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当存高远。为此许多莘莘学子都把清华北大当成了十年寒窗苦读的目标,甚至希望将来能够出国留学。毕竟能够从中国这两所顶尖高校毕业,又出国留学,也就意味着前途无量。相信对于个人或者一个家庭来说,这是十分明智的选择,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但是,由于近年来,有一些高校生出国留学之后,归期渺茫,甚至为了工作入籍他国,以至于现在但凡听说有人出国留学,国人似乎不抱什么希望了。
不过,出国留学,或者在国外工作,未必就是没有了家国情怀。尽管有个别人说“外国的空气比国内的好”,也依然有许多留学海外的人才学成归来,为祖国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4年前,有一个浙江女孩胡海岚,就是在北大毕业之后,远赴美国加州大学攻读博士,留美12年后,毅然选择了回国。如今回国已经多年,她担任着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
一、学霸留学
1973年,胡海岚出生于浙江东阳的一个普通家庭,家中除了父母,还有一个弟弟。因为父母从小对她就进行教育,培养了很好的读书习惯,所以她从学生时代起就是一个“学霸”,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名列前茅,而且尤其擅长理工科,拿过全国物理奥赛一等奖。
1991年,胡海岚毕业于杭州第二中学,并以优秀的高考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生物系,完成自己人生当中的第一个目标。
几年的大学生活转瞬即逝,1996年,她北大毕业,获得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专业学士,并取得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入学通知书。
当时在生物学领域,我国的科研水平依然与美国有一定差距,所以想要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继续留学深造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此,胡海岚在当年选择了出国留学。
经过6年的求学生涯,于2002年,她获得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学位。
按理说,此时的胡海岚已经学有所成,该是回国效力的时候。不过,她并没有马上回国,而是选择了留在美国继续从事神经生物学的研究。
在2002年至2008年,她从弗吉尼亚大学实验室,到冷泉港实验室(科尔德斯普林实验室)进行博士后工作,长达6年。
这个时候,35岁的胡海岚不仅拥有博士学位,还有了研究成果,归国效力便提上了日程。
二、毅然选择回国
在美国工作6年后,胡海岚于2008年踏上了回国之路。很快,在同年12月,她加入了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担任神经环路与行为可塑性研究组组长。第二年,她入选了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回国这些年,她不仅主持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还主持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并作为骨干参加了科技部973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的研究工作,而且取得了许多成绩。截至2015年12月,她在《科学》,《细胞》和《神经元》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三、如今怎样
2015年,胡海岚开始担任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
她致力于研究情绪与社会行为的分子与神经环路机制,近六年来在情绪的神经编码、抑郁症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社会等级的神经基础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在应用价值的系统性原创成果,将为全球超过3.5亿人抑郁症患者带来了希望。
由于在情绪和情感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本机制这一脑科学前沿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胡海岚于2019年7月15日,获得“第12届IBRO-Kemali国际奖”;又于2020年5月,被授予“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荣誉称号。
四、结语
其实,胡海岚是一位难得的海归人才,获奖无数,如重量级的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等等。
而且如今,像胡海岚这样的女海归人才,并不在少数,仅仅是在浙江大学,就已经是藏龙卧虎,如: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的杨树、浙江大学27岁博导刘琬璐;浙江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陆盈盈等。
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谁说女孩子不适合做科研,实际证明了,女孩子一样可以做科研,而且成果不输于男生。
对于胡海岚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