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论文致谢语(精选12篇)
难忘的大学生活将要结束,众所周知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快来参考毕业论文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大学生毕业论文致谢语,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历了四年的辛苦求学,终于完成了这篇博士论文的撰写,其中包含了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老师们的辛勤指导和教诲,当然也少不了自己的不断努力。
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杨金才教授。无论作为一名学者、老师,还是为人,他都堪称我们学习的典范。他引导我们一步步走进学术殿堂,开阔眼界,规范习惯,并不断地给予我们教诲,对我们期以重望。我要感谢刘海平老师,他对我们严格要求,却不断关心我们的成长,我要感谢朱刚老师,他引导我们深入学习各个文学理论的流派,并以辩证的思维审视文学理论和文本,让我们从中读出了新意;我要感谢王守仁老师,他让我们重温了英国文学的经典,以不同的视角对经典进行解读,我还要感谢外国语学院所有的老师们,他们严谨的学风及良好的学术素养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的学术报告为我们开阔了学术视野,他们的默默关心与帮助使我们逐渐具备了一名学者所需的基本条件。
我还要感谢我亲爱的同学们,是他们与我共同学习,交流,与我分享学习的愉悦,分担困惑与烦忧。他们让我感受到了可贵的同窗之情,为我完成博士学业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每当我遭遇困惑,抑郁徘徊之时,他们总能群策群力,提供建议,帮我想办法解决难题。他们是麻晓蓉、陈琳、但汉松、胡碧媛、孙希佳、王莉、胡静、罗媛、姜礼福、樊淑英、张宇、赵凌霞等。我还要感谢我的爱人周隽,我的父母及岳父母,是他们支持我走上这条学术之路,并给我不断鼓励,让我坚持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写作。与别的同学不同,我从事的是外事行政工作,平时上班要花大量时间处理一些琐碎繁杂的事务,能争取业余有限的时间读书、学习、写作实属不易。由于平时工作、学习压力都很大,自己曾经一度徘徊,甚至犹豫是否还要坚持下去,是我的老师、同学及家人支持我坚持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写作。虽然经历了波折与辛苦,但我从中获益良多,不仅经历了精神磨砺,更进行了思维的锻炼,让我能以更为客观、理性和辩证的角度思考和阅读。
转眼要与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暂时告别了,我希望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依然能继续与我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切磋,共同进步,一起分享人生的喜悦与快乐。
我们即将毕业之际,首先向我的导师刘强副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刘老师在研宄方向的选择上给予了我极大的自由,从研宄方向的选择到论文的撰写,都得到了刘老师的悉心指导,在生活中,刘老师也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特别感谢研究生期间指导我的李贤老师,李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李老师的悉心指导将我带入车辆动力学控制领域,文中处处蕴含着李老师的学术思想,或深或浅,或明或暗。
感谢俞娇娇教授在研究生阶段对我的帮助,俞老师为课题组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在学术上指导我、也在做人品德上引导着我。感谢课题组的朱志文老师,朱老师在大论文和小论文上都给予了我不少中肯的建议。同时也感谢课题组黄雷老师、陈俊玄老师在这三年中对我的帮助和指导。
感谢102实验室王磊博士、徐祥博士、樊之景博士、孙嵩博士、江冬清博士、窦文之博士以及叶梅硕士、杨海硕士,是你们在科研中给予我无尽的帮助,在生活中给予我无尽的包容。感谢已毕业的吴志翔硕士,从考研到研究生即将毕业,一路走来都得到这位老学长的指点和帮助。感谢课题组同级的潘俊硕士、孙朝晖硕士、邱斌斌硕士、杨政伟硕士、彭影硕士,同时感谢课题组所有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以及XX级硕士班的全体同学,是你们的一路陪伴,我的研究生生活才更加的丰富多彩。
日光荏苒、岁月如梭,硕士阶段的学习既短暂而又充实。在即将离开母校之时,我为能从浙江大学智能农业装备研究所毕业而感到骄傲。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过程中,老师、同学、家人都给与了我莫大的关怀和帮助。至此,我向大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首先,特别感谢我敬佩的导师张京平副教授。感谢张老师三年来在学习科研以及毕业论文选题、研究、撰写过程中给予我的悉心指导。张老师平易近人、言传身教,总是能为学生着想,每次与张老师讨论学习生活上的困惑总能让我受益匪浅。张老师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实事求是的人生准则、淡泊名利的工作作风为我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张老师这些优秀的品德时刻在鞭策着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我将不忘张老师对我的教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其次,十分感谢王俊教授。王老师对每个学生真诚而负责,尽心尽力帮助学生。
王老师在学习上给了我极大的帮助,让我学会了能够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十分感谢您为学生的付出。
同时,还要感谢团队王永维副教授、程绍明老师和韦真博老师,在各位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也感谢各位老师在硕士期间给予我的关心与帮助。
感谢实验室的全体同学,感谢你们平日里对我生活与学习上的帮助。
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和女朋友钟姗,感谢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在我学习路上对我的支持和理解。
最后,向曾经给我帮助而未提及姓名的所有亲人、朋友、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感谢!
