何保障、合法性和合理性何在、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猫腻”?
食堂食材配送关乎食品卫生安全,尤其是学校、行政机关等人员集中、还涉及未成年人学生的单位,食堂的相关供应都应该以安全为重。而这一拍卖公告,将这么多单位的食材统一配送的权利,集中卖给一个买家,这其中的风险隐患不言自明。
高价买下特许经营权的企业,会不会仗着垄断地位,坐地起价,高额售卖食材?如果出现了食品卫生安全问题,这个30年的权利还作不作数?企业30年间要风险自担,那么接受服务的各单位的人员,是否也需要风险自担?这好像也不太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其配送的餐食导致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赵岗镇戚城中学35名学生和3名老师在食用后呕吐、腹泻症状。连程序到位的招标,都没能将堵住食品安全风险管控的漏洞,价高者得的拍卖,真的能选到靠谱规范,保障健康的供应商吗?
以法律规范政府采购,就是为了贯彻依法行政方针,推进政府采购规范管理,避免私相授受拿回扣的不良现象,促进反腐倡廉,维护国家利益。而与食堂的相关采购,更应该有效保证食品源头安全,并且持续加强监管,保证食材采购的公开透明,确保食物健康优质,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