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费尔斯曼是俄罗斯矿物学家、地球化学奠基人之一。1883年10月27日,他出生于圣彼得堡,童年却是在克里木的海滨度过的。那里有阳光、海浪、沙滩、棕榈树,还有遍布山冈的葡萄园。费尔斯曼的家就在辛菲罗波尔路临街的一座房子里。他最大的爱好是收集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石头,把它们当作宝贝一样地珍藏起来。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和小伙伴们攀上灌木和野草丛生的陡崖,用小刀和小锤子去采集岩石,要么就是到海滩上去捡各种光滑的鹅卵石。
费尔斯曼在小伙伴中成了出名的“石头迷”,并且随着岁月的增长而乐此不疲,痴心益重。他找到几本有关岩石知识的书,开始学做矿物学家,把收集到的每块石头一一贴上标签,上面记着它们的学名和发现地点。在他的眼里,每一块石子都有一段传奇式的曲折身世、一个感人至深的美丽故事。他深深感到,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充满奥秘的书,等待着人们去读懂它。
中学毕业后,费尔斯曼进入莫斯科大学继续学习。在莫斯科大学的科学殿堂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有关石头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他深感幸运的是,教他矿物学的老师是俄国杰出的矿物学家维尔那德斯基教授。他简直把沉默的、死硬的石头讲活了!教授谆谆教诲他的学生,不仅要研究矿物的性质特征,更要研究它们的来龙去脉,把它们看成是一部部活生生的生命史。只有弄清楚成矿原因和成矿规律,才能找到埋藏它们的地方。教授的话使他的心中豁然开朗,就像在黑暗的采石场通道里顿时点亮了一支熊熊燃烧的火把,照亮了他的探索之路。他立下雄心壮志:揭开矿物形成的秘密,找到打开地下宝藏的金钥匙。
费尔斯曼深知,要成为一个矿物学家,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和野外勘察相结合。他抓紧大学生活的大好时光,常常夜以继日地埋头于化学实验,分析和测定各种矿物的化学元素及其结构,探索它们在地球深处的运移规律,往往通宵达旦,直至清浩工清晨打扫卫生闯进来,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烧瓶和试管离去。另一方面,他在大学时代就重视把野外考察作为更大、更重要的课堂。每年夏天,他都打起背包到乌拉尔山区去实习,和采矿工人交朋友,拜他们为师。穿密林,涉急流,爬悬崖,钻矿坑,不怕艰险、疲劳、风雨和雷电。
费尔斯曼的不倦努力换得了累累硕果。在1907年大学毕业以前,他就在维尔那德斯基教授的指导下,发表了5篇论文,并因此获得矿物学会的安齐波夫金质奖章。1910年,27岁的费尔斯曼已经是矿物学教授,两年后他开设了世界科学史上从未有过的新课程——地球化学,把引起化学元素迁移的因素分为与原子本身性质有关的内部因素和由周围环境产生的外部因素两类。他简化了晶体化学第二定律,提出能量系数、价能量系数、共生序数等概念,为在苏联发现磷、铜、铁、镍等重要矿产做出了贡献。另外,他还提出了伟晶岩的成因和分类,开创了区域地球化学和矿床地球化学的研究领域。
1919年,费尔斯曼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并担任科学院博物馆馆长。他满怀热情不知疲倦地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还进行了大量的野外实地勘察工作,并在多方面取得了卓越的开创性成就。1920年秋天,为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时代所激奋的费尔斯曼,亲自率领一支地质考察队进军远离列宁格勒1300千米的希宾苔原。他带领考察队员硬是跨越断崖陡壁,穿过只有野鹿才敢涉足的荒原,终于发现了许多稀有矿产。1926年,他们又在希宾苔原的库基斯乌姆乔尔山发现了巨大的磷灰石矿床。1932年,他开始建立苏联科学院乌拉尔分院,3年后便组织了规模浩大的多学科地质普查。费尔斯曼身先士卒,始终在第一线指挥。重要的是,他不再像先前那样孤军奋战,他的学生和广大地质人员已逐步掌握了他所发现的打开地下王国宝库的钥匙——地球化学的科学理论。
费尔斯曼还曾写过许多语言通俗、妙趣横生的科普读物,诸如《趣味矿物学》、《趣味地球化学》、《我的旅行》、《岩石回忆录》、《宝石的故事》、《乌拉尔——苏联的宝库》、《俄罗斯石器文化史》等。在1934~1939年完成的巨著《地球化学》(4卷)是当时地球化学的权威专著,也是开启化学元素在地壳运动中变化秘密的万能钥匙,被誉为“地球化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英国伦敦地质学会为此授予他一枚用金属钯制作的沃拉斯顿奖章,这之前达尔文曾获如此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