至此,毕业设计任务也将落下帷幕。在为期3个多月的毕业设计过程中,我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在研究中较多的借鉴国内外的成果。因此,我阅读了许多中英文文献,并纵向的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论文以及说明文档。通过本次毕业设计的锻炼,我从查阅资料的能力、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到对科学理论的理解能力、独立做出假设并解决求证的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
2、通过编程和仿真过程,我对QuartusII软件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编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它将成为我的得力帮手,也为我将来学习VHDL等编程语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感知上,毕业设计带给我一次从不懂到懂、从懂到创新的过程,这是异常珍贵的经验。
本次毕业设计的收获不仅仅是对本课题的一个入门性的研究,更为我未来从事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为这次毕业设计,我也对未来的.研究充满了信心。
本次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由肖萍萍老师负责管理和指导。肖萍萍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务实的作风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并从对待学术的态度以及为人处事等许多方面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影响,让我时刻保持正确的态度对待这次毕业设计,并获得了成果。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衷感谢研究生陈江龙,每每在我困惑的时候他给我以关键的点拨,让我茅塞顿开,使我的研究得以继续向纵深发展。
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四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感谢我的家人以及我的朋友们对我的理解、支持、鼓励和帮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所做的一切才更有意义;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才有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信心。
感谢学校和学院对毕业设计的安排。正因为有这样的机会,使我得以整合知识,创新运用,并极大的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曾经关心、帮助、支持和鼓励我的老师、同学、亲人和朋友致以最真诚的谢意和最忠心的祝福!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刘龙辉和助教詹超。论文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老师对本选题十分重视。提纲、完成初稿、修改完善到最后的定稿都一一过问,花费了大量心血。他的耐心教导给予了我很多灵感,使我受益匪浅。在此,也向以下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衷心感谢曾经指导过我学业的各位老师,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为本文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衷心感谢周围的同学和朋友,我们一起走过了难以忘怀的岁月,缔结了永恒而真挚的友谊。在论文完成过程中得到了你们无私的帮助,在此深表谢意!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全力支持,他们为我付出的太多,他们在生活和精神上的支持是我顺利完成学业的根本保证!
还有许许多多给予我学业上鼓励和帮助的师长、朋友,在此无法一一列举,在此也一并表示忠心地感谢。
毕业论文的结束意味着我在邮科院校区的学习生活即将画上句号!回首往事,心潮难平,感慨良多,但无论如何这些实实在在的经历,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记忆。在此,要特别感谢求学过程给予我无限支持和帮助的老师、朋友和亲人们。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从日常的学习,论文题目的确定到论文的撰写,程老师都给予我悉心的关怀和耐心的指导,给我鼓励和动力,也正是在她的指导和督促下论文才得以如期完成。
感谢我们一起在学校努力的同学,我们彼此关心、互相支持和帮助,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感谢他们对我学习、生活给予的支持和照顾。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还获得了许许多多人的帮助与先前研究工作者的宝贵资料,论文的研究成果离不开你们的协作和帮助,在此对你们表示深切的谢意。希望可以以本文向你们汇报,以感谢你们对我的关怀与帮助,感谢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与鼓励。你们永远是我的精神支柱和继续前进的动力。
所有帮助和关心过我的人们,尽管与你们为我付出的一切相比,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我仍要真诚地说声:谢谢你们!
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当我写完这 篇 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感慨良多。
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 x老师 。她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还有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四年中陪伴在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感谢他们为我提出的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有了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四年的学习生活
时间飞逝,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在这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很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一直关心帮助我的人分不开的。
本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准备工作开始到至今,经过几个月的反复修改,我的论文已经接近尾声。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肖萍萍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一直得到导师肖萍萍的悉心指导,肖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总体设计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导师都给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启发和建议。尤其是在最终定稿的时候,导师多次给予指导使得本论文更加的流畅,内容更加完善。正是在肖萍萍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下, 本文 的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在此,谨向尊敬的导师表示衷心的感谢,祝福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在论文的 写作 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很多难题自己一个人都没有办法解决。正是由于得到了许多学长的宝贵建议,以及同学室友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顺利的完成本论文。从你们身上,我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做人。
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没有人比你们更爱我,你们对我的关爱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给予我的理解、鼓励和支持,你们是我不断取得进步的永恒动力。
最后,还要对所有给予本论文工作以关心和帮助的人们以及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 本文 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 专家 表示衷心地感谢!
