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和信息安全。 近年来,在网络与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和形式化方法等领域做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一序列高水平论文,提出了一序列理论和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工具。在国际国内重要刊物和会议上发表高水平论文5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4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TSE)和影响因子3.0 以上期刊发表论文4篇以上;主持和参与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重点项目、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等各类项目30余项.注:TSE是CCF A类顶级期刊,月刊,每期4-5篇论文,全年约50篇,中国大陆从2006-2015年10年总共只有15篇。学习科研简历:硕士研究生 华中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中山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博士后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访问学者 澳大利亚昆斯兰大学(2012.12-2013.12)和Griffith大学(2010.10-2011.01)。主要学术贡献:1 在软件安全验证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软件模型检测一般返回单个反例,其存在两个主要缺点:信息不足及大大延长软件调试周期。我们对此进行改进,提出了大规模系统所有反例的搜索方法。尽管搜索的是所有反例,但其算法复杂度和性能仍然整体优于现有模型检测单反例搜索的最佳方法。2基于动态内存管理等新技术,提出了大规模系统模型检测的高效外存算法(IOEMC),解决了大规模系统模型检测内存不足和效率不高的问题。该算法比目前最好外存算法快2倍左右。3改进了卡纳基.梅隆大学图灵奖获得者Clarke教授等研发的著名模型检测工具SMV,使SMV的功能从时态逻辑扩展到时态认知逻辑。该成果得到利物普大学著名教授Michael Fisher等的肯定,Michael Fisher教授是形式化方法领域的元老级科学家。他们多次在state of the art中介绍这个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