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绍青,1895年10月21日出生于安徽巢县农村一个清贫的家庭里。其父在乡间开私塾,靠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他3岁时丧父,寡母携他回到芜湖外祖父家生活。在舅父资助下,他上了私塾,老师管教极为严格,同时本人又聪颖好学,因而打下极好的汉文基础。10岁时他进了芜湖教会办的小学。该校有多名美国教师,他开始学习英语,且极为勤奋。小学毕业后他升入芜湖萃文中学,到高中三年级时,由于美国校长限制中国学生的活动而发生了学潮。吴绍青是学生代表之一,被迫停止了学籍,于是在家自学不息。1915年,在上海面粉厂担任技师的舅父邀他去当助手,他因已立志学医而婉言谢辞。这时他看到报上登载汉口一英籍医师招收医学生的启事,立即赴汉口应试,不料到汉口后发现并非正规学校而大失所望。适时他得知由颜福庆等创办刚一年的长沙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前身)正在招生,随即前去报考,因考试成绩优异被招收为该校第一班插班生。该校系七年制,前二年为预科,后五年为医学本科。1921年第一班10名学生毕业,均获医学博士学位。这10名毕业生中有吴绍青、张孝骞、应元岳、汤飞凡、姚克方和周诚浒等。后来他们都成为中国医学界的重要领导骨干,对中国医学教育和医学各个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吴绍青从湘雅毕业以后,先到上海工部局传染病院任住院医师,后到芜湖医院任内、外科住院医师数年,而后又转到南昌医院任内科医师。1929年他赴美国到波士顿哈佛大学医学院深造,在斯科特和福伊克纳教授的指导下研究血液病,并共同发表了一篇题为《白血病的治疗》的论文。随后,该文被西塞尔《内科学》第3版列为参考文献。这时,吴绍青患了轻度肺结核,住进纽约多都疗养院休养,并得以医师身份参加该院胸腔会议。从此,他开始对肺病学发生了浓厚兴趣,阅读了大量有关书籍和文献,深感肺结核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需大力防治。当他的病情静止后,他回到波士顿,改攻肺科,立志救治众多的肺结核病人。1932年,他婉言谢绝了师友的挽留,毅然偕在美国刚结为伉俪的夫人、前在中国南昌医院共事的美籍护士长埃尔玛克女士回到哺育他成长的祖国。仍在南昌医院工作,任肺科主任兼代院长,并在南昌西郊创办肺结核疗养院,还定期到郊外麻风院巡诊。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大举进攻中国。北平、天津、上海、太原、南京、武汉相继失守。在日军迫近江西时,吴夫人得美国朋友的帮助带领一子一女从九江搭外国海轮回到美国。吴绍青只身辗转到上海时,其肺结核复发,休养一年后,受聘任上海医学院肺科教授。此时上海已变成“孤岛”。上海医学院派朱恒壁、应元岳分赴内地勘察院址,筹划内迁。随后该院师生分批经安南(今越南)海防到昆明。吴绍青带领几名学生驻在河内,负责接应师生和搬运工作。他调度有方,给许多师生留下深刻印象。上海医学院先在昆明龙潭开课,后迁到重庆歌乐山。吴绍青除继续担任肺科教授外,还兼任重庆中央医院副院长二年。1944年,他获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再度赴美,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任研究员,并兼任波士顿麻省纪念医院及帝屈德肺病医院肺科主治医师。他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周密考察了美国的防痨机构和设施,深入了解肺结核的预防和治疗新进展。这时他与阔别了6年之久的夫人和子女团聚。1946年,他携眷回国,继续在上海医学院任肺科教授,担任医疗教学工作,并以极大的热情推动上海和全国的防痨事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政府重视防痨事业,吴绍青异常振奋,更加积极地参与各项防痨事务。数十年如一日,为中国控制结核病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结核病科学会委员、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顾问,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结核病科学会主任委员、顾问, 《中华结核病科杂志》和《中华结核和呼吸系疾病杂志》的副总编辑、顾问,中国防痨协会理事、总干事、副理事长,中国防痨协会上海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肺结核病防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等职务。吴绍青于1980年3月16日逝世,终年85岁。 结核病俗称痨病。在未发现抗结核的特效药物以前,结核病流行猖镢,结核病死亡占人口死亡原因的第一位。那时人得了结核病较今日患癌症还要害怕,得病的人很多,成为当时一大社会问题。吴绍青自30年代初专攻肺科以后,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肺结核方面。1932年,他回国到南昌医院后,除在该院加强肺结核医疗工作外,在南昌西郊创办了西山肺结核疗养院,并经常呼吁防痨。1937年,中华医学会结核病科学会在上海成立,吴绍青被选为委员。该会1943年改称中华医学会防痨委员会,他被选为主任委员。1944年,吴绍青出国考察防痨工作,1946年回国,除继续担任上海医学院肺科教授外,大部分精力投于防痨工作。他首先在上海医学院的支持下,在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今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前身)内拨出数间房屋,并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获得X线机和其它仪器,创建了上海肺病中心诊所,开展防痨工作。他从实践经验体会到,仅靠少数单位少数人是不能搞好防痨工作的。于是他积极活动,恢复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中断了的中国防痨协会,他被选为总干事,与副总干事陈湘泉一道大力推动全国及上海的群众防痨工作。他还发动、协助其他省市及一些地区恢复和建立防痨协会。他在上海,团结上海市原有的两个结核病医院和两个肺病诊所的约200名专业医师,为本市及全国举办各种训练班,培训专业医护人员,扩大防痨队伍。根据吴绍青提出的“重点检查,查出必治,治必彻底”的方针,他们采用装有缩影X线机的流动车对部分大学、工厂、企业和一些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集体肺部健康检查,以期达到早期发现病例,早期治疗的目的。他们协助许多工厂和企业举办自办疗养所(室),并派专业医师和护士定期查房、访视,给予必要的指导,收到既少花钱,病人又得到合理治疗的效果。卡介苗接种对预防儿童结核病,尤其儿童粟粒型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有良好效果,已为国际所公认。中国防痨协会大力培训一批接种人员后,立即推行这项工作。当时人们对卡介苗接种尚缺乏认识。吴绍青与刘永纯医师撰写了一篇《卡介苗无害论》的文章,提高了许多家长的认识,使他们放心让儿女接受接种。为了提高群众对结核病的认识,1947年2月中国防痨协会联合上海市各界知名人士及有关单位组成委员会,开展防痨宣传教育和劝止随地吐痰运动。