两年半的时间转瞬即逝,犹记初到安财的那个雨天,因为天气,一切都变得不太如人意,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街道,虽然那一天不那么美好,但还是一直存在记忆里,彷如昨日。转眼,就到了离开的时刻,有许多话想说,有很多的情绪需要宣泄,也有很多人需要一一感谢。
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相当有亲和力的他让我可以很自如地与他交流论文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他富有创新思维的学术想法每每给我以较大的启迪,严谨的治学态度着实让我佩服。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完成,张老师都倾注了大量心血,经常针对论文存在的问题和困境给予指导,尤其是在论文修改的最后阶段,更是不厌其烦地帮我察看论文中的小漏洞,犀利的眼神能洞穿一个不起眼的标点符号。张老师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一位学者应该有的治学态度,还让我学会了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在此,真诚地向张老师表示感谢!同时,还要感谢在论文开题阶段给了我中肯建议的武云亮老师和张廷海老师以及其他任课老师。
此外,我还要感谢一直以来对我学业倍加支持的家人,是他们给了我学习的机会,是他们无言的付出才让我能够安心读书到现在,待我毕业之后再慢慢回报你们。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心情难以平静,在研究生求学生涯中有太多的同学和朋友给了我莫大的帮助,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和本人自身学术水平不高,恳请各位阅读该论文的老师和同学对于论文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批评指正,非常感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两年半的硕士研究生生涯即将划上句号。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我要向那些曾经教导过我、帮助过我、激励过我的人表达由衷的感谢。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黄传新教授。黄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平易近人的做人风格深深地熏陶着我,使我受益终生。 本文 在选题、撰写、修改以及最终定稿都得到了黄老师的悉心指导,黄老师在人生态度、 思想 品质等方面对我的谆谆教诲必将激励着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坚持刻苦、奋勇向前。
同时,我要真诚地感谢经济学院的各位 领导 和老师,尤其是周加来教授、朱道才教授、李刚教授、张士杰副教授和汪增洋老师,你们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予了我很大的指导和帮助,让我感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温暖。
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感谢你们陪我走过这段青春岁月,感谢你们让我获得了珍贵的友谊与快乐。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室友邵磊、李昭和韩永强,感谢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上对我的帮助,正是你们的关心让我无比温暖,我会永远珍惜这段真挚的友谊。
最后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辛苦付出,感谢你们对我理解、鼓励与支持,这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你们永远健康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
时光荏苒,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涯即将画上句号,这段学习经历使我收获颇丰。如果本科阶段的学习生活是浑浑噩噩,那么研究生阶段使我更加清晰了未来的人生方向。在这段学习生涯中,我不仅学习到专业知识,而且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同学、朋友,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做人、做学问的道理。如今,我即将结束在学校的日子,迈入社会这个大学堂,未来我会经历更多,也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但是这段时间的积累对我的人生是一种激励,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在此,我要感谢那些传授我知识和在我困难时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
我最感谢的是我的导师张士杰副教授,在我刚刚推免为研究生的时候,最先认识了我现在的导师张老师。当时由他带着我还有师兄、师姐们一起做事情,我很髙兴能有这么一个机会向老师和师兄师姐们学习,那段时间虽然有点辛苦,但是很充实。后来,也许是缘分,很幸运的成为张老师的学生。感谢老师每一次认认真真的给我修改论文,当我把论文发给老师邮箱的时候,老师总是很快的给予我回复,小到标点符号都用红字给我标出来。这些点点滴滴,我都铭记于心。两年多来,老师做学问严谨的态度和为人处事的方式都深深影响了我,真心的感激老师。
同时也要感谢周加来教授、朱道才教授、范迪军教授、李刚教授、汪增洋副教授等经济学院全体老师,在研究生生涯中,帮助我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真诚的感激各位老师,谢谢你们的细心教导,使我能够茁壮成长。
我还要感谢我的师兄师姐和师弟师妹们。平时遇到困难,师兄师姐成了最直接、最容易获得帮助的人,他们总是不厌其烦的解答我的疑惑。当老师布置任务时,师弟师妹们尽力辅助我完成任务。在此,感谢你们,有你们的陪伴,使我的研究生生活更有意义。
最后,我要把感谢送给生我养我的人,我的父母。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近20年的读书生涯,是他们供我读书,让我能够走进高等学府。
这么多年,他们无私的奉献、默默的支持,让我知道背后还有你们这么强大的后盾。感谢你们,我的父亲母亲。
在这里,祝福所有的老师同学,祝愿大家事业蒸蒸日上,心想事成。
洞察力、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对科学的献身 精神 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这些使我受益匪浅,并将成为我终身献身科学和献身事业的动力。
在攻读硕士的这三年里,导师不仅为我创造了优越的科研和学习环境,使我得以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自由翱翔,同时在 思想 上、人生态度和意志品质方面给予了谆谆教诲,这些教益必将激励着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
真诚感谢教研室的XX博士和师兄XX硕士,他们不仅在学术上给我指引,而且在生活上予以帮助,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知识。感谢项目组成员在项目开发中的互助合作,正是集体的努力才使得项目进展顺利。
由衷感谢我的室友同学,他们开创性的研究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无数次的争论和探讨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
衷心的感谢我的父母和其他亲朋好友对我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没有他们对我的关心、鼓励和支持,我无法完成现在的硕士学业。
最后,感谢曾经教育和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衷心地感谢为评阅本论文而付出宝贵时间和辛勤劳动的 专家 和教授们!
