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管道能效管理的任务,一方面是指导优化运行,另一方面是促进规划、设计的优化。长距离输油气管道的能效管理,是在建立数据采集手段、能效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预测方法及相关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数据采集、能效分析、能耗预测、能效评价等工作实现对油气管道能效的监控,并提出优化管道运行的建议,提高能效,提出改进管道设计的建议,促进管道设计能效的提高。
传统的管道能效管理手段主要是优选耗能设备,通过提高站场耗能设备效率达到提高管道能效,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现代能效管理手段,一是将管道自动化技术、管道仿真技术、信息技术和节能优化运行的工艺技术、管理技术相结合,将最优化技术应用于油气管道系统,实现能效的提高;二是采用集中调控的运行管理模式,将设备维护与调控运行分开,设备维护机构只负责保证设备单体有较高的效率,调控运行机构负责监测设备单体运行效率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更重要的是调控运行机构负责统筹考虑运行方案的最优化,使管道、管网总体能效最高、能耗最低。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国际能源供应日趋紧张以及能源公司模式盛行等原因,为更好地实现提高能源公司油气系统总体能效的目的,作为连接油气能源生产、加工、销售的油气管道,其能效管理正在向着“上下游一体化”和“产运销综合能效管理”的方向发展。如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沙特国家石油公司、BP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及我国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业务覆盖油气田、油气管道、炼厂、成品油销售、城市燃气等上、中、下游业务的能源企业,已经初步具备了以油气管道、管网的能效管理为基础,进一步开展能源公司“产运销综合能效管理”的条件,其中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等能源公司,已开始了“产运销综合能效管理”方面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