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支平教授科研成果显著,承担省部级以上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60余篇。主要专著有:《清代赋役制度演变新探》、《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获全国高校第二届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明史新编》(获1995年国家教委第一届社会科学二等奖)、《明清时代福建的土堡》、《福建宗教史》、《基督教与福建民间社会》、《福建族谱》、《客家源流新论》、《民间文书与明清赋以史研究》、《历史学的困惑》、《透视中国东南》等,主编大型丛书《台湾文献汇刊》100册及《闽台民间族谱汇编》、《福建民间文书》等。目前正从事明清社会经济史、福建社会文化史的研究。陈支平教授在担任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期间,加强学科建设,努力培养合理的学术梯队,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使历史系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增至三个,并成为国家教委首批批准建立的文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继续保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在学术界的领先地位。一、著作《清代赋役制度演变新探》,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年《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明史新编》(合著),人民出版社,1993年《福建宗教史》,1996年《福建族谱》,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客家源流新论》,1997年《福建六大民系》,2000年《透视中国东南——文化与经济的整合研究》(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五百年来福建的家族与社会》,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民间文书与明清赋役史研究》,黄山书社,2004年《民间文书与台湾社会经济史》,岳麓书社,2004年《历史学的困惑》,中华书局,2004年《中国通史教程(第三卷)》二、主编《台湾文献汇刊》100册《台海研究丛书》《中国经济史研究丛书》《闽南文化丛书》三、论文试论康熙初年东南诸省的“熟荒”,《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2期清代江西的粮食运销,《江西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试论康熙年间大陆与台湾统一的经济必然性,《台湾研究集刊》1983年第2期福建华安仙都的蓄奴制调查——明清福建社会制度调查报告之一,陈支平、林仁川,《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第1期清初更名田立法考实,《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明清时代福建的土堡,杨国桢、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第2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1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一),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2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二),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3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三),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4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四),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1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五),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清代福建的蓄奴和佃仆制残余,《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六),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七),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4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八),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清代闽西四堡族商研究,陈支平、郑振满,《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九),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十),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清代前期福建的非正常米价,《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中国古代官方统计数字的价值——兼评《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1期一部嘉惠学林的新书——读王戎笙教授《台港清史研究文摘》,《台湾研究集刊》1989年第3期明清福建家族与人口