不确定性原理,避免世界陷入绝对虚无
1927年,海森堡提出不确定性原理: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可能同时被准确测量。对粒子的位置测量越确定,则动量就越不确定;对粒子的动量测量越确定,则位置就越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必然大于或等于普朗克常数(Planck constant)除以4π,即ΔxΔp≥h/4π)。
不确定原理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原理,用海森堡自己的话说:“我们不能知道现在的所有细节,是一种原则性的事情。”也就是说,不确定性不是测量的技术有问题,而是事物的内在秉性。无论测量技术如何改进,永远都不可能做到绝对准确。不确定性原理也直接否定了机械决定论。
物理学家根据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进而推导出了微观世界存在着激烈的量子涨落:在时间极短的情况下,真空中会出现较大的能量起伏,物质粒子和虚粒子瞬间成对产生,又瞬间成对消失。量子涨落在微观世界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根据不确定性原理,当温度降到绝对零度的时候,一个粒子必定仍然在振动。否则,如果一个粒子完全停下来,那么它的动量和位置就可以同时被精确地测量。这样就违反了不确定性原理。一个粒子在绝对零度时的振动(零点振动)所具有的能量就是零点能。
因此,现代科学认为:真空并不意味着一无所有,真空是由正电子和负电子旋转波包组成的系统。与这种现象伴生的能量,称为零点能。也就是说,即使在绝对零度,这种真空活性仍然保持着。狄拉克从量子场论对真空态进行了描述,把真空比喻为起伏不定的能量之海。J. Wheeler估算出真空的能量密度可高达
。
1948年,荷兰物理学家亨德里克·卡西米尔提出了一项检测这种能量存在的方案。从理论上看,真空能量以粒子的形态出现,并不断以微小的规模形成和消失。在正常情况下。真空中充满着几乎各种波长的粒子。但卡西米尔认为,如果使两个不带电的金属薄盘紧紧靠在一起,较长的波长就会被排除出去。接着,金属盘外的其他波就会产生一种往内使它们相互聚拢的力,金属盘越靠近,两者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强。1996 年,物理学家首次对这种所谓的卡西米尔效应进行了测定,验证了量子真空涨落现象。
卡西米尔效应图
当有人说“量子力学让物理步入禅境和佛学空性”的时候,你就用“量子真空涨落”去“啪啪啪”地打他的脸。
宇称不守恒定律,让宇宙自发产生观察者
在1956年前,科学界一直认为宇称守恒,也就是说一个粒子的镜像与其本身性质完全相同。
1956年,科学家发现θ和τ两种介子的自旋、质量、寿命、电荷等完全相同,很多科学家认为它们是同一种粒子,但θ介子衰变时产生两个π介子,τ子衰变时产生3个,这又说明它们是不同种粒子。
李政道和杨振宁在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各种因素之后断言:τ和θ是完全相同的同一种粒子,后被统称为K介子。τ和θ虽然是完全相同的同一种粒子,但在弱相互作用的环境中,它们的运动规律却不一定完全相同。这两个相同的粒子如果互相照镜子的话,它们的衰变方式在镜子里和镜子外竟然不一样。“θ-τ”粒子在弱相互作用下是不对称的,即宇称不守恒。
华裔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用两套实验装置观测钴60的衰变:在极低温(0.01K)下,她用强磁场把一套装置中的钴60原子核自旋方向转向左旋,把另一套装置中的钴60原子核自旋方向转向右旋,这两套装置中的钴60互为镜像。实验结果表明,这两套装置中的钴60放射出来的电子数有很大差异,而且电子放射的方向也不能互相对称。实验结果证实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
从此,“宇称不守恒”被承认为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基础科学原理。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位博士因此而荣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宇称不守恒原理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对称性的认识,改变了物理科学中“宇称守恒”的基本信念。
随后,欧洲原子能研究中心的一个小组,在研究了K介子反K介子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发现:反K介子转换为K介子的速率要比其时间逆转过程、即K介子转变为反K介子来得要快,首次直接观测到时间不对称现象。
后来,欧洲核子中心新实验证明,反物质转化为物质的速度要快于其相反过程。
从宇称不守恒原理的发现过程,我们就可以明白宇称不守恒的大概意思了。
