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写一篇关于疫情的论文摘要,可以去百度搜索一下,也可以在知乎上开一下大家的感受,谢谢
写作思路:写下关于疫情的病理变化。
湿毒、风邪是本次COVID19的主要病理因素,其产生和流行也具有显著的自然、体质特征。在多种诱因的共同作用下,湿毒挟风邪致病具有传播迅速、毒性炽烈、病情缠绵、易于传变等特点,并与诱发轻型、普通型患者向重型、危重型转化的炎症风暴的产生密切相关。
基于“天人合一的人”理论,分析了自然和物理COVID19暴发和流行的因素,并讨论了炎性病变的风暴在COVID19疾病病理特性和传输规则的湿、毒和风力。提出了以清热促肺、解毒消秽、健脾除湿、泻风疏络为主的CoVID-19治疗原则。
新冠疫情:
2020年2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疫情每日形势报告称,区域和全球风险水平均从此前的“高”区域和全球风险水平提升至“非常高”的最高水平,与中国一致。
当地时间2020年3月11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根据我们的评估,世卫组织认为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大流行。
医护人员防控新冠肺炎工作心得以及感受5篇
疫情爆发以来,有身先士卒、挺身而出的医护人员,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医护人员防控新冠肺炎工作心得以及感受,欢迎查阅!
两层医用防护口罩再加一个护目镜,两层防护服再加一层隔离衣,一双防护鞋再加两双鞋套,还有三层医用橡胶手套。2月12日下午,市三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告诉记者,赴×××区人民医院为新冠肺炎患者会诊那次,是他从医10多年来,头一次如此严阵以待地进行心理干预。
×××是2个孩子的父亲,平时和父母住一起,瞒着家人接受这次任务安排,他坦言“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兴奋”。“第一次觉得我的英雄梦离我这么近。”某某说。
2月6日上午8点多,×××赶到×××区人民医院,层层穿戴好防护设备,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轻症康复病区与重症病区。
第一位患者是女士,以前患过“焦虑症”。 ×××与她交流后,得知她因为对新冠肺炎不了解产生了焦虑。×××耐心做了解释,给予了支持性治疗。患者的眼睛慢慢眯了起来,露出了笑容。“我相信我可以很快好起来的。”听到她的话,×××也笑了,尽管笑容被厚厚的口罩遮挡。
第二个是小伙子,沉默寡言,交谈时很没精神,甚至有放弃治疗的念头。 “明显可以看出有了抑郁的症状。”某某对小伙子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认识到,通过前期治疗,他已从呼吸机输氧变为普通给氧,病情明显好转,只要坚强起来,积极配合治疗,一定可以痊愈。渐渐地,小伙子开朗了一些。
最后一位患者是位女士,一会担心输液慢了或停了,一会担心呼吸机停止给氧。 她认为是自己把新冠肺炎感染给了家人,深感自责和愧疚。经过开导,她说出了更多心事:“很担心我的小孩,他今年高考,希望不要耽误他的学习;我的母亲也在住院,她已经85岁了,身体会不会受得了?……”一个多小时的心理干预后,她的情绪平稳了很多。
从隔离病区出来,已是当天下午1点多。回到株洲,他把自己隔离观察了几天,才回到了家里。
这些天,×××一直关注着会诊患者的情况。得知前两位患者的心理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是那个小伙子,现在还能和医护人员调侃说笑了,他非常高兴。
×××市传染病医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集中治疗点,集结了×××市人民医院和×××市传染病医院共同组建的医护队伍,×××晚报记者走进医院,了解这个特殊群体的日常。
采访中,无论是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现场坐镇的医院领导,他们都不让×××晚报记者写他们的姓名:“我们只想好好干活就可以了!”
防护服太贵 穿上就多干点儿活
早上8点,晨会结束。
“今儿轮到你进去给患者查体了,小心点啊。”
“穿好防护装备,仔细点!”
