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4月19日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上罕见的白化现象在深海鲨鱼身上也有发生,近日,一位新西兰科学家就在发布的论文中,公开了一张深海鲨鱼的白化照片。 据悉,这些深海鲨鱼它们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无光的世界里,彼此之间很可能利用生物荧光,进行交流。▲公开的白化鲨鱼照片 加州莫斯兰丁海洋实验室太平洋鲨鱼研究中心主任大卫·艾伯特说:“据我所知,这在任何特定的鲨鱼或鳐类中都不常见。我们研究人员能看到深海生物的机会本来就不大,所以亲眼见到白化鲨鱼时,觉得很有意思。” 面对这些白化鲨鱼,海洋生物学家想要了解,色素的缺乏是否对它们造成了影响,甚至会影响与它们相近的鳐鱼和鲨鱼。因为缺乏色素,可能会使它们更容易受到捕食者的攻击,或者影响它们识别配偶的能力,在使用生物荧光信号的深海物种中,这甚至可能对它们的交流能力也有所影响。▲白化与正常的鳐鱼 在奥克兰战争纪念博物馆,藏有许多自然 历史 收藏品和军事史收藏品,其中就有一个白化鲨鱼的标本。 新西兰国家水和大气研究所的渔业科学家布里特·菲努奇,在《鱼类生物学杂志》 3月份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就描述了这只大约30年前收集的,一只灯笼鲨(一种深海鲨鱼)出现的白化现象。 据悉,灯笼鲨因生活在深海,身体会发光而得名。这种鲨鱼身体通常是深色的,尽管菲努奇发现的标本颜色很淡,但它仍然有可以发光的感光器官。 她说道:“我看到这条小鲨鱼的时候,心想这是什么鬼?纯白的,竟然没有色素沉着。因为每一种灯笼鲨都有独特的光色模式,所以科学家们一直猜测它们会利用生物荧光相互交流。” 尽管菲努奇描述的白化鲨鱼仍然有感光能力,但她推测,缺乏色素可能使其他个体很难认出这只雌性鲨鱼是否可以成为伴侣,因此影响了它的交配能力。由于对这一物种的了解甚少,进一步的研究可能会揭示,它们之间可能是通过物种特有的感光模式,来进行识别和与同类交流。 菲努奇说,无论如何,这条鲨鱼看起来都很 健康 ,没有迹象表明它的白化是有害的。这只动物已经存活了一段时间,如果不是在当时的一次调查中被打捞上来的话,它可能还会继续存活。 尽管如此,这个标本,就像已经观察到的许多不同物种出现白化时一样,还没有成年。因为通常这种白化的生物,一旦过大很容易受到捕食者的攻击。 加拿大温哥华西蒙弗雷泽大学生物学博士候选人詹妮弗•比格曼表示,海洋深度通常会影响海洋生物的颜色,许多水域较深的生物顶部颜色较深,因此从上面看,它们似乎与深水融为一体,而从下面看,它们又与明亮的水面融为一体,但白化可能会影响这一点。此外,这些白化个体可能不太容易偷袭猎物。 比格曼说:“作为一个白化物种,会导致更低的适应能力。但我们没有看到大规模的白化现象,作为海洋生物学家,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海洋生物尸体。我们连对深海鲨鱼都知之甚少,对这种罕见的白化标本,就更不了解了。目前对于深海的知识发掘还严重不足。” (孙丽娜,审校:苜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