现在回过头来说量子真空涨落。
由于宇称不守恒的存在,量子真空涨落中瞬间产生的物质粒子和虚物质粒子,在消失的时间上就可能存在微小的不一致:物质粒子消失得慢一些,或虚物质粒子消失得慢一些。说明一下,虚和实是相对的,换一个角度,虚物质也是物质。
消失得慢一些的物质粒子,在极短时间上,属于凭空多出来的物质。
这凭空多出来的物质,瞬间就打破了空间的能量平衡,引发真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蕴藏着巨大“零点能”的真空之中,这个凭空多出来的物质微粒,就是一个观察者。这个观察者观察了邻近的真空,真空之中又会瞬间产生出另一个物质微粒,并以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方式传递下去,物质微粒指数级地产生。由于这个速度太快,超过了光速,看起来就像一次大爆炸。
物质微粒瞬间大量产生,重力作用阻止了真空坍缩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随后,在重力的主导下,物质开始了它的演化之旅。宇宙不需要一个假设的观察者“上帝”存在。
宇称不守恒也说明了宇宙的平衡态是暂时的,非平衡态是常态的。量子场的平衡态是暂时的,激发态是常态的。
量子力学包含时刻的矛盾性原理
量子场的基态和激发态是一对矛盾。基态是平衡态,激发态是非平衡态。平衡是暂时是,非平衡是常态的。二者相互矛盾相互转化。激发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基态与激发态这对矛盾,是世界的根本矛盾。其它的矛盾都是这对矛盾衍生出来的。如粒子与虚粒子、物质与反物质等。
矛盾是创生宇宙万物的源泉,也是推动宇宙万物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量子场的“基态和激发态”这对基本矛盾,就没有世界。
量子纠缠产生了时空
经典的时空观念认为:时间均匀地流淌,与任何外部事物都无关;空间就如同舞台背景,独立存在于事物变化之外。时间、空间和物质,三者之间没有什么关联,各自为政。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打破了绝对时空观,认为物质的质量变化能引起时空扭曲,时间、空间和物质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时空的几何结构是引力存在的表现形式。
2006年,比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时空的几何结构与量子纠缠存在着关联。
2013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物理学家和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家在合作研究中发现,如果两个黑洞纠缠在一起,它们就会产生虫洞,即广义相对论中所预言的一种时空捷径。这项发现及进一步的数据计算令人诧异地表明,过去被认为不涉及实体联系的量子纠缠竟然能产生时空结构。
时空并不是量子纠缠的场所,而是量子纠缠的产物。
量子纠缠能产生时空结构,说明:时空并不是前提,而是结果。换而言之,时空并不是量子纠缠的场所,而是量子纠缠的产物。是物质联系产生了时空,而不是时空本来就存在那里等待物质去填充。时空并不是一个最基本的存在。
两个纠缠粒子分离的过程,实质上是二者创造新时空的过程。两个粒子在分离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新时空,当其中一个被观察,另一个立刻便感知,实质上它们本来一直都是一个整体。在微观量子世界,联系是根本,时空区隔不是问题。
互补性原理,使得物质和意识有机统一
把物质与意识的对立起来,是一种思维陷阱。
马克思主义对量子论的批判和继承,核心问题还是客观实在论。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渗透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极端的唯心论逐步失去市场。
然而,由于量子论的兴起,唯心论大有抬头之势。新型唯心论利用量子论的一些极具争议的概念,如“观测”“纠缠”等,来作为唯心论的“科学依据”。把爱因斯坦表达对量子论不满的一句玩笑话“当我们不去抬头望月亮,月亮是不存在的”,当做唯心论成立的金句,甚至把王阳明的“观花论”捧为中国的量子论。
量子论不仅否定了牛顿时代的绝对时空观,也否定了相对论的平滑时空观,提出量子化的离散时空观,否定爱因斯坦的“局域性”时空观,提出非局域性的时空观。同时也否定了“刚性小球的原子论”,提出“量子化的原子论”。新的时空论和新的物质论,并没有否定“客观实在论”,而是要求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和继承量子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客观实在论”。
量子论已经被无数次实验精确地验证了,贡献了全球三分之二的经济,现在再否定量子论无疑是愚蠢的。马克思主义如果无视量子论,不能以一如既往的开放精神来批判和继承量子论,必将走向固步自封,走向科学的对立面。
