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 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所长,先后在山西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大学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英国牛津大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英国牛津大学临床医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分子免疫学与分子病毒学。
延揽优秀人才
从学习到工作,我走了不少地方。留学变成了游学,边游边学。不同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早先,我一直在国内上大学、上硕士研究生,后来在英国做博士,然后又是博士后,最后回到牛津大学再工作,走了不少的地方——国内有山西、北京;国外有英国、加拿大和美国。我深切地体会到各地文化的差异。因此我认为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确实非常大。我在英国工作学习一共十年,受到英国文化的影响很深。英国人做事情稳重,尤其是进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一个延续性的过程,需要特别有耐心。另外,英国人跟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在做学问的时候,尤其是现在,不管是针对国民经济也好,还是科学前沿,是有两个面向,一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一是面向国际前沿。在英国,在进行学术研究的时候,延续性比较好,因为这个国家是相对保守的。英国牛津大学几百年没有多大的变化,便可以看出英国人骨子里的保守。科学需要延续性,不管是文化内涵还是科研软环境。我现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所长,首先就是想办法怎么继承微生物所的传统,怎样发展我们的文化。我认为不管是一个集体还是个人,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才可能做成一件事情。这种文化的影响,是对整个过程的影响。有一次在所里我想找一找戴芳澜院士(编者注:戴芳澜,著名的真菌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从1958年起专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兼真菌研究室主任)编的书,结果很难找到!所以我现在提出,微生物所及微生物所所有关的人员主编或者出版过的书应该在图书馆有保存,这代表一种文化和历史,对于鼓励后来人很重要。有人说过,一个单位的管理,最高的境界是文化管人,人们是靠优秀的文化与品德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发展,靠制定制度管人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最糟糕的管理恐怕是人管人。我同意这种看法,文化反映在各个方面。英国对我的影响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我又直接将其运用到了我现在的工作中。一方面大力协助中国科学院搞爱因斯坦讲座,进一步提升科学院的基础研究;另一方面更为尊重历史,提议以第一届所长戴芳澜院士的名字命名讲座。其实这些均是受到英美的影响。在牛津大学,也有纪念讲座,不仅仅让大家记住历史,记住前人对工作的贡献,关键还是激励后人:只要你认真,为研究所,为科学院或者为科学做出了贡献,后人不会把你忘记的。这种影响完全是综合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自己做的工作不光是属于一个人的,科学需要积累。牛顿说,“假如我看得比较远,那是因为我是站在你们这些巨人的肩膀上”,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不出什么东西。
这种影响还在于我对科研软环境的要求。我特别强调的是软环境。在我国很多地方的硬环境已经很不错了,当然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相对来说都做了很大的改进。现在关键就是怎样创造一个什么样的软环境。在这个方面,我认为中国科学院做得非常好。我们常常说第一步叫跟国际接轨。这方面现在我们已经做得很好。现在最关键的应该是跨越,怎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都牵扯如何给引进的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环境。软环境指的是文化、历史、凝聚力等综合因素。“筑巢引凤”,凤巢周围的环境将决定“凤”是否会持续地在这个“巢“居住下去,这就是软化境。现在跨国界的人才流动实相当普遍,尤其是现在所谓的全球化或者是相互依赖性,我记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喜欢用“相互依赖性”一句话。国际化也好,相互依赖性也好,最后发展的结局首先是经济社会的一体化。经济各方面互相依赖越来越严重了。经济依赖,经济社会驱动的结果是人才国际化,这是整个发展的大趋势。现在的中国科学院也是如此,给科学家提供很好的软环境,吸引许多人才回国进行科学研究。对我们来讲,人才是第一位的。我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做所长,主要抓两件事:抓钱抓人。我为科研人员创造抓钱的渠道,告诉他们什么地方有,并且寻找抓钱的渠道;抓人更为重要,首先这跟人才国际化有关系,我们创造来工作的条件,如果哪天工作不满意了,可以走,经济社会国际化的结果。实际上推动我们人才必须国际化,双向选择。如果只讲个人利益,那么关于硬条件方面工资水平肯定比不了国外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我们国家创造,或者每个单位自己创造小的软环境吸引人才,我们靠事业留人!这一块事业给科研人员提供的天地更为广阔,我想对大部分的回国的人员还是以这个为主要的驱动。如果说完全为钱的话,那么就没有多少优势。但是我们