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包括在路旁电线杆上漆刷标语;在火车、轮船、飞机、公共电车汽车上张贴宣传画;在中外报纸上刊登劝止随地吐痰运动的文章,在公共电车、汽车上进行劝止随地吐痰的广播;在广播电台的防痨讲座节目中由专家轮流讲授;在电影院放映正片前,先放映防痨幻灯片;发动全市30多万小学生在马路上劝诫行人不要随地吐痰等。上述活动的规模和声势均十分浩大,并历时5个多月。这些工作不仅在上海收到了良好效果,且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从1946―1949年,吴绍青的工作极为繁忙,几乎将全部时间与精力放在防痨事业上。他直接领导上海肺病中心诊所的日常工作,和医师们共同察看X线集体肺部健康检查的缩影照片,每周亲自看一次门诊,并参加上海防痨协会各项防痨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加强中国防痨协会与中央卫生部的联系,1951年1月,中国防痨协会由上海迁到北京,由裘祖源接替吴绍青的总干事职务。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防痨工作,吴绍青感到十分振奋,更加积极地工作以推动上海和全国的防痨工作。1951年国外报告异烟肼对医治结核病有效。1952年,吴绍青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协作,研制国产异烟肼取得了成功。该药物经上海第一医学院药理教研组分析,证明毒性很低,然后在中山医院、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一医院对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研究,证实国产异烟肼疗效高、副作用少、价格低廉。随后,吴绍青在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结核病科学会大会上宣读了该研究成果,并写成论文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上,使国产异烟肼迅速向全国推广,众多肺结核患者获得了及时的治疗。接着他与上海第一医学院病理教研组和微生物教研组协作,进行结核菌对异烟肼的耐药性与致病力的关系的研究。他们选择经胸部X线证实,痰涂片结核菌阳性并过去从未用过任何抗结核药物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服用异烟肼后,对其痰培养作耐药性测定,然后再接种在小白鼠和豚鼠身上,分别在1个月或2个月时用乙醚将它们杀死,取其脾、肝、肺和淋巴结作巨体观察和显微镜检查。将经异烟肼治疗平均7个月、资料完整的25例加以分析,证实全部痰菌阳性者均产生耐药性,临床症状仍有不等程度的进步。同时,证实耐药的结核菌对动物体的致病力也同样有所降低。但少数患者有差异。吴绍青认为这一差异是由于宿主和细菌在某一标本中的不均一性造成的。他主张只要临床上需要,可不必因结核菌产生耐药性而在给药方面受到限制。这一研究为当时认为应对结核病人给以长期合理地应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的主张提供了理论上的根据。1957年,吴绍青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成员之一,出席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防痨会议。在大会上他宣读了这一研究结果,受到与会代表们的一致好评。为了进一步发展上海市的防痨工作,1956年在上海市卫生局领导下,成立了上海市肺结核病防治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局王聿先局长任主任委员,吴绍青任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吴绍青负责拟订全市统一的防痨工作计划,指导全市防痨工作的开展,把上海市结核病院、中国防痨协会上海分会所属各院、所和上海第一医学院肺科三支主要防痨力量从业务和技术上统一起来,进行防痨工作。同时,他还组织每周举行一次病案讨论会,讨论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参加的人员有各单位肺科医师、放射科医师等。这对提高全市有关医师的业务水平有极大的帮助。吴绍青对于其他单位建立肺科的工作,无不热心帮助,如上海市胸科医院和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都得到过他的指导。在浙江嘉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一医院,收容了不少患肺结核的解放军战士。他连续3年组织一些结核病科和呼吸系内外科专家、医师利用星期日前去讲课、读片、示教、处理病例以及开展手术治疗,提高了该院的业务水平。随着人民卫生事业的发展,上海市组成全市性的结核病防治网的条件已经成熟。1956年,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成立了上海市结核病中心防治所,相继在1957―1958年全市各区县先后成立了结核病防治所,负责本区县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从此,全市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在中心防治所的全面规划下走向一个新的阶段。根据有计划的抽样检查,上海市结核病患病率自1957年的400/10万下降至1990年的64/10万;市区结核病死亡率自1951年的208/10万,下降至1990年的4.3/10万。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覆盖率不断提高。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型肺结核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明显减少。195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83.3/10万,1980年已无死亡。世界卫生组织亚太地区结核病组、美国、英国和罗马尼亚防痨专家到上海参观后,对上海防痨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无不赞叹。这些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市防痨工作者通力合作所取得的,当然也与吴绍青的长期辛勤劳动和献计献策分不开的。吴绍青在1979年全国结核病防治学术会议上指出:结核病仍是中国当前肺科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必须在一定时期内解决它,必须把好“治必彻底”这一关,治一个好一个,治寓于防,治愈率愈高,预防的负担愈轻。今后随着防治规划严格贯彻执行,真正做到“防治结合”,那么疫情的控制应该是完全有把握的。 近半个世纪以来,呼吸生理研究的飞跃发展,推动了肺功能测验在内科、外科、呼吸科和职业病领域的广泛应用。过去,肺功能测验在中国只有最简单的肺活量测验和测验常数。1956年起吴绍青等开展肺功能测验,利用新陈代谢仪改为肺量计,开展肺功能测验,以后陆续进口了新仪器,对中国正常人进行肺容量、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等一系列测验。吴绍青等在1956―1961年间陆续发表有关肺功能测验的论文24篇。他们在1961年编写出版了《肺功能测验在临床的应用》一书。这是中国第一本有关肺功能的专著。