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3期明清福建货币地租质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1期明清经济史与政治史渗透研究的新成果——评介《明清史辨析》、《明代政争探原》,杨国桢、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3期明清福建的民间宗教信仰与乡族组织,《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清代东南地区货币地租质论,《学术研究》1991年第3期傅衣凌晚年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思想的发展,杨国桢、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清人社会生活》评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2期客家人由非客家人分支而来之举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4期由客家分支而成为非客家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4期闽江上下游经济的倾斜性联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清代闽西商纲零拾,《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史的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理论的重新思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福建汉人民系的相互交融,《厦门博物馆建馆十周年成果文集》,1998年6月福州人——福建汉族民系研究之一,《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闽南人——福建汉族民系研究之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兴化人──福建汉族民系研究之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明清时期外省人口向福建的迁移,《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9年5月社会调查与史学研究,《东南学术》1999年第4期从契约文书看清代工商业合股委托经营方式的转变,陈支平、卢增荣,《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2期清末民初台北芦洲民间医书试析,《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2期从契约文书看清代泉州黄宗汉家族的工商业兴衰,《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清代台北芦洲的土地赋税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三大情结,《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从契约文书看日据时期台北芦洲的土地赋税关系,《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2期汉人南来与闽北的开拓,《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8月闽南文化三论,《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2003年9月从碑刻、民间文书等资料看福建与台湾的乡族关系,《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1期福建向台湾移民的家族外植与联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清代泉州黄氏郊商与乡族特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论明末清初民间户粮推收之虚实——以休宁程氏《置产簿》为中心的分析,林枫陈支平,《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清代泉州黄氏郊商与乡族特征,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4年8月论傅衣凌先生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理论的研究,陈支平徐晓望,《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2004年8月客家地区教育的时空差异——以科举及第人数为例,周雪香陈支平,《客家文化研究》(下),2004年12月读史为文廿余载——陈支平教授访谈录,陈支平张先清,《历史教学》2005年第7期客观与现实的背离——郑和下西洋的从旧思考,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年8月清末闽南民间抗粮与乡族势力,《近代中国的城市·乡村·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8月努力开拓民间文书研究的新局面,《史学月刊》2005年第12期区域研究的两难抉择,《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S1期唯物史观与明清农业经济史研究的一个悖论,《史学集刊》2006年第1期清末民间抗粮与乡族势力,《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理论探索、宏观研究与旧事重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清代闽东畲族社会经济的一个个案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从新发现的《郑氏族谱》看明末郑芝龙家族的海上活动及其与广东澳门的关系,《明史研究》(第10辑),2007年8月1日清末民初台北芦洲民间医书试析,《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论文集下册(1995~