在众人的叮嘱下,一线医生仔细地进行手部清洁后,开始穿着流程繁琐的防护装备:戴医用帽—戴医用防护口罩—穿鞋套—穿内层防护服—戴眼罩—穿胶鞋—戴第二层手套—穿外层防护服—穿鞋套—戴外层手套,然后缓缓进入了隔离病区,开始了他今天的工作。
“近距离接触和治疗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时,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极为重要,稍有不慎,就会被看不见摸不着且无孔不入的病毒趁机感染,危急之时,还有性命之虞。”他说这些话时,医院有关负责人的眼里,满是牵挂。
一线医生开始逐一进病房检查住院患者的情况。2号床的李明(化名)近来情绪不太好。是啊,无论谁不小心患了病,心里都高兴不起来。身体的病痛、心中的痛苦、埋怨的情绪和被隔离后的孤独感,对任何一个人的意志都是莫大的摧残。
这时,来自医护的关怀就显得尤为重要。
“李明,我又来看你了,今天感觉好些了吗?”
“好些了,可是……”话还没说完,李明就开始咳嗽了起来。
飞沫是传播病毒的重要途径,医生并没有躲开,反而快速走过去给李明轻轻拍起背来。
远离家人被隔离在病房中的李明,感动之余心中一阵酸楚,不禁红了眼眶。
“没事了,我们已经有疑似患者出院了,你再加加油,好好配合治疗,出院也指日可待!你看你已经连续两天都不发烧了,咱们马上就要看到光明了……”医生温柔地安慰她说。
患者点点头,开始配合医生进行查体。
看望完所有患者以后,两层又厚又不透气的防护服里的医生已是大汗淋漓。护目镜里捂出来的汗直刺眼睛,头发、内衣都是湿淋淋的。戴着N95口罩,换气也不是那么畅通,时间久了还有点头晕。但他没有尽快脱掉防护服,而是协助护士们又开始了新的工作。
“防护服很贵的,这段时间又难买,穿上了,我就多干点儿活,我得把它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他幽默地说。
隔离病区外 专家会诊严谨认真
上午10点,医生拿起对讲机,开始向隔离病区外的医疗专家组汇报患者情况:“确诊患者李明病情稳定,腹泻症状减轻,腹部不适明显好转……疑似患者王琳(化名)无发热、呕吐、头痛等症状,体格检查正常。”
隔离病区外的专家组开始讨论了。他们是来自市人民医院重症科、呼吸科、感染科的专家们,以及中医领域的专家。中医西医在这场战役中并肩作战,互相配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按今天患者的情况,之前的药物起效了,咱们可以继续用药……”严谨认真的专家主任严肃地说。
“昨天患者喝了中药以后,腹部不适明显好转。2号床的患者艾灸之后,腹泻情况也好多了。”中医专家欣喜地说。
……
病区外的专家们根据患者的查体情况,认真地讨论后开出医嘱。
拿到医嘱后护士们就开始忙碌起来。
隔离病房里的护士都是业务尖子
进隔离病房之前必须提前认真准备好要带进去的所有东西,大到沉重的医疗器械,小到患者要的生活用品……为了防止病毒传染,护士每次进去给患者做雾化、配药、治疗时,中间是不能再出来的,所以准备工作必须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两层手套扎针,对操作技术的要求真的很高,稍有不慎就会伤到患者或者自己。所以,在这儿的护士都是业务尖子,她们精湛的技术完全可以胜任,输液、打针样样干得好。
有位患者开玩笑地问护士:“你不怕进来被我传染啊?”