该书对呼吸生理、肺功能测验的价值、测验方法、肺功能正常常数和各类肺疾病肺功能的改变,均作了重点阐述。同时对测验方法和步骤的描述极为详尽,基层单位医师手此一册,即可开展测验。这本书在全国各地备受欢迎。50年代,中国有关肺病学的书籍屈指可数,许多医师大多阅读国外出版的专著,而国外的肺疾病的患病率及临床情况与中国实际情况有时大相径庭。吴绍青认为中国应有自己编写的专著,否则对肺科的发展极为不利。1959年,他与其他有关专家编写了《结核病学》 、 《实用肺结核病治疗学》等书。他还是上海第一医学院主编的《实用内科学》一书1952年、1958年、1972年和1980年版的编委,并是呼吸系统疾病部分的主编。这些专著对于肺病学知识在中国的普及起到很大的作用。60年代初期,中山医院肺科即对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进行肺功能研究,积累了不少资料,为呼吸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70年代,吴绍青根据他半个世纪的临床经验和渊博的医学知识,高瞻远瞩地指出:在抗生素和抗结核药物问世后,全世界肺疾病的流行病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肺结核和肺部急性炎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一部分病例则必演变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吸烟、大气污染和各种过敏原的长期作用,助长了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癌的患病率的上升。他认为结核病医师应扩大眼界,不宜囿于过去的狭隘的范围,只局限于肺结核病的研究。他大力提倡戒烟。在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结核病科学会召开全市性肺气肿综合讨论会上,他提醒上海市肺科医生应重视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防治。1971年,周总理指示卫生部成立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办公室,统一领导全国防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原性心脏病的研究工作。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了宣传戒烟的机构。这些事实与吴绍青的远见是不谋而合的,说明吸烟对慢性支气管炎的危害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吴绍青一生著述甚多,先后发表了80多篇论文,写过近10本肺科教科书和参考书。他丰富的肺科学识与经验,充实了中国近代的医学宝库,为中国肺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50年代中期,与肺科同事研究当时国内尚属空白的肺功能测验技术,获得成功,编印出版《肺功能测验在临床应用》一书。60年代,对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患者进行肺功能测验,积累不少成果和资料,为呼吸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吴氏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讲课生动,表述精确,逻辑性强,对基础理论和各种疑难杂症讲得深入浅出,融会贯通,取得极好的教学效果。并以满腔热忱帮助兄弟医院建立肺科,培训人员,传授医术,临床会诊,指导示教。先后发表论文80余篇,著有《实用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部分、《实用肺结核治疗学》等。1956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 吴绍青在培育人才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他长期担任上海第一医学院肺科教授和中山医院肺科教研组主任。他的教学方法具有独创性。他采取启迪的方法,用简练的语言,将肺部疾病从病理、病理生理和临床特点,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逻辑性强,因而效果极好,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他对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和进修人员都有明确要求和一套培养方法。他通过查房、病例讨论、教学讨论和胸腔会议等各种形式进行教学,循循善诱、反复启迪。他指导住院医师阅读国外文献并要求作笔记,鼓励写病例报告、病例分析和文献综述等,亲自为他们修改文章。他还鼓励主治医师、研究生和进修人员从事研究工作,撰写论文。在他的教导下,中山医院肺科医师每年在国内杂志上发表了不少质量较好的论文。上海第一医学院每年接受全国各地派来的肺科进修人员5―6名,20多年从未间断。医学院还举办了肺功能进修班多期。这些进修人员遍布全国各地,已成为骨干力量。据统计,全国有11所医学院校的肺科主任为吴绍青的学生。至于他的学生在全国结核病防治院所和综合性医院任肺科领导和医师者则更多。他的学生王鸣岐、王德理、诸荣恩等都是全国知名的肺科专家。60年代,中国《国外医学·呼吸系疾病文摘》月刊由中山医院肺科教研组担任主编。吴绍青发动主治医师以上的医生每月写一二篇文摘,他亲自对照原文仔细校正,藉以提高他们阅读英文杂志和编写的能力。他曾长期担任《中华结核病科杂志》和《中华结核和呼吸系疾病杂志》的副总编辑、顾问,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的编委。他十分重视杂志的质量,经常为杂志审改稿件,撰写专著。他规定自己每年至少写一篇科研论文,每篇论文,最少修改三遍,多至五六遍。论文质量要达到要求后,他才向外投稿。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中处理过吴绍青稿件的老编辑无不赞赏他严于律己的作风,不论中文稿、英文稿几乎不需改动一个字,一个标点。1979年11月全国结核病防治学术会议在杭州召开,吴绍青抱病前去参加,并作了报告。报告阐明了中国控制和消灭结核病的关键性问题,指出肺科工作者科学研究的方向。该报告后来发表在《中华结核和呼吸系疾病杂志》上,影响很大。在临终前的二三个月,吴绍青心绞痛发作频繁,虽在医师劝告下作了些休息,但只要身体稍有好转,就执笔撰文。直至逝世前两天他还为南京军区后勤卫生部办的《内科主任、主治医师呼吸系疾病进修班讲义集》完成了前言和一篇讲话稿。1980年3月16日上午,他还在指导年轻医师翻译《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理论》 (英文)专著,并邀上海市结核病中心防治所陈恒医师汇报上海市结核病防治工作情况。16日下午,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噩耗传到全国各地,各地受他教益的朋友和学生们,无不哀痛不已。他为中国防痨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生前还留下遗言,将自己的遗体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个人物简历1895年10月21日出生于安徽巢县。1921年毕业于长沙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前身),获医学博士学位。1921―1929年先后任上海工部局传染病院、安徽省芜湖医院和江西省南昌医院住院医师、医师。1929年赴美哈佛大学医学院深造。1932―1937年任南昌医院肺科主任、兼代院长。19371944年先后在上海、昆明、重庆任上海医学院肺科教授,兼任重庆中央医院副院长。1937―1980年任中华医学会结核病科学会委员、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顾问。1944―1946年赴美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任肺科研究员,兼波士顿麻省纪念医院及帝屈德肺病医院肺科主治医师。1946―1980年任上海医学院(1952年改称上海第一医学院)肺科教授、顾问,创建上海肺病中心诊所,任主任,到上海澄衷肺病疗养院(上海市第一肺病医院前身)指导工作。1980年3月16日在上海逝世。