2007)》,2007年10月1日略论台湾杨氏族商的经营方式,《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4期跨越时空论“封建”,《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12期明代后期社会经济变迁的历史思考,《河北学刊》2008年第1期清代泉州晋江沿海商人的乡族特征,《清史研究》2008年第1期傅衣凌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傅衣凌著作集》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史学集刊》2008年第4期傅衣凌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光明日报》2008年8月10日清代闽台商人间经济纠纷的案例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3期宗教与风俗史的细部考察与多角度审视——评朱海滨的《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探寻傅衣凌先生开创中国社会经济史学之路——记《傅衣凌著作集》出版恳谈会,《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福建民间族谱中所见南明史料辑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清道光二十九年财政岁入岁出数字厘正,《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2期中国商人历史研究中的制度与文化:一个新的路径,《学术月刊》2009年第4期追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治史路径——陈支平教授访谈,陈支平佳宏伟,《学术月刊》2009年第4期明清族商研究的倡言与思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从世界发展史的视野重新认识明代历史,《学术月刊》2010年第6期
福建省林业公路水毁原因的分析和防治措施 提要:本文叙述了福建省林业公路在社会上的地位作用,从林业公路先天性设计标准低等方面分析了林业公路发生水毁的原因,提出了进行全面技术改造等防治水毁的一些措施,以促使福建省林业公路的抗水毁能力提高到一个全新水平。 关键词:林业公路 水毁原因 防治措施 1、林业公路的地位作用福建省是全国主要林区之一,在大规模开发闽西北林区森林资源的同时,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在林区道路建设,建成林区道路12969公里,其中专业养护等级公路3688公里(基本上是泥结碎石路面),分布在南平、三明、龙岩、漳州四个地市30个县市,勾通了142个乡镇,676个村的社会交通运输。林业公路不仅为林业运材服务,还大量地为社会运输服务,起到了勾通城乡之间的桥梁作用,对发展林业生产,促进城乡物质交流,为繁荣农村经济和山区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 2、林业公路发生水毁的原因分析保证林业公路的畅通对我省的林业生产和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就林业公路而言,妨碍车辆畅通的主要原因是水毁,水毁是林业道路的一大病害,轻者冲刷水沟、路面,降低林业公路的使用效益,重者冲毁桥涵、路基,阻断木材线路的正常运输,造成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根据调查历年来全省林业公路的水毁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2.1 林业公路自身条件约束。 2.1.1 林业公路设计标准大部分采用乙类地区三级线标准(相当地方道路四级标准)设计的,对线路的平面、纵坡、路面、桥涵等标准的要求较低。特别是为降低成本和方便木材生产,一般通过溪流时线位都比较低,有些地段压缩河道,设计时没有考虑道路汇水面积内木材采伐后,植被的调节作用减少,暴雨时道路汇水面积内大部份雨水流入溪河中,造成溪流洪水暴涨,超过设计流量、流速,直接冲刷路面,毁坏桥梁、涵洞、路基等人工构造物。而且,林业公路一般在沿河段采取半填半挖横断面设计,当河溪暴涨时,沿河路段受淘刷,半填挖的填方部分极容易冲坍。 2.1.2 林业公路基础设施差,由于缺乏资金与投入,对排水系统的改善和必要防护设施的设置与维护,特别是溪流的疏导设施往往被忽视。 2.1.3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经济更加繁荣昌盛,社会商品运输量日趋增加,公路社会化现象严重,大吨位车辆增多,对公路等级要求越来越高,林三线路面强度不够,难以适应要求,造成破坏现象特别严重,路基路面在雨季经常出现翻浆、压跨等现象。 2.2 林业公路养护不善。 在养护中对排水重视不够,不注意横向排水,泥结碎石路面渗透率低,雨季极易形成路面径流,路面冲刷的泥砂淤塞涵洞、边沟或者积水横溢路面,以致冲走整段路面,进而冲毁路基和人工构造物。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养护人员对道路的人工构造物检查不够,一部分被水冲刷的涵洞、挡墙、桥梁等构造物没有及时修复,导致再次洪水来临时冲毁涵洞挡墙等。福建省林业公路水毁原因的分析和防治措施 2.3 气候的因素也是造成道路发生水毁的重要原因。 我省地处南方多雨地带,路基路面经常处于过湿状态,在行车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公路翻浆等水害,尤其是在每年的五月到六月份这段时间内,降雨量是全年的50-60%,当线路中存在设计、施工问题或养护等人为因素时均会引起水毁发生,或是降雨形成的洪水量超过设计流量时也会造成水毁的发生,而泥结碎石路面更是极易受山洪、暴雨冲刷而成坑槽、冲沟。 3、林业公路水毁的防治针对林业公路绪多的水毁原因,应加强林业公路水毁的防治。林业公路水毁防治应依靠科技进步建立起符合林区交通现状、有效防治公路水毁的技术措施,根据相应公路技术等级标准要求,在满足设计洪水频率条件下,设置必要的防护工程,做到安全渲泄设计洪水,对现有公路根据其使用要求和当地自然条件进行针对性的治理工作,使现有公路的抗洪灾能力提高30%,对水毁遗留工程做到修复一处治理一处,使水毁路段的重复发生率降到20%以下。 3.1 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抗灾能力。 