也不能不管不问。从中央到科学院领导都提出,除了事业留人,适当的生活待遇也要留人。但这有一个协调问题,毕竟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个人也认为,还要考虑平衡问题。一个单位一个人光给所长、副所长拔得很高,最后鹤立鸡群,结果倒会把软环境破坏掉,重要的是大家齐步走!钱不是重要的,但是这也体现了一种价值的承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应该考虑,也必须重视!所里创造了相对好的软环境,但是对于个人来说,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机会是怎么把握的?所以作为一个人才,必须时刻准备着等待机会的到来,如果不准备,机会来了也抓不住。这非常重要。现在提倡国际化,不管是黄头发还是黑头发,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因为学术交流增多,再加上经常来来回回,交流增多,对国内国外的东西都比较了解,不管是科研的硬环境也好,软环境也好。这些关键是依靠国际交流,从这个意义来讲,人才的国际化太重要了,如果我们闭门造车肯定不了解。我们所现在大量招聘人才,包括在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上登了广告,自己又做了一些小广告,叫求贤若渴也好,最后的结局就是这样,一个研究所一个单位,能不能成功,主要看人才。有了人才,我们把硬环境造好,人才到了,再给他提供一定的环境,一定的研究经费,科学研究就搞上去了。
进行学科建设
近部署要有生物材料,尤其是生物能源的预研究,作为微生物所必须有所布局,为国家的战略需求,四年不行,八年,八年不行十年,但是必须要有储备。微生物的学科应用方面,从学科布局上,是和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的前沿相吻合的。我在英国进行科学研究得时候,要写项目申请,最后也得说这个项目将来有什么应用。要说我说这个项目将来的应用价值很远,人家一般也不聘你。做病毒研究,可能对控制艾滋病,或者对预报非典有用,
走到最后技术跟应用结合,需求还是一致的。如何寻找国际前沿?很简单:从需求找国际前沿!进行基础研究,专家时常说目标必须明确,必须有目标,应用和基础,尤其是现代科学,应用和基础越来越接近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科学发展前沿是一致的。包括现在的选题,整个科学研究的发展态势对我们的要求也是这样的,不能说这是我们的前沿,那个是他们的前沿,科学无国界,前沿就是前沿,不可能是中国的前沿。所以我们应该看到国家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国家的需求是什么?一般的需求再加战略需求。不光我们有传统学科,英国人、美国人也有它的传统学科,我们还是要与时俱进,看到我们的优势学科。微生物资源绝对是传统优势学科,要好好发展,怎么跟现在结合呢?怎么把资源想办法利用起来,想利用资源要把资源本身搞清楚,牵扯资源的分类开发,然后才能到应用,两者实际上不矛盾。我们拥有的物种、资源量是亚洲第一,这一点是我们的优势,利用这个优势,。我们要搞一个微生物代谢产物平台,好多关键技术要突破,突破以后筛选很重要的,还是我们的目标,面向国家需求、国际前沿。筛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治疗癌症的药物是有可能的,因为科学有好多不可预测性,从一开始的大方向来说,面向国际前沿,国家需求,传统的学科不在保持或者是继承,而是在于怎样与时俱进利用和发展它,发展才有生命力。
论文替科研说话
商人的目标就是一天到晚挣钱,科学家的目标就是要发表文章,在国外叫做要不然发表文章,要不然就消失(publish orperish,PP),还有一种说法,只有科技论文能替你讲话(paper talks),这两句话作为科学家从一开始做科学研究那一步选题记住两个P。招聘委员会之所以选我做微生物所的所长,论文说话还是起了作用的,过去的成就说明你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作为一个商人,办了什么公司,必须应该挣钱,做不好公司肯定倒闭。同样的道理,科学家拿了国家的钱,就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出成果。所有科研人员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人在这件事情上同情你,没有论文就意味着没有成果,国家的钱就是白费。从这个意义上讲,发表论文是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式。都说中国的作者在《自然》等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的命中率更低,一年大概只能发到30 篇的样子。我觉得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跟我们的过去比,我们现在的成就已经非常伟大了。任何事情都总是有一定的起点,相对来说,我觉得重视还不够,国家相对投资也少一点,现在硬件解决了,软件也正在逐步地改善,使我们有机会有可能往《自然》这样的杂志投稿,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百分比比他们低,也不奇怪。科研人员可能有很好的成果,但是却不一定能够把它写出来。所以我就提出三分之一加三分之一再加三分之一,有时候我们有很好的结果,但是我们可能没写好,做了半天的实验,也只完成三分之一的工作。一方面是渐进过程,没有到命中率高的阶段,另外也有对写作不太重视,写作,像高质量的论文拿出三分之一的精力写论文,从措词上各方面的组织结构上都要花很大的精力才可能把这个事情做好。剩下的三分之一,跟《自然》杂志这样的编辑沟通,沟通非常重要。不光《自然》这样的杂志,包括有一些看似专业的小杂志,人家给你退稿觉得不行,也要想办法沟通。另一方面,在撰写稿件和怎样对待编辑和同行评议这方面,最重要的是阳性的结果,不要觉得他有歧视,应尽量把事情往另一个方向想,尤其是同行评议,应该慢慢体会到,同行不给你把关,万一发出去,真的犯了错误,将来对你个人不好。只有文章替你说话,发了一个错误结论,那就说了反话了,这种情况下,对个人也是不利的。随着国际交流的加深,与国际同行交流现在越来越不是问题了,关键是你必须工作好、文章好。一方面我们强调客观上的原因,另一方面从主观上,应该正确面对这个事实,还是靠我们自己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和写好自己的文章。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发表论文与科学研究,作为科学家,尤其是中国的科学家,我们也必须时刻想着可能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应用性研究项目,成果直接推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