要保证临床胸外科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恢复程度与满意度,就必须从提高治疗和护理水平入手,正确认识风险管理并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保证护理工作的科学正确进行。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胸外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舒适护理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病人来院就诊,其需求重点不外乎是医疗服务的有效及舒适。虽然医疗有效,但病人并不一定感到满意,反之,若在治疗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尊重、关心、爱护及帮助,病人必然会觉得舒适,即使病情没有得到改善,也会觉得医疗服务的有效。我院将舒适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相结合,运用于胸外科手术病人,使病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在护理人员协助下,达到一个人的身、心、社会、心灵的舒适状态。
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38例病人,年龄17-68岁,其中食管手术23例,肺癌5例,自发性气胸2例,贲门手术7例,纵隔肿瘤1例。
2 护理
2.1 术前舒适护理
2.1.1 创造舒适的环境 完善的卫生淋浴,中央空调,热水供应等设施,利用壁橱、床头柜妥善放置病人生活用品,利用艺术壁挂装点美化病区,适宜的声响、光线、温湿度,使病区清洁、明亮、安静、舒适,饮食每日配餐员预定,开展点菜业务,饭菜、开水、药品送至床边,合理安排护理流程,减少清扫消毒工作与病人就餐、治疗时间的冲突。病人感官受到良性刺激,有利于治疗。
2.1.2 营造良好的气氛 重视服饰美及护理人员仪表风范,入院接待热情主动,作好入院宣教,帮助病人处理好同室病友关系,使病人从新人际关系中获得舒适感,并因受到重视、关怀,使不愉快的程度降到最低,从而对本次治疗充满信心。
2.1.3 做好心理干预 提倡情感服务,面对面交流,灵活运用沟通技巧,因人而异讲解疾病有关知识,交代注意事项,评估心理状况,满足病人心理需求。来自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等社会关系对病人的支持与关怀也可使病人减轻或消除精神压力。
2.1.4 饮食指导 认真评估,指导合理进食,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
2.1.5 练习肺功能和有效咳嗽 向患者和家属说明开胸术后咳嗽排痰的目的和必要性,指导病人深呼吸,取半卧位或坐位,每日3次,每次10分钟,以增加肺活量,减少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咳嗽 方法 :半卧位或坐位,深吸气末停滞片刻后用力咳嗽,气体快速冲出,其运动促进分泌物向上运动或被咳出。
2.1.6 术前准备的舒适护理 向病人讲解术前准备的内容以及目的、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2.2 术后舒适护理
2.2.1 疼痛的护理 100%病人把无痛放在生理内在舒适需求首位 ,疼痛是病人最难以忍受的 ,也是舒适护理需求最迫切的问题。使用PCA镇痛泵是舒适护理的首选,它体现了持续恒定镇痛的效果,并使病人能够主动配合护理。术后可采取半卧位,降低切口张力,减轻疼痛。翻身、咳嗽时用手按压切口,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与身体同步移动,以减轻引流管刺激引起的不适,各种护理操作轻柔、熟练。
2.2.2 呼吸道护理
2.2.2.1 持续吸氧4-6L/min,48小时左右。 2.2.2.2 协助其翻身,并指导有效咳嗽,每2小时叩背1次,自下而上,由外而内,使痰液松动易于咳出。
2.2.2.3 常规雾化吸入。加入药物:庆大霉素8万U +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4000U+沐舒坦15mg,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2.2.2.4 吹气球练习
2.2.3 引流管的护理 向病人详细说明各引流管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以消除对引流物的恐惧心理。妥善固定,避免扭曲、受压、折叠、逆流,翻身时注意必要的依托、协助。
2.2.3.1 留置胃管的患者可用绳子将胃管系于耳后,妥善固定,告诉其防止脱出,保持引流通畅,可予以湿棉签湿润嘴唇,必要时予以湿纱布覆盖口部以减少水分丢失,增加舒适感。
2.2.3.2 胸腔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避免扭曲、受压、折叠,随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定时挤压胸管,观察水柱波动,每日更换胸瓶,发现异常及时 报告 医生予以处理。
2.2.3.3 留置尿管的患者妥善固定,翻身时避免压在皮肤下,尿管定时夹放,避免逆流,每日更换尿袋,每日清洗会阴部。
2.2.4 活动宣教 术后即可活动四肢、翻身等,鼓励病人早日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减少褥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2.2.5 睡眠质量差的护理 尽量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减少探视,保持室内安静,光线柔和,日常护理工作动作轻柔。同时做好心理护理以减轻心理负担。
3 讨论
将舒适护理融入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中,贯穿于全程护理服务中,使病人感受到舒适及亲人般的温暖,接受手术充满信心,为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病人满意度上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给护士提高业务素质带来新的动力,进一步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廖红辉.拓展舒适护理研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5(7):40-41.