搞好公路基础设施,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应通过技术改造将泥结碎石路面改造为沥青砼或水泥砼路面,与此同时充分注意排水系统和防护工程配套,以满足排水需要,保证公路及沿线设施稳定。 按建养并重、强化管理的方针,要通过养护,有计划地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将老林业三级线扩养为交通部四级山岭重丘区单车道,路面由3.0m扩养成3.5m,以提高线路的通行能力,达到保畅通目的。 3.2 完善公路排水系统,增加公路抗灾能力。 完善林区公路的排水设施是防治公路水毁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排水设施、路基边坡面的防护、沿河路段的冲刷防护与加固措施。 搞好横向排水,在陡坡地段每隔20m左右,在路肩两侧错位斜挖碎石填铺的截水明槽、或有计划的改造成硬路肩,以利渲泄并减缓流水冲刷。要增加排水设施的设置,一般300-500m设置一涵洞为宜,同时实地适当加深加宽傍山水沟,既搞好排水,又做到路容路貌美观。同时在汇水面积较大的边坡,为了拦截边坡上方流向路基的地表迳流,防止山坡漫流危害公路,减轻边沟的水流负担要在路基边坡上方设置排水沟与截水沟及与之相应的急流槽,总之要因地制宜地设置才能收到综合治理的效果。 为了防止地面水及河水对路基边坡的冲刷,结合地质条件、坡度的陡缓和溪水流速的大小来决定砌石护坡护面墙,以能有效地防止地基边坡的滑坍和泥石流等水毁危害。沿溪线对可能遭受溪水冲刷的半填挖、填方路段坡脚,要进行防护加固,对迎水段为了防止水流直接淘刷路基边坡和坡脚,应根据水深、流速,采用挡水(土)墙、护岸等防护设施,并综合考虑改变流向、改善流态、消除或减缓水流对路堤直接破坏作用而设置丁坝、顺坝等的导流构造物等综合治理措施。对由于沿线岩层土质不稳定而造成年年塌方地段要砌上护坡。 在公路沿线边坡大力造林绿化。公路绿化能稳固路基、保护路面、美化环境、涵养水源并防止水土流失,对水毁防治起一定作用。 3.3 查清隐患,全面养护,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水毁防治工作。 全面养护,旨在对林业公路的路基、路面、桥涵及其排水防护等设施进行经常性保养、维护与加固,使其各部分都处于完好状态。要对现有公路抗洪能力进行综合评定工作,确定所管养的危险路段,找出薄弱环节,制定分步治理实施计划。道班每日养护做到灾情及时发现及早抢修,加强路况检查,特别重视对公路排水设施及其防护工程安全质量检查。路面排水是否良好,路基排水设施有无损坏。路基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是否顺畅。桥涵是否淤塞,挡土墙等防护工程有否裂缝并及时维护完好。对一些薄弱环节,如取土炸石地段,应采取相应措施。针对林业公路泥结碎石路面的特点,关键要做到:A.养路取土炸石在指定地点进行,施工完成后及时清干净坡脚边沟余泥,修顺边坡,取走松动石快;B.溜木地段尽量挖天沟;C.对沿溪线的林区公路还要在雨季前后对河道冲刷情况进行检查,应检查桥址上下游有无导致河床冲刷因素(采砂、挖土等),检查桥址上下游河岸的变化,并适当采取措施以免溪洪水淘刷河岸,引起河道变迁,直接威胁桥涵锥坡及桥头引道的安全。 4、结语 福建省林业公路的水毁原因是各不相同的,防治措施也应针对实际情况具体操作,这里仅仅是分析一些比较普遍的原因和措施,以供同行参考,目的是提高林业公路的防灾抗灾能力,确保林业公路安全、畅通。游艇业——福建海洋经济的朝阳产业 摘 要:充分利用福建船艇工业现有基础和区位优势发展游艇产业,将是福建海洋经济的新增长点,可带动海洋经济其他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缓解就业压力,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形成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海洋产业聚集区和产业集群,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关键词:游艇产业 福建 海洋经济 朝阳产业一、游艇业的历史回顾、现状和前景自1660年为英国查尔斯二世继位而制造名叫YACHT诞生后,才开始有了游乐用帆船,“YACHT”,成为今日游艇的语源。在18世纪,英国及欧洲王公富豪竞相以帆船来夸耀显示自我并成为一种风气,游艇俱乐部亦兴起于此时的英国,早期是为达官显贵中的船舶爱好者提供船只停泊、修缮、补给的小船坞。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小船坞的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地演变成一个社会上层人士的聚集地。小船坞原有的简单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娱乐、社交、商务等多方面需要,于是,一个集餐饮、娱乐、住宿、商务、船只停泊、维修保养、补给、驾驶训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游艇俱乐部雏形应运而生。游艇俱乐部于二战后在西方发达国家蓬勃发展起来且逐渐趋于大众化和商业化,进而形成了今天的游艇业。目前世界游艇的产地主要有:意大利——设计体现浪漫风格、豪华、典雅,代表着现代游艇的潮流;美国——体现个人品味,注意自我个性化设计; 英国——具有浓郁的古典贵族气息;台湾——比较随意,较适合大多数华人使用,目前香港70%游艇都是台湾生产的,而台湾的品牌在美国销售状况良好;其它还有法国等。目前国内、香港也有一些厂家生产游艇,但由于出口数量都比较少,知名度不高,此外国内的游艇厂家,大多是一些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生产基地,而且目前都没有上一定规模,也还没有形成品牌。从游艇的价格看:从几十万到几千万不等,大型豪华游艇价格一般都上千万元,中型游艇在二百万以上,小型游艇从几十万到二百万之间,随着游艇的尺寸、装璜配置豪华程度的增加,价格也随之增长。不同游艇产地的价格也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台湾产游艇是美国产游艇价格的2/3,是意大利的一半,英国的游艇价格更高。从总产值看:目前世界游艇年产值已超过500亿美元,美国在国际游艇市场占有率约为55%。