在相关的经典著作之中,关于物质和唯物论,马克思的论述很少,恩格斯的论述较多。因为忙于领导革命运动和革命理论总结,马克思论“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问题”的著作一直没有完成。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卒于1883年3月14日,正处在经典物理的黄金时代,但他已经明锐地认识到机械的、绝对的物质论,无法解释人的自由意志问题。当时的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预言:“如果知道宇宙中每个原子确切的位置和动量,就能够使用牛顿定律来展现宇宙事件的整个过程,过去以及未来。”一切都是物理定律决定好了的,包括人的意识。人没有自由意志,人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既然一切都是物理定律“命定”了的,那革命就失去合法依据,甚至包括“革命行为”本身也是一种“命定”。马克思当然非常清楚这一点,于是希望在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之中找到自由意识存在的根据。然而他没有成功。革命工作繁重只是次要原因,时代的局限性才是根本原因。
列宁生活在量子论的初创时代,对机械唯物主义的弊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将物质定义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的一种抽象。自然科学关于物质范畴比如原子、质子等,只是某种具体物质形态或人的认识的一个层次。
列宁生于1870年4月22日,卒于1924年1月21日。1900年至1925年,量子力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属于旧量子论时代。列宁在对物质做定义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在微观量子领域,观测会对微观系统造成扰动,观测方式会决定观测结果,观测主体不能对立于观测客体。
简单地说,哲学里的物质,就是指客观实在性;自然科学里的物质,指的是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和“客观实在”是一个意思。
但是,把物质与意识的对立起来,可能就是一种思维陷阱。前面我已经探讨过,物质与意识是互补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不引进量子力学的互补性原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没有出路,只能在“鸡生蛋和头蛋生鸡”的逻辑陷阱里没完没了地互掐。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旷世之争,唯有量子科学能够劝阻。
量子力学的互补原理与马恩哲学的对立统一原理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区别。互补原理强调的是不同的观测方式会导致不同的观测结果,因观测方式的不同,不同的经典概念就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对立统一原理没有考虑观测方式,事物的矛盾双方,不是绝对独立的存在,二者可以相互转化。互补原理属于认识论范畴,而对立统一原理属于实体论范畴。
量子叠加原理,为自由意志的存在提供了物理条件
意识性是物质自我保存的目的性与运动的倾向性。物质性是物质运动的规律。从意识角度观察,规律性消失,目的性显现;从物质的角度观察,目的性消失,规律性显现。二者以互补的方式统一起来。量子论的物质是一种活的存在,不是机械的、僵死的东西,也不是随心所欲的抽象精神。
决定自由意识的不是不确定性原理,而是量子叠加原理。
自由意识不是随机性,但可以表现出随机性。
量子叠加态,为自由意识的存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物理法则。叠加态为自由意识提供了无限可能。
大脑内部的量子尺度领域,保持非观察状态,是自由意识存在的物理前提。
如果量子力学理论是对的,那么,不但不意味着人生真的是毫无意义,反过来意味着人生更有意义了。
原因有三:
第一,量子力学中的"观测者效应",会让人生充满主动创造的乐趣。
"观测者效应",说的是,你不观测的时候,这个事物是那样的;当你观测时,这个事物就变成这样了。也就是说,你所观测的事物,因为你的观测而改变。
关于这个原理,有一个通俗的故事可以说明。
1886年,有一位生物学家在一篇论文中写过他所观察到的"螳螂吃夫"现象:
"把它们放在罐子里的时候,交配后的雄螳螂会尝试着逃跑。可是几分钟之内,它就会被雌螳螂捉住。雌螳螂会先扯下雄螳螂的头吃掉,然后是胫节,而后是大腿……看起来,如果一个雄螳螂最终竟然能从此螳螂那里逃脱的话,几乎是天赐的好运。"