“怕啊,我第一次进来前怕得都快掉眼泪了,呵呵,可是我不能让你们看见,我得坚强,那样你们心里才有依靠,才能有信心,才能好得快些。”护士说。
治疗完毕以后,护士们还要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情况,出现问题随时紧急处理。她们一边和患者聊天拉家常,以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一边收拾病房,进行消毒,把患者用过的生活垃圾拿出病房放到指定的场所。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就是他们最亲近的人。
与此同时,消杀组的清洁工作开始了,这是病区内最脏最累的活儿了,不仅要清理患者的生活垃圾,还要对医护人员用过的鞋子、病区内的物品进行彻底消毒清洗,还要背着重重的消毒液箱对全病区地面和墙面进行消毒。几个小时下来,当脱下防护服、摘下手套和口罩的时候,汗水早已打湿了衣服、浸透了手上的皮肤,脸上也留下了深深的压痕,腰酸背痛自不必说。
他们休班时也必须住在医院宿舍
按照传染病治疗原则,所有医护作为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员,也是被隔离的对象,所有人都必须住在医院的宿舍里,即使当天休班,也不可以外出回家。
下午3点,消杀组的新手妈妈交班后躺在宿舍看着手机中的照片偷偷抹着眼泪:她远在大同的家中还有一个尚在哺乳期的婴孩。上个月接到上一线通知的那一刻,她流泪了,但她擦干眼泪后,把孩子安排好,带上回奶药,收拾好行李毅然决然地奔赴疫情的最前线。
下午6点,一位身材娇小的护士脱下防护服时,累得直不起腰,身体好像快散架了。她顾不上休息,掏出手机给儿子祝贺生日:“对不起,妈妈不能陪你,祝你生日快乐……”
医院有关负责人叹口气说:“这种情况太多了。大家真的很不容易。我们一位护士身患阑尾炎,大家都劝她不用来了,可她坚持要上一线。每天晚上回到宿舍就开始打吊瓶,白天还要坚持上岗,手背上的针孔每天被双层手套捂出的汗泡得不成样子。一名护士,家里父亲和弟弟都生病住院了,只有老母亲一人照顾病人,舍小家为大家的她每天晚上打电话给母亲的时候都偷偷抹眼泪。”
而另一位休班的医生正在打电话聊天,但不是和家人通话,而是和患者:“嗨,我们也处于隔离状态,咱们可算是生死之交了。可惜我们的住宿环境远远不如你们呢,你们才是VIP呀!”他们用幽默拉近和患者的距离。
而此时,窗外的万家灯火格外璀璨……
2019年岁末,因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传播速度之快,令人震惊。在医院党委及院领导的带领下,全院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沉着应战,采取措施,开展抗击疫情行动。
为积极应对突发疫情,某某总医院建立了强大的防控体系,立即组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医疗梯队, 科室接到通知后,医护人员积极报名,“我工作年头长,有经验。”、“我年龄小,没有家庭负担。”一声声“报名”,一句句“我可以!”科室微信工作群中接起了长龙,成为了这个冬天最温暖的语言,也成为我们最铿锵有力的誓言。
有些同事退掉了春节回乡的火车票;有些同事取消了出行旅游的机票和酒店;有些家在远方的同事只匆匆与年迈的父母团聚了片刻就折返回京,实现了全科全员备岗,每个人都在为抗击疫情倾注全部的力量。值班医护在病区内张贴各种宣教单,为住院患者宣讲疫情防控知识、演练七步洗手法以及如何使用快速手消液等。科室口罩储备告急,调集所有力量,护士某某的父亲远在山东老家,为科室医护人员采购口罩,并快速邮寄到科室。
面对疫情,有多少人舍小家、为大家。 科室的某某医生,他的爱人是门诊部及医患关系办公室的熊怡南医生,两人的家乡是此次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在得知家乡疫情后,他们毅然退掉返乡机票,返京回岗值班坚守。熊怡南更是写下了请战书,请求支援家乡武汉。她在请战书中写道:“他们正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我又如何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置身事外?”,“大疫当前,我更愿意选择与昔日战友并肩作战,负重前行!”。夫妻二人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同样为人父母,同样为人子女,只因那一身白衣,一位父亲的选择不再只是孩子,一位母亲的承担更是为了大众。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总医院医护团队唯一能做的就是团结一心,每个人尽自己所能,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感谢这支优秀团队每一个默默付出的人,言行中彰显着最无畏的一面。致敬平凡岗位中治愈病患的仁韧医者,生命中蕴藏着高尚的灵魂。病毒无情,大爱无声,携手前行,共克时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是党员我先行!”抗击疫情战役打响以来,某某市三医院内科党支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医院党委的号召,迅速行动,党群连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筑牢“生命防护网”,全力以赴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役而努力。
爱心援助支援,勇用于担当。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内科党支部广大党员和职工冲在了战场的第一线,用专业技术投身到这场没有硝无声的战斗中去,舍小家为大家,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援前线疫情防控工作。在医院派送援鄂的两批11名医务人员中,内科党支部片区有8名医务人员,其中中共党员2名。援鄂中的普通群众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激情满怀写下入党申请书向党表决心。在疫情面前,内科支部党员和普通职工,主动担当作为,让党旗在防控疫情一线高高飘扬。在院的内科支部党员和职工群众已经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奔赴前线,扛起责任,担当作为。
加强培训,筑牢防线。 内科党支部发出全力抗击疫情倡议,组织并号召支部各科党员学习、宣传新冠肺炎防控指南,充分发挥科学宣传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奋战在一线的临床医护人员,认真筛查可疑病患,做好科学健康知识宣传,引导广大患者及家属不信谣、不传谣,科学防控,理性应对。同时,筑牢自身安全卫生安全意识,加强个人防护,共同筑牢防控阵地,确保病区、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党员在前,投身志愿。 内科党支部多名党员及职工群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党员和普通职工积极参加医院党员志愿者队、青年突击队,牺牲休息时间支援门诊疫情筛查及发热门诊的工作,发放宣传资料,认真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隔离、救治等工作。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内科党支部每一位党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为群众作表率,带领职工群众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战役中,不畏惧、不退缩、不计个人得失,筑牢防控坚固堤坝,为打赢防控战役贡献力量!