游艇产业的前景:在列为时尚消费娱乐的三个项目——游艇、F1赛车和高尔夫球当中,游艇最为昂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交通概念和消费模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游艇已被认为是继汽车消费之后又一令人向往的时尚消费品。作为水上休闲娱乐器材,游艇正成为风行世界各地家庭和个人的高级耐用消费品,周末驾驶自己的游艇举家出游,或邀请客人到自己的游艇上度假,正逐渐成为当下最时髦、最体面的商务与社交活动。游艇还可用作水上管理的交通艇、监督艇、公务快艇,安全保卫抢险救险的巡逻艇、缉私艇、冲锋舟、救生艇、消防艇,水产渔业的渔船、冷蒇运输船、养殖船、投饵船。我国东部还有300多万平方千米领海尚未得到完全有效的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发展游艇业犹如在陆地上建设高速公路缩短时空距离一样,为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由此可以预见游艇业发展将为中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迎来新的篇章。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发展游艇产业是海洋经济的朝阳产业,更是福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新增长点。游艇业是一个内涵很大的概念,最突出的是它的产业链长、配套环节多、迂回生产方式复杂、集中密集度高。面对游艇业这样一个有持续增长能力目前还没有被大多数人发现的朝阳产业,随着福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战略的实施,大规模的海洋开发,必将在福建沿海形成繁荣的滨海经济带和宏大的海洋产业群,游艇业的发展将能够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发展游艇业将为福建海洋经济带来巨大的商机。二、福建省发展游艇业的有利条件从发展条件看,福建发展游艇业,占有区位、资源、技术和市场等多方面突出优势。1.区位和资源优势。游艇业对海洋岸线、避风港湾、水文、气候、观光资源、运动资源都有较高要求。福建东濒台湾海峡,海域面积约有13.6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蜿蜒,长达三千多千米,居全国第二位;海岸线曲折率居全国首位,曲折的海岸线形成大小港湾125个,较大的港湾大多内有山峦环卫,外有岛屿屏障,港阔,水深,建港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港口吞吐量可开发潜力大;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大小岛屿1500多个,占全国1/6,大多紧靠大陆;优越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不冷夏不热,年温差和日温差小,温和湿润;多种多样的海岸类型,景色秀丽的岛屿,林木葱郁,沙滩连绵,构成许多壮丽的自然景观,是理想的观光度假胜地。海域广阔,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港湾、沙滩、岛礁、海钓、波浪、海洋生态等要素相当齐备,为游艇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优越的区位优势。2.技术优势。游艇产业不仅仅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同时它还是知识密集型、文化密集型的产业。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不仅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人才,而且本省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造船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素质高。还有不少与游艇业相关的高等院校为游艇业发展培养开发、研制、管理等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现有的造船业已达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还有一批像厦门快艇制造厂这样的先行者,经过了20多年“摸爬滚打”已为福建游艇业发展赚下第一桶金,积累了一定技术和经验。游艇业——福建海洋经济的朝阳产业 3.市场优势。按照国际惯例,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游艇经济开始萌芽。法国百富勤公司测算,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家庭6年后将达1亿个,户均拥有资产62万元人民币。这1亿中产阶层家庭意味着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最近社科院报告指出中国现阶段中产阶层占就业人口15%并将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在今后5年里,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游艇健身娱乐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生活的重要选择,我国游艇业将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期。福建位处我国东南沿海,经济水平较高,又位处台湾海峡西岸,两岸三通呼之欲出,由此可见福建将拥有中国较成熟、较稳定和最具潜力的游艇业客源市场。游艇业将成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机”,成为海洋旅游、个性消费和追求品味等时尚消费的新亮点。海上既有货船、豪华游轮,又有游览船、私人游艇、摩托艇等,本身也是一种水体人文景观。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管理与研究、海洋救助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市场空间。随着21世纪海洋开发活动的全面展开,海洋经济的飞速发展,游艇将成为海上最便捷快速舒适的交通工具。