[2]陆烈红.病人对生理与心理舒适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937-938.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患者;护理
胸外科手术后,患者从麻醉苏醒、创口愈合到生理功能恢复的过程中,正确、及时、多方面的护理必不可少。胸外科患者术后的护理,对手术治疗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根据胸外科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的问题,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 经验 , 总结 了一套较为系统可行的术后护理指导原则,根据这个原则,结合实际出现的问题,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工作,提高了对胸外科患者术后护理的水平,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1 术后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呼吸功能
胸外科患者手术后由于麻醉药及麻醉辅助药的作用尚未完全消失,加之胸部切口疼痛、胸带束缚等因素都会影响呼吸,甚至发生低氧血症。因此手术结束后患者常需入恢复室。调整患者处于良好的呼吸、循环功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意识。患者在恢复室期间,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1],合理应用麻醉药物,充分补充循环血容量,调整适度的血液酸碱平衡及电解质含量。必要时提高吸入氧浓度,根据病情或保留气管导管,或短时间的机械通气,以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CO2潴留及缺氧的发生[2~3]。
2 术后疼痛的护理
胸外科术后疼痛可导致呼吸循环功能、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等改变,甚至导致肺不张、低氧血症及高二氧化碳血症等并发症,影响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恢复。对术后疼痛的护理我们主要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疼痛原因,鼓励患者在心理上有战胜疼痛的信心;指导患者深而有节律的呼吸,并专注于呼吸运动,有效地促进肺的复张;护士和家属多与患者交谈或指导其有节律稳定地在皮肤上做环形按摩或双眼凝视一点,转移注意力,减轻术后疼痛;另外,可多听一些轻音乐,放松精神,以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3]。(2)应用镇痛药的护理[4~5]。对认为疼痛性质明显、原因清楚的术后疼痛,应采取预防性用药、定时给药,而不是待到疼痛难忍时再给药。同时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患者自控镇痛(PCA),术后应告诉患者应用PCA 的治疗目的和使用方法,并经常巡视,定期评价镇痛效果,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3)一般护理。协助患者进行体位变换、咳嗽等一些活动;妥善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尿管、鼻胃管;防止伤口感染;创造舒适的环境,避免强光、噪音等环境因素诱发或加重疼痛。
3 呼吸道的护理
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防治胸部术后并发症尤其是肺部感染至关重要。(1)病室环境要求:ICU 层流消毒病房室内温度20 ℃~24 ℃,湿度50%~60%。普通病房内要求空气新鲜,紫外线每日消毒一次,并减少陪护及探视人员,以免增加外源性感染。(2)术后体位护理: 麻醉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患者清醒后,血压平稳,可改半卧位,抬高床头30°~60°,以利于肺部气体交换,并能松弛胸腹部肌肉,减轻刀口疼痛。(3)保持呼吸道通畅:①指导患者深呼吸,并在深吸气末从深部咳嗽,以利于排出痰液。②经常给患者拍背。方法:患者取半卧位,操作着站在患者患侧,叩打对侧肺部,手掌呈杯状,用手腕的力量叩击健侧肺叶,从下到上、从外向内。③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给雾化吸入。用药:生理盐水20 ml,加庆大霉素8 万u,α-糜蛋白酶4 000 u,每日3 次,每次20 min,以稀释痰液,减少痰液阻力,有利于痰液排出,同时药物直接进入肺泡,减少感染。④鼓励患者吹气球。患着深呼吸而使膈肌下降,改善无效腔通气,有利于胸腔内积气、积液排出,保障有效通气,预防肺部感染。⑤鼓励患者床上活动。指导并协助患者下床适量活动,以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但避免过度,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慎重,以防意外。(4) 做好口腔护理。口腔护理能使口腔内的细菌减少,防止细菌下移,减少肺部感染机会。清醒的患者还可鼓励漱口,但应防止误咽。(5)正确使用镇痛剂。术后切口疼痛、插管不适,限制了患者咳嗽,术后应充分镇痛,应用止痛泵48~72 h或遵医嘱给予止痛剂,一方面减轻疼痛,另一方面可使患者充分休息,保持体力,避免无力咳嗽。(6)充分补足液体量。应注意给药时间和输液速度,避免过快引起肺水肿[6]。
4 康复护理
早期活动与康复锻炼在胸外科患者术后的护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术后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1)术后早期床上活动,麻醉未清醒前护理人员对患者做被动性活动,上肢各关节活动,按摩下肢。特别是老年患者,要经常活动四肢关节,尤其是膝关节以下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清醒之后,即可鼓励其做深呼吸。嘱其主动做指、趾、腕、踝、肘、肩、髋关节的活动,尤其是手术侧上肢的活动。待患者血压平稳后,即可翻身、转颈、半卧位或坐位。(2)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一般在术后第三天,病情稳定,胸腔闭式引流管已拔除,就应鼓励和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先是在床边椅子上坐片刻,每日2~3 次,第四天可扶床试走,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患者确实刀口疼痛较甚。下床活动不可勉强进行,必要时可给予镇痛剂,缓解疼痛后再下床活动,以减轻患者痛苦,达到预期的效果[7~8]。
【参考文献】
1 钟玲,杨明华.手术麻醉后患者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的观察与护理.福建医药杂志,2000,22(4):154.