但是,后来生物学家们发现,在自然界中,交配之后螳螂吃夫的现象,其实是不存在的。
那么,难道是那位生物学家观测错误了?不,他的观测是正确的。后来的生物学家发现,原来雌螳螂把雄螳螂吃掉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人在观察它们。当有人在旁边观测它们时,雌螳螂误以为观测的人是敌人,因此紧张起来,就把雄螳螂吃了。
这个现象,可以用一个物理学的实验,得到了证明。这就是双缝干涉实验。
19世纪初,物理学家托马斯·杨设计了双缝实验。一块挡板,上面开两条缝。隔一段距离放上另一块挡板。光通过第一块挡板照过去,通过两条缝照在第二块挡板上。结果会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这条纹,是两束光就会形成相互干涉的效果。在后一块挡板上,如果两道光波相位相同,就互相加强,变亮;如果相位有差,则互相抵消,就会变暗。
后来,物理学家改变了实验方式,不是发射一束光,而是将光子(光的粒子)一个一个地发射出去。令人震惊的意外发生了,即使每次只发射一个光子,屏幕上仍然会出现干涉条纹。要知道,上次干涉条纹的产生,是两个缝隙透过的两束光相互干涉的结果,但现在只打出一个光子,居然也产生干涉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这个光子自己干涉了自己!也就是说,这个光子同时通过了两个缝隙。再用电子或其他粒子打过去,结果也一样的。以平常情况来比喻,就是一个人同时从左右两个门中穿过去,结果自己撞到了自己。
这样一来,就证明:光子,和其它粒子,在实验中出现了"既在这里,又在那里"的状况。
接下去,最关键的来了。
实验者在旁边安装了探测器,只要光子通过,就能检测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看看,光子到底是从哪个缝中穿过去的。但是,结果是,屏幕上不再有干涉条纹,只有单个的光点。也就是说,只要一观测,光子就不再使用"分身法",原来是"既走了左边的缝,又走了右边的缝",现在又规矩老实地变成了"或者走了左边的缝,或者走了右边的缝"。
这就是观测者效应:对行为的观测,本身就会影响观测的结果。
当量子力学提出这个效应的时候,可以相象,量子物理学家们是很兴奋、很激动的。如梦这个知识在 社会 上普及开来,它一定会鼓舞人们去观测、去主动地行动、去积极地创造。
第二,波粒两象性的发现,会让人们对比中国文化充满敬意,也对在这种文化下长大的自己充满信心。
对于上面所说的观测者效应现象,量子力学里的专业表述是:当一个微观粒子没有被"观察"时,它是呈波动状态存在的,就是说,它不是一个点,不是一个固定粒子,而是一段波动的线。而当它被"观察"时,因为观察的影响和干扰,这段波动的钱,被固定成一个点,变成了一个粒子。
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量子力学知识:波粒二象性。它说的是:一个电子或光子,有时是粒子,有时是波。它究竟是粒子还是波?它怎么可以既是粒子,又是波呢?但它就是这样:既是粒子,又是波。当它为粒子时,就是物质,当它为波时,就是无,是空,是一种不定形的运动,一种可以扩散和消失的运动。你不知道是什么在运动,它是没有的,是没有的东西在运动。
说到这里你想起了什么?
是不是想起了老子《道德经》里说的"玄之又玄",想起了佛教里的"空"呢?
1913年,有个叫玻尔的物理学家,提出了"量子跃迁"理论,说的是:电子的运动方式是,这一刻在这个轨道,下一刻出现在另一个轨道。不知道它为什么一会在这里,一会儿在那里,因为它并没有在空间里移动。就是说,它是凭空出现,又凭空消失的。后来物理学家们又发现,所有的已知粒子都是是这种现象。
这里,又有一个著名的"薛定谔的猫"实验设想。事情是这样的,1953年,物理学家薛定谔设计了一个猫的实验:
把一只猫关在一个封闭的盒子里,盒子里还有一个容器,放着极少量的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物质,有50%的机率发生衰变,另有50%的机率不发生任何衰变。如果衰变发生,那么放置放射性物质的容器就会放电,通过继电器启动一个榔头,榔头会打破装有氰化氢的烧瓶。
那么,结果就是:如果发生衰变,这套机关被触发,氰化氢挥发,猫就会死亡。如果没有发生衰变事件,那猫就会活着。
到底活着还是死了?取决观测者是否打开盒子。如果不打开盒子,猫就一直保持不确定性的波态,即处于非死非活、又死又活的生死叠加状态。当外部观测者打开盒子观测时,波态就固定为粒子形式:要么是活的猫,要么是死的猫。
这个实验设想的意义,在于把原本只局限于原子领域的不明确性,转变为宏观不明确性,即原来只是粒子会处于叠加态,现在宏观的动物也会如此。也就是说,本来是微观世界里的事情,是比原子还小的粒子发生的事情,现在证明它也会发生在宏观世界里。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另有一篇小说,叫《球状闪电》,里面描述了变成量子态的人。我们可以发现,人们也可以像那只薛定谔的猫,既活着,又死了;既在这里,又在那里。孙悟空的分身法,真不是完全虚构的。
爱因斯坦在谈到量子理论时,曾经说过一句话:"你是否相信,月亮只有在看着它的时候才真正存在?"