福建省加快游艇业的发展可以说,无论就区位优势、自然资源、技术条件,还是市场潜力,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三、发展游艇业是加快福建省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福建省是我国十一个沿海省市之一,正面临着从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大省的转变。要充分发挥海洋优势、挖掘潜力,必须考虑新的海洋经济增长点,加快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使海洋经济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游艇制造、维修、综合补给、游艇消费是一个大产业,福建船艇工业历史悠久且现有基础雄厚,发展游艇制造业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游艇产业涉及内容相当广泛,游艇消费人群消费能力一般都比较强。一方面游艇业的发展将有力地拉动高档住宿、餐饮娱乐、购物、休闲、甚至房地产等行业;另一方面游艇消费可以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游客的消费支出将明显增加,有望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高端旅游消费群体。同时,游艇除了本身价值不菲外,它的生产将带动新型材料、涂料、电子仪器、仪表、动力、推进系统等几十个配套工业的发展;而它的消费,也将带动游艇码头、游艇维修、燃料加注、水上娱乐等一大批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游艇产业产业链长、配套环节多、迂回生产方式复杂、集中度高、产业聚集力和带动力强,在某些地方集中发展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可带动海洋经济其他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还能增强海洋经济对内陆山区的辐射带动,缓解就业压力,优化产业结构,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有利于形成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海洋产业聚集区和产业集群,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构建海洋经济圈需要游艇业的支撑。游艇业将成为继家电经济、房地产、汽车经济之后新的经济亮点。四、福建省发展游艇业的几点思路学习游艇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消化吸收后,结合我国文化传统和我省资源、技术、区位特点,逐渐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游艇经济,打造有亚热带海洋风情的福建游艇业品牌。1.应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一批游艇码头。发挥福建海域丰富海上旅游资源、悠久的海洋文化以及对台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一批游艇码头。吸引国内外游艇到此停泊、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如厦门市计划建造能同时容纳900艘游艇的香山码头,将建成集旅游、娱乐、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身的国际游艇码头。据了解,该码头是国内目前最大的游艇码头。各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建设富有个性和水景文化的游艇码头,带动水景旅游,使之成为各具特色的个性、休闲、海洋、健身、都市旅游新的风景线。2.成立游艇俱乐部。提供餐饮、休闲娱乐、游艇综合服务如销售、租赁、售后服务、驾驶培训等。21世纪是休闲的时代,成立游艇俱乐部让爱海的弄潮儿们通过游艇体验消费“品牌”和炫耀性消费成就感,实现追求品位的满足感。据社科院《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报告,中产阶层35%往往通过消费“品牌”来显示地位;同时中国人民大学对现阶段中国社会“白领”消费行为的调查显示,追求品位和炫耀性消费的占55%。福建是个沿海省份,用海历史悠久,海洋文化深厚,也培育了一代代“戏海”能手。发挥游艇俱乐部的作用,为游艇业这一正将成为风行世界各地家庭和个人的高级耐用消费品创造一个平台。3.建设一批高起点的游艇工业园。在一艘游艇的建造成本中,发动机、电动机等进口关键设备占成本的一半,其余的设备及部件涉及模具、注塑、新型材料、五金、涂料、精密机械、不锈钢、电子仪器仪表、家用电器、木材加工等20多个配套行业。这些行业很多在福州、泉州、厦门已有较强的基础,结合我国国情、福建省情,根据实力发展豪华型、商务型、游览型、私人游艇等各种类型游艇制造,更应着力发展游艇维修保养及售后服务。针对目前我国游艇制造一般档次多、高档次少,造型无特色,材料一般化,规模小,经济实力差,缺乏直接出口渠道等现状;建立游艇设计、科研和教育机构,组建游艇行业协会,建立先进设备、材料的引进渠道,研究国产化的相应措施,结合我国国情研制出效率好、成本低、适用性好的新设备,为我国游艇生产服务。重视造型设计,建造带有东方风情的高档次游艇,重视生产工人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政府应成立相关部门,并组织专家学者研究并制定发展游艇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宏观指导福建游艇业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游艇工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一系列问题要考虑和解决,需要全面地统筹规划和安排,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游艇行业机械与生产研究共同探讨。