2 张晓霞,邓曼丽,安静,等.胸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护理体会.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4):77-78.
3 于丽英.胸外科病人手术前后护理指导.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6):721.
4 于淑娥,李建萍.胸外科病人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镇痛及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2):33-35.
5 黄淑敏.胸外科手术病人术后镇痛及护理.天津护理,1999,7(3):92-93.
6 尹淑芳,高占清.胸外科患者术后呼吸道的护理.中外健康文摘,2008,5(7):91.
7 张丽娟,马玉梅,彭九玲.胸外科病人术后早期活动与护理.黑龙江医学,2001,25(8):615.
8 戚菊梅,张香云,张君毅.胸外科病人术后早期活动与康复锻炼的护理.河南外科学杂志,2006,12(4):97-98.
浅议胸外科护理论文相关 文章 :
1. 浅谈外科心理护理论文
2. 有关外科护理论文范文
3. 关于外科护理论文
4. 外科护理论文范文
5. 外科临床护理论文
苏东宁 中医科专家 职务职称:工会主席,中医副主任医师,安阳市中医学会理事医生简介:河南中医学院毕业,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治,尤其对胃肠、肝胆疾病和泌尿系结石的诊治有较丰富的经验。刘恒军 普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一科主任,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河南省血液病学会会员医生简介:北京军医学校毕业,从医30余年,进修学习血液内科专业。内科知识全面,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对急、慢性白血病、各种贫血、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 徐红英 普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一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血液内科主任医师,安阳市血液病学会常委医生简介:新乡医学院毕业,从事血液病诊疗工作10余年,曾在北京解放军301医院进修,擅长诊治血液内科疑难病症,对白血病、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紫癜等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有较高的水平。郭素清 普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医生简介:毕业于新乡医学院,曾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进修。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如:肺气肿、肺心病、肺栓塞、难治性胸水、肺动脉高压、支气管扩张、咯血、高通道综合征等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能熟练操作呼吸机和纤维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撰写国家级论文多篇。库现国 普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三科主任,肾病内科副主任医师,安阳市医学会肾病专业学会会员医生简介:新乡医学院毕业,从事医疗工作23年,曾在北京解放军301医院肾内科进修。擅长诊治各种肾病、尿路感染及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尿毒症及药物中毒的抢救方面填补了我市空白。崔新科 普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一科名誉主任,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河南医学院毕业,曾在解放军94医院及福建医科大学一附院内科进修。从事消化内科诊治工作30余年,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肝炎、肝硬化、胆囊结石、胆囊炎、糖尿病等疾病有较深的研究。门诊长期坐诊。杨改姣 普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六科副主任,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新乡医学院医疗系毕业,从事消化内科专业10余年,曾在北京301医院消化内科进修。擅长于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在胃、肠镜操作及内镜下治疗息肉切除、消化道狭窄扩张术方面有深入的研究。索瑞峰 普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医急救站主任、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安阳市急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呼吸学会常务委员。医生简介:沈新乡医学院医疗系毕业,从事呼吸内科专业20余年,曾在解放军301医院就修。擅长于各种呼吸系统疑难及危重疾病的诊治,对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仪、呼吸机临场应用有深入的研究。薛安斌 呼吸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医务科科长、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安阳市呼吸学会副主任委员医生简介:沈阳军区军区医学院医疗系毕业,从事呼吸内科专业30余年,曾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进修。擅长于各种呼吸系统疑难及危重疾病的诊治,对纤维支气管镜在肺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有深入的研究。李艳萍 普内科专家 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曾在解放军总医院、郑州大学一附院进修学习,擅长诊治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病、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尿毒症等肾脏疾病。同时在风湿及免疫病等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期刊发表论文8篇。司海琴 心血管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二二区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安阳市心血管学会秘书长医生简介: 河南医科大学毕业,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曾在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运动平板系统诊断冠心病,食道调博中止室上速,介入性治疗(安装起搏器治疗病窦、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等新项目。对诊治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有较深的造诣。耿现仓 心血管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二二区副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河南医科大学毕业,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曾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进修。擅长诊治诊治心血管疾病,对心律失常有较深入研究,对多例房颤病人成功实施了电复律,在救治急性心肌梗塞和顽固性心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陈桂玲 心血管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二科1病区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河南医科大学毕业,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曾在武汉同济大学进修。擅长诊治诊治心血管疾病。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性治疗有较深的研究。杨玉榕 心血管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二科1病区副主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心血管学会安阳分会委员医生简介: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从事临床工作16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在北京市心脑血管研究所(安贞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擅长诊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肌病、风心病、肺栓塞、各种心率失常及重度心衰、对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术及起搏器安装有较深研究,撰写论文多篇,著书一部。周国峰 心血管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六科主任兼介入科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医学学士,曾在阜外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及介入治疗技术。