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XX你好,这是我写的文章,请你为我指正一番。
2、XX您好,这是我写的文章,请您不吝赐教。
3、XX您好,这是我的XX,烦请您能有空为我教正一下。
4、XX您好,这是我的XX,敬请(希望您能有空)垂阅。
5、XX您好,这是我的XX,烦请您能有空为我斧正一下。
如果是同学、水平相当人之间交流,那就使用“雅正”、“指正”--含有共同欣赏的意思,对方会运用恰当的语句将对你作品的不同看法指出来。 晚辈呈给长辈,学生呈老师,初学呈专家,作者呈编辑,使用“教正”、“赐教”较为恰当,因为含有虚心请教的意思。这样容易使对方接纳你…… “斧正”一词,确切地说应该是学术专家双方之间的词,但是还没有一位真正理解其含意的人使用过,一般是第三方使用。
晚辈呈给长辈,学生呈老师,初学呈专家,作者呈编辑,使用“教正”、“赐教”较为恰当,因为含有虚心请教的意思。这样容易使对方接纳自己……如果是同学、水平相当人之间交流,那就使用“雅正”、“指正”--含有共同欣赏的意思,对方会运用恰当的语句将对你作品的不同看法指出来。“斧正”一词,确切地说应该是学术专家双方之间的词。中国的词汇很丰富,往往自己出于谦虚的本意,而因谦辞运用欠妥会适得其反,提醒使用时应该考虑对方是否“接纳”这个词,才能达到自己预期效果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位叫做郢人的人,刷墙时不小心在鼻子上沾了一个石灰点,象苍蝇翅膀一样薄。他知道另一个叫匠石的人会耍斧子的绝活,便让他“运斤成风”,也就是把斧子舞得象刮风一样,咔嚓一下把石灰点削掉,鼻子不会受伤,郢人“立不失容”,一点也不害怕。后来一个国家的国君(宋元君)听了这事很稀罕,闲极无聊想找点刺激,便在鼻子上弄点石灰,也让匠石来“运斤成风”。匠石回答说,“我过去是会这个绝活的,但现在玩不成了,因为与我配合的那个郢人已经去世了。”成语“运斤成风”就是说的这个故事。后人就以此引申到修改文章,称之为“斧正”。从故事中我们不难理解,这个“绝活”需要双方配合,不但“斧正”者要“运斤成风”,还需要被“斧正”者的“立不失容”。但在“斧正”过程指的是双方应该是“技术水平”很高的人物中进行的,这就不难理解应该是“高手”间的切磋。如果今天我们使用在自己初学便要求较专业一点的人来“斧正”,一是根本不需要“斧正”的“斧正”,二是自己没有求教于人的虚心,人家如何指点于你?文人中讲究的就是虚心,然而自己将位置摆的很高,对方是无法合作的,只好“原物奉还”。
135 浏览 6 回答
162 浏览 4 回答
88 浏览 5 回答
262 浏览 4 回答
277 浏览 4 回答
121 浏览 4 回答
95 浏览 8 回答
231 浏览 3 回答
221 浏览 5 回答
117 浏览 7 回答
308 浏览 8 回答
170 浏览 6 回答
241 浏览 3 回答
320 浏览 3 回答
326 浏览 4 回答
299 浏览 6 回答
288 浏览 9 回答
334 浏览 4 回答
125 浏览 6 回答
273 浏览 5 回答
194 浏览 4 回答
87 浏览 4 回答
283 浏览 5 回答
165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