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简介:《中国出版》为专业理论刊物。
主要栏目有本刊特稿
改革与探索
经营与管理
市场与发行
报刊纵横
法制空间
编与校
外国出版
投稿,十之九九会石沉大海.一般,一月之内没消息,可另投.最好在稿件上声明没有一稿多投,声明等待时间.一稿多投不对,也用不着看人家脸色.处置稿件是你的权利,
多投可以但不能同时,可以投往名气大的媒体
一般人我不告诉他!给你说吧:一、从道德和法律上讲,不要一稿多投;二、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不要一稿多投;三、如果你是新手,没有发过文章或者很少发文章,对自己的文章又没有信心,你不妨多投几家。多投几家,多个机会。如果被发现,有人可能会说你不诚信,但他们不会永远记着你,并且更多的人根本不知道你是谁。
有一本新闻传播科学
《中国出版》立足于出版业,以“建构出版理论,活跃学术思想,积累出版文化,探讨改革途径,传播业内信息”为办刊宗旨,在政策阐释、理论探索、业界分析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是中国新闻出版业界的主流媒体与行业核心期刊。《中国出版》为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来源期刊,连续多次被评为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社科期刊,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新华文摘》杂志转载出版类文章的首选媒体。在中国人民大学2010~2012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中,《中国出版》论文转载量连续三年居百余种新闻传播期刊首位。 中国出版论坛本刊特稿“新闻出版如何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笔谈改革探索行业前沿理论探索版权之页报刊纵横学术园地数字时代书业实务媒介文化经营观察“走出去”谈出版史话司局长访谈(政策解读)本期人物(老总论道)焦点论坛海外视窗品书录印务观察调查报告市场监管 《中国出版》不设任何形式的投稿平台,唯一投稿方式为版权页刊登邮箱《中国出版》稿件的刊发需经过四审。在一审阶段,稿件如果可以采用或经过修改可以采用,编辑会通知作者或与作者本人联系(可能是电话、邮件、短信)。此阶段一般为期两个月(审稿期的时间以邮箱收到邮件日期为准)。在两个月内未收到编辑电话或邮件通知稿件,说明您的稿件未被本刊选用,作者可自行处理。《中国出版》一般不寄发或邮件发送“用稿通知”,作者如有需要,请与具体编辑联系,本刊仅对四审通过的稿件开具“用稿通知”。 作者来稿敬请注意以下事项:1.来稿篇幅一般在3000~6500字之间,附摘要、关键词。2.文章格式:页面设置为A4、纵向,正文为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一级标题用“一、”,二级标题采用“(一)”,三级标题采用“1.”的形式。3.通过电子邮件寄来的稿件请在邮件“主题”栏中写清文章题目。纸质来稿请直接寄到本刊编辑部,请勿托人代转或寄给个人,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4.来稿务必附作者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和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电子邮箱、职务、职称和所获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如果所投稿件是作者承担的科研基金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5.文章所引注释和参考文献均放在全文末尾处,首选引自公开出版的纸质文本,请用序号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标注[1]、[2]……6.本刊对拟用稿件有权修改,作者如不同意修改,请在来稿中声明。
80 浏览 4 回答
180 浏览 5 回答
130 浏览 8 回答
257 浏览 5 回答
149 浏览 4 回答
323 浏览 5 回答
241 浏览 6 回答
192 浏览 7 回答
236 浏览 5 回答
345 浏览 3 回答
217 浏览 6 回答
96 浏览 4 回答
342 浏览 6 回答
288 浏览 5 回答
246 浏览 6 回答
352 浏览 4 回答
254 浏览 3 回答
80 浏览 5 回答
309 浏览 6 回答
144 浏览 5 回答
354 浏览 7 回答
93 浏览 8 回答
108 浏览 4 回答
317 浏览 5 回答
281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