擅长心血管疾病内科治疗及心血管、外周疾病的介入治疗,在该领域有较深研究。主持安装我院首例永久性起搏器,获市级科研成果一项。董丽 心血管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六科副主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心血管学会安阳分会委员医生简介: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5年,曾在北京市安贞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擅长诊治冠心病(心绞痛、心急梗死、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病、心肌病、风心病、各种心率失常、重度心衰及肺栓塞等。对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心率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及起搏器的安装有较深的研究,撰写论文多篇,著书一部。苏怀谦 心血管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二科名誉主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安阳市心血管病学会常务委员医生简介:第四军医大学毕业,曾在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病进修,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诊治心血管疾病,对顽固性心绞痛、心律失常及难治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登记病诊治有较深入的研究。门诊长期坐诊。刘继明 心血管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门诊部主任,心血管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1978年武汉军区军医学校毕业,从事内科临床治疗工作20余年,曾在解放军161医院进修。擅长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率失常、心衰等疾病;对糖尿病、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病、肾功能衰竭具有较深的研究。参与编著《实用临床疾病诊疗》1本。在省级以上医学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胡俊祥 神经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七科主任,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河南医科大学毕业,曾在华西医科大学神经内科进修。擅长诊治脑血管疾病、癫痛、肌病、周围神经病等疾病。主持完成国家专利一项,获市级科技成果一项。吴庆周 神经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医疗专业,曾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进修。在放射性脊髓损伤研究方面获安阳市科技成果,河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发表国家级论文三篇,省级论文数篇。专长于脑血管病诊治与康复,各种神经性疼痛、癫痫的治疗,准介入治疗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疾病的治疗。李灿华 神经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神经内科名誉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会员,安阳市预防医学会理事,安阳市神经学会顾问医生简介:安阳卫校毕业,从医4O多年,曾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擅长诊治脑血管疾病、中枢及周围神经疾病、血管病、肿瘤等病症,对头痛、癫痫抽搐、瘫痪等有深入的研究。门诊长期坐诊。张秀 神经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新乡医学院毕业,曾在解放军301医院神经内科进修。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多年,技术娴熟、认真负责,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肌病、癫痫病、神经系统变性病以及其他疑难重危病症。门诊长期坐诊。侯爱中 脑外科专家 职务职称:外一科主任,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安阳市神经外科学会常务委员、安阳市危重急救学会副主任委员医生简介:沈阳医学院毕业,曾在北京天坛医院、中日友好医院进修。从事脑外科工作20多年,擅长脑外伤、脑肿瘤、脑积水、脊髓肿瘤的诊治。开展了自体颅骨回植、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显微手术。李安明 普外科专家 职务职称:外一科副主任,普外科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河南医科大学毕业,曾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北京医大第一附属医院进修,从事临床工作16年。擅长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乳腺肿瘤、肝胆肿瘤、胃肠道疾病及肿瘤的手术治疗。尤其在腹部损伤、肝脾破裂的处理方面有独到之处。申书安 普外科专家 职务职称:业务院长,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外科专业学会委员,安阳市普外学会副主任委员医生简介:新1992年毕业于山东滨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医学学士,曾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进修,一直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擅长甲状腺、乳腺、胃肠道良恶性肿瘤、肝胆肿瘤、胰腺、脾脏等器官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王克己 泌尿外科专家 职务职称:外三科主任兼碎石室主任,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安阳市泌尿外科学会常务委员医生简介:河南医科大学毕业,曾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泌尿外科进修学习。从事泌尿外科工作十多年。擅长泌尿系肿瘤、结石、畸形、前列腺增生症及男性病、性病的诊治。张希彦 骨外科专家 职务职称:骨科主任,骨科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洛阳医专毕业,曾先后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和天津骨科医院进修学习。擅长骨科各类疾病诊疗、率先开展了腹主动脉阻断腰骶部肿瘤切除术、平衡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外固定架及带锁髓内钉治疗骨折等多项先进技术。开展了椎间盘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手术。获市科技二等奖一项。张永飞 骨外科专家 职务职称:骨科副主任、骨科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1988年毕业于洛阳医学专科学校,长期从事骨科临床工作,曾在天津骨科总医院骨科进修。擅长诊治创伤、骨病、颈肩腰腿痛、椎间盘突出等疾病。何国英 骨外科专家 职务职称:骨科名誉主任,骨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安阳分会骨科学会常务委员医生简介: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多年,曾在北京六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进修。擅长复合组织瓣手指再造、推板开窗髓核摘除、脊柱骨折迪克钉植入固定。股骨头置换、全关节置换及胫骨阶段替代等骨科手术。左伟 骨外科专家 职务职称:骨科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1983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医疗系,从事骨科工作二十多年,曾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和南京军区总医院进修。擅长诊治四肢骨折,脊髓损伤、胸腹部损伤等骨科各类疾病。开展了血管神经移植、新指再植、血管神经瘤切除、脊柱骨折内固定术等。徐华瑞 妇产科专家 职务职称:妇产科主任,妇科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河南医科大学毕业,曾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进修。擅长诊治妇产科疑难危重病症和妇科手术,尤其对新式剖宫产和腹壁横切口妇科手术、阴式子宫切除有较深研究。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于合珍 妇产科专家 职务职称:妇产科副主任,妇科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从事妇产科工作15年。曾在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妇产科进修。擅长诊治月经不调、妇产肿瘤、不孕症、内分泌疾病,对难产处理、新式剖宫产术、妇科美容手术、阴式子宫切除术有姣丰富的经验,发表论文7篇、获科研成果一项。张雪芹 妇产科专家 职务职称: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医生简介: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曾经在北京妇产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进修。擅长诊治疑难病症,不孕症、妇科肿瘤等。