1月30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组织全省医疗专家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咨询会。会上,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重症救治组组长、某某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艾宇航教授向杜家毫汇报了某某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某某团队身先士卒,全力抢救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的事迹。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听完介绍后,都被某某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抢救患者生命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不少人现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杜家毫也对某某及其团队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为他们点赞。
1月27日晚,某某市中心医院接到冷水江市的求助电话,称有一名61岁的“新冠肺炎”患者需要紧急支援。当晚,该院救治专家团队便前往冷水江进行会诊,评估病人情况后决定转往某某市中心医院进一步救治。28日零点五十分,患者被转至某某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负压病房,医院高度重视,立即组织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急诊内科、感染科、医务科、院感办、传染病管理科等科室进行全院大会诊。随后,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某某市“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小组组长某某便带领ICU专家团队全副武装进入负压病房,全力对该患者进行抢救。
患者入院时呼吸困难,在麻醉科专家的协助下,救治团队成功进行了气管插管,及时为其输送了生命的“氧分”。某某发现,由于患者呼吸衰竭,通过数小时的救治后,效果并不理想,便考虑需要采取俯卧位通气。在反复向上级汇报、沟通后,得到了省里专家的大力支持。可是,对于一个处于深镇静状态、全身插满各种管子、且体型较肥胖的危重患者来说,要从仰卧位变成俯卧位何其困难,稍微操作不当就会危及患者生命。
“平时在ICU,我们需要4—5个人来为这类患者翻身,可是在当前特殊情况下,要尽量减少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密切接触,我们最多一次进去三个人,只能利用现有条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
随后,某某带领一名医生和护士,穿着行动不便的防护服,戴着影响视线的护目镜,为患者完成了超高难度的翻身,本来只需要半个小时的翻身,他们用了近两个小时才完成。可是俯卧后患者鼻咽部的各种液体便不停流出,面部固定管子的胶布脱落了,胃管出来了,气管导管松动了……
“一定不能让气管脱落。”某某立即反应。由于视线不清楚,俯卧之后患者头抬不起,口唇处不能暴露在外,某某和现场医护人员一起想尽一切办法,三个人经过了几次反复试验,才重新将患者身上的各种管子进行固定。
这几天,某某团队每天要为患者进行数次俯卧仰卧通气的交替,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穿上防护服后,他们就是最勇猛的“一线战士”,来不及考虑感染风险,他们的眼里只有病人,病人的一点点好转,就是支撑他们一往无前的动力和希望。
据悉,某某市中心医院是省市卫健委确定的第一批“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和全市危重病人救治定点医院,自1月20日疫情爆发以来,该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全院上下积极响应,踊跃请战,医院某某0余名党员干部和技术骨干写下请战书,申请加入医院“新型肺炎”医疗救治小组,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8名医疗应急救援队员入选全省支援湖北第二梯队,近十名医护人员向党组织递交入党 申请书 ,请求在抗疫一线接受考验,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为某某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1] 俞文兰,孙道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一线女护士心理健康风险及干预对策[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0,30(6):200-217. [2] 程家国,谭晓东,张玲,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及隔离留观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20, 20(1):1–5. [3] 马楷轩,张燚德,侯田雅,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隔离人员生理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医学, 2020, 27(1):36–40. [4] 马良坤,段艳平,郑睿敏,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孕产妇心理调整专家建议[J].协和医学杂志, 2020.1674–9081.20200031. [5] 李少闻,王悦,杨媛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居家隔离期间儿童青少年焦虑性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34(2):135-142 . [6] 董人齐,周霞,焦小楠,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隔离人员心理状况调查研究[J].康复学报, 2020, 30(1):1–4. [7] 徐东。复盘思考迎接大考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物流启示[N/OL]. [2020-02-24]. [8] 董炜疆,宫惠琳,刘文彬,等。新冠疫情下留学生医学基础课网上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2):125-128 [9] 吕海侠,王渊,张莉,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学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2):135-142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EB/OL].[2020-0123].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EB/OL].[2020-01-22].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EB/OL].[2020-02-06]. [1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四川省实施细则(第一版)[S].成都,2020. [14] 姚宏武,索继江,杜明梅,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感染防控难点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6):200-217.