用量子力学来解释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就是:所谓的月亮,只是一定频率的波,与人的视觉细胞相互作用的"主观感觉"。举个通俗的例子,蚂蚁的视觉细胞,就不能与月亮的波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对蚂蚁来说,根本没有月亮存在。而当蚂蚁具备人的视觉细胞时,月亮就存在了。
用佛教的观念来说,我们都是通过“六根”(六门)来了解外面的世界“六尘”的。这个过程是:“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见闻觉知)。换句话说,我们其实是被六根蒙蔽了,才了解到了这样的六尘;如果我们没有六根,或者我们的六根跟现在不同,那么,我们了解到的世界,也就是一个不同的世界。所以,《心经》中,观世音菩萨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时再想想:我们知道蚂蚁,蚂蚁知道我们吗?在蚂蚁眼中,我们是人吗?其实在蚂蚁眼中,我们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声音。
杜甫有一句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当你有感触时,花上的露水就变成了泪水;当你在为离别痛苦时,鸟都会惊肉跳。
这不都是心——意识的结果吗?所以,心学创始人王阳明说:"心外无物"。
微观粒子是这样,宏观世界也就是这样。因为宏观世界就是由微观粒子所组成的。举例来说,组成我们身体的亚原子粒子,时时刻刻都是进行"量子跃迁",从有,跃迁到无;再从无,跃迁到有。也即,如果我们有一双能看到粒子的眼睛,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身体一会儿消失,一会儿出现。
整个宇宙都是这样。
现在我们理解了,原来,心外真的无物。宇宙,就在心中,随心而变。
当我们真正理解了这一点,真正体验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认识水平,就将有一个飞跃,随之而来的,就是实践水平的提升。
第三,量子纠缠的发现,会让人们对人类的未来充满好奇、充满想象、充满信心。
爱恩斯坦,及他之后的一些较有成就的科学家,都表示了对大自然、对宇宙、对造物主的敬仰之情。
这种敬仰之情,比之前的科学家,更加虔诚、更加热烈。原因就在于:他们发现了一个现象:量子纠缠。
所谓量子纠缠,是指,两个存在相互影响关系的粒子,无论相隔多远,改变其中一个的状态,另一个也即时发生改变。这里所说的“无论相隔多远”,可以远到几亿、几十亿、几百亿、几千亿、几万亿光年。这里所说的“即时”,就是瞬间,一秒时间都不到。
也就是说,哪怕这两个粒子相距亿万光年,只要有一个变化了,另一个瞬间就知道了,也同时发生变化。
这个现象,让一些最有成就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也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神奇,赞叹宇宙的伟大。人类有幸生活在这样神奇与伟大的宇宙怀抱,不能不心情怀感恩。
我是清华大学量子物理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对量子物理略知一二,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告诉你们世界是什么。以倩女幽魂为例,大家所看到的世界是小倩的实体,但小倩的本质是个虚体。也就是说大家认为的世界是假的世界,所有的物质即没有物质,世界是空无一物的虚拟世界。这样解释最符合量子物理的现实意义。再给大伙纠正一句话,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指的就是物质而不是好色。我相信上帝的存在,也相信佛家的智慧,更相信科学的力量,但永远反对迷信和无知。
我是麻省理工量子物理系的研究生,我相信量子力学理论,但不这并不意味着人生没有意义,我们的人生、未来处于波的迭加态,也就是无数可能时空的叠加状态,比如你过马路,你下一秒可能会被车撞,也可能没事,也就是说下一秒的时空存在无数状态的叠加,当你的意识随着时间的流动的前进时,你的意识就会参与到这个无数时空叠加的波函数,从而导致波函数的坍缩,然后那无数的叠加时空就会确定为其中一个,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未来存在无数的可能,一切都不是注定的,这样的人生怎么会没有意义?
90 浏览 5 回答
240 浏览 2 回答
275 浏览 6 回答
273 浏览 4 回答
184 浏览 4 回答
186 浏览 6 回答
128 浏览 4 回答
112 浏览 8 回答
123 浏览 2 回答
102 浏览 6 回答
166 浏览 2 回答
111 浏览 8 回答
131 浏览 4 回答
133 浏览 6 回答
349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