对危急重症病人及难产处理、新式剖宫产、妇科各种美容整形手术、腹式及阴式子宫切除有丰富临床经验。发表国家及省级医学论文十余篇,编写论著一部,获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秦素霞 妇产科专家 职务职称:妇产科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新乡医学院毕业,曾在卫生部北京医院进修。擅长诊治妇产科疑难危重病症和妇科手术,尤其对妇科美容手术、妇科肿瘤、不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有深入的研究。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王爱香 妇产科专家 职务职称: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医生简介: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曾在北京妇产医院进修。对不孕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妇科肿瘤、各种难产的处理、妊高症的诊治等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擅长各式剖宫产术、全子宫切除、卵巢肿瘤等妇产科的手术操作。王栗 儿科专家 职务职称:儿科副主任,儿科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河南中医学院毕业,曾在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进修,从事儿科工作15年,能够熟练处理儿科疾病,在治疗危重患儿和疑难病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付梅生 麻醉科专家 职务职称:麻醉科主任,麻醉主治医师,安阳市医学会麻醉专业学会委员医生简介:河南医科大学毕业,从事麻醉专业三十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对各种高难度手术的麻醉都有丰富的经验。能熟练使用各种先进设备,麻醉质量及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对各种疼痛的治疗,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的顽固性疼痛的治疗有独到之处。许鸿英 麻醉科专家 职务职称:麻醉科副主任,麻醉主治医师医生简介: 新乡医学院毕业,长期从事麻醉临床工作,曾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进修。擅长静吸复合全麻、椎管内阻滞、各类神经丛阻滞、小儿及危重病人麻醉、大外伤术中急救、外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等临床工作。在各种疼痛治疗方面,特别在晚期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肖安生 五官科专家 职务职称:五官科主任,口腔主管技师医生简介: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毕业,从事口腔科治疗工作28年,有丰富的经验,擅长口腔内科、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治疗,开展了开放失活牙髓和人造骨植入治疗牙周病新技术,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张玲军 中医科专家 职务职称:家床科主任,中医副主任医师,市人大代表医生简介:河南中医学院毕业,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中医辨证治疗头痛、失眠、发热、咳嗽及心脑血管等疾病,曾在国家级医院专业进修心血管内科,对“气”的理论研究及运用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史阳明 中医科专家 职务职称:中医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河南中医学院毕业,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中风及中风后遗症、肝胆疾病和泌尿系结石的中医诊治,能熟练应用中医理论与方法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进行辨证施治。王诗伟 中医科专家 职务职称: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安阳市中医学会会员医生简介:河南中医学院毕业,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20年,曾在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和消化内科,擅长心脑血管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中风、冠心病、胆肾结石、风湿病、癫痫、面神经麻痹的中药治疗有深入研究,发表论文6篇,参与编写专著1部。秦泳 皮肤科专家 职务职称:皮肤科名誉主任,皮肤科主任医师,安阳市皮肤、性病学会秘书长医生简介:河南省中医学院毕业。从事皮肤、性病临床工作 30余年,曾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进修。擅长各种皮肤病、性病的诊治,对顽固性皮肤瘙痒症有深入的研究,门诊长期坐诊。屠春玲 皮肤科专家 职务职称:皮肤科副主任医生简介: 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中华医学会会员、安阳市皮肤、性病学会会员。从事皮肤、性病诊断治疗工作二十余年,师从皮肤界名医王诗祺、李景林、亢河,曾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擅长诊治手、足、体癣、尖锐湿疣、淋病、痤疮、扁平疣、寻常疣、带状疱疹、麻疹、银屑病、雀斑、神经性皮炎等病症,发表论文多篇。王梅琴 儿科专家 职务职称:儿科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新乡医学院毕业,曾在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进修,从事儿科工作15年,能够熟练处理儿科疾病,在治疗危重患儿和疑难病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栗清亮 风湿科专家 职务职称:风湿关节病科主治医师医生简介:河南中医学院毕业,从事风湿骨病临床工作20余年,1987年分配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工作,跟随郭维淮主任医师、教授学习平乐郭氏正骨。曾先后到湖北洪湖中医院、桂林铁路医院学习,采用中医正骨推拿及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结合中西药物内服外敷等综合治疗方法,主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颈椎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肩周炎、网球肘、滑膜炎、足跟痛等风湿骨关节病。张平 儿科专家 职务职称:儿科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新乡医学院毕业,1988年参加工作,从事儿科临床工作16年,擅长诊治小儿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疾病,曾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肾科进修,对重症肾病能够进行正确诊治,发表专业论文6篇,参编专著1部。史玉彪 儿科专家 职务职称:脑瘫疗育康复中心主任,儿科副主任医师,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会员,安阳市医学会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市卫生局“3—20”工程“小儿脑瘫的早期治疗”项目负责人医生简介: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对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深入的研究,独创全身经络穴位按摩加捏脊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对智力低下、早期聋哑患儿有完整的诊治体系,门诊长期坐诊。马香涛 儿科专家 职务职称:儿科副主任,儿科主任医师,河南省心理协会会员医生简介:河南医科大学毕业,曾在青岛医学院进修。从事儿科临床工作15年,对小儿疾病的诊治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诊治新生儿疾病、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对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治疗有较深研究。石俊英 儿科专家 职务职称:儿科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新乡医学院毕业,曾在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进修,从事儿科工作15年,能够熟练处理儿科疾病,在治疗危重患儿和疑难病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亢河 皮肤科专家 职务职称:皮肤、性病科名誉主任。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河南省皮肤与性病学会委员,安阳市皮肤、性病学会主任委员医生简介:河南省焦作医学专科学校毕业。从事皮肤、性病临床工作 30余年,擅长中西医诊治真菌病、湿疹皮炎、牛皮癣、斑秃、白癜风、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等疾病。获市科技进步奖一项,门诊长期坐诊。
188 浏览 3 回答
201 浏览 5 回答
346 浏览 5 回答
174 浏览 5 回答
289 浏览 6 回答
145 浏览 4 回答
195 浏览 4 回答
285 浏览 6 回答
107 浏览 6 回答
248 浏览 4 回答
345 浏览 5 回答
271 浏览 4 回答
241 浏览 5 回答
266 浏览 4 回答
203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