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 368-2012[EB/OL].[2012-08-01]. [16]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国卫办医函[2020]75号[EB/OL].[2020-01-26]. [17服装设计毕业论文 陈明壮,查静茹,鲁超,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综合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实践[EB/OL].[2020-03-21]. [18] 孙晨,江亚南,赵继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21(3):47-52. [19] 徐燕,刘洪生,胡克,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肺癌患者临床管理[J].中国肺癌杂志,2020,23(3),136-141. [20] 杜娜雯,白日兰,崔久嵬。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及治疗策略[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9,26(4):454-462.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EB/OL].(2020-01-23)[2020-03-1]. [22] 黄耿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实施普通外科手术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0,29(2):127-130.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EB/OL].(2020-03-07)[2020-03-09]. [24] 王玲玲,杨丽,王彩虹,等。“6S”融合目视化管理在援鄂医疗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管理中的应用[J/OL].护理学杂志,2020,35.(2020-03-19)[2020-03-22]. [25] 李宝金,邬子林,胡波涌,等。疑似及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手术管理指引[J].广东医学,2020,41(5):1-4.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与预防指南[EB/OL].(2020-01-27)[2020-03-06]. [27] 周志强,孙星星,李世勇,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剖宫产术的麻醉管理[J/OL].中华麻醉学杂志,2020,40.(2020-02-25)[2020-03-08]. [28] 李太生,曹炜,翁利,等。北京协和医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建议方案(V2.0)[J/OL].协和医学杂志,2020,11.(2020-01-30)[2020-03-03]. [29] 操静,温敏,石义容,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抑郁及影响因素调查[J/OL].护理学杂志,2020,35.(2020-03-20)[2020-03-22]. [30]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母胎医师专业委员会。妊娠期与产褥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建议[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20,23(2):73-79.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S].2012. [32] 孟凡慧,范红艳,闻智。SARS疑似患者急诊手术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8):9-10.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EB/OL].(2020-01-20)[2020-02-26]. [34] 韩光,韩景田。方舱医院在遂行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8):117-118.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S].2016.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S].2009. [37] 刘俊峰,翟晓辉,向准,等。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方舱医院建设管理探讨[J/OL].中国医院管理,2020,40.(2020-03-02)[2020-03-04]. [38] 左惠敏,王冬。发热门诊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标本采集与转运管理[J].护理学杂志,2020,35(6):62-64.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S].2012.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EB/OL].(2020-02-04)[2020-03-01]. [41] 孙润康,张晓祥,徐进,等。基于5G技术的COVID-19方舱医院网络基础设施快速部署和应用探索[J/OL].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0,15.(2020-03-19)[2020-03-22]. [42] 郑喜灿,王志敏,赵丽,等。高原环境下方舱医院护理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19):65-67. [43]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J].网信军民融合,2020(2):9-15. [44] 白莉,杨达伟,王洵,等。物联网辅助新冠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OL].复旦学报(医学版),2020(1):2-10+1[2020-04-09]. [45]王志心,刘治,刘兆军。基于机器学习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分析及预测[J/OL].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20(1):1-9[2020-02-21]. [4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2):145-151. [47] 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S].(2020-1-26)[2020-1-27]. [48]韩博学,张睢扬,韩永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9):1129-1133. [49]李硕,尹红波,刘杰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中医诊疗特点[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32(3):67-69. [50] 倪力强,陶宏武,杨小林,等。中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策略与分析[J/OL].中华中医药学刊:1-18[2020-03-06].