此外通过举办游艇会展,建设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组建游艇驾驶执照的培训和考核中心,由相关部门颁发相应的游艇驾驶证,进一步规范了游艇驾驶的安全要求,制定游艇用海规划,海域使用及游艇管理费用参考标准,建设海洋信息网络平台等,使游艇这一朝阳产业得以迅速、健康、有序发展起来,推动当地经济增长、解决社会就业、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海峡两岸游艇制造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海洋经济进一步互动,促进福建海洋经济迅速腾飞。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经济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农业也在不断发展中,很多农业领域的专家也针对自己所擅长的专业进行过深入的实验和研究.农业期刊也是我国工程师交流的一个主要平台,有专业性的农业期刊也有综合性的期刊.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一部分比较好发表的农业类省级期刊:园艺类省级期刊推荐:《南方园艺》期刊周期:双月刊期刊级别:省级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45-1237/S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069X主办单位:广西柑桔研究所广西果蔬研究所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广西园艺》现用名《南方园艺》,是广西柑桔研究所,广西果蔬研究所主办的省(区)级专业刊物,主要刊载果树种质资源、优良品种选育、实用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后商品代处理,以及贮藏运输、果品加工、产销信息、国外果树等有关文章,兼报道蔬菜、花卉等方面的内容,并刊登与之相关的各种生产资料.本刊执行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本期刊面向基层,面向果农、菜农、花农,为广西果树、蔬菜、花卉生产、科研及教学服务,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实实在在地成为广大读者的好帮手.本期刊是广西柑桔研究所,广西果蔬研究所主办的省(区)级专业刊物,主要刊载果树种植资源、优良品种选育、实用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后商品代处理,以及贮藏运输、果品加工、产销信息、国外果树等有关文章,兼报道蔬菜、花卉等方面的内容,并刊登与之相关的各种生产资料.农业畜牧类期刊推荐:《福建畜牧兽医》期刊周期:双月刊期刊级别:省级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35-1103/S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4331主办单位: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福建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福建省畜牧兽医总站主管单位: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福建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福建省畜牧兽医总站《福建畜牧兽医》杂志是由福建省农科院主管,由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福建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福建省畜牧兽医总站联合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畜牧兽医优秀科技期刊、全国畜牧兽医专业核心刊物.杂志为宣传党的畜牧业政策,报道我省畜牧业最新科研成果、兽医临床和畜牧生产经验、传播最新科技信息及为基层畜牧兽医干部专业养殖户传播畜牧兽医科技经验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深受省内外畜牧兽医行业同仁欢迎.省级农业科技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新疆农业科学》期刊周期:月刊期刊级别:省级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65-1097/S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4330主办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学会主管单位:新疆农科院《新疆农业科学》创刊于1958年,是由新疆农科院、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是新疆创办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农业学术刊物之一.作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七次荣获新疆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五次荣获新疆期刊奖.刊物的宗旨是"繁荣农业科学、促进农业生产",突出报道新疆干旱、半干旱及绿洲农业的科技成果与先进技术.主要刊登作物育种与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特产、林业、农田水利、畜牧兽医水产、农业机械、生物技术等文章.五十余年来刊物的发展与自治区农业生产与农业科技发展紧密结合,跟进学术前沿,追踪科技创新成果,为促进学术与科技信息交流,推进科技进步,加速农业科研、教育和生产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59 浏览 7 回答
273 浏览 5 回答
100 浏览 5 回答
350 浏览 5 回答
228 浏览 4 回答
248 浏览 5 回答
313 浏览 3 回答
302 浏览 7 回答
258 浏览 2 回答
306 浏览 3 回答
347 浏览 7 回答
270 浏览 3 回答
219 浏览 4 回答
335 浏览 1 回答
143 浏览 9 回答