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 受新肝肺炎的影响 我们的生活 工作 学习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选取一个自己熟悉的领域 对新肝肺炎造成的影响后果以及以后的发展等等 从这些方面加以阐述
新冠疫情在全世界持续爆发,虽然目前看起来,新冠病毒如果发现得早,是有机会康复的。不过,近日有许多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在身体的多重器官,都会造成伤害,这些伤害甚至可能是永久性的。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刊文指出,英国重症监护医学学院专家说,透过观察数以千计幸存下来的新冠病毒重症患者的情况,发现新冠病毒可全方位攻击人体,患者的肺部、心脏和其他器官都会受到新冠病毒的损害,并需要长达15年的时间恢复,可见新冠病毒是非常严重的。
新冠肺炎感染者患病期间的感受是很痛苦的,英国《每日快报》报导了英国患者杰米·伊斯特抨击很多英国人所谓新冠肺炎只不过是个「重感冒」的说法,他说在那「可怕的一周里」,他不仅动弹不得,还没有食欲,「就像被卡车撞了似的。」
有医学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不仅可以攻击人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和消化系统,还能攻击人的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
新冠肺炎是一种呼吸道疾病,主要作用于肺部。因此新冠肺炎首先伤害的就是肺部,肺部病症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
英国重症监护医学学院指出,新冠重症的患者当中,约17%的患者出现了所谓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这些患者的肺部有强烈的炎症反应,甚至出现肺部积水的状况,在没有医疗帮助的情况下无法呼吸,即便能在「人工肺」的帮助下渐渐恢复,其肺部的修复也会历时很长的时间,往往会持续数年,甚至最长可达15年。
《科学美国人》月刊4月6日一篇文章称,除肺部受损外,许多新冠患者还出现心脏问题——死于心脏骤停。每5个病人中就有一个心脏受损,甚至在没有呼吸窘迫迹象的病人中也会导致心力衰竭和死亡。
美国官方卫生研究院(NIH)旗下两名学者也发表最新研究结果,指出男性人体睾丸中的精原细胞、间质细胞和支持细胞,都是新型冠状病毒攻击目标,如果遭到感染可能导致男性「生精」失败。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教授张铭等人进行,也在网站「MedRxiv」上传的一篇论文,指出新冠肺炎损伤男性生殖功能、攻击睾丸,以致性激素水平显著改变。
国内大约有 2 成的病人,出现嗅觉、味觉异常问题。指挥中心也特别指出,未来有机会把这个症状列为病症之一。
台湾免疫学专家、前阳明大学微生物免疫研究所张南骥教授解释:「因为新冠病毒主要针对鼻腔做攻击,而你的口鼻咽是互通的,就像你吃面的时候,一不小心呛到可能就从鼻子跑出来了,所以病毒也可能在其中流动。」 17 年前的SARS同属于冠状病毒,至今仍有病人的嗅觉味觉没有恢复。
张南骥教授在日前接受《Heho健康》专访时,就提到新冠病毒持续未来还有可能出现脑膜炎以及听力异常的问题。「因为病毒向上走的话,最令人担心可能会伤到脑膜,虽然机会较少,但如果伤到听力的话,也有可能还会影响人的平衡感。」
而日本的医疗机构更是发现了新冠病毒可以攻击人的大脑部位,发现有新冠患者髓液中有新冠病毒存在,该患者因此患上了脑膜炎之类的病症。
《纽约时报》报导,3月初,一名74岁的男子,因为咳嗽和发烧,到佛罗里达州的急诊室就医,但X光检查显示「没有肺炎」,要他回家观察。但第二天,他已经「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义大利则有患者,因此出现了精神失常的情形。
中国第三军医大学研究团队近日在论文预印平台medRxiv上,发布尚未经过审查的论文,文中表示证实新冠病毒可直接攻击肾脏。不过,这个症状在台湾尚未出现。
另外,腹泻已经列入新冠肺炎确诊通报定义,指挥中心专家召集人张上淳说,确诊者腹泻情形从轻微到严重都有,有人甚至一天拉上7、8次。国内病例统计也发现,感染者病毒量在发病一周内最高。
所以,虽然新冠肺炎的治愈机会很高,但是它对身体的伤害和影响还是不容小视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尽量避免感染这种病毒,共同努力做好疫情防控,严防感染。
305 浏览 5 回答
253 浏览 5 回答
349 浏览 3 回答
282 浏览 4 回答
122 浏览 5 回答
212 浏览 2 回答
240 浏览 4 回答
224 浏览 5 回答
219 浏览 5 回答
271 浏览 6 回答
342 浏览 3 回答
194 浏览 4 回答
167 浏览 6 回答
229 浏览 8 回答
249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